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乡镇规划

生态乡镇规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18 18:28:23

生态乡镇规划

生态乡镇规划例1

(一)城乡一体化理念

所谓的城乡一体化,即为基于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贯彻落实,以城市为主体,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其辐射拉动作用,从而使得城乡间的各种要素可以互相流动,进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以及共享[1]。

(二)小城镇生态规划

所谓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即为在小城镇的开发过程中实行生态规划。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守相关规划的制度与规则,而且绝对不可以破坏生态平衡,要设法改善城镇环境与居民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城镇的和谐发展,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理念基础上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即为能够将城乡做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将其统一规划到小城镇中的一种规划形式。其不仅充分重视城乡间的彼此协调、均衡发展,而且还非常重视整体以及局部之间利益的均衡,充分体现公平公正以及高效的原则。这种规划形式可以有效地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够对各项资源进行统筹配置,以最终获得资源的最大效益。而且,这一发展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推动城乡经济水平的共同提升。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现代美的盲目追求

当前,我国的很多乡镇在建设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追求外表的华丽,致力于美丽乡镇的建设,然而却忽视了对其独有特色的保护,这样就会破坏城镇的生态平衡,破坏其独有的特色以及魅力,进而使得城镇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

(二)对城乡一体化的盲目推崇

当前,我国很多的小城镇并没有充分分析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及现实状况,而是盲目地将大城市作为模版,开展小城镇的建设。而随着小城镇发展速度以及扩张规模过快发展,造成了对业区以及基础设施等的超规模建设[2]。而且这耗用了大量的资金,然而小城镇周边的一些乡村区域却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无法对一些在医疗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进而造成了这部分设施的短缺,无法充分满足居民的相应需求,最终导致了城乡建设发展的不均衡。

三、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策略

(一)统筹生态建设一体化

(1)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要从全局入手进行深入地分析,要踏踏实实,与时俱进,要努力实现城乡间在文化、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农村建设方面,要充分重视土地的合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土地资源的流失;要充分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将归属于城镇体系的一些核心区域进行重点地规划,加强对这部分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对城镇进行合理地布局,充分重视生态文明,重视环境保护,要将城镇的文化底蕴充分地显示出来,将特有的特点表现出来而且要建设出一种新农村、示范村以及特色镇等比较有特点的城乡空间新布局,进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特点显著的和谐新局面。(2)强化生态平衡建设。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持生态平衡,就必须要充分重视对天然林的保护,对于破坏天然林的行为要及时地制止,情节严重者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要重点发展林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平衡等。可以在乡镇一些废弃的土地上种植一些树木,使得这部分土地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可以对产量较低的天然林进行改造;也可在城市公路的两侧种植一些绿化带,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而且能够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3)加强环境保护。环保是近些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都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也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首先,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环境的整治。要积极地开展绿色乡镇以及生态村庄的建设工作,要积极地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以及实施制度,要鼓励企业寻找并使用清洁生产的方法,并且要制定完善的环境认证体系。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河道的治理,要合理地增加绿化面积。

(二)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1)公共卫生的一体化战略。在公共卫生方面,首先要积极地发展卫生医疗事业,要逐渐建立可以覆盖全部城乡居民的医疗体系,使得城乡居民都能够充分享受医疗服务,而且要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以及药品供应制度,从而能够充分满足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多层次要求。此外,还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进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与部门能够积极、有效地应对。加强农村卫生医疗基础性设施建设,进而使得农村卫生医疗能够具备充足的基础性设施。要加强乡镇卫生服务制度,努力提升乡镇卫生服务水平。(2)教育一体化战略。在教育方面,要做乡镇以及城市的教育资源的好统一筹备,努力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地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要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加强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进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现代化。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地建设农村寄宿学校,从实际上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要在城乡之间制定符合社会发展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机制,并且要保证机制的充分贯彻与落实,从而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城乡教育的总体水平。(3)公共财政一体化战略。在公共财政方面,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并且要做到“四个倾斜”:第一,要倾斜于基础产业。其中包括生态平衡建设以及农业发展等;第二,要倾斜于公共事业。其中包括体育以及卫生建设等;第三,要倾斜于基础性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交通以及水力水电建设等;第四,要倾斜于福利事业,其中包括社会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技术技能培训等[3]。要对这些领域进行重点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除此以外,还要积极地引领更多的民资以及外资前往乡镇进行投资,进而为乡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为其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经济保障,从而努力缩小城乡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公共财政一体化。

生态乡镇规划例2

Abstract: China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surrounding villages is driven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 of geography and soc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urbanization model.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 concept and mode, and is the little country urbaniz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mode. Beautiful rural planning are based on na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ircular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theory basis, through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towns, industry distribu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as a whole in the key and the direction.

Keywords: beautiful country; Little country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美丽乡村”规划内涵

-----乡村小城镇化、生态化

1.1 乡村有限城镇化

乡村城镇化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城镇带动周边乡村,逐步转变为城镇的一份子;另一种是乡村原有居民以乡村为发展中心,逐步成为所在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发展为城镇。乡村城镇化并不是消灭村庄,乡村发展为城镇的同时仍保留着原有的性质,继续进行必要的农业生产活动。美丽乡村规划是以自然、环保、节能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乡村小城镇的空间格局、产业分布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分析来进行整体的生态式规划。

1.2 规划内容的整体构成

“美丽乡村”的规划构成主要包括:城镇产业经济系统、居住及自然资源的利用等。经济产业系统的规划核心是结合生态理念,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对产业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居住的规划主要是以加强邻里间交流、沟通为核心,进行“美丽乡村”的整体空间布局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应重点突出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整体结合。而自然资源的利用则主要通过相关设备、技术等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循环利用。

2.“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解析

“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应从乡村的产业系统及居住环境等方面考虑,主要包括循环式经济产业系统的规划、居住规划及自然资源的利用(生态环保规划)等。

2.1 循环式经济产业系统规划

循环经济产业系统包括产业结构的选型、转型以及产业循环体系的构建等。乡村小城镇化的规划要对区域内空间格局、经济关系和市场要素进行科学的调查论证,通过多种方案的研究比较,在充分发挥当地人文、地理、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的前提下,以具有发展潜力的核心产业为主导,明确乡村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方向。同时,积极利用新技术、新理念,体现出产业的地域特色,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进行有效的调整。尽量以核心产业、特色产业作为基础形成产业链,利用经济循环的优势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乡村小城镇发展的目的。

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相协调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必要选择。同时,以知识为背景产生的服务业、创意产业以及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共同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经济产业。具有能耗低、无污染、智能化、生态化、人才集中等优点,也是乡村小城镇化产业转型的有利选择。

产业循环体系的构建包括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生态循环农业的构建主要表现为利用现代技术发展农业,增加绿色、无公害产物的种植面积,科学施肥,加强农、林、牧等产业的相互协调。生态循环工业的重点是节能、清洁生产以及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等。

2.2 居住规划

居住的规划是指建筑系统的更新以及邻里空间的创建。建筑的风格、形式是乡村小城镇形象的直接体现者,尤其是富有地方特色、遵循自然规律而营造的建筑,更加的接近自然,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特色,也非常有利于生态的平衡发展。但由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变革,旧式建筑在通风、采光等条件已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面对旧式建筑的保留、更新问题,需要规划人员进行严谨的分析考察。对某一部分需要完整保留的传统建筑要给予保留再现,其它居民宅院要结合新功能要求,通过现代技术与地方性材料的相结合以及新型构造方式进行有机的更新、改造。

邻里空间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环境,是邻里间进行交流沟通的场所。和谐、亲切的邻里关系能为乡村小城镇带来活力和人气。邻里空间的建立要遵循私密、半私密、公开、半公开的空间秩序。在设计过程中要形成具有明显层级的空间秩序,例如街、步道、院、室等,有利于营造出不同需求居住者对领域的归属感。在半公共场所,可以适当的提升路面高差、增加台阶、变换铺地材质、设置家具小品来营造小尺度的空间场所,促进邻里关系的和谐发展。保持空间的围和性是指在邻里单元外增加一些通透、灵活的围和物,如较高的树木,适宜的构筑物等,来增加邻里间交流沟通的机会,为和谐的邻里关系进行适宜的空间布局。邻里间的沟通场所要减少机动车辆的干扰,机动车辆不仅对居民带来不安全因素,所排出的尾气及飞驰引起的尘土对小区的环境质量也带来了影响,消弱了居民外出活动的意愿,进而减少了邻里间的空间人气。因此,对车辆行使路线的设计要尽量避免干扰邻里的交流场所,为居民留出足够自由的积极空间。

城镇居住环境与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当地居民对环境的因素最为熟悉,对本土建造的经验十分丰富。在建设过程中,要采用新型建设理念和传统技艺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多听取当地居民意见,汲取传统技艺的精华,让居民参与到自己家乡的建设中,使城镇风貌保持延续性。同时,由居民意向产生的环境塑造因素,例如种植、装饰以及色彩搭配、细节形式等更能体现居民的集体审美取向和当地的文化特征,让居民对新环境产生归属感、认同感。

2.3 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环保

小城镇化生态式规划中的自然资源利用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规划设计中,要对规划区域内的空间分布及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优化建筑用地布局,引导用地形态向良性的,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以往浪费土地资源的建设模式。可以采用绿地系统对地块的布局进行系统的分隔,相对集中而又适当分散的格局可以形成整体的城市绿化体系,创造良好的居住空间环境。利用闲置地,通过土地整理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设计中也可将公共设施与景观绿地相结合,使用地复合功能得以互补。比如绿地设计与停车场的相结合,既方便了居民停车,又达到了景观绿化的效果。对于乡村产业用地,要遵循不盲目发展的原则,不能出现大面积的种植基地,应科学有效的对合理产业进行规划,避免土地资源和产品的双重浪费。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包括雨水、中水的循环利用。雨水及中水的利用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可以实现资源的重复使用,降低居民用水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真正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屋面设置蓄水系统、截污系统及雨水的地面参透系统来对雨水进行收集、储蓄,用于农业的灌溉、景观绿化、浇灌植被和道路清洗等。雨水收集后用于农业灌溉,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雨水中含有的大量微量元素对优化土壤性质有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美丽乡村”的规划是一种小城镇式、生态化的规划。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遵循自然、环保、循环经济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和教育体系,构建健康的生态人文环境,引导邻里间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

参考文献

生态乡镇规划例3

1前言

在当前时代中,小城镇建设正处于现代化改革新时期,且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小城镇建设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同时乡镇规划管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这样的改变促进了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深化,稳固了整体乡镇经济体系结构。乡镇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在服务基层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职责。乡镇规划管理是助推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城镇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乡镇规划管理,可以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有效性。同时,乡镇规划管理应围绕服务小城镇建设有效开展,这样的做法可以突出乡镇规划管理的特点,使乡镇规划管理的发展速度有效提高。

2乡镇规划管理助推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核心工作就是乡镇规划管理,乡镇规划管理可以有效促小城镇建设的整体发展,为小城镇建设发展提升凝聚力。乡镇规划管理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深化发展,加强思想上的引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使相关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深化建设,做到为党和人民服务,深化服务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乡镇规划管理也可以对小城镇建设加以规范[1]。

同时,乡镇规划管理可以提高小城镇建设力度,在推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乡镇规划管理队伍需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更好的引导小城镇居民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乡镇规划管理若想发挥出实际效益,还需要根据现阶段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制定出符合当前阶段的管理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提高乡镇规划管理效率,还能有效服务小城镇基层,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整体凝聚力。

3乡镇规划管理助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部分鄉镇规划管理开展中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相对于小城镇经济建设工作来说缺少完整的管理系统。部分乡镇规划管理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使得乡镇规划管理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乡镇规划管理落实不到位[2]。因此,乡镇规划管理应将小城镇建设放在第一位,重视乡镇规划管理并将小城镇建设工作确切落实,定期完善乡镇规划管理管理机制,使乡镇规划管理队伍充分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

同时,乡镇规划管理不应该存在片面性,这是对乡镇规划管理的一种错误认知。国家的乡镇规划管理战略方针对助推小城镇建设进行了明确说明,而部分地区却没有将党的方针有效落实,这样的情况导致乡镇规划管理在实施上仍然存在错误。因此,乡镇规划管理应提高自身的认知度,改善传统管理中的不足,使管理具有创新性,从而符合小城镇当前建设的发展需求。乡镇规划管理应明确国家工作方针,并根据方针完成小城镇建设,以乡镇规划管理助推小城镇建设,切实完成乡镇规划管理的相应目标。

4乡镇规划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4.1维护生态平衡

在进行乡镇规划管理时,应与生态环境规划相结合,施策划部门及施工人员都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进行规划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除了要满足当前对生态环境的具体要求,还要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准确落实,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入到小城镇建设中,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乡镇规划管理,使小城镇建设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规划管理的作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4.2找准乡镇规划管理切入点

乡镇规划管理应抓准切入点,找好立足点。首先,乡镇规划管理应从服务基层着手,在小城镇建设中找到立足点,落实必要措施,将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难点转化为乡镇规划管理的重点,使乡镇规划管理在助推小城镇建设工作中起到带动作用。其次,要将乡镇规划管理目标与小城镇建设目标相互结合,找到共同点,将乡镇规划管理作为一项基础管理工作列入小城镇建设发展目标任务中,与小城镇各项工作统一管理。

4.3建立完善的乡镇规划管理体制

若想要更好的实施小城镇建设发展战略,必须将人文文化进行大力振兴,例如陷阵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等,在当前新形势下,乡镇规划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落实乡镇规划管理队伍的具体职责,使乡镇规划管理在服务小城镇建设中发挥其实际作用。乡镇规划管理的开展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对乡镇规划管理的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并且要将乡镇规划管理与小城镇建设相连接,包括管理队伍服务质量与管理队伍服务水平,在进行队伍建设时也应对乡镇规划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其次,要将小城镇建设发展观念在乡镇规划管理中全面发挥,舍弃传统理念,在新形势下将乡镇规划管理落实到实处[3]。

4.4改善乡镇规划管理

在新形势下,要将乡镇规划管理中的优势充分发挥,使乡镇规划管理有自己程序与制度。因此,必须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乡镇规划管理,制定出完善的具体策略,将传统的乡镇规划管理方式切实改变,以此提高以乡镇规划管理助推小城镇建设的有效性。乡镇规划管理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进行治理,提高乡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相关管理制度在决策时,应将各类制度规范化,在决策前进行调研与讨论,也应听基层人民意见,完善决策内容。乡镇规划管理队伍也应积极参与到服务工作中,在服务中做好基层思想工作,运用多方面的力量保护决策的顺利实施。

4.5培养专业型规划人才

早期的乡镇规划管理没有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由此可见,我国的乡镇规划管理中缺乏专业性人才。因此,国家需加强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培育,设定相关专业,培养出综合性专业人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合理设计乡镇规划管理。因此,只有将自身的思想完善,才能使乡镇规划管理更加科学化,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必要条件[4]。

4.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乡镇规划管理时要避免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并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乡镇规划管理进行合理的结合,将社会条件充分考虑,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如出现相应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将方案完善,做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乡镇规划管理两手抓。在乡镇规划管理时也应对其进行合理监督,将乡镇规划管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从而发挥乡镇规划管理的综合效益。

生态乡镇规划例4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wn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cological superior area town planning idea and method,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town planning in the protection of local landscape.

Key word: ecological superior; Town planning; Idea and method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区,更要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后发优势,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良性互动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老路.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1城镇规划的特点

当前,中国普遍全而推开了城镇总体规划工作,但存在着设计水平较低,加上缺乏学合理的规划,规划设计内容和深度难以适应指导城镇建设要求。(1)城镇规模小、空间尺度小、但开发强度不宜过小。城镇自身功能应齐全,但它不是大中城市的微缩,有些功能可以没有(如文教区等)、有些功能必须强化(如农贸活动);(2)城镇规模小,发展存在许多偶然因素,充满变数,要求规划加强发展研究,设计既要有刚性又要有弹性;(3)城镇总体规划直接做到大中城市分区规划的深度、其中建制镇和集镇总体规划做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4)城镇有它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有些规划内容的特殊性,也有它接近自然的田园特色与山水特色。

2城镇规划的意义

(1)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新时期赋予城镇总体规划的任务,是要通过规划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如何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的途径,探索城镇的发展机制,使之成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指导城镇建设宏观调控的手段,通过探寻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有效地实现城镇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衔接,服务并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有利于实现与区域规划、详细规划的合理衔接

城镇由于其规模小,发展的不稳定性,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或重大问题。城镇总体规划必须做到、也能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以便很好地指导详细规划和建设。所以,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在加强区域规划的指导作用、城镇总体规划设计深度后有利于实现与区域规划。

(3)有利于接受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

城镇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保证和指导建设,且分属两个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各自所依据的规范、编制及审批程序均不尽相同,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矛盾,在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时,一方面接受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另外一方面从城镇客观发展需求科学预测其用地规模,并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反馈意见,两者互相协调,这样有利于接受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

(4)有利于指导各项建设,逐步形成城镇特色规划是各项建设的龙头,通过城镇的总体规划,可避免项目建设各自为政,使城镇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城镇总体规划不是大中城市总体规划的简单地缩小,城镇有不同的经济特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人文环境积淀,通过合理的总体规划设计能促使城镇特色的形成。

(5)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使城镇有效地克服“三废”的乱排放;防止滥垦滥伐,有计划地保护植被与自然山水,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节约土地、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资源;促进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提高人口素质。最终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3规划思路与方法

3.1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强调区域划分与规划控制

根据现状建设情况及城乡发展对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按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次区域进一步细分,建、’,:包括规划管制、区域与通道管制、项日选址管制的网络化空间管制分区体系,构筑安全友好的生态网络系统。

3.2以生态承载能力为条件,合理确定城乡发展规模

通过生态容量法、生态足迹等方法科学测定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保护的前提出合理确定县域人口、城乡发展的规模容量,由单纯满足建设规模需求转变为生态容量和规模需求的双向协调,保障城市稳定、持续发展。

3.3与山区地形相结合,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

山地城镇分散,区域高差大,为提高给水系统可靠性,规划采用分区分压给水。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根据饮用水源保护日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实行分区分流制排水体制。规划结合山区地形形成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和乡村公路网三个层次的“一高三纵三横多连”的等级公路网框架体系。

3.4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保护乡土景观

依据山地城市的自然特征,避免“摊大饼”式的过度集中连片布局,破坏山城特色,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规划选择山地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各城镇结合地形条件在空间布局上采取分片式、带状式或组团式的分散布局形态。规划和城镇风貌、街道空间、建筑高度、传统材料和建筑形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引导控制,形成城镇、建筑、地景三位一体的特色城镇形态。

在城镇规划发展的同时确保护乡土景观,城镇规划中乡土景观的保护方法有:

(1)增加乡土景观保护方面的规划内容。从目前颁布的相关城镇规划法规条例来看.只是针对文化遗产与历史保护区有明确的保护要求。而没有专门针对乡土景观内容的保护措施。2005年12月22日颁布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用“文化遗产”替代了“文物”一词,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2008年7月l日起施行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是对具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范,也没有提出对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景观的保护。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指出:“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从上述法规提出的内容来看,已经对涵盖于乡土景观内容巾的比如民俗活动、民间知识手工艺等地方特色有法定保护的要求。

(2)特色乡土景观的认定与保护。保护小城镇乡土景观的前提是首先要认定哪些属于特色的乡土景观。笔者拟采用对应世界文化线路判别标准:空间特征、时问特征、文化特征、角色和目的㈣,并加入稀缺性特征作为特色乡土景观的总体衡量标准:①空间特征:是否具有与地方地理、气候等结合的多样性空间上的特点,并考虑其是否具有代表性;②时间特征:是否具有一定时间的影响力;③文化特征:是否包含当地文化因素或是否产生了跨文化影响;④角色和目的:是否具有对当地文化宗教、商业贸易、生产生活等的功能方面的积极性一面的事实;⑤稀缺性特征:是否在一定区域内逐渐减少或消逝,并且不可替代。这五种特征可以以单项成立也可以组合起来作为评判特色乡土景观,如果符合的特征越多,相对而言其特色越突出,保护价值越大。

(3)乡土生境的保护在目前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阶段下,小城镇不仅要保护其特色的乡土景观,关键还要维护其所处的乡土生境――培育其生长、繁衍的可持续的乡土生态环境。最平常也最容易遭受忽略、近来又频受干扰的是乡土物种与河流廊道。乡土物种是适应了千万年,经历了比人类历史更久远的自然考验与淘汰而幸运生存下来的物种群落.处于生物链的底层.是乡土生境的景观基质,对乡土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语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产业、生态及文化在空间上的协调布局,有待我们在进一步发展中研究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尹稚.救灾规划须注重田野调查遵循科学规律【J】.城市规划,2008.

【2】高路.城市“形象工程”遭遇8大“盲目症”【N】.中国文化报,2005―10-11:第3版.

生态乡镇规划例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在进行城乡规划的同时推进乡镇规划工作的开展显得十分重要。所谓乡镇规划,是指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统筹安排乡镇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从而实现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乡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城区,数量多、分布广,是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和城乡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当前高速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据统计,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067亿人,城镇化水平45.68%,比1982年提高了24.58%。我国大部分农民都居住在乡镇,乡镇规划建设的好坏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极大地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以及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设的成效。因此,必须加强乡镇规划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实施,只有规划先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序展开、科学发展。乡镇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提高规划和管理的水平,不断推进乡镇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规划和建设好符合人居环境要求,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乡镇,对于调整城乡布局、合理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建设、改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求。

2 乡镇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业革命以前,乡镇规模较小,人口数量不大,乡镇化率较低,乡镇处于低速发展阶段,自然生态也没有受到深层的伤害,自我恢复能力较强,乡镇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得并不明显。工业革命后,伴随乡镇人口的持续增长和高度集中,伴随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以及生产力水平的突飞猛进,乡镇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随着乡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乡镇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引发出大量的乡镇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乡镇是人们生活与工业生产高度聚集的场所,也是环境问题表现得最强烈、最集中、最敏感的空间区域。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改善地球环境状况的关键在于改善乡镇的生态环境状况,抓好了乡镇环境,就抓住了问题的首要环节。例如,乡镇发展导致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连锁反映,包括水资源缺乏、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数量快速增长、乡镇热岛效应、乡镇生物链被破坏等等,乡镇逐渐失去了良好的环境自净能力,生态平衡被打破。

随着改革开放多年来乡镇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乡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发达国家近百年出现的乡镇环境问题在中国近20年内集中爆发,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目前,中国乡镇总体上空气质量较差,在检测的500个乡镇中,只有38. 6%的乡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中国只有1%的乡镇居民生活在40微克的标准以下,有58%的乡镇居民生活在100微克标准以上的空气中。相比之下,纽约才二十几微克。还有学者指出,当前中国大多数乡镇普遍遭遇水体富营养化的“绿”、气候热岛效应的“红”、沙尘暴或酸雨的“黄”、乡镇灰霾的“灰”四色效应的现实生态尴尬和水资源枯竭、化石能源短缺、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长期生态威胁。

3 乡镇规划应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可持续性发展的紧迫性使一种早已为人们遗忘或忽略的观点又重新获得了生机:即规划应该,而且也可以按照一种宏观的理念来开展。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首先应当分析与反思乡镇规划在解决现实乡镇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宏观价值理念本身是否正确,是否与环保理念相协调。乡镇设计缺乏生态价值理念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以往乡镇规划深受“经济理性”和“发展优先”思想和观念左右。因而,在实际编制和制定近期实施的乡镇设计项目时,如果遇到行政干预或强势利益集团介入时,通常牺牲最大的总是自然要素。究其原因非常简单,除了个别像土地那样的生态要素可以商品化外,一般的生态要素及其作用通常都难以用商品货币形式来衡量,从而变成乡镇规划和规划中被“优先调整”的对象。现行乡镇规划学科解决乡镇问题不得力的原因之一是规划中以人为单一价值主体所引起的,要更好解决乡镇问题,应深刻检讨现有的价值判断标准。如,技术标准代替价值标准的实用主义思想,社会理性缺失导致的效率优先思想,漠视自然价值的人本主义思想。从生态学和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审视,乡镇规划在解决现实乡镇环境问题上存在的宏观价值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工具理性的膨胀与价值理性的缺失。人的理性在哲学视阈中存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维度。工具理性着重手段对达成目的的可能性,它的特点是注重手段、注重方法、注重技术、注重实证、注重量化。价值理性则是人类对价值和价值追求的一种自觉意识,它注重目的、注重结果,认为方法和技术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价值取向,成为其关注的对象。乡镇规划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公共政策,既具有工具理性又有着较强的价值理性。然而,多年来乡镇规划界潜移默化地受到工具理性至上论的影响,而忽略了乡镇规划中价值理性的作用。

乡镇规划只有以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为指导,形成科学的乡镇发展观,才能实现乡镇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乡镇规划与乡镇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引入环境伦理价值观的必要性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环境危机问题的产生与乡镇发展和乡镇规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乡镇规划在解决现实乡镇环境问题上存在着价值偏颇;第三,乡镇规划与环境伦理两种学科理论发展与创新的需要。

4 当前乡镇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乡镇建设起点低,种类多样化,乡镇发展沿袭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乡镇一系列的环境部问题。

4.1乡镇居民对环境保护意识较差

生态乡镇规划例6

0.引言

针对近郊乡镇的城镇化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概念,但是总体还停留在探索阶段;环保部门编制的《中国生态区划方案》提出的生态功能区划由于关注的方面较为片面并未具体实施,而国土资源部提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土地的使用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操作性低,在操作中出现了很多弊端。而自从美国二战后兴起的建设开发高潮,使得城镇低密度发展,冲击了城镇边缘的农用地生态自然环境,过度开发郊区使得城市的发展与郊区的发展相脱离。由此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了城市增长管理模式,即开发协调城市与郊区的发展,建设配套的公共设施,设立成长管制区等。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国土地资源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利用,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提高。而近郊乡镇的经济水平、人口规模和产业的聚集效应都远远低于城市水平。由此,在近郊城镇化中实行空间管制有利于保护近郊城镇文化建设,改善土地资源利用率等。

1.近郊乡镇空间规划特点

1.1部门协作不和谐

各个部门应当以四大空间管制政策(空间管制区划、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区划)为基础相互配合,但各个部门由于职权相对独立,职能范围不相同等因素影响,造成各个部门对同一政策的不同理解,互相不同意对方的观点,造成了互相不协调,各不认账现象发生。与此同时各个部门开展相似的区域规划,没有互相配合的路径设计和制度安排,致使空间规划存在重复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2空间管制规划模糊

当前我国的空间管制的政策缺乏法律上的依据,单纯的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并不一定要具体的按照政策的有关精神执行,致使很多的政策客体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采取回避或仅仅只是参考的方法,所以在空间管制方面也就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空间管制政策的研究,概括了四个空间管制政策的逻辑衔接关系,提供了一个具有层级的框架图。见图1。

2.近郊乡镇空间管制编制内容

2.1影响空间管制分区的因素

影响空间管制的条件主要有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近郊乡镇的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和地方环境气候等;人文环境主要需对风景名胜区域、历史文化城镇、基本农田等进行保护;社会环境主要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所处地方的交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包括当地的生态环境,周围是否具有重要的水系等。例如在北阳镇,其地形地势为太行山余脉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结构较为复杂,属于暖温带季风季候,旅游资源丰富,设立了基本农田的保护区,有重大基础的设施建设,公共设施不健全,由于具有京广铁路、京深公路等贯穿全镇南北,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2进行空间分区

在美国的《新泽西州重建与发展规划》中政策分区为都市规划区、城郊规划区、边缘规划区、乡村规划区和环境敏感区。其规划方式主要是为能够更高效落实政府政策而实行的是在全范围内标准划分区域。而在我国可将县级行政区作为最小的划分单元,运用结构式和提示性的分区方式,按照区域内资源的丰富度,资源利用的特征功能和土地开发的强度将近郊乡镇划分为城镇建设发展区、农业建设发展区、生态环境保护区,优先发展地区(允许进行高强度经济开发区域)、鼓励发展区(资源较为丰富区域)、限制发展区(一般是风景名胜区域、重要生态廊道区域)和须严格保护地区(人文与自然景观保护区域、生态敏感区域)等。本文主要探讨在各种资源的利用特征功能上的区域划分。

(一)在适合建设区域,以保障近郊乡镇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依据近郊乡镇的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等基本状况,合理规划乡镇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道路行驶条件,控制乡镇的人口容量、绿地面积和空间压力,建设具有该乡镇特色的建筑景观,杜绝盲目发展的现象发生。

(二)在限制建设区域,对风景名胜,重要生态走廊和农田用地进行严格的保护,迁出在该区域内的工业企业,防止工业污染的发生,严格执行空间准入制度,减少空间的开发强度,对新增的建设用地、建设规模和强度等进行严格的审批,严格控制建设密度和容积率。

(三)禁建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山体保护区、人文历史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严格禁止建设建筑,对违规的建筑进行拆除;二是在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又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可适当的建设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建设项目。

(四)建设缓冲区

依照以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化,生态优先,设施共享原则使近郊乡镇区域发展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协调整体区域的发展,优化社会经济结构,保护生态系统,共享重大基础设施,使得近郊乡镇在保护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迅速发展。

2.3空间管制条件

为实现近郊乡镇的空间管制,基本的条件如图2所示。

在上图中,实施的机制主要以法律保障、政策措施和反馈机制为主。国家应当拟定法律条文,用法律对空间管制进行约束。在政策上应带建立多个部门协调机制,使得各个部门互相协调且有序的为近郊乡镇的空间管制进行规划。推动空间管制的有效实施。反馈机制即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后期的规划依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结束语

近郊乡镇的空间管理机制的顺利实现依赖于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控制。在新的经济成长机制下,对近郊乡镇实施建设引导,以生态优先为原则,杜绝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现象发生,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各个乡镇单体协调发展,避免重复建设,使近郊乡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乡镇规划例7

引 言: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标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潜能正在迸发。因此,统筹区域、提高城镇化质量,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迫不及待的任务,应做到科学规划,规范建设,依法开展。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集约高效、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合理的等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并使其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三是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尊重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强化生态保护,实现城市发展从注重外延扩张向集约高效转变。

2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原则

城镇体系的规划要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协调发展,而不是把各个城市的发展道路和产业特征简单叠加或相互竞争排斥,使其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

2.1体现以人为本,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在发展过程中,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融合起来,而不是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城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让人的生活更美好。

2.2坚持“绿色低碳”,构建生态文明

营造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努力提升中小城市软实力。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否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设施一体化,重点解决工业企业污染、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形成资源节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2.3完善城镇的功能,加强基础建设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基础建设是实现城乡空间互动的基础支撑和关键要素,坚持城市设施建设与农村设施建设并重、生产设施建设与生活设施建设并重,强化城乡空间联系,提高城乡公用服务设施的共享度,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2.4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发展服务行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3 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由于更多的焦点关注到提高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上,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3.1 城乡矛盾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逐步拉大的。农村地区在收入水平、设施水平和福利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二元矛盾并未得到改善。

3.2 资源与环境问题

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承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降低了环保门槛,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大量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此外,中国的城市扩张还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压力。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而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发展。

4 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技术路径

4.1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测算的重要依据。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和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科学地制定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关系,近期规划目标作为实施目标,远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目标要有弹性。

4.2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城镇化的研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而应从宏观层面,从区域规划角度入手,统筹区域内的城镇结构体系。要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建立合理的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引导、调控和保障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城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4.3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不能仅仅考虑人口规模的无限增长,而应首先立足对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析。将城镇化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布局,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

4.4统筹协调的城乡关系

对城乡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障等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与农地产权剥离,为农民进城及失地农民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

4.5健康强大的城市产业结构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动力推动。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4.6公平公正的城市服务设施

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社会公平。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公平公正的配置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公共资源,合理引导城市人口的集聚和疏散。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提供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妥善处理居住与就业的关系。同时,通过改善住房、绿地、公共空间、社区服务等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生活的品质和质量。

5 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市规划的创新探索

5.1 由城市规划走向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由城市规划转到城乡整体规划阶段,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名字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规划编制理论、方法、内容、技术和规划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都将进行深入的变革。城市规划应该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城乡应该协调发展。规划法的管理范围不再局限于城市市区,法律上确立了城市与乡村的规划关系。一方面是解决城市与乡村在法律适用上的“两张皮”,制止城郊结合部建设活动的无序和混乱;另一方面,是统筹安排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合理结构与布局,明确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中心城镇和地区,以合理的开发时序来获得城乡协调发展和较好的空间开发效益。

5.2 从注重物质形态规划走向政策型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其新版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把对城市物质性空间的规划逐步减小到土地控制层面,加强对城市发展的规划政策关注,对于非物质性空间更强调城市规划与其他社会经济政策共同形成政策框架和行动。

5.3 城市规划调控的范围从局限于传统的城市规划区内转向城市群或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充分考虑城市在区域空间的布局,体现科学发展观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精神,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加大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快构建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5.4 由无序蔓延走向紧凑型规划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期,同时也是矛盾尖锐期,面临种种挑战,例如:土地和水资源的稀缺,侯鸟式农民工规模巨大,流向分布失调等等。西方城市发展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紧凑型模式,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置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松散型模式,人口密度低,但消耗的能源要比紧凑型模式多很多。因此,中国必须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走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6 结束语

总之,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它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和城镇化的内在规律。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市规划创新必须依据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征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变革。其次,必须从理论上分清“市场失效”、“政府失效”,有的放矢地进行变革。再次,要注意到城镇化是一种集群现象,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充分发挥集群的作用,深刻理解城镇是一种复杂的自组织主体,要发挥城镇自组织的引导作用。最后,还应该注意到城市规划变革要从逐项体制的改良入手,积少成多,稳步扩展,才能确保对城镇化持续、有效的调控,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乡镇规划例8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对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给予扶持奖励的资金,是指县财政为实现创建部级生态县目标,向县人大报送的本级预算中补助乡镇的专项资金。

第二章扶持奖励的范围和原则

第三条扶持奖励的范围

(一)建立完善的长效保洁机制;

(二)农村新型无害化户厕建设;

(三)推广应用农村新型能源;

(四)编制民俗旅游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五)创建达标的环境优美乡镇;

(六)创建达标的生态文明村。

第四条扶持奖励的原则

(一)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二)坚持突出重点、择优扶持的原则;

(三)坚持乡镇、村投资为主,县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

(四)坚持以奖代补的原则;

(五)坚持不重复奖励的原则。市、县政策在项目区域内不重复奖励,具体执行县定政策。

第三章扶持奖励标准

第五条对建立完善的长效保洁机制的扶持奖励。对推行“环卫就业”方式、每个行政村按每百户1人的指标配备专职保洁员、严格执行保洁管理制度、落实保洁员工作职责的乡镇,县政府按每人每月150元的标准对保洁员给予工资补贴。___镇、河南寨镇、十里堡镇、西田各庄镇、溪翁庄镇、檀营乡、石城镇、穆家峪镇、巨各庄镇等县城周边9个乡镇和所属村的垃圾,由乡镇政府统一运输到县垃圾填埋场处理,处理费用每年50万元,县、镇乡两级各负担50%,包干使用。

第六条对农村新型无害化户厕建设的扶持奖励。大力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对按照县爱卫办规划设计标准进行改厕的农户,凡农户所属行政村改厕率达85(含)以上的,每新改建一户户厕,县政府无偿提供洁具一套,并给予300元的资金扶持。

第七条以示范村、户为主,鼓励农村推广使用新型绿色能源。对农户按照县农村能源办公室的规划设计要求,建设使用新型沼气池、生物质汽化炉、节能吊炕、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路灯等的,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资金扶持。标准如下:

(一)新建沼气池按每个15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二)新安装使用生物质汽化炉按每个3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三)新建节能吊炕按每铺2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四)新安装使用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按每个400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五)新安装使用太阳能照明路灯按县、乡镇、村1:1:1的投资比例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第八条对编制民俗旅游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扶持奖励。坚持“科学设计、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突出实效”的原则,大力推进民俗旅游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对按照县有关部门规划设计要求,编制以发展民俗旅游为主的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行政村,按每个2万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扶持。

第九条对创建达标的生态文明村的扶持奖励。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全力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达到市级建设标准的行政主村,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标准如下:

(一)人口在200户以下(含200户)的行政主村,按每村30万元的标准给予资金奖励。

(二)人口在200户以上的行政主村,以30万元为奖励基数,每增一户增加奖励资金500元。

第十条对创建达标的环境优美乡镇的扶持奖励。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全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达到部级和市级环境优美乡镇的乡镇,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标准如下:

(一)经验收合格,达到市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准的乡镇,县政府给予100万元资金奖励。

(二)经验收合格,达到部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标准的乡镇,县政府再给予50万元资金奖励。

第四章扶持奖励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一条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验收与管理由县农委负总责。每年10月底前,各乡镇将下一年度启动的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和相关工程项目上报县农委,县农委会同县生态办、财政局、环保局、发改委、市政管委等相关部门审核后,报县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执行。

第十二条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资金管理由县财政局负总责。县农委与各乡镇签订年度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合同书后,由县财政局将扶持奖励资金根据建设进度情况分三期予以拨付,启动拨付资金30,项目工程过半拨付40,项目完成后拨付30。

第十三条扶持奖励资金要全部用于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凡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一律实行政府采购。

第十四条各乡镇政府要制定相应扶持奖励政策,加大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乡镇政府扶持奖励政策资金投入不得低于县级政策扶持奖励资金的50。

第十五条各乡镇财政科要加强对专项补助资金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于每年结束后一个月内向县财政局报告上一年度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十六条县财政局对年度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实行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各乡镇专项补助资金的参考依据。

第十七条县财政局对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对专款到位不及时或使用效益不高的乡镇,将减少或停止以后年度专项补助;对挤占、挪用专项补助资金的,将收回和停拨补助资金;对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在执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由县农委、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条自本办法执行之日起,原《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试行)》(密政发〔20__〕40号)自行停止执行。

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

扶持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推进部级生态县建设工作,确保顺利实现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总体目标,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适用范围:年度内纳入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内的项目单位。

第三条生态文明村建设单位指本县行政村主村所在地。

第四条《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实施时间为20__年至20__年。

第二章项目申报、审批、验收程序

第五条《___县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适用范围内的所有项目实行申报制度、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验收制度。

(一)申报。凡下一年度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创建、农村新型无害化户厕建设、农村新型能源(新型沼气池、生物质汽化炉、节能吊炕、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照明路灯等)推广应用、民俗旅游生态文明村规划编制等建设计划和相关工程项目,必须于每年的10月底前,按照相关部门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详细筛选汇总并经主要行政领导审批后,由乡镇政府统一将本乡镇、村建设的计划和项目上报到县农委。

(二)审批。每年11月15日前,县农委将乡镇申报的下一年度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和相关重点项目进行汇总,会同县生态办、财政局、发改委、市政管委、文委、精神文明办、规划局、环保局、旅游局、林业局、水务局等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行审核后,报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执行。

(三)合同管理。经联席会议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执行的下一年度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计划及重点项目,由各乡镇政府统一与县农委签订合同书,严格执行合同管理。签订合同书后开始执行,并计入年度考核和扶持奖励范围。

(四)验收。每年分三次,由县农委会同县生态办、财政局、环保局、发改委、国土分局、规划分局、精神文明办、文委、爱卫办、水务局、林业局、旅游局等部门对列入当年的资金扶持奖励项目按进度(启动、过半、完成)进行三次验收,由验收工作组填写验收报告单,经县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审批和县财政局复核后,报县长办公会批准执行。县财政局凭项目阶段验收报告单按照相关扶持奖励标准以3:4:3比例分三次拨付扶持奖励资金。

第三章项目实施

第六条扶持建立完善的长效保洁机制。各乡镇要健全和完善环卫所,配齐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镇域内保洁工作的督查和垃圾清运工作。各村保洁员要求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实行保洁合同管理,执行考勤制度。

生态乡镇规划例9

1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

城乡关系历来是影响我国发展和稳定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城乡互助”的思想作为基本经济纲领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共同纲领》中就已经被提及(武力,2007)。但在实践中,出于对快速实现工业化的战略追求,在20世纪中叶后的漫长岁月中,城乡关系的实质基本上是农业和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通过一系列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形成并强化了城乡的二元结构。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统筹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的“两个普遍性倾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直到2007年十七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明确提出,标志着国家在战略层面真正进入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阶段。

2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是一种城乡关系进入以互补、融合、协同发展为基本标志的理想状态的目标模式;是强调城乡互动、协同发展过程,表达城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高度协调的结果。在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在于彻底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进城乡互动,使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城乡共享。

城乡一体化其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

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认识

3.1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

将城乡作为统一体进行综合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对城乡发展的空间、生态环境作出具体的布局安排。因此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质上是在综合考虑城乡关系基础上的空间整体协调发展规划。将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研究,突破了以前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等)思维局限,体现了区域整体性的综合思想,是规划观念与手段的重大革新。

3.2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理念

3.2.1 由分离规划向统筹规划转变

打破城乡分离,城乡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城市和农村统筹资源配置、空间布局和建设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建设互动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共同提升;

打破体制分割,实现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的三位一体;

打破行政区划,将产业发展、功能区划、镇区发展建设、城市空间布局有机结合,使其系统化、科学化。

体现规划的整体性和各部门规划的衔接性,力求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使地区之间相衔接,部门之间相协调。

3.2.2 由静态规划向动态规划转变

体现规划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夯实近期、衔接中期、前瞻远期。

体现规划的时效性,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形势变化对规划进行局部和实时修改。

3.3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3.3.1 核心任务

解决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3.3.2 主要任务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布局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使各项建设在空间地域上相互协调配置,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3.3 城乡一体化规划主要内容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城乡发展现状和条件评价,指出其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②制定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发展的总体战略;③在科学预测城乡总人口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发展战略确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居民点体系;④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按照城镇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生态用地、农业生产用地等功能类型,对城乡空间进行全覆盖性的安排,并对重点地区(地段)进一步规划;⑤统筹规划区域性的交通、能源、水利、给水排水、邮电等基础设施,使之成为城乡空间良性运作的有力支撑,并对城乡空间优化起到促进与引导作用;⑥制定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并结合地方特点,制定专项或综合的防灾规划;⑦提出分阶段实施目标和重点,安排好近期开发建设,规划研究切实可行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操作机制。

4 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

4.1 滨城区城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滨城区地处山东省北部,是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面积696.99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办事处,一镇2乡,户籍总人口46.72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

2009年,全区城镇人口27.46万人,暂住人口6.4万人,城镇化水平63.8%。人均GDP45267元,折合6900美元左右。城乡统筹处于中度一体化阶段。

2009年滨城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55.28元,城乡收入比2.71,山东省(2.89)和全国(3.33)的平均水平。

虽然从发展指标上来看,滨城区已经处于城乡一体化的中期阶段,但从城乡协调发展来看,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收入差逐年扩大。(2)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差距较大。 (3)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4)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悬殊。从农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来看,2009年滨城区规模以上固定投资96.8亿元,其中用于农业的只有0.4亿元。

4.2 总体发展战略

4.2.1 基本思路

目前滨城区在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规划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城乡空间布局的调整、产业空间的整合、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用地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保障政策上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差距,达到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是重视城市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的发展。具体包含四方面内容:①强调集聚――改变分散状态,促使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市、乡镇驻地集中,实行合理撤并和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形成强大的中心城市,带动和组织全市发展。②强调分工――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城镇功能合理分工,区域产业各具特色,从而形成全市整体实力,“整体大于局部之和”。③强调统一――实行水、土资源的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城乡配套,统一规划、建设、使用,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4.2.2 城乡经济一体化战略

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壮大三产,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

农业走产业化、特色化与效益化农业发展之路,打造服务于中心城的绿色都市农业区,发展绿色种植、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进行土地认养,农业园区旅游。

工业走园区化、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工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以滨州工业园为核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乡镇驻地设置与农副食品加工等农业产业相关、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小型生态产业园。加强工业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三产业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社区服务业。将滨城区打造成服务于黄河三角洲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在产业布局上,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大目标,全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产业布局,在城区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依托德大、黄大、滨港铁路发展现代陆港物流,在大型交通枢纽站发展现代物流业;在城区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依托沿黄风光和人文古迹,发展都市旅游、沿黄生态观光旅游;在集中的工业园区发展先进制造业。

4.2.3 城乡空间一体化战略

科学预测滨城区人口,并在地域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完善区域内“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社区“三级结构的居民点体系,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4.2.4 生态环境和空间管制一体化战略

保护滨城区良好的生态本底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强化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构建生态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治理、居民点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公路主干线两侧、河流两侧、水库径流区的生态建设工程,以良好的生态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以农田为基质,沿主要河流和区域重要交通线构成生态廊道网络,连通区域内各生态斑块,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安全格局。

4.2.5 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一体化

科学配置农村水、电、路、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需求,合理引导资金和项目投向,统筹面向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及河流良性发展。统筹区域内防洪标准,建设安全协调的一体化防洪体系。

按照城乡一体的标准,设置消防责任分区,在全区范围内,实现消防安全。

4.2.6 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建设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上的差别,在政策上,对城乡居民同等对待,在农村推行和城市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报销比例和城镇同等。建立起城乡居民同等的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征地补偿和拆迁补偿的保障。

推动农民充分就业,为农民提供与城镇居民同等就业机会,进行城乡居民劳动力机能培训,促进非农就业。

4.3 推动机制

结合城乡统筹的本质与滨城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机制为:三化联动,即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整合,相互促进。

4.3.1 新型工业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城乡一体化首先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是是重点,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动力。通过推进滨城区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第三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促使工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通过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创造先决条件。

4.3.2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支持

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增强中心城市和各个镇区的经济实力,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和镇区集中。对农村进行整合合并,扩大农村规模,并配置基础设施和服务射设施,使农村与城镇共同发展。

4.3.3 农业现代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滨城区本身是平原,有条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依托现代农业、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的建设,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减少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

4.4 实施路径

规划从两个层面考虑实施路径:

4.4.1 从大区域角度

考虑滨城区是滨州市主要的市辖区,滨州市的行政办公等主要功能都集中在滨城区,因此首先要考虑滨州市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和的联系,提升整个滨州市以及滨城区的整体实力。

4.4.1.1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与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对接。

通过滨海新区的建设,打开滨州对接京津冀地区的北大门。与天津滨海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优势相结合,重点发展石油及盐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与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等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和物流业、海洋产业,实施以开发整理盐碱荒地换资金、换项目的“飞地政策”,积极承接滨海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4.4.1.2强化与济南都市圈的联系。

重点发展纺织、油盐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实现农产品资源与省会经济圈市场的对接。通过220国道、即将建设的济滨城际铁路、济南-滨州高速公路融入济南都市圈,以建设省会都市圈内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为目标,吸引圈内城市和大型企业物流向滨州流动。

4.4.1.3加强与德东滨发展带的协作。

利用规划的德大铁路、黄河大桥和城际轨道,加强滨州、东营、德州之间的联系。

在产业发展方面,滨州主城区与东营主城区加强产业合作,联动发展。

4.4.2 从滨城区内部

4.4.2.1 促进公共设施在全区(城乡)均衡布局

建立城乡统一的供水系统,改造城乡电网,城乡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热力管网等。

在文化、娱乐、通讯、广电、公交、教育、金融、医院、市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上采取城乡并重、共同发展的办法,促进市辖区内各个乡镇(街道)相互借势,相辅相承,共同发展。

4.4.2.2 促进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土地)在全区自由流动

土地上:将全区城乡土地纳入统一管理,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实现土地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

资金上:鼓励工商资本进入集镇和农村社区,投资生态农业,兴办农村商业超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进企业务工、进工业集中区办厂,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

劳动力上:消除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促进人口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4.5 城乡空间协调规划

4.5.1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结合滨城区作为市辖区的特点,从滨州市域统一考虑,根据有机疏散理论,采取组团发展模式。

滨城区城乡空间格局,以“活力、绿色、魅力”为目标,突出区域水系景观和防护林带的大环境绿化以及“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特色,加强对中心城区的改造提升。同时,遵循城市有机生长的理论,以跨越式、组团化的形式向周围地区拓展空间,向北大力发展滨州工业园区,向东连接梁才组团,向西纳入三河湖生态风景区,构建“三心、一轴、四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建立覆盖全域,统筹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1)三心:指一个主中心,两个副中心。

主中心:西城区行政文化中心

副中心:东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和三河湖绿心。

(2)一轴:指沿205国道形成的产业聚集发展轴。

(3)四带:即四条主要生态廊道,分别是北部沿220国道生态隔离带、南部沿黄河生态保护带、东部沿朝阳河生态隔离带、中部沿小开河生态景观带。

(4)四区:即产业与城镇集聚发展区、沿黄生态休闲观光区、西北部都市农业旅游区、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①城镇与产业集聚发展区

即由中心城区、滨州工业园组成的以公共服务、生活居住和二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重点发展区。

②沿黄生态农业观光区

沿黄河形成宽度1000-1500米的生态保护区,重点以生态保护和培育、水源涵养为主。并以服务市民和城市生活为发展导向,以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和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发展绿色种植业、休闲林果业、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形成滨城区南部的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居民的后花园。

③西北部都市休闲旅游农业区

以三河湖镇、杨柳雪镇为主,结合三河湖生态湿地开发,重点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有机农业,形成主要服务于主城区的都市旅游农业区。

④东北部生态粮棉农业区

以秦皇台乡、滨北街道为主体,重点发展粮棉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形成生态化的农业生产区。

4.5.2 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针对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规划以土地资源在全区统筹安排和功能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对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等各类空间用地进行合理安排,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在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对农村居民点实行合村并点,鼓励农民向社区集中,腾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全区使用。

主要针对各城镇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①用地规模的确定,发展方向的选择(明确城镇建设用地的外缘界限);②与大交通等区域性设施的处理;③其他需要重点处理的问题。

4.5.3 乡村居民点空间规划

根据滨城区村庄分布现状及区位特征,将辖区内的村庄规划形成两种类型:城镇社区、农村社区。

4.5.3.1 社区建设用地标准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安置房和保障性用房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60平方米。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为100平方米。

4.5.3.2 社区建设模式

规划进入主城区和乡镇驻地的村庄:其居住建筑以适合与城市开发的多层楼房为主,处于城市高容积率地区的村庄在改造时亦可由开发商建设高层住宅。

规划为农村社区的村庄:农村社区建设以带有院落的二、三层联排住宅为主。

4.5.3.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城镇社区:其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规范设置,与城市居住区统一规划。

农村社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小型商业网点、小型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储蓄所、邮政所、中小型集贸市场等。

4.6 支撑体系区域共享规划

支撑系统规划涉及交通、水资源、电力电讯、教育、文化、卫生等诸多方面,其核心、关键是体现区域整体协调和区域共享的原则,实现基础设施的最优配置。

4.7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

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利执行的重要保证。改变财政和信贷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力度及政策倾斜。通过计划、规划、政理等行政机制,以及追求效率、资源合理配置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实施。

五、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延伸的一系列城乡差异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在这种体制下,人为割裂了城乡的有机联系。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也是按地域尺度划分的层次状结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反映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纵向思维特征,缺乏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考虑和城乡空间的协调安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传统的规划模式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相继进行了“城乡一体化规划”或类似的规划实践。这些探索为我国城市规划的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总体而言,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仍然,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各地规划在编制理念、空间尺度、内容深度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明确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地位,确定相应的编制办法、技术规范和审批程序,从而有效指导新形势下的城乡健康发展。

A DISCUSSION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AND PLANNING PRATICE-A CASE STUDY OF BIN CHENG OF BINZHOU CITY

Xu wenjieXia mingxiao

生态乡镇规划例10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央和山东省的正确领导下,**在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国际大城市框架,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进程中,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强化资源节约,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努力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63亿元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改善,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31天,优良率达90.7%;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76%。**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城市面貌、生态环境、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在成为最具投资吸引力、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之一。在城市发展的带动下,农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同比增长12.1%。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为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

自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启动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以来,我市政府和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在省环保局的认真指导和市、县级市两级环保部门的精心组织下,通过三年多艰苦努力,我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胶南市隐珠镇、铁山镇、胶州市李哥庄镇、平度市南村镇4个镇获得“全国环境优美镇”称号,8个镇获得省级环境优美镇称号。17个镇完成了环境规划的编制和批复工作。创建活动推动了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镇经济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美化了村容镇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了乡镇生态文明水平,推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总结三年来的创建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争先创优,努力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

“诚信、博大、和谐、卓越”是**的城市精神,也是做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的精神动力。多年来,我市在城市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但是广大农村还面临着饮用水源保护、村镇环境脏乱差、污水集中处理率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全市有40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400万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城市300多万人的生活质量。认真解决好农村环境问题就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为此,我市各级领导对创建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结合生态省、生态市建设的战略部署,把创建活动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农村环保工作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战略来抓。在工作中,不仅做到“六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方案、有检查、有总结,而且努力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责任落实三到位,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把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提升到建设生态市基础的高度。按照生态市建设标准,把环境优美乡镇创建任务纳入了《**生态市建设规划》之中,提出到2010年实现80%的乡镇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的目标。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逐步推进。二是把创建工作纳入了各级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和重要领导的工作日程。每年度各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对本年度的创建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监督和检查。三是把创建工作纳入了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书和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完善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四是普遍建立了创建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了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专门班子全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五是基础工作常抓不懈、抓牢抓实。抓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强化宣传,把创建意义和任务渗透到社会各领域,提高创建热情,增强创建工作的主动性。抓培训,除组织有关乡镇参加总局举办的培训班外,还分级组织培训班,培训环境规划、创建标准、程序等有关内容。对乡镇分管领导和有关人员坚持年年培训,批批过关。抓指导,各级环保部门为推动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耐心指导、认真把关;形成了政府、群众齐心合力、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二、典型示范,推动创建工作全面开展

全市84个镇分布在五个县级市。每个镇的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别很大,生态环境意识和创建积极性也不同。创建工作具有自愿性,要根据乡镇的条件和认知程度由乡镇自主决定,不能强迫。为全面开展创建工作,我们确定了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创建思路。除强化宣传发动外,要抓出典型,依靠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打开工作局面。我们把前期创建的重点放在全市13个重点镇上。13个重点镇均匀地分布在五个市,重点镇的共同特点是: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领导班子对创建活动认识到位,创建积极性高。到2008年底,全市13个重点镇全部完成了环境规划的编制和批复工作,其中3个镇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5个镇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乡镇占重点镇的61%。目前这些环境优美乡镇已经成为其他镇学习的榜样,一些乡镇主动组织镇、村领导干部到环境优美乡镇参观学习。在第一批重点镇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创建工作蓬勃开展,2008年我市计划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以上,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以上,重点镇将100%达到环境优美乡镇标准。

三、科学规划,精心构筑美好家园

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是提高农村环保工作水平,促进农村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的有效载体。为达到创建目的,我们始终坚持环境规划高起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标,以解决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立足于本地实际,确保所制定的环境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达性。在编制环境规划工作中,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规划间的结合和协调工作。目前我市城市化发展速度很快,新一轮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进行,重点镇在2002年就已经全部结束,其他镇正在进行。为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贯穿到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编制环境规划时,主动与城镇总体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相结合,优化调整城市区域和经济布局,合理确定生态功能,突出生态特色。二是做好环境规划论证工作。邀请专家对编制的环境规划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审查,重点论证环境问题是否找全找准、重点是否突出、解决方案是否切实可行、与城镇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是否衔接,提出修改意见,完善规划内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环境规划论证程序,使环境规划的论证工作不断程序化。镇主要领导干部通过参加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对全镇的环境资源状况、存在的环境问题、需要特别注意防范的环境事项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用生态保护意识综合决策各项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四、突出重点,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

生态乡镇规划例11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会议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可见其重要性。

1、我国城乡规划现状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空间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特点、密切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规划,而城镇化任然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研究重点。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00年至2010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镇化水平由36.22%提高到49.95%。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群、都市圈迅速崛起,现有城市657个,建制镇19410个,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而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1.27%。

但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还面临的一些丞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格局,如何开辟新型的具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等等。另外,统筹城乡规划,稳妥推进城镇化还应着眼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城乡空间社区结构迁、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等方面。

2、坚持城乡统筹,完善城镇功能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城乡统筹,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我国较长一段时期都是实施城乡二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这种方式是不能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我们应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全局统筹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对闲置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合理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镇的集中,集约节约城乡建设用地。同时应保证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文化设施建设得以加强,例如公路、学校、通讯等。江西省南昌市(2001~2020)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完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发展规划方面将南昌市域城乡用地空间划分为:城市都市区、城镇密集区、建设控制区、生态保护区。城市都市区:包括南昌市中心城、长堎片区和莲塘、望城、湾里、乐化、麻丘五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五片”的组团式布局结构。各个片区都各有特色,它们依托农村地区的资源,积极发展服务城乡的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传统手工业,带动小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合理的实现了城乡的统筹发展,充分发挥了城镇在发展经济和解决就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城镇发展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

3、城乡统筹规划和经济产业规划相一致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有效的进行城乡统筹规划,就应该讲将规划的重点从规模转向结构,规模成为一个参考性的指标,空间结构的弹性成为规划追求的核心目标。在产业布局结构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规划各级城乡发展。把空间结构调整和空间开发秩序问题统一起来。

江西省经济发展规划是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把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产业带紧密联系起来,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为“龙头”,向南延伸连接吉泰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与之对应的,南昌的城乡规划是改造提升老城区,根据实际需要把城乡用地空间划分为都市区、城镇密集区、建设控制区、生态保护区。同时加快推进向莆铁路、新港码头、向塘物流等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以配合经济发展规划中南昌核心增长极的部分。而吉安市则要加快城市集群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把吉泰走廊打造成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当然这个区域将是城乡统筹的主要示范区。

只有在这种经济产业规划下和前提下,然后进行相应的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才可以提高规划的有效性。最终形成多层次的区域综合体。

4、城乡用地的统筹规划

传统城市规划对用地空间的布局主要是针对城镇建设用地,而对于一些集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未进行较全面的布局和规划,也就是说规划中存正着许多真空地带。于是导致一些村镇建设的成果,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地遭到拆除,拆除的原因当然是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这样就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另外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还应考虑高压走廊、水源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由不同行政部门管理的内容统一起来,综合规划。然后,在合理预测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用地类别,最终使城乡土地得到节约合理的利用。

5、城乡交通体系规划

城乡交通体系的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的公路、铁路及水运交通等进行整体的规划。是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时,不得不考虑的。交通体系的规划可以强化城乡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并对城乡空间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城乡一体化结构更趋完善。在城乡交通体系中,最常见的当属公路网络,

它包括联系中心城市与各城镇的干线公路、连接城镇之间的支线公路以及村级路网。这些公路构成了一个高效的多层次的有机公路网,可以使城乡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出行变得更加便利。所以,以城乡交通体系规划为前提的空间规划是保证城市空间发展积极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

6、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随着城镇化得继续推进,伴随这大量农民的城镇化以及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其次是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了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乡公共设施同步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在城市公交、饮水供给、邮电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都应该向农村延伸。江西省一直在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向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从2008年起,全省19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进行了改造。2010年,全省继续投入资金4000万元对县级两馆进行维修改造。截止目前,改造工程已涉及11个设区市的52个县、市、区。

(2)城乡社会保障同步推进。

在推进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保障形式,并落实包括保障资金补偿在内的多渠道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

总结

要促进城镇化积极稳妥的发展,还要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要把节能、节水、节地放在首要地位;要把生态保护、自然人文资源保护落到实处;要把城镇增长边界划定工作坐到位。努力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朝着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