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21 14:39:21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1

二、现状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语文课堂语法知识讲授的状况,笔者对所在县2005级高一年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见文后表。

通过分析该表,我们可以发现,初中阶段对语法知识的讲授是不乐观的,与此相对应的结果是学生语法知识基础薄弱,绝大部分人连基本的常识如语法的概念、特点、句子成分及句子划分等都不太明确。据笔者了解,此种状况不仅仅存在于我县,忽视语法知识讲授的现象在整个中学语文课堂都比较严重。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

首先,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造成了广大一线教师对语法知识重要性的误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未直接提出语法知识的地位及教学要求。作为指导一线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理应对语法知识这样重要的内容提出明确的目标,作出具体的要求,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及语法知识的地方就非常少,这里摘引三处。一是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第13点的内容,“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二是“写作”部分第8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三是教学建议“关于阅读”部分,“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这三处内容,一方面承认了语法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确说不必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再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其核心内容是“课程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在这两大板块中,均未提及语法知识,更没有明确语法知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共有五个模块,但是“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必修课程中未见语法知识的影子。选修课程共有五个系列,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似乎与语法知识有所关联,但“课程目标”一节中对“语言文字应用”的要求也未提及语法知识,只是强调“应用”。课程标准都未提出要求,教师忽视语法知识教学,也就情有可原了。

其次,应试教育的思想导致了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某些急功近利的错误认识。语法知识被安排在初中教材的附录里,“附录”的地位,已有某种被“冷落”的“命运”,既然是“附”在后面,那就可视为附加的(这种分析并非强词夺理),就可以“灵活处理”。初中虽然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但中考的存在是高悬于初中老师头上的一把利剑(其威力并不亚于高考),既然是考试,那就得讲成绩,“考什么就教什么”似乎成了提高考试成绩与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再加上现在的考试又总是那么强调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又好像只能体现在灵活应用上,似乎记忆并不是一种能力,似乎谁命记忆类的题谁就会落后。因此,现如今的中考试题已不再出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题,实际上,间接考查语法知识的题已是少之又少。中考试题中语法知识考查题的缺位必然导致初中语文课堂对语法知识的漠视,而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初中学生对语言的“伪语感”与“超感觉”,理解语言不懂得从语法角度进行切入、感悟,那只能是“跟着感觉走”,走到哪算哪。

第三,语法知识本身的特点也让广大师生望而生畏。作为知识性教学内容,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讲授语法知识,如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也比较难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无论是演绎还是归纳,课堂沉闷的气氛在所难免。另外,高校师范专业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教学过于艰深,针对性不强,也使得不少语文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自身储备不够,底气不足,难以胜任有效的语法知识讲授任务。

三、设想与建构

笔者认为,在高一阶段以专题化的形式进行语法知识讲授是比较合理而现实的。

前文已提及,高一年级位置比较特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高一学生有了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基础,对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特点有了更为直观更为理性的认识,语文基础更为扎实。另外,不管初中老师是否系统集中地进行过语法知识教学,高一学生都应该对语法知识有所接触,有所了解。此时进行语法知识讲授,学生理解能力增强了,更易于接受,教学效果较之初中会更好。

专题化讲授,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系列化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包括古代汉语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及知识,可以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明确化、清晰化,最终更好地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

语法知识专题化的建构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2

长期以来,高三传统复习模式往往是大量的试题训练,反观复习效果,其实不佳。究其原因:

1.注重考点复习而轻视回归教材

进入高三,不少语文教师一味埋头于考点复习之中,置教材文本而不顾。殊不知高中语文教材,不论是必修文本,还是选修文本,它们都承载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学科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而全国新课标卷,则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四基”要求。高三一轮语文复习应两手抓,既抓考点复习,又抓教材复习。研读考纲,把握考试的内容与结构,回归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四基”。

2.注重教师讲析而轻视学生主体活动

高三语文课堂,学生依然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纵观我们不少的语文课堂,教师仍津津乐道于讲析,甚至一讲到底,全然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活动。记得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过:“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已的发现并转化为已有的知识”。高三语文复习课堂,应该构建共生课堂,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知识点的归纳与整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互生”的学习体验活动中认知、发现、感悟,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3.注重语言运用与阅读训练而轻视作文的有序训练

全国语文新课标卷命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而表达能力的考查占71分(分别为第16、17、18题)。语文重基础,提高靠作文。因此,一轮复习中在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的同时,一定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作文的复习与训练尤为重要。作文的复习不可随意打乱仗,应合理安排,有序进行。一轮复习与训练的重点可设置审题与立意、文体与结构、语言出采与素材积累,最好每周安排一节作文课。设计好作文复习与训练的作文学案,结合近三年高考作文题型加以导练,用高考考场满分卷加以示例,让学生有具体真切感受。学生有借鉴,有模仿,有启迪,使学生树立“作文不可怕、作文我能行”的信心。

4.注重考题训练而轻视对考题的研究

高三一轮复习中,不少教师往往不加选择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而试题的陈旧、重复,甚至与高考考题相差甚远,他们视而不见,不“运用脑髓,自已来拿”,让学生“囫囵吞枣”,其结果,复习效果与考试成绩也就不尽如人意了。

有责任、有经验的高明教师,进入高三复习时,他们往往对当年高考各套语文试题(2016年共八套,全国卷三套,其他自主命题的省市五套)详加研究,寻找高考命题的特点、趋势,剖析高考考题考查的内容、能力及题型特点,让自已的引导与复习能真正“瞄准高考”。

高三语文教师,进入复习阶段,应该加强对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同时还要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如高考常考点“成语使用”,2016年全国卷(I)命题题型略有变化(变式),变为多则成语分组考查,增加了难度。再如常考考点“语言连贯”:就单选题而言,全国新课标卷主要有两种题型,一种是“衔接式排序题”(2015年以前),难度教大,一种是“语句复位题”(2015年),难度降低;就填空题而言,全国新课标卷主要题型是补写语句,补写三句话,每句12至15字不等,连续五年考耍几乎是一道必考的“大餐”。教师多研究高考真题,复习时成竹在胸,学生的训练就不会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精选准练,复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二、复习策略

进入高三复习备考,切不可天马行空,毫无章法,更不可一味依赖单一的“复习资料”,思想懒惰僵化。高三复习备考应该是动态的、立体的,因时而变,因事而化,要不断创新复习方法。

1.制定详实计划

进入高三复习备考,可谓千头万绪,似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那么多的语文知识,那多的考点要求,加上十几本高中教材,如何展开复习呢?这时一定要忙而不乱,繁而有序,制定好合理详实的复习计划。

首先是教材复习计划。教材文本如何复习,复习哪些内容,重点是什么,采用何种复习方法,如何落实好教材的能力要求和语文素养要求等等,缜密思考,统筹落实。

其次是《考纲》的考点复习计划。制定考点复习计划要特别关注哪些是全国新课标卷考查的重点考点,哪些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计划既要全面覆盖,又要突出重点考点、高频考点,切不可平均用力。

其三是学生自习复习计划。不少高三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也缺乏语文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学生的自习,特别是早自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自我复习有序进行。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好早自习复习计划,正告学生:或教材复习,或语文知识复习,或考点知识复习,或朗读、背诵文段。学生每天有具体任务,又有章可循,日积月累,自我复习定会收到效果。

总之,复习计划不可单一,要全面,要有层次、阶段性,做到合理、科学、有效。

2.构建知识网络

高中语文知识按考纲要求,大致可概括为语音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词句及语段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古代诗歌知识系统、文言文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和写作知识系统等。因此在语文第一轮复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各系统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复习的知识点与所属的知识系统横向联系,再将语文的各个大系统知识纵向联系起来。如此纵横交错,不断积累完善,便能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从而提升能力,学生答题便能更好地寻找解题的依据。

3.注重利用教材

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最典型的例子,抛开教材搞题海战术是本末例置。2016年全国新课标颁布的《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与要求”中明确规定:“必修课程中语文1至5五个模块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对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因此,教材既是教学之本,也是复习之据,教材复习的重点应该是词语知识及积累,相关语文常识与文体知识,文言文与古代诗歌,规定背诵的段落、篇章,以及优秀篇章的结构思路、表现手法等。此外,也可将课文的内容作为写作素材。如庄子、陶渊明、苏轼、桑地亚哥等中外的人物都能让我们产生对生命价值的看法,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既能充实作文的内容,又可增加作文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

4.突出能力培养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特别注重突出能力立意,强化语文素养的考查。高考命题给我们启示是:紧靠一味大量的试题训练是不行的,语文教学也应“不忘初心”,必须回归多读、多写的正途,必须把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当作核心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比如论述类文章阅读,学生往往不易把握。教师要指导学生怎么读:第一步,全神贯注,快速阅读,第二步细读勾划,划出关键(划观点句、中心句、总起句、总结句;重要概念词、时间词,限制词、指代词等),第三步,理清思路,把握主旨。学生阅读如果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会提逐渐提升,也为学生答题提供了寻找解题的依据。

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首先要对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然后在信息区间分层探寻勾取,运用同类合并、异类并列的方法进行归纳。信息筛选与整合,这是高考必考的能力要求。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古诗阅读与鉴赏的能力、作文审题立意与快速构思的能力。

5.重视学生积累

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积累尤为重要,有了平时的“厚积”,才有高考的“薄发”。

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尤其是成语。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以组考查成语,扩大了考查的范围,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丰富的成语语料。教师可指导学生课外搜集成语,分类整理,积累成册,并能有意识地在作文中运用,增加作文语言的文采和意蕴。

指导学生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虚词、实词、文言句式、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让学生分类整理。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3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1本学期是高三最后阶段,这学期的任务重、压力大,从学生情况看,绝大部分学习目标明确,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从学情出发,中后层的人数较多,学生的基础和能力较弱,且学生普遍都有轻视语文的思想,极少在自学时间学习语文,更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故而造成阅读水平提高不快,知识面窄,思路阻塞,文章洞;而基础不扎实又导致了语文迁移能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在紧扣“考纲”,研究考题,把握方向,讲练结合,培养能力的指导下,拟订计划

一、教学安排

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按三个月安排教学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X月X日至X月上旬。本轮复习的要点: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二是以专项复习为主,综合复习为辅,注重能力训练。

第二阶段:X月中旬至X月中旬,以综合练习为主。综合有两条线:一条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一条是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综合。

第三阶段:X月X日至X月X日,查漏补缺,调整心理,铆足干劲,冲刺高考。

二、主要措施

在语文复习应考要注意这么几点: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而不能摆花架子或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

2、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练之有“法”,除了有训练量的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题型研究,给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解题钥匙。

3、重视“语用”训练。

语言情景题(改病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变换、仿写、选择,语句扩展,语段压缩等等)要有专题突破的措施,总结规律,强化技巧,落实操作性训练的.“序”和“量”。

4、作文训练要到位。

“写作能力永远是语文能力的半壁江山”且高考的份量重,而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关键在练。本学期力求做到每周都有作文或写作指导。做好以下工作:

(1)、解决学生“巧妇无米”之难,积累写作素材。

(2)、抓好审题立意,避免偏题离题。

(3)、根据学生实际订出写作目标,例如层次低的要求做到观点明确,结构清楚,有材料,层次高的要求能辩证分析问题。

(4)、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所长,指导写作不拘于一种文体。

(5)、抓好写作的文体感,特别是b班的学生,避免写出“四不像”的文章。

(6)、精选例文,除了高考滿分作文外,不妨将各档次的文章也印发,让学生有个借鉴。

(7)、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注意从身边,从报刊杂志上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由此积累学问知识、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的语句。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2高三下学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学生的复习计划以及学习计划,所以高三语文教学计划的重点也应该在这两个地方。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所教高三X、X班是学校的普通班,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语文基础较差,最令人尴尬的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把语文学科当成一回事,普遍都有轻视语文的思想,极少在自学时间学习语文,更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故而造成阅读水平提高不快,知识面窄,思路阻塞,文章空洞。

二、教学设想

1、研究考试大纲,加强学习。

认真研究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并将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认真做了一遍,试图从中寻找一些考试规律,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且及时加以落实。

2、狠抓专项复习,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主要进行专项复习,夯实基础。

3、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学情,采用了“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

4、落实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要抓住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授课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实效性。

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问题

以最节省的时间换取最高效率,是我们的愿望。

1、复习以学年时间安排的内容为主线,将按照高考试卷结构分模块复习。

2、为学生精心挑选出质量较高的训练题,争取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3、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解题规律、解题方法,特别是梳理知识点进行单项训练时,老师切忌只是宣读答案的机器,点评练习,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主要实际问题,并将出题者的意图、目的、惯用的手法告诉学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教会学生解题方法,

4、语文靠的是积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半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而学生在繁忙的学生中总是忽视语文,为在课外争得时间,把部分训练题、部分作文、放在课外完成,教师要严加检查,务必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学习语文。

5、加强阅读训练。

没有足够“量”的阅读积累,就想通过试题训练产生“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因而,各类文体的阅读贯串在整个高三的复习中。我们知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可随之提高,更能带动写作,且高考阅读份量不轻,因而抓好阅读是复习的一个重点。

6、依照《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将出题者惯用手法告诉学生,如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偷梁换柱、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歪曲观点、漏掉条件等等。

尤其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分析、综合、推断,将字面上写而未透的内容明朗化。克服学生回答问题时只会抄原文,不懂提取组合加工原文的毛病。

7、本学期,语文科要加强综合性训练,练速度、练能力,通过训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8、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注意从身边,从报刊杂志上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由此积累学问知识、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的语句。

9、写作方面,解决学生“巧妇无米”之难,积累写作素材;

抓好审题立意,避免偏题离题;根据学生实际订出写作目标,例如层次低的要求做到观点明确,结构清楚,有材料,层次高的要求能辩证分析问题。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3一、教学安排

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学期的教学计划。本学期按三个月安排教学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月28日至4月上旬。本轮复习的要点: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二是以专项复习为主,综合复习为辅,注重能力训练。

第二阶段:4月中旬至5月中旬,以综合练习为主。综合有两条线:一条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一条是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的综合。

第三阶段:5月10日至5月30日,查漏补缺,调整心理,铆足干劲,冲刺高考。

二、主要措施

在语文复习应考要注意这么几点:

1、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

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而不能摆花架子或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

2、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练之有“法”,除了有训练量的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题型研究,给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解题钥匙。

3、重视“语用”训练。

语言情景题(改病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变换、仿写、选择,语句扩展,语段压缩等等)要有专题突破的措施,总结规律,强化技巧,落实操作性训练的“序”和“量”。

4、作文训练要到位。

“写作能力永远是语文能力的半壁江山”且高考的份量重,而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关键在练。本学期力求做到每周都有作文或写作指导。做好以下工作:解决学生“巧妇无米”之难,积累写作素材;抓好审题立意,避免偏题离题;根据学生实际订出写作目标,例如层次低的要求做到观点明确,结构清楚,有材料,层次高的要求能辩证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所长,指导写作不拘于一种文体;抓好写作的文体感,特别是b班的学生,避免写出“四不像”的文章;精选例文,除了高考滿分作文外,不妨将各档次的文章也印发,让学生有个借鉴。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注意从身边,从报刊杂志上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由此积累学问知识、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的语句。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4从接高三教学的第一天起,自己就明白要承担的责任,于是给自己制定计划、暗下决心,一定要踏实努力的走好高三这一年。现在到了学期末,回顾自己这一学期走过的路,深感获益匪浅。

一、深入研究《说明》,学习先进的经验,将理论与经验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

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基础知识,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标准和方向的《考试说明》,每年都会根据实际要求调整,这种调整或改动势必会对高考起到一定得指向作用,从而要求各学科针对说明进行细致研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不断的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考点进行解读,并分析比较与去年的差别,特别是结合高考试题分析,从而明确教学的侧重点,为自己的工作做了更好的指导。

二、细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全部

1、用好教材,注重双基。

学生总是抱怨语文课本对考试来说没用,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对的。教材是一个载体,它包含了高考说明中的所有基础考点,熟练掌握教材就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材又是一个跳板,只有从教材中拓展、生发,就能够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而高考试题正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用好课本我们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2、激发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只有步入高三的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紧迫性和肩负的责任感。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收获。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激发兴趣绝不是一个故事或者笑料就足够的。因此我根据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做好准备。注重知识点与高考说明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变通,让学生“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这些,让学生明白知识不是表面上的,也不是僵化的,要在使用中掌握知识,在理解中拓展知识。同时,再辅以课堂中的那些生成性问题,联系实际生活和感悟,就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使用知识的能力;不仅是课堂上的,还有生活中的……

3、突破重点,注重实效,抓好常规,注重平时积累。

高三的教学工作绝不是高一高二的简单重复,特别是教材的复习,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所突破,紧扣大纲要求,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如文言文教学,不仅是掌握基础词语、用法和现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规律的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这样才能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掌握复习的重难点,从而有效的达到复习的目的。

对于专题专项复习要抓好常规落实。由于语文知识点多,分散广,再加上记忆的遗忘性,就要求哦我们注意多积累,做好基础知识和错题的分类整理,为高考的最后冲刺夯实基础。在落实上要加强课前练习,从字音字形成语标点语病诗词鉴赏和名句默写上做好,即对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警示作用,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4、精选习题,优化训练,上好讲评课。

高三阶段是专项复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的时期,要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做题中去,就要精选试题,主要选择那些有针对性、典型性、创新性的试题,同时试题要紧密结合考试说明。

在讲评试卷时,也要做到目的明确、重难点突出,要结合考纲分析出题的类型、方向和趋势,甚至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这样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认识。

同时,还要讲究解题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答案分析主观题的答题步骤、术语和得分要点,全面提高学生的阶梯能力,限度的避免失分。对于错误一定要分析原因,做到借鉴和学习。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提醒适当拓展,将那些同类但不同问法的试题集中归纳。

5、做好学情分析,对症下药。

通过定时练习来检查我们在教与学上的不足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对于这些,及时通过学情分析找准具体环节,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稳步提高的目的。同时,更多的是要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后学生的作业上发现问题。这样多管齐下,限度的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是高三教学的有效保障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故人所说的“教学相长”就说明了这一点,教师的“教”影响到学生的“学”,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也会促进教师的“教”,而且师生关系的融洽影响整个课堂质量。因此在教学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多从自身反思,多与学生交流,以此来促进自己的教学。

其次,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可以补自己所短;多向老教师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增加教学经验。而学校整个大环境上从硬件设施上给教师提供更大的便利,采取许多措施和提供很多的教师成长和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些都是我们整个教学工作顺利完成的保障。

当然由于自己的年青,经验不足,也在教学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如课堂上会因为时间的不足和学生反应慢而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少等,我将积极发现并改正缺点。

经过一学期的踏实努力,取得了一定得成绩,虽然成绩不是自己满意的,但自己对这学期努力的过程是无怨无悔。感谢领导的信任和老教师的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学生给予自己的理解和配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奉献自己的才智和汗水。

高三语文教学计划5本年度我但任高三语文课.针对高三教学的特点,特拟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所教高三(9)、(10)班是学校的普通班,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语文基础较差,最令人尴尬的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把语文学科当成一回事,普遍都有轻视语文的思想,极少在自学时间学习语文,更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故而造成阅读水平提高不快,知识面窄,思路阻塞,文章空洞。

二、教学设想

1、研究考试大纲,加强学习。

认真研究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并将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认真做了一遍,试图从中寻找一些考试规律,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且及时加以落实。

2、狠抓专项复习,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主要进行专项复习,夯实基础。

3、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分层教学。

根据不同学情,采用了“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

4、落实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要抓住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授课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实效性。

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问题

以最节省的时间换取最高效率,是我们的愿望。

1、复习以学年时间安排的内容为主线,将按照高考试卷结构分模块复习。

2、为学生精心挑选出质量较高的训练题,争取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3、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解题规律、解题方法,特别是梳理知识点进行单项训练时,老师切忌只是宣读答案的机器,点评练习,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主要实际问题,并将出题者的意图、目的、惯用的手法告诉学生,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教会学生解题方法。

4、语文靠的是积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半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而学生在繁忙的学生中总是忽视语文,为在课外争得时间,把部分训练题、部分作文、放在课外完成,教师要严加检查,务必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学习语文。

5、加强阅读训练。

没有足够“量”的阅读积累,就想通过试题训练产生“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因而,各类文体的阅读贯串在整个高三的复习中。我们知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可随之提高,更能带动写作,且高考阅读份量不轻,因而抓好阅读是复习的一个重点。

6、依照《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将出题者惯用手法告诉学生,如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偷梁换柱、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歪曲观点、漏掉条件等等。

尤其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分析、综合、推断,将字面上写而未透的内容明朗化。克服学生回答问题时只会抄原文,不懂提取组合加工原文的毛病。

7、本学期,语文科要加强综合性训练,练速度、练能力,通过训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8、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注意从身边,从报刊杂志上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由此积累学问知识、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的语句。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4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最大要求便是高效。高一、高二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文学积累和语文素养,而高三学生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便是高考,他们需要学会如何在试卷上书写规范且正确的答案。这就要求高三语文教师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及答题技巧方面的指导。“题海战术”固然不可取,但必要的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三语文复习课是整个高中学习任务最繁重、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而相比于其他学科,高三语文复习课似乎更难处理。当前最紧要的应是找准高三语文复习课的最佳切入点.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能使知识得到必要的巩固与强化,从而开发最高效的复习课堂。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

“翻转课堂”是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最大特色便在于“翻转”二字。所谓“翻转”即是“颠倒”的意思。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的颠覆,是对知识传授与内化的逆向安排。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一般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巩固内化的过程则放在课下。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因此也就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进行分解,事先录制好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并整理下发相关任务单、学案等资料,帮助学生发现、思考、总结问题:而在课上则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下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讨论。“翻转课堂”以颠覆性的自信姿态袭来,为教育变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如若恰当利用,必将有利于打造高三语文复习的高效课堂。

三、“翻转课堂”在高三语文复习课中的具体作用

1.变机械为灵活,有利于学习个性化

就高三学生而言,他们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础素养不同,他们在同一时间接受知识的速度与效果也就不同。因此,利用传统课堂进行高三语文统一复习,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

“翻转课堂”主要由课下预习和课堂讨论两部分构成,这样的拆分形式就弥补了传统课堂机械死板的教学短板。教师提前录制的微课视频,虽是规定学生在课下自学完成,但是何时观看,如何观看,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基础差一些的学生也可以在听不懂的地方随时暂停,进行思考或者在学习平台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交流。而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快进观看,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利用“翻转课堂”的灵活翻转性,可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

2.化零散为系统,有利于知识链条化

高三复习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而语文学科更是具有知识繁杂、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如果单纯利用每节40分钟的课堂进行知识讲解,不仅耗时巨大,而且效率低下。在“翻转课堂”中,可以利用微课将知识进行点化处理,从而使得每一个知识点得到聚焦。虽然每节微课时间约在15分钟左右,容量有限。但我们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每一专题知识进行规划,一个知识点录制一节微课,致力于将其讲清讲透。然后将这些微课视频进行编号,形成微课系列。如此,学生在课下自学时,便会条理分明。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其知识链条便自然而然地清晰化了。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5

很多高三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的时候都会感到无从下手,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太多,一时间找不到头绪。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归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名篇名句的默写和文言文的理解等。无论高考语文题型怎么变换,只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就一定可以轻松面对。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编上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所选课文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知识性,对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引导作用。在语文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研读高考考纲,考纲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依据,也是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知识点的深度归纳。在研读考纲时,教师不仅要关注高考语文的考试范围和新增内容,还要关注高考语文的各种题型及命题走向,让高中生可以灵活开展语文复习。

二、 重温历年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方向

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历年高考真题,带领学生重温历年真题,让学生有效把握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命题方向等,增强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近三年的本省高考语文真题和一些有价值的外省高考语文真题作为学生复习的重要材料,来检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提升自身语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尤其是在高考备考的最后阶段,学生心理压力大,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调整状态,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以将做语文高考真题的时间调整到每天上午,这样就与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相仿,可以促进高中生合理调节生物钟。在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将做真题时易出错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经常翻看,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再次出现。

三、 培养阅读习惯,拓宽写作思路

高考语文复习要注重阅读训练,学生不仅要全面阅读语文教材,还要阅读与高考有关的各类文章,包括现代文、文言文等。只要高中生在语文复习的时候突出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定可以提高语文成绩。

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苏教版语文教材,扫除字词以及语文知识结构的障碍,查漏补缺,训练他们的知识归纳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阅读语文教材时要着重体会语音知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标点知识、写作知识、文言知识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语文教师开展全面复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头绪。

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文章。比如阅读现代文不仅可以提高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还能够增加高中生的写作素材,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阅读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文言文,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文言文语感。而且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大多是开放性的,并不是孤立的,所以高中生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语文知识专题复习,重视模拟考试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在复习的时候仍需要把握系统性和合理性原则,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灵活运用各种语文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专题复习,按照专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充分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根据语文学科的考试特点和近年来的试题特点,选择有层次性的训练内容。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6

语文学习中,记忆效果对学习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记忆效果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基础与前提,否则前学后忘只会耗时耗力、效率低下。高三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记忆效果不好,一方面记忆时间受到制约,另一方面记忆的牢固程度不足,反复记忆也无法取得较为理想的记忆效果。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技巧方面的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改变传统语文学习中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的状况,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首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按照拼音语法、文学常识、记忆背诵、重点句段理解等不同类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类,在脑海中建立起分门别类的知识框架体系,回顾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能够引起其他知识点记忆的“连锁反应”,效果非常理想。比如可以把多音字识记和文言实词的含义相挂钩,“靡”有两个读音,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mí指浪费,靡费。mǐ倒下,望风披靡;无或没有,靡日不思;美丽,靡丽;低俗,靡靡之音),而在古文中“靡”的用法也可以和现代汉语拼音联系起来,例如高中篇目《氓》中“靡有朝矣”、“靡室劳矣”中的“靡”均解释为“无、没有”。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形象记忆,如将不同朝代诗人姓名按照姓氏编成绕口令,朗朗上口、容易记忆,轻而易举地将容易混淆的文学常识回忆出来。通过这样的形象生动记忆和技巧指点,学生能够在高三语文学习中掌握直观高效的记忆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以相互帮助代替“单打独斗”

高三语文学习时间紧,节奏快,每个人都在忙于紧张的复习,大多数学生属于各自为战的学习状态,无暇顾及其他同学。实际上,进行单独复习的效果要远远小于合作复习或者集体复习,因为一方面独自复习的枯燥感强烈,学生的学习深入性与持久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在语文复习中会出现“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对自己哪些方面是薄弱环节,哪些地方应该强化等心中没数,导致复习活动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影响了学习成效。

而建立学习小组或者结成互助对子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这样的复习形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一起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其次是有助于学生相互帮助,寻找语文复习的薄弱环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同时也能够在学习中相互借鉴学习技巧,提高语文复习成效。

三、以逐段知识清扫代替“眉毛胡子不分”

进入高三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抓得比较紧,尤其是全面进入复习环节之后,有些学生往往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恨不得每天将全部知识点都回顾一遍,实际上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科学。有些学生每天都是从头开始,虎头蛇尾,对复习的节奏与方式缺乏研究,结果导致有些方面的知识点重复学习多次,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针对这样的状况,每复习一部分知识点或是一种类型的学习内容时,应坚持严格过关制度,做到“结束一段再进行下一段”。每一种类型知识点复习教学结束之后,都要将重点要点罗列出来进行检测,依据学生掌握效果和出现的问题,梳理出本阶段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一次进行强调,二次检测,确保达到预期复习教学要求之后再进入下一阶段的复习教学。这种复习教学模式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夯实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对学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强化,提高了复习教学成效。

四、以分层提炼梳理代替主次同等对待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几个轮次的复习,这几个轮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当是递进性质,并非简单重复的并列关系。教师在第一轮大规模知识点复习教学之后,要摒弃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知识点,转而将目光聚焦到学生掌握效果不佳的重难点方面,以此类推,在下一轮的复习教学中继续缩小“包围圈”,以分层提炼复习重难点的方式,逐层深入地组织语文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自主开展复习的过程中,也采取逐层深入的方式进行重难点提炼,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这样的学习模式能够避免学生“遍地开花”复习模式的耗时低效现象。在这一学习模式的运用中,要求学生抓住三个要点:一是要对梳理出来的知识要点及时进行回顾,不能“梳而不固”;二是要在复习中做到心中有数,筛选的难点问题具有全面性,不能顾此失彼;三是要持续跟进,轮次之间的复习巩固时间间隔不能过久。

五、以把握记忆规律代替杂乱无章安排

人脑在学习中的记忆效果是有规律可循的,高三语文教师要强化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研究,同时强化对高中生记忆与思维特点的分析,将心理学知识有效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指导学生按照记忆规律进行科学学习,提高学习的技巧性。尤其是要引导学生认识记忆规律,并按照这样的规律进行学习活动安排,实现科学学习和高效学习。

教师应利用专门时间对学生进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介绍,让学生清楚、全面认识这一心理学研究方面公认的成果,并和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依据遗忘曲线规律,指导学生利用最佳时间记忆节点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巩固时间,什么时候进行首次复习,什么时候进行中程复习,都依据遗忘曲线规律以及自己的记忆力特点进行科学安排,做到花费最少的时间完成最为有效的学习记忆,从而巩固语文学习成效。这样的记忆技巧指点能让学生在高三紧张的语文学习时间里获得最好效果。

六、以自我鼓励促进代替焦虑不安情绪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7

在进行高三正常任务教学的同时,穿插对高中内容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惯用法等语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和系统化训练。每单元除精选课本上的词汇、语法、填空或阅读理解习题进行即时训练外,还要适当穿插语法专项、句型翻译、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强化习题。并告诉学生:词汇、短语的学习不能脱离语篇。要求同学通过诵读课文、范文,试着造句加深对词语与重点句型的印象。

二、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有效的词汇教学是关键。

在平时教学中对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零散的、孤单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已学知识网络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摸索出、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提高复习效率。

1.“点”。归纳常用、常考重点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特点、适用条件及相关知识点,特别是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如need,consider,suggest,expect,prefer等。例如suggest,可表示“建议”,也表示“暗示”“表明”等意;还有suggestdoing的结构,以及做宾语从句时要用虚拟句型suggestthatsb.(should)do的结构,而作“暗示”、“表明”时则要用陈述语气;据此还可以联想到宾语从句中用虚拟语气的相关动词insist,demand,order,advice等。

2.“线”。对有共同用法特点的词汇进行归纳、串联,形成知识链。如,既可作实义动词又可作系动词的词有:sound,smell,taste,get,become,turn,grow,come,fall,go,remain,look,appear,seem等。又如常用动名词(不能用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有:mind,enjoy,finish,imagine,suggest,avoid,practise,delay,appreciate,risk,等。3.“面”。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培养发散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对搭配能力强的词汇在复习时让学生先进行归纳复习。如复习Put用法时,马上想到Putaway,putaside,putsth.inor-der,puton,putupwith,putthrough等,再区别记忆。

三、认真总结高考各题型的特点,挖掘出题规律,以求专项突破。

高考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完形真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下面重点谈谈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这两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1.阅读理解。学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可以从其阅读能力上直接体现出来,并且考查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英语测试的主题。这要求教师尽量采用整体教学法,积极培养学生获取课文中重点细节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提供的线索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的能力;理解图表信息的能力;理解作者基本意图和基本态度的能力;预测下文的能力;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词缀推测生词词义的能力,等等。在进行专项复习中,让学生限时阅读,培养快速阅读的技巧。对于学生无法读懂的文章,采用泛读和精读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语义的解析,使他们理解语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主旨大意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规定学生课外的阅读量,使他们熟悉各种体裁的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同时注意文章的时效性、题材的多样化。特别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与饮食、环保与节能内容的文章。

2.书面表达。写作的过程与达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高中整个课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每篇课文中的典型句式和表达好的句式。在高三的作文讲解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组句成文、文法知识、各种文体的行文方法的指导,并进行范文引导和习文点评。同时通过汉译英、词语造句的练习强化学生对句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与认识。适当布置练习篇章写作作业,循序渐进,由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直到学生能逐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整篇佳作。这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步积累题型训练经验,获得答题技巧,提高语言交际运用能力。当然,对学生在写作中的常犯错误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规范使用大小写和标点;注意人称、时态的一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把握五种基本句型结构,避免中式英语,等等。对此,在平常训练中要常提醒,多练习。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8

初三进入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有些人认为:初三英语复习,只要围绕中考题型大量做题便可应付,似乎不必抠课本、巩固语法了。实践证明,题海战术并不理想。不少学生反映,题目做了千千万,但是一考就糊涂。我们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复习方法不对路,“功底”不足。

现阶段,中考英语的测试重点放在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上。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那种只考能力不考知识的题型是不存在的。其实对知识的考查依然贯穿着英语试卷的始终,只不过这种知识是学生经过i年积累、系统化的“活知识”而已。因此,无论中考的测试目标是知识点的检测,还是能力的考查,我们都应当从基础抓起,依纲据本,全面撒网。纵向搜索,把握重点,查漏补缺。

紧扣教材,将复习的重点放在音、词、句、篇上,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做到逐单元过关,逐册过关,将三年所学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识有机地联系,以旧带新,以新忆旧;三年学习内容并举,大跨度复习,力争在短时间内,涉及尽可能广的知识面,必要时重新安排课文顺序,将同类型、同体裁的课文并到一起复习,加强对各类课文的理解,阅读与之相关的短文,撰写相关题材的作文。

词汇与语言犹如砖瓦与房子。听力涉及到词汇的音和义,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涉及到词汇的形、义和用法,各种题型均涉及到词义及词的用法。因此,我们要重视词汇的复习,巩固对词汇表中单词的音、形、义及习惯用语的记忆和理解,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单词的用法要在文中记、在用中巩固。

第二轮 归纳比较,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为了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我们还要善于对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加以归纳,找出语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摸索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归纳就是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其要点进行梳理,按照语音、语法、句法、词语用法、同义词、重点短语、句型、交际用语等予以分类整理。从而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和思维框架。

比较,是帮助我们弄清易混点、易错点,培养准确运用语言能力的途径。英语中有不少语言现象,或形似或意似,却又有各自的表达习惯和使用场合,极易混淆,所以我们要善于比较,加以鉴别,澄清易混点。诸如单词读音、词形变化、词性、同义词、代词、兼类名词、方位介词、时态、不定式与分词的区别、短暂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的区别等,都能够通过列表、图示的方法加以阐明、比较,使人一日了然。

运用口诀或歌谣复习能化难为易,提高效率。如:由“一(感)二(听)三(让)四(看)不带to,变成被动补上to”联想到feel,listen to,hear,let,make,have,see,watch及notice接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及其变成被动语态后加不加to的规律。

在该轮的复习中,我们要善于由点及面,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诸如come,get,go,have,look,take,turn等动词都非常活跃,可与不同的词构成不同的短语,在中考试题中频繁出现,仅就look一词为例,我们学过的短语有look at,look for,look after,look the same,look up,look around等。

在归纳梳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扩展知识的结构,辐射要远,覆盖面要大;另一方面,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常考点,理出语言的特殊点,代表性要强。从音、词、句、篇的不同角度归纳知识间的异同点,理清知识的结构,可大大提高复习效率,一次知识的归纳就是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根据语法脉络复习,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直接与中考题挂钩(因为单项选择题正是按照名词、代词等词类的脉络及句子的种类、类型等句法脉络来命题的,另外,短文改错题的设错思路也大致如此),有利于横向贯通,形成知识网络。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9

中学语文课教学实行宏观控制和单元教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一、宏观控制的基本内容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10

目前,许多学校在学生一进入高三时,就将教材放在一边,去进行大量的题海训练,或一系列的语法讲练;或者只是将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逐句译成中文,划出其中的句型短语,学生也就机械地记住了几个固定短语,其他一无所获,更别提能力的培养了。而英语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除掌握约35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之外,还对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在阅读能力方面,要求考生不仅读懂各类体裁的文章,而且在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进行推断、推理以及生词的猜测、作者态度的理解等。高三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一些篇幅较长、题材和体裁基本与考纲吻合、词汇量和难度相当于甚至高于高考的要求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章训练学生速读、概括大意、进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并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与高考的目的和要求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认为进行高三复习不应放弃高三教材,而应充分利用,从各方面促进学生的知能转换。

我在连续几年的高三英语教学中,坚持充分挖掘高三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换。

第一、高效指导阅读教学促进阅读策略到阅读技能的转换

对于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阅读是一项基本技能。它不仅能保证英语学习的成功,而且保证任何需要用英语进行阅读的课程的成功。在学习者习得英语的过程中,英语阅读教学一直伴随着英语教学的始终;英语习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的高低。而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有效英语阅读技能。例如略读(skimming)、跳读(scanning)、猜词(guessing)和语义图(semanticmapping)等策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或目的而采取的有意识的行动,而技能则是已经自动化的策略。高效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从而将之转化为自动化的阅读技能。

高三学生经过几年的英语学习,对英语教学大纲中的词汇、语法已全部接触,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四会能力,加之高三的课时很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另一方面,侧重语言点及语言结构的课堂教学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观念,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语言点。我认为作为高三教师,应该以阅读材料为抓手,高效利用课堂的阅读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以牛津英语教材第九模块第二单元ReadingTheAc-ropolisNow为例,这篇阅读材料篇幅较长,新词汇也较多,所以本节课重点对学生进行此类文章的阅读策略的引导。在课堂刚开始,我以园明圆遗址、长城、雅典卫城三张图片(提出问题:Whatdotheyhaveincommonwitheachother?)迅速导入了课文,然后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各小节,引导他们注意各小节主旨大意出现的大致位置,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每一节的大意,在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纳主旨大意时,我深谙高考英语阅读的考查要求,并借助图表、问题等形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的细节,当然其间我也进行了一些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培养他们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概括全文的主旨大意,并理清各小节的关系,从整体上理解全文。然后,结合高考命题要求,以任务型阅读检查他们对课文整体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训练了高考题型。

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下几类阅读策略:1)阅读技巧策略:略读、跳读、浏览、在文中写下关键词、对文章内容做出标记、在页边写出段落大意等。2)归类和简化策略:替代、用自己的话解释、委婉转述、同义词、反义词等。3)猜测和推断策略:就是利用上下文或语境推断某一词汇的含义;有效使用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预测下文、辨认文章中的人物及他们的观点和行为、使用文中的总结、辨认出文章的重点;4)监控策略:意识到计划的改变并完成任务、放下不懂的地方、调整阅读速度、纠正错误、进行自我评价。以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为素材,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阅读策略,切实高效地提高阅读技能。

第二、利用阅读材料中的句型培养知识建构能力

除了运用上述阅读策略理解语篇,透彻地理解长难句会更好地帮助理解文章,这一点在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而长难句的分析也更好地体现了对语法、词汇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所以在高三的阅读教学中,我坚持引导学生结合语篇的整体理解,要求学生分析长难句,找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并熟悉各类从句的句法功能,这比单一的灌输语法和词汇等语言知识更有效,因为这些阅读材料为语言知识提供了真实的情境,使语言知识更生动,也为语言知识的建构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是顺利实现新课标的有利保证,也可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进行知识迁移的兴趣,培养其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同时,知识建构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夯实双基,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刚才的阅读材料为例,在对篇章整体理解之后,我启发学生找出文中的长、难句,分析句子的主干,以及其中的从句和短语在整句中的功能,并引导他们找出材料中类似结构的句型,进行联想、对比,构建一定的语法体系,并联系高考考点对这一句型结构进行考查、巩固。在这篇阅读材料中学生列出了以下几个长难句:1.ThewesternorRomanalphabetisaGreekinvention,asisthemarathon,whichisalongdistanceracenamedforaGreekmessengerwhoranfrom…2.Thecommitteeisalsoundertakingimportantedu-cationalworkbasedontheconsensusofthemembersthatthebestformof…3.Inparticular,weassociateGreekcivili-zationwiththecapitalcityofAthens,thegreatsymbolofwhichistheAcropolis.第一句型主要是关于as作为关系代词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并用了几道高考考题巩固这一考点,同时复习了as作为连词和介词的几种用法。第二句主要体现了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更关键的是从句与被修饰词之间分隔开来了,借助这一句型,利用一些练习,帮助学生辨别that引导的同位语从句和定语从句。第三个句型是介词加关系代词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联系高考考题,强化了这一句型。

当然,我们应该有选择性地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句型,而不能面面俱到,应该突出讲课的重点和难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课堂效益的最大化。由于教学对象是具备了一定语言基础的高三学生,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短语,我就以投影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给几分钟让他们熟记、在文中留下标记,然后我再设计了一些练习,如:完成句子、翻译句子等形式以巩固本节课语言知识的习得,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构建语言能力。

三、借助wordpower、grammarandusage板块,为知能转换奠基

教材中的wordpower部分,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词汇的知识,如构词规则、英语释义、习惯用法等等。例如:第九模块第二单元介绍了英语中外来词这一现象,借助这一板块,我重视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词汇的方法,了解一些词汇的来源,培养学生按拼读规则读单词,利用构词知识记忆单词、判断词义,并通过练习自己总结规律、发现规律,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成为自主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更好地了解了英语的起源,丰富了知识面,而且掌握了语言知识的规律,为语言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高三教材语法设置的特点是每单元复习一个语法项目,并配有一些练习。如第九模块第一单元语法内容为“Overviewofsubordinateclauses”;借助这一板块,我引导学生复习了各类从句,以及其中的一些重要语法考点、各类从句的联系和区别等,并配以相应的练习,讲练结合,巩固语言知识的运用。第二单元语法内容为“ParticipleClauses”,我帮助学生复习了非谓语动词的不同形式以及他们的句法功能并突出强化了独立主格结构这一语法考点。由于在高二期末之前学生已学完了中学阶段的主要语法内容,这些语法项目在高三教材中再次出现是更高层次的语言应用,高三教材中出现的语法项目注重了实践性的原则,学生做完练习后就能基本达到语法复习的目的。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以达到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高层次的语言能力。

第四、巧用workbook,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教材后的workbook练习册,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本单元的基本词汇、短语、句式结构、以及语法知识的掌握,为了防止他们忽视基础知识,我先让学生认真做这些练习,然后在讲解这些练习的过程中,我不是就题讲题,而是借助这些练习,帮助他们巩固、联系、类比,构筑知识网络,同时借助所提供的一些阅读材料和听力练习,提高学生阅读和听力水平。当然,我利用一些翻译练习、阅读中出现的热点话题为素材,讲授写作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出现“闪光点”、“加分点”,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巧用这些练习,不仅巩固了基本的语言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另外,现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之一,即: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高三教材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挖掘教材,顺利实现学生语言知识到语言能力的飞跃。参考文献

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例11

我所教的是两个文科平行班,当中有比较优秀的学生,对语文有较浓厚的兴趣,但这些是相对于兴趣而言的,对应试而言则有很大的能力欠缺,况且,文科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较强的上进心,面对高考,这些无疑造成了进入高三时期绝大多数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学习上的隐患。

1.学习极其被动。

2.缺乏应有的基础,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综合做题能力差,应试能力弱。

3.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答题不规范,书写不过关。

4.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

5.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高三时期复习训练的具体措施。

鉴于上述学习背景及实际情况,高三时期我与备课组的各位同事在学期初就制定了针对高三全年的复习计划,并扎扎实实地加以落实:

(一)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高三阶段结合教材我重点抓了必修教材的文言文复习及诗歌复习,一方面要求学生利用早读扎扎实实地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准确背诵名句佳篇;另一方面通过练习检查督促。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发展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不但如此,对文句优美、意蕴深厚的现代文,我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积累,语言揣摩,佳句仿写。

(二)落实考试说明,研讨高考真题,分段过关。

考纲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说明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对高考复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尤其是对首届进入新课改的我们,因此,必须首先要吃透说明。比较近两年课改区的说明,2012年考试说明较之2011年考试说明变动不大,只是说法和名称有了改变,表达更准确、更科学。根据考试说明的变动,我将说明要点分解成若干个小点,这样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也使学生心中有数,不再因语文的面广量大、漫无边际而生畏难情绪,从而增加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其次,在复课过程中,我以近三年高考试题为例,参照2011年课改区如海南卷、浙江卷、山东卷,认真研究题型、题点、命题规律、答题技巧,将知识点的复习与例题训练有机结合,在考点训练前,让学生对照考试要求对必备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储备于脑,以便用时提取。如面对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般的字音字形及熟语的复习,我抓住命题规律、考点落实等方法,化繁为简。最后落实到能力训练上,摘编一系列习题让学生练习,让学生形成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方面的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化知识为能力就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