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公文范文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

时间:2023-03-09 11:45:18 关键词:有机化学 教学模式 实践

摘要:在有机化学烷烃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烷烃的工业生产及学术研究发展现状,立足于发展速度与学术成果,助力学生了解我国有机化学行业在全球化学领域范围内的优秀成绩与重要地位。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与实践

一“一贯穿、二融合、二维三阶”的教学模式

“一贯穿”是指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二融合”是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融合起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学习兴趣。“二维”是指从“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两个维度进行教学,采取MOOC、学习通等线上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思政素材的挖掘过程中;“三阶”是指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课前要求学生进行思政资料的查找与汇报,课中教师要注重思政元素与书本知识的结合,找好衔接点,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进教学,而不是生硬地将化学和政治拆分成两个学科单独讲解,将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教育[2],课后阶段,学生对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复习整合,形成完备的章节知识体系。教师基于学生对思政元素和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进行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全方位多角度地实现思政教育与有机化学教学的融合。

二“一贯穿、二融合、二维三阶”的体现

大学不仅是增长知识的地方,更是思想境界提升、全面发展的地方。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品学兼优,尤其是思想道德不能滑坡。这需要依赖于教师的引导,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尽一切可能传授给学生一个好的思想,在输出知识的同时也进行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思政教育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价值与素养目标两个层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达成知识目标的填鸭式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建立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爱国思想,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风与一丝不苟的科研态度。1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设计传统的有机化学课程的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官能团结构、性质、制备及化学反应机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能够综合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学科问题。而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知识目标已发展扩充为学生应了解有机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重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在生活中的深化与延伸,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能力目标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学生要在以往按照既定步骤完成实验、全盘接受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拓展,结合身边例子或者社会热点等校内校外双管齐下,提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思考解决问题,促进小组内部团结协作,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2价值与素养目标的设计课程思政背景下,我们对教学的价值和素养目标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融入思政元素后,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学习,学生应强化、深化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将其内化吸收为所用,并通过对有机化学发展史、有机化学前沿等的学习感受到专注科学探究、勇攀科研高峰过程一路的风雨兼程;初步形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意识到化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将其贯穿在教育过程的始终,并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合理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教育,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影响,引导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不与时代脱轨,及时了解国家政策形势的动向,密切关注有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工业中的应用,将学生培养成勇于争先、奋勇拼搏的时代弄潮儿,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

(二)以烷烃一章为例

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握烷烃的结构、性质;②熟练掌握反应机理及应用;③初步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意识。2)价值与素养目标:①感受化学在实际生活取得巨大进步的重要作用,形成专业认同观念;②了解我国有机化学行业的发展前景,产生民族自信心;③初步形成严谨认真的专业意识和诚信正直的职业道德。2教学设计我们基于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理论和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设计思路,并应用于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了解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政治背景、历史来源以及学科前沿,在家国情怀、环境教育和社会责任等多重思政元素潜移默化的渗透下,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心,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长久发展的事业中,保证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均衡发展、同频共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3课程思政素材甲烷作为西气东输天然气的重要成分,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此外,我国是有记载的最早使用甲烷的国家,通过介绍甲烷的历史,拓展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促进了我国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缓解了大气污染问题,与此同时,也使新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物尽其用,实现天然气能源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3]。基础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追求,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填充。烷烃章节[4]内容虽然较为简单,但目前研究烷烃的方向仍有许多。例如正构烷烃是地质体中分布广泛的类脂生物标志化合物之一,其分子结构具有饱和性与稳定性,通过其分子特征可以区分不同生物来源从而反映气候环境变化。正构烷烃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生物来源有机质的相对含量变化,进而用于推测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是重建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5]。通过以上的例子将有机化学与地球科学联系起来,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在烷烃章节就涉及到许多生活中常遇到的物质,比如常用的打火机,其主要成分为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这些成分都属于烷烃类物质。常用的液态打火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主要成分液体异丁烷,随着环境温度的不断升高,其内部压力也会不断加大,有时加之阳光直射或磨擦、挤压和碰撞,极易发生爆炸。这些例子随处可见,但很少人会关注到这些极易接触到的事物,通过将这些简单的例子介绍给学生,将学生的关注点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中,生活与书本相结合,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让学生的学习渗入生活。

(三)教学理论的应用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进行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对学生加以启发和引导,提升教学效果。有意义学习理论是美国认知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与机械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理论,是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结构中的知识产生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6]。在应用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有效改善教育功利化的现象,达到“教书”与“育人”二者并举,“知识”与“思想”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从满足有意义学习理论的角度出发实现在有机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1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烷烃一章的讲授教师应先捋清知识脉络,可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本章内容的逻辑顺序,在正式学习本章内容之前让学生形成对本章包含的烷烃和环烷烃的构造异构、命名、结构、构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来源等内容的知识体系,增添本章知识点的逻辑意义。2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课前,教师网络课堂通过布置小组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主动搜集与章节内容有关的思政素材,比如烃类化合物在生活中生物柴油方面的应用、我国科学家对研究烷烃作出的重大贡献、我国先进的制备烷烃的合成技术和西气东输的战略意义等,这些课前思政元素的准备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形成认知基础,为课堂上学习烷烃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新知旧知之间形成有意义的知识衔接打下牢固基础。3学生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对烷烃一章的社会价值有了基本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小组展示的时间,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学生展示完成后总结出烷烃一章中我国科学前沿的发展情况和西气东输工程的战略意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四)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原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基础上,更为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1)选取三名同学对学生课堂记录进行评价,包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完成教师布置目标的参与度等,同时,选取三名学生进行记录,避免了学生记录过程中的主观性,最大程度保证公平。2)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在课堂上加以演示,教师综合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及方案有效性,并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五)教学效果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后,我们对学生关于摄入思政教育进行了调查,如图1所示,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思政教育持积极态度,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且在线上搜集整理资料、线下汇报展示、校内合作探究、校外深度探索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被点燃,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提升对信息的处理和加工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有机化学教育的政治功能的体现

(一)实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树立正确理想信念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年轻一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在有机化学的课堂上进行与政治元素相契合的教学设计,例如,在烷烃的教学中引入西气东输这一工程,展开基于有机化学学科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梳理有机化学史的发展脉络,注重课堂教学中政治文化的融合与传授,既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积极参与到实现共产主义远大抱负的事业中来,又延伸了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路径选择,强调高校思政课堂思政教育的实践价值,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7]。因此,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融入思想教育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能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社会主义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传播政治意识形态与历史文化发展,融合国家认同教育

国家认同教育是通过比较,明确本国与别国的差距,将自我视为本国公民并由此形成归属感的教育[8]。作为公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国家认同感教育是解决未来社会问题的根本性资源。在有机化学烷烃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烷烃的工业生产及学术研究发展现状,立足于发展速度与学术成果,助力学生了解我国有机化学行业在全球化学领域范围内的优秀成绩与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向学生客观介绍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此举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专业认同感,感受到有机化学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发挥国家认同教育的知识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鞭策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积极投身于进一步开拓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建设中,发挥国家认同教育的情感作用。

四结束语

在结合思政元素进行有机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立德树人”一贯穿,“思政+专业”二融合的二维三阶的思政教学设计思路,从“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两个维度,奏响“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育人,让学生对科学研究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认识,引导学生从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为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并促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念,增强责任担当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科教兴国的使命感,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年轻一代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立德树人,为民族复兴提供人才支撑[2016-12-09].

[2]段戴平,曾会应.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以生物碱为例[J].大学化学,2021,36(3):169-175.

[3]闫庆光,代维庆.西气东输建的意义[J].科技与企业,2012(17):280.

[4]张文勤.有机化学[M].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5-63.

[5]袁红香,孙惠玲,段立曾,等.抚仙湖悬浮颗粒物正构烷烃来源及季节变化特征[J/OL].中国环境科学:1-12.[2021-06-02].

[6]周小平.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的高校思政教学浅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52):150-151.

[7]毛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8]饶舒琪.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教育:合法性与应有内涵[J].教育学报,2018,14(6):48-56.

作者:李万梅 林子筠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