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09:34:08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篇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路径3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高校师德的标准
一是道德情操标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的时代责任,而且还肩负着塑造灵魂、生命和新人的历史使命。教师的职业属性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比其他职业要有更高的职业要求、素养要求和道德标准,有超越一般道德要求的至善追求。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2]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为学生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二是政治责任标准。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高校也是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青年大学生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需要高校教师保持政治定力,担负起政治责任。三是关爱学生标准。教师身处“三尺讲台”,站在育人最前线,直接决定了育人的土壤。好的老师用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为学生解疑释惑,用知识强大的真理力量感召学生;好的老师关心爱护学生,以宽容心态包容理解学生的缺点不足;好的老师尊重信任学生,和学生亦师亦友,以人格魅力开启学生心扉;好的老师激励成就学生,甘当人梯,甘为铺路石。四是榜样标杆标准。大学时代不仅是青年学生修学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系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是学生的第一榜样,教师的道德品行、治学态度、生活作风,甚至是面对挫折的心态,
2.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内在逻辑
一是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突出综合性和协同性。新时代师德建设并不只是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把学校、学者、学养、学识和学生五者辩证统一起来,在标准要求上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路径选择上突出综合性与协同性。其中,“四有”好老师体现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辩证统一,“四个相统一”则把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突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识学问、教书育人、身心健康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其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标准,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标准,决定着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所在。[6]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明确了师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三是高位引领与底线禁行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新时代师德建设注重选树师德典型,挖掘榜样故事,强化精神感召,形成强大正能量,让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取法乎上,见贤思齐。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1.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带来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作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其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作用更加突出。我国高等教育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从大众化阶段大踏步迈进了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作用愈发凸显。“高等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制高点,而高校教师是制高点之制高点”。[8]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就抓住了办好高等教育的“牛鼻子”。
2.回应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带来的新期待
教育作为“国之大者”,期盼和追求公平、优质、高质量的教育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期待。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师德失范现象仍偶有发生,虽是极少数,但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队伍形象。以师德建设为着力点、切入点,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关心的现实问题,可以回应人民的现实期待。
3.践行人才强国立德树人任务带来的新挑战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国家富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赋予了高校更多的使命和功能,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始终是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大学承担着建成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只有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为人师者先正其身,才能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全要素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扎牢制度篱笆,倡导性要求与禁止性规范相结合。近年来,国家出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高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大准则》既提出“十大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十条红线”;《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建立多方联动协同机制,选聘、职称评审、考核、职业规划等配套政策要同向发力。[9]
2.强化知行合一,建立全流程师德价值引领体系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鼓励教师用双脚丈量中国大地,用扎实学识诠释中国问题,多方面了解党情、国情、社情和民情。
3.强化以知促行,建立全方位师德养成体系
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渐进过程,关键是促进从他律向自律的有效转化。[10]通过自律机制加强对自我师德水平的认知和调控,强化教师职业定位和角色意识,“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的升华也就是从道德义务向道德良心的转化过程”。[11]实施新教师助教制度,要求新入职教师给资深教师当助教,通过资深教师的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让青年教师全面参与“三全育人”工作,在实践中养成师德。
4.强化立体评价,完善全过程师德把关评价体系
发挥师德评价的前置把关作用,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第一标准。改进师德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尽可能多元化,探索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师德评价,避免单一评价主体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的评价偏差。评价方法实行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定量评价侧重评价教师授课时数、指导学生数量等外在行为表现,定性评价侧重评价教师的需要和动机、经验和能力、兴趣和态度、投入程度和奉献精神等内在行为表现。
作者:李陈锋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篇2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内涵
新时代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就是要构建能够保证师德建设整体制度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机制化体系,从而确保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强大保障。长效机制最突出的特点是长效性、发展性、可持续性,随着时间、条件、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早在2014年,《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建立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引导广大教师自尊自律自强,大力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1]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原则
1.价值性原则
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教师内心价值观念在职业行为中的具体表现,当我们谈到师德的时候,不仅指的是职业行为规范,更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教师的价值观、历史观、国家观、文化观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影响教书育人的成效。教师应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通过教育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高校教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认同者和践行者,成长为“四有”好老师,这既是促进高校教师成长发展、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需要,更是推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2.系统性原则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出,要改革教师评价,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求,把师德表现作为首要要求。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的提出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涉及到教育、宣传、评价、监督、奖惩等教师成长发展的全环节,涵盖教师入职、聘任、考核、评价全过程。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建立一套运转高效、系统全面的运行系统来支撑这项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应系统涵盖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全过程。
3.发展性原则
师德师风建设不是一项阶段性、应急性、突发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性的、始终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其根本任务是要通过师德建设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开展,支持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无论是对于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是对于高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内涵式发展能力的跃升,师德建设都需要具有持续的动力以及能支持持续运转的一套动力系统。其中,既要符合国家时代对教育的总体建设要求,又要匹配每所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因此,发展性原则是该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修养、治学精神方方面面都影响着青年学生,对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养成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校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和准则,划定了师德底线,高校师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宣传教育、评价考核、监督奖惩、建设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在传承师德修养、丰富师德内涵方面还存在着差距。高校中还存在部分教师思想意识较为薄弱,意识形态需要加强的现象,少数教师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等,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形象和职业声誉。[2]因此,针对师德建设的教育、考核、监督、惩处等全方位的完善和实施,要求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以价值性、系统性、发展性为基本构建原则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师德建设体系。这既是回应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体系自我变革、自我提升的内在要求。
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因素
1.师德建设工作主体意识的建构和强化
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主体意识是内在重要因素。主体意识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于自身的自觉和明晰的认识,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于自身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作用、所担负的具体使命、自身主体性活动对于社会、对于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全面而深刻的认知。”[3]建设主体应对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有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自觉以主体身份和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因此,高校开展师德建设、构建师德长效机制的首要任务,就是需要确定师德建设的主体机构,包括实际责任主体、牵头部门等,明确参与部门的各方责任和作用,形成主体部门牵头抓总、总体协调,其他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系统联动,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
2.师德师风建设队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要发挥良好的效果,其建设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起到关键作用。作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建设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相关实践活动开展的效果。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还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一是建设者与实践对象同属于教师群体,双方在年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多方面都具有平等性。二是师德建设过程本身就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精神互动的过程,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三是建设者和实践对象具有随时互换性,随时会调换角色。因此,要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对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素养、职业行为素质、终身学习能力、身体心理素质,都需要不断进行提升。相关领导部门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提升教育者素质的培训工作,通过有计划、有阶段、有重点的培训不断提升教育者的素养;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者自身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提升综合能力,以适应高标准、高要求的师德师风建设的需要。
3.师德师风建设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方法是教育者为了达到认识、改造对象的目的,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工具、途径、技术和范式。[4]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建设者要想把内容和要求传导给实践对象,要想在与实践对象的关系中保持主体性,就要随着实践情境和实践对象的变化,选择有效的方法。师德师风建设任务能否顺利完成、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预期的目的,离不开相应的方法。因此,必须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发展,从而适应新要求、解决新问题。高校教师作为实践对象,自身在知识储备、价值体系、思想实际情况方面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所以建设者应该根据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分类开展、精准施策,选择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
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路径
1.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确保师德建设规范运行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方向、工作重点、任务举措,与“十项准则”共同构建起国家层面关于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体系。[5]在高校层面,要将贯彻落实师德建设制度体系作为师德长效机制建设的基础工程,建成覆盖体制机制、学习宣传、教育培训、考核监督、表彰惩处、通报警示全方位制度规范体系,强化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通过完备的制度规范体系夯基垒台,为师德建设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夯实基础,为依法治教、提升现代化办学治校水平创造条件。
2.提升教师思想认知水平激发师德建设内驱动力
师德建设是针对教师在思想修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建设。师德体现了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理想信仰、道德规范和职业认知。教育信念的树立、知识传授方式的建立、教育思维逻辑的形成、教育成效反馈的实现,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内在动机因素来驱动。因此,做好师德长效机制的建设,要推进政治建设、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思想调研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建立在教师自我认知、职业认同和成就动机认识之上,不断提升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意识这一内在动力,引导教师形成政治认同感、职业认同感、自我认同感,坚定教书育人理想,明确立德树人任务,确保高校教师始终以潜心教书育人、矢志立德树人,正确引导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为根本任务,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3.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师德教育模式
优化师德培训体系,将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业务能力培训、学术规范要求、心理健康保障、职业行为规范等与教师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内容全部纳入师德教育当中,把老中青教师全部涵盖在师德培训之中,严格把好教师成长发展的入口关、过程关、考核关,开展教师全面覆盖、分类培养、精准施策、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培训,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师自身师德建设的思想主动和行为自觉;将师德修养纳入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创建多种、多样、多层次的实践平台,实施有重点、显特色、全方位的实践教育活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传承等实践活动中引导教师自觉恪守师德规范,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师德践行能力,养成师德自律习惯。
4.优化完善评价体系保障师德建设持续发展
在新时代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应把优化完善评价体系作为重要内容,从而能够保障师德建设内在逻辑的稳固,保障其持续发展。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强化师德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和规范性。201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出台《北京高校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明确师德考核的组织机构、力量保障、考核等级、运行程序、结果运用、监督机制,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评价主体和方法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对于师德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还要切实能够从各个维度来反映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对于评价指标的设置,要能够科学地涵盖教师师德表现的各个方面,科学地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周密性与准确性。二是要做好师德奖惩工作。完善师德表彰奖励制度,建立师德荣誉体系;严格落实师德失范惩处要求,强化制度规范的约束作用。
作者:米莉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篇3
近年来,高校师德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由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决定的,同时也与国家政策引导和由此引发的学术研究热潮密不可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到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到之后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我国始终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对高校师德建设工作做出了总体谋划和具体部署,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由此引发的对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有效途径、发展现状等学术研究与实践也空前增长,并逐渐进入深入创作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将优秀的传统师德文化更好地融入新时代高校师德之中,如何更有效地提升高校师德修养和幸福感,还需要我们持续地探索。
一、高校师德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意蕴
高校师德的时代意蕴根植于中国传统师德的沃土,绵延于整个教育思想史,密切渗透于知识与德性、文化与精神等的关联与讨论中,我们要在历史脉络中重温理论根基及文化传承,同时也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探寻其时代内涵和理论强音,为高校师德研究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从对师德研究的历史脉络梳理来看,对于“师”的德行的重要性、地位、要求、内容、修养方法等的论述贯穿始终。师德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师”的出现,甚至于更早的“巫”的出现。“巫”所拥有的最原始的知识探索和经验总结以及对精神层面上的思索使得民众有着原始的敬畏。最初的“师”是个广义的概念,只要能达到教导民众的功能、满足师生关系的范畴都可算作“师”。传统的儒家师德思想是基于“道德高标”立论,师的修德目标是成为君子、道德家,弘扬儒家思想和君子文化,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传统师德的基调。如孔子的诸多关于师德的论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孟子主张的“以仁统智,由仁通智”[1]。《礼记·文王世子》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等都表达了师者不仅要授之谋事之才,更要传立世之德的思想。学生的言行举止也会追随教师的道德之风,显示了师德潜移默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学记》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论著,其对“师”的地位、使命、方法等都有了相对系统的论述,其中提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甚至于“当其为师,则弗臣也”。教师不以臣子相待,可免朝见君王的礼节,可见其尊师。学在官府、官师合一后,对于师的崇敬更甚,对德的要求也更高。师者不仅是知识权威、道德榜样,还作为官吏与权力、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广为人知的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到南宋教育家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教条》的修身规范,再到《资治通鉴》中“经师易得,人师难求”,都是重在道德修养,传播“修己治人之道”。传统哲学家和教育家对师生关系、教育理想、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理性、系统的思考,使师德在生成之初和发展之中都和知识与美德、修身与责任、智慧与幸福紧密相连,体现了德和道重于知,知是前提,道和德才是根本,师生关系才是关键。对师的尊崇也是对人的发展、人的整体道德完善的尊崇和希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传统师者的道德理想和永无止境的追求。立德、立功、立言自古以来一直是师者所极力追寻的“三不朽”。当前,师德与教师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道德这几个概念密切相关。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师德包括教师的社会公德、专业道德或职业道德、个人私德,狭义的师德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或专业道德,是教师基于专业身份、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道德理想与观念、道德情操与品质,以及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深入,师德开始从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转为教师专业道德来界定,将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教师群体作为专业共同体,从而体现其独有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精神,强调教师道德的实践性。关于高校师德这一概念的具体运用有两个层面,一种是使用高校师德建设、高校师德教育、高校师德培养等基于政策话语的外在规范性概念,将教师道德解释为:“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2]”一种是使用高校师德养成、高校师德学习等更为注重内在主动性发挥的概念,从外在规范向教师内在师德养成转化,实现教师的道德认同、道德实践、道德反思,实现教师知、情、意、行的整体道德养成。由此,高校的师德建设重点也发生了转向:即基于师德养成与成长的视角,通过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荣誉体系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高校教师做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高校师德不会独立存在于社会之外,而是与社会道德发展密切相关。新时代高校师德必然蕴含着新的时代精神和价值理念。特别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理想和要求,对高校师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说传统的师德以服务王权和大一统为道德要求,那么未来的师德,将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的多元化共生作为崇高使命。”“未来,师者要做的,更多的是妥善整理和保存现有的思想、文化和道德遗产,并在未来人类文明可能再度陷入迷失甚至黑暗的时候,能够以这些美好的事物,帮助人类重新找到正确的方向。[3]”这里蕴含着对师者未来的期待和价值向度。新时代的高校师德在历史传承中延续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德治天下的文化基调,并逐渐加入了人本主义的精神、全面发展的理念和时代所赋予的特色。如果说传统师德注重个体的师德养成,个体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道德升华。新时代高校师德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通过规范、制度化的保障来激励教师的师德养成。师德的内涵也从“圣人之德”“职业道德”走向“专业伦理”的发展道路。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审视
高校师德的深刻影响不仅限于学生,而且还涉及到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是需要国家、学校持续关注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教师毕生去学习、感悟、享受和实践的。广大高校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学术事业,为我国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涌现出了许多教书育人楷模,但是不可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高校师德发展的困境和问题需要我们正视和改善。
(一)功利主义的抉择迷失了立德树人的本心
当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现代科技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对高校教师群体有深刻影响,特别是作为接触国际变化最前沿,代表社会良心的一部分新时代知识分子,对国际的暗潮汹涌、社会改革、教育系统的变革更为敏感,功利主义喧嚣尘上,对职业生涯无疑是严峻的道德考验。个别高校教师出现学术不端、学术垄断、学术剥削、发表不当言论等负面新闻,这对高校教师的形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同于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是以探索“高深知识”为基础的学术职业群体,不仅仅是教学共同体,还是以学科为基础和界限的学术共同体。高校迫切需要高水平科研人才,在人才引进高校的过程中,要求科研水平较高,对高校教师学术性优势过分强调,所以对师德素养相对忽视,加之科研水平较之于道德素养更易量化和考核,从而更加忽视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五唯”观念在高校中有市场,思维根深蒂固。国家强调教书育人的首要责任、重视课程思政、破“五唯”也正是因为高校在这方面积弊已久。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功利主义影响下,高校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科研和教学精力的取舍,在潜心科研的理想实现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达成之间的抉择。由此造成一系列显性和隐性的师德问题。有些高校教师更为重视自身和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放在次要位置;有些高校教师政治、国家意识相对淡薄,没有坚定的立场,发表错误言论;有些教师为追求可视化短期利益,疲于填表格、申项目,不能安心教书育人做学问,对教学投入不足,对学生冷漠;有些教师过度依赖网络教学资源,缺乏教学反思。一旦教师的理想信念出现问题,忘却了教育的本心和从教的初心,师德意识和责任弱化,教学与学术理念式弱,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学术活动的表演性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二)泛化的师德活动忽视了高校师德的实践性
高校师德活动是师德建设的载体,具有内化道德知识、增强学习动机、增进道德自我教育的作用。但是当前的师德建设中存在很多“泛”的现象。1.主体之“泛”。从高校教师个体时间维度来考察,师德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赋予的规约,也是一种生命历程中的道德体验,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中体现出不一样的意愿和需求。而实际中,很多师德活动都是针对全体教师的统一或平均需求而开展,体现教师不同职业生涯需求和考虑不同阶段、不同样态的师德活动还相对较少。2.内容、形式之“泛”。师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是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本质是实践性。马克思认为“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教育具有道德承载的功能,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教师作为道德主体具有双重身份———道德实践者和道德模范[4]。有些师德活动的实践性不强、体验性不足,注重外在性,专注于对崇高师德品质的宣传,而忽视了教师自身面临伦理问题困境的解决和教师伦理思维、教学学术的提升,对教师内在情感体验和“教育生活”的关注不够,割裂了制度与实践,造成他们之间的鸿沟。教师在活动中经验的获取、情感的互动被漠视,与活动初衷背离。3.评价形式之“泛”。目前师德问题实行一票否决的惩戒机制,但是师德相关制度的涵盖范围和具体规则还比较宽泛,更多的是靠教师的自觉自愿和所谓的“师德境界”。很多师德活动的评价缺乏对活动本身的反馈和反思,以及后续的追踪。只有充分发挥多样化评价的激励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高校教师的师德理想,实现师德原则和规则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实现高校教师自律和他律的融合。
(三)技术化手段的过度依赖掩盖了高校师德的反思性
新时代高校师德是规则基础上追求教师自我反思、自我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在终其一生的高校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发展、实现自我的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能力需要的变化,需要激发教师内生动力。这种内驱力是促进道德发展的重要力量。“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5]”高校教师最重要的社会职责和个人价值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师生关系是教育实践中最为主要的人际关系,也是最为重要的道德关系。只有拥有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执着和奉献精神,并付诸于行动,才能成为不脱离现实的真正师德,实现道德升华并被学生所感知。但是当前,对于“现代性”的模糊理解和追崇,“科学”测量、数字化评估、技术化手段涌入教育教学和教师评价领域。一方面,技术化的手段和精准测量使得教师可以更快速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情况和更为便利地获取更多的资源。但是另一方面,对于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和教条式的依从,而缺少自我发展、自我独特性的深层反思,缺少为什么教的深层理解,缺少对教育理想的定位和认可,只会使高校教师沦为技能化、方法化的执行者。强加的指标化的评价手段压制了教师主体的情感、生命力和动机,数字指标也剥夺了教学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忘却了个体精神满足和自身道德实现的目标,也难以践行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承诺和对教育的使命。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面对高校师德建设中的问题,重新澄明教育本心,促进师德活动精准发力,强化外在激励机制,提升师德发展的内驱力是实现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有效路径。
(一)回归本心,唤醒高校师德养成的内在动力
高校师德建设要通过学思践悟,找准方向,回归教育本心,实现从自我到学生再到国家的价值视域的扩展。首先,要激发高校教师在历史的图景中重新审视教育理想和师者本心。要从那些在繁杂历史积淀下来的教育理想的论述、师者的言论和人生经历、传记中吸取养分,探寻本真的教育理想,明确自我人生价值,关怀学生生存境况,共同探求生存意义,实现灵魂塑造和人格完满。其次,要激发高校教师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中清醒认知教育情怀和时代责任。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师德的时代性是最为核心的精髓和教师实现内化的基础。新时代高校师德的新内容与社会主导道德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民族复兴等联系在一起。师是作为“道”的传承者、传播者存在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成就人从而能实现“道”的传承。高校教师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教师的政治素养、爱国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容忽视,要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培养有爱国情感、有社会责任感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次,要激发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坐标和从教初心。要做“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筑梦人”自己要有梦想、有坚持,“引路人”要自己明确所走之路、去向何方。
(二)精准发力,提升高校师德活动的体验性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生涯规划、专业技能升级、素质提升的终身学习的过程,其中师德修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的责任感、成就感和体验感为教师专业道德发展提供了内在驱动力。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要实现从制度约束向活动引领的转换。通过师德活动这一载体,实现师德由外在到内在的转化,实现师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实现从心动到行动再到反思的过程。高校教师在经历了教职培训、多年的学术训练,基本的观念已经稳定。过于“泛”的内容可以忽略,着重精准发力。抓住师德建设的薄弱环节,有层次,分阶段、分重点地进行,提高活动的具体性、针对性和过程性。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将所需的品德素养、业务素养细分并制定可操作的实践清单条目,有具体地实施细则,加强教师在活动中的现实体验。多元化学习与交流平台的搭建,也可以有效促进高校教师在活动中积极反思,实现知行合一。在师德养成过程中,充分体会自我价值的完善,享受德行养成过程中带来的精神愉悦与幸福感,养成洞悉学生本性与教育机会的能力,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促使高校教师在实践中思考如何把德之精神,爱之情感融入到课堂、师生交往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深处,从而实现学生的德之培育和教师的德之升华,从而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教师自我反思,提升主动性和道德化的深层次认识,这才是高校教师真正的自我成长,才能体现其专业性,也是学术共同体要追寻的教师整体发展。
(三)合力贯通,构建高校师德建设的外在激励机制
高校师德建设在教师内在驱动基础上,还需要借助外在的激励机制来实现。要构建师德师风的组织体系,建立管理主体、责任主体和育人主体三个层级的组织体系,实现以教学单位为中心,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教师工作部、宣传部等协同组织的合力育人;构建科学的、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将教学质量、政治素养、师生交流、教学反思都纳入考评的范围之中,在落实“师德一票否决制”的基础上,通过师生评议、专家评议,对师德、教学各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建立师德预警机制,实现过程性评价,为提升和完善而评价,及时纠正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从过程到结果,从预防到管理的全面贯通;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监督机制,选聘优秀的师德师风监督员;加强高校师德规范、法律法条的学习,定期开展师德培训,注重培训内容的灵活性和方式的适配性,有原则、有案例、有理论、有反思,最后达到有成长;建立德、行、范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多层级、多领域、多方位、多维度的教师荣誉体系和宣传体系。网络资源和慕课的丰富、定期以教研室为基础的专业交流和跨学科交流制度也可以使教师增强教学的自信心和改进力,减少职业倦怠,实现学术共同体中知识共享基础上的对职业信仰和职业精神的认同。新时代课程思政也成为有效促进教师对教学知识的深层次思考,增强其对本学科历史、人物、思政元素等的反思,增强学科信念、培育职业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容。综上所述,关于师德的讨论和实践古往今来贯穿始终且历久弥新。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是社会、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个人幸福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不仅有历史继承性,更有鲜明的时代性。师德的内涵及其具体的规则要求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要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陈光连.知识与德性———荀子“知性”道德哲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5.
[2]朱法贞.教师伦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47.[3]杨东坪.为人师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121.
[4][加拿大]伊丽萨白·坎普贝尔.伦理型教师[M].王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11.
[5][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作者:乔江艳 董宇红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