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新媒体传播论文

新媒体传播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1-17 02:00:41

新媒体传播论文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1

二、受众在传媒中的垂直分化

不同的文学作品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导致读者的分层。对于传媒学的受众来说,由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都不甚相同,所以要想满足不同的受众,就必须细分市场。通过接受美学的启发,要想让自己的传播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媒体都要努力去适应受众的需求,因为受众是积极主动的信息追寻者,他们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寻找各种各样能满足自己的信息。一般来说,要想满足受众的需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满足不同受众群对传播的不同的需要;另一个是满足单个受众对传播的多样的需要。作为主体化的群体,受众是由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文化素质、地位以及道德修养、兴趣爱好等各式各样的社会人构成,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从而使得这个群体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就新闻报道的内容来说,不同层次的人对新闻需求有共性,同一层次的人也对新闻需求有差异性。这种共性和个性形成了受众对新闻需求的多样性。过去的雅俗共赏的节目类型已经不再适应受众市场的发展,受众的可选择性不断增多的态势时,就需要对自己的受众群进行重新定位,根据自身节目的特点,抓住核心受众,挖掘潜在受众。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2

1)互动性差、传播单向。传统的电视媒体也往往只是线性传播,传播形式往往是由中心向四面传播,单向传播方式往往只能够是由观众被动接受信息,而不能做出反馈。电视媒体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这样的特点会导致实际传播过程中会形成终端个点的彼此孤立,没有联系。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之间无法进行有效联系。

2)内容差,形式单一。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电视新闻类节目往往是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数节目都是模仿央视,内容来源也比较单一。从形式上来看也是比较单一的。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地话就必然会影响到实际工作质量。对于这些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

2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获得了较快发展,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中将能够重新焕发生机,重新得到科学合理地应用。在新时期新闻媒体要想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把握住电视媒体技术同其他技术之间的联系,要大胆创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应用。

1)增强传播透明度。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过去电视媒体的信息内容、生产以及传播方式。在新的形势下新闻媒体要想适应新形势就应该采用新的传播策略,要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民间话语、百姓话语来直面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增强传播透明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公众获得信息原以及话语权的机会。

2)逐步增强电视新闻传播的互动性以及沟通感。用电视媒体技术来传播新闻应该看到,它在互动性方面不敌微博,微信等媒体。但是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互动以及反馈等形式来多向进行。在应用电视媒体技术传播新闻的时候要逐步增强互动性,要鼓励观众利用微博、微信以及互联网等手段来发表观点、参与节目以及表达意见。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民间各类微信息源的整合力度,要让大众成为媒体人,民间记者的存在将能够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活力。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3

二、新媒介语境下民族音乐的传播方式

结合上文指出的情况,我们认为,新媒介语境下的民族音乐传播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优化和提升。传播形式融合线上与线下在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新兴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配合,民族音乐不仅增加了传播渠道,扩大了媒体覆盖面,还在短期内扩大了受众接触面。在新兴媒体不断涌现的当下,很多音乐作品都是通过互联网线上与线下的紧密配合而广泛传播的。龚琳娜凭借融合中西方乐器和多种演唱方法演绎的歌曲《忐忑》先不论在艺术上该如何评价,单说其“火”遍大江南北,就是与其歌曲视频经过互联网各大门户网站的传播分不开的。另外,各网上意见领袖在各大社交网站的推波助澜,以及与之相关的热门话题的迅速发酵,也大大提高了《忐忑》的知名度。民族音乐的传播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和门户网站的音乐平台,最新的专辑主打歌曲,并附上视频和音频链接,通过转发和评论,在短期内扩大传播内容的覆盖范围;另外还可以与全媒体艺术平台合作,通过制作新闻专题和能在微信上传播的预告片、邀请函等,扩大媒体宣传力度,覆盖更广大的用户群体,让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营造更具影响力的传播效果。传播内容结合传统与现代新媒介语境下,在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中融入现当代的音乐元素,既能保持传统音乐文化的自身魅力与特点,也能帮助民族音乐被更大范围地接受与传播。现在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表现出从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的倾向,例如把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元素相结合,并在作曲技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在争取保留传统民族音乐的精华的同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比如朱哲琴演唱的歌曲《山顶》,既保留了藏族人民传统的洛谐弹唱和鹰笛的跃动旋律,也融入了法器、人声和现代打击乐等音乐元素,兼顾了传承与创新,有利于作品的多维度传播。

这种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音乐,更容易被群众广泛接受,而且还能保存住不少传统民族音乐的精髓。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女子十二乐坊”了,其在演奏形式等方面的相关创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全球化的音乐潮流,也在提升乐团知名度的同时拓展了独具个性的民族音乐传播空间。注重并加强品牌传播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扩大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力,更好地展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内涵,是音乐传播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如能注重并加强品牌传播,打造一系列的民族音乐品牌,并培养受众群体的品牌意识,应有助于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好地凸显民族音乐的个性,传达民族音乐的精髓。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互联网高效快捷的传播功能,能帮助民族音乐完成品牌塑造,扩大传播范围,提高民族音乐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的影响力。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加强品牌传播,发挥品牌传播的效力。应当说明的是,民族音乐的品牌传播不仅是指利用明星、名人推动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还可以打造一些品牌唱片公司、品牌音乐制作及传播公司,形成全方位多维度传播。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立体传播在媒介融合的当下,要充分利用媒介融合进行快速传播,追求民族音乐传播的全方位、立体化。充当电影配乐是传播民族音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全球电影业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大批产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作品培养着大批忠实的受众,而在固定的传播对象群体中通过电影配乐来传播民族音乐,无疑是很具针对性的。作为民族音乐的传播方式之一,电影配乐通过音乐与电影画面的结合,不但能对观影者的思想、情绪产生推动和催化作用,表现电影的感情和内容,还可以利用中西音乐的交互融合,拓展民族音乐的表现空间,更好地表现民族音乐所要传递的民族化的意蕴。例如谭盾在创作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时,就将中西方音乐做了一定的融合、创新,使作品既有西方音乐的浪漫与恢宏,又有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音乐与电影的武侠及爱情主题紧密契合,在带给人们视听享受的同时,也荣获了奥斯卡奖的最佳原创配乐奖。这是我国民族音乐借助电影传播的一个成功案例。当然,为了适应不同语境下的观影群体,不同音乐文化的融合是这类电影音乐不可回避的一个发展趋势,而民族音乐在这样的全球化语境下,如何在融合中保有自身的核心特色和精神内涵,如何利用与电影相关的新兴媒介传播方式来扩大传播的覆盖面,仍是值得继续反思和探索的。

三、新兴媒体对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为了将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在新兴媒体的传播世界中保存和发扬下去,我们必须更深地考虑和认识新兴媒体对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作用的两面性,辩证地看待其功能,以便制定出扬长避短的传播思维与策略。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新兴媒体在这个领域中的正面作用。交互性和无界性加强音乐文化认同新兴媒体的交互性和无界性为消除音乐文化差异提供了便利,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搜集信息、共享经验、沟通感情,进而减轻乃至消除彼此对不同音乐文化的认知差异,以及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歌手萨顶顶用其独特的表现方式——自语式的吟唱梵文和藏文来进行歌曲的随性演绎,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一个例子。这种民族气息浓郁的音乐风格也许很难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迅速理解和认可,但通过新媒体平台,听众可以利用搜索和与他人的交流,以及传受双方的互动反馈,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内容及其要表达的音乐情感。可以说,新兴媒体提供了一个以弱化不同音乐文化间的差异为功能之一的多元化音乐交流平台。改变传统模式提供多平台传播渠道民族音乐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双向互动传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一对多的传播渠道与方式。其传播渠道通过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传播,以及线上的网络互动与传统的音乐演出形式的结合,被极大地拓宽了。此外,借助新媒体的市场化需求,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树立民族音乐的品牌效应,培养受众对于民族音乐的收听习惯和文化认同感,并利用意见领袖的舆论号召力打造民族音乐品牌。民族音乐与电影的紧密结合给了我们一个音乐文化交融和创新的典型案例,这种思路可以扩展到更多的新媒体视听内容的生产上,在让观众得到情感共鸣和升华的同时,提高中华民族音乐的接受度,扩大其传播范围,巩固其在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中的地位。全媒体营销扩大民族音乐影响力新兴媒体很可能是未来传播事业的主力军,它有实力实现民族音乐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全媒体营销覆盖。所谓民族音乐的全媒体营销,是指在传播中把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移动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相结合,对民族音乐进行多角度的报道和推广。全媒体覆盖提供了全新的媒体报道方式,也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渠道。如朱哲琴推出专辑《月出》时,就借助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利用媒体融合进行了全媒体营销:不仅包括通过前期的世界巡演造势,还包括主办相应的主题展览、音乐文化论坛等,另外还在门户网站上制作了新闻专题,接受了各大媒体的采访报道。此外,通过举办与主题相应的跨界展览,借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志愿者电子邀请函和全媒体视频,进行网络新闻直播,都可以增强宣传力度,并且有针对性地覆盖更广阔的人群。

互动式传播有助于中西音乐相互借鉴在新媒体平台上,各种意见的汇集和交锋已然改变了传统的媒体传播机制,几乎让一对多的子弹式传播成了历史。新媒体更注重受众的互动和反馈,这就使得受众开始摆脱强势媒体的言论捆绑和填鸭式的信息灌输。自媒体的推广,让受众体验到了信息传播和接收的便利,受众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自己信息、分享信息、沟通交流,自然而然地完成信息的跨文化传播。这样的互动式传播有利于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汲取养分,借鉴到适合自身运用和发展的因素,从而以新的面貌,生动地发扬光大。外来音乐文化与我国民族音乐的紧密结合,虽然不见得全都成功,但也有望在不同中成就和谐。针对目标受众进行更有效的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媒介的传播形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单方面传播,新媒体更注重双方的互动和传播的反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甚至趋于消失,①传受双方的互动更为频繁,受者对于信息内容与信息渠道的选择更为便捷和自由。某种程度上来说,媒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传播工具,而是社会生活的桥梁和纽带。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民族音乐的传播带来了契机。在新媒介语境下,信息的碎片化、海量性和快捷性,让受众热衷于通过不断涌现的新兴媒体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交换。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借助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能更广、更深入地达成多国家(地区)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新媒体应该是民族音乐在传播、渗透和推广方面的强势力量,民族音乐利用新兴媒体可以进行更及时的信息反馈和回收,并通过迅速了解受众的需求而获得更强的创新针对性,进而更多地满足目标受众并对其进行文化引领,提升其欣赏水平。

四、新兴媒体对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的不利影响

我们认为,在积极拥抱新兴媒体的同时,未来的民族音乐跨文化传播至少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媒体运营商业化导致音乐文化趋同新媒体的运作机制趋向商业化、市场化,对于信息的整合和传播多强调碎片化、海量性和及时性,信息生产呈现流行化、时尚化的特点。①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将文化差异过度混淆起来,给受众造成趋同式认同,这对民族音乐保有其自身的原本特性会造成不利影响。在民族音乐为生存与发展不断创新的同时,商业化的运营环境也必然要求民族音乐的发展迎合大众流行。另外,受商业利润的支配,很多民族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也容易在对民族音乐精髓的认定上发生迷失。他们为了迎合市场,可能过于随意地改写民族音乐的传统和内涵,所写所演的民族音乐风格作品不仅在配器上相似,在题材模式上也可能会同质化。这样只能导致在肤浅地铺陈大量所谓民族音乐元素的同时,放任真正的传统民族音乐资源逐渐衰落和消散。媒体舆论导向造成盲目音乐文化崇拜新兴媒体营造了更广阔的社交范围,但也把控着社会舆论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对大众文化的解读往往借助了媒体批量生产的文化趣味和偏好,而这也会阻碍人们对音乐文化的全面的认识。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新媒体作为文化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拥有着强烈的传播效果,但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会产生负面影响,其中便包括由于舆论风暴而形成的盲目文化崇拜。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共享的情况下,民族音乐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宽阔的舞台,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时,应注意全面地展现民族音乐的个性,警惕在盲从过程中听任片面宣扬其某些特点的做法成风。传播的便捷性和易得性带来音乐版权问题新媒体的发展让世界成为“地球村”,人与人之间的信息距离进一步缩短,互动也更为频繁、直接。而这也非常容易带来版权的纠纷问题,音乐则是其重灾区之一。很多没有版权的音乐网站提供音乐的免费试听和下载,不仅让拥有合法版权的个人或法人在经济上受到损失,也降低了用户的信誉度。另外,有的普通网民利用自媒体平台,自行演唱与上传自己不具有表演权的作品,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做法并无恶意而且有助于作品的传播,但在某些特殊或偶然的情况下也会喧宾夺主,客观上构成对文化市场的扰乱。对于其精神面貌本就需要保护的民族音乐来说,这种扰乱的结果还有可能更为严重。这就需要我国针对民族音乐的版权保护问题出台更加细致的相应法规条款,并严格执行音乐著作权等方面的相关管理规定,并对改编与抄袭的技术界线、音乐的合理使用范围的边界等问题给出更为严谨和具体的说明。简言之,音乐版权问题是民族音乐发展和传播的阻碍之一。加强音乐版权的规范建设和司法实践,对民族音乐的繁荣和发展而言是重要和迫切的。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4

1.1企业新闻的传播环境变化

新媒体的载体为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故企业新闻传播会受到互联网即时交互性的影响,企业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扩散及互动等工作,均可成为单独的个体行为,即新闻信息的传播,就是以上单独个体集合为整体的一个过程。在新媒体时代下,社会公众均可直接参与到企业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扩散及互动等工作中,并在其中扮演着主要角色,这是新媒体时代下企业新闻传播环境最大的改变。由于新媒体扩大了企业新闻的传播环境,非专业的新闻参与者会使企业新闻具备非专业性,且在新闻传播中会滋生诸多问题,如网络新闻暴力、虚假新闻等。由此可知,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新闻传播环境并非是安全和稳定的,企业的不当行为极易招来网络暴力,并对企业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

1.2企业新闻的传播方式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界的技术明显进步,企业新闻传播的手段、平台和形式也得到极大丰富,企业通过多种媒体的形式,将新闻向多种媒体平台传播,这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企业新闻传播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丰富企业新闻传播的最佳方式。企业在实际的操作中,能同时整合多个媒体平台,直接参与到企业新闻的一线采访、实事及动态播报等过程中,使企业的新闻能实现全方位的立体传播,并通过连续采集的大量新闻信息,使新闻素材的采集和制作均能符合不同媒体平台的需求,使企业新闻的传播形式逐渐走向多样化。

1.3企业新闻的传播主体变化

传统的媒体时代,新闻主要源于企业组织、政府机构及社会团体,并由专业性较强的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内容进行采集、制作和传播,故传播的主体为职业新闻机构。而步入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发生巨大变化,已经转化为职业新闻主体与社会公众共同组成的形式,尽管社会公众在新闻传播中并非占据主要地位,但是这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中职业新闻机构独占鳌头的局面,使企业新闻主体走向多样化。

2新媒体时代的企业新闻传播策略

2.1建立新闻代言体制

在新媒体时代,活跃在新闻界的主体包括传播新闻的个人、依托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新闻机构及“意见领袖”。“意见领袖”就是在发生一件新闻事件的现场,政府、主流媒体及专家等群体扮演的角色。而当“意见领袖”在新闻现场处于缺位状态,且公民亲历新闻现场时,公民可暂时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成为新闻的真实传播者。因此,企业选择可适当引进新闻代言制,选择最佳的新闻代言人,可对受众实施良性引导,并为企业树立正面的形象,减少网络暴力事件,进而扩大企业新闻的传播效果[3]。

2.2整合新闻传播平台

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新闻传播工作,不但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的支持,而且需积极参与到新媒体发展中,以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树立积极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企业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为整合新闻传播平台,扩大受众的数量和范围,如在企业内部树立真实、积极的传播理念,即新闻传播的目的是利用新媒体的受众群体,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并为企业打造专属品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2.3更新新闻语言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发展,这成为媒体界发展的主流方向,新媒体不但能丰富新闻的传播形式,而且传统媒体的广播、报纸、电视等在新闻时,均大量使用新媒体中的网络词汇,已形成一种独特的媒体语言。新媒体语言就是将图片、视频或音频、文字融合的新闻语言类型,其不但使新闻更具形象性,而且也可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企业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打响自身的知名度,因此,企业在新闻传播的工作中,需更新企业新闻语言,引用新型的网络语言,能增加企业新闻的可读性,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企业发展,也更能引起受众的喜爱和共鸣,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2.4转变新闻传播思维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可以更自由地参与到新闻传播中,使企业新闻传播更具互动性。而新闻中的互动指的是新闻传播者凭借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让受众能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地参与到新闻信息的采集、、传递等工作,且受众还能对新闻进行评价。新媒体下企业新闻的传播者和受众能互相交流,这一现象改变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地位。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出现及发展,QQ、博客、微博、微信等新闻传播方式的出现,为新闻传播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每个网络使用者均能成为新闻的发起者、参与者。在此种新闻传播环境中,受众的参与欲会被激发,其不但能主动提供新闻线索,而且还可参与到专业新闻的评价中,体现出企业新闻的全方位互动。新媒体时代下的企业新闻传播,需转变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传播思维,重点增强企业新闻的互动性,主动为受众提供互动平台,或者参与新闻传播的机会,将企业新闻通过多思维、多角度和多形式的方式对外传播,以增强企业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5建立新闻发言人

在新媒体时代,企业的新闻传播工作可引进世界先进的经验,如新闻发言人制度。企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为企业开辟一条正规、科学的发言渠道。新闻发言人制度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推行的一种基本信息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能体现出新闻信息的公开性及透明度,还能在企业的新闻传播中得到广泛应用,更能促使企业自传统封闭型的经营方式转变为现代开放式的经营模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新闻发言人属于企业新闻传播的主体,是维护企业形象的信息管理者,也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窗口,更是化解企业危机的公关人物。在企业内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将企业的新闻信息向有利的方向引导,化解企业的各种危机,并为企业赢得社会媒体及大众的支持,进而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和形象。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5

从影响力来看: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依靠高科技的支撑,具有信息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即时沟通、成本极其低廉等优势,其影响力至少已基本达到了与电视传播不相上下的程度。不难看出,电视的受众规模依然是庞大的,然而,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用户的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因此,保留传统的传输方式,巩固已有的受众群体,利用新媒体开拓新的传播渠道,覆盖新的受众群体,让电视新闻融入新媒体、实现传播的多样化是当下的科技时代和信息时代保证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努力方向。

实现电视新闻传播的多向化,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一,把电视节目整体放到互联网和手机上,如手机电视和中央电视台所办的CNTV,让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成为电视新闻受众。其二,将电视新闻节目按板块、栏目建立起微信、微博平台,跨操作系统平台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如辽宁电视台的知名新闻栏目《新北方》《新闻正前方》等。其三,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平台依靠技术支持实现多重、多向传播。当电视新闻到达微信、微博平台后,接受者又可以通过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将微信、微博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好友及朋友圈。传输方式的多渠道,实现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多样化,而传播的多样化则改变了受众获取电视新闻资讯的模式,新闻资讯获取的平台从以往的只能通过电视机变为既有电视又有新媒体,一大批不待在电视机前的新媒体拥有者(特别是15岁-34岁的年轻群体)也成为电视新闻的受众。并且,由于新媒体渠道的扩展,使得传播者能够借助新媒体渠道为所有的用户提供共享服务,实现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实时化、共享化,使受众能在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资讯。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6

文化的繁荣发展与媒介的传播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文化需要媒体进行传播,因此媒体的发展与优化使得文化的传播路径也得到优化。媒体技术自身将新型的媒体文化体系构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在构成社会惯例的同时,也向工业系统伸展,不但如此,还能够在媒体传播中促成新的民俗和礼节形成。进入新世纪,全新的媒体时代到来,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认知构成的同时,还重塑了另一种文化形态。因此,进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的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媒体展现出来的传播技术的文化特性

1、新媒体技术受到文化环境的重要影响

在人类生存和斗争中应运而生且浓缩着人类精华所在的文化,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观念性的存有物,而是作为永恒具备创造力的母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存在。所以应当在一定的文化或者社会背景中来考虑传播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要重视主导整个社会的权利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即技术的创造取决于社会主导阶级,这种技术并非是最为合理和有效的技术,却是有利于主导阶层来获取利益和价值的技术。这也就说明了技术出现是受到文化的影响,也就是在科技用语言表达之时,已经贴上了文化的标签。

2、新媒体技术包含在文化环境当中

李克特以及拉普等人将技术视为一种文化过程或者现象;法国的路易多洛则认为文化中应当包含技术;卡西勒尔则指出文化中的一部分就包含着技术。在后工业时期,文化服务和技术服务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与其说社会文化是由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而推动,不如说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自身就是文化的代表,这是因为变革的本身就是意味着文化的变革。就此而言,新媒体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充当着“技术文化”这一角色,与社会文明节奏相匹配。

二、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1、新媒体优化了文化传播系统

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传播路径和平台组成是由新媒体技术而得到拓展。在《多种声音・一种世界》一书中提到,人类从开始只是用身体的手势、姿势和声音来传输信息到后来发展到一系列的舞蹈、音乐、火光、图形、图画等进行传输信息,是孕育在文化中,文化传播进步的结果。从而得出到了新媒体发展时代,如果没有成像幻影、现实虚拟、触屏、舞台多媒体、手机、网络、无线WLAN等传输媒体设备,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播,那么就没有人类文化的传播,也没有历史的进步,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已经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服务。特别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融合将文化传播的路径变得越发广泛,通过多方式、多路径、多通道的传播,使得信息传输的效率越来越高,这也就将信息中涵盖的文化全方位、及时的传送给目标群体。

2、新媒体塑造了多样化的文化形态

依据“媒介即讯息”的论点来说,新的媒体形状本身就诠释了一种文化。所以传播文化的新媒体,其实就是在创造着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文化形态,特别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化通过媒体技术重塑后,需要人们从新来审查、定义、接纳和了解这一文化。比如上海世博会上日本会馆,有一面巨大的未来“生活墙”矗立在“未来”主题区中。该墙体是利用了传感、触屏、无线网络三项技术而形成,在实现“墙”与人交互的同时,还将十年后的人们出行、居家、信息交流等新模式展现出来,主要诠释了人们的环境和生活的变化均是由先进的科技而带来。同时设计的墙面,也是用较为形象、生动的人与“墙”的交互模式,极易让人们了解并且深入的感知其中的文化元素。另外将3D技术和虚拟影像运用到表演艺术中,能够使传统和现代文化高度融合,其参与度和包容度也大大提高。

3、新媒体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实力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新文化产业已经颇具规模,例如游戏产业在韩国的形成、音乐无线产业在英国形成,动画产业在日本。我国在2005年起就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帷幕拉开,各地区的创意文化产业聚集而形成群居性模式,特别是在珠三角、长江三角区、北京、川陕等大型创意文化产业群已经形成,同时还包含了种类繁多、性质不同的创意文化园区。

我国的文创产业看似发展迅速,不过与发达国家的文创产业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例如主要表现在没有足够的向导性和创新性,没有优化资源配置,乱建、重复性建设颇为严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要归于有关政策和配套设备的配合和跟进上,而新媒体技术恰当的运用,将其传播和载体功能发挥出来,就能够将文化产业的传播力和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1)加大多媒体开发力度,激活文化创意产业供应链。比如在2004年刘三姐这个民间故事使用现代的理念和技术包装,形成《创意・刘三姐》重登舞台这个实例中,演出时是将绿水、青山、景色、歌声、乐器、服装、舞蹈等各种类型的文化元素与“大舞台、全景式、总调控”这种大舞台不可缺少的情景相结合的模式,这种奇特的创作思路和令人感慨的视觉效果,受到一大批观众和游客的好评。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已经获取门票收入接近八千万,同时有110万受众群体,这不但拉动了阳朔的旅游业而且还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不夸张的说,该项目则是将民族艺术性、增长产业性、综合效益型和资源唯一性相融合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又比如上海马戏城“era-时空之旅”媒体梦想剧,不惜重金将充满梦幻、新奇的神话效果打造出来,并且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大型水幕、多媒体技术等高含金量的技术措施,使得受众者能够“经历”到时空穿梭的美妙旅程,因此不但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也说明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不过这一灵魂也需要凭借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才能够传播的更远,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一文化创意。

(2)合理配置新媒体资源,促进文化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智能化的新媒体也使我们所在的城市变得智能起来,与此同时智能文化应运而生。例如通过现实虚拟、触屏和合成这三项技术能够实现现实和虚拟空间的对接,给人们未曾有过的文化感受;另外在文化旅游、会展、文化设备服务和文物保护等行业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殊语言表现形式,能够促使其行业的更新换代。根据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性、交流形式和工作特点,将不同且适合人们的新媒体安设其中,能够将新媒体便捷灵活的特点全方位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现实中新媒体的合理配置;例如推广手机支付、手机地图等功能并且人们展开实践,以及与其他终端客户持续的开展增值服务等,使人们凭借移动平台有了生活和消费的可能,这是基于虚拟空间的新媒体合理配置,而这样的配置必然会促进文化传播,使文化传播实力增强。更为重要的是采取这些新媒体传播手段,能够有效的p少文化公司的创业和运行费用,并且减少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从而达到了文化产业健康运转的目的。

三、结语

新媒体统一于文化之中,又是文化传播的驱动力和适配器,因此国家不但重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且还大力支持影视、印刷、网络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媒体产业应当抓住机遇,促成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大力融合,从而达到文化传播力大力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宜君,王建磊.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当代传播,2012(01)46-48.

[2] 龙伟.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140-141.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7

(一)建立强化全媒体实践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

1、改革课程设置,建立适应全媒体发展的高职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体系宁波电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从2004年创办以来,逐步摸索出一套符合高职层次的课程体系,不分具体媒体方向,突出全媒体采编技能培养的实践课程,相互融合互补。课程体系以专业技能课程群为主,涉及全媒体采编的各方面。主要有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报纸编辑、电视摄像、电视编辑、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网站开发与管理、平面广告设计、播音主持、网络新闻实务、广告实务、公关实务等。这些专业技能课程群分布在第1-4学期,层层递进,由易到难,相互融合。整合新闻理论课程,将原来的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概论课程合并为新闻传播学概论课,将新闻史的相关内容整合到新闻传播学概论课程及其他实践课程里面,精要教授必要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让学生具备全媒体的理念。同时辅之以应用汉语、中外文学经典等人文知识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能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正确的价值和文字判断,还有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秘书实务、企业文化等辅助知识课程,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改革课程教学,教学手段全媒体化,突出全媒体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网络等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全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摄影棚、录音室、演播室等实现采编播教学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使用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各种音视频案例、蓝易思多媒体控制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让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易于让学生接受,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多媒体的魅力。建立教学资源点播系统,把历届学生做的视频作品、音频作品、Flas作业放在上面,供大家交流学习。新闻摄影课开发新闻图片系统,让教师和学生上传和浏览新闻图片。教师可以在线评阅,也可以邀请同学共同评价,整个教学评价过程透明公正。学生则可以观看其他同学的作品,相互学习,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精简理论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练习、小组讨论、现场练习、作品主导等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灌输和讲授,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全媒体融合意识。不同的实践环节有机统一,围绕专业实践培养目标,以项目产品推动课程设计改革。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一幅动画、一本杂志(纸质、电子)、一张照片、一档音频节目、一个视频短片”为“五个一工程”项目导向,建立起全媒体融合的课程内容,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全媒体思维。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上注意融入全媒体的思维。比如采访课让学生学会网络采访、手机拍照和写稿,最快速采制信息,并能考虑不同媒体的特性采写有差异性的内容。写作课采写适用于不同媒体形态的稿件,尤其是及时关注最新的移动媒体和社交媒体上的稿件特点。播音主持课让学生明白现代播音主持人要会自己策划采访制作“微节目”,既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还可以适当使用网络用语让节目更有亲民特色。

3、改革考核方式,最终以毕业设计可视化改革全面展现学生全媒体采编能力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为了让学生更重视全媒体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专业课程考核或结合平时实践作业;或直接用作品进行考核;或以考级考证为契机,以证代考;有些课程结合学生在系“新文人工作室”里的实践表现,作为加分内容。鉴于视频作品能较全方位考查学生的采编写全媒体技能,2012年起启动毕业作品可视化改革,要求学生组队制作专题视频短片,考核他们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网络等各种媒体的掌握情况和整合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实干能力,各门课程所学都能在此得到充分考察展现。2013年继续完善毕业作品操作流程,完善开题答辩、中期检查、验收评定、分组答辩等环节,加强指导和过程监控;2014年增设毕业设计指导课程,每组指导老师分设文案指导和技术指导,制定更完备的流程册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全程填写,考核更加科学。这几届学生制作的视频或展现宁波历史文化、或反映社会现实、或与实践基地合作,在提升全媒体采编技能的同时也增加了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搭建全媒体实践平台

1、系内创建“新文人工作室”全媒体仿真实践平台新文人工作室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专业实践工作室,从本专业创立不久就创建了。十年来,工作室的组织架构随着媒体发展态势而不断调整,原来只制作平面杂志,后增加网站,仍以文字图片采集为主。2009年开始制作视频新闻,但量比较少,2013年创建官方微博,2014年开始制作演播室节目,创建公众微信号,并将部门调整为平面媒体部、网络新闻部和电视媒体部,分设平面媒体部、电视媒体部、网络媒体部,制作平面杂志、电子杂志、视频和音频新闻及节目,管理系网站信息、系官方微博和公众微信号,学生实践全媒体化。每个部门都有专业课程老师提供指导,由同学们自己策划选题,报道校内外新闻,展现自己各种多媒体原创作品。工作室模式创新了教育教学载体,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自主实践,融合各种媒介的采编技能,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全媒体思维和技能,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在这里,信息的生产是个完整的全媒体融合流程,项目化的管理让学生的全媒体采编能力得到了可视化的呈现。尤其是2014年创建的“今日文法系”公众微信号较集中融合了全媒体的运作流程,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报道在这里集中展现,并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发送。同学们锻炼了策划管理、团队合作和各种媒体的采编技能,掌握了最新的移动社交媒体形态的特点。因为有了公众微信号每天快速便捷的终端展现,学生的视频新闻制作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电视媒体部打破了原来采编组、配音组、技术组和主播组各自分工干活的机制,所有实习记者都从基础的采编工作做起,全面掌握视频采编技能。自2014年9月以来,共制作165个视频报道,有些还使用了虚拟演播室系统,有主播播报。新文人工作室还通过表彰先进及出台《新文人工作室关于记者(编辑)业务考核及等级评定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加强对工作室记者编辑们的管理考核,激发同学们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现代化媒体管理手段的仿真模拟。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得到各种反馈,更好地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和各指导老师相互间协同作战,相互促进。由此,工作室的全媒体仿真实践带动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2、积极开创校外实践和实习基地本专业在寻找校外实践基地时,注意选择可以锻炼学生不同媒体形态采编能力的地方。先后与宁海县文化馆、中国宁波网、天一阁博物馆、人民网浙江频道、江东区百丈街道、江北区芝红社区、新侨报、鄞州电视台新闻中心、搜地网、81890求助服务中心、宁波文化艺术研究院、江东区档案局等单位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受到合作单位好评。为了增强和业界的联系,本专业还建立一支由业内专家组成的校外导师队伍,聘请了宁波大学、宁波日报社、人民网、江东区档案局、宁波文化艺术研究院、海曙作协和影视家协会等单位的15位专家,校外指导或来校讲座。

(三)取得的成绩

本专业在2012年成功申报宁波市高校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是宁波市唯一一个高职新闻传播类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已培养了一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新文人工作室在2008、2010和2013年被评为宁波市先进大学生集体。本专业老师一起做的《创高职高专新闻采编实践教学之路》、《创新载体丰富平台拓宽渠道教学相长——宁波电大以新文人工作室促进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轴心驱动可视呈现——宁波电大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实操体系的创新探索》分获宁波市第七、八届高校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和第九届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的毕业作品在校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宁波及全国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学生多人次在省市的征文、演讲、播音主持、公益信息传播比赛中获奖。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思考

(一)全媒体技能融合的教学实践还需深入

全媒体采编能力不只是掌握各种媒体的采编技能,关键还要有全媒体的思维,能够迅速判断适用于不同媒介的信息采制角度,能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全方位的整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精通。高职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如何让学生既有全媒体的思维,在综合掌握全媒体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突出掌握某些采编技能,这是高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时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关键还是要加强训练和实践。每门专业课程要密切关注媒体发展的最新状况,研究最新媒体形态的特点,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全媒体思维训练,阐述在全媒体背景下,本课程内容所需要变化和注意的地方。相关课件可和学生网络共享,供学生随时自修。目前本专业的工作室虽已有各种媒体形态,但还是分部门各自运作。今后可以做进一步改革:建立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各部门采集的信息都发到这里,实现信息共享,然后各部门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度报道或制作音视频报道,可以彼此合作。公众微信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向各部门进行约稿,包括提出对已知信息做怎样的进一步报道的要求,由此提升报道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信息资源的全媒体有效配置。

(二)全媒体师资培训仍需加强

虽然本专业有系内外专业教师21名,高级职称比例占43%,部分教师毕业于复旦、浙大、中国传媒等名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也有具有媒体从业经验的教师,但要真正掌握全媒体的特点,具备全媒体思维和相应的教学能力,仍需要不断接受培训。目前本专业双师型教师所拥有的证书主要是高级秘书资格证书、律师资格证书、专业普通话测试员证书、MACROMEDIA授权的网页设计师资格证书等,离全媒体采编专业核心技能仍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全媒体采编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通过考取相关证书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如何让教师转变思路?如何创造进修培训机会?如何提高教师的培训积极性?如何协调繁忙的工作和培训之间的关系?这都需要校系出台相应政策进行保障,为老师培训创造条件。再艰难,也要保证老师不断进步,这也是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技能的源头。同时,要建立校外导师的定期指导或讲座制度,目前的联系仍较松散,缺少针对提升学生全媒体实践能力的交流计划。

(三)全媒体教材亟待建设

虽然本专业教师有编撰过《Premiere基础实用教程》、《宁波历史文化读本》等教材,但离全媒体教学所需教材的差距还较远。要进行适应高职全媒体新闻传播教育的教材改革和建设,一是广泛收集业内各种相关教材,取其精华;二是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业界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然后进行资料梳理,总结归纳,编撰相应的教材。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8

在当前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生态环境下的传统媒介已显生存困境,其传播渠道正在受到诸如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最大,这也是新老传播技术差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新时代广告信息与传播技术对人们信息理念塑造后的必然结果。传统的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的困境主要体现在读者构成与数量、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的地位及其影响力等诸多方面。介于传统传播媒介的这些困境,其既有世界媒介格局的改变,也有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

新的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与传统的相比较,其传播具有的互动性、规模性及针对性都是具有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这些都是通过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述与研究。但是由于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相当迅速并且具有多样性,所以就新媒体环境中的广告信息与传播经营问题仍是人们争论的热点和焦点,尤其是对于在新媒体下广告的传播方式及效果评估仍然是广大广告企业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意在通过对现有的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技术及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对于在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定义、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在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发展策略。

二、在新媒体下对于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界定

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界定,其实很多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用三句话对新媒体做出了新的阐述:“首先,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对于旧而言;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概念,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代表这个时间段的新媒体形态;三是新媒体是一个发展概念,它永远不会终结在某个固定的媒体形态上”。部分的杂志把新媒体定义为:“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也有其他专家对此做出了新的不同阐述:新媒体技术是基于传统的媒介基础之上,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新的手段为主的媒介,主要依据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及数字化的卫星通讯等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新型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具体的途径主要包括互联网络、手机、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多频道有线电视及卫星广播电视等。

本文主要对新媒体定义进行探讨,将新媒体下的广告信息与传播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发展概念,其“新”不仅仅是体现在时间上,而更在于对当今社会来说有“新”的发展意义,以及给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带来“新”。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传统广告信息与传播时代的由点到面的单方面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点到点、点到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发展格局。在目前的新媒体环节中,其主要以即时性、交互性、信息的海量性及融合性等特性来区别于传统的广播、杂志、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的新兴媒体形式,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移动电视媒体、户外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

三、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特性

其新媒体的特性主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其属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才叫做新媒体,不然做多也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的改进与变形,而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与传播是专指在新媒体上所进行的广告信息与传播。

(一)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广告信息与传播企业提供了更加直接的面对消费者及受众传播信息的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更具价格和传播优势及精准性,已经得到广大的广告企业、投资者及营销机构的一致认同,使得大多数的广告企业消减了对传统媒体的投入,从而转向新媒体的开发。如:诺基亚、欧莱雅等国际品牌都逐渐减少对传统媒体(电视广告等)的投放力度,不断在新媒体(如:手机网络媒体、互联网、户外及卖场视频等)。

作为新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直面市场的广告公司也面临着更加大的压力。其中一方面是由于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的传播媒介具有多样性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经济紧缩,这样使得在企业广告预算上也出现紧缩现象;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广告界正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及消费者属性。因此,广告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广告效果,把企业的利益做到最大化,最终迫使自己将其广告业务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扩展,以此来适应目前复杂的广告环境和消费者属性。

(二)新媒体下广告受众显著的性化

由于新媒体的普及,其传播形式越显丰富,使得消费者的群体悄然的发生着变化,由以前的大众化向目前小众化转换,也就是将从前的大众的消费群体分解成了单个的小的部分,而每个小的部分则是一个小的消费群体。虽然消费群体产生了变化,其规模相对于以前变小了很多,但是在同一消费群体之间的相似度却相对增加了。

目前的广告消费随着传播途径的变化,大量的新媒体广告充斥在消费群体的周围,这样使得消费群体的选择性注意、阅读、接触的特性显得更为突出。广告消费群体在多媒体电子设备上进行浏览海量的图片、音频、文字及视频类广告,再根据消费群体的意愿进行有效性的选择交流、浏览或者做二次传播。消费群体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表现的越来越强,使得其求新求变的心态也越明显,但是也使消费者的阅读性正在逐渐降低,将原来的阅读习惯由现在的浏览所替代,并且广告中的娱乐化变得日趋明显,快餐式的消费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三)新技术给广告信息与传播提出新要求

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的变革,首先应该是传播媒介技术的创新改革,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预测媒介发展时认为:“对媒体而言,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媒体本身,是媒体的形式规定着媒体的内容,也就是媒介技术的进步。”倒过来看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内容也是一种模式,只有将这种媒介技术和模式相结合并形成互动,使得新媒体才更具吸引力,也才会被大众消费者进行再次推广,如网络、手机视频等新媒体广告正是如此。

目前新媒体技术正在进行数字化的变迁,其为广告信息与传播的表现形式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也为消费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海量的信息资源。而广告的消费群体选择的主要标准正在向着精准、动感、动态、新颖、创意、视觉冲击等方向转变。广告信息与传播者如何在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成功的抓住消费主体的阅读喜好,以此达到传播的目的,这已经成为广告信息与传播未来发展的新的研究方向。

(四)新旧媒体间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竞争与合作并存

对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并且得到了迅速的扩大影响范围,它的发展不仅为广告信息与传播在功能及质量上提供了更好、更多、更加多样化的传播载体,同时也扩大了社会对于媒体产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消费群体的对于广告产品的消费方式和习惯。由此传统的媒体正在受到新媒体强有力的积极挑战,其一方面是借自身长期积累的优势资源和传播内容与新媒体在广告市场上展开激烈的博弈,另一方面传统的媒体也在不断的寻求与新媒体的之间展开合作,以此寻求共同体来一起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因此,新旧媒体间的相互合作与竞争已经成为目前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中新的发展主题。

三、新媒体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发展策略

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信息与传播给现实生活带来的新的变化是所有人共同鉴证的,我们不仅要正视这些变化的存在,还要充分的利用好新媒体改革所带来的新理念、新技术,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面对这些新的变革。

(一)融入受众的新特征,锁定目标受众

对广告信息与传播的革新,它不会受到媒体环境的改变,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其始终坚持对消费群体进行准确的定位与细化。新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主要是针对消费群体的多层级、移动性、个性化的新生活形态,积极采取新的媒体传播手段全力打造具有个性化、定制化、互动性的服务等优势,将消费群体的特性与广告产品和品牌进行更好的有机结合,以此来针对不同的特性的消费对象,不同的生活规律。

广告企业的传播必须要精确的寻觅到消费者的所在,以此来降低广告信息与传播的支出,如:超市卖场液晶电视广告、公车上的流动广告、电梯内的平面广告、写字楼的电梯口液晶电视广告、企业办公室内的互联网广告、车站和机场内的广告、户外和侯车亭LED广告、休闲娱乐场所的液晶电视广告等。网络广告信息与传播最具代表的是百度、腾讯、新浪等网络搜索引擎中的广告信息服务,他们依据用户的网络信息需求,按照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去投放广告信息,对消费群体进行精确的定位,让网络广告的传播能够迅速的转化为市场消费。

(二)采用创新营销方式,加强消费者之间的互动

广告事件营销对促进广告信息与传播活动的有效进行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现代的广告信息与传播需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特性、所处的环境特性及消费群体对于新媒体的关注度,以此来让消费者在互动中去体验更加有效接受媒体所要传达的广告信息。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与传播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参与性与互动性,尤其是手机和网络媒体的出现,它们充分的激发了消费者的互动积极性,使消费群体在新媒体的互动中去更深刻的认识品牌及产品。

例如在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让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成为世界最具吸引力的奇观:1915年的世界博览会见证了我国茅台酒的“一摔成名”的传奇事迹;在1982年的实践博览会上“魔方”引发全球的“头脑风暴”,使其在全球的销量超过一亿只;2005年的日本世界博览会让“丰田机器人”吸引力了全世界人们的视线………!

积极借助当前最为俄日热门的世博会进行广告信息与传播,不仅可以将自己的品牌理念瞬间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同时也凸显出与世界博览会的高级合作货币身份,从而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这就是以此非常成功的事件与互动相结合的营销案例。

(三)将广告的创意与艺术加工融入媒体

媒体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广告,而广告在消费者眼里却是多余的。比如当电视中的插播的广告消费者普遍会感到反感。在当今新媒体的环境下,如何让广告留在消费者的视线中的方法具有的有以下几种:

1、增强广告的艺术性,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在广告中增强艺术性其目的是能够实现留在消费者的视线以经济效益的目的。例如:联想集团在最新的机型的市场宣传时,通过在视频网站和电视上设计制作的“斑马人”视频以及设计专题网站,这样的设计将企业的品牌与卡通人物相结合,将消费者的视线牢牢的吸引住,以此达到广告信息与传播的目的。

2、将广告的创意融入到广告媒体。把广告的创意加入到广告媒体中,使之成为新媒体的有机构成部分,这样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及其感兴趣的娱乐和咨询,将广告融入到文字媒体中,如:《一起来看流星雨》、《微笑在我心》等影视作品中的广告植入,还有游戏、电视广告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在广告信息与传播中的运用。

(四)推动媒体间的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目前的广告行业几乎都面临着势单力薄的资源短缺问题。这已表明广告界靠独自打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广告媒体之间的发展主旋律将会向着把业务、品牌及资源将会进行有效的融合方向延伸。

媒体之间都各自所具备不同的传播特性,它们对消费群体的行为及观念的影响力也是具有差异性的,正是这些差异性成就了它们独有的传播优点。

1、新媒体之间的有效整合

目前市场上的新的媒体种类繁多,其传播的途径和效果也有不同,如何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之发挥媒体资源的整体优势,这已经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在2010年5月11日,腾讯与中国联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它们将在市场开发、行业应用、联合营销及基础通信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深化的战略合作。这次的战略合作将开辟我国互联网市场上新的营销模式,促进了互联网科技与通信科技的有效融合。

2、新、旧媒体之间的有效整合

新的媒体利用其传播优势占据着渠道资源的优势,而传统的媒体以悠久的发展历史而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如果能够把两者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各媒体之间能够取长补短,一起发挥更为强大的媒体力量。2005年7月18日,美国时代华纳投资5.8亿美元收购MySpace,这个收购案的成功标志着传统的新闻集团正式进军互联网,新闻集团希望能将新、旧媒体之间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以此来创造出新的媒体发展空间。

四、未来新媒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力

(一)未来新媒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发展趋势

新的媒体技术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其具备互动性的传播特性和数字化的技术特性。目前的新的媒体形式具有互动性、内容丰富、全球化、跨文化及信息量大等优点。新的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形式与内容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处在消费型的社会经济时代,信息化的互联网消费是带动其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的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如从理性到感性、从同质化向异质化的转变。于此同时做为商品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媒体广告,其传播方式从本质上已经变化成一种纯粹的商业促销方式,它的出现说明了其已经具备后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未来的广告发展趋势正在向着情感化、娱乐化、休闲化、图形化的方向延伸。面对新的广告形式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下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与传播正在快速发展,其传播优势也得到了多数广告企业的认同。

在面对新媒体广告信息与传播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考虑或探索未来新媒体的发展新趋势及新特点,充分运用新的媒介技术及新的理念开发出更为贴切的媒体广告的发展,让新兴的媒体广告能够将自身的优势永久的保持下去。

(二)未来新媒介广告信息与传播的影响力

在现代社会随着手机、网络、楼宇电视及移动电视等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它们的出现及不断的发展改变了整个广告信息与传播媒介的格局,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与传播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比如在网络媒体方面,根据中国的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的数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2.98亿,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已经达到22.6%,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的年增长率一致保持在40%以上,已经超越了全球网络普及率及增长率的平均水平。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9

国内外一些主流媒体敏锐地认识到了手机摄影的巨大发展潜力,开始在节目或报纸中采用手机摄影图片,以此来吸引受众并增加稿件来源。2005年7月7日,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发生后,用手机拍摄的照片成为各大报纸、通讯社播发新闻的“主力军”。2005年8月,一个名为CellJournalist(手机记者)的新闻供稿服务机构在美国田纳西州成立,创始人帕克·伯利德认为:今天,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最先拍到照片的人往往是拿着手机电话的过路人,而不是专业的摄影记者。国内的媒体也积极采用极具时效性的手机图片。2005年8月26日,北京《京华时报》将一幅用手机拍摄的北京和平门地铁站发生火灾的照片刊登在头版上,虽然照片有些粗糙,但这是首都平面媒体第一次在头版上使用手机照片。此后,《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竞报》和广州的《羊城晚报》等报纸也相继开辟“手机照片”专栏。

电视媒体也积极采用手机用户拍摄的影像作品,如今打开电视,热心观众用手机拍摄的新闻作品并不少见。这些影像资料虽然画面不够专业,但无一不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编辑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成新闻播放。当突发事件发生而记者无法及时赶到现场的情况下,普通手机用户和有摄影、摄像功能的手机代替了专业的摄影记者和摄像机,记录下转瞬即逝的新闻事件场景。正是在手机的帮助下,受众获知了丰富的信息资讯,有时会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揭露出来,引起社会的震动。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采用手机拍摄的作品,用平凡人的视角,用普通受众的眼光去拍摄,在传播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真实的亲近感,尽管这些图片还经历是要编辑选择。

手机摄影作品给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编辑带来巨大的压力。在新闻事件发生时,专业摄影记者有时很难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而手机用户这些潜在的拍摄者则无所不在,这一点显然是专业摄影记者作不能比的。手机用户也没有专业摄影记者面对的各种硬性的规定、考核标准等束缚,可以自由地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题材。同时,他们也“不受媒介立场和其他功利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加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目前,不少报刊还是采用自己拥有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来确保新闻摄影报道的质量、独家性和数量。但是,随着手机用户及其他摄影爱好者的技术不断成熟以及采用他们图片的图片社、图片库建设、运营和服务的日益完善。报刊专职摄影记者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手机拍摄的作品对图片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编辑识别图像的眼力。“数字技术和图像处理软件使得影响的调整、修改或篡改变得简单而易于操作,图片编辑更要具备识别‘数字化造假’的能力,并随时提高警惕,才能避免出错”。使用拍照手机的用户绝大部分不是新闻从业者,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他们拍摄出的照片的真实性无法像摄影记者那样获得来自其职业道德的保证。用手机拍摄的图片日益增多,图片编辑既要从中选出真实的图片,又要选择出优秀的图片。面对手机用户这些潜在的图片提供者,要能合理地调配专业摄影记者和手机摄影爱好者这两种资源。“在和手机拍摄者进行‘竞争’时,报纸视觉负责人应该能够灵活地调配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拍摄者的力量份额。作为传媒的报纸,始终需要更加高质量、高质索的新闻图片”。手机给新闻摄影、摄像带来大量新鲜的血液,受众欣赏到的新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给新闻摄影、摄像以及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他们不断提高自己,推动新闻摄影、摄像实践不断发展。

二、对新闻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手机极大地方便了新闻采访。不仅使普通用户具备了采集图片、保存信息的能力,也给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利用手机,新闻从业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手机短信报料已经十分常见,有了手机,记者可以任何时间和地点获知新闻线索并飞速前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记者的采访提供了多种实现的可能,丰富了新闻节目的内容,让受众能极大限度地接近新闻事件的现场。央视、凤凰卫视等国内众多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时常常采用记者连线的方式,通过电话与远在现场的派驻记者联系,告知受众最新的进展。摄影记者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更加便捷的拍摄工具,如CNN资深记者尼克·罗伯森就用手机给CNN发回现场照片。

记者使用具备上网功能的手机更可以同采访对象用E-mail进行交流,采访变得更加便捷,成本更低。CNN记者在伊拉克战争中用手机进行的采访更是吸引了众多目光。2003年4月13日,CNN记者布伦特·萨德勒在萨达姆家乡提克里特周围进行采访并现场直播了过程,他们受到攻击的情况真实的传递到受众那里,最后,他们回到CNN车队,与同事一道疾驰逃离提克里特。萨德勒说:“我们正在以75英里的速度快跑。”不久,手机的卫星连线就中断了。可以说,手机已成为新闻记者掌握的有力武器,推动了新闻实践的发展。

当然,手机的便利也给不少记者制造假新闻创造了条件。在华盛顿附近狙击手的案子中,杰森·布莱尔在《纽约时报》作假新闻,并声称现场报道,实际上是用手机在纽约布鲁克林说话。后来,他又编造从敌后拯救出来的美国士兵杰西卡·林奇父亲的采访。这已经引起了媒体与公众的充分关注。

广播电视节目的手机短讯服务业务由来已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此项业务的普及与多样化,广播电视节目都争相开设搭建“受众时评”平台,让受众参与整个新闻报导的过程中。与传统广电新闻相比较,它具有自发性而非预设性。特别在直播新闻、现场报道的节目当中,受众的短讯评论直接影响现场气氛和传播效果,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改变新闻报道的内容,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这种随机的报道状态也就给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媒体图文的播放效应上分析,它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由于目前手机媒体的发展并不十分成熟,定制用户所能享受到的新闻远不及传统媒体丰富。而手机的技术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突破,要想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手机媒体现阶段只能在内容、形式上下功夫。美国学者巴伦·李维斯在《媒介等同》中指出:大屏幕播放与小屏幕播放将是不同的两种经历——尽管内容是相同的,大图像比小图像更具激发性,因而要求更高也更容易记忆。但同电视、电脑相比,手机在屏幕大小上并不占优势,只能在形式上寻求突破口,针对手机媒体的特点,提供满足受众需要的内容。如文字新闻,如果直接把报纸上的新闻搬到手机上,可以想见用户要花费很多时间翻页,容易对新闻失去耐心,而且在时间上也不符合手机的特点,编辑需要对新闻进行改写,用简短的文字传递更多的信息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受众传递更多的内容。

适合手机屏幕的节目形态:针对手机媒体的特点设计出对用户黏度高的内容,设计出有爆发点的精品。一些从事手机电视内容制作的公司,对传统内容重新编排、转码。去掉大部分元素,只要一个爆发点,剪成30秒,做成专供手机播放的短片。在视频新闻方面,新华社与中国联通合作专门为手机量身打造电视节目——新华视讯,多为30秒以内的新闻,以近景镜头为主,字幕字号更大。也有新闻媒体自己参与制作适合手机播放的节目的,上海文广新闻投资拍摄了手机短剧《新年星事》和互动情景剧《白骨精外传》,以解决节目来源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在适合手机媒体播放的电视、电影资源不多,对于传统媒体的部分内容,譬如是关老百姓的实用信息、重大新闻信息经过改编可以使用,但一些综艺节目很难移植。而一些健康、有趣、简短的笑剧大有发展前景。媒介从业者必须根据手机的特点对新闻进行加工,使之符合手机传播的需要。

可以预见,未来的媒介从业者在新闻采访、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中,必须考虑手机这种融合多种媒介的新型媒体,使新闻作品符合媒介整合的需要。“在媒介整合背景下工作的记者,不但要会运用传统的提问、观察等手段进行采访,还要使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进行视觉素材与听觉素材的纪录;不但要会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作出适合不同媒体平台的新闻,还要学会在单篇报道中融合文字、照片、声音、录像、动画和图表等多种形态进行叙事。这对新闻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更要适应这种新的媒介,满足不断发展的媒介竞争需求。

三、为受众带来了新的媒介体验

首先,融合了报纸、影视等多种媒介的手机。改变着传统的视听习惯。“手机是目前最能够证明媒体融合趋势性特征的媒体。手机通话、手机短信、手机报纸、手机电视都已呈现在这个信息接收与微型平台上。这个最初为个人语音通讯而发明的工具,不仅是已成为各种媒体信息的接收终端,而且已经拥有日益强大的公共信息传播的技术元素”。手机具有屏幕,这就在客观上具备了阅读文本、查看图片、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的能力。手机还为收听广播、播放音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手机庞大的用户市场,可以说手机在融合各种媒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手机电视目前也有两种形式:流媒体模式和广播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融合了多种媒体的手机给用户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以往受众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要求,受众的自主性有了很大提高。这在工作压力巨大、时间宝贵的今天极大地方便了受众的生活。我们用于获取信息的时间十分紧张,很难闲适、安逸地仔细读完一份报纸或者享受电视节目。当人们有几分钟的空闲时又往往找不到报纸或错过了喜爱的电视节目。手机改变了这种现象,用户接收或下载完新闻后,完全可以将其现存在手机里,随时阅读。

手机使用户同传者的身份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受众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所见用手机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手机随时收发新闻信息,受众和传者角色的互换瞬间完成。用户获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不再仅仅是新闻或是其他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互联网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条件,用户必须具有个人电脑,接入网络,用户被牢牢钉在座位上。手机同互联网结合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网络提供的平台,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有研究者认为,随着手机功能的拓展,手机已经实现从通信终端到多媒体终端的转变。随着3G时代的来临,各种技术瓶颈将逐一突破,手机将会成为个性化,交互性和多功能的传输终端,同时,手机的拍照、录音、录像和通信功能的整合,还使手机成为一种多媒体的生产工具,这对既有的信息采集和传播模式将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其次,拥有手机使得用户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信息来源渠道,对某一事件的认识会更加深入,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用户融传播者与接受者于一身的特点使用户一方面可以获知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手机从朋友处获知民间看法,在几方信源的共同比较中会更加接近事情的真相,形成相对合理的判断。手机即是一个信息接收终端,又是一个信息发送的终端,信息的流动并非在手机处中止,而是可能会连绵不断地向下延续,此时,收到信息的手机用户又成为信息的者。在这种情况下,向用户隐瞒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刻意地隐瞒事实真相反而为谣言提供了流通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大量短信的功能进行谣言的传布,对此,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例如政府运用手机短信有效化解谣言,有诸多成功的例子。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10

一、新媒体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文化性

(一)新媒体的概念。对于新媒体概念的设定,专家和学者可谓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清华大学有关新媒体学术方面的熊教授指出,新媒体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共同产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的媒体传播之外的新的媒体传播形态。首先,新和旧就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但在媒介形态的生成中,这种“新和旧”并不仅代表时间上的先后,其中还包含技术和理念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别。对于新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衍变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一件事物它不能永远停留在“新”的阶段,因此“新”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事物将会产生新旧交替,新媒体作为时代的先锋行业,这种新旧交替变得更快了。现今的新媒体形式主要指的是: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对媒体形态的产生和影响,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形式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形式。

相比较于电视、报纸、广播而言,新媒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它的传播途径增加了手机、数字电视、网络等新兴的时代产物。新的媒体传播技术通过通信技术、卫星信号、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广播电视、音频播放器等终端媒体,将我们的生活更加生动化、具体化、细致化。从新媒体的传播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将会出现多元化的媒体形态,例如:平面媒体(数字杂志、电子出版物、触摸媒体)等;广播媒体(音频数字广播MP3、MP4)等;电视媒体(液晶数字电视、触屏电视);网络媒体(网络电视、www网站、Flas);移动媒体(手机彩信、3G网络、手机视频)等。伴随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成熟和运用的广泛,新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新媒体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其中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的增长速度最快,并且数字电视和手机电视也将快速发展。因此,新媒体的发展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充分的应用数字技术,才能实现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的全面联网使用,所以没有数字化的传播技术,就无法将单向的传播技术进行全面取代,因此新媒体也被叫做数字新媒体。

(二)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新媒体的传播技术是通过卫星信号等高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新媒体的传播技术不断发展,并且为科技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在开放大学校园里,新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要承担从科学知识的发现者和提出者传送到科技知识的接受者与应用者中,还要帮助他们实现科技知识的资源共享,并且还要承担打破科技知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将不同的责任扩散到不同的个体上,将科技文化知识最终实现跨越空间的共享。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细分,新媒体在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功能的分化现象与科学技术信息的分流层越来越明显,现代的科学技术传播流程一般被划分为: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技术文化传播—科学技术文化哲学传播三中阶段。新媒体作为传播知识与人们间的桥梁,将把不同人群所需要的科技文化信息通过高效快捷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当然这种传播过程是双向的。

二、新媒体对大学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新媒体的科技文化信息传播是指文化知识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跨越时空,使扩散在不同个体间的文化知识实现共享的过程,也就是传统形式上的文化知识普及。新媒体作为一种面向全球民众的文化传播媒介,它的主要用途是使民众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容易,使民众的文化素养的到更有效的提升,对开放式大学文化传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基础。目前,新媒体对开放式大学的文化传播理念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文化知识的传播方式通常是线性而单向的,随着人们与多媒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文化传播的方式也从单向变成双向。新媒体必将成为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新媒体作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载体,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使传播过程变得复杂,对传播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通过新媒体对文化知识的传播无处不在,学生通过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形式使科学、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新媒体对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三、新媒体在大学文化传播中的可行性

(一)理论的可行性。理论的可行性主要有三大理论依据。民本理论、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文化共享理论。这三大理论的不断形成和发展为新媒体在开放大学内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第一点,民本理论。何谓民本理论,它是民本思想、人本思想,是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的利益,做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自古有之,“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便民、惠民、利民。党的十七大也提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其宗旨就是以人为本。如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以人为本的思想浪潮在开放大学校园内广泛传开。第二点,信息资源的开放式理论。伴随以民为本的思想理念在人们心中的日益深入,人民对民权的维护意识开始觉醒,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尤其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开放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摄取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也加快了文化传播在大学校园的可行性。第三点,文化共享理论。文化的共享理论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移动通讯、卫星信号、3G网络等新兴的传播技术渠道,进行跨地区跨国界的文化共享。而开放大学校园作为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文化共享的传播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实践的可行性。第一点,先进新媒体发展的势头迅猛,已经小有规模,并向成熟方向迈进。其表现在,新媒体的硬件配备设施已经逐渐完善,技术的支撑体系比较成熟;新媒体的传播种类不断增加,传播性能不断得到优化;使用新媒体的客户群日益增多。在开放式的大学校园内,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较快,对以网络、电脑、手机为新媒体文化传播主体的工具使用较多。人们对信息获取的程度和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第二点,日益完善的社会条件。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满足,对精神方面的享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时机。但是,目前的新媒体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因此,为满足人民对新媒体的个性需求,开放大学内应积极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展开试点调查,对新媒体中产生的不足及时更新改进,为新媒体的文化传播的全面推广提供可行性的实践方案。第三点,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在开放校园内的应用开展,并对实践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在新媒体多元化的发展今天,各种不同形式的新媒体已经广泛应用到文化传播中,且初具规模,并逐渐成熟,这为新媒体在开放校园中的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四、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的影响

乔治·格伯纳对新媒体的媒介培养理论曾经有这样的观点:幼年时我们从电视中不断学习的“文化知识”来看,它将有可能成为我们未来对世界观认识的基石,使电视成为意识形态、社会观点、理论信仰、总体价值等方面的主要来源。所以,作为媒体传播文化知识媒介的电视,它对好几代人,甚至社会的各个阶段打下了深刻的“电视文化”印记,对今天新媒体在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崭新的传播途径。

(一)从社会文化的信息体系来说,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最显著的表现为,新媒体加大了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平台,拓宽了组合途径方式。肖恩·麦克布赖特在一本书上曾经指出:最初,人类发出的原始传播信息,来源于自身的声音、手势、姿势,后来才慢慢才创造出其他传播文化信息的手段,包括:舞蹈与音乐、火光信号、锣鼓声、符号等。当人的文化传播形式从口语转变到新媒体阶段时,人类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幻影成像等打破时间和空间,原有的传播接线使新媒体在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形式变得无处不在。在新媒体与旧媒体优势互补的作用下,为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创造了多种不同的路径,方便社会信息资源的流通、传播、利用,而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文化形态也将有效的覆盖在目标人群中。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发展中,文化传播的整合速度加快,各种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欢乐的舞台和日常化的审美平台。

(二)新媒体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模式有了显著更新。新媒体技术的提高为开放大学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开展和延伸了社会的互动。在传统与现实的社会互动中,社会互动的识别程序总是以一定的身份作为起点,由于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技术在社会互动中因它的匿名性丢掉了身份识别,打开了曾经的身份识别的局限性。匿名性提供了一种安全感,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诱导人们将自己真实的观点和想法直接的表述出来,而不用有所防备和躲闪,使互动性的质量及效率有所提高,对社会的向心力、认同感、凝聚力不断加强。在开放大学内,借助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一定情境下将文化传播的主客体进行互换,使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相融合,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进行瓦解,实现内容、技术、文化、情感的深度契合。

(三)新媒体对开放大学文化传播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形式。根据麦克卢汉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媒介中指出:任何一种新媒体的自身形态即是一种文化内容。新媒体在开放大学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创造着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及新的文化秩序,甚至一些我们了解的文化通过新媒体的媒介技术包装和重新展现后,也需要重新审视、定义、接受、理解它。例如: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的日本馆的“未来”主题馆,竖立了一块硕大的“未来生活强”。经过触摸屏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传感技术,这面墙不仅能展现与现实中的人们进行互动,还能展示2020年人类信息沟通、出行、家居、等新的生活模式,展现了新媒体技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改变和发展,这种形象生动的交流模式,让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又如现在许多文化的表演形式都将通过虚幻的影响和3D效果进行展现,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统一结合起着重要作用,对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文化氛围有着更丰富的包容性与参与性。

(四)新媒体为开放大学的多元式的文化传播的对接与交流带来机遇。开放大学的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是文化知识的共享,也就是文化的共享内容必须是人类容易理解和认同的东西。新媒体本身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互动性等特征,确保其能够按照市场的规律高效的大量生产各种满足人们信息和娱乐需求的文化形态。在这种语言环境下,互动、参与等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多元化的碰撞及交流频率在开放大学内是前所未有的,本土文化的逐步更新,世界观、价值观的大范围形成,使新媒体在全球文化的影响下,以其独特的解读形式和直观的表现方法,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 赵艺谦.浅析新媒体时代广告传播的新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0,24(09).

[2] 余斌.浅谈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J].当代电影文学,2009(01).

[3]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观大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4] 雷芳.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述评[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新媒体传播论文例11

社区充当了个人与社会的接口,在公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社区是社会基层的共同体和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基础。

社区中舆论以及社区之中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得到社区中居民的重视。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区的主流价值观及相关的舆论导向可以影响社区里生活的每一个人,关系到每一个人在社区里生活的幸福程度。一个社区成员被社区主流价值所接受,在社区里得到尊重与认同,他(她)在社区终究会得到认同感与幸福感。因此社区传播在增强社区居民核心价值与社区归属感方面有独特的作用与重大的意义。随着新媒体进入到社区之中,成为社区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社区传播机制。从传播学的角度思考,分析社区与社区传播的相关机制,在社区传播的层面上把握新媒体的特性,以及在社区传播中如何用好新媒体,是社区传播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社区传播

1.社区的解析

什么是社区呢?《社会学大辞典》的解释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一定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生活共同体”。提出社区概念是德国的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滕尼斯通过研究,指出社区使之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这表明社区是在相同的地域空间之内,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拥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取向的人群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居民在社区之中进行交流,结成小圈子,相互之间传递信息。

社区中核心的因素并非来源于经济要素,而来源于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与社区成员的凝聚力。归属感是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基石。虽然社区可以反映一定的社区居民的社会定位和相关的经济条件,但是经济条件绝不是社区生活的实质性内容。相反,心灵的愉悦与认同则是社区生活的实质性内容。斐迪南·滕尼斯认为,一切亲密的、基于情绪的、内心倾向的关系是社区的本质。

2.社区传播及其特点

社区与传播有着内在的关联和必然的联系。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指出:“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就不会有传播”。这说明社区之中的活动依靠着传播传递信息,而社区中传播的信息同时也对社区的维持以及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居民在社区中生活,只有传播才能交互相关的信息,得到相互的认同。得到社区中相关的信息,需要传播;分享邻里之间的故事,也需要传播;发表对事物的看法,还需要传播。美国哲学家杜威指出:“人民凭借他们共享的东西在社区里生活,传播是他们的已拥有共同的东西的方式。他们必须共享的事物有目标、信仰、抱负、知识,即一种共同的认识,用社会学家的术语说即为相同的思想性…这些东西需要传播”。

有别于传统的大众传播,社区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社区传播的首要特点就是满足一定的地域条件,即在居民的社区之中进行传播,基本上传播的参与者都是社区中的居民或者相关的管理服务人员,而大众传播的媒体介入较少;其次传播者并不限于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而是松散的团体与独立的个体都可以充当传播者进行传播;再次社区传播的过程并不完全封闭,所有的信息同时也对社区之外的更广大范围开放,使更多的人得到这些信息。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之间的融合,使传播的信息可以更好的被受众所认同。社区传播之中倡导的社区理念与社区的核心价值观,对塑造社区文化、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社区传播参与者

与传统的大众传播不同,社区传播的参与程度更高,几乎每一个人既是传播者,也是受传者,人们在接收到相关信息的同时,也同样的发出对信息的反馈,并且同样的作为传播者发出信息。用一般的大众传播模型已经无法准确的概括社区中各个成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社区传播打破了以往大众传播中分散、独立、被动的传播观点,同时不同于群体传播覆盖面狭窄与受众面单一的局限。

社区传播的参与者是指参与到社区传播系统中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社区传播的参与者数量最多的无疑是社区中的居民,他们在社区中生活,占社区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是社区生活中最重要的要素。当有共同点的社区居民自发的在一起聚集的时候,就形成了社区之中的群体,例如每天进行晨练的人,社区里共同玩耍的小朋友,这种群体的组织结构往往是松散的,但是社区中群体一旦形成,群体成员的相互维持就建立在归属感和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超出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在这些小的自动聚合的群体之中,信息可以得到更加快捷的传播。在对社区进行管理和对社区居民进行服务的条件下,产生了居民中意见领袖的相关组织,比如业主委员会,他们就是产生于居民之中。同样,居民聘用相关的物业管理公司为其服务,物业公司在社区中也扮演了一个组织参与者的角色。在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社区传播参与者的个体。但组织建立之后又作为另一个独立个体参与社区传播。除了以上的社区中的传播参与者之外,也有一些商业服务机构进入到社区,成为社区传播的参与者。

二、社区传播中的新媒体技术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平常所见到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引入到媒体领域的技术及其传播方式。

1.新媒体技术在社区传播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多的传播工具与新媒介运用于社区传播之中。最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有新媒介进入社区之中,融入社区传播之中。比较典型的有社区的闭路电视系统、社区电梯间的电视广告、以及最近出现的楼宇地板动态投影系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区成员之间,社区成员与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之间均可以在网上交流,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即时通讯呼叫系统(IMS)、网络日志(BLOG)、以及社区论坛(BBS)。(1)社区电梯间电视广告。它主要运用了闭路电视系统来承载广告,为相关的企业、产品进行宣传。它是一种分众化的传播手段,只针对于小区的受众进行分类,确定目标,在社区之中形成网络,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直击受众目标,效果比较突出。

(2)楼宇动态投影系统。它主要由输出画面投影设备、输入相关反馈的扫描系统、以及处理的主机组成;处理主机把相关信息或者选项投影在地板上,参与者通过踩踏地板上投射的信息,使得扫描系统获取到参与者的相关活动,传达给主机,主机再次发送并投影出信息,从而实现交互。参与者可以获取衣食住行等相关信息,甚至可以在投影的指导下进行跳舞的练习,与系统进行交互游戏。楼宇动态投影系统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强,易于被各年龄段的社区居民接受,尤其是社区青少年。

(3)即时呼叫系统。即时通讯呼叫系统是以互联网为主干,依托于当前流行的即时通讯系统,主要是居民与物业管理部门的沟通。

(4)网络日志。是指物业公司或者其他服务组织通过在网络上开设日志系统,每天最新的信息,社区居民可以浏览日志获取信息,也可以给管理人员留言,进行更深度的交流。社区传播中针对性比较强的网络日志,只服务于社区中的特定居民,服务于社区中事务性工作或者近期的热点话题,有局限的地域作用,并非广义上的网络日志,是社区传播的一种新媒体的形式。

(5)社区论坛。社区论坛同样以互联网为依托,是居民自发组织的线上论坛,它针对社区内的活动以及相关事务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由社区中的居民进行管理,它的高度参与性更有利于提高社区成员间的凝聚力与共同的责任感。

三、社区新媒体的特性

新媒体技术服务于社区传播,有利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促使社区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与信念。做好社区传播,应该把握现阶段进入社区新媒体的几个特征。

1.新媒体在社区中的互动性

由于社区本身就具有互动和协调的性质,因此社区的新媒体技术扮演的并不仅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且是联系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使双方参与到传播活动之中。

2.新媒体在社区中的即时性

现代互联网的主要特性就是高度即时,社区传播中运用的新媒体也具备即时性的特点。居民之间在社区论坛相互交流,只要提交即可在网络上显示,同时其他参与者也很快对相关信息进行回复参与讨论。即时的新媒体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快捷,提高了办事效率。

3.新媒体在社区中的多样性

社区传播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传播的媒体格式与传播渠道的多种多样。居民面对新媒体有着自己更多的选择,再获取相关的信息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爱程度和方便程度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新媒体。在多样性的新媒体中,居民完全掌握其使用权,而不是在大众媒介理论中的被动接受信息,信息接收与反馈的多样性使社区传播更加的丰富多彩。

4.新媒体在社区中的外延性

社区传播并不只局限在社区之内,它立足于社区之中,同时也和更广泛的社区之外进行信息的交流。新媒体为社区的信息提供了更宽广的发散空间,使社区传播做到立足于社区,面向社会。利用新媒体,实现社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接,吸引广大受众参与互动。

四、社区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展望

1.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居民

新媒体技术作为新的媒介方式与手段,应为传播服务,有效地传播信息,服务于社区居民。将新媒体技术的服务功能与社区原有功能进行有机整合,使技术真正的为人所用,融入到社区生活之中,传播社区的精神风貌,加强社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共享社会信息和物质资源。

2.注重建设公共话语空间,防止集合行为发生

由于社区传播中的高互动性,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社区的居民手中,居民从判断是非到理性思考,然后再阐述自己的思考结构,从而对自己与群体利益诉求进行凝练与提取,形成社区传播中的公共话语空间。但是由于互联网及社区论坛具有匿名的特点,相关的监督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到对有害信息以及影响社区安定团结的信息予以监控,防止一些人利用新媒体对社区的正常秩序进行破坏。

3.防止居民出现沉迷行为

在社区传播中应用新媒体,同时要注意防止居民因沉迷于网络交际而忽略正常的人际交流,进而出现心理障碍。

尤其在社区论坛上,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到监督与劝导,防止社区居民的沉迷行为。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