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三年规划

初中三年规划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08 14:45:59

初中三年规划

初中三年规划例1

以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紧紧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合理规划和调整中小学布局,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我县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提高普及15年教育成果,推进我县基础教育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二、优化原则

在前四轮学校布局调整的基础上,根据“均衡化”、“城镇化”的原则,按照“稳妥调整小学布局、重点优化初中布局、有效整合高中教育资源”的思路,继续整合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校布局。

小学段,顺应社会发展城镇化的趋势,加强中心集镇的小学建设,缓解城区小学就读难问题,适时撤并部分没有发展潜力的乡属小学。初中段,根据“两带三区”经济发展格局,以“长远规划、逐步推进”的方式实施布局调整,加强新城区初中建设,逐步扩大办学规模。高中段,按“两所普高一个职教中心”来设置,不断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三、布局优化方式和项目

(一)高中

1.中学按36个班的办学规模控制。

2.二中在原地实施改扩建工程,按36个班的办学规模规划控制,努力争创省级重点高中。

3.组建县职教中心。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整合县职业技校、三中的专业、师资、设备等资源,使原县职业技校和三中成为职教中心分区,实行“一个中心两个校区”的管理模式。第二步,选址新建县职教中心,按48个职高班的规模规划建设,实施职业技校异地搬迁。原县职业技校的校舍及土地通过置换拍卖,筹集新学校建设资金。

(二)初中

扩大部分乡镇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视情撤并生源少规模小的个别初中,全县初中学校逐步调整为6所,全部升格为县属初中。推行初中段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模式,进一步探索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1.盘山中学完成高中部撤并后,学校更名为“县盘山初级中学”,成为一所面向盘山区域专门从事初中义务教育的学校。条件成熟时,方前中心校初中部并入盘山初级中学,盘山区域保留一所初中。

2.在新城区选址、征地新建一所初级中学,按36-42个班级规模规划设计,使之成为一所面向安文区域专门从事初中义务教育的学校。

3.玉山区域三所初中暂按现有格局发展,待时机成熟时整合为两所初中。一是将尖山初中、玉山初中合并组建一所上规模的初中;二是扩大尚湖初中用地面积,提升办学水平。

4.条件成熟时,在安文老城区北部区块新建一所规模为36个班的初中,安文初中实施异地整体搬迁,现校园改为安文小学校园。

(三)小学

顺应社会发展城镇化的趋势,加强城区和中心集镇的小学建设,适时撤并生源过度萎缩的乡中心小学。推行小学段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模式,探索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1.为解决安文城区小学就读难问题,满足城区人口集聚后的就学需求,在老城区新建一所小学,办学规模为36个班。

2.适当控制城区现有两所小学的班级规模,实验小学规模控制在48个班以内,安文小学规模控制在30个班以内。

安文初中实施异地整体搬迁后,安文小学搬迁到现安文初中校址,现安文小学校舍根据实际另行处置。

3.盘山区域的几所小规模学校(高二小学、维新小学、盘峰小学)若因每年新生招收人数过少,在适当的时候撤并到大盘小学。

4.在云山区块规划预留一所小学用地(利用原闲置校舍及周边土地)。

5.新城区初中、玉山台地新初中建成后,各地原有初中校舍优先满足小学、中心幼儿园发展需要。玉峰教学点并入玉山小学。

四、主要工作和实施步骤

(一)新建学校

1.小学。(1)老城区新建小学计划年开展前期工作,年交付使用。(2)在云山旅游度假区规划新建小学,“十二五”期间做好规划控制、预留建设用地等工作,根据云山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与发展进程适时启动建设。

2.初中。(1)在新城区新建一所初中。设计规模36-42个班,计划年完成选址,做好规划控制工作,年前启动建设。(2)新建安文初中。设计规模36个班,结合老城区改造计划及早选址和启动。

3.高中。县职教中心计划年完成选址,年完成前期工作,年交付使用。

(二)学校改扩建。1.高中。年起,按省级重点中学标准实施二中改扩建工程,于年前完成。2.初中。实施尚湖初中改扩建工程。

(三)薄弱学校撤并。1.高中。年,县职业技校、三中按“一校两区”模式进行合并,组建县职教中心;盘山中学于年秋季起更名为盘山初级中学。2.初中。新城区初中建成后,深泽乡、新渥镇、仁川镇、冷水镇初中同步并入新城区初中;方前中心校初中部待时机成熟时并入盘山初中。3.小学。高二乡、维新乡、盘峰乡三所小学根据具体情况待条件成熟时并入大盘小学;玉峰小学在玉山小学校园扩大后并入。老城区第三小学建成后,重新划分城区及相关乡镇的义务教育招生区域。

五、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中小学布局优化工作是我县巩固省级教育强县创建成果,推进全县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工程,县政府成立布局优化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布局优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各部门和各乡镇要充分认识中小学布局优化工作对于发展我县教育事业、提高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小学布局优化方案的顺利实施上来,切实加强对布局优化工作的领导,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确保布局优化工作顺利实施。

初中三年规划例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8-0055-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验研究――以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为例”(课题批准号:2013ZJK04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福辉(1966―),男,广东佛山人,本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教师,中学一级;田元元(1983―),女,湖南常德人,硕士,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李升祥(1977―),男,广东佛山人,本科,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健力宝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纲要落实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把“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佛山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规划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要到2020年将佛山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学生的发展存在个性的差异。基础教育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与奋斗目标?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生涯?要想让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想从事的职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健力宝中学实际校情的需要

我校是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的一间普通乡镇初级中学,学生生源是在个别优质学校提前录取之后再按地段派位的,学生的起点较低,素质参差不齐。近四年,我校学生毕业后入读中职类学校的平均比率高达73.8%。

学校开展了《我很想规划未来,但不知道该如何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想但是不知道如何规划未来的学生占78.8%,而仅有8.2%的学生在面临重大问题时能果断做出决策。由此可见,学生自身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不足,能力薄弱,急需外界加强教育与引导。为了帮助他们尽早了解职业常识,做好职业规划,确定未来的生活道路,我校开展了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验研究。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职业生涯教育的概念出现在 20 世纪70 年代的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运动主张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帮助个人建立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实现与个人才能相适应的职业生涯目标,强调学校学生本位和工作本位的学习。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存在以下几个共性: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被列入课程计划,以法律的形式强制实施;第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早,并在基础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就已经开始实施;第三,政府、社会、学校齐抓共管,多方形成合力。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部分在大学阶段,也被称为“就业指导”。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设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仅有少数几个省份和地区,如山东临沂、河北石家庄、贵州黔西南等开展了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究。

尽管这些地区已经展开了实践研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不系统。与大学、高职、中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比,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太过稚嫩,大多停留在简单的问卷调查或几个学科教学的课例上。除此之外,多数探究仅在某个年级,并未在三个年级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二,不全面。研究内容还较少涉及师资力量建设、教学对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实效性等方面。第三,不深入。我国对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多以“初探”为主,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如仅停留在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问题的层面上,而对具体应如何进行操作、如何进行课程设计等实践问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学术价值

职业生涯教育在我国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实施状况有很大差异。基础教育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相比发展较慢,任务比较艰巨。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术界理论甚少,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学生探索职业发展兴趣,谋求人生发展方向,并促进其完整人格、提升生命价值的活动。初中教育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应用价值

在初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理性地认识自己,使其对各类职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判断,初步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大的选择方向。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学生就能有效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迈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在初中阶段通过与中职、高职院校合作,建立科研共同体,实行初、中、高联通互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同时还能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因此,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框架与实施策略

(一)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第一,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模式。通过搜集和借鉴已有的相关资料,研究和构建乡镇初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模式,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程序及操作策略。可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来制定可操作性的开展模式。

第二,影响初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针对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查找我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依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操作性定义,编制调查问卷,尝试从我校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定位及职业生涯规划设想与计划等方面展开调查。可结合各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编写不同的调查问卷,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深入了解影响初中职业生涯规划的历史、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身等各个方面的原因。

第三,设置乡镇初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活动课程,并研发相关的校本教材。学校每月安排8个课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每周开展2个课时的教育活动。校本教材的编写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研发一套资源丰富、案例充足、符合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标准和教学要求的校本教材,对于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总结实践成果,探讨乡镇初中与中高职联通互动的初中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图1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二)具体实施策略

1.多方借力,创新模式

学校以职业教育“五年一贯制”为契机,与中职高职院校形成“科研共同体”。通过邀请中职专业教师给初中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高职院校教授进行专业理论指导,结合“五年一贯制”的中高职贯通培养实践模式,减少初中生心理上的迷茫,使他们意识到合适自己的人生路径,从而对升学或就业有清醒的认识,同时激发他们的职业兴趣,引导他们做好相关的人生规划。通过让学生到中、高职院校及企业参观学习,建立多种形式的学生社团等方式,探索初中、中职、高职联通互动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2.分层实施,形成体系

七年级,利用班会课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生涯教育渗透到德育中;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教育讲座,参观中职学校或企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职业内容,了解自我,并制定和建立职业生涯发展档案。

八年级,建立“双师型导师制”社团。佛山市科研协作共同体单位派出专业教师对学校各方社团进行指导,这些教师既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知识辅导,又对对该专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九年级从两方面来开展。一方面是学生毕业发展选择指导,引导学生对升普通中学还是升职业中学做出选择;另一方面借助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双师型”导师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使学生侧重专业方向的规划,顺利完成中考志愿填报。

3.特色社团,提升活力

根据学校的实际校情,建立特色社团,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活力。我校的社团特色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从中高职院校引进了“双师型”的导师,既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指导,又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2)与广东省部分中高职院校形成科研共同体,每个社团均与相关职校的有关专业进行对接,学生毕业后可优先选择进入该校的该专业进行深造。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2六个特色社团

例如,我校的影视传媒社团,是以“心灵相约”“微电影”两个小组为基础的社团。参加社团的学生经过辅导老师的培训,参与了我校广播剧“心灵相约”与“微电影”学生作品的制作。其中,“心灵相约”广播剧在学校每周二、周四早晨播出,“微电影”学生作品则在佛山电视台三水分台“童心向上”栏目播出。此外,我校的影视传媒社团还与职业学校的影视传媒专业进行了对接。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而实践是获得创新的唯一途径。创意实践社团的创立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为自己未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该社团由辅导教师向学生介绍发明创作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自己想出创意,动手操作,并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学生作品可择优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另外,该社团是与职业学校的物理与自动化专业对接的。

4.丰富课程,选择多样

当前,单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应建立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努力提高它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给学生更多的自。

根据调查,我校有32.3%的学生选择了“了解自我,挖掘潜力”课程,有“科学规划学习与生活”课程需求的学生占22.6%,有“了解社会与职场”课程需求的学生占19.7%,有“升学规划”课程需求的学生约占15.5%,其他需求的学生占9.9%。丰富的课程体系将扩大学生的选择面,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队伍中来,从而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我,挖掘自身的潜力,提升对未来生活的科学规划能力。

五、研究成果

以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数据库来源,检索到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文献共2045篇,我们对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以此为基础分析我国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的内容、角度、方法等,并对国内相关文献按调查分析、课程开发、学科渗透、实施路径四大方面作了简要综述,文献综述――《初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综述》发表在《课程教育研究》上。

参考美国《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南》(初中篇)以及湖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任卓毕业论文《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中的《初中职业生涯规划问卷》,对健力宝中学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整理成文――《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

“乡镇初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验研究”课题作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强师工程项目之一顺利开题,邀请到了省、市、区、街道的相关教育专家前来指导。

分年级不同方式开展实验研究;组建了“影视传媒社团”“创意实践班”“3D工作室”“平面设计兴趣小组”“小小化学家”“形体健美班”六个“双师型导师制”社团,积极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到相关社团;邀请各类人才来校讲座指导,组织学生参观各类职业学校和企业。

六、总结与展望

在乡镇初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学生的自我认识度较好,但他们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陌生,使得在乡镇初中开展此项教育需要更加个性化、系统化和长期化。学校应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潜能,引导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其自我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三年规划例3

一、学校布局的现状

**区目前共有普通中小学校32所,在校学生45380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9584人;初中10所,在校学生13782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22014人。 随着旧城改造的加速、城区容量的扩大,**区学校的布局已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29所公办普通中小学校,主要分布在老城区人民路、建设路沿线。以洞庭大道为界,大道以南有小学13所,在校学生17679人,校均规模1359人;大道以北只有小学3所,在校学生3335人,校均规模1112人。洞庭大道以南有初中学校6所,在校学生9400人,校均规模1567人;大道以北只有2所,在校学生2038人,校均规模1019人。城市的扩大、学校布局的过于集中,给部分学生的就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据了解,火车站附近的学生,不少要到育英、常蒿路、紫桥等学校上学,路程最远的约有5公里。

二、调整学校布局面临的问题

1、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未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这对今后学校的新建、扩建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会造成学校建设成本增大,甚至无地可扩、可建。现在正在开发的水榭花城、九重天小区,其周边难以找到一块可以新建学校的地方。市一中、四中、北正街小学等中小学,今后如需在原址扩建,成本会很高。

2、在房产开发中新建学校的政策没有兑现。《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各城市新建4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 8000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新建扩建4000居民以下的零星住宅区,必须缴纳教育设施配套费。”但是,这一政策一直没有落实。目前,老城区房产开发非常火爆,一些新建小区住宅套数多的达到几千,也没有按规定配套学校。如滨湖公园周边开发的水榭花城,三期规划建设住宅4000多套,入住人口1万多人,规划时没有规划建设学校。其附近的北正街小学,现在已经爆满,班额严重超标,且学校已没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因此,今后该小区学生上学问题,将会变得十分突出。

3、学生就学压力越来越大。**区16所公办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分别有学生2958人、2933人、3010人、3320人、3433人、3546人;10所初中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4063人、4234人、4500人;5所普通高中学校一至三年级分别有学生3475人、3153人、2950人。据分析,今后几年,生源将呈现如下变化趋势:小学生源近两年相对稳定,今后缓慢上升;初中生源近几年缓慢下降,从长远看初中有资源紧缺问题;高中生源从今年起,今后几年快速增长。当前,**区学校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小学班额过大。现在小学平均班额为62.1人,普遍超额。尤其是一些办学条件较好、质量较高的学校,班额严重超标。比如常师附小平均班额73.9人,东升、育才、常蒿路、育英、北正街平均班额都在65人以上。二是初中学生分布不平衡。有的学校学生爆满,有的学校资源富余。市六中、五中、四中在校初中学生人数分别为1479人、2606人、1523人,平均班额均在60人以上,长怡实验中学有学生2076人,平均班额达到64.9人。而市十一中、十三中只有1023人、1015人,平均班额44人、42人。这两所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改造,基本办学条件已有较大改善,但由于招生难,生源不足,师资、教室等资源都有较大浪费。武陵区东郊中学,房地产已经开发到附近,全校只有学生196人,而且去年因生源不足,已经停招了初中一年级。这与该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有关,大部分学生都拥向了临近的市六中、四中。三是高中学位严重紧张。现在高中学校均已饱和,平均班额达到53.7人。根据目前初中在校学生数,如果按照55%升入普通高中学校常规偏紧的比率测算,后三年普通高中学生入学人数将分别达到4025人、3682人、3410人,均超过现有高中相应年级的规模。比如今年初三学生是7319人,按55%的比例,升入普高的学生人数将达到4025人,而今年高中毕业年级空出的学位只有2950个,其中还包括芷兰的360个学位,净差1075个学位。

4、债务包袱较重。据初步统计,目前市直5所公办高中学校累计负债达1.22亿元,其中市一中4155万元、七中3010万元、六中1898万元、三中1720万元、二中1354万元。沉重的债务不仅使学校持续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学校每年的学杂费用于教育教学的比例也很低,没有教学方面的大投入,学校很难获取高质量。另外,部分初中学校的内部条件较差,也亟待改善。目前,城区有的初中学校虽有漂亮的房子,但在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图书仪器等方面比农村初中学校还差,整体水平比较低。

三、几点建议

1、将市城区学校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市教育局会同武陵区政府拿出了近三年以及到XX年、2020年学校建设规划,应搞好与市规划局的衔接,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2、分期新扩建一批中小学校。XX-XX年期间:新建白马湖完中、荷花塘初级中学。今年完成白马湖完中的征地工作,明年开始启动建设。XX年前完成荷花塘初中的征地工作。扩建北正街小学,今年置换学校内三栋宿舍,临校征地七亩,明年工程完工。扩建育英北校,今年完成校内两栋教师宿舍楼的拆迁工作,明年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东升小学,将学校临街25米内的居民住宅楼征用拆除,新建一栋教学楼。扩建七里桥小学,今年完成征地工作。维修扩建东郊中学,规划部门要作好用地安排。XX-XX年期间:新建柳叶湖中学,武陵区改建南坪九年制实验学校。扩建沙港小学、戴家岗小学,完成德山中学配套建设。XX-2020年期间:按城区人口2020年达到85万计划,拟新建中学3所(含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6所。

3、加大教育投入。一是城市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学校建设。今后市本级的投入,除新建学校外,应把投向重点从外部环境改造转移到内部设施装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上来。对市十一中、十三中等学校予以重点扶持,改善其内部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吸纳功能。待条件成熟后,剥离市七中初中部,逐步缩小长怡初中规模。武陵区的教育费附加要全额用于城区教育,不能挤占挪用。二是落实房产开发建校政策。鉴于省里没有出台相应的收费标准,在土地挂牌拍卖时,可以设置前置条件,让房

产开发商承担相应社会义务,以减轻政府负担。三是出台支持学校建设的优惠政策。今后在市城区新扩、改建中小学,除劳保基金外,其他报建费用一律全免。四是加大教育融资力度,积极支持民办教育发展。

初中三年规划例4

第一步 中期评估(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

我国从“十五”计划开始引入中期评估,“十一五”规划编制时期正式确立中期评估制度,并引入了第三方评估。“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由发改委牵头,组织政府各部门和各地方开展内部评估,邀请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通过调查研究、发放问卷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并会同国家统计局及有关部门对单项指标监测评价报告及初步评价结果进行审核。

国家发改委集中各方的意见,负责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提请国家“十二五”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后,连同论证意见,上报国务院审核。审核通过后,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国人大财经委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初步审查报告的形式,开展“十二五”中期评估预审查。

2013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代表国务院报告。

第二步 前期调研(2013年底至2014年底)

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2013年底,国家发改委直接委托有关机构开展“十三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及基本思路研究。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着手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准备工作。

2014年4月17日,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4月23日,国家发改委了25个前期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研究,其中有27个单位的选题入选。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还开展了基础调查、信息搜集、重点课题调研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

第三步 形成基本思路(2014年底到2015年3月)

中标的各部门及地方会同步开展各自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上报国家发改委,由发改委起草基本思路意见稿,形成初稿后再征求各方面意见。2014年底,“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初步形成,提交党中央和国务院。

第四步 党中央《建议》起草(2015年初至2015年10月)

党的《建议》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牵头成立起草小组,并直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从“十二五”规划起草小组成员来源来看,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一些地方官员和学者都参与其中。

接下来,起草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机构都会开展密集调研。特别是领导人会亲赴基层调研。据统计,2015年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共开展了26次调研,足迹遍布19个省份。

此外,《建议》的形成还需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总共进行了两轮,第一轮是8月份初稿形成之后,向120多个单位、部分党内老同志、党的代表征求意见;第二轮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期间,向党的代表、党外人士、政协委员征求意见。“十三五”同样不例外。

第五步 通过中央《建议》

2015年7月20日,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10月在北京召开五中全会,会议将审议和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正式对外公布。

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编制情况来看,这是一个集体决策的过程。总共召开了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次中央政治局会议、1次中央全会讨论和审议《建议》的编制。

据悉,“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编制共有两轮集体决策,第一轮是2015年6―7月间,《建议》形成送审稿以后,进行审议指导,为随后的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做准备;第二轮是2015年9―10月间,围绕着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而进行的集体审议。

第六步 起草《纲要》(草案)

在党中央编制《建议》的同时,国家发改委同步编制《纲要》框架。2015年5月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主持召开全委“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启动和部署“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时开展专题调研,例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率队赴新疆、中国工程院开展专题调研。

在党中央《建议》正式公布之后,形成《纲要》草案编制的初稿。《纲要》草案编制要一直持续到2016年全国“两会”之前,这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

第七步 公众建言献策

依托国家信息中心设置“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办公室,公众可以通过网站留言、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来电、来函、来访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提出对“十三五”规划编制的建议。同时,国家发改委请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贸促会、残联、工商联、企业家协会,共同协助开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并召开专场讨论会听取建议。

第八步 衔接论证

规划编制期间还需要和各部门、各地方进行规划指标、规划布局涉及的项目、规划实施手段的衔接,以便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规划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避免相互抵消。

在规划草案的基础上,组织规划专家委员会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并提出咨询报告。该报告将随《纲要》一同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在“十五”计划编制期间就有专家审议会制度。“十一五”规划编制时期正式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构成特别强调不同专业背景,以及学术型专家和实务型专家的结合。

“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延续了这一特征,55位专家涵盖了经济、科技、公共管理、法学、环保等不同领域的学科背景,同时除了学者之外,还有具有丰富规划编制经验的实务型专家。同时,“十三五”首次将4名企业家纳入专家委员会。

第九步 广泛征求内外部意见

2015年底形成《纲要》征求意见稿,开始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第一轮是在小范围征求意见,主要征求地方、部门以及专家的意见,以更好地编制《纲要》草案;第二轮是2016年1月中旬开始大范围地征求地方、部门、专家、人大、政协、党外人士以及企业和基层群众代表的意见,为2016年3月“两会”审议工作做准备。

初中三年规划例5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区政府是实施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主体,负责全区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和调控。区教育局、区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宏观指导、督促、检查及服务工作。各公办初中学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本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

2、统筹规划,逐年推进。结合全区中小学布局规划和结构调整等工作,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人口规模,统筹拟订全区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分年度确定目标,逐年推进。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重点建设边远薄弱学校和办学水平相对较低的学校。

3、立足实际,从满足受教育的需求出发,实行一校一策。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结合我区和各初中学校实际,量力而行,合理确定每所初中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建设项目,保证校舍场地、设施设备等必须的硬件条件达到规定标准。大力加强内部管理、干部教师队伍和教育教学质量等软件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实力的不断提升。

三、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将我区规划保留的公办初中建成标准化学校,使其布局结构科学合理,校舍建设达到标准,校园环境优良整洁,设施设备充实完备,办学水平大幅提升,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公办初中择校现象基本得到控制,初中办学的均衡程度基本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主要任务

1、实现公办初中办学条件的基本均衡。通过优化布局、加大投入、改善条件、调配师资等措施,努力缩小公办初中学校之间的差距,力争使每一所公办初中学校在办学规模、班额、教师配置、校园占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指标达到规定标准。

2、实现公办初中教育的规范发展。按照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通过规范建设和规范管理,使全区公办初中学校在校园规划与建设、办学与招生行为上做到规范有序;坚持公办初中教育的公益性,逐步完善改制初中的办学模式。

3、实现公办初中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通过强化公办初中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举措,促进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进步,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工作措施

1、建立专门工作机构,加强对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规划分局、区人事局、区编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全区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在区教育局办公,具体负责全区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日常工作。

建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系初中学校制度。根据我区初中标准化建设的年度计划,每名联席会议单位的负责人会同区教育局一位领导联系一所列入标准化建设的初中,以加强建设工作的领导,帮助学校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每年建设任务的完成。

各初中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并进行责任分解,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区政府把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标准化学校建设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在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和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的投入力度。将寄宿制中学(石嘴学校和弘光学校)的建设与标准化建设统筹安排,全区4年内预计投入经费7660万元用于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用于校舍建设5790万元,用于装备建设1870万元。从以下渠道筹资:关山中学初中部校舍置换800万元,城市教育附加安排2760万元,市财政补贴(寄宿制学校建设40%)300万元,争取市教育局补贴(奖励)800万元,区财政投入3000万元。逐步增强初中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保障公办初中学校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努力改善其工作和生活条件。

3、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公办初中学校布局结构。依据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变化,立足在校学生数量和学校地域分布状况,按照《区年—2020年中小学布局总体规划》要求,对相关学校进行布局调整或资源整合,力争使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规模、建设规模、办学条件等达到规定标准。加强对新建小区教育配建的监管。新建的初中学校要坚持按标准化体系指标进行建设。

4、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工作,整体性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中青年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充实和优化初中学校的领导班子;选派优秀干部到初中学校任职和工作,提高初中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加强教师全员轮训和专项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根据学科配套的需要,积极做好部分教师向相近学科转岗的培训工作;深化教职工人事制度改革,强化教师轮岗交流;均衡学校师资配制;继续开展支教活动;在评聘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向初中学校倾斜。

5、强化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对公办初中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力度。针对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举措和方法。加强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质量监督体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强化对课堂教学及常规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和督促、检查,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性提升。同时,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概念,努力规范办学行为,招生行为和教育教学行为。

6、加强检查督导,建立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督导评估制度。列入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范围的每一所学校都要建立动态工作档案,认真做好资料的积累与分析工作。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对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和指导,确保每一所学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五、实施时间与步骤

(一)实施时间安排

我区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从年起实施,至年结束,其中,年为调查研究、制定规划、启动建设阶段;年至年为具体实施阶段;年全面完成公办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

(二)实施步骤

初中三年规划例6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妥当安排时间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努力在本科组里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探讨新时期的适合初中生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本科组教师教学水平。积极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世纪的要求。

二、 狠抓教研组建设和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要一如既往狠抓“备、教、改、导、考、析”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做好常规教学管理。落实新老教师结对子帮扶工作。加强集体备课,提倡同年级教师互相听课,努力营造积极参与、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氛围,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

认真落实本年度“海口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质教学”叁赛工作。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围绕相应的研究专题,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并认真组织相应的公开课,研究课前的备课、说课和公开课后的评课和归纳总结工作,通过研讨,观摩,评议等形式,使本教研组老师们都有所获益,全面推动本科组教学工作,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   积极备战,确保能力竞赛、中考、会考、稳中有进

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初三毕业班的工作研究,加强对三考的研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加强与周边学校的沟通,确保本学年的中考、会考成绩稳中有进。

本学期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将参加全国英语能力竞赛,我们将吸取上一学年的教训,加强竞赛辅导,努力做到抓早、抓紧、抓实,力争比去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们将利用下午第四节课组织学生展开讲故事比赛、表演比赛、唱歌比赛、书法比赛等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英语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第1周  学习市教研室和学校工作计划,征求本科组教师的意见

订出科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新老教师“一帮一”计划和个人工作计划。

第3周  订出英语能力竞赛辅导计划并着手实施。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第一次研讨会及落实参加市竞赛教师名单。

第5周  第1次教学常规检查。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第二次研讨会,开展参加市竞赛教师说课,上研究课及教师评课活动。

第6周  参加全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质教学评比活动。

第7周  初一年级书法比赛。

初三毕业班工作研究。

第8周  以备课组为单位分析学情研讨中段考的复习计划。

第9周  各备课组加强复习工作检查。

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第11周  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

第12周  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中段考情况分析并订出后面工作措施。

第13周  初二讲英语故事比赛。

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第14周  初三毕业班老师参加市XX年中考试卷分析及九年级教学研讨会。

初中三年规划例7

1、区八个乡镇总规修编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论证,其中龙河镇总规已编制完成,正在报市政府审批,其余7个乡镇已经区政府批准;八个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已与省规划院分院签订合同,预计今年12月完成初步成果,确保2013年报批通过;

2、对新区分区规划修编成果进行完善,完成新区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已上报市规划局审查,近期内与市局对接,组织专家论证;

3、西部新城控规初步成果已出,尚未最终定稿,积极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接,做好规划编制、论证、报批工作;

4、牵头组织镇(新城管委会)做好新城火车站场及周边区域城市设计编制、论证、报批工作;新城火车站场及周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

5、配合市局相关处室和规划院对老城区进行摸底调查,积极协助做好老城区控规编制工作。

(二)积极做好授权委托审批工作

授权审批严格实施区领导会办制度,所有项目经分局现场踏勘、技术审查后提交区规委会会办研究。一年来,发放市政类项目选址意见书24份,建设工程(市政)规划许可证42份,临时工程(市政)许可1份;办理拍卖地块45个、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0个、办理勘察研究范围示意图22块,授权审批方案10个、市局初审方案项目6个;授权办理方案调整5个、市局初审方案调整3个用地类项目选址意见书3份,用地规划许可证22份,挂牌设计条件及红线图17份,乡镇类征地红线图35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24份,临时工程规划许可7份。

(三)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工作

初中三年规划例8

2.年内出台《关于加强海岸线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市域一体化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等。

二、做好重点区域开发建设的服务指导工作

1.市区层面,积极服务东部新城、科技城和风景名胜区建设。以市规划局规划服务小组及三个现场推进小组为依托,坚持重心下移、现场办公、靠前服务,及时破解开发过程中涉及到规划方面的难题,加快开发建设进度。

2.市域层面,主动指导南海新区、旅游度假区、新区建设。以市规划局规划指导小组为依托,主动加强与荣成、文登、三市的沟通联系,积极参与指导三市的重点区域开发。

三、开展《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1.以整个市域为整体,综合研究市域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及海岸带保护利用等问题,明确我市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定位、空间结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前期研究和重要依据。

2.2―8月,在现场调研、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9―11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年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四、编制《市区城乡建设用地规划》

1.为整合土地资源,对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梳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3―8月,赴各镇村开展现场调研,并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9―11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年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五、开展《市域轨道交通体系研究》

1.在市域一体化的大格局下,把轨道交通作为应对未来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的必然选择,及早开展相关研究,为未来轨道交通发展预留空间。

2.2―7月,在组织现场调研、部门讨论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8―9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10月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六、编制《市区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

1.对我市海岸带、山体、水体、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等多个要素进行整合研究,限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动资源环境保护与土地集约利用。

2.3―7月,进行现场调研,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8―10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10月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七、编制《市区开放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1.对市区中小型开放式绿地规划布局导则内容进行落实,合理确定城市开放式公共空间位置和规模,形成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城市开放式公共空间网络体系。

2.3―7月,进行现场调研,编制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3.8―10月,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完善,10月底前提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八、开展城市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

1.两站枢纽区域:配合城司优化两站枢纽周边城市功能,提升土地价值,服务城市未来发展。

2.绿轴区域:配合城司做好政务办公及商业办公区的建筑设计,完善建筑功能,缓解中心区发展压力。

3.东部新城有关区域:主要是塑造现代城市形象,打造美丽中国示范区的“精品区”。

4.科技城智慧岛:对智慧岛的建筑形象和城市风貌进行合理定位和引导,打造城市新地标。

5.城市重要地段的城中村改造未实施部分:着眼于城市整体风貌的打造,对未实施部分的方案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多留绿地和空间,提升居住区的景观效果、品质内涵。

九、做好规划管理服务的创新工作

1.优化完善规划审批流程。结合《省城乡规划条例》的实施,准确把握规划要素的变化,修改完善审批流程,加强规划法规建设,确保依法规范操作。年内研究制订《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报市政府审查。

2.强化建设项目现场踏勘工作。要求从局班子成员到科员,并延伸至项目技术人员,须经常深入项目现场进行方案的反复研讨论证,熟悉掌握辖区内每块土地的现状及规划情况。

3.实行土地出让前规划联合踏勘制度。依据城市规划和拟出让用地情况,与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环保、房管、城管、林业等相关部门一起,联合开展现场踏勘,按程序确定并报批出让规划指标初步方案,出具《土地出让规划示意图》,确保规划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4.做好旅游标准化相关工作。配合旅游部门做好旅游相关规划的编制审查及服务管理工作。

十、做好“阳光规划”工作

初中三年规划例9

从芜湖市教育局区获悉,芜湖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简称中考中招)实施办法已经出台。考试科目与分值由省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具体分值: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正版学生字典。各学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听力残障学生经教育主管部门核准后可免试英语听力。听力免试后英语成绩折算方法为考生英语笔试项目成绩×1.25。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满分60分,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满分10分,均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考试时间和阅卷2017年全省统一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是:6月14日至6月16日。具体日程安排为:6月14日上午8:30—11:00语文;下午3:00—5:00物理和化学6月15日上午8:30—10:30数学;下午3:00—5:00思想品德和历史6月16日上午8:30—10:30英语。市区、四县阅卷工作分别由市、县教育局组织实施。市区中考今年继续实行网上阅卷,网上阅卷工作由市教育考试中心与市教科所、市教育局基教科共同组织,统一实施。成绩统计、数据统计由市教育考试中心组织。中考考试成绩通知考生本人,考生如对成绩有疑问,可向就读学校(报名点)提出书面申请,在指定时间内通过就读学校(报名点)到市、县(区)招生部门登记申请查分。高中阶段招生范围市区省示范高中、市示范高中、一般普通高中面向市区招生;四县省示范高中、市示范高中、一般普通高中面向本县招生;省示范高中自主招生计划可面向全市招生。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中专)面向全省招生。安徽中加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民办高中面向全市招生。民办普高跨区域(省辖市)招收学生的成绩不得低于生源地普高最低录取分数线。市十二中航空实验班、市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市七中宏志班根据规定可面向全市招生。招生计划及指标分配各省示范高中自主招生的拟录取名额须在自主招生计划之内。经公示后,各校须将等额拟录取名单及材料,于6月12日前报市教育考试中心审批。各校未完成的自主招生计划计入本校的统一招生计划。经市教育局同意批准招收的免试直升生计划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的10%,具体办法需报市教育局批准后执行(未完成的直升招生计划调剂回学校招生计划)。今年我市(含四县)继续实行将省示范高中学校招生计划80%的名额切块分配到初中学校(含民办初中)的政策。市区省级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根据各初中学校切块分配指标测算基数和当年初中学业考试总分、规范办学等因素进行测算。各初中学校切块分配指标测算基数的依据是:学校在籍在校满三年的初中应届毕业生数。按照省教育厅要求,从2016年起执行“省市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必须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得设置省市示范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的规定。为保持政策平稳过渡,我市市区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增加省示范高中过渡指标的办法,解决因不设置最低控制线而影响部分学生录取的问题。过渡性措施实行三年,即2016年至2018年。至2019年初三毕业生(即自从2016年初一入学新生起)不再实行。中招志愿的设置2017年我市中招志愿设置共分四个批次,各志愿批次按录取先后顺序分为若干个志愿轮次。第一批次第一轮次、第二批次第一轮次、第三批次设置平行志愿。(1)提前批次:省示范高中自主招生、信息学、科技特长生;市十二中航空实验班;免试直升生;普高艺体特长生;市三中科技特长生;市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提前批次志愿分两个轮次:第一轮为市十二中航空实验班、省示范高中艺体特长生,设一个学校志愿和一个专业志愿;第二轮为市示范高中和一般普高艺体特长生、市三中科技特长生、市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设一个学校志愿和一个专业志愿。职业学校自主招生:中职学校五年制高职部分计划,芜湖滴水科技学校励志全免费班(中职三年),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等校“中德双元制班”。(2)第一批次:省示范高中和北京师范大学芜湖附属学校、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市区:提前轮次:市一中中加班; 安师大附中国际班,设一个志愿;第一轮:市一中和安师大附中联合招生、市十二中、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芜湖附属学校、华东师范大学芜湖外国语学校,设A、B、C、D、E五个平行的志愿。四县:各县结合实际制定本县本批次志愿设置办法,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实施。(3)第二批次:市示范高中和公办一般普通高中市区:提前轮次:安徽中加学校、安师大附外国际班、市七中宏志班、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对口升学班部分计划,设1个志愿;第一轮:市示范高中和公办一般普高,设A、B、C、D、E、F六个平行的志愿。四县:各县结合实际制定本县本批次志愿设置办法,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实施。(4)第三批次:民办普通高中设A、B、C、D四个平行的志愿。在第一、二、三批次每批次录取结束时,如招生学校计划未完成,将重新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具体操作办法另行文规定。中职学校(含五年制高职)的志愿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办法,按省教育厅、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在中招各批次录取结束后,我市民办普高将进行后期补录。中招志愿填报原则报考市区省示范高中统招计划(含过渡指标计划),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必须是在省示范高中所在地(市区)报名参加中考的考生;学生地理、生物学业考试成绩和信息技术考试成绩合格;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4个B及以上等级。报考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计划,考生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须为市区学校在籍在校满三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在外地(指市区和四县以外的地区)上学的本市户籍学生回户籍所在地(指县或市区),直接报名参加初中升学考试,是应届初中毕业生且符合相关条件的(提供学籍等证明材料),同等享受省示范高中分配指标政策,分配计划单列。本市户籍、初中转学回户籍所在地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必须是在上初中之前为现户籍,且在转学回户籍所在地之前一直在外地上初中的学生),以及父母因工作调动、部队转业(须有组织人事部门的调动或军队转业安置证明),户籍迁至本市、初中转学到户籍所在地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若在籍在校未满三年但具备其他相关条件,在本校可同等享受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政策,具备报考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计划资格,且可作为本校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测算基数。市区历届初中毕业生、无初中学籍的社会考生可以报考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和过渡指标计划(须符合省示范高中统招生报考条件),但不能享受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可以报考市示范高中、一般普通高中(含民办)及职业类学校。初中毕业生报考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不受年龄限制。中招志愿填报要求今年我市考生中招志愿实行网上填报;考生志愿在中考成绩公布后一次性填报。考生要按市教育局公布的各类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详见《报考指南》),慎重选择各批次志愿。学校要充分保证考生自主填报志愿的权益,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强迫学生违背本人意愿填报中招志愿。考生志愿应由考生本人在网上填报,志愿确认须经考生本人和监护人签字,确认后任何人不得更改。中招录取的原则全市中招录取工作在市中考中招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市教育考试中心牵头,基教、职成、监察等有关科室共同完成,在统一时间、统一地点内统一录取。招生录取时四县招生部门参加录取工作。中招采用考生电子档案,实行计算机网上(局域网)录取;《录取通知书》由市教育考试中心统一印制,加盖录取专用章方可生效。普通高中录取原则:依据考生志愿,以学业考试成绩及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录取市示范高中和一般普高的考生,必须具备综合素质评价结果4个C及以上等级的条件;录取为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含切块指标生、过渡指标生)的考生必须符合“填报原则”中规定的条件。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采用传统志愿设置方式的各批次、各轮次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按分排序。五年制高职、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原则:对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考生,根据其成绩和填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民办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必须在市、县教育局统一规划和管理下进行。招生计划下达、报名、投档录取等工作均与公办学校相同。各批次招生学校不得自行录取本市无档案考生;同城范围内(含县域内)严禁借读。中招录取的办法市中考中招领导小组根据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考虑并确定市区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的考生不得被公办普高录取。公办普通高中,市区和四县分别设定录取控制分数线。民办普通高中可在公办普通高中控制线下浮一定分数,设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市七中宏志生录取控制线根据学校招生简章规定执行。报考安师大附中国际班、安师大附外国际班、市三中科技特长生、市七中宏志生、市城南实验中学运动员的考生须根据招生学校招生简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招生学校报名。经招生学校审核或测试合格、具备报考资格的考生在网上填报中招志愿时方可填报招生学校志愿。报考市十二中航空实验班的考生须根据招生学校招生简章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在招生学校报名参加初选检测,初检合格的考生在网上填报中招志愿时方可填报该校“航空实验班”志愿。市区历届初中毕业生及无初中学籍的社会考生中考成绩均减10分参加普通高中录取。五年制高职的录取和缺额补录由省里统一确定最低控制线。若初中学校公办普高录取控制线内考生数低于切块分配指标数,各初中学校未完成的省示范高中切块分配指标计划数将在市区范围内调剂,统一纳入市区省示范高中过渡指标计划。市一中中加班、安师大附中国际班招生计划单列,单独设置招生代码,单独划定录取控制线;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在第一批次录取结束后,可进行征集志愿;安师大附外国际班招生计划单列,单独设置招生代码,单独划定录取控制线;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在第二批次录取结束后,可进行征集志愿。中考成绩公布后,取得报考资格的考生统一填报普高艺体特长生志愿。录取时文化课、专业课均设定最低控制分数线;对达专业课资格分数线的艺术类考生,由招生部门在文化课控制分数线上根据招生计划按考生中考升学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体育特长生录取办法根据各校招生简章执行。各招生学校未完成的普高艺体特长生计划计入该校统一招生计划。各类招生学校按规定时间(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分批次、分轮次进入录取现场。各批次录取均采用计算机管理,实行计算机网上录取,以保证录取工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初中三年规划例10

1 背景及意义

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教育主管部门按照近期建设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每年有序推进规划教育设施的实施。但由于规划教育设施的规划编制在规划主管部门,而教育主管部门对规划教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及具体用地情况信息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导致规划教育设施的实施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推进缓慢等问题。因此,在本研究中,从规划主管部门角度,在我市建设用地基本实现法定图则全覆盖的情况下,主动研究规划基础教育设施实施潜力,通过深入调查全市基础教育设施的现状运行情况,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通过人口模拟分析与设施需求评估,筛选出供需矛盾突出而又具备较好实施条件的规划设施纳入优先实施台帐,着力解决基础教育设施薄弱地区,尤其是原特区外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有效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几年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也为未来各专项规划的调整修改提供了支撑。

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2.1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本研究指的基础教育设施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由于法定规划编制的时间和编制单位不同,采用的规划标准不同,在法定规划中,基础教育设施类型共包括幼儿园、托儿所、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中学。

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设施现状压力评估、未来人口增长潜力区域预测、行业规划衔接、规划实施评估和规划用地潜力评估,台账筛选和制作等。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研究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按照“以需定供,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综合运用多种定量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筛选当前学位压力较大区域或者未来三年内人口增长较快区域,对规划尚未实施设施进行评估,挑选出规划实施条件较好且位于现状或未来学位压力较大区域的规划设施优先实施,将实施条件较差且位于现状或未来学位压力较小的区域的规划设施次优实施,并将其纳入台帐,指导规划设施有序实施。(图1)。

2.3 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分为基础教育设施供给压力评估和服务盲区适龄儿童评估。

现状基础教育设施供给压力评估主要利用教育局提供的在校生数和班级数,推算班均人数,与标准规定的班均人数标准进行对比。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中规定幼(托)儿园每班30座;小学每班45座;初中每班50座。本研究中认为现状班均人数超过规定的20%的则认为现状学位供给压力较大,则当现状幼儿园班均人数超过35人、小学班均人数超过55人、初中班均人数超过60人时则认为需要加快推进周边规划未实施设施实施,将其纳入规划优先实施区域。

现状服务盲区评估主要按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3版)中规定幼(托)儿园服务半径宜为100米-300米,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初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米。利用GIS缓冲区分析方法,简单分析现状基础教育设施服务范围与现状居住人口的关系,本研究将现状基础教育设施服务半径未覆盖区域,且现状居住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称为服务盲区。在服务盲区中,如果适龄儿童数量达到设置一个标准班规模的时候,则认为需要加快推进周边规划未实施设施实施,将其纳入规划优先实施区域。

2.4 未来预测

根据近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提取我市未来几年重点发展区域,优先推进这些地方的基础教育设施实施。

由于深圳人口多为外来人口,流动性较大,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变动性,但在无规律可遵循的情况下,本研究按人口年龄结构,采用位移法预测未来的学龄人口的增长趋势,作为未来基础教育设施需求的计算依据。

2.5 行业规划

结合各区教育“十二五规划”中的相关发展目标,综合评估设施实施的紧迫性并将相关项目纳入规划优先实施设施。

2.6 规划评估

首先,在我市已经建立的城市规划“一张图”系统基础上,对规划新建(扩建)基础设施实施进行判断,筛选出规划尚未实施的基础教育设施。由于规划设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位置可进行小范围调整,在进行规划设施是否实施的判断过程中,本研究采用规划设施耦合度的概念来判断规划设施是否设施(耦合度是一种模糊的判断方法,主要通过设定一定的空间范围,如果规划设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有相应类别的现状教育设施,那么就认为其规划设施已经实施)。其次对规划尚未实施的用地潜力进行评估。主要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权属、现状建设情况,综合评估规划设施的用地潜力。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可优先纳入实施,其他尚未实施的设施列为待实施清单。

2.7 台账清单

结合现状压力评估结果、未来三年发展预测、行业规划和规划评估结果,将现状供给压力较大区域及周边地区,外来三年发展较快区域,行业规划涉及的规划设施和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进行匹配,筛选出现状供给压力较大区域及周边地区规划尚未实施的设施且需求规模已达到设置最小规模的设施、未来三年发展较快区域且需求规模达到设置最小规模的设施和行业规划涉及的设施且用地潜力较好的设施纳入台账。最终形成“一表一图”成果,提供给各区职能部门推进其实施。

3 基于GIS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潜力评估

3.1 深圳市人口特征分析

3.1.1小户型,年轻型人口特征,未来对基础教育设施需求较旺盛

根据“六普”人口数据,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1035.84万人,平均年龄30岁,户均2.11人,说明深圳呈小户型,年轻型人口特征,对于基础教育设施来说,未来基础教育设施需求有很大空间,需要规划提前考虑。

3.1.2 适龄人口主要分布在原特区外,且原特区外的龙岗区、宝安区和福田区的适龄人口较多。

全市基础教育设施适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6%。从全市层面看,原特区内适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89%,原特区外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4.17%。从分区来看,龙岗区适龄人口最多,占全市的1.61%,其次是宝安区和福田区;从基础教育设施类型来看,小学适龄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3.34%,其次是幼儿园(2.14%)和初中(1.58%)。

3.2 规划基础教育设施实施潜力评估

3.2.1 现状压力评估

截至2011年底,我市共有幼儿园1092所,总班数9526班。其中,非托班9134班,托班392班。非托班在园人数28.13万人,班均学生30.8人。班均学生在36人以上认为压力较大,共有幼儿园112所,占10. 26%。全市共有小学540所,13480班,在校小学生65.13万人,班均48.32人。有54所小学班均人数大于55人,有385所小学的班均人数超过45人,占71.3%。全市共有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86所,共6683班,在校初中学生24.57万人。全市初中班均36.8人;共有72所(25.17%)初中班均人数在50人以上,其中8所学校班均人数在56人以上。从当前初中的整体情况分析,我市初中学位供应总体上压力不大。

3.2.2 未来人口预测

考虑到人口的年龄结构,本次以社区作为基本人口分析单元,基于“六普”人口统计数据,按照“位移法”推算了全市各社区学龄幼儿、小学和各街道未来三年的人口增长。

根据推演,未来三年幼儿园新增需求基本上分布在原特区外各区(图7、8、9),主要涉及60个社区,119所幼儿园。

未来三年我市小学人口增长较快的社区有12个,主要集中在宝安区和龙华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的民治、同胜、松和、大浪社区,宝安区流塘、塘尾、凤凰等社区,南山区的科技园、粤海社区,罗湖区梨园社区等。

未来三年全市初中学位需求增长主要集中于宝安福永、沙井和南山粤海街道

3.2.3 行业规划

结合各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将各区“十二五”教育建设项目库纳入本次研究成果,更好的推进教育设施实施。

3.2.4规划评估

(1)规划实施评估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幼儿园1092所,规划幼儿园1560所,现状-规划数量比达70%以上。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罗湖、福田、南山等区依规划建设的比率(规划实施耦合度)相对较高;原特区外各区的规划实施契合度较低,尤其是龙华新区和坪山新区等新区最低(表1)。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小学540所,规划小学753所,现状-规划数量比达71.7%以上。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除光明新区较低外,全市小学的规划实施契合度总体较高。

单纯从数量上比较,全市现状初中286所,规划初中415所,现状-规划数量比为68.92%。从规划实施耦合度分析可见, 规划实施契合度总体较高,但是光明新区、龙华新区等区域规划实施情况不理想。

(2)用地潜力评估

结合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深圳市地籍数据、深圳市现状建设等数据,对上述基础教育设施用地进行评估。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核查土地利用管制分区,位于允许建设区的基础教育设施用地潜力较好;

(2)用地权属核查。重点核查规划地块是否与其他已有明确产权主体的宗地界线重叠。其中,国有未出让用地和政府储备用地具备最好的权属条件。对于原城市化转地区域,如果转地补偿手续完善,则认为用地的可实施性强。

(3)现状核查。重点核查现状建筑普查数据和现状影像图。现状为空地或临时用地的设施其用地潜力较好。

3.2.5 台账清单

根据服务半径分析方法进行测算,全市所有的规划未实施幼儿园中共有31所规划幼儿园300米服务半径覆盖的现状学龄人口达到180人以上,即符合开办一个小型的6班以上幼儿园的规模。上述31所规划幼儿园主要分布于福田 、南山、宝安中心区及龙岗区的布吉、南湾等地。

全市有20所规划小学500米范围内的现状适龄人口达到18班以上小学学位规模。主要集中在龙岗中心城、布吉、南湾,宝安中心区,罗湖东门等地。

全市有6所规划初中1000米服务半径范围内的现状适龄人口达到设置18班以上初中的规模(图2.14),主要集中于罗湖区和龙岗区横岗地区。

台账成果为一图一表,表格中列明相关设施的关键信息,如具体地块位置,用地面积。学校规模,用地条件等。该成果经规划国土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审议通过后,移交给教育职能部门供其参考实施。

4 结语

本研究在法定图则全覆盖的前提下,结合深圳市人口分布特征、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潜力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筛选出供需矛盾突出而又具备较好实施条件的规划设施纳入优先实施台帐,着力解决基础教育设施薄弱地区,尤其是原特区外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实施,有效促进特区一体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全体市民的生活品质。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未来几年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也为未来各专项规划的调整修改提供了支撑。

参考文献

[1]万昆.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实施制度探讨[J].规划师,2011,(2):88-92.

初中三年规划例11

1.引言

在生产管理和经营活动中,会经常遇到两类问题:一类是(资源有限)如何合理的使用现有的劳动力、设备、资金等资源,以得到最大的效益;另一类是(目标一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应如何组织生产,或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或调整产品的成分等,以使所消耗的资源(人力、设备台时、资金、原材料等)为最少。这既是最优决策问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给了我们一些方法,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解线性函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问题。线性规划应用越来越广泛,《财富》杂志(Fortune)的一项调查,美国名列前五百名的大公司中,百分八十五均曾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协助公司的营运,由此可见线性规划应用面的宽广与普及。

2.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1]

2.1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其中为目标函数,s.t.的右端项为约束条件,表示决策变量的非负约束。

2.2 模型的求解方法

能够求解线性规划模型的软件有很多,比如Mathematica,Matlab,Lindo,Maple等,以下问题应用Mathematica求解[2]。

Mathematica是由Wolfram(美国)公司研制开发的,应用比较广泛的,功能比较强大的一款软件,软件中有求解线性规划的函数,在平台中的使用方法如下:ConstrainedMin(或ConstrainedMax)[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变量集合}]就可以了。其中ConstrainedMin求目标函数为min的线性规划问题,ConstrainedMax求目标函数为max的线性规划问题。

3.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应用举例

例1:(人员的合理安排问题)医院护士的值班班次、工作时间及各班所需护士数如表1所示,护士上班以后,需连续工作8小时,则医院最少需护士多少名,以满足轮班需要;

分析:因护士上班后需要连续工作8小时,即第1班次开始上班的护士,需工作到14:00,第2班次开始上班的护士需工作到18:00,以此类推,第6班次开始上班的护士工作到10:00,满足这些约束条件后,目标函数是最少需要的护士数,就很容易列出线性规划模型。

解:设表示第i班开始上班的护士人数,,则建立模型为:

应用mathematica求解如下:

In[1]:=ConstrainedMin[x1 + x2 + x3 + x4 + x5 + x6,{x1 + x2 >= 70,x2 + x3 >= 60,x3 + x4 >= 50,x4 + x5 >= 20,x5 + x6 >= 30,x6 + x1 >= 60},{x1,x2,x3,x4,x5,x6}]

运行后得:

Out[1]= {150,{x1 -> 60,x2 -> 10,x3 -> 50,x4 -> 0,x5 -> 20,x6 -> 10}}

结果:第1-6班开始上班的护士分别为60人、10人、50人、0人、20人、10人,最少需要护士150名。

例2:(投资决策问题)某人有一笔30万元的资金,在今后三年内有以下投资项目:

(1)三年内的每年年初均可投资,每年获利为投资额的20%,其本利可一起用于下一年投资;

(2)只允许第一年年初投入,第二年年末可收回,本利合计为投资额的150%,但此类投资限额不超过15万元;

(3)于三年内第二年初允许投资,可于第三年末收回,本利合计为投资额的160%,这类投资限额20万元;

(4)于三年内的第三年初允许投资,一年收回,可获利40%,投资限额为10万元。

试为该人确定一个使第三年末本利和为最大的投资计划。

分析:本题为最大化最优决策问题,有4个可投资项目,即题中(1)至(4),关键问题在于决策变量的设置,我们用来表示第年初投资到第个项目的资金数,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解:设表示第年初投资到第个项目的资金数,建立线性规划模型为:

应用mathematica求解如下:

In[2]:=ConstrainedMax[1.2x31 + 1.6x23 + 1.4x34,{x11 + x12 == 300000,x21 + x23 == 1.2x11,x31 + x34 == 1.2x21 + 1.5x12,x12

Out[2]= {580000.,{x11 -> 166667.,x12 -> 133333.,x21 -> 0,x23 -> 200000.,x31 -> 100000.,x34 -> 100000.}}

结果:

第一年年初投资到(1)和(2)两个项目的资金分别为166667元和133333元;

第二年年初投资到(1)和(3)两个项目的资金分别为0元和200000元;

第三年年初投资到(1)和(4)两个项目的资金分别为100000元和100000元;

第三年末本利和最大为58万元。

例3:(学区学生入学的划分)某学区由五个居民区和三所学校组成,学校设专门校车接送学生。各学校的容量如表2所示,各居民区的学生人数如表3所示;各居民区的学生到相应学校的校车费用如表4所示。试问应怎样给各个学校分配儿童,才能实现学区管理者实现使校车接送所花费用最低的目的?[3]

分析:该问题为最低费用的最优决策问题,在满足人数要求的条件下,费用最低,三所学校的容量总和为2500人,而五个居民区共2350人,这就使得某些学校分配的儿童不足,对于约束条件将出现不等式,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时要注意。

解:设表示校车从第居民区送往第学校的人数,建立模型如下:

4.小结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线性规划在最优决策中为人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建立便捷的线性规划模型解决了最优化问题,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个人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运权.运筹学教程(第三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