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纺织专业

纺织专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20 06:49:18

纺织专业

纺织专业例1

我是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纺织工程专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对贵公司的初步了解,有意加盟贵公司,为公司尽一份力。为便于公司对我的了解,现自我简介如下:

大学四年,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纺织材料学、纺纱学、机织学、针织学、纺织结构设计、染整工艺学、纺织CAD/CAM、纺织品性能测试、纺织信息系统应用、纺织品设计、针织物设计、非织造布工艺学、纺织原料前处理、装饰织物设计、产业织物设计、纺织新产品开发、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工程化学、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等课程。

通过几年的学习,本人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纺织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

基本了解与纺织工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统,能运用WORD,EXCEL等办公软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此外,我还参加了青年志愿者总队艺联部,期间参加芷阳村小学“六一”节目表演,骊山公墓扫墓活动,慰问聋哑儿童活动,餐厅就餐文明行动等,认识了很多朋友。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在校外兼职,将所学用于实践,加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锻炼了我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工作认真负责的品德。

我深知走上工作岗位将要面临更多的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将一往无前。尽管我缺少经验但我学习的能力强、好塑造、好改造,适应性强,希望通过贵公司的培训,我能成为适合公司未来发展需要的员工。至此,我期待着您的答复。希望我能够符合贵单位的招聘条件,同时也希望以我所学,尽我所能,为贵单位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我会好好珍惜,全力以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领导能够对我予以考虑,我热切期盼您的回音。谢谢!

最后,衷心的愿贵公司蒸蒸日上,屡创佳绩,祝您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纺织专业例2

老徐(徐静蕾)特别不愿意称自己是女明星。她不爱走红毯,不爱混圈子,有电影要拍时就出来忙活一阵,忙完就回到“隐居”状态,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不出现在公众视线里。

老徐更愿意把自己称为手艺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老徐自己一针一线做了一百多个包、几百件小饰品。作为一个演员、导演,带着一大堆手工作品重返公众视线,真是让人惊叹。

老徐怎么就忽然转型做手艺人了?

2015年,《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上映结束后,老徐到洛杉矶休假。她偶然经过一家布料店,发现那里竟有缝纫课程,于是就报了名,开始了手工生涯。然后,在假期快要结束时,“徐裁缝”就打破玉笼飞彩凤,自行发展了。

某日,一位好友来家里参观,看到摆满了一桌子的手工物件,大惊,脱口而出:“老徐,你神经病!”

“为什么?你不是知道我一直在做这些吗?”

“我知道,但是你居然做了这么多,是不是有毛病?”

老徐说:“谁说什么都不重要。我喜欢,我开心就好。”

做包之余,老徐还给自己做衣服。她说:“什么‘人生赢家’,都是人生过客,只有心里美,风雨无阻,年华无欺,谁也拿不走。”

专业杂谈

主要课程:机械基础、AUTO CAD、纺织材料、纺纱工艺、机织工艺、针织工艺、织物组织与结构、织物CAD、纺织工艺设计等。

纺织专业例3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纺织教育令人担忧:首先由于一段时期以来的纺织品行业的不景气造成一些职校染织专业学生的招生困难与就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现代行业、企业生产方式的升级换代,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要求。

一、模式陈旧,纺织教育陷入尴尬局面

当前职业学校纺织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仍较陈旧,在纺织品设计的三个层面中重视图案设计,而忽略纺织品织物设与产品造型设计教育,因而培养出的学生虽具有较强的图案设计能力,但由于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织物设计、纺织品产品造型设计等缺乏足够的知识。他们对纺织品整体把握的能力较差,无法全面地借助纺织品纤维、织物特征表达织物之美。也无法根据纺织品最终产品造型特点完美表达纺织品的图案之美。

目前纺织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这两方面的矛盾:企业急需高素质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产业工人和知识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而学校培养的学生,重理论轻技能,知识单一,缺乏创业、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课程特色不突出,各门课程自成体系,缺乏整合,造成知识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培养的专业面过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专业实践环节薄弱,不能和行业企业接轨;课程结构及内容单调,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技术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不全面,新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滞后。

二、思考改革,定会使办学焕发新春

1.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上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培养多元化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业能力。

2.确定培养目标。纺织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学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针对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要使培养的学生掌握服装专业各项工艺技术技能成为高级技工而不是单纯的车工。纺织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主要有生产管理类、业务操作类和设计辅助类。要从培养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和持续发展方面来考虑,否则纺织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就越来越大,专业的发展将越来越难。

3.改革教学模式。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各科相互分离,缺乏课程的横向交融,理论与实践类课程过分注重教学的独立性,这样无助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社会生产实践、社会需要相适应。

4.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要专业课程应采取边讲、边动手练习的教学方法,打破课堂常规。所开课程,如服装设计、结构设计、工艺制作等课程应紧密围绕生产实际进行,可结合产品开发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专业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5.落实项目教学。项目教学包括模拟产品开发、跟单练习、企业顶岗实习。按照具体项目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进行训练。跟单练习和企业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服装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整体运作知识,提高自己独立创业必备的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与社会的接轨。

6.贯彻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在校办工厂生产,可以将学到的基本技能与商品化生产相结合起来进行实践锻炼,既提高了综合能力,又加强了对企业经营、创业方面的了解,强化了的技术技能,缩短了从学校到企业较长的适应过渡期。

纺织专业例4

2.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纺织机械门类繁多、性能各异,有纺纱机械、织造机械、化纤机械、针织机械、非织造机械、染整机械、服装机械、纺织器材与仪器8大类,分别对应8个纺织机械子行业,仅纺织机械的主流机型就超过200种。这些门类繁多的纺织机械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机械结构、光机电控制系统及工程材料。因此,在通用机械类课程教学中,以纺织机械为载体,将纺织机械的案例融入到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相关课程中,尽可能以纺织机械为案例进行授课。

3.专业课学习阶段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校来说,学生有一定的选课自由,但由于专业课的学时有限,因此,纺织机械类选修课不宜开设太多,以免因选课人数太少而导致课程设置流产。我校(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设有4个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幕墙工程与机械。在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方向开设3门纺织机械类课程:(1)“纺织机械概论”,64学时,基于大纺织范畴,涉及纺纱机械、织造机械、针织机械、化纤机械、染整机械、非织造机械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纺织机械的工作原理、基本构成。(2)“纺织机械设计(1)”,48学时,使学生掌握纺纱机械、织造机械、针织机械的共性关键机构及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纺织机械设计(2)”,48学时,使学生掌握化纤机械、染整机械、非织造机械的共性关键机构及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方向的选修课设置如表1所示。要求学生至少选修12学分。选课组合方案如下:(1)偏“通用机械”的选课方案:纺织机械概论、现代设计方法、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动力学基础、机械噪声控制。(2)偏“纺织机械”的选课方案:纺织机械概论、现代设计方法、纺织机械设计(1)、纺织机械设计(2)。(3)“通用机械+经典纺织机械”的选课方案:纺织机械概论、现代设计方法、纺织机械设计(1)、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动力学基础(或机械噪声控制)。(4)“通用机械+新型纺织机械”的选课方案:纺织机械概论、现代设计方法、纺织机械设计(2)、机械优化设计、机械动力学基础(或机械噪声控制)。

4.实践教学在机械类实验教学、工程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以纺织机械为载体,设计相关题目或课题;在专业实习(实验)阶段,确保有4个学时的参观实习,要求撰写参观实习报告。

二、编写适应新形势的纺织机械类教材

(1)首次出版“十二五”省部级规划教材《纺织机械概论》(陈革、杨建成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该教材基于“大纺织”的概念,介绍纺织机械的分类,分析纺纱机械、织造机械、针织机械、化纤机械、染整机械、非织造机械的基本工艺原理、核心技术、关键设备、产品分类等;还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纺织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类纺织机械上的应用情况及现代纺织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

(2)出版“十二五”省部级规划教材《织造机械》(陈革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获2011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优秀教材奖、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3)出版“十二五”省部级规划教材《纺纱机械》(毛立民、裴泽光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教材介绍了纺纱机械的分类、机构组成、工艺过程和工作原理,以及近年来纺纱机械的新装备和新技术,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纺纱机械上的应用。

(4)正在编写“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机械专业导论》。该书为面向纺织特色高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概论性教材,其中包含纺织机械概论的相关内容。主要内容有: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中的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新材料及其工程应用、纺织机械导论。

(5)正在编写“十二五”部委级规划教材《纺织机械设计》。教材从各类纺织机械中提炼出关键共性机构(装置或系统),强调对机构(装置或系统)的综合设计。主要内容有:梳理机构的设计、牵伸机构的设计、卷绕机构的设计、往复运动机构的设计、同步传动机构的设计、烘干装置的设计、纺丝成型装置的设计、自调匀整系统的设计、针织成圈机构的设计、立体织物编织机构的设计。

三、编写《机械类课程的纺织机械案例集》

《机械类课程的纺织机械案例集》拟收集各类纺织机械的典型机构(装置或系统)案例,可用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测试技术”“机电控制系统”“机械工程材料”等机械类课程的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授课举例等,从而将纺织机械的案例融入到相关课程中。表2为机械类课程的知识点与纺织机械典型机构(装置或系统)的对照表。

四、编写《纺织机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集》

从以往的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题目中,精选出包括各类纺织机械典型机构、典型系统的题目,在此基础上修改、扩展,设计新的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题目;从所承担的纺织机械类科研项目中,提炼出一些典型机构或共性技术,设计出适合本科生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的选题,同时编写《纺织机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选题集》。

纺织专业例5

1.1调研方案及调研主题

通过走访盐城、南通、无锡、常州、苏州、南京、上海、徐州和宿迁等省内及周边地市纺织及相关产品制造企业、检测机构和贸易公司30家,开展网络调研35家单位,同行院校5家,采取实地考察、现场交流、资料查询、专题研讨、电话、网络、QQ群、查阅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平台数据和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等多种调研方式,对调研单位的人才资源部主管、企业专家、毕业生的直接上级领导、院校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带头人,部分毕业生或所有毕业顶岗实习学生进行了调研,确保调研数据和结果准确。调研的主题为:地区纺织行业发展,产业政策调整及其影响,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其分布,岗位升迁经历及升迁年限,就业岗位工作项目,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企业对职业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意见反馈。

1.2调研实施及成果分析

根据专业调研和麦可思调研数据可见,我国纺织产业东部快速升级,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明显,行业人才需求旺盛。盐城及苏北地区每年纺织技能人才需求就达8000人,其中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口4000人。尤其是对专科层次的纺织品检验与贸易类人才需求递增达到40%。由于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由原来的“橄榄型”转为“哑铃型”,即大量生产型企业纷纷转变为生产贸易型,近年来纺织行业中从事操作工的岗位逐年减少,而从事纺织品检验、贸易跟单类的岗位数目逐年增加。现代纺织专业(群)毕业生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纤检所)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经济组织。对于江苏纺织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苏南向苏北转移速度快,盐城产业规模增长快,学生就业岗位层次高,多数学生毕业后就业于产品检验、工艺设计、基层生产管理、设备检修及跟单销售等技术、业务与管理岗位。从业得到岗位升迁后能胜任生产主管、销售主管、业务主管、质量主管、工艺主管和设备主管等岗位。根据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社会需求及对人才的要求,确定本专业群培养规格定位为面向江浙沪、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于纺织生产行业,纺织产品检测,纺织生产与贸易,纺织电器等现代纺织相关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调研发现,企业对准员工的职业经验与职业素质要求较高,这些都是在构建课程体系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现代纺织专业群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职业岗位人员。主要工作岗位有纺织产品质量检验、纺织产品分析及工艺设计、纺织品跟单及销售、纺织设备保全、纺织企业车间生产及管理人员;次要工作岗位有纺织企业设备管理、纺织品电子商务、办公文员和生产计划调度;其他工作岗位有纺织检测仪器营销、纺织专件销售、研发设计员和人力资源助理等。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调查和分析,掌握学生核心岗位的工作任务非常关键,表1是现代纺织专业群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2基于典型职业岗位“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现代纺织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本校结合基于专业群的单位典型岗位及任务的调研,继续实施“岗位引领,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构建基于典型职业岗位(工艺、生产、设备、贸易)任务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项目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根据专业群职业典型岗位任务,根据共性要求,形成“底层共享”的专业群职业通用能力模块课程;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形成“中层分立”的各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训练模块课程;注重职业成长能力,形成“高层互选”的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

3“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现代纺织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基于典型职业岗位能力系统化开发课程及其教学内容,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引入企业第三方评价多元化考核机制,建立“多方同评,闭环控制”的质量保障体系,使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及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相对应,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项目和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并通过课程标准及教学方案设计加以体现。专业群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是针对高职学生基本情况,并以专业群内的现代纺织技术和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两个核心专业为龙头,并协调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进行职业通用能力培养,以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改革和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在通识课程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达到服务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目的。同时,对通用能力课程模块中的纺织导论与入职训练、纺织材料检测分别开发不同的学习项目和内容,以达到各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且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的学习内容实现良好衔接。专业群核心能力课程是按照职业成长规律,运用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项目化课程开发理论,重构以典型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依据区域纺织产业的特点、企业生产实际及发展趋势,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同时结合各专业综合训练课程分学期开设综合实训项目,巩固和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并通过开设技能鉴定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纺织管理、纺织外贸业务操作和纺织机电产品制造等综合技能训练、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专业群拓展能力课程旨在学生掌握通用职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核心能力基础上,依据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态势,削减生产型人才需求量,同时逐渐增加营销贸易型和产品开发与设计型岗位,分别在三个专业开设产品开发类课程、营销贸易类课程、机械制造类课程等可供交叉互选的专业群拓展课程平台,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岗位迁移能力,培养能广泛适应就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综合型人才。

纺织专业例6

大学生就业,其涉及层面之广,涉及的领域之深,涉及的影响之重,也许,除了“三农”之外,很少再有一个话题能有如此的纵深度。多年以来,人们一直以社会学的广度,经济学的深度,哲学的维度,人口学、统计学的实度,等等,几乎除自然科学以外的所有学科理论。将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往复剖析,望、闻、问、切,将其成因、背景、矛盾、对策、方法,等等。似药方清单般拟出并公之于众,以求根治就业难这一“顽疾”。

这里面有无关痛痒的,也有切中要害的,抛开这些暂且不论,今天,一个明确的事实是,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大学生就业已经被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诸多操作性极强的措施与办法还在不断出台,这也让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对大学生们说,在共渡时艰的重要关头,就业路上的痛苦与彷徨,不应成为失去信心的借口,人生的计划,就从这第一次挑战开始。

修补就业链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大学生就业当成简单地应聘与招聘的一对一对接,这也让大学生的就业链条一直处于断裂的状态。所谓的“扩招惹的祸”,“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不要眼高手低”等等,其实相当不得其要。事实上,今天的大学生,已经将就业的目标定在了低点极限,试想一下,如果其从业之处几乎只能维持其最基本的生计,那么,他们又将如何开始人生的计划。是不是大学四年的成本代价,仅仅是毕业之后维持温饱?

就不上业,就是失业,大学生多少代表着未来社会的希望,他们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社会诉求,如果这样的一个群体于失业威胁之下,这一定是重大的社会课题。一个社会的课题,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把它简单化成一对一,大学生就业本就是一条盘根错节的链条,大到政府政策导向,小到家庭人脉关系,各个环节紧密连接才能保持就业流畅。而在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完善大学生的就业链条,各个环节有机衔接与联动,已经变得越发的紧迫。

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迹象。

牛年就业不太牛

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人。这2400万各有来头,其中一增一失是就业两大难题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一失即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多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这还没有充分考虑一个情况:如若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能力降低,用人需求明显减少,供求缺口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需要集中解决的突出难点首先集中在毕业生就业难和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上。

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再加上2008年近100万的未能就业高校毕业生,2009年的高校毕业有700多万面临就业。

权威人士指出,从目前情况看,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就业局势的稳定。同时,由于企业裁减人员的现象还在蔓延,就业转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将进一步增加,长期失业者、各类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将更加困难。

“在2009年暑假前后我国的经济可能探底,这也可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低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与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对媒体这样表示,到2010年就业形势也许会好转,就业与经济的发展是一体的。

工作岗位不能凭空创造,在金融危机冲击到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不但不能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而增加,反而呈现减少之势,这时就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通道。

联动迹象

中央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今年1月7日,国务院就召开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4月2日,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时间里,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工作。

目前我国已先后出台了14项高校毕业生就业配套政策文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部门、学校、企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主要包括:教育部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又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名,同时还启动了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工作,该“特岗计划”由中央财政支持,计划招收5万名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政策,鼓励2009年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军,计划预征10-15万名毕业生;商务部表示,力争在5年内培养和培训120万服务外包人才,预计新增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数量力争达到20万人;5月至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在全国城乡基层开发20万个就业岗位,组织30万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科技部牵头制定了科研项目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服务协议的相关政策,鼓励重大科研项目单位积极聘用应届大学毕业生,并可按规定从项目经费中列支劳务费和社保补助等;国家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集中吸纳毕业生,加大力度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也已成为3个月来各大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院校明确其为“一把手工程”,由校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全员关注就业工作的氛围。越来越多的院校从学生进入大三后就开始进行就业动员和辅导工作,组织就业培训、讲座、招聘会是目前院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主体,这种形势既能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信息,也降低了毕业生的择业成本。部分学校也从改革教育模式人手,将培养人才与成功就业、创业密切联系起来,以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为例,实施“金丝线”素质教育三年来,纺材学院毕业生实现100%面向纺织类企业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08年更高达99.56%。

从长计议

联动的组合拳,尽管效果显著,但多少有些救急的性质,这也正说明了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的严重性,显然,这一话题远没有随着政策的落实而告一段落。

学者指出,大学生就业正在面临而结构之困,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隐性门槛。大学生就业

是全社会就业问题的一方面,不能单独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必须将其纳入整体社会来解析。早有论者指出,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白领”岗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资源向公权机构过度集中,市场相对失衡扭曲、发育滞后,使得原本应该成为最大就业领域的市场企业,反倒成为大学生退居其次的就业选择。年复一年高烧不退的公务员热即是明证。

显然,要应对大学生就业紧张的严峻局面,除了做好就业指导服务等急务之外,也应从长计议,改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这些结构性因素。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是嵌入社会体系的一部分,无论是全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本身的供求反映,还是作为高等教育输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不能仅仅在高教系统内部单独求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都是必需的方案举措,但应该将其置于恰如其分的程度上考量。过于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因素,轻慢必要的制度改善和结构调整,将无助于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全面认识和系统解决。

联系到我们提到的就业链条,大学生就业的话题,也许还有反思的空间。

逆势

尽管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但纺织服装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相对来说要好得多,“如果单纯从就业的角度考虑的话,纺织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一直不错,包括在今年经济形式不好的情况下,还是供不应求。纺织专业招生不好招,但是毕业时不愁没有工作,只要想工作,就有机会,不是那种是想找单位都找不着的情况,包括以前经历行业困难的时候,都一直是这样。目前主要是学生的工作意愿和现有工作条件存在差距的问题,如学生对工作性质、环境不满意等。”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倪阳生向记者介绍2009年原纺织系统直属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这样说道。

记者从学校了解到的情况证实了这一说法。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2009年毕业生297人,其中63人左右考上研究生,支教学生2名、公务员2名,自主创业1名,其他220余人进入企业。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苗淑贤表示:“一直以来企业及其他各方面对我们纺织与材料学院学生的需求都比较大,往年学生就业基本上每个人有三到四个岗位可供选择,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与往年相比需求稍有下降,截止到五月中旬,学校通过开展人才交流会、请企业开展专场招聘会等方式提供的岗位有733个,平均下来每个学生仍会有两个多一点的岗位可供选择。”北京服装学院孟庆瑶处长也向记者透露,2009年北服毕业生共1543人,整体就业率比北京市院校的平均水平略高,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企业要人略显推迟,临近六月学校还集中接到一批用人单位的需求。

记者从全国纺织教育协会了解到,纺织服装院校都已转变为综合性大学,纺织相关专业毕业生的情况只占到其中一部分,整体上看,纺织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

尽管如此,毕竟形势摆在面前,不可能独善其身,各大纺织院校早就使尽浑身解数,逆势造就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就业大戏,看院校百态,知就业冷暖。

武汉科技学院:打造大就业机制

武汉科技学院通过“体系”构建的大就业工作机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体系包括:严格落实“一把手”工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负责的就业工作领导体系;进一步明确二级学院就业工作的责、权、利,建立起重心下移的就业工作管理体系;二级学院与学校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将本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建立起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体系;提倡多元就业观念,引导学生面向全社会就业,建立多元化的立体就业网络体系;依托网络,加大力度,建立就业信息快速传递体系;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巩固好已有的用人单位,拓展新的用人单位,建立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及亲属参与学校就业工作的社会支持体系;高度重视毕业生心理的变化,建立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体系;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落实到每个分学院,工作就更加细致具体。纺织作为应用性学科,与企业关系密切,为推动学生与企业间的双向选择,武汉科技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近年来连续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就业。当学生进入大三后,学院会联系企业到学校招聘暑期实习生,提前一年将学生送到企业,实习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同企业签订用人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用人单位对这种引进人才的方式越来越认可,目前已有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接纳暑期实习生,2009的毕业生里,在大三暑期实习期间签订合同的计20余位;还有一种被称为“订单”培养的就业形式,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跟某些企业签订协议,企业为学生每年提供5000元的学费资助,在纺织与材料学院2010年的毕业生里就有5名与广东中山国泰签订协议的学生。

就业指导方面,学院也很早就开始着手开展就业动员,进入大三下学期时学生就已经明确毕业后的去向,包括升学、进企业工作、进入跨专业企业、考公务员、支教、当村官、入伍、自主创业、及其他方式的就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方向,及早定向。学院会对学生如何就业,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企业开展各类辅导课。硕士研究生的计划和招考工作也会提前展开,首先要动员,决定考研的学生从暑期就可以开始复习;其次会进行考前辅导,对学生报考学院的意向进行引导,避免扎堆,失掉机会;此外,在学生考前还会进行心理辅导,解压、减压。就业落实方面,学院进行一对一负责制。学生进入大四后,每个班级都建立就业qq群,学校在qq群上就业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这些就业信息自己去选择。每隔两周负责老师会对现在的就业形式进行清理,确认有多少学生就业、有多少学生有意向,不断开展跟踪辅导,和没有意向的学生直接交流。负责老师的联络方式公开,随时解决、解答学生和跟用人单位交流过程中遇到问题。

天津工业大学:积极开辟新市场

天津工业大学2009年毕业生总数6560人,到目前为止,共签约1794人,签约率为27.34%,其中,研究生签约率为41.87%,本科生签约率24.68%,高职生签约率30.07%。升学出国人数291人(不完全统计)占4.45%,有意向的25.78%。

2009年学校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加大对外联系力度,利用教师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关系开拓就业市场,千方百计收集社会需求信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制度,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学院领导分成三个方向赴外地开拓就业市场,定期举办邀请企业来校交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会议企业相对集中的机会,宣传学校及毕业生信息,拓展学院与企业的联系;发挥校友会联系校友的功能,

借助校友资源,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扩大毕业生就业信息和社会需求;鼓励引导毕业生考研、公务员、选调生,并为报考学生组织培训;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日,专门办理毕业生就业工作。

从去年世界金融危机开始,学校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应对措施,实施广泛联系的对策,加大了对外联系力度和次数,积极开辟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就业市场,加大了与各地人才、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交流,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学校建立了多个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在校领导的带动下学校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绍兴纺织城、上海外服人才中心、昆山人才中心、东莞人才大市场、长春市经委、石狮市经委、河东区、北辰区、河北区等地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与天士力集团、摩托罗拉、菲思卡尔、南开创元、天一建设集团、东莞德永佳、广东溢达、深圳歌力思、浙江华孚、浙江益帮、河北卓达集团、天津津投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上海大陆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天津营业部等企业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

从去年11月末开始,学校共举办了8次大型招聘会,5次中小型招聘会,104次专场招聘会,网上128家企业招聘信息,来校招聘用人单位数量8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数量近9000个;比去年用人单位和岗位信息虽有所增加,但用人单位质量、招聘岗位数量较去年下降。

学校建立和完善对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就业帮扶制度。各学院设专人负责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学生 、困难补助中设立专项经费实施就业补贴,第一批补助已到位,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困难,促进实现就业。

西安工程大学:化危机为契机

2009年西安工程大学共有本科生毕业生4194人。从总体上看,2009年3月,2009届本科就业率为21.27%,较去年同期的23.36%相比有所下降,降幅为2,09%。由于学校各学院的积极联动,学校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帮扶任务和具体的就业职责,各学院并根据自身就业工作现状提出了具体实施细则。4月中旬,本科就业率达到26.37%,较同期的23.31%相比有所上升,上升幅度为3.06%,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毕业生就业率还在不断上升。据西安工程大学就业办负责人介绍,就目前签约形势来看,纺织与材料学院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服装艺术与设计学院三方签约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

在往年对毕业生离校前就业率的统计中,2006年为90.57%,2007年为90.54%,2008年全校本科生共4397人的情况下,为90.65%,纺织、服装等优势专业相对来说,这一数字会更高。就业办负责人介绍,照现在的形势来看,今年就业率并不会受到影响,而具有优势特色和长效专业的纺织、服装专业需求依然保持旺盛趋势。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纺织、服装等专业就业人数最多,分别占到毕业生就业人数的9.05%、5.41%,且每年在纺织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总人数的15%左右。另随着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加强以及就业心态的调整,通过升学解决就业的毕业生也逐年上升。

据西安工程大学就业办负责人介绍,虽然目前来讲,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但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在促进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据了解,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目前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较之往年从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下降。同比2007年下半年,2008年进校招聘的单位数量下降近30%,招聘单位提供的岗位数量也有所下降。毕业生通过学校选择单位的机会有所减少。招聘人数有所减少,在与招聘企业进行前期接洽沟通的过程中,招聘企业明确表示今年招聘的人数在减少,目标院校也在减少。广东溢达集团到西安工程大学组织招聘(本科),最后仅有15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5人签约,加上暑期实习确定录用的9名人选,合计录用14人,较往年减少40%左右。

目前该校毕业生面临的危机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用人单位招聘程序增加,招聘条件提高。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交流和管理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做出要求,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人际交往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此外,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较之往年有所变化,主要是增加选拔环节,大部分单位要进行2-3轮的面试,个别单位甚至要进行3轮笔试和5轮面试,增加了毕业生应聘的难度,同时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一定冲击。用人单位招聘时间大大提前。

学院分别在全员参与,联系学院;各学院开展工作的要求;调整教育教学,促进就业工作;广泛开展学生活动;开展就业市场调研,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学院就业工作力量;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处就业工作力量;增加就业投入等7个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工作措施,这为就业工作开展确立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利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多渠道、多种形式收集和就业信息,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和学生互动式的西安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积极进行就业市场拓展,做好用人单位招聘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完善就业基地建设,开拓新的市场。开展调查反馈工作,加强用人单位回访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学校。

中原工学院:“打包”宣传促就业

2009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以来,中原工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借助一切机会,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带着这个信息库到全国各地人才市场,通过“打包”的方式宣传推介自己的毕业生。“这种方式既可以利用学院的综合影响力推进就业工作,又可以让学生节省求职成本。目前来看,这种方式成效颇为明显。”中原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志刚说。“从2008年9月开始,我们就感到就业压力在不断加大,发现常规的工作方法已经很难解决就业难题。学院应有‘营销’的理念。打个形象的比喻,在现在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高校像个特殊人才的加工厂。所以,我们也要责无旁贷地对我们的‘产品’进行营销,就是要把我们的毕业生推销出去。”中原工学院把学生的就业当成了非常时期的非常责任,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充分利用学院在全国纺织行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采用“打包推销”的方法,向用人单位推介自己的毕业生。

在就业处的电脑里,一个载有全院2009年度毕业生信息的《2009届毕业生信息推介系统》。这个系统里不仅有今年全院毕业生的详细记录,还对4000多名毕业生的个人简历进行了链接,使学院毕业生的整体情况和学生个性化的内容都得到了充分反映。在尊重学生就业意愿的基础上,该系统还对学生的就业目标行业、目标地域都进行了归类。有了这个系统,该院领导和负责就业的老师从春节前开始,就带着这些资料替学生到各地的招聘会、用人单位去“打包推销”。截至目前,学院已经在大型综合招聘会和企业中推荐40余场次。

与此同时,学校还依托行业加强大学生就业,4月3日,河南省第四届“名企英才”纺

织、服装行业招聘会在中原工学院南区紫薇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河南省第四届‘名企英才’纺织、服装行业招聘会是中原工学院应对大学生就业困难,在河南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依托行业,务实进行校企合作,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又一次良好尝试,本次招聘会共吸引省内外的267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2765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756个。

中原工学院在坚持利用多渠道推介毕业生的同时,还为毕业生免费开通“校信通”服务,把毕业生手机号输入数据库,通过毕业生的手机,学院把就业信息和指导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毕业生,作用非常明显。还充分发挥学院就业信息网的作用,及时招聘信息及相关就业政策,允许注册学生上传简历以供自荐。中原工学院在院内的毕业生就业网上开辟了可互动交流的《就业咨询》专栏,开设了职业测评服务系统,与北京时代英杰合作开通了职前网络学堂,并在网站上提供卫星专网就业讲座的免费下载。此外,该院还同各地校友会、就业基地等专业机构建立长期联系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通过这些努力,网站点击率大幅提升,学生就业率大大提高。“加强与校友的合作,利用行业协会的资源……今年以来,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就业。就业处张东伟处长介绍,就目前形势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在就业处和各院系的积极努力下,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中原工学院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了良好的效果。

杨玲玲:每天都在成长

(东华大学材料工程与科学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我心头依旧充满感激和希望,因为每一天都能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我十月份开始做网申,分别投向P&G、BASF,DOW,DUPONT这些世界500强公司,但金融危机使很多知名的外企冻结人事,不再招聘员工,我主动找导师和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分析就业形势,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做出了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再局限于网申,而是多跑招聘会、宣讲会。陆陆续续地,我接到了法国Decathlon公司,TOD公司、泰禾集团、大翰猎头等的面试通知,尽管这几次面试表现不错,面试官也给予了肯定,但是最终没有签约。我不断调整心态,并在每一场面试结束后都进行了仔细分析,及时总结。每一次对于失败的分析都会促成点滴的成长,在失败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和调整,随时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挑战。好公司的面试,对人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考验,每场面试都像是一个战场,尽管没有硝烟,但是依旧激烈。我至今还记得,有一场面试,进入二面的三十位应届生中有15位是复旦大学的,14位上海交大,坐在等候室的那一会儿,就会感觉到无形的压力,复旦的同学坐在一边,交大的同学坐在另一边,那场面试考验我的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心理素质。在面试的时候,我始终提醒自己:“要有信心,杨玲玲,你一定行!”

我拿到的第一个offer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因为不忍心荒废念了六年半的专业而放弃了。接着,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和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都确定了签约意向。其实,有时候我们缺的不是选择,不是机遇,而是把握机遇的能力。好的机遇只需要一个,你把握住了,就成功了,甚至有时候这种成功来的很快。面试“新上化”时,因为已经拿到了纺研院的offer。面试的时候比较放松,反而展现出了真实的自己。这家公司原来招聘计划是研发岗位,但是在面试官问及职业意向的时候,我没有掩饰自己有意做市场和技术结合的职位的想法,没想到,三天后就接到了公司二面的通知。在终面的时候,公司的老总对我说,我的面试综合排名是面试的所有应届生中最高的,公司原来只准备招研发的应届生,但是就是因为我真诚的态度和快速的应变能力使他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想把以前还未实践的项目交给她来做,这是一个全新的项目,恰恰是一个需要将市场和技术相结合的工作。就这样,从第一轮面试到做出最终的决定,仅仅一周,我签下了人生第一份正式的工作。

张再昂:高目标得过高门槛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染整专业)

我们学校纺织专业可以说是浙江省内最好的了,所以染整专业目前就业形势还是不错的,基本上是我们只要找,都能找到工作。但我们专业的工作相对也比较辛苦一些,好多企业工作每天要12个小时,而且基本上没周末休息,基本上是1个月就休息2、3天,一周能有1天休息的企业就已经算很好了。像一天工作12个小时,“两班倒”的那种企业,实习的时候在1500块左右,签约后工资也就1800元左右,在我们同学找的工作中,能达到2000块就算不错了。

也是基于这些原因,从事自己本专业是下策,稍微有能力的同学都去做其他专业了。比如说我们班有30人,有3、4考上研究生的,也有想考翻译、证券的。但现在来说,大多数还是从事本专业,达成工作协议或有意向的有24、25个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工作条件是很艰苦的,有小20个人都进了工厂,这其中有一半左右进了最辛苦的车间。我觉得我们大家心态还比较平和,实在不行,条件艰苦点也能接受,毕竟现在形势不是太好,而且好多企业都要有经验的,对于我们应届生机会相对少些,像之前有一个奥地利的公司来我们学校招聘,我是唯一入选的,虽然得到了中方监考官那关,但最后奥地利老板说需要有工作经验,最后协议就没达成。

我本人现在还没有签工作协议,因为我的志向不在此,想考个翻译证,我英语还不错,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而且利用大一、大二假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过法语和西班牙语。但翻译这份工作很多企业一是要英语专业毕业,专业八级以上,二是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这对于我们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就相对不公平,门槛也较高。

王小华:能力重于学历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设计专业)

我刚刚通过国家公务员面试,考上了浙江省出入境检验局的公务员。我们班有31个人,有2个考上了研究生,就我一个考上了公务员,其余的都在找工作,但目前,签约的只有5、6个人,而且工作大部分都是我们本专业的。目前,找到我们专业找工作并不难,所以很多人在挑选之中,所以签约的并不算多。工资待遇,大多数都是1500~2000元,包吃住,上海相对要高一些,达到2500~3000元。

与往年相比,金融危机给我们就业确实带来了一些影响,主要表现在来招聘的企业少了大概有40~50%;外贸岗位少了很多。我们学校与很多企业都建立了就业合作协议,有8、9个同学被导师直接推荐给了企业,其余的还是通过自己去找。

像我们设计领域看重的并不是学历,我们这个行业很多设计师是高职、大专学历,我们本科学历已经够了,因为设计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设计能力、发展潜力与综合能力。

金谷雨:机会给有准备的人

(浙江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

我们专业今年就业形势还算正常,我们班31个人,有7、8个考上了研究生,其余找工作的也就只有1、2个极少数的,大家都还处于选择的过程中,我目前也在找工作。我们的工作环境很差,很多同学的想法都是先在本专业领域稳定下来,然后再考虑跳专业发展。

其实面试的机会很多,面试中的表现很重要,如果你善于表达与沟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机会相对就要大很多。像很多企业都希望要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这说明平时的能力锻炼很重要。

黄震:志得则意满

纺织专业例7

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所受惠最为显著的几个行业之一,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不论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是民营或私营中小型企业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都是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人才的吸收和利用,二是技术的创新与改革。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高等教育。通过高等教育,可以为企业培养有用的专业人才,也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工艺改造、数字化建设,加快纺织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转变。

大学的职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大学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大学能否履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而且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及学校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为例,从当前的专业设置现状入手,介绍了当前高等教育纺织服装的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试图提出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挑战性技术人才的专业设置对策与建议。

1.纺织服装专业设置现状

1.1课程设置现状

当今世界是一个以创造为中心的高度信息化社会。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紧跟服装发展的新动向,而且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纺织服装专业设置的不合理虽早已被提出,各院校也采取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但收益仍不理想,原因有多方面:第一,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超前,并且根据形势随时作调整,这样本科生经过四年的在校学习,走向社会时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第二,专业间的知识体系很难形成。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综合的大体系,产业链长,价值链复杂且宽。从纤维的生产开始,到面料,到服装,再到销售。我国纺织服装院校根据专业划分进行课程设置时,只强调个体性,而忽略了整体性的协调。这样,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灵活性,影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出来的纺织服装专业人才知识面窄,市场意识薄弱,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第三,课程安排的顺序欠完善。大多数服装院校习惯于把立体裁剪放在平面结构设计之后,认为学生应该先学习理论的平面结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立体裁剪。事实上,平面结构设计是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归纳得来的,如果让学生先学习立体裁剪,因为它是直观的、感性的,容易接受,之后再学习平面结构设计,就不会觉得枯燥,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四,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明显不足。纺织与服装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纺纱、织布、制衣到销售都离不开实践。虽然各院校都设置了实践课,但动手机会少,学时短,实际作用甚小,学生所学的知识始终停留在浅显的理论层面,无法深入研究。

1.2填取志愿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生从进入高校开始就已经确定了专业和方向,然而绝大部分的高中学生对于职业的意识很浅,几乎都是听从家人、老师或是兄弟姐妹的意见,更有甚者是在填报志愿时服从本科志愿的调配而被分配到一个自己毫无兴趣的专业,很少有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主动选择的专业,这种填取志愿的体制极大地限制了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1.3学分制现状

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的学制是四年,以学分制为主。在我国很少有学生因修满学分而提前毕业,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只要达到60分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同样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在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几乎无法体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都存在60分万岁的态度,只要拿到学分就能拿到相关证书,对于个人能力的锻炼及无法量化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则显得漠不关心。

1.4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仍是课堂教学法,以教师面授为主,结合讨论、参观、问答等多种辅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固定、陈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或者使用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下面忙于记笔记。教师和学生都比较习惯于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师不能深入企业、深入实践,则缺少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又进入学校参加工作,对专业生产前线的知识甚是缺乏,由此给学生上课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用理论解释理论,无法深入,缺乏对学生的启发,而学生更多的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介绍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纺织服装专业设置改进办法

2.1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紧跟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而且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及时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要提高实践课程所占比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研究当前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考虑将本科四年的课程浓缩在两年的课堂教学内,随后一年可深入企业学习并锻炼,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再返回校园补充理论知识的欠缺。

此外,学校还要结合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单位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或增加新生专业方向,如与纺织服装专业相交叉的服装贸易与检测专业,在服装生产和管理的专业基础上增加贸易知识,还可以将贸易与语言结合起来进行建设,如服装英语专业、服装日语专业、服装韩语专业,各专业学生必须结合实际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国际日本语和韩语等级考试的资格证书才可以顺利授予学位证书。纺织工程专业还可以和机械方向、材料方向、化学方向等相交叉开设纺织机械专业、纺织材料专业等。

2.2灵活运用学分制

普通本科院校在授予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时需依据一个可量化的标准,每门课程首先必须及格,才能给予相应的学分,然后再根据课程的成绩排名采取末位淘汰的原则,即使每门课程都达到60分,但因为总成绩排名靠后也同样有可能拿不到相关证书。其次,积极鼓励有能力学生提前修完学分,即可办理校外实践环节,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进入生产部门,有效地检验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3改进教学方法

高等教育引入竞争机制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最有效办法。同一门课程配备多名教师,学生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选择。对教师业务能力评估时,一方面要考虑其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考虑所授课程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鼓励教师采用案例指导教学的方法,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学习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工厂收集案例教学的资料,使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时得到更新。同时可增进与企业的交流,可以将企业中面临的一些生产技术上、管理上的问题带回研究领域。由此,可有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

2.4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纺织服装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的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一来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企业的赞助,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来可为高校提供优秀的从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适时为在校学生开展相关讲座或报告,让学生及时掌握当前市场和社会形势,以及培养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第三,可帮助学校培养和锻炼年轻的专业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获得感性的专业知识;第四,对于企业而言,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使企业获得优秀毕业生,还可加快企业的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及对员工的知识培训。因此,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纺织服装专业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必经之路。

除上述之外,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应适当安排专业教育,提前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兴趣方向而有效地选择合适的专业,为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创造性和实现高等教育的职能而努力。

3.结语

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大学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大学能否履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而且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及学校自身的发展密切相关。纺织服装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所担当的责任甚重,她能否为企业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化经济竞争中的兴衰成败。因此我国应加快高等服装教育的改革,合理进行专业设置,有效提升纺织服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纺织专业例8

1实施背景

随着广西建设千亿元纺织服装产业战略目标的推进,本地新、扩、改建纺织项目不断增加,人力资源出现紧缺的现象。对此,我校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开启了全日制在校生和员工在岗短期培训同步并行的“产教对接、一体双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企业员工在班余时间到学校培训需要往返于学校和企业之间,不利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有序进行;二是校内实训基地还不能完全与真实工作情境、真实生产任务达到高度一致,毕业生仍然难以适应首岗的工作要求;三是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教学任务较重,只能利用假期赴企业实践,培训学习的时间受到一定限制。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制约了校内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还对员工培训及全日制人才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在广泛的调研中,专业建设团队对进一步完善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达成共识,即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在纺织优势骨干企业设立“教学点”,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实力。

2实施过程

2.1主要目标及工作思路

校企合作共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学、做”统一的“厂中校”,将培训点搬进企业,把学生课堂搬到车间,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和公司生产设备的资源优势,共同实施在职在岗培训教育、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兼职教师聘请和培养和技术攻关与服务等工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校、生、企”三方共赢。

2.2工作方法和程序

2.2.1开展企业调研,选择合作企业

纺织专业团队在自治区工信委、行业协会的协助下,对广西纺织企业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了解到近两年来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新建扩建给广西纺织工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如南宁锦虹公司,是广西最具规模的纺织龙头企业,在行业内影响力大,工艺设备先进,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重视人力资源建设,开设有职工技能培训中心。专业团队经过调研分析认为,南宁锦虹公司综合实力强、生产任务充足,有相应的用人需求,能提供完善的实习场所和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工作岗位。校企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并在锦虹公司挂牌成立“校外教学点”。

2.2.2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校企共建“厂中校”,应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与锦虹公司成立厂中校管理委员会,校企共同探讨建立并完善“厂中校”建设方案及各项管理制度,共同制订员工培训计划、培训标准,共同制订全日制在校生实习计划和实训课程标准,校企共同规划建设培训教室两间(企业提供教室,学校投入教学辅助设备及软件),企业对生产车间重新整改,规划建设了兼备生产和实习功能的实训室5间(如产品检测室、细纱车间和后纺车间等),用于员工技能培训及学生的生产性实习实训。

2.2.3“学历教育”+“在岗培训”双模式

依托厂中校实施“学历教育”+“在岗培训”双模式,实现校企“人才共育”。将培训点搬进企业,把学生课堂搬到车间,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优势和公司生产设备的资源优势,共同实施在职在岗培训教育、学生实习实训,实现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合一、岗位技能与学习标准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和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合一。对于全日制在校生,充分利用厂中校的资源,采用在校进行“项目教学”,下厂进行“生产教学”的工学交替循环教学,通过下企业进行“专业认识实践”和“岗位认识实践”,使学生了解纺织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产品生产流程、工艺设计与产品检测方法、各工序岗位要求及管理方法等,具备纺织专业基本应知应会知识和操作技能。与此同时,根据企业提出的培养岗位需求,在锦虹公司员工中组建初级班、技术骨干班、管理班3个层次的岗位专项短期培训班,制订“分层定位、按需培养”教学方案,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充分利用“厂中校”的生产性实训条件,按照岗位任务进行技能模块学习和实训。

2.2.4监控管理体系建设

校企共建全程全方位的立体监控管理体系。在学生实习与学员培训过程中,校企双方明确分工,共同管理,企业选派的厂中校技术人员负责实操性指导和岗位职责教育,实施工作任务监控;校方指定的责任教师负责专业理论知识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实施定点监控;班级学生组建实习小组,实施组长负责制,实现自我监控。

2.2.5制订多元评价方法

采取“企业、学校、学生”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厂中校实习实训的考核与评价,制订评价办法时,根据实习课程标准和实习计划的考核要求对学员/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学生是主体,应对自己实习的感受和收获做自我评价,学校指导老师主要考核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实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企业指导老师(师傅)的考核重点在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培养,包括职业素养、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能等各方面;根据评价表,结合校企双方的意见,给出学生实成绩。

2.2.6教学团队组建

校企双向互派指导教师,共建专兼结构教学团队。在“厂中校”建设和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实施“校企互派”计划,校企授课教师互兼互聘,专业教师从规划设计、带学生实习、开展学员培训等各个环节全面参与“厂中校”建设,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企业选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作为学校兼职教师和“厂中校”的企业指导教师,与校方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培训/实习方案和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学习,开展各类培训。

3实际成果与主要成效

3.1主要成果

建立校企共建共管“厂中校”工作机制,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体3个,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产教对接、一体双模”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以“厂中校”为载体,创设了一个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学校兼职教师聘用、企业培训讲师培养的综合平台,建立了一支校企合作的“教师+师傅”纺织技术及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一个强大的专业智囊团、专家库,形成专业强劲的发展力;建成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区域内纺织行业在职在岗培训教育、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综合性纺织人才培养基地。

3.2主要成效

3.2.1提升了员工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两年实践证明,通过对企业员工实施在岗培训,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得以全面提升,以适应公司搬迁和技术改造所带来高技能人才需求;而在校生赴厂中校进行教学实习,在真实的工作情境、真实的生产任务下开展教学,使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熟悉实践操作技能,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作品展恰会上,纺织专业学生获民族技艺比赛一等奖1项,优秀学生技能作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4年11月纺织专业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纺织服装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纺织面料设计技能大赛,参赛作品融入壮锦元素获得专家好评,获三等奖2个,优秀奖2个。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强,多数毕业生能够学为所用,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成长为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骨干,深受社会欢迎和行业企业的好评,社会满意度高。

3.2.2实现了“校、生、企”三方共赢

“企业赢”:通过厂中校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对接,学校按照企业生产标准进行课程教学,培养了大批“懂技能、会工作”的企业后备军,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企业满意率达88%以上。“学校赢”:“厂中校”建设与实施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推动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及手段等一系列改革创新,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实现“产教对接、一体双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促进了专业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学生赢”:通过到企业实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逐步形成岗位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过程,可以提高质量意识和职业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立业观,其职业能力明显得到锻炼和提高。

纺织专业例9

纺织专业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它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而且这种实践性教学与新时期要求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根据纺织专业的特点,结合本人的多年教学经验,对纺织专业实践教学作了一些创新研究。近年来,特别是纺织企业转制后,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毕业生录用后的一年见习期已经大幅缩减,对毕业生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纺织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实验设备特别是台套数已经明显不能满足专业课实验教学的需要,本应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实验,不得不改成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学生真正获得的实践机会大打折扣。而且原有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的,以验证和消化理论教学知识点为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功能明显不足。因此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快速变化的纺织新技术感觉茫然不知所措。这就迫切需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实践教学反映学科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最终形成高效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一、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当前应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加紧构建能为更多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践的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接受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这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因此,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创此、就业为导向,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己成为当务之急。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更系统、优化和高效。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纺织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知识应用型向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综合型转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实施通识教育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二、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一)充分运用现代化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

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指以教育思想的转变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为特征,在强调教学“硬件”现代化的同时,也强调教学主体(教育者)思想现代化。只有将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科学的教学设备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在实践性教学中发挥作用。强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否定,而是要求做到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

当前,学生参加各类实践环节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为此。我们制定了多项措施,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角,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纺织专业的实践环节产生浓厚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计划地把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交给学生。采取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和因人而异的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对那些由学生自己创意产生的科研项目,我们给予特别鼓励,支持他们与社会上的科研力量合作,使科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重视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劫,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第一物质基础,是实践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不能指望一切的实践环节全部放在校外,要不断提高和改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加强硬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通过对各类设备保全、保养的系统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纺织关键设备性能的理解,掌握了设备维护的基本技能。利用工程中心和实践基地提供的工程环境,开展系列工艺实验,使学生熟悉生产工艺,掌握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关键工艺设计、上机调试等过程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我院纺织专业方向组织纺织行业专家和校内实践教学任课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目标。结合校内实践基地的具体仪器设备情况,编写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教材。做

到每个实践环节均有实践教材,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动手能力,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能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立稳定、高质量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另一重要举措。我们以协助纺织企业开发新产品,解决纺织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为目的。加强与纺织企业的合作。在实践教学环节或课余时间。让学生参与到相关企业的各个生产与管理中去。在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与加强。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几年来。我们先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多个高质量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在促进相关企业生产技术进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洁.青年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 7): 77- 79

纺织专业例10

1.引言

纺织材料学是一门综合学科,在高分子纤维科学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各种纺织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为生产、研发新型的服装用纤维材料提供理论支持。由于纺织材料的应用已经很接近最终消费者,因此其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内容极为丰富,综合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纤维成型、纺织学、心理学、市场学、人体工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科学[1]。纺织工程和服装工程与设计的本科生都需要学习这门基础平台课,是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关键课程,为其后的专业学习奠定理论基础。然而,目前的教学手段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各大高校在为改革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提出作出努力,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但是,紧紧围绕教学手段的创新已不能产生新的火花,只有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入改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2]。虽然《纺织材料学》课程会面向工科类和设计类的学生同时开设,但是根据招生和专业教学侧重点的不同及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基本素养的本质差异,很难将该课程系统地、完整地传输给学生,最后造成设计类学生更加偏重材料的视觉和服用舒适度,而工科类学生则偏重材料的本身性能,忽略了其最终应用目的。因此,针对纺织材料学课程,有必要将两类学生进行合班管理和教学,在有目的地规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使两类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产生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互补,综合学生的素质特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兴趣。

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设计类学生兴趣点

《纺织材料学》课程内容设计领域极广,从纺丝、制造、印染到后期的设计、风格影响,学生很难抓住其中重点,教师也不易理清教学思路;尤其在对设计类学生教学时,学生缺乏相关的物理、化学、高分子成型等理论基础和知识背景,也缺乏必要的工程训练,对于课程中专有名词、合成技术和制备手段非常陌生,造成学习兴趣下降和学习效率低下的现实[3]。该课程传统的教学步骤可大致总结为由高分子纤维到纱线,再到织物和面料的讲授。很显然,这些内容都集中在基础知识点的传授,内容枯燥。不难想象,如果在课程中,将过多的授课时间和精力放在介绍理工科基础和材料合成、制备和性能上,就会抹杀设计类学生的创造性。艺术类学生最想知道的是这门课和自己的服装设计有何重要联系,也就是如何更好地使用面料。相反,工科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敏感,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则无可厚非,学习这类知识也是工科学生的特长。

合班教学的前提条件是更新教学内容的设计,创新教学体系,合理安排教学策略和侧重,选择性地淡化某些不直观的、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课堂上的互动及调动工科学生的主动性,由教师向学生传授过渡到工科生向设计类学生的传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到达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这也是合班教学优势之一。在此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与服装设计和加工密切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材料学课程时,能够与其创造性思维紧密联系[4]。

合班教学并不意味着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全盘否定和简单的替代,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两类学生不同的专业关注点和理论及实践基础,使他们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这样,就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能够在知识结合点的带动下,使两类学生同时参与到课程的教授和理解中。例如,将结合点设定在面料与服装设计的关系上,以此为核心展开教学。作为服装设计与面料基础,面料的外观质地、性能等是设计类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而这些面料表观特点则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由此引导学生关注面料的组成、纤维的分子结构对其回潮率、耐化学性、纱线加捻对面料质地的影响等,在提高设计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并未弱化工科学生对材料本质特征的理解。

可以在课堂上,将常用的面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进行认知学习。学习小组的构成包括工科生和设计类学生,其关注点有所偏重;再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式教学,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两类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更能够加深设计类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工科生在研究面料和纤维基本特性的同时,下意识地考虑这些基本特性会对其最终应用产生何种影响。最后,通过讨论和讲解,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这种以面料为结合点的合班教学模式,突出了纺织材料学教学的核心目的,使设计类学生能够掌握材料基本性能,为将来的设计打好基础,使工科生能够更加明确研究及开发材料的目的。以面料为结合点,强化了材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能力的锻炼,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这门课程的意义与精髓。同时保留了原教学体系中对纤维、纱线等较抽象的理论的讲授,更体系化地将知识脉络展现在学生面前。

3.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整合新型教学手段

合班教学模式,依然无法脱离课程讲授为基本手段,因此,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5]。这些手段和方法还需要配合现阶段的教学平台建设和可操作性。实践性教学方法将成为改革服装材料学课程的重点,以面料为研究重点,通过、解剖、分析和辨识等过程支撑教学的实践性。这里所讲的面料辨识并不是将其抬高到决定服装材料学教学成败的高度,但在教学中,其作用和意义同样显著。纺织材料学课程虽然涉及的内容繁杂,所牵扯的学科较多,但是在明确教学的重点后,可以将其看做一个整体。尤其是对于合班后的学生,教师不仅面对的是具有各自专业知识的学生,而且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和实际知识体系,因此,需要把握住课程大部分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做到围绕教学目的,优化筛选知识点,突出教学重心,讲授主次分明,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抓住重点,减少直至消除对本门课程内容繁杂的偏见[6]。

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在实践性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必要创新。具体陈述如下: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部分教学内容,如纤维、纱线和织物组织结构,采用形象化教学方法,根据艺术类学生不易接受枯燥的数据和深奥理论的特点,给学生展示实物及图片,利用“实物感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感性认识[7]。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的同时,通过合班教学模式,将课程逐渐向研讨课方向发展,让两个学科的学生在讨论中共同成长。由此,合班教学无疑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灵活的思辨精神外,也需要提前准备相关资料,做好课前功课。同时,这对教师的素质提高也起到促进作用,在该方式下有利于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针对面料的特性和质地,以及为满足不同服装风格的要求的前提下,面料纺织材料需要尽可能地提升其后期处理、加工和使用性能。能够作为纺织材料使用的原料来源包括天然聚合物类(棉、毛、麻、丝素)和合成化纤(涤纶、锦纶、丙纶、聚氨酯纤维),从质地上讲,棉织物纯朴、大方;自然麻织物硬挺、粗犷、豪爽;毛织物沉稳、高雅、端庄;丝织物华丽、高贵、飘逸[8]。这些形象的感官对于工科学生极具新鲜感。通过形象化的展示,可以加强艺术生对面料的实际感受,而不再是对书本上枯燥的理论认识。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激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问题的解答不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过程;在理论上,工科生足以回答设计类学生的疑问,而设计学生则能够直接告知工科生面料的具体使用要求和设计理念的融合规律。例如,在讲授服装面辅料这一章节时,让学生在已给定的环境条件和要求下以小组形式完成面辅料的选择与搭配,设计类学生画出时装效果图,而后根据纤维、纱线、织物的知识,工科生则对应效果图为面料选择织物材料,并进行搭配和说明选择理由,然后先在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说明。

与传统的教学改革相似,需要将课堂延伸到工厂、企业,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了解纱线、织物的组织结构、染整工艺等,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不断接触各种纤维材料,感知积累;定时参加纤维面料展览和进入大型商场对中高低档纺织品进行调研和信息分析,了解最新的服装面料资讯与高科技服装面料的发展现状,把握时尚动态,跟进服装材料学研究前沿,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结合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结合当今最前沿的服装潮流,利用各种分析、测试和绘图软件,在编辑组织结构的同时,进行不同材料的织物外观的模拟,甚至通过实物增强知识的可视化、系统化,丰富单薄的碎片知识,扩大教学容量,让艺术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趣味性,激发学习欲望,促进自主学习。

4.结语

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和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合班教学,发挥设计类学生与工科生自身特长与背景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并采用当今先进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与考核机制,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与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吕航,赖秋劲.服装材料与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曾家驹.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1(2).

[3]李中元.服装材料学教学方法浅析――基于服装艺术设计专业[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6).

[4]李艳梅.《服装材料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2).

[5]朱敏.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性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1(4).

[6]罗军.服装材料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学论坛,2013(5).

[7]姚桂珍,钱F.服装材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纺织专业例11

两个方向:“纺织科学与技术”和“针织和针织服装”:

1 纺织科学与技术:纺织专业与一些设计的结合,主要课程就是织物组织分析与设计,工作时一般在工厂进行工作,只有纺设不用下,工作环境相对较好。

2 针织和针织服装:从事的大部分都是内衣,服装之类的,就业前景也不错。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