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0-31 12:04:11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1

2021年是我省全面加强信用法治建设,依法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诚信建设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总体要求,按照依法规范、依法建设、依法提升的总体原则,坚持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目标导向,强化信息共享和服务创新双轮驱动,不断深化监管改革、健全约束制度、完善服务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信用主体合法权益,为全省“十四五”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一、依法规范推进信用法制建设

(一)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重要问题分析,开展政策制度、标准规范、服务创新课题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调研论证,6月底前编制出台《陕西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负责)

(二)扎实推进失信约束措施清理规范工作。严格落实《关于开展失信约束措施清理规范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陕发改财金〔2021〕51号)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制定规范完善方案,编制好全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失信惩戒措施清单,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规定时限全面完成。(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三)推进地方信用立法。根据各部门、各市(区)有关意见建议,修改完善《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立法草案,争取7月份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各部门、各市(区)在推动法治建设中,要及时提出立法修法建议或增设信用章节和条款,推动更多信用措施进入行业、地方权限内的相关专项立法。(省司法厅、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二、依法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服务体系

(四)建立信息共享长效机制。持续深化行业领域信用管理系统建设,全面完成省市两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网站扩能升级,推动各部门相关业务系统、各级政务数据交换、“大数据+监管”等平台与各级信用信息平台自动化互联共享。切实落实各行业、各领域、各市(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主体责任,做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纠偏更新、准确赋码和全量转换工作,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信用档案,全面提升数据治理、业务管理和应用服务能力。加强信息数据的安全防护,完善查询程序,强化征信信息安全技防+监测体系建设。(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五)强化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公示。严格落实《关于开展全省“双公示”工作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陕发改财金〔2020〕1727号)要求,加强信息归集共享公示,6月份前实现“双公示”信息漏报、瞒报和迟报情况全部清零,年底前实现信息归集总量翻一番。建立信息共享月度通报机制,着力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时效性和数据质量。(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六)扩大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范围。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应用范围,引导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信贷管理中使用信用报告。积极推动融资担保公司、保理公司等小微金融机构接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发展改革委、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各市(区)分别负责)

(七)健全和完善信用修复机制。重视失信主体修复权益,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修复标准,及时研究移出黑名单、撤销公示和删除信用记录等其他修复方式的基本规则,适时修订《陕西省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严格遵照程序开展信用修复,确保信用修复工作公开、透明,提高信用修复效率。加强信用修复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协同联通,推动实现信用修复“一网通办、结果互认”。(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三、依法提升信用监管能力

(八)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政办发〔2020〕36号),研究制定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制定出台《告知承诺信用管理办法》,推广使用内容规范、方便可用的信用承诺书样式。加强对承诺人信用状况的事中事后核查,将信用承诺书及履约状况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实施日常监管,对承诺不实依法予以惩戒并纳入信用记录。(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九)持续深化信用监管改革。坚持以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为抓手,以信用风险为导向,扩大事中事后监管覆盖范围。突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建立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制定出台《陕西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规范》。推进行业信用评价制度建设,在交通、卫生、环保等行业领域开展信用监管创新示范工程,依据信用评价结果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市场退出机制,对于失信极其严重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长期保留信用记录,长期实施严格的信用监管,在一定期限甚至永久逐出市场。(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十)加强失信约束。在国家明确的设列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范围内,严格规范认定标准、履行认定程序,对失信主体采取减损权益或增加义务的惩戒措施,实行清单制管理。按照合法、关联、比例原则,根据失信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轻重适度的惩戒措施,防止小过重惩。持续强化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失信惩戒机制,实现各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息共享共用、动态更新、常态化公布。加强信息核查,严格落实信用约束措施,对虚假、不履行承诺行为加强监管,依法予以惩戒。支持有关部门根据监管需要建立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制度。健全大数据风险预警和监测机制,对严重失信行为主体实施自动抓取、自动拦截、自动限制。重视舆情监测分析,提升异议和投诉处理能力,切实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十一)大力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建立监管协同机制,进一步加强征信评级市场规范整治工作。加大对违反法律规定、危害数据安全、侵犯个人权益和隐私行为的监管力度,全面开展信用服务机构公示工作和信用承诺工作,6月底前实现信用服务机构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和信用承诺全覆盖。开展信用服务机构失信专项治理,坚决整治注册信息、经营范围涉及信用的机构自身失信,以及假借信用服务机构名义招摇撞骗乱象。重点在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信息服务、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扶贫脱贫、考试作弊、交通运输、骗取社会保险、法院判决不执行、生态环境保护、金融等 10 个领域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针对部分领域“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现象,梳理行政处罚相关信息,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十分严重失信主体”的通报制度,对恶意失信主体开展集中整治。(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发展改革委、省委文明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信息化厅、省公安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陕西银保监局、省法院、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区)分别负责)

(十二)支持信用服务业发展。鼓励和引导信用服务机构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参与行业、社会信用监督,提供信用管理咨询服务。鼓励和支持具备先进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的企业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深化与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市场主体的合作关系,多渠道、广维度采集企业信用信息,创新研发专业化、特色化的征信产品与服务,促进征信和评级市场高质量发展。(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发展改革委、各市(区)分别负责)

四、依法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十三)提升服务经济能力。着力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指导鼓励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信用管理机制,提升自律守信水平。积极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建设,不断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引入市场化征信机构运维地方平台,服务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制定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标准和管理制度,推进金融、政务、公用事业等相关征信信息跨领域、跨地域依法共享。持续建设完善、推广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省级国有征信公司,拓展信息归集覆盖范围,建立多元化风险缓释和共担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建设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平台或直接入驻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建立科学评价标准、改造信贷流程、创新信用贷款产品,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引导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采购系统和金融机构对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扩大线上融资总量。促进征信和评级市场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征信产品、信用评级产品在政务领域的应用。(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陕西银保监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各市(区)分别负责)

(十四)支撑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研究制定《陕西省政务诚信监督管理办法》,开展政务诚信评价,适时对全省政府采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招标投标、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债务、街道和乡镇等重点领域政务诚信建设情况开展调查评估。完善政务诚信档案,研究制定《全省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工作指引》。继续做好政府机构、大型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治理以及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对相关失信主体依法依规实施信用惩戒。(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十五)提升服务改善民生能力。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共享工作,积极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融资对接和信用信息服务。推动重点民生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支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依托公共信用信息,研究建立相关制度机制,在互联网经济、科研、家政、养老、幼托、中介、消费服务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信息应用路径和信用服务模式。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省、市农户信用信息平台,持续推进农村地区信用评定。(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市(区)分别负责)

五、不断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十六)加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省、市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各市(区)要理顺工作协同机制,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工作必要保障,加快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联通、齐抓共管的信用工作格局。各级有关部门要将信用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确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建立工作目标,加强协同配合。研究建立信用工作评价机制,年底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部门、各市(区)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合督查评估。

(十七)抓好试点示范。鼓励各市(区)、各部门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民生领域信用建设和信用监管、信用大数据开发应用和创新、推进信用惠民服务等方面为重点,积极开展信用建设创新示范,积极拓展“信易+”信用惠民应用场景,让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因信获利、以信为荣”。重点支持铜川、延安、榆林、安康创建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开展第一批全省信用建设示范县(示范园区)和企业信用建设示范创建。支持延安、榆林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深化沿黄区域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积极探索区域信用互认经验。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与创建。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2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政府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第一推动力”的总原则,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纳入我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放心食品工程”第二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提高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综合抓好我市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的建设,从我市实际出发,用两年时间抓好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我市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加快形成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搞好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二、工作原则

试点工作要坚持如下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规范并重的原则;

──坚持褒奖守信与惩戒失信并举的原则;

──坚持信用建设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

──坚持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原则。

这些工作原则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各成员单位、各试点区、各试点行业、各试点企业要认真领会,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做好经验总结,逐步完善提高。

三、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加大食品安全信用宣传教育工作:要全方位、多形式的开展宣传活动,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到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利用各种会议、各种新闻媒体和培训、讲座,介绍食品有关法律法规和消费知识,宣传典型经验和“食品放心店(市场)”及优质产品,公布守信企业和优质产品,对不合格产品和违法违规企业,特别是对典型假冒伪劣商品和制假者进行曝光。着力营造一个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二)突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把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肉、蔬菜、水产品、水果、奶制品、豆制品等作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期间的抓手和推进器,同时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抓好。

(三)制定信用制度规范。在全市通过信用征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披露制度、分类管理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规范种植、养植、加工、经营行为,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1、制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包括能如实全面综合地反映试点行业和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的各类信息、内容、标准和要求等。

2、制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主要包括各部门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方法及评价效力等。

3、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主要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的披露机构、披露原则、披露方式以及披露要求等,形成让加工者、经营者、管理者、消费者知晓的信息披露机制。

4、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制度。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确定不同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用差异对企业的奖惩功能。

(四)初步建立信用体系管理服务系统。

1、加强立法建设。要利用我市的立法地位的优势,逐步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安排到法制化建设体系中,做好依法推进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2、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明确食品安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三个环节中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工作程序。

3、探索和培育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服务系统,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程序等。

4、应用初步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管理服务系统,逐步推行食品生产基地公布制度和外埠基地注册制度,完善安全食品生产基地管理。

5、建立市场准入系统。推行上市食品检验合格证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对检测合格的肉品、禽类产品、蔬菜、水产品、豆制品等食品给予市场准入资格的管理机制。进入市场的食品(生猪、蔬菜等)必须提供检测证明,市场开办单位要严格把好进货质量关,建立食品索证索票、台帐制度,拒绝不符质量安全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入市。逐步完善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实行召回、退市和销毁处理制度。

6、建立诚信建设机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依法经营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应诚信经营,对食品的质量承担责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认证活动,并继续开展“放心食品示范店(市场)”评选活动。定期诚信信息,引导消费,鼓励诚实,惩戒和打击失信行为。

四、实施步骤

从20*年4月起至20*年4月,通过两年时间的试点,探索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信用活动与运行机制,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打下良好基础。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年4月~6月)

1、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和各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召开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动员会,全面部署试点工作。

4、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围绕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具体要求等进行专项具体部署。

第二阶段:(20*年7月~20*年11月)

1、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理清思路。要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摸清食品安全和信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2、选择试点单位。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选择两个试点区,两个试点协会、100多个试点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见附件)。

3、检查试点单位工作方案。各试点行业、企业根据“*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行业、本企业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于7月15日前提交试点办备案。

4、制定“*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办法”,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法制形式确定下来,明确职责分工和法律责任。

5、各部门要在对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披露制度,并开始启动工作。

6、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试点企业和单位的各项食品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定期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省有关部门汇报我市试点工作情况,并自觉接受指导、督查,以突破和解决试点单位存在的问题。

8、适时召开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调度会、工作例会、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年11月至20*年3月)

1、对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会同各区对试点协会、企业的工作进行验收和评价,重点总结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建立起来的运行机制是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上取得的成效,重点体现在长效机制的建设上,及时全面准确地把两年试点成效总结表现出来,为下一步三年推进打下基础。

2、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大会,并对食品安全信用卓著的单位进行表彰。

3、制定出台“20*-20*年三年实施工作方案”,对接国家、省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我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五、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相关责任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市贸发局,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各试点部门、各试点协会、各试点企业也应成立相应工作班子,切实承担工作任务。

(二)加强法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涉及诸多方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我市有关食品安全信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保障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进行。

(三)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信用氛围

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信用宣传活动,形成人人讲信用,人人重信用,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依法经营的活动,倡导文明经商,形成有效的企业自律;食品行业协会要积极普及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经费保障

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财政要把试点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给予适当保障,重点是保障信用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等手段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保障信息资源共享。

积极支持和鼓励食品安全信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科技水平。

(五)加强企业信用,强化信用基础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3

为改变农村融资难这一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2001年底,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我州为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信贷支农力度,降低信贷风险,改善农村信用环境,2002年,在人民银行的组织、领导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研究制定了农户信用评级体系,持续开展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州共为116472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占农户总数的72.49%,并对104969户农户发放了贷款证,有79348户农户获得贷款支持,占农户总数的49.39%,农户贷款余额达282155万元,较2000年增长23.76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有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难以适应现实需要,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加之,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也难以支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服务水平低等问题频发。为此,2011年,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巩固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根据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州结合实践,按照“政府领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州共选取18个试点乡镇,占全州58.1%;选取139个试点村委会,占全州村委会总数的62.1%;选取95561户农户,占全州农户总数的65.8%。已采集农户经济档案71066户,完成试点任务的97.93%。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西双版纳州作为云南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州市之一,在地方党政的高度重视、社会的普遍关注、人民银行的统筹协调、涉农金融机构的协同配合、农户的积极拥护和参与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认识统一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从起步到目前虽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由于没有明确统一的建设标准,农户信用信息资源没有形成共享,各金融机构均各自为政,资源独享,因此,对统一标准从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存在较大分歧。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垄断农村金融市场,对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共享农户信用信息,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心存顾虑。

(二)任务分解难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按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政府领导、人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受益”这一总体要求,不可避免存在任务分解落实问题,各部门为实现部门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对任务分解各执一词,任务分解落实难。

(三)资金落实难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资金由各级政府和涉农金融机构各自承担相应的费用,但是由于我州县市财力薄弱,财政资金入不敷出,各级政府难以承担高额费用。涉农金融机构也因农村市场份额不同,预期收益不同而难以分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费用。

(四)标准统一难

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信用评定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信用评定指标和标准,但是由于各县市、乡镇、村寨经济发育程度不一,区位优势不同,土地使用价格和农作物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制定全州统一的、客观的、农户乐于接受的信用评定标准难度较大。

三、主要的做法和措施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打基础、谋长远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稳步推进全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效解决和克服因设计、制度、操作等层面给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造成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我州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办法:

(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了州、县(市)、乡(镇)三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分级负责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工作。二是制定并明确了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以调动各部门主动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三是建立了农户信用、农户资产、授信额度“三联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资产抵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三联动”,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四是建立了定期考核通报制度,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对辖内人民银行、涉农金融机构考核范围,形成了上下、内外联动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格局。

(二)细化目标,多措并举,确保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序开展

一是明确目标,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在深入县、乡、村以及涉农金融机构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二是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合理划分涉农金融机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任务。组织召开涉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综合考虑涉农金融机构市场份额以及今后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各涉农金融机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任务。三是明确农户信息采集主体,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鉴于农村信用社拥有大量的农村金融网点、与老百姓熟悉、农村基础扎实等优势,经协商同意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承担信息采集主体任务,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配合进行采集。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费用由各级政府和涉农金融机构按比例承担。四是统一采集标准,完善工作程序,筑牢采集根基。根据县、乡经济发育程度,区位优势,合理确定全州统一规范的资产收入计价标准。严格规范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流程,正确处理好工作进度与工作质量的关系,在工作程序上抓好四个统一:即统一制定全州农户信息采集流程;统一明确全州信息采集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统一农户家庭资产信息采集指标;统一分县、乡农户资产计价标准,确保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规范、准确、真实。五是建立全州统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平台,收集、评价农户信用信息,实现农户信息共享。六是加强征信宣传,着力提高农户诚信意识。组织开展征信知识进村寨、《百姓征信知识问答》活动,增强农户“守信得益、失信受制”的意识。

(三)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农户信用信息真实准确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户提供贷款便利、解决农户资金需求问题。为实现此目的,需要通过全面采集、掌握农户的信用信息,对其信用状况进行评价,为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在此过程中,保证数据质量是整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核心,也是保障工作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如果采集的农户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评分不准确或无法完成评分的情况,从而导致不能通过征集信息真实地反映农户的信用状况,涉农金融机构也无法使用这些信息进行授信贷款,“解决农户资金需求”的最终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为此,一方面要求农村信用社加大对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的审核力度,另一方面人民银行按季组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信用社采集的农户信用信息进行复查,以确保数据的全面、真实、准确。

四、有序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部分,应尽可能通过经济手段、法制手段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减少行政手段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一)加快和完善征信立法,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要抓紧制定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农村信息征集主体,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规范信息征集和使用的方式、方法,建立并完善农村信息系统监督管理制度,使农村征信工作及征信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二)引入市场机制,委托中介机构负责对农村信息的征集和农户信用评级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4

征信体系是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事)业法人、自然人在内的庞大的体系建设工作。为此人民银行要求辖区各金融机构做好征信体系建设的宣传、推动工作,积极与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协调,从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入手,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将征信和金融知识的宣传工作制度化,本着“边宣传,边建设”的原则,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二、加大对政府各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宣传力度,共同促进我市诚信体系建设

诚信建设与征信体系建设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协调,积极宣传征信体系建设的内容、实质和与诚信建设的关系,争取政府各部门对征信体系建设的支持。20****年的征信治理工作重点是在去年个人征信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数据采集范围,更全面地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与公安、社会保障、建设、电信、公用事业、工商、民政、商业保险及邮政等诸多部门协调,提高社会各界对征信体系建设的熟悉度和支持力度,了解相关机构对征信数据的需求情况。同时,加强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诚信建设,积极参与和配合市政府诚信建设。

三、以多种形式对特定人群,开展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社会宣传工作效率,征信知识宣传应从与银行信贷业务联系密切、相对集中的特定人群开始。因此,20****年征信体系要选择以下几类人群为宣传活动的重点。

一是针对政策性贷款发放对象的宣传。金融机构要主动协商政府有关部门,例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其下属劳动就业中心和教育局,利用国家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助学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性信贷机制,将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作为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内容和助学贷款等政策性贷款发放流程之一。

二是定期在市职业技术学院、市职业高级中学开展征信知识讲座,宣传征信知识,帮助在校大学生形成诚信理念。使大专院校学生在走向社会前把握必要的金融知识和个人理财技能,要积极探索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增加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信用意识教育的内容。以一个大学生为中心,向社会的每个家庭幅射从而扩大征信体系宣传范围。

三是针对商业银行借款人的宣传。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开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业务。各金融机构要在营业网点宣传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可以采用发放个人征信知识宣传材料、现场解答问题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征信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有关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守信意识,切实履行对借款人的告知义务,提高借款人对征信体系建设的认知水平。

四是全市各金融机构要在”3.15”宣传期间与市工商局、市消协等部门合作,向广大市民发放百姓征信手册,让消费者了解征信知识,做重诺守信的诚信公民。

五是利用**每年度6—9月份的“桃山之夏文艺演出”之际,在市桃山公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征信宣传活动,提高征信体系建设影响力度。

六是在市广播电视台开展征信知识长期宣传。使广大公民熟知征信知识,了解全国全市征信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发动全社会,共同致力于诚信建设,使征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七是在市报社开辟征信宣传专栏。吸纳各行各业诚信典型事例,发表征信知识宣传文章,从而扩大征信知识宣传面,增强影响力度。

八是社区征信宣传。在全市选择三至四个社区作为征信文明社区,通过设征信知识宣传板、宣传台、悬挂条幅、发放传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长期宣传。

九是在勃利县、茄子河区建立农村征信宣传基地,通过农村信用社为农户提供信贷支持之际对广大农民进行征信知识宣传。

四、加强对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

为了密切配合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工作,要适时开展针对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活动。宣传的内容主要包括:征信体系建设意义、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作用和重要意义;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的个人权利与义务、以信用报告基本知识为核心的个人征信知识;教育公众维护自身良好信用记录以获得社会认可和融资支持等。宣传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活动:在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通前,在电视台播放征信宣传公益广告、在报刊媒体数据库开通运行新闻稿等。设置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个人信用问题咨询热线电话,解答社会公众问题,增加公众同征信治理部门的沟通渠道等。

五、各金融机构征信治理工作重点

一是精心组织,确保推广进度。做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新老程序并行期间的数据上报工作,组织开展系统内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确保个人征信体系建设推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治理,确保数据质量。各金融机构要在保证企业信用信息基础库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加大系统应用的培训力度,高效、准确、全面录入并上报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及时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征信体系建设工作的健全完善出谋划策。

三是深入分析,提高体系应用水平。要密切配合人民银行挖掘整合系统数据,定期向人民银行上报工作进度,汇总数据分析表,为宏观金融分析服务;针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积极利用系统数据,开展专题分析,提供经济金融运行预警信息;加强对关联企业的查询,逐步开展多种组合的数据分析,创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征信数据分析品牌,揭示企业集团性风险,为金融决策提供依据。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5

“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最近国内外曝光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反映出个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欲熏心,不按标准生产甚至在食品生产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尤其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问题非常突出。从实际情况看,这些食品安全案件主要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数生产经营者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造假售假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建设抓起,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

近年来,繁昌县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新途径,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了儿童食品行业、粮食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2006年,繁昌县被评为“全国粮食工作先进县”,使我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初见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

1、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1.1深入调研,确定目标。

为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全面了解我县的食品安全现状,摸清当前食品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抓好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组织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深入农村及全县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单位,进行食品安全现状调研,撰写了《繁昌县食品安全现状调研报告》。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我县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摸清了全县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依据调研成果,制定出台了《繁昌县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繁昌县儿童食品行业、粮食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阶段工作意见》,明确了繁昌县试点的行业、工作原则、工作目标,以及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为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1.2加强领导,组织得力。

繁昌县政府于2005年3月初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会议,专题进行研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确定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小组为试点工作的领导机构,确定6家食品经营企业为儿童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35家粮食生产经营企业为粮食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各试点单位均向全县人民群众发出了食品安全诚信倡议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粮食、工商、质监、财政、卫生、物价等部门联合制定了《繁昌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分级监管办法》,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年年终评定一次,实行动态管理。

1.3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1.3.1选择和公布试点单位。按照“谁推荐、谁组织,谁检查、谁监督”的原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荐了6家基础较好、内部管理到位、条件较成熟的儿童食品经营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其中2家被评为了A级信用企业,力求由点到面进行组织推动,抓好政府、协会、企业三者关系,共同构建食品安全信用建设体系。

1.3.2加强培训与教育。县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粮食等部门多次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进行食品安全培训,传达食品安全政策与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及时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和信用体系建设知识。

1.3.3开展对试点工作的考核评价。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每年都组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试点单位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考评,对符合标准的发放《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证书》,并将考评结果在县内主要媒体上公布,激励广大企业争创食品安全信用等级的热情。

1.3.4出台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度。近年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先后制定出台了《繁昌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信息征集评价披露制度》、《繁昌县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分类管理制度》、《繁昌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等,并每年对试点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了征集,将征集的信用信息进行评价和披露。

1.3.5积极推进“两档”建设。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开展全县食品安全现状调研的同时,积极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单位的建档工作,并将试点企业信用档案建立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掌握企业监督检查情况,将监管情况与企业信用评价相结合,进行动态管理。

1.4结合工作实际,相互促进。

1.4.1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特殊时段牵头组织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开展多次联合专项整治,对诚信生产经营企业,每个季度巡查一次,并扶持其做大做强;对失信的企业,每个月巡查一次,根据不同情况,落实整改措施,督促其整改提高,并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纳入企业信用档案。

1.4.2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与食品放心工程相结合,把食品放心工程作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来实施。首先,全面实施28类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对全县67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把企业划分B、C、D三类。目前,全县B类企业17家,C类企业50家;其次,积极开展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工作,印发了《关于2007年食品安全“示范店”工作实施方案》,经过严格评选,全县12户食品经营单位被评为食品安全“示范店”。抓好经营企业信息备案,重点选择繁昌县小燕子超市和如海超市建立信息查询系统;第三,积极推行学校食堂及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目前,全县1家餐饮单位被评为食品卫生“A”级单位,十三家较具规模的餐饮单位和学校食堂纳入“B”级单位行列进行管理。

1.4.3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与食品民生工程相结合,整合检测资源,开展七大类重点品种检测,对具有不良信用的企业食品进行重点抽检,2007年共检测奶制品等品种样品88个,检测结果均在《芜湖日报繁昌周刊》、电视台、县政府网站上公布,并附上温馨提示,指导群众安全消费。

1.5强化宣传,营造全县企业诚信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了使试点企业了解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基本任务,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向各试点企业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让各试点企业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试点工作方案,抓紧建立试点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诚信宣传。同时,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月”及每年特殊时段,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信用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营造了守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2、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的点多、面广、线长,故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2.1食品行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不便监管的问题。

2.2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意识还有待提高。由于受传统思维的影响,部分食品生产者、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比较淡薄,因利益驱动,铤而走险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自我防护的意识也不强,只重价格,不重质量,贪图便宜、方便,给制假售假冒和不安全不放心食品以市场空间和可趁之机。

2.3诚信建设工作发展不平衡。城区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内部管理比较规范,产品质量有了保证;但周边乡镇农村的个体作坊管理不规范,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差,并向城市销售,鱼目混珠,消费者难以识别,严重挫伤诚信食品企业的积极性。

2.4食品安全信用建设只限于试点单位和规模企业。试点工作示范带动还不够有力,信用建设有待加快全面普及的进度。

3、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体会

3.1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建立完整的企业生产经营档案,树立试点工作典范,不断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诚信行为准则,营造良好的行业信用环境,提高企业自律效应,促进企业诚信自律,塑造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3.2加大宣传工作。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通过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专题报道,制作食品安全公益广告,组织试点企业、监管部门现场宣传咨询、产品展示等活动,掀起食品安全宣传的新高潮,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信用意识,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6

通过信用建设试点,努力加强政府自身信用建设,使政府信用形象和行政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积极开展企业信用建设,做到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建立起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使企业能够更好发展;探索行业协会(商会)信用,增强其为会员服务、为信用体系建设服务的体系功能,逐步建立起行业协会信用服务体系;适时开展个人信用建设,配合开展涉信人群信用档案记录,达到“诚信立身”的效果。通过试点推广,深入探索,积累经验,为全市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示范和借鉴,使信用建设率先走在全省前列。

二、试点工作安排

(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建立“信用政府”建设工作的运行机制、工作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开展机关公务人员信用教育,推行政务公开,切实加强政府自身信用建设,将“信用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二)开展“金融安全区”活动。对企业进行“守信获益、失信损利”的宣传;对“守信企业”,无论其所有制和规模大小,商业银行酌情提供信贷授信业务、优惠利率贷款、简化信贷手续等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

(三)创建“诚信纳税县、区、镇”。与税务部门联手,将诚信纳税作为主题内容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开展诚信纳税人评比活动。

(四)建设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制定公平竞争规则,建立规范的信用服务体系,以保障行业协会(商会)的公信力和约束力,争取在组织创新、职能创新等方面有新突破、新发展。

(五)开展“守信企业”创建活动。各类企业要遵循“不制售假冒伪劣,不欺诈消费者,诚实缴纳税收规费,及时归还贷款和债务,信守合同承诺条款,不拖欠职工工资”等合法经营基本行为规范。建立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构,形成企业内部防范信用风险的机制;建立对企业信用市场的监督管理系统,形成失信惩罚机制和诚信激励机制。通过企业基本信用制度和企业征信体系的建设,使企业信用水平明显提高,企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团体以及社区、农村基层组织都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按照各自的职责任务要求,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工作举措,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建设新局面。通过制定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乡规民约、市民公约、学生守则等,把诚信教育的内容具体化、通俗化,落实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人民满意公务员等各类创建活动。继续深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消费者信得过”、“价格计量信得过”、“诚信纳税日”、“建设金融安全区”等活动。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班子。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重要工作,各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将试点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进行统一规划部署。要积极协调,建立健全县(市、区)、镇(街道)信用试点工作机构,注重发挥镇、村两级的作用。要明确部门职责分工,使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要确定专人,负责做好试点推广的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各县(市、区)信用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部门的作用,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目标一致、配合紧密、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试点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7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国家《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为指南,从我市肉类行业的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探索建立我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模式和方法,逐步建立起我市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试点工作目的和原则

(一)工作目的

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目的,是改善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和树立肉类食品企业安全信用意识,规范肉类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和肉类食品市场秩序。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克服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建立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提高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进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市肉类食品安全水平积累经验。

(二)工作原则

按照“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原则,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采取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做法,既要加强组织领导,也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三、试点工作内容

(一)紧紧围绕食品安全这个主题,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信用管理(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食品放心工程和信用典型案件等)的宣传、教育和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高试点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水平,为我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奠定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根据肉类行业的特点,制定信用制度规范。形成一套符合我市实际、可操作的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披露制度、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努力探索、改善信用自律、信用监管机制,使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有章可循。

(三)充分发挥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根据不同产品类别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为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具体指导和经验,使更多的企业规范信用管理。通过试点,明确相关信用服务的内容与程序。

四、试点工作步骤

按照市试点工作的安排,肉类行业试点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年6月—7月)

1、6月底前成立肉类行业试点工作小组。由市贸易局牵头,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环保等部门和肉类行业的专家按职责分工及行业管理要求,共同负责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服务工作。

2、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制度。6月底前确定试点企业。通过调查摸底,推荐确定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企业名单,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肉类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有关制度。

3、开展调研工作。7月底前,对我市肉类食品的生产、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调研,了解目前我市肉类食品的安全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管理措施。

(二)实施阶段(20*年7月—20*年3月)

1、宣传发动(20*年7月)试点工作小组配合市主管部门,利用新闻媒体,加强肉类食品安全知识和肉类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宣传,印发宣传资料,组织肉类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座谈,倡导诚信建设,营造肉类食品安全氛围;对肉类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培训,让企业了解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了解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与方法、评价标准、依据、披露途径与方式。

2、整顿规范(20*年8月—20*年3月)按工作小组的实施方案组织落实。

(1)实行社会公示、公开承诺和责任保证制度。确定的试点企业名单在新闻媒体上公示,试点企业要向市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签订承诺书,明确责任。

(2)推广肉类食品生产经营示范文本,规范试点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3)通过组织引导和制度建设,促进试点企业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诚信度,做到经常性的自律。

(4)按照肉类行业有关产品质量、卫生状况、无公害情况、受污染风险程度等指标,按征集的安全信息和评价标准,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企业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全面推进信用体系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5)20*年4月前,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研究、解决试点企业存在的问题。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8

__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__县20__—20__年食品放心工程实施规划》(长政办发〔20__〕64号),规范我县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加强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的建设,逐步建立起我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工作目的和原则(一)工作目的通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县食品安全水平积累经验。(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行业指导,加大舆论宣传,突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三、工作组织及试点行业全县范围的试点工作,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县食安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配合。根据全县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产业特点,选择肉类、粮油、水产品和饮用水行业作为试点行业,每个试点行业确定若干家质量基础比较好、市场规模和社会影响比较大的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单位作为试点单位。四、主要内容(一)加强信用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工作要贯穿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的始终,要突出主题、注重实效,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社会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信用典型案件和食品放心工程等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试点单位的信用意识。(二)制定信用制度规范1、制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由牵头部门组织制定各试点行业各类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原则、征集方式、征集渠道、征集内容、征集标准以及具体征集要求等。2、制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由牵头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并邀请消费者共同参与,确定试点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效力等。3、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对试点单位和行业的食品安全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经县食品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县食安委)审定后,由县食安办会同有关部门。4、制定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制度。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由县食安办组织有关监管部门,研究确定不同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用差异对企业的奖惩功能。(三)建立管理服务系统由县食安办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负责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明确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三个环节中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探索和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服务系统,明确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食品安全信用服务的内容和程序等。五、具体步骤试点工作从20__年6月起至20__年6月,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__年6月~20__年8月)1、成立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县长担任,成员为各职能部门分管领导。2、各试点行业成立相应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小组,组长由牵头部门分管领导担任,成员为各相关部门职能科室负责人和行业协会负责人。肉类、粮油行业试点工作由县贸粮局牵头,县工商、卫生、质监、农业等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参加;水产品行业试点工作由县农业局牵头,县工商、卫生、质监、环保等部门和有关行业协会参加;桶装饮用水行业试点工作由县质监局牵头,县工商、卫生等部门和桶装饮用水行业协会参加;集中式供水行业试点工作由县建设局牵头,县质监、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和自来水行业协会参加。3、各试点工作小组针对试点行业的特点,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在 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试点单位,制订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报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4、召开全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举行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单位签订承诺书仪式。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__年9月~20__年5月)1、宣传发动。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诚信宣传;对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方面的培训,倡导诚实守信。2、整顿规范。各工作小组按各自的工作实施方案组织落实。(1)试点单位名单在新闻媒体公示,试点单位向社会做出承诺和责任保证。(2)各工作小组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生产、经营和消费档案示范文本,并在试点单位推行。(3)各职能部门加强对试点行业的监管。(4)县食安办对试点行业产品进行督查性检验检测,对试点行业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5)制定并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披露和信用体系建设评价制度,适时公布信用体系建设有关评价等信息。(6)实施信用等级制度,将生产、经营和消费单位或个人的信用进行评价授信。(7)县食安办组织相关部门,对试点单位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和督查。(8)适时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推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__年6月)1、各试点工作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2、县食安委组织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3、召开全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进一步扩大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行业和范围。4、向县政府和湖州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我县试点工作情况。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9

一、充分认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维持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保证。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务院提出:从年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政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近年来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活动,我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是好的。但是同人民要求相比较、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较,仍有差距。我市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能根本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最近国内外曝光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反映出个别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利欲熏心,不按标准生产甚至在食品生产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尤其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问题非常突出。从实际情况看,这些食品安全案件主要并不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落后所造成的,而是少数生产经营者丧尽天良,见利忘义,造假售假所致。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建设抓起。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纪守法为核心,通过相应的制度规范、运行系统和运行机制的建设,实现褒奖守信、惩戒失信,从而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已清楚地表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已迫在眉睫,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这项工作已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时,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要非做不可。

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建立起新型的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实现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它既是“信用”的重要内容,又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通过坚强的组织领导、广泛的宣传教育、系统的制度创新、扎实的实践探索、不懈的工作努力,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二、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当前各有关部门、各试点企业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一阶段是试点工作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能否圆满地完成试点方案所确定的各项任务,能否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信用体系建设道路,直接关系到试点工作的成败。为此,在下一阶段要围绕主题,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的决策来源于科学的判断,而科学的判断则来源于深入的调查。要针对试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查,了解本行业试点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数量、行业分布、企业性质、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产权结构、经营状况、品牌特点、履约能力等)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资质是否合法,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规范等),对试点工作的认识(包括认知程度、参与力等),消费者评价(对食品品牌的知晓度,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等等。对试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社会的基本评价,要做到情况明、底数清、问题准,发现问题,剖析问题,研究对策,总结经验。

(二)大力开展宣传培训。这次培训仅仅是开始,下一步仍要开展各种培训。通过理论研讨、知识培训、法制讲座等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好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社会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信用典型案例和食品放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的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培训对象包括试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质量管理与技术部门的负责人、其他关键岗位的负责人和企业的其他员工,以及食品药品监管、农业、质监、工商、卫生、贸易、粮食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和行业协会的有关工作人员。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培训工作着力点应放在严格生产标准,完备生产条件,确保食品质量上;对食品流通企业的着力点应放在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和综合业务素质,杜绝假冒伪劣食品上。通过培训教育活动,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法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意识。应定期对广大消费者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大力普及食品安全信用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识到“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政无信不行”的道理,使诚信成为每一位公民、每一个食品企业的立足社会、立足市场的根本。

(三)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各试点企业要按照《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和《市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粮食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市儿童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的要求和部署,依照国家《肉类行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粮食行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儿童食品行业生产经营档案示范文本》三个示范文本,结合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特点,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生产台帐制度、购销记录制度、索证索票制度、风险控制制度,产品说明制度,包装标识制度,出厂检验制度,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全面、客观详实的原始记录,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内部档案,切实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在试点期间,每个试点企业都要普遍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规范的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档案,为企业信用监管档案的建立提供基本保障。

(四)建立健全监管信用档案。要结合监管工作和服务工作的需要,综合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信息和行业信息,积极探讨构建统一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健全试点企业的监管信用档案。试点企业的监管信用档案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优良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等。只服务于监管机关和行业协会的工作需要,而不对社会公布的信息为闭环信息,而经过遴选,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知情权,对全社会公开的信息为开环信息。闭环信息要畅通,开环信息要规范。要通过食品企业监管信用档案的建设,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统一管理、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的路子。

(五)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要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和监管信用档案”的成果,建立并发挥信用奖惩机制的作用,褒奖守信,惩戒失信。对长期守法诚信企业要给予宣传、支持和表彰,在年检、抽检等方面给予便利和优惠;对严重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假售假等严重失信的食品企业及法定代表人列入“黑名单”,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形成联合打假、失信曝光的机制,使不守信者寸步难行。

今天参加培训的还有试点以外90多家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试点结束后,我们将在食品行业全面推行,希望你们积极地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三、几点希望和要求。

下一阶段的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部门、各试点企业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保障实施阶段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里我再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大力度,精心组织,悉心安排,确保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收到实效。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涉及面广、影响大,必须坚持“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方针,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目标,落实责任制,把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人员,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各牵头部门、责任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落实专人。为提高工作效率,集中精力,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要抽人集中办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要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每月要听取一次各牵头单位的专题汇报,同时各主管部门要做到重大情况及时报告。

(二)积极探索,用于实践。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它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可以照搬,试点行业要在试点工作中要树立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只要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有利于切实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素质,有利于提高政府食品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要凭借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中介机构发展成熟,企业信誉度好等优势,试点工作要率先走在全国前列。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全过程。要大力宣传我市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帮助消费者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时尚。有关部门要树立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形成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建立食品质量信息体系,及时收集、分析、食品质量信息,执法部门对有害食品要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震慑力量,做到该曝光的曝光,该封杀的坚决封杀,以达到指导标准生产、引导安全消费的目的。

(四)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市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组织整改。各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各试点企业,要理清思路,抓紧时间,倒排日程,把试点工作做细、做实。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10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四年四月八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部门制定的《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的状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善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培养食品安全信用意识,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目的,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综合抓好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的建设,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试点工作的目的和原则

(一)试点工作的目的

通过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培育企业的良好信用,增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充分发挥信用制度的奖惩作用,逐步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积累经验。

(二)试点工作的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统筹协调、分工合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工作原则,加强组织领导,注重行业指导,加大舆论宣传,突出制度建设,积极探索,稳步推进,不断提高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总体规划,统一安排;试点单位要结合实际,组织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共同做好试点的配套和衔接工作。

三、试点单位的基本条件

试点单位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当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食品安全管理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积极、主动并有能力进行试点工作。

四、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信用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工作要贯穿于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过程的始终。宣传教育要突出主题、注重实效。精心组织好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社会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信用典型案件和食品放心工程等的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试点单位的信用知识水平。

(二)制定信用制度规范

试点单位通过信用征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披露制度、分类管理制度等的制定和实施,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制定食品安全信用征集制度。包括综合反映试点行业和地区食品安全信用的各类信息的征集原则、征集方式、征集渠道、征集内容、征集标准以及具体征集要求等。

制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包括试点行业和地区食品安全信用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评价等级、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效力等。

制定食品安全信用披露制度。包括试点行业和地区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披露机构、披露原则、披露方式以及披露要求等。

制定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根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评价结果的差别确定不同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食品安全信用差异对企业的奖惩功能。

(三)建立管理服务系统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明确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三个环节中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等。

探索和培育食品安全信用服务系统。明确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食品安全信用服务的内容和程序等。

五、试点工作的具体步骤

试点工作从××年月起至××年月,共二年的时间。试点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年月~月)。主要工作内容:

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全国的试点工作。

选择试点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选择~个地区和~个行业进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放心工程牵头单位选择~个地区进行试点,试点单位成立试点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和协调试点工作。

制定工作方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试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提出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把握好试点工作的方向、重点和进度。各试点单位要精心组织和制定符合本单位特点的试点工作方案,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实施。

召开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动员会议,全面部署试点工作。

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安全信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具体试点要求等。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年月~××年月)。主要工作内容:

试点单位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迅速摸清试点单位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时间:一个半月完成)

试点单位可采用分步实施、逐步推开的方法,确定第一批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生产经营企业作为试点企业。

试点单位在对现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价和披露制度,并开始启动实施试点工作。(时间:三个月内完成)

试点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时间:二个月完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单位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督查,了解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适时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交流会议。

召开中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高层论坛。

编印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简报。及时介绍各试点单位的情况,交流各地试点工作的进程和经验。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年月~××年月)。主要工作内容:

试点单位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试点单位应注意总结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中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应深入研究解决的课题,以便对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年月底前将总结报告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提出全面实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和意见,以指导全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召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并对食品安全信用卓著的企业和试点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六、试点单位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例11

在城乡基层党组织推进《**先锋网》网络体系建设,就是依托乡镇、街道党员电教工作站和《**农网》信息服务站,建立“先锋在线”工作站;依托村、社区以及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党员电教固定播放点,建立“先锋在线”信息点。

“先锋在线”工作站和“先锋在线”信息点,是《**先锋网》、《**农网》网络体系向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拓展和延伸,是基层党组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终端接收点。它既是党员干部学习政治理论和科技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培训点,也是城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点。

在城乡基层党组织推进《**先锋网》网络体系建设,是我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现手段载体化、内容经常化、方式制度化的迫切需要,是我省实施“861”行动计划,推进“数字**”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满足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巩固我省“信息入乡”工程、推动信息“进村、入户”,解决我省城乡信息不对称、教育机会不均衡等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二、在城乡基层党组织推进《**先锋网》网络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先锋网》网络体系建设总的目标是: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所有的乡镇、街道和80%左右的村、社区建设、开通“先锋在线”基层站点,实现《**先锋网》网络体系基本覆盖全省城乡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按照这个总的目标,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建设任务:

1、开通“先锋在线”工作站、“先锋在线”信息点网页。在《**先锋网》各县(市、区)分站首页开设所属乡镇、街道网页链接,统称“××乡镇(街道)先锋在线工作站”。在乡镇、街道“先锋在线”工作站网页开设所辖村、社区“先锋在线”信息点链接,统称“××村(社区)先锋在线信息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两新”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延伸。

2、建设乡镇、街道“先锋在线”工作站。“先锋在线”工作站建设应达到“五有”标准,即:有一间固定的办公场地,有一名以上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有一条宽带互联网线、有一台电脑等上网设备、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可组建局域网、添置投影仪等。一般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或党委组织委员任站长,乡镇电教播放员、农网信息服务站工作人员为成员。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是:在党委的领导下,负责本乡镇、街道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负责本乡镇、街道《**先锋网》、《**农网》网络维护和信息更新,收集、上传有关信息,及时下载、存储、和播放有关信息(课件),为本地政府、企业和“两新”组织提供服务,为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信息服务;指导所辖村、社区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等。

乡镇、街道“先锋在线”工作站标识由省远程办统一制定,各市按标识统一制作标识牌。

3、建设村、社区和其他基层组织“先锋在线”信息点。“先锋在线”信息点建设也应基本达到“五有”标准,即:有一间固定的办公场地、有一名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有一条互联网线、有一台电脑等上网设备、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增加投影仪等。一般由村、社区电教播放员担任“先锋在线”信息点管理员。信息点的主要职责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村、社区信息点,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组织开展技术咨询和实用技术培训;负责向本县(市、区)网站和乡镇、街道“先锋在线”工作站报送本村、社区党支部活动信息;及时下载、存储、和播放有关信息(课件),为本村、社区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信息服务等。

村、社区“先锋在线”信息点标识牌由各县(市、区)统一制作,标识与“先锋在线”工作站一致。

三、在城乡基层党组织推进《**先锋网》网络体系建设的措施和要求

1、组建机构,加强工作指导。省委组织部根据省委办公厅《关于成立省委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厅[**]16号)和省编办《关于省委组织部增加机构编制的批复》(皖编办[**]30号)文件精神,成立了**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与**省党员电化教育中心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具体指导和管理全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各地可以参照此做法,在党员电教中心增挂本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或管理中心牌子,组建远程教育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指导“先锋在线”工作站、“先锋在线”信息点的建设。

2、整合资源,加强部门合作。各市、县(市、区)委组织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所承担工作任务的落实。各市信息办、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积极采取措施,多方整合资源。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发挥农网中心人员和技术优势,做好网络体系建设软硬件服务和技术支持,保障网络运行安全。

3、勤俭办事,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基层站点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各级党组织要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可以采取财政拨一点、党费拿一点、办公经费挤一点、争取有关运营单位优惠一点等办法加以解决,确保基层站点建设和运转的必要资金,但绝不允许向群众摊派,不得增加群众负担。

4、加强培训,建立一支专兼职工作队伍。要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学、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队伍。按照分级负责、分级培训的要求,制定人员培训方案。基层站点管理员,应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可采取集中授课、实习操作和现场观摩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