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2-05 06:31:33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1

1.存在事实。

高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的运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是否进行对比分析,它的水平也是既定事实,只是通过比较来评判它的高低才能体现其现实意义。例如,2011年、2012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了3167万人、3325万人,这两个数字表示了在2011、2012两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水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数据。

2.发展事实。

发展无分高低、大小,变化即发展。从时间的视角将高等教育相关要素进行自我比较,得到的就是发展的水平。仍以在校生人数为例,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158万人。

3.相对事实。

单纯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水平我们不能直接确定它是好还是坏、是高还是低,但我们对其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后得出它的相对水平,从而确定其在整体范围内的位置。例如,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与其他各国高等教育水平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各国高等教育的相对水平,从而观察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是否达到国际先进水准。

4.动态事实。

在评价高等教育水平时,假如选择的参考标准不同,得到的结论是有差异的。例如,选择的比较时间点不同、比较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论都有可能不同。

(二)人作为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1.时代背景。

“以人为本”是个顺应时展的主题,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迅猛发展,“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渐渐地被人们重视、研究和讨论,人们将之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付诸于实践。近年来,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几乎都在强调以人为本。我国在执政方面也一直将其视为国家发展的根本治国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顺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目前知识经济引领全球,世界各国拼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具有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储量。究其根本,我国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要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高等教育为国家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也是基础、前提要求。

2.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和承担者,又是一切事物最终的根据和本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内在要求明确把人理解为一切事物的根据和本质。从高等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来看,高等教育是将人作为培养对象的社会活动,整个高等教育活动的从头到尾都由人来参与完成,人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是人,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以人为本”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以人为本”中的“本”其实质就是根本、动力、目的,说的就是社会活动中要把人看成是发展的根本要素、动力源泉、最终目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人。这一点正迎合了“以人为本”的内涵。由于人才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目前被国际上或是国内广大专家学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高等教育具有三项基本职能:人才培养职能、科学研究职能、社会服务职能。将人才培养视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必要的、科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在高等教育基本实现人才培养工作标准化、制度化后而演化出的新的职能,并且也都包含着人才培养的本质内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决定了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实力。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培养和造就成千上万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所以培养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的“始能”也是高等教育的“核能”。

3.评价中“人”的地位。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和永恒主题,也是人类不懈追求而又永无止境的目标。高等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注重“人”的社会性,因此活动水平的高与低就要以“人”作为评价基础,针对人的发展情况做相应的分析。人的社会性本质是人们各自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根本性质,是人们在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中显现出来的个人社会特质、群体社会特质。高等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此活动“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和教师。“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是把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动力,在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把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的指标作为重中之重,作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以生为本: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学生,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高等教育水平最终体现在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评价高等教育水平归根结底是对学生各方面水平的评价。二是以师为辅: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研究为何强调教师方面?因为教师是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劳动者,是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力量。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拥有高素质、高效能、高创新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才能使高校人力资本循环模式良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教师的各方面水平是保障优质高等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高等教育水平的外延

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通过对人的培养过程的研究,探寻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外延。高等教育水平的外延包括高等教育投入水平、高等教育过程水平、高等教育产出水平。本文将人的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投入、过程、产出。因此,从对人的培养的角度出发,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高等教育投入、高等教育过程和高等教育产出三个基本要素。高等教育投入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形成提供了入口保证,为高等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是保障高等教育水平的前提和基础。它制约着高等教育过程的实施及高等教育产出的实现,直接对高等教育的水平产生影响。高等教育过程是实现高等教育水平的途径,为高等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平台,对高等教育水平起到了长期影响作用。高等教育产出是高等教育带来的结果,是高等教育水平评价的最重要依据。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基于高等教育对人的培养过程的内涵和外延的合理认识,从影响和关系高等教育的种种因素中去分析概括。结合以生为本和以师为辅两方面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高等教育水平指标体系的建立

遵循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了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体系的目标层是高等教育水平;准则层由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组成;子准则层分别将学生和教师下设三个维度即投入、过程、产出;指标层在上述三个方面细分为若干个终极指标。通过对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研究文献及专家咨询,对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进行了初选和完善,初步的指标体系作为预选指标集包括23个指标。结合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原则,并且体现文章的主旨思想“以人为本”的重要性,笔者在预选指标集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指标构成了符合高等教育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学生方面:在“投入”这一子准则层中剔除“生均专项补助经费”,更换成“专项补助经费占教育总经费比重”这一指标,专项补助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值能够综合反映出政府对高等教育特定项目、特定领域的重视程度,确保专款专用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加入“城镇在校生与农村在校生人数之比”揭示了国家或地方对高等教育的普及状况,若城镇新生的比例过高,说明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无法体现国家的宏观战略思想“公平正义”。在“过程”中加入“获得奖学金人数比例”,设计合理的奖学金获得比例会增强激励作用。在“产出”中加入“岗位需求数与相关专业毕业人数契合度”,我国高等教育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不对接等问题。岗位需求数与相关专业毕业人数契合度能够真实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在哪些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不足,所以我们可以用其作为评价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教师方面:在“过程”子准则层中加入三个新的指标,包括“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奖励制度的合理性”、“考评制度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管理是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进入窘境。例如: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交叉课程过多、方法雷同,导致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无异,不能更好地选拔人才,区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才能达到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目的。用教学方案的合理性来反映这一现象,并从中得到改进的启示。如果针对教师的奖励制度和考评制度公正合理,就能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最终为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综上所述,最终确定的高等教育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构成。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2

一、新经济既是创新经济,又是人才经济

最早宣传“新经济”思想的是美国的《商业周刊》,该媒体在界定这个新名词时,主要的意思是指这几年来已经出现的两种趋势,即:“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关于新经济内涵和实质的探讨,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各路专家、学者的争鸣过程中,至少可以达成这样的一个共识:所谓“新经济”,主要是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的概念,即那种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状态。新经济之所以“新”,源于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信息、技术革命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义。

笔者认为,新经济既是创新经济,又是人才经济。它以创新为核心,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基石,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此,创新教育应该是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主题,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由于新经济的运行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资本、资本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全新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就是主宰者与操作者。因为创新型专门人才既是知识的拥有者,又是资本的使用者和财富的创造者。而代表时代新潮流的知本家、企业家、策划家和风险投资家等,就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

我们知道,将知识要素从其他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是新经济时代要素演变的重要特征。从这一时期开始,知识已越来越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其他要素的配置都将以知识要素为核心,形成知识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结构特点。大力推进高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既是新经济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新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体现。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本质上是人的精神和能力的创新,也是教育的创新。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龙头,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特点决定了它在新经济时代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成为知识与技术创新工程的知识库和思想库,而且还应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人才库。除此,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还是我国提高经济质量、文化素质的迫切需要,无论当前和今后,必须把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中心工作,要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

二、开展高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的探索

新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是知识革命。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进入新经济时代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一大批能适应新经济和知识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专门人才。而这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依赖于高校创新教育的推进。作为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创新教育将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的灵魂。它以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底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革命。

1高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新经济时代,是全球人才素质和人才标准发生量的扩增和质的变化的时代。人才的内涵、底蕴和外延将有别于工业经济时代的知识人才观。1997年8月4日出版的《商业周刊》指出,目前最为炙手可热的是网络技术知识人才;其次是为工商企业提供高技术咨询服务的人员;再次是从事各种应用程序编制和设备开发的工作人员。

据美国劳工部估计,从1998-2005年,美国平均每年需要9.5万名新的电脑专家、电脑系统分析家和程序编制人员。在欧洲,信息技术人才也严重短缺。由此在新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创新型人才的拥有量和起用量的争夺成为了全球经济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加快培养拥有知识经济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是当务之急的一个战略性问题。笔者认为,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组合规则和发展需要,高校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1)知识资本的所有者——知本家;(2)领导新经济潮流的企业家;(3)作为新经济时代的工程师——策划家;(4)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家,以及其他各类创新型的专门人才。

2.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优化创新型人才的成才环境

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一些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都具有开展创新教育的良好学术氛围,并注意营造和优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成才环境。例如,美国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远见卓识、开拓创新的人才,得益于它独特的办学宗旨和校风。哈佛校风的核心内容是: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冒险和创业,崇尚对事业追求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注重理性分析,讲求实际和办学成效。其办学宗旨是“让所有的金子在这里都发光”。又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之所以能长期为美国培养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科技精英,也得益于其一直推行的两项教育改革,即:“本科生研究工作机会计划(UROP)”和“独立活动计划(1AP)”,尤其是“UROP”更注重为大学本科生提供早期的科研工作机会,从而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给他们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各高等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优化实验室、实习工厂、实训基地及图书馆等实施创新教育的硬环境,也可利用(或共享)社会非教育资源(比如,可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手段,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的装备条件)来建设校外的创新教育基地。为适应新经济时代资讯经济(又称信息经济或IT经济)及高新技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各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时代的新潮流,适当地配置一批现代化、高科技的装备,也可通过开放实验室的途径来为大学生提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场所。与此同时,在实施高校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优化教学创新、知识创新与育人创新的软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外,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还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应用和贯穿到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开发CAI课件,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3.体制、机制的优化和制度的创新是新时期实施高校创新教育的关键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是推动经济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加快高校体制改革的步伐已势在必行。为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高校的办学体制改革主要要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式办学,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多元办学模式。为了使高校创新教育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优化运行机制和实行制度创新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拟作如下探讨:

(1)建立全新的课程体系。参照美国哈佛大学的模式,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设立全校性的“核心课程体系”并成立“核心课程评议小组”,以促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理工科大学可参照一些世界著名大学的模式,以设计与制造、信息与控制、创造与实践三大模块的教学为支柱,以创新实践为结合点,着眼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再如,在一些高校可开设全校性的“创造学系列课程或讲座”,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创新教育有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欲望和勇气,并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及如何养成这种思维定势等等。除此,为了使大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还应从技术和人文两方面来加强基础教育,开设相关课程,以增强他们在这方面的学术修养。

(2)激活创新型人才的成才机制。可建立学校的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以协调和推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经常开展一些教学、科技与智力竞赛活动,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设立学校的创新教育基金,为大学的创新敦育活动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并能给创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佼佼者提供奖励金等等。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可进一步优化学生评价系统,从内容、标准、方式上对现有考试模式有计划地进行改革,使之从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的考核,转移到综合体现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同时,还应对选拔优秀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定等制度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总之,通过对学生评价系统和标准的改革和优化,能体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形成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考核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的有效机制。

(3)实施创新教育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激励创造发明,关键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即高校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反映到教学工作中来,使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在开展创新教育过程中,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应有时间安排。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实行导师制,让学生以初级合作者的身份参加导师的研究课题,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激励创新,增长才干,使个性教育得以贯彻。并且,对于教师的教育创新活动,也应形成良性循环的运作系统,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育创新、知识创新和育人创新,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之进一步适应新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建立高校创新教育体系

新经济最重要的特点是以知识为基础,这种经济形态无论是在生产、分配方面,还是在使用、消费方面,都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由于人才是知识的载体,也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因此在新经济时代,人才是一切竞争的关键,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特别是那些从事复杂、高级的脑力劳动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基石,而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学校,无疑也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必将是新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

1.学校创新教育体系

它以学校为一个大系统,具体包括:

(1)教学创新子系统:主要指高校在专业与学科建设,以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2)知识创新子系统:是一种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面向广泛需求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学研究实施的动态系统;

(3)育人创新子系统: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过程及其评价等进行定位。通过对上述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各子系统的优化和整合,可促进高等学校创新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并形成整体合力和优势置身于新经济的大潮之中,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创新。

2.社会教育创新体系

高等教育在未来的学习型社会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功能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由此,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创新将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

(1)创新教育衔接、整合系统。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等各学习阶段创新教育系统的衔接和整合,进而构建起创新教育体系的“立交桥”。要建立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和谐、高效并充满活力的教育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性发展。比如,目前我国教育管理部门正在考虑从中小学开始就设置汁算机信息技术系统系列课程的探索,就是适应新经济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项有效的教育改革。通过该系统的优化,致力于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注重对适应21世纪需要的知识广泛、思想开放和具有自创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超级秘书网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3

二、科学的内容通俗化

《食品营养学》中讲授这样一种观点,使用节食的方法减肥法相当于自杀。这是什么机理呢?这是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间的功能所决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是人体三大供能营养素,人体的能量大部分由它们供应。人体在能量消耗时,首先消耗碳水化合物,然后是蛋白质,最后是脂肪,也就是说只有在消耗掉部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后人体才会消耗脂肪,才能起到减肥的效果。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成分,很多重要的机体成分都是蛋白质。不吃饭,人体就会消耗掉蛋白质,对身体不好。对于这样一个知识点,本身是一些营养学知识,有些枯燥,如果能够使用通俗的话讲出来,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如果把人体比作房子,人体内的蛋白质就是搭成房子的木材,人活着就要保持体温,这要消耗能量,就像想让房子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温度,就要在屋子里生一堆火,烧火的材料从哪里来?你吃饭,消耗的是碳水化合物,就像你去外面捡了一些木头回来烧,你不吃饭就像把屋里的木头(蛋白质)取下来烧一样,有一天房子会垮掉,人体会出问题。借助这样的比喻,学生更容易理清三大供能营养素间的关系。把科学的知识、乏味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需要一定的授课技巧,要善于使用比喻等方法,使课程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通俗的语言幽默化

《食品营销学》的第一节课我是这样引入该课程的。什么是营销?营销就是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现在,客户的需求是很高的,是在不断变化的,怎样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呢?你对待客户就要像追女朋友一样。女朋友想要什么,你满足了,你才能赢得女朋友的芳心。她喜欢“三高”--高个子,高学历,高收入。你身高一米八,大学毕业,年收入五十万,你能满足她吗?你可能说差不多,但我说不一定,因为这还要看你的情敌是什么情况,如果除了你以为还有五个人在追求她,五人中,身高最低一米九零,还有两米二的;学历最低硕士,还有是博士后的;年收入最低五百万,还有过亿的。现在你再判断你能追上吗?不能。营销也是一样,不仅要看客户的需求,也要看你竞争对手的实力。一个简单的比方介绍清了营销的本质以及营销各群体间的关系。通过使用幽默的语言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这样讲,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应该会有大的提高。上课不是即兴演讲,幽默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幽默地讲好课,需要教师长期的积累和不断地推敲和钻研。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2-0091-08

任何高等教育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从最宽泛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总是区域性的,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关照,是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具体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可谓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相对纯粹的高等教育理论而言,它更为务实、富于针对性。区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高等教育权责关系、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系统的关系,同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层面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在国际国内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实践背景下,当前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此,本文将梳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实践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概况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取得高等教育管理支配地位后的结果,是由过去以中央政府、行业部门为主导的条块分割式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向中央与地方两级分工管理体系转变的过程,直接表征为系统服务面向的地方化。[1]

形式上,院系调整确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区域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行为服务于宏观政策的需要,缺乏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仍是一种中央高度集权式管理模式的产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开启了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大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政策诉求。[2]此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主要政策文本的一个核心内容不断得以强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进程直接受制于宏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影响,历经二十余年积淀,凝聚了一批研究者,一些研究机构和期刊研究特色日渐显现,研究主题趋于集中。

(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进程

笔者以“区域高等教育”为主题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85-2012年,在CNKI50中搜索得到相关论著679篇,其中期刊论文509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有16篇、109篇,近20余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趋势映射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演化轨迹(见图1)。

基于图1,通过细读核心文献,并综合相关代表性区域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可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提出阶段(1985-1993年)。研究数量少,围绕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体制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战略规划管理等展开,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改革设想,立足国家行政区域关照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问题,较少考虑各个区域差异化的发展需要。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1994-2002年)。实践层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构建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此间,相关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一方面,受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影响,研究朝向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重点关注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得到重视,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观、战略管理和深层次区域分布与均衡化发展领域的结构问题。

第三,区域高等教育的拓展阶段(2003-2008年)。2004年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省级政府对于“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应有的统筹职能。[3]随着研究的大量出现,研究领域开始细化,重心得到下移,更多研究则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化为背景,关注特定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结合某类区域高校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仍以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为主线,突出均衡发展、区域系统竞争力评价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研究。

雷家彬: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述评:1985-2012年第四,区域高等教育的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的出台将高等教育地方化推向深入。以此为引线,相关研究以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为背景,研究主题更为多元,更多则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目标,突出省域高等教育实力提升的需要,强调泛区域合作联动、资源整合共享。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笔者尝试按作者、机构、基金、期刊和关键词等主要信息对679篇论著进行排序。由表1可见,10位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均少于8篇,可见相关研究仍比较分散;从研究机构来看,厦门大学是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镇,除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研究优势机构外,重点理工科大学和一些地方性高校、研究院所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表明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也为地方院校所重视;这种局面由基金论文的情况可见一斑,除教育部和部级教育类“主流课题”外,不少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课题也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纳入资助范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文最为集中,说明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关键词反映出研究关注点,区域经济、协调或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等关键词的集中选择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外界的适应性及内部结构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总体上,区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仍比较分散,但日益受到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关注,研究质量高、影响广泛、内容充实。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影响下,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后来成为教育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又由地方官方话语体系逐渐进入到个体高校战略规划研制者的规划文本之中。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区域高等教育注重自身理论问题研究和其它学科观点的运用,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并以区域为单元对系统作出横向与纵向分析。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区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的概念。其实,界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区域”。 一般而言,“区域”源于地理学,它总是指向一定的实体地理空间,因此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事物应具备空间连续性和有别于区域外事物的同类性两大共性。[5]然而,“区域”毕竟是一个弹性概念,有类型和大小之分,何况又多学科频繁共涉,如行政学中的“行政区”、社会学中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群落”[6]等等。

由于认识“区域”视角的差异,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系统论、整体功能结构的关系出发,将其视为一种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互换、互动发展的社会子系统[7];二是从“区域”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如将其分为“与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高等教育”、“省(自治区)属的地方性高等教育”、“社区高等教育”、“地方高等教育”(即“中央各部委所属以外的,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属的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称”)[8],持后种观点的研究众多,包括早期对于“高等教育地方化”[9]、“高等教育区域化”[10]等领域的研究。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支撑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包括三类:其一源于传统教育经济学或高等教育学领域,如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职能理论,后者随着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新型高等教育职能的提出,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其二源于其它经典领域,如经济学、系统论的借用,包括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等[11];其三是我国本土化教育理论的探索,有研究提出三关系(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和四模式(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理论框架[12]、教育生态学[13]、“中国中心观”[14]等,其中以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典型,它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总结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与区域环境和谐共存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二)区域高等教育的“元研究”

“区域观”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性质判定的多面性。领域还是学科?区域教育研究一出现便遭遇高等教育研究类似的身份危机。早期致力于学科化的努力已积累一些成果,以黄孟源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15]、彭世华的《发展区域教育学》[16]、焦瑶光的《区域教育学》[17]等为典型,均在理论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后续研究尽管也作出深入理论化的尝试,但鲜有实质进展。

较之区域教育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展更为缓慢,笔者将其归纳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两种类型。从研究领域观之,前者涉及少量的区域高等教育纯理论研究[18],如一些研究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19],而不少论者则倾向于对特定实体区域进行案例分析[20];后者将研究重点与“发展”一词紧密关联起来[21],如此研究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22],故可归为“发展教育学”的范畴。囿于理论空间太大,研究者的精力主要投放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探讨,涉及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还来不及将这些整理成系统理论,因而更多的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个学科。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有三:第一,这类研究出于特有的中观视角审视教育问题,旨在于架设一座高等教育理论“实用化”的桥梁。这种视角较之宏观的政策分析与微观的院校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揭示出高等教育系统多面特征及内外界复杂的互动关系。第二,透过系统论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功能分化。以一定的经济社会为背景,注重考察高等教育与环境的交互关系,由系统论关照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第三,此类研究特别关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如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内涵的理论分析、结构调节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等议题。[23]

(三)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均衡发展的内涵。对此观点和界定层面并不一致,广义上涉及区域间的外在(空间分布)均衡、高等教育体系内(结构层次)均衡、教育体系(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均衡、及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的协调互动。[24]事实上,多数研究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二是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讨论。多数研究认为均衡发展可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25]但是,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并非完全不合理,它既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26]三是均衡发展水平的测量。主要涉及以人口、经济等背景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历时和现时分析[27],采用经济差异分析方法,运用量化研究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洛伦兹曲线和二次模型回归等方法,进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衡水平的测量。四是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对此研究视野开阔,涉及经济、社会、政策、历史、地理、观念等诸多层面,但多主要归因于经济因素。[28]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研究,集中于政府、社会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等各个层面而展开。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间的合作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在分工与合作、特色化与共生共荣这两种发展趋势中寻找平衡点。”[29]校企、校所、校校协同发展是当前政策和实践领域的热点主题,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内部的联合办学,将特定区域内的高校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每所院校看作系统的一个元素,以此形成系统的结构,基于任务联接组建办学联合体[30];二是跨系统的合作,是以区域系统或多个不同系统内个体高校为单元,组建跨区域性合作教育机构。其中“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高校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31]不论是同系统还是跨系统的合作,表现形式或最终结果都是重新形成新的次区域系统或跨区域高校联合体。事实上,区域内子系统的形成便于操作,如湖北地区的教育部“七校联合办学”、湖北高校师范教育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跨区域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合作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不同区域或城市群落间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合作,仍比较零散,相关研究比较欠缺。

(四)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社会而存在,两者的关系研究是目前理论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32]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存在两种基本态度,主流观点为“辩证关系论”,即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适应地域经济的需要。[33]也有“复杂论”的声音,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多样而复杂,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教育投入未必是同步的[34]、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并非都是协调发展关系[35]。

经典文献曾将大学描述为社会的灯塔、镜子、风向标、动力站、中枢组织……,在区域高等教育应该适应还是超越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由于区域竞争力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的存在,更多研究认为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高等教育规模影响是正向的[36],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37],因此多坚持高等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折衷判断。根据系统论与区域科学的观点,这种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区域系统也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优惠与项目合作等。[38]

现有文献对于这种协调度的测量采用简化方法,一般将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理解为两者关系的一致性,即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同样发达,反之亦然。研究结论多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比较协调,但是东中西区域差异明显。除了先天性历史的、政策性、地理区位、认识差异等原因外,经济差异或是造成这种失衡的最主要原因。[39]

(五)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一般来看,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能力、结构及综合竞争力是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就前一个问题而言,相关研究集中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能力进行评价,多围绕省域展开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则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为代表的定量研究为主[40],评价标准有某区域内的高校数量、高考录取分数线、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及人均预算内财政经费等。评价维度涉及绝对与相对的数量、质量等,综合考查教育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教职工数等输入指标,以及在校学生数、科研经费等输出指标,覆涵“绝对数量、绝对质量、相对数量和相对质量等四个指标”[41]。从测量结果来看,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水平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及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的现状、寻找差异。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一般以省为分析单元,研究方法一般为数据包络分析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后三种方法最为常见,重点评价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综合实力。[42]观测维度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效率、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产出等。[43]其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一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始终存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基本沿袭传统高校区域布局的生产[44];二是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优势明显,东部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发展稳定、实力较强,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实力较弱。[45]

(六)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研究

不同于高校战略,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属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是以某个区域高等教育为单元,对其进行制度设计、统筹规划、发展定位等。这类研究是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展研究的思路从“计划”向“战略规划”转向的同时,首先在发达省区出现的。[46]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宏观(国家层面)的研究”[47],区域研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研究最为多见。

在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政策建议方面,制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高校和谐自主的发展政策尤其重要[48],相关研究中突出强调省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统筹职能[49]。包括区域内的中央部委属高校的协调权和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规划、部署、政策导引、执法监督、资源配置、检查评估、协调关系与信息服务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50],应在管理理念、组织形式、调控手段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51]。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包括增长极发展模式与点轴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开放式发展模式等。[52]要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地方政府竞争利弊并存,应利用相关政策措施激励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53]同时,为保证战略实施通畅实施,发展预测及其预警系统及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便不可或缺。[54]

此外,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也是战略规划的时髦话题,多以系统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同类区域比较研究,提出做强做大省域系统的政策建议。对此并不限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广东、“长三角”、青岛、宁波等省市,中部地区、黑龙江、江西、辽宁、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比较多,反映出这些地区寄希望于高等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政策诉求。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上可见,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了区域科学的理论,并与现实的教育不平衡问题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空间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新兴领域,它的理论架构仍不明晰,远未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者因此需要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借用跨学科方法,从多个层面认识系统间的差异。

(一)研究述评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令现实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壮大,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土壤,近来的研究实践则显示,区域高等教育的内容已超脱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范畴,更为关注与系统内外部环境、经济社会的交互关系,研究主题和方法不断丰富、多元,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研究依据。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仍不尽成熟,现简述如下。

第一,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待深化。尽管区域高等教育已成为各级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但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或者过于宏观,使得研究范畴无谓泛化;或者仅仅被当成高等教育另一个实体指涉物,区域被具体化、绝对化,成为冠以“区域”的高等教育研究甚至高等教育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相关研究衰弱为“实践教育学”的绝对领地,理论研究的衰微将严重制约区域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综合性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比较多元,但研究主题过于分散、难成体系,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为多见,围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而展开,立足这种“适应”视角,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往往被忽视,与环境的交互联系无疑被割裂,对教育系统内部的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统筹发展的关注明显不足。

第三,区域分析单元过于简化。出于研究的方便、习惯及认识上的原因,绝大多数研究以省为单元展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这与我国当前的地理、经济划分等基本国情相符,又有现实高等教育法规依据,且与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保持一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但是,省域高等教育是一个与传统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概念,如此方便操作却未能反映区域性高等教育的特征,窄化了区域教育的研究内容。

第四,研究视角和方法较为单一。总体上,现有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多滞留于“就教育论教育”,这与区域科学的要旨相距甚远;以单一的思辨研究或个案研究方法为主,重定性描述轻量化分析,实证研究少且测量维度和指标体系较为粗糙;简单套用其它学科方法、概念的作法比较普遍,研究中未考虑到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在规律。

(二)研究展望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呼唤高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如下或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第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首先,应正确理解区域高等教育范畴的具体性与相对性,区域范围的划定依系统的能级大小、职能分工和活动领域等因素而定,在何种层面探讨区域,这是我们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时必须表明的基本立场。其次,应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从区域高等教育实践中寻找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凝炼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特色。此外,由于区域教育研究机构建设滞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学会尚未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分会”类似的学会机构,因此应加强区域高等教育机构建设,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第二,建立以教育活动为联接点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现在看来,教育-经济-社会构成了以发展为重心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轴。当然,这种研究框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不是区域经济学的试验场,无论构建何种区域高等教育范式,教育都应是其中的核心支点,后续研究应确立较为科学的划分标准,把高等教育纳入到社会科技、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领域综合考虑,突出高等教育与外部系统联系的紧密性和互动性。同时,教育系统内部,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也应受到重视。

第三,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新一轮城市群的兴起、经济特区的再造及现有经济文化区域的进一步整合,这些无疑预示着以省为单元的传统高等教育区划格局被打破,高等教育区的合作将更为广泛深入,这都要求我们以更为多样的分析口径审视各个高等教育系统。比如适应国际社会竞争加剧的形势加强国家间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都市圈开展高等教育系统的个案研究等等。同时,应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来自规模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的挑战,综合性的历时研究、预测研究正当其道,这是科学决策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路向的重要依据。

第四,拓宽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视角和方法。区域高等教育具有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政策等层面的多面性,是区域科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区,区域发展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适于区域高等教育,不能被简单移植照搬。后续研究的视角应当进一步拓宽,从其它学科和领域研究中汲取养分,引用跨学科方法、量化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置于国家甚至国际系统中综合分析,这些方法的系统运用将令区域高等教育方法论渐成体系。同时,要采用多元视角,重点突出空间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其它主题(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等事业发展问题)的联动性。

国际社会正迈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欧盟高等教育区建设正预示着同样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在高等教育的反映是多面的,既有高校或系统的同质化、一体化的部分趋势,更强调这种统一标准下系统间的竞争、分化、合作,这样反过来将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和特色,彰显个体的发展优势。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同时将开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兴盛发达的新纪元,当然也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大有作为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芮国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J].江苏高教,2006(6):34-36.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G].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85-2388.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G].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334-339.

[4]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176.

[5]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97.

[6]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32.

[7]刘伟,等.区域高教发展简论[J].现代大学教育,1997(3):45-47.

[8]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13.

[9]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M]//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10]周江林.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基础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0-11.

[11]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31-34.

[12]吴岩,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5.

[13]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57.

[14]张彤,谢作栩.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7(3):22-25.

[15]黄孟源.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6]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7]焦瑶光.区域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18]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2):56-58.

[19]吴绍芬,董泽芳.“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J].教育与经济,2001(2):9-11.

[20]郑英蓓.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45-49.

[21]魏小鹏.主动面向两个战略需求着力做强区域高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0.

[22]李国杰,关嘉.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 (9):60-63.

[23]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24]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5):27-29.

[25]陈上仁.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均衡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50-54.

[26]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225.

[27]谭诤.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1-14.

[28]马鹏媛,米红.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1-6.

[29]陈伟.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0(4):63-67.

[30]金丽,梁保国.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与联合办学[J].中国高教研究,1995(6):62-63.

[31]李翠琴,等.高校地缘集群及其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2(3):22-27.

[32]范文曜.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新进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3.

[33]夏天阳.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6-90.

[34]柯森.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潜在阻滞因素[J].高教探索,1997(4):15-19.

[35]赵庆年.多维视域中的区域高等教育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8(6):72-77.

[36]张振刚,等.我国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各区域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72-77.

[37]米红,韩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与仿真研究――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1):95-100.

[38]刘仕辉.加快区域高校发展的策略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6(2):34-39.

[39]朱迎春,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4):84-86.

[40]傅毓维,邵争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复合DEA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94-97.

[41]贾云鹏.关于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判断标准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3):57-61.

[42]魏梅.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8):97-102.

[43]刘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实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41-44.

[44]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39-43.

[45]赵宏斌.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29-30.

[46]耿涓涓.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生及动向[J].江苏高教,2001(4):27-29.

[47]桑玉军,姜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59-60.

[48]刘祖良,阎保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5.

[49]严全治.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J].教育研究,2012(1):89-94.

[50]陈彬,袁祖望.试论“加强省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基本内涵[J].高教探索,2000(3):28-32.

[51]黄亲国.高等教育地方政府统筹要走制度创新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68-71.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5

关键词:区域高等教育;区域化;地方化;均衡发展;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2-0091-08

任何高等教育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从最宽泛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总是区域性的,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关照,是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具体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可谓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相对纯粹的高等教育理论而言,它更为务实、富于针对性。区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高等教育权责关系、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系统的关系,同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层面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在国际国内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实践背景下,当前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此,本文将梳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实践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概况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取得高等教育管理支配地位后的结果,是由过去以中央政府、行业部门为主导的条块分割式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向中央与地方两级分工管理体系转变的过程,直接表征为系统服务面向的地方化。[1]

形式上,院系调整确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区域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行为服务于宏观政策的需要,缺乏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仍是一种中央高度集权式管理模式的产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开启了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大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政策诉求。[2]此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主要政策文本的一个核心内容不断得以强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进程直接受制于宏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影响,历经二十余年积淀,凝聚了一批研究者,一些研究机构和期刊研究特色日渐显现,研究主题趋于集中。

(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进程

笔者以“区域高等教育”为主题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85-2012年,在CNKI5?0中搜索得到相关论著679篇,其中期刊论文509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有16篇、109篇,近20余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趋势映射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演化轨迹(见图1)。

基于图1,通过细读核心文献,并综合相关代表性区域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可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提出阶段(1985-1993年)。研究数量少,围绕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体制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战略规划管理等展开,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改革设想,立足国家行政区域关照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问题,较少考虑各个区域差异化的发展需要。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1994-2002年)。实践层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构建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此间,相关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一方面,受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影响,研究朝向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重点关注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得到重视,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观、战略管理和深层次区域分布与均衡化发展领域的结构问题。

第三,区域高等教育的拓展阶段(2003-2008年)。2004年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省级政府对于“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应有的统筹职能。[3]随着研究的大量出现,研究领域开始细化,重心得到下移,更多研究则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化为背景,关注特定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结合某类区域高校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仍以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为主线,突出均衡发展、区域系统竞争力评价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研究。

雷家彬: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述评:1985-2012年

第四,区域高等教育的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的出台将高等教育地方化推向深入。以此为引线,相关研究以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为背景,研究主题更为多元,更多则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目标,突出省域高等教育实力提升的需要,强调泛区域合作联动、资源整合共享。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笔者尝试按作者、机构、基金、期刊和关键词等主要信息对679篇论著进行排序。由表1可见,10位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均少于8篇,可见相关研究仍比较分散;从研究机构来看,厦门大学是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镇,除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研究优势机构外,重点理工科大学和一些地方性高校、研究院所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表明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也为地方院校所重视;这种局面由基金论文的情况可见一斑,除教育部和部级教育类“主流课题”外,不少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课题也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纳入资助范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文最为集中,说明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关键词反映出研究关注点,区域经济、协调或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等关键词的集中选择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外界的适应性及内部结构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总体上,区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仍比较分散,但日益受到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关注,研究质量高、影响广泛、内容充实。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影响下,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后来成为教育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又由地方官方话语体系逐渐进入到个体高校战略规划研制者的规划文本之中。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区域高等教育注重自身理论问题研究和其它学科观点的运用,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并以区域为单元对系统作出横向与纵向分析。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区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的概念。其实,界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区域”。 一般而言,“区域”源于地理学,它总是指向一定的实体地理空间,因此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事物应具备空间连续性和有别于区域外事物的同类性两大共性。[5]然而,“区域”毕竟是一个弹性概念,有类型和大小之分,何况又多学科频繁共涉,如行政学中的“行政区”、社会学中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群落”[6]等等。

由于认识“区域”视角的差异,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系统论、整体功能结构的关系出发,将其视为一种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互换、互动发展的社会子系统[7];二是从“区域”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如将其分为“与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高等教育”、“省(自治区)属的地方性高等教育”、“社区高等教育”、“地方高等教育”(即“中央各部委所属以外的,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属的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称”)[8],持后种观点的研究众多,包括早期对于“高等教育地方化”[9]、“高等教育区域化”[10]等领域的研究。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支撑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包括三类:其一源于传统教育经济学或高等教育学领域,如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职能理论,后者随着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新型高等教育职能的提出,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其二源于其它经典领域,如经济学、系统论的借用,包括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等[11];其三是我国本土化教育理论的探索,有研究提出三关系(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和四模式(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理论框架[12]、教育生态学[13]、“中国中心观”[14]等,其中以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典型,它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总结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与区域环境和谐共存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二)区域高等教育的“元研究”

“区域观”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性质判定的多面性。领域还是学科?区域教育研究一出现便遭遇高等教育研究类似的身份危机。早期致力于学科化的努力已积累一些成果,以黄孟源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15]、彭世华的《发展区域教育学》[16]、焦瑶光的《区域教育学》[17]等为典型,均在理论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后续研究尽管也作出深入理论化的尝试,但鲜有实质进展。

较之区域教育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展更为缓慢,笔者将其归纳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两种类型。从研究领域观之,前者涉及少量的区域高等教育纯理论研究[18],如一些研究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19],而不少论者则倾向于对特定实体区域进行案例分析[20];后者将研究重点与“发展”一词紧密关联起来[21],如此研究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22],故可归为“发展教育学”的范畴。囿于理论空间太大,研究者的精力主要投放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探讨,涉及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还来不及将这些整理成系统理论,因而更多的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个学科。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有三:第一,这类研究出于特有的中观视角审视教育问题,旨在于架设一座高等教育理论“实用化”的桥梁。这种视角较之宏观的政策分析与微观的院校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揭示出高等教育系统多面特征及内外界复杂的互动关系。第二,透过系统论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功能分化。以一定的经济社会为背景,注重考察高等教育与环境的交互关系,由系统论关照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第三,此类研究特别关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如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内涵的理论分析、结构调节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等议题。[23]

(三)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均衡发展的内涵。对此观点和界定层面并不一致,广义上涉及区域间的外在(空间分布)均衡、高等教育体系内(结构层次)均衡、教育体系(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均衡、及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的协调互动。[24]事实上,多数研究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二是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讨论。多数研究认为均衡发展可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25]但是,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并非完全不合理,它既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26]三是均衡发展水平的测量。主要涉及以人口、经济等背景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历时和现时分析[27],采用经济差异分析方法,运用量化研究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洛伦兹曲线和二次模型回归等方法,进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衡水平的测量。四是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对此研究视野开阔,涉及经济、社会、政策、历史、地理、观念等诸多层面,但多主要归因于经济因素。[28]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研究,集中于政府、社会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等各个层面而展开。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间的合作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在分工与合作、特色化与共生共荣这两种发展趋势中寻找平衡点。”[29]校企、校所、校校协同发展是当前政策和实践领域的热点主题,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内部的联合办学,将特定区域内的高校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每所院校看作系统的一个元素,以此形成系统的结构,基于任务联接组建办学联合体[30];二是跨系统的合作,是以区域系统或多个不同系统内个体高校为单元,组建跨区域性合作教育机构。其中“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高校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31]不论是同系统还是跨系统的合作,表现形式或最终结果都是重新形成新的次区域系统或跨区域高校联合体。事实上,区域内子系统的形成便于操作,如湖北地区的教育部“七校联合办学”、湖北高校师范教育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跨区域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合作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不同区域或城市群落间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合作,仍比较零散,相关研究比较欠缺。

(四)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社会而存在,两者的关系研究是目前理论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32]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存在两种基本态度,主流观点为“辩证关系论”,即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适应地域经济的需要。[33]也有“复杂论”的声音,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多样而复杂,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教育投入未必是同步的[34]、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并非都是协调发展关系[35]。

经典文献曾将大学描述为社会的灯塔、镜子、风向标、动力站、中枢组织……,在区域高等教育应该适应还是超越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由于区域竞争力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的存在,更多研究认为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高等教育规模影响是正向的[36],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37],因此多坚持高等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折衷判断。根据系统论与区域科学的观点,这种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区域系统也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优惠与项目合作等。[38]

现有文献对于这种协调度的测量采用简化方法,一般将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理解为两者关系的一致性,即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同样发达,反之亦然。研究结论多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比较协调,但是东中西区域差异明显。除了先天性历史的、政策性、地理区位、认识差异等原因外,经济差异或是造成这种失衡的最主要原因。[39]

(五)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一般来看,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能力、结构及综合竞争力是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就前一个问题而言,相关研究集中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能力进行评价,多围绕省域展开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则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为代表的定量研究为主[40],评价标准有某区域内的高校数量、高考录取分数线、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及人均预算内财政经费等。评价维度涉及绝对与相对的数量、质量等,综合考查教育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教职工数等输入指标,以及在校学生数、科研经费等输出指标,覆涵“绝对数量、绝对质量、相对数量和相对质量等四个指标”[41]。从测量结果来看,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水平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及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的现状、寻找差异。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一般以省为分析单元,研究方法一般为数据包络分析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后三种方法最为常见,重点评价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综合实力。[42]观测维度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效率、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产出等。[43]其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一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始终存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基本沿袭传统高校区域布局的生产[44];二是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优势明显,东部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发展稳定、实力较强,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实力较弱。[45]

(六)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研究

不同于高校战略,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属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是以某个区域高等教育为单元,对其进行制度设计、统筹规划、发展定位等。这类研究是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展研究的思路从“计划”向“战略规划”转向的同时,首先在发达省区出现的。[46]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宏观(国家层面)的研究”[47],区域研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研究最为多见。

在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政策建议方面,制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高校和谐自主的发展政策尤其重要[48],相关研究中突出强调省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统筹职能[49]。包括区域内的中央部委属高校的协调权和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规划、部署、政策导引、执法监督、资源配置、检查评估、协调关系与信息服务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50],应在管理理念、组织形式、调控手段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51]。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包括增长极发展模式与点轴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开放式发展模式等。[52]要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地方政府竞争利弊并存,应利用相关政策措施激励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53]同时,为保证战略实施通畅实施,发展预测及其预警系统及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便不可或缺。[54]

此外,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也是战略规划的时髦话题,多以系统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同类区域比较研究,提出做强做大省域系统的政策建议。对此并不限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广东、“长三角”、青岛、宁波等省市,中部地区、黑龙江、江西、辽宁、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比较多,反映出这些地区寄希望于高等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政策诉求。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上可见,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了区域科学的理论,并与现实的教育不平衡问题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空间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新兴领域,它的理论架构仍不明晰,远未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者因此需要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借用跨学科方法,从多个层面认识系统间的差异。

(一)研究述评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令现实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壮大,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土壤,近来的研究实践则显示,区域高等教育的内容已超脱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范畴,更为关注与系统内外部环境、经济社会的交互关系,研究主题和方法不断丰富、多元,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研究依据。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仍不尽成熟,现简述如下。

第一,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待深化。尽管区域高等教育已成为各级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但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或者过于宏观,使得研究范畴无谓泛化;或者仅仅被当成高等教育另一个实体指涉物,区域被具体化、绝对化,成为冠以“区域”的高等教育研究甚至高等教育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相关研究衰弱为“实践教育学”的绝对领地,理论研究的衰微将严重制约区域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综合性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比较多元,但研究主题过于分散、难成体系,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为多见,围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而展开,立足这种“适应”视角,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往往被忽视,与环境的交互联系无疑被割裂,对教育系统内部的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统筹发展的关注明显不足。

第三,区域分析单元过于简化。出于研究的方便、习惯及认识上的原因,绝大多数研究以省为单元展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这与我国当前的地理、经济划分等基本国情相符,又有现实高等教育法规依据,且与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保持一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但是,省域高等教育是一个与传统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概念,如此方便操作却未能反映区域性高等教育的特征,窄化了区域教育的研究内容。

第四,研究视角和方法较为单一。总体上,现有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多滞留于“就教育论教育”,这与区域科学的要旨相距甚远;以单一的思辨研究或个案研究方法为主,重定性描述轻量化分析,实证研究少且测量维度和指标体系较为粗糙;简单套用其它学科方法、概念的作法比较普遍,研究中未考虑到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在规律。

(二)研究展望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呼唤高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如下或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第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首先,应正确理解区域高等教育范畴的具体性与相对性,区域范围的划定依系统的能级大小、职能分工和活动领域等因素而定,在何种层面探讨区域,这是我们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时必须表明的基本立场。其次,应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从区域高等教育实践中寻找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凝炼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特色。此外,由于区域教育研究机构建设滞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学会尚未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分会”类似的学会机构,因此应加强区域高等教育机构建设,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第二,建立以教育活动为联接点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现在看来,教育-经济-社会构成了以发展为重心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轴。当然,这种研究框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不是区域经济学的试验场,无论构建何种区域高等教育范式,教育都应是其中的核心支点,后续研究应确立较为科学的划分标准,把高等教育纳入到社会科技、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领域综合考虑,突出高等教育与外部系统联系的紧密性和互动性。同时,教育系统内部,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也应受到重视。

第三,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新一轮城市群的兴起、经济特区的再造及现有经济文化区域的进一步整合,这些无疑预示着以省为单元的传统高等教育区划格局被打破,高等教育区的合作将更为广泛深入,这都要求我们以更为多样的分析口径审视各个高等教育系统。比如适应国际社会竞争加剧的形势加强国家间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都市圈开展高等教育系统的个案研究等等。同时,应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来自规模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的挑战,综合性的历时研究、预测研究正当其道,这是科学决策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路向的重要依据。

第四,拓宽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视角和方法。区域高等教育具有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政策等层面的多面性,是区域科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区,区域发展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适于区域高等教育,不能被简单移植照搬。后续研究的视角应当进一步拓宽,从其它学科和领域研究中汲取养分,引用跨学科方法、量化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置于国家甚至国际系统中综合分析,这些方法的系统运用将令区域高等教育方法论渐成体系。同时,要采用多元视角,重点突出空间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其它主题(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等事业发展问题)的联动性。

国际社会正迈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欧盟高等教育区建设正预示着同样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在高等教育的反映是多面的,既有高校或系统的同质化、一体化的部分趋势,更强调这种统一标准下系统间的竞争、分化、合作,这样反过来将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和特色,彰显个体的发展优势。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同时将开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兴盛发达的新纪元,当然也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大有作为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芮国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J].江苏高教,2006(6):34-36.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G].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85-2388.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G].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334-339.

[4]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176.

[5]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97.

[6]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32.

[7]刘伟,等.区域高教发展简论[J].现代大学教育,1997(3):45-47.

[8]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13.

[9]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M]//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10]周江林.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基础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0-11.

[11]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31-34.

[12]吴岩,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5.

[13]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57.

[14]张彤,谢作栩.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7(3):22-25.

[15]黄孟源.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6]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7]焦瑶光.区域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18]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2):56-58.

[19]吴绍芬,董泽芳.“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J].教育与经济,2001(2):9-11.

[20]郑英蓓.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45-49.

[21]魏小鹏.主动面向两个战略需求着力做强区域高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0.

[22]李国杰,关嘉.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 (9):60-63.

[23]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24]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5):27-29.

[25]陈上仁.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均衡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50-54.

[26]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225.

[27]谭诤.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1-14.

[28]马鹏媛,米红.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1-6.

[29]陈伟.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0(4):63-67.

[30]金丽,梁保国.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与联合办学[J].中国高教研究,1995(6):62-63.

[31]李翠琴,等.高校地缘集群及其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2(3):22-27.

[32]范文曜.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新进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3.

[33]夏天阳.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6-90.

[34]柯森.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潜在阻滞因素[J].高教探索,1997(4):15-19.

[35]赵庆年.多维视域中的区域高等教育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8(6):72-77.

[36]张振刚,等.我国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各区域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72-77.

[37]米红,韩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与仿真研究——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1):95-100.

[38]刘仕辉.加快区域高校发展的策略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6(2):34-39.

[39]朱迎春,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4):84-86.

[40]傅毓维,邵争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复合DEA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94-97.

[41]贾云鹏.关于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判断标准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3):57-61.

[42]魏梅.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8):97-102.

[43]刘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实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41-44.

[44]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39-43.

[45]赵宏斌.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29-30.

[46]耿涓涓.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生及动向[J].江苏高教,2001(4):27-29.

[47]桑玉军,姜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59-60.

[48]刘祖良,阎保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5.

[49]严全治.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J].教育研究,2012(1):89-94.

[50]陈彬,袁祖望.试论“加强省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基本内涵[J].高教探索,2000(3):28-32.

[51]黄亲国.高等教育地方政府统筹要走制度创新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68-71.

[52]徐烈辉,李琳.湖南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J].现代大学教育,2006(4):49-53.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6

1、成人特色无法体现,论文内容与学生工作脱节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从选题、实施、答辩的整个过程基本上按照或是参考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论文流程进行的,无法突出成人教育的特色。 

选题的内容偏重基础学科研究。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基础和重点,长期以来影响着高校中其他教育形式。成人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宏观教学内涵均是由高校普通高等教育衍生而来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似。毕业论文作为整个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由于前期教学的影响,论文的选题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学科上,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完成论文的条件有限,导致论文整体上选题差别很大,质量不能保证。 

毕业论文内容与学生实际工作脱节。成人教育学生多为在职从业人员,多数人有着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成人教育来补偿自己的学历和提升职业技能水平,毕业论文是所学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最好的结合方式。但是,成人教育毕业生的论文受所谓的论文质量的约束,很少能与自己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将自己所学应用于实践之中。 

毕业论文缺少成人教育特色。成人教育学生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工作中的能力,毕业论文作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环节,应该是能够反映出每个学生的工作内容和特点以及几年来理论知识在学生工作中如何体现出来。但是,目前成人教育学生为了应付毕业论文环节,内容很多与学生实际工作无关,成人教育中服务行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2、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很多高校的成人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方便,照搬普高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体系,导致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相近,对论文的科学研究层次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并以涉及学术层次水平高低评定论文的质量;这种考核标准脱离了成人学生的工作实际,导致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毕业论文,出现了网上文献拼凑、他人发表、挪用别人数据等现象发生,完全背离了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宗旨。 

3、保障机制不完善,论文的完成缺少有力支撑 

缺少论文指导课。论文指导是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指导学生如何去开展相关工作,如何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文献,如何按照要求格式去撰写论文。很多教学单位都忽略了论文指导课的重要性,或是缩短学时,或是直接取消面授,改为网上自学,出现了学生的论文格式不规范,选题不准确,论文内容与题目偏差等严重问题。 

指导教师的选择问题。指导教师是学生论文完成的关键环节,为学生配备合适的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的论文工作事半功倍。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多为挂名,没有真正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去思考、操作论文的完成,同时,指导教师多为高校教师,在帮助学生选题上多以自己研究的课题为基础,脱离学生的工作实际。 

二、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 

建立成人教育中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毕业论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满足工作单位对员工工作能力提升的需求,是保障体系研究的主要目的。 

1、在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下,论文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具备相关操作制度和质量标准,各主体在整个过程中分工明确,各执其责,保证论文高效、高质的完成,确保论文的真实性和学生的诚信度。 

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某一专项研究的总结性材料,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研究多数是在本人单位实施,与其具体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内容相对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更加多样、复杂,论文质量不宜控制。建立科学可行、适用于成人教育需求的操作制度,在大的框架上对论文的方向进行把握,对具体细节内容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对论文的每一部分设置质量标准,完全按照此标准衡量相关的操作,达到成人本科论文的实施的制度化、标准化。 

2、成人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充分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将学生工作单位引入到体系之中,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技术和物质支撑。把高校、用人单位、学生三个主体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指导作用、质量保证作用和全程监管作用,保证学生论文的顺利完成。 

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将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与本职工作有效结合,最终为工作效力服务。学生的工作单位是学生学业完成的最大支柱,特别是在学生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工作单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完成论文的场所、仪器等硬件设施,还要学生配备具有一定资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因而,结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在毕业论文中引进工作单位,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 

3、通过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论文质量,最终达到高校顺利、高质地完成论文整体工作;用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培训员工、利于单位发展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成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理论学习与本职工作结合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完成学业,提升学历的同时能够增强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单位。

三、成人教育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制定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标准,建立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主要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各组成因素,包括前期规范、过程控制和后期评估,通过对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到适宜的切入点,寻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成人高等教育本科论文质量保障体系。 

1、前期规范体系 

前期规范是成教学生在实施毕业论文之前,学校对论文具体的完成形式和结果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是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论文工作的主线,学生按照此要求进行论文实际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主要根据各专业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毕业论文完成的整体过程,研究建立一系列符合成人教育的毕业论文制度: 

(1)教育制度,包括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准备工作的教育、写作方法的教育、违反纪律的教育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让学生明确论文工作如何开展和进行,对学生的论文过程做以框架式要求,约束学生在论文的完成中务必坚守诚信原则,以自己的真实数据编写论文。 

(2)开题报告制度,成教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论文设想、文献查阅情况、指导教师综合意见,形成具有可实际操作的论文构思,并以文字的形式向高校汇报,经高校专家审核通过施行。 

(3)中期考核制度,依据开题的思路和步骤设计,对论文中期取得成果进行审评,根据前期情况规划下一步论文的具体实施。 

(4)论文考核制度,对学生的论文完成工作进行考核,学校组织论文答辩,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工作单位与论文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同时,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论文工作的基础数据进行检查和归档。 

2、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就是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是论文写作中的把关环节,对论文的开题、期中考核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保证论文高质量地完成。依据学校制定的开题报告制度和中期考核制度,学生以书面汇报的形式向学校汇报论文思路及阶段性工作成果,学校对学生论文思路是否符合要求及进展情况做评价,学生工作单位作为实习单位对学生论文整个过程进行质量跟踪,及时与高校沟通,依据学生论文完成期间的表现给予评价。 

3、后期评估体系 

通过对学生论文质量、基础数据真实性、论文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审查,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前期规范体系和过程控制体系进行有效评估,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建立评估制度,同时验证上述两体系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 

依据成人教育的特点,三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由高校、学生工作单位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要求共同完成,达到既能规范论文质量又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继续教育的目的,使成人高等教育真正成为各行业在职人员学历和能力提升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7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冲击着教育观念,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即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形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是当今全球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源于多元文化教育观,认为各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既不是全球普世性的,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样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不仅批判强势文化国家音乐教育政策、结构和理论的中心性、霸权性和宰制性,强调各民族国家特别是文化弱势国家音乐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还积极倡导“文化间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的音乐教育,主张在不同文化的音乐教育观念之间建立起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尊重并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哲学、音乐语言、音乐文化和音乐思维方式。认为“音乐本来就以多元的方式存在于不同文化中,音乐教育理应使学生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学习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通过对‘他人的理解’增强自我概念和自我理解。”①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21世纪全球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它首先出现在美、德等发达国家并逐步影响到世界各国。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也开始影响到中国。在与美、德等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中国音乐教育的学科发展亦注入了新的活力,2002年颁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已开始提到多元文化音乐。高师音乐教育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母机”,而音乐理论课则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分类过细、各自为战,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缺乏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注重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缺乏正确的教学思想的引导。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观念的解决是建立理论认识的基础,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笔者以为,应本着“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的原则,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对高师音乐理论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 关于“课程”的定义,教育学家早已给予了诸多不同阐释,而人类学家则认为“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②音乐理论课程作为人类几千年音乐文化的精华,担负着人类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设置是不同思维模式的体现,它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效果的优劣。格式塔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每一部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有某种联系。③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与其中各部分课程的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目前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仍各自强调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其整体性。如何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下进行音乐理论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是目前中国高师音乐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把整个音乐理论课程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使之通过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联系趋向统一,使总体在各部分相互协调中求得发展。”④ 1.强化课程,淡化学科,重构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分科。课程设置作为中国高师音乐理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仍比较缺乏弹性,具体表现在有些课程划分过细、重叠过多。我们应本着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与体系,将原有的趋于分散、科目繁多的课程结构加以整合。强化课程,淡化学科,同时对特别需要扶持的传统音乐理论仍需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供其不断付诸于教学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高师音乐理论教育体系。具体来说,为利于学生对整体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各学科相互协调中求得总体效果,笔者以为,应将目前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中一些较分散的学科进行重构,以板块的形式囊括可以相互融合的课程,如在“音乐基础理论”板块中可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等学科,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板块中可包括《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作品欣赏》等学科,在“外国音乐概论”板块中可包括《外国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史》《外国音乐作品欣赏》等学科,在“作曲技术理论”板块中可包括《歌曲作法》《配器》《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等学科。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多元化需要各板块内部课程之间、各理论板块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渗透,而不是简单地将各个理论课程叠加在一起。只有强化板块式课程体系,淡化分散式学科课程,才能在整体习得的理论中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2.重视音乐与非音乐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将其融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中。从全球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对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除了必须精通音乐教育领域的学科内容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要随时随地解决与音乐学科领域有关或无关的问题。⑤因此,重视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与非音乐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将文化科学知识融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中,是目前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改革值得关注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 现存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是传统高师音乐教育模式下的产物,教材的理论体系较陈旧,已不能适应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如目前高师的和声教学仍局限在给学生灌输传统和声的狭小范围内,“对近现代和声了解很少,对创作中出现之新的和声现象困惑不解,对和声学的历史沿革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⑥对于音乐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现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单轨制,即是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增删取舍,教学体系基本不变;其二是双轨并行,即主张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两种教学体系并用,实行“双轨教学”;其三是多元化道路,即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下,将东西方的音乐理论融会贯通,在各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的网络。笔者以为,以基础音乐教育为培养目标的高师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学生掌握广博的音乐知识,才能够适应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够符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下,在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多元化的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体系。#p#分页标题#e# 1.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 自20世纪初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传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教学内容都侧重于对西方古典时期音乐文化的阐释,而忽视了当代音乐的发展及其未来的指向,其结果必然造成教学内容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⑦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不是往“专”、“精”方向发展,而应朝“博”、“大”方向努力,它既应体现世界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又应兼具时代性、知识性与艺术性。因此,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应组建一个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体系:纵向方面是西洋音乐理论的延伸,其中应包括20世纪的现代音乐理论等内容;横向方面是世界音乐理论的综合,包括各国音乐理论体系,如印度、阿拉伯等。 2.双层融合的深厚底蕴 (1)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内部融合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潮流中,保持本国的音乐文化个性是立足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的唯一出路。因此,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也是进行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应依据“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⑧,特别要注重民族音乐理论的内部融合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多种语言、多种文字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各有特色,并且“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内涵应用于音乐理论教学,就不仅要传授中国汉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同时也应传授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因此,在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用“汉族音乐形态的理论”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对少数民族历史、语言、传统及其音乐文化要尊重,不能用汉族音乐取代中国音乐,应着重解决以往教学内容中少数民族音乐所占比重较小的问题,⑩体现多元一体、相互融合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特色。 (2)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维度融合 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从进化论发展到相对论的进步,如何处理好人类音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并将其综合运用于音乐理论的教学当中,是当前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在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中更应注意多维度教学内容的综合与整体教学内容的分配。 总之,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应适应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步伐,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拓展教学内容,形成相对系统、完整的音乐理论结构,同时增进学生对于各个音乐文化形态的理解,建立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出新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而教学方法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更没有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最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开放的、并且不断发展的领域,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方法上缺乏必要的改革与出新,导致教学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无论教学内容如何改革,如果仍采用旧教法,忽视相关观念的转变,也无法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因此,要达到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构建多层次、多侧面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撰供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案。同时,应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将其与高师音乐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教学法。 结语 人类社会愈来愈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势态,任何民族国家放弃全球观察的视野,孤立地谈自己的发展,或脱离自身文化传统去谈发展都难以面向未来。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也首先需要考虑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势态背景,考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作为高师音乐教育重要环节的音乐理论课程亦要顺应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提高高师音乐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8

缺少和谐的教育是有缺憾的教育。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价值是和谐发展人。1999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把美育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国高等教育若能把美育从国家方针的宏观层面切实推进到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及教材建设等具体实施层面,把美育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这对促进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提升精神素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意义十分明显。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的美育现状令人关注,然而,其中潜藏哪些问题,问题的瓶颈在哪里,又该如何具体解决,学界对此虽有一些争鸣,但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拟从高校美育现状展开讨论。

“多余人”形象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青年形象。他们不满现实,却又不愿挺身反抗;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实际行动,最终成了多余的人和无用的人。用“多余人”来形容美育在目前中国教育体制中可有可无的处境,形象而贴切。自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引介“美育”以来,美育已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和“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的立项,也表明国家对美育的重视程度。然而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多余人”现状仍难以改变。

1.高校课程设置鲜有专门的美育课程,此类情况在理工类高校尤甚。国内一般理工类高校多数要求学生选修两三门人文社会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法制基础》、《思想道德修养》、《文学欣赏》、《电影美学》、《大学语文》等。有些理工类高校则干脆取消此类课程。至于美育理论知识,则多以《美学基本原理》、《文学概论》、《艺术学》或具体的艺术类、鉴赏类等相关课程取而代之。尽管出版过一些《美育教程》之类的教材,但由于对如何合理设置美育课程没有系统考量,美育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地位不明”现象相当严重。除艺术类和师范类院校由于其特殊性相对完善外,尽管一般普通高等院校开设了一些美育课程,但大多是选修课,学生可选可不选,致使这类选修课常变为“选休课”,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高等教育应有独立的追求,学校课程不能一味地迎合社会,扬社会价值而弃人文价值不顾。从本质上讲,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并非彼此对立、相互敌视,而是互补和兼容的。学科设置顾此失彼,将造成美育课程“候补”甚至“缺场”的命运。

2.高校美育教材,特别是美育理论教材,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偏于说教。目前有代表性的高校美育理论教材有仇春霖主编的《大学美育》(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推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范川凤和邱小捷合著的《大学美育教程》(大学素质教育丛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蒋国忠编著的《新编大学美育》(大学通用基础教材系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这些美育教材基本按照美论、美感论和范畴论等典型的美学教材的方式来编排,过于逻辑优先,重形式胜于重内容,学生甚感枯燥。美是“活的形象”。美在现实生活中是丰富的、活态的、生气勃勃的,它具有强烈的感染性和情感穿透力。高校美育理论教材,虽为教学方便,需要条理化、清晰化、规范化,但内容和形式应尽量丰富化和多样化,要适应时展需要。高校除传授必要的美育、美学基本知识外,还可开设美育鉴赏课、美育实践课、美育讨论课等,授课的地点和场所也不限于课堂,尽可能情境化,让学生在自然的教学过程中体验美和感受美,让教材“活”起来。

3.高校美育学科建设和专职师资配备情况堪忧。美育涉及到诸多学科,与德育、智育和体育密切相关,美育与它们的关系也已经得到很多理论家的论述。纵观国内各大高校,虽然有些建立了美育研究所,但鲜有独立的美育教研室,其要么隶属于美学理论教研室,要么隶属于文艺学教研室。美育还远未形成一个完整和独立的学科体系,这与当前社会对美育的巨大需求极不相称。美育师资多以美学或教育学领域里的老师兼授为主,尤其在一些有中文系科的院校,这种情况比比皆是。一些普通院校更是由于师资限制,人文社会类选修课开设很少,徒作点缀,遑论美育学科建设。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美育学科的附属地位、美育师资的不足,是导致美育“多余人”现状的根源之一。

4.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美育理论研究还很薄弱。199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成立,1999年美育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以来,美育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这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如何从美育的角度进行艺术教育”、“高校美育建设的现状分析”以及“如何加强高校美育建设”等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高校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依然潜藏着很多问题,有的院校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有的把艺术教育课程降格为娱乐课程,作为其他课程的调节和补充。这不能说与高等教育领域内美育理论研究的不足无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秘书长王旭晓在2004年美育研究会上的发言中强调:“研究会要在理论上加以提高,现在‘泛美育’的现象比较多。我们要让学生对美丑的概念能分辨,对美要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一论断击中了目前高校美育研究的积弊。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多余人”的现状,既有高校体制建设滞后的历史性因素,又有社会文化变迁的现实性因素;既有影响高教发展的外部因素,又有高教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高教领域内美育研究的“外热内冷”现象,这种现象所反映出的当前高校美育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何在?

1.美育体制建设上的非连续性。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把美育纳入到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195C年。这一时期所召开的有关会议、所颁发的有关文件,都提倡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但从1957年后,各种教育学著作、教材、讲义都把美育从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去掉了,甚至谁若倡导和开展美育活动,就有可能被扣上“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一类的政治帽子。第二个时期是1986年至今。1986年国务院制定的《七五计划》中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方针”。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美育作了专门论述。1999年美育被正式列入到国家教育方针中。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不仅会影响美育制度和美育政策的连续性,而且难以确保美育学科的独立地位。这种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非连续性,不可避免地带来美育学科建设迟滞。没有强有力的体制保障,高校就很难系统有效地开展美育,更无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从根本上讲,美育学科的合法性既需要取得体制内的认同,又需要得到学理上的论证。

2.高等教育中美育理论研究的欠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美育理论属于美育基础理论的一部分,与美育基础理论的关系是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关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教领域内的美育问题也引起了关注。1979年4月成立的“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后来该名为“中国教育学会”,下设11个专业委员会,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教学论、德育、教育哲学、美育和教育社会学等,其中美育专业委员会已召开22届年会。1991年成立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研究会,也已召开十多次会议。许多省份亦相继设立了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但是这些研究机构的建立,恰恰说明高等教育中美育理论研究的薄弱,中国高等教育中美育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以作为美育理论著作的教材来说,除了上面提到的几本高校美育课本外,一些具有划时代的、高屋建瓴式的论著很少,高校艺术教育方面的单篇论文很多,但真正从理论的高度论述高校美育特殊性的还不多。多数研究文章只是简单地把美育视为艺术教育,这不仅削弱了美育的地位,而且有取消美育的危险。当前对高等教育与美育的相关性研究还不够深入,对高校体制与美育的复杂性关系的认识过于简单化,对美育与重建大学精神的关系、美育与构建当代大学生健康精神世界的关系等问题研究还不充分,对高等教育中美育的地位、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尚不到位。基础理论尚且如此,美育课程在高校体制中的尴尬、游离局面也就不可避免了。

3.高等教育中大学精神的失落与日渐增强的实用主义知识观。现代知识观所具有的实用性特征造成了高等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带来了美育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思想。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这种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已经广泛地被高等院校所接受。19世纪下半叶,美国“威斯康星思想”的创始人范。海斯认为:“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按照这种实用主义观点,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公民、造就专业人才,主张专业设置根据学科发展与社会就业结构而变动,并服务于后者。他们认为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这种分工严密的专业教育,忽视了美育培养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使命,使学生变成“工具人”、“经济人”和“单面人”,这恰恰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迷失于实用主义情结之中的高等教育,将包括美育在内的一切教育降低为单纯的知识教育,从而导致大学精神的日渐扭曲与失落,高校的办学理念亦日益投向趋利的实用主义怀抱。

4.高等教育中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失衡。我国高等教育中美育缺失的深层原因是高校建设中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失衡。价值追求是高等教育活动的目的和动因,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高等教育文化价值的两个方面。高等院校既是一个教育机构,同时也是文化传播和创新的中心,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任,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素质、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准。理想的高等教育应当是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由于目前社会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高等教育陷入了“智育第一”的误区,形成了以智育为中心的一套教育体系和制度,长期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此相应,美育的人文价值、审美价值受到冷落,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开始失衡。前几年,某一高校出现的“马家爵”事件充分折射出高校人文价值追求的弱化。未来的人才应当是德才兼备的、既具有丰富知识又具有高尚精神的、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的人才。加强美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是21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危机,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人的危机。在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的处境如18世纪初德国戏剧家席勒所描述的那样:“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他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推动的那个齿轮发出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在他的天性上,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他的专门知识的标志。”以至于“人成为高等教育遗忘的‘存在”’。现代知识的“箱格化”体系,导致人的单一化、扁平化、专门化,人丧生了和谐的本性。

要通过“更高的艺术”来恢复我们天性中的完整性,我们必须恢复美育的本源性价值——和谐发展人。马克思“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命题的真义,对美育而言,不是培养一个全知全能的人,那不可能也不现实,而在于“和谐发展人”,即人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人的“和谐发展”体现在两个层面:(1)人的各种内在能力的和谐发展;(2)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相应地,美育的本源性价值表现为,一方面促进人的各种内在能力的和谐发展,一方面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育的这种本源性价值是由美的本性所决定的。我国著名美学家周来祥说,美是和谐。美育的价值,就因它能够使个体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和谐而全面的发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高校意识到和谐教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高等教育中美育本源性价值——和谐发展人——的回归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性问题。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要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美育本源性价值的回归:

第一,要有制度保障。美育本源性价值的回归首先要有制度上的保障。近些年,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教育方针对高校美育学科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需把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这就要求每个高校都要结合各自的情况,建立和健全美育方面的教学制度、教学大纲,建立相应的美育教研室,确保美育的实施。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都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作为政策性必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长期的开设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民道德教育,教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同样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对完整人格的追求和培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其理性本质是道德方面的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学生正确对待自然、社会、他人和自己,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法律。二者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在内容上交叉相融,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但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按上级教育部门相关规定而开设,而人文素质课的开设则没有上级教育部门统一的相关规定,因而出现了因校而异、百花齐放的局面。有些高校或教师因此教条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分为两个相对独立、互不相干的教学体系,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课两者之间难以实现有机的融合、渗透,影响其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当今世界,随着技术观念的更新,技术不再被视为简单掌握一门单纯的技术,其内涵已变得日益丰富。“技术的意义是其内具有的促进人的思想、精神和能力发展的力量”,我们必须转变纯技术观点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培养目标由“技术工具”转向“技术人文”,“技g人文”归根到底强调的是一种"教育价值观"教育,以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为中心价值观,以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可持续发展等为核心,共同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框架。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既扩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又满足学生人文关怀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互渗互融的作用、意义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渗透,才能形成大德育观念。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言,既要保证其政治性、原则性、严肃性,强化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的理论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同时也要在内容中融入人文内涵,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强化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法治意识。就人文素质教育而言,要改变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重视不够的现状,开设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相适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向高职生传授关于人类、关于社会的基本知识,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提高高职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其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长期以来,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单一的政治教育功能,它是有计划、系统的、相对集中的教育过程,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系统、逻辑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庞大的系统内容,而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文化基础和认知水平相对孱弱,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较差,所以,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脱离高职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效果欠佳。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高职学生的客观实际和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方式,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和自觉接受。

再次,拓展人文教育的途径和空间。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有其自身的内容、功能和特点,所以,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就是要重构健全人格养成的教学体系,加强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重视校园文化和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将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互渗互融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构建“一体化”的大人文课程体系

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进行"一个渠道,多方渗透,三类活动"的一体化大人文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将思政、人文素质、心理教育、职业素养等公共基础课程相互整合、融通,遵循针对性、开放性、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必修与选修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原则,通过模块化系统设计,构建以专题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人文讲堂、活动熏陶、修为内化),服务于专业、体现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对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时时、处处、人人,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素质课目标一致、价值同类、功能互补、方法互借、资源共享的目标

“一体化”大人文课程体系对接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架构社会与政治、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自我与人生、科技与人类、创新与创业、沟通与管理等七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开设3~5门课程不等,构建形成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新体系,以做“强”思想政治教育、做“精”人文素质教育、做“专”人文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就业与创业教育为内涵,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优良思想品德、高度敬业精神、睿智思维方法、积极合作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审美、会生活、宽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系统论观念,将“一体化”大人文课程体系视为一个由许多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构成的体系,这些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是指课程体系中以担负某个共同培养目标为功能的几门课程的集合,成为其子系统,它通过内在耦合关系建立为一个基本课程子模块,简称“课程模块”。“一体化”大人文课程体系对应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设置七个模块,同时,通过共享一个实践环节模块,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具体如下图:

(二)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大人文课程不是封闭式、独立型的育人体系,而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深化课堂教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空间。大人文课程推行理论教学模块化、实践活动项目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中心,对应设计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一:人文讲堂,实践二:活动熏陶,实践三:修为内化)延伸、补充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相融,将大人文教育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通过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大人文专任教师和学工、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都纳入育人体系中,理论教学由人文社科部专任教师承担,项目化活动由党办、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协同人文社科部共同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评价共同构成学生的课程总成绩,形成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育人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采用行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方式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一体化大人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是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考核评价客观存在着课程教学过程评价与育人效果评价的双重定位,而以往高职院校思政和人文课程的评价制度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及终结性考查,很难发挥评价机制对学生发展职业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

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建立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体现过程性评价和成效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职能部门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原则。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他们行为表现、学习的成效。成绩评定涵盖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到课情况、课堂参与、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表现及成果、作业完成、学校素养积分等环节,实现教学评价全程化,体现行动导向、知行合一的科学质量观。

参考文献:

[1]汪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开发问题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75-02

在国外,尽管高等教育学研究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但正是因为历史约定俗成的学科评判标准的存在,高等教育研究从来没有取得“学科”的头衔。在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界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希望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高等教育研究变成一个独立学科。但它至今仍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委身于社会学、管理学之下。阿特巴赫曾经对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人员培养的现状进行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就是“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在国内尽管从高等教育学专业建立起,我国的学者就致力于将其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是否是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仍然受到许多人的怀疑。国内许多学者就其原因展开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但至今仍未形成定论。从近几年的研究文章来看,不少学者将其归因于人文科学本身建立学科体系的特殊性。

然而,作为人文学科体系的一员,经济学学科建设在近300年来却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成就,成为了一门成熟、独立的学科,其体系的严密性、知识的丰富性可与自然科学相媲美。同是人文学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自然也可以以经济学发展为参照,开辟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1 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科学性亟待完善规范

马克思指出,只有能够经过量化的知识才能称为科学。经济学学科之所以发展比较成熟,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立了能够量化的数学模型。整个经济学发展史,归根究底是从模型的提出到建立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大部分的经济学模型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只是用了简单的对应关系,来阐述比较高深的原理,而高等教育学至今没有成熟的可以论证的模型理论。

高等教育学有此困境,一方面是因为其脱胎的基础教育学很少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如后人在评述皮亚杰的教育理论时,提出其在实验的过程中采取的被试有限,仅从少数几个孩子身上所得的结论的代表性令人怀疑。皮亚杰设计的问题太抽象并且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让儿童费解,因此得出的结论比儿童实际能达到的思维水平要低。再如埃里克森的研究成果,缺乏实证性研究的证实。其理论体系不够严密,思辨性多与科学性,他的人格发展各阶段的品质难以得到保证。这些完全从思辨的角度或者从少数几个被试身上得出的结论,没有大规模实证数据的支持,很难建立科学的模型并指导今后的实践。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尤其具有特殊性,但是,基于一定数据分析的研究还是有必要的。在这些方面,近几年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对其做了尝试。如《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经济学角度分析》、《从经济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等,力图仿照模型建立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学问题。这为今后的高等教育学科学性的建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目前能用数学模型解决高等教育学问题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即教育学对经济学的影响。这种趋势本身也是由于经济学本身的数字型决定的。教育经济学领域引用的数学知识已经时见回归分析、相关系数等较高级的统计学知识(安雪慧《中国三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分析》)。完全基于高等教育学的数学分析还有待开发,这是今后研究将要注意的问题。

2 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待整合

纵观经济学,其学科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如有针对个别经济现象的微观经济学,针对国家经济现象的宏观经济学,针对国际经济学现象的国际贸易,体系分门别类,较为成熟。每个领域下分若干钟各自独立的理论思想,这些理论思想的交互并包,促进了经济学的快速发展。而反观高等教育学,研究问题较为分散。百家争鸣的独立思想,是建立完善学科体系的前提。而成熟独立的思想,又是建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前提。高等教育学目前可用的理论偏少,理论代表人物仅有洪堡、纽曼、布鲁贝克等区区数十人。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仍然以哲学的视角研究问题。对于高等教育学是学科还是领域,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论。尽管国内理论偏向于证明高等教育学应属于一门学科,国外目前仍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领域来研究。持反对意见的研究者认为:(1)高等教育学既没有学科基础,也没有学术归属。它没有确立自己的方法论,也没有被广泛认可的理论;(2)没有广泛的高等教育学体系。

绝大部分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需要有庞杂的学科理论作为基础。高等教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尚未存在丰富的理论基础下,就尝试先建立严密的学科体系框架再进行研究的顺序无异于本末倒置。再者,现代学科以应用性学科为主,广泛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衍生出丰富的应用技术知识体系。因此,研究者用所谓前瞻性的眼光先建立严密的科学体系在现代学科发展中已不适用。

因此,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耐心而细致的总结工作,并从中提炼出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并为以后的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3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经济学学科目前有专属的研究方法。如用效用函数描述消费者的经济特征,用博弈论研究经济人相互影响的策略选择问题等。如前述所见,效用函数来自于数学,而博弈论起初是哲学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的学术研究中,研究者们逐渐发现相比哲学,博弈论更适合解决经济学的现实问题。这为高等教育学建立专属的科学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大的借鉴。

伯顿・克拉克认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在探索高等教育复杂现实的过程中,求助于若干关系相近的学科和它们所提出与运用的一些观点有很大好处。潘懋元教授也认为,从某一门学科的观点考察高等教育,只能看到高等教育的一个侧面,只有把若干学科的各类研究观点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取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因此,多学科研究方法成为了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学自从产生起就决定了其地位为交叉学科,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无可厚非。但造成的结果是容易与其他学科界限模糊,对于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有着负面作用。

高等教育学的具体学科研究方法目前仍然主要采取思辨的方法,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法、测验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而在实际研究中,以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个案法居多。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方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严格说来,高等教育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不是一种具体研究方法,而是利用哲学、心理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学科理论、观点与方法研究高等教育理论和问题的一种范式。

这些方法大多脱胎于情报学、教育学等学科,虽然是科学研究方法,但仍然是科学研究方法中较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于多学科研究方法,近年来虽然得到了普遍应用,但其缺点仍是显而易见的:(1)多学科研究本质上仍是(多个)单一学科研究,它难以打破分散、多元的学科性研究视角之间的“坑道视界”;(2)在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挟裹下,怎样既合理借鉴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医治高等教育的疑难杂症,又不会受异彩纷呈的多学科知识的诱惑而偏离高等教育研究的轨迹;(3)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知识的逻辑性和内聚性,四是如何整合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多元性。

规模且有效的研究结论一般是从个别研究现象中总结而来,但如果做不到系统的总结和归纳,会始终停滞于个案的研究方法中。测验法和实验法既是教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可以是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它们日渐广泛的应用,必将会极大提升高等教育学研究结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刘小强.学科还是领域:一个似是而非的争论――从学科评判标准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

[2]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3-22.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7,45.

[4] 叶浩生.心理学通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邹林.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经济学角度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

[6] 武毅英.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就业问题――有感于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

[7] 安雪慧.中国三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2(4).

[8] 张应强.超越“学科论”和“研究领域论”之争――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方向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10).

[9] 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

[10]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

[11]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

[12] 李硕豪,贾永堂.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综述[J].理工高教研究,2005(12).

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263-02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沿阵地。当前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现状决定了在高职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它也成为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要提升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必须探索可行的路径与对策。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课堂吸引力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做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做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人格的魅力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等,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优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背景和思政课堂存在的不足,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生活性,主动帮助解决高职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迷惑,对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逐步进行优化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在教育的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问题讨论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精彩典型视频播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现代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提升专业课育人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传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主渠道,专业课是扩展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教育者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力,“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高职学生专业课教学时间长,载体多,学生在校三年都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对社会的作用以及涉及的伦理学知识等多角度对所授课程进行讲解,通过介绍专业领域中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和专业的社会价值准则,以生动的事例,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敬业勤奋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团结友善的性格。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专业课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使之转化为专业课的教学目标,贯彻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

三、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强化文化熏陶力量

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高职学生起着舆论引导、文化感染和精神塑造的作用,承担着感染人、教化人和塑造人的角色,履行着思想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积极重视和推进校园文化的规划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倡导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不断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和接受意愿。首先,改善校园物质文化条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积极加强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体育馆、体育场等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其舒适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积极主动地占领高校校园媒介阵地,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期刊、校园报纸、校园宣传栏、校园影院等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要充分发掘校歌、校训、校史、校园雕塑等校园标识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教育意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有效地融入到校园标识物的宣传和教育的过程。最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类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迎五四接力长跑”、“建党知识问答”等活动,不断创新高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开发更多更好的高职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技能节、寝室文化节、读书节等,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

高职院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手段之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高职学生不仅能从中更深切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为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暑期,组织高职学生深入企业和社区、农村,进一步了解社会、国情和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参观祖国名胜古迹、大好河山,使高职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等;通过深入企业和社区,感受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样化所提出的新问题;通深入新农村,了解新农村的发展状况,加深对城乡发展现状的认识。其次,开展多样的创新创业和顶岗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高职学生在参与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自身的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学校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奖励和扶持其中优秀的创业项目和优秀学生,让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和顶岗活动落到实处。再次,广泛开展社区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高职学生在服务奉献的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发挥新媒体育人功能

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强、开发性强、互动性强、信息海量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受到高职学生广泛使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为高职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平台,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创新网络教育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加强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例如利用网络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报刊、书籍,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等。也可以建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网站,开展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的网上调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也可以针对当前关于价值观的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等活动。同时,在利用网络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之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丰富多样的网络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再是枯燥乏味和传统说教,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其次,在教育内容的更新上,既要保证信息内容的质量,又要保证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和丰富性。最后,再交流互动上,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飞信、QQ等聊天工具宣传积极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加强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同时注意引导高职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和提高其网络道德修养。

六、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高职院校要根据客观实际,构建有利于促进高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社团、学生会和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各项保障机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力。主要建立以下几个机制。

第一,组织保障机制。在高校党委成立领导小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与安排,使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密切协作、党政齐抓共管、切实完成相关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