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7-10 09:06:14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1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主要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健身指导与咨询,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开发,体育赛事策划、组织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高校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或高级复合型人才上,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发展,逐步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设,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大众体育健身指导咨询、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休闲体育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的能力具有专业性,并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其他传统类体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差异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要遵循社会体育学科自身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还要考虑社会体育发展的未来需要的人才类型,普通高校应该以拓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口径为参考依据,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及时更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使培养的专业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2社会实践环节

社会体育是体育学科的重要分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遵循中国市场经济和全民健身蓬勃发展而兴起的,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体育领域。根据办学要求和社会市场的需要,普通高校均把专业社会实践列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并且部分高校时常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实践方案加以改进和完善。社会实践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社会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巩固专业学生的理论、技能知识,提高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求职道路做了良好铺垫。但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社会实践环节还处在探索阶段,针对本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还存在着基地缺乏、时间偏短、内容单一以及教学实践指导教师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从而制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因此,加深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不仅能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2.1用人单位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居民收入上涨,人们对于体育方面的需求逐渐趋向多元化、现代化,居民健身意识越来越高,愈来愈多的群众开始参与到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行列中,并且对参加的运动健身项目的需求提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势必提高。通过对相关就业单位调查中了解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主要面向大众体育领域,尤其是社区体育指导、群众体育及体育产业相关领域。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展现状的了解,发现现阶段社会体育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体育专业组织管理比较复杂,考虑到人员多、范围广、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综合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还要拥有一定的文字语言功底和计算机相关技能的运动,才能达到社会的市场需要。

2.2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查

2.2.1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社区体育的开发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职在2001年8月份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分类体系中,现阶段关于体育总局印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16次提及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倡导发展全民健身指导队伍,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和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推进社区体育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在通知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指出:吸引、组织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人员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列中,争取使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注册数目增长到一百万以上。由此可见,当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一批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近年来,我国各类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大多以老年人群为主,如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广场舞。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社会相关单位对于社区经营性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呈现正增长的趋势,然而,通过深入了解,对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健身指导人员在社区健身设施管理相对缺乏,但是随着国家加大对社区体育开发和建设的高度重视,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2.2.2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类人才需求

“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第三产业广泛的就业机会,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早就成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各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体育产业的范畴也随之壮大,以及不断被开发的体育经济方面的功能,更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产业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甚至部分国家将体育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发展。由此可知,体育产业在将来的发展中拥有巨大的就业前景。依据产业结构理论,随着国民经济成长阶段的上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我国体育产业会不断发展壮大,有关社会体育产业就业需求会日益明显。近年来,各地区通过开发体育经济功能,开拓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等措施,积极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在相关体育领域范畴均有较大的进步。在体育市场逐步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的预期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健身市场的开发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需求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向。参考国外体育产业强大的就业效应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美好趋势均表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管理类人才培养适应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2.2.3休闲体育领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得精神水平逐渐上升,在金钱和时间上充裕的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始希望得到身心的满足。对于不同的休闲方式需要不同种类的休闲服务与产品,休闲体育大多是围绕体育休闲娱乐的需求,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波动较大。综观当下,全球老龄化人口不断加剧,人们对于休闲体育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对休闲体育的参与更是不断增长,在体育康复领域,体育康复保健的功能也愈来愈得到关注。研究表明,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娱乐需求是恒定的。面向未来,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将在休闲体育中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对比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还是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及规定来实现,这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缺乏自,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导致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另外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多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主要定位为“高级复合型”或“专门”人才,而社会体育领域真正需求的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的社会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目标定位显然与社会对实际需求相脱节。那么高校能否主动迎合社会需求,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来适应社会需求,这成为目前本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差异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产业、休闲体育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培养理论设计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不被社会体育认可,人们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了解较少,社会上实际能为社会体育指导提供的专职岗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也得到相应提高,这种结果的产生必然对从事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要求严格。但是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体育产业的培养并没有突出体现出来,只是浅显的涉及其中的一部分,对学生掌握体育产业开发经营、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效果起到阻碍作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达不到体育产业相关就业单位对专业素质能力的要求。在休闲体育方面,虽然休闲体育拥有很大的潜力市场,但是限于专业办学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这方面涉及较少,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体育旅游的相关专业,并没有结合休闲体育的需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因此,应加强对此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设置,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对口人才,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2专业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与市场需求的对比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依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学科设置的,但是对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体育产业、休闲体育等方面课程设置所占比例不高,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了解到社会需要大量的大众体育健身指导咨询、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休闲体育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育设置中应体现出对这些方面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具备的能力更加专业性,并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可见社会实践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占比重较高。但现阶段专业社会实践现状是缺乏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完整,缺少校内外社会实践的机会。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拥有的社会实践资源较少,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很难找到非常对口的实习基地,这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效果较差。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2

2.新时期体育专业学生管理模式构建

2.1管理目标

体育专业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首先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高校不仅需要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因此管理目标的确立要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基础,围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观念,提升自身的约束和社会责任感,并逐渐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科研精神。另外,要在管理与教学过程中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抗挫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总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2.2管理理念

学校管理实质是将管理意识和方法逐渐转化为学生自我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安全系数,提高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应将管理理念贯彻到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以学生为主的管理模式,便于学生发现关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动性地进行解决,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以往的体育专业学生管理模式多数由学校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管理体制,管理过程过于固定与死板,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针对这一传统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应充分尊重和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在制度的设置中综合学生的鲜明特征,扬长避短,主张以学生自我管理为理念的新型管理模式。

2.3遵循原则

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属于学校管理系统的范畴,结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应首要遵循学校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原则以及体育专业管理的特色原则。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体育专业管理者要从学生出发,在管理过程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切实参与到管理过程中来,树立服务学生和学生自我管理的观念,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技能和实践活动中来。其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还应严格遵守系统管理原则、动态和弹性管理等原则。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影响下,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应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管理目标和理念也是随之不断改革创新的,若既定的管理目标和模式不再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与需求时,就需要管理部门及时作出调整,对管理模式进行实施、监督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改善和调整措施。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3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新兴产业的巨大魅力,伴随北京申奥成功和中国加入WTO,它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当前,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经营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高等院校适时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是高等教育及时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解决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体育经济专业人才为指导思想,就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提出初步设想,为培养中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参考。

1创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1.1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我国迈入WTO已经第六年了,服务贸易全面对外开放。论文大全。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更由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古尽优势,以至于国外体育产业营销“大鳄”不仅在我国同行中遥遥领先,而且居高临下,超前于我国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如NBA成功登陆我国,在体育市场开发中“独领风骚”,在我国重大赛事商业化动作中纵横捭阖,对我国运动员的商业性包装与无形资产开发等等都开创了成功先河,这些现象既反映了我国体育产业资源正在大量流失的现实,也充分反映了中国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何等的迫切。

1.2是08年北京奥运会等大型赛事的迫切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在当前生产力水平状况下,商业化运作是像奥运会这样重大赛事获取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但不等于说只要从事商业化运作就能赢利,关键在于什么样的人来从事这种商业化运作,能否具有素质高、数量足的专业化人才。把奥运会这一潜在机遇转化为现实效益的严峻任务,促使我国必须尽快着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1.3是全球体育产业发展的共同需要

体育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产业之一。它不仅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而且带动了传媒业、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吸收了大量人员就业。各国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组织管理人才,尤其是既懂体育、又会外语,且善营销的人才。英国有十几支足球俱乐部已成为上市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意大利的AC米兰足球俱乐部、德国的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也先后上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产业的营销正在逐步走向规范,相应地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培养高水平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已成为各国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举措。

1.4是体育院(系)学科结构改革的需要

大多体育院(系)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近期又设置了如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学等专业,但这些专业基本上是以运动生物学和教育学科为基础,不涉及到经济学、营销管理学等理论,也就不能培养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师资的需求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体育院(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将越来越大。因此,部分教学条件硬件差、学科结构不合理、培养模式陈旧的院(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众多体育产业部门对其急需的体育产业专门人才望眼欲穿,所以,体育院(系)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为学校和学生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2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

2.1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掌握体育产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宜到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企业、体育娱乐业、体育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体育产业的开发和管理者、体育经济人、以及跨国体育经营人才、国际性体育经营组织决策人才和国际性公司体育运动行销部门策划人才。

2.2 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规格

2.2.1专业素质要求

系统地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与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游戏法则;掌握会计、财务、法律、管理、决策分析和营销等知识;掌握体育资产管理、体育赞助、国际体育营销、体育经济学、体育活动策划与管理、体育市场相关法律政策、体育经济、体育旅游与健身等知识;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外语的读、听、说、写能力、并通过国家六级水平考试;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并通过国家二级水平考试。

2.2.2综合素质要求

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意识和良好的聚合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能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对各种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和国际沟通交流能力。

3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新型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式实施“平台式教育”:第一为基础平台通识教育管理,即公共基础课程,同时可规定选修一定学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注重“综合性、多层次、可叠加”。第二为平台课程。即专业基础课程,突出“基础性、技能型”。按照体育大类培养设计。论文大全。第三平台为专业方向课程。体现“灵活性、先进性、扩展性、专题性、小型化”的特点。第四平台为任选课程。开设背后型的、针对性强、内容和体系小型化的任意选修课程,旨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全面提高学生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为中心,以“社会需求、课程改革、发展素质”为目标建立课程体系。论文大全。课程总课时2500—2600学时左右,总学分为150学分,课程分为通修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和活动课程、素质课程。

4.1通修课程。通修课程是指高等院校各专业必须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基础及应用。通修课程总学时数为550—57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2%。计30学分,占学分的20%。

4.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指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相应学科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课程,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分为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也为限选课程。本专业必修课程中专业主干课程8门,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法学、体育经济学、体育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学、工商企业管理、经济信息论、货币银行学。一般必修课7门,包括体育公共关系、网络经济、统计学、体育场地与设计、发展经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信息论。选修课程13门。包括体育概论、体育法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资本论、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体育投资、计量经济学、体育竞赛学、西方经济学、体育广告学、体育政策学,限选6—7门。专业课程学时数为1000—120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40%,计60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其中必修课程学时数为625—650学时,约占总学时的25%,计20学分,占总学分的13%。

4.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是指根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特点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原则而开设的课程。本专业设置体育学体系、营销学体系、管理学体系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到二个专业方向课程。总学时数为500—520,约占总学时的20%,计25学分,占总学分的17%。

4.4实践与活动课程。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各种经济活动中运用的课程。包括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习、市场咨询、军政训练、勤工俭学、毕业设计、生产劳动等。活动课程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课程。包括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总学时为450—468学时,占学时数的18%,计20学分,占学分的13%。

4.5素质课程。素质课程是指选择跨系科的有关课程,以体现“文理渗透、文文渗透、理理渗透”的综合性素质培养的要求。总课时为300学分,不计入总学时,学分计入总学分,计15学分,占总学分的10%。

5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我们知道,教学计划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有了目标定位,有了课程设置,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专业的建设不能没有教材,教材的好坏对学生预习、复习、讨论的效果有直接影响。针对目前教材建设普通落后和缺乏的状况。可以让教师以专题、讲义、、教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在教材上多方论证,尽量选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要求教师努力提升理论与科研水平,解决教材不足的问题。在教学中,应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市场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将实践活动贯穿于平常的教学中,适应课程目标与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如与体育公司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参与市场调查,进行大型赛事的策划,了解体育公司的运作。在教学的过程中,各学校可以把新的科研成果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与商学院、外语学院、体育专家等座谈、沟通、交流,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6 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对策

6.1 体育院(系)设置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需要政府、学校和体育部门的通力合作。

6.2 加大投入招聘或引进有关人才,组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核心和骨干队伍。现有部分教师根据自身条件自学或进修有关专业课程,尽快适应教学要求。

6.3 要立足于体育院校和综合类大学联合办学,走出去请进来,实现横向联合与资源共享,还可以由用人单位与体育院校联合,采用委托培养方式,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6.4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的生源,应按同等普通高等院校分数线录取,将体育测试成绩作为参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文化基础差的状况。

6.5 可在有关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的高等体育院校试办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以取得办学经验,形成办学模式与特色,然后逐步推广。

6.6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但要适应新时期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还要着眼未来,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未来大型赛事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 俞继英.体育产业指导[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73

[2] 马杰罗(美).市场营销[M] .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 韩德昌.市场营销理论和实物[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4] 黄汉生,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7

[5] 刘 威.专业经营人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3)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0(c)-0171-02

作者简介:樊颖(1980,9—),女,湖南农业大学讲师,中共党员,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由于有较强的应用性、广泛的服务性以及复杂的管理性,使得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成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培养社会体育事业上缺少的综合素质高而且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积极开展的各项实践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不仅使得在校大学生们开始认识社会,更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学习经验。不仅如此,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引导该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明确的定位,以找准正确的发展方向。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涵义

而今时代,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活态度与生存理念的改变,社会体育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消费。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社会文明的发达程度在不断地提高等,这些因素促使社会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的改革提出了客观要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专业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内容包括:常见的社会调查、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第二,非专业实践环节。非专业实践环节内容形式包括:有组织、无组织、社团组织等形式。在以上两个实践环节改革中,要保持与时俱进,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最大成果,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断改善,不断发展使其在社会发展中保持相对的合理化。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现有问题

2.1学校没有对教学实践给与重视且实践教学形式过于简单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的教学,以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开展现状来看,本科阶段大一至大三主要以课本为主,主要是传授一些基础理论知识[1]。在大四阶段,因为专业课的课业减少,到下学期才会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实习,同时学生还要面临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如此,在本来就不多的实习时间里,学校并没有给与重视,不仅是敷衍了事,实践教学形式更是单一。除此之外,学校没有就实习时期间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解答,总结,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写写实验报告而草草了事。由于在学生实习过程,学校没有能及时对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给与及时的解决和帮助,从而使其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达不到实际效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更是对学生生命的不负责。

2.2实践教学内容质量不高

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面很窄,多年都是固定内容没有改变,缺乏特色与实际,使得学生千人一面,没有个人特色。于是在实践中重要的毕业论文的撰写时,许多学生就敷衍了事,在一些已有发表的论文上增删添减后直接成文。这导致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所写论文的内涵,使得论文质量长期不高,最终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造成较坏的影响。

2.3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较少,学生自主性不高,论文撰写中很少经过了详尽的社会调查,以数据说话的情况。这导致了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学校教学的单调和专业发展的滞后,使得学生面对社会上多样的社会体育时只能重新学习,而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改革措施

3.1准确的专业定位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运动训练专业等有着很大的不同,该专业的特殊性在教学环节以及实践环节中要有着重的体现,以免使得不同专业在实践环节中有趋同化的倾向。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定位时,要综合现在经济社会下,市场资源配置导致的社会流动性增加的新形势,提高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拥有较高的职业能力,能具备独立从事与该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活动。

3.2健全有关实习管理规定

健全的实习管理制度是不仅是毕业实施顺利进行的保证,更是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第一,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的操作和流程,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2]第二,规范实习过程管理,加强教育实习的质量监控。

3.3细致的内容构建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社会实践就要占据大量的教学时间,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在每一学期都要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外,安排一定量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相互印证,能够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继而改善和总结,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4专业的教师培训

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中,其存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在于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本身就缺乏足够的企业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其教学单调,质量不高,知识面窄,无法就当前社会体育的发展给予学生以足够的指导。对师资力量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其教学从单一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知识教育,扩大到实践与理论结合,进而扩大知识面到相邻专业和多个学科,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以及指导方法。

3.5完善的实践基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复杂性,使得它的会实践环节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质和财力[3],才能使学生在对该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有了解,进而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3.6扩大的实践选择及范围

为了更好的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适应社会,在选择上可以扩大范围,增加多个模式,把经营管理和健身竞赛进行细致分类,使学生拥有更多选择。

4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保障措施

4.1建立专业的体系

要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践环节的教育理念实现,就要形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实践环节改革的课程专业体系。[4]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课程专业体系,需要综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的需要与目标,制定出包括诸多教学上的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同时体现出本专业的教学特色。它要在承担社会体育人才的实践和知识的培养上,结合评价体系外的环境,达到实现实践结果的目的,以此完善整个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课程专业体系。

4.2加强对高校评价、监督体制建设

再好的政策、理念或者是方法,不能切实的落实到实处,也仅仅是一句没有意义的空话,产生不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加强对高校评价、监督体制的建设与完善,保证高校所实施的各校改革措施、宣传理念等,能切实的落实到实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校学风、做风建设,更能增大教师、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感与尊重感。

4.3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

物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是当人的精神领域丰富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过多的关注自己的精神建设。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等,均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一定水平的人文素质,因此,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改革中,不仅要注重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等物质性的激励,更要关注对他们精神领域的鼓励。

4.4注重对校园文化的建设

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对高校的发展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有利于浓厚学习气氛的形成,而且可增强高校管理人员的归属感。不仅如此,其还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益于高校员工专注于自己本职工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奋进意识,为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5结语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改革,不仅要求高校要对此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为指导,更要求高校在具体的实践改革中能给与高度的重视,建立起完善的评价监督体制,把改革的具体事项能够一一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改革的顺利进行,才能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实习教学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永航.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环节的优化研究[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4).

[2]林勇,潘淑坤,赵振浩,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优化策略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4):45-50.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5

开考方式专业代码专业名称4月20日上午4月20日下午4月21日上午4月21日下午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名称面向社会开考专业020201工商企业管理(专科)00058市场营销学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41基础会计学00020高等数学(一)020201工商企业管理(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00144企业管理概论020201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00146中国税制  04729大学语文020201工商企业管理(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3会计(专科)00157管理会计(一)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41基础会计学00020高等数学(一)020203会计(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55中级财务会计00144企业管理概论020203会计(专科)  00146中国税制  04729大学语文020203会计(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05人力资源管理(专科)00164劳动经济学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66企业劳动工资管理00020高等数学(一)020205人力资源管理(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4企业管理概论020205人力资源管理(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020228物流管理(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5364物流企业会计  020228物流管理(专科)05361物流数学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31劳动和社会保障(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3313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020265采购与供应管理(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5364物流企业会计05728采购谈判与供应商选择020265采购与供应管理(专科)05361物流数学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265采购与供应管理(专科)  05734商业组织与过程    020313销售管理(专科)00058市场营销学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77消费心理学  020313销售管理(专科)00185商品流通概论00054管理学原理0418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20313销售管理(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20319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177消费心理学00020高等数学(一)030112法律(基础科段)(专科)00247国际法00245刑法学00260刑事诉讼法学04729大学语文030112法律(基础科段)(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7法理学030112法律(基础科段)(专科)05679宪法学      030301行政管理(专科)00292市政学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277行政管理学00040法学概论030301行政管理(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107现代管理学  04729大学语文030301行政管理(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0101学前教育(专科)00384学前心理学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00012英语(一)040101学前教育(专科)00394幼儿园课程00385学前卫生学00392学前儿童体育00383学前教育学040101学前教育(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413现代教育技术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04729大学语文040101学前教育(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040103小学教育(专科)00405教育原理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415中外文学作品导读00012英语(一)040103小学教育(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406小学教育科学研究00417高等数学基础00416汉语基础040103小学教育(专科)  00413现代教育技术  00418数论初步040103小学教育(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040103小学教育(专科)      0676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050114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024普通逻辑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31心理学00012英语(一)050114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429教育学(一)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00506写作(一)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050114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535现代汉语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0114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0633新闻学概论      050114汉语言文学(基础科段)(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50207英语(基础科段)(专科)00595英语阅读(一)00794综合英语(一)00522英语国家概况00795综合英语(二)050207英语(基础科段)(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050213英语教育(专科)00429教育学(一)00794综合英语(一)00031心理学00795综合英语(二)050213英语教育(专科)00595英语阅读(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00522英语国家概况04729大学语文050213英语教育(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676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050406视觉传达设计(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688设计概论  00692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050406视觉传达设计(专科)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050420数字媒体艺术(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7206摄影摄像技术应用00012英语(一)050420数字媒体艺术(专科)07887平面设计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4729大学语文050420数字媒体艺术(专科)  07891数字媒体视频编辑  05422版面设计050420数字媒体艺术(专科)  08720艺术欣赏    080202冶金工程(专科)02049物理化学(一)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5669炼钢原理00022高等数学(工专)080202冶金工程(专科)02183机械制图(一)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671炼铁学080202冶金工程(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9538炼钢学    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02183机械制图(一)02234电子技术基础(一)02185机械设计基础00012英语(一)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0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高等数学(工专)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      0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080306机电一体化工程(专科)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6

在高校本科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山东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依据社会需要的客观性、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积极构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以模块课程的多元化,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向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胜任素质(Competency)是在特定企业的环境中,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秀业绩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研究对象,将人当作一种宝贵、稀缺的资源加以开发、使用和管理,依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指导性意见要求,以及结合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综合分析,我们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和劳动法学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操作原理与方法技术,具有综合分析、系统把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咨询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管理咨询、行政管理等工作。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立足现实,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的个性培养,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要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掌握其变化规律的人才。

2.2 学以致用,要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3 择善而从,要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理论与实务的精华

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与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不但为构建我国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管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3.1 “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我们在分析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3.1.1 素质教育模块

这一模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品德素养课程,一般是由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体育、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这些课程为必修课;二是人文素养课程,为提高管理者的人文素养,可开设如下课程:职业道德、管理沟通、创业学、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学作品欣赏、艺术欣赏、摄影基础等,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取其中的几门。

3.1.2 基本理论知识模块

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本模块主要设置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管理必备的管理基础知识课程。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功底,懂得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为掌握各项管理技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设计本模块的课程主要有:管理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心理学、统计学、经济法、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概论等课程。

3.1.3 职业技能模块

在设计这一模块的课程时,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侧重几种管理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特色。设计该课程的基本思路应为“以专业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业务能力培养为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型为基础,包括人力资源测评、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薪酬管理等课程。

3.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要使专业实践课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一个有机统一、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系统,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从能力培养目标的视角出发,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2.1 课内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和实验课程

3.2.2 社会实践,包括勤工俭学、实地调研、社会问卷调查等形式

3.2.3 企业实践,包括各类实习

(1)认识实习。目的使学生对某一企业的管理业务有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感性认识。实习场所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时间为1周;内容主要是初步了解企事业单位是如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了解人力资源部门具体业务是什么,了解其主要业务流程。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写出初步了解社会的体会和感受。

(2)专业实习。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将其在课堂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实习场地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时间2周;内容主要是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业务并且能参与进去,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3)毕业实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综合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内容深度要深、研究问题的范围要小,要深入企业实际。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3.2.4 综合实践,指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校学生培养的最后阶段,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本科生可以因材施教,毕业论文以鼓励学生创新和培养基本科研能力为目标,毕业设计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尝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制度改革。长期以来本科毕业论文面临论文质量下滑的问题,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未得到很好的培养,建议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可以科研作品、方案设计、参赛获奖、实习报告多种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相结合,实习报告答辩可能比毕业论文答辩更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通过方案设计替代毕业论文,提交的设计方案可以是一个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手册,也可以是某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7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更加完善,竞争也更加激烈,知识经济的挑战,其核心是人才培养的竞争,社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专业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的形成。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专业素质的养成对学生尤为重要。

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搜索,在检索到的文献中,90年代的文献很少,只有寥寥几篇。最早将专业素质一词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是王培英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2000年以来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研究视角宽泛。

一、专业素质的内涵研究

基础概念的研究是每项研究中都要首先进行的部分,只有将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张庆奎,周春燕(2004)[1]概括性的指出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翟国栋(2007)[2]强调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将知识内化,胜任本职工作。梁机、陆道调(2007)[3]在总结了之前其他学者的定义后,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将专业素质概括为: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文、理、社会知识;比较强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专业素质的基础概念研究这方面,各位专家学者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概括,虽然说法不完全一致,但是表达的都是相同的内容。即,专业素质概念的核心主要是两方面内容,即: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具体实践问题的熟练操作。

二、专业素质的构成研究

专业素质的构成是专业素质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由于因专业而异,它的构成需要考虑不同专业特性。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具备统一的人才培养要求外,还应具备不同于其他专业、符合自己本身行业特点的素质。

郭平(2006)[4]简明扼要的将大学生专业素质概括为两个方面,分别是: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王江生(2010)[5]认为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知识和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研究,早在1999年,王培英学者在《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6]一文中就已经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四大构成,分别是: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刘洋(2003)[7]则创新性的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旅游管理人才应有竞争力、重注非智力因素、有创新力、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要有综合知识的能力。贺建武、陈炜(2006)[8]认为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的素质包括:较高的道德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这四个部分。米舜(2010)[9]根据旅游专业的专业特性,提出了五个层面的专业素质构成,与贺建武、陈炜的观点基本相同,但增加提出了健康的身心素质这一个层面。

专业素质构成这方面的研究多数学者主要是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两部分来探讨。尽管以上学者对所界定的专业素质结构的名称存在差异,但是他们的阐述存在相当的一致性,即核心都是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这一部分的研究已趋于成熟,随着时间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构成日趋成熟。

三、专业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专业素质对他们来说都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期间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无论学校还是学生自身都应该加以重视。

刘景军(2004)[10]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应做到以下三方面的“重视”,分别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工作的开展。林华东(2006)[11]认为要落实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方案,首先必须改变过往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观,重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分别是:增强意识、强化训练、注重养成、科学引导。翟国栋(2007)[12]认为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应从院校科学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目标、重视实践活动以及借助社会力量这几方面进行加强。米舜(2010)[9[持与翟国栋相类似的观点,但是提出了微格教学法这一创新性的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路径。周自坚、曾鸿鹄(2012)[13]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论、三观、一法”的标准,认为这一标准是指导本科教学及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学者对于培养路径这一的研究大都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出发,针对某一专业的细致研究较为匮乏。笔者认为培养路径的研究应该结合具体的专业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以实行的具体的方案,而不应只是泛泛而谈。

四、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专业素质逐渐成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核心,也成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尤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更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命题。

陈义彬(2010)[14[认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色创新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改革考试考核制度,并建立多层次的时间教学体系等等,以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高岭(2011)[15]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高失业率的情况,从人才培养观、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培养途径这五个方面,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秦兆祥(2012)[16[指出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要采用新型旅游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厘清旅游科学体系,科学设置课程群,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袁海霞(2012)[17]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置各类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素质培养观念升级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对策。

培养体系构建是专业素质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研究了基本理论之后要将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当其冲。通过检索发现,这方面的研究稍显不足,尤其是缺乏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的体系构建,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下转第67页)(上接第65页)

五、个人评述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上的搜索,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几方面进行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文献数量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关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文献较多,但针对旅游专业素质的文献数量相比之下较少,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研究。这也证明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关注度较低,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专业素质的掌握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十分重要,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到旅游管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研究中来。

(二)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关于专业素质内涵及构成的研究较多,理论基础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虽然各家学者的表述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思想趋于一致。关于培养途径和培养体系的研究多是针对大学生总体素质培养方面的,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的文献多是理论型的研究,没有和具体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研究可以与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调整培养体系,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创新型的研究较少,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专业,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研究。

(三)文献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方法运用的比较少,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类型运用某种技术手段,论文更具说服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在旅游教育研究中借助较多,如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操作等。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运用,并可以不断吸取教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借助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概念不是十分明确,在检索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资料有限,导致论文写作存在不足,本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能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到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张庆奎,周春燕.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4,5:89

[2]翟国栋.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14-15

[3]梁机,陆道调,秦武明.加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6):217-220

[4]郭平.大学生专业素质与拓展[J].求实,2006,2:231

[5]王江生.对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视野本刊视点,2012,12:4

[6]王培英.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函授教育,1999,4:68-69

[7]刘洋.旅游高等教育与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J].长春大学学报,2003,10:63-63

[8]贺建武,陈炜.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130-131

[9]米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及培养途径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12:141-142

[10]刘景军.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3:121-122

[11]林华东.大写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六[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9:15-16

[12]翟国栋.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

14-15.

[13]周自坚,曾鸿鹄.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素质与五个观念[J].科学教育,2012,1(18):96

[14]陈义彬.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管理探索,2010

[15]高岭.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高校教学之我见[J].教学探蹊,2011:88-89

[16]秦兆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实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5:95-98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8

2014年10月宁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课程时间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 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 10月19日(星期日)上午 10月19日(星期日)下午   公共课   00009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0031 心理学 00020 高等数学(一)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0022 高等数学(工专)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2 英语(一)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00023 高等数学(工本) 04184 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15 英语(二) 0418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00429 教育学(一) 04729 大学语文 00420 物理(工)   英语顶替课   02126 应用文写作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0395 科学.技术.社会 020203 会计 专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56 成本会计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7 市场营销 专 00180 企业定价 00065 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1 广告学(一) 0004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0182 公共关系学 020228 物流管理 专       05372 国际物流导论 030112 法律 专 00242 民法学 00261 行政法学 00243 民事诉讼法学 00244 经济法概论 00223 中国法制史 040101 学前教育 专 00386 幼儿文学 * 00388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0039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0390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0389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0396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0395 科学.技术.社会* 0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 00529 文学概论(一) 00536 古代汉语 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0531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50207 英语 专 00596 英语阅读(二) 00795 综合英语(二) 00597 英语写作基础 00794 综合英语(一) 050212 阿拉伯语 专 06754 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一) 10453 阿拉伯语应用文写作 06759 经贸阿语及外贸函电 06761 阿拉伯文化概况 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专 02400 建筑施工(一) 02387 工程测量 02396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02398 土力学地基基础 081201 化工工艺 专 02489 化工设计概论 02066 有机化学(二) 02175 分析化学(一) 02151 工程制图 080701 计算机及应用 专 02142 数据结构导论 0034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32 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2120 数据库及其应用 100701 护理学 专 02997 护理学基础 03179 生物化学(三) 02113 医学心理学 03002 妇产科护理学 03000 营养学 100905 中医推拿按摩 专 02940 中医骨伤科学 02974 中药学 02975 方剂学(一) 02068 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15 经济学 本 00143 经济思想史 00142 计量经济学 00138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20204 会计 本 00162 会计制度设计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9 高级财务会计 00161 财务报表分析(一) 020208 市场营销 本 00186 国际商务谈判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 企业会计学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20210 旅游管理 本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199 中外民俗 00200 客源国概况 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本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20224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本 06570 房地产营销学 07093 城市地理学 06569 物业管理实务 02382 管理信息系统 03164 环境科学导论 020226 商务管理 本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00938 组织行为学(二) 00154 企业管理咨询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20229 物流管理 本 0537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20282 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 05374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20314 销售管理 本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3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10511 销售团队管理 030106 法律 本 00230 合同法 00262 法律文书写作 05680 婚姻家庭法 00169 房地产法 00227 公司法 002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30108 律师 本 00230 合同法 00993 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0229 证据法学 00925 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00924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22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0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 00320 领导科学 00319 行政组织理论 00316 西方政治制度 00322 中国行政史 00321 中国文化概论 040102 学前教育 本 00401 学前比较教育 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882 学前教育心理学 00399 学前游戏论 00886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040107 教育管理 本 00454 教育预测与规划 00451 教育经济学 00449 教育管理原理 0045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8 中小学教育管理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 05624 心理治疗(一) 05627 职业辅导 05628 团体咨询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046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0540 外国文学史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 语言学概论 050201 英语 本 00600 高级英语 00837 旅游英语选读 00838 语言与文化 00603 英语写作 050408 音乐教育 本   00733 音乐分析与创作   00732 简明配器法 050437 艺术设计 本   05712 艺术设计基础     060102 历史教育 本 00770 中国近代史专题 00773 中国现(当)代史专题 00775 历史教育学 00774 史学理论与方法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02194 工程经济 02240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本 02331 数据结构 04735 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37 C++程序设计 02333 软件工程 04747 Java 语言程序设计(一) 080806 建筑工程 本   03347 流体力学 02404 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02447 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2448 建筑结构试验 082206 工业工程 本 02230 机械制造 02648 设施规划与设计 02627 运筹学与系统分析 02631 计算机辅助管理 02194 工程经济 082218 电子政务 本 00067 财务管理学 03338 政府经济学 03336 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 03339 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090102 农学 本 02676 作物栽培生理 02634 生物化学(二) 02672 作物育种学 02679 种子学 090115 园林 本 07895 园林设计基础 07897 园林测量 07900 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 07422 园林美术 090202 林学 本 02752 森林培育学 02745 森林生态学 03233 林业生态工程学 03227 森林保护学 090403 畜牧兽医 本 02794 动物遗传育种学 02793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 02796 畜牧业经济管理   100702 护理学 本 03202 内科护理学(二) 03200 预防医学(二) 03201 护理学导论 03004 社区护理学(一) 03006 护理管理学 03008 护理学研究 100805 药学 本 03023 药物化学 03050 药理学(三) 03049 数理统计 02087 分子生物学 999999 教师资格 (补修课程)   00031 心理学 00429 教育学(一)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9

020105 金融 专 (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55)企业会计学 (0066)货币银行学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107 保险 专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66)货币银行学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3 会计 专 (0067)财务管理学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156)成本会计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 (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169)房地产法

020207 市场营销 专 (0180)企业定价 (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181)广告学(一) (0182)公共关系学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20211 饭店管理 专   (0187)旅游经济学 (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194)旅游法规

030112 法律 专 (0242)民法学 (0261)行政法学 (0223)中国法制史 (0243)民事诉讼法学 (0244)经济法概论

030403 公安管理 专

040101 学前教育 专 (0386)幼儿文学 (0389)学前教育科学研究 (038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039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0395)科学·技术·社会

050102 秘书 专 (0345)秘书学概论 (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182)公共关系学 (0509)机关管理

0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 (0529)文学概论(一) (0536)古代汉语 (0534)外国文学作品选 (0531)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053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050207 英语 专 (0596)英语阅读(二) (0795)综合英语(二) (0597)英语写作基础 (0794)综合英语(一)

050208 日语 专 (0606)基础日语(二) (0608)日本国概况 (6042)日语写作 (0844)日语阅读(二) (0607)日语语法

050212 阿拉伯语 专 (6754)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一) (6758)阿拉伯语阅读 (6759)经贸阿语及外贸函电 (6761)阿拉伯文化概况

050405 室内设计 专 (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0707)建筑设计基础 (0688)设计概论 (0712)建筑工程定额预算 (0706)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050406 视觉传达设计 专 (0716)印刷工艺 (0688)设计概论   (0714)插画技法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专 (2230)机械制造 (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2159)工程力学(一) (2236)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2232)电工技术基础 (2237)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08060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 (2269)电工原理 (9033)电厂安全生产 (2301)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2300)电力系统基础 (9036)电气测量 (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80706 通信技术 专 (2269)电工原理 (2342)非线性电子电路 (2340)线性电子电路 (2360)数字通信原理 (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专 (2400)建筑施工(一) (2387)工程测量 (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081201 化工工艺 专 (2489)化工设计概论 (9902)石油化工工艺 (9052)氯碱化工 (2066)有机化学(二) (2481)物理化学(二) (9051)PVC工艺学 (2175)分析化学(一)

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专 (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2384)计算机原理 (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2382)管理信息系统

100701 护理学 专 (2901)病理学 (2903)药理学(一) (2996)护理伦理学 (2998)内科护理学(一) (3001)外科护理学(一)

100803 中药学 专 (2932)方剂学(二) (2930)中医学基础(一) (2974)中药学(一) (3046)中药药理学

100903 药学与药品营销 专   (3023)药物化学基础   (7952)营销心理学

100905 中医推拿按摩 专 (6101)经络学 (2972)中医基础理论(一) (2974)中药学(一) (2068)人体解剖生理学

020106 金融 本 (0067)财务管理学 (0076)国际金融 (0077)金融市场学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08 保险 本 (0067)财务管理学     (0071)社会保障概论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115 经济学 本 (0143)经济思想史 (0142)计量经济学 (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16 电子商务 本   (0995)商法(二) (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本 (0067)财务管理学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04 会计 本 (0162)会计制度设计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159)高级财务会计 (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08 市场营销 本 (0186)国际商务谈判 (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55)企业会计学 (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20210 旅游管理 本 (0199)中外民俗 (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200)客源国概况 (0194)旅游法规

020224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本   (3164)环境科学概论 (0055)企业会计学 (0182)公共关系学 (6569)物业管理实务

020226 商务管理 本 (0939)商业伦理导论 (0086)风险管理 (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0896)电子商务概论

020229 物流管理 本 (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5372)国际物流导论

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 本 (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261)行政法学 (0182)公共关系学 (5722)公共经济学

020273 经济信息管理 本 (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4224)经济运用数学(二) (0896)电子商务概论 (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020282 采购与供应管理 本 (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3616)采购战术与运营

030106 法律 本 (0230)合同法 (5678)金融法 (0227)公司法 (0262)法律文书写作 (0263)外国法制史 (5680)婚姻家庭法 (0169)房地产法 (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30108 律师 本 (0230)合同法 (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229)证据法学 (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本 (0280)西方社会学理论 (0279)团体社会工作 (0282)个案社会工作 (0281)社区社会工作 (0141)发展经济学 (0278)社会统计学 (0071)社会保障概论

0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 (0320)领导科学 (0319)行政组织理论 (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322)中国行政史

030401 公安管理 本

040102 学前教育 本 (0401)学前比较教育 (0409)美育基础 (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 (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

040105 教育技术 本 (0432)教育电视系统 (0438)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 (0423)电化教育概论 (0419)教育传播学 (0434)教育电视节目制作

040107 教育管理 本 (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 (0451)教育经济学 (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449)教育管理原理 (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 (1427)生理卫生 (5624)心理治疗(一) (5627)职业辅导 (4158)个体咨询学 (5628)团体咨询 (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40112 小学教育 本 (0464)中外教育简史 (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6230)小学艺术教育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本 (0033)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0483)科学思维方法论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312)政治学概论 (0316)西方政治制度

040302 体育教育 本 (0496)体育测量与评价 (0487)体育心理学 (0503)体育教育学 (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50104 秘书学 本 (0320)领导科学 (0261)行政法学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0312)政治学概论 (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540)外国文学史 (0819)训诂学 (0321)中国文化概论 (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541)语言学概论

050113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 本 (6763)素质教育概论 (9020)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 (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541)语言学概论

050201 英语 本 (0600)高级英语 (0837)旅游英语选读 (0838)语言与文化 (0603)英语写作

050202 日语 本 (0609)高级日语(一) (0601)日语翻译 (0610)高级日语(二) (0611)日语句法与篇章法 (0612)日本文学选读

050410 美术教育 本 (0742)美术技法理论 (0744)美术鉴赏 (0747)美术教育学 (0746)美育概论 (0745)中国画论 (9008)艺术美学

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本 (5544)现代设计史 (5549)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0321)中国文化概论 (9008)艺术美学

060102 历史教育 本 (9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0770)中国近代史专题 (9017)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9009)宁夏地方史

070102 数学教育 本 (2013)初等数论 (2014)微分几何 (9032)初等代数研究 (2015)偏微分方程

070302 化学教育 本 (2053)结构化学 (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2051)物理化学(二) (2055)中级有机化学

080105 石油工程 本 (1137)钻采机械 (6336)油田化学 (1133)油气开采工程 (7745)工程流体力学(一)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2194)工程经济 (9028)工业造型设计 (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2631)计算机辅助管理

080708 计算机通信工程 本 (2331)数据结构 (2194)工程经济 (2373)计算机通信网 (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2371)程控交换原理 (2369)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

080806 建筑工程 本 (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3347)流体力学 (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 (2448)建筑结构试验 (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082202 管理工程 本     (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 (26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 (2382)管理信息系统

082206 工业工程 本 (2230)机械制造 (2194)工程经济 (2648)设施规划与设计 (26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 (2631)计算机辅助管理

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本 (2142)数据结构导论 (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3173)软件开发工具 (2384)计算机原理 (2376)信息系统开发 (2382)管理信息系统

082218 电子政务 本 (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0067)财务管理学 (3340)网站建设与管理 (3339)信息化理论与实践 (3336)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

090102 农学 本 (2676)作物栽培生理 (2660)植物学(二) (2677)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 (2672)作物育种学

090115 园林 本 (7902)园林景观设计 (2660)植物学(二) (5042)自然资源学 (7894)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090202 林学 本 (3227)森林保护学 (2660)植物学(二) (5042)自然资源学 (3233)林业生态工程学

090403 畜牧兽医 本 (2795)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2789)家畜内科学 (2796)畜牧业经济管理 (2794)动物遗传育种学

100702 护理学 本 (3006)护理管理学 (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182)公共关系学 (3059)医院管理学

100802 中药学 本 (2899)生理学 (3034)药事管理学 (3049)数理统计学 (3050)药理学(三)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10

胜任素质(Competency)是在特定企业的环境中,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优秀业绩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研究对象,将人当作一种宝贵、稀缺的资源加以开发、使用和管理,依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指导性意见要求,以及结合当前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综合分析,我们确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和劳动法学理论基础,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熟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操作原理与方法技术,具有综合分析、系统把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咨询服务机构、科研机构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管理咨询、行政管理等工作。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立足现实,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的个性培养,并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要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掌握其变化规律的人才。

2.2 学以致用,要注重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必须首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实现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由注重共性教育向强调个性教育、由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向倡导应用的综合性转变。

2.3 择善而从,要吸收西方人力资源理论与实务的精华

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与我国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实践相结合,不但为构建我国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管理体系提供了新思路,而且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科学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3.1 “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我们在分析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3.1.1 素质教育模块

这一模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品德素养课程,一般是由学校统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有思想品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体育、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这些课程为必修课;二是人文素养课程,为提高管理者的人文素养,可开设如下课程:职业道德、管理沟通、创业学、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文学作品欣赏、艺术欣赏、摄影基础等,这些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选取其中的几门。

3.1.2 基本理论知识模块

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本模块主要设置人力资源专业课程管理必备的管理基础知识课程。通过本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功底,懂得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为掌握各项管理技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设计本模块的课程主要有:管理学、会计学基础、管理心理学、统计学、经济法、管理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概论等课程。

3.1.3 职业技能模块

在设计这一模块的课程时,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侧重几种管理能力的培养,突出专业特色。设计该课程的基本思路应为“以专业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专业业务能力培养为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应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型为基础,包括人力资源测评、工作分析与组织设计、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力成本分析与控制、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薪酬管理等课程。

3.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要使专业实践课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各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是一个有机统一、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系统,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从能力培养目标的视角出发,实践教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2.1 课内实践,包括课程设计和实验课程

3.2.2 社会实践,包括勤工俭学、实地调研、社会问卷调查等形式

3.2.3 企业实践,包括各类实习

(1)认识实习。目的使学生对某一企业的管理业务有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感性认识。实习场所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时间为1周;内容主要是初步了解企事业单位是如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了解人力资源部门具体业务是什么,了解其主要业务流程。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写出初步了解社会的体会和感受。

(2)专业实习。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将其在课堂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实习场地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时间2周;内容主要是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业务并且能参与进去,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体育管理专业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04/ki.2095-6991.2016.01.0300

引言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1].毕业生适合在公共事业单位、社会体育管理机构、体育协会、俱乐部、运动场馆、各级学校等部门从事群众体育的组织管理、体育健身咨询指导、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毕业生也可自主创业,成为体育产业的经营者,直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和财富.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其中把“完善人才培养和就业政策,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体育产业工作”作为《意见》实施的七个措施之一[2].由于多年来甘肃省在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储备上缺乏认识,造成储备量有限,因此,甘肃省对《意见》的实施,人才的支持是当务之急,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反复论证,结合学校自身,认为在兰州文理学院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必要性

1.1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水平日益提升,大众健身活动和消费市场中的体育需求空前高涨,并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高级社会体育的专门人才是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3].

1.2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吹响了前进的号角,甘肃建设文化大省的平台已经建立,为主动适应甘肃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文化人才势在必行,我校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社会体育知识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

1.3体育类专业布局的需要

甘肃省体育类专业布局需要.甘肃省目前有7所本科学校在招收体育类专业,其中7所学校设置了体育教育专业,而社会体育专业只有天水师范学院设置,所以我校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填补了甘肃省体育类专业布局的不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甘肃省7所高校体育类专业的结构和教育布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1.4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兰州文理学院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传媒、艺术的办学思路,促使体育类专业向体育文化方向发展.体育作为文化重要的部分与旅游、艺术、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校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完善了文化类专业的构架,而且丰富了旅游、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内容,优化了学校专业布局,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2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可行性

2.1具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条件

2.1.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社会体育学院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3人,助教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能够达到80%,部级裁判员1人;国家一级裁判员8人;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部级游泳教练员、裁判员3人;部级桌式足球教练员、裁判员3人.2.1.2科研成果喜人多年来,社会体育学院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10篇、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论文17篇)、获省教育厅教学科研成果奖7项,参与编写体育教材及参考书7部,担任副主编4部、专著2部、主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2项、曾有多人次获得校级、省级教学科研奖.2.1.3教学场地设备完善室外面积47760平方米,有标准田径场1个(其配套设施齐全);标准足球场1个;小型球类运动场二个;水泥篮球场20个;水泥排球场6个;水泥羽毛球场20个,乒乓球台30个.室内场地总面积5628平方米.有风雨操场1个(可进行篮球、排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桌式足球等体育项目的活动);乒乓球室1间(共10个桌台);健美操房1间,桌式足球活动室1间(共10桌台),舞龙舞狮活动室1间(共60头狮子).2.1.4实验、实训条件多样已建成校内实验室(解剖、生理、保健、推拿按摩)、校内学生体质监测实验室各1个;还创建了校内学生汽车驾驶培训基地、校外“兰州市鸭嘴滩游泳池”、兰州市部分体育健身俱乐部等多家实习、实训基地;组织校内学生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参加甘肃省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为学生实习实训创造了条件.

2.2教学管理规范

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教学管理队伍体系完善,以深化管理改革为动力,严格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完善,构建学生、教师双向信息反馈与评估体系;教学资料完整、有序,并定期地对学生作业、试卷、毕业论文、实习原始材料等工作进行检查.

2.3专科专业的办学奠定了基础

社会体育学院从1993年开始设置体育教学(成人)专业并招生,从2002年起将原有的体育教育专业调整为体育健身与保安专业,从2005年开始转型发展体育保健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康复保健人员.尤其在体育保健专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实践课程《体育保健专业综合实训》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体育保健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团队评为系级教学团队;民族传统文化“舞龙舞狮”、休闲体育文化“桌式足球”、敦煌文化“敦煌拳艺”的建设,并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成为甘肃省社会体育文化的亮点.

2.4毕业生社会影响良好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体育保健与保安、体育保健专科专业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和学科骨干.2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000多名合格的毕业生,广泛服务于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教育、体育、企事业单位,不少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成为部门、行业的业务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贡献率.这是办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宝贵资源.

2.5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生源充足

近几年,甘肃省每年大约有5000多名学生参加体育类考试,被高校录取大约1200名,录取比例为4∶1,并且每年体育考生数量都呈上升趋势,从这些数字和考生数量上升的趋势来看,生源是非常充足的.

3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基本设想与思路

3.1专业的培养目标及面向岗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管理与指导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面向的岗位是体育健身指导员、科学健身咨询指导员、社会体育经营管理员.

3.2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

3.2.1设计思路科学研究:依据社会体育学院老师参与研究的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高校体育类毕业生进入物业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及策略研究》、《甘肃省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方向设计研究》等项目研究成果以及大量的学术研究结果.市场开发:与社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全民健身市场,取得政府、企业、个人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的认可,使我校成为甘肃省社会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基础建设:研究表明,校内实训基地的长期缺失严重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提高高素质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5],因此,学校采用学校投资和与企业联合开放办学的模式加强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中的“兰州文理学院非医疗健康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实习、实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3.2.2课程特色构建“知识—素质—能力”为特征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知识:要厚基础、宽口径,实现由单一社会体育专业的知识教育,向综合性的知识教育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素质: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完成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精神.能力:完成由侧重于获取知识达到教育向增进创造性的教育转变,尤其要加强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在社会体育工作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4].主干课程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导论、社区体育导论、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球类运动、健美操、形体舞蹈、武术、田径.专业方向课程有形体训练、体育舞蹈、桌式足球、瑜伽、推拿按摩、龙狮、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中华传统养生文化、针灸学.3.2.3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理论课教学始终贯彻“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对象”的教学方式,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教学方法体系,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延伸,加强课外实践性环节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媒体教学的关系.3.2.4实践课程教学设计实践课程教学采用教学、训练、比赛、教学训练实习等形式.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采用“指导发现式教学”、“范例式教学”、“领会式教学”等方法,课堂中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把能力培养有意识地贯穿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中.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重点解决技术规范及运用问题,教学内容采用以教学、训练和比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高学生基本技术.第二阶段:重点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通过教学实习、组织比赛、裁判实践等形式重点提高学生技、战术的运用、教学、训练、裁判、组织竞赛、临场指挥和科研能力,这个阶段采取在实验室、实训基地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

4结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体育必然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培养大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是我国社会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6].国务院《意见》的出台,契合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也是中国体育事业寻求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7].《意见》明确指出:“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党的十以来,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旦完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用健康生活的方式引导体育消费,扶持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我们就能够迅速培养以市场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因此,需要培养大量的社会体育人才,来解决体育人才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客观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消费结构的演变,甘肃地方文化建设平台的开发,我校学科的转型发展为增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提供了外部条件;学生生源充足,办学基础和条件具备是增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实力.申请增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不仅是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更是适应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2-85.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EB/OL].

[3]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0-66.

[4]罗曦光,林明洪.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0):931-933..

[5]李如喜.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4,21(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