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24 21:17:22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1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福建省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兼有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测试和初中升学考试的功能,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由于初二年进行的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关系到初三升学,所以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实际上就是提前的中考。怎样进行总复习,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顺利通过初中生物结业会考,这是广大生物学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总结几年来进行初中生物结业会考总复习的经验,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1 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初中生物结业会考安排在初二年进行,但初二年级却是学生较易出现两极分化的年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不强,给科任教师顺利进行初中生物结业会考总复习增加了难度。这时班主任和家长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思想工作和在学习上的齐抓共管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和家长要让学生明白“初中生物结业会考的成绩关系初三升学,而且不及格没有重考的机会,甚至可能间接影响今后人生路”的道理;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复习情况并在课内外对学生的学习加强督促。从而使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学习上认真,促进各个科目全面协调发展。

2 要制定计划,分段复习

复习时,我们要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做什么、怎么做、r间安排、用何资料,复习前都必须计划好,并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数,能够自觉配合老师,做到教与学同步。如我们学校的总复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立知识网络,夯实基础

目标:查找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漏洞,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知识的网络,初步建立合理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做法:(1)让学生完成我校老师自编的、以考纲为依据的生物基础知识填空题,了解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

(2)授课时,老师先以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回顾知识,从中找到学生存在的知识问题,进行重点突破,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归纳出知识网络。

(3)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

(4)课后适当精选部分习题,让学生巩固。

时间:4月份内完成

在这个阶段中,复习的容量大、复习的时间紧。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果。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目标:训练和培养学生解答选择题、分析说明题和实验题的能力。

做法:教师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精练适量习题,学会解题技巧。充分重视五月初举行的有一定导向作用的福州市初中生物学业质量检查。

时间:5月上旬完成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及模拟测试

目标:再次查漏补缺,强化运用能力

做法:精心挑选模拟试题,通过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缺陷,及时进行个别辅导。

时间:5月底完成

3 要依纲扣本,夯实基础

会考前约两个月,福建省普教室出台了《2013年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大纲(生物)》,福州市教科所出台了《2013年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对考试的命题依据、命题原则、适用范围、考试范围、内容和目标要求、考试形式、试题难度、试卷结构、试题示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福建省考试大纲和福州市考试说明,不仅是每年结业会考命题的依据,也是组织、实施复习的依据。福州市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结业会考试题中容易题:中等难度题:稍难题约为8:1:1,也就是说有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例在80%左右。同时,从近几年的结业会考试题来看,不少题目、内容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生物复习指南》和课本,注重基础考查一直是结业会考的“主旋律”。因此,笔者根据结业会考说明中所列的考试内容,从课本中找到有关的具体内容,编成考试内容提纲。首先引导学生用口去朗读,用脑去思考;然后利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对复习的重点、难点,作适当讲解点拨;最后要求学生课后把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笔者还布置学生做适当练习,确保人人做好容易题,拿到基本分。

4 要明确方向,抓住重点

福州市初中生物结业会考严格以课标和省纲为依据,试卷注重基础,考查核心概念、主干知识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试卷难度适中,几年来均保持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注意结合热点信息和最新科技成果。

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要重视学习研究课标和省纲,找出省纲中与高中生物联系紧密的部分。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等。其次,我们要反复比较和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找到命题中的常考点和多考点。比如生态系统、光合作用、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在连续几年的结业会考中都以不同的题型在试卷中出现,复习时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再次,复习中的练习不在多,而在精,重在有新的收获与体会,重在发现存在问题,重在查漏补缺。只要我们明确复习的方向,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落实到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就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物学总复习的教学质量。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2

“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学生学习成绩不仅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学校老师家长关心的问题,亦是中小学心理辅导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性格、意志、情绪和情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的成绩未必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我们需要好好研究学习适应性。学习适应性是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近年来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学习适应性也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一、基于《学习适应性测验》(ATT)的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分类

(一)调查报告。这是最基本、最简单的研究方式,90年代,此类研究较多。通过测量结果与学习适应性测研手册的常模对照,指出被测群体或个体的存在的问题。比如廖军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测验对深圳市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中学及宝安区海滨中学的162名初一新生进行测查。何腊梅采用从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心身健康等四个方面对某校七年级疆内初中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梁兰萍采用华瑞学生心理测评与档案管理系统施测扶绥中学高一学生,写了学习适应性的调查报告。河北省省石家庄市白晋荣、刘桂文、郭雪梅等老师对石家庄市和获鹿县初一和高一学生575人,实施《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广东省广州市戴育红同志对广州市某中学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共305人,实施《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ATT)。王惠萍、李克信和青岛市时建朴等老师对山东省栖霞市农村初一学生99人,初二学生100人,初三学生90人,初四学生97人,共386名初中生,实施《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ATT)。根据测验结果,对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进行了研究。蔡文伯,自玉梅为深入了解内初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

(二)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维度构成进行检验。北京市崔崴嵬、盂庆茂等老师,选择北京某中学高一学生,共187人为被试,实施《中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ATT)。根据测验结果,对《学习适应性测验》的结构效度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习适应性测验有较高的结构效度。华东师范大学崔淼、严芳对“学习适应性测验”(AAT)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比较验证研究。分析将三因素结构与已有研究所提出的四因素结构进行了模型拟合的对比研究,结果支持了三因素的测验维度构成。

(三)学习适应性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的探讨。天津市陈世平老师对初中生学业成绩与智力和学习适应性关系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王鹏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学习适应性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包括概念定义、总体状况研究、差异性研究、相关研究等诸多方面。刘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学习适应性、考试焦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钱明探讨中学生自我概念、教师互动方式和学习适应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张文培就归因方式与学习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文芳研究了主动性人格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学习成绩的关系。蒋杰通过调查发现学习适应性量表分及成绩与归因风格及学业自我的总分及各维度均显著相关;学业自我在归因风格与学习适应性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在归因风格与成绩之间充当了完全中介变量。冯雷涛发现高中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陈会昌发现中学生人格建构复杂性通过三种途径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其一,人格建构复杂性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二,以学习适应性为中介间接影响学习成绩; 其三,以消极压力应对、学习适应性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学习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一)测验误用情况要注意避免。在使用ATT测验的时候,有些研究者错误的使用这个测验。例如,张利拿中学版的ATT去测中职中专的学生,结果检出率高达90.3%。中职学生肯定不属于中学生这个总体。王慧萍、时建朴、李克信等人在研究农村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时,各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平均得分高达七八百分,很显然是用错了计分方法。

(二)学习适应性与其他多变量的综合考虑的研究不够。大多数研究都是探讨两个以及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者单独的研究学习适用性。而对于学习适应性和更多的其他因素的作用的综合考虑的研究欠缺。主要的原因是国内没有很好地理论模型和所有的研究方法的限制。一方面我们要开展学习适应性理论的构建,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改进的研究方法,用多元分析来处理复杂的数据模型。探讨有关身心变量和学习适应性的真正关系。

(三)用发展的眼光对待ATT测验。学习适应性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它的项目也应该相应的有变化。周步成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已经有22年了,是否已经有常模老化的问题?是否已经到了需要常模修订的时间。22年前的常模是不是已经影响了ATT的评鉴功能。同时,我们不要总注意某一时间点的及时特征,同时应注意对同意对象做长期追踪研究,以得出学习适应性的发展规律。目前我们测量的都是外显的学习适应性(通过学生自己意识到的行为来自陈),是不是也有内隐的学习适应性存在。若存在内隐学习适应性,该如何测量呢?

(四)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不是分学科的。侯杰泰等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自信是分学科的,那么学习适应性是否也分学科。有的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适应性高,有的学生在英语上的学习适应性高。那我们的测量工具就应该相应的区别对待,分学科编制。已经有人这样做了。目前我国学者对学科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还不多,尤其是针对中学阶段学科学习适应性研究较为缺乏。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可能将会是一个热点。

参考文献

[1] 崔箴嵬,孟庆茂.学习适应性测验结构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1988(2).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3

当下,初中的物理实验教学尚处于不断探索改革的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意识,导致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实验的热爱,且对于物理学科其他知识的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外加在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习惯通过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如此做法不仅弱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需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通过不断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及时转变物理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初中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教师需尽快转变常规的教学方式,优化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前,教师可适时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改变常规的教学方法,将课题自然引出,确保教学方式的针对性,让学生了解物理课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内容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即物质的三态主要是指什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现?在学习《光现象》内容前,可以提出:人眼看不见的光有哪些?筷子斜插入水中,为什么看起来就像断了一样?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什么?在学习《物体的物理性质》这一课前,提出:为什么固体的铁比融化时铁的密度要大?为什么汽化后密度更小?通过上述问题的提出,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以及实验,通过不断探索与研究,积极寻求出问题的答案,进而保障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此教学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学习创新精神。

二、丰富物理实验教学的工具,加强实验教学演示的效果

为增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力,并加深其学习印象,教师常常会在物理实验前进行实验演示,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对课堂物理知识有效运用,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极为有利。若实验设备不齐全或在实验中出现反应过快或过慢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及问题的发现不利。为使这种情况得以改善,教师可以辅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使物理实验的整个过程更加详细地呈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升华和凝华》这一内容时,由于呈现出升华(干冰升华、灯泡钨丝变细、卫生球变小)以及凝华(霜的形成、雾凇、冬天玻璃窗外的冰窗花)现象等实验较为麻烦,且反应过慢,耗时较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凝华与升华的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固态物质不经液态变化便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升华)以及物质由气态不经液态便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在学习《力与运动》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使学生深刻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可将实验仪器小车作为对象,在其两端挂上细绳,跨过滑轮,其下端分别吊一挂钩,可加钩码,展开

实验。

三、鼓励学生总结实验经验,通过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开设实验的关键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深刻的理解,经过不断实验学习后,能熟练掌握知识,并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为后期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进行电阻实验时,为使误差减小,可通过“替代法”进行分析,并对实验方式进行设计,而对于“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摩擦力”的分析,可通过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实验的过程同样是学习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对物理的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并总结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化、全面性的知识网络,使学生能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效解决;此外,对于物理实验的总结还可以创新物理实验教学,使课堂的教学更具高效性。

总之,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实验辅助设备、不断引导学生总结物理实验经验,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观察、了解以及自主思考,勇于提出疑问,深入了解物理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4

  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已近十年。经历过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满堂灌教学,现在正积极地投身于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以及给广大师生带来的惊喜和收获。在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下面就其中感受较深的几点谈谈个人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种种的原因生物学科在初中各门课程中处于劣势,俗称“副科”,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于每个生物教师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怎么操作呢?在上生物课前,要让学生产生向往上课的情感,并且在学习课文知识前就体验到生物课的新鲜、独特,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情绪准备。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是教学所凭借的`形式,它要为教学提供理论指导。不同的教学理念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在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进行的是被动式的学习,教学方法通常比较单一,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新课改理念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

  (1)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进入新课堂前,用新颖别致的引言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进而引起他们的兴趣。

  (2)步步设问,引流而上,体验思考的乐趣。通过设置疑问和设定目标可使学生产生新奇的情绪状态,诱发学习的需要指向学习任务,引导他们进行探索,通过探究解决疑问使学生产生适度的兴趣和焦虑,进行积极的认知和探索活动,获得新知识并进行创新

  (3)激发和鼓励学生的表现欲。一定的表现欲往往可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坚持完成某一项任务或工作。对一些性格比较外向,思维活跃,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可故意给他们创造时机表现自己。

  (4)引入竞争,满足学生好胜心。学生对一些复杂结构的学习,容易厌倦,且很难完成记忆。在此类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引入竞争,使其变被动为主动,兴趣盎然地去学习和记忆。对一些生理活动过程的记忆也采用此法。

  三、合理运用各种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所需要的资源,就本学科而言,它包括教材、实验室及相应设备仪器、本学科的杂志等书籍、教具、校园及社区内的生物、动植物园、博物馆、网络和电视等。在备课、授课中我注意做到合理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1)充分挖掘教材;

  (2)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

  (3)准确地使用课程资源;

  (4)广泛利用媒体资源,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四、改进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模式不同对被评价者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同样评价模式也要改变,否则课改只能停留在表面。

  五、认真及时地作好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进行检验并及时记录,便于课后修改。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思维具体化就要通过举例来说明,所举的例子是否恰当而且不失科学性就显得很重要,这一点教师也要思考。教学活动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备课时要准备一定的相关资料,辅助教学并应对学生的提问,备课资料准备的量和有效性同样要受到教学实践的检验,也是教师所要进行的必要的反思。总之,反思是为了提高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老师述职总结6   时间匆匆而过,这一学期任教八年级七个班生物课,还兼任生物备课组长、生物实验员工作,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人成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总结如下:

  1、注重组织教学工作,重视师生互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提高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二年学生的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两极分化开始,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是人一生中的关键转折时期。针对这种情况,我借鉴其他资深老师的教学经验,灵活运用软硬兼施、赏识教育等策略,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理念,打造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构建和谐年段营造良好的学风,离不开良好的教风作表率。从一开始,我就要求自己要珍惜缘份,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理念,抓好这一学年的各项工作。相对于其他年段而言,初二年是学生较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时期,管理难度较大。一学期来,年段工作算得上是风平浪静,因为我总是督促自己遇事要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及时处理。

  3、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防止溜生倡导“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以鼓励为主。

  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和年段工作方面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今后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如教学研究有待更深入。本年段教师队伍偏年轻,热情高,经验不足,年段管理引导工作仍需不断在磨合中提升。

生物老师个人总结2   

  初二生物教材下册,在编写上更注重了学生的观察实验教学,而且增加了讨论、调查和游戏。针对过去教科书比较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问题,根据新教材精神,大力强化探究性学习,安排了较多的各类学习活动,如探究、讨论、阅读、观察、实验、实习、制作、解读、设计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我们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通过一年的教学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新课标规定的实验教学目标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认真按照新课标的精神来进行实验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生物实验。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初步形成了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通过半年来的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与其他同学的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书资料及其它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了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了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了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同学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走上社会,融入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生物实验课的教学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半年来的教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要及时总结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缺补漏,更好地进行实验教学。

  生物老师个人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理科班生物教学工作,学习必修三模块。针对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在本学期我紧紧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这一个学期高二的教学中虽然面临了很大的压力,但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也是一个收获的学期,下面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做以下几点的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我认真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参加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每一次上课前能认真备好课,以及在课堂上能上好每一堂课。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思维方式的指导。并对个别基础薄弱的差生单独辅导,引导他们尽快入门,激起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生物的氛围,推动全班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全面推进。课堂上,注重基础,多作知识铺垫,加强督促检查,抓好知识能力的落实。努力提高课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不断学习,注重经验和方法的积累,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虚心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除了抓好课堂之外,在课下我注重与学生交流,为学生解难答疑,关心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生物成绩有较大提高,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抓好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与本组其他老师一起,积极进行教学科研,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5

分类号 B844.2

1 问题提出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1]。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分,前者是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生活满意感);后者主要是指生活中的积极情感体验。生活事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应激变量,其与心身健康的相互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众多的成人研究结果已经表明生活事件和幸福感关系密切[2],部分的青少年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3]。我国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有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和其生活事件的系统研究尚未见到。因此,本研究将使用自编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我国初中生生活事件和其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尝试性探讨。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北京市一普通中学(双榆树中学)学生294人,有效被试283人,其中男生149人,女生134人,初一生105人,初二生178人,平均年龄为13.15±0.76岁。

2.2 方法和材料

2.2.1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 此量表由王极盛编制,初稿为87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分别表示①“无”;②“偶尔”;③“时有”;④“经常”;⑤“总是”。理论构想为7个因子,包括正性情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学习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教师满意感、生活条件满意感等7个因素结构。

2.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采用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共有27个项目,主要为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应激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分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6个因子,该量表的信度效度指标较好[4]。

2.3 施测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于2002年1月初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

2.4 数据处理

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 for Windows 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 结果

3.1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信度、效度

3.1.1 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法对量表进行初步因素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13个,可解释项目总变异的71.5%,观察碎石图发现,前7个因子的特征值有一个下降,分布开始变得比较平缓。分别抽取6、7、8、9个因子数进行结果比较,发现7个因子的结构较为明晰和合理,基本符合我们事先的理论假设,故决定抽取7个因子。将由这7个因子决定的公共因素方差小于0.30,以及负荷低于0.40的27个项目去掉,对剩余的60 个项目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发现7个因素的特征根大于1,可解释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5%,具体数值见表1。进行极大方差旋转,旋转后的各因子负荷均在0.40以上,具体数值略。

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可以建立7个分量表,根据每个因子包含的项目可对这7个因子命名如下:正性情感(F1),包含16个项目;家庭满意感(F2),包含8个项目;自我满意感(F3),包含9个项目;学习满意感(F4),包含8个项目;同伴交往满意感(F5),包含7个项目;教师满意感(F6),包含7个项目;生活条件满意感(F7),包含5个项目。

3.1.2 信度分析

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9,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949,Guttman分半信度为0.949。各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如下:F1的α=0.949,F2的α=0.948,F3的α=0.947,F4的α=0.916,F5的α=0.936,F6的α=0.938,F7的α=0.929。

3.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点

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见表2。

由表2可见,总体幸福感及各因子分均在3分即中等程度以上,得分较高的依次为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生活条件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正性情感、教师满意感和学习满意感。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的性别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男女生在总体幸福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和生活条件满意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

3.3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的相关分析

主观幸福感总均分与生活事件各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初中生总体幸福感水平与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和其他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同时还与生活事件总应激量呈显著负相关。

3.4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各项目得分的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哪些生活事件项目对初中生的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作用,特地对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和遭遇的具体生活事件项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5(限于篇幅,本表仅列出了与幸福感相关显著的生活事件项目,相关不显著的生活事件因数目较多就不再一一列出)。

由表5可见,有4项生活事件项目与初中生的幸福感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它们分别为:不喜欢上学、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关系紧张和遭父母打骂。

3.5 主观幸福感与相关生活事件各项目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主观幸福感总均分为因变量,以与之有显著相关的生活事件项目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

由表6可见,不喜欢上学、与老师关系紧张这两项生活事件依次进入对初中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4 讨论

4.1 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信度、效度

对中学生幸福感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均在0.90以上,7个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也均在0.90以上,从而说明中学生幸福感量表的信度较高。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7个因子的特征根大于1且7个因子约可解释总体方差的70%,每个项目在相应的因子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因素结构与笔者编制本量表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2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特点

国外对成人、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有关研究结果均表明,多数个体体验到的幸福感在中等程度以上[5,6],这一结论在我国青少年身上也得以较好的验证。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绪和情感较多,对家庭、自我、学习、同伴交往、教师及生活条件各方面比较满意。研究还发现女生在总体幸福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和生活条件满意感上均显著高于男生。Huebner的研究也发现在朋友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和学校满意感上,女孩都要比男孩的满意感高,这与我们的结论较为一致。一般来说,女生心思细腻,情绪和情感体验较男生的相对丰富和深刻些,这可能导致女生较男生体验到的幸福感与满意感相对要多一些。

4.3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其生活事件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个体体验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愈多,则愈感到不幸福。这与国外的有关研究结论较为一致,Huebner对生活事件和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感的研究发现,急性生活事件和慢性生活事件(包括正性和负性)均与青少年的学校生活满意感呈中等程度的相关,生活事件对幸福感有着较大的影响作用[3]。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结果也表明,不喜欢上学、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关系紧张和遭父母打骂这4项生活事件与初中生的幸福感关系较为密切,其中不喜欢上学、与老师关系紧张这2项生活事件还依次进入对幸福感的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众多的研究已经表明,学习压力是当代中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源,它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7]。本研究结果则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再次揭示,学习压力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还影响着他们的幸福体验,从而对青少年的生活质量有着消极的影响作用。另外,本研究还发现,由于初中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因此与老师关系融洽与否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受。缓解学习压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无疑将有利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增强。

5 结论

自编的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经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较多,对家庭、自我、学习、交往、教师及生活条件各方面比较满意。男女生在总体幸福感、家庭满意感、自我满意感、同伴交往满意感和生活条件满意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

初中生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不喜欢上学、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关系紧张、遭父母打骂这4项生活事件显著负相关。不喜欢上学和与老师关系紧张对中学生总体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2): 276~294

2 Suh E, Diener E, Fujita F.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 only recent events matt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0(5): 1091~1102

3 Huebner E S, Ash C, Laughlin J E. Life experiences, locus of control, and school 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c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1, 55(2): 167~183

4 刘贤臣.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7, 5(1): 34~36

5 Huebner E S, Drane W, Valois R F. Levels and 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00, 21(3): 281~292

6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 95(3): 542~575

7 井世洁. 初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应激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青年研究, 2000, 5: 22~26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LIFE EVENTS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Wang Jisheng, Ding Xinhua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6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很好的反思,是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因此我们初中思品老师不断进行反思,首先可以促进我们教师心理的成熟,使年轻的教师迅速的成长为受人尊敬的“老”教师。其次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学科知识会进一步加深,学科专业能力会得到提高,一般性文化知识也会进一步丰富,还会使我们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的向着更科学的方向改进。

二、初中思品教学反思的内容

新的初中思品课程标准要求:思品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品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品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思品学习方法。因此初中思品教学的反思就要围绕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来进行。

1.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尤其如此。他们正处于人生最天真烂漫的年龄阶段,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我们要想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就要设计一个“玩”的思品课堂。也就是创设各种适合的教学情境,组织实施有变化的、大多思品生都能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参与活动,互相交流,你比我争中学习思品,体会思品学习的方法。

2.反思学生是否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品活动中来。在思品教学中,我们都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思品的兴趣就比较浓厚,求知愿望也比较强烈,思品素质就会得到较快发展。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参与思品课堂活动,他们也就对思品失去了兴趣。我们面对的是青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珍爱他们。初中思品课堂不能让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成为学困生。

3.反思自己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年龄比较小,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展初级阶段,思维水平比较低,对事物认识只能凭借直观,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年龄不同,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水平就不同;即使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间,心理和思维水平也不同;同年级相同性别的孩子间也是有差距的。因此,要通过反思逐步的了解清楚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在思品思维和思品能力上的不同,通过自己的反思改进教学活动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

4.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品学习习惯。初中思品的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学会,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就会很快的分化,什么原因呢?就在于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思品学习习惯。那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那些学习习惯呢?我们初中思品课堂教学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有:预习与复习的习惯,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及时总结解题规律的习惯,认真听取他人见解的习惯,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形成多种思维的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的习惯,喜欢动手操作的习惯。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7

惯到数学解题思维都需要有效的方法。文章就是以初中数学有效解题为思路进行课题研究。

关键字 初中数学 解题方法 思维转换

一、引言

随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生数学的考查从知识转向了能力,注重了对数学解题思维方法的考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解题思维、方法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与生命,是搭设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

华罗庚先生曾讲过:“不要只给学生看做好了的饭,更要让学生看做饭的过程,数学教学要设法使数学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数学的教学不是表象性地堆砌知识积木的过程,而是实质性地用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学生真正领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和深化发展的动态过程。

二、当前初中生数学解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解题思想“过死”

解题思想“过死”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来自于教材,我们从初中数学教材(不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改教材)中不难发现初中数学大多数知识点都是通过章节反映的,先有例题,让初中生对知识有个初步的记忆、理解,最后再习题中给出相应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巩固,但习题所用的知识点过于单一;二是来自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上述教材的“精心”安排下,初中生会产生一种思维定势,遇到这种的题就用这一种方法解,使得解题过程生搬硬套、思想硬化,没有自己的思想。

(二)解题思想“欠总结”

大多数初中生数学解题思路单一,不会总结经验,缺乏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十分健全,在学习上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但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学习的态度,不善于总结做题的思路和经验。

他们很少会独立思考一些解题方法,大多只是模仿书上的例题和解题思路,也只是沿用老师教授的固定的思路或者相关参考书上已总结出来的经验,很少有学生总结自己的做题经验。大多数初中生做的题目虽然多,但没什么实际效果,因为做题的过程中,没有融入他们的独立思考,也就没有什么印象,做完之后过不了多久就忘了,自然就没有什么效果。

三、改善初中生数学有效解题思考

通过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结解题经验,教师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强调数形结合、通过建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来刺激初中生养成有效的解题思维。

(一)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总结解题经验

在开始学习初中数学时,同学们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不会的题,不能放任不管,应该赶紧去问老师或者同学,这样会对这种类型的题或者这个知识点更有印象。而做错了的题,也应该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最好是能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其抄录在上面,写好错解和正确解法,表明错误的原因,下次再看时就一目了然,这样的错误也就不会再犯了。

(二)数学教师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

在课内讲解时,要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规律,应当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要通过课堂提问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针对性讲解,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课堂练习是发现学生错误的另一条途径,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总之,要通过课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识别对错,知错能改。

(三)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取长补短,相互为用”,是解决初中数学问题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是根据数学问题的题设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数量关系,又揭示其几何意义。这样,数量关系获得几何解释,可以使问题变得直观易懂,使人易于洞察问题的本质;几何问题得到代数解释,可以使几何直觉、合情推理等转化为程序化操作的代数运算,实现化难为易的目的,并使人获得对问题的精确化、理性化的理解。从而使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这种结合,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应用其解决问题可使问题更形象直观。

(四)培养初中生通过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加强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是《新课标》强调的重点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要重在分析,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要想学好初中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更要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维。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另外善于总结经验、运用数形结合、数学建模思想举一反三,才能有效的解题。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8

1. 理论简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教育家大卫?库伯(David Kolb)提出的体验学习理论是从学习者获得“经验”(experience)为出发点,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以学习者为中心,获得经验之后进入下一步即“反思”(reflection),这一步是学习者对已经获得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导致学习者会将过程中所得进行“理论化”(theorization),接着就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学以致用”、检验前面三个阶段所得的“行动”(action)阶段。

库伯认为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学习圈”,是任何学习过程都要遵循的客观规律。正是因为这个规律,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形成的不同学生风格对学习效率影响非常关键,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2. 体验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

2.1体验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教学技术和手段来达到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训练其语言技能的目的。

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者在过程中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真正的符合学习规律的是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去参与,这样才能获得体验,才能体验到过程中的英语知识、技能。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有更多机会去体验英语这门语言的知识和运用。

初中生的年龄处于刚进入青春期的阶段,正处于非常有活力、接受能力非常强的年龄段。但是这个年龄段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学习上以兴趣为主导,持久性相对欠缺,需要教师不断去监督和引导。

从体验这一方面来说,教师需要克服的就是尽可能地调动各种方法和技术来提供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给予学生深刻的语言体验,如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者网络,让学生听英文歌,看英文电影,读英文报纸杂志;或者进行学生间互动性很强的合作式活动,如情境对话,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等。

除了生动的语言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如何让学生有不同以往的体验,语言学习中,练习表达是很重要的体验过程,如在讲解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运用图画,声音等能直接体验的媒介来让学生加深印象,当然过程可以更有趣:例如,教授形容词tall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可以用三个人的照片,林丹、孙杨和姚明,按照高矮顺序排列,一目了然,学生对于tall,taller,tallest就有了一个最直观、最快的体验,习得这个知识点也就事半功倍。

2.2反思

学生不同的体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思考,摸索规律,举一反三,进而掌握所学知识、训练与技能。 如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教学中,在体验阶段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后,通过总结变化规律加快对这一知识点的全面掌握,记住一些例外情况,剩下的符合变化规律的形容词变化就只需要记住变化规律,不用死记硬背每一个形容词的变化形式了。

2.3理论化

学生在掌握足够的知识和规律后,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总结概括出带有自己特点的概念或规律,如自己总结的一些顺口溜或记忆规律帮助记忆某些难点,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未必难。

2.4学以致用

若缺少最后一个阶段“学以致用”的话,以上几个阶段都是纸上谈兵,因为学生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可以在生活的真实语境中用英语表达,并且在不断的表达中去体验、去纠错,把这个阶段和第一阶段连接起来,完成“学习圈”的循环,并且坚持下去,由量变到质变,一步一步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在体验学习过程中,教与学始终相辅相成,但是要以学生为主,教师的帮助为辅,学生与教师互动,与学生互动,与各种英语语言环境互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圈循环,逐步习得英语这门语言。

3. 总结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9

1、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之尽快成长起来。

3、初一、初二各科的统测,统招班合格率要达到100%,英语、数学优秀率要超出全镇所有参考班级最高率的16%(语文10%),非统招班两率要达全镇各初级中学重点班最低线;初三的合格率和优秀率要达到全镇所有参考班级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总分合格率、总分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五名,理想目标为前三名,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分流引导工作。

5、高一语、数、英、物、化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6、高二语、数、英市统考合格率保证目标为前六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优秀率保证目标为前八名,理想目标为前五名。

7、高一、高二会考科目合格率、优秀率要达到全市的平均线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线人数要达到上级指定的保证目标。

二、工作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各级组、科组根据学校教学的整体目标计划和要求以及各学科实际情况制定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各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整体目标和学科教学目标,按年级学科要求,按班级学生实际和教师本人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上述三种教学目标,从集体到个人,从整体到局部,最后落实到教师个体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人上,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2、抓好备考工作。高考备考领导小组要加强班风、学风和教风的管理,要注意监控辅导对象的辅导过程和效果。其他各类考试科任要尽早确定培优辅差对象,定好培优辅差计划。各科要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3、初中毕业班,要正确处理好提高升中试成绩和为我校高中输送优秀人才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辅导好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学生的报考意向,从关心学生,开展集体活动,宣传我校高中重点班优势等着手,加强学生的爱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级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学进度。各年级在不影响课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争把教学进度适当提前,以求得本学期各类统考以及下学期高考、升中考、会考和市、镇统考备考工作的主动权。

5、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导处和科组联合进行两次教学工作检查,检查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检查教师教研工作情况,检查科组建设状况,检查各功能场室的管理状况等等。

6、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各科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本学期拟在各班开展一次作业展览活动,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学习质量跟踪测试,把学生的学习质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7、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要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使用新教材的备课组要加强对教材、教法、学法以及练习的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教材。各备课组还要抓好每次集体备课的质量,落实好备课的专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8、开展教改专题研究。各科组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目标分层教学为重点,同时加强学法的指导,并围绕专题进一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掌握操作方法,参加有关教研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各科组要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讨,不断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检查仍以目标分层教学为核心,全面检查、考核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对目标分层教学的应用。

9、加强学风建设。班主任不仅要认真抓好班风,通过良好的班风带动学风建设,还要配合科任,参与各科的教学管理。班主任要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0、培养青年教师。以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师教学达标规定》和《教师结对子制度》中的有关要求,导师和新教师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并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11、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各备课组要组织相应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为参加省市有关竞赛作好充分准备,并力争获得好名次。本学期各科组要针对优生抓好辅导的落实,举行1~2次学科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12、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充实必要的器材、设备、报刊、图书和杂志等,进一步加大课本、辅导材料、练习资料等的订购和管理力度,科组长要切实负责,经常检查督促有关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历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 9月3日——8日 开学典礼;稳定学生情绪;教师结对子会议;教师 制定工作计划

周次 日期 工作内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况研讨;市音乐教学研讨课;市教研 室下乡视导;“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动;学校体 育运动会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学法指导工作调查;市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情况 调查;省中青年高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竞赛;高三 政治复习研讨课;初中计算机研讨课

12、 11月18日——24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研讨会;初中物理公开课;文学创作大赛 总结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标分层教学优质课评选;市中小学落实教学常规 工作调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评比,班主任工作调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之星评选;市中小学音乐 说课比赛;初中史地生教学情况调查;市中学生即 席作文竞赛;中学数学课题实验视导

15、 12月9日——15日 优秀论文评选,市中学生物说课比赛;市初中化学 单元目标引导探索实验研讨会;政治课题组实验工 作调查;高考备考视导;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学常规检查;市高中化学开展研究探索性学习情 况调查;市学科带头人、新秀、教学能手复评

17、 12月23日——29日 学习质量跟踪测试;市高三物理复习研讨课;数学 课题实验工作总结会;十二月份文明班评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复习经验交流会;市中小学各科论文评选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检查;目标分层教学总结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10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11-02

一、引言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与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科学中的“规律、原理和方法”都是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得以表述的。所谓的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及本质特征的反映。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生物教师有必要重视概念教学,运用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概念,进而运用生物学原理、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核心概念教学的学情背景

初中生物学是孩子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生物学知识的学科。虽然学生在生物学上的生活感性经验丰富,但其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能够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形成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为将来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核心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从思维特点上看,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仍然是偏重于经验型的。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又要难易适度,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从学习动机上看,学习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构成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是推动人们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所以教学中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激发他们浓厚的科技活动兴趣,使他们真正喜爱这些活动,又要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兴趣水平,培养他们形成科学志向(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于核心概念的教学,首先还是要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为原则着手教学。从实施过程上看,教师都要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通过这个教学单元,教师最终希望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教师要怎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根据基本问题设计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使学生参与基本问题讨论和过程学习。当然,这些活动和过程要有助于学生达到基本理解,最终完成知识建构,形成核心概念。

三、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施途径

初中生物学中在核心概念不会太难,但在每个单元中均有所涉及。例如,七年级的“生态系统”、“食物链与食物网”、“DNA”,还有八年级涉及的“先天”、“社会行为”,看起来似乎浅显易懂,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概念的建构是需要讲究方法才能符合中学生的思维习惯的。教学可以直接给出概念,也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概念。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不过初中学生的概念教学,必须符合渐进性原则,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研究能力的水平。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进行教学。针对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教学目标,关于“反射”的概念就是本课的围绕核心概念,以往是通过模型、比喻或模拟法可以让抽象问题更易理解和直观化。不过根据现有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上,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

(一)实践体验

“体验教学”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感受知识奥秘的一种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观摩或直接使教学活动情景再现,使学生进入教学内容所描述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体验和感悟,从而得到知识经验的一种学习方法。

学生的思维是广阔的活跃的,尤其是在课外或生活中,他们较于成年人还多了一份好奇心,任何事物都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甚至触动他们的心灵,他们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生物学的很多概念都是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能够在课堂上有目的地体验生活中他们因不熟悉而没有了解其奥秘的科学,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知识的深刻了解。而且这利用了场景再现,符合中学生的情景记忆规律。例如,笔者在讲解新课之前让学生配合教师完成一个小游戏:两名学生被蒙住眼睛,在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伸手碰到热杯子,其他学生观察受试学生做出的反应。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说明人们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导出“反射”这个名词,让学生再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完成膝跳反射。通过体验膝跳反射,真实感受人体简单反射的存在,激发学习热情。这时,教师对活动细节的指导,是保证活动顺利地开展的有效做法,学生对活动的说明与分析,不仅提高表达交流的能力,也培养观察分析问题能力。此时,学生对于“反射”的体验初步形成。

在学习“反射”这个概念以后,通过组织体验游戏,又一次点燃了课堂高潮,引发学生应用本节概念解决问题的热情。这些都是通过体验形式达到学习掌握,并能够应用概念的效果。

(二)结合生活经验,教师点拨,总结共性,得出概念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发愁:讲过的概念,虽然老师经常反复提到,但仍有同学不能掌握。那是因为,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不然发现,如果这个概念是他们自己总结而来的,他们不仅会有深刻的印象,而且也会体验学习的成就感与快乐,激发并维持学习兴趣。例如:在本节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膝跳反射等活动已经体验这种有规律的“反射”时,有必要利用类比的方式,举一反三地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类似的例子,通过这些现象总结他们的共性,得出正确的,科学的表述方式,达到概念的形成。这种方式,也将科学与生活现象以一种严谨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

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需要让发散思维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找到一个结合点。要在时间与空间限制的课堂教学上发现这种联系,需要教师的问题的精密设置,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学会发掘相同的例子,并大胆推测总结众多例子的表象。因此,这种方法可以表述为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辨别,对生物现象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反射”在教材中的定义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本节课的具体方法是教师精心设疑,引导出学生对反射概念的总结归纳,同时,通过课本阅读,教师引导对核心概念中“外部”和“内部”刺激的理解,利用概念分析膝跳反射的刺激和有规律的反应分别是什么,并用习题进行反馈,达到对“反射”概念的掌握与应用。

(三)多形式的应用反馈

课堂的反馈学习不仅可以检验课堂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让概念的学习得到应用,达到“了解—学习—应用”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补充相关的知识点。这种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比如可以通过在了解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地举出相关的例子,可以通过对相关问题的习题分析,使同一概念以不同形式对学生产生多次新刺激,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认识、理解并掌握应用这些概念,从而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快乐、扎实高效。

例如,课堂上,在学生已经知道“反射”的概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并尝试思考这些反射都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吗?教师利用图片情景补充例子,并引导知道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第一次反馈是以“吃到酸梅会分泌唾液”和教材中“望梅止渴的典故”为例,进一步理解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达到第一次反馈。在课堂上展示杨梅的图片,全班体验复杂反射,请学生表达感受,享受学习的乐趣。第二次反馈是利用习题:尝试区分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要学会判断这两个概念,首先学生要先判断是不是反射的行为,再根据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的区分原则去判断。所以这样的习题,就是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延伸应用。

(四)图表归纳

概念教学应该达到的应用水平是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和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概念教学还必须把握系统性原则,如果说思考的一般目的是为了“了解事态”,那么系统性的逻辑思维就是为了更快更好地“了解事态”。以问题串推进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师生共同总结板书,提炼本节知识体系。课堂总结对一堂课来说至关重要,师生共同总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课主要学习内容的再认识。

四、核心概念教学的原则

在这种核心概念教学的课堂实施中,教师遵循了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规律,并且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兴趣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习做最好的铺垫与指引。

2.创造性原则:学生的创造性包括许多方面,思维的独创性为其核心。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的一种宝贵的高品位素质,是指个体经过独立思考,独特和新颖地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它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举一反三就是一种实施性比较高的方式。

3.个性化原则: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个性”和“人格”是两个具有同样含义的概念,都是对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即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优良的个性品质是促进能力发展和取得工作成就的重要条件,有个性才能有创造性。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认为,教育就是要充实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其获得健全和谐的发展。并且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其能力发展的差异程度也不同,教师应当学会面对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课堂的学生体验,表达交流,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表达欲望,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发散思维,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在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探索,基于学生的现实基础,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能够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见解做出灵活快捷的反应,以多种形式达到核心概念的建构。而如何准确定位教师在教学课中的角色,让教师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如何处理好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将是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初中个人学习经验总结例11

“非典”的突如其来,对我们班主任工作也是一大考验。往年的填写志愿工作,是通过一次次的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老师和每一位家长密切联系起来,而现在这一切工作只能靠电话联系了。“五一”期间,我们的班主任几乎是守着电话过节,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向各位家长讲解填写志愿的要求,并作好参谋。节后,还是有许多家长不明白。到学校亲自来访,班主任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在校门口接待,一站就是一、二节课的时间。工作虽然辛苦,但老师们自始至终是那么耐心,细致。毕竟填写志愿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作为班主任都认为应该为学生服务好,负责到底。 前面说到初三的老师们大多教学经验丰富,往往个人就能独当一面。但老师们并没有忽视集体的力量,六个备课组每周都准时进行活动,由组内教师轮流主讲,大家统一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富有经验的老教师还经常指导青年教师教学,即便不是在规定的备课时间,办公室老师时常会围坐在一起研究教学,这一情景在初三办公室随时可见。经过备课活动,我们教师自身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另外,本学期在全区英语、物理、化学学科竞赛中,我们年级均有学生获奖,人数之多,为近几年来之最。我们还向向明、卢湾、五爱三所重点高中推荐了20位品学兼优的学生,经过统一测试,对方学校对这些学生相当满意,一并录取。之后,年级里就聘请这些同学当小老师,在分层教学的时间里,一对一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取得的良好的效果。以上说的种种,都为我们今天取得最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