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分析心理现象

分析心理现象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6 14:43:56

分析心理现象

分析心理现象例1

首先,短路实验是否该做,什么场合做,应怎样做,应该根据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师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主客观心理分析得出结论。

(一)短路实验教育性。

短路实验教育性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提供短路知识的感性材料,二是提供安全教育的感性材料。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电学中有关短路原理知识仅作简单介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内化短路认知目标而设计短路实验,提供典型的感性实验材料,这对理解短路现象物理本质及规律十分有利。在物理实验中电学安全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包括实验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用电安全,设计短路实验,为学生提供模拟性生活环境,典型性感性材料,进行安全教育具有现实性,很有说服力。

(二)短路实验趣味性

我们对289名初三学生进行电学知识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喜爱看短路实验的占24%,喜欢做短路实验的占59%,但也有11%的人害怕做短路实验,且多数为女生,总体上对短路实验感兴趣的学生达83%;由此可见,短路实验深受学生欢迎,因为短路实验现象一般伴有强烈的电弧火光及小声的熔丝断声。

事实上短路实验只能激发学生暂时兴趣,而暂时兴趣易生易灭,在学生大脑中枢此联系软弱、常有盲目性,广泛性,是学生实验兴趣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心理有两个明显特征:①容易形成不正确兴趣品质,甚至造成变戏法,看热闹的感觉;②容易产生害怕担心,惧怕的心理状态,阻碍学生对电学欧姆定律1=U/R本质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而短路实验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两种心理特征产生不利影响因素,因为过多的短路实验容易滋长学生不正确的兴趣品质;强烈,惊险的短路实验易加剧学生的害怕心理。所谓强烈,就是短路时威力大,电弧火光强,伴有小声爆炸声,对眼、耳感官有强烈刺激;所谓惊险,就是线连接错误时,电路一旦接电导通,短路就即刻发生,难于挽救。

从短路产生效果看:似乎实验中发生轰然巨响,电孤火光越亮越好,但是这类实验愈多对学生害怕心理会有负向加剧作用,使他们感到电现象可怕,我们对289名初三学生电学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表明11.2%学生对短路实验现象感到害怕,(导致)这对学生在做电学实验时,会常怀着恐惧心理,甚至可能不间断地问实验指导教师他所在进行地电学实验是否有无危险性,对学生物理电学学习产主消极地负面影响。因此,学生长期在实验时怀着恐惧心理进行电学实验操作,很易将此不良心理迁移到其他物理电学实验操作中,造成电学实验操作上的学习心理障碍。因此,对于发生在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等实验条件下短路现象,虽然能激发和满足部分学生暂时兴趣与心理需要,却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指导教师尤应明记此点。

(三)短路实验刺激性

1.刺激性的强烈性

心理学中感知与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表明,作用于耳、目等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被客体所清晰感知。短路实验刺激强度,无论是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都达到能引起学生注意良好的效果,因此,从刺激的物理特征看,短路实验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足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感知,但对听觉阀限研究表明,?声音超过140分贝时,对耳所引的不再是听觉,而是不舒适的触压和痛觉。尽管短路实验声响不是十分强烈,但声与电孤光亮的交互刺激,会使学生两手习惯性捂住两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心理恐惧的存在。

2.实验中学生情绪的两极性

良好的情绪能使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情绪的过度强烈和过度的抑制都是不正常的。短路实验对学生情绪反应具有两极性。有些学生对短路的强亮光,伴随小声响,感觉满足了自我猎奇的感知需要,从而产生愉快、喜悦、兴奋等积极情绪反应;有的学生则对这种短路现象感到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主观愿望,从而产生紧张、厌恶、恐惧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两极性还表现在积极的增力和消极的减力作用上。前者由于喜爱这类实验而感到兴奋,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后者则往往使学习和积极性受抑制。心理的生理机制研究认为:当刺激物过于强烈的时候,兴奋过程过强烈,会超过神经细胞兴奋性限度,因此,从刺激的情绪特征看,短路实验对初中学生的情绪有明显两极性。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一般两种极端对立情绪反应的学生比例稍有所不同,通常,女生常易产生消极情绪。当做完短路实验后,由于脑神经细胞强烈的反射作用,往往使学生的情绪不能立即静下来,需要几分钟的骚动后才能使全班情绪趋于稳定,逐步转入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时间量是一个矛盾,需要教师妥善处理好短路实验的强度与刺激度。

(四)短路实验紧张度

短路实验能提高学生注意的紧张度,因为他们对即将发生短路的静态实验器材,存在着迫切希望观察到短路的实验现象的企盼心理。由于紧张加强了注意,注意范围缩小,所以,对实验现象的印象极为深刻,因此,从刺激的强调特征看,短路实验提高了学生注意的紧张度,因而达到了高度强化的效果,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设计短路实验用以强调短路的危害及严重性,是可以收到理想效果的。

根据以上分析知道,短实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发生短路的可能性,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具有真实感、警惕感,从而达到理解电学基础知识和安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短路实验本身又有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事故,还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一些学生情绪,因此,对待设计短路实验,应当采取高度谨慎的态度,我们认为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以下实践原则。

1.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

短路实验本身就孕育着不安全因素,设计这类实验必须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诸如电流不宜太大,电压不宜太高,熔丝不宜过粗,否则短路现象太强烈,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绝对禁止学生靠近、围观实验。

2.课堂演示不易过会

分析心理现象例2

首先,短路实验是否该做,什么场合做,应怎样做,应该根据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师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主客观心理分析得出结论。

(一)短路实验教育性。

短路实验教育性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提供短路知识的感性材料,二是提供安全教育的感性材料。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电学中有关短路原理知识仅作简单介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内化短路认知目标而设计短路实验,提供典型的感性实验材料,这对理解短路现象物理本质及规律十分有利。在物理实验中电学安全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包括实验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用电安全,设计短路实验,为学生提供模拟性生活环境,典型性感性材料,进行安全教育具有现实性,很有说服力。

(二)短路实验趣味性

我们对289名初三学生进行电学知识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喜爱看短路实验的占24%,喜欢做短路实验的占59%,但也有11%的人害怕做短路实验,且多数为女生,总体上对短路实验感兴趣的学生达83%;由此可见,短路实验深受学生欢迎,因为短路实验现象一般伴有强烈的电弧火光及小声的熔丝断声。

事实上短路实验只能激发学生暂时兴趣,而暂时兴趣易生易灭,在学生大脑中枢此联系软弱、常有盲目性,广泛性,是学生实验兴趣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心理有两个明显特征:①容易形成不正确兴趣品质,甚至造成变戏法,看热闹的感觉;②容易产生害怕担心,惧怕的心理状态,阻碍学生对电学欧姆定律1=U/R本质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而短路实验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两种心理特征产生不利影响因素,因为过多的短路实验容易滋长学生不正确的兴趣品质;强烈,惊险的短路实验易加剧学生的害怕心理。所谓强烈,就是短路时威力大,电弧火光强,伴有小声爆炸声,对眼、耳感官有强烈刺激;所谓惊险,就是线连接错误时,电路一旦接电导通,短路就即刻发生,难于挽救。

从短路产生效果看:似乎实验中发生轰然巨响,电孤火光越亮越好,但是这类实验愈多对学生害怕心理会有负向加剧作用,使他们感到电现象可怕,我们对289名初三学生电学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表明11.2%学生对短路实验现象感到害怕,(导致)这对学生在做电学实验时,会常怀着恐惧心理,甚至可能不间断地问实验指导教师他所在进行地电学实验是否有无危险性,对学生物理电学学习产主消极地负面影响。因此,学生长期在实验时怀着恐惧心理进行电学实验操作,很易将此不良心理迁移到其他物理电学实验操作中,造成电学实验操作上的学习心理障碍。因此,对于发生在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等实验条件下短路现象,虽然能激发和满足部分学生暂时兴趣与心理需要,却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指导教师尤应明记此点。

(三)短路实验刺激性

1.刺激性的强烈性

心理学中感知与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表明,作用于耳、目等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被客体所清晰感知。短路实验刺激强度,无论是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都达到能引起学生注意良好的效果,因此,从刺激的物理特征看,短路实验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足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感知,但对听觉阀限研究表明,?声音超过140分贝时,对耳所引的不再是听觉,而是不舒适的触压和痛觉。尽管短路实验声响不是十分强烈,但声与电孤光亮的交互刺激,会使学生两手习惯性捂住两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心理恐惧的存在。

2.实验中学生情绪的两极性

良好的情绪能使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情绪的过度强烈和过度的抑制都是不正常的。短路实验对学生情绪反应具有两极性。有些学生对短路的强亮光,伴随小声响,感觉满足了自我猎奇的感知需要,从而产生愉快、喜悦、兴奋等积极情绪反应;有的学生则对这种短路现象感到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主观愿望,从而产生紧张、厌恶、恐惧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两极性还表现在积极的增力和消极的减力作用上。前者由于喜爱这类实验而感到兴奋,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后者则往往使学习和积极性受抑制。心理的生理机制研究认为:当刺激物过于强烈的时候,兴奋过程过强烈,会超过神经细胞兴奋性限度,因此,从刺激的情绪特征看,短路实验对初中学生的情绪有明显两极性。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一般两种极端对立情绪反应的学生比例稍有所不同,通常,女生常易产生消极情绪。当做完短路实验后,由于脑神经细胞强烈的反射作用,往往使学生的情绪不能立即静下来,需要几分钟的骚动后才能使全班情绪趋于稳定,逐步转入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时间量是一个矛盾,需要教师妥善处理好短路实验的强度与刺激度。

(四)短路实验紧张度

短路实验能提高学生注意的紧张度,因为他们对即将发生短路的静态实验器材,存在着迫切希望观察到短路的实验现象的企盼心理。由于紧张加强了注意,注意范围缩小,所以,对实验现象的印象极为深刻,因此,从刺激的强调特征看,短路实验提高了学生注意的紧张度,因而达到了高度强化的效果,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设计短路实验用以强调短路的危害及严重性,是可以收到理想效果的。

根据以上分析知道,短实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发生短路的可能性,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具有真实感、警惕感,从而达到理解电学基础知识和安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短路实验本身又有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事故,还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一些学生情绪,因此,对待设计短路实验,应当采取高度谨慎的态度,我们认为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以下实践原则。

1.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

短路实验本身就孕育着不安全因素,设计这类实验必须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诸如电流不宜太大,电压不宜太高,熔丝不宜过粗,否则短路现象太强烈,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绝对禁止学生靠近、围观实验。

2.课堂演示不易过会

分析心理现象例3

一、车辆交通事故的概述

据各国事故数量统计的报告: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在5500万起,其中死亡30万人,受伤800万,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位居第二位。从国内外专家对大量交通事故的分析研究中发现,因驾驶员的原因而导致的交通事故占80%已上,而在人的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中,有40%是由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不良所导致的,所以说,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对交通安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造成车辆交通事故的心理现象分析

2.1侥幸心理。其是指在开车过程中遇到可能发生车祸的情况,驾驶员不是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而依赖偶然因素的出现而消灾免祸的心理。它是由于驾驶员对个别经验的不正确的总结而形成的。

2.2逆反心理。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当用一定的准则和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控制或偏离目标的行为进行纠正、限制时,有人就会从心底产生一种自发的反向力,并在心理身上构成障区,形成一种对抗情绪。这种逆向思维和反抗控制的情绪,就是逆反心理。

2.3恐惧心理。驾驶员面对实际的或想象中的危险时所体验的情感。这种心理往往使驾驶员的手和眼不能敏捷精巧的配合,难以做到眼明手快,驾驶操作容易出错,也易发生交通事故。

2.4消极心理。其是车辆驾驶操作优化的大敌,也是发生事故的祸根。有些单位的统计资料表明,由于驾驶员消极心理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半数以上。

2.5利弊心理。驾驶员遇到事关利益的情况时迅速权衡利弊,采取相应措施的心理称为利弊心理。正确的利弊心理能够在权衡利弊后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先人后己,公私分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三、不良驾驶习惯的表现

3.1疲劳驾驶。长时间驾驶会造成驾驶员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的降低,头脑反应迟钝,产生厌倦心理。

3.2随心所欲。随心所欲是“无所谓”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

(1)拐弯、并道、起步、停车时不打转向灯。

(2)强行插队。

(3)夜间不按规定使用灯光。

(4)乱停乱放。

(5)慢车占用快车道。

3.3自我控制力差。自我控制力差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3.3.1侥幸。人往往存有侥幸心理,总觉得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幸不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3.3.2赌气。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很容易为了一些让自己烦心的小事情赌气。

3.3.3英雄主义。有的驾驶员自觉技术高明、头脑灵活,开辆好车就感觉“高人一等”。

3.3.4慌乱。出现异常情况时,表现惊慌失措。

四、对于不良驾驶习惯的应对策略

如果能意识到这种恶性循环的危害,建议试试以下几种应对“思绪漂浮”的策略。

4.1重视交通法规的学习和培训。

4.2合理安排安全教育。

4.3把心理疏导引入安全例会,引导大家如何面对种种压力,让大家各自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压力管理模式和应对策略。

4.4做好包括单位、家庭、社会各层面人际关系的交流沟通工作,让自己处在一种和谐、温情的氛围中。

4.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车习惯。充分休息好,吃饭要定时,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五、预防车辆交通事故的心理学技术

驾驶员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里选拔有着直接的关系,心理选拔是保驾驶员具有较高心理品质的重要步骤。因此,对驾驶员心理选拔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选拔过程中,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5.1情景测试。情景测试主要是模拟现实交通中的情况,测定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并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

5.2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也被普遍重视的方法。在心理选拔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与其自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5.3面试法。面试法对于选拔者有较高的要求:一是选拔者要经过必要的训练。二是要形成详细的询问计划。

参考文献:

[1]宋传平,刘军民.驾驶员心理训练与事故预防[Z].

[2]胡智庆.汽车驾驶员安全防护与保健[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8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2009-01-04。

[4]韦德,塔佛瑞斯.心理学的邀请.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3。

分析心理现象例4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66-01

在声乐演唱或学习中,人们往往关注演唱技能和技巧,却常常忽视心理对于演唱者的重要作用。心理状态是人对内外环境因素的反映。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除了应当具有美妙的声音和扎实的演唱基本功外,还要通过大脑和耳朵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判断调整。演唱者在演唱时一旦出现紧张心理,其音准和音色都会出现问题。在声乐演唱中,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与高超的演唱技能相结合,才能共同完成一次完美的演唱。

一、演唱者表演缺乏自信,实践经验不足

紧张心理是影响表演者声乐演唱良好发挥的重要因素,特定条件和环境下紧张心理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找到产生不良心态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才能消除这些影响发挥的紧张心理,使声乐演唱达到良好的效果。造成紧张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是演唱者准备不充分。仅依靠天赋和兴趣的演唱和经过严格规范训练的演唱具有很大的差异。歌唱能力和技巧的欠缺,会使演唱者对自己演唱的歌曲没有充足的把握,从而造成心理负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致使神情恍惚,产生紧张心理。许多演唱者基本功不扎实,在高音处理上声音控制无法达到要求,产生演唱心理负担。这些问题在演唱初级阶段比较常见。另外就是演唱者缺乏演唱实践经验。有些声乐演唱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好的先天条件,但是缺乏舞台表演经验,在舞台上表现紧张呆板、慌乱无措。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多参加一些比赛或演出活动,有了丰富的演出经验就能做到轻松自如的演唱。

个人的心理素质也会对声乐演唱造成影响。如果演唱者过于在乎演出效果,急于成功,就会产生浮躁紧张的心理。如果现场有专家或同行,演唱者的心理压力更大,越是担心和恐惧,在演唱中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还有一些演唱者过分强调细节,分散了注意力,从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影响演唱的正常发挥。

二、消除演唱中紧张心理,丰富舞台经验

增强演唱自信是在声乐演唱中获得成功的保证。演唱者要想在声乐演唱中消除紧张心理,达到一个满意的演出效果,首先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演唱技能和自如的演唱技巧是出色表现演唱作品的基本要求。只有熟练地掌握演唱技巧,演唱者才有足够的信心,轻松自如地演唱,酣畅淋漓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这是经过长期基本功训练才能达到的效果。声乐训练中的要素,都是要经过刻苦训练和长时间积累才能练就的。

其次,演唱者在表演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要演唱的歌曲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对歌曲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做到演唱时成竹在胸。演唱者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歌曲练习,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和旋律,注意节奏、音准和速度的把握,对歌词要做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演唱者只有对歌词含义和思想情感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才能对歌曲的情感进行准确地表达。演唱者还要注意与伴奏的配合。伴奏能够烘托演唱气氛、丰富和声效果,对演唱者的演唱情绪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演唱者在选定歌曲时,不要单纯追求高难度、大曲目,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嗓音特点,以及演唱风格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易于把握的演唱曲目。

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有较为丰富的舞台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上尽情歌唱、轻松演绎。因此,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踊跃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演出积累经验。演唱者还要尽力为自己创造演出环境,要尽量争取比赛和演唱的机会。演唱者只有适应舞台,习惯并乐于与观众进行交流,逐渐积累舞台经验,才能消除声乐演唱时的紧张心理。

声乐演唱的过程时刻受到心理因素的控制,舞台演出的心理因素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加强。演唱者在注重技巧练习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心理素质,注重心理因素对演唱效果的影响。演唱者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演唱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完成一场成功的演唱。

分析心理现象例5

在我国,体育运动还是以举国体育机制为主,是竞技性目标为主的体育运动,在这样的体制与环境中,运动员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心理衰竭现象,导致运动员身心疲惫。

一、心理耗竭的概念与表现

心理耗竭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一般是指个体在长期高度紧张的压力状态下,心理资源出现殆尽的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耗竭主要表现为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失去信心与欲望,具有失眠症状,感到身心疲惫,自身的价值观出现明显的变化,大部分还伴有消极放任的心态或者滥用药物等。

二、心理耗竭现象的危害性

在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心理耗竭属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使其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体育学习与训练活动价值观产生怀疑、动摇,对于继续从事这一项活动的目的性、前途和空间等方面产生消极心态,难以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与比赛活动之中,从而影响自身生理机能水平的发挥,降低训练成绩,进而影响到整个运动生涯的竞技状态。

三、运动员心理耗竭现象的成因

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生涯中出现心理耗竭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员自身体能承受能力接近极限。在各种体育运动的训练活动中,体力消耗的强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当前各地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过于强调竞赛成绩,层层传递压力,这一压力传递到教练员和运动员身上的时候,就会被放大若干倍,具体落实到训练活动中,就导致教练员不断增加运动员的训练量。这样高强度、大容量的体育训练活动,会让运动员的身心处于长期的紧张和过度劳累状态,最终导致心理耗竭。

2.竞技性目标导致了运动兴趣性降低。在当前举国竞技体育的体制下,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全面健康体育的理念,演变成为了奖牌与名次的竞争。运动员在训练活动中,被灌输的是“奖牌、奖牌、还是奖牌”的思想,一切训练运动的目的都是在各级比赛中为本单位和本地区赢得更多的奖牌,这样的竞技性目标导致运动员对体育发展的兴趣严重降低,难以激发内心的积极情感。

3.训练模式理念陈旧增加了运动员的压力。当前绝大多数体育项目训练单位或者基地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训练活动,在心理疏导、沟通交流等方面相对薄弱,这种以技能型训练为主,忽略运动员心理因素干预的陈旧训练模式,让运动员在训练活动中感受到的只有目标的压力、教练员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耗竭现象。

4.环境关爱和谐程度影响了训练心态。与国外运动训练的环境所不同的是,我国当前运动员之间的团结精神有待进一步探讨,有时候不仅不同的单位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心理的敌视,甚至在同一个训练单位,运动员个体之间也会存在问题,这样的环境与氛围影响着整个和谐程度,会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出现孤独无助的消极感受。

5.过高的名次目标压力造成身心失衡。无论是单位领导、教练员还是家长,对于运动员都寄予厚望,这样的厚望主要集中在希望运动员能够获得较好的名次,希望在全省、全国乃至世锦赛、奥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中获得较好的名次,被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有些情况甚至是无法完成的,这就对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活动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长此以往会造成运动员身心失衡,出现心理耗竭现象。

6.退役后前途加重运动员心理负担。前一段时期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全国冠军沦落街头卖艺事件,在一个角度折射出运动员在专职运动生涯结束之后的前途问题,除了一部分在重大赛事取得佳绩的运动员之外,绝大多数运动员在退役时候都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样的现状对现役运动员的心理有着消极影响,联想到自己未来的前途问题,相当比例的运动员会产生消极心理,加剧了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心理耗竭现象。

四、有效避免和消除运动员心理耗竭的建议对策

1.科学制订训练计划,保持最佳机体状态。在运动员训练工作中,教练员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身体机能和年龄特点,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控制运动量,既不能过低,又不能过高,要保持适中,在关键环节与时期可以适当进行拔高,但是要注意运动员的调节问题,要让运动员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做到有张有弛,让机体保持最佳训练状态。

2.强化人生理想教育,激发内心积极情感。在运动员的训练中,要对其强化人生理想教育,鼓励运动员。通过这样的积极思想教育,让运动员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更加明确,以积极的内心情感有效抵御心理耗竭。

3.兼顾心理发展需求,调整个体身心压力。对于运动员在训练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教练员和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要强化对其的心理疏导,让运动员将自己内心的困惑表达出来,给予针对性疏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减轻身心压力。

4.创建良好训练环境,感受集体温馨和谐。在整个训练环境的创建方面,一定要在运动员中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让他们在长期离家的训练中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从而在这样的集体中感受温馨,激发兴趣。

分析心理现象例6

Th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Adolescents’ blind worship of South Korea

LeiWeihe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 Normal education college, psychology, Henan province,pingdingshan, 467300, P.R.China)

【Abstract】With the dissemination of South Korean culture,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become one of the “Ha Han Group” or Koreanphiles, mainly composed of youngsters aged between 14 to 18 and 19 to 30 years old who are in crazy pursuit of Korean fashion and popular culture, even dressing, ideas and behavio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uses underlying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nd eventually gives a positive forecast of the final impact.

【Key words】Teenagers; Ha Han Group; Korean wave

“哈”原是闽南语,其意为热爱与渴望。哈韩来源于哈日。“日”是指太阳,哈日指种了太阳的毒。哈日最早在台湾流行,被台湾青少年演绎为一个流行语,用来指疯狂崇拜迷恋和追随日本文化。而哈韩最早也是在台湾流行的,其意类似于哈日。哈韩是指盲目的崇尚,追逐,模仿韩国时尚的流行文化,在穿着打扮和行为方式上进行效仿[1]。“哈韩族”是指一群疯狂追求韩国流行文化,连穿着打扮、思想行为都仿效的人,主流是能自由接触外国文化的开放性人群,主要集中于14~18岁(相当于中学生)和19~30岁(相当于大学生或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两个层次的年轻人[2]。

1 哈韩哈什么

哈族与韩流相伴而生。“韩流”指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掀起的一股“韩国流行文化热潮”。其包含的内容日趋广泛,从韩国的歌曲、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电视剧、足球,进一步扩展到韩国的游戏、服装、化妆品、餐饮、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领域。[3]韩流的表现形式很多,但是常见的最受哈韩族欢迎的主要是以下几种。

1.1 韩剧。

从1997年央视播出《爱情是什么》创造了收视奇迹之后,韩剧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的走进伴随着电视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从《冬季恋歌》式的极尽唯美的爱情故事,到《my girl》这样轻松幽默的爱情戏剧,从《我的名字叫金三顺》式的灰姑娘的故事到《大长今》这样的有点儿励志的古装剧,再到《看了又看》的家庭剧,韩剧俘获了中国男女老少的心,曾经有那么一点儿拒斥的人,也都坦然接纳了。

1.2 韩国影星。

随着韩剧的热播,韩剧中的俊男靓女也逐渐深入人心。老一代的裴勇俊,张东建魅力犹在,新一代的东方神起,super junior 更是如日中天。宋呈献,金喜善,李孝利,哈韩族们无一不是耳熟能详。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粉丝门的神经,收集他们的海报,CD,影集是哈韩族们的一大爱好。因此,韩星也为自己的国家挣足了外汇。

1.3 流行元素。

影星们在剧中的服饰,发型,化妆总能彰显个性,牵引时尚。《冬季恋歌》热播之后,大家竞相效仿剧中李民亨围巾的系法,而《我的名字是金三顺》播出之后,剧中那个代表运气的粉红色小猪不久就走进了中国的商店。吃韩国料理,穿仿旧牛仔裤,染金色或红色的头发等等更是成为一种时尚。

当然,哈韩族们的兴趣爱好不只这些,还有看韩国杂志,赴韩国旅游,酷爱韩语等等不能足一而论。总之,如此种种,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哈韩景观”。

2 哈韩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哈韩在国内各界都引发过很多的争论,有人形容“韩流”为“它犹如一场腾空而起的沙尘暴,又仿佛一阵横扫陆地的台风”。如此,我想就夸大了它的影响力,受韩流影响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成为哈韩族的人却是有限的,有很多人还是能理性的看待韩剧,韩国文化的。任何事的的产生和流行必有其因果,在这篇文章中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2.1 韩剧的魅力。韩剧的流行有很多原因。俊俏的明星+出色的脚本+精心制作的画面是韩剧最大的特点,也是韩剧夺目的卖点,一对对养眼的男女们演绎一个个爱情故事,清新隽永,极尽浪漫。当剧中的女主人公成就了灰姑娘的梦想时,电视机前的人们也许也会同样欢喜满足。每个女孩心中都有灰姑娘的梦,但是未必会实现,而在剧中却获得了替代性满足。韩剧中的浪漫可能勾画的不真实,但是细腻纯真,男女之间最多的是牵手和拥抱,很少见到,甚至接吻。在《冬季恋歌》中男女主人公之间虽然爱的那么深,时间跨度也很大,但最终也只有结尾的最后一吻,这种浪漫都是女孩们可能在恋爱中找不到的。对爱的需要,正是韩剧经久不衰的原因。

另外,调查了很多人都发现她们喜欢看的原因在于韩剧轻松幽默,上下班之余韩剧是不错的调味品,缓解了工作带来的压力。生活剧中的平凡细致,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很贴近生活。而关于这一点国内风格相似的《金婚》同样也获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2.2 韩星为什么会走红。韩国影星和国内明星的阵容有很大的不同。韩国的娱乐产业比较国内要强,推出明星的速度极快,各种各样的组合也是不计其数。并且,组合中大多年龄都比较小,大多是十几,二十岁。年龄上和青年人相似,歌曲中包含各种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而国内,在青少年的文化上表现出巨大的空白,属于青少年的文化较少,而且越来越缺乏原生性和创造性。而青少年时期朝气蓬勃,充满精力,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好奇心强,追求新事物。对于他们来讲,寂寞,单调和乏味的生活更加难以忍受。来自邻国的和他们年龄相似的人们,帅气,新潮,说着不一样的话,有着不一样的做派,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另外,明星们大多包装的到位,在电视剧中完美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中国和韩国中间相隔千山万水,我们也很少能全面的了解明星个人。如此,便形成了强烈的晕轮效应,这是一种偏见,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这种印象一旦产生就会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因此,对这些明星们不全面的了解和认知偏差导致了盲目的崇拜。而国内的明星们,往往刚一出道就绯闻缠身,很难确立他们自己的地位。

2.3 模仿效应的产生。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榜样的特征与自己越相似,行为的特征越简单,榜样对个人的影响越大,那么榜样的行为越容易得到模仿。暴力行为比非暴力行为更容易得到模仿。仔细一看,就能发现,这些哈韩人群与自己尊崇的明星有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要么年龄相当环境相似,要么一致的缺点,要么关注的话题一致等等。而这些和他们年龄相仿的人要么演绎的剧本多是校园清纯偶像剧,或是校园暴力或是社会暴力,而影星在生活中也常爆出暴力事件。而这一些都使韩国影星们的行为更容易被模仿,韩国影星更容易受到宠爱。

2.4 从众效应的力量。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第四种力量,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广泛传播信息,传递时尚,同时又将时尚转化为一种舆论压力。曾几何时,聊天中多了裴勇俊,张东建,什么时候发现周围的朋友一个个韩剧迷的时候,你自己却一无所知是一件多么尴尬的事。人是社会性的人,当自己的行为或品位与周围的人相悖的时候,或自己的思想有悖于流行话题的时候,他们都会自觉的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己的行为与周围多数人一致,从而避免因为脱离群体而导致的孤独感和恐惧感。[4]不管这种行为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这可以解释当下一部分青少年的哈韩心理。

2.5 哈韩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看韩国电视剧,听韩国流行音乐,吃韩国料理,阅读韩国的时尚杂志,这是一种新的生活姿态,穿仿旧牛仔裤,茶色的头发等等这些流行元素无不彰显着个性与活力,无不在表明我们是不一样的人。这种个性化可能是种逆反心理,也可能是种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自我意识更加强烈,自我实现的欲望也不断增长,急于摆脱父母和家庭的影响获得独立,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因为其心理和生理的不成熟,因此,这种反抗的方式又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同时又是表面的和肤浅的,只能通过这种标新立异来表达自己对家庭或是传统的对抗。同时,这种流行元素也满足了我们年轻一代张扬个性,追求自我的特点。

3 哈韩现象的影响

“韩剧看多了会变笨”,是现在社会上对喜欢看韩剧人常有的警告。的却,剧情拖沓冗长、爱情故事雷同、与现实生活有差距、演员表演模式化,灰姑娘的故事给生活蒙上了不切实际的梦幻,使人产生不切实际的想象,助长了人对幸福和成功不劳而获的心态。对韩国文化的过度认同也可能会导致排斥本土文化,这些都是哈韩风的消极影响。一些必要的呼吁,或者是干预都是必要的。但是重要的是分析形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视国内青少年的文化,规范和发展本国的娱乐业,而不是一味批判和抵制。

但是同时我们也该看到,这并不是洪水猛兽。大多数人其实很清楚哪些是现实的,而那些是不现实的,在电视剧中的满足毕竟是镜中花水中月,不会影响到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哈韩其实另一种形式的偶像崇拜,即使没有韩剧,我们还有可能会哈日或是哈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健全,这种崇拜必然会褪色。另一方面,韩流本是商业文化的产物,其缺乏生命力。刻板的东西必然会被遗忘。而作为时尚的哈韩风尚作为时尚文化的一种,他的魅力在于它的短暂性和新颖性,而它的致命之处也在于他的短暂性,任何事物只要作为一种长久存在的模式,必然会失去其新颖性[5]。韩流终于消停的一天,而那是可能就是哈韩风尚的终结。

参考文献

[1] 温朝霞.《中国青少年的“哈日哈韩”现象及其反思》[J]《青年探索》,2008,Vol(3):7-10

[2] 薛宝林,张丹.《关下“于韩流”的观察与反思》[J]《理论观察》,2006, Vol(5):47-48

分析心理现象例7

[Abstract] Layout design is a par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searches for hidden mental phenomena in the layout design from the psychology on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of visual graphics, text, color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hen it understands and 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visual elements, thinking about the thinking way and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visual elements hidden in the layout design. It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n layout design and promote the layout design to the mature.

[Key words] Layout design; Visual elements; Psychology

在现今的信息化社会,网络的出现使得地界的限制逐渐消失,交流更加顺畅。国内外设计理念不断地交流、融会,现代版式设计也孕育而生了。但由于中国设计起步晚,加上设计类教育体系尚未调整完善,瞬息万变的市场无法给予设计太多的磨合时间,无论在量还是质都无法得到满足,导致“拿来主义”变得顺理成章。

在现今信息交流频繁的有利条件下,为设计界革新、为版式设计都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发展。栅格化系统最早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盛行构成主义的西方,但作为我国版式设计一个新兴引进的理论系统,对其了解还停留在理论及尝试性的运用上。如何将新的版式设计系统与中国自身的文化内涵相结合、从版式设计受众们的心理出发寻找版式设计的出路。成为改变“拿来主义”的关键,真正的将属于我们的设计推向国际,使版式设计走向成熟。

一、版式设计中受众的读图心理

受众是在视觉传达过程中接收信息的对象,亦是整个视觉传达过程中的主体,视觉传达的效果必须以受众取向为中心。而版式设计已不仅仅是指出版物版面的排列及设计,其包括了出版物的封面设计、扉页版式设计、前言版式设计、目录版式设计、内页版式设计(图1)等。[1]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版式设计理念具有了进一步的衍生,包括图形平面广告、招贴、包装、卡片以及网页的版式设计,进一步说明版式设计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图形作为视觉三要素之一,在版式设计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2]要使版式设计中的图形满足读者的求知和娱乐需求,那么就要把握住现今的这个图像时代,才可能将版式设计做得更加“人性化”,并且让受众们喜爱,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

(一)追求直观的视觉享受

版式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强弱,取决于受众能否从视觉作品中获得享受。现代社会,人们没有大多的时间去看书和阅报,复杂的符号、标志相对于简单直观的图片接受度较低,导致很多实体书店倒闭,人们更喜欢在手机终端上进行阅读,现代人更加趋向于快速读取和传播。因此,现代版式设计更需要注重时尚、简单,以图片的方式简单、形象的传达信息,在版式设计中要多使用图形、图片说明问题或使文字图形化,使版式设计更加受到受众的青睐。

(二)选择性阅读

人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让你视觉丰富的内容,包括书籍、网络新闻趣事、电视节目等,海量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每一个人,人们往往只是短暂的、简单的了解所阅读的内容,信息是否健康、是否具有时效性、是否有价值,这些都是影响版式设计的因素。版式设计如何才能抓住受众的眼球、站稳脚跟,要求要有自身鲜明的立场、传达健康的信息等(图2)。

(三)求新猎奇心理

人天生有一种猎奇心理,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现代设计中,很多创作者非常青睐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元素,独特的民族艺术与现代设计相交融,作品更加自然简约、新奇独特、脱颖而出,版式设计达到创意独特、简明异动、情感动人、真实可信的境界,这不仅是求新的结果,也是符合大众猎奇的心理特点(图3)。新事物的出现吸引观赏者的眼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更好地向受众传递信息。

二、文字符号满足受众的心理现状

文字符号是版式设计视觉的三要素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虽然没有图形那么直观吸引人的眼球,但却是版式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画龙点睛的标题

受众接受信息的量是具有限度的。因此想使其抓住受众的眼球,留住受众的脚步,就要达到五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标题使受众能够获得满意的欲望;第二,标题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想象力;第三,标题还要新颖、时尚,诱导人们深入了解广告的正文;第四,标题也需简明概括;第五,标题的内容信息要真实可信。展示在版式设计上的标题既要与其产品的消费群体的购买欲望相统一,又要与产品对号入座,版式设计中的标题犹如门店的名字,好的名字就可以吸引顾客来消费,标题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通俗易懂的说明文

好的说明文是由日常用语所构成,文笔流畅、内容真实可信(图4)。因为人们的心理认知过程是感知―知觉―观察―记忆―思维―思想,那么越通俗的说明文更能使受众记忆,与受众所处的环境匹配,所以说明文字数越简洁越好。

(三)顺口易读的标语

标语相当于广告语,要求顺口易读、有韵味、有魅力、指向明确、涵义完整、现代感强,例如移动通信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韵味十足令人印象深刻。这也符合受众心理感受过程的原理,朗朗上口的标语更能进入受众的知觉深处。同时,在标语版面上会出现一些小的文字元素,包括企业名、时间、地点等,在版面上形成大小、空间错落有致,具有韵律感。由于受众都具有求知心理,只要版式上吸引了受众,那么就会有一种深入了解的兴趣去探知一切,不会因其小而被人忽视掉。

三、版式设计中色彩对受众的心理影响

色彩具有唤起观赏者心里情感的力量,色彩是作品形成美感的重要部分,美感既是由感官刺激激起的一种情感响应,而设计的目的就是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色彩作为视觉三要素之一,在版式设计中有感情依托,表达情感、感动观赏者。

(一)色彩对受众内心情感的影响

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最普遍的知觉现象,这是人们对事物的观察经验得来的,鲜明的色彩刺激着观赏者的视觉。最具有热感的色彩是橙红、红色(图5)与偏橙的黄色;而暖色具有温馨的情调与刺激兴奋的力量,例如可口可乐运用大量的红来表现激情;绿、青、蓝则是典型冷感色彩,会使人具有一种清凉、镇静的感觉。由色彩冷暖对比引起的情感更加细微,与观赏者内心产生共鸣,所以在版式设计上要巧妙运用色彩冷暖,表达出一种情感,则更能激起观赏者欲望与好奇心。

色彩具有扩张与收缩感、空间感与重量感,五彩缤纷的色彩给人的内心感受是:浅和亮的色彩具有扩张感;冷色、深暗的色具有收缩感,同时色彩也有反差效应,在处于同一位置上的不同冷暖色彩,会造成不同反差的印象。一般互补色反差较小,可以给人很弱的视觉冲击,使版面空间感强、韵律足,具有节奏感。

(二)色彩使受众产生联想与象征

色彩一般会受性别、年龄、阅历、兴趣和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会因人而异,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英国实验心理学家C.W瓦伦丁(C.W.Valentine)将色彩联想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下意识联想,例如我们看到浅蓝感到愉悦之情,已不需再想到蓝色的晴空因为这已经深入人们脑海;第二种为一般联想,这是由我们生活经历的积累而产生的,如看到绿色会想到植物,看到红色会想到血液、信号灯等;第三种为个别联想,这与个人偏好有关,就是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不同,对于一些颜色就有不同的感受。[3]

在版式设计中,色彩的联想心理可以准确掌握观赏者的心理,同时可以将作品表达的更为准确,被其接受。色彩不但具有联想还具有象征意义,如中国古代方位的色彩: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 北―玄武,这些方位形象和色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的象征意义为版式设计提升了价值,犹如一块神奇的璞玉,一经雕琢,其价值无可限量。现代中国的版式设计应该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元素,这样更容易国际化,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了解观赏者的心理,使其在版式设计上能够发挥它特有的魅力。

四、总结

版式设计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信息。成功的版式设计,首先必须明确传达信息、受众的取向、心理特点,根据要求深入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各方面。从版式设计受众的心理特点出发,研究成功之道。

美的创造体现着创造者的素质。[4]版式设计工作者在参与塑造各种版式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了解版式设计中视觉要素的心理现象使版式设计工作者更加正确、有效地将自己的构思、创作灵感传达给受众,与外面的世界进行良好的沟通,准确地掌握、了解版式设计中隐含的心理现象,使版式设计艺术家更简单、直白地呈现心灵的语言,创作出成功的版式设计。

参考文献:

[1]古大治,师申,仁命著.色彩与图形视觉原理(第一版)[M].学出版社,2000(08).

分析心理现象例8

也许是太书生气了,也许是太不识时务了,也许是把郭敬明这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危害看得太重了。这些年,我们看到,一些还有点理性的人们一直忧心忡忡地关注着“郭敬明现象”,本人亦在其列。

有一些疑惑未能解开。例如,追索“郭敬明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有郭敬明本人的机遇和努力的原因;更有紧紧抓住赚钱商机而不顾及其他的精明出版商们倾心打造的动因;还有重量级文化人顶着法律判决引发的轩然大波、置道德底线于不顾,毅然推荐拒绝公开承认抄袭错误的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的惊世之举;我们也不会忘记,几年前社会公正舆论面对郭氏抄袭问题时可怕的沉默,倒是出版方发表了《九问庄羽》的大文,公开为郭撑腰打气。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因素,都共同参与了“郭敬明现象”的培育和制造。但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社会群体直接参与了这种“文化现象”的塑造,这就是郭敬明的粉丝“四迷”们。可以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出现伊始,你就很难分清,郭氏本人及其粉丝群体,谁的“塑造力”和“影响力”更强更大。这二者,如影随形,如胶似漆,连成一体,却又各具特征。

然而,我们对郭敬明接受群体的关注是很不够的,甚至到现在也未曾引起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不明就理,还是怕捣“马蜂窝”呢?笔者拟就郭敬明接受群体的一些情况,做一点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准确分析、了解“郭敬明现象”。

笔者自世纪之交即投入精力研究青少年“读名著”的问题,曾联合省内一些中小学语文教师,先后多次走访十数所各种层次的中小学,做阅读情况调查。调查发现,郭敬明的粉丝集中在初中二三年级学生群体。如果细分,女生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的为多,喜欢那种悲戚、忧伤又有点浪漫的情调;而男生则多喜《幻城》之类,迷醉其魔幻的故事和孤独的感受以及悲剧的命运。但喜读郭敬明者,大多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他们几乎不读文学经典名著,就连当时比较风行的台港文学作品,如三毛、席慕蓉等也很少读,青少年一直比较欢迎的比如《草房子》系列或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等,更少有人问津。相反,读名著抓得比较好的学校,绝大多数读过水浒、三国、红楼、鲁迅之类的原著的,读过莫泊桑、契诃夫、海明威或上述所列畅销的中外作家作品的学生,不论性别,普遍不喜欢郭敬明,并斥之“浅薄”、“无病”、“追求浮华时尚”等等。这个群体的学生还普遍表示:“就凭抄袭这一条,就说什么也不会去读郭敬明。”

这样的调查给我们一些很深的印象和启发:为什么郭敬明的粉丝们大多是很少有文学名著或优秀畅销书阅读经历的花季少年?而同是花季少年甚至在一个环境上学的另一个青少年群体,有了那样的阅读经历之后,为何普遍不喜欢郭敬明,而且双方争论那么激烈,各不相让呢?我和这些语文教师们的结论是一致的:从小,最先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对一个人阅读倾向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读什么,比怎么读,对青少年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大问题。所以,美学家朱光潜几十年前就反复告诫中学生“要培养纯正的艺术趣味”。所以当代有识之士,也屡屡提醒世人:“要让青少年儿童多读几本给人的一生打底子的书”。这都是金玉良言。有鉴于此,我们不能不承认,郭敬明的受众群体,确实有着精神营养的先天不足的。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

接下去,问题又来了。同样是阅读,郭的受众群体,为什么读不进经典名著或优秀文学作品,却对郭的作品一拍即合呢?怎样解释这种阅读现象呢?我认为,对于接受主体来说,这里有着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个是调查发现,“四迷”们决非什么都不读的,与不喜欢郭敬明的群体相比,“四迷”们在接触郭氏文字之先,大多都有了两种嗜好,一个是网读的习惯(尤其是网络游戏),一个是对动漫的酷爱。有的评论说他们普遍“受日、韩文化影响很深”,这提法很是不妥――他们连村上春树都不读,更何谈川端康成之类的日本主流文化?确切说,“四迷”们几乎全都是深受日、韩动漫和网络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薰陶成长起来的一代。这种可操作性的、极尽商品化和娱乐化为能事的网络流行文化,给“四迷”们铺好一个温床,只等待适宜的种子开花结果了。再一个就是,在这般人生背景上,郭敬明走来了,他在日、韩流行文化薰陶下生产的文字种子植入了“四迷”们先期准备好的、接受日韩流行文化洗礼的温床,这已经有了一拍即合的先决条件。再加上“独一代”的粉丝们的“忧伤”和“孤独”被郭氏文字击中,“四迷”们就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了。这不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的、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的小文化圈子吗?大概这就是郭氏文本在他的粉丝群体中传播的秘密吧?

这里,引出了两个重要问题,让人们思考。

有论者说,“郭敬明现象是当代文学的新的生态”。果真如此吗?动漫元素也好,游戏元素也好,流行一时的娱乐文化到底含有多少文学的因子?文学因子稀少的文字还能不能称为文学?而且这类话语文本容易出现抄袭、模仿或雷同,而这三点决非独创,非独创的文字既或允称文学,还有几多价值?人们早已公认,尽管时代不断变化,但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并没有提出新的问题,人类生活的根本方式始终是如一的,就连活版印刷术的发明,也没有改变文学的根本性质。郭氏抄袭、模仿的几本文字就横空出世,创造了“文学新生态”?

另外,初中正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期”,是读书兴趣的“培养期”,更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期”。我们怎么能放心让孩子把黄金时光抛掷在网络游戏、动漫娱乐,看一肚子郭氏文字呢?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进去的东西。”法国还有一句绕口令式的谚语:“你告诉我你读的都是什么书,我就告诉你你是怎样一个人。”前文已谈及,许多孩子原本在阅读上就先天不足,日后又只在网络快餐和郭氏文字里找快乐,成为“偏食”的孩子。这样一个年轻社会群体的文化精神营养状态,能不让我们深堪其忧吗?

分析心理现象例9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考试时失分, 考试不仅是对考生的知识、智力、技能的考查,而且是对考生情感、意志、体力的挑战。无论心理学的研究,还是考试的实践,都表明,考生的应考心理和临场发挥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考试的结果。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考试心理辅导,帮助其分析学习状况与考试成败的关系及原因是很有必要的。现就学生失分现象的心理因素进行几点分析和辅导。

一、粗心大意,影响考试成绩

一些同学不认真阅读,抓不住关键词,不能很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审题粗枝大叶,答题先入为主,当题目中出现与自己熟悉的事物(如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反应、化学计算等)相似或相近的情境时,不能找出其中的微小变化或区别,机械照搬原来答案而导致失误。例如:将O、N、H、 CO、CO五种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丝、澄清石灰水、炽热氧化铜、浓硫酸,问:最后剩下气体是?摇?摇?摇?摇。许多学生粗心大意,把CO与炽热氧化铜反应生成CO给遗漏了。

所以考生在看到题目后要仔细、冷静地审题,找出题干设问的关键点,而不能按照以往见过的类似题目的解答思路去回答问题,或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答非所问,否则会与分数擦肩而过。也有部分考生因为对这类题存在畏惧心理而首先败阵,有的同学因基础不牢,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又是部分优生易犯的错误,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克服畏惧心理,夯实基础,认真审题。

二、心理及生理准备不充分

考试,特别是中考,部分同学思想压力大,心理紧张、怯场,有时会出现思维空白。要消除压力,关键是考生要能给自己松绑,用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要始终牢记:紧张只能事与愿违。临场对自己做一些心理暗示:“别慌!我能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或闭目做几次深呼吸以排除焦虑、紧张情绪。但也有考生在考场上过于放松自己,甚至漫不经心。在平时检测或统考中就常有同学不集中注意力,手中不停地转笔或抚弄手指、头发等,这样都会分散注意力,给思维带来不利影响,导致考试失分。

三、紧张的心理是考试的大敌

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努力,作业认真,小测成绩也不错,但每遇重大考试,就屡屡失分。紧张的心理大大阻碍了思维的灵活性、准确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紧张的心理还可能造成视力上的错觉,将题设要求不正确选择看成正确选项;要求写物质名称却错写成化学式;把“从弱到强”看成“从强到弱”,等等,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要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首先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多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做到遇事不慌张。其次减轻心理压力,视考场如平常,调整好情绪,既要有一定的紧张感,又不要过于紧张。保持自信、乐观的情绪,使自身思维达到最佳状态,才有助于提高应试效果。

四、缺乏耐心,产生焦虑心态

文字冗长、数据繁多、字母符号种类多的题目,易使一些学生失去耐心,产生焦虑心态,他们不能耐心地阅读分析题意,不能按题给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运算,冷静地寻找解题捷径,甚至认为在一个小题上花太多的时间不合算,所以解答时直接转入选择的答案中,凭直觉或印象选出答案。这种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的心态当然降低了准确率。

要克服焦虑的心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冷静、耐心,平时要有意识地多接触此类题,总结出解题方法,找出规律,化繁为简。这样一遇到这类题,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心平气和,自然而然地消除急躁情绪。

五、畏惧心理会因难失易

近年来化学试题出现了一类新题型――新情境题。例:过氧化钠(NaO)是淡黄色固体,常温下,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种盐,同时生成可供呼吸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摇?摇?摇?摇 ?摇?摇。上述反应生成的正盐的水溶液与Ca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一种气体单质,并测得所得溶液pH>7。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摇?摇 ?摇?摇?摇?摇。这类题目的内容大多数在课堂上涉及不到,有的是文献中刚刚报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发展,有些学生碰到这类题就恐慌,总认为自己无能为力。殊不知这类问题虽有一定难度,但往往是难中有易。若能将其中易的部分解出,再努力完成难的部分,是有可能圆满解决问题的。

要克服这一心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遇事不慌张,树立自信心。一分辛劳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能使学生泰然面对各种考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并使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所改进,不惧考试,真正考出自己的水平,考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

六、盲目地加快解题速度

每个学生的能力各不相同,解题的速度也就有快有慢,速度慢的同学与解题快的同学攀比,结果速度虽然快了,但错误率也大了。这种盲目地加快解题速度,以忽略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检验为代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解题时不考虑格式、步骤,边解边改边涂,思路混乱,卷面不清,当然漏洞百出,结果会做的题目也因少了必要的步骤而不能得满分,真是“只管播种,不管收获”。

化学科考试失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一般决定了考试可能达到的水平,但是能不能真正到达这个水平还要看心理因素的影响,所以考试本身就是知识能力、意志力等多方面的考验。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有良好的心态,就一定能减少失误,达到最佳的应试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京海.成功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朱存扣.化学教育.中国教育出版社,2002.

分析心理现象例10

一、案例呈现

学生:老师,我也不知道我现在该怎么做。想留在北京,又想回老家,总是在纠结这个事情。我面试了北京一家公司的行政职位,已经通过了,可以签约了。

老师:你以后最希望做什么?

学生:我想要开一家自己的服装店,开成连锁的那种。

老师:想法很好啊,你为此做了什么吗?

学生:我家是做生意的,我跟我爸妈说了我的想法。他们愿意给我出初期的投资,帮我租店铺。

老师:听起来你很清楚自己的需要,而且有人来帮助你。那么你现在的困难是什么?

学生:我也不知道我要不要回去,我觉得做行政也挺好的。

老师:可是刚才你说最想做的是开一家连锁服装店,而且有人愿意帮助你去实现理想,让这个事情很具有可操作性。

学生:是。

老师:那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学生:(困惑,思考,没有回答)……

老师:是你不愿意做出决定?

学生:是吧。

老师:是你害怕做出决定后带来的一系列结果。

学生:是。

老师:所以你现在的问题不是要做什么,回不回老家,而是要有勇气承担你的决定带来的一切的结果?!

学生:(思考一分钟左右)嗯,(恍然大悟状)谢谢老师。

案例中的学生来自南方,有明确的生涯规划,并且已经为她的目标寻求到了帮助,但是她仍然走进大学生招聘会现场,多次投递简历并且面试。在实际就业心理咨询中,这类问题占比较大:学生不是不知道想做什么,而是不能做出选择。

二、“选择困难”心理现象的成因分析

(一)趋避冲突

趋避冲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指个体对于同一目标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两种心态,从而使个体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面临多种选择,每个选择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案例中的学生虽然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也知道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而且有家庭给予的支持让这个愿望得以实现,但是她的想法一旦付诸实践,她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一旦失败,会损失资金、就业的最佳时机等,这些消极的方面让她害怕,以致迟迟不能做出选择。另一个选择,公司行政的岗位是她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没有风险,没有压力,问题在于不是她想做的,因此也迟迟不能下定决心。自己看似在两个选择中纠缠,实际上是没有做好准备接受、承担选择的结果。

(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焦虑

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谁也不知道做出选择后得到的会是什么。在做出选择时,内心自然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和担忧,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会帮助个体进行充分的分析,以便做出尽可能符合自我需要的决定。

(三)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

认识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受到知识结构、生活阅历、自我成长速度、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往往不够明确,也会带来就业选择上的困难。

(四)责任意识不强,害怕承担责任

大学生是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在过去的生活中,他们得到家庭、学校、社会众多的照料和保护,没有机会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结果,也缺乏机会做出关于自身的重要决策。毕业季到来,学生意识到找工作是自己的事,一旦做出选择就会影响深远,因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拖延、避免甚至拒绝做出决定。

(五)比较的心理现象

比较是社会判断的核心过程。学生在做出选择的过程中,会自发、自觉地进行社会比较。社会比较会带来威胁效应。大学生在做决定的过程中,虽然以自己想要做什么为主要选择标准,但是难免会受到同学工作的收入、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的影响,尤其是身边有这样的人存在时,这种比较会更加明显,也更容易引起困扰。

(六)个体面临困难时的应对策略

当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例如解决问题、自我增强、自我提升来处理困扰时,个体会从中成长,明确目标,增强自信心,勇于、敢于承担责任,从而做出选择。如果个体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例如回避、发泄、拖延等,反而增加了压力,降低了自我效能感,更难做出决定。

三、“选择困难”心理现象的应对

(一)全面的自我提升

学生恐惧做出选择,实际上是缺乏自信、自我效能感偏低的表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从内外两方面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一方面,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充分储备。另一方面是心理品质的提升。乐观、自信、韧性、自我效能感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个体成功应对工作生活的基础。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抓住一切机会进行自我提升。

(二)认R自我,明确目标

哈佛大学关于目标的研究指出,有清晰且长远目标,并能坚持不懈的人才更可能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大学生需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点、优势,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坚持不懈。个体目标越明确,面临选择时才更容易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不会轻易从众,也不会轻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实践中成长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实践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岗位、工作、职业的过程和意义,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感受,从而能够做出更加适合自己的决定。家庭、学校、社会应该在广泛的层面上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四)合理运用周围环境

比较的心理现象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是如何运用比较,和什么样的人进行比较,如何看待比较的结果。例如,同样是上行比较,对有的人会是“威胁效应”,对有的人会形成“可能自我”表征,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

分析心理现象例1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7-0011-03

小学心理辅导课是指在小学阶段,按同一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品质的心理辅导形式[1]。

心理阻抗(resistance)是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过程中,来访者对咨询师分析过程的一种抵抗。这种抵抗分有意抵抗和无意抵抗。阻抗不仅会在心理个案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也会在心理辅导课堂中出现,在小学心理辅导课堂上,一些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有意无意地采用某些防御措施或阻抗方式,阻碍对其心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或探讨,阻碍辅导进程,影响心理辅导课顺利和有效地进行。

一、小学心理课堂“阻抗”现状的分析

2012年1月,笔者对浙江省温州市区三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课有效性”的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96份。调查发现有34.5%的学生对上心理辅导课的态度是不愿意或无所谓,有60.1%的学生不愿意或有时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这样的调查结果说明:心理辅导课中学生没有完全真实地表达自我,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来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学生的心理阻抗对心理辅导课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一)调查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心理辅导课是既喜欢,又会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阻抗,心理阻抗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调侃

在心理辅导课上,有些学生对一些话题有时会进行调侃。如果学生曾经在品德课或其他课程中不止一次地接触过相关内容,学生觉得自己很熟悉,很内行,往往对交流话题进行随意调侃,无法进行内心体验。

2.哄堂大笑

笔者在六年级的心理辅导课“男生VS女生”中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男生VS女生。我们先来看看几位同学对男女生的评价。

我眼中的女生:对男生胆大如虎,对其他事物胆小如鼠。看似乖乖女,真面目却是母老虎,每日不打就是骂,打完骂完还告状,天天借笔终不还,还要我说“你好漂亮”。呕吐!

我眼中的男生:脏话连篇,打架如家常便饭,思想极其不健康。

师:刚才我们听了几位同学的想法,现在也来听听大家的想法,在班级里,你对男生或女生的看法如何?请注意我们是泛指,不特指。你可以说我们班多数女生是怎样的,不要说具体某一个人。

当一个男生腼腆地说:“我眼中的女生有时可爱,有时温柔……”学生们哄堂大笑,有的男生还发出唏嘘声,令那位男生颇为尴尬!

当交流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对他人的发言往往反应比较强烈,而这种过分关注的氛围,让发言者只敢说出主流想法,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3.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也是学生心理阻抗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心理上的抵触,学生不能完全融入心理辅导课,于是几个学生在一起窃窃私语。这种行为表现了其对所上的课不感兴趣的态度。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辅导主题对他们来说太幼稚或已是老生常谈。对同一辅导主题的相似环节学生表现出不感兴趣,是可以理解的。

4.不愿交流

在一节“友谊之树常青”的辅导课中,教师设计了几个环节,首先让三个学生演小品“考试后的风波”。故事大意是小明考试不理想,同学小军问他:“小明你这次考试成绩怎么样啊?”小明认为小军当着大家的面问他是在嘲笑他,一拳打过去,小军躲闪不及,撞坏了小丽的文具盒,三人扭打在一起。教师接着问:“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的心情会如何?”最后提出,每个人在和同学的交往中都会有些不开心的事,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遇到过的同学间交往中不开心的事。学生在看小品的时候很热闹,也比较专注,但在倾诉环节却没有敞开心胸去聊,有的学生干脆做一些小动作来回避。他们觉得当着众人的面,交流与同学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会得罪人,也会显得自己心胸狭窄。

(二)成因分析

心理辅导课上学生形成心理阻抗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活动的安排缺乏新意或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觉得没兴趣,或不愿意交流;其次,团体活动设计缺少结构化,节奏拖沓;再次,教师缺乏亲和力,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缺乏信任,或教师课堂组织调控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安全的氛围,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形成阻抗心理;再次,团体凝聚力不够,团体动力不足[2];最后,班级原有的氛围不利于学生表达与交流,他们不肯轻易敞开心扉。

二、应对小学心理课堂学生“阻抗”现象的策略研究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是非真实的心理过程与心理感受,那么心理活动课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原有的价值。由于心理课堂的独特性、辅导对象的个性丰富性和过程的动态生成性,上好一节成功的心理辅导课不是容易之事,与之相关的因素多样而复杂,但辅导教师的因素又是所有因素中最关键的。辅导教师要注重对各个环节的审视与反思。

1.共情同感

共情同感又可称为接纳、同理、共感等,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技术,同感技术包含“倾听”“辨识”和“沟通”三个历程[3]。只有在接纳和同理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其他层面的心理辅导。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信任程度更高,辅导教师的接纳、同理和共情对学生是否能投入心理辅导课的影响更大。教师应首先在表情和体态上表现出对学生足够的关注度;在课堂上保持与学生的视线接触,采取开放姿势;声调平和,语气亲切;面带微笑,保持轻松,使学生敢于敞开心怀。其次,教师要适度回应学生,教师设身处地的“辨识”,即体会学生明确表达或隐晦表达的感觉、行为、经验,能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例如:在五年级的一节情绪辅导课“寻找驱散‘乌云’的金钥匙”中,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教师进行了自我暴露,“我的儿子最近很贪玩,课间总是跑得满头大汗,回家衣服全脏了,作业都要等到吃了晚饭后再写。每天都要陪他到很晚,让我觉得很烦恼。”然后教师问学生“你有烦恼吗?请写下来。”让学生填写卡片:“我最烦恼的是 ,因为 。”接下来让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学生“倾诉烦恼”这个环节关系着这节辅导课的成败。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怯于谈自己家里的情况,但教师的微笑成了鼓励他倾诉的力量,他声泪俱下,道出了自己压抑已久的委屈与烦恼。其余学生也很快进入状态,寻找和倾诉自己的烦恼。

2.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最早由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4]保持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的一种技术,在价值引导中不能粗暴地进行“价值干预”[1]。例如:心理辅导课“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名学生提出“选不选上中队长没什么,只要学习成绩上去就可以了!”这个学生以挑衅的眼神看着心理辅导教师,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窃窃私语。如果教师进行价值干预,判定学生的价值观有误,会使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讨论,或将心理辅导课上成品德课,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果教师不回应,学生会失去对教师的信任,课堂阻抗现象会更加严重。辅导教师这样回应:“这句话是谁告诉你的?”“我妈妈。”“这也是你自己的想法吗?”“不……”这样适时地解决了课堂生成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审视与澄清,比教师直接的价值干预更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

3.追问技巧

在心理辅导课中,重述、引导、面质和具体化等都是追问技巧。心理辅导课堂不在于环节多样、游戏新颖,重点在于在学生倾诉中寻找课堂生成点,进行有效辅导。如果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陈述不能进行支持和合理分析,势必会增强学生的阻抗情绪。因此,有效的追问技巧关系着心理辅导课的深入和成败。

首先,对于学生在陈述中还没有讲清楚的,教师在追问中要做到具体化,“你想说……”“你的意思是……”“根据你的经验……”“根据你的观点……”这些开放式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会使问题具体化。其次,在学生表达关键意思的时候,重述技巧也很重要:“我不敢十分确定,你的意思是不是……”“我得到的印象似乎是……”在重述过程中,学生会明确自己表达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有新的认识。重述方式不可单一,否则会促使学生生成新的阻抗。复次,面质应当和支持结合使用,面质的过程在于澄清,帮助学生自我认识。但不恰当的面质容易引发学生的激动情绪,因此面质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为基础。再次,引导是重在沟通、疏导,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澄清是非得失。涉及深层次情感的引导时,要考虑学生的承受力和时机的适宜性。最后,总结是追问技巧的最后一环,教师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减少情绪阻抗。

(二)人本主义活动安排

1.调查了解

心理辅导课要做到以生为本,在课前对学生足够了解,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对辅导主题是否有兴趣,了解学生中的典型事例。课前的了解有助于安排好活动的形式和难度。除了课前调查外,课中也可以进行了解调查,利用课堂倾诉环节,搜集学生写下的纸条,选择有利于辅导的事例。事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能提高学生参与交流的兴趣,降低阻抗情绪。

2.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是心理辅导课前的重要环节,既可以自然地引入辅导主题,增强团体凝聚力,也可以让学生活跃气氛,放松情绪。良好的热身活动为心理辅导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位教师在“阳光总在风雨后”辅导课中,让学生们进行“蛋—鸟—人—王”热身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分类采访不同身份特征的学生:“你的身份历程是怎样的?从高级降到低级有什么感受?”采访结束,教师顺势小结,引入主题:“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进也有退。人的一生也像这个游戏的变化过程,难免有失败与挫折。”从而引出了挫折教育。这个热身活动让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融入集体交流中;学生明白了不管你是“王”还是“蛋”,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这既是热身活动,也起到了增强个体心理体验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3.环节设计

环节设计是心理辅导课的中心,它既有固定的流程,也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既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又要靠近学生的未来心理发展区域。同样是“观察力的培养”的主题辅导,一位教师从观察力的定义出发,了解观察的不同方法,再进行观察力的训练。另一位教师以“柯南破案”为载体,通过破案过程,帮助学生训练观察力,营造氛围,要求学生在半小时内抓到犯罪合伙人,否则珠宝会被转移;在每个寻找过程中分享交流,梳理观察方法;最后进行提高训练。后者的课堂上,学生很有兴趣地投入到“破案过程”中,很自然地领悟了各种观察方法。前者的课堂设计,学生体验不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学生觉得没有意思,对心理辅导失去兴趣。总之,小学心理辅导课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激发其兴趣,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安全的交流环境

营造安全的课堂环境,是减少心理课堂阻抗的前提,有助于学生表现出真实的一面。调侃现象、窃窃私语、不愿意交流,都是学生感受不到安全交流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安全交流环境由软环境和硬环境组成。安全的心理辅导软环境,是一种能让人在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平等、专注、保护隐私,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等、尊重和坦率,都是形成安全软环境的要素。安全的心理辅导硬环境,是不受外界干扰,相对封闭、舒适、适于交流的物理环境。如排列座位时不必固定座位,可采用“圆形”“扇面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这两种环境都会影响心理课堂的自然生成,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现在小学生的生长环境和特有的心理发展特征,使他们需要心理辅导课。但他们的敏感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对心理辅导课无意识中产生了阻抗,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有效设计,给他们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减少他们的心理阻抗,为心理辅导课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增强.班级心理辅导[J].上海教育,2002.7.

[2]钟志农.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