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矿山地质论文

矿山地质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7 11:10:44

矿山地质论文

矿山地质论文例1

1.2开采方式的特殊性石油天然气采取井下开采的方式进行,开采孔开孔直径400mm左右,终孔直径200mm左右,开采深度千余米至七八千米,矿产天然气来源于深部岩体粒间(内)溶孔、粒间孔,其次为晶间溶孔和晶间孔,碎屑岩有效孔隙度变化在5%~30%之间,一般为10%~20%;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度一般小于5%。岩石的孔隙按其大小包括了管形孔隙(直径大于0.5mm)、超毛细管孔隙(裂缝宽度大于0.25mm)和毛细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之间,或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在整个采气过程中,仅采出岩石孔隙或微细裂缝中的天然气,而岩石颗粒骨架和微细裂缝形态不变或者变化甚微,上覆层及地表形态不变。

1.3气田水伴生的特殊性气田水是采气过程中的伴生水,包括了凝析水和地层水。凝析水指在地下水蒸气进入气态或液态烃类物质中,随天然气产出时,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从而凝结成液态,这种水产量低但普遍存在,凡气井都不同程度地产出凝析水[2],其主要化学特征是:矿化度小于1,以Na+和HCO3为主,Ca2+和Mg2+很少,SO2-4含量趋于0,K+含量相对较高,微量元素Ba、Sr、Li、F、Br、I、B含量微或趋于0,Na/Cl常大于1,水型绝大多数为NaHCO3型;地层水是气田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凝析水的化学性质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矿化度高(X000~100000mg/L),具有淡卤水特性,含特殊元素(如须家河组地层水富含Ba2+、Br、I-)等,不同地层间产出地层水的化学成分差异很大,而同一层系的水化学成分相对稳定,变化很小。气田水的产出量相对较小,其原因一者是由其赋存介质决定的,二者气田水一旦进入井底,使气藏能量损失增大,井口压力降低,带水能力变差,造成气井减产或水淹停产,而失去了开采价值。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源分析

2.1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四川石油天然气矿山的站场、管线建设多位于山区、丘陵斜坡,以浅表层范围的挖、填为主的人工扰动影响,必将造成一定范围的地质环境条件改变,从而可能产生相应地质灾害隐患,其中绝大部分为崩塌、滑坡为主的斜坡地质灾害和不均匀沉降等。

2.2含水层影响评估四川盆地的气田钻井与采气作业基本处于基岩中,天然气气藏主要来源于深部砂岩、鲕状或晶粒结构的白云岩、灰岩,仅采出岩石孔隙或微细裂缝中的天然气,总体产出气田水量相对较少且不致改变含水层结构,如某气田矿区面积24.22km2,共布设8口探采井,滚动开发30余年,累积产水量13.07×104m3,2012年累积产水2.65×104m3,计算正常涌水量不足72.46m3/d,因而分析认为气田开采对含水层的结构、地下水位下降或减少影响较弱。而气田开采利用的整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含水层影响的主要为钻井和采输作业,且以可能的水质恶化为主要形式。钻井作业中,对含水层可能造成的影响途径主要表现为钻井液漏失和钻井废水排放。钻井过程中表层套管及技术套管固井变径后,继续钻井数千米达到采气目标层。由于钻井过程中钻杆的不稳定或受压,其转动会对套管产生摩擦、碰撞,有可能破坏套管和固井环装水泥柱,特别是打斜井或水平井其破坏可能更大。套管和固井水泥柱破坏后,使含多种添加剂(Cd、Pd、Zn、As等重金属)的钻井液在高压循环过程中,从破坏处越流进入含水层造成水质恶化。采输作业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气田水。气田水含有S2-、COD、油、SS等污染物,其次气田水的矿化度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气田水存放于废水池后定期运回(或管输)到回注井进行回注处理,污水回注同样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主要由回注层窜层引起,即回注废水由地层深处经井管越流至潜水层,从而造成浅层水的污染。另外,若遇废水池外溢、废水池垮塌或渗漏等情况,亦可能对浅表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导致地下水的永久硬度升高,不利于开采利用。

2.3土地资源影响评估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的方式主要为压占和毁损两类。天然气矿山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压占包括永久压占和临时压占,其中以后者为主,且在进入后期的采、输阶段基本得到恢复治理;可能造成的损毁包括了站场和输运管线建设区域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受此类建设规模小和石油天然气深部开采的特点等原因所致通常影响程度较低。

2.4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评估采矿过程中的场地平整、道路开挖、管线埋设等前期建设阶段必将对原有地形地貌有所改变,包括农作物或林地植被破坏、土地毁坏、山体破损和岩石等,其影响范围主要为井场和管线建设范围以及相邻影响部分区域等。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3.1矿山地质灾害的保护与恢复治理相比而言,天然气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相对较弱,一者是因为内深部开采的特点、而相应的单井场建设范围不大,采矿活动对周边地质环境的人为扰动较小;二者重视前期选址阶段的地质论证,在满足采气钻井地质目标的基础上,规避了地质灾害影响区和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高风险区,从而降低了地质灾害危害;三者基于以上前提,在建站过程中采取专项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即可降低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

3.2含水层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为减轻或消除石油天然气矿山建设可能对含水层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严控钻井过程:包括钻井液设计、井身结构设计、固井措施等严格的钻井工艺,通过多层套管和水泥浆体固井以阻隔钻井液和采气工程与含水层的接触,以防止钻井过程水浸、井漏、涌水等可能使地下水水质遭受污染或含水层水量损失,以及钻井液的越流影响等。

2)气田水处置:包括了回注、处理后达标外排和综合利用三种方式。气田水回注是气田水处理的主要且相对成熟的方式(绝大部分气田水均采取了回注的处理方式,以保持地下水量和水质环境的相对平衡),即在水质处理后采取气田水回注装置回注到地下一定层位,所示,其流程强化了水质处理,避免了对地下水的人为污染。气田水达标外排处理中多是针对其中的S2-、COD等污染物的处理;同时,气田水是一种综合性的液矿资源,除含有S2-、COD、油、SS等污染物外,富含Na、Br、I、B、K、Li、Sr、Rb等多种元素,其含量能达到或超过工业标准,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可采取综合利用。

3)地表预防措施:包括修建截排水沟预防措施,同时设置了沉渣池和废(污)水池等,确保雨污分离,对施工中和采气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固液进行集中回收处理,以及强化运行过程中的对池壁的防渗处理等。

3.3针对地形地貌的地质景观采取的预防措施前期勘定阶段回避周边的地质遗迹、自然和人文景观,尽量避免或少破坏耕地、林地和天然植被,包括井场合理布局、管线的合理走向和土地的优化使用等,最大限度减少可能对地形地貌的景观破坏;施工阶段在地质灾害预防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考虑挖填平衡、合理规划弃土堆放,尽量保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生产运营阶段则体现在对非生产用地的自然恢复或人为植树种草、后期维护等。

3.4针对土地资源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天然气气田的土地资源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一者尽量少占或者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二者对不再投入使用的或临时性的耕地进行及时的土地复垦等。前者包括选址阶段考虑地质目标的同时选择平缓地形、实施丛式井组开发、在老井场范围依照新的采气工艺布设新井、斜井或改变为后期的注水井、增压站等重复利用,以及尽量采取支挡措施等以避免或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后者包括对管线开挖的临时占地,临时使用井、罐基础占地,各种池类占地等及时进行土地复垦。

4持续改进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气田开采是个长期的过程,实施过程中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持续改变、采矿技术的提升等,需要动态的调整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1)地质灾害方面: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或突变,周边地质环境有可能演化新的地质灾害,或既有的地质灾害防护措施年久失效等均可能滋生新的地质灾害风险,如5.12汶川震后、4.20芦山震后在相应重灾区范围内均诱发了一定的站场、管线地质灾害。需要动态补充与完善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

2)地下水环境方面:客观来讲,石油天然气气田水处理是个复杂过程,其相关研究还有待完善。例如,目前气田水的治理及治理技术的开发还停留在治“标”不治“本”这一层面上,还少有从治“本”角度去认识气田水的治理问题,同时,不同气田、水质迥异的气田水如何建立针对性的回注标准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

3)监测方面:监测工作是检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亦是预防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危害的有效武器。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工作包括了四个方面:①地质灾害,主要强调对已有治理工程和周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环境的监测;②地下水水环境监测,包括钻井过程中的水质、水量,产出与回注的气田水的水质、水量监测,以及存放的废固液设备、设施的运行状况监测;③更为重要的是定期对某矿区范围地下水的抽检化验与评价;④地形地貌和土地资源方面监测,则强调可能的水土流失,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可能遭受的二次破坏的监测。

5结语

1)四川石油天然气气田矿山开采由于其面广点小、单项建设规模不大、深部基岩储层的孔隙和喉道开采等特点而对地质环境影响总体较轻。

2)四川石油天然气气田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灾害、土地资源与地形地貌景观、含水层结构和地下水方面均有所呈现,其影响程度以较轻为主,局部为较严重。其中含水层的破坏方式以可能的水质恶化为主。

矿山地质论文例2

0引言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我国是采矿大国,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重大地质灾害明显上升。

1矿业开发与地质灾害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2.1岩土体变形灾害

2.1.1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

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2.1.2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2.1.3坑内岩爆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

2.1.4采矿诱发地震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环。

2.1.5场库失稳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溃决崩塌继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矿坝崩坝事故常给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2.2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

2.2.1矿坑突水涌水这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严重。生产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打穿老窿,贯穿透水断层,骤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导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员伤亡灾难。

2.2.2坑内溃沙涌泥这是常与矿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灾害。当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常见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岩屑伴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地裂缝也常会使浅部第四纪沉积物随下漏的地表径流涌入坑内。其结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机器、人员被泥沙所埋,严重时甚至会使矿山遭受毁灭性的打击。2.2.3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矿山灾害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因采矿、选矿产生的“三废”物质,由于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矿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

2.3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2.3.1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2.3.2地热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3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地形特点及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及灾点的分布特点划分不同层次的防治区,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般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3.1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

3.1.1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

3.1.2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

3.1.3渣场弃渣严格作好方量及边坡坡度的设计,作好挡墙设计,设置拦渣坝,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并充分、合理利用渣场,严禁随意弃渣(特别在公路沿线)。

3.1.4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作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而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

3.1.5作好坑道的排水设计,以防因矿坑涌水造成危害。

3.1.6设置监测点,作好监测记录与分析工作,确保在易于发生灾害地段防患于未然。

3.1.7开采结束后,对矿区进行统一规划,计划进行矿山复垦工作,恢复矿山生态功能。

3.2次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在进场公路、矿山生活区建设中,会形成大量的边坡和一定数量的弃渣,可能形成边坡失稳,造成滑坡和塌方;沿途不合理的弃渣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可能形成坡面泥石流,可能有滚石和飞石危害。

3.2.1科学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并进行合理支护和加固,边坡上方应设置排水沟,做好地表挡排水措施。

3.2.2加强工地管理,合理堆放弃渣,严禁随意弃渣;在险要地段建设拦挡滚石和飞石的设施:

3.2.3开采结束后,将弃渣场扒平覆土,植树还林,恢复植被。

3.3一般防治区防治措施区内无主要建筑物和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可能因地表岩体的破碎而造成水土流失。应严禁越界开采,减少人为扰动,做好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

3.4地质环境恢复方案及措施为防止水土流失和恢复植被和景观,矿山须规划进行矿山复垦工作,以恢复矿山生态功能。开采弃渣切勿胡乱堆放,必须统一堆放到开采境界线以外的矿山弃渣场内,在开采过程中,有计划地将弃渣回填到采空区。弃渣场经处理后再敷表土、植草种树。

通过上述地质环境恢复工作,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矿山的生态功能,达到生态恢复与维护人类与环境和谐的目的。

4结束语

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加强监测与信息化管理、防止矿山地质灾害、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工作。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虎维岳.废弃矿山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

[2]何继善.防灾减灾的理论与实践.

矿山地质论文例3

1、专家评估法

此种方法一般是由在研究区当地生活工作多年,因而对当地的地质情况比较熟悉的的专家,对灾害进行直接的评估。这种方法虽然效率高,也能结合现场的很多因素进行考虑,不过人为因素比较大,评价的结果受制于专家的经验水平。

2、参数合成法

对影响质地灾害的所有因素分类,然后根据经验,对每一个因素给予一个权值,最后对这些所有的权值平均。此种方法是定量评估,利用软件,工作效率也很高,缺点是当矿山面积比较大时,灾害点多,应用就比较复杂,而且权值的确定主观性比较强。

3、数理统计

通过对现有地质灾害以及影响它的因素,建立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从而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进行的评估预测。这种方法比较复杂,模型需要反复的验证,不过评估结果科学准确。

4、人工智能

这种方法包括神经网络、向量机、灰色聚类。

二、评估及治理工作开展的思路

在开展评估及治理工作的思路上,首先应该对矿区进行现场的调查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对以前的一些相关资料和评估方法进行一个综合的分析和评估,进而对矿山的地质灾害提出一个治理的合理措施,在治理完成后,还必须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如果发现任何的安全隐患以便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

三、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护措施及治理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护措施和治理方法,必须要根据评估的结果以及灾害的类型来制定相应的措施。这是因为不同的灾害类型,它的灾害体所危害对象的范围也就相应的不同,所以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的时候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矿山的地质特点和条件以及地质灾害灾点的分布情况基本可以划为几个不同的防治区。其次是次重点防治区,这个主要针对的是矿山的生活区和进场公路,这两出地方很容易形成大量的边坡,周围还有一些废弃的渣,如果这些边坡失去稳定就很有可能造成塌方和滑坡,而那些沿途的废弃的渣也会造成矿区的水土流失,从而形成泥石流;最后一般防治区,就是指在无主要建筑和项目工程的建设的矿区内,一些地表岩石由于破裂、破碎等原因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这里应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做好植被的防护工作。那么发生了地质灾害应该怎么做,采取哪些措施?下面是一些典型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法:1、滑坡:修建排水设施,建立安全平台;2、塌陷:可以采用充填复垦的方法;3、崩塌:降低陡峭程度,清理或拦截危岩;4、泥石流:封固矿山的物质,建立拦挡设施,建设疏导通道;5、瓦斯爆炸、矿坑火灾:设置检测点,设计预火方案;6、水土流失:绿化植被;7、矿坑突水、涌水、涌泥:做好坑道排水、排沙设计。

四、对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人工巡视法、工程测量法和遥感解译法。

(一)人工巡视法

人工巡视法可以监测不同类型的矿山,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还能根据季节的变化,增加监测频率,比如在雨季的时候,监测频率要频繁一些。人工巡视法主要是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点多、点散,规模较小的致灾地质体。

(二)工程测量法

工程测量法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一是灾体已经发生变形,周围有青瓷的滑坡、不稳定斜坡的矿区;二是防治效果监测方面,如挡土墙等防治工程部位;三是矿区地表的变形和沉降等监测方面。工程测量法只要的是测量仪器对致灾体进行相对位移的测量,因此,大多时候是用在滑坡有变形的阶段以及防治工程效果的检测。

(三)遥感解译法

遥感解译法一般应用在对地质灾害的监测方面,这是由于遥感解译法可以发现大规模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并且监测的效率比较高,不过同时也需要现场调查核实验证手段来进行辅助,所以遥感解译法一般应用在区域性的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以达到大面积的观测的目的。

矿山地质论文例4

1.1地面塌陷

炭煤矿井田范围内一1煤地下采空区面积10.5km2。根据实地调查,一1煤采空区出现地表塌陷,在采深200m以深地区,地表无明显裂隙,采深200~100m地区未见厂矿、民房明显破坏,采深100m以浅地区地面出现采动裂隙,对农田耕种有一定影响。采空区及其伴生地面裂缝对流经矿区的东泗河有严重影响。由于东泗河流经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缝破坏河道地层结构,已经成为地表水渗漏主要通道,河道地表水通过地裂缝下渗进入煤矿巷道,严重影响到采矿安全。需要采取综合工程措施对其进行应急治理,并加强监测工作。

1.2含水层破坏

炭煤矿矿井正常涌水量9000m3/d,已造成煤层顶板灰岩含水层和底板灰岩含水层水位下降,且降幅明显。采矿活动对深部岩溶含水层影响较严重,主要表现在承压水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深层地下水资源量减少,开采条件恶化。

1.3对原生地形地貌的破坏

炭煤矿一1煤层己基本采完,采空区面积已达10.5km2,上部的华泰煤矿开采二1煤,也已形成地下采空区面积2.1km2。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明显,地表局部见有地裂缝,但相对丘陵地形而言,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大。

1.4河床开裂渗漏,造成煤矿开采安全隐患

东泗河是矿区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流通、排泄通道,该河向西北约10km流入伊洛河,属于季节性河流。该河流经井田范围内长度约900m,河道土质以碎石土为主,局部地段为粉土和淤泥及淤泥质土。河道从采空区或采空区附近通过,有地面塌陷及伴生地面裂缝发育,河道地层结构遭到破坏,有地表水入渗进入煤矿巷道的现象,影响炭煤矿生产安全。为了防止河道沟谷中地表水渗漏地下进入炭煤矿巷道,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本着安全合理、经济可行的原则,对炭煤矿区段东泗河河道进行必要的调查、勘查工作。

2工程主要治理措施

2.1河道治理工程

(1)排水渠治理

为了快速排泄地表水,防止地表水顺地面裂缝渗漏进入煤矿巷道,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在东泗河河沟内修建排水渠。排水渠为M7.5浆砌石结构,块石强度不小于40Mpa。排水渠过水断面为梯形,最小结构尺寸为底宽3.9m,顶宽4.5m,高3.0m,砌石厚度0.8-1.1m,修建排水渠长度为900m。主要工程量为:河道清淤土方开挖工程量18573.61m3,碎块石挤淤置换工程量720.83m3,浆砌石排水渠工程量为12967.80m3。

(2)沟渠地基处理

针对不同的地层类型,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于碎石土(无裂缝发育和其他异常情况),可以不进行地基处理。对于裂缝发育的地段,地基处理措施是:首先对裂缝进行适当的开挖清理,然后用粘土进行充填夯实,再铺设70cm厚的粘土防渗垫层,然后再砌筑沟渠。对于粉土地段,地基处理的措施是:首先铺设60cm厚的碎、块石置换层,并灌注水泥砂浆,然后再砌筑沟渠。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地段,首先采用碎块石挤淤置换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砌筑浆砌石排水渠。

(3)防渗及抗冲击

对于无裂缝发育地段,采用“浆砌块石+混凝土”双层复合防渗及抗冲击结构,即先铺设800-1000mm厚的浆砌石渠底,然后再浇筑200mm厚的混凝土(C20)防渗层,共同起到抗冲击下彻及防渗作用。对于地裂缝发育地段,则采用“粘土防渗层+浆砌块石+混凝土防渗”三层复合机构,共同起到抗冲击下彻及防渗作用。即先对裂缝采用粘土进行充填夯实,再铺设700mm厚的粘土防渗垫层,然后砌筑800mm厚的浆砌石渠底,再铺设200mm厚的混凝土(C20)防渗层。对未稳定的和潜在的采空塌陷区,预测变形参数,采用粘土垫层进行防渗,兼有调整塌陷变形的功能。

2.2土方回填夯实工程

在排水渠超挖部分以及原始地面至排水渠顶之间,用开挖出来的土方进行回填夯实,回填夯实地面高程应不低于排水渠顶面高程。土方回填夯实工程量为18712.99m3。

2.3植树绿化工程

在土方回填夯实区域范围内进行植树绿化,以恢复植被,美化矿山环境。绿化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的杨树,在渠的两侧各栽植两排。树的规格为胸径3cm,植树网格间距3m。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形端正和根系发达的苗木。主要工程量为:植树1100株,绿化面积9000m2。

3工程效益分析

(1)减灾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可以改善地表水的流通条件,防止地表水入渗煤矿巷道,降低煤矿生产安全隐患,具有减灾防灾的效益。

(2)环境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对居民和公路交通干道的安全隐患,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和周围生态景观,使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保护。

(3)社会效益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消除了灾害隐患,美化和恢复了矿山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矿区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美化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使得矿山企业和地方政府、地方群众和谐共生,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4)治理工程

可有效避免地表水入渗到煤矿巷道,降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干扰,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植树1100株,新增绿化面积约9000m2,经济效益明显。

4结语

矿山地质论文例5

2)井田土地类型及植被。根据中阳县国土资源局2011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井田内土地类型为:旱地、其他园地、有林地、其他林地、其他草地、铁路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田坎、裸地、采矿用地、村庄。植被类型为:乔木以油松、侧柏、杨树、刺槐等为主,灌木以荆条、酸枣、胡枝子、蔷薇、刺梅等落叶阔叶灌木为主,草类以白羊草、黄背草、苜蓿等蒿类为主。阴坡植被覆盖率高于阳坡,自然植被覆盖率45%,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区域植被类型属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区,群落结构为:林地植被、草地植被、农田植被、路际植被四种类型。当地乡土树(草)种主要以油松和刺槐等人工林为主;适生草本植物:白羊草、沙打旺、羊胡子、荆条;适生灌木植物:柠条、胡枝子、连翘、紫穗槐等。

2矿山地质环境主要问题

1)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塌陷及滑坡等,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地面塌陷并不明显,这与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方式落后、回采率低有关;荒坡上的地面蹋陷,因形成时间长、受雨水冲刷和自然风化、加之自然植被覆盖,也不易辨认。调查中发现4个较典型的滑坡,均为土质滑坡。随着矿山大面积的开采,区内会形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及滑坡,因此生产中应加强对地面塌陷及滑坡的监测和防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该矿目前建设项目主要有:矿井主副井工业场地、行政办公建筑、生活福利建筑、排矸场地等。场地修建时分台阶整平,有较大量的挖填方工程,排矸场目前有少量煤矸石,对地形地貌景观造成较重不良影。

3)土地资源的破坏。该矿目前土地类型主要为:旱地、林地、草地、村庄、采矿用地等,土地面积共581.99hm2。该矿主副井工业场地占用土地类型为采矿用地,排矸场占用土地类型为林地和草地,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较轻。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方法对策

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这是该矿主要的对策之一,规划应重视地面塌陷及滑坡等的恢复治理,要充填塌陷裂缝及治理已有滑坡,使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地质环境得到很好的恢复。淤地面塌陷治理工程:首先沿着地表塌陷裂缝剥离表土,剥离宽度为裂缝两侧各0.3耀0.5m,剥离土层就近堆放在裂缝两侧;然后充填裂缝、平整土地,当充填高度距地表1m左右时,应开始用木杆做第一次捣实,然后每充填40cm左右捣实一次,直到略低于原地表,再将之前剥离的表土赋予其上。塌陷坑、裂缝较小时,就近取土填埋、整平,保证其自然排水通畅。于滑坡治理工程:治理方法主要是对滑坡体上部进行减荷卸载,在滑坡体后缘修建排水沟,并进行防渗处理。

2)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治理工程。矿山服务年限期满后,对排矸场内矸石进行清运,对风井工业场地进行拆除、并覆土恢复土地功能。据粗略估算,种植杨树按1500株/hm2,覆土约8000m3,补种杨树约2000株。

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主要是对地面塌陷、崩塌等地质灾害,地形地貌及土地资源破坏等进行监测。监测方法为对地形地貌景观进行人工现场调查,现场测量监测;对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观测,采取布置地面沉降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

矿山地质论文例6

(一)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矿山地质勘查队伍

我国矿山资源极为丰富,矿山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行业之一,对提高我国综合的经济实力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以往矿山地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却经常出现资源开采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主要问题出现开采技术以及工艺设计的不合理。在这里作者建议应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矿山地质勘察队伍,矿山地质勘察是综合多工种、多学科的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勘察人员熟练的掌握工程学、地质学等知识,更需要工作人员经过野外实践系统训练,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根据矿山地质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设计合理的开采技术和工艺,从而将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从而有效的提高矿山地质开采效率。

(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法律法规

首先,应适当的提升矿山资源开采的准入门槛,转变传统的观念,要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首要的位置,来对矿山资源开采队伍的资质进行全面的审核,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企业生产规模、职工权益保护能力、环境治理能力、环境恢复能力等,都必须设立相应的指标,必须保证各项都能达到指标,才有资格获得准入证,如果有任何一项不达标的话,都不得必批准查权以及开采权。其次,要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矿山地质开采管理的力度,对一些违规开采、不正当开采的情况,必须给予一定的处罚,必要时采取法律措施追究其刑事责任,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环境的破坏就是在破坏我们生存的空间,因此,对于矿山开采恶意破坏环境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的必须严惩。

(三)推行奖励机制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为了提升矿产开采效率,降低对地质环境的污染,国家应通过奖励机制来扶持施工企业积极投入新的开采技术和开采工艺,全面提升矿山开采效率,而且对降低环境污染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另外,要推行鼓励政策,不断的鼓励相关科研部门对矿山开采设备、工艺的研制和开发,不断的替换落后的装备以及工艺,全面提升矿山开采的装备以及工艺水平,一方面做到提升矿山资源开采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通过先进的装备以及工艺来实现绿色矿山开采,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做好环境治理和环境恢复的工作。

矿山地质论文例7

1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给予了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利用煤研石3470万吨,占当年排出量的48.5%,其中用于发电、燃料800万吨,建材原料590万吨,筑路材料360万吨,充填材料990万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两者的利用率都只有30%左右。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的矿种只占可综合利用矿种的一半,综合利用指标为50%,比国外低30个百分点左右,采主弃副、采富弃贫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2废水治理

我国矿山排放的废水主要有酸性废水、含悬浮物废水、含盐废水和选矿废水等。煤炭采选业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较快。1990年外排达标率为90.56%,利用量为12亿吨;洗煤水排放量及煤泥流失量减少,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的洗煤厂1990年为100个。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治理从单项治理发展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工业用水复用率逐年提高,1973年仅12%,1987年达到了58%,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金属己初见成效。

3废气治理

据统计,矿业采选行业中采盐和黑色金属废气处理率最高,高于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406%),煤炭采选业处理率则最低,整个采选行业处理率为17.24%,低于全国40个行业的平均处理率。

4土地复垦

目前,我国政府每年拨专款加速矿山土地复垦工作。2001-2003年国土资源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731个,组织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完成了河北省鹿泉市、江苏省盯胎县等18个典型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总规模47.39万公顷。江苏省、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固体废弃物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没有经过规划而任意堆积,也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合理利用,不但占压矿山边缘土地,毁坏地表植被地貌,而且受不良气候影响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废水污染

采矿活动使矿区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系遭到严重污染,由于矿井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未经处理超标排放会对地表植被!农作物等造成破坏;矿井排水疏干了地下裂隙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采空区灌浆导致当地水资源日益匮乏,从而打破了整个区域水均衡系统,造成水资源逐步枯竭及河水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矿山水资源短缺问题。

3废气污染

矿山开采中产生废气!粉尘等多种有害气体,使得长期坚守生产一线的职工成为矽肺患者;另外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矿区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还有冬季采暖排出严重超标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更不容忽视。

4地表环境的破坏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多数矿山开采之后都没有进行有效回填矿坑,导致矿区采空区地表沉陷,严重破坏了部分建设用地和耕地,造成了我国大量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破坏了周边很多民用建筑和自然地貌景观,不仅使矿区与周围居民纠纷不断,而且极大影响了整个区域环境的完整性。在矿山投产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和大量占用矿体表层土壤,严重破坏了矿区地表植被;对不断产生的固体松散废弃物(废石、废渣等)也随意堆放,长期经受雨水冲刷和风化影响极易发生流失,从而加速了对周边土壤的破坏,也使岩体失稳造成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三治理措施与建议

1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能够有效了解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2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

随着矿山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使得矿山环境污染程度加剧,进而引发多种地质灾害#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矿山环境和灾害源头的监管和治理力度,避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化及科学化的行业标准进行开采,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矿山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矿山企业要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做好各方面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大先进技术和开采工艺的应用,减少矿山环境污染源,修建污水处理厂,减少废水排放量,保证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加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a)对已经封闭的矿山,政府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投资开矿,相关部门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改造,也可以向国家申请专项治理资金,对一些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治理,确保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进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b)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要加强矿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利用,根据不同的受污染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对多种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理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保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不再发生。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矿山地质论文例8

Abstract: our country's current energy structure still fossil fuels is given priority to, mineral mining is the main method for fossil energy, mining construction of security problems, not only endanger the miner's life, and endanger the safety 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which must be relevant departments enough attention. Mine safety accidents, most of them are from the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disaster, in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e, the mine hydrogeology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is very necessar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in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easy to appear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type, and related control strategy,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mine construction; Hydrological geological disasters;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国采矿业的不断发展,为国家的经济进步提供着资源保障,随着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广泛运用,我国的矿山在规模上和开采能力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因为地壳运动及水文因素,矿山地质灾害是危害矿山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采矿大国,我国的矿山开采环境也在不断恶化,近年来重大的地质灾害事件不断发生,更是为矿山的建设者敲响了警钟。

一、矿山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原因

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对资源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大,我国的矿产储量丰富,矿区的开采量也比较大,因为开采技术和开采方法的制约,矿山的建设过程中存在有较多问题,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在传统的矿山开采中,一般采取如图所示的开采方法,以一条斜井靠近矿体,然后在巷道内对矿产进行开采。在许多中小煤矿的矿区内,因缺乏专业的管理手段,或采用了不适宜的开采方法,一旦岩土变形,或者地下水位发生突然的变化,都会对作为唯一出口的斜井造成破坏,从而引起严重的地质灾害,危及到矿区的生产安全。在进行矿山开采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做好相关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矿区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矿山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类型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因地壳运动活跃本身就给矿山的建设和开采带来较多难题,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一旦不注意勘测水文地质环境,或者不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发生地质灾害之后,矿井关闭和设备损毁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也危及到井内进行开采作业的矿工的安全,矿山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由地下水位的突然变化引起的地质灾害

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挖开的矿井接触到地下的蓄水溶洞或者暗河的可能性比较大,会导致地下水直接涌入巷道,也有可能是泥沙涌入巷道,遇到透水断层或者浅表的裂缝时,地表径流会带着一些沉积物进入巷道,这些水、泥沙和沉积物堵塞巷道会造成造成人员伤亡,掩埋作业机器,甚至会使矿山的发掘系统直接崩溃。这种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一旦发生往往波及面较广,造成的后果也极为严重。

(二)由矿体内的易燃物质造成的地质灾害

矿体内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的甲烷气体,随着矿井的深度的增加,矿井内部的温度也会在地热的影响下不断升高,含硫量也比较大,在这种恶劣条件下进行作业的矿工,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健康隐患,一旦因为通风不良,易燃气体大量积聚之后发生爆炸,必然导致惨痛的后果。这种情况多见于煤矿,后果最为严重,但是具有较强的可预防性,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做好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灾害的发生。

(三)由岩土层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

矿区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开挖之后,已采空的矿体需要进行支撑,在一些埋藏较浅的矿区,会因为矿山采空而导致地面塌陷,如果不能对采完的矿体进行及时的回填和崩落,最终会引起大面积的塌方,造成严重的后果。矿井开挖造成的地面塌陷在浅表煤矿中普遍存在,会影响到地面的建筑物,会破坏耕地,给矿区周围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矿区的开发,需要对矿脉附近的岩石进行引爆,一旦事先的勘测数据不够准确,起爆点的选择出现偏差,致使岩石块发生破裂呈喷射状,会对矿井内执行作业任务的矿工造成人身伤害。

三、对矿山中可能发生的水文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不同地区的矿山因形成条件不同,有不同的水文地质特点,在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上,也各不相同,但是针对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手段。

(一)施工之前进行全面的勘测

在矿山开挖之前,必须对斜井或竖井的位置进行全面的工程勘察,预测好斜井内的涌水量,以及周边的含水部分的水文地质构造,详细绘制地质平面的剖面图,并根据施工情况随时修订预测结果,按照严格的施工步骤进行施工,由上级主管单位进行规范验收。对勘测过程中已知的含水部分,要综合考虑其位置以及距离井巷的深度,提前进行导水工程的建造,在建造的过程中,根据涌水量以及工程要求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对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滑坡以及塌方,要及时对矿山周边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勘察,结合当地的气象水文情况,对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滑坡和泥石流做好预防。

(二)做好防治工程的设计

在进行矿山的设计时,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崩塌和滑坡现象,以及矿山附近的水文地质因素,结合危险事故的成因和发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保证防治工程的工程质量。对易发生危险事故的重点区域,做好加固工作,避免因矿山开采导致的灾害复发现象;对矿上的边坡,要由专业的勘测人员进行及时的监控,注意相关参数的控制,一旦在开挖后出现变形,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矿山在进行成产之前,必须由相关的专家进行安全评价,对防治工程进行规范化的验收,保证矿山的生产安全。

(三)施工中应该采取的工程防治措施

在矿山的开挖过程中,要实时地采取相应的工程防范措施。在矿区周围要做好雨季的排水,在周边设置合理的截洪沟,及时将矿区外部的积水排出,以免外部积水倒流入巷道造成事故;针对开采面的设计,要禁止从下部开挖形成伞檐,悬空的伞檐有可能崩塌形成事故,需要从上而下对矿体进行台阶状开采;在矿区内的巷道,一定要注意通风,随时监测巷道内的甲烷浓度,在超标状态下进行暂时性停工作业排除险情;在巷道内进行矿体爆破时,要注意爆破点的选择;在结束开采之后,及时清理巷道周围的危岩,同时在破碎面周围和高危地区设置警戒线,以避免人员损伤。

(四)施工中应该采取的生物防治措施

因爆破残留的粉尘较多,导致矿区周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也难免会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又会直接危害到矿区的生产安全,以及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在矿山建设中应该注意对水文地质灾害采取生物防治措施。矿区开采的平台和弃土的堆放,为了避免矿井涌水所采用的防治措施,这些都会对当地原有的生态地貌,以及当地的大气降水和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在矿山周围要种植植被,主要引进乡土树种,经济实惠的速生植物可以有效发挥绿色植物的固土作用,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四、结语:

在矿山的建设过程中,因行业的特殊性,容易出现严重的水文地质灾害,为了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以及矿区的资源安全,矿区的负责人必须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成立由专业地质勘测人员组成的勘测部门,对矿区周围易于导致地质灾害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筛查,及时掌握矿山的安全运行状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矿山的安全运行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 任万英,叶积龙,许存胜.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J].煤炭技术,2011,(11).

[2] 李继生.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防措施[J].科技与生活,2011,(13).

矿山地质论文例9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强化矿产资源勘查,是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我国大量矿山在长时间的过度开采之下,正处于资源枯竭的状态,强化矿山找矿工作,成为矿山可持续开采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矿山找矿是解决矿山资源危机的有效举措,但在此过程之中,强调找矿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因此,文章以河南上宫金矿为例,阐述了矿山找矿的科学基础以及找矿的方法。

1 概况

上宫金矿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于1990年正式投产。在20余年的开采过程中,986以上各段已处于重度残采阶段。一方面,20余年的连续开采,地质储量消耗殆尽;另一方面,矿山的地质品质出现显著下滑,开矿生产日益困难。于是,早在2006年,上宫金矿便成为资源危机型矿山。因此,面对生产日益步入“死胡同”的上宫金矿,如何维持其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上宫金矿在审核批准初期,批准储量为29087kg/423.6万吨,在长达20余年的开采过程中,上宫金矿已出现显著的金矿枯竭,逐步走向发展的“死胡同”之中。在2006年确定为资源危机型矿山之后,上宫金矿进行了较大的发展改革,并于2007年进行了组建,洛阳坤宇矿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组建,加快了矿山探矿工作的开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产矿山找矿的科学基础

生产矿山找矿是生产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现找矿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完备的科学基础,确保找矿的科学性。在笔者看来,生产矿山找矿的科学基础主要有以下两点:

(1)找矿的选区要科学合理,一般在已知矿床的附近。这是因为,矿床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中,是在有限的空间下地壳微量元素的大量沉淀。因此,对于身处矿山的找矿,应选择已知矿床的附近,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找矿的成功率。对于上宫金矿,其所处的地质单元,就是诸多地质因素巧合的发生地。于是乎,金矿在找矿的过程中,选择已知矿区的附近区域,实现有效的找矿,增加了矿床的探明储量,进而大大推进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2)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矿山矿体的分布、形态及产量等。针对这些真实的数据,为矿山找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方面,对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分布规律等的查明,需要这些记录的数据作为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找矿是一个过程,在进行成矿预测的过程中,需要对矿体的各项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便于找矿工作的全面开展。

因此,在生产矿山的找矿中,需要做好各项的准备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要做到科学找矿,突破传统找矿的思维和方法。当前,上宫金矿处于资源枯竭的危险期,如何有效的开展找矿,关系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以来,上宫金矿一直积极开展深部及找矿,并获得良好的收获。在文章的第三节中,笔者依据科学基础,具体阐述了生产矿区深部及找矿的方法。

3 生产矿山深部和找矿

对于资源危机型矿山,扩大对矿山的找矿领域,是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强化对基础地质的研究,实现找矿工作的新突破;其次,新的找矿思路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基于矿山的实际情况,突破传统找矿思路的束缚;再次,找矿是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双赢,迎合生产矿山的发展需求。因此,针对上宫金矿的发展现状,就其深部和找矿进行如下论述:

(1)遵循“科学发展观”,扩大矿山的找矿领域。当前,为缓解上宫金矿的资源危机,扩大矿山的找矿领域是缓解危机的有效举措。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在已有生产矿区的基础之上,强化对基础地质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强化找矿工作的力度,突破找矿瓶颈,实现矿山找矿的有效性。上宫金矿面对生产窘境,在986中段以上开展了找矿工作。通过探矿范围和力度的不断强化,上宫金矿找矿成果颇丰,找到多处矿产。如,磨石崖F8、陡石崖F17号矿脉等都是通过扩大生产矿山的找矿领域,寻找到的新的金矿区。这样一来,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矿山的资源危机,而且提高了开矿的价值,推动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找矿新思路,提高找矿的有效性。在矿山找矿的过程中,依托传统的找矿思维,不利于于找矿工作的创新性开展。因此,实现找矿新思维,是资源危机型矿山发展就的必然需求。首先,上宫金矿的找矿跳出了“主蚀变带”的思维,建立了“控矿系统”,实现了找矿思维的创新;其次,上宫金矿的矿体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一是露出地面的矿带比较零散;二是与其依附的是岩脉或断裂带。于是,在实际的找矿中,上宫金矿于2010年实现了找矿的新丰收。在野狐子沟1020中段发现金矿,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找矿的前景。

(3)矿山深部找矿,找到更多矿体。处于重度残采其的上宫矿区866中段,面对资源日益枯竭的危机,开展了矿山深部找矿的举措。上宫矿区866的生产能力处于下滑阶段,为增加探矿储量,实现矿山深部找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上宫矿区开展了深部找矿工作,在矿区的25线至49线706以上,进行了垂直孔钻探工作。在垂直孔钻探中,钻探的深度在10000m以上,并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在2012年,上宫金矿的深部探明矿石量已达100万多吨,实现了深部找矿的大丰收。

(4)水平钻探与坑探工程综合运用,提高找矿的质量与效益。通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在找矿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水平钻探与坑探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找矿的质量与效益。在上宫矿区的段,存在大量的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脉,这就强调找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当前,随着对上宫金矿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开展扫盲探矿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于是,早在2009年,上宫矿区便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在2011年年初,逐步完成了陡石崖1188段、野狐子沟1020中段等的钻探工作。探明333级储量12万吨,金属量252kg。实践证明,水平钻探与坑探工程综合运用,提高找矿的质量与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找矿的开展,是生产矿山,尤其是资源枯竭的矿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矿山找矿的过程中,要强调找矿的科学合理性。针对矿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并且,在找矿方法上,要注重找矿思维的创新,在已有找矿思维的基础之上,实现找矿质量与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姜文斌,陈特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方法探讨[J].科技传播,2010(3).

[2]马虹.中国有色金属的地质找矿思路及方法[J].科技创业家,2013(9).

[3]张原庆.地球化学信息在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地学前缘,2010(3).

[4]杨春亮.矿床密集区预测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矿山地质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矿山地质的概念

矿山地质,是指在拟建或已建矿山范围内,为保证和发展矿山生产所进行的一起地质工作的总称。

一个矿山经过详查阶段证实具有工业价值,并报近期开采利用,从转入地质勘探开始到设计、基建、生产直至矿山闭坑等不同阶段的各项地质工作,均属于矿山地质的工作范畴。

矿山地质工作是为了保证矿山有计划持续正常生产、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扩大矿山规模、延长服务年限所需进行的各项地质工作。矿山企业的地质部门完成矿山地质的各项工作,起着矿山生产技术管理和采掘生产技术监督的作用。

2 矿山地质的主要内容

2.1 经常性的矿山地质工作

矿山开采过程中,为了保证矿山生产、掘进(剥离)的正常进行,每个矿山都要经常进行的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勘探工作;探采工程中及时进行的地质调查、取样及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综合地质编录工作;资源储量计算及管理工作;矿石质量均衡及损失贫化管理与监督工作。

2.2 专门性的生产地质工作

为解决某些与地质因素有关的特殊问题,由矿山地质部门单独或配合其他部门进行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为评价岩体稳定所进行的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为解决矿坑防排水所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为改变或改进矿石加工工艺所进行的工艺矿物调查研究工作,以及爆破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等。

2.3 矿山地质技术管理和监督工作

矿山地质技术管理和监督工作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矿石质量管理及质量均衡;开采中矿石损失和贫化的管理与监督;生产准备矿量的管理与监督;参与采剥(掘)计划的编制工作和采掘工程施工的生产管理与监督;闭坑与采掘单元停采、报废的管理与监督。

2.4 综合地质研究及地质技术经济研究工作

综合地质研究及地质技术经济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矿体形态、矿床物质成分、矿床构造、控制因素及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工作。矿床工业品位指标、出矿地质品位、矿石入选品位、生产勘探工程间距、损失与贫化合理指标等技术经济参数的优化分析研究工作。

2.5 矿区深部及找矿勘探和综合利用工作

在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矿区深部及矿床周围的找矿勘探工作,包括寻找新矿种和盲矿体,扩大矿产资源储量和综合利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2.6 推进计算机在矿山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矿山地质工作是矿山涉及数据量最多的专业之一,应用计算机处理大量的数据,进行地质图纸的绘制,已成为矿山地质工作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并为采矿技术工作的计算机化提供必要的基础。

3 矿山地质的在矿山中的重要作用

矿山绝大多数在地下作业,需要考虑岩石及围岩的规模、产状、断层、岩石破碎情况等。而地质勘查时的工作毕竟有限,无法完全掌握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因此矿山也有地质问题需要解决。同时,随着矿山服务年限的增加,矿山也同样面临着资源接替的问题。矿山中的矿量危机、采区构造复杂化、坑道涌水、矿山地压、资源综合利用及经济评价、环境恶化及“三废”的防止与利用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矿山地质工作者解决的。

因此,笔者认为矿山地质工作在矿山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3.1 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

一个矿山的矿量毕竟是有限的,随着矿山服务年限的增加,矿量的减少。在开采规模日益扩大,采矿强度和速度日益加大的今天,这种减少更加的明显。同时,由于易寻找和易开采的浅地表矿床多已发现,地表找矿几率减少,在已知矿床、已知矿区寻找盲矿、深部矿体、新矿床便成为了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的一个重要办法。

虽然在已知矿床、已知矿区寻找盲矿、深部矿体、新矿床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成矿理论研究的发展、找矿和选冶技术的提高,使在已知矿床、已知矿区寻找盲矿、深部矿体、新矿床有了可能。已知矿床已深刻揭露,这是有利条件,再综合利用新理论、新技术,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成为了现实。世界上有许多矿山运用新的成矿理论成果,采用新的找矿技术,都在已知矿床、已知矿区寻找到了盲矿、深部矿体、新矿床。如:原苏联的诺里而斯克同锡矿、克里沃罗科铁矿,澳大利亚的布罗肯希尔、芒特——艾萨、塔斯马尼亚等多金属矿床,韦鲁纳金矿,我国的夹皮沟金矿、杨家杖子钼矿、柿竹园多金属矿床等。

3.2 为矿山生产提供指导

矿山地质工作在矿山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为矿山生产提供指导。矿山地质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服务于矿山的生产,包括生产勘探工作、矿量平衡管理、矿石贫化损失管理和监督。

矿山的前期勘探只是对一个矿床的初步了解与研究,对矿床的控制程度还达不到生产的程度,由于矿床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采矿过程中随时会遇到矿体消失、分叉或尖灭等情况。矿体往何处去了,往哪个方向掘进,该剥离多少围岩等等,这都是需要矿山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就是,加大生产勘探的力度。加大了生产勘探的力度,使矿山的备采矿量能满足矿山生产一年甚至两年以上,这就为矿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矿山是安全事故重灾区,矿山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安全生产。但是矿山由于性质决定了其安全隐患多,这就需要矿山地质工作者通过已有的地质资料,再结合矿山生产工作进展而获得的地质资料,对各种地质情况进行预测,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对地质情况的预测,主要内容是对矿床围岩岩性和矿体的产状、厚度,以及岩性的破碎程度、强度,矿区采空区、老隆等的预测。

3.4 研究成矿、控矿模式,促进地质学的发展

成矿、控矿模式是在现代成矿理论和成矿模拟的基础之上,结合野外对特定矿床或者一群类似矿床的基础上,重视矿山地质资料对原有矿床认识的补充和修正,进而提出反应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模式和主要控矿因素的成矿模式。

矿山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成果的最终归属还是要为地质学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坚实的基础资料。

3.5 对矿山环境的研究有帮助

矿山废渣、废石、弃土对于矿山地质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废弃物的堆积造成矿山周边占压土地、植被破坏,影响了原有地貌环境以及水文环境。

通过废弃矿石和砂石的合理配比进行回填,一方面减少了回填使用材料带来的资金与物质浪费,另一方面也对废弃矿物有了很好的处理,并且这样的回填在压实度以及地质原有情况复原也有一定帮助。

4 结论

矿山地质在矿山一系列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做好矿山地质工作,需要矿山地质人员做大量长期的工作。一个大型的矿山企业只有重视矿山地质,才能够发展壮大,才能创造出客观的经济效益,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侯德义、李志德..矿山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93

[2] 陈景河.紫金矿业矿山地质工作成就.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矿山地质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239-1

1地质探矿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地测机构。从矿到坑口成立了地测专业机构,设有综合研究组,组建了矿山小型钻机队。探矿资金尽量满足探矿需要。为加强矿山地探工作起到了保证作用。

(2)广泛收集资料,加强综合研究。该矿地质人员为使自已对地质规律的认识符合客观规律,全面收集区内所有地质资料,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反复实践,抓住基础地质工作和综合研究这个重要环节,总结银洞坡金矿区盲矿体和变粒岩成矿的赋存规律,用于指导找矿探矿,使矿区储量连年增加,基本满足了生产需要。

(3)改进探矿方法。从过去单一坑道探矿改为坑钻结合。既节省了投资,又加快了探矿速度。

(4)搞好勘探规划和地质设计。明确各期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分期分批进行探矿施工。

2黄金矿山地质探矿工作的特点

2.1地质探矿任务的艰巨性

长期以来,我国已探明的黄金储量不能满足黄金生产建设的需要。绝大多数中小型矿山,在矿山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都没有正式的勘探报告。因此,矿山建成后,矿山地质还要担负地质勘探阶段的各项工作,以弥补因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给矿山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一部分矿山还要根据地质探矿成果编制正式地质报告,为矿山维持正常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依据。

2.2地质探矿的紧迫性

黄金矿山一般矿床规模小,开采年限短,矿山从建成到闭坑,小矿山十年左右,大矿山只有10~20年,少数矿山寿命较长。我国大多数是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矿山,已经到了中后期。因此,当前急需加强地质探矿工作,挖掘资源潜力,力争使其不减或少减产。这不仅是增加黄金产量的问题,还关系着矿山职工的去向和安定团结的大事,必须快抓,抓紧、抓好。

2.3加强矿山地质探矿工作

不断增加储量的可能性对一个矿区而言,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矿脉,常成片、成群、成带分布。矿脉在走向、倾向上多具有膨胀、收缩、尖灭再现等现象。加上构造破坏,金矿体的产状形态一般变化很大。所以对金矿体的认识和勘探常常不足一次、二次全部查清,往往会遗留一些盲矿体、平行矿体、、断失矿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矿床成矿理论的深入研究,也为一些老矿山找到了新依据。一些老矿山,坚持探边摸底,搜残找盲,扩大了矿区远景。

2.4地质探矿的优越性

(1)黄金矿山探获的储量,一般在一、二年内即可利用。部分矿山由于急需,当年探到当年就采,使探获的黄金储量以最快的速度变为产量,不积压探矿资金,更不会出现呆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2)生产矿山探获储量,为矿山进行改造、扩建提供资源依据。可充分利用现有生产矿山的采、选、冶设施。和水、电、运输等有利条件上,较之新矿区建设减少了大量的基建投资,节省了建设时间,花钱少,见效快,是加快发展黄金工业的有效途径。(3)提交的储量控制程度高,可靠性强(4)地质探矿主要在矿山周围、深部、边部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费用、节约投资。所以一般矿山探获一吨储量所需投资要比专业地质队少。在矿山生产过程中,随着矿区地质综合研究程度的提高,对矿床地质、成矿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用以指导矿山地质探矿,探矿效果更好。这些新观点和新认识,对发展矿床学理论也做出了贡献。

3作者探矿的体会

(1)端正对矿山地质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重视矿山地质探矿工作,这是搞好矿山地质探矿工作的前提。矿山是黄金工业的主体,矿山地质是矿山企业管理基础的组成部分。矿山没有地质资源,就谈不上生产能力,管理水平。矿山地质工作的好坏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当前对矿山地质探矿工作认识不足,主要表现:①有的领导对矿山地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②对地质探矿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③不相信通过加强矿山地探可以不同程度地延长矿山服务年限;④把找矿探矿的任务全部寄希望于专业地质队;⑤采取掠夺性开采,只采富矿,不采贫矿。总之,需要重新认识矿山地质探矿工作,不论是老矿山还是新矿山,领导必须重视地质工作,才能打开矿山地质探矿工作的新局面。

(2)建立健全地测机构,组建与矿山情况适应的地质队,并有可靠的探矿资金来源,这是搞好矿山地质探矿工作的关键。矿山地测部门即是矿山生产技术的管理机构,又是矿山采掘生产技术指导、监督,验收部门,同时还要开展矿山探矿,不断提供地质储量,扩大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同时还要加强综合研究,掌握探矿因素与成矿规律,指导找矿和成矿预测工作。随着老矿山找矿难度的增大,新的成矿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目前矿山地质工作比较薄弱的环节。

(3)重视其他力量的支持。地质探矿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在地质探矿工程中,不能仅仅依靠一方面的力量,而是需要多个力量的联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地质探矿工作。首先,是政府的支持,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地质探矿工程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并适时地制定出更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其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指导下做好地质探矿工程,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4结语

地质探矿工程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对探矿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的地质探矿工程在实施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探矿方式不是很合理、探矿的选址不恰当以及安全管理方面比较薄弱等,因此,在实践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探矿工作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