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7 14:40:57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1

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教育和教学都是道德事业,不仅具有道德的目的,而且必须以道德的方式进行。

我们今天把教师的职业看做是一种专业(profession)[1],特别强调专业的技能,但对于教师而言最为根本的是技能还是一种伦理精神?一个好教师是因为他掌握了好的教学技能,能教好书呢?还是具有整体的好品质呢?教师具备了教学技能是否就是一个好教师?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更多地追求效率和技能,试图运用技术和技能,试图通过教育过程的程式设计,以提高教育教学行动的效率。教师的“好”似乎只反映在对于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掌握上,而教师是否具有一个好人的品质之类的涉及善恶的问题被搁置了起来,教师是否优秀的本体问题被遗忘了。

我们把教育仅仅看做是一种程序性的教育,仅仅是一种教学技能或操作性的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程序所需要的规则之上的教育,教育仅仅重视程序的可操作的规范性,而忽略了教育的实践的目的性。这种教育的技术化状态使教育丧失了目的和价值意识,使教师的发展狭隘地集中在技能的训练上。这样,对于教师的品质要求就降低为对教学技能的要求,忽略了教师的伦理感和目的感的培养。我们知道,作为实践的教育不仅仅依赖教师的教学或者教育技能,而且还依赖教师的作为好人的品质,以及作为好教师的品质。但是当下,教师的技能失去了伦理性的支持,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学技能。好教师的人格品质的问题被搁置了。

可以说,我们的教育采取的是狭隘的教师概念,教师被理解为仅仅教给学生某种学科知识的人,教师的教育行动不是道德行动,而仅仅是一种实现有效教学的技术行为。现行的教育可能把教师的行为分解为一套具体的教学的技能,把教师理解为严格按照某种计划控制、操作和生产的施工员,忘记了教师的道德人格以及师生关系的道德性具有的重要的教育意义,消解了教师的教育行动的道德性,从而使教师的行动失去了道德的维度,教师不再关注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后果,甚至放弃了自己教育行动的道德追求,或者对自己教育过程中的不道德行为不知不觉,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是难以有好效果的。

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是以一种管理主义的方式办教育的。管理主义的严格控制以一种技术的模式看待学校的发展,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教育看做是一些技术模式和操作办法的应用,从而消除了教育教学本身的道德性。什么样的教育是道德的,什么样的教师是道德的,似乎已经不是我们应思考的问题。这样一种管理主义的兴起,把教育过程仅仅看做是需要严格监控的操作流程,湮没了教育工作的道德追求,使学校遗忘了营造道德氛围、塑造道德精神、追求学校作为一个共同体的道德文化优秀的责任。

教育实践是一种价值行动,也是一种目的行动,这就意味着在实践中存在价值选择与判断,教育实践作为价值性追求,需要教师合乎价值地行动,也就是合乎道德地行动。所以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思考教育是为什么的问题,怎样的行动才是正确的和道德的;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虑教的技术和程序。

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道德性的实践,教育和教学都是道德事业,不仅具有道德的目的,而且必须以道德的方式进行。教师因此是道德主体。教师的教育实践是道德性的实践。教师的日常教育行动必须有道德原则的约束,必须符合道德要求,必须承担道德责任。

好的教师就是具有道德的教师,教育是一个需要教师表现优秀品质和人格品质的专业,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优秀品质的人,才能实现教育的价值,才是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我所谓的好教师,不仅具有自觉的专业伦理,而且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的教师,一个自主、自觉追求在教育行动上确立专业道德准则,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美德、形成良好的教师人格的优秀教师。

二、教师的三种道德领域

合乎道德要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合乎道德要求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教师的言行满足道德的正当性才能完成教育工作。

好教师是有道德的教师,就是具有专业伦理和道德人格的教师。这是因为教育具有非常高的道德要求,不仅教育工作过程本身对于教师的行为有道德要求,而且教师的人际交往或者教育交往,对于教师的人格品质也有非常高的道德要求。合乎道德要求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合乎道德要求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教师的言行满足道德的正当性才能完成教育工作。

我认为,教师的道德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

1.教师的专业伦理义务

教师的专业伦理义务(obligation)是指教育在制度的规范之内确定的责任。这是从教师从事的教育工作上进行规定的,也就是说,是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身规定的,也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自愿约定和承诺。进入了教育实践,成为一名教师,就自然具有了这样的约定和承诺,如果不是教师,自然就没有这样的约定和承诺,也就不承担这样的义务。

专业伦理义务主要包括教师的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义务;对于教育本身的义务;对于学生的义务。至于教师对于学校的义务则完全从属于以上三种义务。

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义务说明教师的教育工作对于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价值和对于社会进步、发展和繁荣的意义。这意味着教师的工作伦理必须在宏观上对国家政治的文明和社会的文明的发展有一种判断力,对我们的政治和社会走向民主的建设有清醒的认识和乐观的希望与信念。采取理性反思的立场,了解社会的公正状况,关注社会的重要问题,把自己的工作与改良社会、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联系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这可以说是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教师的这种社会责任感与制度和社会的正义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制度不正义的情况下,教师的教育实践的社会责任就是反思和批评,尽管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教师必须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理性,以敏锐的判断力和理性方法以及希望对社会的改造提出自己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当一个社会的基本正义得以体现的时候,教师也有必要保证社会的理想与价值的连续性,同样保持基本的反思和批评,对于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履行自己的责任。

这一义务的具体内容是:社会感受力、判断力、理性论辩能力,社会责任感,坚持社会正义,等等,这体现为社会责任原则。

对于教育的义务则要表明,教育本身具有自己的目的和价值,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必须对教育目的具有一种清醒和敏感的理解,必须使自己的实践处在这一目的的引导之下,而且教师的教育工作必须符合教育的价值,教师的行为不能违背教育的目的,不能是反教育价值的。这一义务的内涵是:对于教育具有一种真诚,坚持教育理想、尊重生命价值,以人的精神成长为目的。这是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义务,是教育的合价值性原则。

对于学生的伦理义务是教育实践的特性规定的,因为教育所面对的首要任务是通过教育培养人,这样教师就承担着对于学生的义务。这种义务包括:善待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和促进学生发展,充满希望,值得信赖,尊重和爱,平等的对待与关怀,教益原则,公正原则,利益平等原则,学生的幸福最大原则,等等。

2.教师的作为人的道德义务

教师是一个道德主体,作为人,他具有道德义务。这与社会制度和教育实践没有必然联系,它不是由社会和国家以及教育来确定的,而是由人之为人的生活所确定的,或是由人性所确定的。在这一方面教师没有特殊的义务,而是与所有人一样具有同样的道德义务。它也不涉及我们是否承诺,比如:我们每一个人具有帮助他人的道德义务。尽管我们可能没有专门作出帮助别人的承诺,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担这种行为,但是作为人,我们都具有帮助别人的义务。这种作为人的义务是永远有效的,不以社会制度的性质或社会的正义状况为转移。教师作为人的道德义务是自明的。

教师作为人的道德义务首先是正义感,即具有一种坚持正义的信念和实现正义的信心,具有推进正义的责任,这就是公正原则。其他还有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原则。

教师作为人的道德义务虽不是职业性的,但却与职业的道德要求有明确的紧密关系和内容的重叠。就一般意义而言,作为人的道德义务是基础性的。

3.教师的非义务性道德

职业的伦理和作为人的伦理都是人的份内要求,都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行为。此外我们作为人,可能还有份外的道德准则,这是属于允许的行为即道德应当,但不承担道德义务性的必须。像仁慈、怜悯、自我牺牲、利他等都是道德上好或高尚的事情,然而它们不是一个人的义务,人们可以提倡,但不能强制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它们不是必须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这类道德表现了一种道德高尚,但它们是宽泛的,是允许人可以不做的,特别是个人为实现这种道德而冒巨大的个人生命的风险时。在任何一个社会,这种道德行为都是高尚却比较稀少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把这种道德作为对人的基本要求,不仅过于高不可攀,而且有可能造成日常生活的道德缺省,导致人们生活在伪善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教师的道德进行这样的分类(见图):

三、教师的美德

教师的道德品质关涉着教育价值的实现,关涉公民道德人格的建构和发展,因此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的道德秩序。

所谓美德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或者是人的精神品性。德性的行动后果是出色和完善,它带来的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结果,同时,德性的内在价值是个人品格的完善和优化,它带来的是人格的提升和个人的优秀。所以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分为理智的德性与伦理的德性,前者是个人在理智上表现出的卓越特点,后者是个人道德品行的卓越品质。这两种德性都是我们在追求价值目的过程中所需要的。

由于德性品质是在生活的现实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优秀品格,所以德性是与生活中的行动联结在一起的。离开了实践和生活,德性就根本无法产生。

我们可以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的德性,看做是教师的美德。教师的美德是教师的一种优秀品格,或者说卓越的人格品质,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品格,这一种是理性的,不是通过道德评价来衡量的,另外一种是教师追求教育的伦理理想和道德价值而获得的道德性的人格品质。这两种品质都是好教师之为好教师的核心,它们都是在教师的专业工作中形成的,也就是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工作中自觉地追求教育的理想,追求教育价值的实现,追求个人教育实践的卓越,才能形成优秀的教育德性。

教师的专业德性包括:教育机智,教育热忱,敏锐,教育幽默,简明清晰,深刻,创造,等等。教师的伦理德性包括:仁慈,温和,耐性,通达乐观,明智,公正,节制,希望,正派,诚实,信赖,友谊,智慧,真诚,宽容,理解,信任,欣赏,等等。以下对教师的伦理德性做些说明。

仁慈仁慈就是善意和宽容。这是教师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美德。在学校教育中,儿童是经常犯错误的,这尤其需要教师善意的对待和宽容,因为儿童是在错误中成长的,错误是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温和温和是指不冷酷、不冷漠、不严厉,同时也不愤怒的个性。温和与仁慈一样,反对教育中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压迫。温和本身包含了一种严肃的指导力量,一种耐心和善良的力量,表现了一种亲切的从学生的利益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的善意和爱意,一种不伤害学生的关心。温和是教师实现自己的引导的最适宜方式。

真诚真诚是言行和内心精神的一致,它表现在教师的教育行动和与学生的交往上,调节着教师与自己、他人、学生的关系。它是一种坦率、诚恳和真实,与谎言、虚伪、伪善、自我吹嘘、表里不一等相对立。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真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美德。

公正公正包含正当权利的维护和平等,前者表现为对儿童的各种正当权利的保障以及不侵犯,后者表现为平等的尊重和平等的关爱,包括平等地分配教育的利益,平等地对待同一类事情。做一个公正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

勇敢勇敢的品质是运用理性抵抗不良的、痛苦的、危险的结果,是为了高尚或美好而坚持合理的行动。[2]勇敢的人面对高尚或美好的目的坚定不移。它使人在任何情景中有着冷静、沉着、乐观、智慧的处理方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要承担种种责任,抵抗许多压制和诱惑,勇敢就是这样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力量。教师当然需要勇敢的品格,它使我们在各种现实的压力下仍坚持合理的行动,按照我们的理性判断采取最合适的行动。[3]

希望希望是对应然的价值和美好事物的乐观和期待,是对价值理想的坚持和追求,代表着一种向上、向善、向前的愿望。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障碍、限制、扭曲,容易失去对更好的未来状态的期望,希望这种品质能帮助我们在困难和挫折中坚持信念和理想。教师的希望品格也包含着对于学生的信赖。

友爱友爱的特点在于关怀、分享和相互性,它是将师生亲密联系起来的德性品质,是形成师生交往的纽带。友爱是一种善,它表现了对学生的善意,同时也希望对方表达善意。这种互相的善意、关怀和祝福才是真正的友爱。虽然师生之间建立友情是非常困难的,但纯粹的师生友谊是永恒、高尚的,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福祉有价值,而且对于教师本身的成长和幸福也具有重要意义。

正派正派是指行为和言词的合宜,是一个人言谈举止的风度和教养,反映出友善、愉快、通达、灵活、坦荡的品行。所以,作为个人的正派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教师的正派反映出教师在面对家长、面对学校的任何一个学生的态度和方式,是形成积极和谐的学校教育氛围的关键。

明智(智慧)明智是在具体的境遇中,能够并善于考虑对教育和学生有益之事,是一种对教育行为的慎重选择,诸如考虑行为的后果、为了正确的目的做出正确的决定、采取正确的方式和方法等,所以明智是一种道德行动的智慧。明智表现了教师处理教育中面对的问题的理性和智慧,表现了一种清醒、慎重、负责的能力。教师面对学生的成长,责任重大,轻率的行为可能会毁掉一个人。所以,教育实践特别需要教师明智的品格。明智的教师是理性、善良的,因为明智涉及正确、高尚和善良。一个明智的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品质卓越地表现在教育的行动中。

信任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开展、进行、坚持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信任意味着对学生存在、发展、进步的承诺。离开了对学生的信任,教师就无可避免地对学生进行操纵、监视、控制和惩罚,在信任基础之上,交流和合作、尊重和理解的关系才能形成。[4]

尊重教师的尊重对于学生自尊的维护、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声音的表达者,如果教师以尊重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声音,平等地尊重每一个人的见解、思想、个性,理解学生的感受,教育事实上就已经在进行了。尊重是建立在平等、公正的心态之上的,它排除任何意义上的分等、贬低、轻视和歧视。

欣赏欣赏是教师重要的教育习惯。每个学生都有可赞扬的品质,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支持性、鼓励性的认可,每个学生都是同等值得重视的。欣赏意味着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和宽容的情怀对待学生,真正地倾听、理解和认可学生。教师的欣赏对于学生的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任何贬低贬损学生、不耐烦、冒犯的态度都是教育的对立面。

教师的道德品质(专业的和个人的)不仅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效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关涉着教育价值的实现,关涉公民道德人格的建构和发展,因此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的道德秩序。

如果说教育培养的公民不是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机器,而是一个有理性精神、有德性和有个性的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那么,公民整体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就是教育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根本就不是狭隘地教给人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教学或专业能力实践的过程,而是一种整体的伦理实践。其中,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出色地承担自己的伦理义务,如何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人格品质的提升是他的专业工作的核心。

如果说教师的优秀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质上,那么,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主要是教师的道德发展。教师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是针对教师的道德教育,从培养好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不能像目前这样把教学行为技能的训练放在第一位,而是应把教师的伦理道德品格的培育、教师的教育目的感和价值感、教师的伦理实践智慧等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专业伦理是构成教师之优秀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的教育行动实现教育价值的基础。[5]

我们的教师发展需要一场真正的转型,从技能和专业为中心的教师发展转向以完整的道德品质发展中心的教师教育。这是一场非常重要而且亟须的教师教育的变革。

注释:

[1]什么是专业?有五项判断标准:⑴专业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实践;⑵专业具有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体系;⑶专业具有独特的伦理取向,有规定的或者没有规定的伦理守则;⑷专业具有特殊的组织和协会;⑸专业实践的独特性要求具有自主性和判断力。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5.

[3]Rorty,A.R.The Two Faces of Courage[M].Philosophy,1986:61(236) 151.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2

1.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面临的挑战

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正在加强,这也深刻反映在农村小学生品格形成的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小学生的品格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基础教育中的德育问题,从这里可以一叶知秋、管中窥豹,深刻反映当前我国社会转型的方方面面。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深刻影响着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

1.1 社会转型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对小学生品格教育方式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在经济社会转型中,由于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壁垒还将在一定时期长期存在,大部分贫困地区的产业培育和产业转型还在缓慢发展,劳务输出这一基本经济构成暂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工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会消失,农村小学生大多都是或将是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不会有较大改变,能够改变的只是留守时间长短。留守儿童对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父母在其成长中长期缺位,心理健康、性格发育收到限制,与此伴随的隔代教养问题将制约农村小学生接受新的知识,不利于摆脱旧的行为模式,形成适应现代生活的行为习惯,当前我县农村的隔代监护人知识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农村小学生在品格教育上"野蛮生长"现象还比较突出,更有甚者,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性质的教育观念还在少年儿童的监护中有一席之地。

1.2 作为父母一代的监护人不能融入学校品格教育。农村小学生的监护人多事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他们长期奔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对小学生教育似懂非懂,存在简单化理解小学生教育现象。或者仅仅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品格教育,或者过高要求学校教育教学,简单套用城市教学模式,或者以偏概全、吹毛求疵,对学校教育存在成见、不理解、不配合,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脱节,不利于巩固学校品格教育成果。

1.3 当前学校教育在品格教育上发挥作用还不够。除了家庭教育不配合、社会教育不理解外。学校教育本身对品格教育发挥的作用还很不够。在最根本的升学压力没有得到缓解之前,一切不能衡量到考试成绩之中的教育内容都还存在一定的空间被挤压现象,这制约了品格教育的进一步提质上档。从品格教学上,小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发挥,传统的道德教育更重视社会价值去向,脱离了小学生的生活,使得小学生大多数情况下学不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成长阶段的真话、真知,小学生在道德教育中说大话、假话、套话、正确的废话,很容易造成道德教育不入脑入心,甚至导致小学生言行不一致。此外,传统道德教育在目的、内容、方法上存在与全球化、多元化现实不适应的情况,导致道德教育作用发挥不明显。

2.品格教育的内涵

"品格"在古希腊文中意为"刮出、擦出",引申义为烙印、不可改变的,其英文为character,作为名词有17种含义和用法,其基本含义是事物的特性、性质、角色等、牛津英语词典对其的定义是"品德和心理品质的总和"。可以看到的是,品格更多的是一种特质。美国品格教育11条原则的第2条指出:"品格必须是一个包含思维、情感和行为在内的综合性概念"。它将品格进一步定义为一个包涵多挣成分在内的复杂的人格系统,是道德认知、情感、动机、行为等多种道德心理成分在个体身上的稳定表现。

而小学生的品格教育指的就是通过教育者与小学生相互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引导和促进小学生获得、形成核心价值,进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德性品质的过程。它值得既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又是小学生自主建构品格的过程,强调了小学生的品格获得是外因与内因的统一的结果;同时,这个概念强调了品格教育的内容应该是核心价值的传授,品格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小学生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德性品质。

3.加强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建议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问题,相对于传统道德教育而言,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与城市小学生品格教育并无多大区别,因为其中关键不在城乡区别,而在于教育观念、教育设计,但是在涉及农村独特的问题尤其是留守儿童、农民工监护人等问题上,需要切实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在加强农村小学生品格教育上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寻找并确定核心价值,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进行话语转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全过程是我们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的本职工作,但是在教学方式上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结合小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行为特征,要改变传统只重灌输不重体验、不重对话的教育方式,充分调动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帮助其积极反思,引导其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态度、价值、情感等心理品格。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3

引言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爱尔兰地区的著名作家,是著名的讽刺文学大师,他的著名代表作有《一只桶的故事》和《格列佛游记》。作为最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作者在英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这部小说自出版以来,不断受到众多评论家和批评家的关注,不管是从作品本身的角度还是作者的角度出发,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出现了众多优秀的作品评论。在长期不断的研究和积累过程中,评论家们获得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便人们的作品的评论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还有不少优秀的评论作品不断面世。

一、作者和作品介绍和概述

乔纳森・斯威夫特,英国爱尔兰人,于1667年11月30日出生,1745年10月19日逝世。是当时英国启蒙运动的领导者和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在世期间发表了许多很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讽刺小说和作品,被称为十八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1]。当时的英国社会十分动荡,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讽刺作品大多是基于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之中诞生的。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书的战争》、《一只桶的故事》、《给斯黛拉的日记》、《布商的信》、《一个温和的建议》、《格列佛游记》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格列佛游记》。

这是一部著名的游记体讽刺小说。这部小说通过独特游记式的艺术形式比较完美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观念,斯威夫特借用丰富的幻想虚构情节和讽刺的手法写出离奇的故事情节,通过作品深刻的反映和折射出当时的英国社会环境。小说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描述,以主人公的四次出海旅行的经历为作品的主要线索,围绕主人公在四个国家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

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雷米鲁・格列佛的海外旅行经历。雷米鲁・格列佛是一名外科医生,他多次以外科医生的身份为海外航船工作,在一次意外中,航船遇难,格列佛来到居民身高只有六寸的利立浦特岛,即作品中的小人国,后来在又一次航行意外中,他流落到巨人国,巨人国国民的身高超过六十尺,第三次的航船带着格列佛到了勒皮他飞岛,勒皮他飞岛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岛上的人们思想观念封闭,格列佛最后一次海外旅行的国家是慧国,与其他国家不同,慧国的主导者是慧,慧也称为马,故慧国也称马国。最后,格列佛回到英国的格列佛因身上的气味遭到家人厌恶,最终他选择与两匹马一起安度晚年。

英国著名评论家司各特曾给过斯威夫特和《格列佛游记》这样的评论:斯威夫特以丰富而幽默的内容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用讽刺的手法揭露社会的荒诞和黑暗,其作品的讽刺意义超过了《鲁滨逊漂流记》。

二、英国游记文学的兴起和游记文学的教育意义

(一)英国游记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格列佛游记》作为游记小说的代表,带动了游记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英国主要游记文学作品有《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跨越大海的风》和其他游记小说,以科幻游记小说为主的作家有凡尔纳等。

(二)游记文学对教育的哲学探索

教育活动是作为培养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对于人类的成长和发展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古今中外著名的有卓识远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非常关注和重视教育问题。其中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思想道德的教育侧重于对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进行教育,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的。作为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之一,斯威夫特也特别重视道德教育,然而由于在当时英国黑暗的社会环境下,无法对道德教育进行宣传实施,为此斯威夫特把他的道德思想教育以文字的形式写入他的小说和文学作品之中。

在《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以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浦特岛)中的所见所耳闻,描述了小人国在学术、法律、风俗习惯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方式方法,从小人国国民身上折射出的气质出发,多次反复的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格列佛游记》中,体现斯威夫特思想教育观的不止这一点,在马国中也强烈体现出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游记文学对读者的教育过程

对于读者而言,通过作者以幽默、荒诞、讽刺意味十足的手法对《格列佛游记》进行描述,让读者根据作品的主要线索进行阅读,使得读者能够和主人公格列佛一样在海外航行探险中领略作品的内容,使得读者犹如身临其境,阅读起来妙趣横生。作者对作品中的四个国家分别塑造了不同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同样设定了各种性格的小说人物。有阴险狡诈、嫉妒心强的小人国海军大将,有欺上瞒下、阴险恶毒、睚眦必报的小人佛林奈浦,有博学、仁爱、理智、具有很强的治国能力的开国明君――巨人国的国王布罗卜丁奈格,有勤劳勇敢、公正诚信、仁慈友爱、贤明理智的慧等,小说中的小人国就是现实社会中英国社会现状的真实反映。这些都对读者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充分体现出作者借助小说对英国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小说中慧国的向往,希望读者都向慧和布罗卜丁奈格学习,以改变英国黑暗的现实社会[2]。

其中主人公在游历四个国家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格列佛的性格特点,格列佛是非分明,他会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敌入侵,但是不会助纣为虐,帮助小人国的国王侵略别族、扩张领土。他性情朴实、知恩图报、待人温和,同时他又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在巨人国里,态度不卑不亢,泰然自处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格列佛身上体现的思想性格正是作者的思想性格。

三、探讨《格列佛游记》中的教育形式

(一)小人国的教育形式

小人国是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反映和折射,小人国的教育形式在学术、法律、风俗习惯和儿童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时,从小人国的国王、将军和大臣等身上所表现出的性格,综合起来就是小人国的教育只重视学术、法律和风俗等的教育,严重忽略了思想道德的教育。格列佛在小人国曾为某贵妇人辩护,这一点与英国当时的社会十分相似,也正是因为小人国的教育与英国的教育模式完全一样,社会同样荒诞和黑暗,使得格列佛在小人国从未提及自己的国家。在小人国,升职当官靠的不是能力和品格来决定,而是以跳绳的方式决定的,这也反映出英国由教会和君主主导统治的社会地位,平民百姓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作者借助格列佛对小人国的不满与厌恶强烈的抨击了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宗教势力等。

(二)慧国的教育形式

与小人国相比,慧国就是格列佛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同时也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国家,慧国的国王慧勤劳勇敢、公正诚信、仁慈友爱、贤明理智,这已经体现出了慧国教育形式,在慧国里,友谊和仁爱是最重要的两种品格,慧国的家庭内部,永远没有嫉妒、争吵等。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理性,被慧很好继承了。在慧国,主人天生就有道德,一旦没有道德,便不可能成为主人。同时,在慧国中,慧在强化道德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培养个人品质,慧要孩子们在山路上来回奔跑,甚至是在坚硬的石头上也要跑来跑去,这充分锻炼了他们的体力、速度和耐力,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能力。这种高强度的训练,就是慧对意志力的培养,也是对生存能力的教育。

(三)两国教育形式的对比

小人国是英国十八世纪真实社会的折射和反应,小人国的国家性质、教育方式和领导人都是现实社会的体现;而慧国则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国家,在慧国,没有政策、嫉妒、没有阴谋等,是全民安居的太平国家。作品通过这两个国家的教育和社会现象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强烈抨击和对慧国式理想国家的向往。

结语

通过探究和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各个国家的教育观,体现出这部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教育意义和对读者的教育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出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当时作者的思想体系,而是一部对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的游记小说,为作品延伸出新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4

学生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学校应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一生幸福为宗旨。当下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作为正在成长和充满可能的完整人生的尊重和关照,忽视了作为成长中的极具可能的学生的身心体验与发展品质对其一生的深远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这一学习效能的高低,导致学校教育的实际行动与教育理念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教育的良知与人类的使命被假性尊崇与隐性丢弃。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应当真正着眼于每一个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品质,为每一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与一生幸福搭设和培育适合其需要的发展平台与文化生态。学校教育品质的核心词汇应当是生活幸福、生命自觉和社会价值。

二、学校建设:培育教育文化

学校建设的使命在于营造适合学生需要的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的文化生态。这种生态至少包含以下四大要素:以校舍设施为主的物态生态,以师生、生生关系为主的人际生态,以课程为主的校本学习文化生态,以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生态。由此构成的学校文化生态不单单是一种物态的或静态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呈现,不单单是我们可以设计的可以检测的可以调控的生长性成果,还是源自每一个学生的切身感受和身心发展的自信、自觉。小学是学生一生成长发展的基础,所有现时的态势与进展对其一生意义而言既是当下的,又是指向未来的。对学校文化生态建设的目标的定位,我们既要尊重和满足学生当下的心智、情意需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自由而舒放,又要关注学生一生的成长幸福,引领学生积极全面地认识、理解现实生活以及成长中的自我。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现实,并顺应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与时俱进地用心做好学校文化生态的培育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学效益的提升,社会当下对学校声誉的喝彩。过多关注与追求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影响力,是造成办学无品的重要原因。对学校而言,教育文化培育的重点,一是使文化内涵与结构优质丰富,二是使教育文化的存在与传播文明优雅。

三、学校差异:文化品格的内在差异

不同学校的历史传承、师资生源、管理体制、办学条件以及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学校之间的差异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会长久存在。只是这一差异不只有积极和消极的分野、大小和多少的差别,更有品质层次的高下之分。国家提出了教育均衡发展的主张,其主旨是强调学校的教育在走向更高水平的过程中应积极实现宏观的有效平衡和协调。学校的差异的本质在于教育文化品格的差异,学校文化也许是最具活力的文化,因此学校文化的差异实际上就是由此文化所培育的为学生所实际浸染、享用的文化生态的差异。它不只在内容与形态上存在差异,还在方式与过程、节奏与倾向上存在差异。人的成长发展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文化的接触、浸染、融入、建设与创造的过程。学校的办学品质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为学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理解和处理学生与人类、社会、自然关系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处理自己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自我关系的自觉、自主和能力,即在学校文化生态建设过程中,文化倾向、文化内容、文化路径与文化行为的协同水平与实际品质。学校教育的文化标示着学校办学的品质,而学校办学的目标理想,教育理念,传统习惯,前进姿态,课程体系,生存生态,社会认同的基调、色调和格调自然构成了一所学校的办学风格,学校办学的品质与风格的融合构成了一所学校的教育品格。优美的教育品格是外显的,是可以直接感受、体验的文化气象,更是一种内在的、整体的、持续稳定的精神与行为的自觉。

四、优美品格:学校建设的高尚定位

学校的使命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最适合学生成长发展,最有利于学生一生幸福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其最重要的参照是在校的学生以及已经走出校园、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教育不只服务当下,更面向未来。教育之所以崇高,就是它不仅要顺应广大民众对教育的期待,有时更要基于对人类发展的认知与自身教育使命的觉悟,真正肩负起提升每一个学生生命质量,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使命。因此,学校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与民众的认知同步是暂时的,而承受不解、非议,甚至被批判也是正常的,这是教育必须面向民众,同时肩负起社会教化的使命的原因所在。

我们需要对社会当下所倡导的特色学校建设、学校文化品牌打造进行理性解读和深刻反思。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是行动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改革,几乎都是在新的思想理论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展开实践行动的,它的积极意义是促进教育积极前行,它的不足表现为在教育的进程中,成本、效能与价值的实现存在巨大的反差。特色学校创建理念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建设思想与改革策略,源自邓小平先生的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也许是近三十年来我国最具哲学品质与社会价值的建设理论。特色理论极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各个领域的思想文化,但它的核心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品牌创建的思想源自企业管理精神,旨在追求物质意义上的工作效益的最大化。显然,特色理论和品牌理念在引入教育管理时是需要扬弃和改造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囿于形式和功利的牢笼,不少学校盲目创特色、铸品牌,忽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学生时代的奠基性、学校发展的生长性、学校建设的文明性、学校优质的人本性。学校特色建设对小学而言,只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切入口或者发展媒介,绝非小学办学的理想状态、至高境界和终极目标。学校办学不应忽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为社会趋势、民众追求、文化潮流所左右。学校不应一味追求所谓的品牌,受制于品牌打造的铁律,如果一定要说是学校特色或教育品牌,那它也只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与不断改良中的办学文化的衍生物和副产品。所以,小学教育应为学生着想,为全体学生培育最适合的文化生态,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品质,在不断提升自己办学品质的过程中,逐步沉淀属于学校自己的有教育文化意义的办学品格。

五、品质建设:学校改良的价值期待

学校办学都有既定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它与行进的过程中所展现的状态、所保持的姿态和定力是不同的。所谓教育品质,首先是办学主体对每一个鲜活生命体的充分尊重与理解,以及由此而生的热切期待和由衷敬畏;其次是对学校这一园地的教育性和文化性的整体理解,以及对学校教育这一职业使命的深刻体悟与庄严担当;再次是对学校教育时空的无限与局限的积极把握,以及对自我的行进方向和价值的自信。

在社会现实中,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文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校,影响着教师,影响着所有学校教育利益的相关者。教育始终面对着诸多的矛盾、问题和诱惑,一所有品格的学校应立志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一生幸福服务,清醒自己应当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正在做什么,如何做,同时对自己不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清醒的认识。在这一意义上,有品格的学校的一大特征是不断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完善自己,并对自身的办学实践始终保持自觉、自信和自在的态度。而一所不断完善自己的学校,其实是不需要推行以否定当下与传统为前提的急风暴雨式的教育改革的,这对当下的学校教育改革之风或许具有批判与警示的意义。

唯有具有一定教育品质的学校,才会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品格,才会逐步使学校的品格走向完美,才会始终行进在不断扬弃、不断积淀、不断深化、不断纯化、不断丰泽的文化建设之路上。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5

所谓个性发展,包括个体的自我意识、主体地位、个性心理品质及个性特长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自我 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主体的自我认识。一个人只有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才能调动起自身内在的教育激励机制 ,产生成就欲和自我教育的要求,才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社会中的地位,从而努力按照社会、集体的要求规 范自己的言行。相反,自我意识的泯灭,主体地位的失落,会带来个性的扭曲、变态,形成自卑心理、依附心 理及双重人格,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反应冷漠,消极厌世,没有进取心,这些都影响着品德的形成。诚然,个性 发展中的自我意识、动机、性格、气质等属于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但个性发展与品德具有密切的关系。品德的 形成受个人动机和需要制约,性格中呈现出浓厚的道德色彩。因此说,个性影响品德的形成,而品德的形成反 过来又对个性施以影响。

长期以来,受大一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学校德育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诸如:重视集体教育,忽视自我意识 的培养;强调对社会、集体的服从,抹杀个体发展的需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等 等。在许多教育者那里,唯命是从、老实本份的学生受到赞许、认可,而爱标新立异的孩子则被斥责。对学生 评价标准模式化,对学生评语格式化,缺乏个性色彩。学校用分数来要求学生,家长则以个人意愿定格子女, 完全不考虑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造 成学生依附感强,没有主见,思想僵化,缺乏创造精神。好学生丧失自我,成为老师的“应声虫”;差学生丧 失自尊,自暴自弃;一些处于中游的学生可能产生两面性,表现为表里不一、言行不一。中小学生大量存在的 盲目从众心理如“追星族”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反映了学生对自我的茫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统一的人。德育过程既要重视个体的社 会化,又要促进个体的个性化。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互依存的。人具有社会性,人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个性 化要以社会为基础。同时,个性发展又是社会化的前提条件,离开个性化的社会化也是无生命力的。现在,许 多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正是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个性化教育的结果。当然,我们强调个性发 展,并不排斥集体主义教育。个体意识绝非个人主义,前者强调承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个 体才能;而后者以一己利益为中心,为了一己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两者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个性 发展与集体发展是相得益彰的,流光溢彩的个性正是集体的活力所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客观上要求学校德育要重视个性发展。要 求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精神,具有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品质 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有“敢为天下先”、“勇争上游”的精神。市场经济为每个人才能的发挥提供了机会和 条件。市场经济呼唤个体意识,个体意识的觉醒必然带来社会意识的回归,这是一种大趋势,是时展使然 。

就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而言,强调个性发展教育是必要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传统的等级制度 、门第观念、纲常礼教束缚了人的思想,扼杀了人的个性,使得国民性中存在着安贫乐道、固步自封、甘居中 游、囿于保守等不良倾向。这些都有碍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开放的现代社会所不容。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 素质,必须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更新观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坚韧、进取等优良品德。

从中小学生自身来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自我要求比以往增强 ,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灌输,他们要求民主、平等、尊严,开始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追求的 满足。如果学校德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仍然沿袭老一套,就必然带来负面效应。近年来学生中出现的对思想 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不能不说是一种例证。

青少年正处在个性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将对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起到积 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学校德育中加强个性发展教育的思路应是:

一、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

现代社会人才的内涵是多元化、多层次、多规格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成百上千 的各个方面的专家,而且也需要成千上万的各类技术人员。专家学者是人才,有一定专长的劳动者也是人才。 我们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但不等于说要各种知识、技能均衡发展。学生由于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理发育 、环境影响等不同,在思维、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要求学生门门功课优秀是不现实的。要转变老实、听话就是 好学生的观念,教育者要重新认识那些创造型学生,注意保护他们的创造热情和个性的发展。对于那些“五分 加绵羊”式的学生要加强引导,并适时进行性格教育。

二、要突破僵化模式,倡导个性化教育。

教育对象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环境等不同,个性特征是有差异的。德育只有基于这一点,才能增强针对性 和实效性。在规定德育目标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出层次和个性。德育内容要在强调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注意把社会与公民、民主与纪律、集体与个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 起来,防止偏废一方的现象,并使传统道德教育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方法上,教育者要把学生作 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训斥式、灌输式、保姆式教育,提倡暗示性教育 ,重在引导和点化。教育者要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让教育对象在教育者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道德价 值,产生道德需要。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正确控制自我,学会设计自我,实现

自我 的正常发展。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6

长期以来,受大一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学校德育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诸如:重视集体教育,忽视自我意识的培养;强调对社会、集体的服从,抹杀个体发展的需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等等。在许多教育者那里,唯命是从、老实本份的学生受到赞许、认可,而爱标新立异的孩子则被斥责。对学生评价标准模式化,对学生评语格式化,缺乏个性色彩。学校用分数来要求学生,家长则以个人意愿定格子女,完全不考虑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不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造成学生依附感强,没有主见,思想僵化,缺乏创造精神。好学生丧失自我,成为老师的“应声虫”;差学生丧失自尊,自暴自弃;一些处于中游的学生可能产生两面性,表现为表里不一、言行不一。中小学生大量存在的盲目从众心理如“追星族”现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反映了学生对自我的茫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统一的人。德育过程既要重视个体的社会化,又要促进个体的个性化。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互依存的。人具有社会性,人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个性化要以社会为基础。同时,个性发展又是社会化的前提条件,离开个性化的社会化也是无生命力的。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依赖性强,正是我们长期以来忽视了个性化教育的结果。当然,我们强调个性发展,并不排斥集体主义教育。个体意识绝非个人主义,前者强调承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主张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才能;而后者以一己利益为中心,为了一己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两者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个性发展与集体发展是相得益彰的,流光溢彩的个性正是集体的活力所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客观上要求学校德育要重视个性发展。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精神,具有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品质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要有“敢为天下先”、“勇争上游”的精神。市场经济为每个人才能的发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市场经济呼唤个体意识,个体意识的觉醒必然带来社会意识的回归,这是一种大趋势,是时展使然。

就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而言,强调个性发展教育是必要的。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传统的等级制度、门第观念、纲常礼教束缚了人的思想,扼杀了人的个性,使得国民性中存在着安贫乐道、固步自封、甘居中游、囿于保守等不良倾向。这些都有碍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开放的现代社会所不容。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必须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更新观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坚韧、进取等优良品德。

从中小学生自身来看,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自我要求比以往增强,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灌输,他们要求民主、平等、尊严,开始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追求的满足。如果学校德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仍然沿袭老一套,就必然带来负面效应。近年来学生中出现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不能不说是一种例证。

青少年正处在个性发展最关键的时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将对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健全的人格起到积极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学校德育中加强个性发展教育的思路应是:

一、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

现代社会人才的内涵是多元化、多层次、多规格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成百上千的各个方面的专家,而且也需要成千上万的各类技术人员。专家学者是人才,有一定专长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但不等于说要各种知识、技能均衡发展。学生由于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生理发育、环境影响等不同,在思维、能力上是有差异的,要求学生门门功课优秀是不现实的。要转变老实、听话就是好学生的观念,教育者要重新认识那些创造型学生,注意保护他们的创造热情和个性的发展。对于那些“五分加绵羊”式的学生要加强引导,并适时进行性格教育。

二、要突破僵化模式,倡导个性化教育。

教育对象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环境等不同,个性特征是有差异的。德育只有基于这一点,才能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规定德育目标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的不同特点,体现出层次和个性。德育内容要在强调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注意把社会与公民、民主与纪律、集体与个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偏废一方的现象,并使传统道德教育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方法上,教育者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不搞训斥式、灌输式、保姆式教育,提倡暗示性教育,重在引导和点化。教育者要创造宽松民主的教育氛围,让教育对象在教育者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发现道德价值,产生道德需要。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评价自我,正确控制自我,学会设计自我,实现自我的正常发展。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7

为协助民族地域大学生塑造调和的品德人格,将他们培育成为介格的社会主义建立者,我们以湖南吉首大学为例,对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情况进行了查询。依据查询,笔者对大学生的品德人格近况进行了剖析,并响应地提出了教育指导的对策。

一、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近况

青年大学生是故国的末来和但愿,他们能否具有健全的调和的品德人格,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查询显示,民族地域大学生思维品德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进步、安康向上的,大学生品德人格总体上是积极的、安康的。然则随同着社会转民族地域大学生品德人格在外在前提和内涵前提的双重挤压下发作焦急剧转变,出现出新旧友替、良荞混同的小确定性形态,并呈现些凸起的问题。

1.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品德认识主体化。

民族地域大学生酷爱故国,调查国度社会对小我生长成才的主要性,然则小我本位认识强,社会责恣意识弱,大学生品德认识日益呈现主体化的特征。查询发现,局部大学生对峙自我为中间,崇尚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斗争、自我完成,强调自我价值,注重社会对本人的尊敬和知足,无视小我对社会的水平和应尽责任,社会责恣意识日益削弱。如在查询奉献与报答的关系时,41.5%平均大学生以为该当多讲贡献,少讲报答,还,也有37.7%平均大学生以为奉献与报答该当均等,更有少局部大学生(14%)以为既讲贡献,更讲报答。这标明民族地域大学生在尊敬和听从集体好处的还,并小但愿以牺牲小我好处为价值,品德认识中小我本位认识增强,社会责恣意识削弱。

2.品德认知程度高,品德践行结果差,品德知行脱节。民族地域大学生在社会转刑期间,而对求新与守成、优胜与自卑、求异与从众、奉献与讨取、小我与集体等价值抵触中构成了本人的观念与行为。在价值判别与选择上存在“关怀与冷酷相容,但愿与疑心并存,进步与仿徨相拌,认同与丢失交织邻。在实际生涯中就呈现品德认知与品德行为的偏离、“实然’情况与“应然’认知的矛后。如在传统品德认知方而,96%平均大学生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精力应该承继发扬,然则在详细的品德理论进程中,局部学生却们们忘失落我国传统美德中的诚信,测验作弊等大学生小讲诚信问题时有发作。

3.小我追求很激烈,社会幻想被淡化,品德选择自我化。民族地域大学生自力自立认识强,他们置信本身实力,过火强调自我开展,主体认识急剧膨胀,全局观念冷淡,对集体社会开展漠小关怀。甚至呈现有些大学生把本人赶过于别人、集体和社会之匕,把自我完美、自我完成和自我开展视为本人的斗争目的,缺乏集体主义精力和民族地域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前史任务感。现代大学生小平}1-把‘完成共产主义’当成唯的最终目的,而是更注重与本人实践好处关系亲密的幻想目的的完成。如现代大学生最为注重的价值目的顺次是事业有成、有所作为;世界和平、国度强大;常识赅博、风致崇高;纯挚恋爱,美好圆满婚姻;身体安康,家庭敦睦。这标明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单价值目的和以小我价值为取向的多元价值目的共存。

4传统美德被无视,适用主义品德被注重,大学生品德行为旱现功利化颜色。一力面重义轻利、老实守信、艰}u朴索、节俭节省、敬老喜欢幼等传统品德们们被现代大学生无视。传统品德‘重义轻利’的观念逐渐废除,大学生适用主义颜色越来越浓重。

二、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成囚剖析

1.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经济运动与精力文明运动从政治运动中相对自力出来,然后招致诸范畴运动之品德标准的原品德规范的掉范,甚至呈现定水平的‘空自”,这就为多元品德人格的发生供应了泥土。还,人们史加需求注重物质好处和经济需求,将经济范畴中等价交流准则扩展到其他范畴,在定水平上招致了金钱升值和品德价值降低。受市场经济追求实际物质好处的驱动,青年大学生勇于竟争,考究效益,他们注重小我的常识才干与社会理论,注重小我的事业成功和有所作为,他们允分发扬本人的自动性和发明性,既要为社会做奉献,又要起劲完成自我价值,在品德生涯出现出双

2.社会文明的冲击。当时,我国止处于社会转刑期间,社会矛后层出小穷,各类新旧观念交错抵触触犯。还,随同着对外开放,在接收、引进国外进步前辈科学技能和治理经历的还,西方各类文明思维也随之而来。小同的社会文明和价值观念交错抵触触犯,为大学生选择符介本人需求,树立本人的品德人格供应了叫能,这必定冲击甚至替代多年来单的品德观念系统。别的,山于国际匀_联网的开展,使得各类文明传递跨越时空,小同的人都叫以在网上自山交流信息。受收集有害信息的影响,良多青年大学生在盲目或小盲目的传染中,承受了西方些小安康的价值观念,这势必淡化多年教育构成的价值观念,冲击他们尚末定刑的价值观念系统,使其品德观、价值观从新分化组介,然后处于动乱小居的杂乱形态之中,甚至叫能会朝着西方本位主义价值观开展。

3.理论教育的滞后。理论教育的滞后是形成局部大学生呈现小良品德人格的主要原囚。如在自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黉舍教育批判否认了传统品德中那些以社会性丧失特性的品德标准,并在此根底上开端盲目的崇尚品德的个别和主体性。但品德作为主体盲目和自山的追求又老是必需介乎社会标准。固然我们以崇尚品德的主体性来批判传统品德片而的强调社会标准性,但山于没能还在主体性和社会标准之间确立个新的平-衡,囚此,在小我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的青年学生便注定要显示出很多的怅惘和疑心。

4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本身的问题。从主观原囚来看,青年大学生品德人格构成及其问题,与其自身所在的春秋阶段和心思特征,小我阅历等囚索亲密相关。大学生固然生长在变革开放的年月,但囚直在相对纯真的黉舍中生涯又承当着深重的进修义务,这就们们使他们以种远离实际的非凡方法感触着时代的革新,缺乏丰厚的人生阅历和生涯经历,对传统和实际缺乏深化全而调查,们们把集体主义、为人民效劳思维看作是保存过时的思维。但他们又小主张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思维。囚而在品德认识上显示为对小我与社会关系的从新整介,既小同于传统教育主张的集体主义,也小同于西方典刑的本位主义。大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春秋阶段中人格己相对自力,但又没完全成熟,对末来有美妙的神往和向们,价值目的们们幻想化,目的的完成们们优先思索小我好处,囚而会显示出定的功利性颜色。

三、民族地域高校大学生品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

1.掌握好教育的条理性,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实际社会是动态多元的,置身于个中的大学生在经济情况、思维品德、生涯阅历等方而也是五花八门参差小齐的。所以,对民族地域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也就小叫能是个绝对统的规范,而要充沛思索到其条理性。是教育内容的条理性,要真止树立套符介大学生生长成才规则的德育教育内容,防止内容反复。二是品德价值导向的条理性,留意将介法的行为、介理行为与应倡导的行为平x_别开来。该当尊敬大学生的特性及表现特性特征的品德,只需到达了与其个别索质、认知水平、心思特征相顺应的根本要求,就小应吹毛求疵。二是教育对象的条理性,对本科生与专科生,学生党员和非学生党员的要求应区别开来,对小同年级学生的教育偏重点应有所区别。只要充沛思索青年大学生小同的特性特征,囚材施教,掌握好教育的条理性月一能进步教育的实效性。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8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29-05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个体品格形成最易最快的时期,也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向社会人的关键时期,更是个体健康人格养成的奠基时期。罗素认为,品格教育在孩子6岁之前就能基本完成,6岁以后,学校只要加以巩固就行了。由此可见,一个人能否具有良好的品格关键在于在幼儿期是否接受过良好的品格教育。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家人的宠爱于一身。过度的宠爱往往导致他们出现任性、偏激、冷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品格教育非常有必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我国的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品格教育实质上是国家、民族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只有实施品格教育,培养出能体现国家、民族以及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的人,才能保证国家安定,民族昌盛,社会和谐。〔1〕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品格和文化素质应体现中华民族和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知识经验缺乏,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他们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必须及早对他们进行品格教育。

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集中体现了国家、民族和社会普遍认可的主流价值观。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的学习内容分成了健康、科学、社会、语言以及艺术五大领域。其中,社会领域的内容作为一种显性的德育课程形态是专门为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设置的。然而,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不仅接受显性德育的课程影响,也深受隐性课程的影响。〔2〕对于幼儿的品格教育而言,除了社会领域之外,其他四个领域体现的品格教育内容都是通过隐含的方式来体现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和交际工具,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差异和民族性,同时也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直观呈现。因此,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缘由,我们从分析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入手,试图探讨目前幼儿语言教材集中体现了哪些品格教育内容,是否反映出中华民族与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否存在某些缺失。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幼儿园教师关注幼儿的品格教育。

二、品格、品格教育的界定

品格(character)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Karacter,《牛津英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品德和心理品质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其定义为“品性、品行”。随着品格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对品格进行全面的分析。美国品格教育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克纳认为,品格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统一。〔3〕一般而言,西方学者更趋向于从伦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角度对品格进行分析。学术界对于“品格”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品格教育,因此将其与教育联系起来,即对品格教育中的“品格”进行定义。我们认为,品格教育中的“品格”,是指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并反映一定价值取向的道德品性。

关于“品格教育”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似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马丁・布贝尔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从本质上看就是品格教育。〔4〕丁锦宏认为,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形成)核心价值,形成社会需要的德行品质的过程。〔5〕品格教育运动领导者之一托马斯・里克纳则认为,品格教育,与其说是一种教育运动,倒不如说是一种态度,是道德教育活动价值(目的)取向。由此可见,品格教育不仅是一种具有教育性的活动,而且是一种重视向受教育者传递核心价值观并促使受教育者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从而形成道德品性的过程。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我们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中的语言教材作为分析样本。之所以以该教材作为分析样本,是因为我们认为该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核心理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分析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时,我们根据丁锦宏在《品格教育论》一书中对品格所作的六维度划分法来确定品格维度,同时在每个品格维度中分列具体的品格内容(见下表)。

根据上表所作的分类,我们对选定的幼儿语言教材所体现的品格教育内容一一加以量化分析,并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品格教育内容作进一步的讨论。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维度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幼儿语言教材中涉及“人与他人”品格维度的内容最多,占53.97%;其次是“人与自己”品格维度,占22.22%;“人与生态”品格维度位居第三,占17.46%;“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品格维度各占3.17%,并列第四;“人与世界”品格维度没有体现。

“人与他人”品格维度涉及的品格内容有团结友爱、合作分享、乐于助人、尊重关怀、谦虚宽容等,这些内容在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主动的交往态度、良好的社会往行为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人与他人”品格维度所占的比例最大,说明该语言教材非常重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人与自己”品格维度涉及的品格内容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理以及勤俭节约、坚毅勇敢、惜时守信、聪明智慧等,这些内容都有利于幼儿自身的成长与完善,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精神。该品格维度所占的比例位居第二,说明该语言教材还是比较重视幼儿独立精神的培养的。

当今时代,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不容我们忽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而这些意识的启蒙必须从小就开始。该语言教材也非常强调这一点。

社会是幼儿长大以后必须面对的生活环境,而国家却是一个人的归属所在,所以教材应有这方面内容的体现。但在该语言教材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这两个品格维度的内容较少出现。是语言教材难以体现这两方面内容,还是认为幼儿年龄尚小接受不了,还是有其他什么原因?这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该语言教材中“人与世界”内容的缺失,可说是一个遗憾。今天的孩子只接受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熏陶显然是不够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有必要把世界展现给幼儿,把世界文化带进幼儿的生活当中。让幼儿从小接受世界各国文化的熏染,目的是为了能让幼儿初步形成多元文化意识,进而形成全球意识。

(二)幼儿语言教材中各品格维度具体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1.“人与自己”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自己”具体品格内容中出现频次最多的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理”这一意在培养幼儿独立精神的内容,共出现了6次,占42.86%;其次是勤俭节约,共出现了3次,占21.43%;惜时守信与聪明智慧各出现了2次,各占14.29%;坚毅勇敢只出现了1次,占7.14%。从中可以看出,该语言教材偏重幼儿独立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作为独生子女的幼儿克服娇气、依赖性强等不良习惯。然而,坚毅勇敢是一个人敢于面对困难或邪恶所必备的品格,但该语言教材对这一品格内容的体现比较少。

2.“人与他人”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他人”品格内容中出现频次最多是团结友爱,一共出现了12次,占35.29%;其次是尊重关怀、乐于助人和孝敬父母爱父母,各出现了5次,各占14.71%;再次是合作分享,出现了3次,占8.82%;有爱心懂礼貌出现了2次,占5.88%;出现最少的是谦虚宽容与诚实善良,各出现了1次,各占2.94%。从中可以看出,该语言教材非常重视幼儿团结友爱这一品格的培养。同时,注重孩子之间的交往,也注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往。然而,诚实善良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只出现了1次,似乎不足以培养幼儿这方面的品格。

3.“人与社会”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社会”品格内容中有集体主义精神和遵守规则两个内容出现的频数为1次,各占50.00%,而有责任感这一品格内容没有体现。从中可以看出,该语言教材在引导幼儿克服自我为中心,帮助他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这方面的教育价值追求有所体现,但频次较少,而有责任感这一品格内容尚未涉及。

4.“人与国家”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国家”品格内容中热爱祖国出现了2次,占100%,而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一内容没有出现。从中可以看出,该语言教材重视对幼儿爱国主义教育。

5.“人与世界”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人与世界”这一品格维度在该语言教材中没有体现。

6.“人与生态”品格内容的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该语言教材“人与生态”品格内容中,与自然亲近热爱自然出现的次数最多,有9次,占81.82%;保护环境这一内容出现了2次,占18.18%。该语言教材这方面内容的体现是值得肯定的。

(三)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内容的量化分析

我们在对该语言教材所有品格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时发现,团结友爱这一品格内容在所有品格内容中所占比例最高,为19.05%;与自然亲近热爱自然这一品格内容则以14.29%位居第二;第三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理这一品格内容,占9.52%。另外,该语言教材也比较重视尊重关怀、乐于助人、孝敬父母爱父母、勤俭节约以及合作分享等品格内容。相对而言,拥护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感、爱好和平、欣赏认同世界文化、坚毅勇敢、谦虚宽容、诚实善良、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遵守规则等良好品格内容则体现较少。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五条结论。

第一,幼儿语言教材中隐含较为丰富的品格教育资源。语言教材所隐含的品格教育资源颇为丰富,我们要善于发掘,充分利用,以促进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在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幼儿如何使用语言,而且应该注重幼儿品格的培养。幼儿语言教材不同于社会领域教材,其中的品格教育内容更具隐含性,能否被有效利用,取决于教师能否充分挖掘。

第二,幼儿语言教材中各品格维度品格内容比例有失衡现象。就该语言教材看,非常重视幼儿有关“人与社会”品格的培养,而对于有关“人与世界”品格的培养基本忽略了。另外,有关“人与国家”“人与社会”这两方面的品格内容在该语言教材中也很少体现。这种不够平衡的品格教育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三,幼儿语言教材中各品格维度所含品格内容有缺失现象。各品格维度的品格内容中,团结友爱占的比例最高,而拥护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感、爱好和平、欣赏认同世界文化等这些品格内容在该语言教材中没有得到体现。另外,坚毅勇敢、谦虚宽容、诚实善良等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品格内容虽有所体现,但似乎不足以帮助幼儿养成这些优良品格。

第四,幼儿语言教材体现了主流的价值取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要“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该语言教材对这些内容均有所体现。我国传统的文化非常强调爱国、人际和谐等理念,该语言教材较好地传承了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第五,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教育内容的现代性不明显。虽然该语言教材隐含了较为丰富的品格教育资源,但某些品格教育内容不够全面。例如“爱好和平”这一品格内容在该语言教材中没有体现。我们认为,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一些符合时展需要的新的品格教育内容可以渗入幼儿语言教材之中。

六、教育建议

马丁・路德・金恩曾经说过:“人,如果只有智能是不够的,智能加上品格才是真正的教育。”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不能只靠讲授,更多地应引导幼儿开展体验性学习。为了充分利用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以促进幼儿良好的品格发展,我们谨提以下五项建议。

第一,规范幼儿语言教材的开发和评审工作,建立教材质量评价体系。众所周知,我国的幼儿园教材没有全国学大纲和审定委员会。市面上面向幼儿的教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常常令选择能力并不强的幼儿园教师犯难。因此,我们建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委托相关机构制定幼儿园教材质量评价体系,以利于提高幼儿园教材的编写质量,从而保障幼儿教育的质量,也借此起到规范幼儿园教材市场的作用,鼓励优秀教材脱颖而出。

第二,要注意更新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幼儿语言教材需要对现代社会主流的价值理念,如和平、平等、公平、法制观念等有所体现,要注意拓宽幼儿的多元文化视野,以培养幼儿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第三,充分发掘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注重品格教育的渗透性。幼儿语言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而这些内容通常是隐含的,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能把这些隐含的品格教育内容发掘出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教学活动进行渗透教育,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接受熏陶、明白事理。

第四,重视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教育内容的平衡。建议以六大品格维度为基准建构涵盖全面、内容平衡的幼儿语言教材。

第五,“家―园―社区”合力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幼儿的品格形成最主要的是受所处生活场景的影响。幼儿语言教材中品格教育的内容只是给幼儿良好品格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一种可能,要真正将品格教育落到实处,则需要家庭、幼儿园以及社区三方面共同努力。因此,教材编写中要有这方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1〕王阳安.论品格与品格教育〔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8,(4):30.

〔2〕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

〔3〕〔5〕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8,54-55.

〔4〕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315.

An Analytical Study of Character Education in Children’s

Textbook of Language

Lan Jiaru, Yuan Ailing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9

潘光旦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他博学广识,研究范围涉及优生学、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丰富的经历和渊博的知识使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令人深思的教育理论,他的关于品格教育的思想便是其中之一。

一、品格的界定

潘光旦对品格概念的把握基于他的生物学、社会学等知识。他指出品格的概念产生于品性。人与人之间既有比较相同的通性,又有相异的个性。而通性虽同,却有程度上的不齐;个性之异虽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若就其极端者而言之,则判然几乎有类别之分。凡此统称之为人的流品。[1]生物有流品是有机演化的基本条件,而人类有流品是社会演化的基本条件。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物类各有维持其品种的特性的能力,在人类社会的演化过程中,维持社会的秩序与统一也是必要的,即社会的演化要有一种典型规范,要异中有同,变中有常,有条理、有秩序,进入人类文明社会,更要有这种社会演化的典型、规范。在品性与流品的事实外,就产生了品格的概念,格是典型、规范、标准,品格即品性的标准。达不到此标准的人,就是不及格的人。要维持社会的秩序与统一,就要进行品格的教育。

二、品格教育的内容

潘光旦认为只有可以陶冶品格的教育才是真正完全的教育,它包括三部分内容:1.通性与个性的辨识;2.明与恕两个标准的重申与确立;3.个人的修养,特别是意志与控制能力的培植。并且这种品格的教育植根于中国原有的道德教育系统,它的价值并不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降低。

(一)通性与个性的辨识

品性的格式或标准是什么?潘光旦认为标准的需要来源于群居生活。因为群居生活的第一要义就是“和”。而要人人有何种品性,或最大多数的人有何种品性,才可以取得共同生活的“和”,便是问题的核心。[1]他指出虽然人与人之间具有相同的通性,但是通性之同不一定能帮上“和”的忙,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数见不鲜,而个性之异看似是“和”的一大障碍,但社会的分工合作等团体生活却以它为基础。因此,通性与个性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健全的社会应当承认个体、群体的存在,如果过于偏重社会是对个性的否定,而过于偏重个性是对社会秩序的否定。理想的社会之所以要考虑到个人和社会两方面是因为个人的“三目”(即同于别人的通性、异于别人的个性和非男即女的性别)和社会的“三目”(秩序的维持、文化的进展,以及族类的绵延)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秩序基于通性之同;进步基于个性之异;绵延系于两性的分工合作。而只有这样才能有希望建设一个健全的社会。所以品格教育的第一要义便是教人通性与个性的辨识。

(二)明、恕标准的重申与确立

通性之同如何来维持群居生活之和,潘光旦认为中国的民族经验及先贤遗教曾经留下一个行为的标准来,就是应当讲求一个“恕”字,而个性之异要推进群居生活之和,并且推进一个更高的境界,应当讲求一个“明”字。“明”就是客观,“恕”就是宽容。潘光旦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明恕并称的最好的例子便是《左传》·《隐公三年》中的“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明恕两标准的见诸实行,而能达到一个‘无人能间’的程度,不能不说是和之至”。[1]因此,行明行恕才能维持及推进群体生活之和,促进社会的发展。潘光旦认为近代社会病态的出现,虽有一半出于不恕,另一半却出于不明,因此要想解决当前社会的病态,必须重申确立明、恕两个标准。因为“明、恕是行为的标准,能实行明与恕的品性才是合乎标准的品性,也才是我们应有的品格。能明能恕的品性可以说是一切道德品性的总汇,至少是个纲领”。[1]那么能明能恕的品格从何而来?潘光旦认为有两个源泉:一是遗传,一是教育。能明能恕的先决条件比如健全的体格、高度的智力、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等这些条件与遗传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这些条件的先天根底太薄弱,那么即使后天的教育再好,也不能化弱为强,但若只有先天的根底,而缺乏后天的培养,那么也是徒劳无事。

(三)个人的修养

在个人的修养这方面,潘光旦主要强调了意志与制裁能力的培植。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意志与制裁能力的培养?因为“一个人要了解别人同于我的通性,知人我之间随时随地可以发生名利物欲的冲突,而于智力情绪的运用施展上,预留地步,是需要相当强大的意志力的;至于领会别人的个性,承认别人的见地,尊重别人的立场,所需要的自我制裁的功力,是更为巨大的”。[1]在他看来,能明能恕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个人能自知裁节,这就需要特别注意意志的培养,让意志来统领理智、情绪、想象等其他方面的心理活动。不过潘光旦指出近代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流行使得意志与制裁能力的培养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因为集体主义强调服从、唯一,以团体的意志代替个人的意志,失诸不明,忽略个性;个人主义、浪漫主义强调个性的自由解放。失诸不恕,不知裁节,忽略通性。虽然集体主义失诸不明、个人主义失诸不恕、浪漫主义失诸不知裁节,却更加彰显了意志与制裁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三、品格教育的途径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10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一个主要的核心内容,孟子认为,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但是,人的天性是向善的,何为善良,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在孟子的眼中,一个人具备了仁、义、礼、智、信,就是所谓的善良之人。但是,为什么在生活之中,具备这五种品格的人很少,有的人只有其中几项,有的人甚至一项都不具有。这是不是与孟子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相互矛盾呢?于是,孟子又同时指出,每个人虽然都具有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格,但是,这都是隐藏在人身体当中,并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有的人具有五项其中少数的品格,证明他现在只开发了其中的几项品格,有的人这五项品格完全没有,并不是他身体中不具备这五项品格,是因为这个人的五项品格完全没有被开发,只要去开发,这个现在没有五项品格中任何一项的人,在细心的教导过程之后,也是肯定会拥有仁义礼智信这五项优秀品格的。

之所以从有的人身上没有看出其有五种美好的品格,孟子认为还与人人生活的环境有关。古代时期的贤圣之人很多,而孟子生活的时期是战国诸侯争霸的时期,这个时期礼仪系统崩坏,战火纷飞,每个诸侯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仁义等美好的品德置于不顾。“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因此,古代时期的贤圣之人很多,而在战国时期贤圣之人少之又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环境的原因所导致,良好的环境可以造就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圣贤之人,而糟粕的环境,只能培育出唯利是图、置仁义于不顾的小人。

孟子的性善论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内容,笔者认为是君与民相同的概念。孟子认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禹汤之所以会成为人们称赞乐道的仁义明君,并不是其天命所受,而是因为他们同时拥有仁义礼智信五项优异的品格,所以他们可以被称为仁义明君,受到百姓的爱戴。如果他们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项或者一项都没有,那么他们也和普通百姓一样。所以,如果平民百姓中有人也可以同时拥有仁义礼智信的良好品格,那么,这个人也可以像尧舜禹汤一样,成为一位明君仁君。

二、孟子的“性善论”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当代的每一个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不仅要学好自己的学术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所以,良好的德育价值观,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

(一)高校德育先于教育

孟子的“性善论”中最重要的一个结论即为君民平等理论。

孟子认为,尧舜之所以成为受百姓爱戴的君王,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仁义礼智信五项品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五项优异的品德,那么他们就和普通百姓一样。相反,如果有任何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同时具备了这五项优异的品格,那么他也可以和尧舜一样成为受人爱戴的仁君。由此可见,品德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应该摆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但是,当今在很多高校之中,高校的决策者在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高校的德育教育,觉得高校德育很不重要。正是由于大多数高校对德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如今很多大学生犯罪、轻生等影响十分恶劣及悲剧事件的频繁发生。大学生是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主要力量,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所以,大学生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是对社会主义的和谐与发展的首要保证和前提。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合理充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得目标一致,功能上互相补给,和谐互动,建立良好可行的德育体制。其中学习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时期,一个人在学校期间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学校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关键的导向作用。因此,在高校中,教育者可以遵从孟子性善论中的主要内容,将大学生的美好品德、“真善美”被彻底唤醒,推己及人,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从自身之中焕发出美好的品质,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二)形成良好的高校环境氛围

孟子在其“性善论”中指出,环境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虽然人人都具备了仁义礼智信的良好品质,但是这些品质都是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体之中,要想完全将其开发,必须要使得受教育者身处良好的环境氛围之中。

中学的校园环境比较封闭,学生在校园之中,接触到最多的就是课本的知识,所学习的德育知识基本上是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上所得到的。然而高校的校园环境与中学的校园环境有着本质的不同,高校的校园环境相对比较开放,学生在高校校园中不仅接受课本上的内容,还可以参加各种的社团活动以及可以有兼职的活动等等,所以,高校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之中的书本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可以说高校是学生成年后走进的第一个社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后,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许多同学的心理会有同样的变化,认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在大学之中课程相对减少,教师的管理也有所宽松,可以有“不用学习”的想法。所以,针对这类的情况,高校之中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就会显得相当的重要,要建设一个“有良好德育氛围的大学校园环境”,要让广大大学生意识到,大学期间不是该放松该娱乐的时候,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良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大学生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要目标去努力刻苦学习,并朝着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去努力奋斗。因此,高校的德育氛围非常重要,必须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德育教育氛围,使得广大的大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成长,使得每一个人都努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朝着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全面发展而奋斗。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例11

良好的艺术素养对于健全人格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德育功能,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同时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学者孜孜以求的作品,实质上正是他自己人格的体现,美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格教育。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美术教育侧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美术教育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制约了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素质所具有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中技能学习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担当其人格塑造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最终和根本目的。

一、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各个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健康的人格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www.133229.cOm人格教育,是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品德、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塑造人格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高校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即通过美术教育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得他们能从感觉和体验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获得真善美等人格素质的熏陶和洗礼,因此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且也是学生人品的教育。目前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使得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见利忘义、只注重经济利益多少的短期行为,在学习上忽视美术理论和素养,在实践中往往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甚至是损人利己。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获得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自信、谦虚、敬业、责任感以及真善美的追求,这些人品特点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

2. 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感。审美认知能力是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精神,是对事物深刻、正确的认识,这些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完成。一件好的美术作品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想,它以直观的形式和特有的复杂性激发人的审美认知能力,这种审美认知能力不受制于现实生活的影响,是美术教育中人类所形成的特有的认知方式,因此高校美术教师要通过对作品的构成、形式和蕴涵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同时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中,使得艺术欣赏成为一种超脱普通情感、摆脱功利性的审美情趣,这种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趣是对人们普通情感的综合、选择以及创新,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是通过审美活动为媒介,使得人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个体心理的成熟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3.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康人格的塑造包括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人和人格精神的培养。创造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它要求主体具有创造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得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创造艺术中的属性,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刺激潜藏在学生心灵中天生的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为创造力的产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4. 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意志心理结构的完善。意志是人格构成重要的方面,是一种精神品质和心理支撑力量,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是人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从影响人的情感入手,通过熏陶、感受、作用于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人的性格,对人的精神起到激励、升华的作用,并且能有助于学生摒弃消极不良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因此美术教育通过为学生展示人生的美好,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向完整性和平衡性发展,同时美术教育从精神上,在审美体验和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和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得人变得更加坚强。

5.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提倡真善美,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是以渊邃人之性惰,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因此美术教育体现了真善美统一的崇高道德行为,通过寓教于意生动形象的展示,易于学生所欢迎和接受,这会激励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美术教学中对祖国山河自然美作品的欣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等等。因此高校美术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走出道德危机、道德沦丧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

1. 强化民族传统艺术教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美术教育要充分重视我国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切忌(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47页)盲目全盘西化的趋势,要采用中西结合,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成果,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塑造完善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美术教育中可以大力提倡中国画和书法艺术,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瑰宝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可以升华、陶冶学生的人格塑造。

2. 树立正确的美术价值观,淡化美术的功利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不可避免的会对艺术产生不良的影响,各种急功近利的美术教学手段不仅歪曲了美术艺术的本质,而且将学生的人格塑造方向引向歧途,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美术教育事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其次美术教育要明确美术艺术的游戏本质,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能获得自由自在的美术学习乐趣,才可以淡化艺术的功利性,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3. 推进美术教育体制创新和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质修养。美术教育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

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评价学生时要美育与德育并重,着重考核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创新力以及艺术领悟能力,并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道德素质结合起来综合判断学生的人格修养;其次美术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大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美术教育的成败,因此社会要加大对美术事业的投入,重视社会软环境的建设,大力提倡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形成良好的社会美育氛围,总之美术教育若能发挥它的特殊作用,对我国民族人文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达生.美术教育应造就中国式的理想人格[j].韶关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8).

[2]周曙华.论美术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美术观察,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