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肿瘤放疗科医生

肿瘤放疗科医生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06 04:39:06

肿瘤放疗科医生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1

“MDT”概念是由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于上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倡导这一理念已有半个世纪,在我国已得到了广大临床肿瘤工作者的认同[4]。肿瘤“MDT”是指根据患者身体的一般情况,肿瘤疾病的种类、分期、恶性程度及患者的治疗意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它是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肿瘤治疗新模式,由多个相关学科相对固定的专家组成工作组,通过定时、定址、定期的会议讨论,对某一系统或器官性疾病提出最适的诊疗方案,然后由多个相关学科单独或联合执行诊疗方案[5]。“MDT”克服了单一治疗手段的局限性,强调诊治过程中的多学科会诊,更重视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双重关注,目前其随着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发展而发展。

2 强化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在头颈部肿瘤教学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肿瘤学科的发展,肿瘤治疗的基本模式在不断地转变,治疗正从集中单一模式向“MDT”模式发展。目前,头颈部肿瘤治疗上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核医学治疗、中医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这些治疗手段互相补充渗透,如果仅依靠单一治疗手段,治疗就存在局限性与不足,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将降低,这是每一个肿瘤学医者不愿向往的结果。“MDT”模式就是将这些有效治疗手段科学地组合起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教学中强化“MDT”模式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肿瘤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以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鼻咽癌为例,鼻咽癌病理类型最常见的为鳞癌,对放疗敏感,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分期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运用“MDT”模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6]。在教学讲授中,应突出强调放射治疗在提高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及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及器官损伤的优势,譬如其能严格控制脊髓、脑干、晶体、腮腺等重要器官的辐射受量,以致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7]。而早期鼻咽癌在治疗上应阐明除采用常规外照射,根据病情应补充腔内近距离放疗可提高疗效的理念;但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由于原发病灶较大及生长部位的特殊性,其局部放疗剂量难以提高,正常组织损伤较大的缺点,在教学上应强调放疗联合同期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其以提高局部照射剂量及缩短总疗程时间来提高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8-9]。教学中还应突出局部晚期鼻咽癌若仅单纯放疗,局部肿瘤近期可能有所缩小,但远期疗效不佳,易局部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这将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采用同步放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局部控制和降低远处转移,提高治疗获益。法国最新的Meta分析表明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联合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6%,无事件生存率提高10%,而以同步放化疗疗效最佳[10]。其次,晚期鼻咽癌患者结合靶向治疗,不仅可避免传统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且在头颈部肿瘤疗效增益方面将获得较为理想的初步结果。最后,教学中还应提醒学生一些不可忽略的知识及观点,例如放化疗给鼻咽癌患者带来的毒副反应问题,最常见的有口腔黏膜炎、白细胞低下、贫血、口腔颌面功能障碍等,应培养学生发挥“MDT”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联合相关辅助治疗的意识,配合祖国传统医学中扶正、清热?毒等中医药疗法来减轻毒副反应,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上讲,头颈肿瘤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讲授,应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不是单一的肿瘤学知识应用,应将多个学科相关知识,进行层次化、系统化的有机组合。这种新的组合将弥补各单一学科缺乏统一知识体系的弱点,而且促进了多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这将有利于肿瘤学专业人才的综合培养。所以,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临床实践的肿瘤学教学,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 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促进头颈肿瘤学科专业的发展及专业人才的培养

3.1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促进头颈肿瘤学科的发展 目前,在肿瘤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肿瘤学科重视不够,尤其是本科生教育未安排足够的课时,教学过程中肿瘤知识点未进行深入系统化的讲授,常通过不同学科、各个章节进行分散式教学,而且来自不同学科的授课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各有所侧重,因此未从专业基础教学中建立起良好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及肿瘤系统的知识体系。如何解决这一现状,让学生综合掌握肿瘤学知识体系以便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是笔者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全方位重新认识肿瘤学科,让他们认识到肿瘤学是医学类多门学科的综合体,是涉及内科学、外科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知识体。在课堂基础理论教授中应讲解更多的肿瘤新进展和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设置合理规范的教学课程大纲,除讲授肿瘤基础知识结构外,教学内容可纳入肿瘤心理学及肿瘤分子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等肿瘤学科新兴领域,以充实强化肿瘤MDT模式理念。而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临床教师可以通过临床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对肿瘤学科的兴趣,让学生自觉整合肿瘤学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综合掌握与肿瘤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并及时了解肿瘤最新治疗方案及相关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将新的治疗观点及研究成果尽早转化为临床教学内容,这样既避免了肿瘤专业知识的落后及与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的脱离,又充实了头颈肿瘤学教学内容。总之,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头颈肿瘤学不是重复单一的学科,而是多学科的有机结合,使其真正领会到综合治疗模式在头颈肿瘤学中的重要性,这将有利于从教与学两方面促进专业教学内容的更新,从而推动肿瘤学教育的发展。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2

调查发现,我国多数肿瘤患者是在没有肿瘤专科的医院或综合医院的非肿瘤专科(如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甚至外科)治疗。由于此类医院或非肿瘤专科不具备开展肿瘤综合治疗的条件和设备,加之非肿瘤专科的医务人员肿瘤诊治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足,所以肿瘤的首次治疗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原则上的错误。此外,部分肿瘤患者(或其家属)“病急乱投医”,片面要求保护性医疗,盲目相信中医中药,从而使得抗肿瘤治疗变得困难重重。

确诊肿瘤后,肿瘤患者(或其家属)往往会在思想上产生巨大的波动,要么“病急乱投医”,盲目接受首诊医生提供的治疗方案;要么拒绝接受事实(或家属一味地向患者隐瞒),进而拒绝合理的治疗方法;要么就是选择中医中药进行所谓的保守治疗。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肿瘤合理的综合治疗,尤其是首次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首次治疗前,应针对患者的肿瘤病理类型、分期、全身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做出同时或分阶段进行的多学科参与的治疗方案。因此,肿瘤患者无论在哪个科室确诊肿瘤之后,应该首先入住肿瘤专科,或者请肿瘤专科医师会诊。在全面评估病情之后,再决定接受何种治疗及治疗的先后顺序。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3

肿瘤病人的首次治疗对疾病的发展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次不规范的手术或一次设计方案不合理的放疗和化疗,有可能导致整个治疗的失败。事实上许多小型医院缺少综合治疗肿瘤的设备和条件。一些非肿瘤专科的医务人员也缺少诊治肿瘤的经验。在这样的医院里治疗无疑会影响到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因此,肿瘤病人只有到专科的肿瘤医院进行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二、肿瘤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治疗专家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许多治疗肿瘤的专家。这些专家各有特长。比如,有专门从事肿瘤手术的专家,有专门从事肿瘤化疗或放疗的专家,也有专门从事肿瘤内分泌治疗或生物治疗的专家。在大型的肿瘤医院,分科更细,如乳腺肿瘤科、头颈部肿瘤科等。和一般的医院相比较,这里的专家们经验更丰富,各种设备、药品更齐全。因此这里的诊断和治疗一般不会给肿瘤患者留下遗憾。

三、肿瘤患者对各种各样宣传“抗癌良药”的广告。要持谨慎的态度

时下,宣传各种各样“抗癌良药”的广告很多。在这些广告中,大都宣称经实验证明,此药治疗某种肿瘤的有效率可达到多少多少。这里有些宣传可能是真实的,而有一些广告中所说的“实验结果”指的是在动物身上实验的结果,而不是临床实验的结果。因此,肿瘤病人切不可盲目地选择药物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选药治疗。

四、肿瘤患者应正确地对待放疗与化疗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4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首要疾病,肿瘤综合防治工作亟待更有效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完善。为了更好地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和防治机制,提高肿瘤综合防治研究水平,有必要大力加强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是广州市属唯一的肿瘤综合防治研究中心,承担着广州市肿瘤综合防治的艰巨任务,我们以附属肿瘤医院为依托,针对临床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逐步将肿瘤研究所建设成为具有广州地方特色的专业化肿瘤防治研究机构,以提高广州市乃至全省恶性肿瘤的防治研究水平。

一、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慢性病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已日显突出。广东省是恶性肿瘤高发区,消化道、呼吸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很高。鼻咽癌亦称“广东瘤”,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多发地区命名的恶性肿瘤。而广州市又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区,是全省的肿瘤高发区,男性发病率前5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鼻咽癌、胃癌和结肠癌,女性依次为乳腺癌、肺癌、肝癌、结肠癌和鼻咽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广州市从1999年开展肿瘤登记,2000~2002年肿瘤发病资料显示,广州市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为227.7/10万。经中国人口标化后为162.3/10万。其标化发病率居全国各主要城市之首。可见,广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恶性肿瘤不仅严重危害广州市居民身体健康,而且还拖累广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加强肿瘤综合防治研究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

二、在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所具有的优势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肿瘤专科医院,负责广州医学院肿瘤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及临床肿瘤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拥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留学归国人员及博士、硕士毕业生,医院临床医疗实力雄厚,科研力量、人才队伍齐全。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在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临床治疗上的优势,通过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针对广州地区肿瘤高况和临床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腹腔热灌注化疗、鼻咽癌精确放疗和肿瘤生物治疗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

1.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

近年来,广州市腹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提高,仍有大量的患者确诊时已有腹腔广泛种植转移或根治性切除术后很快出现腹腔广泛种植转移。研究表明: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消除腹腔恶性肿瘤术后存在的亚临床病灶、治疗恶性腹水具有独特的疗效。虽然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有效预防手术后残留的亚临床病灶以及治疗已经发生的腹腔种植转移,但是由于没有高精度腹腔热灌注治疗系统设备,目前文献报道的腹腔热灌注治疗均是依赖人工或控温精度不高的腹腔热灌注治疗设备进行,没有发挥腹腔热灌注治疗安全有效的最大化。近几年来,广州医学院与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已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核心技术的“高精度腹腔热灌注治疗系统”,国家药监局的检测报告控温精度达到±0.2℃,文献检索国内外相关报道表明这项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已经通过300例次的腹腔热灌注治疗,建立了规范的技术方法,并在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而且通过了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的产品注册,这必将使腹腔热灌注化疗这项新技术更加科学、规范和安全有效,有利于在相同的技术规范下推广应用,为预防和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和复发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提高腹腔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2.四维放疗(IMRT)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技术

鼻咽癌是多发于广州市所在的珠三角地区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法,针对四维放疗、放疗增敏等精确放疗技术进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鼻咽癌的疗效,减少放疗引起的热损伤。四维放疗(IMRT)和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IGRT)将成为新世纪放射治疗研究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广州医学院放疗中心研究人员研究开发的四维放疗结合跟踪技术必将是未来放疗技术发展的趋势,四维影像定位技术已相对比较成熟,四维计划设计和四维治疗实施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这必将给广大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放疗技术和临床疗效。

3.肿瘤生物治疗技术

肿瘤的生物治疗是指通过调动宿主的天然防卫机制或给予机体某些物质来取得抗肿瘤效应的一种治疗手段。通俗讲,就是通过使用一些生物反应调节剂来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杀伤和抑制肿瘤的目的。广州医学院生物工程室大力开展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为临床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逐步建立CIK细胞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规范化标准,并确立CEA阳性肿瘤的特异免疫治疗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标准,能有效增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力和提高抗肿瘤治疗效,为广州市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奇特疗效。

三、在肿瘤防治研究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防治研究机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缓解本地区肿瘤患者就医压力,肿瘤综合防治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广州医学院科研实验室同国内大型医院实验室一样,缺乏规范化科学管理,导致实验室建设进程缓慢。

1.实验室建设发展缓慢,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广州市的肿瘤发病率不断攀升,肿瘤患者不断增多,广大群众对恶性肿瘤的医疗服务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现有的医疗条件和肿瘤控制情况已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同时,国内外医疗水平正处速发展的阶段,国际上的一些新的医疗技术在我国广泛的开展应用,国内科技创新的新技术、新方法也不断涌现。广州医学院用在肿瘤研究实验室的建设上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如何把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建设成为广州市综合肿瘤防治的临床科研基地,为肿瘤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有待进一步加强肿瘤研究所的建设,加大资金投资力度。

2.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缺乏统一管理

广州医学院的各大型实验室设备、器材隶属于各相关科室,科研仪器设备闲散,缺乏统一管理。实验室仪器重复购置,资金浪费,仪器使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仪器的功能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仪器缺乏专业人员管理,贵重的精密仪器由于没有负责任的使用者操作,损坏现象比较严重,故障率高,维护成本高。广州医学院病理科、生物工程室、药理中心有各自的仪器设备,但没有综合利用、统一管理,导致院内各实验室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科研管理与实验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3.缺乏先进实验设备,低档仪器重复购置

长期以来,广州医学院实验室建设各自为阵,片面强调小而全,加之实验室建设经费有限,各科室争取经费能力不一,实验室建设悬殊极大,造成高档设备数量不足且质量低下。高档次设备(如高效液相质谱仪、超低温冰箱等)的缺乏,严重影响了生物资源库建立,临床标本、样品保存都很困难,临床标本乱丢乱放,有的甚至废置很久。同一类型仪器低档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各科室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性能落后在所难免。科研实验过程中相关科研器材不配套,虽然各实验室都有自己的仪器,但配套都不齐全,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很难满足科研实验的需要。

4.缺乏科学管理机制,规章制度尚未落实到位

受传统条件的影响,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实验室数量多,规章制度实施尚未完全到位。首先,肿瘤研究所各实验室分配到各科室,管理松散,有的肿瘤研究所科研人员既管科研也搞临床,人员配置和安排极不科学,实验室的研究水平相差很大,有些实验室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其次,在读研究生做科研没有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带教,任由自己盲目操作,由于不能熟练操作仪器而损坏仪器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上实验仪器设备没有专人管理,仪器挪用他处,乱拿乱放现象严重,而且实验仪器设备用后不保养,损坏后无人报修,后续使用人员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再次,现行科研人员缺乏统一管理,研究所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师以及在读研究生之间的实验安排没有合理调配,在研实验课题没有登记在册。闲时无人做实验,忙时人员拥挤,导致相关设备仪器不够使用。

四、加强实验室建设需要采取的改革措施

近年来,国内各大型医院实验室都进行了资源整合和优化改革。为了加快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建设步伐,为创建广州市肿瘤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提供良好的硬、软件基础和条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出强有力的整改措施。

1.做好仪器设备清查核对维修工作,科学配置相关仪器设备

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实验室大部分仪器购置已久,部分设备已不能正常工作。在仪器设备清查核对过程中,对没有使用价值的仪器设备进行登记,填写报废申请单;对多年未用或不经常使用、仪器性能完好的的实验器材妥善保管,各实验室可“互通有无”,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真正做到物尽其用;对于化学试剂做相应登记保存,过期或污染的试剂及时清理;对可以维修再使用的轻度损坏仪器统一填表报修,认真核对账目,摸清家底,做到账物相符,实验仪器规范化管理。在做好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按照实验室的工作量科学添置一定数量的高档和常规仪器,提高仪器设备的更新率,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重点购置少量高档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仪器上,合理安排实验操作人员高效使用,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贵重仪器使用效率。

2.建立科学的试验室管理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广州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拟进一步改革创新,搭建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借鉴国内外大型实验室建设经验,对医院肿瘤研究所各实验室统一管理,协调各科室科研需要。成立广州医学院医附属肿瘤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审议实验室的重大学术活动、年度工作,审批开放研究课题等。大型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使用制度,每台仪器均设专人专管,做好各种管理的规范化工作,做到制度健全、人员到位、管理规范、执行情况良好,为学科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业绩考核制度,对实验室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表彰先进,建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在征求所内各实验室和课题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补充和修改各项规章制度和运行办法。实验室还将建立1~2人的实验仪器管理组,直属实验室管理委员会领导,负责一般维护、使用与管理工作,负责建立仪器的完整档案和安全规则。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控制实验成本的支出,减少重复设置、资源浪费的支出,规范化的设备管理和后勤保障制度有利于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3.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人才

建设一支思想作风好、事业心强、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高的实验队伍是提高科研实验质量、促进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我们就必须加强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养,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进修学习,提高和拓宽知识面,在职称晋升、待遇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稳定实验队伍。只有在思想稳定、事业有发展的情况下,实验室工作人员才能尽心尽力地为实验室全身心投入,最终使实验室的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梯队合理、业务精通、敬业奉献的实验室工作队伍,是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基本保证。

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能力强的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必要时引进一些医学科研技术人员。重点建设期间拟引进和培养5~10名博士,学术队伍博士学历比例争取达50%,建立和完善层次配套齐全、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技术队伍,形成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年龄结构更合理的专业科技队伍。

4.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广泛开展重大科研课题,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非常重视医学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即IS015189,以推动全球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实验室条件完善,质量控制水平高的基础上我们要逐步开展细胞水平、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等高起点的科学研究;主动申请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医学重点课题基金资助项目;承担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研究课题;开展各种特殊项目和新技术项目检测;开展重大专项研究,对院内外开放,接受国内外学者交流,促进相互提高、共同发展,把广州医学院肿瘤防治研究实验室建成广州市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

总之,为了适应新时展的要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高广州市肿瘤综合防治水平,肿瘤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逐步把广州市肿瘤研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国际知名的重点实验室,为广州地区人民群众的肿瘤防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瑞莲,李淑元,邵长玲等.重视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检验医学教育,2008,15(2).

[2]丑光程.临床实验室建设的探讨.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12).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5

MDT整合了包括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肛肠外科、放疗科、生物医学中心、头颈外科、普外科、呼吸内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超声科、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在内的多个肿瘤诊疗相关科室,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同时提高医院整体的肿瘤诊治水平,也为低年资与基层医院医生搭建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学习平台。

建立科室联合体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诊断与治疗涉及不同专业科室。MDT是建立于循证医学基础上的一种肿瘤治疗新模式。它将医院内部不同科室的医生聚集,通过定期、定时、定址的会议,汇集各科室的最新发展动态,并结合患者的疾病分期、家庭经济状况及其身体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在权衡利弊后,确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最佳治疗方案。

多年前,MDT模式就在很多发达国家及地区得以推广。大部分肿瘤的治疗指南中均推荐MDT的团队协作治疗模式;在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根据SCI最新报道成果更新的肿瘤诊治指南中,MDT已经成为多数肿瘤治疗模式的首选;英国的相关法律甚至规定,某些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必须具有MDT的临床决策。

MDT模式治疗肿瘤,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邵逸夫医院根据其自身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汇集相关科室主任、骨干专家及外院肿瘤创新团队成员,共同组建浙江省MDT团队,并借助每周一次的疑难病例讨论、诊治新技术交流等会议,提高医院整体的肿瘤诊治水平。

邵逸夫医院拥有浙江省最早成立的肿瘤中心,将MDT治疗模式应用于该中心,提高了肿瘤治愈率。

一位69岁的晚期直肠癌患者张先生,于两年前体检查出身体三处有肿块,被告为直肠癌晚期,无法手术。后转院到邵逸夫医院。在MDT的肿瘤多学科诊治讨论会中,MDT专家排除他除结肠外其他部位的肿瘤。

病理科医生明确了该患者患有(直肠)腺癌,KRAS基因检测为野生型;放射科医生解读了盆腔MRI,显示肿瘤已侵犯到局部肠壁的全层,并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肝脏CT检查显示,肝脏除之前B超发现的肿块,下方还可见一直径约1厘米的肿块,增强明显,考虑为转移,肺部结节从影像学上看不考虑转移,可以密切随访;放疗科医生评估患者直肠肿瘤位置较低,周围可见淋巴结肿大,术前放化疗可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提高保留的可能性;肿瘤内科医生认为患者直肠癌伴多发肝转移,转移灶局限在肝脏且少于3个,首选手术治疗,但考虑肝脏肿块较大,直肠肿块距较近,应先行术前放化疗,控制并缩小肿瘤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须进行辅助化疗;普外科医生确认肝脏转移灶的位置和大小后,认为可于适当时与肛肠科联合手术。

在整合了各学科专家的意见后,肛肠外科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临床诊疗决策,施以治疗。在此期间,营养科医生也对其进行了饮食与营养的支持指导。术后一周,患者顺利出院,并于一个月后接受规范的术后辅助化疗,两年来患者情况稳定,且未复发。

2011年,邵逸夫医院成立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同样采用MDT治疗模式。

在对待相对中晚期的乳腺癌患者时,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摒弃了传统的先手术切除病灶、再进行放化疗的治疗模式,而是采用先进行化疗、内分泌与放疗等新辅助治疗,将病灶控制,再制定手术方案,最大限度减少病灶面积,进一步争取保留。

头颈颌面肿瘤的治疗具有挑战性,尤其是晚期头颈颌面肿瘤,牵涉学科较多,因此MDT治疗模式成为其主要治疗方法。2012年,邵逸夫医院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合作,成立了中美联合“头颈颌面肿瘤中心”。

中心成立后,改变了以往以单一学科处理肿瘤的方式,建立以耳鼻咽喉科头颈肿瘤专业组为基础的放疗科、头颈外科、病理科、放射科、神经外科、护理部等个体化、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并逐步开展中美联合头颈颌面肿瘤国际远程会诊、中美联合头颈颌面肿瘤基础研究以及中美同质化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划化培训。

医技助力MDT

作为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MDT团队组成部分之一,肿瘤基础和转化研究团队以浙江省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为肿瘤临床提供科研支持。

实验室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实验室的联系合作,对省内外相关科研工作者全面开放,同时在运行过程中采取与其他省重点实验室资源、智力共享的方式,开展了多项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PCR临床检测平台为肿瘤患者提供分子诊断,如靶向治疗相关基因突变、肿瘤筛查、药敏预测等分子检测服务,目前已开展的临床诊断服务包括HBV、HPV定量定性分析等。

实验室通过建立病毒载体构建、纯化、扩增的研究平台,形成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研究队伍。

不仅如此,2010年,邵逸夫医院成立分子病理诊断中心,一年后,医院病理科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支持,分子病理诊断中心得到快速发展,作为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MDT团队的组成部分,该中心为其提供了分子诊断信息,辅助病理诊断和指导个体化用药,加快了MDT的发展。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6

1、政策:

(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在影响因子144.8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2015年中国预计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文章指出,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癌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美国在20世纪初即将攻克肿瘤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并列,作为科学研究的重点,我国肿瘤研究也是起步于20世纪,各级医院均将肿瘤科发展,作为医院发展的龙头。

(2)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明确县医院诊疗服务功能定位,指导各地加强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国家卫计委组织制定了《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并于2016年5月12日通知公布。在《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中医疗技术水平一节中提及县级医院应满足常见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和镇痛治疗的需要。具体掌握的基本医疗技术其中包含有:胃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内科治疗。 甲状腺肿瘤的规范化诊疗。白血病的诊断。胃癌根治性大部切除、全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 右/左半结肠切除术。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肺癌、食管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在《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中提及在达到基本标准有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相关专科危急重症与疑难病的规范化诊疗,医疗技术准入符合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有关规定。推荐掌握的医疗技术包含有: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及治疗。腹腔动脉造影及肝动脉栓塞术。 甲状腺疾病的细针穿刺学检查。直肠癌根治术。 规则性右/左半肝切除术。 门脉高压症分流术。 胆囊癌根治术。 甲状腺癌根治术(颈淋巴结清扫术)。 乳腺癌保乳手术。 全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下胃切除术、结肠切除术、脾切除术。 食管及贲门部手术。纵隔肿瘤手术。 胸壁肿瘤切除。

(3)2011年国家卫生部就启动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方案,旨在规范二级以上医院癌痛的规范治疗,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通过验收。

  所以,成立专门的肿瘤专科甚至肿瘤中心是大势所趋,符合国家大政方针。

2、经济和社会因素

据中国调研报告网的中国肿瘤行业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2021年)显示,目前,我国肿瘤发病率每年以3%-5%的速度提高,年均肿瘤医疗费用都在1500亿元以上。2015年中国预计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例死亡病例。住院人数将达到940万人左右。农村地区的癌症年龄标化发病率(213.6/10万人年)和死亡率(149.0/10万人年)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发病率(191.5/10万人年)和死亡率(109.5/10万人年)。

 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率的不断上升,目前我国肿瘤医院卫生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与肿瘤患者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仍有为数众多的肿瘤患者不能得到专业、系统、有效的治疗。医药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肿瘤专科医院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肿瘤医院和专科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这个群体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与对生命的强烈渴望,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肿瘤专科诊疗过程中需表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利用专业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治疗,在政府投入加大背景下,肿瘤医院特别是基层肿瘤科将迈入一个新的扩张时期。

一直以来肿瘤作位难治性疾病,技术和资源一直被省级医院甚至部级医院所控制,老百姓如果不幸患上癌症,要么放弃治疗直接回家,要么举全家之力到省级医院,甚至西安、上海、北京求医。近十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报销制度的完善,特别是大病救助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肿瘤治疗,就我省而言,省肿瘤医院也就是近十年得到了突飞猛进发展,到如今各大医院的肿瘤科也是如火如荼开展。

肿瘤专业虽然是当今医学的新兴学科,但并不意味是弱小的,随着癌症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多,导致肿瘤专业的发展是非常迅猛,成为高消费的医疗行业。由于肿瘤的复杂性,每个病人在诊断环节就得在影像、检验、病理等方面产生较高的费用。之后的手术、放化疗、复查、临终关怀更是很大的支出,往往一个认同感很强的肿瘤病人在两年内在一家医院的平均住院次数5-6次。总费用平均约5-8万元。

3、技术:传统手术、化疗、放疗系肿瘤治疗行业主要的三大治疗技术,亦是目前全球及国内肿瘤治疗行业医疗机构主要使用的肿瘤治疗技术。这三类传统治疗技术仍然是目前国内医疗机构占据主流的肿瘤治疗技术。粒子置入仍属于放疗的一个延伸。介入治疗目前中的药物灌注实质也是化疗,肿瘤血管栓塞理论上讲很理想,实际疗效不显著,栓塞后一段时间,就有新生血供。对于实质性肿瘤的体腔热疗、微波等疗效总体评价差,只能作为晚期或复发的姑息治疗。

目前细胞免疫和分子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领域,但由于临床研究的时间较短,疗效分析缺乏大数据,加上费用昂贵,药物没有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技术准入严格,目前二级医院尚不具备条件。

三、swot分析

1、优势和机会、:  医院领导高瞻远瞩,超前部署,医院外科胃肠肿瘤手术很早开展,近两年相继开展了全胃切除、直肠癌根治、肾癌根治等大手术,内、外科有两人专门进修了肿瘤专业,内科的介入治疗开展的如火如荼,肝癌介入治疗技术成熟。医院医技科室设备齐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开展。病理检查和专门的病理机构协作后,准确率提高。开展肿瘤专科条件具备。目前县域内和近周边的医院尚未设立肿瘤专科, 与普通病人相比,肿瘤病患者病情不紧急,更注重对肿瘤医疗机构的选择,关注治疗的真实效果,并会对信息的真实性高度敏感,而对医疗机构地点及距离相对不敏感。因此肿瘤治疗服务半径相对较大。因此,趁早布局,高标准的规范开展业务,在3-5年形成品牌,辐射周围。

2、劣势(weakness)和威胁(threats):肿瘤治疗系医疗领域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领域之一,肿瘤治疗临床医生是肿瘤科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源,需在特定领域经过较长期的学术积累和临床实践,方能形成安全、成熟的医疗诊治能力。我院缺乏真正这样的水准的学科带头人,就是选派进修也需派出主治医师或高年资医师,但目前这方面人才储备缺乏,短时间内难以具备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难以充分掌握治疗技术;亦难以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熟的、高水平的医疗团队。

医院的品牌与声誉,是长期医疗技术及成功案例积累的结果,新进入者在短时间内难以积累大量的成功案例,难以累积口碑,尤其在肿瘤治疗领域,其医疗技术短时间内难以成熟,在重大疑难病症的治疗上难以形成影响力,其品牌的树立存在较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受我们当地经济水平和传统观念影响,相当一部分群众谈癌色变,得了恶性肿瘤就放弃治疗,觉得是花钱落不了好,最终人财两空。在近几年,遇到好几个胃肠肿瘤病人都放弃手术和化疗。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甚至医务人员对于化疗不了解,往往放大宣传化疗的副作用,导致部分病人不愿规范化疗。

四、发展规划:

(一)、目标:成立肿瘤外科组,建立完善的的科室管理制度,按照国内外学会制定的各类肿瘤诊疗规范和专家共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常见的肿瘤的诊治。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实现科室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目标;在5年内使肿瘤科肿瘤外科成为我县肿瘤综合治疗的品牌学科。

(二)、愿景:发展为省级重点学科,县域内及辐射周边的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三)、使命:积所学解除病人癌痛,结善缘维护生命尊严

(四)科室建设方案:

1、基本框架:科室名称为岷县中医院外一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外科)(注:外一科,符合中医院科室名称规范,中西医结合肿瘤外科以后申报重点学科比较有利),基本设置床位50张,科室内有中医治疗室、热疗(原来内科已有的设备)室等、换药室,术后监护病床4-6张,两人间床20张。

2、人员配置:作为今后要做强的科室,人员配置最好选择医院外科的精兵强将,科室人员20名,其中医生5-7人,护理人员15名。

科室设置科室主任1人,外科具有副主任医师者或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院级领导兼任最好)。有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各1-2名。人员主要以现在外一、外二科人员抽调为主,资质原则上要求具有西医临床及中西医临床执业资格的医师。

3、人员学习培训:确定为肿瘤外科的人员,从当前起在半年内学习掌物肿瘤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半年后学习掌物常见肿瘤的诊疗指南。

选一名中级或高年级医师到省人民医院肿瘤外科进修。护理部抽调人员学习肿瘤药物的配置(最好是配液中心人员)及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技术。

4、科室业务范围:以外科为主

早期及进展期胃肠肿瘤、甲状腺、乳腺良恶性肿瘤、早期局段性肝癌、泌尿系肿瘤、皮肤浅表肿瘤,食管癌、肺癌的诊断综合治疗。

 

五、发展策略

  1、为了科室的品牌效应,和省级医院的肿瘤科室挂靠。这样可以起到扩大效应、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业务。借助多点执业,可以聘任他们的高职人员到我院定期上班。

2、科室发展壮大的根本问题就是病源,所以扩大病源,由小到大。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7

肿瘤的治疗方案绝非一个简单公式,各类肿瘤涉及的问题往往不仅是一个科室的问题,而肿瘤的治愈也并非如大众所理解的那般。因此,当今时代的肿瘤治疗,不再是以前的单纯放、化疗或外科手术治疗,而是多学科综合诊疗,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

基于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成立,成为一个肿瘤诊疗的“集团军”,整合相关科室,进行资源调整,为肿瘤患者带去最大受益。

强化MDT诊疗模式

肿瘤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最早是在美国进行探索的, MDT即多学科综合诊疗。从整个医学层面来看,学科的发展越来越细,特别是经过几十年发展发现,即便是同一个部位的肿瘤也需要不同的方式治疗,所以将肿瘤的治疗分成了外科、内科、放疗科、介入科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后又发现,不同部位的肿瘤治疗方式可能是相近的,就如过去的医学精辟论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如果将肿瘤的治疗局限在某一科,就会局限性地影响患者的利益,所以提出了多学科综合诊疗的概念。以大肠癌来说,过去是大肠癌有了转移以后就不能开刀治疗了,只能采取放化疗手段,而如今,转移性大肠癌可以先通过化疗,将病灶缩小,再进行手术切除病灶,其治疗效果优于只放化疗。这就是多学科的共同合作模式。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表示:“肿瘤诊疗的MDT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其理念就是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规范化治疗,让患者活得更久,生命质量更高。”谈及专科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MDT模式有何不同,李进教授认为:“在专科医院里的MDT诊疗通常有内镜室、外科、内科、影像科等,而在综合性医院,占其优势――综合,由于科室更加齐全,涉及的相关问题就可在本院进行处理,可将MDT模式进一步强化。”此外,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还会定期做“肿瘤学术交流”,以真实病例来进行讨论,选择手术还是放化疗方式,在肿瘤医学部团队里进行“头脑风暴”,以团队思维给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也将医生的眼界提高到整体战略的高度。

建设一流Ⅰ期药品临床试验中心

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知,许多抗肿瘤药物都是进口药物,价格高,服用周期长,作为肿瘤患者来说,经济压力不容小觑。如何为肿瘤患者及时提供效价比高的药物,不仅是药物生产企业的责任,也是医生的责任。基于此,李进教授牵头在东方医院建立Ⅰ期临床试验中心,整个一层楼面的20张床位都是临床试验病房。“我们的所有设施都是国内一流的,引进的管理队伍为美国始达,也是一流的管理团队。”李进教授如是说。美国始达,即START公司,其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抗肿瘤药物Ⅰ期研究中心,每年有100余项抗肿瘤新药的项目研究,每年亦有超过650名的癌症患者在始达参加Ⅰ期临床试验。希望国内的肿瘤患者在国内也能享受国外的治疗优势,在这里,将成为可能。

Ⅰ期临床试验中心的建设不仅仅是研发新药,对于晚期没有标准治疗手段而体质情况比较好的患者,还可以提供一个延长生存期的机会。李进教授透露:“我们的目标是为张江地区高新生物制药产业提供可靠的临床研究基地,为患者能够早日用上高效的药物提供研发平台。另一方面,我们与美国始达也达成合作意向,如果在中国没有办法治疗而又有强烈参加新药临床试验的患者,在我们中心没有的新药临床试验,可以送到美国始达参加免费的临床试验,给一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带来生存希望。”

立足基础,改革创新

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由消化道肿瘤科、胸部肿瘤、乳腺与甲状腺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肿瘤、血液肿瘤、放疗科七大专科组成,未来将以肿瘤多学科团队为诊疗单元,以肿瘤精准治疗为目标,以消化道肿瘤为重点发展方向,兼顾其他肿瘤诊疗为特色。目前,肿瘤医学部有如下肿瘤诊疗单元,如李进教授带领的消化道肿瘤诊疗团队,傅传刚教授带领的大肠癌团队,韩晶主任带领的乳腺癌团队,张辉教授带领的肝胆胰团队等。随着运作机制的成熟和发展,肿瘤诊疗的“集团军”――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将会为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主要团队带头人

李 进 消化道肿瘤Я烊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系消化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首席专家。曾牵头组建我国首个血管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担任亚洲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亚洲肿瘤联盟(FACO)副秘书长、国家卫生部肿瘤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秘书长等职务。擅长:消化道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组织复杂实体肿瘤的多学科诊治。

特需门诊:预约电话021-38804518。

傅传刚 大肠癌带领人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肛肠外科主任、内镜中心副主任。擅长:结直肠癌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尤其是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方面。在国际上首先发明“直肠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吻合器切除吻合术(PISTA)”,在国内较早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进行中低位直肠癌手术。另外在结肠镜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同时是国内吻合器痔环切术(PPH手术)治疗重度环状脱垂痔的开拓者之一;在慢性顽固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直肠脱垂、肛瘘等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卓有建树。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五上午(本部)。

韩 晶 乳腺癌团队带领人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乳腺专科主任。担任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乳腺癌的保乳手术、整形手术以及良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并能熟练地进行超声检查和诊断。

专家门诊:周一、四上午(本部)。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8

恶性肿瘤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放射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有45%可以被治愈,其中经手术治愈约为22%,18%经放疗治愈,化学药物治疗治愈约为5%[1]。放射肿瘤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综合学科,其内容涉及知识面较广,包括肿瘤学、影像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学生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的核心,在医学终身教育中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2-3]。目前,很多院校没有开展肿瘤学这门专科,在临床实习期间没有接触放射肿瘤学这门学科,由于专业的复杂性和住院医师对放射治疗专业认识不足,因此,短期很难掌握,对于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规培生)显得尤为重要。作者结合近年来本院的临床带教经验,提出自己的体会和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本院放射肿瘤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模式

1.1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应用到放射肿瘤教学中NCCN指南是由美国21家世界顶级癌症中心肿瘤专家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共识而制定的临床肿瘤诊治指南。NCCN指南教学系统、全面、针对性地解答了各种肿瘤从初治直至预后及随访整个诊治过程,对于引导肿瘤学的住院医师实践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作者在研究生带教中引入NCCN指南,具体为: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带教教师排课表每周1次,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行最新指南解读,方式为利用多媒体教学,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解读和翻译,进行双语教学和互动教学,既系统学习了常见肿瘤的分期、综合治疗原则、靶区的定义及剂量、同期化疗方案等临床实际问题,培养了住院医师对肿瘤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的充分认识,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外语水平。本科室住院医师在外文文献翻译及解读能力上明显高于其他医院同专业毕业生。1.2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应用到临床带教中PBL教学,又称问题式教学,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强调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强调团队合作与引导,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4],该模式适合于有一定自我学习能力的学生教育。具体教学方法:首先从新入院的患者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初治病例,由至少3名住院医师组成小组自行询问病史及查体。教师引导性提出问题,如初步诊断、鉴别诊断、下一步治疗计划、该病的最新治疗动态、靶区如何设计、计划放疗总量及分割剂量?住院医师可以分工带着问题自行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文献、专著及教材、NCCN指南,结合临床自由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可先尝试勾画靶区。每周举行2次病例讨论会,每组出1名代表将病例和该病种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症状到诊断分期及治疗方案制作成PPT向各级带教教师及其他组住院医师汇报,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提问讨论。最后带教教师解答疑难问题,修改靶区,并做出概括性总结。本科在临床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模式后发现既可以增强研究生对放射肿瘤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勾画靶区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2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2.1注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CBL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于教学查房中,培养临床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先让临床实习生对典型疾病、实例进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由带教教师对疾病进行充分分析,提出相关专业问题。CBL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担责任,并通过事先准备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案例:患者女性,46岁,未绝经,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2周,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1.0cm×1.5cm,前哨淋巴结阴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该患者诊断明确,是体现肿瘤综合治疗的典型病例,查房时由规培生讨论下一步具体治疗方案,患者已行手术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哪些?是否需要放疗或化疗或内分泌治疗或分子靶向治疗?规培生讨论后意见为需要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指征不明确,HER2(++)需要进一步做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是否为阳性来判断,内分泌治疗效果欠佳,再由教师进一步总结和引导。需要放疗时,放疗前定位注意事项是什么?靶区勾画范围为哪些?是否需要勾画锁骨上淋巴结?腺体勾画临床靶区(CTV)的上下内外界是什么?计划靶区(PTV)怎样外放?如果做完FISH检测后,HER2(+)则不需要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HER2(+++)则需要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那么化疗方案如何选择?分子靶向药物如何用?这样由一个问题变成多个问题,学到更多知识,印象更深刻。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增多,思路会开阔,处理问题更自信,也提高了决策和管理的能力。CBL教学最重要的收获是参与者之间相互学习。这种教学查房模式满足了肿瘤学多学科诊治模式的需要。2.2积极参与肿瘤多学科会诊。肿瘤综合治疗的定义为“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病理、病期与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综合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5]。放射肿瘤学作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其毕竟不是唯一手段,所以在教学之时必须实事求是地把握各个学科的地位,在决定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时,必须请相关科室会诊,包括肿瘤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通过充分的讨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这也是综合治疗模式中要求的“有计划性与合理性”。本院自2005年开展肿瘤多学科会诊制度以来,目前每月都有腹部肿瘤、胸部肿瘤及头颈部肿瘤等多学科联合会诊。1例初治的肿瘤患者,究竟是先手术还是先放、化疗,还是先介入治疗,各学科专家经过综合性讨论,制定详细治疗方案;每种治疗措施结束后,评价疗效,再由相关专家聚集讨论,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个体化为治疗原则。本教研室遵义医科大学肿瘤内科教研室要求研究生积极参会,引导学生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与协作的意识,真正做到肿瘤的综合治疗。2.3培养影像诊断能力。肿瘤的放射治疗是以大体解剖、病理和放射影像学资料为基础的。现代放射治疗将定位CT、移动激光定位系统和三维TPS系统工作站三者通过网络连接,形成包括影像诊断、图像传送、肿瘤定位和治疗计划为一体的高精度肿瘤定位计划系统[6],这要求放疗科医生掌握影像诊断水平,掌握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淋巴引流规律,因此,带教中影像诊断方面的培训尤为重要。在影像诊断的临床带教中,首先要了解各种影像学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和图像特点,特别是肿瘤科常用到的CT、磁共振成像(MRI)、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CT)检查。阅片是全面掌握影像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多收集一些典型的影像学资料让学生反复阅片,并将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的基本影像学表现,并要求放射肿瘤学规培生轮转影像科室3个月,参加每周影像科疑难病例的读片会。本科采用多媒体读片,每周的教学查房和疑难病例讨论中,让规培生根据患者情况自行阅片,然后请上级医生结合具体病例对肿瘤影像学表现进行解读,从而使学生的影像诊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3重视循证医学教育

如今,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循证医学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7]。循证医学公认的定义:慎重、准确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证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制定出最佳治疗措施[8]。循证医学强调最佳证据与专业技能经验的结合,这要求教师注重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在循证医学指导的放射肿瘤学教育模式下,必须注重学生对肿瘤基础知识的掌握,灵活应用临床工作中,在带教中,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学生可以利用图书、指南等进行资料检索,查阅文献,了解最新的肿瘤学知识及肿瘤治疗的新进展、新技术,对患者的病因、疾病转归、治疗原则提出自己的看法,养成一种“查阅文献-提供依据-综合评价-积极处理”的循证医学思维习惯。

4培养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技巧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9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当代医药》:到目前为止,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郝迎旭:肿瘤是全身病、多基因病、慢性病,现在已被人们所认识与接受。而在20世纪70年代,肿瘤学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对肿瘤的认识还有很多未知数。近20年来,国内外对肿瘤的研究逐渐升温,对肿瘤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由此确立了独立的肿瘤学学科。很多医院都专门设立了肿瘤科,现在全世界都把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等作为热点、难点研究课题。

截至目前,肿瘤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业界一致认为,对实体瘤的治疗,能手术切除的。手术治疗作为首选;但术后是否化疗?用几个疗程化疗?选择何种化疗药?这就面临着种种挑战。化疗药的有效率不高,较大的毒性、耐药性和再致癌性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点。其作为慢性病的长期用药显然不合适。放射治疗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局限性和毒副反应。肿瘤免疫学治疗的方法种类繁多,已与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肿瘤生物学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大多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临床上已生长的肿瘤或实体瘤的消除能力十分有限,对大量的肿瘤细胞也难以奏效,临床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不能作为主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肿瘤靶向药的问世,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可随之而来的靶向治疗的单一性、相对毒性、耐药性及价格昂贵,又使很多病人面临尴尬。于是人们又转向更深层面的研究,把靶向治疗盯在了核酸水平,从理论上讲要优于目前的蛋白水平,可什么时候能变成临床用药,还是一个未知数。其疗效如何,最终还得通过临床检验。

总之,科学的进步使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但目前怎样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仍是一个棘手和需要探索的难题。

中医、中药是我国的特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至今世界上作为一个体系能够保留最完整、保存时间最长的传统医学系统。中医药治疗肿瘤有悠久的历史和长足的进步。近40年来中医不断发展,从单一的辨证论治,到现代的诊断手段和临床、实验研究的应用。近20年来,中西结合防治肿瘤工作的进展很快,取得了很多成绩。中医治疗肿瘤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肿瘤手术后的康复,减轻术后并发症;二是放、化疗期间的减毒增效作用;三是手术后,放、化疗后稳定病情,提高远期效果,减少复发转移;四是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等;五是对于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中医药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在中医药的治疗方法上包括:辨证论治汤药、中成药、针灸、食疗等。实际上,中医治疗是贯穿在整个肿瘤治疗的全过程的。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几大方法中,中医都可以与其有机配合。能够应用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的患者,中医药主要作为西医治疗的配合用药;而对晚期肿瘤患者,患者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等西医治疗的,中药就可以单独应用,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症状,尽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中西医结合发挥“1+1>2”的作用

《中国当代医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是什么,尚存在哪些不足?

郝迎旭: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明确建议将肿瘤病定为慢性病,并且不以消灭肿瘤为唯一治疗目标。这作为一个明确的治疗方针,意味着带瘤生存与无瘤生存都一样重要。关键是怎样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这对改变人们的传统认识、重新修订治疗方案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肿瘤的根本原因目前还没有十分明确,真正的病因治疗目前还做不到。西医治疗只是把看得见的肿瘤切掉或“化掉”、“放掉”,肿瘤虽然肉眼看起来切除了或缩小了,但是不能从根源上预防复发转移。在术后、放化疗后,只能定期复查,应用免疫治疗。从中医理论上说,人不管得了什么病,一定是身体出现了某些不平衡,正邪相争,故治疗疾病重在调节其身体平衡。预防肿瘤的发生、再发。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减少邪气对人体正气的损害,中医在这方面能够发挥很好的辨证论治作用,这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之一。

与西医抗肿瘤的作用相比。中医的作用不太明显,中药单纯的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还不到10%。但是中药作用的发挥是依靠其多部位、多靶点的联合作用,多方位治疗,综合作用比单一的治疗效果更好,这也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优势。

中、晚期肿瘤患者有诸多的临床症状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躯体的和精神的各种表现。中医药在对症处理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例如养心、安神、疏肝的中药可以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改善睡眠、减少抑郁症的发生:活血、通络、行气的中药具有止痛效果;益气健脾的中药可增进食欲,缓解消化道的症状;益气养血中药有保护骨髓,提高血细胞的功能,等等。通过各种中医治疗。可以减轻肿瘤患者的症状,稳定瘤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这也是中医药的优势。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虽然对肿瘤的总体治疗都不太理想,但中西医结合则可以发挥“1+1>2”的作用。

《中国当代医药》:您从医已经近27年了,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近年您在中医药对放化疗减毒增效、中药扶正培本治则防治肿瘤及中药外用止痛、外敷治疗癌性积液等方面进行了哪些研究?

郝迎旭:我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在中日友好医院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的工作。我院是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设置了与西医内外妇儿骨科相对应并加上中医的独特科室共计15个,但是肿瘤科从开院伊始就是中西医结合。我于1997年至2000年跟随全国著名老中医张代钊教授进行跟师继承学术经验学习。

近几年,我做的最多的是提高免疫功能的研究。在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提高放化疗疗效,全身调节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中药抗肿瘤治疗在20

世纪60年代就做过研究。但是中医单纯抗肿瘤还是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只有和西医治疗相配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代钊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从事放化疗手术后预防其复发转移的研究,我们在继承他的学术思想研究的同时,还在继续进行中医药在放化疗、手术后预防其复发转移的研究。现在常用的肿瘤药有七八十种,各种化疗药对机体的损伤不同,伴随着新的化疗药的出现,我们也在不断地研究它的副作用。及用中医药减毒增效。

扶正培本是中医治疗疾病中的一条重要治疗法则,是祖国医学治疗法则的精髓。“扶正”即扶助正气,“培本”即培植本元。它是在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也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天人合一观念及阴阳平衡观念为依据的。扶正培本治则治疗肿瘤于20世纪70年代引起全国医务界的普遍重视,并做了大量深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年来对扶正培本治则的研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越来越显示出较大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并为国内外肿瘤学者所瞩目。手术前给予患者以中医药扶正调理,以改善患者的一般营养状况,增加手术的切除率,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治则大多为补气养血、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等。手术后针对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出现。选用益气养阴、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之扶正中药,能改善症状,增强体质,维护造血功能,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促进术后恢复,并为下一步的放疗、化疗打好基础。扶正培本治则在防治化疗毒副反应并增加化疗疗效,提高生存期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扶正培本治则是中医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是其最大特色,也是最大优势;尤其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的中药复方在肿瘤防治中,更应充分发挥其扶正培本的作用。当然,也不应该过早地期望复方中药在没有毒副作用、或副作用很低的状况下,达到化疗或放疗效果同样的疗效。中医药长于扶正固本,但其抑瘤作用较慢、较弱。所以,我们应在当前充分发挥扶正培本这一中医药特点。运用以往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去防治肿瘤。

在中药外用止痛、外敷治疗癌性积液等方面,我跟随李佩文主任开展了十余年的研究,有些肿瘤患者口服用药很困难,我们采用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可通过皮肤和黏膜吸收,从而发挥中药的作用,效果很好。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在肿瘤患者中比较多见,直接将中药用在局部,可使积液减少或控制其增加,但是中药主要用于少量的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大量积液时仍需要和西医治疗相配合。

老年肿瘤的治疗有其特殊性

《中国当代医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患肿瘤的比例大大增加,对于老年肿瘤的治疗,中医药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郝迎旭: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成立了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专门从事老年肿瘤的研究。老年肿瘤除了一般肿瘤的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特点。老年人易患多发性恶性肿瘤。即一个人同时或先后患不同组织、器官的原发癌。据统计。多发性恶性肿瘤约占老年人肿瘤的10%,年龄越大,多发性肿瘤的比例越高。老年人无症状的潜伏肿瘤较多,最常见的潜伏肿瘤有前列腺癌、肾癌、结肠癌、肺癌等。老年人出现无症状潜伏肿瘤的原因是老年人的肿瘤发展缓慢,往往症状暴露前就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老年性疾病。有些老年人患肿瘤,表面上无症状,实际上是被其他老年病所掩盖而未能发现。老年肿瘤患者或是身体衰老虚弱。或是身患多种老年疾病。往往表现出非特异肿瘤症状,如浑身无力、全身疼痛等,容易当作老年常见病而被忽视。这也是老年肿瘤发现时已至中晚期的原因。

在治疗方面,老年肿瘤患者在用药上都比较特殊,西医治疗往往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就有了更大的优势。在中医治疗上,扶正培本治疗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辨证治疗是中医药治疗的主要方法。在治疗上应注意只有辨证方法准确,用药合理才能奏效。中医中药也有多种方法的联合综合治疗,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药或方法的联合,但应当合理应用扶正与祛邪中药。体质虚弱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体质较好应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体质一般应扶正祛邪相同用药。治疗老年肿瘤,还要从观念上人手,老年人因为年龄原因本身可能就不愿意做手术,家属也不想再给予相关治疗,认为手术或放化疗患者难以耐受,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但是有些老年人身体状况是很好的,年龄并不是选择治疗方法的唯一标准。治疗时还是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综合考虑。老年人治疗用药可考虑用成人量的2/3量。

中医亟需传承和发展

《中国当代医药》:一个不可否认的问题是,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人才有青黄不接的趋势,出现了传承危机。中医药从业人员数量逐年下降。请您谈谈对祖国中医的发展和传承的看法和见解。

郝迎旭: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以前。一直都是中医在发挥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医治疗肿瘤源于周朝,在宋朝正式以“癌”记载于医书。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深受患者欢迎。中药脐疗。治疗恶性腹水;中药手浴足疗治疗化疗后所致手足麻木:肝外一号方外敷治疗癌性疼痛;中药雾化治疗放疗副反应;中医针灸,耳穴埋豆,气功,拔罐和理疗;肿瘤心理治疗等都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而现在,在我国西医是主流,中医相对处于弱势。年轻人学了中医以后,觉得中医赚钱少,发展前途渺茫,不愿意从事中医工作,这也可以理解。现在国家非常重视老中医专家的传承,国家提供经费鼓励我们做科研课题,传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中医的传承以师承、家传为主要模式,这样就存在培养学生的数量少,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弊端。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体系,学术理论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学西医的不能理解中医,西医能够量化,中医从辨证、症候,病机上考虑,有些人就觉得中医不科学,事实上中医有很多东西还需要后人去发掘,有些我们现在还不能理解,比如经络。用现代的仪器和方法并没有检测出来,但是用它可以治疗疾病。现代人没有发现,不能说没有,还需要后人继续研究。事实上,不管是西医或中医,只要给患者带来好处,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时间,这就达到了医学治疗的目的。

《中国当代医药》:我国对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近年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发展趋势是什么?

郝迎旭: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药物研发方面,研制开发了一大批防癌治癌中成药如康莱特、榄香烯、华蟾素、复方斑蝥制剂、金龙胶囊、鸦胆子、消癌平、复方苦参、紫龙金、肝复乐、益肺清化膏、金复康等等;在基础理论方面,丰富了中医肿瘤学的理论内涵,“内虚学说”、“创新病因学”等学说;在临床应用方面,经

过大量的临床研究,为治则的确定、模式的形成、地位的确立、疗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已形成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在科学研究方面,临床科研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机制研究逐渐深入、精确。

中医药防治肿瘤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客观化:引入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将会使中医肿瘤临床研究更加客观化、标准化,更能被广大患者及国际国内同仁认可;系统化:系统医学理论的提出,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际化:国际同行对中医药抗肿瘤的关注,为中医药肿瘤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现代化:现代科技及现代医学的发展,将使中医药防治肿瘤机制研究更加便利、快捷、高效。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10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的肿瘤学课程,更没有专门的肿瘤学教育机构,医学生临床肿瘤学知识的获取,大多来自于病理学、遗传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课程教育,学得的知识零散、陈旧、不能反映肿瘤防治的整体性。进修人员普遍存在进修时间短、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根据进修生的这些具体情况,科室定期安排专业知识讲座,请有经验的专家讲解和临床关系密切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带教老师在查房时利用病房现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讲解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最新研究进展;定期安排教学查房,在病房内患者床旁更为直观地分析讲解病情。由于理论授课多数由带教老师自选内容,并且不同医院所见病例及临床治疗亦有所不同,因此,容易导致不同医院进修生理论水平不均衡。随着肿瘤治疗的理念、局部治疗方式、药物种类、治疗策略迅速发展,不仅各学科发展迅速,且衍生出不少肿瘤治疗相关新兴学科,如生物免疫治疗学、介入医学、核医学、激光学等等。因此,又可导致理论教学缺乏知识的跨学科综合性。恶性肿瘤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而治疗就要根据这种变化适时改变治疗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阻止疾病进展,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的肿瘤学教学重点强调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忽略了与其他治疗手段的有机结合,缺乏治疗的延续性。因此,需要改革和探索新的进修生教学培养模式。

2多学科协作指导肿瘤学进修生的培养方法

2.1综合治疗概念及多学科协作组:

所谓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是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肿瘤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理分期),结合细胞生物学改变,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它克服了单一治疗手段的局限性,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这是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它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局部与全身并重、分期治疗、个体化治疗、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注重循证医学等特征。这一概念涉及了多个学科的参与;所谓合理性与计划性,就是强调要通过制定决策前的多学科评估、讨论合理安排患者的治疗策略,以最大限度的延长生存及改善生活质量[5]。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模式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肿瘤治疗模式,多项国外研究表明该模式的应用可为食管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肿瘤患者提供更合理的治疗和改善预后[6-8]。在欧美部分医学发达国家,已有法律规定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应由以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医师为主体的多学科协作团队共同制定。尽管我国的多学科协作组起步稍晚,但在多家肿瘤专科医院及三甲医院的肿瘤科已将这种诊疗模式应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的肿瘤综合治疗科及组建的肿瘤多学科协作团队亦证实了该诊疗模式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2.2多学科协作应用于肿瘤学进修生培养的必要性:

多学科协作是实现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有效形式,打破以往的以专业、学科为治疗单元的束缚,转而以根据肿瘤的综合诊治需要为单元,其中涉及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射治疗科、病理科、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介入超声科、介入放射科及中医科等多个肿瘤相关专业。这种协作不仅弥补了多学科知识缺乏统一体系的不足,而且促进了多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利于肿瘤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肿瘤学临床进修生来说,多学科综合治疗不是单一的肿瘤学知识应用,而是涉及其他多个学科方面知识的综合,对临床肿瘤病例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肿瘤学专业的角度,应该从其他多个学科层面去考虑,更深层次地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从而强化系统的肿瘤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

2.3具体实施方法:

进修生的进修目的一般都很明确,主要是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来的。因此,进修生的培养重点主要以临床实践为主,同时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基础理论的提高才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肿瘤学是涉及多种相关学科在内的综合性学科,因而理论教学应该具备有多层次知识结构,将相关的治疗理论知识进一步延伸,扩展其知识面,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首先制定系列肿瘤学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各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原则、各学科诊疗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前沿知识、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病例分析与解析等内容。理论教学以集中授课和自学相结合。在具体的肿瘤临床教学过程中重视肿瘤综合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原则,各种肿瘤的治疗都有其相关的治疗策略,但每一位患者的治疗却不可能套用固定的治疗模式,这就要求肿瘤治疗要因人而异,在实施规范化治疗的同时兼顾个体化治疗,从而实现治疗效益的最大化[9]。在临床实践中,每周组织上级医师查房,在查房过程中及查房后由科室组织病历讨论,进修生讲解自己对某病例临床分析、治疗方法的认识,由上级医师对其补充、完善,从而使他们深入理解病例讨论在临床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通过病例讨论,不仅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开拓了处理问题的视野,而且利于培养他们的横向思维能力。另外,定期开展疑难病例的多学科教学查房,在与各个科室参与人员的讨论中,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接受新知识、提出新见解。最后,通过集体讨论,对提出不同的治疗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兼顾利弊,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从而使他们了解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之真正体会到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肿瘤放疗科医生例11

即使不是医疗行业的同道,即使不是教育行业的同仁,无论年长还是年幼,提到他,总会有很多人颔首。

他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他的科研成果曾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

这些奖励和头衔,代表了他曾经付出的无数的精力和心血,也代表着他需要时时肩负的责任。

而在这些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为中国的放射肿瘤学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诸多贡献,不论是筚路蓝缕的时代,还是危机重重的时刻,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他所魂牵梦萦的,始终是作为一名医生和学者的职责和追求。

文化与情感的趋同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放疗科)建立于1958年,是肿瘤医院的标志性临床科室之一,多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在临床医疗、科研、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方面为我国放射治疗事业的普及、成长和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广受国内外同道、社会各界及广大患者的赞誉。

在老前辈吴桓兴院长和谷铣之教授的领导和倡导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今日的放射治疗科学科齐全、学术分工明确,人才梯队完善,实力雄厚,技术设备先进、学术地位崇高。

自建科起,放射治疗科就形成了一种含蓄不张扬的文化理念,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李晔雄提出的科训“和谐、严谨、创新、进取”已经成了科室的“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大家脚踏实地,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这与李晔雄的性格相得益彰。

科技人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知识和技术,因此人才才是一个单位的根本。放射治疗科属于国家放射肿瘤学重点学科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了大批全国各地的高端医学人才,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资深专家。现任学科带头人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威望,是放射治疗专业全国主任委员单位,各专业组的负责人在全国均具有较高知名度。科室注重中青年医师培养,中青年医师成长较快,并最早在放射治疗专科中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

科室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81项部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5年和综述300余篇,SCI论文50余篇,影响因子最高为18.97。现有正式员工15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5人、副高级职称8人,在职博士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0人。在科室人员共同努力下,编辑出版《肿瘤放射治疗学》第1到4版,是全国放射治疗届最重要的参考书。

“我们将会争取每年发表SCI论文5~10篇,论文40~50篇。加强放射生物室的建设力度,引进学术带头人,为转化研究提供物质条件。加强与国际一流的肿瘤治疗中心和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如M.D. Anderson 癌症中心、MSKCC、美国NIH、RTOG/ EORTC、ESTRO、IAEA、UICC等单位的合作,成为RTOG/EORTC成员。陆续开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继续教育以及高素质人才联合培养等项目。”李晔雄说。

建立精确放射治疗体系

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好多人对此不解。李晔雄很坦然地说:“在国外,条件虽然好,但是总感觉不是自己家里的事。”就这样,李晔雄回家了,这个家是中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这块沃土,李晔雄把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倾注在了肿瘤医院和中国的放射治疗医学事业上。

近十余年来,李晔雄教授积极倡导科室引进先进的治疗设备,与国际放射治疗的发展接轨,推动了放射治疗从二维技术迈入以三维/四维和功能影像为基础的精确治疗时代。率先在国内开展各项放射治疗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某些技术的应用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995年开展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996年开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001开展调强放射治疗,2006年开展简化调强放射治疗,2007引入图像引导放射治疗,2008年开展术中放射治疗,2010年推行图像引导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目前科室约80%患者接受调强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等先进技术治疗。同时还联合开发和建立基于MOSAIQ网络终端的系统管理,提高了放射治疗科的工作效率。目前拥有8台加速器、2台CT模拟定位机、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以及16套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即将拥有1台核磁共振模拟定位机,并新增加2台直线加速器。每年收治新病人超过5000例。规模居全国首位,达亚洲领先地位。工作基础扎实,高级人才实力雄厚,人员结构合理,形成了先进技术研究,临床验证和全国推广应用的工作模式。

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多种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李晔雄教授领衔团队,积极推动肺癌、食管癌、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常见肿瘤的综合治疗,合理的选择和优化放射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既保留了患者的器官功能,也极大提高了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通过创建精确的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体系系列研究和工作,他制定了系列国家放射治疗规范;组织举办了全国学术会议,促进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和放射治疗新方法全国推广;联合国际顶级肿瘤放射治疗机构,构建高端放射治疗关键技术推广平台。

确立淋巴瘤放射治疗原则

作为放射治疗科淋巴瘤学组的负责人,他努力探索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实施规范化治疗。系统地研究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中国最常见的T细胞淋巴瘤,欧美极少见。既往对其病理和临床特征认识不足。李晔雄项目组对之进行了系列研究,应用MRI及CT图像深入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侵犯特征,首次提出鼻腔、韦氏环和上呼吸道外原发三个亚型,为同一病理类型不同原发部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带来理论依据;独创性提出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亚分期原则,将Ann Arbor分期中IE期进一步划分为局限IE期和广泛IE期,研究结果发表在J Clin Oncol、Blood和Cancer等杂志上。

既往国际上早期NK/T细胞淋巴瘤采用单纯化疗或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临床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50%。李晔雄教授项目组在国际上最早应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模式,5年总生存率达到70%,生存率提高了20~30%,首次确立了放射治疗作为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改变了国际上对该病的治疗原则。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J Clin Oncol、Blood和Cancer等核心肿瘤学杂志上, JCO论著入选第一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

部分研究中心对于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放射治疗原则是以基于原发肿瘤(GTV)的“小低剂量照射”,局部控制率仅为50%~70%。李晔雄教授项目组通过深入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侵犯特征,明确了肿瘤容易受侵的高危区域,确定了扩大受累野和足量照射”放射治疗原则,肿瘤局部控制率达90%,从而把生存率提高至70%。

通过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系列研究,改变了该疾病的分期和治疗原则,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明显提高。系列文章结论被纳入NCCN指南制定:2013年NCCN指南首次推荐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和同步放化疗作为标准治疗手段。李晔雄教授参加国内外数部专著如Radiation Oncology-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和Management of Rare Adult Tumours中有关淋巴瘤章节的编写,并应邀成为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学会常务委员和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成员,参与恶性淋巴瘤治疗策略的制定。

李晔雄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制定了调强放射治疗技术条件下,头颈部淋巴瘤、纵隔原发B细胞及霍奇金淋巴瘤正常危及器官的限制剂量,运用调强技术提高了临床靶区的涵盖度,消除了3级以上毒副反应的发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发表在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等杂志。马克吐温曾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李晔雄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专注”和“执著”,在科研创新的世界中收获累累硕果。

培养放射治疗后续力量

李晔雄不仅是一名医生,而且也担负着教学的任务。在完成项目工作的同时,他非常重视对研究生和年轻医师的培养。多年来,他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教育背景制定了详细的个人培养计划,并鼓励和帮助年轻医师到国际著名的医学中心进修学习,目前科室80%以上的中高年资医师已经完成国外进修项目,并发表多篇英文论文。

他每年都会组织多项国内和国际大型的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鼓励年轻医师担任会议组织工作和翻译工作,资助国内多家单位的低年资医师完成国际的继续教育。同时,每年招收国内医院进修医师50名以上,连续进行一年规范化的继续教育临床实践指导和课程讲座,已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继续教育项目,报名人数每年达150名以上。

推动国内放射治疗发展

作为中华医学会放射治疗学会主任委员,李晔雄始终认为国内放射治疗事业的整体进步才是放射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为了普及推广放射治疗先进技术,李晔雄还参与编写了国内放射治疗界最权威的参考书籍《肿瘤放射治疗学》,完成了多种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规范和指南。通过举办全国放射治疗年会、放射治疗新技术培训班、学术研讨、现场演示等方式,向全国推广放射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新策略。推广到全国50家以省级医院为主的应用单位,培训放射治疗医师、放射治疗技术人员3000余名,受益患者50余万名。

梦想和方向,是生命的支点。为医者,他妙手仁心;为师者,他谆谆慈心;做学问,他谦虚谨慎。这十年的时间,李晔雄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换来的是在学术领域的普遍认可,患者对于放射治疗的安全感。卸下昨天的荣耀,李晔雄脚踏实地,把目光投向肿瘤放射治疗更远的未来。

专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