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辅导员劳动教育

辅导员劳动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9 10:19:11

辅导员劳动教育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1

在当前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快速,这给女性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提出深化教育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女辅导员作为高校职工中的一支队伍,我们的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由于女性辅导员在生理、心理、历史、社会以及自身方面存在种种的特殊原因,使得高校女辅导员的劳动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关于目前高校女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如下。

1.高校女辅导员队伍发展迅速

现阶段,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女教职工人数随之快速增多,占高校教师人数的40%左右。其中,女辅导员在学校教学活动、科研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中,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但是,在高级职称评定方面,女性远远不及男性,说明在如今高校中,资源分配和社会地位依然明显向男性倾斜。

2.高校女辅导员劳动关系多元化

我国提出高等院校办学主体应当多样化,例如有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公办民助高校、股份制高校;办学形式可以多元化,例如有一般性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另外有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以及各类合作教育和培训等。不同的办学主体和不同的办学形式,使高校劳动关系复杂化,如聘用制、劳动合同制、人事制、劳务派遣制等用人制度,使得教职工身份各异,薪酬分配不同,管理部门不同,适用法律不同,法律关系走向复杂化。

3.高校女辅导员担当多重社会角色

绝大多数的高校女辅导员都受过高等教育,读书毕业进入高校工作后紧接着就面临结婚生子的现实压力,她们往往具有多重社会身份,承受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一般男性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来自教学、科研、职称、管理、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而女性教师除了同样需要承担此类压力,同时,她们比男性教师更多一份压力,这些压力来自繁重的家务劳动,哺育子女,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等。如果不想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事业,女性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辛苦,从而努力做到工作和家庭两不误。

4.女辅导员组织活动民主参与度低,维权意识薄弱

女性就业难一直以来都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思想和陈旧观念的影响,加上计划生育新政策的实施,二孩政策放开后女性在就业方面受到的性别歧视愈发明显。女性就业难,升职加薪难,发展困难,使女性教育者承受来自工作和家庭方面的双重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由于工作机会来之不易,有些高校女辅导员工作时十分珍惜现有的工作机会,但是,多数高校女辅导员不十分清楚自己享有的劳动者权利,也不愿意主动提出自己的维权主张,工会各项活动民主参与度较低。

二、高校女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困扰及其原因

根据高校女辅导员工作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多元化,有关高校女辅导员权益保障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多方面因素均对高校女辅导员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影响。她们面临来自工作及家庭等多重压力,当较长时间处于压力过大、疲劳或身体有疾病等情况下时,这类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身心等方面的困扰,因此,当前高校女辅导员不同程度存在来自不同方面的困扰。例如身体健康方面的困扰,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个人业务发展的困扰,意识形态方面的困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等,而造成高校女辅导员出现各类困扰的因素可?结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对教育者过高的期望和要求,在传统观念中,社会对男女的期望具有双重标准。高校女辅导员受教育程度高,非常希望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仍然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观念意识中,特别是结婚、生育后,如果职业女性想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往往比一般男性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一部分女性当难以应付多种角色时就会出现内在冲突,各种社会舆论会给女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2.科研管理工作因素

进入高校工作的女性一般具有高学历,对科研有较高要求。业务方面常常会给高校女辅导员带来巨大的压力,成为她们最大、最常见的压力源。她们与男性一样有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管理任务。在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科研、职称的相互影响使个人收入差别很大,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女性需要投入更多。

3.自身生理性格因素

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知识分子具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她们将“事业家庭两不误”作为目标,希望做得尽量好,从而容易自我施压。加之女性生理特殊,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容易情绪化,易感受到压力和忧虑。女性独有的敏感细腻的性格,容易造成与周边各种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长期的透支致使她们心力交瘁,甚至会出现一系列心身疾病。此外,女教职工易受如配偶、子女、父母、领导及同事等,各种生活事件的影响。再加上收入偏低以及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差异等因素,易导致高校女辅导员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三、新形势下高校组织建设思路研究

针对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女辅导员的素质,使她们能心无旁骛,充满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事业,高校组织应当关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给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带来的变化,关注和重视高校女辅导员队伍的利益诉求,维护女辅导员的合法权益。

1.提高女辅导员的活动参与度

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激发高校女辅导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组织活动参与度。高校组织动员女辅导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例如讲座、座谈会、参观、调研等,从而培养和增强女辅导员的主体意识,能够自觉意识到并且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人生义务、历史使命,肯定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在新的形势下,组织应抓住女性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扩大视野,主动关心女职工身心健康。鼓励广大女性教职工积极广泛参与到组织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构建女教职工社会支持系统,相互鼓励与支持。转变传统观念,改变生活方式,增强女性教职工各方面的竞争能力,提升自信心。高校组织应鼓励她们积极参与高校教职工民主管理,反映女性辅导员的利益诉求,通过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监督,落实维护女性的权益制度,使女辅导员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得以落实和保障。

2.加大宣传相关法律力度

帮助引导高校女辅导员学法懂法用法,首先就要针对女辅导员加强权益法律知识方面的宣传普及,宣传有关妇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维护女性教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方面等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通过开展各类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提供法律问题咨询平台,对典型案例进行专题解析,从而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等与高校女?o导员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让高校女辅导员可以更好地懂法、用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帮助女性教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高校工会组织可以帮助和指导女辅导员签订好劳动合同,因为相对于教职工个人,工会组织更加了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因此,帮助和指导女辅导员签订好劳动合同,不仅可以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更重要的是可帮助女辅导员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权益更加明确,从而保障就业权。

4.建立法律援助组织

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广大女教职工最关心和最直接的利益之一。高校组织中应建立法律援助相关组织,设置配备法律咨询顾问,为女性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女性教师合法维权工作。当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有地方可去,有人员帮助,有方法处理,切实维护高校女辅导员的合法权益。

5.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管理权利。高校通过加强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从而实现劳动关系的民主化。若是涉及女性教师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则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让其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劳动关系的调整更多地体现女教职工的意志,确保女辅导员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6.加强劳动法律监督

为了保证劳动法律法规的更好执行,高校组织应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当前新形势下,高校的劳动关系多元化的现实,使得劳动争议不断增多。当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时,女辅导员有权要求单位有关部门认真处理,对违反保护女性特殊权益的法律法规,要求单位行政方面予以纠正。高校组织应高度重视单位劳动争议的处理工作,认真研究、掌握事业单位劳动争议的特点,积极参与单位劳动争议处理,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2

高等教育井喷式的迅猛发展,既是一个全新的社会课题,又是一个全新的教育课题。在高等教育中,辅导员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样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角色内涵得到了丰富。在新理念下,辅导员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组织者”、“管理员”、“模范”、“父母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已”、“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师”等。高等教育是青少年走向社会前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后一棒,是职业人生的预演,无论学生是做政治家、科学家、军人、商人,还是做工人、农民等都是社会劳动者,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要探讨高等教育中辅导员的角色,首先就要了解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辅导员是文明的代表

由于高等教育是就业的预科,是学生成人前的最后一个系统教育,因此,教育学生成人,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成为一个文明守法、积极向上的公民,成为教育的核心,“先成人,后成才”应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

1.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

要做到这一点,辅导员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以身作则,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努力提高班级的文明程度。

一个文明的人是不会随地吐痰的,一个文明的人是不会践踏草皮的,一个文明的人是不会闯红灯的,一个文明的人是不会打架的……―个有绅士风度的人的培养需要辅导员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感情。也许有人会怀疑,一个普通学生经过高等教育成为一个职业劳动者,似乎可以,但要培育出绅士风度来,可能吗?其实文明并不只属于“上流”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所谓的“上流”社会是文明的,那这个社会就是不健康的,也是不文明的。广大劳动者不仅需要文明,而且确实可以拥有文明。两个普通人在街边吃东西,一个吃完了留下一片垃圾,一个吃完了将垃圾丢进了垃圾筒,有没有文明的差别呢?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将直接成为普通的劳动者,因此,他们的文明程度直接决定国家的文明程度。

所有这一切要求老师尤其是辅导员要有高尚的品德。辅导员的师德,也就是辅导员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辅导员,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辅导员不应该仅靠权威与大道理来施加影响,而更多的是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身体力行地做好典范。一个好辅导员,影响的不仅是学生的现在,而且是学生的一生,所以辅导员的品德远比其它要重要得多。爱是成功教育的动力,是教育的根本。辅导员除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外,还要有爱心与宽容,有绅士之风,有文明之举。

2.热爱劳动

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仅是遵纪守法,不仅仅是爱护花草,不仅仅是西装笔挺,还有着深刻的内涵、广泛的外延。文明还涵盖着海纳百川的性格,积极进取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毅力。高等教育培育的是社会基层劳动者,因此,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是很重要的内容。一个劳动者是否热爱劳动,将影响着他的一生,决定他一生的成败,也检验着教育的成败。这就要求辅导员有非常高的素质,一个不热爱劳动的辅导员是不可能教出合格的劳动者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位老师,在插秧时(在以前老师插秧干农活是很普遍的)不仅秧插得特别好,还可以穿着白衬衫而不粘一滴泥水。看他干农活是一种享受,农民在他的影响下农活一个比一个干得漂亮。

热爱劳动可以从点滴做起。热爱劳动的人宿舍一定比别人整洁,实习课成绩一定比别人好。热爱劳动贵在坚持,一天不能叫热爱,一周也不能叫热爱,热爱贵在一生坚持。―生热爱劳动,你的劳动成果一定比别人多,收获一定比别人大,这就是劳动带给你的成功与幸福。时传祥、陈永贵、倪志福、李瑞环等都曾经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而且是非常热爱劳动的劳模,成了一代楷模、精英、名人。谁说普通劳动者不能成功?贵在用心。

二、辅导员是知识的化身

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定会注意自己知识的积累。前苏联教育家杜勃罗丰波夫说过:“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现在处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信息时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对老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深厚的教育教学理念,懂得多种学科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知识的延伸将有助于提高人文修养,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有利于学生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信心。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3

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要求,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从事学生工作要逐步实现职业化、专业化。然而在高校内部还有许多员工仍然存在不少模糊认识,他们认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占用了高校相当多的资源,有的甚至怀疑将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提升至这种高度的必要。产生这些模糊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性质和功能作用的不了解以及对高校学生工作缺乏体会。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缘起与现实内容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起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1945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设立政治指导员是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开展学生工作的最早雏形。

建国初期,国家政权才建立,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在总结、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于1951年11月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政治辅导员队伍。195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明确规定要在高等学校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在学生中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

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其中明确要求:“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至1966年,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1980年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的学生政工干部,既是党的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又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这里明确指出,辅导员也是教师,承担着“全面培养学生”的任务,而不只是培养政治素质。

2004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组织教育部、、团中央三部委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2004年8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文件中将专职学生工作者明确定名为“辅导员”,其外延明显扩大。其职责包括“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2006年4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和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责定位。

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演进,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其工作内容一直以来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自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到目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调整与变动,其所担负的任务激增,内容非常之庞杂——多达“十几门课”:如安全教育、管理,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政治理论、时事政策的学习与传播,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道德引导,学业奖惩,行政管理(包括治安、稳定工作),助学服务,甚至包括催缴学费等等,几乎除常规课堂教学之外的学校各项学生教育与培养活动、学生事务性工作中都有学生工作者的身影。

当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内容已经不可能仅限于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只附庸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承载着众多的内容和责任,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要求,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主要侧重于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社会化辅导三个方面,学生其他许多方面的事务非其工作内容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高校学生工作与高校常规教学育人工作相比较,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很大程度上具有知识员工工作的特点。

1 工作内容的繁杂性。一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对的工作对象,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他们面对的是本系、院的全体学生,不像专业教师有可能只是担任其中某些班级的教学;二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几乎囊括了除常规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校园教育活动,可以说他们担任的课程门数最多,最具全面性;三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所担任的不少教育项目都伴随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大量工作内容具有长期性;四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形态、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少量的课堂教学,更有大量的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既有理论教育任务,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动手能力或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劳动成果的间接性。高校学生工作的劳动成果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潜能的方式存在于学生身上。学生工作者对学生这种“人才产品”的劳动和工作过程结束之后,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影响还继续存在,甚至伴随终生,而且还会通过他们去影响其子女和社会的其他人,最终为社会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难以用数量计算的。

3 绩效体现的滞后性。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成果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使之成长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较强能力的人才,这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管仲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高校学生工作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学生工作者长期的、反复的劳动,在潜移默化之中凝固,其成效往往需要在很长的时间以后才能有所显现。这与教授学生某门学科知识——学生一旦掌握即可以很快体现或应用有很大区别。

4 劳动过程与绩效的难以监测性。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劳动是脑力性活动,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加之其工作形态、内容、方式的多样性,难以用文字或其他统一的形式规范地详尽记录或体现,因此,对他们劳动过程的监控是困难的。由于劳动过程的不易监控,劳动成果的间接性、滞后性,又导致了高校学生工作劳动成果难以衡量,它不像课程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课程考核对成效进行监测。

5 劳动的创造性。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劳动蕴涵着相当大的创造性,学生中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指导和培育。学生工作要解决问题、开展教育和指导,许多时候难以像课堂教学一样可以集中地满堂灌,它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情境予以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因此,它更是一项需要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工作和劳动。

6 劳动的专业性。高校学生工作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工作是一门科学,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之一。其工作原则、方法、形式等方面都须遵循思想教育科学的规律,否则就难以奏效。此外,已成为学生工作重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更须相应的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

三、高校学生工作的性质

人们一般将高校学生工作定位于教育管理中的“管理”,通常把“教育”理解为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的人才是教师,因而不把高校学生工作员工算作教师而只认为是管理人员。但国际社会早就提出了“大教育”观念,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大教育”观念出发,学生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应该说是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蔡国春先生曾经将学生工作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界定为: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发展、成才的组织活动。

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它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管理和服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合格人才的过程。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众多方面。概括地说,它是以德育为主导,以智育为核心,以学风为重点,以党建带动全面工作。具体地讲,它涵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扶贫解困、就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因而高校学生工作是兼有大量事务性工作的教育工作,它包括教学、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以实践教学、指导为主,辅以理论传授,非教辅、亦非全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育人工作”。

四、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和职责

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看,其功能和职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这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本的职责之一,通常学生工作者所要完成的教育有: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组织协调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党团知识教育、大学生活教育等。

2 管理。高校学生工作对学生的管理包括:学生基本资料的管理,如学生党团档案、特困生档案、奖学金、荣誉称号统计、就业情况等;学生工作日常管理,如制定学生工作计划、完成领导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学风建设与管理;学生干部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等。

3 服务。学校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它包括:生活服务,如新生咨询、心理指导等;助困服务,如助学贷款服务、勤工助学服务等;就业服务,如收集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等。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4

(二)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求实精神和批判精神,他们思想活跃,精神文化需求旺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就业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复杂化。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具有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也容易受西方文化、观念的冲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是学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三)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采用正面灌输教育为主,对形形的社会思潮往往也在思想意识方面采用“堵”的教育方式,禁止学生接触,处于封闭状态,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文化和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及学分制的推行,一切都处于开放状态,单一的思想很难将学生的头脑束缚住,正面教育效果明显降低。因此,传统的教育方法、管理手段需要更新。如何紧紧地把握时代的命脉,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基本状况分析。

(一)环境不良,机制不活。当前,高校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担当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导者,学生学习生活管理者三重角色。这种三合一的角色使他们具有特定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但这种三合一角色并不会自发发生作用,它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气氛、组织管理体制,以及自身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但目前却缺乏这样一个环境和体制。目前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年限少、职称(职务)低,使得他们工资低、住房及生活条件较差;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投入使他们又无暇去开发经济,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没有创新的机制,当前存在的机制对辅导员的导向在于“无事就是功,有事功全无”,就是说,只要学生不出乱子,就是做好了工作;反之,出了乱子,即使你辛辛苦苦,很有创新也是白干。因此,建立一种全新的机制,对于发挥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主导性差。由于导向的失误,辅导员整天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自觉不自觉地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掌握从事政治思想教育需要的理论知识不够,导致了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用科学的理论引导教育学生,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政治思想问题不能给予很好地回答。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势下,面对学生对新知识、新科技强烈的学习愿望,由于自身对新知识、新科技学习的不够,缺乏有力的引导,使辅导员在学习工作中的影响力、说服力、凝聚力受到了削弱。有的辅导员对关心学生政治思想进步问题重视不够,工作中一味强调“寓教于乐”,形式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但细品起来,活动品位不高,层次不够,尤其是活动的政治教育功能不强。最终导致有些辅导员不能给学生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歪道理讲倒,使得工作主导性差,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政治上的领路人。

(三)渗透力弱。反思一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我们不难看到,现实生活中不少专职辅导员,每天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可细细想起来,真正花在“导”的本职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婆婆多,哪个部门都能指挥辅导员、频繁的文体比赛、各种检查评比、阶段性工作,事无巨细,只要与学生沾边的事情都要去抓去管,而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的需要没有认认真真地研究,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科技培养学生成才。比如说,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一直沿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即抓干部,让其发挥带头作用;关注犯过错误的学生,千万别让他们再捅漏子。而对于占多数的中间学生,辅导员或是放心、而无暇很少过问了,这些学生因此感到失落和压抑,最终极易造成这样一个结果:某个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没有一位老师主动地、单独地找他谈谈心,对于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加以疏导。因此,尽管我们做了不少辛苦的工作,但在心理上与青年学生似乎总是处在一种游离状态,难以渗透、难以走进学生心理。

三.如何正确定位辅导员“导”的角色。

结合前面两个问题,我们认为:在高校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正确定位辅导员“导”的角色,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校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的“生活保姆”,更重要的是“人生导师”、“人生引路人”、“心灵的窗口”,学生工作严格说就是高校德育工作。辅导员应充分意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做好这项工作,自身的提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俗话说,打铁自身先要硬,要真正发挥辅导员“导”的作用,除了外部条件的支撑外,加强自身的学习则成为一个决定性因素。首先,我们应该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自觉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政治上的领路人。其次,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素质。因此,我们平时要多看有关书籍、多听有关专题报告、多接触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不断结合,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最终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成熟及全面发展,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医生。最后,要适应网络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加强对新知识、新科技的学习,扩大知识面,要加强培养三种新的能力素质。即:(1)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一专多能的能力,即辅导员既要成为思想教育的专才,又要成为“多面手”的通才。(3)掌握现代电子传媒手段,即辅导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英语。

(二)学校应从多方面正确定位辅导员的角色意识,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灵活的工作机制。

首先,学校必须坚持准入机制。应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在辅导员招聘上严格把关,保证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学校应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解除辅导员的后顾之忧。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年限少、职称(职务)低,使得他们工资低、住房及生活条件较差;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投入使他们又无暇去开发与经济有关的事情,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高校领导应多方努力,尽可能提高辅导员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改善工作环境。同时还应根据动态平衡的原则,建立相应实际的辅导员流动政策,根据他们的工作实绩、个人特点和专长,通过正常的制度和途径,做好专职辅导员的换岗分流工作,可以根据辅导员自身特点转到教学、产业、开发、科研等岗位上。第三要建立公平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氛围。因此,高校辅导员管理者应密切关注高校利益整合、心理整合,诸如职称、职务的公开,奖优罚劣的实施,必须体现公平竞争原则。同时要注意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平衡;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注重辅导员内部的公平;注重校际间同层次辅导员职称职务等的平衡。最后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选拔推荐一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进一步深造,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学成以后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辅导员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创造性地做好高校学生工作。

(三)工作重心前移,提高学生的“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辅导员应转移工作重心,重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即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自我塑造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的判断评价能力与选择能力,它相当于人体的免疫功能;二是价值观念的内化能力,它好比人体的造血功能。有了免疫功能,才能正确判断是非,并从中选择对自身成比例有备的价值观念。而有了“造血”功能,才能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内化为人生的信念,并将其作为人生道路上的航行定位。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外界的因素的干扰,这有社会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青年自身的可塑性强自我塑造能力差的缘故。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停留在一般的道德知识的灌输上,而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思想道德素质的自我塑造能力的提高上来。

总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校要切实加强辅导员“导”的角色定位,创造各种条件,提高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四、以“工作、学习、研究”为基本要素,实施绩效评估

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员工的工作绩效是指他们那些经过考评的工作行为。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在一般的管理逻辑中,首先是设定工作总目标,其次将总目标分解为量化的业绩指标,即绩效,最后按照绩效设计薪酬分配方案。我们将辅导员岗位的绩效按照工作、学习、研究三个常规的分类技术进行划分,分别予以阐述:

工作绩效评估。高校应切实加强对辅导员的考核和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事务工作要求的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完善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规模和考评制度,绩效的指标可以从学生投诉率、考试及格率、责任事故率、考研率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设定。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奖惩、晋职定级密切挂钩。要通过实施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机制,有效规范和督促辅导员的言行和工作责任心,激发辅导员的岗位意识和责任。

学习绩效评估。在传统的管理实践中,辅导员要获得学习和进修,是作为个人发展的主观需求,要本人主动提出申请,然后在时间、经费以及工作年限约定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协调后,才可能获得一次机会——这有点像福利分房。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变福利分房为货币分房呢?从岗位性质出发,学习应该是辅导员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在管理上变“你要学”为“要你学”,而在辅导员主观上变“可以学”为“必须学”。确立了这个思想后,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出勤率将成为绩效指标,阶段性的学历和非学历进修将成为绩效指标,学习费用也将从福利费用变为生产资本投入。

研究绩效评估。从辅导员工作现状的观察、分析来判断,如今在工作中往往有“重事务,轻总结;重实践,轻研究”的倾向,因此要以研究绩效评估作为政策杠杆,进行协调和平衡。研究绩效的评估,也要从简单的追求数量转向质、量平衡。因此,在对年度率、课题承接率进行统计和评估的同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刊物的等级和课题立项的等级,设置不同的权数;要关注研究对工作实践的推动,一方面要鼓励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法,另一方面要鼓励经验的传播和推广,总结出经验的要奖励,推广经验的要奖励,自觉学习和运用经验的也要奖励。

五、以“基础、平衡、发展”为基础板块,设计薪酬分配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薪酬分配具有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和效益职能。

补偿职能——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必须得到补偿,才能得以恢复,劳动才能继续。员工提供劳动得到薪酬,通过薪酬取得消费资料,从而保证了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补偿的原则是多劳动多补偿,少劳动少补偿,不劳动不补偿。

激励职能——员工的薪酬以劳动质量与数量来计付,员工要多得薪酬就必须提供量多质优的劳动,体现出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调节职能——薪酬的调节职能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合理调整两个方面。在客观上,不同地区、部门、企业、职业、岗位之间的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劳动难度以及收入都存在着差别,而人们总乐意到综合待遇高的岗位上就业,于是薪酬的指挥棒作用就发挥出来了,它使得人力资源的配置和调整能符合宏观的整体利益。

效益职能——薪酬的投入是资本金投入的特定形式,是活劳动(通过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货币表现。薪酬就是必要劳动,员工不仅创造必要劳动价值,也创造剩余劳动价值。因此薪酬在形式上增值,产生了效益。

基于薪酬上述的基本职能,就可以设计和理解以下的薪酬分配方案了:

1.基础性薪酬。这部分相当于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岗位津贴,由于辅导员岗位工作性质比较重要,任务比较繁重,需要较强的风险精神,所以需要用特殊的岗位津贴来发挥调节职能,使优秀的员工乐于从事该职业。作为基础性薪酬,其分配要素为员工的职级、职称、学历、工龄、岗龄等。员工只要阶段考核合格,就可以获得。

2.平衡性薪酬。辅导员岗位本质上是一个“一员多岗”,在具体安排中工作量大小是不等的,有时偏差还较大。平衡性薪酬正是发挥了补偿职能和激励职能,鼓励辅导员多劳多得。所以平衡性薪酬的分配方法是,把辅导员岗位分解为主岗和副岗,每多兼一个副岗,就多获得一笔平衡性薪酬,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前提仍旧是考核合格。

3.发展性薪酬。这是整个分配方案中最有创见性的部分。发展性薪酬主要指向进修、科研,如果一名辅导员岗龄和工作业绩达到一定的指标,他就拥有某种进修的机会——如学历深造、参加培训班、外校调研等,费用按一定比例从发展性薪酬中支付。如果他达到了进修预设目标并且在工作中产生效益,他就获得一个信用等级分,追加到他的下一次进修申请中去;同样在科研中,如果一名辅导员成功地完成了前一次科研任务,他就可以获得一个信用等级分,申报下一项课题。这种分配方案对青年辅导员发展的推动作用特别大,因为在常规薪酬分配中,青年辅导员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而发展性薪酬一方面专款专用,另一方面额度要远大于普通的薪酬额度,对青年辅导员来说可以通过超常规的资源,来取得超常规的发展。

三部分薪酬的分配没有固定的比例,对一名辅导员来说,由于年龄、学历、能力结构的不同,甚至发展需求的不同,可以自己选择和调整获取的比例。例如,老教师由于在职称、工龄等方面有优势,可以从基础性薪酬方面得到实惠;中青年辅导员年富力强,可以从平衡性薪酬中获得回报;青年辅导员发展是第一位的,可以通过牺牲消费性薪酬获得资源性薪酬,从发展性薪酬中获得利益。这样,通过薪酬的再分配,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再分配。

【参考文献】

[1]王奕.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7).

[2]周先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五项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06,(3).

[3]晏苹.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比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5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显著,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摆在了高校突出的重要位置。高校辅导员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解决当前高校辅导员在指导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作用,对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1.高校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优势与作用

高校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容易和学生亲近、沟通。许多辅导员是从大一开始辅导学生直至毕业,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通过深人细致的观察分析,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指导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辅导员可以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时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规划,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技巧,实现顺利就业。

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发挥着联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工作中,辅导员将就业市场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根据就业中心的部署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同时将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对学生的就业跟踪和就业状况调查及时反馈给就业中心,以便学校有详实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工作研究,作出就业工作的全面部署。

2、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2.1高校辅导员缺乏就业指导相关专业知识,指导形式、内容简单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但是目前各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工作时间较短,大部分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在指导学生就业时,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协助校、院(系)两级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工作等方面。实际工作中向学生空洞的强调“考研”、“降低就业期望值”“讲诚信”、“不做假简历”等,而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有的辅导员甚至过分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给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导致有的学生盲目签约,而后毁约。有的辅导员不能引导学生理性对待考研,容易让学生认为考研是本科毕业唯一的出路,进而出现有的学生有业不就。

2.2高校辅导员职责不够明确,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积极性。

当前大部分学校没有明确辅导员职责,也没有明确的将指导学生就业纳人辅导员职责,没有制定科学的监督考核办法,没有形成整套切实可行的奖励机制。许多辅导员凭着对学生的爱、关心在默默工作。但也有少部分辅导员因为缺少监督考核,对学生漠不关心,从而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2.3高校就业工作部署出现偏差,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主动性

当前,由于国家职能部门对高校就业率的高度关注,给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学校在分割就业工作任务时,将每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分给就业指导中心和毕业年级的工作人员,在考核和表彰时也主要针对毕业年级的工作人员,忽视了低年级的就业指导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缺乏从低年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

2.4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过于繁重,影响辅导员指导就业工作的实效性。

当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部出台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系列政策,其中明确规定辅导员配备与学生数的比例在1:200-250。可见,辅导员所带的学生数之多,同时,由于辅导员处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第一,维系着学校和学生的正常联系,学校的每次活动、每项要求最终都要通过辅导员传达落实,尤其是学生解困、欠费问题、心理问题以及学校的安全稳定等都需要辅导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承担党团、行政、教学和科研等其他工作,每个辅导员的都肩负着巨大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因此,辅导员难以全身心的投人到全体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分散了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3.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3.1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丰富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

由学校进行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培训,是解决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缺乏,弥补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经验不足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将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作为辅导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要制定相关制度确保这项培训长期坚持下去,对受培训的辅导员要提出培训目标,对未达标的辅导员要调离辅导员系统。

3.2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职责,充分调动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学校在制定辅导员职责时,要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要制定科学的监督考核办法,除了要重视对量的考核,还要重视对质的考核。要尊重辅导员的劳动成果,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办法,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以此来调动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的积极性。

3.3学校应引导和督促辅导员树立系统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充分调动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工作的主动性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6

2008年4月,北京某大学应届毕业生赵丽签订了一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约定赵丽毕业后须在公司服务5年,违约金1万元。2008年8月,赵丽报到后又签订了3年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4个月,且在试用期内可以书面提出解除合同。3个月后,赵丽认为自己不适应这份工作,提出书面辞职,而公司向她索要违约金,赵丽向法院提讼。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很多单位和毕业生对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认知比较模糊,有的用人单位逃避签订劳动合同,不明确双方的各种权利义务,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有的毕业生也不提醒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跳槽”行为将不受用人单位约束,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根据《劳动法》规定:就业协议发生在学生毕业之前,作用仅限于对学生就业过程的约定,双方发生纠纷到法院处理,不适用《劳动法》,不受《劳动法》的特别保护。正式报到时,及时订立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协议也就相应终止。如发生纠纷,则应先诉至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及法院处理的依据是《劳动法》。当然,也不是说原来的协议条款都不管用了,就业协议中的有关条款应当作为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

二、心理危机

武汉大学生心理治疗中心给出数据:从2005年到2012年共收治970人次大学生患者,其中男生494例,女生476例。在病种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抑郁发作,427人,占44%;其次是精神分裂症,266人,占27.4%;第三位的是双相(抑郁和躁狂)情感障碍。

随着高校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国家已出台很多政策法规,特别是2013年5月1日实施的《精神卫生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精神卫生法》规定了三个原则和一个机制,涵盖疑似精神疾病患者的“送(送诊)、诊(诊断)、治(治疗)、出(出院)”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中都体现出对疑似病例的尊重。

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姚玉红博士认为,《精神卫生法》中“非自愿医疗”采取的是危险性标准,危险性要兼顾“即将发生”“后果严重”两个条件,不仅自杀、伤人、毁物的行为很危险,绝食、生活无法自理或者威胁他人安全也很危险。

三、社团管理

社团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思想引领方面,以兴趣为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易入脑入心。另外,学生社团能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展示平台,促进学生身心的高度和谐,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但近年也经常出现一些非法组织打着社团的旗号非法运营,威胁着高校的安全稳定。我们应该如何界定哪些社团适合学生参与呢?

首先,要界定其主体是否合法,即是否经过官方认证。

其次,要看从事的活动是否合法,社团从事的活动不能有悖于国家的法律法规。

四、辅导员法治化工作原则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对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和能力标准作了详尽的规定,辅导员不仅要具备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素养,还应该将法律知识作为日常工作的知识储备。依法治校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形成,高校辅导员要把自我学习和教育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充分履行职责,及时给予学生法律救济。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

1.知法――有法可依

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在学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并以法律为最高权威。所谓“法”,是指学校管理之法源,不仅包括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还应包括有关学校的法规和规章,如《大学章程》《学生手册》。

2.执法――有法必依

依法治校对学生管理的要求就是依法管理,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状态。所谓“治”,是指管理,而非管制,是管理和服务的统一,不是消极地运用法律来管治学生,而是指在辅导员工作中能动地开展依法管理、依法育人。不能把依法治校片面地理解为“以罚治校”,法律除了惩罚、警戒外,还有预防违法行为以及思想教育等基本功能。

3.育法――法治精神

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对于大学生法制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及意义;另一方面,努力为大学生创造法制教育的环境与条件,弘扬法治精神,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真正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7

为了进一步加强、改进和落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稳定的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国家教育部在中央16号文件精神出台之后,于2006年7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4号令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同时,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要求保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因为只有辅导员队伍的思想稳定、数量稳定、信念坚定,才能保证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整个队伍稳定性的缺失,这对高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的表现

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分为稳定性缺失和稳定性显性缺失两种,稳定形缺失指人未离岗心离岗,出工不出力,对辅导员职业不敬业,对辅导员工作不热忱,得过且过的,整个队伍较为涣散,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强。稳定性显性缺失是指辅导员离开工作岗位的非正常流动,造成辅导员数量不够,整体素质不高,最终形成能者留不住、优者进不来、庸者聘不下的非常态的队伍组织机制。本文具体从以下两方面来阐释: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职业思想不稳定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辅导员职业思想稳定是其工作热情高,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而当前我国辅导员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待遇低、出路迷茫是制约辅导员队伍健康、和谐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影响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笔者了解,高校辅导员真正热爱这个岗位的并不很多,表面上,很多高校每年都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了许多品学兼优的本科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来充实辅导员队伍,但一到学生工作实践中,由于面对工作时间不确定、工作地点不稳定、工作待遇不优厚的客观环境,大多数辅导员对在这样整天处理一些繁琐事务的工作环境里,感到十分厌烦,并且很快产生职业倦怠,于是想方设法通过转换岗位、调动工作单位或谋求深造等各种途径离开辅导员工作岗位。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一支较为稳定辅导员队伍,能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对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目前高校辅导员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职业思想不牢固、思想信念不坚定、工作不积极、情绪不稳定等消极因素,这对辅导员个体自身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整个队伍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显性缺失――非正常流动严重

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十八条针对辅导员的去留问题指出:“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许艳国指出:“这支队伍,应该是来去自由的,应该在动态中保持稳定,保持活力,要鼓励一部分专职辅导员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门人才,也要把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对有愿望有条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辅导员,要积极向这些岗位输送。”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既有高深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既有完善知识结构又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辅导员就更少了,这种窘况并不是整个辅导员队伍中缺乏精干人才,而是目前高校缺乏有效的辅导员用人机制造成了这类人才的大量流失,影响了整个队伍的建设和长期稳定,妨碍了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面的良性发展。辅导员承担着育人和管理的双重任务,没有教育经验和教育智慧是很难胜任这项工作的。目前,高校近几年引进的辅导员素质高、学历高、且大多有担任学生干部的经验,经过1-3年的锻炼,很多辅导员就可以成为这支队伍的骨干力量,这些辅导员一般都具备向其他岗位流动的条件,如果高校不转变思想观念,留住这些人才,到最后,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就很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很难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性缺失的原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6年在给各国政府的《关于教学人员地位的建议》中写道:“应当承认,改善教师的社会及经济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改善他们的就业条件和职业前景,是解决缺乏有能力、有经验教师的所有的最佳途径,是使完全合格的人进入教师职业或回到教师职业中来的最好办法”。而高校辅导员的经济地位、工作条件和职业前景总体上看来是不尽人意的,这也是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有三:

(一)辅导员经济待遇低下,职业吸引力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待遇都偏低,而且与专任教师相比,还存在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的现象。同其他很多职业一样,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声望以及社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的经济地位,经济地位不提高,甚至物质待遇比同级别教师或机关行政工作人员要低,即使学校给他们罩上再耀眼的光环,这项职业也很难有太大的吸引力,在实践工作中也很难发挥辅导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辅导员职业缺乏吸引力,一则会造成优秀人才很难引进来,整个队伍的素质也很难提高;再则会造成组织涣散,人心不稳,流动过快,降低工作效率,也更难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

(二)辅导员工作环境复杂,职业压力巨大

辅导员兼顾教书育人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双重任务,在面对新时期较为复杂的、变动不居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时刻要求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这务必对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有更高的要求,辅导员工作也面临着比较严峻的挑战。新时期的这一代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不少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理想信仰模糊、思想情感空虚、价值取向扭曲、心理素质不佳等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时刻注意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行为表现及心理状况,由于高校大多实行年级负责制,辅导员与学生数也大多超过1:200的比例,每个大学生个体的性格特征、知

识水平、心理世界也各有差异。要改变每个大学生的陋习,引导学生成才,这需要辅导员长时间付出艰辛的劳动。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寝室、教室以及校园的其他场所,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工作地点不固定,工作时间也不确定,真可谓“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甚至有时深夜也要处理紧急事务。由于辅导员经常要在不同、不固定的时空里转换,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所以辅导员工作负荷大、工作压力大,使得很多辅导员想离开这个工作岗位。

(三)辅导员社会角色模糊,职业出路迷茫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辅导员职责范围宽泛含糊,事务繁杂琐碎,工作中心不突出,工作绩效难以评价,加上身处学校管理机构的最底层,受多个职能部门的领导,辅导员很难获得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很容易被忽视,更多的强调的是辅导员的管理职能,辅导员也很容易沦为学校的边缘人物,得不到学校、社会的认同。甚至一些领导也认为辅导员不是以一种专业人士的身份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由于在学校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模糊,许多辅导员前途定位不明确,职业发展动力不足,极不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加上很难获得专业教师的身份和同等待遇,造成大多数辅导员心理上无归属感,工作上无成就感,有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发展的策略

稳定辅导员队伍要从提高经济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人手,真正实现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笔者认为具体应从三方面采取措施:

(一)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经济待遇

心理学家一般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某种动机引起的。因此,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工作行为动机能起到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通过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改变“出工不出力、干好干好坏一个样的工作局面,通过激励,激发辅导员的内在工作热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对其绩效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总之,高校应从辅导员的长远发展人手,积极为辅导员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建立符合辅导员劳动特点的津贴、奖励制度,合理给予报酬,使辅导员的劳动报酬与实际贡献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二)创设人文工作环境,改善辅导员精神面貌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8

职业就其概念来说,是社会分工出现的结果,是劳动者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就高校辅导员职业来说,“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1]。也就是说,高校辅导员兼具教师和行政管理两种职业角色,从管理体制角度来说,高校辅导员既受教师身份的约束,又受行政管理的约束。虽然这样可能会出现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的身份混淆,但从提高辅导员地位来说,这种界定无疑是积极的和必要的。从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情况看,可以说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的产生,是党和国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产物,同时这个过程是社会逐渐认同高校辅导员职业的过程,是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认同的过程。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一般说来,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入职的必要条件,是劳动者能否胜任并做好本职工作的决定性条件。劳动者职业素质越高,那么获取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职业素质一般包括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素质,先天素质是由遗传所获得的,而后天素质则是个体接受教化和自身努力的结果;就内容来说,职业素质一般包括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高校辅导员能否适应辅导员岗位,顺利完成岗位工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的重要条件。可以这么说,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越高,那么高校辅导员的执行力、胜任力及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就越大。由此,高校辅导员的价值感就越强,职业认同度就越高。

自教育部2004年16号文下发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正逐步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向。2014年3月,教育部思政司又下发“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目的是为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增强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为辅导员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路径和方向;为了进一步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范畴,逐步明晰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1]。“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提出将会对推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及我校辅导员职业素质基本情况

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界定,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特征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1]。由此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管理能力素质;这三个方面的素质内含了三个维度,即价值维度、知识维度和工作目标维度[2]。

高校辅导员的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等,如要爱国守法、敬爱师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等;专业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知识的学习与创新等,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务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管理能力素质包括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结合相关调查和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以上关于高校辅导员的三个方面的素质都非常重要,但就工作的绩效和影响力来说,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在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管理能力素质,再次是专业知识素质。但对这三种职业素质进行排序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时一定要按照这种顺序进行培训和提升,具体如何进行培训和提升,后文将会进行论述。

根据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处提供的统计数据,我校目前共有专职辅导员29人(不含新进教师兼职,按照笔者所在高校有关要求,新进教师需先做一届辅导员),其中硕士及以上21人,中级以上职称4人,教育学相关专业6人。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按照“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所要求的高校辅导员三个方面的素质,结合近年来我校学生的管理情况,可以看出,我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最需要提高的是专业知识素质,其次是管理能力素质。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理路

职业化与专业化是相互关联的,职业化是对劳动者的外在素质的要求,专业化是对劳动者内在知识的要求。因此,结合笔者所在高校辅导员情况,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提升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构建协调配合机制,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是个体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职业认同感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的强弱,同时也是个体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对该辅导员职业正向评价的作用,又有辅导员自身兴趣、爱好、志向追求的作用;辅导员职业认同中的归属感,是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克服了辅导员职业的外在性、异己感,从而把自己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同所从事的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内在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2004年教育部16号文下发以来,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有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负责部门有宣传部,负责理论课教学的有思政理论课教研部,系部有专职副书记,负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专职辅导员。另外,按照相关要求,各部门和各科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职责,可以说管理体制是健全的。但从实际工作运行上来说,我们尚未建立思政教育队伍协调机制,主要表现是,第一,队伍之间协调机制不健全,如负责教学的思政教研部如何与辅导员建立协调机制,从而防止出现教师授课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整体性德育模式没有建立,如有些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未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甚至背离,于是就出现“辅导员卖生姜,个别老师说不辣”的现象;第三,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职责范围不明确,如经常出现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任何部门都可以也都会找到辅导员落实,这些工作有些是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有些却未必是,这样就出现辅导员疲于应付的问题。以上这些都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成就感和辅导员职业的归属感,从而必将影响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因此,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协调机制,应做好顶层设计工作,作为高校要做到:第一要建立队伍协调机制,如定期召开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论坛;二是成立辅导员协会,目前我国很多省份已经成立辅导员协会,主要目的是让辅导员找到归属感,同时大家经常交流和研讨也能促进工作的开展;三要明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

(二)健全辅导员准入和培训机制,促进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

前文指出,按照“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管理能力素质。但一般来说,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相对稳定,专业知识素质可以通过培训或自学提升,而管理能力素质则需要进行培训或锻炼。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9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3 ― 0147 ― 03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大致表现在爱生包容、尊崇公德、廉洁自律、履职尽责、民主公正五个方面〔1〕。师风即教师的教学、学术作风,是教师道德的外在反映。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仅是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师作风的建设,还要不断增加新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德”充实于辅导工作之中。在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之际,于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他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要以“四有”为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建设者也是直接教育者,是大学生形成理想远大、追求真理、知行统一等品质的航标。为此,高校辅导员应该以“四有”为标准塑造高尚的师德,并落实在自身的行动上,营造出良好的风气。

1.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保证〔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入。”这就指明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当是辅导员,只有高校辅导员的品德高尚才能保证教育改革的有效开展,切实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以提升高校竞争力。

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着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直接关联者,辅导员应该首先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道德情操、关爱每位学生,不触碰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的高校教师师德七条“红线”。“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辅导员带头营造良好的师风氛围,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辅导员高尚的道德也能感染学生,从而在是非曲直、善恶、得失等方面为学生作出榜样,培育出拥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健康青年,进而保证高校人才输出的质量〔3〕。

2.当前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现状

从我国高校教育质量以及人才输出的现状来看,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师风主流思想处于较好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拥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损害国家利益;配合基本的教育活动,不违背职业要求;关注优秀的学生表现,不侵犯学生权利。

然而,近几年来,在这些良好的师德师风现状下却渐渐蔓延出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一些大学领导搞起了,将教育改革经费、科研经费不当使用;少数高校以扩招的名义乱收费;个别教授的研究生论文弄虚作假;极少数教师惨无人道地把黑手伸向无辜少女等,这些现象的产生引起人们对教育者师德师风问题的倍加关注。分析发现部分高校辅导员也或多或少存在这些方面的师德缺失行为,造成了一些较为消极的风气:

1.政治理论浅薄,核心价值观尚未内化

五四青年节时,在北京大学的座谈会上阐述:“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德”是否深入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形态乃至日常工作呢?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都能够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在国家问题上能够认清要害,不做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但是政治理论知识尚且浅薄,而且不能将理论转化为内在观念,还不能让这种政治素养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中不够严谨,经常性地以工作忙、理论学习枯燥等为由逃避学习;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一些辅导员的个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渐长;自身的道德素养尚且缺乏,对学生的教育也不具有深度,不能在学生面前起到为人之师的模范作用。

2.岗位意识淡化,职业目标感有待提升〔4〕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的引导者、监督者、实施者。然而对于某些高校辅导员,他们在选择辅导员这个职业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偶然性〔5〕。对于某些高校辅导员而言,他们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尚未规划,有满足于现状的思想,创新意识不足,缺乏职业目标感。

“不主动找事做,不愿意找事做”是工作多年后的高校辅导员普遍的懈怠症状。工作处事不谦和、工作要求不严格、上下班时间随意等都是岗位意识在淡化的现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该采取措施激发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建设更好更有效地发挥他们的独特作用。

3.业务内容繁杂,师生间交流还需加强

辅导员工作本身日常事务繁杂,再加之个别辅导员还要承担院(系)党务、行政等工作,于是“杂”成了辅导员工作的突出特点〔6〕。工作长期繁杂化,辅导员要兼顾的事情虽小却多,最终的结果就导致了“累”。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没有精力去与学生进行单独谈话或者下寝,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为缺乏。日积月累的,辅导员能够了解到的学生情况只有个别在学生工作中接触较多的,与学生的接触方式大多用QQ、微信、电话、短信等快捷平台直接进行工作安排部署代替了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其间缺乏了真实情感的交流,不能很好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3.高校辅导员不良师德师风产生的原因分析

1.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时期的改革下,部分高校辅导员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职业道德观产生偏差〔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产品分配采取按劳分配的基本分配方式。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具有长期的复杂性,理应获得相应的社会经济回报,但现实获得的报酬与所应得的存在一定的差距。高度社会压力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却未劳有所值,这对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存在着较大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是辅导员的未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群体中开始弥散着着奢靡之风,出现享乐主义,对工作的热情度渐消,不愿意干繁而杂的工作。

2.高校制度不健全、不够人性化

制度的健全性及人性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督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高校在对辅导员的思想素质教育管理上依然偏形式化,管理力度不到位。虽然开展了较多的思想教育活动,但是活动过程中由谁来监督、由谁来总结都不够明确,最终的收效不尽人意。二是辅导员工作的分配不够人性化。辅导员本身工作存在多而杂的特点,还有个别辅导员要担任院内的其他行政工作,导致自身没有精力去充实思想道德精神。再加之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扩招,学生明显过多,辅导员不够用,一个辅导员面对的工作不再是一个班级而可能是好几个班级。辅导员本职工作的完成不够到位,不能够顾及学生的整体发展。总之,这种工作安排的不人性化在一定程度辅导员上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了影响。

3.辅导员职业道德意识不强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中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8〕。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职业信念动摇、思想政治理论薄弱、敬业精神淡化等。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本身具有盲目性,有些辅导员最初的职业定位并非在学生工作上,只是因为诸多原因而被迫选择了这个岗位。在入职后把辅导员的岗位当做临时岗位对待,能强化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或不乐于学习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大体上,多数辅导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还处于薄弱阶段,成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一大阻碍。

4.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路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实现优良品质的内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的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道德的标尺〔9〕。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谈到,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之为品德。高校辅导员的某些品质还存在于表面,且不能稳定的长期表现出来。高校在对于辅导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路线活动时,要加强辅导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通过这种认识的加强来实现辅导员对待职业的优良品质内化。也就是把辅导员观念里“讲政治、懂教育、敬业、有责任心”等优良品质真正转化成内在的、稳定的道德品质,与此同时加强新观念、新品质的塑造转化。

2.以政治经济制度为调控,带动职业归属感形成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只有人的生理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才会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长久以来,高校辅导员被誉为“生活保姆”“高校消防兵”“服务员”忙碌于日常工作中,但是由于多劳却并没有多得的缘故,一些辅导员达不到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而缺乏职业归属感,失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财富的动力〔10〕。生理需要的满足就要求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分配,加大教育投入,让高校辅导员工作者能够劳有所得。只有平衡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杠杠,让辅导员劳有所得,辅导员才能专心致志地投入教育工作,形成职业归属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教育事业出更多力。

3.以学校人文关怀为基础,促进职业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辅导员师风师德建设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11〕。学校通过营造人文关怀的温馨氛围,完善辅导员培训机制,给辅导员职业较多的发展机会。学生工作是一项要求细致而繁杂的日常性工作,需要辅导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校辅导员多数处于而立之年,将最美的青春投入在大学生教育事业中。学校应切实关怀,明确为辅导员提供在职级、岗级、培训等上的发展机会,适时给辅导员的学生工作提供支持与鼓励,以保证教育工作的质量。

人文关怀之下,高校还应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实施合理的辅导员管理、考评体制,保证辅导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各高校应将辅导员的角色恰当定位,由特定的部门给辅导员部署相应的工作,而不是各个部门均直接给辅导员安排工作,导致辅导员成了学校的“勤务兵”〔12〕。只有让辅导员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才能使得辅导员能够认可本职业、并且体验到职业幸福,从而更愿意去保证以持久保持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来完成教育工作〔13〕。

4.以外力监督示范为辅助,形成双向推进的机制

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的建设还离不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群体的外力监督〔14〕。教育部制定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高校应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和惩处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六大长效机制,将师德教育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在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的建设中,各大高校也应该根据《意见》精神制定符合本校的考核制度,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来促进辅导员精神境界的提升。利用监督制度将辅导员职业道德的他律过程转化为自律,从而形成自身真正的道德品质。

〔参 考 文 献〕

〔1〕程德华.高校辅导员师德心理结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3):71-75.

〔2〕张雪霞.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D〕.河南大学,2006.

〔3〕徐坤鹏.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06):41-43.

〔4〕曹砚辉,谭来兴.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初探〔J〕.教育探索,2010,(04):115-116.

〔5〕陈占芳.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研究〔D〕.厦门大学,2014.

〔6〕周静,于葳.提高辅导员师德修为做好学生成才引路人〔J〕.成功(教育),2011,(06):220-221.

〔7〕王利,刘群英.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师风建设热点难点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32.

〔8〕朱大琴.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_朱大琴〔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08):69-70.

〔9〕王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培育和践行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3.

〔10〕姚勤.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43-45.

〔11〕余小军,雷鹰,蔡繁,等.浅议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师风师德建设〔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6):73.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10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高校思想政治队伍的组成离不开最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对辅导员的相关地位、角色、功能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对于大学生班主任角色认识的研究相对缺乏。为了厘清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的区别,保证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各司其职,顺利且高效的完成各自的工作。因此要对大学生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实现进行深入研究探讨。

1大学生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05意见)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近年来,有些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班主任的角色探索,作为创新的出发点,若干高校让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作为低年级学生的班主任。这些学校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担任班主任会对低年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相当熟悉,会比较了解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也比较接近,沟通相对比较容易,思想工作的效果也会比较好。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展开,其问题也凸显出来,首先是学生班主任的学生角色与班主任的角色协调问题,高年级的学生作为班主任,他们的精力必须放在学习上,他们面临着就业、考研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好班级各项工作,这肯定在完成学生管理工作中产生影响;其次是学生班主任管理的连续性问题,按照高校从大三优秀学生中挑选班主任这一制度,班主任在大四就要离校,这使得班主任通常任职期限为一到二年。当班主任离校后,其所管理的学生已经到高年级,原有已经相对熟悉和磨合的状态不再存在,需要学生重新去适应。同时,这对于下一任班主任老师来说,交接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使得接下来的学生工作不太有连续性。因此,学生班主任作为长期的制度化是不具有可能性的。《05意见》指出,班主任应从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中选聘,原则上应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有些高校实施由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制度,主要是从所带班级专业教师中选择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责任心强、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作为班主任。首先,保证了在学生大学四年管理时效的连续性,不存在中间班主任更换的问题;其次,保证了班主任与学生思想沟通的深入性,这是由于青年专业教师作为他们所在班级的专业教师,在教学时与学生有专业亲切感,同时又在年龄上与他们接近,没有年龄疏远感;最后,由于青年专业教师的班主任负责范围仅限于一二个班级,这使得他们能够在教学科研范围之外,有足够精力完成班主任工作。因此,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制度是目前最理想的。

2大学生班主任的功能失调

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很多高校没有聘用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仍然是由辅导员兼任班主任,即一个辅导员管理一个学院(系)整个年级的学生,同时也是整个年级每个班的班主任。学生人数众多,辅导员事很难对于一个班级情况全盘了解,更谈不上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辅导员自身工作的压力,使他们的工作难以深入细致,只能疲于奔命的完成上级任务和整个年级的思想政治工作。另外,辅导员具体的班级事务,大到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各种琐事都需要去处理。学生会觉得辅导员并没有尽到一个班主任所应尽的义务,而对辅导员有生疏和排斥感,这样不但使辅导员的工作更加难以深入进行,无法保证班主任的工作能够有效完成,使班主任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使班主任并没有有效发挥其功能。2.1思想释疑解惑不及时。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快速化,大学生对社会问题认识的难度增大,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实践和认识的局限,制约着其对问题的准确判断和清晰认识,使困惑、迷茫和不解成为生活中常见现象。长期不解的思想疑惑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郁闷,进而影响学生积极的学习生活和处世态度。在高校环境中,作为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培养,那么,首先,就要做好思想方面的释疑解惑的工作。然而,现有许多高校没有专职的班主任,更谈不上来履行这一重要功能,即使有些高校有专门的班主任老师,也不一定能及时做好学生思想方面的工作,实现其对学生思想的释疑解惑。2.2品行培养提升不到位。品行培养提升功能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认知及其行为水平的作用。但是,矛盾必须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超出了其应有的张力,它就会从社会思想发展的动力转变为阻力。将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发展要求的矛盾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责。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承担这一职责和使命。班主任承担着向学生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而使学生可以交接、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要求,并将之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的思想行为不断趋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责任,也就是对学生品行培养的提升工作。然而在现实的高校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品行方面的培养做得并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应该履行的这一功能。2.3科学文化教育不重视。在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的班主任对学生科学文化的教育并不是都很重视,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包括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素质,科学价值观。科学文化教育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文化素质,科学价值观。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教育内容,同样需要班主任老师不断的进行教育和指导。因此,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有着最直接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并不是都能够有效实现这一功能。2.4劳动技能培养不充分。班主任在教育任务上,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从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使学生深刻了解到,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是学生全面发展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然而在现实的高校中,班主任没有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应该履行的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这一功能。2.5心理健康教育不积极。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话题,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班主任应该尤为重视。在现实的高校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不够积极主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仅限于说教,并没有解决学生如何能够自我教育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充分发挥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应该履行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这一功能也未实现。

3大学生班主任的功能实现

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制订的各项教育要求和教育计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班主任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高校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充分实现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各项相关功能。3.1运用正确方法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对教育对象释疑解惑的职责,即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破解教育对象思想中的疑点,排解教育对象认识上的困惑,帮助教育对象用正确的思想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责任。从而充分实现对大学生德行培养提升的功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解惑功能做了集中阐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总书记从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解惑功能和职责。因此,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当中的一员,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更好的发挥帮助大学生进行解疑释惑这一功能。3.2引导学生在知信行过程中形成实践。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对大学生德行培养的教育功能。也就是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素质。班主任在此过程中,可通过三个阶段完成。首先,向学生传授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懂得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有意义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合乎人性的道德观,从而解决“知”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导的环节,帮助学生获取有益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其次,班主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根据思想道德方面的理论知识。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变成现实的存在。将这三个环节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从“知”到“信”再到“行”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实践的环节,在知-信-行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班主任通过这三个阶段使学生行为素质得到培养和提升,即正确且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3.3提高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承担着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教育功能,班主任可具体通过传授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增强识别各种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能力,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牢固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不迷信权威,保持思维的独立性、敏锐性、辩证性、发散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4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劳动技能素质教育包括劳动技术的教育和劳动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劳动技术是劳动者参与社会劳动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等。班主任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完成劳动任务。劳动能力是劳动技术的基础,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除了学习和掌握劳动技术以外,还必须培养和锻炼自身应具有的劳动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加强劳动技能素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还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劳动技能丰富和完善自身,实现全面发展。3.5通过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班主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和培养。首先,班主任要正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其次,班主任要有根据理论认识及经验积累,客观判断出学生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再次,班主任要有指导或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营造积极、健康、民主、安全的班级氛围,关注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并能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学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自我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适应了构建和谐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而顺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实际问题。

4结论

综上所述,班主任对一个班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高校在保证聘用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角色的同时,应该使班主任能够有效且高效完成本职工作,充分实现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相关功能。使高校大学生健康且顺利的完成大学生活,为不断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大学生做好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Z].

辅导员劳动教育例1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91-02

收稿日期:2007-02-10

作者简介:蒋礼文(1969-),男,重庆垫江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岗位往往被当作职业驿站,不是作为一门独立而稳定的专业化职业而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这支队伍向职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是现实亟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HTSS](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够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既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这就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二)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需要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必须适应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部分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能力素质等还不能对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落后于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任务艰巨,琐事与正事相互渗透、难以区分。所以,要适应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设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稳定的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使得这支队伍难以较好地完成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主要由本科毕业生和部分研究生担任专职辅导员,另外一部分由在读研究生、博士生、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其在职期限一般为1至4年不等。另外,由于在职辅导员中有些人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待遇未落实等多种原因,使得他们也不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所以,要建立和健全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体系,激励辅导员长期潜心于辅导员实践与理论研究,形成一支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视辅导员岗位为长期职业的职业化队伍很有必要。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认识不统一

2005年7月2日至3日,在清华大学由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高校德育论坛――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讨会上,对于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焦点集中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与“双肩挑”辅导员制度的关系问题。认识上的不一致,影响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二)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不健全

尽管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指出了高校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但与之配套的诸如职业资格以及职称晋升等政策性规定还未出台。同时,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也没有落到实处,辅导员队伍在聘用、提升、培养、待遇方面得不到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临分流、转岗的压力,职业前途比较模糊,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价值。所以,绝大多数辅导员只是把本岗位看作自己职业生涯的短暂过渡,任期结束后就奔赴其他更有“前途”的岗位,这从根本上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三)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措施不具体

部分高校在落实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方面措施不具体、不科学。首先,辅导员职务、职称评定办法欠缺,晋升道路狭窄。高校教职工的晋升途径主要是行政职务或专业技术职称两个方面。一般来讲,辅导员的最高行政级别是科级,特别优秀的升为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副处级)。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不方便用课时来计算,而辅导员也无暇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其次,对辅导员工作成绩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制定和颁布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

1.建立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

劳动部、人事部的《职业资格证书规定》中指出:“所谓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前者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后者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准入制度,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辅导员职业应依据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学科背景、学历层次、道德水准、工作能力等方面来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制度。

2.建立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

建立职业化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设立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序列(初级、中级、副高和正高职称),按教师职务要求聘任专职辅导员,并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可以较好解决辅导员职称评定方面的困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总的评聘指标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专职辅导员教师职称的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对专职辅导员晋升思想政治教育职称系列单列指标。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性强的特点,注意考核专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政策水平及工作实绩。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表的论文、取得的成果,应等同于教学科研方面的论文、成果,作为评聘职称的条件。新的辅导员职称评定制度的建立,对于解决好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聘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方面的专家,无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对辅导员待遇的政策性规定

《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在岗位津贴、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向辅导员、班主任适当倾斜。”要通过合理调整校内奖金、酬金分配办法,使辅导员实际收入高于本校相应职别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要划拨相应的经费支持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立项、申报,并做好科研的组织、监督、验收和推广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管理体制

1.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

劳动保障部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指出:“所谓职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建立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是优化辅导员队伍,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保证辅导员队伍肩负起大学生健康成长历史使命的首要环节。要严格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优的总体要求,建立起规范的辅导员选拔途径、培训制度、招考程序以及管理制度,把好入口关。要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际,采用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以公开招聘和资格认定为主的准入办法,由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专家、学者、学校有关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基层用人单位负责人等组成考核班子,遵循公开、透明、公正、规范的原则,借鉴后备干部选拔方式,对辅导员的聘用实行严格规范的考核、考试、认定,对合格的候选人实行任前“公示制”,应像教师职业准入一样,实现辅导员入口专业化。

2.明确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

按照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校紧密配合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对高校辅导员管理可以建立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建立由校级党委领导、组织部、人事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及各院(系)负责人组成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确定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远期规划,审核各院(系)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评估计划落实情况。对辅导员队伍的构建思路、教育、培养、管理、考核、晋升、奖惩等规划,由各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在广泛征求院(系)级意见的基础上,由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定。其中,学生处既是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部门,又是各院(系)学生工作的牵头与指导部门,发挥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的“桥梁”作用。院(系)级学生工作管理机构负责本院(系)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并负责本院(系)辅导员的具体培养、指导、管理、考核等工作。辅导员队伍从属于学生处与院(系)党(总支)的双重领导,校院(系)两级管理机构职责分明,各负其责,使学生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辅导员培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