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媒体信息传播

新媒体信息传播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0 14:44:37

新媒体信息传播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1

中图分类号:G219.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理念,并在与报纸、电视、广播、出版等传统媒体的不断交融与竞合中,对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产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方面而言,手机信息传播经历了由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过程。手机的通话功能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这也是手机最早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业务的兴起使手机开始向大众传播媒介迈进,当前手机媒体已经成了新闻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但同时,它本身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为此,本文就手机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问题做一点初浅的探讨。

一、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特点

(一)手机媒体传播的实时性

手机的传播迅速及时,可以再瞬间传播到大量受众终端,可以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实现全世界的一体化,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畅通无阻的、在最大的程度上与他人沟通与交流。同时,凭借手机的“移动”随意性,使得手机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主流通讯工具,无论是在车站,还是在机场,无论是居家,还是旅行,处处都有手机的身影。此外,与传统媒介新闻相比,手机媒体在使用上的方便性更为明显。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新闻,省去了买报纸、打开电视、登陆网站的步骤。可见,手机新闻选择的或然率与传统媒介新闻比较而言,具有一定优势,更为快捷方便。

(二)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多样

3G是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它为众多“手机达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手机也在逐渐的开发自己功能来替代传统媒体的一些记录传播方式,用户可以迅速在网上获取多媒体新闻信息。大多数手机媒体用户选择手机报或手机电视作为获取新闻的渠道,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便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方面的考虑,他们把手机媒体当作忙碌生活的调味品,利用在公交车、地铁、电梯中的小段时间来完成对信息的获取。此外,手机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信息的即使传播与接受。那些具有突发性且时效性强的事件的传播,都能体会到手机媒体的优势。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必上网,也不必看电视,直接利用手机就可以直接迅速的通过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等等了解到最新的情况。

(三)新闻信息互动效果明显

传统媒体通常缺乏与受众的有效、及时的互动,传播的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而手机媒体就可以突破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把与受众互动作为主要的方式,来多听听受众的心声,从而留住受众。近年来,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络,“短信平台”、“短信参与”的字眼越来越多,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手机短信在运用上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暗示了手机媒体在提高受众参与、加强传受双方互动方面的巨大潜力。手机媒体自身在新闻信息的同时,通过鼓励受众以短信方式参与评论、答题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新闻传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加之手机媒体新闻信息内容更为丰富生动,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新颖的形式帮助手机媒体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

二、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途径

(一)加大新闻传播的信息量

当前,由于手机体裁短小、语言简洁等特点所造成的手机媒体新闻信息内容的简略,已经成为制约手机新闻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要了解新闻事实的详细信息,单纯依靠手机媒体提供的浮光掠影般的“概况”,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对于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而言,要以内容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为不同的受众制定不同的信息服务,在内容上有所区别,有利于手机媒体争取受众。手机媒体只有在内容上下功夫,使自己的信息短、新、深,用有限的篇幅提供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信息量,才不会在新闻信息传播的战场上输给其他媒体。

(二)改善管理,发掘受众潜力

无论是经营还是管理,手机媒体只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发展思路和运作模式,才能更好地使自身的内部环境得以优化,整合自身资源,求得独立发展。为此,应该切实加强对手机媒体传播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传播行为,保障其生存与发展。同时,吸引受众对新闻事件进行短信评论,可以提高受众对所订阅的信息的关注程度,完善传播链条;鼓励受众发送自己拍的手机图片参与新闻图片的选登,既加强了传受双方的联系,也为手机媒体拓展了新闻来源的渠道。由此可见,每一种新闻媒体,只有充分地重视受众,切实地为受众服务,真诚地欢迎受众的参与,才能使其自身发展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与其他媒体进行良性互动

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其业务开拓与普及仍处于起步阶段。手机媒体同样没有完全脱离其他媒体而成为独立自主的新闻信息传播载体。在信息来源方面,手机媒体离不开其他媒体的“信息支持”。因此,手机媒体需要与其他媒体的良性互动,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求发展,才是其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手机媒体与其他媒体的互动空间很大,但是,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它们之间互动合作所带来的好处都是毋庸置疑的。例如:报纸开设短信平台、广播电台在节目中设置短信互动话题、电视台开辟专门的短信通道供观众交流与互动等等,这些都可以认为是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的良好开端。

三、总 结

总之,手机媒体正在改变现有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交流环境,成为当前媒体发展的热点之一。手机媒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它在新闻信息传播领域里的作用也有待加强。手机媒体新闻信息传播想要求得更大的发展和更多的生存空间,就应该直面存在的问题,弥补不足,发挥优势,优化管理和经营方式,争取更多的自,这样才能够帮助手机媒体开拓市场,增强其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2

[2]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卟国际新闻界,1997(3):18-25

[3]张健挺.“议程设置”中的反设置[C].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2006(8):1116—1123

[4]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rp://.cn/dtygg/dtggt201207/t20120719—32230.html

[5](美)谢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自媒体研究报告[J].转引自刘景东.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2011(3):41

[6]何梓华,徐心华,尹韵公,雷跃捷等.新闻学概论[M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63—165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3

近些年,移动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恐怕是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无法比拟的。移动传播媒介凭借其快捷性、便利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已经成为有史以来增长速度快、普及性程度高的新型传播手段,被誉为“第五媒体”。

1网络媒体的新媒体特性

1.1传播上的快捷性和时间上的自由性

网络媒体以45Mb/s的速度传输信息,可在瞬问将信息发送给用户。论文百事通在传播时间上的自由性则主要体现在传播本身的可往复性,易于检索和随时获取信息。

l.2传播的全球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

网络可以联通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并且还拥有数量庞大的动态网络用户,网络上的任何信息资源可以被世界各地的网民看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网络是唯一的全球性信息传播媒体。可以说,全球互通的网络有多大。网络传播的空间就有多大。

1.3传播的交互性和方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传播理念中,其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双方无法随时随地地进行反馈和沟通。而网络媒体则突破了这一传统传播模式的限制.传者与受者能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及时反馈和有效沟通.实现互动。网络媒介的这种特性,也满足了网民的个性化心理需求。

2移动媒体的新媒体特性

移动媒体通常是指无线传播的短消息、多媒体短消息、WAP网页和手机电视等媒体形式。移动媒体与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相比,具有其独特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表现形式的丰富性

移动媒体的表现形式兼具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文字、图像、影音、动画、Flash等多种表现形式向用户传递信息。其传递的信息声情并茂,使得信息更加丰富和饱满,同时也增强了用户的多媒体体验。

2.2使用的便捷性和成本的低廉性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检索和筛选,并可随时定制和退定所需信息,使用便捷,提高效率并节约时间。

2.3互动性强且个性化特征显著

用户可以随时针对信息的内容与信息的传播者或是其他的信息受传者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可通过意见反馈等形式修正、补充和完善信息资源,对于信息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广和促进作用。移动媒体可以借助其新媒体特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论文百事通

3图书馆对新媒体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现状

网络传播媒体和移动传播媒体应用干图书馆,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带来了图书馆事业的数字化时代。本文主要从单一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和多个图书馆之间的信息服务两个角度做简单陈述。

3.1图书馆信息检索

互联网络对于图书馆信息的检索业务现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图书馆概况简介、读者使用帮助和图书馆地图导航业务;图书馆公告、书目推荐及相关展览业务;读者证件管理、使用权限管理和图书续借、预约业务;书目信息检索业务;馆藏电子图书资源的检索、阅览及下载业务;电子阅览和光盘资源点播使用业务;读者互动业务等。

3.2跨库检索

跨库检索(Cross—Databasesearch)是一个以多个分布式异构数据源为检索对象的数据检索系统,又称为多数据库检索、集成检索或联邦检索。跨库检索方式是同时在多个数据库巾检索并同时得到多个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这种便捷的检索方式避免了用户逐个登录数据库,输入检索荚键词的麻烦。也就是说。这种跨库检索方式从技术的角度屏蔽了不同图书馆数据库之间检索方式和检索界面的差异。与此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登录方式同时获得多个图书馆数据库的信息资源,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和用户的使用效率。

在现阶段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这种跨库检索的方式已经起步,但就其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来讲,仍然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最突出的问题是不能对除互介以外的其他图书馆或信息机构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同时其检索对象也受限制,不能检索印本馆藏和多媒体信息资源。

4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展望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技术手段.正在经历着一个从起步到日趋成熟的阶段。这种传播技术手段也必将在未来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开发。

4.1手机移动业务和手机电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1)手机移动通信业务与图书馆读者信息管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图书馆通过手机短信、彩信等业务形式,经过读者定制的方式,向其传送图书馆通知、公告、书目推荐、续借、催还、到期提醒、借阅状况查询、阅等信息;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以通过手机用户信息管理终端接收和整理读者信息反馈,与读者进行有效信息沟通,完善服务体系。新晨

(2)手机电视从2004年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目前主要分两大流派,一种是广电主导的采用数字音频广播标准的“电视手机”.另一种是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基于GPRS和CDMAlx技术的“手机电视”。未来通过终端配置、带宽、流量限制和费用等系列问题的解决.手机电视技术将为图书馆服务提供新型技术平台。

4.2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形成p--p的使用模式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4

1新媒体的界定

段鹏博士在其著作《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提出:“所谓传播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介一般指狭义的媒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更先进的、新近出现的事物.童兵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提出:“传播媒介有时也称媒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化而产生出的一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其获得发展的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

2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 Goldmark )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 New Media)一词.新媒体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而是对为适应信息传播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其一,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下的网络媒体;其二,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技术下的新电视媒体(为了和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区别,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新型的电视媒体称为“新电视媒体”);其三,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WAP手机、手机电视等手机技术下的手机媒体.

2. 1网络媒体

计算机网络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因而将其称为“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以目前全球最大最普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为基础和载体的,有时,国内也将其称为“互联网媒体”.

互联网又译为“因特网”或“英特网”,其全名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每一个节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人类传播领域里的实质性变革.

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避免核战时通信瘫痪而开发的计算机“ARPANET",这个网络的使用者最初被严格控制为有关从事国防科研的科学家.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还开发了极其简单的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 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才开始爆炸性普及.90年代中期,互联网在全球迅猛发展起来.到1998年,互联网已经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超过947万台的计算机主机,用户超过1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和互联网发生联系.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同月22日22点55分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Over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ach corner on the World),而当时我国还没有加人互联网.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提出把中国纳人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我国实现了和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通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并在同年5月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的主服务器设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加人互联网工程.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壕海威公司,中国的普通百姓才开始使用互联网.至今,互联网进人普通家庭仅12年时间,但互联网工程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2000年末,我国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相信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产业能够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 2新电视媒体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P " Nipkow)发明了一种机械式的圆盘扫描盘,并申报了专利.这项发明为现代电视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世纪初,电子电视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26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克·贝尔德(J " L " Baird)利用尼普科夫发明的机械扫描盘成功地完成了画面传送和接收的完整组合试验.1962年7月,电视图像首次越过大西洋.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首创了“地球村”( The Global Village)一词.他认为,传播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感官尺度,电子媒介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和听觉上的珍域,使世界逐步变小,最终成为一个村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近了,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电视在中国出现于1958年.那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为现名)开始试验播送节目,同年9月20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视”,在今天应该是属于传统媒体的,但是随着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数字信号处理的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衍生出了属于新媒体的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型的传播形式.

数字电视是21世纪广电领域中引领人们享受现代数字化生活的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和接受中,使用模拟方式的叫模拟电视;而在电视信号的获取、产生、处理、传输、接受和存贮的过程中均使用数字方式的电视叫数字电视.一般而言,数字电视系统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或者经过纪录媒体传播的视听系统.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传输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受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1999年,中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组织我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的研究和发展,并把数字电视产业化项目列人国家“十五”计划的十二项重点项目中.电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三步走”战略,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的播出.

数字电视的发展在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日常收视习惯,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激烈的竞争.今后几年,数字电视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移动电视”作为新电视媒体的一种,其发展之迅速,依然让人始料不及.移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等特点.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得到应用.我国内地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大城市开始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上海文广集团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移动电视业务.一个中型城市公交车达2000至5000辆,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2003年全国列车年运载量达13亿、2007年将达17. 6亿、2020年更有望达40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受众群,广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年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并大举酝酿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然而,移动电视的出现,注定了我国广播业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也注定了广播业将很难再有如此巨大的辉煌,这份辉煌将属于移动电视.

2. 3手机媒体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5

1新媒体的界定

    段鹏博士在其著作《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中提出:“所谓传播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介一般指狭义的媒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更先进的、新近出现的事物.童兵先生也曾在他的著作《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提出:“传播媒介有时也称媒体.”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新媒体”,就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传统媒体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化而产生出的一批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体的统称.新媒体出现于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其获得发展的科技基础和最主要的标志.

2新媒体的类型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近40年前.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戈尔德马克(p· goldmark )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 new media)一词.新媒体是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是专指某一种特定的媒介,而是对为适应信息传播的新需求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以最新的科学技术为背景和手段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其一,光纤电缆通信网、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互联网等网络技术下的网络媒体;其二,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系统、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等电视技术下的新电视媒体(为了和传统的电视媒体相区别,我们在这里把这些新型的电视媒体称为“新电视媒体”);其三,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wap手机、手机电视等手机技术下的手机媒体.

2. 1网络媒体

    计算机网络在传播新闻和信息方面具有媒体的性质,因而将其称为“网络媒体”.网络媒体的发展是以目前全球最大最普及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为基础和载体的,有时,国内也将其称为“互联网媒体”.

    互联网又译为“因特网”或“英特网”,其全名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网络”,是目前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就是每一个节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人类传播领域里的实质性变革.

    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美国国防部为避免核战时通信瘫痪而开发的计算机“arpanet",这个网络的使用者最初被严格控制为有关从事国防科研的科学家.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开发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还开发了极其简单的浏览软件.此后,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学生马克·安德里森(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该软件后来被作为net navigator推向市场.此后,互联网才开始爆炸性普及.90年代中期,互联网在全球迅猛发展起来.到1998年,互联网已经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超过947万台的计算机主机,用户超过1亿.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和互联网发生联系.1987年9月,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同月22日22点55分在北京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 over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ach corner on the world),而当时我国还没有加人互联网.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提出把中国纳人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我国实现了和互联网的tcp/ip连接,开通了互联网的全功能服务,并在同年5月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的主服务器设置,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加人互联网工程.1995年,张树新创立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壕海威公司,中国的普通百姓才开始使用互联网.至今,互联网进人普通家庭仅12年时间,但互联网工程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普及.2000年末,我国颁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相信中国的互联网媒体产业能够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 2新电视媒体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科夫(p " nipkow)发明了一种机械式的圆盘扫描盘,并申报了专利.这项发明为现代电视的诞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20世纪初,电子电视的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26被称为“电视之父”的英国科学家约翰·洛克·贝尔德(j " l " baird)利用尼普科夫发明的机械扫描盘成功地完成了画面传送和接收的完整组合试验.1962年7月,电视图像首次越过大西洋.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首创了“地球村”( the global village)一词.他认为,传播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感官尺度,电子媒介的高速传播压缩了广漠的空间,消除了人类视觉和听觉上的珍域,使世界逐步变小,最终成为一个村庄.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近了,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这个村庄的一部分.

    电视在中国出现于1958年.那年5月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初名“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1日改为现名)开始试验播送节目,同年9月20日开始正式播送节目.

    “电视”,在今天应该是属于传统媒体的,但是随着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数字信号处理的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视”这一传统媒体衍生出了属于新媒体的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新型的传播形式.

    数字电视是21世纪广电领域中引领人们享受现代数字化生活的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输和接受中,使用模拟方式的叫模拟电视;而在电视信号的获取、产生、处理、传输、接受和存贮的过程中均使用数字方式的电视叫数字电视.一般而言,数字电视系统是将活动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压缩、编码、传输、存储、实时发送或者经过纪录媒体传播的视听系统.有线电视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传输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受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1999年,中国国务院作出决定,组织我国高清晰度(数字)电视产业的研究和发展,并把数字电视产业化项目列人国家“十五”计划的十二项重点项目中.电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三步走”战略,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的播出.

    数字电视的发展在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会改变人们的日常收视习惯,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和激烈的竞争.今后几年,数字电视在中国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移动电视”作为新电视媒体的一种,其发展之迅速,依然让人始料不及.移动电视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等特点.移动电视首先在新加坡得到应用.我国内地已经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多个大城市开始在公交车上播放移动电视.上海文广集团在我国率先开展了移动电视业务.一个中型城市公交车达2000至5000辆,2003年我国私人轿车数量突破1000万辆,2003年全国列车年运载量达13亿、2007年将达17. 6亿、2020年更有望达40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受众群,广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将2003年定为“中国广播发展年”并大举酝酿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然而,移动电视的出现,注定了我国广播业的繁荣只是昙花一现,也注定了广播业将很难再有如此巨大的辉煌,这份辉煌将属于移动电视.

2. 3手机媒体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6

新媒体丰富了传媒形态,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它在促进社会教育信息传播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本文抓住新媒体的特征,分析其与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系统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新媒体在教育传播中的优势,提出正确使用新媒体的策略。

一、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新媒体近年来被广泛讨论,但其并非新名词,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高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将电子录像列入新媒体的范畴①,随后在罗斯托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处使用“新媒体”一词,新媒体开始正式在美国社会广泛应用②。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与智能终端的普及,新媒体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成为了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由于新媒体得到了多方的广泛关注,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也对其展开了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的廖祥忠教授将新媒体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即时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并且认为新媒体的定义随技术变化不断变化,而如今的新媒体的限制比较宽泛,只要有特定人群活动的平台皆可以称为新媒体③。

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教授在综述各界对新媒体的定义后,将其精炼地阐述为: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体,并认为新媒体应该具有“数字化”与“互动性”两大特征④。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景东、苏宝华综合分析了新媒体的特质,提出新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⑤。

综合以上国内学者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关于新媒体定义中,数字化、互动性是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其成为了鉴定媒介工具是否为新媒体的最基本要求。其中,数字化指的是新媒体的存在形式,与以往的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更依赖于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其优势在于能够降低存储、传播成本,传播效率也更高;互动性是指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在新媒体的促进下,受众不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可以作为传播者信息,改变了传统媒体形态下的单向传播模式。此外,移动性、实时性、个性化则是对新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体与社会教育传播的关系

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系统是由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这四大要素组成的⑥,而在教育领域中,这四大要素则分别为教师、学生、知识与教学媒体。其中,教学媒体指的是在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呈现信息所使用的手段或工具,它以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学生,使得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以及教学设计的选择方式多样化。而不同媒介工具功能互补,更增强了教育传播的效果。因此,教育媒体在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载体功能。

由于新媒体的特征使其在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降低了教育传播成本、而且提高了灵活性与自由度。与教育模式改革相适应的是,新媒体使得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⑦,由于新媒体的双向性特点,学生也可以作为传播者传播信息,教师的角色也相应成为了教学的引导者,甚至是受传者;而实时性与移动性使得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为教育的大众化、终身化提供了媒介基础;针对个人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功能定制的实现,促进了教育的因材施教,优化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目前,新媒体是大学生最常接触、最受欢迎的媒体,成为了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并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⑧,因此新媒体为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三、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传播功能

从上述新媒体与社会教育传播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社会教育传播与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一样,传播媒介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传统媒体,其社会教育传播功能也不尽相同,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中的媒介功能

新媒体作为教育信息的载体,能够为教育信息提供一个更广阔的传播平台,是知识传播过程中的有效工具,教育活动设计也因此不再枯燥单一。

2、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系统中的结构变革与传播形式变革功能

社会教育系统结构发生的变革是指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从教学主体地位变成了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从信息接收者变为学习的主体;社会教育传播形式的变革是指新媒体使得教育活动从传统的课堂形式中解放出来,不再受限于固定时间与地点,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甚至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例如远程教育。

3、新媒体对社会教育传播中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功能

媒体的选择对于教学而言格外重要,它能够将教育信息全面地呈现给学习者,丰富学习者的视听效果,加深学习者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因此也要积极使用新媒体,为教学活动服务。

四、新媒体的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优势

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并且以更开放、更自由、更人性化的形式进一步解放了信息的传播,其特点也极大的影响了社会教育信息的传播,使得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变革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信息传播中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

1、提供实时快捷的教育信息途径

新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实时。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与移动网络的发展,为新媒体提供了外部技术条件。只要用户有需求,就可以随时随地地接入网络,利用新媒体快速获取教育信息、教育信息或者抛出学习话题,打破时空限制。

2、增强了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双方的互动

新媒体交互性强,主要体现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人机交互。新媒体使用户可以实时地进行交互,并且人机交互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移动设备上的各种人性化的手势、语音输入等,都为人机交互提供了便捷。

3、丰富了社会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

社会教育信息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形式出现,新媒体则为此提供了传播平台。新媒体赋予了社会教育传播更多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传播形式。

4、促进了社会教育信息量的增加

新媒体为海量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访问接口,如搜索引擎等,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保证了海量的信息存储与高效计算,如云计算。

5、激发了教学活动参与者的创新能力

新媒体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让用户拥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因此用户的创新能力也得以展现。由于该平台特征,学习者更易于创新,且创新成果得以展现也大大激发了其创新欲望。

6、便于开展个性化学习

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机器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为用户推送合适的信息或资源。新媒体借助这一技术实现了符合用户个性化的设置与推荐,方便用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信息,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效率。

五、新媒体冲击下社会教育信息传播参与者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媒体的涌现对整个社会教育信息传播系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此作为该系统的另外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播者与受传者(即教师与学生)应当意识到这种变革,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应对。

1、加强自身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教育参与者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非常重要。由于当今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而且新媒体为教育带来了海量的教育信息与资源,若不能掌握必要的信息获取手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容易被信息的潮流淘汰。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够熟练使用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化产品;正确搜索获取信息,掌握一些必要的搜索技巧;对媒体与信息要有辨别能力;对信息技术产生的问题要有适当的解决方法。

2、正确看待新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新媒体的发展并不只为教育带来正面的影响,也有各种弊端,例如内容过于丰富而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出现偏差;开放的平台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管理和投入;网络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加大了学习者的辨别难度等等。为此教育者与学习者均不能过度依赖新媒体,应当正确使用新媒体,避免其缺陷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合理利用新媒体为教学服务

新媒体在社会教育传播中对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运用适当的新媒体为教学服务至关重要。对新媒体的选择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媒体具有感官偏向认识,因此要考量新媒体是否能够满足学习过程中注重强调的感官刺激方式;②新媒体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包括使用成本、设备条件、安全系数等;③新媒体的运用对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否可控。

参考文献

①邵庆海,《新媒体定义剖析》[J].《中国广播》,2011(3):63-66

②曹春丽,《论新媒体》[J].《湖南社会科学》,2007(5):208-210

③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121-125

④匡文波,《到底什么是新媒体?》[J].《新闻与写作》,2012(7):24-27

⑤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57-59

⑥文志娟,《影响教育传播效果的因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6):44

⑦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受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4-80

⑧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132-134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7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信息长度通常限定于140个字以内。微博可以随时随地,其核心是社交功能,通过“关注”和“转发”可以与关注人群实现有效互动,并达到信息的快速传播,微博人群叠加的效应十分明显。由于微博具有简洁方便的特点,且进入门槛较低,因而容易吸引用户并维持热度。微博在2007年进入中国,2009年8月随着新浪微博进入公测开始快速崛起,2010年微博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据权威统计,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2亿。微博的影响力正在推动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革命。

微博革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得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其“自媒体”的属性显而易见。在微博鼻祖twitter网站的主页上赫然写着:分享和发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而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曾说过:“即使是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这绝不是大言不惭。2009年6月,伊朗德黑兰大选后发生骚乱的消息在twitter上大范围传播,twitter成为伊朗人对外发声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就连一向高高在上的cnn、bbc也不得不先后在twitter上注册了账号。

借助微博,每个人都被置于传播活动的顶端——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一张纵横交错的人际联络网由此铺开。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网核状、裂变式的传播(one to n to n)。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

微博特性:很草根很大声

集群性。微博集群性的特点非常突出。微博用户在关注感兴趣人群、原创信息以及转发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迅速扩大个人社交圈,形成人际沟通的集散节点,微博用户会感觉自己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关注圈的中心,从而对微博的兴趣大增,形成黏性使用需求。交互方式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

即时性。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只有直播才能实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而对于随时随地可以信息的微博来说,即时性的特点也是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微博用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手机、互联网、客户端等手段第一时间出去。内容和媒体形式的便捷性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微博用户页面上信息的即时性。

草根性。微博用户不论身份有何差别,人人都能发声,都可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微博使得每个个体成为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他们也有了向其他个体或群体自主、分享信息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昔日传统媒体所独占的渠道不再成为信息传播的唯一,在渠道层面,微博改变了固有格局。与此同时,微博碎片化的方式也让往日里受意见领袖影响而选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在微博的话语体系里,也许你很草根,但同样可以很大声。

共享性。共享是互联网的精髓之一,作为开放信息平台的微博,用户在个人页面上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随时查阅,用户彼此之间的互动内容也很方便看到,没有任何信息接入的门槛。微博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允许其他网站借助微博平台游戏之类的网络产品)接纳了大量第三方软件,通过这些软件提供的服务,可以获知用户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对同一社会事件的倾向性态度、一个用户被其他用户关注的程度等。微博的门户越开放,产生用户青睐内容的可能性就越大,用户的认可度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微博弊端:简短琐碎雾里看花

微博实现了传播方式由一元向多元的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但不可避免地,在微博快速传播的平台上,虚假信息、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以及谣言等也会滋生,这也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垃圾信息漫天飞。微博140字的表达容量,造就了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但同时,140字究竟能体现多少新闻价值、是否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微博强调草根表达的特点使得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乐观,相反,一个微博用户一天可以多次更新,微博网站上频繁刷新的微博条数相当庞杂,这其中,灵光妙语只是偶有闪现,更多的是个人情感、情绪的无谓倾吐,传播的信息毫无价值可言。

信息真假难辨。一条微博一经,若通过数个加关注的用户转发,其传播速度和广度难以想象。很多的门户网站、企业、社会机构等正是看中微博的这一特性,试图通过微博聚拢人气,与用户互动。而一些不法分子也隐匿其中,虚假的中奖信息、诈骗信息,通过微博中的短域名传播不良网站等现象多有发生,大量的企业微博、机构微博、名人微博,其身份的真实性也有待甄别。

谣言传播的温床。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在微博上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也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微博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言论,以制造舆论焦点的目的。2010年2月6日,微博上忽然传出了“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丽亚医院去世”的消息,引来无数网友震惊、猜测。一时间,不明真相的微博网友迅速转发、评论,事件的轰动性和传播效果不可谓不大,但在短短22分钟后,媒体人闾丘露薇就微博辟谣,证实这一消息系谣言。目前,国内大多微博网站已经设立不实信息曝光专区,发动网民共同举报和辟谣;对传播机制也进行了修正,当用户删除其微博的时候,所有转发微博的信息中会显示“原作者已删除”,这条微博不允许再传播。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在理论研究领域,手机微博已经被列入第五媒体的应用形式之一。所谓的第五媒体,官方定义为: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展现信息资讯内容的媒体形式。不可否认,第五媒体具有很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对受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从媒体的发展演进阶段来看,传统媒体与第五媒体,以及第四媒体互联网等新媒体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逐渐呈现出一种互相借鉴、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格局,不同的媒体形态其实是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不同层面的需求。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8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基于有线和无线互联网终端精短信息供其他网友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信息长度通常限定于140个字以内。微博可以随时随地,其核心是社交功能,通过“关注”和“转发”可以与关注人群实现有效互动,并达到信息的快速传播,微博人群叠加的效应十分明显。由于微博具有简洁方便的特点,且进入门槛较低,因而容易吸引用户并维持热度。微博在2007年进入中国,2009年8月随着新浪微博进入公测开始快速崛起,2010年微博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据权威统计,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2亿。微博的影响力正在推动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革命。

微博革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使得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其“自媒体”的属性显而易见。在微博鼻祖twitter网站的主页上赫然写着:分享和发现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而twitter的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曾说过:“即使是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这绝不是大言不惭。2009年6月,伊朗德黑兰大选后发生骚乱的消息在twitter上大范围传播,twitter成为伊朗人对外发声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就连一向高高在上的cnn、bbc也不得不先后在twitter上注册了账号。

借助微博,每个人都被置于传播活动的顶端——既是起点,又是终点,一张纵横交错的人际联络网由此铺开。微博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网核状、裂变式的传播(one to n to n)。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

微博特性:很草根很大声

集群性。微博集群性的特点非常突出。微博用户在关注感兴趣人群、原创信息以及转发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迅速扩大个人社交圈,形成人际沟通的集散节点,微博用户会感觉自己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的关注圈的中心,从而对微博的兴趣大增,形成黏性使用需求。交互方式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

即时性。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只有直播才能实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而对于随时随地可以信息的微博来说,即时性的特点也是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微博用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手机、互联网、客户端等手段第一时间出去。内容和媒体形式的便捷性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微博用户页面上信息的即时性。

草根性。微博用户不论身份有何差别,人人都能发声,都可以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微博使得每个个体成为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他们也有了向其他个体或群体自主、分享信息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昔日传统媒体所独占的渠道不再成为信息传播的唯一,在渠道层面,微博改变了固有格局。与此同时,微博碎片化的方式也让往日里受意见领袖影响而选择沉默的大多数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在微博的话语体系里,也许你很草根,但同样可以很大声。

共享性。共享是互联网的精髓之一,作为开放信息平台的微博,用户在个人页面上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随时查阅,用户彼此之间的互动内容也很方便看到,没有任何信息接入的门槛。微博开放api(应用程序接口,允许其他网站借助微博平台游戏之类的网络产品)接纳了大量第三方软件,通过这些软件提供的服务,可以获知用户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对同一社会事件的倾向性态度、一个用户被其他用户关注的程度等。微博的门户越开放,产生用户青睐内容的可能性就越大,用户的认可度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微博弊端:简短琐碎雾里看花

微博实现了传播方式由一元向多元的升级,创造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但不可避免地,在微博快速传播的平台上,虚假信息、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以及谣言等也会滋生,这也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垃圾信息漫天飞。微博140字的表达容量,造就了其方便快捷的特性,但同时,140字究竟能体现多少新闻价值、是否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微博强调草根表达的特点使得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乐观,相反,一个微博用户一天可以多次更新,微博网站上频繁刷新的微博条数相当庞杂,这其中,灵光妙语只是偶有闪现,更多的是个人情感、情绪的无谓倾吐,传播的信息毫无价值可言。

信息真假难辨。一条微博一经,若通过数个加关注的用户转发,其传播速度和广度难以想象。很多的门户网站、企业、社会机构等正是看中微博的这一特性,试图通过微博聚拢人气,与用户互动。而一些不法分子也隐匿其中,虚假的中奖信息、诈骗信息,通过微博中的短域名传播不良网站等现象多有发生,大量的企业微博、机构微博、名人微博,其身份的真实性也有待甄别。

谣言传播的温床。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在微博上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也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微博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言论,以制造舆论焦点的目的。2010年2月6日,微博上忽然传出了“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丽亚医院去世”的消息,引来无数网友震惊、猜测。一时间,不明真相的微博网友迅速转发、评论,事件的轰动性和传播效果不可谓不大,但在短短22分钟后,媒体人闾丘露薇就微博辟谣,证实这一消息系谣言。目前,国内大多微博网站已经设立不实信息曝光专区,发动网民共同举报和辟谣;对传播机制也进行了修正,当用户删除其微博的时候,所有转发微博的信息中会显示“原作者已删除”,这条微博不允许再传播。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在理论研究领域,手机微博已经被列入第五媒体的应用形式之一。所谓的第五媒体,官方定义为: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展现信息资讯内容的媒体形式。不可否认,第五媒体具有很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对受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从媒体的发展演进阶段来看,传统媒体与第五媒体,以及第四媒体互联网等新媒体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逐渐呈现出一种互相借鉴、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格局,不同的媒体形态其实是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不同层面的需求。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9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人们对微博、微信等早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它。微信、微博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革新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和转型。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广播节目主持人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交流、内容共享的特点,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之“微”力,做好传播渠道的把控者和传播内容的把关人,提高媒体和自身的影响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族加入了收听广播的行列,在扩大收听范围的同时,也使广播媒体的伴随性得以体现。同时网络广播和微博、微信的出现也弥补了传统广播只能通过信件和拨打热线电话来参与节目的不足,拓宽了主持人与听众交流互动的方式。

1.受众需求的改变

“方便”“快捷”是在谈论新媒体需求时被提到最多的两个词。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层次有了新的提高,感官的盛宴、前所未有的便捷、随时随地交流等都只是新媒体受众需求的一部分。由于新媒体环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精英地位,使每一个具备一定新闻能力和信息应用水平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制造者,并传播信息。在这样的条件下,受众通过自我制造信息向外界宣告自己的理想、意见、对生活的看法,展示自我生活现状,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比如受众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表达自我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使自我的价值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展现。

除了担当信息制造者进行自我表达以外,受众还可对已有信息进行分享,赞同或者反对某些观点,从而实现相互间的交流互动。“围裙”(“微群”的昵称)里的交流互动与分享相比早期的QQ信息、移动飞信信息及MSN信息的转发而言,其即时互动性更强、更直接,因为它提供给广播媒体与其关注者(粉丝)的是“面”对“面”、耳对耳的直接接触和互动机会。

2.传播方式的改变

传统媒体的传播机制是“点”对“面”,而新媒体的传播机制则是“多点”对“多点”、立体的。以微博为例,作为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有五方面的内涵:(1)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2)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3)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4)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5)社交网络平台——把微博归为社交网络。①可以说在微博的传播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向外散发新的传播能量。各个传统媒体可以以“媒体”及“个人”的身份开设微博,对外信息,搭建起电台、电视台与外界沟通的一个新桥梁。

微信的出现让听众的接受方式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由线性收听转变为非线性收听,由单向被动收听转变为双向互动收听。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它极大地解放了参与者的双手,只需动嘴无需动手,这种更加简便、随意的参与方式,吸引了众多听众,迅速成为电台与听众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广播节目直播过程中, 微博、微信听众可以向正在直播的节目主持人、嘉宾提问题、谈看法,所有参与节目的微信听众所发表的言论相互之间可听、可见。在互相交流、讨论某个话题时,主持人通过提前预听、筛选后播出,使广播真正成为“空中座谈会”。

3.信息控制力的弱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主持人、公众人物、社会精英等是拥有大众媒体话语权的人,普通人很难在大范围内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在新媒体时代,这一情况正在改变。在微博、微信上,平民草根的声音借助这一平台得以迅速扩散。但各种信息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的同时,其真实性受到极大的考验,使信息控制难度加大,弱化了政府对新媒体环境中媒介生态、传播图景、舆论态势的控制力。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

1. 主持人是传播渠道的把控者

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型是指传播观念及技术的转变,即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化手段实现传统媒体的“再生”。虽说渠道在内容传播效果上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但是,相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传统媒体来说,“内容为王”更具有现实意义。微博、微信新媒体需要能有效传播内容的途径和渠道,传统媒体则为新媒体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而主持人正是这个平台的把控者。

以甘肃广电总台新闻综合广播《“12316”金色通道》热线直播节目为例,该节目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社会焦点、热点话题,参与的听众来自各个阶层,发表的观点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认识和人生看法。作为这样一档舆论监督服务类节目,其主持人首先必须对自己的定位、节目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必须牢牢把握住话题的主导方向。在热线、短信、微博、微信互动时,节目主持人应该提前进行重要信息的采集,并将可用信息通过有效途径传入直播室。主持人自始至终都应是节目的主导和灵魂。

2. 主持人是传播内容的把关人

无论媒介形式如何变换、传播手段如何翻新,在媒介载体之上的信息内容才永远是受众最关注的焦点,“内容为王”对于传媒行业来说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内容”才是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传媒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广播电台,多数节目主持人都是集采、编、播于一身的。作为节目的核心灵魂人物,主持人还承担着内容传播的把关人的重任。传播学“把关”理论③认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热线、微博、微信所带来的信息是否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致,是否与民族传统、民众情绪合拍,是否与节目内容吻合,主持人必需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必须具备政治、政策和导向上的把关意识,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加强了节目把关意识,并通过适当的引导、控制和拓展,主持人才能够把握节目的主动权,掌控节目的走向、发展。

3.主持人是节目制作的参与者

新的媒体格局下,各种媒体越来越趋于融合。现在,传统媒体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力量,开始将新媒体网络互动技术(如微博、微信)引入节目制作过程,设立了“微直播”和“微访谈”栏目,与受众进行线上互动,以增强受众参与度。因此,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节目制作环节,而非严守原有的职业分工。也只有充分介入节目生产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主持人与节目的融合。④对节目生产环节的介入,使主持人的社会角色由转述者和沟通者逐渐转变为内容生产者。这对主持人来说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所要求的精湛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关照多媒体平台,具备全媒体观念,掌握多媒体传播所必需的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服务于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了解新媒体的运作规律,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术,不仅精通于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也擅于运用新媒体平台。同时,主持人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使节目从形态和内容上都能与时俱进。

三、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提升广播节目主持人能力和影响

主持人在微博、微信等公共信息传播平台上的意见表达无疑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这种影响力有时甚至会超越其本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力,从而影响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可见度越来越高,这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主持人应练好内功,丰富“语智”,提高“语技”

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不少人开始大量使用网络词汇和语言。这就要求主持人不仅要丰富自己的语言,扩大词汇量,特别注意一些网络词语,而且还要提高主持人的“语智”⑤。

“语智”是人类在言语活动中显示出来的一种特有的智慧,是思维的体现。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常会遇到突发性提问, 特别是来自微博、微信的问题更是内容广泛, 思维跳跃幅度大,主持人要答得快、答得巧,就必须积极开发“语智”。应掌握这样以下几点:第一,要以简驭繁,一语中的。简语答对是一种深受欢迎的“智答”。对听众的问题能一语道破要害所在, 这是不容易的, 这就要求主持人能从新颖的角度揭示繁杂表象背后某种本质性的东西。第二,要委婉曲答, 速喻明理。对听众的问题不直接做出回答,而是用比喻去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这应当是主持人的常用技巧。主持人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喻理构思、句型转换和结构整合,并流畅地表述出来,是有些难度的,但一个妙喻常常附丽“语智”光泽, 所以主持人应当训练、培养这种能力。

“语技”,即说话技能。在直播节目中语技的产生与语言的生成同步进行,语随口出即是信息输出的终端状态,不能再做更改。这种思维与表达的同步需要认知思维的灵活敏捷。具体地说,就是要做到短时间内抓住要害,在言语生成的初始阶段就开始说,然后边想边说边加工,随时对表达内容和话语形式做出调整。这是动态语境的适应力,可以说是直播节目主持人的“看家本领”。⑥

面对众多的节目参与者(既有热线听众,也有微博、微信参与者),如何按节目的需要进行沟通交流?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在节目互动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播出效果,首先要能听清楚。这句话看似多余,但对于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来说,热线直播节目主持人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作为主持人,面对各地方言,首要的是迅速把握参与者的表达意图,有耐心、有重点地选择、判断与节目主题有关的话语表述,并尽量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大意。而节目上要选用的微信听众如果讲方言,主持人则应尽量在播出后重述和解释,以方便更多的人听明白。

2.主持人应借助“微”力,提高媒体与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中国广播网发展部主任栾轶玫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一个重要动向:传统媒体中的理念先行者不再像以往那样,将新媒体作为自己的附属平台,独家消息都要等母媒刊发以后,才允许在新媒体平台上刊发。越来越多理念领先的传统媒体,会将新闻的第一首发地选择在与母媒关联的新媒体平台上首先,而稍后将深度与综合报道在其传统母媒上,这种流程的新变化,一方面取得了媒体的“先机”,树立了母媒在突发事件中迅速反应的优质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平台首发,类似在新平台上的“节目预告”,间接提升了其母媒内容的被关注度。⑦

登录微信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平台的公众认证账号主要有三类:阅读、媒体和明星。微信可以借助个人关注页和朋友圈,实现品牌的发散式传播。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页,都会出现所关注品牌的商标。你的朋友在关注你的时候,也在关注你所展示的品牌。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10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博物馆;信息传播;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了广泛的应用,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拓展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文化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博物馆是文化信息的传播地点,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种象征,博物馆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递信息,让人们能够更加了解历史,增强人们的文化内涵。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博物馆信息技术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实现博物馆资源的整合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聚集地,承载着传承精神文明以及历史文化信息传播的责任。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博物馆资源整合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以往博物馆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讲解员给参观人员进行讲解,这样的传播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仅传播速度慢并且效率以及影响也不是很好。所以说利用新媒体技术才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实现对博物馆信息资源的充分整合。通过将这些零散的信息整合成系统形式的、可以建立属于博物馆本身的互联网系统,形成专门的数据库,将相关的资料信息划分成模块整理到电脑上,这样一来就会方便人们的查阅和学习。并且这样的资源整合也会更加有利于接下来的工作,如果需要增加一些解说内容的话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添加就可以实现,然后进行系统的更新处理,相比之前的方式会更加的高效方便。

二、提供交流平台,增加公众交流与互动

在博物馆当中,一般来说都是讲解员对着观众来进行讲解,将自身了解的有关博物馆的知识给观众讲解出来。但是这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有的观众可能对于博物馆的内容没有丝毫的了解,只是单纯的听工作人员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并不能激发多大的兴趣,并且观众之间或者是讲解员与观众之间很少能够进行交流互动。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博物馆信息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在这样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上,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可以继续进行了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对藏品进行研究并且了解背后的历史故事,提高自身工作的专业性。另外形成一个网络交流平台之后,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博物馆的相关信息,这样一来观众在倾听讲解的时候可能就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促使讲解员与观众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对博物馆的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研究兴趣。另外网络平台上的交流互动也是不容小看的,因为有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到实际的博物馆来进行参观学习,只能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来进行了解,公众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信息平台来进行交流互动,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这样一个网络交流平台上,人们的言论会更加的自由,所以说沟通互动的过程也会更加真实自如,这样一个互动交流平台,能够让人们更加方便快捷的对博物馆进行了解,提供更加详细的服务。

三、利用信息技术,使博物馆实现数字化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博物馆同样也是如此,采用这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内部资源的整理,构建一个内部信息网,将博物馆内部的管理工作以及信息传播工作都已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得整体环境变成更加现代化的形式。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更加迎合现代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将这些枯燥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使其变得更加鲜活生动起来,这样一来不仅博物馆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而且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信息资源的传播和传承。另外,数字化的博物馆信息管理系统也会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起参观人员的兴趣。比如说,可以根据博物馆中的珍藏物品来进行相关的链接整理,输入藏品名称就可以看到一系列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年代、历史故事以及藏品收藏的价值等,形成系统性的文字,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方便,每一种藏品都进行系统化的整理,能够更加有利于信息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充分的发挥了博物馆的引导职能。

总而言之,博物馆是文化的传承地,其中包括各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和藏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信息资源更加系统化,传播的途径以及平台更加广阔,让博物馆步入了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更加有利于博物馆发挥自身的职能,传承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新媒体信息传播例11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主流价值理念,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谐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我国转型发展中众多要化解的矛盾以及新媒体场域中主体变化带来的更多不确定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新形势下,唯有充分认识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与特征,厘清新媒体场域中价值观的冲突,才能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同,并逐渐将其内化为民众的信念与自觉行为。

新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与特征

在新媒体时代,个体接受政治思想的环境正在从现实世界向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转变。以新媒体为媒介进行政治传播,不但能为党与政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新条件,还能借此产生放大效应,有助于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主体大众化。新媒体实现了一对多和多对多的政治传播。此时,任何人都能够以信息生产者、传播者、转发者和接受者的身份参与进来,按照自身对国家政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对信息加以分类。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主体的大众化。

信息传播分众化。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表现出更为多样化的趋势。可以说,公众对信息诉求的差异性越来越大,在他们内部会因为诉求或者对信息的态度观念的差异,最终表现出不断分化和离散的状态――对信息诉求的分化最终导致群体的分众。为了规避这一点,新媒体场域中的做法是,借助集中媒体优势,按照社会诉求的差异性,对传播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加工,以特定人群和诉求为目标,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提供特定的信息和服务,以实现最优的传播效果,全面满足受众的诉求。

传播时效性。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的政治传播,无论是容量还是传播效率,较之于传统媒体都有显著进步。新媒体下的政治传播使“政治”直接面对公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时效。

新媒体场域中价值观的冲突

在新媒体场域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媒介环境里,借助交往活动,从自身角度出发,谋求共同价值属性的过程与结果。但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与利益诉求的差异,新媒体时代,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方面产生了一些冲突,具体表现如下:

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冲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整体至上性给于了深入而广泛的关注,十分注重个体对国家的义务与责任。但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各种思想、文化、思潮不断交融和碰撞,使之对传统集体主义产生了新的看法和理解,个体价值主体意识已经萌动,价值目标体系里的个人价值与独立人格要素大量积淀,大众对事物的价值评判标准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个体价值和整体价值之间的冲突也是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通过追求正当利益,拓展自由空间,实现个人价值。

道德价值与功利价值冲突。在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义利统一”的观点。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逐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取代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变革不但改变了所有制结构和形式,对其进行了重大调整,还促进了社会结构与利益主体进行优化,特别是个体利益和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充分调动起了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创造和主体性,全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但是,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利益获取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差异,出现了一些消极效应,利益价值的变化对道德价值产生了直接影响,重要表现就是道德价值和利益价值的冲突。

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冲突。公平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主体间权利、义务与地位的平等;效率是作为评咨缁嵘活质量的关键指标存在的。实现公平和效率是人们理想的社会状态,但这种理想状态是极难实现的。尤其在新媒体场域中,人们对价值和利益的追求,使得价值观念层面上产生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冲突,而随着社会转型和信息渠道建设的加快,此类冲突变得更加突出。

新媒体场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构建

在新媒体场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构建,应注重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实践认同,不断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环境。

情感认同,打造社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过程中,强化情感认同是非常关键的。也就是说,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应注重借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模式,把教育人、感染人和帮助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社会公众在情感上于以真正的认同。同时有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间寻找有价值的契合点,让社会公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在新媒体场域中,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新媒体建设结合在一起,以便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的同时,使社会公众获得深刻的情感认同与心理认同。

理性认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机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机制的过程中,应按照年龄、思维特征和职业背景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社会公众进行“分类”,并将上述因素和当今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结合在一起。然后,以新媒体为平台,分层次、分步骤地引导社会公众认识、接受、认同、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与之相关的理论系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认知和行动之间的统一关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宣传方面和社会公众的自身体验结合在一起,让其能够借助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理地看待、分析与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可以借助主题鲜明的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不断丰富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其精神诉求。

实践认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从政治传播的角度讲,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应在理论宣传和情感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向实践养成进行延展。这是因为,唯有借助实践,社会公众才会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中,不断体会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引发的社会进步、正能量的传播以及个人生活的改善,才能不断夯实社会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

当前,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社会舆论与思想文化信息的重要集散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构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中,应借助多种有效途径和工具,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扬和“播种”,同时注意不断规避和化解冲突与矛盾,积极强化认同和践行,以便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内心,使其在引领社会思潮和凝聚社会共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政教部)

[参考文献]

①陈勇等:《增强认知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