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3 09:12:45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1

[作者简介]董刚(1968- ),男,四川广元人,重庆文理学院学工部部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及高校德育。(重庆 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重大课题A类项目“‘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ZDA07)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50-02

党的十从国家发展愿景、社会时代精神、公民道德风貌等方面概括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提出了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任务。在全社会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公民认同、提升公民素质和凝聚社会共识的迫切需要。高校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群体。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指社会转型期,培养学生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目标,培养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以及道德风尚。总之,准确把握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科学探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是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时代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是意识形态的范畴,一经产生就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改变,也会与人们头脑中已有的价值观念相结合。因此,伴随改革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核心价值观的一般特征,也必然会体现具体的时代特征。

(一)主导性与多元化的辩证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复杂化以及全球化交往的深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错综并存,使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特征。当代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也体现为多元化特征。他们追求实现个体价值,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价值观中的高度利己主义;他们关注国家命运与民族振兴,而又不完全赞同利他主义;他们关注个人利益又看到集体利益,努力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他们追求个性解放,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价值观的自由主义;他们追求个人成功,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哲学中的功利主义;他们重视贫富差距,追求共同富裕,而又不完全认同绝对平均主义;他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而又不完全认同西方社会的政治价值。当代高校大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又保有个体价值观的差异性,体现了个体价值观差异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有机统一,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引领个体价值取向、价值判断,发挥价值导向的作用。总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追求主导性的时代特征。

(二)崇高性与大众化的辩证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主要有理论形态和观念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抽象的崇高的理论形态转化为普通大众头脑中的价值观念。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以来,学界围绕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凝练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激烈讨论和研究。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然处于研究、发展和完善的阶段,抽象性、崇高性、理论性是该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特征。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仍处于从崇高性走向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崇高性主要指反映人类社会根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激励和鼓舞广大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理性平和、高尚伟大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则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从抽象的理论走向普遍化的价值观念的过程,大多数大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形成,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处于逐渐由抽象的理论形态向平时的大众形态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和认同度也亟待提升。这是当前阶段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时代特征。

(三)稳定性与时代化的辩证统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及生存境遇决定了其具有开放性的时代化特征。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时代境遇,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客观环境。信息社会,“以时空压缩、数字化、虚拟化为特征的赛博空间和网络社会的全面诞生,使得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③伴随全球化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不仅感受到利益格局的变化,也受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个体价值观。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要大学生完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而是要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价值氛围,在开放的态度中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稳定性、建设性。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境遇决定了其具有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特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社会转型期,交融、碰撞、变革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趋于稳定和定性的决定期,我们要把握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创新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品质、行为习惯和人格素养,这不仅是新时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人才培育的必然选择。

(一)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人格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亟须创新的方式。高校大学生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两课”教师、专业课程教师、辅导员的共同努力,通过言传身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头脑中的思想意识。

具体来说,需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道德风尚和文化水平,深化高校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融入日常的理论教学和学生工作中,使教育者全面接受教育中推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水平;二是要创新高校教师的工作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植入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深受大学生欢迎的言语表达方式,以贴近学生生活而又有理论深度的教育内容,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科学性;三是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功能,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彻于学校的各门课程,贯彻于辅导员的日常学生工作之中,使大学生真正生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氛围之中。

(二)关照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关注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新特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环境下,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容易受西方价值观、传统价值观的冲击而出现新的变化,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因此,要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机制。

首先,要完善大学生思想价值评价机制,使辅导员及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准确地分析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标准,评价大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的好坏善恶,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有益的分析。其次,要健全价值澄清机制,对于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低俗、腐朽、落后的价值观念,通过辅导员日常工作和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时澄清,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观念及时澄清,从而使大学生在规避腐朽落后价值观中,逐渐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最后,要建立价值商谈机制,高校辅导员及教师由教师要“弱化职业倾向,把自己定位成文化知识的组织者、参与者,定位成教育服务的设计者、提供者,”④发挥自身的亲和力和感召力,理性对待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在与大学生的对话和商谈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最后,要建立价值激励机制,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的形式,举办知识竞赛、论文比赛等形式,激励大学生自觉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典型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宣传和教育广大学生自觉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

(三)注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方法。首先,新媒体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利用微博客、QQ群、BBS、微信等新媒体,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校园网站,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新媒体的娱乐学习生活中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优势,举办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题活动,使大学生自觉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精心指导高校社团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教师对社团发展的指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有效的载体。最后,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宿舍生活和班级生活,充分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生活氛围,全面增强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同学间的交流形成健康积极、和谐友爱的良好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模式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要从校园精神培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宣传等层面,重塑求真、向善、致美而有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高校独特的历史风尚相结合,凝练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使大学生在进入高校的时候,不仅能品位到校园文化深深的韵味,也感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其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净化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个性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支部班级内部的活动,通过党性锻炼、党性教育增强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度,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广大大学生自觉地学习、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宣传活动,借助于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校报校刊等方式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校园内日常的宣传标语、政策规章等影响和约束大学生的个人行为规范,使大学生形成勤俭节约、刻苦奋斗、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坚实的校园文化积淀。

[注释]

①韦建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

②Alison Assiter,Revisiting Universalism[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press,2004:18.

③张彦.基于“价值排序”视角的核心价值观建设路径[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3(1):46.

④李春梅,魏忠明,刘会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J].湖北社会科学,2010(9):198.

[参考文献]

[1]陈秉公.再论国家核心价值“高势位”建设的规律性[J].理论探讨,2010(6).

[2]段华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进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3]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

[4]胡冠南.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2&recid=&filename=1012427500.nh&dbname=CMFDLVE1yNUViUEk,2012-04-23.

[5]黄蓉生,白显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表达[J].高校理论战线,2011(11).

[6]罗爱军.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J].辽宁大学学报,2007(5).

[7]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孙体楠.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状况与教育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9(2).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2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护理专业所有学生均是初中毕业后入学的青春期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处于心理发展的、个性较叛逆的、可塑性较强的时期,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以及训练。

1 中专生心理特征

青春期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生理、心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但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对如何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面临许多困惑。青春期的学生又是全面接受新知识的时期,此时带来的种种不适应感和焦虑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维、记忆、情感、兴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新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开阔眼界,促进心理发展;一方面,心理的成熟和发展又为新知识、新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期的心理特征主要是:

1.1求知欲强,富有理想 青春期是学习各种知识过程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通过学习知识,可以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把求知和素质提高联系在一起。青春期学生富有理想,所以,在每年的新生入学教育和国际“护士节”上都以“南丁格尔精神”教育学生[1],使学生入学即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1.2思路开阔,责任感增强 思想开阔、富于创新是当代青年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知识、经验、物质和技能等方面没有太多旧框架,喜欢接受新知识,善于独立思考。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新世纪的历史使命,所以,责任感的增强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

1.3多元化的价值观和交往的互益 并轨生的出现,毕业后自谋出路的困惑并没有影响学生的价值观的认识和评论,职业价值观上出现了职业评价和职业选择的相互分离。护生的交往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学会交往、学会沟通,也是一种互利互益的人际关系,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也看成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相互激励,才能共同获利。

1.4耐挫折性差 中专生对未来充满幻想,抱有过高的期望,当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时,会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再有毕业后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他们的心理影响很大。

2 中专护生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它是个体遗传和社会环境、教育要求相互作用在人的主体内部的沉淀,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2]。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有其优越性、前景性和现实性。

2.1优越性 全部日教生均为中专生的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开设医学和心理学课程,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身体保健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

2.2前景性 中专部卫校点(原西双版纳卫生学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针对人的医疗卫生工作,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是现代社会的需要,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临床工作中从身心到全方位为患者防病治病以及提供服务。

2.3现实性 中专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在认识、需要、兴趣、意志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优化了非智力因素,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 中专护生实践的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专部护理专业教研室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实践工作,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护生非常重要。从心理学上说,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知识的概括化的结果。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中专部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临床实践能力。

3.1人际交往的能力

3.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动手操作的能力

3.4收集信息的能力

4 心理素质与实践能力训练的关系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而能力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由此得出,能力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专护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开展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3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9-004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从国民教育的高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问题,意味着国民教育进入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又一个历史新时期。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历史背景。

高校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显著特征:思想活跃、充满活力、易接受新鲜事物;远离父母的监管,处于社会的边缘,虽然在年龄上走向成人,但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因而,他们是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上、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待成长的群体。[1]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群体的特征。

如何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行之有效的现代国民教育,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本文从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尝试对这一问题加以回应。

如何塑造现代民族性,是当前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命题。中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有效回应。从历史经验尤其是从欧洲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来看,国民教育被看作是培养国民精神、国民意识的手段,是塑造现代民族性乃至现代民族国家的有力工具。因而,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也就蕴含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意义指向。或者说,培育现代民族性正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终极意义所在,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维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的重要使命,更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培育现代民族性乃至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使命。从组织与领导体制来看,比之西方我国的国民教育更具“自上而下”的体制内特征。高校公办的现状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多地承担塑造现代民族性的国家使命,更多地承载如下的教育使命。

一、凝聚国家意识形态

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经历了一系列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长期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而以后的现代化建设应看作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延续过程。[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与领土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各级应急预案的制定极大增强了党和政府控制公共领域的能力;三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四是思想启蒙(解放)与公民社会的成长蔚然壮观。

然而,现代民族国家所应具备的现代民族性还需进一步培育。现代民族性的培育往往具有滞后性,个中原因正如罗荣渠所指出的:“在现代化启动阶段,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具有占先性;在转变阶段则是经济与技术因素具有先占性;而在现代化后期特别是社会整合阶段,则是文化因素、生态因素等上升到重要地位。”[3]在社会整合阶段凝聚国家意识形态,就构成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核心问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国民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塑造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统一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可以说,新时期的国家意识形态呈现出四位一体的结构特征。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

四位一体的意识形态,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了更为明确的内容指向。也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最终形成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4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转贴于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5

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核,针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则是对教育起点、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的信息搜集、分析、诊断与反馈,能够有效保障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在我国的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吸引力。然而,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其中涉及了诸多因素、线索与层面,现以学生发展为主视角,对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特征、指标以及实施等问题进行粗浅思考与剖析。

一、中职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特征不明显

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应关注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体现中职教育的类型特征。但在实践中,不少中职学校受传统思维影响,在中职教学质量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常常与普高教学质量评价混为一谈,无法从本质上凸显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在特征。即便部分学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做了职教特征设计,也往往只是形式上的表征,并没有真正触及职校学生发展的内核,故而无法真正发挥教学质量评价对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与功能。

(二)评价标准不清晰

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应建立在一套清晰的评价标准之上,但调查发现,当前在部分中职学校中,一定程度存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清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标准制定缺乏科学依据。在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常常根据领导意志或凭借经验随意制定标准,与教育研究机构组织的专业评价联系不多,与行业企业的要求相差较大;第二,标准内容缺乏核心指标。标准内容的目标指向不明确,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泛泛而谈,缺乏具有支持学生发展的专业学科特色的核心指标;第三,标准水平难以评测。大量的评价标准停留于模棱两可的描述层面,没有达到可操作的量化水平,致使评价人员只能凭主观判断。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

中职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的消解,关键在于对教学质量内涵的准确理解,并据此确立一种复合型多层次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关照下,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基础,中职教学质量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为:其一,基础性与专业性兼容,在为学生提供一定宽而深的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关注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实现人与社会职业的有效链接。其二,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并重,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提炼实践经验,满足现代行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其三,人的发展与职业适应相契,以人的职业适应为基础,完善人的发展,关注人的生命价值,追求人的幸福。围绕上述中职教学质量的三大特征,提出相对应的以“文化基础—专业知能—职业素养”为基本维度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该体系以学生基本素质为基础标准,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标准,以职业素养为职业发展的价值标准,并在此框架下设计各维度的下属指标及其表征、权重。

(一)学生基本素质

根据中职教学质量的基础性特征,评价学生发展的基础维度应是基本素质,这既是学生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基本素质”维度下属指标具体分为:身心素质———指学生在身体、心理方面所具备的良好素质,拥有健康的体质条件、一定的运动能力以及正常的心理状态,这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之基础。道德素质———指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的社会要求与规范的特点和倾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人修养以及端正的行为品质。智力素质———指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逻辑数学运算、视觉空间觉察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一定存量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这是学生发展必要的知识文化基础。情感素质———指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在艺术欣赏、情感表达、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等方面拥有较好的素养。实践素质———指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学生专业知能

从教学质量的专业性特征来看,学生的专业知能就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维度,依照“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并重”的基本特征,该维度可进一步分为“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由于受到不同专业特性的限制,因此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具体结构、内容以及水平方面,需要结合具体专业要求设计。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具体掌握:学前教育学科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涉及的“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社会”五大领域的专业知识;学前教育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幼儿园管理的基本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教学技能,即指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即在弹、唱、跳、说、画、演、做等方面实践和创编技能;幼儿保育管理技能,能够对幼儿进行日常保育、管理、沟通的技能;幼儿园活动设计、实施的技能;与家长交流合作的技能;以及开展幼儿教育研究的技能。对于“专业知能”指标的评价,主要可以从下列评价参考入手:专业理论课程学业水平、专业技能课程学业水平、实习见习课程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比赛成绩以及职业资格证书获取。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框架

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评价机构、评价制度、保障措施等诸多要素与关系,因此对于教学质量评价实施体系的全面呈现与阐述是一大难题。笔者试从支持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以学生学习的起始水平、过程表现、最终成果以及后续发展作为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的纵向流程,以教学质量评价核心指标为横向要素,对中职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的基本框架进行初步探索。

(一)基线水平测评

在学生进入中职学习的第一周内,由学校教学评价管理部门组织对各专业学生的学业基线水平进行测评,并建立学业评价信息平台,将每一个学生的基线水平存储进入数据库。针对不同评价指标,学生学业基线水平测评方式也有所不同,具体为:

1.基本素质的基线测评

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对学生五项基本素质进行测评,主要利用日常行为评价量表、情感态度评价量表等对学生道德素质、情感素质进行测评,获得基线数据B-A1、B-A2;以语、数、外、音、体、美等文化课程为主要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智力素质进行测评,获得基线数据B-A3、B-A4;最后通过社会实践等课程考核获得学生实践素质的基线数据B-A5。

2.专业知能的基线测评

由专业教师组织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基线测评,通过理论笔试与技能实考等形式,获得专业知能B-B1和B-B2的基线数据。

3.职业素养的基线测评

参考国外职业素养测评专业量表,结合学校生源特点,按职业道德、职业关键力、职业情商与职业个性四项维度,编制校本《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测评量表》,组织学生进行量表测评,获得职业素养B-C1、B-C4的基线数据。

(二)过程监控管理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管理,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教学评价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评价:

1.课堂教学监控

这是教学质量过程评价的主体环节,做到“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评价部门—教学组—教师”三级监控机制,对基础文化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监控管理,由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业表现进行实时监控,并将评价信息登录评价信息平台;由教学组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开展教案检查、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常规教学监控活动;最后由评价管理部门对各个教学组的活动进行统一监控管理。

2.实习见习监控

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两大指标的过程性评价,主要通过对实习见习活动的监控管理。以“学校—企业”为教学评价双主体,由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对学生的实习见习过程进行评价,将学生在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方面的变化信息反馈至评价信息平台。此外,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的成绩作为参考指标纳入本环节的评价内容。

3.阶段性水平测评

以学期为一个阶段,针对教学质量评价核心指标,按照基线水平测评的方法程序,进行阶段性水平测评,将测评结果按学期分别标为I阶段、II阶段、III阶段等,并将每个阶段水平与基线水平进行统计,经诊断分析,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报告,反馈给教师、学生,并对存在的问题发出预警,提供改进建议。

(三)发展水平评定

对学业发展水平的评定,既是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价,也是对于学生发展的关注,主要分为:

1.发展水平测评

在学生完成学校全部教学计划之后,由评价管理部门组织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能与职业素养三大评价指标进行最终成就水平测评,获得学生发展水平数据(D-A1—D-C4),发展水平(D)与基线水平(B)之间的统计比较结果,成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信息。

2.资格证书审核

对资格证书的审核主要是对专业知能达成水平的最终评价,通过对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书数量、比例、等级等数据进行统计,以此反映学生在就业竞争力方面的水平以及学校职业教育的质量。

3.毕业去向统计

中职学校毕业生已不再全部面向就业市场,毕业去向的多元性已经成为中职教育的一大趋势,主要包括了就业、升学深造、出国留学、自主创业等,对学生的毕业去向进行搜集统计,既是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多样性的评价,也为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关注学生后续发展,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追踪。例如,定期与学校毕业生取得联系,调查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状况,建立学校毕业生数据库,实现职业教育对人发展的终身关怀。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6

一、核心素养诞生的时代背景

要准确把握“素养”或者“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必须从它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了解。在当今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素养的研究框架中,核心素养指的是在进入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人们对工作、生活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核心素养”从“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念发展而来,它是课程改革的DNA。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首的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了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课程改革。8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又相继开展了“以标准为本”的教育改革。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能力观”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传统基本素养的能力标准的局限性日渐暴露,传统“能力观”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新时代背景下学习结果的新要求。因而各国的教育目标都在逐渐的向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这一三维目标发展。而“能力”这一词也已经无法代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标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由此催生了“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作为能够帮助人实现自我价值,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技能,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了整个时代的生命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资源、技术、信息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增多,培养能够包容多种文化、适应时展的新时代人才成为大势所趋。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中的“素养”一词,指的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一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过程和结果。这里的素养不同于知识、能力和态度本身或者他们的和,而是三者的综合化,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由此可见,“素养”所囊括的意义范围比“知识”、“能力”一词而言更为广泛。“知识”、“技能”指的是人所具备的能够满足个人在W习、工作的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的具体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相对而言,“核心素养”既包括传统教育理论中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指个体为了发展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所必须掌握的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它强调个体能够利用一定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只是强调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个人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促进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矫正了过去或者只重视知识,或者只重视能力而忽视情感态度的教育缺失,进一步完善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素养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这也为教育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三、核心素养的特征

1.共同性和关键性。核心素养的共同性是指它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学科和特定的领域,而是适应所有的情境。它区别于具有职业性的专业素养,指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实现自我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是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性则体现在核心素养重视对个体获得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的关键素养的培养,贵精而不贵多。

2.个体性和发展性。核心素养的个体性是相对于其共同性而言的,人作为独立发展的个体,在个人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必然会体现出个人的自主发展的特性。核心素养的发展性是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培养,其培养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3.融合性和广泛性。核心素养的融合性旨在发展个体在获得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综合性的素养,是个体在教育和生活中所能获得的共性的素养,而不特定指向某一学科,具有一定的融合性。

四、我国建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建议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基于国际教育改革经验,并依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实践,我国核心素养的构建需要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根据时代特点,着眼于终身学习的视角,构建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连贯性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

核心素养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应该培养怎能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种人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到教育和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在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的过程中,要注意征集切身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我们应紧随国际上构建核心素养理论框架和教育改革的脚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中夺占先机。

参考文献:

[1]蔡清田.核心素养在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16(2).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7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高职院校提出专业文化建设,说明教育者在审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生存状态时,开始突破以往传统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和范畴,从纯粹的职业技术教育生存转向职业教育文化实践本身内在和自我生成的生存转向。

一、专业文化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意见阐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在于不断满足职业的客观要求和人的具体劳动的需求,即社会的职业需求,规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并非简单地促使人与知识、人与技术和人与技能的结合,而是明确指向人与职业的结合。

人与职业的结合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种文化行为。专业文化的提出就是探索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以职业为目标来促进人生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整实现。

G·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认为,文化“是一个群体中的成员区别于其它群体成员的集体性的精神规划”。[2]大学文化被认为是一所大学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为核心,体现在大学制度和伦理规范中,表现独特风格特征的精神文化体系,代表了该所大学的形象和作风,也是大学间差异性的重要标志。专业文化可以被认为是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是使受教育者在与职业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大学文化共性特点及对行业文化提炼升华、有机整合所形成的具有该类型大学教育属性的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学校通过专业文化实践,使学生的价值观、职业意识、气质得以陶冶,从而奠定未来从业素质并形成职业发展的能力。

专业文化从根本上反映了高职院校独特的文化蕴涵、办学理念和价值体系,体现出此类院校的价值追求、使命职责和职业特性,并对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专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应该是该类型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以全体成员为主体积淀和创造的,以高等教育为基础、以实现职业目标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是融合传统大学文化和行业文化的结果;其次,专业文化主要凝聚在高职院校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中,是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三,专业文化是其作为行业社会知识权威存在的文化基础,具有传承优秀中华文明、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区分善恶、建立信念等基本特征;第四,专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所展现的凝聚力、教育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等诸多要素是其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社会责任的根本所在。

尽管专业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质,但其核心和灵魂是职业精神。在人与职业结合的文化实践中,通过对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而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所形成的职业精神,为学校的发展和促进学生与职业的结合发挥着文化特有的作用。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从大学教育的边缘步入大学教育殿堂,与此相应,文化建设的关注目光也从以往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转向职业文化教育。这一转向的明显标志是突破以往的学科教育、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概念与范畴,认为高职教育既不能是广义上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不是纯粹抽象意义的“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而是服务社会分工的需要,形成一个使人与职业相结合的、以职业需要为逻辑起点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信息化社会一方面使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全面。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已不能用单纯的技能所概括,产业升级和行业内部不断整合与再生要求从业者具备与其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精神。以社会职业需要为逻辑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专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必然关注职业精神,而职业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十报告科学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三个层次的区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则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在这样一个三维一体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中,个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全体公民道德生活的基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公民的理想目标,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实现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不可逾越的中间环节。高职业院校要完成社会使命,首先必须使全体成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得以实现,进而确保这个集体实现精神文明和文化的实现,为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专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和建设的出发点,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三、专业文化分层

作为文化存在的专业文化,是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体形式展现的。这种展现既有文化因素的静态特征,也有各文化因素间单向或双向间的影响的动态特征。G·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文化分层理论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专业文化各文化要素间的这种静态与动态特征,进而为专业文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霍氏把一个民族的文化喻为一个有很多层的洋葱: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如服装、语言、建筑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也就多少代表了该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的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对人和自然独特的表示方式。最里面一层价值观(Values)是文化中最深邃和最难理解的部分,也是文化的基石,我们每天都在其中,可又意识不到它的存在。[2]

依据霍氏“洋葱”理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由核心向外可依次划分如下几个层次:第一层价值观,即大学精神,包括全体成员共同的文化传统、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精神氛围、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理想追求等,既具有一般大学精神文化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职业文化的品质。第二层典型人物性格,即著名员工、校友和行业模范人物等,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技术所塑造的人格美成为全体员工的楷模。第三层礼仪,即全体成员的行为准则和方式。各院校因其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差异,在制度文化上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既体现在学生评价、管理制度的不同上,也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上。不同院校在人与职业结合的不同环节,都将行业标准有机融入其中,如将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系统,根据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行为文化是师生的行为方式,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对全体成员的影响和熏陶,最终都会通过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行为文化是专业文化的外显和集中体现,也是各院校特色的体现。第四层象征物,即物质文化,不仅代表着一所院校在文化管理方面的水准,更是影响决定学生成才的重要环境。这些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文化设施,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并引导着主体的行为方式和意识。高职院校的象征物可以通过吸收传统大学文化和行业文化元素而彰显自身的特色和个性,如特色鲜明的校园建筑风格,著名校友、行业模范人物、具有行业性象征和深刻文化意蕴反映时代精神的现代雕塑,以及名人、著名企业的文化展板、展牌等所展现的行业文化特色所营造的环境气氛。

四、专业文化的功能

专业文化的形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活动注入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专业文化实践,在与职业的结合中增加了职业认同感,形成了学院与社会衡量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制度性标尺——文凭与资格证书,同时也获得未来从事职业所具备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与方式,这种对职业文化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的一致性体验,是自己能够准确把握自身存在的生活方式,“技术”、“技能”不只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的张扬。专业文化实践中人与职业的成功结合,也使高职院校因拥有优质的专业文化资源实现了办学效益、社会声望提升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专业文化给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注入一种创新特质的理解和释义。由专业文化认同到职业文化身份认同,使培养对象对与职业的结合有了可以触摸到的灵魂和方向,掌握了专业文化的个体也由此变成有别于机械的、生物性存在的活生生的文化存在符码,从而在理论上特别回应了高职院校从职业技术教育向到职业文化教育转向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专业文化作为高职院校一种特定的组织文化,一旦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便会成为组织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的独特性成为学院赖以生存的组织精神,并为学院创造价值,形成竞争力。文化研究者认为一种文化一旦被牢固建立起来,就会对组织行为结果形成正反馈机制,形成产生行为规则或规范的组织管理模型,即便受到某种偶然事件(如环境变化)影响,仍然会沿着一条固定的轨迹或路径一直演化下去,拟或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既定的路径也很难发生改变,即形成一种所谓的“路径依赖”现象。[3]文化的这种刚性特征,对于高职院校决策者而言,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既要看到专业文化在促进人与职业结合中的正向作用,也应充分认识到其负向作用,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广泛吸收中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不断丰富专业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

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2011-

09-29.

[2] 李曼丽.“文化分层”理论在大学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8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9

面对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除研究制定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外,还建立基于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并逐步推进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鼓励各地区学校探索信息时代新型教学模式和教育供给方式。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研制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制定新一轮课程标准,同时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到2020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科学选才和监督有力的基本模式{m}。新高考改革首次将综合素质评价纳人高考评价,是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重大变革;三是以教育供给侧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教育供给侧改革旨在通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配置,优化教育选择,促进教育公平,具体措施包括:学券制度、“双师”服务、多校划片和错龄人学等。例如北京市已在通州区启动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试点,试点后将在全市推广。鼓励中学教师开放教育资源,以教师走网的形式,通过精细化诊断、答疑、辅导等方式在线贡献智力资源,为学生提供在线辅导服务,此项举措是互联网促进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

尽管当前我国政府及各省市教育相关部门对教育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期望彻底变革传统教育,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变革不可能一蹦而就。从总体上看,教育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教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显现出各种不确定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混沌特征和不确定性、协同性、非平衡性等特征。这些复杂性特征具体表现为教育本质的多样性、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教育环境的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双重性和教育活动组成因素的多样性与可变性,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性和教育结果的不确定性等方面,意味着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过程也是动态复杂的,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从以双基教学、封闭式校园和班级授课为特征的工业时代教育,过渡到以开放式互联、数字公民和个性化学习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教育,要经历一个教育变革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就是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关注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吸引子是复杂系统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在微积分或系统科学论中的系统向某个稳态发展的趋势,是随系统各种初始条件变化而改变的一组数值,分为平庸吸引子和奇异吸引子。奇异吸引子又称混沌吸引子,是混沌系统中无序稳态的运动趋势。混沌吸引子的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混沌蝴蝶效应理论一一洛伦兹吸引子,蝴蝶效应理论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兹((EdwardNortonLorenz)于1963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表明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对整个蝴蝶系统的连锁反应,是整体稳定性与局部随机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蝴蝶效应”可作为互联网教育进化的一个基本隐喻,如图2所示。

工业时代的教育思维方式与行为惯性和信息时展所孕育的教育技术驱动力是该模型的两个吸引子,这两个吸引子做准周期性运动并永远不会重复,它们的微小变化将会引起整个教育系统教学模式的变革。该模型反映了教育变革的关键期存在两股势能:第一股势能是传统的以双基教学为特征的工业时代的教学思维方式与行为惯性,第二股势能是信息时代“数字公民”培养的技术驱动与求变意识。

工业时代主要是培养产业工人,产业工人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一学生听讲”为主的标准化教育模式以效率为导向,强调学校教育系统的封闭性,与工业时代对产业工人的需求是相适应的,但与信息时代开放和互联环境下“数字公民”的培养相背离。因此,在现实中,工业时代的教学思维方式与行为惯性和信息时展所孕育的教育技术驱动力两股势能交织,表现为两种教育实践样态:一种是强化传统教学,强调产业工人培养所需要的标准化教育,即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在本质上体现为学校系统和教学思维的封闭性;一种是进行教育变革,强调适应信息时展的数字公民培养所需要的个性化教育,在本质上体现为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渗透和教育系统的开放性。这两股势能作为一对矛盾体共同作用于教育理论和实践,最为激烈地反映为自2004年起王策三和钟启泉两位学者关于新课程改革的三次公开争论。第一次争论围绕是否存在“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展开,第二次争论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展开,第三次争论围绕新课程改革应走向何方展开。两位学者的分歧源于其不同的知识观,进一步涉及到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互联网教育进化的“蝴蝶效应”模型形象地表示了影响教育教学实践的两股势能的运行机制,揭示了教育发展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它是对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演化机理及其走势”的隐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加注重学习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强调创新型和复合型的人才。学习者将置身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中,需要具备21世纪技能,能够恰当且有效地使用互联网,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教育信息化在支撑“双基教学”的基础上,应更多关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过度强调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双基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即教育教学创新过程是复杂动态的和多重博弈的,具有个性化、广泛性和非线性的特征,教育的整体系统变革应是平稳的、渐进的和开放的,通常也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和滞后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10

1.1 呈现出多元选择的特征 

伴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信息等方面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对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选择与判断而言,其必然不会是一种形式,通常会将社会当中所具有的各种多元文化价值作为基础,其形成的过程将会受到多方面的文化价值所影响。因而,在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建立方面,呈现出了多元选择的特征。 

1.2 呈现出个性化的特征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其往往具有独立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了典型的个性观念。因而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其往往也会表现出独立的个性化特征。 

2 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 

2.1 自身习惯系统的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必然会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会伴随着认知程度的提升而产生进一步地发展,其自身的习惯系统便会产生。而人体的习惯系统会受到心理因素的控制,所形成的行为方式过程,是个人趋同于社会化的过程,因此,习惯系统的本质同个体最终所产生的价值观是基本相近的。 

2.2 社会典型形象的影响 

榜样的作用在对于个体的价值观形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对公众人物或社会典型形象会下意识的产生崇拜之情,并主动地进行趋同化学习,并进而使自身的行为方式产生相应的转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速度的急速加快,更是加剧了社会典型形象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2.3 成长环境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向为市场经济时期,当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且关注于人的全面综合发展,因而成长环境的改变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推进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并存的状况下,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其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形成及追求过程均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指引着人们积极、乐观、不断拼搏进取的生活及工作态度。因而,在我国当今的大学高校教育当中应当要大力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政治立场的态度上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思想作风要经得起考验,并且要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追求,因而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建立进行引导时,要注重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引导和培养,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利用我国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及时展需求来激励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从而有力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成;第二,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大局观念、团队协作观念,这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其成长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来源,因而在当前的大学高校教育当中通过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使其能够将个人价值的形成过程同团队集体的发展过程所相联系起来;第三,注重对学生的自立自强教育。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有一部分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享乐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趋势,相应的大学高校应当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增强对学生的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于创造的人生追求。 

3.2 加强大学的人文文化建设 

大学当中的人文文化是大学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精神的直接映射,直接反映了当前各大学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能力,其对于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培养,以及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而,我国当前的各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增设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鼓励学生组织举办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生活追求、精神追求,达到陶冶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操追求目标,实现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3.3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 

在各大高校当中均有许多突出的典型先进人物和事迹,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发拼搏的激情、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等,这些精神无不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树立了正面的榜样作用。因而在各大学校园中应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创造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3.4 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良好互动 

学生的成长历程及其教育质量的好坏同家庭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各大高校应当注重同学生家长间的良好互动,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定期向家长作以介绍,使家长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在校实际情况,从而为学校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提出一些宝贵的建议与意见。各高校加强同学生家长间的互动,能够使这两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效应,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4 结 论 

本文主要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归因展开了相关的分析,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典型特征,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呈现出多元选择与个性化的特征。其次本文就基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原因,其中主要包含了自身系统习惯的影响、社会典型形象的影响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再次本文就推进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二是加强大学的人文文化建设,三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加强家庭同学校的良好互动。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基于心理学的视角下相关大学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一些原因上的分析,以及培养策略上的参考、借鉴。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时代特征例11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