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4-23 12:20:08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1

1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成长阶段是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波动性和迷惘性,他们正逐步进入成年人的角色,但对社会、家庭而言,因其不独立,思想不稳定,世界观尚未成型,实际仍是“未成年人”。

这个时期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与狂妄等。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其特点,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稳定性,自尊心、自信心比较强,一方面追求理想,不断向上进取;另一方面对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日间杂波。当主观和客观发生矛盾,情绪受到挫折时往往悲观失望,甚至无法解脱,紧锢在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致使心理失常而患病,轻者不承认自己有病,虽说能坚持上课,但是成绩十分不理想;重者会做出残害自己或者危害社会的事情,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案就是个特别的例子。我校也有患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中有的休学或者失学,有的甚至长期不愈,不仅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我校有一位男生,无缘无故的焦虑,导致严重失眠,到我校门诊部求治,却查不出任何毛病。整日生活在焦虑不安的痛苦之重,这样的学生如果遇到特殊事情的激发特殊因素的刺激,难免会产生超常规的行为,这些都提醒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和心理,改变以往“见病不见人”的旧生物医学模式和形而上学观点。

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2.1适应能力差

2.1.1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心理落差大

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所面临的人生第一次考验就是自我心中的落差感。他们同样十年寒窗,他们同样怀着更高的梦想,想象着通过高考能够达到人们价值观念中所说的金榜题名。然而高考下来,无论是基于什么因素,他们未能达到梦想中的“登堂入室”,无奈之下选择了原本没有什么特殊级别差异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但这种落差不自觉显现在他们的心中。落差之二便是新生活的较大改变,大学校园远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学即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过集体生活。在中学除了学习,一切事情都由家长代劳,加上独生子女骄生惯养,上大学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尤其是习惯了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满眼灰色的楼群产生厌恶情绪,大脑反应慢,经常出现忘记返回路线的情况。

另外,大学生活的压力让学生觉得自己再不是天之骄子,一枝独秀。校园是个小社会,不是一尘不染的圣地;奖学金的评定、入党、提干等等竞争初见端倪,书呆子不受欢迎,个人的风采和魅力最重要,不再有人把你当作宝贝,很可能从过去的宠儿沦为不起眼的小角色。从个人中心的小圈子到无穷无尽的中这一环,不能很好完成社会化转换,必然产生挫折感,因此很多人进入大学新奇过去后就甘于平庸,雄心壮志不复存在,所谓“60分万岁”不是罕见现象。

2.1.2对学业的不适应,对如何合理平衡职业技能学习和综合素质学习的不适应

中学和大学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对你的关心。大学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掌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产生失落感。

我们把职业技术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就是响应国家倡导,适应人才对高等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个职业技术和学科分配上的差异,同样学生也存在着有的学生偏强于文化素质,却毫无专业技能的底子,有的学生则是在某些职业技术领域里很强,但他们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就是综合素质的偏低,这些本身的客观基础的不平衡,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导致心理的失衡,我们有的学生是网络高手,能独立编程,甚至是某些知名门户网站的版主,他们基本上能自给自足地生存,甚至月收入几千元,他们在IT领域里的成就让他们自豪,骄傲,但每每综合下来,几门不及格,一方面我们在倡导挖掘专才,另一方面我们也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所以说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使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体系中容易产生混淆和失衡的因素。

2.1.3对状况的适应

家境富裕的学生优越感强,但他们却容易沾染上的不良毛病和行为方式:高消费,不知道节约,不体恤人情冷暖,歌五酒六的生存状态,即便不出现偏差,也会和大多数家境一般的孩子产生隔阂。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大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心理,那就是更多地表现出自卑而敏感。人际交往困难,偶尔会对社会态度不良,怀有敌意。这样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出现人格偏差,面对生活没有信心。

高等职业技术又是个跟社会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的教育体系,对社会脉络的把握,对需求的适应,是高等技术教育得以生存的基础。但是,时代进步过程中所伴生的问题,所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和到我们的学生,我们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的结合部,也是容易遭受负面因素袭击的易感人群。

2.1.4生活自主性的适应

独生子女的家长过度爱护孩子,以及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导致他们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的锻炼。当代的教育制度迫使我们的家长让我们从小就走着一条“重点”之路,从小要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除了以外的事家长会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虽为大学生心智却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大学生面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有了大学生心理樊笼的存在。

同时,我们高等技术教育所倡导的就是自主性和灵活性,我们在技能培养上强调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适合社会需要,我们在人才培育上强调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多专多能,能快速融入社会,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当尖刀,能快速适应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对我们技术能力的考验,而这些,对于长期在温室里倍受呵护的孩子,对于还仰仗家长扶持的孩子,一下子让他丢弃拐杖,让他从依赖的心理突然转变成自立自强的心理,是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而在阵痛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裂变的。

2.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甚至想逃避现实。激烈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擅长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在恐惧失败的心理下,不敢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

2.3难以排除的情感危机

情感问题是大学生这个年龄层不可避免的问题,谈恋爱也成了这个年龄阶段一个不可避讳的话题。我们的孩子有享受美好的渴望,但他们尚不具备承受痛苦的能力,在这个复杂的问题前面他们很难成为强者。

生理心理的变化。高校阶段是大学生由普通教育转向社会就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男女同学的发育基本上是成人水平,个个体格健壮,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但是,生理变异是心理变异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往往具有封闭性,表现为内隐、曲折、不易形诸颜色,并带有较多的社会性、性,对继续深造或者就业存在着焦虑、对社会上的某些矛盾还不大了解,情绪容易波动,反映比较强烈,具有两极性,一会儿振奋,一会儿又失望。当然,绝大多数同学自我意识在增强,并能作自我调节。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受到溺爱,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很容易形成孤僻、自私、任性的性格。

3心理障碍的主要措施

(1)设置或分配专门机构,专项管生心理问题,把学校医疗机构、学生管理机构发动起来,主动配合,采取措施,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采取体系化、化、制度化的常设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2

1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成长阶段是人生的非凡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征是波动性和迷惘性,他们正逐步进入成年人的社会角色,但对社会、家庭而言,因其经济不独立,思想不稳定,世界观尚未成型,实际仍是“未成年人”。

这个时期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偏执、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和狂妄等。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其特征,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对四周事物的熟悉存在着不稳定性,自尊心、自信心比较强,一方面追求理想,不断向上进取;另一方面对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弱,轻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日间杂波。当主观和客观发生矛盾,情绪受到挫折时往往悲观失望,甚至无法解脱,紧锢在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致使心理失常而患病,轻者不承认自己有病,虽说能坚持上课,但是成绩十分不理想;重者会做出残害自己或者危害社会的事情,震动全国的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案就是个非凡的例子。我校也有患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中有的休学或者失学,有的甚至长期不愈,不仅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更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我校有一位男生,无缘无故的焦虑,导致严重失眠,到我校门诊部求治,却查不出任何毛病。整日生活在焦虑不安的痛苦之重,这样的学生假如碰到非凡事情的激发非凡因素的刺激,难免会产生超常规的行为,这些都提醒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改变以往“见病不见人”的旧生物医学模式和形而上学观点。

2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2.1适应能力差

2.1.1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心理落差大

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所面临的人生第一次考验就是自我心中的落差感。他们同样十年寒窗,他们同样怀着更高的梦想,想象着通过高考能够达到人们价值观念中所说的金榜题名。然而高考下来,无论是基于什么因素,他们未能达到梦想中的“登堂入室”,无奈之下选择了原本没有什么非凡级别差异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但这种落差不自觉显现在他们的心中。落差之二便是新生活的较大改变,大学校园远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学即意味着进入一个生疏的环境过集体生活。在中学除了学习,一切事情都由家长代劳,加上独生子女骄生惯养,上大学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尤其是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满眼灰色的楼群产生厌恶情绪,大脑反应慢,经常出现忘记返回路线的情况。

另外,大学生活的压力让学生觉得自己再不是天之骄子,一枝独秀。校园是个小社会,不是一尘不染的圣地;奖学金的评定、入党、提干等等竞争初见端倪,书呆子不受欢迎,个人的风采和魅力最重要,不再有人把你当作宝贝,很可能从过去的宠儿沦为不起眼的小角色。从个人中心的小圈子到无穷无尽的网络中这一环,不能很好完成社会化转换,必然产生挫折感,因此很多人进入大学新奇过去后就甘于平庸,雄心壮志不复存在,所谓“60分万岁”不是罕见现象。

2.1.2对学业的不适应,对如何合理平衡职业技能学习和综合素质学习的不适应

中学和大学都要学习,但学习目的和方法不同。中学时,教师不厌其烦地“传道、授业、解惑”,负责的态度一点也不亚于父母对你的关心。大学则实行学分制,学习完全靠个人,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脱颖而出,而有些中学时的姣姣者,由于对大学的学习方式方法把握不好,加之强手如林,昔日的优势风采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轻易产生失落感。

我们把职业技术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就是响应国家倡导,适应人才对高等技术人才市场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个职业技术和学科分配上的差异,同样学生也存在着有的学生偏强于文化素质,却毫无专业技能的底子,有的学生则是在某些职业技术领域里很强,但他们却存在着明显的新问题,就是综合素质的偏低,这些本身的客观基础的不平衡,轻易在学习过程中导致心理的失衡,我们有的学生是网络高手,能独立编程,甚至是某些知名门户网站的版主,他们基本上能自给自足地生存,甚至月收入几千元,他们在IT领域里的成就让他们自豪,骄傲,但每每综合考试下来,几门不及格,一方面我们在倡导挖掘专才,另一方面我们也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所以说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使得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体系中轻易产生混淆和失衡的因素。

2.1.3对经济状况的适应

家境富裕的学生优越感强,但他们却轻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毛病和行为方式摘要:高消费,不知道节约,不体恤人情冷暖,歌五酒六的生存状态,即便不出现偏差,也会和大多数家境一般的孩子产生隔阂。家境贫困的大学生大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心理新问题,那就是更多地表现出自卑而敏感。人际交往困难,偶然会对社会态度不良,怀有敌意。这样轻易导致性格孤僻,出现人格偏差,面对生活没有信心。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又是个跟社会实际结合得非常密切的教育体系,对社会脉络的把握,对时代需求的适应,是高等技术教育得以生存的基础。但是,时代进步过程中所伴生的新问题,所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和影响到我们的学生,我们处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的结合部,也是轻易遭受负面因素袭击的易感人群。

2.1.4生活自主性的适应

独生子女的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以及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导致他们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的锻炼。当代的教育制度迫使我们的家长让我们从小就走着一条“重点”之路,从小要上重点小学、中学、大学。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会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虽为大学生心智却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大学生面向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的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有了大学生心理樊笼的存在。

同时,我们高等技术教育所倡导的就是自主性和灵活性,我们在技能培养上强调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适合社会需要,我们在人才培育上强调我们的学生将来能多专多能,能快速融入社会,能在社会生活中充当尖刀,能快速适应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对我们技术能力的考验,而这些,对于长期在温室里倍受呵护的孩子,对于还仰仗家长扶持的孩子,一下子让他丢弃拐杖,让他从依靠的心理忽然转变成自立自强的心理,是需要一个阵痛的过程,而在阵痛期,是最轻易产生心理裂变的。

2.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甚至想逃避现实。激烈竞争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擅长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和人交流,在惧怕失败的心理下,不敢和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

2.3难以排除的情感危机

情感新问题是大学生这个年龄层不可避免的新问题,谈恋爱也成了这个年龄阶段一个不可避讳的话题。我们的孩子有享受美好的渴望,但他们尚不具备承受痛苦的能力,在这个复杂的新问题前面他们很难成为强者。

生理心理的变化。高校阶段是大学生由普通教育转向社会就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男女同学的发育基本上是成人水平,个个体格健壮,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但是,生理变异是心理变异的物质基础。随着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往往具有封闭性,表现为内隐、曲折、不易形诸颜色,并带有较多的社会性、政治性,对继续深造或者就业存在着焦虑、对社会上的某些矛盾还不大了解,情绪轻易波动,反映比较强烈,具有两极性,一会儿振奋,一会儿又失望。当然,绝大多数同学自我意识在增强,并能作自我调节。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普遍受到溺爱,由于他们的非凡地位,很轻易形成孤僻、自私、任性的性格。

3心理障碍的主要办法

(1)设置或分配专门机构,专项管理学生心理新问题,把学校医疗机构、学生管理机构发动起来,主动配合,采取办法,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采取体系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常设管理机制,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新问题。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3

收稿日期:2006―12― 29

作者简介:王春凤(1965―),女,汉族,黑龙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理化学院 化学系副主任,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高校行政管理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深入,人才需求的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在总体上,高端人才特别短缺。在过去的将近30年的时间里,高等教育获得飞速发展 ,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但是,有一定科学技术含量的技术工人岗位,却缺少相应的人才 。因此,近年来我国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增加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的投入,扩大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各个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目前,我国的各职业技术教育 院校,都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制定各自的培养方案,在所制 定的培养方案中,大都围绕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与专业技能来设立教育和课程体系,这样的 教育体系,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是完全正确的,是培养合格的甚至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 的必备的保障。

但是,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除了相关的专业技术技能教育,还应该有人文素养教 育,人 文素养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把人文素养教育纳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体系 ,它的必要性和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人文素养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由国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决 定的

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高国民素质是基本前提。因此,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将逐步普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 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个部分。其主要的受教育对象来自初中毕业生和高中 毕业生,这一群体所受到的人文教育还很有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 阶段。如果这一群体升入职业教育学校,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仅仅是某一专业的技术技能教育 ,这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如果是这样 的话,那么这一群体的国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就得以实现。因此,对于来自于初中毕业和高中 毕业的这一职业教育群体,职业教育必须把人文素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与培养作为自己的必要组成部分,纳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范围。

二、人文素养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由受教育者未来的职业工 作性质和特点决定

职业技术教育的受教育者,未来毕业从业的主要单位是企业。一部分从事生产环节的技术工 作,还有一部分从事销售过程中及售后的技术服务。对于从事销售过程及售后技术服务的从 业者来说,提供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咨询与服务,是他们的主要使命和职责。从企业与社会 及消费者的一般关系来讲,企业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所需的产品,企业的产品是联系企业与 社会及消费者关系的有形纽带。除此之外,企业所提供的销售过程之中及销售之后的技术咨 询与服务,同样也是连接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社会的有形纽带,承担这一纽带作用的主体 就是企业的职业技术从业者。从企业与社会及消费者的深层关系来讲,企业不仅为社会及消 费者创造产品,提供一种“物质价值”,而且还要为社会及消费者创造文化,提供一种“精 神价值”。企业所制造的产品,既可以提供这种“物质价值”,也可以传到一种精神价值; 企业面对社会及消费者所提供的技术咨询与服务,除了某种专业技术,还应该包含一种文化 和精神,传达一种价值与理念。这是现代企业必须具有的功能,同时也是必须具有的社会责 任和使命。这对于构建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和谐关系非常重要。为了承担和完 成这一责任和使命,企业的技术从业者就必须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以及在产品的销 售过程和售后的服务中贯穿和体现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的技术从业 者不仅要有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术,还应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三、人文素养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由建设企业文化的使命所 决定的

现代企业,除了研发、生产、销售产品,还要建设企业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不仅通 过其所生产的产品,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而且还要为社会创造精神价值。企业文化的建设 是企业创造精神价值的途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由企业的管理者、生产者来共同完成的。其 中企业的技术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力量。建设企业文化,不仅要求企业的建设者有 专业技术技能,而且要求有较高的人文文化素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技术教育中 的人文素养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人文素养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是由培养创新型职业技术人 才的要求所决定的

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求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应该是创新型人才,而且要求职业 技术人才也同样应该是创新型人才。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基础,当然是系统坚实的专业技术知 识,但是,有了系统而坚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不等于一定具有创新能力。对于创新型人才来 说,除了系统而坚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还应该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其中人文素质就是重要的 组成部分。对于创新型技术人才来说,在其技术发明和革新过程中,想像力、灵感是非常重 要。可以说,如果没有创新的灵感和想像力,任何技术发明和革新都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 想像力和灵感的培养,人文素养教育是重要的途径,特别是人文教育中的文学艺术教育,可 以说是培养人的想象力、灵感的最佳途径。因此,为了完成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把 人文素养教育纳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体系,是必然的选择。

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原因,把人文素养教育纳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体系,已是势在必行。 可是,目前大部分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仍然不重视技术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教育。究其原因, 首先是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人文素养教育对于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单纯追求人才培 养的数量指标和效益,忽视人才培养质量。

要想改变目前职业技术教育中忽视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首先,要认识到位。“国务院要 求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方面,从国家的全局和民族的未来出发,进 一步提高对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采取有力的措施,齐心协力地大力发展职 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必须在思想上端正认识,加 深对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理解,转变办学理念,从办学的总体方针上加以解决,把人文素养 教育作为指标纳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体系。其次,要落实到位。不仅要把人文素养教育纳 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指标体系,而且还要制定具体的课程体系,编写和选择合适的教材,作为 具体实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明达主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概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3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4

19823575 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 展立新 陈学飞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1期 22000字

19823576 上升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及其制度创新实践 徐平利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577 整合:职业教育应然的思维方式 张健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78 “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探究 赵军 马庆发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579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的历史沿革 丁留宝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9800字

19823580 21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政策范式变迁——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 黄文伟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81 高职教育类型定位的政策意蕴 杨旭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和震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83 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生均经费支出指标的分析 戴文静 《高教探索》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584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 张涛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585 职业教育生源分析与对策研究 黄文科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586 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吻合度研究 邓佐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587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 颜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588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研究 李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9 发挥天津滨海新区资源优势 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案例 姜媛 等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 4600字

19823590 高职院校长质量文化领导力及其提升路径 王振洪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91 企业一线骨干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武蕴馥 董文达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期 6100字

19823592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的制度分析 张孝理 陈宏图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7600字

19823593 创新企业办学人才培养新模型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秦祖泽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59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意蕴、属性及培育 董海燕 等 《江苏高教》 2013年第1期 5700字

19823595 探微与创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解析 郑若玲 朱贺玲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1期 9500字

19823596 抗争与彷徨:高职教育层次命题的时代境遇 张衡 《现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1期 15000字

19823597 基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钱乃余 王家敏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期 6100字

19823598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赵志群 庄榕霞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期 8100字

19823599 技术本科教育在“跨界”中寻求特色发展之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易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6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 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601 职业教育应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及实施策略 蔡朔冰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7900字

19823602 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问题研究 范路桥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900字

19823603 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分析 查吉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4 高职生职业适应障碍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 方翰青 谭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5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潘望远 王旭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5300字

19823606 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高凡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607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吴康宁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400字

19823608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课程评价 肖凤翔 马良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09 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对接模式研究 许秀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000字

19823610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张天蔚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8600字

19823611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性与教师责任 卢乃桂 王丽佳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612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孟庆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8100字

19823613 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综述 董丽英 孙二喜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614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内容架构 孙翠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15 运用六西格玛工具完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 赵昊昱 薛叙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16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赵文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7000字

19823617 改革征地制度与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彭干梓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618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探析 孙小会 沈亚强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5400字

19823619 江西省城市与农村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 蔚丽娟 曹晔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620 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质量纵论 郭荔宁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11400字

19823621 成人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王美田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期 4200字

19823622 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 朱亚飞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623 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李家强 《继续教育》 2013年第1期 6300字

19823624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张永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5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李倩 汤光伟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6 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 方志刚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期 17000字

19823627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方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期 7300字

19823628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微型企业实践研究 杨波 冯悦旋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29 职业心理资源开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刘星期 等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5200字

19823630 文化管理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迷失与重建 叶小明 周红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1 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研究 杨莉萍 刘甜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32 杨卫玉职业教育思想探微 牛金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633 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 臧志军 石伟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4 国外企业大学E-learning对我国企业大学的启示 宋艳平 秦发盈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6600字

19823635 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体制 周红利 周雪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36 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述要 王祥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5

作者简介:黄成夫(1964-)男,广西贵港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学、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7-0018-03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原则应是“面向社会,突出应用,强化技能,长于实践”,以培养“懂理论、会实践、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不能老想着走“专升本”之路,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人才层次的高级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知识、能力的应用性;职业岗位的基层性。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知识、技能、能力的适应性和迁移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及时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尽快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有职业而无技术的职业者正在逐渐被淘汰,或者无法进入人才市场求职,通俗地讲,有一技之长的职业者将会取替乏技的劳动者,他们很受社会的欢迎。要提升办学的层次,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关键是要有职业与技术并重的理念。

二、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内涵诠释

职业最原始的解释为“分内应做之事”,时至今日,职业对个人而言,一般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职能的工作。职业从字义上理解,是为谋生而从事的社会工作。从这个角度上看,职业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获取从事某种社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教育对社会来说,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对个人而言则是谋取职业的手段。职业教育的相对概念是普通教育。普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是人无论从事何种活动都需要的知识(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技能和技巧。技术教育是受教育者为提高技术水平而进行的教育。技术的相对概念是科学。科学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发现提供物化的可能,科学的目的是创造知识、整理知识与修改知识。技术问答做什么和怎么做,发明提供物化的现实,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正因为技术的这一特征,技术就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

技术一词来自希腊文techne(工艺、技能)与Logos(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造型艺术和应用技术进行论述。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开始列入了“技术”条目。他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这句话表达了三个基本思想:首先技术是“有目的”的活动,具有针对性;其次说明了技术的表现形式和完成手段是“社会协作”、“各种工具”(硬件)和“规则”(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等;最后落脚点和科学一样都是“知识体系”。到19世纪,技术逐渐以科学知识作为基础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爱迪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研究试验室,使科学和技术结合为一体。20世纪后半期,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和活动”。现代一般词典上解释为“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凭借的方法或能力”。技术已经是人类生产的四个环境因素之一(其余为宇宙、自然和社会环境)。几千年来,科学和技术都在不断地演绎和进步,并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从事技术的专业人员从发明家或科学家中分离出来,并建立了自己的团队。英国将工程师、技术员和技术工三个层面的教育划分方法为:Technologist(工艺师)、Technician(技术员)、Craftsman(工匠)、Operative(操作工)。

技术教育培养的人才是要解决生产现场问题。因此,必须摆脱封闭的教育模式。技术教育要面向社会需求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地方企业密切联系与合作,实现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模式,由于技术教育具有社区性、地域性、行业性,在办学模式、授课方式、招生对象等方面就要克服目前的单一性,实行脱产、半脱产、业余短训,白天、晚上、周末、假日全天候授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11月19日第18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文件中认为:技术和职业教育是保持现代文明的复杂结构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职业技术教育则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两者的综合。职业技术教育要从学历导向转为能力导向、证书导向,实行资格框架,让行业在职业与技术教育中发挥作用。行业主导的积极性,关键还在于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有些艰苦或经济发展中受到冷遇的行业和职业,必须靠政府来支持和引导,否则这类专业就会萎缩,从而又影响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政府对学校的行政拨款,可以改为直接对学生资助,支持报考受到社会冷遇而经济发展急需专业的学生。

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核心问题诠释

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可谓众说纷纭,至今尚无较为统一和明确的认识。早在1917年黄炎培先生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之时,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第―,谋个性之发展;第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第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第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后来黄炎培先生又进一步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并把它确定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中国教育大辞典》中的表述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tertia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属于第二级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包括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从业后的有关继续教育。《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一书认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高级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层次,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具有相应文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中级技术工人,学制2―3年;少数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教育形式为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两种……”。对于这一概念内涵的解释,王明达、陈勃生、石伟平等也曾作过不同的探讨。综合他们的观点,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内涵大体可以作如下定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从业技术水平、培养技能型、工艺型、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其包含以下内容:其一,它属于教育的范畴;其二;它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其三,它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职业性。它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新型高等技术教育。②实践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使其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其四,它与普通教育是相互沟通的。它与初级、中级职业技术教育组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完整体系。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高职是技术教育是因为人类从事某一项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时,离不开四种类型的人才:一类是学术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发现规律、创造理论、从事理论研究和咨询以及参谋的工作。如专家、学者、理论研究工作者;一类是工程型人才:这类人才从事规划、策划、设计工作。如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的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第三类人才是技术型人才,也叫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通过他们的劳动,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的作用。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等;第四类人才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也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主要从事直接操作型工作,这类人才就是技术工人。

四、高职内涵发展的职业与技术并重的实施途径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是职业与技术的并重,它强调的是职业要以技术为基础,技术要通过职业来体现。要实现职业与技术的并重,可通过下列途径来实施:

(一)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通过专业课、实践课来培养。实践课是形成能力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的比例不能搞一刀切,应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进行分析,找出其知识点、能力点,然后用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来实现。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重视实用性,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注重适当的超前性,使高职始终走在生产和建设的前头,对实际工作发挥超前的指导作用。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有效、实用,各高职院校和各培训中心要主动与企业及行业一起研究学习计划,了解生产对技术的需要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和课程。学校可采取“教学工厂”高职教学思想。“教学工厂”这一教学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工厂企业去实习,工厂企业对每个学生作出考核评估。教学模式可实行“2+1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一年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安排技能操作课或实习。课程设置,基础课占55%,实践技能课占45%,另外针对不同专业,基础课、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及实习实训的比例有所不同。

(二)教材编写要突出能力培养。教材可通过知识传授、案例教学与评析、活动天地、思考与训练实现学生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教材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贴近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择业谋业与立业创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要体现“高”字和“职”字,所谓“高”字,就是使之区别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着重进行高智力含量的技术教育,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熟练的、高智力含量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对未来职业技术变化的适应性。所谓“职”字,就是使之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传授理论知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建设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种种原因,知识与技术、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这三者关系的脱节深刻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必由之路是积极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就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结构而言,应具有理论教学和技术指导“双能力结构”成分。二是就教师个体而言,应具备理论教学和技术指导“双师一体化”结构(双师结构)。“双师型”教师队伍由“双师一体化”教师、外聘教师和实训教师三支队伍组成。“双师一体化”教师是学校的专任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成分;外聘教师是“双师型”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固定外聘(纳入专任教师范畴)、流动外聘(来校兼课教师)和校外实训指导教师三种类型;实训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在学校发展中,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培养造就出一支只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能力是素质和知识的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的最大特色是:教育紧紧围绕着学生获得某种职业必需的能力而开展。高职院校应以职业为导向,科学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零距离,教师与学生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办学特色。在教育模式上,应建立“基本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模拟商业环境实践”的教学模式,并应加大专业技能培养和模拟商业环境实践的课时比例。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设计教学计划,企业参与教学。高职高专教育是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收集和选择信息、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模拟实训、真题真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职业资格证考试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堂施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双纲导教”是指分别用课程教学大纲与行业企业规范标准指导教学;“双师执教”是指基础理论教学由具有“双师”结构教师任教,专业技能课主要由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任教;“双堂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组织教学,理论课以课堂为主,实践课以现场为主:“双向考核”是指学校教师考评与用人单位考核相结合;“双证就业”是指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就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与技术的并重是高等教育要培养有技术的职业者。高职教学中,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重理论,轻职业。这种倾向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采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理论教学上。结果是,学生理论学得有限,动手能力也一般,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泛泛之辈。另一种倾向是重职业,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度。这种倾向十分强调与重视实训环节,而理论教学则比较浅显,把一些有助于学生增强日后创新能力的一些课程砍掉,这样使学生虽能应付目前的工作,但无后劲。

参考文献:

[1]陈鹤琴.关于职业与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IJ].职教通讯,2003(3).

[2]教育部.中国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张念宏.中国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8).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1-0023-05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出版了一套有关工程教育研究的丛书,共九部,其中第七部为H.W.French所著的《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职业带”的概念。本文通过对英文原始文献的阅读理解、“职业带”理论及相关参考文献的分析研究,对“职业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并根据该理论建立了“职业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示意图模型,其目的是使该理论能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所帮助。

一、“职业带”理论分析

(一)“职业带”理论模型概述

“职业带”理论是将工程领域的技术职业范围表示为一个连续带,如“图1”[1]所示。第一个三角形左侧短边表示手动和机器操作的技能与技巧;另一个三角形代表科学知识和工程原理。由一条直线表示的一个特定职业可以由斜线切成两部分,斜线是两个三角形共同的边。代表特定职业的直线被斜线分割的比例表示手工技能与技术知识在不同职业中所占的比例。

图1中处于职业带最左端的直线AB表示机器操作员的工作,这表明他的工作基本是手工操作的,涉及的技术知识可以忽略不计。处于职业带最右端的直线CD表示以理论方法从事工程研究分析人员的情况,他们涉及高度的理论知识,不要求太多的实际操作能力。工程领域中各种类型的人才分布在职业带的不同区域和位置。例如,技术工人主要是通过已掌握的手工技能作出贡献,其由直线E-G表示,他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理论知识,用G-F表示;可见他们的理论知识通常是有限的,本身的经验经常与特殊的工艺技能密切相关。可以看出,如将能工巧匠都分布在图上,就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域。这表示技术工人在其区域内,手工技能与需要的理论知识之间的比重也存在差异。如新合格的技工可能会处于左端边缘;有经验的技工更大程度与积累的知识相关,则可能处于技术工人区域的右端边缘。

像“技术工人”区域一样,图1中表示“大学水平的工程师覆盖的区域,显示出所需的技能和理论知识比例之间也存在差异,如处于工程师区域左端和在右端边缘线之间的差异。这源于两个原因,首先,工程师有不同的类型;其次,对于实际需要的教育培训程度也不一致。

对于技术人员(技术员或技术师)区域及其边界,是介于技工活动的上限和大学水平工程师活动下限之间的工程活动范围。技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手工业行会,实际还要早一些,而工程学位水平的学制也已存在一个多世纪了,有些国家还要更早些。中间人员或称技术人员相对来说概念较新,五十多年来只有少数国家承认这种工作水平是工程领域的一个独立部分,大多数国家在更短的时间里才承认了这一点。事实上有些国家还没有对这种水平人员着手制定教育和训练法规,说明不同国家对技术教育是否是独立的教育类型还存在争议。

(二)“职业带”理论与人才分类

职业带是一个既连续又分区域的职业分布理论模型,对分布带上各种类型的职业进行定位并显示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两个方面的能力结构要求,愈靠左边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愈高,对理论知识要求愈低;愈靠右边对理论知识要求愈高,对实践操作技能要求愈低。而对居于这两类人才之间的技术型人才,则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相对而言,对技术型人才中技术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比理论知识要求略高,而对技术师的理论知识要求明显高于实践操作技能。

严格地说,仅仅通过职业带理论模型来表述复杂的社会人才结构和类型分布有不够精准的方面,特别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日益呈现明显的综合性、各类人才在职业带上的重叠区域不断变宽,专业内涵不断深化,特别是技术类岗位对专业技术复合程度的要求愈来越高,技术人员区域在职业带上的分布持续向高端前移的现象,更会不断显露出不能完全反映时代特征而需要研究的问题。关于社会人才结构分类、人才培养的分类以及教育的分类问题,一直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但从事教育的学校类型的差别应该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类型的差异来反映,而人才培养的类型又应该根据社会分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状况来决定这一逻辑关系是始终存在的。

关于人才分类,虽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人力资源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功能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根据不同层次或工作范围,又可分为三类: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2]。《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以及“职业带”理论虽然也存在需要丰富和完善的内容,但它毕竟对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三种类型人才的命名、分类,工作职责的定义、学历要求、资格认定与注册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特别是在对30多个国家进行调查研究并广泛收集资料的情况下,对容易混淆,在“职业带”中上下重叠的技术型人才的职业分类界限、主要职责、需要具备的能力和工作内容以及教育状况,进行了说明和分别介绍。所以说“职业带”理论毕竟是迄今为止能够得到广泛认同和比较完整的人才结构和分类理论,特别是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的比例关系研究人才分类,便于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相联系,从而建立起反映应用型人才结构类型与职业内涵以及教育类型的对应关系。

二、“职业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化

各种类型的教育都是科学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密切相关。“职业带”理论能体现人才结构伴随着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变化过程。《工程技术员命名和分类的若干问题》发表后,在中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学者对“职业带”理论进行研究,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三种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教育培训、发展变化及其不同特性,并不断对其进行充实和完善,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反映人才结构发展变化与教育层次变化在“职业带”上对应关系的“职业带”示意图,这虽然是对“职业带”理论的充实和进一步完善,但与图1比较,却难达意原,本文在参考文献[2]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根据原始的“职业带”理论示意图模型,建立了“职业带”上不同历史时期人才结构与教育层次发展变化关系示意图,见图2。

众所周知,古代的工匠技术是一种经验技术,这种经验技术的传播不是通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实现,直到大工业出现前都主要采用学徒制方式培养工匠型人才,“职业带”上的人才结构以单一的技能型为主。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3]。在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理论开始应用于工业领域,产生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工程师。技术工人虽然重点还是掌握熟练技能,但要学会看懂图纸,操作机器,因此,出现了专门的职业教育学校。“职业带”上开始显现工程师类和技术工人类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工程师负责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以及其他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技术工人负责产品制造。当时对工程师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要求并不很高,所以这两类人才在“职业带”上是直接相交并形成共有的区域。

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成为技术的先导,出现的新兴技术已经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形成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工程师,但也有中等工程教育承担了对技术人员(本文指技术员或技术师)的培养。20世纪,技术人员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人才类型,这是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技术领域的新型人才。“十月革命后,列宁主张把第二级学校改为专业技术学校,培养完全精通本行业务的专家。1928 年,苏联进一步明确中等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员”[4],发达国家陆续将工程师在技术领域的工作交给技术员这种新型人才担任,于是他们常被称为工程师的助手。这时的技术教育尚处于中等教育层次。美国在1946年开始用高等教育的2年制专科培养技术员,理论知识在技术领域受到重视。理论技术的形成并不像经验技术那样主要来自生产实践,而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知识在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发展了现代高新技术,工程师与技术工人这两种类型人才在“职业带”上的交叉消失,逐渐分离并在中间出现了空隙,技术型人才就填补了这一空隙并与其他两类人才分别形成交叉。

不少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办技术员学制,1965 年,美国以本科四年制高等教育培养技术师,这属于高级技术型人才。在60年代,很多国家开始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根据《教育研究》1984年11期《世界职业教育学制研究》一文的统计数字,在世界117个国家与地区中,设置培养技术员类人才学校的有116个”[5]。说明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区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用技术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已经很普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技术人员跨国(境)流动日益频繁,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工程技术教育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认定也趋向国际化。于是成立了“国际工程联盟”(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IEA),并举行两年一次的“ 国际工程会议”。“国际工程联盟 ”包括的六个国际协议中:华盛顿协定(Washington Accord,WA)、悉尼协定(Sydney Accord,SA)、都柏林协定(Dublin Accord,DA)等三个协定主要是对工程技术教育及工程技术人员培养质量进行认定,“WA要求完成4年或4年以上大学的系统学习,而SA和DA则分别是3年和2年的高中后教育,即相当于我国大学专科[现ISCED(2011)的5级]的教育要求。WA主要从事的是工程教育,旨在培育未来的专业工程师。……而SA、DA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6]。这说明在20世纪下半期,技术型人才在“职业带”上虽然仍与其他两类人才分别形成交叉,但区域却进一步扩大,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学历从中等教育的高级[ISCED(2011)的3级]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的本科[现ISCED(2011)的6级]层次。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迎来了信息时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掌握高新技术的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容易正确理解工程师的意图并传达给技术工人,同时,其又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能够正确理解生产工艺、发现问题并向工程师反馈。所以技术越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高,他们必须接收系统的、高层次的且不同于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内容的技术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21世纪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学历有了更高的要求。 2007 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工程会议上,许多国家已计划未来将要求准专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PE)的第一个学位自学士提升至硕士[现ISCED(2011)的7级] ,专业工程师须具备硕士学位正成为国际趋势[7]。英国和爱尔兰已将从事专业工程师职业的学历提高到硕士研究生层次;美国证照机构也要求将硕士级教育视为专业工程师的第一个学位;而SA对工程技术师的要求也在近几年要求提升至四年以上水平,即学士学位作为工程技术师的第一学位要求;我国也已在上海电机学院等院校试点开办技术本科培养技术型人才,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工程领域工作(含工程应用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已为数不少。再看技能型人才的变化,现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智力技能型人才,因为原先在手工和机械操作时期,许多由普通技术工人就能胜任的设备操作和维修工作,由于在自动化运行中提出了较高的智能要求,使他们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些应用高技术的设备,特别是自动化生产线的操作维护,也陆续改由大学专科层次的高技能人才甚至本科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担任。因此,“职业带”上在技术人员区域不断扩大并持续高移的同时,其他两类人员在“职业带”上的分布及其对应的教育层次继续高移,这些都反映了现代科技发展对教育和人才的客观要求。

三、“职业带”理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技术型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核心。技术型人才处于社会人才体系的较高层次,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又是社会经济运行和技术方案的具体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技术型人才的忽视,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成效显著,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总体上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层次结构、基本制度、国际化程度等诸多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2014年5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组织编制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但要实现这些决定和规划,不论是在理论层面或是实践操作层面,都是教育系统和人才管理系统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

社会人才既分层次又分类型,层次区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深度,类型区分人才知识和能力的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将培养人才的分类和教育的分类等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统一考虑;我国教育体系又是世界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人才的分类和教育的分类等还应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教育培养的人才又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应与社会人才体系形成对应关系。

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高技能岗位大量产生,技能型人才在职业带上的区域也进一步扩大并出现层次上的分化,对于普通技术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仍可由中等层次职业教育培养,而“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应上升到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包含两类:一类是多工种的不同技能复合;另一类是技能与智能的复合,这类人才也可归入技术型人才,因为他们符合技术型人才兼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特点。所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就成为了职业带上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区域,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就成为职业带上技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重合交叉区域,而且这一区域在职业带上会继续向右延伸。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承担职业和技术教育的高等学校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其中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转型为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型前后培养的人才在职业带上都是处于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中工程型与技术型的交叉结合部分,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同属“ISCED(2011)6级‘学士或同等学位’”[8];若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由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型为培养高技能人才,转型前后培养的人才在职业带上也是同处于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交叉结合部分,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同属“ISCED(2011)5级‘短期高等教育’”[9];因此人才培养的层次都不发生变化,但是人才培养的类型却都要发生变化。因工程型、技术型、高技能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有区别的,转型后必须重新按新的人才培养类型要求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确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和课程内容。所以对于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学校,特别是职业技术学校和转型的本科院校以及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院校等,首先都应找准自己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准确设计自己的发展路向。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7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探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探究迎来了生气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摘要:“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探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新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有关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新问题和重大实际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办法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和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和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探究逐步展开

“”期间,教育探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探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有关重建中心教育科学探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心教育科学探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探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探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探究室及成人教育探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探究机构,至1986年,中心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探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探究所”,1993年,原中心教科所职教探究室并入职教中心探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探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探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探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探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探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探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探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探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探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探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探究,有探究组织和专兼职探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和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探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探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心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探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探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心级和省市级职教探究机构(所、室)81个,中心级和省级专职探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探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探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探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和练习制度的探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探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探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摘要:

(1)介绍外国职教,探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新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探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目前状况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探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探究》、《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碰到许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探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探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探究以应用为主,它和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探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探究使职教探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探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探究成果为探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心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新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探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探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布置看,理论探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探究25项,占19.4%,应用探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探究9项,占7%。职教探究立项11项,理论探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探究》、《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探究》、《职业指导探究和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探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探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探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摘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探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探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探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索和解决改革中碰到的重大新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征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和,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探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探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新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新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探究人员关心的新问题,教育结构新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新问题.该新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新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新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探究报告中对师资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办法建议。和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新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探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有关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有关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办法,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新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和探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熟悉到滑坡新问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向,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把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和农业部联合发文《有关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办法。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探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新问题需要探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和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新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探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和职业教育教学的探究,他们和专职探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探究队伍.使职教探究和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探究。这是职教探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探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探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探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摘要:学术理论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探究手段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探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探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和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探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探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有关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探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探究。其成果探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和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和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和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探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和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和、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和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探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探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探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探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探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探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碰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需要探究解决,大量的新问题是实际新问题,职教探究更多的是应用探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探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和,许多重大现实新问题得到了及时的探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新问题摘要:

(1)职教立法的探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新问题探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探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探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论》、《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新问题的探索》、《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探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和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探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探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有关职业技术教育和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探究》,探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探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探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征,即和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探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熟悉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和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探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新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熟悉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新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探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探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探究》,高等职业教育探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探究,探究成果有探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3、探究手段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和网络是职教探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探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和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探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摘要: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探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和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和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摘要:《职教探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摘要:《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探究》。由职教中心所和地方的一些探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探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探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探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摘要: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向,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新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探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探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探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探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和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和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和国际众多职教专家和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和国际职教界的交流和合作,“职教中心探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和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探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和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和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和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功能.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足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探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探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探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探究的探究,为此,由职教司和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探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探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探究(学科建设)和应用探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探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智力开发探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探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和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探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比较探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和专业设置;职业资格和考核;职教信息网络;职教和劳动力市场;职教和普教的衔接和沟通;等等。探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探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探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探究工作和探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探究的经费投入,扩大探究队伍,提高探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探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摘要: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和管理的探究文献资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8

作者简介: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张宇(1987-),女,河南渑池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05-05

在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线性模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技术是科学应用,技术只是对科学发现的被动响应,技术永远难以超越科学的主导位置。受这一模式的影响,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按学科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痕迹明显,致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学科教育翻版,缺乏自身的特色,被人诟病。随着对技术研究的加深,尤其是技术哲学和技术史学等领域的发展探索,人们发现,科学――技术的线性模式不过是一种幻想,技术知识有着比科学知识更丰富和独特的内涵和意蕴。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和关键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应充分运用借鉴新的研究成果,回归技术本源,按照技术知识的特性组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一、技术知识的内涵及特性

当前学术界关于技术知识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技术知识的产生及类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张斌[1](1994)和宋保林[2](2010)等学者认为技术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能的综合,强调技术知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米切姆(Mitcham 2008)则指出“关于人工物的制作和使用的真实信仰可以通过技能、格言、法则、规则或理论的诉求来得以验证,并产生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作为知识的技术”[3]。总的来说,技术知识是生产、制造、设计、发明或维修某种产品(及服务)时所需的知识,不仅包括用于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如技术原理,也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如技能等。技术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应盲目模仿普通教育的学科教学模式,而应根据技术知识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

第一,技术知识具有层次性和多维性。从技术知识的内涵可以发现技术知识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不同的生产环节与技术知识的相应层次相对应。“文森蒂认为技术知识是多层次的,存在层级。越高层级受社会因素影响越大,越低层级越倾向于纯技术问题。技术场域之内和之外的人注重不同层级的内容。层级越向下,方案越易确定,问题越集中明朗,技术行为越容易组织”[4]。从技术知识与生产活动开展的密切程度可以将技术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技术理论与原理。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具有与科学知识相同的普适性,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是任何技术活动开展都需要遵循和关注的。第二层次是技术规范和法则,涉及与技术运用相关的法律、伦理、道德和习俗等,对于受此类规范和法则制约的技术活动而言,具有普适的特性。第三层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与生产服务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凸出的经验性,与实际的生产场景相关,情境性和个体性较强。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的选择则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二,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与科学知识的可编码,易于表达的特征相比,技术知识则具有较强的难言性和意会性。这一方面在于技术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个体的观察、体验和洞察力等,是高度个人化的程序性知识,正如“技术史家福格森(E.Ferguson)则指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5]。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对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表述并不能完全表达技术产生和运用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在于技术知识的积累更多来自实践活动,来自实际的操作、分析、设计和执行等,难以编码和言传。“我们知道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6],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ien)等哲学家都明确指出,技术知识涉及人类生存经验的广泛领域和历史,从社会实践到心领意会,从经验性技能到技术创造。随着人类的进步,意会知识逐渐转化为明言知识,但技术知识的难言成分永远不可能被完全形式化为可计算、可编码的数据。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技术知识的难言特性进行教学改革。

第三,技术知识具有嵌入性。技术知识的嵌入性是指技术知识产生与运用具有较多的附带条件,其迁移性和普适叉。在更多情况中,技术知识是与特殊的场景、个体和社会文化相联结,这也是技术知识难言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技术知识的产生于个体自身的知识储备量、知识结构及当时的实践场景等密切相关,深深根植于行为本身和实际情景,个人化和情景化程度高,嵌入性较强,推广和规范的难度较大。可以说,技术知识的嵌入性对技术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具体条件要求较高。作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和关键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应关注技术知识的嵌入性特征,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调整和完善。

二、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表征

技术知识内涵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不仅规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也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评价方式选择。

(一)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从技术发展史来看,技术呈现出三相技术发展结构,使得技术知识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拓展,促使职业教育层次不断高移、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古代社会以经验技术为主,呈单相技术结构,经验与技术主体融合一体,与之相应,职业教育的内容也主要以学习经验技术为主。近代工业社会中,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使得技术知识主要以经验型技术和实体型技术为主,呈双相技术结构,与之相适应是中等层次学校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制,主要以掌握经验技术和操作型技术为主。随着技术发展,工作任务的技术含量增加,科技一体化趋势增强,现代社会技术结构呈现经验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三相技术结构,技术理论知识在技术结构的地位逐渐凸显,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教学内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应学习专业的技术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理解设计师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技术和产品的能力,不仅需要掌握一定技术实践能力而且需要掌握一定技术原理。技术实践能力来自技术训练和经验累积,技术经验与技术原理正是构成技术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显然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按学科逻辑组织教学。技术类人才培养必然遵循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因此,技术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教学内容。

技术知识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属性,不同的生产环节及工作岗位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知识来满足其需求。技术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不仅要包括技术理论和原理,技术规范与法则等抽象化的知识,同时也应包括生产项目所需的技术技能等具象的知识;不仅包括导向性的技术原理知识,也包括操作性的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在个体技术掌握、操作、应用和转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不仅具有优先性,同时也可以指导技术实践活动,是技术活动开展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在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原理、技术设计方案及操作规范后方可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与训练。可以说,技术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位置,是不可或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法则等能够更好理解项目的设计意图,更准确有效地开展技术实践活动,避免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失误或错误行为发生。同时,掌握技术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实践知识是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操作,主要包括学生通过大量实践获得的难言知识,经验性技能和具体操作步骤等。从根本上说,技术实践知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转化需要技术实践知识的催化和促进,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知识支撑其具体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可以忽略技术理论知识的地位,而是更加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由“技术中心”和“任务逻辑”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即通过与职业相关的具体工作任务来构建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和转化技术知识,提升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技术技能。

(二)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规定

技术知识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技术知识的学习、传递与积累的特殊机制,这一机制与科学知识的传授存在巨大差异。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受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仍有不少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甚理解技术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多维性,忽视和轻视技术知识的难言属性和嵌入属性,不自觉地将技术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依旧按照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和嵌入性决定技术知识不可能完全实现编码化和可言传化,其传递和学习机制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技术知识这些特性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必需注重行动和实践,因此,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旨在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技术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能力,其实质是行动能力,是技术知识丰富内涵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本身是技术知识的转化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技术实施能力,将技术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术操作过程,就是做的能力,职业教育教学实质就做中学。从技术知识的特性来看,难言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一种难以用直接的标准化的方式来言传和表达学习的内容和技能,“干中学”、“用中学”、“学中学”就成为了获取难言知识的关键途径[7]。“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8]的教学主张,强调“做”是知识学与教的基础,只有以个人的经验(亲知)为根方可吸收人类的全体经验,才能实现“举一反三”、“以一知万”。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来说,技术知识是一个需要进行加工处理的对象,而不是现成的工具,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其能够在不断操作和训练的过程中,将课堂中的技术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将在实践过程中的难言知识转化为明言知识。

技术知识特性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的主体间性。技术知识的多层次、难言性和嵌入性意味着技术知识的传递、学习和积累不可能在单个主体间完成,而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对技术知识的本质、形式和特性进行正确认知,以准确地加工、整理、传递、表达或转化技术知识;对技术知识形成过程有深刻地了解和把握,能够根据受教育者对知识理解和知识发展的阶段进行选择教育的内容、调节传递的速度和顺序;对技术知识有丰富的体验等。同时也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技能传授等活动进行自我的意义构建,运用和转化技术知识。

(三)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规定

与科学知识不同,技术知识具有更强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对教育环境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大力倡导现代学徒制的原因之一。从技术知识产生和形成的机制看,技术知识产生于生产实践活动,通过传授、学习、积累和转化等环节,最终应用于生产。但是从技术知识产生到应用的过程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变化,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提出诸多要求;从技术知识的特殊性看,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和嵌入性,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和环境方可达到技术知识转移、积累和转化的目的。从技术知识的内涵和特殊性分析,技术知识获得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当中进行学习熏陶,强调建立“真实”生产环境。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多元化。环境是影响个体获得难言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技术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积极的交流对话引导学生获得技术知识,更需要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把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使学生在校园中便能够获得企业的发展理念与文化,获得与技术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情景化。教育环境的情景化是个体通过在场的直接经验获得技术知识,这与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和嵌入性相吻合,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得、积累和应用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传统学科教学强调从情景抽象出来的概念性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可能面临不同的变化和问题,具体的活动和感知更能够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所学知识和具体情境任务相联系,从而达到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具体问题的目的。从技术知识的特性看,“其意义建构、理解应用都发生在技术场域中,受场域要素支持和限制,不能完整、独立地从场域中‘抽身’而出,因而技术知识中相当分量的内容是植入、留存在场域内的,从而使场域内拥有足够丰富、足够数量的知识可被组织、规划,生成技术情境”[9]。

从技术知识的学习获得角度分析,特定的技术必然是镶嵌在具体且复杂的情境中,教师在传授技术知识的过程中难以掌握一项技术技能的全部信息,兼之,具体工作项目是由若干项复杂技术环节组成,如果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则技术操作便可能面临失败。兼之,技术知识蕴含诸多难言成分,地方性、情境化、个人特定性较强,难以进行完全的传达和编码,需要高职院校对教学环境进行情景化设置,使个体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不断学习、尝试,进行知识的意义构建,提高技术知识学习效率。

第三,技术知识规定高职院校真实或仿真教学情境的安排。技术知识产生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也将最终应用于真实的工作场所。在校企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强与企业的深度和全方位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所,使高职院校学生实现技术知识的积累和转换。与学科知识不同,技术知识的获得、积累和转换更多的是个体通过自身实践和反思获得的,是个体在真实场景中意义构建的结果,是按照工作逻辑组织起来的知识类型。在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各种性质的零散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获得视觉、触觉和力觉上的反馈,并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意义构建,实现技术知识的获得、积累和转化,构建自身的技术知识体系,并灵活地应用到更多的情境中去。

(四)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规定

技术及技术知识的独特性不仅规定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育环境,同时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别于认知性质的科学知识,实践性质的技术知识是认知意向与操作、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掌握技术非掌握理论的过程”,因此,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根据技术知识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化评价。

首先,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内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内容多是对某一内容的单一化评价,过于强调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量化式或直观化的评价结果,难以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因此,依据技术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转化逻辑,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摆脱学科评价模式的束缚,注重学生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注重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的获取,注重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应根据具体工作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基于特殊情境的评价体系,从关注标准化、程序性的评价,转向融入情境化、个性化等因素的评价内容。

其次,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传统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多是结果性评价,难以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评价。从技术知识的本源分析,技术知识源于人们对技术的认知。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行动化的程序性知识,技术过程是建立在对人工物的操作、运用和控制之上的感性活动。技术过程不同于理论、沉思的活动过程,“(技术活动)不是一种‘在手’的活动,而是一种‘上手’的活动,这种‘上手’的活动对世界的存在做出了‘客观的’、人们可以感知的改变。”[10]技术过程由技术活动主体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所决定,表现为活动主体的实践认知习惯。技术过程的特殊性将影响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实践认知习惯的形成。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的、动态的实践推理,综合整体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更新职业教育学习方式的空间,不仅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要重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对技术过程的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有序有效监控高职院校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掌握、应用、积累和转化,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最后,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技术知识不使用,只能表现为静态知识,只有通过使用形成技术产品,才能体现价值,是否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和社会的要求,由企业和社会来评价检验。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评价除学校评价主体之外,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利益相关者作为主体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1-29.

[2]李兆友,宋保林.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转化及其过程本质――基于技术创新史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9):24-28

[3]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朱春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262.

[4]王丽.论工程技术知识[D].南京:东南大学,2009.

[5]王大洲.论技术知识的难言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42-45.

[6]Nils J Nilsson.人工智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

[7]Howells,Jeremy.Tacit knowledge,innovation,and techno-logical transfer.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J].1996,8(2):91-105.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9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研究就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问题。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文革”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目前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规律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研究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理论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职业技术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经济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金融、卫生、农村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应用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方法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目前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文献信息库与职教网络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计算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内容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影响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分析、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研究内容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发展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经济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教育;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网络;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概况》,王明达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3-0045-05

一、研究的问题和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许多国家通过改革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了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机制。德国在课程上实行阶梯式综合性职业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法国采用课程分类法,以某类中职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高职课程来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英国通过统一制定5000个左右的标准教学单元并按程度分6个层次,实现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衔接;澳大利亚通过开发“培训包”,以资格中不同级别证书标准实现初、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衔接;美国主要采用“2+2”课程,即把职业高中课程(2年)改为高中后技术教育的准备课程,以此建立与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实用技术课程(2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统一制定和实施中高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达到中高职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目标。

我国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立项情况看,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是孟广平,他提出了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其后又有尚元明在其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中,从学制和课程两个层面提出了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各层次衔接的原则和方法;之后王炜波在其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对现有中高职衔接的各种模式,如:“五年一贯制”模式、“4+2”模式、“3+X”模式等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教育制度、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三方面对衔接进行设计。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最成熟的是“五年一贯制”,已进入技术完善层面;其次是“对口单招”模式,相对于普招生职业教育衔接较好。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有如下几点不足[1]:第一,局限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谈衔接问题,研究的是狭义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学制衔接问题,没有将开放式的职业技术培训纳入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衔接体系。第二,仅停留在“中职—高职专科”层面衔接,“中职—高职本科”层面衔接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没有解决好“中职—高职专科—本科”逐级晋升式的衔接问题,更没有将中高职衔接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下,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第三,在课程标准衔接上仍然没有摆脱学科范式,行业职业专业技术等级标准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四,中高职课程衔接各自为政,全国没有统一的相互衔接的课程。第五,没有针对不同的入口条件、不同的职业和学历需求,采用不同的学制,相应制定不同的出口规格、不同专业职业等级、不同行业技术标准的对应课程和课程标准,没有形成个性化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机制,造成课程设置重叠或脱节。第六,学分制在衔接式职业教育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分仅仅应用在各职业教育阶段的学历教育上,中高职课程之间没有互认学分。

(二)研究的突破点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体现在如下方面:

1.拓展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课题中的中职生既包括通常的“三校生”:中职生、职高生、技校生,还包括往届生、社会青年和普通高中毕业生;这里的高等职业教育既包括高职高专教育层次,也包括高职本科教育层次,甚至还包括研究生教育层次。所以,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是指从“中职—高职高专—高职本科—研究生”的贯通式衔接。

2.终身视野下的职业教育理念

课题将学历教育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融合,让受教育者既达到学历教育素质,又达到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等级的职业标准。研究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训相融合的衔接模式。

3.提出课程衔接的多种模式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入口和出口的规格标准,与现实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矛盾,针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提出课程衔接的多种模式。

二、影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因素分析

(一)出口的影响——培养目标与规格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按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可分为初、中、高三个技术等次,分别可对应于我国中职、高职、高职本科或研究生等职业教育阶段[2]。中职教育阶段一般强调一技之长,培养技能操作型技术员;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强调高技能,培养在某个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型人才;高职本科教育阶段则强化技术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研究能力、决策能力,一般培养学术研究型或决策型人才。

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通过不同的课程标准来实现,课程标准之间应做到相互衔接,体现人才培养的初、中、高三级递进态势,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确定课程内容的结点。

(二)入口的影响——生源差异

如果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决定课程衔接的结点,那么生源差异则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起点,针对不同的入口条件,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应具有不同特色。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包括:初中起点的应届生、往届生或社会青年、普通高中起点的应届生或往届生等。假若顺序经过中、高、本三级职业培养阶段,最后达到一个规格即中级技术水平,其培养的路线有很大的差异,详见图1。

图1 不同的生源培养路线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应包括三方面内容: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我国高职高专的入口要求一般是普高的文化基础+中职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水平,高职本科的入口要求一般是普高的文化基础+高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初级技能水平。“入口一”要达到“出口二”的入口条件,必须在中职阶段通过桥梁课程补上普高的文化基础课程;若由“入口一”直接达到“出口三”的入口条件,那么在本科阶段专业课程之前必须先开设系列桥梁课程补习普高的文化基础课程和中高职阶段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使专业技能水平达到初级才能进入中级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的学习。“入口二”达到“出口二”的入口条件,则只需在高职高专阶段通过桥梁课程补上中职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课程;若由“入口二”直接达到“出口三”的入口条件,那么在本科阶段专业课程之前必须先开设系列桥梁课程,补习中、高职阶段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使专业技能水平达到初级才能进入中级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的学习。

(三)学制的影响

职业技术教育由不同层次的入口到达不同层次的出口规格,其路径是通过学制实现的。如图1所示,从“入口一”到达“出口二”一般采用“五年一贯制”;从“入口一”到达“出口二”采用“3+3年制”;从“出口一”或“入口二”到达“出口二”再到“出口三”一般采用“3+2年制”;若由“出口一”直接达到“出口三”一般采用“4年制”。

(四)行业职业标准的影响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训相融合的衔接模式,各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除了受学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参考行业职业对某专业划分的技术等级,其既是中、高职课程标准衔接的入口标准又是出口标准,是确定中、高职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我国早在1999年就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劳动部门也在最近几年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岗位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衔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如图1所示,中职教育标准达到从业技术水平,高职高专要达到初级技术水平,高职本科要达到中级技术水平,研究生教育要达到高级技术的决策水平。

(五)学历教育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并轨制,学生在每个职业教育阶段的出口处除了获得一定等级的行业专业技术资格外,还应取得国民教育的学历证书。所以中、高职课程衔接不仅要在体现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课程和技能上实现衔接,而且在文化基础、公共素质课程上也要实现衔接。

(六)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操作型、技术型和技术开发型人才,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有着非常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素质、就业方式和就业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社会与经济的需要成为中高职课程在进行衔接时所关注的焦点。在衔接时,中高职课程目标应重视学习者创新能力、职业行为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技术与方法运用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终身教育视野下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模式

(一)“一站式”衔接模式

适用对象: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

培养规格:文化基础课达到大专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初级技师水平,并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课程衔接特点:将三年中职课程和二年高职课程统筹规划,制定“一站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文化基础课既要考虑初中起点学生的差异,又要考虑达到高职大专(出口)应有的文化素质,按知识的认知规律设置相关课程;专业课可按专业技术等级从专业入门至初级技师水平,递进式设置专业课程和技术操作课程。中职与高职课程之间不设置明显的“分水领”,而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这种衔接是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最好的范例。

衔接依据:培养的群体一般是初中毕业没有考取普通高中,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既没有受过系统的高中文化课教育,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和专业技术培训,一切从零开始,但出口规格只有一个。对于这部分基础薄弱的群体,采取“一站式”服务是最经济高效的选择[3]。

(二)“对口提升”式衔接模式

适用对象:对口单招生。中职起点,对口升入高职高专学习三年,即“3+3”;中职起点,对口升入高职本科学习四年,即“3+4”。

培养规格:“3+3”,即文化基础课达到高职大专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初级技师水平;“3+4”,即文化基础课达到高职本科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中级技师水平。

课程衔接特点:以中职课程为基础,对口设置高职课程,中职课程的毕业标准就是高职课程的入口标准,通过全省统一的对口单招考试升入对口的高职专科或本科继续学习。

1.“3+3”对口课程衔接方法

中职文化基础课应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水平,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应达到本专业行业从业技能水平。三年高职阶段的文化课程主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文化素质课程和应用性公共基础课程,如:英语可开设商务英语、财经英语;语文可开设财经应用文;数学可开设经济应用数学;计算机可开设计算机软件等课程。

三年高职阶段的专业课和技能课则严格与中职对口开设,但必须体现级次的高低,可以行业职业等级标准作为参照进行课程整合,实行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式模块衔接方法,避免内容重叠。技能课程侧重于开设专业综合演练课程,特别强化社会实践活动。

2.“3+4”对口课程衔接方法

中职课程的设置同“3+3”,但进入高职本科后的课程在衔接时却要考虑诸多方面:第一,文化基础课既要考虑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的差距,适当进行补差,还要彰显普通高职专科职业文化素养课和应用性公共课的职业特色。另外,由于出口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生文化水平,还必须加入公共课等级考试课程,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等课程,即将高职高专的应用性文化基础课程与普通本科公共基础等级课程进行整合。第二,专业课与专业技能课的衔接类似于中职与高职高专衔接。首先必须与中职阶段专业课程对口,同时体现专业技能由低到高的层次递进要求。可以将高职高专出口规格课程标准与高职本科出口规格课程标准进行整合,在内容上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式模块衔接。其次,要考虑设置专业领域拓展课程,培养中级技师在专业上的应变能力。

衔接依据:首先,接受教育的群体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熏陶和专业技术基础培训,专业已定型,达到了专业从业技术水平;其次,受教育者是经过全省对口高考统一录取的,入口规格整齐划一,但没有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水准,需要在高职阶段补习文化基础课;最后,受教育群体专业对口率达到100%,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一方面对其文化基础进行补差,提高其文化素养与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专业能力和技术操作水平,达到更高一级职业标准。基于此,中高职课程衔接应采用对口提升式[4]。

课程衔接措施:各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组织各专业大类联考委分专业负责制定全省统一的“3+3”和“3+4”对口单招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联考委必须对中职、高职、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组织中、高、本三级教育专家对三级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与课程标准进行广泛交流、沟通与协调,在此基础上制定全省适用的对口课程衔接方案。

(三)“螺旋式”上升衔接模式

适用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选拔进入高职高专,三年后再经过“专转本”全省统一考试或“专接本”录取进入大学本科学习两年,获得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即“3+3+2”培养模式。

培养规格:高职高专学习三年后,文化课达到高职高专毕业水平,专业能力与技术达到初级技师水平;转本二年学习后,文化课达到普通本科毕业生水平,专业能力与技术达到中级技师水平。

课程衔接特点:其一,文化基础课以普通高中毕业标准为基础设置高职高专三年和本科二年的提升课程,课程内容呈“螺旋式”上升规律,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素质和理论功底。其二,专业课和技能课以零为起点,设置从专业入门到初级技师水平直到中级技师水平的系列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操作课程,内容呈逐级递进式。

衔接依据:该部分受教育群体的最大特点就是接受“二站式”高等职业教育,第一站的“高中—高职高专”,第二站的“高职高专—高职本科”;两站之间的文化课衔接都有统一的入口标准,第一站的入口标准是全国普通高考统一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全国统考标准就是入口标准,第二站的入口标准是各省举行的“专转本”统一考试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入口标准就是专转本统一考试标准;两站专业技术课程入口标准不同,第一站的起点为零,第二站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水平已达到初级水平,由录取院校自主制定入口标准[5]。

基于受教育群体“二站式”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无论是文化基础课还是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课程都采用“螺旋式”上升衔接是比较合适的,其中高职高专与高职本科之间的专业课衔接是关键。

(四)“梯型递进式”行业职业标准衔接模式

适用对象:初中以上起点,有着不同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背景,但却有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的群体。

培养规格: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具有从业技能的实际操作人员,文化课达到中职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从业技能水平;第二层次:培养具有初级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员,文化课达到高职高专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初级技师水平;第三层次:培养具有中级技能的研究开发人员,文化课达到高职本科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中级技师或工程师水平;第四层次: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高层决策人员,文化课达到研究生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高级技师水平。

课程衔接特点:以职业生涯的4个由低到高的职业技术等级为标准设置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课程,课程内容呈梯型递进式,相邻等级的出口与入口在内容上相互衔接,每个出口都有等级考试标准及资格证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进行融合。4个由低到高的职业技术等级为从业技能课程(中职教育)初级技能课程(高职高专教育)中级技能课程(高职本科教育)高级技能课程(研究生教育)。

衔接依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解释,即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培养大学水平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科学的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培训”。据此可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按岗位群工作的性质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技能型、技术型、工程型、学术型。每个层次可以由不同等级的职业教育完成。第一层次:技能型,主要由培养基本合格的技能操作岗位人员的中职教育来完成。第二层次:技术型,包括中层管理人员,主要由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专科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第三层次:工程型,主要由以“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为目标的大学本科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完成。第四层次:学术型,来自具有MBA或MPA教育背景并有若干年相关实践经历者,属于精英教育,主要由研究生教育完成。

参考文献

[1][3]刘育锋.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2(10):5-7.

[2]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层次与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13-16.

[4][5]唐国庆.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Research on Curriculum Linkage Mode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View of Lifelong Education

DAI Gui-rong, ZHANG Ze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例11

一、立论

51b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双重教育属性,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系列,同时又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总是着眼于职业的载体——行业人才素质的构成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是基于“定向培养现代企业适用的岗位人才”行动作为的校企合作关系。

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机构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专业建设较系统的、富含职业教育技术的资料样本尚不多见。

我国高职院校和跨国公司企业员工培训机构在组织制度、行为方式、能力范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联合办学首项技术要略就是以特定企业专业岗位人才素质要求为背景,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为平台,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研究适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我国机电产业生产技术标准与多数跨国公司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存在着差异,这种专业性内质规范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最简洁、最有系统性、最适用的表述,是需要在联合办学的工作基面上攻关解决的难题。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签约联合办学,日立电梯广州制造基地挂牌“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日立电梯技术学院”。我们持有“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教学技术发展理念,面对已经开始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办学的工作现实,不可回避这种联合办学机制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亟须在工作实践中探索研究。

日立公司是以机电产品为主的世界500强企业。日立企业历史悠久,生产管理机制和生产技术标准自成体系。

据调研资料:日立公司在华企业与国内其他职业院校的联合办学均未达到“挂牌日立梯技术学院,实行2年学院专业取向性学习+1年企业岗位培养”的机制技术层次。联合办学的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以“特定企业岗位人才素质”为基面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具有“普适性”价值的“联合办学机电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理论,既符合“创制办学特色”的职业教育技术方针指向,又应合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在技术进步与创新”理念导引下的发展趋势。我们确信:这个工作项目的过程将会是充满创新机会、历练团队的过程。勤奋踏实地工作和钻研,则丰硕成果可期。

二、课题工作的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是由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和电力电子技术互相渗透而成的一门学科,是在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因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课程内容是一种综合结构,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现代机电主流技术的运用能力为主线重组课程内容。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形成具有地区机电企业专业人才特色的高职高专综合课程,有着极其现实的职业教育技术进步与创新意义。

电梯是集机电一体化各侧向高级技术工艺(如新材料应用技术、先进加工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大功率电子技术、传感与信号处理技术、维修与调校工艺)为一体的现代化机电设备,其职业技术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必然富含高专业技术含量的、极具教学技术创新意义的项目设计类研究子课题。

以联合办学双方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对——取职业知识与技能要素——嵌合性研究为起点,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研究通识性机电工艺知识与企业岗位专门技能并重的专业课程体系。

日立电梯产品集拥多项先进工业技术,如能量再生技术、永磁同步技术、无机房技术、扶梯一体化设计等,将这些高端的制造技术工艺理论编撰到相关专业教材或项目化实训指导书之中,则特色专业将从联合办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创制。

解决“专业性内质规范的差异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形成最简洁、最有系统性、最适用的表述”难题,课题成果可期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的优质标树。

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工作过程资料将能够展现出实证性强、系统性佳、普适性优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价值。

形成系列教学标准文件——联合办学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电梯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标准、联合办学课程体系主干课程标准、课题项目总结报告书与自评报告书等。

三、技术要略

1.地域工业技术经济发展的现实性认识和前瞻性意识

兼具完善性和创新性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重构着眼于广东“十二五”规划关于机电行业职业人才素质特征及需求情况描述;着眼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机电行业规模与技术工艺整合、进步的水平预期;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教学实施项目体系的结构。

人才服务区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岗位类别划分:产品制造、设备应用维护或改造、市场营销服务。服务区调整的灵活性设计并体现在工学结合、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的各类型专业实践(教、学)项目之中。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调整的灵活性体现在:学生在接受高职专业教育过程中可自主选择并趋近有利于尚扬天赋、激励专业进取的面向行业技术工艺岗位的四个就业和发展取向——通用机械或金属加工机床设备传动结构改进和工艺维护工程实施、机电设备的微机控制技术运用、机电设备功率控制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运用、机电产品技术文档设计与编撰或行业市场信息采集与处理。相应地,专业技能课程板块是机械工程工艺、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先进加工技术与技能、微机控制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

2.企业文化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协议规定采取实行“2+1”的模式,即“2年学院专业学习,1年企业岗位培养”的机制。2年学院专业学习的课程体系包括丰富的企业文化元素(课程)和以现代电梯设备技术工艺为衬托的通识型机电基础课程。1年企业岗位培养是在日立企业培训机构管理下的、以电梯设备制造过程工艺和产品技术服务过程技能为核心元素的培训系统工程实施。日立企业借此造就成批的“忠于职业、技能适用于产品体系”的企业骨干员工。

联合办学是定向培养现代企业适用的岗位人才行动作为,企业文化课程或专用技术工艺课程就要和谐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企业文化课程要素有些是要形成单列课程;如企业经营历史与发展概况、企业技术工艺体系特征、企业生产管理机制学说、企业员工职业环境和生活节律情况、企业福利制度、特殊工种操作技能等。

3.企业专有先进技术或工艺的基础理论平台构建

有些涵括基础专业工艺的课程要素应该细致地研究如何有取舍地融入高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之中,如电梯设备装配与调试、数控加工专用程序、电路测试等。

现代机电设备制造业工程技能的培训内容是;

(1)通识通用类课程内容——适用性好、结构精化、带有标准索引。

(2)涵括基础专业工艺的企业专门技术课程要素。

(3)系统工艺意识的形成方法。

机电设备工程是综合的支向技术工艺实施过程体系。实施工程的过程包括制作、调试、检测、记录、评价、改进等阶段。我们理解“岗位高端人才”必须具备机电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因而在项目任务型技能训练课程中设计有指标有比例的电气技术工艺、传动技术工艺、编程技术工艺、调测技术工艺、专业文档编整工艺的交互训导。

4.逆向工程工艺基础

专业软实力的培养方法研究是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研究的重项,专业智能水平是职业适应状况的决定性要素。

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岗位特征——专业智能成分较多、技巧思维保持、非连续性非周期性的操作等,在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综合性课程中加入“工艺培养”项目。开设“机电设备控制系统高级工艺实训”课程,以培养技术工艺素质人才为目标,实施工艺能力培养。机电设备传动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测绘、规范技术文档编撰、技术文献或技师项目论文品阅评价等项目化的训导和实践科目活动为课程主要内容,课程项目实施采用逆向工程方式。先修课程理论引领理解实践任务的技术工艺内涵,实践活动充实原理理解并且在专业思维空间树立柔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工艺意识。经过此课程的项目化工作训练,学生应胜任一般机电行业企业电气技术工程岗位工作——达到电气工艺师(或电工技师)业务水平。

5.校企合作课程设计

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基于工学结合实践课目工作过程的机电支向技能课程的交互训导模式。这种交互训导模式要求有三维研究:

(1)横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机械传动构件课目、电气控制课目、微机编程解析课目、大功率驱动器课目、专业文档编整课目、特种工种操作技能培训与考证)的内容分布。

(2)纵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工序、工步、工时的分配。

(3)立向要素:各支向技术工艺课目工作评价(工艺水平、适用性)指标、改进要略、安全措施、客观动态适应等方面的机制“软件库资料”的形成。

交互训导模式要求改造现行教学理论与实践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别进行的时空结构,将实验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与教室整合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的一体化情境氛围教学平台,为进行理论与实践融合互动提供支撑条件。

参考文献:

[1]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标准(人才培养计划书)[R].2011.12.

[2]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协议书.

[3]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培训部《校企合作课程设置(企业培训计划书)》[R].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