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1 14:39:56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1

中国分类号:G642.421

法医学是服务于司法实践的一门医学学科,在公安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公安院校都开设了法医学课程,但是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公安院校的学生没有医学基础,在教学中,一些简单的医学常识可能成为学生不能理解法医知识的难点;其次,基于现行公务员招考体制,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法医学教学中也面临这个问题;最后,由于公安院校的学生不是从事法医工作的学生,如何启发学生将所学法医学知识运用到本专业公安实践中,对从事法医学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以上问题,尝试在法医学教学中进行改革,通过综合运用LBL、PBL、TBL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LBL、PBL、TBL教学模式

1、LBL教学模式简介【1】

LBL教学模式即Lecture-BasedLearning,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此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多数院校早已采用多媒体教学,避免了教师上课做大量的板书,提高了讲课效率,同时,互联网又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可在网上找到大量的病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授课时可以图文并茂,这不但能便于学生的理解,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些弊端,由于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所以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即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由美国神经病学家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现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校不同专业学科特别是医学中被广泛应用[2、3]。这种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们多种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利用各种知识载体和信息源,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弊端,由于该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掌握,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往往基础知识欠扎实。同时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要结合案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从而得出最佳结论。因此,前期准备工作上的时间约需一周,大大多于普通的课堂学习。目前,我国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很重,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久之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TBL教学模式

TBL教学模式即Team-BasedLearning,是以团队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在PBL基础上改革创新并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理念是由美国Okalahoma大学的Michaelsen教授等于2002年提出并逐渐在欧美国家得到应用的[4]。该教学模式侧重于组建学习团队,发挥集体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在一个团队(或小组)内部以及不同团队之间注重同学间的搭配与组合,例如成绩的好坏、讨论发言积极与否等因素,做到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TBL教学过程通过不同形式,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式学习和互学互教的拓展性学习,该教学法以团队协作为基础,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TBL教学模式的弊端与PBL教学模式较为类似。

二、LBL、PBL、TBL教学模式在法医学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LBL、PBL、TBL教学模式各自有其利弊,因此应该根据授课内容、授课对象、教学目的综合应用,采用综合式教学模式。LBL教学模式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在基础阶段的学习还是应以LBL教学模式为主,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LBL教学模式时,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PPT中应该尽可能大量采用照片、视频等内容,但是要掌握一个度,避免过于花哨,喧宾夺主,针对公安院校学生没有医学基础的情况,可在介绍具体法医知识点之前,先铺垫性的介绍该法医知识点所涉及的医学知识,而不必单独、专门介绍医学基础知识,比如:介绍机械性窒息章节,可以先介绍人体颈部、呼吸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知识,然后再介绍机械性窒息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的理解相关的法医学知识。在提高阶段、拓展阶段的学习应以PBL、TBL教学模式为主,比如:在介绍烧死基本知识点之前,可以先提出问题:如何鉴别生前烧死和死后焚尸?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边学习烧死的基本知识,一边思考问题,通过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学生自我总结式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不必灌输式教学。采用PBL教学模式时,还可以以案例为线索,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何将法医学知识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运用,这是最高层次的教学目的,可以采用TBL教学模式,组成一个学习团队,共同探讨综合运用问题,比如:在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学生介绍尸体检验时,可以几人一组成立一个学习团队,然后进行人员分工,分别扮演法医、照相、痕迹人员角色,共同探讨在尸体检验时,如何进行尸体照相、尸体指纹捺印等,这样不仅学习尸体检验时涉及的法医学知识,更是结合自己今后要从事的专业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整体的把握了尸体检验时所涉及的刑事科学技术的知识,提高了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而不是孤立的学习某一种知识。

实践证明,通过针对性的运用,综合运用LBL、PBL、TBL教学模式,可以使授课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可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程度的降低学生自身短板对其他知识学习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其他专业知识点综合运用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学,2011,5:100-101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2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和发展,人们对于健康与疾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倾注了更多心血。中医学作为我国本土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兴起和发展,中医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如何振兴中医事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振兴的关键在于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1]。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着培养具有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中医拔尖人才的目的,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

1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现状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主要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即学校在学生完成大一对中医基础课程的学习后,通过对学生的笔试与面试选取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具有中医临床思维的学生进入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首先,该班级增添了许多如《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心悟》等中医特色课程,并安排高年制老师进行教学。其次,在课余时间,学校给学生安排了一系列来自从事临床工作数十年的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师的讲座。并且对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配备基础导师和临床导师,即1~3年级一对一跟从基础导师学习,4~5年级一对一跟随临床导师上临床进行学习。

2培养方式的利弊

建立中医临床拔尖人才班的成功之处在于,学校把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聚集起来组成行政班级,对该班级进行统一的管理,可以制造浓厚的中医学习氛围,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人才。处于该班级中的学生也能够获得比普通班级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且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促使人向上[2]。本科阶段的基础导师可为学生的学习答疑解惑,从而稳固中医基础知识,避免学生走弯路,而临床导师则可带学生上临床,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更完美的结合。任何制度在存在好处的同时免不了有弊端,这种管理体系也不可避免。如,每学期所增加的额外课程太多易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不堪重负;太过匆忙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无法深入体会中医专业知识的内涵,只停留于知识的表面,尤其体现在对于中医经典知识的学习理解上;教育资源的倾斜引起同级学生的不满;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中医的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学术视野狭窄,缺乏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等。

3解决措施

3.1明确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对于所有中医院校而言,首先是要对自己学校做出一个精准的定位。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何清湖教授指出,每个大学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本科学制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本硕连读学制的目标是什么,本硕博学制的目标是什么。各个学制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学校对各学制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根据自己的学校条件来对学生因材施教,探索出属于各学制的独特的培养模式。

3.2循序渐进在对中医拔尖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不可追求过快的速度,追求过快的速度只会导致质量的下降,正如金字塔需要将地基稳固,再一层一层往上累积一样,如果地基未垒好就往上添砖加瓦,看似牢固的金字塔实则岌岌可危。中医的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地基,只有将基础理论掌握牢固了,才能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去追求更高阶的知识。因而要合理的安排学生的课程,一步一步地稳固知识。

3.3注重经典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它们构建了中医药学的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甚者有,不读《伤寒》不知辨证,不读《金匮》不知病源的言论,经典作用可见一斑。但学生目前学的东西过于繁杂,不仅有经典,还有英语、各种西医教材,这样反而导致学生的中医根基不扎实,导致进入临床后茫然不知所措。因而,各大中医学校应立足于经典知识点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以丰富和发展。

3.4加强临床任何一门医学都离不开临床实践,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发展从古发展至今,仍能在医学界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实际疗效。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理论根源,更是其发展的核心。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证。而现今的中医院校学生,往往被学业所累,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病人,更谈不上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学校应通过设置一些中医基本技能训练或者临床各科技能训练,将课堂从教室移至医院,从而让学生更多的接触临床,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3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引言

医院会计管理工作是整个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并保障医院物资财产的安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医院会计管理现状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只有通过不断落实会计管理工作,才能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当前医院会计管理现状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

1.会计管理资金的匮乏

近几年来,市场经济在逐渐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为了能够应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医疗行业必须不断扩大自身的会计管理规模,将传统的模式转变为现代化模式,促进自身朝着国际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规模的扩大是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就目前医院会计管理现状来说,医院暂时无法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来筹措大量资金,最终导致大多数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均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

2.专业高素质会计管理人才的缺乏

医院会计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关键在于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医院会计管理工作是当前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1]。在整个市场经济中,医院会计工作者容易养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理,缺乏先进的思想理念和创新意识,导致医院长期稳定发展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由此可见,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必将会造成整个工作不能顺利完成。

3.会计管理监管制度不健全

我国医疗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因缺乏标准的会计管理监管制度,导致整个会计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大多数医院在确定自身管理制度时,往往只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决策来建立适合自己发展的制度。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最终导致不能贯彻落实相关管理制度[2]。医院会计管理不仅要对整个医院的会计业务进行管理,而且也要对医院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管和控制,以保证各个部门进出帐的合理化。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因大多数医院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且监管力度不够充分,导致整个医院会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有可能出现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影响到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健全的会计管理监管制度无法支撑起整个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

二、改善医院会计管理现状的措施

1.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强化管理

面对会计管理资金匮乏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强化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将一些闲置的和浪费的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扎实的物资基础。一方面,通过不断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对会计部门的财务进行同步调整,以提高医院资产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在选择财务管理方案时,应结合机会成本和采购的总支出、维修以及保养费用,确定最优方案,以改善当前医院会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现状。

2.加大对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人力资源是医院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之一[3]。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直接由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决定。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对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他们的专业技能,才能有效促进医院实现健康蓬勃发展的目标。培训中不仅要对会计人员的计算机、英语等知识进行强化练习,还要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财务现论,从根本上为医院的发展培养能够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专业高素质会计人员。此外,在人才的引进方面,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标准,以确保所引进的财务信息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加大对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能够有效提高医院会计管理的管理效率,进而保证整个医院的会计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下去。

3.完善医院会计监管制度

根据当前医院会计管理的发展现状来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会计监管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确保各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共同为医院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完善会计管理制度时,必须将完整的预算、执行以及监督等纳入制度制定中,重视会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出现。还可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对医院会计监管制度的执行进行评价分析,以充分发挥出会计管理的重要作用[4]。此外,还应完善相关绩效考核机制,实施奖惩制度,对医院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奖惩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各部门的发展以及医院的经济效益与会计管理工作有紧密的联系。为了能够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创新监管机制,提高会计管理的认识程度,从根本上保障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清楚地认清当前会计管理现状中存在的弊端与不足之处,并及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保证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增产.医院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对策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10).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4

1 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意义

医院会计电算化,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减轻医院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

(2)财务工作技术含量增加,促进医院人员整体素质提高。

(3)查询方便快捷,确保信息准确性。

2 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建设的举措

2.1 医院领导和财会人员要转变观念

领导支持、财会人员积极参与,是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根本保证。首先,医院领导要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长期的不断投入和支持的软件工程,并不是有钱、有软件就行了,而是要符合医院运行规律的管理思想,需要医院领导的直接参与,全体职工的配合,只有这样,整个工程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财会人员要积极转变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促进了医院会计知识结构的更新,由事后分析转变为事前控制,而不能只固守于记帐、算帐,要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各种信息。

2.2 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多层次人才

目前,虽然许多会计人员已接受了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欠缺,既懂得医院会计又熟悉计算机的人员相当少,这势必会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多层次人才。一是加强正规教育,培养高学历的高级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充实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开发人员,二是积极开展职业培训。首先,采用脱产教育形式,对在医院主要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上的会计人员进行脱产的、较长时间的培训,使其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人员。其次,采用短期培训形式,对目前所有的会计人员进行短期会计电算化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有关知识,成为系统的操作员。再次,对于会计人员,无论其电算化水平高低,每年都应该接受一定时间的电算化新知识培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2.3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管理方法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这个管理制度体系一般包括: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如设置会计主管、微机操作、审核记账、系统维护数据分析等岗位,形成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及内部制度;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系统维护制度,主要包括系统维护任务、系统软件硬件的维护、系统维护权限的规定、机房管理制度和软件修改的手续;岗位责任制度,主要是明确规定各岗位的职责、任务等。

2.4 以医院财会人员为电算化系统的主导

会计人员在医院中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经济信息,又通晓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因此,应当将精通理财和管理技术的医院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从目前已实行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医院来看,若是单纯外购的商品化软件或由医院自身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令人满意,而且安全性能较差。可以说,没有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开发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很难发挥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的。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5

    1 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建设的意义 

    医院会计电算化,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减轻医院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 

    (2)财务工作技术含量增加,促进医院人员整体素质提高。 

    (3)查询方便快捷,确保信息准确性。 

    2 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建设的举措 

    2.1 医院领导和财会人员要转变观念 

    领导支持、财会人员积极参与,是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根本保证。首先,医院领导要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长期的不断投入和支持的软件工程,并不是有钱、有软件就行了,而是要符合医院运行规律的管理思想,需要医院领导的直接参与,全体职工的配合,只有这样,整个工程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财会人员要积极转变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促进了医院会计知识结构的更新,由事后分析转变为事前控制,而不能只固守于记帐、算帐,要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各种信息。 

    2.2 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多层次人才 

    目前,虽然许多会计人员已接受了计算机等级培训,但与实际应用还有较大的距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欠缺,既懂得医院会计又熟悉计算机的人员相当少,这势必会影响医院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因此,应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多层次人才。一是加强正规教育,培养高学历的高级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充实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开发人员,二是积极开展职业培训。首先,采用脱产教育形式,对在医院主要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上的会计人员进行脱产的、较长时间的培训,使其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知识,成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人员。其次,采用短期培训形式,对目前所有的会计人员进行短期会计电算化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有关知识,成为系统的操作员。再次,对于会计人员,无论其电算化水平高低,每年都应该接受一定时间的电算化新知识培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2.3 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管理方法等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体系,以确保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这个管理制度体系一般包括: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如设置会计主管、微机操作、审核记账、系统维护数据分析等岗位,形成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及内部制度;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系统维护制度,主要包括系统维护任务、系统软件硬件的维护、系统维护权限的规定、机房管理制度和软件修改的手续;岗位责任制度,主要是明确规定各岗位的职责、任务等。 

    2.4 以医院财会人员为电算化系统的主导 

    会计人员在医院中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经济信息,又通晓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因此,应当将精通理财和管理技术的医院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从目前已实行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医院来看,若是单纯外购的商品化软件或由医院自身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令人满意,而且安全性能较差。可以说,没有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开发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很难发挥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的。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6

医药分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解决以药养医的一个手段。医药分家也绝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即只要将药房搬出医院,同时政府财政补足医院的收入损失,便大功告成了。实际上,即便这种简单的想法执行起来也不简单。药房离开医院后,医院还要保留药剂师以满足住院病人的用药需求,因此药剂师无法都随药房一起离开医院,这样一来,社会化的药房便出现药剂师的缺口。同时,政府财政即便能够弥补所有医院眼下的资金缺口,财政补贴也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

实际上,造成以药养医的根本原因在于医药价格结构的扭曲。医疗服务价格严重低于其成本和价值,让医疗机构必须通过药品收入得到弥补。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在动手脚的话,既不能解决以药养医,也无法消除价格扭曲带来的一系列弊病。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才是解决以药养医问题的关键。

现有医药定价机制的弊病首先在于定价主体的责权分离。作为定价方的发改委并不承担支付医疗费用的责任,而承担医疗费用责任的医保部门又无权定价。这种责权分离的定价机制造成了医药价格扭曲的长期固化。发改委更在乎价格指数增长的快慢,担心调整医药价格结构可能带来的价格水平增长,而不用承受以药养医带来的种种弊病。所以,让医药定价权脱离发改委一家说了算的局面,才是解决以药养医的一个必要前提。

与此同时,医药定价权也不应当仅仅掌握在政府医保部门一方手中。政府作为医疗费用的支付方,也不应当单方面垄断医药价格的定价权。鉴于医药本身的特点,完全由政府一方或者完全由市场一方来定价,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没有充分的信息、无法及时反映病人需要和生产成本,都会使市场单方面定价或政府单方面定价存在“失败”的可能。

从国际经验来看,由包括供求双方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组成定价委员会,进行协商谈判,不失为一种兼顾各方利益、比较有效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医药定价委员会可以吸收医疗服务方,药品和医疗仪器生产方、医保部门、有关专家、消费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可以先由一个专业委员会进行研究,提出方案,然后再经过定价委员会批准。在建立一套基础价格之后,可以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7

一、传统的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

我们以前进行的生物化学实验,其实验内容和考核方法都有弊端。

1.实验内容弊端。我们以前给学生开设的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一般是理论课讲述了相关知识,接着安排这个知识点的实验课。例如,理论课讲述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这次实验课的内容就为“蛋白质的沉淀凝固”。课本上的理论都是前人的实验结果,对于这样的实验学生认为缺乏挑战性,实验操作中也不主动思考。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太多,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考核方法的弊端。我们以前的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考核成绩主要是学生的实验报告,忽略了学生在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存在抄袭现象。有的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很差,抄袭别人的实验报告也可得高分。这种考核标准导致学生不重视实验过程,只注重实验报告的书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构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实验项目进行改革。我们以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内容: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蛋白质的沉淀和凝固、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氨基酸纸层析、尿淀粉酶活性的测定、血清尿素氮含量的测定、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DNA的提取与鉴定、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等。改革后的实验内为: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氨基酸纸层析、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葡萄糖含量的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组织DNA的提取与鉴定、碱性磷酸酶提取与鉴定等。经过对实验项目的改革,去掉部分淘汰实验和部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比例,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综合设计性实验,就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提出实验的总体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学生先进行分组,实验小组的各成员经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所用试剂仪器、设计实验步骤、进行预实验、制作幻灯片、小组课堂汇报这样的程序完成整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成功了,学生会有极大的成就感;如果有些实验不成功,带教老师进行引导,分析失败原因,再重复实验。这样,每位学生在整个实验中一直处于主体地位,避免了个别学生不动手操作、抄袭实验报告等不良行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目的。

2.自编生化实验指导教材。我们以前所使用的实验教材有的内容目前已淘汰,有的内容不适合医学生,因此,我们参考了周爱儒主编的《生物化学》,药立波主编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赵亚华主编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刘吉民主编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实验讲义。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内容进行精心的取舍,保留经典的实验内容如葡萄糖含量的测定、氨基酸纸层析、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等外,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如组织DNA的提取与鉴定、碱性磷酸酶的提取与鉴定实验等的比例。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分光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等基本实验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注重知识传递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上实验时,老师先讲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可能出现的结果,准备好试剂,调试好实验仪器,学生按部就班地操作即可,完全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实验的各个准备阶段,例如试剂的配制、试剂的分装、仪器的调试等,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要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从实验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4.先做后讲。我们以前的实验大多为验证性实验,一般是老师讲完后学生再做,有时为了得到明确的实验结果教师参与过多,学生对实验印象不深。为此,我们决定采用先做后讲的归纳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更适用于综合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观察讨论,整个实验做完后,让学生总结规律,老师只做归纳性、提高式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体验获得真知的喜悦。

5.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实验课教学。医学生物化学这门课的知识很抽象,教师讲课难度较大。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传递信息。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可以生动、形象地传递较多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师生共同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以前上实验课时都采用黑板板书,操作也只做一些简单的示范。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有一些学生看不到操作示范。现在我们把多媒体技术也运用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把实验原理、实验试剂、实验仪器、操作步骤等做成幻灯片,比板书看起来更清晰,把实验操作也录成视频,做实验前先看一段实验操作步骤的录像,然后再操作,避免了学生看不到操作示范,这样可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8

家长是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家长的期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有45.4%的学生认为“幽默风趣”的教师能激发学习热情。段庆祥[1]在“高校教师教学艺术特征刍议”一文中指出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和大学教学内容的固有特点,决定了大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特色及其流畅美、开朗美、思辨美和激励美,应当成为大学教学艺术的固有特色。访谈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医学基础知识较枯燥,理论学习内容多,大量知识需要记忆。如果由教学投入、幽默风趣的教师授课,他们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会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家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高职医学生中有41.0%的学生学习态度令人担忧;有60.0%以上的学生对“60分万岁”的看法持理解态度。说明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下;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只关注考试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从学生学习态度折射出深层次问题。因为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和评估监控机制的缺位,使得学校对学生评估权利扩大。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虽有督导机构对教学环节进行监控,也只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控,无法对课堂质量进行监控,课堂质量的监控人应属于授课教师。在某些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学校缺乏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授课教师一味地去完成教学任务,却不过问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在访谈中,很多教师无法准确回答此问题。良好的学校课堂层面的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估实践,取决于教学、学习和评估的关系安排。没有良好的学校课堂层面的评估,也就没有良好的教育实践。斯蒂金斯(StigginsB.S.)甚至认为,如果评估不能在日常的课堂实践中有效地运行,那么其他层面(学区、州、国家和国际)上的评估完全是浪费时间和金钱[2]。某高校对学生学习课程的评价70%的成绩来源于期末考试,这为学习动机不高的学生提供了有机可乘的机会。所以,有60.0%以上的学生对“平时不用学,考前加把劲,只要能过关,60分万岁”的看法持理解态度。

表6调查结果显示,有17.1%的学生认为目前校内考试方式对学生日常学习有促进作用,有82.9%的学生没有肯定回答此题。可以这样分析调查结果,从考试的机构组织来分,国家举行的卫生类职业考试,发挥着社会选拔功能,属于校外考试。职业考试题目主要以选择题为主的标准化考试,有广泛的内容覆盖面,难以深入特定的学习主题,难以诊断学生在特定领域学习的不足。而教师对学生评估进行的考试属于校内考试,校内考试本应发挥着诊断、反馈、促进学习的功能。显然,校外考试和校内考试在各自领域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但是,职业考试对医学院校的教育活动及教师的努力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引导作用,导致校内考试成为校外考试的附庸。职业考试注重的是总结性评价,更多关注结果的可比较性和公平性,很少考虑对学习的加强和支持。而学校考试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达到诊断、反馈、促进学习的目的。我国高校扩招以及存在教学质量监测缺位,对学习过程评价关注不足。学校只关注期末考试,有的教师把学校考试效仿国家职业考试题型,一切向职业考试看齐,而两种不同的评估目的的考试采取同一类型考试是不适合的。比伦鲍姆(Birenbaum,M.)[3]指出了考试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考试目的。因此,校内考试缺位以及校内考试目标的错位导致无法实现校内考试的功能。

表6调查结果显示,40.0%的学生同意“高职生至少有一次舞弊”。说明高职生考试舞弊比率很高且考试管理环节有漏洞,原因是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不及格。32.5%的学生同意“目前学校处罚舞弊学生,对学生有威慑力”。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学校对高职学生舞弊处理过轻,学校以“清考”作为处罚,高职生舞弊只付出微弱的代价,客观上诱发了高职生考试舞弊的心理。47.0%的学生同意“对考试舞弊者依法律程序处理,学生还会舞弊”。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当前高校的处罚制度使学生违规、违法后受处罚的成本远远低于其成功后可能期待的收益;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更多强调了教与学的功利性,而忽视了人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导致教育失衡。我国学生从小心中就只有学习、考试、分数,我国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是唯分数论,忽视了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肖海[4]在“考试舞弊行为及对策”一文中指出:加强自身修养,自我完善是预防和控制舞弊行为的核心和重点。

本文通过对560名不同专业的高职医学生学习现状的调研,揭示了目前高职教学质量微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具体的教学过程与宏观层次的教学质量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折射出我国高职类院校教学质量管理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建立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1招生过程的质量控制

学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性资源,学生入学时的群体结构、入学时的知识水平、入学动机及对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都直接影响入学后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有“25.5%的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而旷课”。因此,学校招生部门针对医学类招生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家长不要过分干涉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行选择专业有利于学生入学后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医学类专业的一切工作与人的健康和生命有关,医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因此,学校应认真全面复审新生的专业且为新生搭建入学后调换专业的平台。

2教学计划过程的质量监控

教学计划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访谈中得知某校未对当地医疗行业深入调查而随意修改教学计划,带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教学计划要体现各专业人才市场的真实需求,要深入当地医疗行业充分调查,组织相关专业专家、教授反复论证,保证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要接轨,保证学有所用。

3教学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

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环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教师的“教”分析,学校应建立教师绩效考核机制,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调查显示,有44.3%的学生旷课原因是因为“教师讲课照本宣科,单调乏味”。因此,学校应建立督导团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程序对教师教学进行客观、全面评价,从而督促教师加强学习,认真备课,在授课内容上添加学科前沿知识。在授课方法上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医学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同时,还应注意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从学生的“学”分析,教师应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和完成作业、科学实验、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调查结果显示,46.0%的学生“业余时间在娱乐”,鉴于高职学生的自控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应重视学生日常学习评价,通过阶段性考核为学生制造适当的学习压力。压力与适应理论表明,一定的压力能使个体处于适当的紧张状态,有利于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有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5]。因此,重视学习过程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学校还应建立和健全学业危机预警机制,进行有效的学业危机管理,如学年淘汰制、年度学分告知制等。

4教学保障过程的质量监控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9

关键词:医学高校;研究生;党建;新模式

1 研究生党建工作研究现状

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研究已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和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的热点,其领域已覆盖党建体制、党建机制、党建管理及其相关程序等,并具体细化为党建模式、途径的探索,包括研究生党员的发展与培养、党建载体的构筑、党建网络化、基层组织构建等。但是,从医学生培养的角度针对研究生党建进行的专题研究则较少涉及。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探讨符合医学高校工作实际、具有医学高校特色的研究生党建新模式。

2 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医学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具有其固有特殊性,以徐州医学院研究生培养为例,学制上的分段培养(基础课程学习与临床实践)和导师主导因素(决定学生的学习和临床各阶段)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研究生一级管理模式也降低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效率;由于硬件设施的分散形成的两地办学模式,阻碍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推进;而党务专职教师的配备不足,则减少了党建过程中师生间的沟通次数。

一级管理的弊端。一级管理面广量大、信息传递有衰减。徐州医学院自开设研究生教育至今,专门设置了研究生主管单位(研究生学院),负责全校所有学科专业研究生的统一管理,并由学工部门负责全校研究生的党建工作。但是,一级管理在党建工作中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特别是不利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信息上传下达受学生数量的影响,衰减较为严重,缩小了党建信息的有效覆盖面。

两校区办学的弊端。目前,学校一年级研究生在主校区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二、三年级研究生则分散在西校区各实验室和各临床实习医院,割断了研究生各培养环节和党建工作的天然联系,学生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利于研究生党员人才的培养。

3 研究生党建新模式的构建

经过长期实践,该校摸索出了一套针对研究生科研和临床实习特点的“五位一体”党建工作新模式,同时将研究生党支部建在班级团支部、社团、研究生会、实验室(临床实习点)和学科点,使党组织的覆盖面延伸至更广的范围。抓好学生党支部正副书记、利用“QQ”和“微博”等现代传媒工具将“红色”阵地深入学生学习和实习一线,最大程度充分发挥一级管理的有利优势。

3.1党团支部建在班,正副书记是关键。医学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使党支部人员配置更趋合理化、规范化。

为此,可以按专业分班,同一研究生年级内每两个班级设立一个党支部,其中两个班分别设置党小组组长一名。此种设置方式下相同专业学生比较集中,因而便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研究生党员的培养和纳新;每班设置一个党小组和一个团支部,可以体现党建带团建、党建带班建之思想,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研究生培养中得到充分发挥;两个班的党小组组长分别担任本党支部的正副书记,此种设置方式不同于大多数本科年级里党支部书记由教工兼任的情况,其目的在于平衡支部内两个班级的党建工作,增强党员发展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转贴于

3.2三会一课能上网,争先创优比才干。由于医学生学习过程中较为显著的专业指向性以及较为繁重的科研临床任务,医学高校在研究生党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研究生党员政治素质及其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争先创优思想深入人心,以提升研究生党组织和党员的整体学习力、执行力和凝聚力。在校内便于集中的研究生党支部,该校做到“三会一课”正常有效地开展;在校外分散且不便于集中的党支部,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会议,进行相关党务学习和讨论。在党建工作中将研究生党建工作结合党政关注热点,在把握大政方针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广大党员积极投入到争先创优的活动中去,在其科研创新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下足功夫,使研究生这一科研主力军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3红色阵地全占领,见缝插针做宣传,实验室里有代表,杂志微博声不断。在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中做好党建宣传工作,并将其长期化、固定化,是拓展党建工作覆盖面的有效手段。徐州医学院长期以来积极探索将研究生党建工作深入研究生生活、学习和科研的方方面面。在各宿舍楼层建立党员工作站,在各实验室设置专业党员代表,创立研究生党建工作专门微博、论坛和QQ群,并结合研究生自办杂志刊物,将研究生党建工作延伸至各类宣传阵地,切实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应考虑到研究生导师、学科专业代表、临床实习点和实验室负责人,特别是其中党员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学校还将他们作为研究生培养后期党建工作的有力推手。

3.4一级管理学生多,两个校区事难办,三自管理见成效,公开公平最简单。医学研究生党建需要有推动这一制度高效运行的“驱动力”,亦即能够推动和监督党建制度体系的广大研究生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党建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其大部分集中在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方面,为此,徐州医学院大力推行研究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三自”管理模式,党支部、研究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均由党组织主导、学生党员带领,研究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党员发展和评先评优方面,导向明确、程序透明、过程公开,充分利用论坛或QQ群等多种信息媒介,在发展党员的各个重要环节中广泛征求意见和进行相关公示,并制定党员发展补充细则,突出研究生科研论文相关参照指标。

综上所述,医学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应密切结合医学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段培养的特点,找准研究生个性突破口,理顺党建管理机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合理搭建辅助平台,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积极探索中不断完善党建理论基础,找到适合各个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的党建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青,张娟,段丽萍.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2]郭巧玲.结合研究生特点探究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

[3]林天翔.高校学生党支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10

一、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差异辨析

㈠性质相同: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有单位性质之别,即在投资主体和所有主体方面各不相同。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没有本质和根本的差异。人力资源都是决定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管理质量,从而决定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关乎其生死存亡的最根本、最基础的因素。

㈡形势不同:在人力资源的占有和保有方面,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一般都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立院早、待遇好,又是人们长期看重的事业单位性质,公立医院储备了一大批学识高、技艺好的一线医疗人员。除此之外,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岗位设置门类齐全,各类管理人才并不匮乏。

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民营医院的“一高一低”现象特点十分明显:医疗技术人员比例高;管理人员比例则低于必要的水平,能力水平也较低。有资料显示,民营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有70%以上来自国有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建院之初人才匮乏,往往以高薪吸引公立医院那些在本研究领域已取得一定声望,经验丰富的医学人才。总体上看,我国现在的民营医院一般以各类专科为主,没有从公立医院吸引来的专科人才,它们是难以立足并发展壮大的。但是,民营医院一般轻视行政管理人才的引进,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工作比较薄弱。

二、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积弊比较

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各有特点、各有模式,其积弊难以一概而论。总体而言,它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单位的性质密切相关,带有十分浓厚的“身份色彩”。

㈠公立医院的“院办社会化”、“运行行政化”问题突出。1.管理体制僵化、模式单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思想根深蒂固,“小医院大社会”的机构设置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员还未实现从“单位人”向“社会人”的全面转变。人力资源配置手段单一化、管理模式简单化,缺乏灵活性,人事部门只负责人员的“进”与“出”,日常事务只是负责考勤及例行的工资增长审批等。2.管理制度落后、机制不活。人事管理制度更多的是注重对人的约束,忽视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把“人”作为一种成本进行经济核算,忽视了人力资源的增值性。医院的用人、报酬仍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用人和需求相脱节。仍存在着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问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积压与奇缺并存、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整体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说到度,还是一种传统的、保守的、被动的、封闭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3.人才流动不畅、效率偏低。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单位,长期形成的“难进难出”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多年来医院机构庞大、人员冗多,缺乏竞争机制,整体效率低下。

㈡民营医院的“经营家族化”、“管理家长制”问题突出:1.治理结构不稳、风险偏大。与公立医院不同,民营医院是企业型医院,采取的是公司治理结构,即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与一般企业管理不同的是,医院管理的专业性更强,医院所有者通常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在医院管理上不是专家,因此更加依赖院长和副院长。在医院经营目标的确立和对经营者业绩的衡量上,存在一定的分歧,甚至是严重的分歧。特别是在医院处于开创阶段,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歧容易进一步尖锐化。产权和经营的矛盾是根本性的,它往往影响甚至破坏民营医院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确立,并必然地动摇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2.管理过于简略、不够专业。产权的私有化,使得许多民营医院存在着严重的家族化管理现象和趋向。所有者认为管理人员不能像医疗专业技术人才那样可以带来直接的、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过度依赖家人,从而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事制度上无具可依,聘用人才形似走马观花,解聘人才全凭院长一句话,导致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3.漠视技能提升、人才培养。民营医院一般都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很多科室只有一两个学术骨干独撑门面,没有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由于民营医院的医生人数少、任务重,医生从事科研活动不多、参与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相对减弱。在技术职称评聘上,民营医院缺少相应的制度,阻滞了医疗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因此,在2006年的民营医院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论坛上,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赵飞指出,一些决策者常把“尊重人才”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其实不过是“好龙”的“叶公”;他们不是不知道人才重要性,但就是不愿为人才服务,成天闭目塞听,诸如此类,少数人说了算的用人机制,制造了大量的人才外流、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三、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取长补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其性质有相当的关联性,而其优劣利弊往往具有背反性。一者: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僵化、模式单一,民营医院则相反甚过;民营医院的治理结构不稳、风险偏大,公立医院则相反甚过。二者: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落后、机制不活,民营医院则相反甚过;民营医院的管理过于简略、不够专业,公立医院则相反甚过。三者:公立医院的管理制度落后、机制不活,民营医院则相反甚过;民营医院的人才流动不畅、效率偏低,公立医院则相反;民营医院的漠视技能提升、人才培养,公立医院则相反。虽然有关的制度和模式难于统一,但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利弊的正反两面性,至少说明了两者的长短互补性。

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大潮中,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己所用,是一切医院生存和发展永久的命题。在我国,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一个新课题,我们既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吸取,也有许多问题有待于逐步得到解决。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是一对市场竞争主体,只有把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与医疗行业特殊性较好结合起来,与时俱进、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全力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基础性工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俞善浚、史维新、章洁:《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中国医院管理》,2001年第21期)

[2]安应民、吴曹:《人力资源管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出版)

医养结合的利与弊例11

加强产前宣教:分娩对产妇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近年来,广大产科医务工作者不仅重视生理因素对分娩影响,更关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 部分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手术的弊端知之太少,大大增高了剖宫产率[2]。为提高自然分娩率及其安全性,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前宣教尤为重要。做好孕期保健,给予营养指导;定时开展孕产期知识培训,使孕产妇与医务人员之间建立和谐关系,让孕妇知道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熟悉分娩过程及分娩环境,减少孕产妇的心理压力,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妇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分娩,迎接分娩;使她们认识到阴道分娩是大多数产妇分娩方式的首选。通过加强产前教育,使产妇充分了解妊娠和分娩是一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均能顺利通过阴道分娩,并充分认识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认识到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而是解决难产的一种方式;消除产妇分娩时恐惧、紧张心理,树立其自然分娩的信心。

严格控制剖宫产术指征:医务人员的认识和行为直接影响剖宫产率的高低[3]。目前因社会对医院的偏见、不良的就业环境和医患关系使产科医生不堪重负,也沉重打击了产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信心。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单纯医学指征的范围;医务人员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不断提高产科质量,完善医师、助产士的助产水平和产时并发症的处理能力,减少产伤,提高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应用无痛分娩技术,使产妇安静舒适地度过分娩期;加强医患沟通,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孕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以最适当的方式结束分娩,减少人为因素选择剖宫产术。另外也要充分认识剖宫产不是分娩的捷径,麻醉和手术都有发生意外和并发症的可能,一旦发生问题医务人员将承担的更大风险和责任。

讨 论

要降低剖宫产率,首先通过分娩前宣教,使孕产妇充分了解孕期保健知识,合理营养及围产保健,让孕妇充分认知剖宫产手术的利弊,使孕产妇及家属对妊娠分娩的基本知识和分娩方式,以及产时服务项目有所了解,在正常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为了产妇和孩子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什么干预措施[4],增强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其次,全面支持自然分娩,分娩镇痛及陪伴分娩,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使分娩成为安全幸福的过程。最后,产科医务人员要更新服务观点,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在正确的舆论引导下,医护合作,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剖宫产率一定会得到有效地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英蓉,王小花,朱清云,等.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特诊病房的实施与成效[J].现代临床护理,2005,4(4):4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