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02 03:50:52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1

3.2009年呼和浩特市脑包沟辽墓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 4.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辽代窖藏钱币 刘林海,孟令婧,Liu Linhai,Meng Lingjing

5.巴林右旗巴根吐金代界壕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右旗博物馆,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Balin Right Banner Museum

6.红山文化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模式与特征 刘国祥,Liu Guoxiang

7.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 李少兵,索秀芬,Li Shaobing,Suo Xiufen

8.内蒙古凉城县小双古城墓地女性墓葬的社会地位试析 杨建华,曹建恩,Yang Jianhua,Cao Jian'en

9.拓跋-北魏墓葬研究的学科背景与核心问题 倪润安,Ni Run'an

10.释鲁之死考述 杨军,Yang Jun

11.蒙元时期蒙古人壁画墓的确认 张晓东,刘振陆,Zhang Xiaodong,Liu Zhenlu

12.鄂托克前旗明长城初探 甄自明,Zhen Ziming

13.民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孟和套格套,Menghe Taogetao

14.内蒙古地区壁画保护修复的回顾与展望 杜晓黎,Du Xiaoli

15.鄂尔多斯博物馆馆藏北魏鎏金带饰的保护 张恒金,张晓岚,周双林,Zhang Hengjin,Zhang Xiaolan,Zhou Shuanglin

16.《藏传佛教寺院美岱召五当召调查与研究》出版发行 包博文

1.敖汉旗杜力营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 敖汉旗博物馆

2.砚台山遗址(B2区)发掘简报 赤峰市博物馆

3.额济纳旗砾石沙梁墓葬清理简报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博物馆,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 4.托克托县古城村墓葬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托克托县博物馆

5.试析东北地区东部与朝鲜半岛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工业之间的文化关系 王春雪,赵海龙,陈全家,方启 6.大地湾地画新考 邵明杰

7.古代北方民族岩画创作艺术管见——以阿拉善右旗曼德拉山岩画为例 袁永春,宁国强

8.试论我国北方地区史前女性塑像与雕像 马金花

9.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墓地殉牲研究 陈全家,曹建恩

10.辽代夹山考 武成,燕晓武

11.内蒙古地区出土耀州窑瓷器 张红星

12.赤峰博物馆征集四块金代石刻 刘冰

13.我国大遗址管理机构现状和管理体制研究初探 张韵

14.虚拟现实在内蒙古博物院的应用构想 任巍,宁国强

15.运用计算机技术测定古代岩画年代的实验报告 姜涛,谭士俊,龚鹏,姜忠

16.金属文物的腐蚀结构及文物保护相关问题 贾莹,高秀华

17.克什克腾旗发现辽代骨雕鞍饰 韩立新

18."古代回鹘考古学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萨仁毕力格,徐峥,奥其尔

1.赤峰市红山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调查报告 赵爱民,黄丽,张艳玲,于晓玲,Zhao Aimin,Huang Li,Zhang yanling,Yu Xiaoling

2.和林格尔县榆林城窑址发掘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Inner Mongolia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stitute 3.扎鲁特旗达米花鲜卑遗址调查报告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扎鲁特旗文物管理所

4.凉城县古城梁遗址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Inner Mongolia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stitute 5.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德王府勘测报告 李中核,Li Zhonghe

6.红山文化研究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郭治中,Guo Zhizhong

7.小河沿文化聚落形态 索秀芬,李少兵,Suo Xiufen,Li Shaobing

8.鄂尔多斯龙首镳刍论 韩金秋,Han Jinqiu

9.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墓浅析 高芳,华阳,霍东峰,Gao Fang,Hua Yang,Huo Dongfeng

10.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 郑承燕,Zheng Chengyan

11.七郎山墓地再认识 吴松岩,Wu Songyan

12.试谈辽代墓葬的研究和对契丹文化的再认识 张帆,Zhang Fan

13.西夏制瓷手工业述论 彭善国,Peng Shanguo

14.明代大同镇之败虎堡考略——兼论败虎堡石碑题字"永宁"所体现的蒙汉关系 翟禹,薄音湖,Zhai Yu,Bo Yinhu

15."高氏之宝"印章考释 辛蔚,Xin Wei

16.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藏一组珍贵的佛教石刻文物 郭涛,Guo Tao

17.阿拉善旗蒙古族妇女的传统衣着特征与习俗禁忌 蔡彤华,Cai Tonghua

18.《鄂尔多斯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杨泽蒙

1.杭锦旗塔拉沟汉墓清理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Inner Mongolia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 Institute

2.赤峰市哈喇海沟辽墓清理报告 赤峰市博物馆,松山区文物管理所,Chifeng Museum,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 of Songshan Borough

3.西辽河上游科尔沁沙地区域性生态环境考察与思考 孙永刚,赵志军,Sun Yonggang,Zhao Zhijun

4.赵宝沟文化与周围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索秀芬,李少兵,Suo Xiufen,Li Shaobing

5.郭家村遗址分期再研究 杨占风,昊,Yang Zhanfeng,Li Penghao

6.定窑瓷器分期新探——以辽墓、辽塔出土资料为中心 彭善国,Peng Shanguo

7.广化寺及全化寺佛教艺术特点 迟利,Chi Li

8.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经堂壁画的取材背景及布局形式 武晓怡,Wu Xiaoyi

9.边陲日伪建筑阿尔山车站 王文

10.内蒙古旧石器时代考古简史 王晓琨,Wang Xiaokun

11.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博物馆的任务——以内蒙古博物馆为例 孟和套格套,贾麟,Menghe Taogetao,Jia Lin

12.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翻译的几点思考 郑张敏,Zheng Zhangmin

13.赤峰博物馆馆藏辽代石幢浅析 刘冰,Liu Bing

14.鄂尔多斯地区汉代居民的人类学特征及相关问题 原海兵,赵欣,Yuan Haibing,Zhao Xin

15.鹿皮唐卡的修复 谭士俊,杜华,白云飞,Tan Shijun,Du Hua,Bai Yunfei

16.翁牛特旗发现红山文化时期兽面陶塑 庞昊

17.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正式成立 王大方,马晓丽

18.蒙古国南戈壁省西夏长城与汉受降城有关问题的再探讨 A·A·科瓦列夫,д·额尔德涅巴特尔

1.元宝山哈喇海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es and Archaeology,Chifeng Museum

2.土默特左旗国营苗圃北魏墓清理报告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es and Archaeology

3.通辽市孟家街遗址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Inner Mongolia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es and Archaeology

4.2007年磴口县默勒赫图沟岩画调查报告 赵占魁,Zhao Zhankui

5.翁牛特旗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民间碑刻调查 李俊义,庞昊,Li Junyi,Pang Hao

6.试析东北地区北部与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间的关系 王春雪,赵海龙,陈全家,Wang Chunxue,Zhao Hailong,Chen Quanjia

7.小河西文化聚落形态 索秀芬,李少兵,Suo Xiufen,Li Shaobing

8.浅析辽西地区史前时代的陶窑 陈国庆,张全超,Chen Guoqing,Zhang Quanchao

9.从居室墓和石雕像看兴隆洼文化的祖先崇拜 陈苇,Chen Wei

10.匈奴、鲜卑的人种学研究综述 赵欣,原海兵,Zhao Xin,Yuan Haibing

11.契丹小字《耶律副部署墓志铭》考释 盖之庸,齐晓光,刘凤翥,Ge Zhiyong,Qi Xiaoguang,Liu Fengzhu

12.辽祖州"军"号及附近部分山名考 金永田,Jin Yongtian

13.美岱召旧存契约 苗润华,姚旭,姚桂轩,Miao Runhua,Yao Xu,Yao Guixuan

14.达斡尔族民间节日及其特色 王敏,Wang Min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2

用时尚激活传统——以“非遗”中的中国织绣印染工艺保护为例

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温州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以明孝陵博物馆为例的探讨

论新博物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和谐作用——南通博物苑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体会

试论博物馆作为旅游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长春皇宫博物院为例

博物馆藏品风险管理

浅谈中小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机遇与发展

近代中国生物标本制作掠影

明清时期德化白瓷瓷塑兴盛的背景研究

清宫书画散佚问题研究

考古现场·博物馆·课堂:考古教育的三个阶段

旧石器时代鸵鸟蛋皮串珠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文物图片保护与修复方面的应用研究

浅议新时期博物馆观众教育服务

浅谈文博工作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图门市为例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松原召开

国际博协关于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新进展述评

馆藏考古发掘品的信息分类

博物馆、公众与网站——浅议博物馆网站的功能界定和改进方式

行业博物馆的实践探索——以中国烟草博物馆为例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为例

首都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品展”得失谈

浅议博物馆与旅行社合作的相关问题

浅谈博物馆如何做好有效的文化传播

博物馆针对儿童群体讲解方式的探索

吉林省博物馆事业六十年

试论古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关系——以文献及相关文物为中心资料

以朝鲜古代史早期阶段为中心谈朝鲜通史的认识体系

论洲国是日本统治下的殖民主义政权

勾股定理在考古发掘布方中的应用

关于“北郡开国公章”的印文与断代

江苏南通博物苑古树名木撷要

清代外销瓷中的西方文化因素

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9年年报

2009年中国博物馆学书目

正视现状展望未来推进吉林省博物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吉林省博物馆事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基于游客管理视角的博物馆解说系统构建

国外博物馆经济学研究概述

博物馆社会支持体系刍议

简述博物馆藏品库以及藏品保管系统的规划

吉林西团山文化六十年研究成果概述

从高云家世看高句丽移民

纠误与商榷——兼说朝鲜半岛相关历史

金仁问前三次入唐考——兼与姜维东先生商榷

试论粟末靺鞨族政权建立的因素

辽宁营口地区清代八旗驻防初探

中国敦化日本遗留毒气弹受害人情况调查报告

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战略背景看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修订

长春皇宫博物院公众服务部举办系列活动

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08年报

吉林省蛟河市苏尔哈古人类文化遗址调查

关于陈列展览制作的几个问题

小议博物馆与媒体宣传

浅议如何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免费开放后博物馆如何加强观众接待工作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3

在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中,联结展览与观众的讲解员担负着很重要的责任。尤其是对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如城市博物馆、城市展览馆而言,一方面,城市博物馆以收藏、展示、研究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发展为特征,其充满时代感的展览主题、高科技的展示手段受到观众追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成体系的、珍贵的藏品及其研究,展览无法在有限的参观时间里从深层次上施展对观众的文化影响。因此,城市博物馆讲解必须形成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讲解风格,方能发挥场馆的宣传教育作用。本文以东莞展览馆为例,谈谈自己对城市博物馆讲解风格的一些看法。

一、及时更新,讲解内容与时俱进

城市博物馆的展览紧贴城市发展脉博,展示的是现在和未来,立足于满足观众了解本地区发展情况的要求,因此,其定位决定了展览内容不能一成不变,但囿于政策、经费、人员水平等各种原因,陈列又不可能频繁调整,这就要求讲解员既要扎根展览,又要跳出展览,及时更新讲解内容。

这是与传统博物馆讲解最大的区别,也是城市博物馆生命力之所在。对城市博物馆讲解员来说,更新不能仅仅满足于将各种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数据、新更换的展品资料等零碎内容充实到讲解中,更重要的,是要将自己定位于政策的解读者和政绩的宣讲者,吃透所在地省、市政府的执政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密切关注政策执行情况,及时了解措施实施成效,总结权威文字载体包括上级文件、新闻、政府报告上披露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充实到相关讲解内容当中,根据观众的参观需要,有方向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

这就要求讲解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是讲解员要具有政治敏感性。讲解员要准确表达政府的思路、措施和绩效,必须熟悉掌握历次全省、全市的党代会报告、每年全省、全市的政府工作报告,研究比较历届政府政策的沿续和异同,自觉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确保讲解内容与政府口径一致。二是讲解员要具有现代知识架构。既要了解本地区工业、农业等各行业以及人文的发展历史,还要了解当前的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政府采取的措施、民间存在的意见,更要关注未来的发展规划。三是讲解员要具有调研能力。城市博物馆讲解员不但要勤于收集整理有关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有关资料,还要走进社会进行调研,采访政府决策部门,参观新兴工业园区、著名企业、公司等等,形成自己对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认识。

二、表达准确,讲解宣传客观权威

陈列基本内容表述要完整。讲解的基础是展览,城市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定位于面,即全面展示一个地区的悠久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如东莞展览馆分历史、经济、城建和文化等篇章展示了东莞的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未来的发展图景,因此,讲解员要全方位了解本馆陈列,充分理解各篇章主题的意义、内容的主次安排和相互关联、内容的历史背景和未来延伸,作到对整个展览的内容架构了然在胸,在此基础上,全面地、主次分明地介绍展览内容,特别是重要的历史发展节点、政策措施、重大事件等坚决不能省略,也不能因为迎合观众的参观兴趣而片面解读展览内容。

陈列基本内容表述要准确。首先表现在政策、口号、措施宣讲正确。其次,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状况描述准确。各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数据必须以每年公布的政府统计公报为准,一般不采信网站、新闻媒体上的资料。对观众提出的涉及本地区发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金融危机中的工厂倒闭潮、外资撤离潮等,根据联系市委办、市府办、对外经济贸易局等相关部门了解掌握到的确切情况,客观给予回应。

为了保证讲解内容的准确性,东莞展览馆平时及时根据调整内容更新讲解词,一些时效性很强的内容甚至是“展览未调,讲解先行”。每半年进行一次讲解词全面调整,组织政策研究、展品征集、展示设计及宣传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撰写标准版讲解词,成稿后报馆务会研究讨论,再发给讲解员熟悉掌握,最后由分管馆领导组织讲解员逐个进行全馆试讲,保证了讲解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当然,标准版讲解词只是规定讲解内容,并没有限定讲解的具体方式,比如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各部份之间如何连接等等,仍然由讲解员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从而保证了讲解的共性与个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引导参观,加深展览切身体验

城市博物馆一改传统博物馆只许看不许动的缺憾,通过采用多媒体、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将原来静态的陈列变为动态的展示,大大增强了展览的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讲解员在引导参观时,要避免一是过度强化这些设备的效用,误导观众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二是不示范操作,弱化展示方式的解读作用。如东莞展览馆用“外国人的一天”互动设备,展示了东莞发达的制造业,讲解员讲解时,可以用脚踩住地上时钟表盘上的任一时点,同时指示观众观看正前方的投影照片,告诉大家此时外国人正在使用东莞制造的什么产品,针对观众的好奇心,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简单揭示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展示理念,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加深对展览的认识和理解。

在文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讲解工作者对讲解艺术孜孜以求,不断汲取新理念,适应新形势,讲解风格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讲解已逐渐成为精品展览不可或缺的部份,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潮流中正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4

浓浓

学  号

   12345678

二级学院

学院

专  业

   级    班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

(根据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填写)

   2019年 9月 2日起至 2020年 5月 10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学院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背景和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耳熟能详的地标性传统文化景点,成功转型为一代超级文化类大IP,成为国内外博物馆争相学习的典范。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到2019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年营收在2017年就已达15亿元。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故宫“年轻化”,文创的创造性开发和新媒体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故宫的成功并未带动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腾飞,文创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从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的成功方法,从研发,新媒体平台与营销渠道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模式。文内除分析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外,还分部分展示了故宫品牌的营造 ,包括故宫系列APP,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博物馆内文物知识的传播,而且丰满了故宫亲和的形象;“故宫六子”的拟人化推广,不仅与古代文化相对应,而且极受观众喜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及预期进度: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活动策划、视频资料,然后到故宫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故宫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方案: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故宫文创产品开发情况,包括开发理念、模式和特性;第二部分研究故宫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包括故宫系列APP和故宫线上商铺;第三部分则是分析故宫文创品牌的跨界合作。

预期进度:

1、2019年7月1日-5日: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议,安排指导老师;

2、2019年7月6日-9月1日(暑假):选择研究范围,酝酿选题;

3、2019年9月2日-11月24日:定题,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书;

4、2019年11月25日-2020年5月4日: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定稿、提交;

5、2019年12月23日-29日: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6、2020年5月4日-5月10日: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

7、2020年5月11日-15日:小组答辩;

8、2020年5月15日-17日:大组答辩;

9、2020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工作建档、总结、评优等工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春晖,范文静.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4):37-41.

[2]石珺婷.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9(08):10-11.

[3]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04):169-176.

[4]宋云飞,张云笛.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124-126+137.

[5] 王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 设计,2019,32(11):142-145.

[6]陈子焓,王晨奇,刘珈莉,刘倩.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分析——以故宫出品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0):78-80+90.

[7]王威娜.新媒体重塑旧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创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2):89-96.

[8]史灵歌,孙子惠.社交媒体时代故宫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25.

[9] 何依宁. 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的品牌文化传播路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04):54-56.

[10]刘东昂.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07-108.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研究意义、创新点、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5

浓浓

学  号

   12345678

二级学院

学院

专  业

   级    班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

(根据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填写)

   2019年 9月 2日起至 2020年 5月 10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学院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背景和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耳熟能详的地标性传统文化景点,成功转型为一代超级文化类大IP,成为国内外博物馆争相学习的典范。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到2019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年营收在2017年就已达15亿元。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故宫“年轻化”,文创的创造性开发和新媒体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故宫的成功并未带动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腾飞,文创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从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的成功方法,从研发,新媒体平台与营销渠道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模式。文内除分析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外,还分部分展示了故宫品牌的营造 ,包括故宫系列APP,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博物馆内文物知识的传播,而且丰满了故宫亲和的形象;“故宫六子”的拟人化推广,不仅与古代文化相对应,而且极受观众喜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及预期进度: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活动策划、视频资料,然后到故宫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故宫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方案: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故宫文创产品开发情况,包括开发理念、模式和特性;第二部分研究故宫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包括故宫系列APP和故宫线上商铺;第三部分则是分析故宫文创品牌的跨界合作。

预期进度:

1、2019年7月1日-5日: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议,安排指导老师;

2、2019年7月6日-9月1日(暑假):选择研究范围,酝酿选题;

3、2019年9月2日-11月24日:定题,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书;

4、2019年11月25日-2020年5月4日: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定稿、提交;

5、2019年12月23日-29日: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6、2020年5月4日-5月10日: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

7、2020年5月11日-15日:小组答辩;

8、2020年5月15日-17日:大组答辩;

9、2020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工作建档、总结、评优等工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春晖,范文静.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4):37-41.

[2]石珺婷.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9(08):10-11.

[3]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04):169-176.

[4]宋云飞,张云笛.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124-126+137.

[5] 王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 设计,2019,32(11):142-145.

[6]陈子焓,王晨奇,刘珈莉,刘倩.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分析——以故宫出品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0):78-80+90.

[7]王威娜.新媒体重塑旧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创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2):89-96.

[8]史灵歌,孙子惠.社交媒体时代故宫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25.

[9] 何依宁. 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的品牌文化传播路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04):54-56.

[10]刘东昂.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07-108.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研究意义、创新点、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6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任务。

第三条参加职称外(汉)语考试,成绩达到自治区职称主管部门公布的合格标准。

第四条参加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达到自治区职称主管部门公布的合格标准。

第五条参加文物博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继续教育合格证书。

第六条研究馆员任职资格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副研究馆员任职资格五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

1、具有本专业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学术上造诣很深,是自治区内文博专业学科带头人。

2、对本专业某一领域的科研工作,有独特的见解,取得过重要科研成果,任现职以来,在部级专业刊物上发表过四篇以上本专业高水平的论文,或出版过两部高水平的专著。

3、能指导大型博物馆陈列的总体设计或科研工作,在培养科研人才方面成绩显著,对文物博物专业有重大的贡献。

第七条副研究馆员任职资格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前大专毕业生;或期间大学普通班毕业生;或在地、州(不舍乌鲁木齐地区)及以下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的大专学历人员;或在县以下(含县及县级市行政区划)和三类地区中专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25年以上人员,取得馆员任职资格五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

1、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某一学术或技术领域有专门研究,任现职以来,在省级或以上出版社出版过水平较高的专著,或在省级及以上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三篇以上有较高理论水平的论文。

2、对文博专业的陈列、考古、科研、保管、鉴定、技术等业务中的某些重大问题有较深的研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撰写具有较高水平的业务工作报告,成绩显著;从事陈列工作的,能主持制定并完成重要的陈列设计,提出并解决博物馆陈列中的重大课题;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的,能主持完成重要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制作项目,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能,能解决本专业技术上某些关键问题;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能主持制定重大文物项目的保护计划并付诸实施,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能主持重要的考古发掘勘查工作,整理编写具有较高水平的调查、发掘报告;从事文物鉴定的,对某种文物有很高的鉴定水平,能解决文物鉴定中较重大的疑难问题,并被同行所公认;从事文物保管的,对文物的科学管理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某些文物有较高鉴别能力,能提出并解决重要文物收藏单位科学管理工作的问题和方案,并有明显成绩;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能主持制定古代建筑的维修方案,并付诸实施,有丰富的古代建筑维修经验,能解决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3、能够培养、指导中级研究人员进行专题研究,或能组织指导中级业务人员进行陈列设计、文物保护、考古发掘、文物鉴定、科研、保管、技术制作等业务活动,以及指导业务总结、报告编写和资料整理工作。

(三)"破格"条件对不符合晋升副研究馆员条件中规定的学历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其业绩符合下列五条中的三条,且经三位副高级以上同行专家对其任现职以来的业绩成果审查评估,可"破格"推荐、评审副研究馆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获得国家三等以上奖,或自治区、省、部级二等以上奖的本专业项目的主要贡献者。

2、在国际性或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三篇以上水平较高的学术论文并被收入会议论文集;或在部级报刊上发表过本专业学术论文三篇以上;或在自治区(省)级报刊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四篇以上。

3、在文物保护、维修、考古调查、发掘、博物馆或文物征集、鉴定等工作中贡献突出,有一定影响,经同行专家评议公认取得显著成绩者。

4、正式出版过本专业专著,或专业性强、学术价值高的译著或合著中的主要执笔者。

5、获得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自治区优秀专家。

第八条馆员任职资格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大学本科、专科毕业取得助理馆员职务任职资格四年以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二十年以上,并取得助理馆员职务任职资格五年以上。

(二)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

1、具有本专业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工作态度严谨,具有独立进行科研和技术工作的能力,任现职以来,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过二篇以上论文或调查、发掘报告等。

2、有独立完成专业工作的能力,能提出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做计划、解决业务工作中的课题。从事博物馆陈列工作的,能独立从事一个历史时期的陈列设计工作,熟练地完成所承担的设计任务,,能解决陈列业务中的课题;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能严格按照科学操作规程,独立进行古墓葬的发掘和古遗址的试掘工作,较好地掌握文物调查、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编写工作;从事保管工作的,对文物保管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分管的文物有一定的鉴别、登记能力,较好地掌握文物科学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能解决保管工作中的问题,具有独立工作能力;从事文物鉴定工作的,对某一种古代文物有一定的鉴定水平,能熟练掌握某一类文物的产生、发展历史及流派和特征,在日常工作中具有独立进行文物鉴定的能力;从事讲解工作的,能了解中国通史的一般历史知识,或对某段历史和某一领域专门知识有较深了解,有比较丰富的讲解工作经验和技巧,对已陈列出的文物和陈列意图有较清楚的了解,能对不同观众进行准确、生动、深入浅出的讲解,能编写有一定水平的讲解词或业务总结;从事科学实验工作的,能独立完成较重要的科学实验和技术制作项目,具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解决本专业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对古代建筑能写出法式勘查报告,提出工程基本预算,完成设计、测绘和施工管理,能解决维修工程中比较复杂的问题。

3、能组织、指导初级专业人员完成分管范围内的业务工作。

(三)"破格"条件

不符合晋升馆员条件中规定的学历条件,但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业绩符合下列五条中的三条,且经三位高、中级以上同行专家对其任现职以来的业绩成果审查评估,可"破格"推荐、评审馆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获得自治区、省、部级等级奖,或地、州、市、厅(局)级二等以上奖的本专业项目的主要贡献者。

2、在部级报刊上发表过二篇以上专业学术论文,或在自治区(省)级报刊上发表过三篇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或地、州、市级报刊上发表过四篇以上本专业论文。

3、在文物保护、维修、考古调查、发掘、博物馆和文物征集、鉴定等工作中,能独立承担并完成一般课题者。

4、在地、州、市文博工作中属业务骨干,专业技术水平较高,能独立解决工作中有一定难度的专业问题。

5、地、州、市、厅(局)批准的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

第九条助理馆员任职资格条件

(一)学历、资历条件

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经单位考核合格;大学专科毕业担任文博管理员二年以上;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担任文博管理员四年以上者。

(二)学识水。平、工作业绩条件

1、具有中国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古代文物或近代文物的基础知识,从事博物馆工作的应初步掌握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和文物征集、保管、整理研究基本知识和方法;从事考古工作的,要具有中国考古学基础知识并初步掌握田野考古的方法;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除具有文物学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具有古代建筑、地质、化学等基础知识。

2、在有经验的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能从事科研工作,能够写出一般的科学论文或调查报告;从事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应能草拟陈列设计方案;从事田野考古工作的,应能写出一般的清理发掘间报;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能协助完成测绘、设计等基础工作。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文物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为动力,围绕“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总体工作框架,在新的历史起点奋力推进首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一、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继续发挥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强化党员学习教育,推动“五强”党支部建设,深化党支部“三个一”和“青年党员作主讲”活动。

(二)认真贯彻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继续开展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扎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首都文博领域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文物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文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认真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十四五”时期首都文博事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科学编制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细致擘画新蓝图,奋力开启新征程。

(四)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文物修缮或保养工作。积极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活动。围绕革命文物、红色展览、文化名人等主题策划推出系列宣传。精选馆藏10种珍贵革命图书文物开展科研及展示活动。

(五)更好地发掘、阐释北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目标,围绕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农业起源、城市考古、皇家建筑考古等研究方向,加强北京考古重点课题培育和科研能力建设,将北京地区古代文明牢固嵌入中华文明坐标体系。

(六)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落实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基层党组织书记季度点评会制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化监督式调研,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持续纠正“四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巡视整改,突出重点强化内部监察审计,加强结果运用。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二、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

(七)推进文物法治建设。积极配合国家文物局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开展的相关工作。推动颁布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及牵头部门的工作要求,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包括证照分离、推行告知承诺制等改革工作。

(八)促进文物合理利用。指导编制海淀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制定文物建筑合理适度利用导则,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进一步完善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以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为抓手,以博物馆文创试点单位文创开发工作为突破口,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深圳文博会等重点展会为契机,推动全市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

(九)强化基建考古制度建设。编制《北京市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经费预算定额管理办法(试行)》。研究扩大考古调查勘探赋权试点范围。

(十)深化文物资源资产保护管理。推进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政策研究。组织开展北京市第二批地下文物监测区划定工作,组织完成第十批十一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并报市政府公布,积极推进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协同信息平台。组织完成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并报市政府核定公布。开展北京地区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成果复核。做好北京石窟寺专项调查。持续推动行业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

(十一)加强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统筹。编制博物馆之城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编制印发《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意见》,加强与资源单位的对接,激发社会力量办馆热情,推动新建博物馆在北京备案。

(十二)加强文博机构队伍建设。按照全市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完成局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科学调配领导班子成员。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完善“选育管用”机制。加大文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围绕重点业务,开展分层次分类别专业化培训。研究制定《北京市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人员职称改革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机制。强化干部“四力”教育,持续举办局系统干部写作培训班,开展文博大调研。

三、提升文物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管理效能

(十三)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重点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和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做实中轴线申遗保护管理机构并充实人员。争取开展“上游程序”合作,基本完成中轴线申遗文本,同步修订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加快中轴线沿线文物腾退和环境整治,提升遗产环境风貌。加强老城和中轴线遗产价值与保护研究。加强老城文物修缮保护,实施正阳门箭楼、钟楼等文物保护工程。举办中轴线保护学术研讨活动。摄制中轴线宣传片及策划同主题双语专刊。

(十四)统筹推进三条文化带建设。建立健全三条文化带协同工作机制,规范议事规则,有效发挥牵头单位的统领协调作用。统筹落实三条文化带年度折子工程,协同推进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公布《长城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指导编制完成居庸路等4个文化精华展示核心组团规划;重点推进首都博物馆东馆、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和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实施万寿寺斋堂、箭扣长城四期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和长城抢险加固项目;开展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二期建设,推进琉璃河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和考古研究工作,提升圆明园遗址考古与展示水平,推进上宅遗址保护规划编制报审;组织筹备北京长城文化节、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以及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活动,积极参与中国(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

(十五)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组织实施北京地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专项调查,编制保护修缮五年行动计划。指导推进管理使用单位启动天安门、双清别墅等重点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革命文物工作,公布第一批北京地区革命文物名录,完成2016年以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修缮工程检查。总结北京地区革命旧址保护利用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做好革命旧址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推介工作。

(十六)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以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资格管理为抓手,加强文物保护行业管理,做好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数据库和在线管理系统的信息初核工作,加强资质管理,引导行业有序发展。研究文物保护工程全流程管理监管措施,加强对文物保护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验收管理的监管力度。研究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制度设计。

(十七)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完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推动建立北京地区世界遗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世界遗产监测工作,指导完成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第三轮定期报告和遗产监测年度报告上报工作。

(十八)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效能。结合教育部《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推进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项目。深入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开展传统节假日活动,指导博物馆提供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举办“文博纵横”公众讲堂,提供形式灵活多样的文化讲座。提高博物馆延时开放的文化吸引力,探索提升博物馆夜场文化活动效能,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延时开放或推出夜场活动。

(十九)繁荣文物艺术品市场。初步建立全市文物经营企业信用信息记录档案,探索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完善文物拍卖会监拍工作机制,研究网络文物拍卖监管方式,逐步完善与相关部门的文物市场联合监管机制。支持国内领先的文物拍卖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编制持续推进全球知名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规划。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文物进境关税政策调整,鼓励海外文物回流。

(二十)深化文博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积极配合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行动计划,保障做好北京-首尔混委会工作。精心组织筹备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第19届大会及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工作。配合召开“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加强北京中轴线宣传和活动策划。

(二十一)强化文物安全管理。实施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公告制度。启动市级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全市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抓好3个局属单位微型消防站试点建设。修订《北京市文物局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推动局系统对外开放单位完成“雪亮工程”建设工作。健全完善与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关于文物安全监督执法工作对接机制。

四、增强文物工作支撑保障能力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8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于日前同时三份报告,分别对全球城市、中国各省区市以及上海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作出了评估。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

而在“十二五”期间率先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也规定了自己的公共文化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相适应,与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相适应,实现全市公共文化的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

“上海正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我们尝试用全球标杆来衡量上海的高度。”主持报告的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逊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

愿景之下尚存努力空间

据孙逊介绍,本次报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权威资料,将数据解析转化为对“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享受”等几大维度的具体要求,并下设诸如人均文化事业费、博物馆机构数、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等指标进行具体分析。在全国的报告中,还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计算出了中国31个省区市和21个全球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指数及其排序。

报告显示,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指数上看,上海连续两年以全国唯一超过90分的成绩居首,并一直保持大幅领先于其他30个省区市20%左右的优势。

其中,上海在“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享受”三项中得分均超过了90分。

报告还对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状况作了单独比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指数的得分上,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分列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和第17位。

而在课题组选取的包括巴黎、伦敦、纽约等在内的21个全球城市中,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总指数排名列第12位,低于平均值,与第一名的巴黎相差34.13分。

在一些二级指标上,上海的表现喜忧参半。2013年,上海的剧院文化演出数达8.49万场,居21个全球城市之首,电影院数、每十万人口书店数、文化及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数等指标居第二位。但上海目前仅有25个公共图书馆,与新加坡并列第20位,比排在首位的伦敦少了358个。而每十万人口拥有的公共图书馆数量,上海仅为0.11个,排名最末。

“在新兴的全球城市中,上海的排名靠前,但与老牌全球城市相比,有不少差距。这说明上海在构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愿景之下尚存一定的努力空间。”孙逊说。

亮点:公共文化投入高

“上海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最大的亮点就是公共文化投入高。”孙逊说。

在公共文化投入综合指数上,上海市的总量排名为全国第三,人均排名第一。以2013年人均文化事业费为例,全国平均为44.60元,上海为120.6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全国平均为0.40%,上海为0.6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报告显示,在与投入相对应的产出方面,上海同样表现亮眼。在代表公共文化产出的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享受三个指标中,上海的人均排名都居全国首位。

“根据我们的观察,上海在公共文化活动方面尤为突出。公共文化活动指数得分位居全国第一。”孙逊说。

据统计,2013年,上海市群众文化机构组织的文艺活动次数为32762次。但报告也指出,相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所取得的成效而言,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产出的绩效指数比较低,总量排名仅为全国第24位,人均排名第17位。

真特色在于文化原创能力

在上海与全球城市的比较中,有一组数字引起了孙逊团队的格外关注――在博物馆数量上,上海为90家,在全球21个城市中处于中游水平,而在博物馆的参观人次上,上海为1633.1万人次,仅高于北京和约翰内斯堡,列倒数第三。

“这说明上海的博物馆数量虽然多,但是吸引力不够,民众对博物馆的享受度并不高。”孙逊分析说。根据他们的统计,上海市的博物馆参观人数主要是靠上海博物馆拉动的。而相当一部分的行业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往往门可罗雀。

孙逊所在的上海师范大学就建有一所校内博物馆,主要展品是陶瓷。据博物馆的负责人向本刊记者介绍,这所博物馆一年的参观人数约为6000人次,其中绝大部分是校内学生以及周边社区的居民。缺乏特色及重量级的展品正是这座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重要原因。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注重博物馆的内涵建设,做出特色,要有吸引人的展品。这样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和市民的享受值才能同步增长。”孙逊说。

而在上海作家葛红兵看来,上海的公共文化基础很好,“众多博物馆、展览馆和艺术馆等硬件设施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在文化原创能力方面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以冰岛的雷克雅未克为例,其国民阅读和读写能力非常优秀,这使得他们在公共文化方面无论是艺术产业消费还是文学教育、公共文化节目的欣赏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

郊区与中心城区的落差

对于上海17个区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现建设情况,报告也进行了数据分析。

在总指数的排名上,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浦东新区、黄浦区、长宁区、徐汇区和普陀区。后五位分别为松江区、奉贤区、静安区、崇明区和金山区。

从公共文化机构、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享受等具体指标看,郊区与中心城区的差距基本都在10%以上,个别郊区(县)得分连中心城区的一半都不到。

“这说明与其他很多国内城市一样,上海郊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服务水平等与中心城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孙逊说。

2014年初,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曾对远郊区县特别是大型居住社区和人口导入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9

关键词: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

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日趋一体化,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加大了资金投入,相应的政策、法规也日渐成熟,给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创造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发文创产品势必成为博物馆适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1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势头良好,但因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1.1经费紧张、经验缺乏、政策不完善博物馆经费只够维持日常运营,开发文创产品明显资金匮乏;在日常运营中,与市场接触机会较少,导致缺乏营销经验;国家对文创产品开发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完善,不利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支持。

1.2博物馆特色不明显,产品开发缺乏创意文创产品缺乏博物馆特色,如有些产品只是把书画作品或者文物的图案直接印制在丝巾、抱枕、T恤、文具用品、茶具等物品上;有些产品只是对文物实体模拟复制;有些产品与旅游纪念品十分相似,缺乏好的创意[1]。

1.3品种雷同,缺乏新鲜感耳机、调味罐、U盘、纸扇、香炉、书签、雨伞、杯子等相似产品屡见不鲜,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就失去了文创产品该有的吸引力。

1.4优良产品匮乏,价格两极分化缺乏价格适中、品质优良、可带走的文创产品。低档产品制作粗糙,不够精美,很难激发观众的购买欲;高档产品虽工艺讲究但价格昂贵,令观众叹为观止,限制了产品的营销和推广。另外,文创产品开发的产品结构有待优化、调整,在创意、设计、制作、生产、宣传、营销、服务等一系列环节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博物馆实现文创产品的产业化任重而道远。

2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具体对策

文创产品的开发应把握住以下几个关键点:以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为中心,一切工作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发文创产品;组建一个富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意团队;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建立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市场嗅觉敏锐、擅长经营管理的综合型人才队伍;在产业链条上,注重完整性,遵循共赢共荣的原则选择合作企业。具体的实施对策如下:

2.1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宏观体制改革为促进文创产业产业化、规模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需出台更加明确的宏观政策及详细的法律条文,具体包含出资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利润分配问题、企业合作问题、税收减免问题等。

2.2建立有效的开发模式,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文创产品的开发是一项冗长、繁杂的工作,从产品定位开始到提出设计思想到正式投入生产直到销售,整个过程会经历很多阶段,持续时间长、涉及面较广,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开展工作,具体包括调查研究、确定开发品种、提出设计思想、初级打样试制、进一步调整、确认生产、投入销售,只有这些环节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才能顺利、协调的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工作[2]。成功开发出新产品的关键是缩短开发周期,建立有效的开发模式,这样不仅能节省新产品开发的时间成本,还能节省资金成本。

2.2.1文创产品开发前期进行全面、缜密的调查研究制定文创产品开发任务往往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开发人员只有通过真实、全面的调查研究报告才能制定正确的产品开发计划,提高开发的成功率,避免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因素而中途终止,或者产品开发出来却不被市场认可。充分的市场调查可为后续的一系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消费者进行调查随访:从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出发,收集目标消费者的信息(文化层次、年龄层次等),分析其需求和构成比例,以此来选择并确定新产品开发的种类。第二,深入了解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具体情况:时刻关注消费市场的流行趋势,并深入了解同类产品的具体情况(产品材质、销售渠道等),搜集相关资料,参加展会,可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场、激发设计灵感,同时可对市场预期做充分了解。第三,调查产品实现生产的可行性:调查需要考虑新产品的材质、生产工艺等能否达到;核实要合作的生产商是否要求起定量;预估开发新产品大概的成本。

2.2.2加强沟通,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做出详细有效的调查报告,不仅要搜集大量市场信息,还需要博物馆内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可组织一个项目小组,成员来自生产计划、市场评估、设计、生产、工艺等职能部门,及时为开发设计人员和决策者提供相关参考数据和信息[3]。

2.3多方位开拓发展销售渠道第一,尝试与企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合作来推广产品,拓宽销售范围。这些机构一般因商务需求需要经常采购商务礼品,营销人员可向这类客户群推广产品,相信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产品的销量。第二,密切关注行业类相关展会并积极参与,把握机会推广产品。第三,博物馆的很多形象资源具有发展成形象品牌的潜力,我们应积极挖掘品牌潜力,并进行合理规划,提升其品牌价值。当品牌具有了一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即可进行品牌授权,不再是通过卖一件或者几件产品来获得收益,而是通过授权来获得更好的收益。

总之,完善的政策法规加上有效的开发模式和多方位的销售渠道,只有这三个方面均良好运转才能确保文创产品开发具有长久生命力。对于消费者而言,将文创产品带回家,不仅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还丰富了博物馆经验;对于博物馆而言,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发挥了其更大的功能,提升了社会影响力,真正做到了文化资源的有效传递。

参考文献:

[1]张尧.基于博物馆资源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5.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10

2005年6月,十分期待和杰斯特龙交流生态博物馆建设问题的人类学专家方李莉参加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成暨国际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但非常遗憾没有见到他。2005年,杰斯特龙在俄罗斯考察时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对于生活在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的人们来说,他们非常感激杰斯特龙,在生态博物馆里立下了一块黑色石碑,刻上了杰斯特龙的头像,对他表达了古老的敬意。

2011年,距离生态博物馆引入中国已经有16年了,当初的欢欣鼓舞演变成今日的萧条落寞。对当地人来说,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只是一个生活以外的世界。他们的文化地图正在断裂与重构,未来命运或许并不乐观。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标本,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了避免“后人可为前人哀,再后人复为后人哀”。

1995年的发现

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国内外学者都在苦苦思考着,并进行各种大胆的试验。生态博物馆便是因为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而成为现实。

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诞生于法国,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博物馆的概念。生态博物馆没有围墙,而是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文化遗产留存的区域,并引入社区居民参与管理,同时寻求文化遗产在未来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世界流行的文化保护形式。

中国人到西方考察后,便决心将这一先进的模式引入国内。

于是,梭嘎凭借保存完好的民族文化有幸获得了建立生态博物馆的资格,成为亚洲第一。

1995年以前的梭嘎隐匿在乌蒙山腹地,共有4000多人。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受外界的影响非常少,原住民没有一个人懂汉语,就连都没有波及到梭嘎。世居于此的苗族人仍然延续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诸如婚恋、丧葬和祭祀礼仪,以及刻竹记事的传统。过去,无论男女头上都戴角,是为民族象征,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长角苗。

对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来说,总有几个时间点显得格外重要。

1995年春天,被誉为“中国生态博物馆之父”的胡朝相随同挪威学者杰斯特龙发现了藏在深山密林里的“世外桃源”――梭嘎。在随后的考察报告中,他们评价梭嘎村寨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保存在一种比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是一个难得的、活生生的文化整体,全世界都找不到,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考察报告得到了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的认可,贵州当地政府也表现出了极大热情,建立生态博物馆势在必行。

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在现在看来都具有很高的规格,其为中国政府和挪威政府共同建设的文化交流项目。1997年10月,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签署了《关于中国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正式开始筹建。根据协议,挪威政府为此项工程提供无偿援助80万元人民币。

1998年10月31日,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当时国内外媒体对这一文化项目寄予了厚望。挪威政府官员多次到贵州实地考察,随后又支援建立了花溪镇山、锦屏隆里、黎平堂安三座生态博物馆。

2005年6月,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建成暨国际学术论坛在贵阳举办,专家云集,总结经验并提出问题。随着挪威政府与中国政府合作的文化项目的结束,挪威政府停止支援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资金来源大大减少,贵州生态博物馆被迫踏上了自我发展之路。

一次失败的尝试?

2005年,已经有媒体关注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的生存困境,并解析得与失。

2006年,学者摩罗发表博文《主流的力量》,对梭嘎村寨发生的变化感到忧心忡忡,“这里究竟丧失了什么,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盘点。”

2011年,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更加萧条落寞。据本刊记者了解,馆长也没有太多时间到偏远的梭嘎任职,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并没有任何改变。

很多人认为杰斯特龙无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为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约法三章:一、强调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他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他们有权利对自己的文化做出解释;二、当旅游业的发展与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旅游业应该服从文化,而短期的伤害文化的经济行为应该得到制止;三、生态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这就是中挪专家一致认同的“六枝原则”。

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建成后,梭嘎通电并引进了电视,修建了柏油路,安装了自来水,修建了希望小学,并对寨子里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民居进行重点保护。生态博物馆确实改善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这也使当地人看到博物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据本刊记者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生态博物馆带来的好处。前任馆长徐美陵说:“政府为他们修建了新寨,让许多人从山上搬了下来,又把老寨中的一些房子重新修建了,本来是好事,但也造成了矛盾。有些没有住上新房的不高兴了,没住上新房,旧房又没改造的就更不高兴了。以前各寨每家贫富都差不多,但由于新寨的建立,大家有了区别。”

至于杰斯特龙强调的“社区居民是文化的主人”的期望则成为了一种空想。在当地人的眼里,他们不知道生态博物馆是怎么回事,更没有参与生态博物馆的管理。政府和学者成了他们的文化人。

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潘守永告诉本刊记者,按照最初制定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原则,村民只是参与政府领导的生态博物馆建设,而在生态博物馆建设完成之后,政府仍是生态博物馆的所有者,村民对于生态博物馆并没有话语权。他们会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公家的,他们是在为政府看管场地,并没有博物馆主人的意识。

“在生态博物馆里面,也有文化自觉心很强的人。熊光富是博物馆的义工,在技校读过书,比较有见识,受现代文明影响很深,对自己的长角苗背景很自信,自觉收集长角苗文化方面的资料。”正在梭嘎做田野调查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方汀告诉本刊记者,但这样人并不多见。

把生态博物馆当作旅游景点来开发未尝不是拯救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的办法。前任馆长徐美陵在2005年曾十分悲观地表示,梭嘎要么成为一个热热闹闹的旅游景点,要么就无疾而终,成为一个形式上的生态博物馆。事实似乎正如徐美陵所言,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并没有成功开发旅游。许多投资商有在梭嘎投资的意向,但最后都没有成为现实的文化项目。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也吸引了一些外来参观者,但人数有限。

本刊记者通过了解得知,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由政府一手包办,挪威政府退出后,意味着国外援助资金断了。“国外的生态博物馆是在政府持续支撑下维系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汪欣告诉本刊记者,“我也很疑惑,为什么在国外可以成功,在国内实践却很艰难,是不是生态博物馆只有在发达的地区才能成功?但中国最需要保护的和最具有保护价值的,其实多数在少数民族地区。”

欧洲经验中国化

2011年8月23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生态(社区)博物馆研讨会在福州召开,就生态(社区)博物馆理念的认知、各地的实践进行了研讨交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之路。

而新一轮的实践已经开始,研讨会上命名了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博物馆、安徽省屯溪老街社区博物馆等5个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潘守永告诉本刊记者,浙江安吉生态博物馆是我国生态博物馆理念在东部地区的第一次实践。自2009年起,浙江安吉结合自身文化资源,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引入生态博物馆理念,建立了以安吉县博物馆为中心,包括竹文化展示馆、茶文化展示馆等12个分馆在内的生态博物馆群,得到了业界的肯定。

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有十余年,从西部逐渐扩展至东中部地区,从专注于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扩展至关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其中的成败与得失,都被一五一十记录在历史的档案里。

博物馆调研报告例11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是人类社会进步和自然变迁的一种见证。博物馆的文物收藏、教育、科学研究三大传统功能对传承文明、教育大众、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在三大传统功能之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开始逐步培训其旅游的功能。随着全国范围内博物馆免费政策的实施,博物馆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的同时,也迎来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

本文以德阳市的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和问卷发放的方式,对其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试图通过本研究,对德阳市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一、三星堆博物馆简介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的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鸭子河畔,南距省会成都约40公里,是我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馆区占地530亩,展馆面积11000平方米。博物馆融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职能于一体,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内出土的极富古蜀地方特色的珍贵文物。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和 AAAA 级旅游景区,成功发行了“三星堆邮票”和“三星堆金银纪念币”。2012年,三星堆博物馆接待游客70.4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175.3万元,极大的带动了广汉市旅游业的发展。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中,三星堆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发展的十大精品旅游区之一,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将旅游列入全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这为三星堆古遗址文化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战略发展机遇,也为加快该区域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综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三星堆博物馆调查及分析

课题组采用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三星堆博物馆的总收入、接待人数、客源市场、游客文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得到了以下结论。

(一)三星堆博物馆总体经营状况

由表1、图1、图2可知,从2009年到2012年,三星堆博物馆的旅游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次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状态。其中2009年、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2.7%、25.3%,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分别为38.2%、61.7%;2011年出现负增长,旅游总收入增长率为-1.95%,旅游总人次增长率为-1.3%;截止到2012年,旅游发展势头有所回升,增长率均超过15%。

(二)三星堆博物馆的游客特征分析

1、省内客源比重较大,市场集中程度较高。

通过课题组对三星堆博物馆游客人数的抽样分析发现,在2012年,本省客源占总游客的比重为56.73%。前5位客源市场分别为四川、广东、上海、北京、重庆,其游客人数占游览博物馆游客总数的81.53%。同时外省客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北、华东和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等省。

2、游客年龄分布较广,教育水平较高

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旅游的游客以15—25、35—45、55—65这三个年龄段为主,比例占游客总人数比例的88.75%,这些游客是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参观的主体。15—25、35—45这两个年龄段的游客对于增长知识、教育子女有着很大的需求,而55—65这一年龄段的游客则对文物鉴赏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其中游客受教育的水平普遍较高,有55.78%的游客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

3、游客获取信息的来源较窄

课题组通过实地访问发现,来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游客多是受到他人推荐才得以知晓博物馆“值得一看”,这部分游客占到游客总数的48.93%,其余有33.75%是通过广告、新闻媒体推荐、网络推荐等方式选择到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通过旅行社推荐来旅游的游客不到2.35%。这就表明了三星堆博物馆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大,营销的措施也有限。

4、游客参观动机单一

课题组研究发现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主要是因为对历史文化游兴趣,其目的多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见识,以此为动机的游客占到了总人数的59.72%,另外也有35.83%的游客已是多次参观博物馆,再次前来的目的是陪同家人和亲友一起参观,只有1.59%的游客来博物馆的目的是使用博物馆的设施和休闲空间。

(三)三星堆博物馆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游客认知存在偏差

三星堆博物馆是三星堆遗址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星堆遗址旅游区是及博物馆游览、园林游览、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课题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游客只在遗址区的园林游玩,真正进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却寥寥无几。许多游客对于博物馆有一种敬畏的认知,认为如果进入博物馆却没有导游讲解或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储备,就不会真正了解展览文物的主题与内涵。也有一些游客认为参观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行为,相对于花钱买了门票浏览完后心中的不明不白,在遗址区的园林中休闲放松更显自在休闲。

2、博物馆旅游促销力度不够

三星堆博物馆所展的文物曾十余次出国展览,并激发了国内外数百专家的研究热忱,参观者均惊为“天人”,这都说明三星堆博物馆是深具旅游发展潜力的。但是课题组在调查中却发现到游览三星堆博物馆的大多为本省游客,其知晓三星堆的渠道也多为朋友推荐或介绍,鲜有自发前往游览的游客,而在广汉市的各大宾馆、车站这种游客聚集的地方也基本上看不到免费供游客取阅的宣传小册子。也就是说,这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在业界评价很高的古蜀文明遗产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影响力,因此,加强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宣传促销工作是当务之急。

3、展馆面积不足、展示形式单一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量大而且制作工艺高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但是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现在博物馆的展馆面积为4000M2,相对于同类的金沙博物馆的7588 M2的展馆,其基本的陈列需要远远不能满足,这就是博物馆不得不将大量的珍贵文物长期深藏于库,不得同游客见面,造成了极大的文物资源浪费。同时课题组也发现,三星堆博物馆的藏品展示主要以静态展示为主,与之所匹配的文字解说也不够详细,并极少使用数字虚拟技术技术模拟展示,这样许多游客再游览完后多少会产生“懵懂”的感觉,这也是三星堆博物馆游客重复游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对策

三星堆遗址旅游作为德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德阳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区域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有着长远的影响。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三星堆博物馆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促进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从而带动区域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研究游客心理,设计经典旅游产品

游览三星堆博物馆的游客,许多都具有文物赏鉴、增长知识和教育子女这样的需求,纯粹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博物馆旅游并未为广大游客所熟悉和接受,因此,研究游客心理并针对不同的游客设计不同旅游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星堆博物馆可以在博物馆游览与遗址区内的观光景点的路线方面进行设计和搭配。在博物馆旅游参观和在遗址区休闲观光是动静的结合方式,在线路的设计上,要吸引游客在参观游览了遗址区(博物馆)后能有兴趣继续到博物馆(遗址区)进行浏览参观,使游客在放松心情亲近自然的同时又能得到精神的享受和知识的增长。

(二)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博物馆的宣传

三星堆博物馆展品丰富,类型多样,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三星堆博物馆需制定综合的市场营销战略,和成熟的营销团队合作,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举办主题节庆等方式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完善宣传影片、广告、书籍等宣传资料,并加强同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知名媒体的合作,来提升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开辟传统和新兴的销售渠道,推出针对不同客源市场和不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有计划的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吸引民间资金,组织主题民间节庆活动和宣传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青铜文化优秀项目。

(三)加强创新力度,丰富展览方式

三星堆博物馆可以通过创新展览的表现手法、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式来改变现有的“隔着玻璃看,耳听旁人讲”的传统平面、静态的展览方式。应跟随现代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新变化,重视高新科技在陈列手段中的运用,应用现代的声、光、电等手法和信息多媒体等技术,丰富展览的方式。并缩短展品、藏品的展示周期,多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展览,保持展览陈列的灵活性和新鲜感。同时还可以提高展览的互动性,通过情景模拟、观众参与等多种形式,是展览陈列剧情化、场景化、立体化,以提高游客的参观激情,以达到游客多次参观的目的。

四、结语

在西方,博物馆旅游是民众常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但在我国博物馆旅游却仅处在起步状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休闲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飞速的增长,这就给三星堆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和绝好的机会。所以三星堆博物馆要以三星堆古蜀文化为核心,以三星堆形象为品牌,以三星堆遗址为依托,将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旅游资源,在让游客在赞赏三星堆古蜀文明的神奇的同时也将三星堆古蜀文化的影响力传播更远。

参考文献

[1] 戴昕,陆林,杨兴柱,王娟. 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旅游学刊,2007(3):84.

[2] 余健. 博物馆文物馆藏环境调查研究——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为例[J]. 科技资讯,2010(30)186-187.

[3] 窦引娣. 中国博物馆旅游发展现状与构想[J].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5) :65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