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审计知识点汇总

审计知识点汇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6 08:11:39

审计知识点汇总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1

一是“审计(调查)事项摘要”所包含内容问题。一种观点是,对审计证据进行罗列、汇总,将有关存在问题隐匿其中,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再予以反映;另一种观点是,对审计证据进行归类、计算、分析,并阐述存在问题事实、数据及违反的法律法规、定性结论。

二是审计取证单所包含事项问题。一种观点是,审计取证单要一事一稿;另一种观点是,审计取证单虽然对审计证据进行了汇总分析,但可以包括多个问题、多个事项。

三是审计取证单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问题。一种观点是,由证据提供者签字;另一种观点是,由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签字。

四是审计取证单的运用问题。一种观点是,并不是所有审计事项都要用审计取证单进行取证;另一种观点是,所有审计事项都要用审计取证单进行取证,每份审计工作底稿都要附审计取证单。

笔者认为,判断某个观点的正确科学与否,一看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准则规定;二看在遵循第一条的基础上,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更有利于开展工作;三看审计实践的检验程度。

一、关于“审计(调查)事项摘要”所包含内容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家审计准则)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这就是说,“审计(调查)事项摘要”所包含内容主要是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笔者认为,汇总、分析这两个词汇,既可以作为平行关系,也可以作为递进关系,可根据审计实际情况,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或者进行汇总分析。至于是否要阐述存在问题事实、数据及违反的法律法规、定性结论,笔者认为,有些审计取证单可以阐述有关事实及数据,因为那是对审计证据进行归类、计算、分析的结果,有必要让被审计单位知晓,充分听取他们的解释和说明,并根据新补充证据情况,确定是否对审计取证单有关内容进行修改、完善;违反的法律法规、定性结论,是审计工作底稿的主要要素之一,国家审计准则并未要求在审计取证单中予以阐明,笔者认为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二、关于审计取证单所包含事项问题

笔者认为,一份审计取证单包含一个事项还是多个事项,要根据审计工作实际情况而定。对于证据齐全、问题明确、思路清晰的审计(调查)事项,要尽量做到一事一份取证单,这样便于问题的定性处理,便于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而对于一些疑点问题,由于被审计(调查)单位的行业、专业非常宽泛,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受限,而查询、学习等都需要一个过程,单凭被审计(调查)单位有关人员的解释说明,不足以让审计人员准确界定自己的专业判断是否科学、合规、准确,加上时间有限,也不能等问题弄明白了再来取证。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打破常规,尽可能对所有发现的疑点问题及相关证据进行取证,然后再利用足够时间进行汇总、分析、计算、提炼,对确实存在问题的事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定性处理。

三、关于审计取证单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签字问题

国家审计准则第九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而审计署下发文件制定的《审计取证单》参考格式中,是由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基层审计机关在规范审计取证单时,有的使用前者,有的使用后者。笔者认为,证据提供者的范围较大,包括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之所以在《审计取证单》参考格式中规定由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其中一个原因应该是基于以下考虑:审计取证单是在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时,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编制的,这些证据提供者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多个人,对于审计人员汇总分析的情况,某个证据提供者可能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则对全面情况比较了解,其政策理论水平较高,能够对审计取证单有关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说明。这样,一方面充分听取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加深了双方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也有效降低了审计风险,提高了审计质量。有些基层审计人员认为,由证据提供单位负责人签名或盖章比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审计取证难度,这种情况在审计实践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至于执行哪种签字或盖章格式的审计取证单,基层审计机关已根据审计署要求进行了规范。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2

承担责任,最基本的要求是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责任,在工作中,要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对自己工作责任内的任何事情,都应该主动地去做。同时将岗位责任心体现在技能精、作风硬、讲诚信、肯奉献,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团结合作,敢打硬仗,不计得失。只要人在岗位,事情就要做足到最后一分钟。我负责公司财务总账工作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念,讲求诚信,珍惜岗位,严守岗位纪律,能够立足本职,以远大的职业理想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工作实践中,应敢于承担工作风险和工作压力,具有长远眼光和吃苦耐劳精神。我有我自己的岗位责任,我的基本责任就是实现岗位责任的目标,这既是对我责任的衡量和考核,也是我在这个岗位上必须具有的“职业责任精神”和强烈的“责任角色意识”。只有这样,我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职,努力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

二、以勤学习,勤思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今天我们**企业站在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时代催人奋进,壮丽的事业鼓舞人心,然而,我自身的财务总账工作是否能适应单位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目前我最为关心的问题。我想只有通过对现行财务总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制约我财务总账工作发展的原因,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勤学习,勤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才能推动财务总账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想将工作做好,这就意味着我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最新的财务知识,扩展我的知识面,增强我的业务技能,使我对财务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财务管理,纳税筹划,财务战略,成本分析,财务分析及单位价值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使我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上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能够做到全面的统筹财务工作。把所学的管理知识结合本身单位的实际情况,融汇贯通,使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且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三、积极创新,推动本职工作跨越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财务总账工作

我想,要做好财务总账,就是要秉承"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全公司统一规范的会计科目表,符合公司各级机构关系的组织架构,建立企业级的、单一的、完整的会计总账。具体为:1、设计全公司统一规范的会计科目表。2、全公司总账模块需要汇集各级机构的交易总账,以及为实现不同会计准则调整所需要的部分明细账、资金交易账户数据。3、全公司总账模块应支持国内、国际准则财务报告所要求的业务线分部报告和地区分部报告。4、全公司总账模块需要汇集财务报告附注所需要的其他数据。5、设计和开发实施报表合并原则和处理流程,以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6、建立公司资源计划财务系统总账与公司现有业务系统之间的账务数据接口,为公司数据仓库提供需要数据源。7、单独开发ERP财务应用产品报表的报表模块,可以及时和准确地给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满足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展示要求。报表模块采用自上而下的机制,公司统一定制各类财务会计报表和管理报表,规范总账数据的应用,实现全公司重要财务管理类报表的自动生成化,为全公司各个层面查询、分析综合经营计划执行情况和大类产品及业务条线盈利性状况提供便利的通道,同时也可以提高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度。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3

二、审计人员应具备计算机数据审计的相应知识

使用计算机数据审计必须掌握计算机软件功能。以计算机硬、软件提供的工具,实施计算机数据审计必须以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应用等知识为依托。灵活运用EXCEL、ACCESS、SQLServer2008、ORACLE等数据库应用软件,对数据处理形成最佳方案,达到计算机软件与审计思路的融会贯通,有效解决实际审计工作问题。

三、计算机数据审计流程及要点

计算机数据审计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档财务会计数据以及业务数据进行审计。无论是财务会计数据,还是业务数据,都能以二维表来表示,而二维表又是数据库构成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数据库中对二维表分析查询,成为计算机审计的要点。

(一)采集和转换财务会计数据、业务数据

1.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会计备份数据、审计部门具有审计专门软件及财务软件对应的转换模板。审计人员找到财务会计备份数据存放位置,通过直接拷贝方式,将备份数据直接导入审计专门软件。此类情况多现于会计软件的单机版情况或者部分网络版会计软件。

2.被审计单位使用网络版会计系统的财务软件,或者审计部门审计专门软件没有被审计单位财务软件对应的转换模板。

(1)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财务数据。审计人员可以从使用系统管理者的授权登录数据库,建立与数据库服务器连接,找到审计专门软件可以重建电子财务账套三张表会计科目表,科目余额表以及凭证表所在的数据库,以用友T3/T6为例,(code),(GL_accsum)及(GL_accvouch)分别存放会计科目表,科目余额表及凭证表,审计人员利用SQL Server的导入导出功能项,选择相应的数据源及导出的数据类型(EXCEL、ACCESS),导出以上三张表。

(2)采集被审计单位电子业务数据。审计人员可以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找到存放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的数据库,以用友U8 ERP数据库为例,存放业务数据的二维表主要有:SaleBillVouch(销售主表)、SaleBillVouchs(销售子表)、DispatchList(发货单主表)、DispatchLists(发货单子表)、SO_SOMain(销售订单主表)及SO_SODetails(销售订单子表)等。同样利用SQL Server的导入导出功能项,导出上述业务数据。

(二)电子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整理与验证

1.空值(NULL)处理。原始数据为空的记录值不等同于“0”,不能参加分类汇总等,数据处理过程中会被遗漏。凭证表的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若存在空值,则不能通过上述三张表的数据导入审计专门软件,故必须对部分空值进行数据清理。

2.数据的转换,确保采集数据值便于审计工作。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多样性带来了数据的不一致性,数据的转换,是为了利于审计筛选汇总计算,得出正确审计结果数据。数据的转换必须利用各种应用软件的功能,如TXT记事本数据导入EXCEL、ACCESS、SQLServer后的整理。

(三)电子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的分析审计

采集,整理并通过验证的电子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可导入审计专用软件,或者数据库SQLServer2008进行数据分析。无论是审计专用软件拟或是数据库应用软件,对于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分析查询均需要数据库软件的支持。

1.财务数据的分析审计。

(1)审计基本的财务数据。通过数据库语言对科目表、余额表及凭证表的查询,可生成出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或者支出明细表,生成包含各级科目的汇总表,某个科目的全部会计分录,某个科目的全部发生记录等等基本财务数据。

(2)会计处理合法合规性审计。在数据库查询,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对应的会计制度、准则的规定。即审查是否存在异常的会计分录,并将查出全部分录以及汇总同类问题的发生金额。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审查有无收入现金直接冲减费用(坐收坐支)会计凭证,审查有无付现支出列挂往来款项的会计分录。

2.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两者的比对分析审计。以企业审计用友U8 ERP财务软件,通过对其财务数据及业务数据导入审计人员的数据库为例。

(1)销售收入真实性审计。查询是否所有销售收入交易均是真实的,即查询每一笔记录销售收入的会计凭证(财务数据)是否均开具了销货发发票(业务数据)以及记录对应的发货记录(业务数据),查询汇总未开具销售发票或者发货单的销售记录及金额。

(2)销售收入完整性审计。发货单记录的销售货物对应的处理均是完整的,即查询每项发货单是否均开具了相应的销售发票,并做了相应的会计分录。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记录的销售金额是否相等,查询汇总未开具销售发票或者做出相应销售会计分录的发货记录及金额。

3.业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规定标准两者的比对分析审计。

(1)业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规定标准之间的比对分析审计。业务数据与业务数据规定标准两者的比对分析审计的基本思路:首先获取行业业务的规定标准数据,然后将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数据导入同一数据库。两者代码相关联后,筛选汇总得出业务数据高于业务数据规定标准的信息以及超标准金额。例如,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将查询审计的医疗收费数据与物价收费标准数据关联比对,审计汇总出超过规定标准收费的金额。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4

5月底接受小学审计,由于是所里常规的审计业务,也和同事协调要了模板,经过翻凭证,看账,抽凭,汇总底稿,整理报告,等一整套的流程下来感觉还有点意思,在其中感受到从开始到结束,每个环节的重要性是不可少的,也是在同事的一次两次的提醒与帮助下做到工作完结点。感谢同事们的帮助!

6月初开始接手交通一公司的内部审计,也是在与二公司等量工作中做了详细的抽凭,并在抽凭后汇总问题,其中强化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汇总问题,并将其陈列于报告中,这是审计中必须具备的常规能力,我感受自己在完善和调整状态的一个过程。从6月下旬以后又接手了我从业中一个沉甸甸的项目-香河热力成本监审,其中是我和喻姐两个人负责此项目,审计的是3家公司3个取暖年度的成本,说实话,没有底,没有经验,也没有方向,经过一个很漫长的时间,到7月底我和喻姐将3家公司的基础资料做了数据整理,对于其他底稿的整理判断标准不够明确,与同事交流,与企业沟通,与委托方确认,各种途径将整理后的基础资料汇总拟定了报告初稿,在张总一次次的复核修改中8月中旬才把报告顺利交付,其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经验及职业操守的原则性不强,缺少处理问题的果断性,不过我知道这是我需要进步的一个机会,感谢公司领导的信任与栽培。

8月下旬又是一个不平常的任务,我和朱哥在领导的委派下接手了三河市国税局委托的对两家企业的纳税进行评估,并进驻企业进行查账,计算企业的各项税种的缴纳情况,并对其收入及费用的各项开支进行了地毯式的排查,这次的业务也是对我们一种考验,也是一次学习,对于专业性知识了解不深,查账能力和复述未能达到领导及各方面认可,最后以半路收场而告终,此业务转交给张总及张路接手,可以说这一次是对我失败警钟的教育课,刻在心里不会忘记,要让这样的打击告诉自己还要不断的努力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9月中旬根据公司安排,我和朱哥接受了一个新的任务-霸州税务局资产清查工作,并在1周的外勤后将数据整理出报告,经审核提交,这次的任务中,清查对于结果性的要求是很严格,但对于清查时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由于国地税合并,资产放置位置不固定,并且设计的地点较为分散,所以最终也是以一种抽查式方式进行的资产盘点,对于盘点出问题出具报告进行说明,最终无盘盈,盘亏资产做了经济鉴证报告,并在9月底进行交付。此任务中感受颇深的就是时间紧迫,任务工作量大,改变核对方式为针对性抽查是较为合理的工作方式,事随机而动。

10月中旬繁重任务就是我们正式接手现在的工作任务-永清县农村清产核资工作,2个乡镇57个村街,进行账面资产及债权债务的清理,并和各村级进行一一核对,将清单与实际结合整理,进行解答及沟通协调各村街、乡财政、乡政府中的问题,最终将村街确认结果进行公示,此次任务中最终要就是沟通协调问题,需要时间,需要配合,需要认同,其委托方对于工作的负担总是在不断加码,录入系统也列入我们必须做的任务中,所以截至到现在我们还未将各村街结果公示完毕,但委托方的最后期限定时间为12月底,感受压力的沉重,我要更加尽力完成此次任务。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5

一、各区县财政局、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体企业和境外企业,应加大报表审核和汇总工作的组织力度,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作配合,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

(一)及时安排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审核和汇总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内部工作分工协调,及早安排,认真组织,确保报表工作有条不紊,按时完成报表的审核、汇总和上报工作。

(二)加大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审核和考核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落实报表审核工作的各级次负责制度,强化会计信息质量的层层考核机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报表数据质量。

(三)强化会计决算报表的审计工作。充分重视社会中介机构在报表审计工作中的作用,认真执行我局和财政部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严格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中介机构的资质和工作规范,强调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合法性与严肃性。

(四)认真做好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分析工作。在完成报表的汇总工作后,各区县财政局、各企业要及时对所属企业、单位决算报表工作进行总结,做好企业运行效益情况的分析工作。

二、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审核的有关要求

各区县、各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以及报表编制和审计的文件规定,加强报表数据质量控制,认真审核报表填报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数据的真实性和一致性,以及增减变动的合理性等。确保会计决算报表达到以下要求:

(一)填报方法规范准确。严格按照财政部下发的报表编制文件所规定的格式、内容和参数逐级逐户录入,按规定方法进行合并或汇总,并保证报表的树型结构级数据库结构规范、清晰。

(二)上报数据真实完整。确保所属企业按照统一要求全面、完整上报年度决算报表,各项数据符合企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实合理,不重不漏,杜绝虚报、错报、漏报、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三)相关指标衔接可比。注意检查合并或汇总数据与基础录入数据的互相衔接。认真审核表内和表间勾稽关系,做好数据有效性检查,及时核实有关重点指标,排除异常数据的出现。

(四)报表上报及时完整。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全面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数据及相关材料,上报的汇总报表必须手续齐备,行文正规明确,报表与软盘数据一致,金额单位准确无误,严禁越级调整下级企业和单位的报表数据。

三、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全市验审工作注意事项

市财政局对全市市属企业会计决算报表的验审工作计划从20**年3月10日开始截止到3月19日集中完成(具体安排附后),各区县财政局决算汇审时间为3月23日至26日(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境外企业会计决算报表集中验审时间为6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各区县财政局、各企业应提前做好全市验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携带手续齐备的上报资料参加验审。

(一)完成本地区、本企业的审核工作。参照《20**年度企业会计决算报表审核工作参考表》的工作流程进行质量控制。

(二)按照财政部及市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的内容准备好上报材料。具体包括报表和编报说明(财务状况说明书),企业处一份,主管处室一份。市属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等,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还应当同时分别提交对审计报告相关内容提出的财务处理或帐务调整意见或者年度会计报表编制的有关情况和意见,将以上材料分别按类别装订成册,有关责任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各区县财政机关应当对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审核,并附报总体审核意见;计算机介质的合并或汇总数据及基础数据、编制说明(或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6

    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的大型审计项目使用辅助审计软件,进行编写审计底稿、填列各项报表、汇总审计资料和数据等工作。如1998年对粮食企业进行清查审计中使用《天财报表汇总系统》,1999年对工行、建行的审计中使用《金融审计汇总系统》。

    二、使用审计数据接口软件读取或直接拷贝数据库等方式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资料,进行数据汇总、帐户或科目查询、抽样检查、利息复算等工作。

    三、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初步的探索,了解其一般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内部控制要点,对系统的合理性作出一定的判定。

    四、使用一般软件(主要是word、Excel等)进行文字和数据的处理,包括编写审计文书、编制有关底稿、进行计算汇总等。

    五、建立审计机关内部局域网,进行审计资料传送、法规查询等工作,实现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各审计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双向交流。

    由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起步较晚,又受经费不足、人才紧缺等因素的影响,在现阶段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的功能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审计人员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在现阶段使用得最多的是为了方便汇总数据而统一使用的一些汇总系统,或者是使用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把计算机当成了功能更强一些的“打字机”和“计算器”,而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测试和检验、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等更高层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方面,也只是个别审计机关或部门进行过试点,尚未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尚处在一个摸索的阶段。

    二、辅助审计软件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计算机辅助审计事业发展。从目前辅助审计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软件功能不够完善、无法直接和被审计单位数据建立连接、运行轻易出错等缺点。辅助审计软件的种类缺乏,现有绝大多数的辅助审计软件往往只能满足某一个特定审计项目或某一种类型审计的需要,还没有一种功能比较完备、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审计的通用软件,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经常出现“无米之炊”的状况。而且,辅助审计软件基本上都由审计机关出资或组织人员进行开发,使用范围也基本限于审计机关,应该说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审计软件产业和市场,软件的质量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也缺乏市场的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支持。

    三、审计机关计算机硬件的建设落后,和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硬件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然而审计机关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总的来说计算机硬件建设比较落后,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在计算机方面的投资不多,人均计算机占有量还很低,许多还是已经淘汰的落后机型,给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四、对审计人员培训不够,相当部分审计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还没有建立起一支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审计队伍。很多审计机关无论是在招聘录用干部方面,还是在日常的业务培训方面,对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把握和应用水平没有充分引起重视,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扶持和发展还没有形成制度化。近几年各级审计机关逐步采取一些办法,如举行过计算机应用知识考试等,使现有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所提高,但和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尚有一定距离,同时精通审计业务和计算机技术的审计人员更是寥寥无几。计算机人才紧缺新问题是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面临的最难克服的“瓶颈”。

    审计署今年提出“人、法、技”建设的目标,明确把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作为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重点,计算机辅助审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展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使审计事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摘要:

    一、采取有效办法,促进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事业的发展。各级审计机关应建立扶持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开发的机制,从经费到人员都给予积极支持,着重培养一批既有审计实践经验又有软件开发能力的审计人员。此外,要制订一系列扶持审计软件产业和审计软件市场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审计软件的市场化、产业化。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7

关键词:

基层外汇,计算机辅助审计;建议

一、外汇管理领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含义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执行和完成某些审计程序和任务。在外汇管理工作中,它并非专指对各外汇管理系统的审计,还包括对传统的外汇管理审计。外汇管理工作中计算机辅助审计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利用Word等电子表格、各外汇管理系统中的一些功能,对审计数据进行统计、检索、筛选、分析。如,用外汇管理系统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外汇业务发生笔数,检索一定期间内业务办理的具体电子信息;用电子表格软件筛查金额较大、交易频繁等可疑信息,对相应业务档案进行复核;在外汇业务审计中,利用Wps等字表处理软件,将审计工作底稿输入到计算机中,用于编写审计报告等。二是指开发并利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外汇管理审计。一方面,用于审计情况汇总。根据工作需要,编制专门的汇总软件,自下而上,从审计底稿开始,对审计情况进行逐级汇总。其优点是能全面、准确反映审计情况,避免错漏和防止人为操作,便于统一定性、统一处理。另一方面,直接用于协助审计人员用设定好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开发专门外汇管理审计软件,按照审计要求检索、筛选、分析审计数据,发现疑点,分析识别风险事项,利用网络技术随时开展内部审计,这是外汇管理计算机辅助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外汇管理领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

(一)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审计作业,以纸质的业务台账、业务办理凭证和各种登记簿为对象。开展审计时,需要将相关资料搬到审计场所。审计缺乏重点,时间长、效率低。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开展工作,从而实现检索、筛选、分析、快速计算,资料整理也可实现自动化。还可根据筛查出的违规线索或调查事项,多次调阅资料,有重点地开展审计,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二)降低审计工作风险。在传统外汇审计工作过程中,如果想要查找某一类问题,需要在相关凭证和台账中逐页查找,并手工抄录,这种原始传统的工作方式容易出现遗漏和错误。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够对所有被审计外汇业务电子信息进行全面疑点扫描、筛选;能够通过设置外汇业务异常指标,对被审计对象业务办理异常线索进行跟踪,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全面审计、重点审计,降低因信息不全、不准确给审计工作可能带来的操作风险。

(三)创新审计工作模式。外汇管理领域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使外汇管理审计实现实时在线审计、异地远程审计、跨部门联合审计和开展各信息系统审计,创新和丰富了审计模式。

(四)提高审计工作准确性。审计工作过程中,有很大的计算工作量。传统的审计方式是靠人工来完成的。人工计算,极易出现差错。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程序进行计算,既快又准,不容易出现错误,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五)保障审计工作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审计工作底稿都是手工填写。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根据外汇业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工作底稿模板,实现自动取数、计算,自动编制工作底稿,节省了编写时间。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形成的工作底稿更加规范、更具系统性。针对从工作底稿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跟踪后续整改情况,可使审计成果利用价值大大提高,外汇业务风险也大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设计思路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关键是辅助审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其发展思路也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建设思路。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专业、持续的工作,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其开发应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一)审计数据采集与转换。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前提是能够将各个外汇管理系统电子业务数据采集转换成所需要的数据格式,包括查询、分析、比对、抽样等审计业务操作。计算机辅助审计要求数据的采集与转换,能够实现对被审计对象的外汇业务数据一次性、选择性、自动化方式的数据采集。通过审计数据采集与转换辅助系统的应用,对被审计单位实行全面审计提供必要条件。

(二)进行审计数据查询。计算机辅助审计应该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数据查询工具,包括:报表查询、审计抽样、业务数据查询、查询结果数据的表格化及图形化展示,按照不同时间、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条件筛选查询等。通过使用这些查询工具,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审计业务数据分析。计算机辅助审计要求在审计数据查询结果的基础上,为审计人员提供常用的审计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数据趋势分析、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结构分析、业务关联分析、报表要素分析、自定义指标分析比对等。所有数据分析支持图形、表格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辅助工具的应用,为内部审计提供丰富的作业工具,工作人员能够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开展审计,工作事半功倍。

(四)审计文书管理。计算机辅助审计应能提供一定的审计模板文档,并可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各阶段文书归类。应能提供包括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初步意见书、审计报告等常用审计文书,同时各项文书应支持智能化生成、支持自动化归档。通过辅助文书管理应用,减少审计作业人员文书编制的工作量,实现审计资料的自动化整理。

(五)审计程序管理功能。审计程序管理功能,能够规范审计作业,实现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动态管理,随时检查工作进度,实现审计作业过程管理与审计方法的有机整合,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开展的建议

(一)强化计算机知识培训和使用。一方面,把计算机辅助审计普及性学习和骨干培训相结合,打造一支素质较高、适应计算机辅助环境下审计工作要求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学用结合,积极引导审计人员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外汇审计业务有效结合,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二)完善审计标准与准则。目前,外汇管理有关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规范较少。因此,应在原有的外汇管理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在制定标准和准则时,一要坚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实践基础上,研究制定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标准与规范,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外汇管理信息化要求的审计业务操作管理标准和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体系。二要注重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计算机辅助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明细规范。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8

当前,外汇管理改革步入“深水区”,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逐步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中事后监管。外汇管理审计也应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主动跟进转型,从单一的事后审计向事中与事后审计相结合转变,由关注具体业务风险转向重视宏观审慎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由单一评价执行政策法规情况转向兼顾政策法规实施效果,提倡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审计。如何选取不同视角,从内审角度协助推进事中事后外汇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值得探讨研究的方向与课题。

一、事中事后外汇管理审计的必要性

(一)顺应当前外汇管理改革的需要。近几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外汇管理工作重心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正面清单”转变到“负面清单”,全面放开了经常项目可兑换,逐渐将资本项目审核权限下放至银行。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防范为重心,事前明确风险点,事中关注风险点,事后修正风险点的审计模式,有助于明确监管重点,减少风险等级为高、中类型业务差错发生的概率,为稳妥有序地推进外汇管理重点领域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重要保障。(二)发挥内审免疫系统功能的需要。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外汇管理方式及监管手段发生根本转变。事中事后审计已不再局限于发现微观差错,而要审查外汇管理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监管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对于执行不好的,要分析原因,找出管理上的缺陷,以避免造成进一步重大损失;对于执行好的,也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管理和体制上的优势,总结经验。建立“事中审计为重点,事后审计为保障”的审计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真正实现内审“免疫系统”的功能。(三)内审转型与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内部审计环境的变化,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先后7次重新定义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责,呈现“开拓风险管理新领域、深入介入内部控制、推动更有效的组织治理、更新内部审计师职责”四大趋势。所以外汇管理内审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审计思路和方法,实现审计与业务改革的同步发展。只有对全过程实施审计,才能构建起“控制过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审计运行机制,从而从根本上防范风险,进而提升外汇管理内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基层外汇局内审工作全面转型与深化发展。

二、事中事后外汇管理审计的方法构想

(一)构建较为完善的非现场审计体系。2015年上线的跨境资金监测与分析系统,综合采集了国际收支申报、资本项目、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相关数据,不仅能对银行、企业进行全方位主体监测分析,还可结合辖区实际自主建立监测指标体系,获取异常关注和违规信息,这与事中审计尤其是非现场审计相关需求相吻合。审计人员可根据系统预警提示评估后再确定是否对其展开进一步的检查。进入现场审计阶段,有针对性地调取相关业务系统操作日志、业务办理资料,从而提高现场审计的效率,节约审计成本。(二)对重要环节风险进行识别监控。事中事后外汇管理审计风险分析,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对风险分析、评估、确认和利用,从而找出薄弱环节,并对这些环节进行衡量,以确定专项审计的工作重点。但由于内部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对所有的交易或事项都进行实时监控。可根据外汇业务的具体特点,通过货物贸易外汇业务监测系统日志、资本项目信息系统,深入分析和挖掘利用,寻找业务处理逻辑关系,由此建立审计分析模型。如果国际收支申报金额,大于资本金投入与外债提款登记之和,说明可能存在着未经审核的非法外汇流入。通过收集整理存在明显不符合常规的数量,建立审计分析模型进行查找,快速发现如大额数据、高频数据、差错数据等审计疑点,实现对重要环节潜在风险及时识别和评估的目标,帮助部门提升业务流程效率和效果。(三)主动提升内审工作履职绩效。对超出现有法规规定的业务事项,违规处罚过程行使自由裁量权等需要进行重要决策的事项,审计人员可列席会议,观察是否严格履行各项内控制度规定,针对实际情况做出独立客观的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实现审计关口前移。当前人民币持续贬值,跨境资金流出形势严峻,内审部门要主动适应改革需要,开展一些协调推动和效果评估工作,与业务部门合力应对形势逆转带来的冲击,从而提升内审成果价值,不断推进内审全面转型和深化发展。(四)探索建立有效的整改落实机制。探索建立审计对象库、信息资料库,按单位、业务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详细登记事中审计发现问题描述、问题定性、相关责任人和整改情况。通过抽取整改资料对同类问题进行检查,验证同类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控制,防范屡查屡犯现象的发生,使审计成果全面有效转化为“风险导向、控制驱动、关注绩效、服务治理、增加价值”的成果。

三、事中事后外汇管理审计中的问题

(一)内审体系不能适应新形势。事中事后外汇监管体系已经建立,但缺乏较为完善的事中事后审计准则、工作规范以及与事后审计的协调机制。事中审计的条件、范围、程序和形式等还不明确,难以对事中事后审计活动发挥质量控制和风险预测作用。同时也没有明确的事中事后审计职责,一旦出现内审责任问题,则无法根据制度要求,做出实质性分析,从而引发一定的责任风险。(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均衡。随着事中事后外汇管理专项审计在环境、技术、职能等方面的变革,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水平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外汇局分支机构尚未单独设立内审部门,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特别是对审计评价标准的掌握还比较模糊,习惯思维难以打破,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精力仍然是收集整理数据,较少采用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总量分析及结构分析等综合分析方法全面深入剖析审计事项,揭示问题的实质,影响审计工作进度和质量,无法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监督和服务职能。(三)审计信息系统有待加快建设。通过数据接口或利用并行审计技术采集审计证据已成为事中非现场审计的趋势和基础。当前外汇局主要利用内控风险测评系统开展内审数据收集,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主观变动性较大,无法实施非现场的查询、计算、分析及检测等审计功能。同时,现有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相对独立,限制了事中审计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使得审计成效和成果运用不足。如目前大部分业务系统均不能查询操作日志,无法判断用户操作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内控风险,难以实现对系统用户权限及操作全流程进行审计的目的。

四、相关建议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内审工作体系。建议对事中事后管理审计的权限、职责、内容、范围等做出具体规定,明确审计的路径以及审计部门在事中事后管理审计中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责任义务。建立完善的外汇管理审计风险评估体系,将事中事后审计发现的问题纳入内控风险测评系统。通过对外汇业务风险点的评估,确定外汇监管的重点,系统分析存在风险的主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管措施,有效防范风险,进而推动实现外汇管理战略目标。(二)构建高素质的内部审计团队。审计人员是审计免疫系统的细胞,也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力量。要提高审计队伍的实战能力,进一步完善审计人员的职业教育机制,重视对既通晓金融、会计、计算机技术、管理等专业知识,又具有宏观和微观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发现可能影响业务和管理安全的各种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提醒有关方面采取预防措施。还要有良好的审计沟通的能力,负责的态度和服务的精神,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内审工作得到理解和支持,内审建议能够得到采纳和落实,履行好内审“免疫系统”这一神圣职能。(三)加快事中事后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非现场审计是做好事中审计工作的基础环节。在充分利用现有内控风险测评系统的基础上,加快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功能的完善,确保审计软件不仅能完成数据调集、整理、勾稽关系审核等繁重的基础工作,还能进行风险评估的符合性测试、分析性测试、控制性测试。探索对高风险事项的实时监测,及时进行风险预警,提出风险控制和防范的对策。同时建立外汇局与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不断拓宽资料来源、丰富信息种类,确保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完整性和透明性,使事中事后管理审计更全面、完整。

【参考文献】

[1]鲍国明,刘力云.现代内部审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9

关键词:

内部审计;增值;问题;建议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定义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从全新的视角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价值增值”理念首次被正式提出来,标志着内部审计发展进入了“增值型审计”的新时代,“增加组织价值”成为内部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外汇局运用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外汇局内部审计工作成绩和增值途径

外汇局的内审部门虽然成立较晚,但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内审工作已取得积极成效。在审计制度法规方面,依据我国审计相关法规制度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内审工作暂行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内审操作规程》等制度,基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体系。在审计方法方面,开展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等电子化审计方法尝试。在审计项目方面,在开展合规性监督检查、财务审计、履职审计等传统审计的基础上,对外汇管理绩效审计、风险导向型审计等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地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外汇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外汇局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体现形式上看,具体表现为:一是直接价值,体现在通过持续监督检查等方式,促进审计对象不断规范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强化依法履职,帮助外汇局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二是间接价值,体现在内部审计的“威慑作用”上,即只要有内审部门存在,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和评价等手段,对其他部门产生潜在威慑作用,督促其维持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工作效率,努力提高工作成效。

(二)外汇局内审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原因分析

1.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是能否实现价值增值目标的关键。按照IIA的定义,独立性指内部审计活动客观公正履行职责时免受任何威胁其履职能力的情况影响,即内部审计活动能够在实施时不受干扰,其基本要求是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外汇局系统内审部门的独立性相对较弱,削弱了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发挥。总局内审职责归入人事司,由内审处具体履行内部审计职能,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相对其他职能部门明显偏弱。分局层面与总局相似,内审部门大多设在综合业务管理部门,由内控监督科具体承担内部审计职责,一般配备1~2名工作人员,审计的经费和人事关系与分局密不可分,执行“同级监督”职能时独立性容易受到各方干扰和限制。由于人手不足,分局开展审计工作需要从业务部门和下级机构抽调人员,难以避免审计人员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难以保障。在中心支局和县支局层面,没有设置专门的内审部门和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日常内审工作更加薄弱,更多依靠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和上级机构“下查一级”的监督检查方式。

2.内部审计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

(1)合规性审计难以适应外汇管理改革新要求。随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外汇管理方式正加快从正面清单转为负面清单管理,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从合规性管理转向审慎管理。总体上看,外汇管制将是一个逐步放开的过程,禁止性的行政法规将会越来越少,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将会日益增加,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和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评估已成为当前外汇管理工作重点关注的焦点,以合规性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内部审计显然已难以适应改革新形势的要求。

(2)项目式的审计模式存在风险评估漏洞。当前,外汇局系统正在加快实现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而目前外汇局的内部审计还停留在项目审计和行为监督上,如开展经常项目管理专项审计、资本项目管理专项审计等。这种按照管理条块划分的业务审计割裂了组织的整体风险,内部审计难以对被审计单位整体进行风险评估,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3)审计安排不当造成了审计资源浪费。因合规性审计涉及项目较多、审计面过于宽泛,外汇局内审部门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容易出现需重点关注领域审计资源分配不足,而风险小的项目往往占用过多审计资源的情况,审计质量和效果难有提高。

3.内部审计后续工作重视不足

(1)“回头看”检视不够。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内审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内审部门可对被监督单位执行“内审结论和处理决定”的情况进行后续检查。目的是及时监督整改的效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工作中,由于该项规定为非强制性要求且没有硬性执行标准,部分单位将其作为可有可无的工作,部分单位即便开展了后续检查也质量不高,仅仅是对照问题检查整改情况,没有深入了解被查单位是否建立了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更缺乏对整改实际效果的客观评价。

(2)审计成果利用不充分。内部审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审计成果的利用上———审计成果运用越充分,内部审计的成效和价值就越显著。但在实际工作中,外汇局对审计成果的利用还有待提高。一是没有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价和控制机制,对审计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缺乏必要的评估和约束,部分审计成果质量不高。二是不重视审计成果的总结提炼,外汇局的审计偏重于对外汇管理具体项目微观行为的审查,习惯于就问题论问题,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三是审计成果的作用范围过于狭窄,一些共性问题未能在系统内形成共享,不利于发挥内部审计改善组织管理的辐射带动作用。

4.内部审计方法和评价标准有待规范

审计方法的运用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产生影响,而审计评价标准是决定审计结论的关键因素,两者都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审计评价标准方面,外汇局建立了内控风险测评系统,目前成为内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的主要评价依据。但从实际工作看,尚有许多需要规范和完善的地方。一是内控风险测评系统虽然覆盖面广,但脉络过于笼统,缺乏进一步细化的评价指标,评价的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定性评价内容过多,量化评价部分不足,导致审计人员过于依靠主观判断,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下降。三是测评系统缺乏体现组织履职效率和效果的绩效指标,内部审计的价值导向功能欠缺。审计方法运用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内审操作规程(暂行)》将内审工作程序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后续阶段四个阶段,从基层外汇局实际工作情况看,在准备阶段,非现场审计手段运用不够导致审计实施阶段工作针对性不强。在实施阶段,因对风险导向型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先进理论和方法运用不熟,导致审计工作缺乏重点和方向,往往陷入“拉网式全面普查”或“随机式个别抽查”两种极端检查方式,增加审计风险的同时降低了审计效果。

5.审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外汇局系统内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具有专业的内部审计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较少,特别是基层外汇局内审人员大都为业务人员兼任,岗位变动比较频繁,受传统思维和方法的束缚,接受和掌握现代审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不强。因系统培训机会少,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等方面与现代审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三、提升外汇局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功能的建议

(一)加快内审工作转型

当前,外汇管理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正面临重大变革,外汇局内审部门也应该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主动跟进转型,从传统的以查错纠弊为主要目标的合规监督方式向更高层次的改善管理和增加价值方向发展,由关注具体业务风险转向重视宏观审慎的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由单一评价执行政策法规情况转向兼顾政策法规实施效果。

(二)加强内审人才队伍建设

内部审计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审计人员的素质决定着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解决内审人才短板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引进复合型人才,充实壮大内审队伍,解决内审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强内审职业后续教育,定期对现有内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三是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创造内审人员主动钻研业务的制度环境。

(三)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审计服务内在价值的根本。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括机构的独立性和人员的独立性。在当前暂时无法改变外汇局内审机构设置的情况下,可以从以下方面提高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一是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如规定内审人员只提供建议而不参与决策等。二是强化审计人员管理。如实行审计人员重大利益回避制度等,保持审计人员“局外人”的身份。三是加强外部审计证据的利用。如将内部审计证据的获取范围延伸扩展到涉汇企业、外汇指定银行等外汇局监管单位和服务对象,从而获得更为客观可靠的外部审计证据。

(四)加强审计方法创新,提高内部审计效益

内部审计应贯彻成本效益原则,最大限度的增加组织价值。一是开发与各外汇管理业务信息系统的软件接口,建立内部审计实时电子资料数据库。二是加强日常非现场监测工作,持续监测、分析和评估被审计单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业务状况,实时保持对潜在风险的了解和控制。三是定期随机抽取非现场审计样本进行现场复核,评估非现场监测评估的效果。四是加强审计应用软件开发,强化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的运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电子化水平。

(五)强化内部审计成果的利用转化

一是要建立常态化审计成果运用机制,使审计成果运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建立审计成果综合分析制度,定期对各项审计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形成更系统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方案,提高审计成果服务组织目标的能力。三是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领导决策,促进被审计单位和部门改善管理,修改完善有关制度,提高履职效率和效果。

作者:吴涛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参考文献]

[1]冯均科.在价值增值中不断寻找自身价值[J].中国内部审计,2008,(11).

[2]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中译本)[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10

一、水文资料整编

水文资料整编是指对各个零散的水文观测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储存、汇编、审核、刊印或分析,按统一明确科学的方式对水文资料进行汇总编辑。

中国对水文资料进行测试计算开始于战国时期,当时主要是为了定期对水流作业服务的,真正开始保存水文的资料开始于1841年,对水位的记录开始于1865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对水文资料的手机更加全面系统化。1958年,我国根据不同流域的划分标准将各地河流划分到不同流域,逐渐将汇集的资料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到了1964年,为了编纂《水文年鉴审编刊印暂行规范》,因而对水文年鉴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修正,把属于一个流域的水流的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量等等资料编纂在一起,总共有10卷74册,到了1999年又了《水文资料整编规范》对部分资料进行了调整。

水文资料整编的主要方式包括实时监测水文情况的结果表格、水文瞬间变化的资料汇总、综合图表等等,其主要内容包括水位的资料和流量资料。其中水位资料包括考证地点的水尺零点的高程、每日或者每小时的水位线、洪水时的水位线等等;流量资料包括总的流量、水位的面积、流速、洪水水文要素等等。

二、水文资料整编的意义

1、能够促进水文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水文资料的整编是对水文资料的一次大汇总,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水利设施的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为防洪抗旱提供相关的资料,进行预报、设计灾后重建,甚至可以对各种灾害首先采取防御措施。

2、提供系统的完整的水文资料。实时收集的水文资料有些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有些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有些还因为机器故障等原因造成空缺,因此,这些资料不能直接进行利用,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汇编整理成水文年鉴或其他形式才能最终进行使用。

3、资料的汇编可以发现之前记录时出现的不足之处尤其是观测技术和观测数据的缺陷。

三、水文资料整编遇到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普及之前,及90年代之前,我国想水文资料整编都是采用人工记录的方式进行,这种整编的方式需要的人力多,物力大,而且错误率也比较高,另外纸质的资料保存也并不方便。保存的位置、保存地的空气湿度、温度等对纸质资料的保存都会产生影响。早期的一些资料,尽管进行了很好的保存,仍然十分不便。这是早期的水文资料整编中的问题,及整编的方式不合理,保存不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从2002年开始,我国水文资料整编开始进入全部计算机化的时代,这极大的提高了水文资料整编的工作效率,同时水文资料整编的成本也相应的降低了,从而能够解决人工整编的不足之处,既节省人力物力,又易于保存,可以说是解决了之前人工整编的问题。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由于计算机应用被广泛的使用到水文资料整编的工作之中,对于从事水文资料整编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出来有专业的水文知识之外,还需要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从而能够进行水文资料整编工作。但对于曾经使用手工进行水文资料整编的老一辈水文工作者来说,掌握这样一项技能是比较困难的,而新入职的水文工作者虽然在电脑技术这一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过去的水文资料掌握方面是不如老一辈的水文工作者的,因此在新老工作者的工作交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因此,人事变更是水文资料整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四、水文资料整编工作解决措施

1、提高水文工作者的素质

水文资料是由一代代的水文工作者每天每年的细心记录,真实检测得到的劳动成果,由于经过了比较长的时间,而且水文资料的记录本身存在误差,因此之前的记录也很可能存在许多偏差,因此为了保证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的效果,一定得强化水文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对水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个优秀的水文工作者不仅要在水文知识上有十分深入准确的掌握,还必须时刻保持着认真严谨耐心的工作态度。另外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巧,与时俱进,从而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业务水平和水文资料整编的质量。包括要不断关注计算机方面的新知识,像是有新的统计方式,更便利的计算方法等等,从而不断提高对水文资料整编软件的实操水平。另外,新老两代水文工作者必须要加强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作为老一代的水文工作者,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能够无私的把自己几十年积累的水文有关的知识经验要点教给新一代的水文工作者,作为新一代的水文工作者,一方面要耐心听从老一代的教诲,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扬弃,将老一代水文工作者的知识经验变作自己的知识经验。

2、提高搜集的水文信息的准确程度

水文资料整编之前须要先对水文资料进行检测、整理以及绘制表格等等的程序,一旦有一个程序中的数字或计算出现错误,将会使得整组的工作成果毁于一旦,一点点的差错会使得数据无法继续使用。因此,在检测整理绘制表格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耐心仔细,确保正确。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完善资料检测是水平,提高数据检测的准确性。

3、认真执行审查程序

水文资料整编是一个十分精密的过程,像是数学的运算需要进行验算一样,水文资料的收集汇总也是需要不断的检查来确保准确的。审查包括对原始资料的审查,只有确保原始资料是准确的,才能进行之后的汇编工作,如果原始资料出现错误,后面的审查无论怎么样进行,总是不可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因此,审查首先从原始资料开始。其次是审查的资料的合理性,合理性是指按照往年的数据,今年的数据是否出现了十分重大的差别,如果这一年并没有什么重大灾害出现或者重大变故出现,这一数据很可能就是错误的。因为理论上说,一年的数据和往年的数据偏差是不会十分巨大的,像是一个地方的降水量、蒸发量往往每年都是十分接近的。因此,合理性的检查还是对原始资料的准确性进行检查,这是一种比较高效的复查方式。最后是要对整编好的全部资料进行统一性的检查。就是说,最终的资料在各个数据都是一致的,像是财务的资产负债表需要报表两边数据相同,水文资料整编后的数据也应该是相互映衬的。这也能作为检验数据准确性的一种方式。

五、结语

总而言之,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是是一项十分重要十分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十分繁复的过程,一定要把握好每个环节,做到水文数据的准确,从而为其他实际应用提供意见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尚艳丽,侯元,李军,江龙,于鹏 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相关问题分析 地下水-2010年03期

审计知识点汇总例11

一、外汇收支表的架构形式与实质

(一)会统结合的平衡表

外汇收支表虽然采用了“会计平衡表”样式,但不同于会计报表,实质上是一种事后统计监管外汇的报表。从会计操作看,外汇账户与外汇账户进行平衡交易(转移)的事项极少。大量发生的是外汇账户与非外汇账户之间不平衡的交易(转移)事项,需要用“结购汇差额”“经常项目差额”等外汇上表示“差数”的各种专门术语来凑成统计性平衡。从左方(资产方)看,第16~17行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第19~25行的各项“非外汇形式资产”,第27行的“汇率折算差额”,第28行的“其他资产”,都是统计监管的不同类型外汇“差额”。从右方(负债和权益方)看,第58行“经常项目差额”,可理解为外汇收支表总体平衡的“总括性”的外汇“差额”数。所以,外汇收支表是以会计平衡为形式,以统计“不平衡”(即差数)状况为实质的会统结合的一张表,没有统计技巧是填报不了的。

(二)会统结合的填报路径

填好此表的关键是会统结合。采用会统分家的填报路径既费人力、物力,也不便于复核、审计。“会统结合”方法便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户法。如对外币库存现金,不同性质的外币银行存款,均采用设立专户方法;对于应收应付外汇账款、预收预付外汇账款等外汇债权债务、外汇投资、外汇借款等,都可以采用会统结合的设置“明细专户”或“二级科目――统辖专户”的方法来系统累积外汇业务数据。

2.专栏法。如在外币存款账户中设“结汇”专栏和“购汇”专栏,以完整反应结汇、购汇和“结购汇差额”的全貌。

3.摘要标明法。如在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账户的摘要中标明投资方式、境内外投入或“资本对价转移”、“ 资本单方面转移”等。以便一看便知。

4.会计凭证复写(或复印)统计法。对于较少发生外汇收支(结算)的科目(项目),为防止采用以上方法还容易造成遗忘(遗漏),则应采用此法,专档统计利用。

5.备查薄、备忘录法。此法一是起目录(路标)作用。写明各项目的数字积累路径,即找什么科目、什么账户去查。二是起补遗拾缺作用。记此备忘录备查。

6.在会计凭证(账页)中嵌入统计标识法。即在会计分录(或账页)的摘要中标上外汇收支表的“行次序号”(XX行)。这是会统结合的基础。现举例说明如下:

(1)平衡型事项标注法:

例1:实收境内外汇资本15万美元。作会计分录及统计标识(即注上外汇收支表的行次序号数)为:

借:银行存款――资本金存户[3行]

150 000

贷:实收资本――境内外汇资本[57行]

150 000

(统计平衡是:3行=57行)

例2:以外币现金付清应付外籍人员工资3万美元。作会计分录及统计标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外籍人员工资[42行]

30 000

贷:现金――外币[2行]30 000

(统计平衡是:2行=42行)

例3:以外币偿还购货用外汇账款60万美元、应付外汇股利30万美元、应付外汇利息10万美元。作会计分录及统计标识为:

借:应付账款――外汇货款[33行]

600 000

应付股利――应付外汇股利[44行]

300 000

应付利息――应付外汇利息[52行]

100 000

贷:银行存款――经常项目账户[4行]

1 000 000

(统计平衡是:4行=33行+44行+52行)

(2)不平衡事项标识法

不平衡事项是外汇业务的各种差额的统计性揭示。其共同特点是:会计上只有一方面涉及外汇,统计上须以各种外汇业务的“差额”概念来凑数,以达成统计平衡。如:“结购汇差额”是报告期间结汇与购汇的差额。列在表的右方。若购汇数大于结汇数则以负数填列。

例4:结汇。A公司以“资本金账户存款”中的10万美元结汇,换成人民币。作会计分录及统计标识为:

借:银行存款[26行]100 000

贷:银行存款――资本金账户[3行]

100 000

(统计平衡是:3行=26行,即表内资产“一增一减”)

“经常项目差额”是反映报告期间累计的各项涉及外币计价交易的外汇收支的净差额,列在此表的右方。如外汇支出大于收入以负数填列。

例5:外币收入。A公司实现外币销售收入36万美元。作会计分录及统计标识为:

借:银行存款――经常项目账户[4行]

36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8行] 360 000

(统计平衡是:4行=58行)

当遇到资本单方面转移时,境内对境外金融债权、股权的单方面放弃、豁免损失填正数,相反的境外对境内金融权益单方面放弃、豁免收益填负数。

例6:境外金融债权人单方面豁免A公司原2万美元借款中的8千美元,其余收回并免息。A公司以外币偿付1.2万美元清结。作会计分录和统计标识为:

借:长期借款――境外[46行] 20 000

贷:银行存款――经常项目账户[4行]

12 000

资本公积――资本单方面转移[24行]

8 000

(统计平衡是:4行+24行=46行)

二、外汇收支表填报注意要点及重点项目内涵

(一)弄清涵概范围

外汇收支表应反映企业与境外企业(机构、个人)以外币进行的交易以及与境内企业(机构、个人)进行的符合外汇管理规定的外币计价、结算交易两部分。均按实际发生金额,即一律采用“成本法”统计,不考虑“权益法”和折旧、摊销等影响。

(二)注意细节

注意统计币种是美元,金额单位是元。小数点两位以后四舍五入。

(三)注意统计概念(口径)的把握

统计概念(口径)比会计概念要宽、要粗,只为统计外汇动态。诸如:

1.“应付外汇账款”包括会计上的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融资租赁应付款。知识产权交易、股权交易和外方股东减资,均应统计在38行次的“其他应付款”内。

2.“境外借款”。在境外发行债券,有关债券溢(折)价发行收入,均计入“境外借款――发行债券”项内。

3.“实收境外资本”,不仅包括会计上的“实收资本”,还包括随同投资的资本溢价,会计上计入“资本公积”,在此表中,则一并统计在“实收境外资本”中。

4.“实收境内外汇资本”,也包括随同投资的资本溢价。反映收取境内企业外汇投资和境内居民的B股投资以及投资性外商企业以其境内获得的人民币利润和撤资所得进行再投资。要严格审核有关审批手续。

(四)注意应付账款账龄的正确计算

“一年以上”是从应付事项入账日算起到报告日止。

(五)注意“非外汇形式资产”诸项目内涵

1.人民币:统计外币计价但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余额。包括以人民币支付外商撤资和股利以及人民币利润再投资,或以人民币收回境内外汇投资及收益等。

2.固定资产:统计外方股东投资中的固定资产,或以其对境外投资。

3.无形资产:统计外方股东投资中的无形资产,或以其对境外投资。

4.资本对价转移:反映中方和外方之间股权或债权对价转移(不涉及本企业外汇现金流)变动的金额。

5.资本单方面转移:已在前文例6中说明。

6.其他:反映外方股东按约定比例享有的企业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余额。

(六)注意“应付利息――应付外汇利息”是各科目外汇项目的应收和应付外汇利息的割差后数字。

(七)注意“非外汇形式资产――资本单方面转移”和“经常项目差额――单方面经常项目转移”的不同。前者是企业与境外金融债权人之间单方面债权(股权)放弃、豁免(如例6);后者则是企业对外币计价结算交易债权的单方面放弃以及坏账核销。

三、注册会计师审核要领

(一)按勾稽关系审核

1.“应付外方股利”期末数=“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股利年末数ד直投系统企业最新状况表”内外方出资比例×当年年底人民币折美元中间汇率。注册会计师如审核出不一致,应请更正或说明原因。

2.“外方实收资本”的审核。表中“实收境外资本”+“实收境内外汇资本”=“直投系统期末外方累计实到注册资本”×当年年底企业注册币种折美元中间汇率。如注册会计师审出差异超过20%以上,应提示其“不等于”的情况。

3.“外方所有的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表1的附注2)=“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ד直投系统企业最新状况表”内外方出资比例×当年年底人民币折美元中间汇率。

4.企业“资本公积”科目中的“资本单方面转移”数额,应与外汇收支表24行“非外汇形式资产――资本单方面转移”的数额相符。“资本公积”中的“接受境外捐赠”,应与外汇收支表中“经常项目差额”的部分构成衔接。

(二)按外汇是否合法到位把关审核

1.凡是应审批的外汇业务未经合法审批,或申报审批手续不齐全、不到位的,注册会计师要严格把关,不能确认其外汇业务,应提示存在的问题。

2.“资本对价转移”,即中外方之间的股权(或金融债权)转让,特别是中方转给外方的股权,除要检查外汇审批手续是否周到外,也要重视审查外方的外汇款是否汇到境内。尽管此类对价转移不涉及企业的现金流,但涉及国际外汇统计。在外方外汇款尚未汇入国内真正到位之前,注册会计师不能确认其外方股权,还应继续挂在中方一边。

(三)要按路径和关注点审核

对外汇收支表的审核,是以企业编报的收支情况表数据和会计资料为基础,再加上相关合同、章程等其他信息予以印证审核。其审核路径和关注点主要有:

1.关注查核所有者权益方面的外汇项目变动和期末余额。特别要关注在外方投资中有无资本溢(折)价、有无“非外汇形式资产”的资本金投入;有无资本对价转移、单方面资本转移和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进行增资等,以免遗漏。对发现不符或差异,须予提示披露。

2.关注查核对“境外投资”。可从各投资科目和投资合同等方面查核,以防遗漏。

3.关注查核外汇的债权、债务及境外借款,可从涉及外汇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借款科目及合约等方面查核,防止错漏。

4.关注查核外汇货币资金,可查核货币资金的各外汇专户,并重点检查库存现金、其他货币资金中有无未入账的外汇货币资金,以免遗误。银行未达账数额大的,应请调账或网上提示。

5.关注查核“结购汇差额”(即结汇额大于购汇额的差,反之填负数)。可查核相关银行存款账户,并与结购汇涉及的交易相印证。

6.关注查核“汇率折算差额”。一是以非美元币种交易折算成美元差额,二是汇兑损益,三是期末对美元币种计价的交易项目,除实收境内境外的资本,按照历史汇率不变外,其他项目须按当年12月31日公布的外汇汇率折算。发生的净差额填入本项。如为负数,也填在左方。

7.关注审核外汇收支表的3项附注,特别是“其他资产”。此项只能反应少量的编表中的误差和遗漏,如统计原因,保留的小数点等微差。此数不能太大,占“资产合计”的百分比,一般不得大于1%。

8.关注审核填表的企业及其编制人、会计主管和法定代表人是否签章齐全。

附注:1.对外担保本年新增担保金额0美元,本年减少担保金额0美元,年末余额0美元。

2.按股权或约定比例计算外方所有的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XX美元。

3.“其他资产”占”资产合计”的 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