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1-29 14:23:22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1

化学是初中生首次接触到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能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效率。当前的素质教育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并使其具淞己玫幕学基本观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运用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各学校以及教师应该结合其他优秀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在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同时,提高初中化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阻碍初中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因素

1.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于化学教学中的很多知识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而这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兴趣以及动力来源。但是这种兴趣也是短暂的、表面的。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培养,随着教学的逐渐深入,学生就会慢慢跟不上进度,进而出现厌倦甚至抵触心理。

2.中学生思想中的化学观念

在正式开展化学教学之前,学生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并掌握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现象及知识,并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些零碎的知识。而这种知识的储备是在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并通过联想得到的,是学生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但是这些没有经过验证的知识,会让学生逐渐形成关于物质世界怎样运作的观念,也就是科学观念。如果这些观念与化学观念相一致,那么也会给学生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提供很大便利。

二、形成初中生化学基本观念的有效策略

1.加大对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重视力度

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是一项综合性且需要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在教学前期就让学生接触一些化学的基本观念,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教学进度,来确定化学基本观念发展的层次、梯度以及基本要求,使培养化学基本观念和学习化学知识这两项教学任务能共同进行。具体来说,在初中化学教学初期,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当前掌握的知识经验,向其讲授一些基础性、描述性的化学观念,将这些观念作为认知后继问题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生在其中也会认识到化学观念的作用,从而在化学基本观念的驱使下深入学习。另外,学生在不断积累化学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化学基本观念也会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2.做好实验教学课程

化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很多知识点只有通过实验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应该做好实验课程的设计,通过实验向学生直观地讲解化学知识,加深他们的印象。第一,针对化学知识点,设置相应的实验课题,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化学世界,进而为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以及培养化学基本观念提供便利;第二,在实验前,教师应该将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设备等准备好,不仅要保证化学教学的效率,更应该确保实验教学课程的安全性,从而让学生能通过实验巩固所学化学知识。

3.灵活运用情景式教学法

情景式教学法是运用最普遍且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化学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教师想要确保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就必须将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相连,为学生创造并提供一个参与、交流以及表达亲身经历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的价值,同时还有效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的建构。举例来说,镁在空气燃烧时,会产生三种现象,即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热量―生成白色粉末,教师再列出相应的化学式,这种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学生不仅容易出现思维僵化,严重时还可能削减学习化学的兴趣。将情景式教学法融入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相应实验向学生展示镁的燃烧反应,再由学生自主进行一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分析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综上所述,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是决定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程度的关键。教师应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阻碍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因素加以研究,并合理运用情景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对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重视,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化学基本观念。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2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含义

初中化学的科学素养涵盖较广,包括初中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验方法、科学的意识品质等等,初中化学科学素养的根基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而初中化学科学素养的核心则是实验方法和科学的意识品质,它包括对化学知识的分析和扩展,以及知识总结,假设检验等,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积极的科学态度和实践精神,是一种对科学的情感。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与化学学科有关的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并不是很系统,有些知识也显得太过肤浅,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正确建立基于学生对化学兴趣的基础上的科学素养,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具有对化学实践中的思考分析能力和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素养的根本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础的理论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物质的化学组成,对一些化学术语和和化学概念有一些基本的认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教师的指导,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基础的化学知识学习起来并不困难,我们初中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化学知识是基础,只有学习好基础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转变观念按认知规律教学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不少学校因为升学与考试的压力,在进行化学教学中,往往忽视实验环节,强迫学生机械的记忆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化学用语,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把原本有趣的化学课上的枯燥无味,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中有一些实验有趣而不枯燥,例如,做个小小照明弹、肥皂泡“炸弹”、“清水变牛奶”等入门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手脑并用,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通过合理的实验教学安排,让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化学的基本概念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乐趣,这样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后,给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这样既能较好的完成实验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人教版的初中教材中,教学课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采取像降低要求、删除难点、分散融合等方式,对初中教学的“分化点”进行处理:如在化学计算中重视化繁为简,重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而避免了繁琐的数学运算;在介绍化学概念时,重视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概念往往较为抽象,是学生记忆的难点,因此,在这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物现象导入,使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形成易懂的概念;在初中教材中引出概念是为了通过概念的方式启迪学生的进一步思维,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举一反三,达到扩展认识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一些较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对同类实验现象的分析,概括出相关属性,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二)重视教学环节,强调科学态度教育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化学的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在教学中,科学态度属于非智力范畴,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不断探索的学习精神等,科学态度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态度的培养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1、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知识教学和实验训练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即在书写化学式和化学反应式时不凭借主观臆断书写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对于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要重视反应发生的条件,包括反应物的状态以及温度等;要真实的记录反应发生的现象、过程,对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描述不一致时,要尊重事实,通过查找资料以及询问老师得出不一致的原因,排除后再进行实验;在化学试验中的操作要规范,包括按照规定使用药品,控制反应条件等;对于作业、试题中的错误认真分析,改正。

2、在教学中增加相应的课外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可以通过介绍相应的课外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方法有结合教材内容,开展课外专题报告,有重点的介绍中外化学家的事迹,任何一个化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他们的贡献都体现了他们在化学实验中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介绍可以让学生形成大胆创新,科学实验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另外,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渗透人口、资源、生态与环境、工业与污染等现状的内容性,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环境生态危机、矿产资源危机、水源能源危机等,引导学生关心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关心如何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结语: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在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通过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研究,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提高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在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科学的手段以及合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3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合称“四基”,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四大基本能力。从更好地组织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目标出发,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有必要组织能够有助于促进初中生“四基”数学能力提升的专项教学知识练习课。

一、换位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换位教学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位置互换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手中移交到学生手中。

1.创新教学思路

“换位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换位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进行互换,让学生尝试着站在教师的视角上去反思,反思如何才能让其他的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内容。由于学生始终是以学习者的身份接触初中的数学知识,一旦他们可以站在施教者的角度去思考教授这些知识的方法,他们反而比教师更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往往可以创新出比较新颖的教学思路。所以,有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创新是应用换位教学法的第一大原则。

2.丰富教学方法

“换位教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课上,最终是以学生担任教师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换句话说,“换位教学法”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思路上的思考,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由于初中生没有学习过任何的教学技巧,也没有真正站在讲台上从事过教学工作,所以,为了让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生动活泼并被所有听课的同学接受,他们一定会采取比较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组织自己的教学课。这些方法往往极具原创性,对初中数学教师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有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是应用换位教学法的第二大原则。

二、换位教学法的应用思路

1.分段衔接知识点,换位教学串联化

在传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换位教学法”的应用是以教师和学生的一次互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但是在四基能力专项练习课上,教师可以在基础知识的教学环节大胆放手,教师只负责阶段性地导学和总结工作,将多个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的教学工作交给学生负责。这样一来,每一名学生负责的虽然是单个的知识点,但是前后关联的知识点全都是由学生负责进行教学的,这样就迫使学生要在相互沟通中完成对自己所要讲解的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最终完成自己的知识点讲解工作。客观上,学生的相互沟通其实就实现了知识点的相互串联。

2.基本技能专题化,换位出题练专项

从初中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出发,初中生很难独立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转化任务。换句话说,在这种将知识点的串联工作交给学生的换位教学模式中,初中生只能借助团队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对知识点的梳理和理解工作,并最终独立完成对相关知识点的课堂讲解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初中生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所运用到的,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基本技能。只要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前,提出每一名讲课的学生都必须要在课后为其他学生出一道不同于课本例题的练习题的任务,通过观察学生在讲题时的思路连贯性,检查学生在完成练习题时的知识运用效果,就能准确了解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

3.数学思想生活化,换位教学巧延伸

培养初中生具备数学的基本思想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广大初中生的“数学思想生活化”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将数学理解为一种生活常识,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初中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在应用换位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可以为讲课的学生建立一个标准的授课模式,要求所有学生在开始自己的讲课时,必须首先列举出一个生活案例,然后从对生活案例的讲解出发来开始自己的知识点讲解。

三、创新换位教学法的应用积极意义

1.拓展教学空间,创新教学方法

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作用出发,“课堂”并不是指具体的“教室”,而是师生以知识点的传递为目的共同配合度过的宝贵时间。由此出发,“换位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可以被应用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应用在其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时间里。

2.丰富沟通渠道,融洽师生关系

从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换位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活动出发,换位教学更像教师主动拉近师生关系的一种有意行为。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在客观上丰富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深化了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的互动话题,在转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同时,也让教师看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4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1、明确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做到衔接教学心中有数

初中化学新课程是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方面发展为基本课程目标;而现行高一、高二的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进一步普及加深化学知识,以适应多种社会选择的教学;高三的化学选修课则是根据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提高教学。

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诸方面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以掌握“双基”、培养能力为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逐步转向了以培养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目的和任务。因此,深入开展化学课程标准的研读活动,切实把握化学新课程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工作,这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课改理念下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1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均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培养目标上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1.2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差异性

初中化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注重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高中化学是与初中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科学体验的过程中认识科学的本质,掌握科研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态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在培养目标的层次上有一定的差异性。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搞好衔接教学需要采取的措施

2.1.明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合理把握教学尺度

初中化学额教学的目的在于普及知识技能而高中的化学则是对学生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新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的高等人才,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大转变,但这一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过选修的部分进行的。必修1和必修2的学习仍是以普及化学知识为主,因此,应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控制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许多内容不宜过分扩展,留到选修时再讲,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做好知识的承上启下,设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

要控制好高中化学新概念的教学进度,不要操之过急,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地深化,对较难理解的个别概念可分阶段给出定义,最后再达到完善的定义。必修一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进行两者的自然过度,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再加以适当的铺垫。

2.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化学有些知识较抽象,增加了教学上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和比较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高中化学教学上的一些化学原理。通过例子,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而且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理解概念的能力。还可以用实验做为引导,先让学生观察,进而做出概括总结,对一些无条件演示的实验,可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演示,以增强化学知识的直观性。

2.4.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5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激情,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范例教学的优点

范例教学的基本概念是将课本中难懂的化学知识通过具体的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不仅降低了化学的难度,还能够使学生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初中化学需要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但是有些学生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造成这部分学生的化学成绩不理想.初中化学知识过于深奥困难是原因,更大一部分的原因仍然是学生对于初中化学缺乏应有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于化学是有一定厌烦心理的.只有将范例教学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才能改善这种局面.范例教学的优点是:(1)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的热情,使其对于化学不再抱有厌烦心理.(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3)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范例教学的出现,解决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使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显著提升.

二、范例教学的原则

1.基本原则.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时,不要因为教学模式新颖,就抛弃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虽然缺点大过优点,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还是非常有效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只想着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应着重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

2.基础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培养学生的素质,也不能像传统模式那样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将两者灵活地融合起来,以保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只有在基础知识稳定巩固之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

3.尊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在进行范例教学时,教师虽然做不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但是可以尊重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特点、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等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初中化学应用范例教学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明确本学期的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化学知识累积情况来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只有明确学习目标,才能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如果盲目地将全部知识一股脑地扔给学生,就会适得其反.化学知识繁多,又过于杂乱,学习目标不明确,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化学产生叛逆心理,最终影响化学教学效果.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对于学生不是谆谆善诱,反而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进行授课,在讲课过程中站在讲台上,复读机般地重复课本上的知识,学生也只能机械般地接受知识的侵入,从而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在范例教学中,教师应该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授课,将自身与学生摆在同一个高度上,采用幽默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科学地选择范例.在范例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选择范例,不能盲目地选择,一定要遵循范例教学的原则,并且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来选择范例.在选择教学范例时,一定要注意与教学进度计划做好连接,范例中要包含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即将学习的基础化学知识,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印象,对于即将学习的知识也能起到一个预习的作用.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时,要遵循范例教学的基本原则,明确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范例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选择教学范例时,教师要秉着科学性和基本性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作者:钱景贇 单位:甘肃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马跑泉中心学校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6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一、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二、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一)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二)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一)开设学法指导课 

即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 

(二)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如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做听课笔记;课后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过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为将来奠定坚实的化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7

一、 制作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表格

制作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表格,要求学生自制一张表格,按照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学习的基本思路整理,即化学元素化合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可燃性,毒性,相对分子质量等,将所学的化学元素化合物整理分类.当今社会,网络科技发达,电脑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电子产品,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将化学知识整理成Excel表格形式,学一个新的化学元素化合物,就添加到表格里,表格模板如图1所示.利用表格,可以利用Excel的分类筛选工具,将性质相似的化学元素物质整理到一起,进行对比学习.化学学习表格的制作,首先是化学学习的形式创新,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都易懂,但是很难记忆,都是定性的知识,属于说明性的知识,而且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知识点非常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和枯燥感,结合Office办公软件辅助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厌倦和枯燥.其次,用Excel表格整理化学知识,比起纸质的笔记本要可靠得多,电子表格不容易丢失,修改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查询起来也非常方便,将化学学习信息化,提高化学学习效率.最后,利用Excel文档的排序筛选工具,将学到的化合物进行分类排序,相似性质的物质能够迅速整合到一起,对于同一类物质的性质,能明显地概

括出典型性质.例如,观察H2SO4,HCl,HNO3,CH3COOH这些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就可以总结归纳出酸的一般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其他酸,不至于完全陌生,起码可以说出一些基本性质,尤其是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课本中未提到的物质,但却与课本里的化学物质拥有相似属性.

二、加强实验,加深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认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化学实验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和生动再现,如果没有关于CO2的实验,学习CO2的性质时,只是按照课本文字记忆,很容易忘记,对CO2的认识不会有深刻的认识.相反,通过一系列实验,亲自去感受CO2的存在,亲眼观察CO2的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亲自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的每一种场景都会在学生脑海留下深深印象,这些实验画面都是与CO2的性质相关联,能帮助学生区分CO2与其他化合物的性质.实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实验中,学生的眼,耳,口,鼻,手,脑都投入进去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触觉,嗅觉等发现实验现象,从现象看到本质,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积极投入到化学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化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多做习题,巩固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

习题是对知识很好的检测和应用,多做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将所学的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繁琐难记,而习题是对重点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高度概括的总结,习题能达到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记忆效率最大化.另外,习题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通过习题,自我检测,自我改正,深入学习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提高化学水平.

万丈高楼平地起,化学元素化合物是筑起化学的最小微粒和最基本组成单位.只有学好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才能学习更复杂的化学知识,才能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学习要与时代接轨,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鼓励动手操作,加强化学实验,学会观察,归纳,总结,寻求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化学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化学水平.

参考文献:[WTBZ]

[1]陈永红. 中学化学教学法初探——论中学元素化合物教学[J]. 遵义师专学报. 1996(1).

[2]邸来生.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体会[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8

一、认识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在课改理念下搞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分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1.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均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均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培养目标上均强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2.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差异性.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1)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初中要求较低,如,对“认知目标”的要求为“知道认识理解”,理解层面只包括“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而高中在“认知目标”要求上增加了更高层次的“应用”,同时“理解”的层面也多于并高于初中,包括了“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和概述”等,即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初中要求较低,多为“认识”、“了解”、“感受”、“体验”、“初步学会”等层次;而高中要求较高且更具体化.例如,要求“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对过程方法

的体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3)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高中化学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化学实践方面,初中只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高中更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等,这必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搞好初、高中的化学教学衔接工作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是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在课改理念指导下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必须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衔接.

1.抓好知识体系的衔接.初中很多知识都是高中知识的承继和衔接的基础.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燃烧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与中和热;氧化、置换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酸碱盐电离平衡理论;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散系、胶体、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pH;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方程式计算;实验基础知识实验的设计与评价等等.对上述衔接性很强的基础知识,应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强调引领学生打牢基础.高中教学时应注意上述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进行复习和强化.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9

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中化学教学显示,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内容降低了某些化学理论的要求,限制了化学计算的类型,明确了某些化学内容的深广度,提出了初中化学教学教学的原则。从课程标准来看,对整个高中化学教学实行分段教学,所有高中生在高中一、二年级都要学完化学必修课内容,并参加国家认可的省级学业水平考试。高二、高三时仅对理科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志向学习化学选修课内容。这样,既可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克服偏科现象,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由于现行教材维系新课程标准体系,仅将化学平衡、电解度溶液、糖类和蛋白质等内容整章、整个知识点地抽出,列为选修课内容,教材体系也未作大的变动。因此,在初中与高中必修课,高中必修课与高中选修课之间存在着一个合理衔接的问题。认真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大多数学生

初中阶段按照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对全体初中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让他们学习、掌握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最基本的化学技能,完成化学的“扫盲”任务。高中化学必修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普及化学知识,增强文化科学素质,以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具有多种社会选择能力。而高中化学选修课是化学知识的提高阶段,它仅对部分高二、高三学生而言的。这三个阶段学习的对象、任务不同,因此要搞好三个阶段化学教学之间的衔接,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将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

多年来,在沉重的升学压力下,化学教学的要求以高考试题的难度为标准,高中三年的教学任务两年完成,第三年的教学成了对付高考的解题训练。结果多数学生在高考这条羊肠小道上被挤下来,他们过着痛苦的伴读生活,毕业时没有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和知识能力准备。高一化学老师常在未认真处理好初三与高一化学教学衔接关系的情况下,加快车,赶进度,造成大批学生不适应,化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低下,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而初三化学教师为对学生升学“负责”,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加深教学要求,以求学生能适应高中学习。如讲溶解度时引入了结晶水合物的结晶计算;大量练习有关过量法、差量法等计算技巧;从反应物角度补充介绍酸碱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规律。结果造成学生学习的分化,许多学生连最基本的化学知识都掌握不好,既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也影响了高中化学的学习。只有明确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这个根本性质,面向大多数学生,才能完成提高全民族文化科学素质的任务。

二、教师要钻石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

初中化学教材自身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许多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在高中阶段不再复述,而是加深、应用。因此,熟悉教材,明确各个阶段教学目标,是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关键。

初中化学中,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有关分子式、溶液浓度、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常见化学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氢、氧、碳、酸、碱、盐等知识,以及涉及到的一些化学理论与概念,都是化学的最基础知识,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且有利于高中进一步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立足于加强双基教学,同样有利于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的衔接。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可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但不能单纯考虑高中的学习要求,而进行拓宽加深,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介绍教材中选学的内容和选做的实验,以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文化科学素质。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对于课程标准的常识性介绍或只作介绍不作要求的内容,不能因为不列入中考范围而不教不学,以免造成学生学习上的空白,不仅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学习,也不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性,又注意知识的系统性,统筹兼顾,相互配合,是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做好初、高中两个教学阶段教学衔接不可缺少的一步。

三、教学衔接要讲究方法,注意教学效益

教学衔接的方法应视教材的具体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而定。

一是集中复习法。高一化学必修课开始时,可集中几个课时复习初中学过的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复习内容最好选择高中化学不再重述的,而对高中进一步学习有迁移作用的知识。复习时,避免旧知识浓缩复述,要善于归纳、总结和提高,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10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25-01

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成为教师关注和议论的热点。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兴趣降低。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对在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些思考。

1.对比初、高中化学教学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具体总是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2.重视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

2.1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的内容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同素异形体

(3)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4)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一年教材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学生出现知识的空白点。

2.2高一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

2.2.1氧化一还原反应。初中知识从得、失氧观点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一还原反应、高一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一还原及应及氧化一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高中化学氧化反应的概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

2.2.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2.2.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2.2.4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有力保证

3.1开设学法指导课

即可以在上高中化学课伊始,结合讲解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

3.2学法指导要与建立学习常规结合起来

初中化学基本知识例11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对教材中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等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学好本册教材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但初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对美术知识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层次不是很健全。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拟定十六课时的课程。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近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结构上,以美术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课业之间的区别,在传授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习得两方面的需求。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内容,绘画包括版画和抽象艺术的创作等绘画创作知识。设计主要是以设计的分类和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平面设计和立体构成等方面的设计知识。

工作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产生的不同类型的美术术作品,认识、评书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相同于不同的呈现方式。通过欣赏、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家对艺术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语言、表现方式方面的不同特点,认识、评书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家在类似内容的表现方面呈现的不同文化特色和艺术语言。

2、了解物质材料在平面、半立体和立体造型艺术创作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各种常用材料的质感、特性和在参与艺术造型种不同的效果,体验用自己双手所创作的美与生命。羊城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留心身边各种美的因素并利用其进行美的创作的习惯和意识。

3、了解环境设计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社区环境美化的基本原则、设计规划、包括的内容以及美化的方法。初步学会以易得的材料设计制作沙盘模型学会调查

研究、搜索获取资料的途径和方法,感受自主探究学习对自己成长的意义,体验成长的快乐。认识社区环境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树立环境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培养热爱家乡,投身家乡发展的态度和情感。

4、了解本地美术文化的种类、特点及与当地社会发展的联系,初步掌握当地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种的艺术特征、表现手法等,并尝试进行继承和发展的创意设计。通过收集、调查等方式对当地美术文化进行考察,体验美术学习的考察方法和手段,提高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当地美术文化的分析与认识,及进一步开发利用,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意识。通过对当地美术文化的考察和继承发展的设计活动,增进对自己的家乡的认识和热爱,形成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共同工作的合作意识。

5、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现代工业设计作品,认识现代工业设计的范围和特点,体会现代工业设计的实用性和美感。

主要工作及措施

1、根据对初三学生的情况分析再加上初三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2、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要学会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在教学中,我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4、学生了解了有关美术的基本情况后,紧紧把握住教材重点、难点,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教学管理,全面开展教学活动。

初三美术教师工作计划2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对教材中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等美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学习上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在美术的审美鉴赏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学好本册教材打好了一定的基础。但初三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不够,参与获得的主动性较差。对美术知识的系统不够明确,知识结构层次不是很健全。

二、教学内容分析:

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点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继承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突出时代感和地方特色。在结构上,以美术形式语言集中划分单元,淡化不同课业之间的区别,在传授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习得两方面的需求。

三、教材中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涉及到绘画创作和设计的内容,绘画包括版画和抽象艺术的创作等绘画创作知识。设计主要是以设计的分类和环境艺术设计以及平面设计和立体构成等方面的设计知识。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欣赏、评述能初步了解外国美术发展的历史面貌及其回环成就,初步认识了解外国美术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初步了解他们的社会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2、通过欣赏讨论与读书相关的社会活动及其创造的美术作品,感受其文化内涵,使个人素质得到提升及长远发展。

3、通过赏析生活中各种富有文化品位的用品和环境,体会认识生活格调。确立对高雅生活品位的向往和高雅的生活情调,学会自己美化生活和充实调节精神世界。

4、让学生们了解相关的造型艺术知识,认识造型艺术的不同表现语言、不同表现形式。

5、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认识中国民间美术独特的美感和表现特点,感受民间美术作品和谐的艺术与实用价值,体会各民族劳动人民在美的创造上的智慧。

五、教法及措施

1、根据对初三学生的情况分析再加上初三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2、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要学会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学生了解了有关美术的基本情况后,紧紧把握住教材重点、难点,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教学管理,全面开展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