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媒介融合的路径

媒介融合的路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6 14:43:57

媒介融合的路径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1

传播效应是指通过某一中心点,向周围辐射传播的过程中感应到各种影响因素影响的情况。其不仅可以充分反映受众人群的需求,更能深入反应各媒体在媒介融合情况下发展的优劣。当前,我国各研究人员立足在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其传播感应情况,将新闻传播融合效应大致分为叠加效应、波纹效应、窗口效应和长尾效应等四类。

(一)叠加效应叠加效应就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媒体传播媒介与传统传播媒介相结合,对其传播方式进行一个叠加的结果,此不仅扩大了新闻传播覆盖率,更能拓展受众面积,提高社会影响力。比如,在2017年的四川九寨沟地震时,除了四川新闻电视台、报纸等进行官方数据播报之外,更有贴吧、抖音、微信、直播等开始纷纷报道转述,让更多的人民了解到九寨沟灾情,也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这样的叠加效应下,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全面,传播效率更高,受众面积更大,影响力更加深远。

(二)波纹效应波纹效应就是在新闻数据信息传播过程中,各媒介之间传播一些相符合或者是相似的信息,从而增强新闻传播的范围及公信力,发挥出新闻的社会舆论引领力。比如,在疫情期间,有部分自媒体人员断章取义,编纂不实信息获取流量,这时候官方新闻需要出面对其信息进行澄清,以消除民众恐慌。因此,官方媒体需要通过多重渠道,来对其谣言进行澄清,以便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舆论引领力。

(三)窗口效应窗口效应就是新闻媒体立足在新闻媒体的优势和受众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最大面积的传播“窗口”,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社会影响力与新闻的覆盖面积,为提高社会公信力与凸显社会新闻价值创造条件。比如,在“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失踪事件”这个新闻上面,我国法治新闻正是通过互联网、微博、公众号等媒介,让受众及时了解到我国侦查此案件的决心与进度,并全程将案件发生到嫌疑人抓捕过程转播给受众,并将侦破最新消息公布给受众,让广大市民朋友提供相关信息,从而更快地侦破此案。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也想社会传播了积极正能量,并宣传了我国法治、保障每位公民人身权益的决心。

(四)长尾效应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开发媒介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并全面提高新闻媒体传播效率,不断拓展新闻采编内容,从而引导新闻市场的“长尾”区域。此主要是通过研究新闻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当前的市场之中,新闻媒体的传播仍然是以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也是人们印象中真实、可靠新闻的来源渠道。在这样背景下,网页、微博、公众号、自媒体视频等在公众间的公信力较小,也就是市场需求下的“长尾区域”。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只有充分提高各个媒介间的新闻传播公信力,提高民众新闻获取宽度,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新闻媒体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路径

(一)明确融合目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路径需要明白信息处理的目标。首先,要充分运用当代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全面挖掘新闻素材,提高新闻的真实度与整合性;此外,还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受众的喜好,立足在新闻采编原则的基础之上,尽量满足受众的需求,引起受众的观看新区,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主播说联播》之中,就充分利用了传统新闻的模式融合现代短视频传播形式,让严肃、枯燥的新闻联播变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播报形式,更通过自媒体的互评功能,及时了解到受众的意见,快速获取网络热点新闻,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其次,要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主要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播放,这样严重阻碍了新闻的实效性,且对受众的时间有巨大的要求。这不仅仅是新闻媒体需要进行前期数据处理以及新闻审核、采编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更是传统新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的结果。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改变传统新闻媒体传播模式,将其向新型媒体延伸,以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拓展受众面积,使之更好的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最后,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快节奏生活之中,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仅需要满足其快速了解重要事态发展之外,更多的是满足其阅读时间。新型媒体由于短平快的特点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结合自身特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流程,从而提高受众面积。综上,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需要明确融合受众喜好、新型媒体传播模式、新型媒体生产流程目标。

(二)加强媒介互动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人们习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传统新闻媒体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进行传播,这样情况下,观众只能被迫接受新闻信息,对很多事件不能发表自己的言论,降低了受众的观看兴趣。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借助新型媒体平台传播的快速性与影响力,增强互动性。比如,可以将新闻媒体内容制作成为短视频,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让受众发表自己的言论,并依据受众的喜好,提高新闻播放的详细度;通过此方法,也可以充分了解到人民所关心的事件内容。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主播说联播》短视频之中,主要是针对当前“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述,并对受众提出的意见及热点事件进行剖析与报道,这样提高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新闻传统媒体距离远的印象,让播出的新闻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公众的发展需求以及心理诉求,从而更好地促进新闻媒体的发展。

(三)提高技术升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传播路径的研究必须奠定技术基础,要充分开发现代技术手段,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要充分保证信息传输的真实性与效果呈现的完整性。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要依据传统新闻严谨性、科学性的原则,通过网络分类管理,并方便民众依据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提高受众观看效率;其次,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了媒体行业的主要技术植株,其不仅能为新闻媒体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资源指出,更能提高传统媒体在自媒体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在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还能促进两者信息的交流与发展。最后,完善新闻传播渠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上,更多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网页、贴吧等现代渠道进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充分展示新闻媒体的信息资源,更能延伸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提高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在当前“共享单车扫码对账户的安全影响”的事件之中,我们可以得知人们关注的是在进行扫码骑行共享单车的时候,由于泄露了自己的支付账号以及支付方式,若是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获取不正当利益,将对我们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新闻媒体需要针对这一事件深入分析,并针对民意调查、解决方案收集或者收集观众的建议,并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荐给受众,这样切实提高了民众的安全意识,也能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四)完善人才培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需要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首先,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改变传统思想观念,要认清当前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要及时转变传统新闻媒体的运营模式,要不断把握新型媒体的发展与变化,全面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优势,更好地促进新闻媒体的发展;其次,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学习新型媒体的发展理念、营销手段、运营模式等,使之充分与传统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社会影响力与影响范围。最后,要打造专业全媒体人才队伍。既要引进具有高素质的互联网专业人才,也要培养一批精通媒体业务的专业人才,为新闻媒体传播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2

BBC媒介融合的动因

BBC是在2004年前后开始思考媒介融合的。进入2000年,英国社交媒体和手机媒体飞速发展,用户活跃度增加,大量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离开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BBC突然发现自己的听众和观众流失了。

2005年,BBC做了一个为期一年的受众研究,结果显示:16-24岁的青少年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一周内不会收看任何BBC的节目。这些受众转到了手机媒体与社交媒体那里。这让BBC 时任总裁汤普森认识到:“唯一能确保BBC持续的成功方法就是能追随和连接未来的受众,否则,BBC将最终永远地失去一代人。”BBC作为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为受众服务。受众流失了,影响力也就减少了,服务的意义也就丧失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大背景下,BBC的服务收入不断减少,入不敷出,财务压力逐年增大,而英政府却要求BBC在经济通胀期内执照费不能涨价。BBC只能在降低成本一条路上想办法做文章。BBC选择了在自己最大的资源面上找出路,利用伦敦城中心的一块原有地产翻新装修的机会整合内部资源,将多处分散的新闻制作机构集中在一起减少重复设置,集约土地资源,通过媒介融合的重构,降低节目运营与管理的成本,减轻经济压力。可以说,BBC的媒介融合是一次迫不得已的媒介革命,尽管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深刻的变化,但这个变革还远没有结束,仍在进行中。

在这个背景下,BBC开始追寻受众,筹划媒介融合。第一步,必须要知道流失的受众到哪里去了;第二步,要找寻追随受众。受众流向新媒体,传统媒体就必须与新媒体融合,使BBC有多种媒体形式与受众保持联系。

BBC“找寻追随受众”的思维意味着“受众是媒体的上帝”,不管受众在哪里,媒体要为他们服务。他们如果不喜欢电视现在这种传播方式,那么电视就必须开拓新的传播方式,追随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创新媒体表现方式来为他们服务。

BBC媒介融合的路径

技术是媒介融合的前提条件。BBC的新技术路线是通过盖新楼时“腾笼换鸟”来实现的。BBC在新楼里设计了新的技术连接方案,编制了全新的软件程序,对编辑部进行了重新布局。BBC的技术平台是一个叫做BBC Journalism Portal的软件系统,这个系统能够满足BBC记者、编辑工作所需的所有功能,还可实现BBC员工之间信息共享与工作调度。BBC这个技术路线和软件程序非常重要,通过这个技术路线产生了新的节目制作流程,这个节目制作流程渗透了媒介融合的理念,为BBC新的节目运行方式与流程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BC的技术方案现在看起来很光鲜,但在构思、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软件编程人员和节目制作人员经过了激烈的争论和交锋。技术方案确定之后,在实际运行时,也经历了不断讨论、不断调整直至逐步完善的过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BBC的媒介融合之路依然没有停止,依然在磨合、修改、完善的过程之中。

技术路线变化表面看起来是从旧楼到新楼的问题,其实没有这么简单。它背后是专业人才观念的转变和业务技能的重新建构。媒介融合对年轻人来讲相对容易,但对习惯于传统媒体制作方式的老员工来说就很困难。传统媒体中越是专业的岗位和职业的人转变越困难。BBC采取的方法跟我们国内媒体改革采取的方法很像,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凡是新进入的员工必须按照BBC新楼技术平台要求参加培训,接受媒介融合的理念培训和技术培训,达到要求的才能上岗被聘用。对于老员工,BBC通过制度性安排,进行了强制性轮训。在BBC媒介融合方案确认后,即对在岗职工进行了定岗定编的考核。BBC全台有20%的人员(包括编辑、摄像、管理人员、后勤服务等)因考核不合格而被裁减。

在岗培训什么呢?融合思维下采集的信息素材实际上就是一个数据包,这个数据包要能够满足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需要。要求员工必须掌握融合新闻理念下的全媒体制作技能。比如电视摄像记者,既要熟练掌握各类摄像机的拍摄技能,又要学习图片摄影、广播录音和文字报道等多媒体取材手段。对于融合新闻的制作,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作为一个记者,他要能够判断哪种事件最适合用哪种媒体手段记录与表达。比如在一个发生爆炸的新闻现场,爆炸时在较远的地方听见了爆炸声、警车的鸣叫、人的呼喊,这时声音记录就很适合于广播。如果记者到达了爆炸现场,视觉的记录与表现就更为重要了。

在BBC的新闻实践中,并不是任何新闻事件都要一个记者去完成。重大的新闻事件也会有一个大的团队,有出境记者、录音记者、摄影记者,还会有文字记者、图片记者。但是要注意,在融合思维下,这些记者决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整体。无论是一个记者完成多样素材,还是多个记者分别采集素材,对于BBC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前期的信息采集,还包括后期的信息编辑与整合。BBC新闻培训学院的院长Jonathan Baker说,融合新闻的制作,编辑的思维更为重要。它不仅通过前方记者以及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新闻素材,更重要的是通过编辑与组合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和媒体平台将新闻传播出去。

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的市场份额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出现了下降,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但如果据此得出结论说报纸、广播和电视要消亡还为时过早。BBC技术融合之后形成的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的媒体结构并没有淡化广播和电视的作用。BBC认为,每一个媒体总有它的目标群体,每一个媒体总有它存在的空间。广播适合在移动的环境下接收,电视适合在客厅里使用,基于PC的网络适合在办公的环境下使用,基于手机的网络适合在空余闲暇的时候使用。所以,BBC技术融合之后的媒体格局并没有特别强调仅用新媒体,而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视同仁。

BBC融合新闻的传播流程

BBC媒介融合确定了以大编辑部为核心的方针,重组后的编辑部被称为“超级编辑部”。BBC新大楼的新闻编辑部工作台是围绕大厅中心呈四处放射状,最中心的是一个由8个工作平台组合成棱形的中心调度区,由中心区向两边成放射状散开的工作平台,分别是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的工作区。由中心区中间向两边分开,一半是面向国外受众的国际部,一半是面向国内受众的国内部。

在新的框架下,BBC新闻传播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选题。编辑部从记者和社交媒体获得新闻线索,主编从线索清单中选择当天值得关注和报道的新闻,在编前会上与各媒体、各频道负责人及主要部门制片人一起讨论和确定报道选题。编前会后,这些选题被制成要闻清单登录台内网络平台供各媒体、各栏目负责人和各语种平台选用。在总编辑编前会后各部门负责人还会组织本部门的编辑讨论如何组织本栏目今天的新闻。

第二阶段:制作。前期记者在新闻现场采集的新闻素材以及通过社交媒体收集的各类新闻素材,首先全部进入数据库,经过技术质量选择、新闻价值选择、媒体媒介选择等几级分类分拣,最后进入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体各自的新闻素材库。国内部和国际部的编辑对这些音频的、视频的、文字的、图片的素材进行初编和加工。精编的节目最后进入节目素材库。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等媒体根据自身需要从节目素材库里选择适合自身的节目。

第三阶段:合成和播出。前一阶段制作的单个节目在播出前还需要各类媒体节目编辑的编排,广播电视还有节目主持人的串联播报,最后由导播台编辑合成(电视还需上字幕、上特技、混音等),最后形成节目播出。播出之后,还会接受受众的反馈。受众的反馈又会形成新的节目源。

那么,这个流程怎么体现融合的理念呢?第一个融合的点在选题阶段。面对一个重要重大的新闻事件,BBC是调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共同关注、集中资源、多媒介运用、多媒体呈现、分别报道的。在选题和报道口径确定后,不同媒体根据各自的媒体传播特点和表现特点选择并确定各自的报道视角、报道重点及表现方式。这个阶段的融合是一个多媒体思维与多媒体、多媒介表现的报道融合,主要体现在主编与编辑部的综合调度上。第二个融合的点在制作环节。记者的素材采集必须是多媒体融合的素材,也就是说新闻素材库就是一个融合的素材库,广播、电视、网络、手机需要的各种媒介形式素材、资料、背景材料全部在这儿分类存储着,BBC各个频道、各个栏目、各种媒体资源共享,广播可以“调用”电视的、网络的资料;电视可以“调用”广播的网络的资料;网络可以“调用”广播的、电视的资料。从BBC融合的思路来看,他们实际上相当于我们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各自的网站,还有电信的手机终端等各类媒体的功能和表现形式全部融合在一起了。

BBC融合的思路体现在新闻选题组织、报道策划、素材采集、资源共享、节目编辑、背景共用等各个环节。在新闻媒体的终端呈现上,还是相对独立的媒体形态,比如电视还是电视形态,广播还是广播形态,网络还是网络形态,手机还是手机形态。BBC以媒体融合为基本点的媒介融合,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信息流程的整合与融合。这不同于人们以前理解的媒介融合。很多人以前理解的媒介融合是在终端呈现上,如电视屏幕吸收了网络、移动媒体的部分表现形式等。

在BBC媒介融合的架构里,非常重视社交媒体的作用。但社交媒体在扩大了新闻来源的同时,也带来了甄别真伪的困难。BBC经过探索,已经建立了一套甄别的机制,通过这套机制,大致能判断出信息和信息提供者的真假。如信息提供者通过电话报告自己在现场目击了新闻的发生,BBC马上就会通过谷歌的卫星定位系统找到电话报料者的位置,从而确定他是否真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他们也会在得知报料者方位以及他的相关情况后,通过迅速查找报料人周围的相关人员或事件现场的其他人员来了解情况,并进一步核实报料人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如果报料者提供的新闻图片以及新闻视屏画面处于城市街区中,BBC会利用电子立体地图找到图片拍摄的角度对比新闻图片或视频背景参照物来分析判断图片或影像的真实性。另外,他们还会采取邀请报料人出镜接受采访,以及打电话给报料人进一步了解情况等各种方式,核实相关信息确认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为进一步推动记者编辑运用社交媒体、开发社交媒体,BBC为5000名内部职工每人配备了一部苹果iPhone手机。要求每一个记者编辑都要有自己的微薄账号,学会使用Twitter和Facebook,以此通过社交媒体收集信息来源,丰富BBC的新闻线索。同时规定:只有经过批准的频道负责人、栏目制片人、著名主持人、首席记者等才可以代表BBC在网上“发声”,构建BBC的网络形象。据2012年的调查统计,英国小于24岁的年轻人对BBC的关注度大幅提高。BBC通过这种管理使一个传统媒体迅速与社交媒体融为一体,在年轻人中重新树立了新的形象。

媒介融合对BBC的意义

媒体融合对于BBC到底有哪些好处?随着融合的进程和发展还在不断显现着,现在直接能够看到的有四个。

第一,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节省了节目运行与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融合之前,BBC资源重复消耗比较严重。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不仅不同的媒体要派记者过去,就是同一媒体,不同的节目也会派记者过去,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整合与融合,分散于几处的新闻制作部门被整合进一栋内部开放互通的大楼里,节省了制作空间,节省了交通、联系等制作经费,节省了节目制作人员,提高了效率。

第二,各媒体、各频道、各栏目的节目编辑由于同在一个大厅内,各个编辑部门由于离得很近,有时电话都不用打,走两步就可聚在一起,沟通起来非常方便。每当遇到一个重大新闻事件,不同媒体、不同部门的编辑从各自的视角解读新闻事件,互相碰撞、互相激荡、互相启发,一同进行头脑风暴,会产生很多有价值的想法,大家不仅信息共享,而且智力也共享。各媒体在此展示差异,呈现特点,加强了沟通,促进了相互了解,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了节目质量,这是BBC媒介融合最有价值的一点。

第三,尽管BBC广播、电视、网络的终端呈现形式从外在看没有大的变化,但各自节目的内在流程、编辑理念、运作管理、信息组织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BC不同媒体之间的形象统一了,对外传播与对内传播相互协调了;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播出方式相互补充,给予了受众多种选择,不同媒体终端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多样性需求。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3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69-02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2]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4

一、媒介融合带来的新闻生态环境变化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之下,我国媒介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媒介融合改变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模式,建构了新的新闻生态系统。张志安教授用新新闻生态业来概括数字新闻业在我国的表现特点,他将融合时期的新闻生产主体分为四类,分别是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平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时期专业化、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新闻生产,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使新闻生产模式不再单一,新闻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闻生态环境也变得相对复杂。

一是多元化新闻生产主体带来多元化的新闻。传统媒体时期,新闻生产者是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机构或个人,传播行为有明确的组织性、约束性和规范性,其生产的新闻内容专业性强。而媒介融合时期,技术的发展和平台的便利使人人都能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新闻的呈现方式也因主体的多元变得多种多样,如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闻改变了以往严谨的新闻写作模式,注重新闻呈现的创意,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融为一体,结合新媒体技术以更动态的方式进行传播;再如新闻的风格,一改传统媒体时期新闻写作的严肃面孔,用调侃、戏谑的语体关注和报道热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与此同时,多元主体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碎片化信息、新闻失实、网络暴力、舆情失控等。

二是融合环境下平台分发与内容生产的分离。传统媒体时期内容生产和分发是一体化的,而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的分发平台成了内容生产的展示柜,用户生产出不同的内容免费提供给平台,平台负责内容的分发。平台分发与内容生产的分离使新闻采写编过程中的责任关系出现混乱,部分内容生产的质量受到影响;此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层层转发和再加工后,也会出现变质,甚至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三是新闻评价标准的变化。传统媒体时期判断新闻的好坏除了新闻本身的价值之外,主要由媒体同行、学者等做出专业的评价,新闻中受众的反馈虽然也是判断标准之一,但因反馈渠道的限制其并不是主要的判断标准。融合时期的新闻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样和直观,受众的主体地位凸显,新闻的点击率、阅读量、转发率和收藏量等成为评价新闻的重要标准,甚至已成为新闻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这样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新闻生产为了迎合受众需求,盲目关注热点,过分追求娱乐化和情感化效果,而导致媒体的舆论引导、议程设置功能弱化。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现状

媒介融合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和新闻生态的变化,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专业课程也以此为重点开展了教学改革,但仍需要时间来检验结果。目前,这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缺乏可借鉴的现成经验,需结合学校及专业定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索。2019年2月20日,《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在京,蓝皮书课题组2018年6月至8月对全国19个城市约50多家媒体进行实地调研,从调研结果看“新闻策采编发全流程再造”是我国媒体融合实践的核心,作为培养学生新闻生产能力的核心课程——新闻采写编评策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而当前新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素养重视不够。在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理论素养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进行新闻采写技能培养的基石。理论素养是指记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它对记者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媒介融合以来,技术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教学中能明显感受到学生对技术的追求和重视,而忽视了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也因重实践而对理论素养教学采取的方法不够灵活,无法吸引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

二是对新闻业态变化关注不深入。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行为复杂多变,涉及的传播主体、传播行为、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都有较大变化,在教学中如果不关注这些现象,并分析其本质的话,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盲目跟风,对各种新闻形态不分良莠,容易误导学生,使其对新闻活动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产生动摇;二是混沌不清。学生是新媒体的原生主体,深谙社交媒体的使用之道,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关注业态变化,引导学生分辨不同媒体类型在信息传播中的要求,并使学生领悟融合时期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就会使学生对新闻的认知不清晰,无法理解信息与新聞的区别。

三是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式的非规范性。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对融合报道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为适应行业需求对教学方向和内容常常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因缺乏时间检验和论证而导致其不具备规范性和科学性。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新闻教育的方向不明确,不断调整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难以形成规范,短期内无法形成体系,导致教育在理论深度上不够,在技术创新上又落后,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培养的学生也因方向不明确而无法准确定位身份,从而无法以准新闻人的方式要求自己。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梳理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二是怎样培养出这样的新闻人才?在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改进教学方式,形成稳定的教育路径。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思考

路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结合新闻生态环境变化和新生代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探寻适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路径。

(一)理论基础培养——情景创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观经过时间检验,已经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学术规范,对学生新闻观的创新培养是以理论基础为根基,以学术规范为指导,从宏观认知到具体实践在各个环节逐步落实。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宏观认知部分是理论教育的源头,在宏观认知部分,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将理论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分析,使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部分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结合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可采取的方法是情景创设。源自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老师或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情景”便成为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中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的环境,把情景创设当成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基础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置身于符合教学需要的环境中,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过程呈现出来,帮助其理解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在此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是自行建构理论认识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收和記忆理论,而是通过意义的建构自行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二)教学环节贯彻——策略设计

从新闻敏感到新闻发现、新闻选题的确定和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教学环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都不可缺位。密斯-雷根模型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结合这三类策略,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新闻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的组织、内容的传递到资源的管理都应进行设计。

如在新闻发现力这一部分,学生的政治敏感和格局显得十分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及时捕捉新闻信息,并对新闻价值做出判断。这一章节是学生较感兴趣的但也容易走进误区的,教学内容应以横向组织为主,将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学科融合,扩展学生的视野。视野越开阔,选题来源就越广泛,新闻价值判断就越深刻。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个环节的主要问题是只告知学生政治敏感和格局很重要,而未告知学生如何强化敏感,扩展视野。这种只靠记忆存储的知识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并最终消化吸收,在今后的实践中容易出现思维僵化刻板的现象,学生会缺乏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辨别力,无法正确地分析新闻价值。

在新闻选题的确定和策划环节,理论素养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选择何种视角,采用何种方式,体现何种价值,产生何种效果,这些行为都受记者新闻观的影响。因这一环节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比不同选题效果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新闻观对新闻活动产生的影响。

在新闻的写作和内容的生产上,更应注意指导思想的把握。新闻背景材料的选择、主题思想的突出、叙事的方式方法等都应注意社会效果和舆论引导,教学时应将可能产生的具体问题梳理出来,使学生避免出现相应问题,此外在实践中也应多加指导,把握方向,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专业新闻生产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学习主体引导——正确解码

知识传播受传者接受了知识传播者传播的知识信息(符号)后,必须经过解码,即还原到可以直接思维的语言表现形式。学习主体是否能够正确解码,如何纠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现和引导的。理论素养的培养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最终的目标则是让学生在媒介融合环境中能用正确的方式面对各种复杂情景。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舆论复杂多变,各种新闻文体的产生使学生眼花缭乱,平台上良莠不齐的内容让沉迷于社交媒体的年轻人容易盲目跟风。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学生对正规教育中的知识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现实进行分析,通过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以案例分析和专业解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闻现象,要求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以专业新闻人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学会有效处理信息。

具体到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闻记者的职责,使学生认识到记者除进行新闻采写外,还要能进行舆情研判和沟通群众。技术的便利使人人都能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中,由此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舆论发酵、新闻反转、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作为记者有责任以专业精神面对这些问题,适时地引导舆论、呈现真相、净化网络空间。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5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2]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转贴于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6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媒介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已经进入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升级换代的重要阶段。中央明确指出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伴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我国跨媒体人才培养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这其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媒介融合的推进。

一、当前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思路上存在误区,一些概念及政策边界亟待廓清。一些人将媒介融合简单定义为传媒从业者跨媒体技能的培养,将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简单定义为广播电视媒体从业技能、网络媒体从业技能和书面媒体从业技能培养的简单结合,而忽视了媒介融合是多种媒体之间的聚化裂变反映,它催生了新的媒介理念、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运行机制等,带来的是媒介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它对传媒人才培养带来的是从理念、机制到内容的系统化创新,绝非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叠加。还有一些人简单地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一个实践命题,单纯注重应用层面的技术融合、运行机制融合、所有权融合等的路径考察,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进路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导致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二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工作亟待加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储备需要进一步夯实。面对媒介融合快速推进的态势,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预研及理论储备工作明显滞后。当前只有个别高校对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路径等在学理层面进行了关注与研究,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尚未形成有效对接,具有通用性、被相关高校所普遍认知与接受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分层化、多类型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进入大多数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视野。媒介融合相关要素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话语通道亟待疏通、话语内容亟待补位、话语效果亟待进一步彰显。

三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现状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形势发展需要。当前我国传媒单位中跨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后培训、传媒从业者自我兴趣迁移等方式来实现。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一个专业开展普及性、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实践。在一些开展媒介融合试点的高校,也大都局限在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增加媒介融合背景、现状及趋势等的相关介绍,或者开设一些媒介融合关联题材的选修课等;设置若干研究课题,开展国际媒介融合最新发展动态及国内媒介融合现状、趋势等的追踪研究,提供媒介融合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理论研究等。或者以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等形式,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开展跨媒体技能培养的尝试等。媒介融合专业的师资储备、培养培训力度亟待加强,相关教材建设等急需填补空白。从总体上说,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因素、产业发展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因素发挥其对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引领及变革驱动作用,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辐射面、推广力度及现实绩效等都“乏善可陈”。

二、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内在成因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传媒教育与传媒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媒介融合对传媒教育创新的引领力、整合力、渗透力、发展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梳理与完善。办学与市场发展相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较为明显的弊病。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忽视办学实际及办学规律,简单迎合市场表面的发展态势,导致办学在战略方向层面出现误差;二是高校漠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在办学中墨守成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应用性专业,虽然从总体上说我国传媒院校与行业保持了密切联系,但是两者之间一体化、协作型发展格局仍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校企之间的合作仍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尚未进入到传媒发展战略设计、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创新、传媒形态与传媒门类变革等核心业务层面,高校对传媒企业深层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拉动作用有限,这也直接制约了传媒院校深度追踪行业发展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规律,适度超前引领、预判行业发展走向的能力,使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发展实际相脱节。即使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体制环境相对健全,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政产学研合作机制较为完善,合作成效相对明显的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传媒变革的最新趋势投射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仍然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其传导机制过于复杂,反应机制的敏锐性有待提升。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当前传媒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态势下,传媒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市场份额的博弈,热衷于挖人才、抢时段、买创意获取竞争优势,在人才梯队建设、长线技术储备等发展命题上关注不足,严重忽略了传媒院校办学对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力,进而造成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合作动力的流失,对传媒院校贴近行业一线办学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同时在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中,过分重视传媒企业主体与传媒院校之间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政府调控、引领职能相对不足,在合作某一方出现问题时较易影响到整体的合作格局。传媒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办学机制的内在调适与优化能力不强,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紧迫感、使命感的认识有所欠缺,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性不足,在遭遇政策壁垒与行业藩篱时,破解体制障碍的勇气与办法不多,其重要原因在于当前的高校办学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分解了市场竞争对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压力,即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反响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高校办学资源获取的压力。所以解决好校企合作的深层次问题,促进传媒人才培养创新与媒介融合发展现状的紧密结合,提升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不仅需要从战术上进行规划与布局,更需要解决战略层面的制度障碍及动力机制建构问题。

三、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视角

提升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传媒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最关键的是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与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分为战术与战略两个层面。战术层面主要解决基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实施路径的保障体系建设,战略层面重在解决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深层动力机制建构及体制障碍破解的问题,建立起促进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在战术层面的制度体系建构中,当前需要做好四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疏通媒介融合进入传媒人才培养视野的话语通道,在顶层设计层面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伸展空间。通过将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纳入党委、政府文化及教育决策的视野,为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与文化土壤。地方政府在区域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才队伍建设对传媒及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及保障措施等,尤其要关注好、回应好新形势下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问题,阐明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意义、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及保障机制等。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发展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制度设计层面构建产学研贯通、面向市场、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前沿,有效推进办学创新、提升办学质量的理念与机制。各高校尤其是传媒院校在制定学校“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时,要充分注重将最新的媒介及文化产业发展动态纳入办学视野,作为办学的重要权变因素加以考量,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提供制度空间。二是要厘清形势与要求,摸清规律,科学设计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分析媒介融合的走向,对未来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层次等形成全面科学的判断,作为编制人才培养规划、确定招生数量,分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在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方式等系统化指标体系,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新”与“旧”的结合,要注重对传统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手段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梳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要注重“快”与“慢”的结合,媒介融合人才培养不能一味求快,盲目追求“新奇特”的形式美感,要尊重培养规律,踏准产业创新的步骤,注重实效,注重衔接,分层次、分阶段地有序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注重“普”与“特”的紧密结合,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要尊重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把握其通行模式与常态机制,同时又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与办学特色,提炼有特色的办学内容、办学环节等,进一步提升传媒人才培养的效果,凸显传媒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三是要完善媒介融合人才的保障机制。完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有相关研究基础高校联合培养媒介融合专业博士生,在国内积极尝试开展媒介融合专业的硕博士教育,从国外选聘部分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来国内开设讲座等,全方位涵养师资。推进业界与高校师资互通计划。高校具有传媒教育背景的师资去跨媒体业务经营较好的企业开展定期实践,积累业界工作经验,吸引、引进一批具有媒介融合工作经验的业绩精英,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知名院校培训后,充实到传媒院校一线教学队伍,开展媒介融合的相关教学工作。政府和高校要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优惠政策,确保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7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03-03

On Path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industry, cultural fusion, the fusion technology, capital, protoplast fusion, the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ppro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Keyword Traditional Media; New Media; Fusion Path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会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因此,2014年被业界称为“媒体融合年”,也是我国传媒业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我国媒体规制主体积极推动新旧媒体融合,“融合发展”的政策话语因此成为我国新旧媒体发展的时代语境。在“媒介融合”学术话语的理论支撑下,在“融合发展”的时代语境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路径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兴起的,以数字介质作为载体、阅读终端的新媒体形态,主要表现为互联网、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相对于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属于新媒体形态。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互联网出现以前出现的媒介形态,如以纸介质作为载体、阅读终端的书籍、报刊、杂志等,还有曾经被认为是新媒体的广播、电影、电视,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兴起以后,在智能数字终端面前纷纷成为传统媒体形态。

1.1“技术赋权”与“融合发展”

著名学者郑永年的“技术赋权”理论认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赋予广大草根公民在虚拟技术空间自由参政议政更大的权力;“技术赋权”推动了中国社会、中国媒体的变革。[1]我国媒体的规制主体面对互联网的“技术赋权”,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改革方案。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文化商品化,传统媒体的发展在参与世界媒体竞争中对于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和掌控能力明显下降。新媒体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异军崛起,迅速占领世界媒体市场,其市场占有率、传播力、影响力大幅度上升,成为世界媒体竞争格局中重要的新锐力量。媒体规制主体在充分考量世界经济的发展、媒体市场的竞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媒体现实的基础上,一方面要照顾传统媒体的千年影响力以及用户长久以来形成的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和使用习惯,传统媒体的市场贡献,媒体规制主体要继续扶持传统媒体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传统媒体的经济效益以及其快速增长的客观事实,媒体规制主体要促进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转型是我国媒体规制主体在早期阶段提出的媒体发展战略,旨在推动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为新媒体。随后,媒体规制主体和业界实践主体认识到单纯的将传统媒体数字化不是最佳解决方案,于是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1.2“用户行为”与“媒体重构”

对于融合发展,学界普遍认为这不是一个学术话语,仅仅是一个政策话语;业界对于融合发展的认识也并不到位,尤其是部分小微媒体和采编人员甚至认为融合发展和自己无关。事实上,融合发展作为一种新旧媒体的宏观发展战略,对于小微媒体组织和新闻出版传媒工作者个体而言的影响是长远的、根本性的,这种影响不是当下和即时即刻的,因此,他们暂时还感受不到融合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

2014年艾瑞咨询《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行为研究报告》公布的对中国数字阅读用户的最新研究显示,2013年有超过85%的用户使用过数字阅读服务。统计数据表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用户需求”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动力之一。

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是现代媒体格局重构、流程再造的必经之路。既要照顾纸媒的发展,又要照顾到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将二者结合起来,宏观从产业、技术、组织、制度等多个层面,微观从内容、载体、终端等多个环节进行系统化、逻辑性的重组和再造,革新中国媒体传播格局,全面提升我国媒体的规模、市场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十分必要,那么其融合需要从哪些路径切入呢?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分析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在业界的探索中不断明晰,在媒体发展实践的道路上逐渐被证明可行或者不可行,并得到调整和完善,宏观来讲,离不开技术、制度、组织、产业等,微观来讲,离不开内容、载体、终端等。

2.1产业融合路径

产业融合搭建起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业态路径。新媒体产业发展起来以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产业边界日渐模糊,两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媒体融合的产业环境逐渐成熟起来。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传统媒体尝试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为“融合型”的新媒体企业,新媒体企业探索吸纳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拓展自己的服务渠道和传播终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产业融合之路在探索中不断拓展开来。

我国的传统媒体是沿着“党和政府的喉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转企改制-产业化、集团化、数字化”的发展路径展开的,经济因素、市场因素在传统媒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未来我国传统媒体市场在媒体产业发展、媒体资源配置中也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传统媒体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媒体产业的融合,在表面上体现为国家软实力,实质上体现为国家硬实力的重要支撑。“要通过拓展版权许可的范围、注重内容产品的立体开发以打造内容优势,开掘多媒体选题资源、借助多媒体宣传营销以整合多种资源,做好电子资源转换、创立产品数据库、构建网络互动平台以推动数字变革,实现跨媒体经营、探索全媒体出版模式以寻求战略联盟,来实现出版产业的媒介融合[2]”。2013年,新华书店创新赢利模式,与京东等电商合作打造网上和网下相融合的出版物销售模式,实现网络销售近亿元,码洋近2亿元,为实现出版物市场多元主体的共赢进行了尝试。

2.2文化融合路径

文化融合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提升媒体竞争力过程中对于媒体内容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创意开拓。无论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需要传播内容,而且是能够吸引用户且用户需要的内容,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媒体起步早、发展时间长,积累的内容资源丰富;新媒体刚刚起步、发展时间短暂,在内容资源方面十分匮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需要共享内容资源,怎么样共享内容资源,怎么样配置内容资源,新旧媒体面对共享的内容资源如何使用,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文化路径。毫无疑问,文化创意是解决新旧媒体融合的重要手段,文化是新旧媒体融合的灵魂所在。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增加消费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创意和设计提升”,“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单位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先进文化互联网传播吸引力。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推动动漫游戏等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民族品牌”。

传统媒体是信息服务、文化品位和精神影响的聚合体,在传统媒体发展实践中表现为传统媒体与文化的融合。传统媒体和文化之间的融合目标是要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创造能够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精华、影响世界的出版文化产品。传统媒体的内容、渠道和传播能力要服务于人类文明进步和产生能够影响世界的思想,要能够代表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传统媒体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与生俱来的。传统媒体有史以来是“文化”的代名词。以书、报、刊为载体的传统媒体是历代统治者、知识精英所公认的最有文化的传播媒介。在经济与传统媒体融合程度日深,媒体产业发展起来之后,传统媒体和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成为媒体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传统媒体的“魂”、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2.3技术融合路径

媒介融合的始作俑者是技术融合,技术推动了媒体的发展,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的出现,三网融合技术则推动了新旧媒体的技术平台融合。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在同一技术平台进行信息的采集、编辑、、产品营销、增值服务等。新媒体的技术终端可以承载和传播传统媒体的所有内容。技术的融合,从源头上推动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并带动了产业、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深度变革,重构了媒体的流程,再造了媒体组织。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媒体技术的趋同,技术的趋同又促进了不同类型传播媒介间功能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媒介自身结构的调整。”[3]2013年,南方报业集团与IBM、软通动力计划在江苏昆山合作建立基于媒体的云计算中心,现代传播集团投资整合“综合数字出版系统”,时尚传媒集团推出全球首家时尚社会化媒体平台i时尚,探索传统纸媒全面数字化、全媒体化、多元化发展的路径。媒介融合在我国传媒业的实践,归纳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行政主导传媒融合;市场优化配置传媒资源实现融合;各类媒介传播技术手段、形态、业态之间的融合。计算机、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传统媒体领域,并以传统媒体难以想象的速度实现传统媒体和技术之间的融合

发展。

数字技术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加速了我国传统媒体由行政力量、市场作用促进媒体融合向由传播手段促进媒体融合转型升级。传统媒体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变革了传统媒体的策划、创意、编辑、复制、印刷、发行和消费模式,优化了传统媒体传播流程和组织结构,在传播范式、创新模式、活动方式、传播形态、传播业态、阅读模式等方面颠覆了人们对于传统媒体的认识。传统媒体和技术之间融合以后出现的数字出版、数字媒体等新兴媒体形态,正在不断创新传播业态,对我国传统媒体行业、事业、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实现我国媒体业跨越式发展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2.4资本融合路径

资本融合是现代传媒集团建立的重要融资途径,融资、上市、并购、组建大型传媒集团,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又一条路径。新型传媒集团,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进行规模化媒体运作,增强中国传媒国际影响力、传播力,参与世界大型传媒集团的全球传播竞争。

“互联网思维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已成为推动新业态竞争的关键。”[4]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引入金融机构的现金集中管理解决方案,建立符合出版集团公司特色的现金管理网络和管理体系。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首次向武汉三新书业、亿童文教等民营企业授予出版物全国总发行权,武汉亿童文教登陆新三板市场成为湖北省民营新闻出版广电企业上市第一股。出版产业化、集团化、转企改制等一系列国家出版行政管理政策相继实施以后,我国出版传媒集团发展需要稳定的资金链、产业链,单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扶持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出版市场竞争。为此,我国政府在2012年专门出台了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有关制度安排。我国出版传媒集团可以与民间资本在产品、项目、资本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合作。因此,出版传媒企业在完成公司制改造以后,为拓展融资渠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确立在出版市场的主体地位,积极进行上市融资。在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制度安排下,不少国有大型出版传媒类上市公司尝试与民间资本进行合作,增强出版竞争力和传播力。同时,为了鼓励纸媒和资本之间融合发展,国家要出台诸如传统媒体技术创新融资、税收优惠等政策,刺激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积极性。

2.5跨界融合路径

跨界融合通常是指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的媒体融合,跨界融合是对我国传统媒体分业发展、属地管理等现有规制的改革和突破,跨界融合是对传统媒体资源和新媒体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跨界融合,新旧媒体在市场、资本、管理、资源等方面进行重新布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媒体格局重构的过程中实现融合。在我国传统行政管理体制布局下,媒体管理是将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与传播渠道人为分开进行分业管理与控制。而西方发达国家在媒体管理方面对于媒体、渠道、业态之间的边界限定是相对比较宽松的,正因为如此,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在媒介融合方面取得了先期成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要实现新闻出版强国的梦想,需要大力推进媒介融合,推进各类媒介形态、各种媒介业态之间的融合发展。2013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实现传统媒体各业态之间的融合发展在顶层设计、政府管理机构层面重构了国家传媒体系。

传统媒体各业态之间融合发展的初级阶段是跨媒体融合。跨媒体融合,是指各类不同媒体平台之间的重新组合、各类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重新聚合、各类不同媒体业态之间的重新整合。现阶段,对于传统媒体各业态之间的融合,在技术层面上是对传统媒体传播介质的外在形式进行重新组合或对阅读终端通过现代数字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实验与科技研发;在管理层面上是国家行政主导;在媒体产业发展层面是市场对媒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结果。传统媒体不同业态之间融合的高级阶段是全媒体融合。

目前,国家建立了6个部级印包园区(上海金山国家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西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河北廊坊国家印装产业园区、天津部级新闻出版装备产业园、华中国家绿色印刷包装物流产业园、江西赣州吉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北京、上海、广东、成都4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和10余个国家音乐产业园区以及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12家部级数字出版基地。基地和园区的建立,为传统媒体产业转型、产业集聚和不同业态之间跨行业、跨地区、跨领域融合提供了产业孕育平台。

2.6中西融合路径

中西融合是中国传统媒体参与世界媒体竞争,实现与新媒体融合的全球传媒战略。“媒体融合”首先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媒介融合形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型国际传媒集团,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传播西方文明、西方价值观,影响力和传播力巨大。我国媒体发展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媒体融合的成功经验,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全球路径。“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走向世界,不仅要输出产品、技术和资金,更要输出思想、理念和方法,图书是传播先进思想的重要载体。”[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概念、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影响了我国理论界对于传统媒体等文化改革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文化实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呈现出国际国内互通、全球一体、互相影响的融合发展格局。我国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媒体“走出去”的政策,国内媒体“走出去”,国际媒体“引进来”,国内媒体和国际媒体在国际贸易中交流、碰撞、融合发展。国内媒体和国际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是建立在利益交换、商业互惠、经济共荣、文化共享的基础上的。国内媒体和国际媒体需要互相进入对方的市场,互相进入本身就是一种融合的表征。在互相进入的过程中,双方媒体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所要共同遵守的贸易规制、物流、资本、产业等都需要接轨,“版权”是国内出版传媒和国际出版传媒之间融合发展的关键。2013法兰克福书展输出版权2628项,引进版权1431项,版权输出比去年增长9.1%。第2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3667项,比去年增长11.2%;达成各类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协议2091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2%;达成引进协议1576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0.1%。[6]国际版权贸易成为中国与世界出版传媒融合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渠道。

对于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问题的探讨,具有阶段性。在当前媒体发展阶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主要解决产业融合问题、技术融合问题,在产业融合和技术融合成熟以后,制度融合、组织融合等将会进一步推进,从而实现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

[2]周山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J].编辑之友,2010(2):34-35.

[3]仝冠军、乔先彪.新技术与出版业的未来[J].出版广角,2007(12).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8

生态文明观已成为国际间的共识,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对原本融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形态中的生态观念,应当加以传承并升华,使之成为生态观念的自觉。生态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之根本,脱离或是偏离这一根本的建设都会成为“无本之木”。切实做好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关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其意义不容低估。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谭振江在《生态观念的自觉与传播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义》一文中,对生态反思与生态文明观的缘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本质以及生态观念传播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进行探析。

礼仪文化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律己敬人的行为系统及交往文化。它是在区域文化心理及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乡土社会集体意识的标志,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维系传统乡土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石。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今天,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礼仪文化在当代乡土社会传承的状态如何呢?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傅琼?熏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意在《礼仪文化在当代乡土社会传承的现状及思考——基于江西的调研》一文中通过调研发现,随着社会的变迁,礼仪文化传承总体形势并不乐观,传统集体礼仪文化活动渐趋式微,传统家庭礼仪文化规则有所变异,传统个人礼仪文化规范逐渐消失。为此,作者提出通过挖掘礼仪文化传承的经济价值,复兴部分集体礼仪文化活动,坚守慈孝家庭礼仪文化规则,建构和和个人礼仪文化规范,将保障礼仪文化传统在乡土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公民媒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值得探讨。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必须依靠政府、学校、家庭以及媒介等多方面的力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团体,整体性推进媒介素养教育事业的发展。上饶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晓燕在《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探析》一文中从政府性路径:重在加大政府的保障力度——此乃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之前提;学校性路径:重在发挥学校的主体功能——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主导;家庭性路径:重在树立家庭的主动意识——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关键;媒介性路径:重在加强和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根本;社会性路径:重在营造社会整体的大教育氛围——此乃媒介素养教育之基础这五个方面对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作出重点性分析和思考。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国防生高校教育培养与部队需求相衔接,是国防生培养的关键。目前,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仍存在着融合不全面、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够等问题。南昌航空大学海军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黄月胜,南昌航空大学海军学院教师马明辉在《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与研究》一文中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在基础教育中有机融入军事专业性元素、军事理论性元素、军事技能性元素。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9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一、媒体的整合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

二、我国媒体融合的现状

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我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充分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

由于我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

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

三、媒体融合的机遇

传媒行业进入了多种媒体并存及逐渐相互融合的阶段,尤其是网络与数字化科技的不断深入和普及,出现了网络、媒体、通信三者的“大融合”,使受众呈现“碎片化”趋向,媒介消费变得多元,消费心理和行为越来越难以捕捉。这些都标志着人类已经进入了分众传播时代。毫无疑问,其必然给与媒介紧密结合的广告业带来影响。在任何单一的媒体刊播广告就能打响一个产品或品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传统的广告运作已日渐显露出它的弊端。如何以有限的预算“网罗”受众,打动他们的心,使其主动参与进来,不知不觉接受广告信息,成了广告人冥冥苦思的问题。

四、电视媒体的转变

作为大众传播中的强势媒体,电视的娱乐功能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电视娱乐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电视娱乐节目经历了形态上的各种变化,仍然在不断发展演绎出新的节目样式和娱乐创意。然而,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崛起,电视娱乐节目生存发展情况堪忧。目前对电视产生直接影响的新媒体,包括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异军突起,催生新的娱乐形式和娱乐浪潮,强势吸引受众有限注意力资源,分割受众休闲娱乐时间,改变人们娱乐习惯,塑造出新的娱乐文化形态,同时它们也对电视媒体以及电视娱乐节目产生直接与间接影响。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10

一、引言

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是电视新闻领域中的重点研究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在融媒体背景下媒介方式快速发生转变,必然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使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对以往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相关的研究进行深入研究表明,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转变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时间的积累与推动下不断融合、演进[1]。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多种媒介载体,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形成资源融通的融媒体。根据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的各种特点,必然会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提出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研究,致力于在融媒体背景下,创新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并通过实践的方式证明该创新路径的有效性,为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途径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二、融媒体背景

融媒体指的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又能够结合不同媒体,由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共同构成具有资源互通性的新型媒体。在融媒体时代主要针对宣传、人力以及内容进行整合,能够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媒体整合到一起,实现资源融合的最大化。融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为:具备成熟的媒体市场、大众传播途径广泛、媒体与利益不存在直接关系以及信息传播具有明显针对性,由此可见,相比传统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具有信息多样化、受众范围广的优势,基于此,本文进行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与实践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三、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

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创新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一方面是媒介方法引导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媒体形态引导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第三方面是传媒人群扩大化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针对这三方面的具体研究内容,实现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创新。

(一)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现了从单一到综合的演变。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中,传统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主要依靠独立媒介实现,导致其在媒介传播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完全能够实现构建信息传输方与接收方之间的信息互通,逐渐演变为综合平台[2]。结合谭天教授在谈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演变过程中指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实现从传统媒体向多媒体融合平台中的重大转折”。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与融媒体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结合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不再是线下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线上传输的方式,打造个性化的电视新闻传播综合平台。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已经从独立媒介到综合平台的演变,能够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速率[3]。总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在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同步传输以及有效性数据的传输,并且在当下社会时代社会背景下,支持多个终端媒介对相同新闻进行传递,此种方式更是激发了大众对新闻的热爱,并做到了对电视新闻用户的拓展。

(二)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可视化演进

在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不再局限于电视或报纸期刊,而是将电视新闻采用一种动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闻信息的可视化处理[4]。在融媒体背景下以UGC为核心,针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整合内容。通过融媒体背景新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以UGC为核心整合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并利用融媒体背景下的多种媒介,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提供资源数据。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对交互信息的三维建模等手段,将记者多渠道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融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视新闻传播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仿真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即便无法对事件重演,但同样也可使人们在虚拟场景中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5]。例如,周杰伦与邓丽君的同台演唱,这一事件的原理便是动态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通过此种方式使人们感知事件,做到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静态到动态可视化演进。

(三)电视新闻传播途径从专业采编到大众参与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播媒介和传播形态的颠覆性变化,伴随新闻采编手段与编辑技巧的广泛普及,造就了群众广泛参与的新闻传播途径。不同于传统的专业采编组,融媒体背景下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人人也可以成为一个热点新闻的助推节点。大众生活中的任何一点新鲜事,不再需要专业记者的猎寻,事件的亲历者、围观的热心群众都会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当作简易摄录设备记录下新闻发生的全过程。大众参与的新闻传播具有及时性与真实性两大特点。及时性体现在,新闻发生的同时,大众充当的“采编组”就已经就位,实时的记录下了事件的全过程,并且是从多个视角同时记录,再通过近于同步的方式到各个新闻传播平台,用实况转播的方式记录着身边事,能够让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互动参与新闻评论,甚至能够左右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这一点是传统新闻产业难以做到的。真实性体现在,新闻报道员不再是第三者视角的专业记录人员,而是变成了新闻事件的亲历者或者参与者,报道新闻时的措辞组句都带有了事件相关人的情感因素。由于是事件相关人,对事件的了解和理解就更为深刻,传达给受众的新闻信息就会更深、更远,同时,新闻受众得到的是第一手的资讯,感受的是讲述者真实的情感倾诉,这样的意境更为容易形成共鸣,将新闻受众带入到新闻事件中,仿佛亲历者一般读取新闻事件。这个真实性特点也是融媒体背景下广泛传播特质带给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深刻创新。融媒体的广泛参与普及了新闻采编的专业技巧,拉低了新闻传播行业的技术门槛,新闻稿件的编制得以大众化参与,拓宽了新闻传播的途径。融媒体的到来,拓展了新闻传播的平台,丰富了新闻传播形式,拉近了新闻传播机构和受众的距离,颠覆了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现了从理念、展示方法甚至观众参与方式三个维度的创新。

四、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实践

根据上述在融媒体背景下,提出的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将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应用在实践中。例如,在早期人们仅依靠电视获取新闻信息,但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可直接使用终端手机设备实时接收或发动信息。并且在融媒体背景下,人们也可以在终端媒介上利用了解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此种现象便表明了新闻主体已经发生了转变。除此之外,在融媒体背景下,每一人都可以称自己为“记者”,社会群体将其自身看到的信息上传到网络媒介中。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后,从而在社会中产生热烈讨论,此种舆论现象也称之为新闻效应,也正因新闻传播主体对象的增多,当下时期也称之为“自媒体时代”。在这种时代下,社会群体、媒介平台、新闻产业三者之间的信息能够充分实现在网络中交互。针对某个发表的新闻,多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因此,这也使得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的面向主体更加丰富。为了确保在多元主导社会背景下新闻的积极效益,应尽量降低在新闻前的“审核人”,降低新闻的议程,并重构新闻在市场传播的主体格局,接收大众对新闻的点评,从而使得新闻传播覆盖面更广。但是作为职业媒体人,还需要有足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发现融媒体蓬勃发展造就的新闻广播事业繁荣背景下同样存在着短板甚至风险点,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才是职业媒体人的职责所在。问题表现为融媒体的广泛参与性导致新闻稿件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观点不正甚至道德水准低下的稿件充斥其间,污染了观众的视听,也容易形成新闻误导。在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的实践中,需要对所有融媒体平台中播送的新闻进行审核把关,建立稿件审核发表的标准化规范,明确分类以及审核要点,用严格的条框筛选掉质量低下的新闻稿件,推送积极向上、质量优良的新闻稿件,才能为观众奉上有品质、有内涵、有意义的佳作。由此可见,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在实践中的优势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受众能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多种媒介获取信息,同样新闻工作者也可以通过上述媒介传播新闻信息。

五、结束语

通过上述研究,明确融媒体背景为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所赋予的价值,能够明确融媒体对电视新闻传播途径创新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媒体背景的变化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已经尽可能地对本文研究进行了完善,但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在于没有针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主体方面进行详细研究,这一点在日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希望通过上述研究,能够为促进电视新闻传播途径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专业性建议。

参考文献:

[1]韩舒宜.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03):43-44.

[2]霍学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创新途径[J].中国报业,2020(16):32-33.

[3]张威.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创新理论[J].西部广播电视,2019(04):76-77.

媒介融合的路径例11

二、媒介融合中媒体信息传播观念的嬗变

(一)传媒产品生产方式的革新

传统的媒介机构,对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产品的生产,还停留在PCC(ProfessionalCreatedContent)的模式上,即专业内容制作模式。这种生产模式的特征是信息的采集与完全由媒介机构负责,信息的接受者处于“我说你听”“我做你看”的被动地位,很少有主动选择的权利,更不用说参与制作了。而媒介融合时代,传媒机构首先要实现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PCC模式与UCC(UserCreatedContent,用户制作)模式的共存。媒介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闻乐见的信息题材进行加工、制作和传播。实践证明,许多用户上传的新闻信息甚至早于主流媒体的传播时效,如2010年元月,央视新楼失火的信息就是由互联网用户第一时间采集,第一时间在微博中,进而由网友相继热议、转载而进行的信息传播,这比传统媒体报道的时间都要早。同时,媒介机构也可以将用户生产的信息内容作为制作素材或新闻线索,进而展开深入的跟踪报道,如2011年“甬温动车事件”的动态信息就是微博用户通过互联网生产的,许多电视台所使用的视频和图片都是来自现场亲历者所拍摄的。另外,用户也可以利用媒介机构搭建的平台,建立自己的个人门户或电视台,如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的爱西柚平台。此外,用户制作模式,也制造了很多社会热点问题。随着日常视频采集设备(手机或DV机)的普及,加之视频编辑、上传和网络共享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独立制作的多媒体短片风靡一时。2010年最热门的一段网络视频,就是由普通用户录制并上传的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演唱的《春天里》,二人也凭借着由此媒介热点所赢来的超高人气,成功登陆2011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这些都是信息生产PCC与UCC共存的典型模式。

(二)传统信息传播时空观念的破除

媒介是一个万花筒,其通过即时的信息采集与传播为人们提供了新鲜、生动的资讯,这也使得媒介本身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窗口。但是,传统媒体的单向时空传播结构,线性传播顺序,使大众很难实现对信息的自由控制(如时移点播、信息检索、信息上传与下载、多终端无缝对接等),造成了信息传播与接受的非对称,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媒介融合中,传统媒介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自身的改造,可以实现信息的自由点播、预定、录制、检索、甚至是视音频互动、个性化订制等,这便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中时间的限制;另外移动手持媒体的不断发展,催生了手机报、手机电视节目等媒介产品形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点播其所需要的信息,如手机视频业务、手机网络电视平台、CMMB手持电视等,这种信息传播与接受的移动性便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中空间的限制。

(三)由大众到分众:个性化、碎片化信息的生产

人们个性的细分和多元化趋势,使媒介信息生产不能再按照过去“点对面”、“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现在打开电视机,我们会发现有足球频道、钓鱼频道、游戏频道、靓妆频道、高尔夫频道、股票频道、地方戏曲频道等等;点击开门户网页,我们会看到时政版块、民生版块、财经版块、娱乐版块、体育版块、军事版块等;这样的信息分类与生产方式正是要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同时这也使媒介产品形成了两个新特征:即内容规模化和产品差异化。传媒机构过去的信息传播是采取“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信息要统一采集、统一制作、统一分发。比如报刊,记者的稿子要统一编辑、统一排版、统一印刷、统一发行;又如电视,因其具有超强的复制能力,电视节目由电视台统一播出,呈现在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上,中央电视台刚刚成立时只有一套节目,发展到目前除去外国语频道,也有16套节目;各地的电视运营商为数字电视注入的收费频道更是多达近200套,如此大规模的内容集成与差异化的电视产品分发,正是由过去的“一对多”到现在的“多对一”的转变,而实质上,这也就是媒介产品生产由面向大众到面向分众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也是由信息消费者个性化、碎片化的需求所导致的。

三、媒介融合中媒体信息传播路径的三大变化

(一)数字化整转

数字化整转是媒介融合中信息传播路径变化的两大特征之一。媒介信息内容的数字化主要是指对媒体文字、图像、语音和影像等内容,运用数字化信息制作、存储和传播手段进行的整合。数字化手段实际上就是将传统的纸质媒介、模拟信号等生产和传播方式转化为由0和1二进制数字构成的“比特流(bytes)”,在特定的网络中进行信息的传播。内容数字化整转的意义在于,媒介机构在进行信息内容的生产时,只需一次投入、一次生产,最后得到的媒介产品可以以不同形式,在不同技术环境和传输路径中进行管理与应用,这样同一媒介产品被重复利用和销售的机会就会增多。以电视为例,传统的电视产品是通过模拟信号进行传播,电视节目只能在电视媒体进行播放,如果广播要播放某一电视片或电视节目,还需在录音棚进行声音的二次提取和剪辑;但内容数字化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数字化的电视节目,不仅可以在广播中直接播放声音,更适用于在手机网络电视平台、网络媒体、CMMB手持电视等接收终端上进行播放。而且数字化的节目制作与传播路径,减少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干扰,信息传输质量会更高;同时,数字电视平台嵌入EPG(ElectronicProgramGuide)电子节目指南界面,基于此界面,用户可以了解当前节目信息、播出进度,也可以对前一时段节目进行点播回看或对后面时段的节目进行预约与定制。相应的节目内容也会具有一张电子信息标签(Tag),无论对于节目的储存、检索、管理、应用,还是基于平台的点播,都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标签的匹配来实现。数字化整转会产生大规模的数字化内容,这些媒介产品的储存、管理与应用就需要一种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便是“泛库理论”——库储存、库管理、库传输,即庞大的节目容量催生了媒介产品数据库的生发。数据库技术是节目信息加工、处理、存储的信息技术,使得信息的大规模存储、大规模处理、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流通有了实现的可能。人们可以按照标准进行数据的输入、编辑、修改、查询、应用等,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⑵。这个数据库不仅是一个节目资源库,同时也是一个庞大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后台系统会根据用户对媒介产品的使用情况生成相关参考数据,如节目收视情况、用户兴趣指数、热门点播排行等等。围绕这两大数据库所展开的媒介产品营销是未来信息传播的关键。⑶

(二)交互式传播

信息传播渠道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改造与升级,使交互性(也称双向性)成为媒介融合中信息传播路径变化的另一特征。如数字电视的VOD(VideoOnDemand)点播、EPG电子节目指南、电子邮件、网页浏览器功能等;手机媒体UCDesk新闻平台,在每条新闻后都有我要评论、分享给好友、参与投票、转发至微博等互动功能。交互式传播从模式上可以分为两大类⑷:一类是限制互。这其中又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容提供商预先设计好逻辑结构,由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完成逻辑的表达,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基于EPG(电子节目指南)平台的节目预约与订制和现有的数字电视浏览器;另一种模式是由用户提出逻辑需求,内容生产商按照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逻辑设计与满足,这其中包含定制与点播。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当前的定制模式常见于新闻信息、广告信息的传播,由用户填写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兴趣、爱好、媒介选择倾向、信息选择倾向等,一旦媒介信息处于传播状态时,信息的分发将会和用户的信息标签进行匹配,达到一对一的信息传播效果。点播则常见于电视和网络。传统的点播,只是通过热线电话或普通邮件实现的非共时态的点播,而随着交互式传播模式和信息资源库的建立,无论对于电子音乐、新闻信息,还是对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用户都可以实现共时态的即时点播。第二类就是完全的交互。这种类型的交互是指用户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生产者,在一个通路的网络中传播自己制作的信息内容,形成信息的共享。这种互动模式的实现得益于全新的信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上传和交互分享功能。例如优酷网、土豆网、微博、基于网络电视平台的个人门户等。

(三)智能平台输出

传统的信息传播路径是机械的单向传播模式,大众只能按照媒介机构规定好的逻辑顺序被动接受信息。媒介融合环境中,信息的点播、订制、定制、交互、检索和即时通讯功能,都需要建立在一个智能的终端平台之上,在这个平台中,媒介机构不再高高在上,而和普通的用户一样,是平台上的一员,大家处于同一水平的平台之上进行信息的交流、传播与共享(图1)。如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在其专业的体育界面搭建了多讯道体育赛事直播平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收看相应的赛事直播,不必拘泥于传统电视窗口所进行的单一赛事直播。另外,在新浪和腾讯微博、SNS社交网站,普通用户和传统媒体的认证用户共处同一平台,享有同等的信息、传播与互动的权利。信息传播路径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信息的内容集成平台,这个集成平台的核心是媒介资产管理系统MAM(MediaAssetManagement),其实质就是上文中提到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该系统为信息的数字化、编目、存储、检索与应用提供解决方案。这样,原本分散的信息便可在此平台上集中起来,可为交互平台提供信息资源与后台数据。如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将其11个频道的40多个节目进行后期同步录制,并开发了适应新媒体内容的编辑软件和媒资库系统,集视频拆条、编目、截选图片等功能为一体;视频编辑通过该软件,可以确保各档节目播出后快速上线,进入媒资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PC端或移动终端搜索、点播、订制节目视频。⑹

四、媒介信息传播观念与路径变化的成因探析

(一)经济与市场因素的牵引力

经济因素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变化上,不同媒体间的垂直链条和媒介壁垒逐渐被打破,由上游的内容、到中间的集成平台和渠道,最后到达不同的终端所组成的产业链,推动了媒介产业社会分工的调整,形成专业性质的内容生产方、内容集成商、渠道和终端占有商。进而催生了一个从资源共享、内容生产到内容集成、内容供应的完整的信息生产与传播链条。这是经济不断发展对媒介产业链条重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另外,现代社会人们的个性充分彰显,其需求也越来越具有多样性,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媒介的大众时代过渡到分众时代;传统单向传播模式中,被动的受众转变为需要为其定制信息和服务的用户,媒介与用户、媒介与媒介、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大媒体”产业以越来越丰富的立体化信息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这时的市场需求作为牵引力,使媒介的信息传播观念和传播路径发生着巨大变化。

(二)政策因素的推动力

政策是媒介融合强大的动力因素,在目前中国的现状中,政策对媒介信息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网融合这一网络融合的进程中。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通知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的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由此,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与落实。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甚至是信息传播路径变革的核心,国家政策不断提及并实质性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对信息传播观念与传播路径的变化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技术动力下的窗口理论与破窗理论的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