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07 14:44:20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1

内容方面,本卷《报告》主要对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环境、资源、重点业务和应用、主要细分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综述,政策法规建设、互联网治理、网络资本、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版权保护、网络终端产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地址资源等网络环境与基础资源发展情况,电子商务与政务、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网络新闻媒体、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广告、博客、网络游戏、网络社区、P2P等主要应用发展情况,新闻财经网站、网络教育、网络出版、网络科普、IT网站、网络招聘、房产、SaaS、财经、旅行等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情况,以及农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网络工具软件的发展状况等,着重对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呈现出的新的特点予以关注和研究,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并特别记载了一些重大事件(如奥运会、金融危机、512大地震)中互联网的影响和作用。

形式方面,本卷《报告》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展示相结合的撰写方式,既有客观、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生动、具体的案例分析,图文并茂,并特别增加了英文目录及专业词汇附录,是互联网领域具有重要参考和收藏价值的文献,不仅对互联网界人士掌握行业发展状况与前沿趋势,对互联网行业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统计、投资有直接帮助,而且对相近的通信、信息行业以及传统领域的各行各业应用互联网有重要参考意义。

联系人: 宋鹏 010-82657064 songpeng@imcc.org.cn

传真:010-82659711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中街15号远中悦莱大厦2层

邮 编:100080

目录

第1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综述

1.1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

1.2互联网与中国社会大事

1.3中国互联网新技术发展情况

1.4中国互联网重点应用发展情况

1.5中国互联网新媒体发展情况

1.6中国网络资本发展情况

1.7中国网络安全状况

1.8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概况

第2章2008年国际互联网发展综述

2.1国际互联网发展概况

2.2国际互联网发展大事件

2.3国际互联网主要应用发展情况

2.4国际重要网络产品发展情况

2.5国际互联网投资并购情况

2.6国际网络安全发展情况

2.7国际移动互联网发展与应用情况

第3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3.1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不断加强

3.2中国网民规模继续高速增长

3.3中国网络应用不断加深拓宽

3.4中国手机网民增速惊人

3.5中国农村网民涨势喜人

3.6中国青少年上网尚需引导

第4章2008年中国网络资本发展情况

4.1 2008年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概况

4.2 2008年互联网投资概况

4.3 2008年互联网公司上市事件

4.4中国互联网企业并购重组情况

4.5金融危机对中国互联网投融资的影响

第5章2008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发展情况

5.1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发展概况

5.2网络侵权盗版问题

5.3网络侵权盗版问题的根源

5.4网络版权保护工作及成效

5.5典型案例

北京奥运会网络视频转播保护取得成功

第6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发展情况

6.1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情况发展概述

6.2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7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治理状况

7.1互联网违法、不良及垃圾信息举报受理情况

7.2治理互联网低俗之风

7.3反垃圾邮件专项工作

7.4反恶意软件专项工作

7.5网络诚信建设发展情况

7.6“人肉搜索”与个人隐私保护

7.7互联网ICP/IP地址/域名备案发展情况

7.8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信誉度评级活动

7.9互联网公益活动

7.10全球互联网治理论坛

第8章2008年中国网络与信息安全发展情况

8.1 2008年网络安全状况分析

8.2网络安全事件接收与处理情况

8.3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公告及处理情况

8.4互联网业务流量监测分析

8.5木马与僵尸网络监测分析

8.6被篡改网站监测分析

8.7网络仿冒事件情况分析

8.8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9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设备发展情况

9.1服务器产品

9.2交换机产品

9.3网络安全产品

9.4路由器产品

9.5计算机产品

9.6手机产品

9.7机顶盒

第10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0.1概况

10.2互联网骨干网络建设发展情况

10.3宽带接入发展情况

10.4互联网络带宽发展情况

第11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11.1 IP地址

11.2域名

11.3网站

11.4网页

11.5互联网地址资源产品

第12章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建设与服务发展情况

12.1 IDC市场发展情况

12.2 IDC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12.3基础服务发展情况

12.4增值服务和应用服务发展情况

12.5 IDC服务发展趋势

第13章2008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13.1发展环境

13.2 B2B商务

13.3网络购物

13.4网络支付发展情况

13.5移动电子商务

第14章2008年中国互联网电子政务发展情况

14.1发展概况

14.2电子政务主要发展特点

14.3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第15章2008年中国搜索引擎发展情况

15.1搜索引擎用户现状

15.2搜索引擎市场发展情况

15.3搜索引擎营销

15.4垂直搜索发展情况

15.5移动搜索发展情况

第16章2008年中国即时通信服务发展情况

16.1发展概述

16.2用户分析

16.3市场竞争分析

16.4产品分析

16.5移动即时通信发展情况

16.6企业即时通信

第17章2008年中国网络新闻媒体发展情况

17.1概述

17.2我国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规模和传播体系

17.3网络新闻媒体的自身建设实现新突破

17.4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17.5依法管理网络新闻媒体

17.6网络媒体研究不断加强

第18章2008年中国网络视频发展情况

18.1 2008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发展概况

18.2各类视频网站发展特点

18.3网络视频市场分析

18.4视频网站商业模式

18.5发展趋势

18.6 P2P流媒体对网络视频发展的影响

第19章2008年中国网络音乐发展情况

19.1发展概况

19.2网络音乐主要分类

19.3市场分析

19.4音乐网站发展情况

第20章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发展情况

20.1发展概况

20.2产业链制约关系

20.3网络游戏市场分析

20.4网络游戏盈利模式

20.5网络游戏用户分析

20.6网络游戏发展存在市场风险

20.7网络游戏发展管理现状

第21章2008年中国网络广告发展情况

21.1互联网展示广告市场规模和发展状况

21.2互联网广告的发展特点

21.3 2009年市场展望

第22章2008年中国博客发展情况

22.1博客市场概况

22.2博客用户分析

22.3运营模式

22.4发展趋势

22.5博客与社会重大事件

第23章2008年中国SNS发展情况

23.1中国SNS网站发展概况与特点

23.2 SNS网站

23.3用户分析

23.4市场分析

23.5盈利模式

23.6典型案例

第24章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

24.1发展概况

24.2市场分析

24.3用户分析

24.4移动信息传播

24.5商业模式

24.6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

24.7无线城市发展情况

第25章2008年中国SaaS发展情况

25.1 SaaS发展概况

25.2 SaaS主要软件服务发展情况

25.3 SaaS市场分析

25.4 SaaS发展特点

25.5 SaaS产业链分析

25.6 SaaS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26章2008年中国财经网站发展情况

26.1发展概况

26.2各类网络财经服务发展情况

26.3网络财经服务市场分析

26.4财经网站盈利模式分析

26.5金融危机对财经网站的影响

26.6网络财经服务重大事件

26.7存在问题及分析

第27章2008年中国网络教育服务发展情况

27.1政府政策

27.2网络教育服务市场分析

27.3网络教育用户分析

27.4网络教育企业分析

27.5网络教育软件发展情况

27.6各类网络教育服务发展情况

27.7制约因素及分析

第28章2008年中国网络招聘发展情况

28.1网络招聘网站发展概况

28.2市场分析

28.3用户分析

28.4商业模式

28.5典型案例

第29章2008年中国网络出版发展情况

29.1发展概况

29.2各类网络出版服务发展情况

29.3网络出版管理建设情况

29.4存在问题

第30章2008年其他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发展情况

30.1房产信息服务发展情况

30.2 2008年中国IT产品网站发展情况

30.3旅行服务发展情况

30.4母婴信息服务发展情况

30.5网络科普服务发展情况

30.6互联网个性化服务发展情况

第31章2008年中国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情况

31.1发展概况

31.2农业网站发展情况

31.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情况

31.4网上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31.5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31.6典型案例

第6章互联网与2008北京奥运会

32.1互联网的渠道价值不断提升

32.2网民高度关注奥运

32.3互联网全面参与奥运

32.4奥运带动互联网价值提升

附录1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附录2 2008年中国互联网政策法规

附录3 2008年中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附录4 200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数据表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2

1房地产实施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1.1房地产行业基于互联网渠道的发展模式

房地产行业是否能持久发展,是否能增强在同业的市场竞争实力,关键在于互联网与房地产营销能否有效地结合。当今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使用互联网获取需要的信息,这是房地产业的新机遇,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的策略必须启动互联网房产营销。互联网可以高效率地融合大数据,能够系统、有序地集中配置和优化处理市场经济化社会的不同元素[1]。营销策略自由价值提升,房地产营销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延伸,全新的市场经济提高元素,房地产营销策略带来的经济实力提升和创新性思维理念,这都是房地产全新的营销策略,即现代化的网络体系与房地产营销渠道有机结合,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局势。

1.2房地产行业市场经济化的必经之路

互联网不但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营销手段的实施,还推动了经济社会化的进展。有计划和目的设计满足社会消费群体和市场经济需要的营销策略和内容,有效利用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配置方式,用优越的市场化社会环境带动房地产发展等,都是互联网这一新营销渠道带来的发展契机。房地产行业市场经济化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能够借助互联网系统、综合的评析房地产现有资源,最大化地让社会消费群体和市场满意。然而当今时代社会消费群体在追逐高质量的生活同时,购房需求更加多元化,升级为以实现自我价值、满足工作生活需要、相关情感的注入等,更多注重生活质量而改变了以往单一性的购住房目的。年轻人为购房主体,彻底改变了固有的主体模式,这也标志着社会在前进,城市化发展迅猛。

2房地产与互联网结合营销渠道和方式的组建

2.1基于互联网对房地产行业营销途径进行拓展

必须充分发挥网络营销优势,增加地产行业的销售途径。根据房产市场的现状,追求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使房产等产品和服务更具增值属性,既要做好间接营销又要做好直接营销,平衡客户与品牌商家之间在结构和空间方面的利益关系,另外,需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开发,创造有利的市场和经济环境,使地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地产行业的直接营销,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这就需要针对性地设立网络营销机构,对网络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必须提前招纳网络维护以及合格的网络销售人才,如此才能开发出专业化的房产网站,参考传统地产销售模式经验的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得天独厚的优势,增强与新老客户之间的互动,从而完成直接营销的目的。信息化时代地产行业的间接营销,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专业和房产中介是其基本的销售模式,对于此类间接机构,房产公司需定期对其进行考核,中介部门的口碑、客户满意度以及部门的服务都是房产公司评估的一部分。这些方式能够保证客户及时有效地享受到房产公司提供的产品及配套服务,从而有利于房产公司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2.2互联网对房地产领域的营销进行整合和优化

目前,房地产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化与行业内社会资源的规范分配,都必须借助互联网固有优越条件,主要从3个大方向考虑:第一,为使房地产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能精准有效地预测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和客观规范的评析房地产业营销指标,一个专业程度高、评析准确的互联网数据小组的成立是当务之急。第二,开展房地产业的市场调查工作。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和涉及范围广特点,基于房地产业当前的社会资源状况,为了市场营销方案的设计,展开互联网式的市场调查是形势所需。鼓励社会大众和互联网使用人群积极主动加入房地产调查项目,借助相关物质奖励政策激励潜在的网络消费者,提高参与调研的热情度;流畅度强、及时性高的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成立,是为有潜力的消费者提供交谈便利,从而吸引消费者关注[2]。第三,作为房地产行业公司发展历程的见证资料,调查问卷必须有序规范地入档,且要对潜在的社会消费群体填写的消息进行分类;为了能够客观、真实、精准地了解市场实况,必须有效研究和评析调查数据;制作营销调查问卷时,问卷应简单明晰、精简干练、具有适度的趣味性。

2.3以互联网为依托采取多元化的推广策略

房地产企业应该做好品牌规划,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形象,不断扩大房地产品牌的影响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品牌的认知度,房地产企业要注意以下4个方面:第一,确保品牌宣传媒体所采用的宣传策略和自己的品牌形象相符合,不能使大众对自己的品牌形象产生疑问;第二,房地产企业不能依靠价格战作为吸引顾客的长期方法,超低价格只是一个吸引点,足够大的品牌影响力是关键点;第三,房地产企业要突出自己区别于其他商业地产的特点,并高调宣传,进行差异化竞争;第四,房地产企业在宣传品牌的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为了达成这一点,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必不可少。

2.4以互联网为途径的企业文化塑造

为了使房地产企业能够与差异化的竞争战略相协调,房地产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应做到以下5个方面:第一,在服务、商品开发及宣传策划等方面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创新;第二,加强对细节的管理,使员工具有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第三,以结果为导向,轻工作手段和过程,重实际效果;第四,提倡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第五,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员工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对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房地产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的同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首先,将上述5个方面形成书面材料,比如员工手册;其次,在管理过程中强化员工对这些方面的认识,可以采用员工培训、绩效评估及奖惩标准的形式;最后,让高层管理人员加以示范,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该方法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维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

3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房地产企业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模式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发展优势,以互联网为途径从资源、渠道、推广和价格4个方面制定合理化的营销策略,实现房地产网络营销模式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史林烽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3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中众筹融资、移动支付、网络贷款等金融模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金融业务,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模式,拓宽了金融业务的服务范围。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正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加强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工作,并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策略。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质量,而且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1.1市场风险的存在

虽然我国金融市场有着严格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纪律,但是,仅仅依靠市场秩序和市场纪律不能完全抵制金融行业风险。如果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金融担保,会导致金融风险定价机制失效。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会趁机推出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来掩盖金融风险,但是,却不能降低金融风险。而市场风险的存在要求我国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1.2市场变革的需求

当前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失灵主要是因为市场中存在着垄断、恶意竞争、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这就要求我国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加快市场变革,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瘫痪会对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影响,造成金融市场危机。因此,我国开展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是市场变革的需要。

1.3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缺陷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是金融行业的创新。但是,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与金融行业风险的存在,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在网络贷款中,很容易出现负责人跑路现象。同时,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收益而退出利益高、风险大的金融产品,并推销给一些不了解金融风险的投资者,导致金融行业陷入危机,严重威胁到客户的资金安全。

2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

2.1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

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设备和无线通信技术来进行支付的行为。移动支付经常用手机和电脑作为通信设备。当前,我国移动支付发展十分迅速。移动支付具体包括手机银行业务、电信移动支付和支付公司一定支付这三种类型。第三方支付主要指客户、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连接,进而实现资金结算功能。并且,第三方支付能够为客户提供技术保障,方便客户交易。另外,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网络理财逐渐兴起,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手段。

2.2P2P平台

P2P平台是互联网金融投资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络借贷。P2P平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方向,打破了传统融资媒介的束缚。当前,我国的P2P平台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建立业务队伍来寻找借款客户,一种是与贷款公司合作。P2P平台促进了民间融资的发展并解决了网络微小企业的贷款问题。

2.3众筹平台

众筹平台是互联网金融新的融资渠道,主要是在互联网中筹款项目来筹集资金。当前,我国的众筹平台主要有捐赠式众筹、回报奖励式众筹、债券式众筹、股权众筹这四种。我国互联网众筹平台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同时,互联网众筹平台的创业者年龄普遍偏低,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3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监管机构

首先,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着很大的空白。现阶段,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以中国证监会、中国银监会等监管机构为主,采用分业监管的方式。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传统的分业监管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其次,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缺乏监管机构,导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执法不到位。很多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违法违规的行为,互联网金融监管效率不高。

3.2缺乏相关法律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都是针对传统金融行业制定的,没有完善的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一定的规定,但是,这些法律规定主要用于鼓励和扶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或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或是确保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对互联网金融具体操作和具体过程中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工作。

3.3监管手段不科学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手段大多是针对传统金融业发展的监管手段,而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手段仍不够科学。虽然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互联网金融具有跨区域、跨市场和跨业务的特点,打破了传统金融业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对监管方法和监管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一味采用传统的监管手段,会严重阻碍互联网金融监管效率的提高。

3.4准入许可制度不严格

严格的准入许可制度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并没有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准入许可制度作出严格规定,互联网金融市场门槛较低,很多企业都开始涉足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互联网金融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部分企业没有互联网金融的资格与风险防范能力,导致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增加,从而严重影响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

4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的策略

4.1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为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我国政府应积极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为互联网金融监管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深入调查了解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实际状况和市场需求来完善现有的金融法律体系,对金融监管法律做出一定的调整和修订,增加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内容,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专门规定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状况为依据来制定监管法律法规,增强法律体系的针对性;最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技术标准制度,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2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首先,互联网金融监管应积极明确监管主体,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监管人员,负责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同时,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应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监管法律,并协调各监管部门的工作,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责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搭建互联网金融网络监管平台,采用信息化的监管手段,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效率。其次,互联网金融监管应确定监管范围,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程序进行监管,增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最后,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行业自律,辅助行政监管,缓解互联网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之间的矛盾,增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灵活性和自觉性。

4.3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我国的征信体系,积极创新征信方法,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社会信用数据库,增强社会信用数据的真实性;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互联网金融评价机制,注重客户对互联网金融的评价,并将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确保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的真实性;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企业信用体系,使企业信用体系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中,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4.4改进互联网金融监管方法

首先,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应积极建立检测指标体系,运用现代化的检测分析方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科学性。其次,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增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信息化程度,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效率。最后,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互联网金融机构业务和产品质量,从而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5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息化程度。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服务相结合,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但是,由于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互联网金融存在着较大风险。同时,市场风险、市场变革都需要我国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形式主要包括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P2P平台、众筹平台。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发展时间较短,缺乏充足经验,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中存在着缺乏监管机构、缺乏相关法律、监管手段不科学、准入许可制度不严格等问题。为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我国应积极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改进互联网金融监管方法,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效率。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对金融行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王宝刚,荆伟.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制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4(10).

[2]张克.P2P行业的异化与监管挑战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监管机构该怎么做?[J].华东科技,2013(09).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4

1引言

现如今,如何利用互联网众包模式,将企业、用户及互联网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在互联网众包模式下,如何更加有效地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及企业的外部信息,也是企业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进入到经济市场发展的攻坚期,企业管理模式正不断改革、创新。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众包模式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向。下面,本文对相关方面展开论述。

2互联网众包模式的相关论述

目前,互联网众包模式并没有确切的定义,相关学者、专家都从各自认为的不同层面对互联网众包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Howe提出的一些见解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其认为: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或相关技术,将本该是企业内部员工完成的工作任务或计划,分包给网络平台上的大众群体去完成。从这一理念不难看出,互联网众包模式下,企业职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在业务外包的过程中,由于网络大众对企业分派的某些工作的界线并不清楚,网络大众本身也并非全部是该行业或相关领域中的专业人员[1]。同时,在互联网众包模式下,企业分派的工作任务,网络大众也有一定的自主权,并非过去一直处于被动位置的用户群体。其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决定了其是否参与到企业的外包活动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企业进行外包的过程中,其外包的工作任务与项目外包有很大的区别。首先,两者的参与主体并不相同。项目外包中,承包方往往是相关领域中具有一定优势的组织或机构,拥有丰富的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而互联网外包模式下,其面对对象主要是网络大众,这些人员或组织,可能并不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甚至有可能只是业余爱好者。其次,合作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2]。在过去的项目外包中,比较重视不同主体之间的配合,注重工作的协调性。而在互联网众包模式下,比较重视现代企业与网络大众之间的互动,并鼓励大众参与到创造企业价值的活动中。

3互联网众包及威客模式的发展现状

3.1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众包这一理念最早是出现在1991年的开放源软件运动中,并在国外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中。目前,我国很多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也开始引进了互联网众包这一管理模式,并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不断引入创新的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3]。而互联网众包模式在企业中的运用,就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企业将过去需要自己来完成的工作任务,外包给其他的个人或单位,节约了企业的经济成本,并有助于增强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影响力。我国经济市场上有很多互联网众包模式的成功案例,例如:人人猎头、人人设计网以及微差事等。这一情况对我国传统的企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结合实际环境进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4]。近两年来,网络实名制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平台都在尽量规避互联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企业也尽可能发挥出互联网众包模式的优势,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总之,希望互联网众包模式的优势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建设及发展。

3.2威客模式的发展现状

威客模式最早出现在我国的相关领域中是在2005年,并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得到不断地完善。刘峰作为我国威客模式理论的创始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得出有关威客模式的基础理论:电子公告牌具有的分离功能。同时,刘峰还将互联网与社会价值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企业的创新管理模式,为开辟中国的威客时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威客模式下,人类个体掌握的知识,按一定资金悬赏的方式,被一些企业所使用,企业通过将个人的知识体系进行处理,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5]。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参与到互联网的积极性就有所增加,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是其制定出合理的决策方案。实际上,威客模式的运营过程及相关理念,与互联网应用中的信息传播、资源查询又有一定的不同。换言之,威客模式下主要是创造信息的过程,其并不是通过某一特定的程序完成信息的编制,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传播。也就是说,该模式下产生的信息资源,不再局限于计算机中的知识体系,而是融合了人类大脑的主观思考,更具有创造性。

4互联网众包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启示

4.1基于互联网众包的优势进行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中互联网的覆盖率已经超过70%,为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现代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企业管理提供了平台。企业可以从过去的管理中吸取成功的管理经验,再结合现代的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创新企业的经营模式。同时,企业也应重视自身的转型及升级,结合经济市场的实际需求,将企业的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始终要将消费者放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决定产品理念及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使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已改传统企业对某一行业进行垄断的局面,增加经济市场中更多企业的存活率[6]。实际上,在我国经济市场中,很多行业都处于被大型企业或集团垄断的情况,这使得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而自身的发展创新也相对缺乏。在互联网众包模式下,消费者面对的产品及服务不断增加,接触的相关理念也更加丰富,若企业缺乏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会逐渐在市场中失去其竞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必须调整其产品的设计理念及生产方式,并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打破经济市场中的垄断现象,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与建设。

4.2基于现代企业的创新需求进行分析

互联网众包模式下,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都受到巨大的冲击,其固有的管理思维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加强对产品的研发力度,引进市场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完成产品或服务的升级或转型,促进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众包模式下,企业中原有的整体工作被分为不同的个体,并由各领域的相关人员进行完成。企业通过利用互联网,改变了运营模式,将之前由企业内部人员的研发工作,交由外部组织来完成,减少了研发工作的费用投入。

5互联网众包在现代企业创新管理模式中的应用及发展

5.1应用方面

通过上述论述,说明了在互联网众包模式下,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的费用成本有所降低。实际上,在应用互联网众包模式的条件下,企业外部的非专业人员参与到企业的业务项目中,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发表相关意见,企业的员工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再由企业对这些想法进行整合,从中选出最适用于企业发展的建议,并将其逐渐运用到企业的相关方面[7]。同时,在应用互联网众包的过程中,所有相关信息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显示出来,各单位之间的竞争也更加公平。

5.2发展趋势

針对目前互联网众包模式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现状来说,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众包模式的应用,能够推动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长期实践证明,企业运用了互联网外包方式后,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过去需要由企业单独完成的工作任务,现在外包了出去,相关的组织结构就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去不必要的部分。其次,在互联网众包模式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将发生一定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将会不断增多。

6结论

综上所述,互联网外包模式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其管理模式转变的主要方向,企业必须加大对该模式下相关方面的建设力度,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并通过利用互联网增强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利用互联网随时关注当下的社会热点信息,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解决在运用互联网众包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工作质量,但也对企业的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对相关方面的研究,促进自身的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林健.分析互联网众包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启示[J].现代商业,2017,23(20):104-105. 

【2】任重.基于万众创新的科研众包研究:定义、理论内涵与启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7,39(04):105-113. 

【3】石妙悦,陈亦全,罗妮,等.互联网+下众包模式对企业影响的研究——以Uber、京东为例[J].现代商业,2017,14(19):122-124. 

【4】黎娟.互联网众包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启示及应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7,36(02):113-115. 

【5】陈小云.“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研究——零售众包购物模式[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6):76-81.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5

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的性质而言,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在这种极为自由的互联网平台中,金融体系会受到不同类型信用问题的干扰和波及,所以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大力整顿和管理,以此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出现几率,减少心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营创造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金融信用环境。基于此,下面本文围绕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以及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当今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关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信用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在作为新兴金融方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其作为区别于传统金融市场的一种新兴模式,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扩张和成熟,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参与主体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展,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那么在这样缤纷复杂的互联网金融世界里,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信用等级方面的差异,伴随交易业务数量的提升,衍生的信用事件也在随之增加,这就会大大增加互联网金融平台内部的信用风险,甚至会演变成金融信用危机[1]。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的信贷行为不存在实物抵押和担保 

由于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金融交易方式为虚拟货币交易形式,在抵押物方面来说不具备以实物进行抵押的条件和平台,因此会在金融业务的交易后期出现担保物价值不足以达到贷款标准,从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很大的违约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征信体系不完善 

针对征信体系来说,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贷业务主要是面对个人小额贷款客户,由于信贷对象数量多且繁杂,会造成对贷款对象的信用评估工作冗长且效率低下,同时科学性也有待提升。那么这种不规范的征信体系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准确评价信贷客户的具体信用指标,容易发生互联网金融企业亏损、贷款中断且流失的现象。 

(三)信贷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道德感”缺失 

在互联网平台中,由于个人信用贷款的需求更为强烈,客户类型繁多,因此面对借款人的具体信息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难免会发生客户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的行为,这便大大提升了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系数,不利于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掌握信贷信息[2]。 

二、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管理制度的缺失 

1.目前我国未出台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适用法律 

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行业金融交易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尽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应用,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我国并没有专门出台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这种法律制度的缺失会造成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规范性较低,同时也使得互联网金融手段比如P2P贷款、众筹等金融业务自身的法律遵循程度也较低,没有真正的生存于法律接受、容纳和法律允许的范畴之内,从而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也非常不利于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系统化的信用风险管理[3]。 

2.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督主体处于“真空”状态 

在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诞生的背景下,各个企业存在于互联网平台中,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在工商部门进行实际的注册和认定,那么对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上来说,便无法具体的制定相关的信用管理制度。并且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并未给自己构建较为完善和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相关机制,造成企业内部对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并不重视,管理制度和体系较为缺失。 

(二)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过程监控力度薄弱 

1.对参与主体没有制定合规的有效审查和验证 

在广为复杂和开放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中,面对不同起点和规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是具备高度容纳性的,但也正是由于这种高度容纳性造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并未对各个互联网金融企业制定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审查机制和有效验证机制。由于缺少更为适用的参与主体验证体系和审核体系,会造成金融业务交易的过程中,出现参与主体的故意损害行为,比如通过销毁当前的网络链接和IP地址,让其他参与主体遭受到财务和信用双重方面的损失。这种行为和现象的出现,大大挑战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管理工作,为信用管理工作带来了系数较高的难题。 

2.缺少对互联网金融市场流通的金融资金的有效跟踪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针对金融交易发生过程的相关跟踪机制并未彻底的落实下去,那么这种对金融资金的跟踪工作无法开展会造成贷款款项的缺失和多次流转,从而造成金融流程的隐蔽性过强,容易发生信贷业务的舞弊事件,从而造成信用危机。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手段 

1.未与我国中央金融征信系统相连接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适用的征信机制过于单一,并且构建的征信系统也并未与国家中央金融征信系统相连接,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单薄性特点。这种过于单薄和独立的征信机制,会使得互联网金融市场缺乏固定和流通的征信标准,不利于各个金融业务的统一开展。同时对各项客户的信用评级标准不一,没有一个更具威严性和科学性的衡量标准,从而造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问题[4]。 2.面对互联网平台的海量信息,信用风险控制手段应接不暇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中,主要应用的便是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方式,利用事中管理的形式进行风险管理。但是伴随互联网平台的逐渐成熟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包含的各项信息越来越多,相关金融业务也越来越复杂。所以面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上海量的金融信息,在传统事中风险管理的手段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当前这种过于单一和单向的风险控制手段难免会造成信息过剩,收到的干扰也越来越多,大大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效率。 

三、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完善现有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1.加快健全相关法律进程,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法律体系 

为了构建更为规范和健全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需要利用更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来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进行。基于此,我国相关法律部门要切实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把握市场的发展规律,构建更符合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脚步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提升互联网平台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构建金融业务往来的法律标准,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金融犯罪的几率。 

2.针对参与主体个性特征,构建明确分工的监管框架 

为了在整体方向上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针对互联网金融主体来说,需要进一步明确金融市场上的参与主体角色,将各个参与主体的责任和职能明确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形成,从而构建更为合理的监管框架[5]。 

(二)提升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力度 

面对不断扩张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要想改善风险四伏的现状,需要构建更为完善和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加大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力度。首先要形成职能性更强、监管性更深入的监督部门,落实监督者的角色,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性的监督和把控;其次要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管控功能,有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规范相关金融业务的开展,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更加适用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达到科学规避信用风险和缓冲风险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的性质而言,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在这种极为自由的互联网平台中,金融体系会受到不同类型信用问题的干扰和波及。因此本文以上通过进一步提出有效解决和防范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目的是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实现良好发展,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的严密性,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现有的信用风险水平降低到最低水平。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大力整顿和管理,以此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出现几率,减少心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营创造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金融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6

近20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相关的产品与服务已深入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移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互联网+”作为新时期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与整合被推出并得到广泛认可。“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发展新的业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一、“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农业”:推动中国农业信息化、品牌化、现代化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源于1999年北大荒集团投资农博网,但由于农业的行业特殊性,“互联网+农业”发展相对缓慢。目前,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技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土壤、气候等因素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对收集的农业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可得到某特定农业生产区域的播种、施肥、收割等相关的解决方案,其次,农业咨询服务类、信息门户网站的建设。信息时代,涉农企业与农民对相关资讯的需求更加强烈,农业信息与咨询网站能为它们提供政策、市场、价格趋势等全方位的信息。艾格农业、天下粮仓等咨询网站能够对农业数据进行专业分析,为涉农企业、农民等提供所需的查询、咨询等服务;农博网、安徽农网等商业类或政府类信息门户网能够为政府、企业和农民提供各种农业信息,并实时互动交流。最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销售是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电商平台为农产品的营销提供了广阔市场,蔬菜、水果等借助网络可以直接从原产地到达消费者手中,消除了以往多层中间环节,减少了损耗。例如,沱沱工社、菜管家等垂直类生鲜电商平台整合了农产品生产、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使农产品销售环节简单化、信息透明化,为生产者、消费者带来便利。

(二)“互联网+工业”:推动中国工业数字化、智能化

2015年德国汉诺威IT展览(CeBIT2015)上,德国“工业4.0”与中国元素的碰撞成为最大看点,参会的中国企业达760家,阿里巴巴、华为、海尔等中国企业充分展示了中国创造的最新水平。“互联网+”与“工业4.0”,变革传统的制造方式,重新建立“互联网+工业”的行业规则,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生产模式创新,将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水平,不但节约时间与成本,还将充分挖掘和培育新兴市场的潜力与机会。

目前,“互联网+工业”的发展现状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相互渗透,传统制造业企业借助互联网实现智能化,新兴互联网企业则依托技术优势,不断瓜分传统制造业的市场。以海尔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企业,顺势推出互联网工厂计划,新创的无人工厂、交互式生产等模式已获得业界认可。目前海尔新的生产模式已经实现标准化、模块化、自动化,并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推进,而且海尔积极探索个性化定制,以满足用户“任性要求,个性设计”的诉求。以小米、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则积极抢占电视等传统制造业市场,利用企业早先搭建技术体系、营销模式,并通过价值链重构、扁平化、快速响应市场等方式来创造新的消费模式,并逐步形成产业化趋势。

(三)“互联网+服务业”: 创新服务、消费方式与体验

1. “互联网+生活服务、零售业”:O2O的兴起

生活服务业范围广泛,给“互联网+”的渗透与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与市场。目前,“互联网+生活服务业”融合的最典型表即为O2O。O2O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通过线上虚拟数字世界和线下现实物理世界互动协作的一种新商务模式。传统的餐饮、娱乐、家居、家装、洗衣洗车等行业的相关经营活动都在线下实体店完成,而如今O2O模式的引入,诞生了诸如大众点评、美团外卖、饿了么、龙居网、爱洗车等的网络平台及移动客户端。O2O模式下,传统的中介被剔除,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用户在客户端以时间、地点、价格等为条件寻找最合适的服务提供方,线上预订、线下体验,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需求。而对传统的实体店来说,借助O2O平台,节省了人力与店面成本,并借助网络平台带来更多流量及利润。传统零售业也在积极探索O2O,京东商城、苏宁易购、1号店等企业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活动,未来线上支付线下体验将成为大众化的消费方式。

2. “互联网+交通、旅游业”:推动资源共享

现有的人口、道路、车辆等条件下,拥堵现象时有发生,给人们出行带来了诸多困扰,“互联网+”的出现及时有效的缓解了这一问题。“互联网+”应用于交通业,推出诸多基于GPS的交通应用APP。实时公交APP,可以帮助实时查询公交汽车的到站情况,防止长时间等待与误点现象的发生;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APP,实现了乘客与出租车司机的一次双赢,既减短了乘客等车时间,又降低了出租车空车率;易到用车、嘀嘀和PP租车等专车服务APP的推出,掀起了互联网时代交通领域的大革命,有效推动了汽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而在旅游服务行业,携程、途牛旅游网、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企业以不同的模式将旅游服务推向网络化、无中介化,引入的评分、分享等机制,也使得在线旅游的体验更加完善。

3. 互联网+医疗行业”:移动医疗垂直化发展

现有的医疗环境下,“看病难”已成为普遍现象。“互联网+”与医疗行业融合,推出多种网络平台与移动应用,有效缓和了这一矛盾。当前,挂号、看病甚至结算都需要长时间等待,挂号网等服务平台将挂号由线下转到线上,大大缩短了看病预约时间;而丁香园、春雨医生等轻问诊型应用消除了部分用户就诊难的困扰。专业化的移动医疗垂直化产品将成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可穿戴监测设备取得重大突破。具有代表性的iHealth Align血糖仪、Withings Activite Pop智能手表等都是健康数据管理融合移动互联网的成功典范。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健康实时管理的兴起,传统的医疗模式将迎来深刻变革,以医患实时问诊、互动为代表的新医疗社群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就诊模式。“互联网+医疗”将打通医药产业服务链,促进医疗移动平台化、信息透明化,为政府解决“看病难”问题助力。

4. “互联网+教育行业”:量身打造的个人教育方案

传统的教育教学面向整体、面向大众,不能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互联网+”为教育人性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其为每位学生量身打造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充分尊重每位学生,赋予每位学生自主选择权、决定权。2014年,K12在线教育、在线外语培训等快速发展,推动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化增长。掌握着大量高粘性、高价值人群的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网易旗下的有道词典,因受互联网冲击,也开始向在线教育转型,推出诸如口语大师等产品和服务,并通数据挖掘技术,将用户需要进行多层次深入分析,从而实现差别化、个性化服务与推荐。在线教育企业不断推出风格迥异的移动终端,方便用户在各种环境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沉浸式学习,从而提高时间利用率,打破传统教育对环境、时间要求高的瓶颈。

二、“互联网+”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互联网+”有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方式粗放、落后,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急需注入“互联网+”的新鲜“血液”。从目前“互联网+”与各产业融合发展现状来看,“互联网+不同产业”已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创新模式,并快速推动行业变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互联网+农业”将多样化的互联网相关技术融入农业全程生产活动,积极推动农产品电商营销平台建设,为涉农企业或农民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与解决方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互联网+工业”则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在未来提供规模化的个性化产品定制,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制造业借助互联网技术转型升级,而且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营销也将给制造业产品推广带来新的思路和方向。“互联网+服务业”更是以愈加成熟的商业模式、更低的成本及更及时高效的时间概念不断提高该行业的服务水平与能力。“互联网+”将作为新的引擎推动各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有助于变革服务方式,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互联网+”将互联网的技术成果大规模的应用于传统服务业,不断创新消费、支付等服务方式,以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优势将传统服务业带入新的高度。传统服务业市场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诸多互联网企业不断推出基于个人PC、手机等的客户端,将用户的需求集成于便捷的应用软件,从时间、成本等多角度为用户提供最适合地便捷服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更深层次融合。从目前的“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成果来看,金融、教育、零售、广告、媒体等领域的“互联网+”已卓有成效,不仅整合了交通、旅游等行业资源,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服务业”因便捷与高效吸引了众多用户群体。人是消费的主体,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成熟,消费人群、消费规模也将日趋扩大,无疑将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生产,促进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有助于激活创新市场,营造创新氛围,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出给了亿万创业者以极大的信心,同时也给万千创客提供了市场环境,指明了创新方向。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过程中,技术进步是关键环节,而“互联网+”也扮演重要角色――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将创新贯穿于技术进步与技术运用的各个环节。“互联网+”计划的推出,将高效推动各地区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的合理流动,汇聚亿万民众的创新激情,营造浓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集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新常态下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新的创新征程。

三、小结

“互联网+”不是否定和颠覆传统发展方式,而是将互联网融进传统产业的发展进程,找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入口,促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走出一条互联网创新驱动高效发展的新路子。中国经济业已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有序进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及时推出将助力中国经济再一次腾飞,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7

作者简介

刘德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会长,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市场研究分会会长,第一象限市场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副主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社会学博士,著名市场研究专家,26年市场研究经验。研究领域主要有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研究(手机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数字阅读、社会化媒体、LBS、互联网生活形态研究等),品牌研究,满意度研究,商业地产、汽车、媒介、时尚研究,市场与媒介分析,市场研究方法。

2007年被选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百人工程”学者,著作《年龄论》于2010年获得教育部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主要著作有《年龄论》、国家重点教材《现代市场研究》(主编)、《市场调查教程》(合著)、《市场调查》、《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与实用方法》(合著)、《中国人读书生活透视》(合著)和《希望工程调查》(合著)等;发表了《关于问卷的题型设计》、《网络依赖的影响因素分析》、《年龄变量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等40余篇论文;自1990年以来,共从事各种科研项目30多个,市场研究项目100多个,处理各种类型数据260多种。

季飞,毕业于北京大学,十多年从业经验。一直专注消费者研究与营销管理领域,拥有研究机构、企业与媒体工作经历,现聚焦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研究。

李夏,第一象限市场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分析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2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广告、媒介经营管理等,关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

崔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第一象限市场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师从刘德褒教授。研究方向为传播学研究方法、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研究。2010年中国市场研究宝洁论文奖学生组一等奖,焦点小组主持人。

内容简介

刘德寰等编著的《透视电商(网络购物消费者研究)》在梳理网络购物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网络购物消费者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调查与研究,通过严格、系统的建模与数据分析,全面展现了网络购物在当今时代下的行为与特点,描绘了市场竞争现状,挖掘了市场上主流电商网站的优势根源,最后总结与展现了网络团购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透视电商(网络购物消费者研究)》为电子商务、互联网从业者、爱好者和关注者提供了解读网络购物市场最全面的视角。

中国什么都是一窝蜂,电子商务也不能免俗,一窝蜂地上,一窝蜂地倒。屹立中的与倒下去的都成为街谈巷议的谈资与生活的风景,有的可叹,有的可悲,有的可惜,有的可敬。刘德寰等编著的《透视电商(网络购物消费者研究)》全面展现了网络购物在当今时代下的行为与特点,描绘了市场竞争现状,挖掘了市场上主流电商网站的优势根源,最后总结与展现了网络团购市场的历史与现状。

目录

第1章网络购物的前世今生1

1.1何为网络购物2

1.2网络购物的初创与探索发展4

1.2.1网络购物在世界:探索萌芽,创新延展4

1.2.2网络购物在中国:落地生根,蓬勃发展7

1.3三分天下:世界网络购物市场现状12

1.3.1欧洲:网络购物的起源地14

1.3.2美国:全球第一大网络购物国家17

1.3.3亚洲:增速最快、潜力最大的网络购物市场21

1.4走向繁荣: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现状23

第2章网络全面渗透消费生活30

2.1概述:消费与网络购物消费31

2.1.1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相关研究31

2.1.2消费文化演变带动消费方式变革33

2.1.3网络购物:多样方式寻求消费“满意解”34

2.2消费者的第一次网络购物35

2.2.1时间:2003年前的缓慢推进与2003年起的迅速扩张36

2.2.2品类:启蒙于图书音像,繁荣于服饰日用38

2.2.3网站:淘宝是网站扩散里程碑40

2.3逛:消费者的网站浏览偏好41

2.3.1“不动窝儿”的每日一逛41

2.3.2分享黄金时间42

2.3.3“逛”无局限44

2.3.4网购浏览的固化习惯46

2.4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习惯47

2.4.1三天一购物:网络购物的消费次数48

2.4.2实体消费的替代:网络购物的消费金额50

2.4.3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消费51

2.4.4消费习惯向网络转移:网络购物的消费类别58

2.5支付:网络付款方式与金融品牌选择64

2.5.1支付多样化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64

2.5.2方兴未艾:网上银行的消费者使用情况67

2.5.3初露锋芒:手机银行的消费者使用情况71

2.5.4朝气蓬勃:第三方支付的消费者使用情况76

2.5.5安心落意: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82

2.6选择:影响消费者网购选择的因素83

2.6.1所见非所得:网络购物存在的问题83

2.6.2价廉胜物美:消费者选择购物网站的关注问题85

2.6.3价格战外的选择:最具吸引力的优惠活动86

第3章市场弄潮儿——网购品牌的竞争与共荣87

3.1网络购物市场上的品牌88

3.2认知:网购品牌竞争第一步92

3.2.1消费者的品牌记忆93

3.2.2品牌知名度106

3.2.3品牌墓地111

3.3选择:消费者的品牌浏览与购买122

3.3.1逛品牌122

3.3.2挑“卖家”131

3.3.3消费者的推荐“卖家”148

3.4品牌的吸引力149

3.4.1网购品牌的消费者行为转化吸引力150

3.4.2网购品牌的消费者购买吸引力153

3.5品牌综合实力评价——第一象限指数154

3.5.1第一象限网购指数(UP指数)154

3.5.2第一象限下期发展预测指数161

3.6周边产业的兴起:购物导航比价品牌情况164

3.6.1购物比价网站知名度166

3.6.2购物比价网站的消费者使用选择168

3.6.3购物比价插件的消费者使用选择170

第4章网聚人的力量——网络团购市场微探172

4.1网络团购:网络购物的新形态延展173

4.1.1网络团购的概念重构173

4.1.2网络团购在世界174

4.1.3网络团购在中国182

4.2消费者的团购行为与习惯188

4.2.1网络团购的消费次数189

4.2.2网络团购的消费金额190

4.2.3网络团购的消费品类190

4.2.4消费者看网络团购191

4.3网络团购市场品牌研究193

4.3.1消费者的网络团购品牌认知196

4.3.2消费者的网络团购品牌选择204

4.3.3网络团购品牌综合实力评价——第一象限指数214

4.3.4入口整合:团购导航网站的出现与发展218

附录关于研究方式的说明224

参考文献227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8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89-01

由于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成为一种趋势;三网融合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三网融合的实质是数字融合。目前三网融合并不是指电信网、互联网和互联网其中的某一个网络取代另一个网络。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而是指应用和优势的融合,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业务的传输,使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上实现互联互通,,应用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但是,三网融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受到技术、市场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国内三网融合现状,探讨三网融合发展策略,希望对三网融合这项复杂的工程有所帮助。

一、三网融合的现状

在研究一个事物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该事物的现状,在充分了解事物现状的情况下来研究事物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想研究三网融合,就必须搞清楚电信网、传媒网和互联网的现状。

首先是电信网。我国电信网络的覆盖率和规模从1995年的世界第4提升到目前的第1位,已经超过了诸如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电信网是一个“点对点”的通信系统,它能够实现双向连接。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现存的电话网络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有现成的网络系统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不断快速发展,系统带宽等许多方面渐渐不能满足客户快速增长的需求。虽然DSL宽带技术可以通过电话线实现宽带上网,但如果用于视频,电信网络在设备以及网络方面都需要改进。近几年来,由于电信网络改造、设备更新的加快和庞大的资金流入,IPTV已经在国内大部分城市开始试点。

其次是传媒网。自1974年北京“中国饭店”安装了第一套公用天线系统以来,我国的传媒网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6年底,我国已有10颗卫星53个转发器传输242套电视节目;目前,我国的电视网络已经成为继电信网之后规模和覆盖率第二大的网络,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我国在城市之间通过光纤传输实现有线电视的联网,传媒网络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实现“点到多点”的信息单向传播,可以将成本大幅度减少,同时还可以降低运营费用。但是在开展双向交互之前需进行双向和数字化升级。新一代传媒网要求在传输电视业务的同时,还要拥有点播、宽带数据接入、语音服务等多业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在传媒网数字化改造上已取得一定进步,部分城市已完成双向化的改造。

第三是互联网。自从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的诞生开始,互联网便随之而生,以惊人的速度风靡世界。而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现在互联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增长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网民达到1.37亿,并且还在逐年增加。互联网用户之间既可以实现“点到点”的连接,又可以实现“点对多点”的连接。

目前,互联网虽然能够传送音频和视频,但由于没有自成体系的网络,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严重依赖于电信网和传媒网。

二、三网融合所面临的问题

三网融合是目前市场上三种不同网络的整合,三网融合不仅可以节约资源,简化业务,也有利于增加多样性,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使消费成本降低,消费者的便利性提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物美价廉”,虽然三网融合有许多的优点,但是想要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是技术问题。三网融合在技术方面的问题是宽带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满足不了融合业务的需求。第二是业务问题。在三网融合业务开发方面,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广电与电信都处在一个起步阶段,都缺乏三网融合业务开发经验,需要不断探索。第三在监管和政策问题。三网融合在监管和产业政策方面,存在多头监管。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法规对其进行监督,此外产业隔阂也非常严重。

三、三网融合的发展策略

虽然三网融合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但是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下面就其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一部分对策,希望会对我国的三网融合有所帮助。

第一是技术发展策略。三网融合的技术的发展核心是经济、快速的推进三网融合。首先是融合后的网络要具有开放和包容性,以市场选择为主,是技术标准化工作不断前进,停止有关标准争端,在保证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国际技术标准,当然如果我国拥有具有达到市场规模生产要求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时尽可能采用我国标准。其次是对技术进行创新,在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各自发展的同时,鼓励两者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最后是加快建设网络的步伐,提升质量。

第二是市场发展与业务融合创新策略。三网融合发展策略的制定的核心是促进融合市场的发展。首先是优化竞争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尤其是广电与电信间的竞争,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其次是杜绝垄断的产生,只有竞争才能使企业产生危机感,不断进行创新、升级。最后是借鉴国外的经验,使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第三是产业政策与监管政策制定策略。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与监管政策制定策略的关键是法律。首先是立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立法的步伐,用法律来规范三网融合后的市场。其次是依法建立三网融合的监管机构,从而显著地提高监管效率。最后是市场监管必须以法律为基础,依靠市场自身调节,最好不要对其进行干预。

第四是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使企业间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总结:就长远利益看,三网融合利大于弊。虽然三网(电信网、传媒网和互联网)各有其特点和优势,这会导致三网融合的步伐变慢,但是为了未来,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实现三网的融合。我相信,只要国家下定决心,电信网、传媒网和互联网的融合指日可待。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33-02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利用移动通信网或者各种无线网作为接入网络访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主要区别在于:终端和接入网络以及由于终端和接入网络的特性所带来的独特应用。[1]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目前已经成为技术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新兴产业。以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迅速兴起,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移动互联网领域课程的学校非常少,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当中。传统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已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如能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案,就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培养的学生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普及率增长幅度与2012年情况基本一致,整体网民规模增速持续放缓。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而新网民较高的手机上网比例也说明了手机在网民增长中的促进作用。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市场加速“重塑、培育、共建”的一年,快的打车等打车软件的出现让出租车市场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PC端网站的日均覆盖人数基本保持在2.3亿人次上下并趋于停滞,而移动端APP的日均覆盖人数则呈现持续上涨接近2亿,移动互联网的日均覆盖超过互联网成为必然。[3]4G的商用,虚拟运营商的进入,无不显示着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行业变革。移动硬件普及、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带来的市场容量扩张将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内源动力,而行业参与者的增加也将为市场竞争注入鲜活的力量,移动互联网市场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与培养情况

1.人才需求情况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偏向硬件,一类偏向软件开发。从目前的招聘需求来看,后者的需求更大。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包括手机终端游戏应用软件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和其他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等。移动互联网人才通常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的最大特征和基本要求。第二,复合型人才。移动互联网本身结合了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两个不同行业,并且在很多传统行业上进行多样化的应用,因此移动互联网人才复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第三,学习适应能力强。移动互联网行业变化日新月异,一个新的应用可能很快得到普及,也可能很快走向没落,所以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2.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移动互联网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供需失衡状态,缺口比较大。高校的培养机制、专业设置和市场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并没有“移动互联网”专业,目前国内一些学校都是依托相关专业开设移动互联网方向。就通信工程专业而言,国内高校都偏向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向。

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紧跟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和尝试。

三、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对于传统的通信行业,移动互联网具有自己特有的行业特征,所需求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移动通信技术,还应该掌握软件开发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教学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对最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定期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首先由通信工程专业骨干教师讨论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确定交流考察的重点。接着由学院组织相关教师,采取向社会问卷调查,走访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与历届毕业生座谈等多种形式,弄清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及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根据通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内容。同时,还需协调学校相关授课部门,讨论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通信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对专业课按不同的方向实行分专业培养并设了专业方向类课程,重点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技术性。模块课程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在专业方向上将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分为通信网络和通信软件两个方向。

(2)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程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平台构成,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国防与安全教育模块、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块和通用基础教育模块组成。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教育平台,是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的基础上,为专业教育平台课程提供学习基础的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教育平台,分为两个方向,即:通信网络方向和通信软件方向。

(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鉴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近44%。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创办于2002年,近几年来,通信工程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采取了引进、培养、访问交流等几个环节,并且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有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硕士学位1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100%。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我校属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不但理论知识丰富,更需要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尤其是擅于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来解决工程实践的教师,所以师资队伍的培养应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具体采取用了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由有经验的教授和专家做导师,从青年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及学科方向、科研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青年教师不仅能从导师那里学到教学经验,而且导师的思维方式、人格魅力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举办课件制作大赛,提高教师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到省内外高校盯课、学术交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已有5名教师到深圳NC中兴通讯学院进行课程培训,实现了教学内容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同步更新,保证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长效性培养。

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4]我校在2007年投资200多万元与中兴通信和H3C公司联合建设了通信工程实践基地。[5]整个通信工程实践基地包括程控交换平台、智能网平台、光网络传输平台、宽带接入平台、数据通信平台五大系统,并提供包括中兴通信的NC程控交换、网络通信工程师认证,以及H3C的数据通信工程师认证。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建设的通信工程实践基地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业界,了解专业学习方向,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交织使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并具备了针对此类系统设备的上岗工作能力,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链接。今年我校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签订了大学计划项目,共同建立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实验室,还将建设“Android平台仿真开发实验室”,可以给通信软件方向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环境。

四、总结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本文从国内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09,(10):30-36.

[2]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

2004.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10

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概况

随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成为时代潮流。在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底,互联网普及率增速明显,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57亿,占中国网民的85.8%。

1.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基于移动端的互联网行业格局已经形成,BAT等行业巨头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他中小型企业也在不断创造商业模式和产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2“.互联网+”成为热门

工业4.0就是传统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改造原有产品的研发生产方式。电子商务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阶段,B2B、C2C、O2O、F2C等跨境电商各种模式不断发展和涌现。互联网供应链金融、P2P网络信贷、众筹、互联网银行都是近年来特别热门的词汇。

3.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产品和服务随着互联网由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一个互联网企业需要有一个在移动端的好产品,好的产品其一要能打动用户,其二要能持续改进运营。

二、互联网教育行业的产品发展现状

互联网教育行业从PC到移动再到智慧互联,已是可预见的未来。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998亿,增长率达19%,市场仍然以较快的速度成长。2015~2017年,中小学在线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在线教育会是互联网教育行业快速增长的主力军。原来的互联网教育主要集中在PC端,但是现在依靠大数据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端。教育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产品的变革使得互联网教育更加智能。BAT巨头跻身互联网教育行业,“腾讯课堂”、“百度教育”、“淘宝同学”等教育产品层出不穷。“网易云课堂”“,中国MOOC大学”等产品的出现,都说明互联网教育拐点到来,新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正在深刻地影响教育产品的设计,未来互联网教育市场前景广阔。互联网教育产品可以按资源运作方式分为内容服务型和工具型。内容服务型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对自己想要了解的课程进行在线学习,典型代表有沪江网校和学而思网校等。工具型指主要通过答题、智能出卷、闯关做题等方式促进用户学习,多以APP为主,典型代表有猿题库、百词斩等。

三、互联网行业教育产品设计

1.互联网行业教育产品生命周期

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有鲜明的特点。第一,周期比较短;第二,循环迭代。这个循环就是需求调研。UI、原型设计规划,测试,产品开发上线、市场运营推广,持续获取市场和用户需求,更新迭代产品。

工业互联网市场现状例11

中图分类号 F30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302-02

烟台地处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濒临黄海渤海。总人口651.1万人,农业人口470万人,耕地面积占44.73万hm2。烟台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苹果树的种植。烟台苹果产地以栖霞、招远、牟平、莱阳等地为主,香脆可口、香甜,素来被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烟台苹果主产地利用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苹果”的电商新模式,力争让烟台苹果卖出国门,走进世界。以烟台苹果为例,利用SWOT分析方法,探寻“互联网+”模式下烟台苹果营销模式的创新点,并就此对农产品的营销提出对策和建议。

1 “互联网+”模式下烟台苹果营销创新模式SWOT分析

1.1 劣势(Weaknesses)

1.1.1 烟台苹果营销现状。2015年烟台种植苹果达18.13万hm2,总产量近550万t,比2014增产15%,优果率达80%。从数据看,烟台苹果去年增产明显,但传统销售情况却不尽人意。2015年烟台苹果从6元/kg上下的收购价,跌至4元/kg上下的市场批发价。这种市场状况导致许多果农不舍得将苹果贱卖,处于观望状态。苹果销售在果农和消费者之间流通环节过多,也增加了苹果价格波动风险。

1.1.2 烟台苹果营销存在的瓶颈问题和原因。一是农产品市场信息覆盖面小、不对称。“烟台苹果价格指数”于 2015年8月14日投入使用。“烟台苹果价格指数”可以给广大果农和经销商提供烟台苹果主产区苹果价格走势,它不但可以起到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还有利于解决苹果市场存在的价格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对网络知之甚少,处于被动地位,他们中很少有人会利用网络来获取市场信息,烟台果农也不例外。由于农产品地域生产的分散性,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人口相传、看电视、听广播,农民缺乏敏捷、正确捕捉市场消息的能力,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从众性。这就导致果农对苹果市场信息闭塞,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1]。二是农产品销售渠道多环节,运输成本高,效率低下。烟台苹果流通要经过果农―苹果批发商―苹果零售个人―消费者等许多环节。多环节造成了烟台苹果流通渠道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利于烟台苹果价格形成竞争优势。传统烟台苹果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交易手段落后,也影响了烟台苹果的交易效率。三是农产品生产规模小,附加值不高,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烟台地区水果资源丰富,但是大部分品质优良的水果直接用于鲜果消费,而部分残次果则以较低的价格收购,主要用于生产果汁。虽然还有果脯、果干、食品添加原料、苹果脆片、果醋、罐头等加工形式,但未加工的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显著[2]。四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少,基础薄弱。目前,烟台苹果营销的主体是果农民,果农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培训,很难将传统的线下营销与线上营销结合起来。农村缺乏电商专业人才,阻碍了苹果的线上营销。五是农产品的促销力度不够,品牌效应不强。烟台苹果主要以农户经营为主,农户经营较分散,缺乏品牌意识和促销意识,限制了苹果市场的扩大和收益的提高[3]。

1.2 优势(Strengths)

1.2.1 农产品市场被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量被提高。2015年特色山东等网站联合淘宝发起“丰年有余开仓放粮”的主题活动。参加此次销售的全部为山东著名的地理商标产品,烟台红富士苹果就包涵在内。活动一方面解决了烟台苹果库存积压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淘宝网使广大消费者更加了解烟台苹果,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利用互联网营销农产品,不但让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要,还可以进行双向沟通,开拓了产品市场。

1.2.2 减少了销售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互联网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以较低的费用实现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交换。烟台苹果通过线上营销的新模式,使流通环节减少,使销售成本降低,使销售效率提高[4]。

1.2.3 减少了农产品腐烂变质损失。互联网线上订单方便迅速,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这等于减少了果农将苹果运送到消费者的时间,使农产品的鲜度保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减少了因苹果腐烂变坏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1.2.4 信息效率高,交互性强。互联网有很多优势,交互性是其最大优势,可以理解为互动传播。交互性的结果是,不但用户能得到有用的信息,厂商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用户的有效体验反馈。互联网可以跨地域、跨时间不间断运营,而且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信息共享,因此解决了传统苹果营销中市场供需信息获取、传递困难的问题。

1.2.5 提高产品竞争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烟台苹果网络营销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不但使烟台苹果的销售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显著提高升了烟台苹果的市场竞争力,使果农的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1.2.6 农产品促销效果好。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具有实时传送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的功能,同时可以直接为信息方和接收方架设沟通桥梁。烟台苹果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好地进行线上促销,从而提高销售量。

1.3 威胁(Threats)

第一,烟台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程度不高,果农网络观念差,大多数果农不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这就阻碍了苹果的线上销售。第二,烟台农村地区交通不便,物流成本较高,这严重威胁了烟台苹果的线上营销,而且烟台农村地区物流业不发达,农民所在的村落没有快递公司与其直接合作,极易导致农产品滞销。第三,烟台苹果具有时鲜性,存储时间不宜太久,而果农很少有大型存储仓来储存水果。由于天气、交通等无法抗逆的原因,水果有时不能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导致在运输途中变质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从而影响消费者对烟台苹果的印象,对烟台苹果的声誉造成沉重的打击。第四,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水果的包装也成了消费者的一种新的需求。烟台农村地区由于工业不发达很难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包装成本的上升也严重阻碍了烟台苹果的线上营销[5]。第五,网络销售平台建设体系不完善是阻碍烟台苹果线上营销的难题之一。电商、旗舰店、网上交易市场、专业网站等数量较少,不利于烟台苹果线上销售规模的扩大。

1.4 机会(Opportunities)

要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必须实现品牌化。烟台市有丰富独特的农产品资源,尤其以烟台苹果著名。2015年8月28日烟台苹果有了自己的品牌卡通型新形象――拇指哥,有了新的品牌口号――“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这将使烟台苹果在世界市场上独具一格、更有优势。烟台市政府着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烟台苹果的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2015年,烟台市政府将莱阳、福山、栖霞作为全国重点淘宝县,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其中莱阳市首先启动了农村淘宝县项目,栖霞、福山等也不甘落后,紧随其后。其他县市区也对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进行总结,找准突破口,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快速发展。“烟台苹果网”在2015年正式上线运行,这是烟台市第1个农产品垂直电商自主平台。烟台苹果在淘宝、天猫、1号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了12个旗舰店,如“霞谷献珍”“一村果园”;建设完成了“中国苹果交易网”“鲁沃商城”等专业网站16个,产品宣传和销售实现一体化发展;庙后镇下汪家夼村、西城镇回兵崖村等电商示范村的例子屡见不鲜,苹果网络销售量占销售总量的比重达20%以上。

2 “互联网+”模式下烟台苹果营销模式创新点

通过苹果艺术节、网络平台、重点区域定向推介、农超对接等方法,开创新的营销模式,使烟台苹果深入人心,坚持品牌化道路。把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微商、电商等多种主体紧密结合起来,拓宽苹果销售渠道,构筑起网上网下联系密切、共同创造的销售新体系。

3 对策

综上所述,农产品要想突破传统营销模式的瓶颈实现“互联网+”模式下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改变传统思想观念,使农民对电子商务产生全新的认识。广大农民应该克服小农意识的狭隘性、封闭性和保守性,增强市场观念,积极融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去[6]。二是提高农村教育,使农村培养出大量电子商务人才。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网络的建设,向农村输送农业技术人员。三是开创新的营销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农超对接的作用,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应该向农民朋友灌输品牌化的思想,让农民朋友从内心明白品牌效应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经济变化,从而促使农民在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热切。四是建立农产品行业大数据,使农业向信息化方向转变,从而为农产品的营销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不但要建立农产品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和营销网站,及时和收集有关的农产品信息,而且要建立网上农贸市场、网上农产品专业批发大市场、网上连锁店等,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五是在农产品工业体系中,通过增加农产品深加工的种类和层次,拓宽农产品的额外价值,形成走在世界前列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这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单一环节加工下附加值低、浪费严重的问题,从而促进农场品营销的可持续发展。六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经销商、电商、微商等多种主体作用,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依赖、共同发力的营销新体系,从而改善农产品的销售状况。七是政府加强经济职能,贯彻落实“互联网+”政策,使电子商务在农村蓬勃发展。政府要加强对市场规范制度的管理,建立农产品营销市场规则,引导市场的健康发展。八是推进部级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建设,充分发挥研究院、博士后等智囊团的作用,引进推广前沿技术,鼓励合作社经营和规模化经营,改善农产品的品质,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升品质较低农产品的改善速度,使“以质取胜”得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农产品的长久增收。

4 参考文献

[1] 烟台苹果的“互联网+”模式[J].走向世界,2015(40):25.

[2] 卢勋.远观近看识苹果[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5(42):8-13.

[3] 李希平.当“互联网+”遇上“栖霞苹果红”[J].中国经济信息,2015(2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