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医学生实习规划

医学生实习规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04 10:46:52

医学生实习规划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1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27-02

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医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明确职业倾向,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最终为完成职业目标做出心理准备及时间安排的职业规划。

一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医学专业性强,就业渠道单一,大城市大医院人才济济,竞争相当激烈;虽然基层卫生事业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社区、农村等基层卫生部门人才匮乏;医学就业形势严峻并呈现下滑趋势。很多医学生害怕面对就业,将考研作为挡箭牌,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及实习,极易在日后的工作中产生医疗事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卫生事业国情,最终实现卫生资源及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医学生产生职业困惑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可得出,医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身认识不足。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职业生涯的规划必须要同自身的条件相结合,如果医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客观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会变得简单化和理想化。(2)对医学行业认识不足,很多大学生的高考志愿是在父母及亲戚朋友的指导下填报的,入校时或多或少的带有抵触情绪,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3)大学生家境情况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互影响。(4)由于是五年制,大四时看到高中同学纷纷就业,消极情绪明显。另外,当前医患紧张,也影响了医学生的从医信心。

三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显滞后,仅仅在临近毕业时开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而是保证医学生的自由、全面、长远的发展。就业仅仅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之后的职业发展才是重点。职业生涯应充分挖掘医学生的潜力素质,为其日后的横向及纵向发展提供帮助。在大学初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能够为5年的大学生活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有理论化倾向,缺乏实践性,不能体现医学特点。

第三,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及院系思想政治老师讲授。由于受专业和技巧的制约,很难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调研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及职前网络教育、网络学堂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学生活及学习方式同高中阶段有着极大的不同,医学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安排生活和学习的时间,如果缺乏有经验的人的指导很容易荒废学业。

四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

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同就业指导课是不一样的,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首先,应当加大对指导中心教师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及职业生涯辅导的能力,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培训技能,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队伍。其次,对院系辅导员老师进行基础培训,他们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便于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

2.全程化培养

很多发达国家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当前很多医学高校是在毕业前进行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整个职业发展没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医学生从大四开始就相继开始临床实习,学业负担很重。在这个时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他们不能快速地将学到的知识投入实践。应当从大一开始,对不同专业的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实现职业生涯教育全程化。

对大一新生来说,由于刚刚入校,对职业有一定的预期目标,但又对未来5年的学习生活充满疑惑,不知怎样进行规划。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客观的认识,才能做出行之有效的规划。为了使测试的结果更准确,应注重采用同学互评的方式,相互比较和了解。

对大二、大三的医学生来说,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要重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应客观总结自身素质同职业要求的差距,有计划地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提高科研水平。此外,还应邀请人力资源专家采用企业管理的理念讲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高年级医学生处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临床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完成实习工作,很多大学生还要准备考研及就业,应重点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增加求职方面的辅导课程,提高求职技能,学会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结合当前情况调整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远目标,最终实现个人发展同社会发展相结合。

3.整合社会资源

积极与社会上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机构合作。通过海报、社团活动及校园网进行宣传,定期开展讲座,引起医学生的重视。邀请优秀的校友回校开展讲座,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引导医学生回访校友,参加社会实践,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加强与医院的联系,建立暑寒假实习基地,通过亲身经历,学会主动的适应目前的职业环境,积极调整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包含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职业定位及素养培训。医学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提高职业意识,有利于学校教学、道德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有趣、积极的辅导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从大学到社会的角色转变,最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欢、胡威.刍议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才智,2012(3):328

[2]刘均民、孔祥军.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33):75~76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2

(二)加强对非医药专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在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的专业发展路径比较明确,学校的各项规划和发展目标都有清晰的设计,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清晰的认识。然而,对非医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因处于不同的学院,该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师资队伍等水平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清晰的认识,学校也没有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设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方面,要扎实构建非医药专业学生的学习引导机制,帮助学生科学分析未来发展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既要有自己远大理想的考虑,也有基于现实的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理性、合理地设计未来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非医药专业要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明确个人发展目标的良好氛围。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要对规划认真修订,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水平,不走形式。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3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就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笔者尝试以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将就业教育工作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将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纳入学生培养五年的全部环节之中,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

一、大学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转折点,是进入社会职场前的一个准备阶段,和以往人生阶段相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生需要规划,大学阶段同样需要规划。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黄金阶段,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在校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探索阶段,在职业观念、职业理想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大学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为大学生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为自己的成才和发展所订立的契约,是自己对未来美好的承诺。

作为高校的就业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大学阶段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突破口,有机地把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等结合起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不仅能够丰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还能够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解决当前就业工作的各种难题,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二、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概述

由于社会生活不断变化以及人的自身心理发展,人的职业心理总是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研究人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和人生追求。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是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具体阶段的划分,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施恩基于人生不同年龄阶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了职业生涯发展九阶段理论,分别是成长幻想探索阶段、进入工作世界、基础培训、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职业中期、职业中期危险阶段、职业后期、衰退和离职阶段、退休阶段。他认为,21岁前是成长、幻想、探索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和才干,为进行实际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做出合理的受教育决策,并开发工作领域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金斯伯格则认为职业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职业发展如同人的身心发展一样,可分为幻想期(11岁之前)、尝试期(11~17岁)和现实期(17岁之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任务。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前一阶段的职业发展任务不能顺利完成,将会影响后一阶段的职业成熟,最后导致职业选择时产生障碍。他认为现实期(17岁之后)的主要任务是能够客观地把自己的职业愿望或要求,与主观条件、能力、社会需求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具体的就业准备。他把现实期又划分为试探阶段、具体化阶段、专业化阶段三个小阶段。每个小阶段又有不同的工作任务。

舒伯则根据布尔赫勒的生命周期和列文基斯特的发展阶段论,提出了一个诠释职业发展的生涯发展概念模式。他认为,个人职业喜好、能力、工作环境和自我观念随着时间与经验改变,因此职业的选择、适应成为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舒伯根据年龄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面临的职业发展任务。在此研究基础上,舒伯又提出了循环式发展任务,即每一个发展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的问题,因而在个人进入一个新的生涯发展阶段后,极可能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

此外,还有格林豪斯、休普、利文森等人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以上阶段的划分,各有其特点,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作用。因为人生发展极其复杂,学历不同,专业不同,参加工作时间就不同,阶段划分也就不同。此外,每个人的发展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划分自己的职业生涯阶段。对于医学专业来说,笔者尝试从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着手,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进行阶段划分,力图把医学生成才与职业就业教育紧密结合,开展全程化、科学化就业教育指导,促进医学生的职业生涯有效发展。

三、医学生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

(一)医学职业发展的五阶段划分

医学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又是一个阶段性过程。这种阶段性的特征,在医学人才成长中有着典型的表现。医学职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从一名高中学生到一名医学专业学生,由一名初出校门的年轻临床住院医师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再成为某专科领域的主任医师专家,需要数十年的培养和努力,可以划分为求学期(19~24岁)、培养期(毕业后第1~6年,约25~31岁)、发展期(毕业后第7~12年,约31~37岁)、巅峰期(35~50岁)及退休期(50~60岁)五个生涯发展阶段,每一时期我们可以制定阶段性规划和目标。

(二)医学生学业生涯发展的五阶段划分

对医学专业来说,大学阶段的求学期可视为生涯规划的关键。求学期的生涯发展阶段可称为学业生涯发展阶段。学业生涯发展阶段主要的发展任务是通过发现自己及工作世界的认定,结合个人需要、兴趣、人格、价值观、工作角色及能力的澄清,以便对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建立更明确的导向。按照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在学业生涯发展阶段我们又可划分为五个小的阶段,分别是公共基础学习期、医学基础学习期、专业课程学习期、临床医学见习期、临床医学实习就业期。根据舒伯的循环发展理论,每个阶段都将有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规律。例如,大一的医学新生,必须适应新的角色与学习环境,经过“成长”和“探索”,一旦“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模式,同时,“维持”了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又要开始面对下一个阶段任务。原有的已经适应了的习惯会逐渐衰退,继而对新阶段的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如此周而复始。学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生涯规划是医学生自己最值得投入的事情。医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符合个人今后的发展趋向,和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四、医学生学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就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医学生要根据医学专业培养的环节来制定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一般来讲,从医学基础学习期到临床实习就业期,五个年级侧重不同,高校要把大学生成才与职业就业教育紧密结合,系统构建,开展全程化、科学化就业教育指导。

(一)医学基础学习期:新生入学教育与生涯启蒙教育相结合

此学期为医学本科一年级。在高三饱受高考折磨后,一些医学新生大一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及时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回顾每年学生毕业时的情形,看到更多的是医学生们找工作时的慌乱和艰难,这与大一时没有做好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密切相关。大学一年级是毕业起跑的助跑期。一年级要初步了解职业,要对医学专业前景及就业前景有所了解。通过这些了解,让学生对照自己未来的定位,确定自己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调整,如何突破。通过生涯规划教育,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是什么,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

高校自新生入校始,要从学校及院系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新生入学教育,要精心安排人文知识、校史校情等方面的讲座,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积极融入校园生活。各院系可通过举办高层讲坛、博士讲坛、大学生宿舍文化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在每年的国庆节,组织新生开展升国旗仪式,全体医学生面对国旗进行医学生誓词的宣誓,使大学新生牢记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学校也可以针对所有大一新生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必选课,使大学生能够客观地分析自己,主动查找自身在专业水平、能力结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去学习、去奋斗,从而满足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临床医学基础学习期:生涯规划大赛等主题活动教育

此学期为医学本科二年级。这个时期的医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是模糊的、易变的,甚至是不客观的,容易受到一些临时的因素影响。此时期医学生要通过参加学生会、自管会或社团联合会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学生也可以开始尝试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里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要经过自我认识和反省,形成对医学职业的进一步认识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在这一时期,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学生们通过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行为风格、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等要素,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就业情况、家庭及社会的外部环境,理性评估职业机会,确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路径并制订具有针对性、明确性与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可以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严谨学风。

(三)医学专业课程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育

此学期为医学本科三年级。这一时期要进行医学职业的心态准备。这个时候的医学生要切忌浮躁,不管是准备考研还是今后就业求职,都要积极主动有耐心。暑假医学生可到医院或药企进行社会实践,医学生的态度应主动积极,争取临床实践机会,初步认识未来工作实况。这时期不论是学习或态度上的可塑性都很大,任何习惯一旦形成,极可能影响终生。

这一时期,针对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与社会实际不相吻合,缺乏正确的求职方法和择业技巧的现状,高校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医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必选课,内容涉及就业形势与择业观念、就业制度与政策、就业程序、求职途径、面试与笔试、就业心理调适等八个方面,使大学生能够吃透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求职择业能力,成功就业。

(四)临床医学见习期:榜样引领、主题活动教育

此学期为医学本科四年级。这一时期医学生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医院信息、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有些四年制医学专业需要完成毕业论文,这一时期应该有所准备。在完成科研性作业和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要积极参加和医学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招聘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想要出国留学的学生,要多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和国外大学索取简章参考。

这一时期,高校应注重大学生身边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将选树典型的过程作为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宣传、争做典型的过程。学校每年可举办优秀学生经验报告会、考研经验交流会、“身边榜样,前行力量”等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积极培育、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大学生先进典型。在此基础上,开展大学生创(就)业知识竞赛、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职场模拟大赛、就业简历评比大赛等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求职择业能力。

(五)医学职业临床实习期:临床实习、就业教育

医学生进入了临床实习、就业期。这一时期,很多医学生的心态会非常矛盾和复杂,是集中精力考研,还是集中精力实习,或是集中精力找工作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调整心态和努力提高自己的医学职业素质很关键。随着临床历练和对职业环境认识增长,医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愈来愈清楚。

这时,学校要教育医学生对前四年的学习生活作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医学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四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就业工作的申请,医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学校还要定期下到各实习教学医院,协助医院医教部门做好医学职业道德风范、伦理和行为教育。要定期组织医疗专家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培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收集、辨别和运用知识信息的方法,训练临床思辨能力,为毕业后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学校要结合当前医疗卫生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调整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要强化教育服务,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要做好“大学生到村任职”“志愿服务西部”“服务苏北、苏中计划”“三支一扶”“选调生”“住院医师化(全科医师化)培训”等基层就业项目,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宣传教育工作。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幸福,他们能否实现就业、和谐就业,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涯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密切相关,与高校有关部门的就业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大学阶段如何将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有效融合在学生的日常就业教育中,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焦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成才[J].中国就业,2009(6).

[2]任雷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06.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4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SPOC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同时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科学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各高校包括医学院校已然采取各种途径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从大学时期开始做的职业规划,是大学生结合自己的综合素养与社会实际,从而确定自己大学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及职业目标等[1]。对于医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进行自我剖析,在全面认识主、客观因素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既定目标的职业,制订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发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积极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2]。针对医学生培养周期长、专业性强、择业途径较为单一的特点,引导医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医学生的择业及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为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各高校普遍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逐渐被列入了高校必修课的行列[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是让大学生认识自己,评估自己的能力,找准职业的方向,并提早制订计划,能够先人一步找到理想职业,实现人生梦想。现阶段,部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仍按照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已经产生了抗拒心理,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失去了兴趣,因而忽略了此课程的重要性[4]。在医学院校,结合医学生课业多、专业性强,医学生普遍忽视专业以外知识学习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3.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分析“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南京医科大学为统一规范本校本科生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学院自行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自2016年起全校统一开设“低年级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纳为本科生必修课。课程面向全体一年级本科生,针对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进行大、中班教学。课程依照《南京医科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要求》采取集体备课、授课教师自行拓展的方式进行课程准备。课程内容包含:大学生职业生涯概论、大学生职业生涯理论、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大学生涯与大学生活、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专业学业要求和职业发展、职业规划书写作及课程理论考核。授课教师为具有教学资格的辅导员及相关专业课教师,授课方式为课堂教学。

在完成第一轮教学后,总结授课经验,在肯定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发现以下几方面问题:

3.1教师资源不足,本课程教学经验不足。

3.1.1课程授课教师主要为辅导员,小部分课程授课为专业课教师及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兼任。备课过程中,校级集体备课进行了两次,各学院集体备课数次,以笔者所在基础医学为例,集体备课四次以上。备课使用教材未能统一,授课教师依据授课内容,自行检索授课参考教材,多数参考教材为数据库数据,出版教材种类多,内容杂,无针对广义医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教材,由此可以看出,授课组织过程及授课教师的准备过程缺乏统一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规范”。

3.1.2课程受众为全校2173名大一学生,分布于25个专业,参与教学且具有教学资格的辅导员仅15名,其中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者9人,比例为60%,具有本课程教学资质的高水平专业教师资源不足。

3.1.3在课程班级编排中,由于师资有限,各学院往往采用大、中班编排模式,相比较按专业分小班教学,效果远不如小班教学。另外,由于辅导员日常工作较为繁重,且任教辅导员多为办公室负责人,增加教学任务后,使得任教辅导员工作内容和工作压力大大增加。

3.2专业众多,不同专业合班教学时,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

以基础医学院为例,其中法医、基础医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四个专业,由于班级规模小,在学生教学班级编排中,将其合为一个教学大班。

在授课过程中,虽然专业学业要求和职业发展为专业课老师任教,但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大学生涯与大学生活、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现况这两部分内容仍需辅导员大班教学。由于专业不同,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

3.3纯课堂教学导致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死板,缺乏互动性。

大班教学模式使得授课过程中教学方式难以改进,例如基础医学院的四个合班课堂在进行大学生涯与大学生活课程教学时,由于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模式、未来择业途径中均不同,教师难以单纯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课程互动。

3.4课程内容多,课时安排少,课程实用性偏低。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5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了改善当前实习现状,保障实习质量,确保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把原先的定点基地实习模式转换成同城对调实习模式,即半年在中医院实习,半年在西医院实习。该模式在有效完成培养计划的同时,融中、西两家医院优势为一体,成为另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这种做法无论是对医学院校、医学生,还是医院,都属首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1 同城对调实习模式对临床教学的重要作用

1.1 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

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培养计划》中,要求通过临床实习,加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治则方药的理解,熟练掌握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和急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常规处理。

同城对调模式将实习分成中医和西医两个阶段、两所实习基地。一方面,在熟悉中医知识基础上,培养熟练运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中医常见病的辨证、治疗和预防的能力;另一方面,掌握西医病种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对手术技术、影像诊断、临床检验和急诊处理等有所加强。以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达到中医专业第1年住院医师的水平,满足中医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1.2 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

目前的临床医学教学不能适应教育和卫生改革的要求,医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与教学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目前大多数实习基地的实习层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差异大、科室实习人员多、带教医生任务重的现状,改变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实习的倾向,以县市级医院为主,着重考察有实力、有特色本文由收集整理的中医和西医医院,开辟为实习基地,并实施同城对调实习模式。这样可以从三方面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一是对实习生进行分流,有效地避免了一名带教老师指导十余名实习生的不良带教现象,减轻了带教老师的压力;二是在达到教育部实习生与床位数比例要求的同时,增加了临床实践的机会;三是避免出现医学生实习的疲惫和厌恶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1.3 有利于学习科室的先进技术和理念

在开展同城对调实习模式时,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点选取专科基础雄厚、科室特色明显、规模化和人员技术优异的临床实习基地,努力做好“三个保证”,即保证特色和重点科室实习、保证因材施教、保证针对医疗市场变化调整实习比重。使实习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重点专科,对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技能、科研思想都有较大的帮助,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深造和发展的平台。

1.4 中西医结合的新举措

《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力度,力求培养出新一代中西医结合骨干,充实壮大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完善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多种培养形式,加强广东省中医药人才的队伍建设,搭建广东省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平台,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同城对调模式通过改进实习设置、调整实习方式,采用中医、西医实习基地联合培养方式,增强了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了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1.5 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医疗单位对中医方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学用矛盾突出,给中医专业学生就业带来很多困难。中医学专业实习生对调到西医院实习后,将对西医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有更深的了解,在就业和再教育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

2 同城对调实习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2.1 制定实习管理规定

目前,医学院校与实习基地只是建立在相互共赢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属于横向协作关系,相互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这给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规章制度是稳定实习秩序、确保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同城对调实习模式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包括实习基地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断地改进、完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依照《高等学校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基本要求》、《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培养计划》要求,制定了中医学专业的《同城对调实习生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大纲》、《学生评教制度》、《实践教学检查制度》等方面的实习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发到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明确院校、医院两级实践教学管理职责,加强实习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实习过程的管理,在管理上保证同城对调模式的顺利实施。

2.2 制定实习方案

依照《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培养计划》,积极与实习基地进行沟通,认真听取每个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轮转,在学生进入基地前后及时调整实习计划,尽可能做到立足于专业实习大纲,在紧密结合实习大纲的基础上,突出各实习基地的特色科室和诊疗内容,三方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并下发到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医院科教科、科室和实习生手中,确保按照实习计划实施落实,使实习生有所学、有所得。

2.3 做好实习前教育与培训

同城对调的实习生管理有其特殊性,不同实习基地对实习生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在对调单位之间规范学生实习管理是首要问题,针对学生管理规定与实习基地学生管理条例并行的情况,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不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详细介绍同城对调模式,进行实习动员、学生编组等筹备工作,组织学习和讨论实习大纲、实习手册及相关管理规定。

学院制定了《实习前技能培训课程》,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任教,对实习生进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以及急救技能、手术要求、四大穿刺等技能的集中训练,为学生真正进入实习期并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制定保障与激励机制

同城对调实习模式是一个新事物,尚有很多不足和缺点,在具体实施保障上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从以下五方面做好实习保障工作:①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沟通交流管理经验,提出工作的具体要求,研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开展同城对调的两家实习基地进行更多的了解和接触;②建立院校教务管理人员、辅导员、医院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干部、学生点长多层次管理梯队,运用电话沟通、网络联系途径、中期考核等多角度管理形式;③开展教学联谊会,邀请院内临床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对实习生的实习生活进行阶段性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④不断增加在实践教学经费方面的投入,从而使学院对实习基地的联系和指导更为密切;⑤积极建议各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实行配套经费保障,对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应予量化并给与补贴或奖励,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带教热情。这些工作保障了实践教学任务得以规范、高质、高效地完成。

2.5 给予教学扶持

同城对调虽然充分利用了二级甲等医院的医疗资源,但其带教水平却成为保障实习质量的硬伤,缺少带教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教学质量。为提高实习基地的临床师资教学水平,学院一方面举办强化临床教学培训班,对医院教学人员所欠缺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床边带教方法等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着重抓紧对实习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的个性化培训,定期派专家教授到单位做教学辅导、专题讲座或临床查房示教,介绍教学经验并作临床观摩教学。通过“请上来”和“派下去”两种方式综合使用,对提高实习点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医药学院同时开展了实习基地评优、带教老师评先活动,充分调动了实习基地及带教老师的积极性;通过聘任教学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学校的外聘兼职教师等形式,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进而提高带教质量。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6

二、正确处理医学职业的流动性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医药卫生体制再一次进行改革,这意味着在新医改视角下,我国医学人才将从有编制固定工作岗位的人变成自由择业的人。和以往相比,医学专业人才和大部分专业人才可以自由流动,这样不仅可以优化我国的医疗资源,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医学专科女生就业实现合理的流动性,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医学专科女生的“功利心”现象。要实现医学专科女生的合理流动,需要与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相结合。这就需要对医学专科女生职业生涯加以规划,以保证医学专科人才流动的合理性。

三、提高医学专科女生在职期间的成就感

1.注重培养医学专科女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今,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遇到挫折,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提升学历,部分学生产生依赖学校、家庭的心理,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学校应注重择业心理辅导工作。通过择业心理辅导、训练求职技巧,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在求职时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时,学校可以开展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走出择业心理误区。同时,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相关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注重培养学生管理时间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2.关注医学专科女生人际沟通与表达能力的提高。

医学专科女生就业后要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医患、护患关系。某些医学专科女生最欠缺的是人际沟通能力,有学生信奉“学习成绩代表一切”,在校生只愿意在学习上花费精力和时间,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参与,很难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美国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专业技术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依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学生应兼具软实力和硬本领,如果只追求专业学习水平,提高的只是硬本领,这就需要学生有超高的软实力,也就是人际沟通能力。在医学专科女生入学时,鼓励她们积极报名参选班干,锻炼胆量,培养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除此之外,开设人际沟通课程,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与沟通时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可以举办人际沟通类的比赛,比如讲故事比赛、辩论赛,激发学生积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兴趣。

3.面对面咨询与网络咨询并用,集体服务与个体服务结合。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专科女生对个人咨询的需求强烈。低年级医学专科女生处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学校应让她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将来的就业方向,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专业知识。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及职业能力倾向,对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指导与关怀。学校可依据医学专科女生的整体情况,因材施教,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任课教师进行集体指导。学校还可以组织面对面集体指导,教师实现统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遇到的问题,归纳分类,在课堂上统一解决,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讨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在教师匮乏的情况下,面对面咨询毋庸置疑是一种高效利用资源的方法,较少的老师为更多的学生服务,同时也能激发群众的智慧解决问题。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公共邮箱,方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求助,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最大限度地实现量体裁衣,制定适合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7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08-02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社会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笔者在多年从事医学生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思维的混乱其导致行为的盲目,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甚至一部分学生苦闷、彷徨、破罐子破摔,结果大学生活混乱而没有方向,毕业时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效的规划学业、科学的选择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目标、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合理的定位、有计划有针对的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就成为教育者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关键的一环,应得到社会、学校特别是大学生自己的高度重视。

1 职业生涯规划与提升就业力的辩证关系

职业生涯辅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激发职业认知、剖析自我世界、探析职业领域,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理性的就业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职业成熟,高校应该建立以提升就业力为核心的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这就要求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成一门全面、系统的学科体系并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众所周知,就业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期的、一蹴而就的工作,仅仅通过毕业前简单的就业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要从学生大学入学时起就开始并逐步加强就业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工作观、职业观,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升。

1.1 帮助学生明确自我认知,明确奋斗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论的系统学习,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和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及价值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充分的认识自我,看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从而找到职业倾向的切入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职业方向。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未来能够更有动力积极的投入,从而创造更大的成功机会,获得高度的满足感并提高职业稳定性。

1.2 帮助学生探析就业环境,明确就业方向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职业世界与职业探索训练,帮助学生结合职业分析,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征,认清医药卫生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医学大背景下,选择自己适合从事的具体职业。良好的就业观念是医学生在认识和处理职业问题的准绳,不仅有助于个人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有助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理想的实现。

1.3 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竞争力

医学生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对自我的明确认知,就很快会发现自身现有条件与目标职业要求之间的现实差距,从而有目标、有针对的去奋发学习,提升自我,增强学习的动力,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与职业目标,促使医学生去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技能锻炼,为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做各种努力,在学习中提升医学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最终达到“人职匹配”的目标。

2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性不够

一方面,很多医学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动较晚,甚至很多院校都是近几年才增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课程开发和内容体系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规划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由于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的专业特点是学生的周学时数较普通综合院校专业多、学制长、科目多,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导致了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人文知识的积累长期处于忽略状态,这也导致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的重视远远不够。

2.2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应该有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生动的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去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引导。但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都由学校的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学校的党务、和学生辅导员担任,他们虽然能够凭借工作经验对学生进行人生、学习方面的教育,但这些教师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少系统的、专业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大部分为兼职教师,他们原有的工作就已经十分繁重,对于所承担课程的投入精力有限,这都导致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2.3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为理论教学,通过PPT形式讲授,虽然教学过程有一定的直观性,教师也能够通过案例、视频等生动讲解,但讲授过程也仍旧局限于“灌输式”的授课模式。另外,很多高校由于受师资力量和教学计划等原因影响,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为大班授课模式,导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启发思维,久而久之,导致一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很多医学院校大学生虽然已经开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并且逐步有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但当进入实际行动阶段,往往缺少自觉性,因而,无法为自己制定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构建的几点建议

3.1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形式多元化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模式,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只简单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很难对学生产生实质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改变以往大班授课的模式,改为小班、小组进行,要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自我认知的测试,通过创设职业生涯问题或活动的情境,提供合宜的职业生涯探索项目与讨论式的对话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职业生涯探索活动之中,掌握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世界的方法。在课程时间设置上,要尽量避免周末、晚上,使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该课程,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3.2 重视课程开设,强化学习态度

各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就业指导中心为负责组织和实施课程管理的机构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的相关要求统一制定教学内容,各高校应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列入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并且有计划的聘请业界专家来校卫生生做专题讲座和咨询,使学生从入学后就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思路,提高综合素养,要在高校各级管理层当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重视前瞻性的职业课程指导。

3.3 强化师资建设,提供科学辅导

各高校想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质量,一直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切实有效开展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各个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立足于实际,目标长远,有针对性的培养专门人才,特别是课程讲授、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的复合型教师,定期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教学培训,使其获得专业的资格认证。做为职业生涯规划任何教师,除了保证教学质量之外,还应清晰的掌握当前的社会变化趋势和职业世界对人才的需求,要能够通过职业咨询和职业测评服务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所以,各高校对培养和建立一只相对稳定、专兼结合、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生涯教育教师队伍,对于解决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提高学生就业率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4 搭建网络平台,提供个性化服务

网络的方便、迅捷和交互的便利可以很好的为职业生涯辅导提供服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行业信息、国家政策、新闻动态利用校园网络和多媒体等一些手段可以实现强校际、省际甚至国际之间的信息往来,可以学生们甚至可以利用网络跨专业跨学校选课和读书。

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可以实现课程的网络测评、网络课堂、在线咨询等,所以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平台。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根据个体的不同而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对症下药、因人而异的引导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体发展,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并具有鲜明特点的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不可能千人一面,它要依据个体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分析。因此,理论课程中只是知识、方法的普及,高校应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服务。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以提升就业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服务体系和全程辅导的职业生涯体系。主动地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同时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上应该加大投入,通过建立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开设系列生涯辅导课程,设置专业职业生涯辅导机构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辅导。

参考文献

[1] 谢伟.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模式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4):88-91.

[2] 张宏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82-84.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8

2各主题分组讨论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程度

从表1看出,在分组讨论和汇报演讲中,所有主题中认识程度达到“优”(有非常明确的、积极的认识)等级的仅有106组(39.55%),总计568人(40.60%),其中以首要关注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两个话题组“优”等级学生最多(人数有229人,占群体总人数的61.89%);达到“良”(有较清晰的认识)等级的有107组(39.93%),总人数553人(39.53%);属于“差”(认识模糊)等级的有55组(20.52%),总人数278人(19.87%)。可见,医学院新生对于自身首要关注的成才问题有清醒、积极认识的总比例仅40%左右,总体上未超过一半;有近40%的学生对自身首要关注的问题仅有一般程度的认识,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和某些认识领域内尚未成为合格的大学生;而且,总体上还有20%的学生对自己首要关注的成才问题并无清醒的认识,可以说他们在各方面尤其是思想上尚未准备好成为大学生。当然,比较各话题组讨论与结论的深度,也发现了大学新生们所表现出的群体性差异。1)医学院新生对于为何选择学医和人生规划问题的认识情况。为什么选择学医?这应该是每个医学生填报志愿、入学报到注册之前就应该能够明确回答的问题,它是医学生成才学习的内在动力之源,并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才质量。表1内参与选择学医话题讨论的356名学生中,仅有20%左右的学生观点明确,应该是出于个人兴趣的选择,他们的职业理想是坚定的;也有多达20%以上的学生(话题组)是职业理想与学医不相关、认识不明确的。表1内在选择人生规划话题讨论的35名学生中,也仅有20%左右的学生(组)的人生规划、职业理想和个人兴趣是明确而坚定的,但首要关注该话题的学生中没有认识模糊等级者。可见,在首选“人生规划”和专业(职业)选择这两个话题的学生群体中,总体上只有1/5的人头脑清醒、观点明确、理想坚定。2)在合格医生标准上的认识情况。表1内参与选择“合格医生应该具备的条件”讨论的有448名学生,该话题是所有话题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接近学生总人数的1/3)。但是,其中仅有44%左右的学生(组)观点很明确,认识很清晰;另有近20%的学生(组)认识比较明确;总计有36%以上的讨论者(组)是认识不明确的。可见,在首要关注自己大学的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话题的学生群体中,总体上认识很清楚、目标很明确的人远不足一半,超过1/3的学生是一片茫然。3)大学新生对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的认识情况。在选择“如何对待大学生活”话题讨论的155名学生群体中,69%的学生(72%的组)认识清晰,能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应对大学生活。在选择“对大学生活的体会和感受”话题讨论的215名学生群体中,近57%的学生(55%以上的小组)认识清晰,认识一般的学生占1/3,完全无所适从者(认识很模糊)约占10%。但在选择“高中与大学的区别”话题讨论的132名学生中,仅有28%的学生(组)认识清晰,60%以上的学生仅有一定认识,有约8%的学生(近10%的小组)是认识不清的。可见,在首要关注自己大学生活和学习话题的学生群体中,总体上60%的学生是认识很清楚、观点很明确的;但也有接近1/5的学生对大学生活与学习完全无所适从,其中近一半学生是由于对大学学习和教学的特殊性认识不清而有困难的。

3大学新生对待医学人文选修课的认识情况

首先,本年度拟开课五个班(300人/班),选修机会1500个,实际选课总人数为1488人(选修饱和度高达99.2%),是泸州医学院新生中两门选课人数最多的公共选修课程之一。《医学学习论》是泸州医学院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任选公共课程,已经连续开设22年,属于专业学习和成才指导相结合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学科学的体系、特点及医学教育特点,医学学习的特点、规律、原则与方法,医学生成才学习的主观因素、环节把握及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大学生成才学习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条件,新世纪医学毕业生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智能发展规律和成才设计及实现等内容。可见,本门课程从教学内容上保证了其在泸州医学院历届新生中非常高的受欢迎程度。其次,本课程(讨论课所在周)到课学生总计1399人,事假78人,旷课11人(旷课率仅约0.74%)。可见,作为一门不会闭卷考试的大学选修课,本课程用自身的魅力保持了其对学生高出勤率的吸引力。第三,在到课出勤的学生中,选择讨论“学习《医学学习论》的收获”的仅35人(占2.50%),虽然其中没有学生认为毫无收获,但对于学习本课程收获很清晰、体会深刻的学生却仅占该话题组总人数的20%。可见,在选修本课程并希望有所收获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直接收益并不明显,这是今后本课程教学改革应深入研究的方向,特别是就如何提高因材备课和教学设计的群体针对性上应该着力解决的。

4大学新生中关注“其他”话题的群体

表1显示,虽然仅有1.64%的学生(2.61%的小组)选择了“其他”话题讨论,但其中绝大部分(超过82%的)学生是认识清晰、观点明确的。可见,这个话题组的学生群体中,绝大多数人是有独立视角和清醒头脑的,说明他们是大学新生中比较成熟、综合素质较为优秀的群体。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9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58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1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QSX2013-41YB)。

[作者简介]王莹 (1981—),女,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及高等医学教育的飞速发展,医学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由于医学的专业性强,就业口径相对狭窄,也导致了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如何让医学生在强大的竞争中,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医学院校教育者一直思索的问题。笔者在多年从事医学生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于“我能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等问题一直模糊不清,导致许多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思维的混乱其导致行为的盲目,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也导致很多学生苦闷、彷徨、甚至破罐子破摔。因此,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效的规划学业、科学的选择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目标、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合理的定位、有计划有针对的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就成为教育者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关键的一环,应得到社会、学校特别是大学生自己的高度重视。

1.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1有助于医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分析

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论的系统学习,用科学的测试方法和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及价值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充分的认识自我,看清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从而找到职业倾向的切入点,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职业方向。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未来能够更有动力积极的投入,从而创造更大的成功机会,获得高度的满足感并提高职业稳定性。

1.2有助于医学生认清职业环境、转变就业观念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职业世界与职业探索训练,帮助学生结合职业分析,充分考虑职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岗位性等特征,认清医药卫生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医学大背景下,选择自己适合从事的具体职业。良好的就业观念是医学生在认识和处理职业问题的准绳,不仅有助于个人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更有助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理想的实现。

1.3有助于医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

医学生通过对职业环境的分析和对自我的明确认知,就很快会发现自身现有条件与目标职业要求之间的现实差距,从而有目标、有针对的去奋发学习,提升自我,增强学习的动力,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目标与职业目标,促使医学生去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技能锻炼,为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做各种努力,在学习中提升医学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最终达到“人职匹配”的目标。

2.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性不够

一方面,很多医学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动较晚,甚至很多院校都是近几年才增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课程开发和内容体系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规划缺乏整体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由于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的专业特点是学生的周学时数较普通综合院校专业多、学制长、科目多,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导致了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人文知识的积累长期处于忽略状态,这也导致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的重视远远不够。

2.2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应该有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生动的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去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引导。但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的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都由学校的就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学校的党务、和学生辅导员担任,他们虽然能够凭借工作经验对学生进行人生、学习方面的教育,但这些教师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少系统的、专业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承担本课程的教师大部分为兼职教师,他们原有的工作就已经十分繁重,对于所承担课程的投入精力有限,这都导致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2.3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为理论教学,通过PPT形式讲授,虽然教学过程有一定的直观性,教师也能够通过案例、视频等生动讲解,但讲授过程也仍旧局限于“灌输式”的授课模式。另外,很多高校由于受师资力量和教学计划等原因影响,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为大班授课模式,一般一个班都在120人以上,甚至达到150人,导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启发思维,久而久之,导致一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讲授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缺少实践环节,很多医学院校大学生虽然已经开始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并且逐步有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但当进入实际行动阶段,往往缺少自觉性,缺少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对于规划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视性还远远不够,并且,缺乏对职业理想的深刻认识,因而,无法为自己制定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4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阶段性,缺乏全程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学生的意义不言自明,其结果会影响设计者的一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张通过帮助学生借助职业生涯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职业生涯的目标追寻实现与个人才能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因此,他是一个不断评估、修正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刚刚入学的大一学生、职业生涯概念模糊,需要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加以指导;大二是学生职业生涯的定向阶段,这一阶段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来进行能力的提升;大三、大四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加强冲刺期。在学生面临择业与继续深造的抉择困难阶段,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进行个人和团体的咨询;大五学生临近毕业,这时的工作主要是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模拟面试制作简历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及做好心理调适等。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而系统的过程,从学生入校起就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但事实上,目前很多高校的此类课程仅限于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存在课程不延续,内容脱节的情况,不能真正做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全程指导。

3. 医学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提高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就业指导中心为负责组织和实施课程管理的机构根据教育部及学校的相关要求统一制定教学内容,各高校应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列入教学计划的必修课程,并且有计划的聘请业界专家来校卫生生做专题讲座和咨询,使学生从入学后就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思路,提高综合素养,要在高校各级管理层当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重视前瞻性的职业课程指导。

3.2强化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想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质量,一直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切实有效开展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各个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立足于实际,目标长远,有针对性的培养专门人才,特别是课程讲授、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的复合型教师,定期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教学培训,使其获得专业的资格认证。做为职业生涯规划任何教师,除了保证教学质量之外,还应清晰的掌握当前的社会变化趋势和职业世界对人才的需求,要能够通过职业咨询和职业测评服务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所以,各高校对培养和建立一只相对稳定、专兼结合、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生涯教育教师队伍,对于解决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提高学生就业率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改变传统的授课方法,增强课程的实践性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授课模式,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仅只简单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很难对学生产生实质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改变以往大班授课的模式,改为小班、小组进行,要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MBTI职业性格测试、EQ情商测评、职业锚测评等自我认知的测试,通过创设职业生涯问题或活动的情境,提供合宜的职业生涯探索项目与讨论式的对话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职业生涯探索活动之中,掌握认识自我和认识职业世界的方法。构建和完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外实践体系,结合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生产实习等活动载体,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检查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是否合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促进未来职业生涯发展。

3.4让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根据个体的不同而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对症下药、因人而异的引导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体发展,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并具有鲜明特点的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不可能千人一面,它要依据个体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分析。因此,理论课程中只是知识、方法的普及,高校应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服务。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由于大学生缺乏实际的社会经验和真正的生活体验,他们的价值观是易受人影响的、不稳定的价值观,对未来的职业世界只有模糊的、感性的认识,因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不切实际之处,所以,只有加强面向个体的个性化的咨询和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咨询可以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于就业指导中心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项工作,除了个别咨询外,也可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话题进行团体咨询,从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总之,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对于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引导医学生主动规划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应把这项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来抓,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辅导。

〔参 考 文 献〕

〔1〕 布茂勇.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2〕 张宏田.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5).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10

一、加强医学高校新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医生这个职业成为越来越多学子的理想选择,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骤增。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再增加22万人,而其中医学院校毕业生占有很大比例.由于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加之我国经济结构体制不合理、教育改革滞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落后。当代大学生就业矛盾突显。医学院校毕业生由于自身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态度等因素造成“毕业难就业”情况并不在少数,医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专业性质所致的学制长"课程多"课业负担较重等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最好能在大学入学之初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实施正确的引导,开展系统完善的入学教育,让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为帮助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新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开展针对性强"有意义"讲实效的医学新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尤为重要!

二、医学新生职业规划的措施及对策

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大一年级,面向高校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他们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并加以个性化、全程化辅导,是极为重要和极其必要的,既有助于完善高校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实现全方位育人,有力改善就业质量,也有利于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及时摆脱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两种病态心理,明确自身发展目标,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个体全面发展.拓展和改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各医学院校对新生职业规划的重视度。医学生职业规划时一个复杂的事情,也是一个综合的事情。医科院校应该在职业规划教育中应该科学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医科院校作为对学生实施医学教育的机构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医学生的职业规划,将医学生的职业规划纳入到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中来。然后形成相关的工作机制使相关工作部门专门负责学生职业规划的工作。并定期地举行专题研讨会,通过专题研讨分析当前医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等多方面进行讨论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当今,各医学院校均已意识到学生职业生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设立有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机构,亦配备了专门师资队伍进行研究和辅导。除强化学校的辅导人员的专业素养外还应该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益资源多方配合使得现有的职业培训工作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学生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起到独一无

二的作用"首先是因为辅导员大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对在校生的学习$生活比较熟悉"对如何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亲身体验"他们的现身说法和工作经验"对学生们有很强的说服力"尤其对医学生而言"医学专业毕业的辅导员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职业要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指导学生学习和就业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此外"青年辅导员与学生打成一片"作为同龄人容易沟通"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变化较为敏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较易接受新生事物"特别是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电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青年辅导员能够在信息时代很好地与青年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加快对现有的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测评,并对其咨询能力进行培训、提高"逐步建立一支较高素质的职业规划师资队伍。除学生辅导员外"这支队伍还应包括学有所成的高校专业老师、心理、医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等。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在校学生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授课、培训,当然"学校也可与专业职业生涯培训机构合作"邀请有关的职业培训师为学生开课"结合卫生医疗情况的实际状况"对学生进行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爱岗敬业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学校还应利用校友会的资源"积极联系事业有成的知名校友回校讲课"以现身说法的形式开展对学生进行生动实际的职业生涯讲座"使学生从这些成功人士身上学习到宝贵的奋斗精神和宝贵经历"并以他们为榜样"在校期间学好本领"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医学专业认证是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必将促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良性循环的医学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未来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三、新医改形势下,医学生就业课程建设促进就业的新思路

(一)改变观念,提高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高校要严抓教学质量、改革考核制度。就业指导课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待就业指导课的认识上,将就业指导向专业化、全程化转变,特别是要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重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医学院校应严抓教学质量,提高老师的责任感,细化考核制度,增加阶段性的考试间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知识竞赛,技能比赛,提高学习氛围,增设学习科研类型的奖学金鼓励学生学习等。

(二)医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基础知识教育相结合,构建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就业指导教学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全方面、多渠道、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教学服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结合当下医疗卫生行业现状,向同学们介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项目等新情况、新问题。邀请专业人士走进课堂。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邀请医疗行业相关人士、本校毕业生等走进课程,亲身讲述自己的求职、工作经历。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一名好的医生,首先要具备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另外还要有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从此人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良好心态,增强核心竞争力。只有具有良好的心态,大学生才能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就业行为,促进顺利就业。

(四)以人为本,倡导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同时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就业指导教学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增强个人竞争力。同时,强调服务意识,把增强服务功能作为开展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主导思想,对新生提供全程化、专业化的服务,努力将就业指导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出来。高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当务之急。具体来说,一是人员要有保证,要广纳人才,充实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二是专业素质水平要提高,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

综上所述,医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其中,医学生就业难应该从学生自身着手更为容易,从入学之初,就对他们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他们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拥有真才实学,同时转变观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获得理想的职业!

参考文献: 

[1]黄小;玲,曾首涛,张晓莉.医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o:5)443一445. 

医学生实习规划例11

一、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建立起来,经济所有制发生很大改变,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格局,也逐渐融入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商业气息逐渐浓厚,有一些大学生就十分注重自己的个人需求和利益,只关注自己自身的发展,然而这与时代赋予医学生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大城市、大医院是不少医学毕业后一心想去的地方,却十分不愿意去那些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过分关注个人的待遇以及个人的享受,缺少社会责任感,这与时代的要求相违背,医务人员应该心怀天下,救死扶伤,不应考虑很多个人因素,应该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学,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不违背时代的要求与使命。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基础

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同时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也是政治思想教育中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思想政治教育内所提倡的基本思想,有利于医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政治教育,有助于医学生为人民服务,不受世俗眼光的干扰,在奉献中现实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必然要求

当今时代的发展,对当代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医学生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明确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均衡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不能满足全面发展的要求,新的医学教育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已经悄然取代旧的模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促进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与道德的培养,这些都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医学生的时候,提倡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也要引导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二、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的实现方式

(一)充分发挥辅导员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管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是辅导员队伍的职责所在。作为一线的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践行者,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一个好的辅导员可以促进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发展,《史记》云:“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有直接接触,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帮助者,行为道德的引导者,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生长环境和思想转台,面对学生不正当的思想或行为,要多沟通多指导,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循循善诱,语重心长地去劝说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当之处。在学习期间要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多举办思想政治教育大会,开展读思想政治教育经典书目等活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领导才能去践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让医学生在踏入社会知识,对自己有个全面的认知与定位。

(二)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医学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也在专业医学学习中有所体现。广大医学老师作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内外思想教育的主要主要践行人之一,广大医学专业老师要善于挖掘与发现专业医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接触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实现专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培育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养,引导学生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医学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在学习上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给予思想政治教育,按照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其进行合理指导,以此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医学生的医学能力,使医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三)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熏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