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22 14:41:09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1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2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14-02

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有着悠久历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着辉煌的成绩,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及名人大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出现的许多问题,招生难,就业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亟待改革,为此,不少高校都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其中,武昌理工学院2010年开设了全国首例本科专业的“文学创作特色班”,以“作家班”的形式,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在三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文学创作特色班的成立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一切向前看”的口号在民间实际变成了“一切向钱看”。“人们开始以金钱的标准来观察和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精神领域的东西带给人们的收益和实惠,往往不如物质领域的东西来得直接和实在。”在市场经济转型和大众文化发展的双重冲击下,文学及文学类学科日益边缘化,严肃的研究不受重视。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近几年遭遇尴尬处境,招生难、就业难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面对的难题。究其原因,一是专业定位不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轨;二是课程结构不合理,理论课程大于实践课程;三是教学方式滞后,课堂沉闷,不利于学生锻炼思维能力。

一方面是专业的不景气,另外一方面,大学生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2012年的中国现代文学馆《2012中国文学发展状况》报告称,2012年的网络文学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日益融合的趋势。调查发现,现在几个大型专业文学网站的签约中,在校大学生要占到50%以上。在网络文学的带动下,网络新媒体文学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新分类,文学市场进一步壮大,大学生队伍的成长为汉语言文学未来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道路。

然而,现有的教育体制中,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写作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机制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武昌理工学院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独立承担“创新民办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创建高水平民办大学”的任务,于2010年创办了我国高校首例本科阶段的“文学创作特色班”,迄今为止,经过二年半的培养,该特色班的学生获得了不菲的成绩,目前该班学生已出版二部专著,发表作品的人次比例达80%以上,在各种部级、省级文学大赛中获奖人次比例达70%以上。基于此事实,文章以该校特色班为例,探讨该校文学创作特色班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培养模式详解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萎缩的问题所在,武昌理工学院“文学创作特色班”的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目标模式创新、培养机制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机制创新。

(一)“优招优培淘汰制”的招生模式

文学创作特色班实行“优招优培”淘汰选拔制。面向全国招收“文学创作”方向的学生,入学后在全校范围内再次进行征集选拔。一年后实行淘汰制,不适应特色班培养模式的学生转回原专业或其他专业方向就读。这种招生模式不拘一格,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生源质量,并且将具有写作天赋和写作能力的人才筛选出来,集中资源,提供平台去培养那些热爱写作并且有能力去写作的学生,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成才。

(二)一对一’导师制和“工作室模式”的培养模式

文学创作特色班在教学上实行“一对一导师制”。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易导致课堂沉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在一对一导师制下,学生阅读和思考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导师的指点,并有机会对自己的论点和导师公开进行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深入探讨。对于文学创作特色班,一对一导师制确保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在写作上教师全程跟进,有利于学生在文学写作上的深入发展。

“工作室教学模式”借鉴了艺术创作的形式,以工作室的形式,将几个或十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创作团队,以专业教师为主导,以辅助教学和承接创作课题为教学手段,由教师带领学生承接和完成创作项目,将产、学、研融为一体,最终使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工作室模式最初来源于职业教育,一般是艺术专业团队集体创作的模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创作特色班”将工作室模式引入写作领域,通过承接出版社选题、自拟选题、签约文学网站连载作品等途径,为学生创造大量写作机会,一来将志趣相投的学生聚集到一起,有利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二来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氛围,激励学生投身于创作。“工作室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实践教学重于理论教学,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规律。不仅如此,工作室模式还让学生了解、适应现今文学市场的运作模式,将文学创作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起来。

(三)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大胆创新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式滞后的现状,武昌理工学院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采取了“兴趣引导法”、“选题牵引法”、“环境同化法”、“体验式教学法”、“同题比稿法”等新型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兴趣引导法”:通过短期的写作实践,使学生丰富体验,全面了解各种文学形式,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导师再结合学生的不同创作兴趣和写作基础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发展方向。

“选题牵引法”:在班级内建立几人到十几人组成的多个小型工作室,承接文化公司选题和自拟选题,通过选题牵引,实现学生创作过程中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螺旋上升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环境同化法”:大胆创新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穿插名家讲坛、创作竞赛、选题讨论、作品研讨会、同题比稿法等多种形式,营造创作氛围,形成名家典范激励、学生竞赛促进、志趣相投者相互勉励的环境同化作用;

体验式教学法:文学采风、笔会、选题创作等实践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创作实践中,充分锻炼、培养学生扎实的写作能力。

同题比稿法:相同的命题让不同的学生进行创作,以比稿会的形式进行验收、评论,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求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四)以创作成果为评价的评价机制

武昌理工学院在全校推行“开发内化教学”,评价机制上推出了“素质学分制”的改革,学生毕业以创作为考核指标。

“素质学分制”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将评价重点放到学生的素质测评,主要评价学生获得了多少实际性知识,获得多少思维方法及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中的能力,在创造性等方面取得了多少收获。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新性能力和实践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3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时代背景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相当严重。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本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美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社会对写作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中文教育观念,只有通过能力教育,才能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立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力全方位的培养,紧密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来思考,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和改造,设计新型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完成由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转变,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的必然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巨大冲击, 80、90年代以来改革在不断进行。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的变化,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巨大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在调整,普遍增设了新闻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加大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删减了部分过时了的课程,在提高本专业学生的素质上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武汉大学於可训主持的“拓展教学空间,构造多维平台,综合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国现当代文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但本专业基本内涵在“五四”时代初步确立, 50、6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形成了到目前为止公认的课程体系。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型的。能力培养只是知识传授的衍生物,能力本身不是它的目的。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仍然将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体内容限定在知识点的传授上,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这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积淀相当深厚,它是一股强大的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大型的历史悠久的重点大学中文系,大多意识到了本专业改革必然趋势,但由于历史的传统因袭负担重,作整体性的专业调整相当艰难,尾大不掉,而一般的地方性院校又没有实力(师资力量、教学经验、学术储备不足)从事这方面的专业调整和改造。根据我校中文系的实际,从整体上改造汉语言文学专业,对本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和改造,选择从目前社会对本专业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入手,全面提升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是既切合实际又顺应时势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时代要求和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原有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知识点传授,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的能力型教学模式。遵循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规律,设计新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改变教学手段,配置相关教学资源。调整后,本专业课程体系将以文学类课程为主,语言类、写作类课程具体落实本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目标。具体操作方式是: 1·在文学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根据新的时代要求,改变文学观念,以提升人文素质、塑造完美的人为目标,调整改造原有文学课程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以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人品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艺术感悟、艺术欣赏和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对文学的把握从侧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会历史转变为侧重理解生动形象的人。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课程性质将过去的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现当代文学,相应开设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将过去的古代文学分阶段授课的方式改为块状式讲解的课程,以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文体形式发展为线索讲解,以考察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为主,并辅之以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的系列选修课的开设;外国文学以作家作品讲解为主;文学理论课、美学课以专题形式开设。2·在语言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根据zhc的精神和要求,重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和倾听理解能力协调发展。将过去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合并为一门汉语课程,语言学课程以应用语言学内容为主。3·在写作课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由于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笔杆子”,而能说会写也是毕业生就业最好的标签。写作课将以培养学生实践写作能力为主,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相应的文学写作、公文写作、新闻写作的课程,外聘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开设专题讲座,负责学生课外写作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本质上改变原有写作课侧重于理论的性质,使写作课的实践本质落到实处。4·其他专业课本着实用原则适当开设,围绕三种能力增设哲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影视等相关专题选修课。

(二)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根据三种能力培养的设计,运用新的史识、史观,观照、筛选、解读文本,调整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文学、语言、写作等不同课程类型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在文学史课程中,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为教学内容,删除那些用陈旧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遴选出来的作家作品和相关内容。在汉语课程中,着眼于实际生活中思想交流的需要,根据zhc的要求,强化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对学生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确立三种能力的心理学基础和各自在人才整体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审美能力体现人才的基本素质,是教学重点,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人才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以文学审美能力培养为中心,根据人才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人才各自不同的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讲课方式,增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艺术感悟能力、细致地观察事物的写作敏感力和口头表达、临机应变的能力等。根据时展、社会需要和人才个体差异确定本专业人才三种能力的结构形态和培养这三种能力的方式方法、具体措施,是形成本专业办学特色的关键。需要平衡处理的关系有:

1·三种能力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培养完美的人的文学审美能力为核心,让具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2·三种能力各自的层次划分。如写作能力层次中,观察能力是首要的,其次是语言运用能力层次,再其次是形象思维的能力,最高层次是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三种能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贯彻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意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4·教学方式相应改变为研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充分展现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外辅导将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不仅系内教师需要加大课外辅导的力度,外聘的著名作家、记者、编辑、秘书等,也将成为课外辅导的生力军。创办写作实验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办写作事务所,沟通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这种特色建设思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与时俱进:人才能力的培养与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紧密相连,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了与时俱进、因势变通、开拓进取的精神。

2·综合性、系统性:本教改是系统的综合改革。对人才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本专业所有课程教学之中,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心的转移,从重知识型的教学转变为重能力型的教学。

4·实: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具体化为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以此可以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子课题和建立切实有效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测评体系。

三、课程、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协调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086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这不仅是落实教育目标的前提,而且还关系到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可以说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首先因素。因此,对于工科高校来说,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合格与否。工科高校开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愿望,实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多元化特色,同时这也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对工科院校提出的要求。

1 工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的作用

1.1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工科高校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巨大的优势,因为可以利用院校的工科专业背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从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服务、管理、生产等多种行业。因此,工科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设置时,应该以应用能力培养、基本素质培养以及基础教育理论为主导,将重点放在学用结合方面,强调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教育方式。这种形式的课程设置有别于传统的高校研究型教育和本科教育,它要求学生能够具备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和更为宽广的理论基础,也更强调了实践性和综合性。

1.2 提升工科高校人文素质的教学质量

工科高校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涵养一批为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出贡献的教师,因为通过对汉语言专业课程的教学,这些教师就可以带动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大大丰富了工科学生学习的内容,活跃了工科院校的人文氛围。

2 工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建设模式的探索

课程的建设必须要遵循专业教学的规律,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定的过程中,一定要时时以培养目标作为参考方向。工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进行秘书课程建设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建议:

2.1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加强学科建设

依据实践性、综合性教学目标的要求,工科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应该考虑到文理互相渗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并做到在课程建设层析上有提高,内容上有所创新。具体实施内容包括:

2.1.1 突出写作课程的建设

写作课程体现了加强能力培养的意图,对于秘书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说尤其如此,因此要增加写作课程的教学门数和写作时间,提升写作的学时。一般院校秘书课程的写作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文秘、诗歌、小说、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等的写作,但是考虑到秘书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工科院校应该增加文秘方面的写作教育,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增加财经新闻写作和涉外文秘写作,并不间断的进行实践写作的训练。

2.1.2 依据现实状况随时调整课程计划

为了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的设置上必须要保持自身的灵活性,这是这门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为了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对课程计划要进行不断的微调,如为了使课程的衔接更加合理,可以调整教学学期的教学课时。通过不断的进行课程调整,可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培养特色的鲜明性。

2.2 加强实习环节的建设

考虑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将应用性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注重于当今市场的需求,并要与市场接轨。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不仅要遵循教学规律,还要参考社会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了满足这一教学目标,工科高校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内容。具体规划教学进程时,科学安排四年的实习教学,可以将第一年作为专业认知课程方面的学习,将学生安排在学校的各个部门机关处进行实习,时限设定在两周左右,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文秘工作的基本套路以及未来工作的相关流程;第二、三年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方面的培养,实习单位设定在校外其他单位,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现场沟通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搜集材料,准备毕业论文的答辩;第四学年就可以进行毕业实习部分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散到机关、企业、报社等单位,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中文知识应用能力,这部分的时间限制可以设定为8周左右。

2.3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

工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秘书课程在进行特色建设过程中,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大力提倡互动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学生不应该满足于书本和笔记的内容,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和教育,广泛收集信息和阅读有用书籍,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此外,学校也要推进教学质量,引进现代化的先进教学设备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增设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声音、图像、文字的多重配合,使课程更加生动,教学形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王晓梦.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8).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5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施,主要以课程教育为载体,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开发教育的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具有一系列积极作用,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相关业务能力的发展。但是开发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不断增强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因此,作为一个大学生,笔者将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展开一系列分析,简要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深入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良策,希望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概述

1.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北京大学建校初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设置了。截至今日,汉语言文学专业虽历经百年发展,但是其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尚未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因如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问题。2.实践性不足。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侧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重视学生文学分析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实践性教育,致使学生在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之后,虽发展了文学素养与文学分析能力,但是文学知识应用能力及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明显有待增强。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最大短板为实践性不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被忽视。3.深厚文化底蕴。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让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中涉及知识、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讲解,呈现出文化中自然和谐等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实践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6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wWw.133229.COm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7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论文网 LunWenDataCom]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8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9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

其二,希望由此搭建一个平台,将研讨会办成一个可持续的、松散的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谊、交流和沟通的论坛。我们希望由今天开始,以后大家轮流、不定期地举办此研讨会,增进友谊,互相学习,使我们办出各自特色。

其三,推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建设。过去因为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我们不得不选用“权威”教材,可是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我们希望组织力量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教材。

其四,推动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召开研讨会,有幸请到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文学院、中文系的各位领导、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毫不保留地将您们好的办学理念和思路,成功的改革实践经验传授给我们,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化我们的教学改革,推动我们的专业建设,从而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文学院办得更有特色。

参考文献:

[1]张绵英,阿旺措成。略论藏族地区的‘双语’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民族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1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设置,与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举措相匹配,是中国文化与学术“走出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由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新事物,因而在“教什么”“如何教”和“什么人教”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拥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应该采用划一的统编教材、课程设置和育人模式,还是应该从实际出发,突出地域特色,发挥传统文化优势,走出特色育人之路?

目前,多数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尚未真正探索出人才培养的特色道路。国内各高校以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为代表,形成了南北两派,他们的共同点是:侧重于语言教学和案例分析,这也是他们的教学研究重点。但是,这样的育人模式以“应用语言学”教法为基底,没有形成特色,更没有以“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这一使命自任。因而,现行的汉语国际教育育人目标和教学模式有本末倒置之嫌。

与中国的情况相反,国外的第二语言教育大都突出地域特色,这方面以美国最为著名。其中南伊利诺伊州卡本代尔大学、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纽约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分校、普林斯顿美国大学等,其研究生第二语言教学TESFL课程设置与教学研究,及其以语言为载体进行文化传播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我们的目的,就是借鉴美国语言/文化传播的经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育人方案,力图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

失去传统,何来底气?没有特色,焉能出新!我们进行汉语国际教学,首先,要有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一支,无论是轴心时代、中世纪还是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都具有重要价值。其次,若想把汉语国际教育做好,就必须勇于创新,不能一味因袭传统的做法,更不能简单地将应用语言学的教法复制、移植到汉语国际教育中来。再次,应当侧重于文化教育,以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显示:多数国际民众认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形象,61%的海外民众乐于了解中国文化,约有三分之一的国际民众表示对学习汉语有兴趣;同时,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不仅渴望学习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渴望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①但目前的汉语教学普遍存在重语言而轻文化的现象,而且汉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许多语言障碍的形成都与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有关。因此,在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入传统文化成分,是势在必行的教材建设工作。因此,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重点不应放在语言学知识的教育上,因为语言只是载体,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是本专业的重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应当承担起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瑰丽,各地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将具有区位特色与传统优势的文化教育,落实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当中,进而走出各自的特色道路。

曲阜师范大学设学于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家乡;孔子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和为贵”“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和谐观,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对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和深远的人文价值。因而,曲阜师范大学自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以来,坚持“传统性与师范性”的特色,深入挖掘孔子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资源,以学生的从师素质养成为抓手,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1年获批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这是该专业在山东省高校中唯一的重点学科;2012年3月初,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举办的“孔子学院杯”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编写大赛评选揭晓,曲阜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等5所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我校李敏红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卞晴晴、于婧超、曹曦三位研究生的四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张喜梅等同学在加拿大、泰国等国家任志愿者期间,将龙文化、春联、书法、剪纸等中国文化符号与中华才艺运用于教学中,深受当地学生的喜爱;在我们近年指导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中,有些同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HSK四级教学“孔子故事”特色课程设计》《儿歌教学法在初级汉语国际教学中的运用》等,都将语言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运用于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成绩说明我们的特色育人之路是正确而有效的。

于是,我们将本专业完成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汉语国际教育:发挥传统文化优势,走出特色育人之路”的结题成果整理出版,一方面是总结和完善育人经验,努力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育人模型;另一方面也旨在为国内同行提供借鉴,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从而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做出更大贡献。

《汉语国际教育:中华文化精神的源流、继承与传播》②一书由我和同事共同完成,它包括四编。这四部分实际上也是本专业为学生设立的四门专业特色课程,旨在为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提供个案参考。

第一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传统文化素质摭论》包括以下四个专题:

王国彪副教授的《“孔子文章四海宗”――朝鲜半岛古代汉诗中的〈论语〉元素》认为:朝鲜半岛古代汉诗蕴藏着诸多《论语》元素,主要包括对《论语》的不同称谓、引用和评述。朝鲜诗人将《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经典情境视为典故来引用,提升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也充分见证了《论语》的魅力。古代汉诗对《论语》的大量援引,既是《论语》在古代朝鲜半岛广泛传播的重要证据和丰硕成果,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和诗歌生产方式。对这种文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曹春茹副教授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国际交流大文章――以韩国古代汉诗中的泰山文化研究与利用为例》认为:泰山风光雄奇壮美,泰山文化悠久灿烂,又与儒家文化联系密切,因此,受到韩国古代诗人的青睐。在现存韩国古代汉语诗歌中,保存着大量有关泰山的文化资源,其中既有“泰山岩岩”“泰山云雨”“秦松汉柏”等关于泰山自然景观的文化典故,也有孔子等文化名人与泰山、泰山封禅与刻石、泰山神灵与东岳庙等关于泰山人文景观的记载和传说。对韩国、朝鲜以及汉字文化圈中其他国家的游客和中华文化的爱好者来说,这些诗歌是泰山的最好代言,有利于拉近他们与泰山及泰山文化的距离。通过汉语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与韩国合作开发旅游项目等途径,有效利用韩国汉诗中的泰山文化资源,将对泰山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播和拓展发挥重要作用,还能为研究、开发和利用日本、东南亚国家汉诗中的泰山文化资源提供借鉴。此项研究也正是“一山一水一圣人”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

刘富伟副教授的《“我的最大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论林语堂重编〈中国传奇〉的策略》认为:《中国传奇》是面向西方读者的精神消费品,当林语堂进行选编和改写时,慎重考虑到西方文化语境的接受问题,他与陈季同一样在编选过程中“删节那些无用的详述部分和多余的次要部分,去掉那些本该存留的地方。因此,人们将要读到的与其说是一个地道的译本,还不如说是一个改编本”。林语堂更是把《中国传奇》放在西方文化的平台上进行观照,这就决定了他必然会采取顺应西方语境想像的运作策略,选编并重写《中国传奇》。林语堂的策略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材编写和教案设计具有较大的启示价值。

王恩旭博士曾到俄罗斯任教一年,对汉语国际教师的跨文化沟通素质有自己的体认与看法,他的《做一个推动世界和谐发展的文化使者――论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沟通素质》认为:沟通不畅是造成汉语教师难以适应海外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增强沟通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沟通问题,是当前国际汉语教师在培养、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沟通问题的关键,在于帮助汉语教师端正沟通态度、增强异域文化修养和进行实践历练,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对这三个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第二编《孔子・〈论语〉・儒墨哲学比较》共四讲,前三讲由王曰美教授承担,第四讲由王恩旭博士承担。王曰美教授长期担任校本课程《孔子与〈论语〉》的教学工作,曾于2012~2013年在韩国平泽大学担任汉语教师一年。《孔子与〈论语〉》也是她在韩国讲学时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孔子生平、《论语》及其核心思想、孔子的主要弟子及成就等。关于孔子的研究成果已是汗牛充栋,如何化繁为简,既给人一个清晰的线索,又能深入浅出地介绍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这需要有大思维、大手笔。王曰美教授驾轻就熟,做起来得心应手,让人受益匪浅。而王恩旭博士的《儒墨哲学比较》则将儒学与轴心期平民哲学家墨子的思想进行了比较,有利于人们了解儒墨的异同共殊。

第三编《齐鲁文化与山东当代乡土文学》四讲由李钧教授完成。李钧教授是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兼任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带头人。本书也是李钧主持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汉语国际教育:发挥传统文化优势,走出特色育人之路”的结题成果。第三编四讲旨在使研究生从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学的角度理解齐鲁文化与山东精神,掌握山东“乡土文学”传统的流变线索;并通过对臧克家、郭澄清、莫言、闵凡利等几位山东籍作家的解读,使研究生了解当代山东作家群的创作状况。此外,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山东文学最重要的代表,因而这个专题值得好好讲。

第四编《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法举例》四讲,由秦海燕副教授主讲。秦海燕老师是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研室主任,部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普通话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她曾于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赴韩国平泽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并分别于2009、2010、2013参加汉办举行的教学法、跨文化交际课程培训。秦老师先后主持省部级项目4项,公开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发表核心论文若干。她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法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践经验,所以她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法举例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第四编第一讲《功能教学法》,第二讲《任务型教学法》,第三讲《控制式语言教学法》,第四讲《体演文化教学法》。之所以选择这四种教学法,主要是因为“功能教学法”目前影响最大,“任务型教学法”争议最大,“控制式语言教学法”最具操作性,而“体演文化教学法”对语言与文化关系处理最有创造性。而且到目前为止,《控制式语言教学法》和《体演文化教学法》都是汉办培训班介绍来的新型教学法,国内公开介绍和研究的很少,所以,第三四讲更多一些原则性和纲领性的东西。

当然,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如果想构建一个较为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还需要国内同仁的共同努力和逐步完善。希望我们这本小书能引起大家的思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们要特别感谢北京语言大学原副校长崔永华教授,他长期担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现担任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汉语教材总编审,是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奠基人和推动者。他不嫌本书简陋,拨冗赐序,鼓励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特色育人道路”上走下去,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莫大动力!

感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张健总编辑,他接纳了这本书并将其纳入出版计划。感谢责任编辑王宇明,是他的认真负责与真诚沟通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注释:

①《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京华时报》,2014年2

月23日。

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例11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 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 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 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 年设专科,1957 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民族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来讲,汉语文是他们必备的工具。民族院校的学生无论在学校选学什么专业,都离不开汉语文这根拐杖。如果汉语文的基础比较差,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

其次,汉语文可以提高民族院校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当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学生只是精通某种民族语文而缺乏汉语文的表达和书写能力,学生毕业时就会感受到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

第三,汉语文对于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共同交流和经济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大家庭中有55 个少数民族,党和政府一贯主张“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宪法也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文是民族地区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但是汉语是我国最广泛的交际工具,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更是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语言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汉语言文字学的学习。有少数民族学者早就指出:“少数民族懂得汉语文的人越多,运用汉语文的能力越强,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就发展越快。”

(二)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首先,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语言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形成和变化的,在形成、发展、变化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都会对汉语产生影响,换句话说汉字不单单属于汉民族,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结晶。

其次,汉字文献也不仅仅是汉族文化的载体。浩如烟海的汉字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综合知识的总结,也记载着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甚至许多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文学艺术也主要靠汉字文献而得以流传至今,换言之汉字文献成为中华多民族交流的见证,也为保存各少数民族文化做出过积极贡献。

因此,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树立在中华大家庭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观念,树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意识,从而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与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学好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对外交流,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从而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省、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做出更大贡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愿景。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已经开始在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作思考、探          索和改革。

第一,文学院近些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并从学理上进行探讨,在实践中进行改革。比如徐希平早在2003 年就发表了《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2007 年又发表了《加强实践、突出特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等论文,从理论上对此进行了思索和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各学科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踏实改革、认真实践,学院在2007 年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办学50 周年之际,特地将全院师生对于汉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相关论文结集出版。

第二,加强教学改革与研究。文学院从2006 年期每年定期举行“文学院教学活动月暨教学艺术研讨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全院师生共同参与,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第三,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美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

第四,在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的前提下,认真调查研究,切实修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学生修读指南,突出汉语言文学在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其中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坚持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拓宽对民族文化、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交融有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适当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对各民族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训练;再者增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介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重视过去被忽略的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学作品和许多保留在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作品;最后注重基础课与应用型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第五,切实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增大各门课程的信息量,有效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到目前为止,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课程都已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我们和兄弟院校还有差距,我们也还有许多困惑,所以我们殷切期望通过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实现如下愿景:

其一,加强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我们扬长避短、进一步突出各自的特色,更好地适应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对多民族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