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与教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14 21:43:41

教育与教学研究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1

教育叙事研究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这从资料收集的来源上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在收集资料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捕捉研究对象的深层信息。日常中平淡的教育故事也许就隐藏着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和教师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周围环境、气氛、教师的行为动作也许就隐藏着个人的某种价值观念和理论修养水平,这都需要研究者仔细观察。另外,教师的“教育日志”、自传或传记、各种活动的图片、相关的学生的作品和日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也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内容的情景性。

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总是在特定的背景或情景下发生,教育叙事研究并不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简单地描述与记录,而是将研究对象的行为与教育场景、背景相联系,对情景做细致描述,分析和把握处于情景中的个体是如何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事件的,并剖析事实背后所含的意义,将其融于事实讲述之中,只有经过这样的深度描述,才能引起叙述者和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帮助教师、学生、研究者有所发展和提升,促进彼此间的互动。

(三)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对人的关注。

多数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对象常常是单一的个体,每个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所以研究者对个体在真实教育情境中的个人生活经历、所思所想十分关注,通过搜集教育、叙述、重构个体在教育生活中的故事,达到对个体行为和经验的理解。此外,研究者在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时,不仅对事件本身、事件背景做各种记录和描述,同时还对研究者自身的信息做描述。因为研究者所叙之事处处渗透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是生命中一种独特的亲身经历、体验和感受,有着不可重复性。教育叙事研究所述内容体现了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

(四)教育叙事研究强调民主平等。

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有两类,一类是一线教师(或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目前的很多中小学教师会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开展教育叙事研究,他们叙述的内容多是自己的课程、教学故事和自己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另一类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作为叙事研究的主体,他们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或访谈对象,对其所述内容进行分析和阐释。受“教师成为研究者”观点的影响,目前我国教育叙事研究的主体更多地指向前者,认为教师身处教育情境中,不但容易观察和获取教育情境中的事件,而且在叙述过程中容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其实我们更倡导理论者与研究者两者共同、平等地参与研究过程,两者之间互相学习、平等交流,才能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才能使教育叙事研究远离平庸。

二、教育叙事研究与学前教育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方法与学前教育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将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中的目的是揭示学前教育教育规律、充实学前教育知识和改善学前教育实践。①将叙事研究方法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使其成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一部分,是否具有适切性?其适切性表现如下。

(一)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彼此相互靠拢。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分工的影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少部分人从事的活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多数教育工作者不具备幼儿园教育工作经历、经验,不愿意深入到幼儿园实际中,由此导致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往往与教育实践场景脱离,对实际缺乏指导作用,成为学前教育研究中的一大弊病。幼儿园教师与专业研究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际现场,在现场中感受教育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而教育现场正是产生教育问题的地方。叙事研究通过要求教育工作者深入现场,把幼儿园作为研究基地开展研究,倾听一线教师叙述的产生于真实教育情境之中的故事,体会他们对学前教育最为深切的感受,教育工作者作为研究者,与幼儿园教师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建成,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习。教育叙事研究作为沟通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丰富着学前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活动,促进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接轨。

(二)教育叙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科研兴校”、“教师即研究者”等理念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共识。目前,许多幼儿园已开展了许多研究课题,但是对于为什么要开展科研,幼儿教师从事研究应当采用什

么样的教育科研方法,广大幼儿教师却不是十分清楚。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之所以鼓励幼儿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是因为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学前教育向前发展,如不及时解决,将使学前教育陷入难以适应社会和儿童发展需求的困境。那么,什么样的研究才最适合幼儿教师呢?一些幼儿教师对科研抱有畏惧心理,认为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可行的研究方法,而行动研究法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较合适的,行动研究中的教育叙事研究可称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更容易掌握,因为这种研究方法与教师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幼儿教师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需要教师把自己的教育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对日常教育生活进行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帮助,因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本身具有很高价值,对故事的写作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索过程。当幼儿教师在对某一教育故事进行描述时,会舍去大量的无关信息,然后挑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准备关注和探究的教育问题,并把事件与背景和情境相联系,试图解释自己的认识。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教师对日常教育生活的观察能力提高了;有意识地、系统地探究反思能力形成了;倾诉、发泄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机会获得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儿童也有了新的认识。

(三)让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

教育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所以教育必须回到一定的情境中,回归到具体的生活中,而不是被概括化、统一化。教育叙事研究倡导回归生活世界,重视个体生活史和生活实践的意义,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以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经验为研究对象;要求教育叙事研究的另一主体,教师所陈述的故事不是其主观想象的,而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教育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完整的情节、与事件密切相关的人物、事件背后的意义都包含在教育叙述研究中,所以说教育叙事研究是最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给人一种亲近感。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无疑为学前教育研究回归生活本身开辟了一条道路。对于倾听者和阅读者来说,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鲜活生动情节的具体描述,能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从多个侧面和纬度认识和了解学前教育实践,理解幼儿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对于幼儿教师来说,儿童的自然成长发生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许多教育情景都是在没有刻意计划下发生的,掌握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可以让教师更加关注儿童的生活,在儿童生活的背景和环境中认识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从而采取恰当的教育行动。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2

《教育管理研究》与《学科教学研究》两书计划分别收录60-80篇研究论文,出版后将分别赠送国家图书馆等公共图书收藏单位收藏和展示。

作者来稿请通过本刊“稿件处理平台”,请勿用其他方式投稿,以免影响稿件处理。稿件录用并发表后,作者获赠样书3册,如需增加册数,可按8折订购。欢迎踊跃投稿,积极预订。论文投稿的具体事项可与《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编辑部联系,联系人:何佳媛(010-62637789)、陈国岩(010-62782405)。

“十一五”部级课题中期检查评估的通知

2008年7月28日《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在烟台召开了中期评估培训班,总课题组刘雍潜组长布置了中期评估工作,李龙教授作了如何开展中期评估检查的报告。华南师大徐晓东教授代表子课题作了典型发言。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40-02

前言:

科学教育是我国以及世界上长期以来共同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应用与分析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科学教育的研究来促进科学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在科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又可以发现科学教育研究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完善科学教育研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科学教育改革。

一、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现状

(一)起步较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科学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英美等发达国家提出科学教育研究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我国对科学教育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形成,因为缺少科学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对于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没有很好的执行,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对科学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1]。

(二)课程设置的问题

1.缺乏对自然学科的重视

就目前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而言,过度的强调数理化等主科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往往忽略了对生物、体育等自然科学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使得数理化等科学范畴内的学科在考试分数中比例过大,另一方面,对自然学科教育的忽视也减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限制了我国中学生对科学理念的形成、思想观念的培养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2.文理分科现象严重

中学教育中高中与初中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从高中开始出现了文理分科的教育方法。对于文理分科的时间一般是从高二学期开始,而文科教育的课程主要是地理、历史和政治,对生物、化学和物理等理科学科的学习基本结束在会考,反之理科的教育课程亦然。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限制了学生们对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发现,同时也与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相悖,严重的阻滞了科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

3.教材编写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正在逐步走向各个高校,但教材在教育过程中担任的角色、任务和地位却没有变化。相关教育部门在撰写教材时,通常根据具有权威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家以及历年教材的内容进行改变和出版,忽略了作为教材使用者的教师和学生们对教材的编写的意见和建议,这使得教材编写产生了盲目性,增加了教育科学的改革工作的困难。其次,教材的编写在具有统一性的同时,忽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未能真正的达到因材施教、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这使教育改革工作难以进行[3]。

二、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必要性

(一)提高全民素质

加强对科学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科学教育研究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本着教育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宗旨加强对科学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在促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也提高了全民素质,使国民的思想、道德、身体、科学等各方面素质从中学时期开始就得以良好的形成和发展。

(二)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在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也完善了我国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发现科学教育工作中的盲点、重点,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对完善教育教学理念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三、科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改进课程设置

针对现阶段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弊端进行改进和完善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上级教育工作者到基层学校听课的方法,来尽可能多的发现和收集目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来提出切实科学的解决办法进来推进科学教育的研究工作的进程、推动科学教育改革。其次将科学教育学设置成一门独立的课程,通过加强对科学教育学的重视程度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4]。

(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良好的科学素养对科学教育研究和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放到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点中来,通过加强对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等方面的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科题目的选择需要更加地贴近自然和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发现科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完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学设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完善为科学教育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提倡教学设备的自动化和人性化,提高教学设备的多样性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在教师群体中提倡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实践,通过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合作来促进科学教育改革。

(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作为教育中的施教者,在科学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的专业性可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通过定期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考察来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培训的方法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完善教学理念。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科学教育工作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利于科学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我国应加快形成科学教育工作的理念和完善教育工作体制,通过不断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教育改革使我国的教育水平上升至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3.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4

一、资料来源

调查问卷涵盖了研究生个人信息及50道问题,包括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内容。

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调查采取无记名,发放给首都医科大学三所附属医院研究生,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70份,收回257份,回收率95.1%。调查对象:男生10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42%,女生149人,占被调查总人数58%;博士研究生8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32.4%,硕士研究生174人,占被调查总人数67.6%;入学前,研究生30%来自大中城市,35.6%来自城镇,32.8%来自农村。

二、结果

1.研究生整体素质

在社会公德方面,85%以上者在公共汽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74%以上的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在孝敬父母方面,85.6%研究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在奉献精神方面,91.6%研究生乐于参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加社会公益活动。90.8%研究生认为自身道德修养水平还不错,94.7%的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好的医德医风。

结果显示,对于我国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否存在差异,10.8%的学生认为无差异,80%的学生认为有差距,9.2%的学生认为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受社会功利思潮的影响(见表1)。

2.研究生德育课程开设情况

调查显示,目前各医院基本都开设了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德育课程(见表2)。

3.研究生德育课程适宜形式

目前,医院的德育课程一般以专题讲座方式开展。通过调查,研究生对部分德育课程的形式提出了建议,学术道德:53.6%选择专题讲座,48.8%选择主题活动;医患沟通:53.1%选择专题讲座,45.2%选择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56.9%选择专题讲座,55.7%选择主题活动;责任教:58.2%选择主题活动,48.5%选择社会实践。

4.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体

调查显示,对于德育教育的执行者,62.3%研究生认为是导师,17.8%研究生认为是教育处老师,11.7%研究生认为是医院党委,8.1%研究生认为是德育课教师。

三、讨论

1.研究生基本素质

通过调查,目前研究生的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讲究社会公德、为他人着想、提倡奉献精神。由于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入学前已通过层层选拔,不仅对其学业,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考查,学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另外,研究生来自大中城市和城镇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也是基本素质明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2.研究生德育课程

调查显示,目前各临床医院比较重视研究生医德医风、学术道德和医患沟通方面的培养,对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教育和生涯规划关注较少。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承载着社会、家庭和自我的较高期望值,有很强的成就动机。 随着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外研究多认为医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因此,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持续递增,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明显,研究生就业已经与农民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并列,成为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三大问题。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有利于帮学生分析社会现状及自身优势,拟定个人就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尽早走入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生涯规划课程是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3.导师德育教育的地位

研究生在校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导师。导师不仅是学业指导者,更是道德示范、思想引领和人生领航人,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生导师的德育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的道德修养水平对于培养研究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衡量指标。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20-01

一、引言

研究性学习又名探究学习,是指学习者主体对学习客体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进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态度、方法、成果等多元层面的综合表征。它具有探究性、主体性、合作性、过程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符合学习者的智力发展需求。它不但促进了学习方法的转换,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使教育教学与时俱进。本世纪初,研究性学习开始逐渐迁移到高等教育之中。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 Maslow)和罗杰斯(C. R. Rogers)。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具有责任感和主动性,能够实现自我价值。

罗杰斯认为(1988:707)“在教学中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目的、能选择和塑造自己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教育教学要以人为中心”。罗杰斯非常注重有意义(significant study)的学习,即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知识。此外,在教学中要重视态度、情感等因素的作用,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激发高层次学习动机,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和价值观等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实现自我教育,成为人格全面发展的人。

研究性学习汲取了人本主义的精髓,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倡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倡导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性。

三、研究性学习与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人才和发展技能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两大基本职能,高等职业推行研究性学习可以促使二者有机结合。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开放性,与高等职业教育密切相关。

(一)研究性学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践教学;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型的、过程型的学习,授课方式应是多元型的、开放型的。这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不谋而合,“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安桂清,2001:49)。

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行为。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并由此提高他们的创造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带来了学习方法的改变,必将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二)研究性学习符合高职学生特点

2008年的一项心理调查数据显示: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学生相比较活跃、随和、爽直、情商高,只是坚韧、严谨方面略差。由此可见高职高专学生具有外向、乐群、独立、自信的特点,对自己的信念有个完整的了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些优点,就会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主动性为前提,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高职院校的教育是高等教育,学生的学习重在自主。同时高职院校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只有允许有自主发挥空间,才能使个人有发展。

四、结语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利于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课堂,课堂授课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有利于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构建学生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智力,形成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适合个体的力量难以胜任问题的解决的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Jerome Bruner.The Process of Education\[Z\].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6

膳食营养主要是指食物中所含有益于促进人们身体发展的成分与热量,人类身体机能通过消化、吸收及代谢等方式,对这些成分与热量进行有机摄取,并将其转化为支撑人们实施各种生理、心理活动及体育运动行为的能量。而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膳食营养教育通常是指,教育者充分掌握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与食物基本信息基础上,通过信息互动交流与科学规划体育运动行为的方式,让学生全方位认识到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对人体健康状态和生长发育可产生何种影响的教育教学过程。从具体教学实践视角可知,膳食营养教育是促使人们深层次了解并掌握其身体营养健康状况,正向指引人们改善不良饮食方法与习惯,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而膳食营养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从饮食角度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益于引导学生如何促进自身身体机能新陈代谢运行效率,对学生在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健康、良好的身心状态,有极大现实意义。因国家将体育视作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时间较短,且体育行业意识到膳食营养在体育教学中所形成影响与作用的时间也不长,所以,我国对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膳食营养教育开展研究的脚步较晚。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研究历程来看,我国重视膳食营养教育,深切研究膳食营养教育发展进程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首先确立了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理论框架与教学内容;直至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创新改革过程中,国家开始提倡并要求各学校将营养学教育有机渗入各专业学科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体系中,膳食营养教育才开始得以全面引入各院校整体教育教学中;2008年,为给营养学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并创建适于营养学教育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环境,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又出台诸多相关政策战略与规划纲要;可是,由于国家对营养学教育的研究历程有限,所以尽管我国教育管理部门针对营养学教育颁发并实行了众多政策与战略,但多数院校还未将营养学教育纳入其整体教学体系建设中,以致使隶属于营养学教育的膳食营养教育未能设置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理论也只能依附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传播与推广,极大程度上阻碍了膳食营养教育优化作用与资源优势的发挥,从而对大学体育教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总结得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膳食营养教育发展现状并不是十分顺畅。

深化膳食营养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校学生对时间与金钱的可支配度相较于中小学生来说更加自由,这就间接致使众多大学生形成不吃早餐、吃饭时间不规律、饮食习惯差等不良问题;再加上高校学生膳食营养结构的极度不均衡发展,使学生体内营养成分跟不上身体发育、成长需求,以至于对学生身心健康与学习状态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因此,大力推进膳食营养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换言之,深化膳食营养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具备以下现实意义:第一,可充分展现大学体育教学特征与膳食营养教育内容与目标。大学体育教学实行主要目标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理论与生理知识,深化其对自身身体结构与身体机能运行系统的认知,并以此规范自身运动行为,形成健康生活、珍惜生命的良好思维意识,这与膳食营养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再加上健康的身体状态离不开充足的营养保障,所以,膳食营养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既能充分展示体育教学特征和膳食营养教育具体内容与目标,也有助于指引大学生改善不良饮食习惯,从而有效提升大学体育教学效率。第二,素质教育与课程的改革发展为创新体育课程创造更多可能。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以人为本与健康至上的主要基础教育理念。也正是在这两种教育思想与理念作用下,教育者全面注意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重要性,开始着重加强学生个性发展的整体性与持久性,并有意地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而膳食营养教育大部分教学内容和观念,与体育教学实行主要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所以,大学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为膳食营养教育发展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可让人们清楚看到深化膳食营养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第三,可为大学生个性培养在未来得到长远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大学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必修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强壮体魄,还利于加强学生参与各类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从而在持续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终身运动的锻炼意识。当代大学生在竞争尤为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中承受着极大压力,其身心素质正在遭受巨大考验。而膳食营养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发展,既可从生理方面增强学生记忆力、免疫力及体力,以降低学生发生疾病的概率、始终维持健康身体状态;也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保健意识、自我管理与调节能力,从而提升其个性发展长远性。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7

体育这门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体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与学生健康息息相关。新课程改革后,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打破传统教学形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但是怎样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关联,成为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

1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式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显然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创新型教育;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立足于理论与实践、过程与形式、情感与价值3方面作为教学目标。而想要实现教学目标,首先,从教学设计入手,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学形式作为新课程教学的依据,教师教学规划过程中突破传统、双向教学,引导学生多样化发展,进而展开教学设计、系统规划教学内容。1.1教学内容规划。在设计体育教学时,教师结合新课程教育内容要求,将提纲教材作为基础,在理论与实践提升上,注重体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某些体育项目历史发展阶段、成就、今后发展形势等,甚至延伸至其他学科内容中;在过程与形式上,教师将体育与健康项目研究作用、方法、途径、问题解决思路等列入体育教学中;在情感与价值上,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倡导和谐发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进行体育竞赛等,健康发展,将其作为教学内容。1.2教学活动规划。在理论与实践上,根据体育概念中的内在联系与动作掌握程度,同时结合学生当下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的融入教学活动中。过程与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展示空间,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可以小组展示,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同学间相互改正错误;在交流、互动中掌握动作技能。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结合体育教学,谈一谈怎样自主学习;在情感与价值上,以学生兴趣激发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体育教学中,学会合作学习,进而培养自己坚持不放弃的精神、创新、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和思想意识;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机会。例如,到社区内普及体育知识、服务群众、宣传体育精神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笔者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凸显新课程目标具有统一性、协调性。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活动与三个目标相连接。因为,三个目标包涵了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学关键部分以及重点内容;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性;基于中学学生角度看,完善的人格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基础,完善的人格是一项综合体。但如果中学教育过于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也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立足于三个目标与教学融合,科学规划进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2实现教学创新

2.1创新教学形式。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前,学生就被分为优、良、差3个级别。一些观点认为:学生之所以学习能力不同,主要由于自身天赋的不同进而导致结果的不同,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影响力是微弱的。在这样的观点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也只能根据正态划分,取班级平均成绩为标准,进而展开体育教学,但这样的教学形式只会导致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将学生个体差异抛之脑后,将考试内容中的知识灌输至学生脑中,与新课程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对学生身体素质、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生健康发展。中学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需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了解学生成长阶段所需要素,进而实施针对性教学引导、教学活动,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开展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原有能力上得到知识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它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特点,关键在于怎样挖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特点,挖掘潜力,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将学生潜在力量挖掘出来得到能力的提升,健康发展、协调发展。2.2创新教学评价。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制度中通常将日常测试、模拟考试、期末考试等各种考试形式作为教学评价的方法之一,其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作为教学评价,应该考虑怎样考试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综合性;怎样考试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传统考试内容主要对学生体育概念、理论知识进行考察,但是这样的考试形式并不能代表学生整体发展状态。对此,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指出了教学评价对学生健康发展、技能提升的意义,要求学校不要只立足于理论知识,也对从三个目标进行评价,并且这种评价是双向的。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标准等,将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进而保证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公平性,使之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发挥多媒体优势

3.1立足于学生培养兴趣。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兴趣对人具有推动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调动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但是根据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势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动作技能等一些实践性的提升缺少融入,进而让学生感到体育教学缺少趣味性、枯燥单一。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消除这一弊端,发挥多媒体特点,结合动画、影音、图形等形式,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运用声音特点形成听觉刺激,进而营造轻松、多样化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学好动作要领,提升身体素质、健康发展,实现教学目标。3.2突破体育知识难点。体育与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具有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想要完全掌握动作要领具有一定难度。而我国中学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有着较多动作技术,如跳高、跨栏、跳远中助跑、起跳、落地等动作要领。在教学中这些动作需要学生不断地反复练习,否则他们在脑海中很难形成完整的结构动作,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完成连贯动作,这已成为中学教学中的教学难点。而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展示,将抽象的动作变得形象化,进而让学生在短时间中形成连贯的动作想象,稍加练习,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得到技能提升。3.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体育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的主体性;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进而能够充分研究动作技巧,主动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多听学生建议,让学生各抒己见,掌握学生思想特点而有针对性教学,这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具有帮作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合作学习、进行任务研究等,培养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4结语

体育与健康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健康人格、实践技能的提升具有帮作用,对学生今后发展影响深远。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师还需要立足于教学实际、教学活动、创新形式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笔者分别从科学规划体育与健康教育形式、实现教学创新、发挥多媒体优势3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所帮助,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王涛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大田中学

参考文献:

[1]周勤慧.德育融合,促使中学体育课堂流光溢彩[J].现代教育,2015(11).

[2]李吉松,葛卫忠.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效果探析——以四川绵阳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6).

[3]刘雨.简论中学体育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实践[J].现代交际,2016(11).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8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教育教学研究,是探讨教育方面规律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活动,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起指导性、决定性的作用;而教育历史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按时间先后有序的展开的发展过程,且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是教育现象的历时状态。

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于教育历史并伴随着教育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1.教育历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任何时期的教育现象都具有历史性,教育现象、活动、内容、过程以及教育制度等构成的教育系统,都具有历史性,并客观地隐含着教育系统运行的规律性。教育历史不仅是指教育现象的历史,还指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的历史。在任何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人类对教育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认识和结果,本身就是教育历史的产物。每个时代的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都制约着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的程度,这种认识程度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们的教育实践。因此,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就成为教育历史整体中的一部分,教育历史是一部教育系统的历史,又因为教育现象是教育历史,且是从教育历史中来最终又回到教育历史中去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

2.教育历史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始材料是教育历史,同其它学科的研究一样,实事求是,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灵魂。“实事”乃是教育历史的事实,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从教育历史的实际出发。18 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先后四次在柯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首创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之先例,后来他的讲稿由其学生林克编辑成《论教育学》一书于1863 年出版。我们可以看到,假如没有康德的讲稿和举行进座这一教育历史的现象,也许就没有《论教育学》一书问世,甚至不可能有今天的教育学这门学科和教育科学的诞生。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各种概念和范畴实质是人们对教育历史的发展过程的抽象概括。研究时只有在详尽的占有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做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分析哪些是现象,哪些是本质; 哪些是支流,哪些是主流:抓住本质的、主流的东西,才会掌握教育历史的核心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克服和避免主观片面和随意性的脱离实际的研究,而且研究者就只有把所要研究的对象和问题放在教育历史中进行考察, 才能清楚的认识到“教育事实”的本质。所以, 我们必须从教育历史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科学研究的精髓。“实事求是”,这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教育科学研究。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的概念必须要有大规模积累的经验来完成”。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践经验和思想资料的积累,近代自然科学的许多基础学科陆续从历史中分化出来,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也为教育学科的独立和发展提供了科学化的条件,只要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就会形成新的教育历史,新的教育历史的诞生将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内容。譬如,17 世纪初,受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影响,德国的教学法革新者就运用归纳法将较为成功的教学经验加以概括,然后编辑成一批有关教学法的著作。像拉特克1617 年发表的《新方法》一书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他就是通过经验分析与研究,然后再来构建和形成教育学理论的。我们可以知道,培根的教学法著作和拉特克的《新方法》一书就是教育历史的成果,同时又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新内容,这就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属性决定的,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活动,只要有教育历史的发展就有教育科学的研究, 并且教育历史是教育科学研究永恒的材料。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所有的教育家都是通过总结教育历史,进行研究和探索教育发展规律,从而推动人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的。

3.教育科学研究的逻辑和方法也与教育历史有关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育逻辑也是以教育历史为内容的;教育逻辑是认识教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思维形式。列宁说:“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者完全起反作用的,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实都有它的个别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综合,从历史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于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全部总和,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断的和随便挑出来的,那么事实就只可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的历史发展的规律蕴含在它自身的历史过程中,它不可能自发的凹现出来。只有人们自觉地去感受它、认识它、理解它,才能把教育的规律从纷繁复杂的具体的零散的教育历史中凸现出来。所以说属于教育科学研究重要范畴的教育逻辑正是从辩证运动的角度入手,把握现实的教育的历史过程。另外,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中有两种重要的方法“历史法”和“经验总结法”,也与教育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教育历史是这两种方法的载体,这就更进一步说明教育科学研究依赖了教育历史。教育研究不得不涉及教育的历史,因为任何教育现实都是历史的反映,同时也都是教育历史发展的结果。

因此无论是对教育现象问题的分析,还是对教育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来说,都是关于教育历史的科学观念。

4.教育科学研究伴随着教育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永恒的实践活动领域,它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教育科学研究是为了用来指导教育实践而进行的研究,更应该是与教育历史密不可分的,一旦教育历史发展了,教育科学研究却停滞不前的话,那么,这样的教育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来指导教育实践或会对教育历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只有适应或超前教育历史发展的研究才会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二、教育历史不可能脱离教育科学研究而独立存在

1.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

教育科学研究是从教育现象的研究开始的, 然后得出教育理论, 经过实践的检验以后, 从而得出教育规律,又重新指导教育的发展,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研究教育现象的目的就是形成教育理论和得出教育规律,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即其终极目标也就是促进教育历史本身的发展。如果失去教育科学研究这一个上升的台阶,教育历史就不可能发展,会失去教育的创新功能,就会永远停滞于原始社会,更不用说现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改革了,教育历史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2.离开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历史会失去意义

包括教育历史在内的一切现象,如果不对它进行分析和研究,它就只能像一块天然的玉一祥,以一种自然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不经过教育科学研究的加工,教育现象就永远只是一种现象,教育历史只是纯粹的历史,是一些无用的东西,教育历史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实践证明:教育科学研究起源于教育历史,并随着教育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教育历史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而独立存在,二者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一对永恒的范畴,这才是二者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在教育改革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会真正使教育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40.4.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9

(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爱护花草的教育

在教学三年级科学《各种各样的树叶》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课间时间开展观察植物和搜集树叶的活动,要求学生不要采摘树上的叶子,应该用捡来的落叶作为观察材料,用意是对学生进行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教育。但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课桌上放的是从枝条上摘来的碧绿的树叶。在教学“观察枝条上的树叶”时,个别学生干脆折了一些鲜活的枝条带进了教室。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告诉学生“树木也是有生命的”。

(二)使学生受到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教育

在三年级《动物》单元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实验教学中。我先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的外貌以及生活习性,让学生观察到了平时很难看到的动物,这样,生动活泼的动物画面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直观感受。在观察蚂蚁、蜻蜓、蜗牛、蚯蚓等一些动物中,由于学生对小动物非常好奇,会想出很多办法去观察和研究它们,如为了寻找蚂蚁会把蚂蚁的窝翻个底朝天,把蚂蚁放入水中看它们会不会游泳、把蜻蜓的翅膀折断看还能不能飞、把蜗牛的壳敲碎看看里面是怎样的、把蚯蚓切成几段看它能否行走……当然他们的探究热情无可非议,但这与“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是相互违背的。我们并不是要全面禁止学生的这些举动,扼杀他们天生的探究欲望,而是主张观察前先进行教育,先告诉学生,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向他们提出“爱护小动物”的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评价他们的观察方法和研究行为的重要依据,如在寻找小动物时是否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自己的观察方法是否伤害了小动物,观察后是否放它们“回家”等等,特别是在没有弄清它们是益虫还是害虫的情况下,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

(三)实践活动是学生接受勤俭节约的教育的途径

在教学《寻找淀粉的踪迹》一课后,学生课桌上放着刚使用过的淀粉、土豆、馒头、南瓜等材料,教师应要求学生将这些用过的“废物”倒入垃圾桶内时,及时提醒学生不要把马铃薯、馒头、南瓜这些食品倒入垃圾桶内,拿回去可以喂鸡、喂猪,教育学生要爱惜粮食。在选用实验材料时,教师教育学生应该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从数量上加以控制。如在教学《米饭和淀粉》一课中,米饭和淀粉的数量不要太多,通过对比只要看到现象就可以了。在“检验食物中有没有淀粉”时,选择的材料不要太多,尽量减少浪费。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选材时可以就地取材,把身边现成的材料拿来做试验,不提倡买材料来做实验。如在“让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中,不提倡用“味精”,而采用价格低廉的食盐比较适合,还可以把上节课用过的材料下节课来用。如在四年级溶解单元中《100克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结束后,每小组使用的一杯盐水不应倒掉,在下一课《分离盐与水的方法》一课中可以再用。

二、在教学试验过程中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10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人的左右脑的开发和塑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品质和人文精神品质相统一的人,以实现个体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一致的人的素质”。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其实质就是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高尚的文化情操、丰富科学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全面增长能力,成长成才成人。

2.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小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广泛而全面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的博雅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过开展素质教育,应当让中小学生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其具体目标要求为:思想道德素质,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关心和尊重他人等;科学文化素质,如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身体心理素质,要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有自尊、自信、合作和承受挫折等品质,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有一定的自我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艺术审美素质,学生艺术兴趣爱好广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项艺术特长等。

二、制约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分析

1.智力教育的挤压

当前,很多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发展放在首位,为了将来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一味地在繁重的学业中不断加压。于是,中国人几千年的国学经典被丢弃了,人和人之间的“情”淡薄了。家长以及学生都过度重视“分数”的高低,很多“奥数班”、“英语班”、“作文班”应运而生且长盛不衰,多数的同学都主动参加或被动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这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扭曲了中小学生的心灵,而且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从中小学校角度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虽然一再强调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由于学校间、班级间还存在着成绩的攀比以及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即智力教育一直被许多中小学校当作教育的重点甚至全部。不可否认,智力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之一,也是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当前很多中小学校的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的倾向,很多中小学校对“三好学生”的评定简单地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甚至成绩好的就被称为“好学生”,成绩差的就被称为“坏学生”。

诚然,科学、理性等智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命的质量,人类应该积极推行智力教育以发达人的理性思维、完善人的科学知识结构。但是,近代以来的科学、理性主义教育显出了过度扩张之势。纯粹的智力知识教育是谈不上“素质”的提升的,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它“由于忽视、舍弃甚至排斥牺牲个体的独特性、偶然性、丰富性,而使‘人为物役’,成了各种机器的奴隶。”

2.家庭教育的缺位

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贫瘠、手段单一、方式简单甚至缺失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多被溺爱。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去也不会感受、珍视他人的感情。传统的国学经典就在这种溺爱中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而对于农村里的中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更加严重。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或不能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交流,起不到应有的家庭教育的作用,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内心空虚,成绩下降,素质教育无法推进到家庭中去。

3.社会教育的异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有了自己的手机、QQ、网络互动平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将课余时间放在了手机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虚拟游戏等上面,变成了“宅男”“宅女”一族。中小学生过早地接触了社会上(主要是网络上)的负面内容,加上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关心、监管不够,很多中小学生了解“艳照门”“兽兽门”等网络不良信息,对歌星、影星等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却对那些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作家、思想家等所知甚少,对中国的传统国学经典认知、了解不够。

三、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国学经典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素质教育离不开国学经典教育。因为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把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求真、从善、爱美,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历代仁人志士千锤百炼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经典,不仅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一个文明必须借助于它的“经典”来承载其核心价值。著名学者杨叔子说:“民族的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概念而非遗传基因的概念。基因只能决定是什么种族,不能决定是什么民族;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没有这个民族。”从中小学阶段开始推行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传承文化命脉,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助于他们感受古人情怀,培植爱国情操;有助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尤其是国学经典中的人格风范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高审美情趣;国学经典中的“和合”思想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国学经典中的荣辱观具有立人导行的功能。

2.中小学素质教育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中国国学经典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下来的,代表某一时期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是我们祖先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活化石。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学经典。无论通过口耳传诵抑或是其他方式,国学经典都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而中小学阶段是接触国学经典的初始阶段,是引导中小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最重要时期。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中小学素质教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和逼迫式学习,为国学经典教育创设了平台,提供了载体。从当前各地各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的国学经典诵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素质教育成了国学经典教育的必然归宿。

3.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我国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信仰失落与危机问题。由此导致的是社会和国家凝聚的危机。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而传承文化命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全民族的进步,应该说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

对于个人来说,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解学国学经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全面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对古代哲学、历史及其他文化知识的了解,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可以继承和发扬古代先贤那种严谨踏实和勤奋不已的治学精神,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可以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懂得社会伦理道德,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先人后己的处世态度。对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中小学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人生修养应当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以国学经典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中小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方面,漯河市得风气之先。

早在2003年,漯河市商业幼儿园率先开展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们开展基础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经典;2004年,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少年儿童中开展“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的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掀起了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2006年,漯河市进一步深化经典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从校园推向了社会;2010年,漯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等六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读、识繁体、解汉字”活动的通知》。这一通知尽管不是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但是,让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中小学生抓起,用祖国优秀的国学经典吸引学生、引导学生、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不啻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尝试。对于漯河市的这一举措,《光明日报》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漯河市这一远见卓识的做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收效显著。

1.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

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同志指出:“经典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无穷的力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能够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培养记忆能力,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人文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从而达到‘以文载道’、‘文德并重’的效果。”可见,用优秀的国学经典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进而增强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公民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强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离不开本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的教育、滋养、启迪与熏陶。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中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任重而道远”,培养高度的责任感;让中小学生学会“自强不息”,磨砺坚强的个人品格;让中小学生懂得“厚德载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国学经典的诵读与传播、接受,有利于中小学生道德完善、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尊重他人、讲求合作的良好品格;有利于中小学生讲信义、重信誉、言行一致的品行的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取信于人。国学经典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有利于中小学生养成执着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高尚品德。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中小学生的创造意识、自信心的树立,有利于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形成。其他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直不阿的正直人格,宽容大度、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和为贵”的处事理念,“将相和”的君子风范,忍辱负重、逆境成才的良好心理素质等等,都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品格形成的精神养料,它可以激励中小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自觉地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21世纪的竞争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高等教育研究,2001,4(2).

教育与教学研究例11

在教育教学中中占有无可比拟的地位。 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如何正确发挥数学的作用, 却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有很多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反映不到实际应用中去。 究其原因, 应当承认数学越来越形式化、抽象化, 只见定义、定理、推导、证明和计算, 而很少将其与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 更谈不上通过生动而具体的数学教学, 全面、科学、系统地开发头脑功能。认识现行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 发挥优点,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数学教育改革,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实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让更多学生热爱数学。

一、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

(一)应当加强数学哲学方面的研究

数学哲学是对数学存在、形式、作用、方法等问题的思考,它所关注的本体论、方法论等方面的问题,对数学的自身发展,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对数学家的培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中国文化才刚刚有一百多年的西方的数学形式的教育历史,我们早期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都没有来得及学习、思考这一类的问题。因此,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就是我们现代的数学教育很少考虑有关数学是什么,数学内容表现的是什么,数学的作用在哪里这样一些形式上学的哲学问题。

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最近几十年来,已经开始了有关数学哲学方面的学习和运用,尤其是最近几十年,我国的数学哲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郑敏信教授提出的模式论的数学哲学。林夏水教授提出的演绎的科学的数学哲学,表明了中国的数学哲学已经有了属于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观念已经开始在数学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的数学教育的学生培养都开设了数学哲学的内容。同时,许多数学教育的学者开始关注数学哲学的内容。尽管目前一些数学教育学者对数学哲学的研究还缺乏严格的理论培训。但是,这种对数学哲学的关注,对数学本身存在的形式、内容及方法的认识,已经对数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大的作用。

(二)数学教育应当加强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由于是向西方学习,因此它最初是有由出国的学者或传教士、外国的学者把西方的数学内容传授给中国的学生,这样的结果使数学的教育只停留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的改进研究的层面,这与中国数学教育称“教材教法”的内容是完全相称的。加强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可以大大提高我们对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目标、内容、方法的理解,从数学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未来的数学教育必须加强化有关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使其成为每一个数学教育者的应当具备的理论修养。

(三)数学教育应当加强数学文化方面的研究

中国现代的数学教育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完全彻底的西化内容,其二是中国传统的数学价值观。

从数学教育的层面思考,我们进行的数学教育就是要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修养,提高整个民族的理性与科学精神。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数学文化正是使我们认识到西方数学在西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作用。数学的确定性、逻辑性、构造性、无限追求性的特征。然而,这种理性的数学精神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不存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记忆致用”的实用主义的数学价值观知道今天仍是我们说互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为科学的研究奠定一个数学的理论。从这一点来说,数学文化的研究是当前数学教育必须关注、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数学教学的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感彩,即教育情感性。任何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节课都会产生期待心情,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学生对于自己喜爱的教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等都会表现出极大的投入,其学习思维就会与教师的教学保持着和谐、完美的统一。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了一步学习的愿望。作为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并通过这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