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信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28 15:56:14

图书馆信息

图书馆信息例1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收集、整理并存储文献的信息集散地,它在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必须要遵守国家的各项信息政策,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更充分而合法地被使用。

一、信息政策的概念和信息政策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影响

信息政策是政府或社会集团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有关信息、信息产业、信息活动的管理与发展等各个方面的方针策略和行动准则。它是一个国家或组织为处理有关信息活动、信息产业、信息经济、信息文化诸方面的矛盾而产生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①。

信息政策是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是政府对信息活动进行指导的方针和行动规则,是推动信息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政府或社会团体制定信息政策的目的,是通过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来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规范和制约信息机构和信息行为,借以协调和保护有关各方的信息权限与利益关系。一个国家或组织如果没有一套正确而切实可行的信息政策,将阻碍信息产业的进程,影响信息事业的发展。

信息政策指导着高等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同时对信息服务也有着积极和消极两个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矛盾影响。在信息政策指导信息服务的过程中,既要看到政策的优势所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服务的优质化,进而加快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又要清楚认识到信息政策为高校图书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信息服务造成的阻碍和损害图书馆,以便加以有效措施或方法进行改进。

1.信息政策的导向作用

信息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解决人们在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是对信息资源实施宏观管理的导向指南和行为准则,是引导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以说信息政策是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它为国家、政府乃至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信息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指导方向及行为准则,保障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从而规范了馆内信息职能部门的标准化工作,促使其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2.信息政策的调节作用

信息政策的调节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调节,即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购置经费得到适度保障的情况下,为优化文献资源配置,图书馆应站在“构筑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的高度,使高校图书馆能够不断满足学校的办学发展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二是微观调节,即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配置要同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开发等问题紧密相连,把重点放在解决信息资源的多次开发利用及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等问题上,以保障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需求之间的关系龙源期刊。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政策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或精神手段来平衡各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从而调动各机构之间的积极性。

3.信息政策的干预作用

在信息环境飞速变化的今天,适当的信息政策干预是适时和必要的。一方面,信息政策干预保障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防止在信息服务活动中出现偏差。这种偏差容易出现在高校馆际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通过信息政策的干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信息资源,防止信息泄露,制止信息侵略,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

4.信息政策的规范作用

信息政策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如中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系统(CALIS)提供的联机编目,大多数都已申请成为成员馆的高校图书馆均可自由下载书目数据,但是如何把下载的书目数据转入本馆使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就涉及到数据的标准化问题。书目数据已有一个国际标准MARC格式,只要大家都遵循这个标准就不会出现数据交换的问题②。

5.信息政策的制约作用

信息政策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制约功能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制止、约束及规范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明文规定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如网络信息内容管理政策图书馆,明确规定人们在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传播时,不能传播有害信息,不能有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为发生,并且通过惩罚措施对违反政策规定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惩罚,从而制约人们的网络信息行为③。

6.信息政策的调控作用

信息政策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调控作用,主要是指主管部门运用相应政策或法规,对读者在信息活动中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解决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的信息矛盾。如信息自由与信息安全的矛盾、信息不足与信息过滥的矛盾、信息的社会公益性和个体赢利性的矛盾、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的矛盾等④。这种调节作用和控制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由此可见,信息政策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政策缺乏独立完整的体系结构,在制定具体措施时缺乏预见性,致使某些政策款项只有原则性的阐述;政策的执行监督环节薄弱;反馈渠道不够健全等。

二、图书馆信息服务政策的研究内容

广义上,图书馆信息服务政策不仅包括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如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积累及利用等,还包括与图书馆服务相关的图书馆的角色、职能、任务的定位。因此,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政策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拥有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也决定了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快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配置同信息资源共享及信息开发等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其核心问题应当是解决重要信息资源的多次开发利用以及信息资源对信息用户需求的最大满足,而这恰恰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⑤,因此,只有通过信息政策来协调各信息机构,解决信息有效保障供给问题,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才能够有效保证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促进高校信息化进程。

2.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人脑对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和传递的能力与效率,加快了信息化进程。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无法从众多的信息技术中炼选出适合实际应用的技术,对如何评估信息技术,如何认识了解信息技术的潜在力和如何制定信息技术的开发方向等问题上更显得毫无头绪图书馆,需要信息政策的引导⑥。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取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借助信息政策的调节和规范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搜集,高速度的处理,高密度的存储和远距离的传输,使信息管理从传统的手工方式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让读者能全面、快速而准确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预防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诸如信息超载、虚假信息、不健康等信息。

3.图书馆用户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各个信息机构部门都把自己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作为无形的财产加以保密,以防止外界的侵犯和维护本部门的利益。而作为高校图书馆,则更应该妥善管理好读者的个人信息及用户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记录,保护读者的隐私权。但单靠信息机构的力量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有信息政策从行政手段上加以调控和保护。

4.图书馆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

关于图书馆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比较一致,如教育中心、学习中心、情报中心、文化资料中心、研究支撑中心、信息生产和传递中心龙源期刊。当然并不是各个图书馆都具备这些职能,不同类型的图书馆的侧重点不同。只有通过政策法规规定图书馆在社会中的角色,并制定监督机制督促图书馆角色的实现,才能使图书馆充分发挥作用。

三、几点启示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制定和颁布了一定数量的图书馆事业的行政法规和文件。从1949年至1999年由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我国各系统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的条例和规章制度共有80件。特别是近几年颁布的有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规程》和2002年2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这些条例和章程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和促进作用。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几点启示如下:

1.健全适应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结构

我国对信息政策法规的研究活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科技情报体制的探讨,并逐步走上理性思维、学术论证和理论建设的道路。但是,就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等方面政策的研究还未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完善的体系结构,还存在很多尚未触及的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此,制定一个适合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结构来指导图书馆信息建设与服务是现阶段的迫切任务,才能使高校的信息机构部门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2.完善图书馆信息政策的反馈机制

完善的信息政策反馈机制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图书馆,掌握政策执行中的偏差现象,了解政策产生的效果,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现有政策。因此,建议在现有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各级机构中,明确信息政策反馈的职能,及时收集信息政策运行中的相关信息,采取自上而下的层层反馈机制,最终汇总到信息政策的主管部门,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政策在运行中的平衡状态⑦。

3.加强图书馆信息政策的保障机制

为将信息政策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实施过程中,政策失调、政策执行障碍等因素控制在最小限度和最小范围内,有必要借助一些支撑力量,这些支撑力量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信息政策良性运行的保障机制⑧。

4.加强图书馆信息立法工作

高校图书馆信息活动的实施与管理需要信息政策的阶段性和灵活性与信息法律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以保障图书馆基本职能的正常履行,进而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化的顺利发展。现阶段,我国信息政策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我们有必要将当前符合实际的一部分信息政策予以立法,以法律的强制性和规范性来保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⑨。

参考文献:

[1]柯平,高洁.信息管理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张爱优.制定图书馆文献信息政策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2).

[3]燕金武.论网络信息政策[J].图书情报工作,2004(3).

[4]马海群.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1).

[5]李景正,马海群.黑龙江省社科信息政策的思路[M].情报科学,1998(11).

[6]袁园.我国信息资源建设对信息政策的需求[J].肇庆学院学报,2008(8).

[7][9]邹石玲等.我国信息政策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10).

图书馆信息例2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是为了能够便于借阅服务。随着计算机的大范围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地加快,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读者带来巨大的方便,读者只要办理借书证之后就能够随时找到自己想看的图书。由此,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减少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显著性地提高。在现代化数据库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随着图书馆图书量的不断增加,在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的今天,图书馆服务完全冲破了围墙的约束,读者通过互联网,无论是处在什么地方,都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图书资料的查阅,促使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能够成功地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这对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图书馆由以往的传统服务形式逐渐向现代化服务方式不断转变,从而促使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对于图书馆人员的相关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能够促使工作效率需求获得显著性的提高,促使图书馆逐渐向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进而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聚集地,能够使得所有的信息获得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在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图书馆将会把更多的信息提供给广大读者。

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的重要技术性资源。随着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我国逐渐形成分层的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网络,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未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可以运用先进的管理观念对图书馆进行管理,从而促使图书馆内部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得到明显性的降低,进而使得图书馆服务效益大大提升。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开放共享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够预防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复建设问题,更注重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把开展与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作为重点。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最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的正确认识。否则,即便投入巨量资金的情况下,如果各图书馆信息系统依然只提供简单、重复性的服务,只是不断地更新内部工作方式,不能实现与外部信息系统间的互相沟通,那么即使有许多的交换资源,在这种环境下开展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必定也是以失败结束。

三、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严格遵守整体性基本原则,做到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要根据当前图书馆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这样才能够促使当前图书馆的人力、物力得到最大限度上的发挥。为此,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强化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图书馆人才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文化修养,同时更要具备丰富的图书馆知识;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时要具备现代化图书馆先进的管理能力;要具备充分的外语知识,同时要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能;要具备良好地公关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同时要具备对信息的科学处理能力。为此,图书馆人才的培养要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契机,以促使图书馆人员的专业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要不断加强图书馆人员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管理方面的技能考核,这样才能够促使图书馆管理逐渐向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向不断演变。

2.扩增图书馆服务范围,创建全新的服务模式

在经过较长时期的文献资源建设后,现代化图书馆有着非常丰富的馆藏资源,对于图书馆而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将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图书馆要从目前广大读者的需求,分层次地对馆藏资源进行开发。同时遵循广大读者的实际要求对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进行相应程度的增加,这样才能够创建出具有自身显著特色的图书馆。同时,要积极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加强与政府部门、学校团体、出版社等的密切合作,建设虚拟化的馆藏资源体系。在图书馆日益信息化的今天,过去传统的服务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目前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有效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创建全新的服务模式,才能够确保图书馆得到更好地发展。

3.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引入更多新技术

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是一定要有先进的技术,只有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才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针对。譬如:图书馆的数字化集成服务,能够将各地区的所有文献资源组成统一的整体,以此读者查阅起来非常便捷。但是,我国的一部分基层图书馆中,技术问题依然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影响要素,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处于起步阶段,与目前读者的各类需求相比简直是相差甚远。为此,唯有不断加强图书馆的信息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引入更多的新技术,这样才能够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的早日实现。

四、结束语

在现代化网络信息大环境下,图书馆信息化是信息化时展的主流趋势。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图书馆必须要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这样才能促使服务水平得到明显地提高。只有不断地完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才能够更好地供应具有特定价值和重大意义的信息资源与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图书馆信息例3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将改变其传统的服务方式丽代之以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服务模式,由于图书馆所处区域的不同、经济水平的差异,以及图书馆之间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使人们对图书馆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的社会,以及不同科技、人文和经济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及其有关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建设途径,以及策略实施等都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如何进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如何确定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如何正确实施相关战略,又如何使我国的图书馆领域广泛合作与协调,最终实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之目标,均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也是信息的重要汇聚场所。如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如何选择合适的图书馆信息化解决方案等相关问题愈来愈引人注目。

一、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图书馆信息化是一个从孕育到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20世纪70 年代,我国图书馆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到了90年代,已经较全面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科学技术对图书馆的效益和贡献达到较高水平,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图书馆已不再仅仅是保存和利用图书的场所,正在成为全社会的知识信息中心,发挥更大的作用。图书馆信息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一)促使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更新与转变

图书馆由传统的手工操作发展到自动化管理,由传统图书馆发展到现代化图书馆,尤其网络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时空限制。由此导致馆员工作观念、价值观念、服务观念、管理观念的更新与转变。这种更新与转变反过来又促进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

(二)带来图书馆业务流程的重组及组织机构的变革

图书馆信息化最明显、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工作效率的提高。馆藏内容数字化和收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来说是再造虚拟图书馆的过程,原来的组织机构在网络环境下已变得很不适应。为适应信息化对高效率的客观要求,图书馆必须进行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的变革。目前有三种形式:一是随着图书馆馆藏重心的变化,重组图书馆的业务部门。二是以自动化系统管理为中心。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对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求也越高。三是以信息服务为中心。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为用户服务始终是图书馆的中心工作。

(三)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

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都无法将其搜罗穷尽。在信息化下,人们就能通过网络把世界各地的信息提取出来,通过馆际合作,共同构建比较完整的馆藏体系,发挥各自信息资源的优势,生产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并利用网络达到共享,信息化使图书馆通过网络紧密链接起来,其实力远远超过物理意义上的单个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机的综合与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读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把现代化管理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的建设中

图书馆中现代化技术的创新会关系到图书馆的发展前途,要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是推进信息时代图书馆建设的重点内容。图书馆必须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采用功能完善的稳定的管理系统来完成图书馆的采访、编目等常规的工作,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只有建立起信息化资源的管理系统,才可以真正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以及全球化。

(二)加强馆际交流.发挥图书馆整体资源优势

传统的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方式比较简单,读者们获得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而在网络化和市场化的推动下,各行业的信息服务竞争非常激烈,图书馆的管理也面临着来自多方的挑战。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变服务的理念.促使其开发特色产品和提供特色的服务等方式来应对激烈的竞争模式。作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要确立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新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加强与外界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图书馆本身的整体资源的优势,帮助读者以最便捷的手段获取所需的信息。

总之,高校图书馆的高度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所必须的,加快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进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可以有效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更进一步引领图书馆信息产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教清.新世纪高校图书馆队伍的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0,(4):481.

[2]黄湘林,邹东伟.信息化管理图书馆发展方向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9,(4):46-48.

[3]杨月江,王纪坤.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之重要性[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4]于红霞.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1):59―61.

图书馆信息例4

信息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准确地说是对信息内容的管理,它涉及到信息的整个生命周期,确定信息需求、开展信息收集或生产、加工处理、存储检索、提供传递、使用吸收、处置等。图书馆信息管理涉及到图书馆领域的信息资源分类、整理、整合、优化、应用等方面的问题,是与图书馆日常的服务功能息息相关的,加强图书馆信息管理有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和应用,从而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更好地将信息资源与社会大众共享。

1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用已经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信息社会,一方面,社会交往的频繁,经济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的加速,促进了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广泛传播;另外一方面,信息工具的普及运用也推动着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资源。但和任何其他资源一样,信息只有经过加工转化后才能利用。图书馆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优势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执行者,加强对这种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将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图书馆信息管理便应运而生。但是,信息不等于信息资源,只有那些在现有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条件下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信息,才构成资源。而要开发、利用信息必然还需要利用图书馆其他的相关资源,如信息资产、信息储备、信息内容等,

而图书馆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施、信息设备、信息中介、信息机构等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支撑。

2图书馆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

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就面临着信息管理问题,随着不断拓展和信息量的快速增长,许多新的表达、存储和传递工具更好地实现了信息的空间传递和时间传递。图书馆长期以来对信息本身的重视逐步转移到对信息手段的关注上。只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今天我们所说的信息技术,其实有许多应该称之为信息系统或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它是实现信息管理的最主要、最普遍的工具。必须要注意的是,信息管理的目的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实现设

定的战略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只能是手段而非目的。但是,图书馆信息管理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管理,管理的基础内容是信息。在今天的信息网络环境下,管理需要的是及时、可靠、准确的信息。图书馆信息管理就是通过信息的有序流动来驾驭、控制、引导物资、能源、人员、资金等的流动,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信息管理是图书馆一切管理的战略制高点,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成效决定着其他管理的水平和成效。因为,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每项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都需要有信息和信息管理的支持,但是这些信息必须是及时、准确、可靠的,这就需要先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从另一方面看,信息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诸如收集、处理、存储、检索、传递、利用、处置等,都需要运用信息管理的原理。图书馆信息收集活动需要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他各项信息活动也都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目标不发生偏移。

3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层次

图书馆信息系统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组织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信息管理就是组织的信息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的规划、组织和控制。从管理主体的性质和范围来看,可以将图书馆信息管理划分为微观信息管理和宏观信息管理。

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馆员个体层次上的信息管理,包括个人层次的信息管理和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个人层次的信息管理,又称个人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馆员个人为了方便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对个人信息活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包括:个人信息内容、个人信息设备、个人信息资金、个人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个人网站、个人信箱、个人博客、个人记录、个人档案、个人藏书、个人图片及音频和视频等的管理。图书馆组织层次的信息管理,又称为组织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对图书馆组织信息活动所涉及的各种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与控制等活动。包括:信息内容、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设施、信息资金、信息过程、信息网站、信息机构、信息安全、信息战略、信息风险、信息政策等的管理。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是指图书馆整体层次上的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图书馆机构及其相关组织等的信息管理。整体层次的信息管理,常常是指图书馆及其相关机构,为了通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对区域信息资源从宏观战略层面上实施的计划、组织与控制。主要通过制定各种信息战略、信息规划、信息政策、信息规章来实施管理活动。

4图书馆信息管理的特征

图书馆信息的本质特性和管理对信息的需求特点决定了没有脱离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绝非是为信息而信息的,(1)它具有应用性。即要在着力解决信息管理本身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各种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2)信息管理具有综合性。它要综合运用技术、管理、信息和特定领域等方面的知识。(3)信息管理具有渗透性。它已经渗入到所有的管理学科和管理实践之中。

5结束语

从信息管理的本质看,不管它涉及的是什么,其终极的目标都是实现对信息内容的有效管控,确保人有其信息,信息有其人,实现信息为其需求者人服务。因此,从管理的角度看,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完整目标应该是:采用合适的技术,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可控的成本,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将整合的信息高效提供给图书馆的管理者和读者,服务于组织、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阳群.关于信息管理[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1,(2):5-10.

图书馆信息例5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54-01

今天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使图书馆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因此,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的现代信息服务方式产生,并根本上加快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脚步。

1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点

1.1 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服务方式

网络化发展和深入不仅改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用户在不受地理限制和环境制约,通过网络就可以迅速查找到自己的阅读资料,资源共享得到充分体现。信息方便、快捷的传递使文献传输过程中时间、地域的局限被忽略,而且提供给用户的资源是经过再次加工的、有序的、高质量的信息。从根本上推进了图书馆从传统功能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1.2 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为满足市场经济竞争对信息的需求。既要对各类需求的用户提供原始的文献信息资料,还要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增加服务项目,推出新的服务产品,如定题服务、编译服务、决策咨询服务、查新服务、专题检索等等。此外,各图书馆都很注重网站的建设,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及增加。这些网页承载的信息也是图书馆面向信息用户推出的一种重要信息产品。

1.3 服务范围的扩大

图书馆网络的建设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交流速度,从互联网查获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手段,于是越来越多的信息投入网络中交流。图书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必须从单一的、传统的服务中解放出来,明确走信息化服务方向。

1.4 精品化的服务

精品化的信息服务以信息的内在质量为保证。例如,使用户一旦进入自己的信息查询服务后,都能查找到他所需要的资料。

2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尽管图书馆信息服务在这些年有长足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普遍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非常重视,然而忽视了对用户查找信息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以及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各种服务手段。近年来在图书馆信息服务又存在求快求多的情况。建设不是针对现实的需求,而是盲目地建数据库,形成了自用数据库多,联网使用的少,共享程度低等不良现象。

基于以上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应对方法如下。

2.1 专业素质的培养

馆员本身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与利用的质量和数量。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需求,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专业化和高水平化。不断加强在职馆员的继续教育深造,切实提高馆员的素质。

2.2 管理水平的提升

培养职工对图书馆有份荣誉感和自信心,塑造优秀的管理者是图书馆开拓发展信息服务的重要保证。

2.3 以市场为向导,服务用户为目标

图书馆开发信息服务资源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把“用户满意,服务周到”作为专业修养的宗旨,以“自信、高效、奉献”为标准,确立图书馆的服务是“以用户为基础”不是“以书或资源量为基础”;并且进行信息获取方式开发。改变以收藏文献为主的服务方式。

2.4 加强合作,重视发展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以网络为基础,既要重视本馆内信息的组织和检索,也要重视网络信息的组织、开发和使用。在信息开发、使用、管理、传递服务领域,图书馆要走在社会发展的最前面,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态势

3.1 资源网络共享趋势

近可能创建大范围的共享的信息资源库,通过先进的网络和通信技术,达到各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补充作用,弥补单一馆藏资源的不足,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更好发挥信息资源的集群作用。

以因特网为支柱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及范围产生巨大的影响。用户找所需信息的方式也在改变,如果能在网络上轻松的获取信息,而不依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说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或内容已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对信息服务中的资源的进行有效的整合及网络共享化。形成既有传统印刷型资源,又有经过数字化处理的电子资源;既有采集的多媒体文献资源数据库,又有通过网上数字资源的收集整理来信息链接的综合信息服务型图书馆。

3.2 个性化趋势

信息服务网络共享化,使得信息更新周期变得很短暂,信息容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也造成信息领域出现信息“沉淀”的说法,也就是说很多有用的信息并不容易查找到,大量的“无效信息”、“垃圾信息”浮动于表面。正如奈斯比特所说:“大量但无序的信息,不但不是资源而是灾难”。所以我们图书馆必须在用户需要的时候,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平台,以便准确快捷地获得最佳信息。

高校图书馆可以向着地区性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建设,馆藏特色显得非常重要。图书馆只有在某学科领域或某个专题方向,或数量、类型上达到一定规模。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和情报价值,才能在市场化中革新中赢得得读者,也才能在综合的文献资源建设中发挥长处、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其他图书馆的共享资源造成浪费的同时,使自己有读者信赖的一面。

3.3 市场化趋势

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会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交流,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逐渐没办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从而导致读者从面向图书馆的信息需求转向社会的其他的信息服务。并且信息服务目前已趋网络化和国际化,虽然某些高校图书馆也开展的网络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为广大师生开放的数字图书馆,但目前一般只是局限于学校内,大多数并没有面向社会。其中数字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在主页上用超级链接方式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帮助读者在其指引下到特定的网址快速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

3.4 主动寻求合作机会

主动地为企业单位提供某领域的专业信息,可利用企业资助主动参与市场,面向社会上专有领域开展信息服务。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规律对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准确可靠、对口、最优的信息服务,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信息领航人。

4结语

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业扮演一个重要组成角色,其地位举足轻重。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潜力,积极进取,主动开发出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新领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而步入可持续化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图书馆信息例6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开始悄无声息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而如今在图书馆信息的管理方面,也逐步向信息化、自动化的方向迈进。但是由于图书馆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导致改革非常困难重重。虽然现在科技发展很快,但是信息的管理模式依然没有办法前进,使得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工作依然处于困难的状态。那么怎么样才能改变这样的现状,将科技更好的运用到现代图书馆的信息管理中。这是目前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而在现今社会,世界上大部分的图书馆目前都处于由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向新时期的信息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随着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化,在如今这个信息异常丰富的情况下,提高信息的管理水平,研究当前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和变化,针对性的更改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信息管理改革亟需去做的一些事情。做好这些事,使得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模式更加准确快捷。

 

二、图书信息管理所遇到的问题

 

(一)目标不稳定

 

无论什么行业,在变革转型期间面临的都是一项又一项的挑战。图书馆信息管理也是如此。对于用户来说,用户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新的信息管理方式会出现不理解以及不愿意接受等问题。而对于图书馆自身来说,新的改革会使得图书馆内部有一段的适应时间,并且图书馆的信息重新管理需要很高的一笔资金,因此会产生信息管理改革不充分,投入建设不足。这将导致信息管理的目标不稳定,为信息管理改革带来困难。

 

(二)信息管理体系不健全

 

图书馆想要运行的有条不紊,必须要有一个好的信息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仅会导致图书馆的发展失衡,而且会导致图书馆面对用户的信息管理紊乱。

 

(三)图书馆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有待提高

 

新时期的图书馆信息管理体系都是以计算机为载体而发展的,但是由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习惯了传统的信息管理方法,如果不会使用计算机,那么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信息管理体系的变革。

 

三、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需要掌握自己所教专业的一些新的知识,包括本专业的发展现状、本专业知识是否有改变的地方,特别对于那些所教专业随着时间变化改动大的教师,例如法律系的教师,他们对于知识的更新要求越来越大。因此他们需要利用更加快捷,准确的方式获得最新的资讯。因此,传统的图书馆信息管理已经不能够满足于教师的需求了,他们需要更加先进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获取资源和信息。所以,新时期的图书馆面向教师的信息管理改革应该是更新信息的速度以及信息的储存容量。

 

目前,学生是图书馆最大的用户,而大学生在其中又占主导作用。大学生的信息需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是目前大学生经常通过登录图书馆的网上信息服务平台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看出,图书馆的信息管理科学化迫在眉睫。

 

四、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改革策略

 

由于传统的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图书馆的信息管理需要改革。图书馆应从其资源的建设与开发、服务和技术的优化等等方面来改革,从而来应对信息管理改革中的困难,使得新时期的信息管理模式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扩充资源

 

图书馆所要做的最基本的一件事情就是扩充自己的藏书量,以此来不断地完善馆内的信息资料,拓宽馆内的信息资源。我们需要通过专业的手段使得购买的书本数字化,让那些在网络平台中寻找书籍的用户也同样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使得所购置的书本发挥它最高的价值。同时,图书馆也要有计划地购买电子图书,增强图书馆的大数据的建设,使得网上图书馆与网下图书馆同时进行,增强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优势。扩大馆内资源,同时也要更新旧的资料文献,保证资源的时效性。对于网上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要及时更新,使得资源更加的有用,能够让用户获得最准确的信息,并且可以为他们所用。

 

(二)优化技术服务

 

对于一个图书馆的网站来说,它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得图书馆的资源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被用户获取。而对于一个网站来说,一个好的主页也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资源的指南。因此网上图书馆应该加强自己的主页建设,以方便用户为目标,减少用户在访问中的技术障碍,解决用户找资料难的问题。图书馆应该加强对于用户的宣传和教育,帮助用户提高查找资料的能力,尽量减少用户因为技术问题而无法查阅资料的问题出现,帮助用户更加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

 

(三)增加服务方式

 

1.开展多样化服务

 

首先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既然在信息的使用中存在图书馆与用户这两个主体,因此,就必须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比如,图书馆在购置资料文献时征询广大用户的意见,争取做到所购书籍都能够为用户所用,这样既方便了大家又节省了资源。图书馆还可以在自己的网站平台上最新更新的资料文献的情况,争取让用户第一时间了解到图书馆的发展,

 

其次是开展导航服务。有些用户在选择资料文献时,不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这样既浪费用户时间,也浪费了那些文献资源。而导航服务就为此解决了困难。图书馆工作人员帮助用户找寻适合自己的资料,为用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节省时间,节约资源。

 

再次是开展个性化服务。使用目前的技术,为客户提供一个与图书馆互动的平台,增强用户对于图书馆活动的参与性。并且提供咨询服务,为用户解难答疑。

 

2.开展精细化服务

 

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批能够充分掌握现代化信息与现代化技术的团队,为图书馆的精细化服务提供保障。这支团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将图书馆的藏书分类,为用户快速的、精确的获取信息提供保障,帮助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最需要的资料。

 

五、图书馆信息管理改革的意义与评价

 

图书馆的信息管理改革要坚持真实,适用的原则。信息管理的变革主要是为了帮助广大的用户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因此,图书馆在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坚持求真,把握到网络资源的精髓,使得图书馆的资源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用户。

 

通过对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改革,使得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准确的、最适合自己的文献和信息,并且可以为其所用,使得用户能够在小投入的基础上实现大回报。这样的改革,可以使得日后的网上图书馆资源越来越丰富,图书馆再也不仅仅是人们传统概念之中的藏书阁,它变成了信息交流的转换地,越来越多人可以从中受益。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的改革中,要注意与用户的交流和互动,了解用户的需求,使得每一本书,每一份资料都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减少出现因为盲目购书而导致的资源浪费。

 

六、结语

 

图书馆信息例7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6月9日

知识的有效传播是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目前,高校图书馆都普遍注重如何收集、存储知识信息,而对如何有效地传播和利用知识信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数字信息时代,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获取有效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在培养高职人才方面,采用新型更有效的方法主动传播知识信息,培养学生不但具有专业高技能,还要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

一、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特征

(一)因特网交流平台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空间。传统图书馆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只能为一定空间内的读者服务,读者也主要利用就近的图书馆。因特网交流平台的出现,打破了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性,使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商众多,如何能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图书馆服务上来,优质图书馆将起到引导效应,因为优质会吸引最大限度的消费力和需求量,还会引导甚至创造需求和消费。

(二)网络信息杂、乱、滥使用户迫切需要名牌图书馆的优质服务。因特网上充斥着大量信息,由于各种信息混杂,人们在查找所需信息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加上对信息资源组织机构不熟悉,结果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找到急需的资料。网络信息的泛滥使用户迫切需要有人能做自己的信息助手,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应占领这块阵地,通过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法

(一)新时期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美国图书馆学会认为,所谓信息素质,“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信息素质就是人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一种基本技巧。信息素质既是一种能力素质,又是一种基础素质,它是适应新时期图书馆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图书馆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素质由信息道德素质、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构成,信息意识是先导,能力是核心,道德是保证,三者结成有机的整体。信息道德素质是人们在整个信息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要求馆员在收集、选择、下载和使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国际、国家的各种信息系统的信息传播和信息使用的有关法律和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法的、黄色的、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有害信息垃圾;信息意识素质是指人们在信息活动中的敏锐心理反应,包括对信息正确的认识和对信息需要的准确度的把握。当今时代称为信息爆炸的社会,要在如此巨大的信息中选择和利用有用的信息,要求高校图书馆员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否则将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使用时效;信息能力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取、分析、利用信息的潜在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应用能力及其评价、鉴定能力和较娴熟的应用信息处理图书馆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图书馆员对网络信息应有识别能力,有选择地筛选、加工适用于读者的信息,成为读者使用信息资源的导航员。

(二)进行读者调查。为优化资源配置,了解读者心理,图书馆经常会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成立读书协会,组织会员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并汇总调查信息,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使图书馆顺利完成调查任务,获得大量的读者需求信息和读者反馈意见,为图书馆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标准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在进行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数字资源库的过程中,应借鉴发达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教训,尽早制定统一的适合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规范及法规;尽量使用国际标准,对那些不是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的资源库,也必须考虑数字项的充分描述,并要有灵活的接口,以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同时在进行资源库的加工过程中要考虑对版权问题的处理,以做到充分的尊重知识﹑尊重智慧,使我国数字图书馆在建设伊始,便遵循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发展道路。

(四)各类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以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为基础,否则要实现数字图书馆就是一句空话。各类型图书馆应针对本馆实际情况,将本馆馆藏资源数据化,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资源库。数字资源库中包括中文数字资源群、引进国外的专题数据等。

(五)构建和谐管理文化。构建和谐管理文化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当作管理的核心对象,重视人的本体价值以及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尊重人、信任人、善用人的和谐氛围。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的“人”,既包括图书馆员,也包括读者。因此,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既要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又要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管理意识。“以读者为中心”,就是要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观念,把方便读者、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馆员为本”,就是要树立创新服务的观念,尊重、爱护馆员,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积极开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努力克服不和谐的因素,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实现书香人和的和谐发展。

图书馆信息例8

【分类号】G251.6

1时代背景

靠天吃饭的农业经济早已远去,随着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交叉占据市场主体的姿态随着产品过度炒作和金融泡沫开始走向疲软,目前的经济状态被称作“体验经济”。这一名称成名于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前三个经济阶段共有的产业特性到第四阶段转变为追求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

体验经济的主流形式是要以个性化服务满足需求市场,进而以最符合市场体验的产品触及人们的感官和心理,实现市场和品牌忠诚度的确立。信息时代,人们接触信息的途径多、成本低,基本雷同的产品信息已经无法打动他们,人们希望接触到最真实的产品,了解甚至渗入到产品的制作流程中(可口可乐汽水瓶定制就是一个例子)。要凸显自身价值,就必须抓住市场的这一需求变化。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历经了工业经济、服务经济时代接近三个世纪的变迁,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只有发扬自身特色,挖掘独特优势,才能立足于众多竞争者之间。

2图书馆变革

2.1竞争者

图书馆的始建极具公益性质即实现信息与知识的保留和普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原先对读者的社会责任逐渐演变成图书馆对读者用户提供的一种可选择。这源于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张,也即图书馆的竞争形态的涉入。伴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发展,读者可以在万维网和现实空间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信息利用方式,图书馆作为其中一个信息与知识的服务空间,必须了解自己的定位,准确把握读者的喜好,才能更好的实现其价值。这就是在市场环境下传统图书馆的定位。

现代图书馆从读者群体上讲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从存在形态上分传统意义图书馆(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以上两种分类中图书馆基本价值是统一的:保存和传递文献信息,保证读者自由、平等地利用信息和知识。即图书馆的价值体现就是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多少年来,以提供廉价阅读环境为主旨的图书馆与读者这个词息息相关。而今,读者除了图书馆,还能在其他地方获得同类的服务,长期占领阅读市场的图书馆不再一家独大,各种竞争者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入市场。

首先是计算机中心和网络中心,这一类竞争者由于存在图书馆内,对读者分流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分散了投给图书馆的建设资金。

其次是信息娱乐业(网络传媒)、网上书店、信息服务商、搜索引擎等盈利性机构,它们是伴随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成长起来的,信奉信息和知识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控制、管理,转化为企业资本,并作为商品进行市场赢利。无论是从用户群体还是价值观上,他们都是传统图书馆的一大竞争者。比起远在某处的图书馆,读者更愿意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或者比起阅读时想象,他们更偏好于电子图书绚丽的交互。

再次,书刊出版发行商、数据库服务商、系统服务商共同构成了图书馆的上游行业,也对图书馆的生存提供了挑战。当前信息服务行业普遍呈现出两个特征: 一是文献量激增、信息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其中数字资源的涨幅更大,这相应增加了图书馆的运营成本和竞争负担;二是书刊出版发行商、数据库服务商和系统服务商已逐渐形成将文献的收藏、检索、传递等全面信息服务包揽,并直接提供给最终用户的发展趋势。图书馆依靠资源、地理、行政地位、技术与系统复杂性等特性建立的竞争优势随之弱化。

上述三类竞争者的渐入,引起了传统图书馆用户阅读习惯的改变。当图书收藏、制作、检索、宣传一条龙服务与互联网这个已基本普及的信息渠道结合,用户去图书馆注册,每次去图书馆借还书,这些过程就显得冗余。因此资源丰富、廉价等不能再是图书馆的标语,图书馆要继续创造存在的理由,就必须在目前多元化的市场中为读者提供令其难忘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2.2措施

(1)利用图书馆公益性特质,发挥管理资源优势

公益性是从图书馆诞生就具有的独特性质,要充分利用这一点。现阶段虽然有关其公益性的争论仍然存在,但对于经济环境下图书馆有效运作的讨论与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市场环境遵循优胜劣汰规则,竞争与资源配置的最终决定者是读者。而图书馆因其特有的公益性质,虽在很大程度上受读者偏好影响,其资源配置的最终决定者是管理者,弱势的图书馆甚至可以得到管理者的扶持和指导,基于社会服务的不同地域间的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各文化行业间的合作也更加便捷。因此,充分利用管理资源,实现自我特色宣传是图书馆在竞争环境中需要发挥的优势之一。

(2)构建主题性数字资源库。

数字化图书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存储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形成的一种跨区域、国家的信息系统,以数字化的方式将信息知识等资源都存储在一个拥有海量存储力的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这些信息资源传递给位于不同地域的各个用户,从而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谷歌数字图书馆和欧洲数字图书馆正是以地域无局限和海量资源共享为噱头。传统图书馆在转型中也应逐渐形成自己的馆内网络,以自有馆藏特色为主题,继续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除了最基本的读者注册、图书在馆和借出信息、图书信息查询等功能,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以下功能:①创建类似于豆瓣阅读中关于某一主题的书单,这个书单涵盖这个主题从入门到精通的一些经典书籍,这样减少了读者寻找书籍的时间。②借助于推荐算法实现图书推荐系统,可以在读者借某本书籍时,给出与这本书相关联的的书籍,给读者更多的选择。③设定书籍评分,读者读完某本书籍之后,可给这本书打分以及评论,收集这些数据以供后来的读者参考。④可以依靠RFID等技术实现智能借还书籍,不必在借还中心排队等候,携书籍直接走出借还装置即可完成借还书籍。⑤可以建立信息推送系统,凭借读者注册的手机或者邮箱信息,适时推送借书时间、所借书籍名称以及还书日期等关键信息,甚至馆内新入书籍也可以推送给读者,实现传统图书馆与图书馆信息的结合。

以上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其最终目的是让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增值。国外一些图书馆已经开始提供拥有个人主页的“我的图书馆”服务、“一站式”服务、实时解答服务、首问负责制等。个性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图书馆更多地关注读者的需求,提高针对性的服务。许多研究型图书馆也开始探索由基于资源的信息服务转变至为教学科研所服务的信息与知识服务。这种服务方向的改变体现在服务内容与馆藏资源两个方面。国外高校的一些学科图书馆内没有图书、期刊或者工具书,只有学科馆员、计算机、群组工作的讨论室和针对个人服务的咨询座位,图书馆员主要进行培训、咨询、帮助读者群组分析和检索信息,也负责组织专题性质的“数字图书馆”,学生可以在馆内进行交互式学习和研究。

(3) 优化环境,凸显馆舍优势。

国外高校图书馆相关人士认为:当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接触信息时,信息和知R就不再是你走进图书馆的主要原因。即当服务内容一致时,引导选择的将是服务态度和环境。

对于世界上拥有移动通讯设备最多的中国人,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的搜索引擎,也可以通过阅读APP,非常便捷。但就像备考的学生总惦记着提前在图书馆占位,许多人也会在需要安静地撰写论文或者进行某些研究时选择图书馆。也可以说,目前图书馆存在的价值是为读者创造一种交互空间、主题服务、信息技术三者融合的体验,使读者接触多种媒介和技术,帮助读者创造、结合、提炼和分享知识,而不仅仅是寻找信息与知识。

不同地域的图书馆在建筑形体与风格、空间布局与陈设方面虽具有自己特色,但其建设和维护从始至终还将是围绕着储藏和阅览图书这个主要特性的,这一点是居家环境和工作环境所不能比拟的。

传统图书馆的环境理念比较简单:安静、方便。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每日奔走在家庭和单位之间,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使人们疲惫不堪。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个位于家庭以及单位的第三场所。这里安静平和且环境优雅,这里有真实的书籍――而不是现代社会碎片时间所阅读的琐碎信息,这里也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读书爱好者,可以缓解现代生活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目前,国内许多图书馆也将这个特性充分延伸,甚至在馆内开辟空间,放置舒适的沙发和圆桌,提供咖啡等饮料。相对独立而又能够开放交流的空间环境会适当延长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时间,增加图书馆的服务次数,图书馆价值也得以展现。

结语

在时代的更迭中,图书馆即要守住已有的优势,又需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抓住体验经济中市场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乘风破浪。

参考资料:

1岳占仁.体验经济的未来

图书馆信息例9

中图分类号:C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264-02

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根本乃是信息化,以数据流为主线是图书馆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新的管理必须随着这一特点调整机构、组织设备、安排人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效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已由单项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进入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的实用阶段,发展到90年代网络化阶段。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已完成了图书馆局域网、校园网、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联接。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成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北大学等十所大学都已作为国际互联网和国家教育科研网的节点,提供网上服务。高校图书馆网络可与校园网联通,实现图书馆师生提供快信息的服务,也是图书馆冲出校园网与国家网,乃至国际网的桥梁。早在1994年11月30日,“中国教育科研信息网”(CERNET)示范工程已由国家教委正式批复立项实施,而高校图书情报机构信息网络系统作为C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责无旁贷地要通过校园网进入CERNET,建立一个实用的全国高校情报信息检索、资源共享和联机工作网络系统,将会最大程度满足读者广泛的、动态的信息需求。

一、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处理)等高科技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技术扩散过程[1]。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同时引起整个产业结构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和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迈进。

图书馆利用网络化开展信息服务的方式有:(1)将本馆馆况、服务项目、馆藏书目上网,供网上用户查阅。(2)利用馆藏信息资源结合网上信息资源开发出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文摘索引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3)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为用户提供远程服务,将大大提高文献利用率和馆藏文献拥有量,真正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2]。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一)信息创新管理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是图书馆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传播、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高校图书馆信息创新管理就是对信息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它包括信息的理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管理三个方面。高校图书馆应抓住信息经济这一难得机遇,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的发展战略、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以及虚拟图书馆的建设、电子时代的信息产权保护、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等问题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与信息创新。

(二)信息组织与传播管理

高校图书馆信息组织管理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来支持和加强信息化管理活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1)不断加强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化和非信息化的)建设和深度开发;(2)综合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保障网络信息安全运行和信息产权保护,严禁网络犯罪和荒诞、、谬误、反动信息在网上传播。

(三)信息应用管理。

高校图书馆信息组织、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信息的应用。为此,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应开展基于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服务,包括:(1)为高校各教学部门建立虚拟图书馆;(2)为师生开展多样化、深层次、全方位服务;(3)建立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信息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技术模式和发展方向。今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必须从建设富有专业特色的、能够在高速信息网络上运行的中外文电子期刊和图书数据库开始,努力将现有的大量非电子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地转换成电子信息,集成在电子图书馆中。

(四)人力资源信息化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实现图书馆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创造一种催人奋进的学习氛围,进行内在的信息累积,进而实现信息创新之目的[3]。因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现代化的人才,特别需要具有广、博、精、专知识的技术人才。我们认为应把握以下三点:(1)充分重视馆员需求的多样性与变化性。多样性表现在馆员具体需求的内容多种多样,程度强弱不同。变化性表现在馆员的需求呈阶梯状,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求。(2)运用权变管理方式加强对不同馆员的管理。即对一部分人采用严格的硬性管理方式,依据规章、流程进行较严格的监督、控制,明确工作的数量与质量要求;对另一部分人则采用较宽松的软性管理方式,让他们参与决策、协商,承担更多工作,以便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得以实现。(3)做好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完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重心是在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充分发挥教育与情报职能。因此,必须根据学校的性质、办学方向和学科建设走向,确定馆藏定位,建立多学科、多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信息资源的管理,防范对信息资源的非法操作,实际上涉及对网上著作权的法律保护问题。图书馆图书管理信息化后的版权保护主要依赖于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通过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盗版使版权得以最大的保护。

(二)依托管理信息化构建特色服务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网络信息资源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应强调在搞好一般读者的常规服务的前提下,深挖自己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提供超出常规服务的服务。特色是信息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就会失去生存价值。高校图书馆应搞好自己的特色馆藏建设,选好特色馆藏文献,做成全文数据库,并尽快上网,使各高校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信息服务可以开展网上读者论坛,讲座,网络资源的收集与服务,讲稿、课件收集与服务,科研课题、科研数据资料与科研成果数据库服务,特色馆藏资料的数字化,地方文化的开发与收集、计算机使用咨询与软件下载等。

(三)积极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提供深层次服务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时代的参考咨询服务,要借助于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信息化下的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不仅包括传统参考咨询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借助网络环境传递数字信息。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和咨询馆员还可通过登陆服务器进入实时咨询系统,模拟面对面咨询的情景进行咨询问答,高校图书馆信息参考服务咨询重点应向高层次改进。

(四)促成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必须在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安排上,考虑到学科的多样性,学历的多样性,职称的多样性,并要注意既有专业知识又能研究、开发和应用图书馆现代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以先进人力资源为依托,要敢于并且重视信息化人才这种软资源的引进。长期制定切实有效的在职培训计划,对图书馆员适时的进行现代化管理培训和业务学习,鼓励其跨学科接受教育;领导阶层要以人为本,力争留住业务骨干,制定能够激发馆员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4]。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

作者简介:刘绍岚(1965― ),女,湖南衡阳人,本科学历,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图书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清凤,王自明.浅论高校医学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J].中国医学工程,2006,(6).

图书馆信息例10

一、虚拟图书馆的概念

虚拟图书馆是更具特定的目标,选定信息资源的学科领域,对有关的网站网页进行搜集和整理,加以鉴定核实,并对核实后的网址进行合理组织,为有关网址进行特征描述,编制或采用一定的软件以供信息存储与检索,并实现对网页网站的链接,对数据的不断维护与更新,包括对原有网址的定期核实和新网址的纳入,使之能够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的信息集合。虚拟图书馆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专业性的搜索引擎,一般是采用人工著录的方法。它将互联网上某一特定领域中的网页收集起来,作为一次文献,然后对其进行标引和著录,著录的结果形成以款目的形式构成的中央数据库,在中央数据库的基础上抽取有关著录项目形成相应的倒排挡。用户检索时,输入检索式,在相应的倒排档中进行匹配,根据匹配后的结果调出中央数据库中相关款目,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给出相应网页的URL,供用户进一步浏览一次文献。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把虚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下述三点:其一是虚拟图书馆都是专题性的,没有综合性的虚拟图书馆。其二是虚拟图书馆要对链接进行鉴定核实,不产生死链。其三是虚拟图书馆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编排等合理组织。虚拟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两点:信息搜集和信息组织,即一次文献的收集和二次文献的组织。

二、虚拟图书馆的信息搜集

虚拟图书馆的信息搜集有选定专题和搜集网站网页两个步骤。

1.拟图书馆的选题

从选题依据角度来讲,虚拟图书馆选题的基本依据是用户的需求与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现状相结合,用户需求是推动虚拟图书馆建设的原动力。纵观因特网上存在的虚拟图书馆,每一个都是用户需求驱动的直接结果。另外,因特网上所选专题信息资源的多寡构成了虚拟图书馆选题的另一个依据。如果信息资源过少,就失去了建立所选专题的虚拟图书馆的必要性。从选题内容角度来讲,虚拟图书馆都是以学科专业或专题作为选题对象的。与其他网络二次信息系统(如搜索引擎)相比,虚拟图书馆的选题内容都比较狭窄。例如,目前清华大学虚拟图书馆现有的选题有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模式识别、机器人等。又如,目前WWW虚拟图书馆中具有代表性的选题有AIDS(爱滋病)、Distance Education(远程教育)等。从选题来源来讲,虚拟图书馆的选题来源一般有两种:其一是单位机构的信息资料中心(图书馆、资料室等)选题,这在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中比较普遍。许多大学图书馆选择本校的重点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以及重大课题项目建立虚拟图书馆,以满足有关用户的信息需求。其二是专家学者个人选题,以此来构建虚拟图书馆,上传到因特网上的WEB服务器,供广大网络用户使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参与维护。例如,WWW虚拟图书馆中的许多专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2.搜集网站、网页

(1)搜集方式

目前虚拟图书馆常用的搜集方式有以下两种:手工搜集:对于数量巨大、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资源,手工搜集看似大海捞针,但在自动搜集走向智能化之前,手工搜集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事实上,目录型检索工具如Yahoo的信息归类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少数公司,如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的OCLC的Net first完全是依靠专业人员来分编和标引网络信息。自动搜集:自动搜集就是指被称为机器人(ROBORT)、蜘蛛(SPIDER)等的计算机程序定期或不定期拷贝所访问的互联网主机,绝大多数是万维网的服务器的部份或是全部内容然后由提供检索服务的公司或单位对之标引和组织,虚拟图书馆要根据本学科、本专题的特点编制适合于本学科专业信息收集的自动搜集软件。具备自动搜集功能是一个优秀的虚拟图书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否则就难以对互联网上的日益增长的信息进行追踪。

(2)虚拟图书馆搜集的内容

虚拟图书馆中的网页网站收集与其他网络二次信息系统相比,虚拟图书馆所收录的网页网站都具有学科专业及专题性的特点。从内容上讲,虽然不同的虚拟图书馆收录的网页网站存在着较大差异,但除了与所选学科专业专题相关的特殊问题的信息资源外,笔者认为,一个虚拟图书馆,无论是什么专题,如果有网络信息资源保障的话,都应该收录下述类型的网页网站。网络图书是因特网上一种常见的信息资源,它具有出版发行周期短、“修订”及时、内容相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等特点。网络图书的来源有三种:现有图书数字化后上网、原有的封装型电子图书(如软盘图书、CD-ROM图书等)上网和直接在网上出版发行的图书。网络期刊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传统期刊的网络版,其二是纯网络型期刊。前者大多为商业性的,而后者目前基本是免费的。另外,因特网中目前已出现了许多电子预印本系统,如较有影响的e_PrintarXiv电子预印本文献库。网络期刊及其预印本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刊载的多是一些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因而成为虚拟图书馆重点收录的对象。因特网上的学术会议信息有会议通知(包括征文通知)和会议论文集两种。学术会议通知的生命周期很短,一旦过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及时从虚拟图书馆中删除。会议论文的学术性较强,内容新颖,往往反映了某一学术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状态,利用价值较高。组织机构包括从事虚拟图书馆所选领域的研究机构、实验室、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学会、协会等)及产品的推广机构等。实际上每一个学科领域或专题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绝大多数领域或专题都有相应的教育机构和学术团体。这些组织机构在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以及其他日常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原始信息。通过访问它们的网站,可以得到大量的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及教育教学信息等。

主要人物的网页网站或个人主页,一般记载了联系方式、主要的出版著作和论文、主要的研究领域、研究经历和在研项目及进展情况等,利用价值也较高。因特网上的一些交流方式往往针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在网上进行讨论,其中包括了许多与科技有关的话题,这些讨论的议题经常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热点或疑难问题。这些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有BBS、Usenet/Newsgroups、Listerv/Mailing list等。有关软件、专利和标准的网页网站,它们是涉及到自然科学专题尤其是工程技术专题的虚拟图书馆的主要收录对象。随着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因特网上的政府信息日益增多,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信息资源。目前,因特网的政府信息大致包括介绍政府部门的职能、人员、机构、政策、法规、成果以及出版物信息等。近年来,因特网上出现了众多学术价值甚高的数据库,其中有的是综合性的,有的是学科专业性的,还有的是专题性的。免费数据库资源是虚拟图书馆的重点收录对象,但对于商业化的数据库,目前公益性的虚拟图书馆只能调出页面,无法调出其全文。

三、虚拟图书馆的组织方式

虚拟图书馆通常采用主题树和数据库这两种方式来组织信息。

1.主题树方式

所谓主题树方式,就是将虚拟图书馆所选定学科领域的所有已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地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网页链接),进而通过信息线索找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屏蔽了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对于用户而言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基于树形浏览方式的浏览界面;信息检索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逐次查看,因而对用户而言,目的性强。其缺点在于:体系的结构不能过于复杂,每一类目录下细分的主体不宜过多。因而,这种组织方式对于小型的虚拟图书馆而言,由于体系结构简单,类目的专指度较高,检准率也高。但如果虚拟图书馆学科主题范围较宽,相应的分类体系就较复杂,为了方便显示和使用,就要牺牲类目的专指度,导致检准率下降。

转贴于  2.数据库方式

即将虚拟图书馆所包含的这一学科或领域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并提供一些检索入口,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进而通过信息线索直接链接到相应的网页。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关键词标引,从而形成关键词倒排档。这种组织方式通过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和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数据操作的灵活性,因而成为应用广泛的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它对用户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用户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包括关键词及其组配方法的选择,等等。实际上,虚拟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往往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既有主题树,为用户提供分类检索,又有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主题检索。对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分类、标引、注解,针对特定的用户群体建立Internet网上的虚拟图书馆是目前开发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单纯使用主题树方式组织信息,那么就形成了专业学术导航这样一种组织结果,其组织的手段和形成的结果都包含在虚拟图书馆内涵中,笔者认为,专业学术导航是虚拟图书馆的一个子集,是虚拟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中间产品,故在此不多加赘述。

四、虚拟图书馆的组织过程

1.网页、网站的著录

从功能结构上讲,虚拟图书馆相当于传统检索工具中的一部主题索引,而每一网站网页在虚拟图书馆中则相当于主题索引中的一个款目。对网页网站的著录事项是决定其信息含量、引得深度和检索途径的基础。虚拟图书馆中网页网站的著录事项主要有:(1)网页网站的标题。这是每一个虚拟图书馆中必备的著录事项,也是用户选择浏览网页网站的主要判断依据。(2)网址。这是用户浏览原始网页网站的链接入口。目前有的虚拟图书馆在显示用户的检索结果时,网址作为一个字段加以显示,但大多数都将网址隐含在网页网站的标题字段内容之中,作为该项内容的超链指针(如WWW虚拟图书馆中所有的专题都采用这种方式)。采用第一种显示方式时,对于由于镜像等原因导致相同网页网站产生多于一个网址的,可以方便地将这些网址都记录和显示,各网址间用一定的分隔符隔开。同时,对于产生死链的链接,用户还可选择其他链接来调出原始的网页网站。若采用第二种显示方式,对于上述情况系统管理员只能人为地选择其中一个网址作为用户的链接入口。地址可用文字型地址,也可用数字型地址。(3)内容简介。该著录事项为用户提供了虚拟图书馆中所收录的网页网站的内容概要,也是用户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出原始网页网站进行详细浏览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几乎所有虚拟图书馆对收录的大多数网页网站都有该著录项目。内容简介除指明其覆盖面外,还应指明其收录材料的起始时间、更新周期及有无检索手段等。(4)关键词。这是虚拟图书馆实现词汇控制的方法,也是向用户提供关键词检索的前提,应该提倡人工关键词标引。目前因特网上的虚拟图书馆对信息组织有些比较简单,仅提供分类浏览功能。但也有不少虚拟图书馆提供关键词的词汇控制功能,如WWW虚拟图书馆的Anthropology(人类学)专题。(5)国别及站点的类型。这个著录事项应视虚拟图书馆的学科专题性质而选择,它是提供虚拟图书馆中所收录网页网站来自的国家以及站点类型检索途径的基础。目前在虚拟图书馆实践中,已有不少选择了该著录事项,并提供了相应的检索途径,如WWW虚拟图书馆中Agriculture(农业)专题中的Database类。(6)分类号。它是虚拟图书馆提供分类检索途径的前提。在进行分类之前,需要编制一个专用的分类表,不同专题的虚拟图书馆所编制的专用分类表有所不同。目前在虚拟图书馆实践中,有些编制的分类表比较简单,如清华大学虚拟图书馆的几乎所有专题的分类表都设置有组织机构、研究人员、电子出版物、软件、电子通告、特殊问题、其它地址等类目,并且只有这些一级类目,没有设置二级类目。有些虚拟图书馆的分类表比较复杂,如WWW虚拟图书馆中Chemistry(化学)专题的一级类目就有11个,每一个一级类目都设置有二级类目。还有些虚拟图书馆设置了三级类目。至于分类方法,目前所有的虚拟图书馆都采用人工分类。

2.网页、网站的序化

著录后的信息进入中央数据库,由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转换、排序,以适应检索软件的需要。

五、虚拟图书馆的实化

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人们对网络检索效率的提高而产生的,它可以只为一个团体服务,也可以提供给广大网络用户。为了提高网络效率、适应网络信息不稳定的和保留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将加工过的信息保留在本地服务器上,从而使虚拟图书馆实化,形成本地电子资源。我们在加工网络信息时,必然要将网页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加工后,由程序自动保存,不会增加网络负担。尤其是通过自动搜集方式,可以将有关网页内容全部下载到本地。一些国外站点,通过因特网连接时速度较慢,降低了获得信息的效率,如果将这些有关网络资源由本地服务器提供,尤其是在本地局域网中,传输效率的提高是巨大的。同时,一些不稳定的网页的信息得以保留下来,部分消除了网站地址更迭变动频繁、信息链接不稳定、信息保存时间短的缺憾。

由于要将大量的网页保存在本地,对本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存储介质价格逐渐下降的今天,应该不是问题。据第三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调查报告显示每个网页平均字节数为19.43KB,100G的IDE硬盘可以存储500万网页,而其价格为300元人民币左右。所以,虚拟图书馆的实化是可行的且有必要的。

图书馆信息例11

一、虚拟图书馆的概念

虚拟图书馆是更具特定的目标,选定信息资源的学科领域,对有关的网站网页进行搜集和整理,加以鉴定核实,并对核实后的网址进行合理组织,为有关网址进行特征描述,编制或采用一定的软件以供信息存储与检索,并实现对网页网站的链接,对数据的不断维护与更新,包括对原有网址的定期核实和新网址的纳入,使之能够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的信息集合。虚拟图书馆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专业性的搜索引擎,一般是采用人工著录的方法。它将互联网上某一特定领域中的网页收集起来,作为一次文献,然后对其进行标引和著录,著录的结果形成以款目的形式构成的中央数据库,在中央数据库的基础上抽取有关著录项目形成相应的倒排挡。用户检索时,输入检索式,在相应的倒排档中进行匹配,根据匹配后的结果调出中央数据库中相关款目,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给出相应网页的URL,供用户进一步浏览一次文献。在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把虚拟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概括为下述三点:其一是虚拟图书馆都是专题性的,没有综合性的虚拟图书馆。其二是虚拟图书馆要对链接进行鉴定核实,不产生死链。其三是虚拟图书馆要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编排等合理组织。虚拟图书馆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两点:信息搜集和信息组织,即一次文献的收集和二次文献的组织。

二、虚拟图书馆的信息搜集

虚拟图书馆的信息搜集有选定专题和搜集网站网页两个步骤。

1.拟图书馆的选题

从选题依据角度来讲,虚拟图书馆选题的基本依据是用户的需求与因特网上信息资源的现状相结合,用户需求是推动虚拟图书馆建设的原动力。纵观因特网上存在的虚拟图书馆,每一个都是用户需求驱动的直接结果。另外,因特网上所选专题信息资源的多寡构成了虚拟图书馆选题的另一个依据。如果信息资源过少,就失去了建立所选专题的虚拟图书馆的必要性。从选题内容角度来讲,虚拟图书馆都是以学科专业或专题作为选题对象的。与其他网络二次信息系统(如搜索引擎)相比,虚拟图书馆的选题内容都比较狭窄。例如,目前清华大学虚拟图书馆现有的选题有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模式识别、机器人等。又如,目前WWW虚拟图书馆中具有代表性的选题有AIDS(爱滋病)、DistanceEducation(远程教育)等。从选题来源来讲,虚拟图书馆的选题来源一般有两种:其一是单位机构的信息资料中心(图书馆、资料室等)选题,这在大学图书馆的网站中比较普遍。许多大学图书馆选择本校的重点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以及重大课题项目建立虚拟图书馆,以满足有关用户的信息需求。其二是专家学者个人选题,以此来构建虚拟图书馆,上传到因特网上的WEB服务器,供广大网络用户使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参与维护。例如,WWW虚拟图书馆中的许多专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2.搜集网站、网页

(1)搜集方式

目前虚拟图书馆常用的搜集方式有以下两种:手工搜集:对于数量巨大、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资源,手工搜集看似大海捞针,但在自动搜集走向智能化之前,手工搜集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事实上,目录型检索工具如Yahoo的信息归类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少数公司,如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的OCLC的Netfirst完全是依靠专业人员来分编和标引网络信息。自动搜集:自动搜集就是指被称为机器人(ROBORT)、蜘蛛(SPIDER)等的计算机程序定期或不定期拷贝所访问的互联网主机,绝大多数是万维网的服务器的部份或是全部内容然后由提供检索服务的公司或单位对之标引和组织,虚拟图书馆要根据本学科、本专题的特点编制适合于本学科专业信息收集的自动搜集软件。具备自动搜集功能是一个优秀的虚拟图书馆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否则就难以对互联网上的日益增长的信息进行追踪。

(2)虚拟图书馆搜集的内容

虚拟图书馆中的网页网站收集与其他网络二次信息系统相比,虚拟图书馆所收录的网页网站都具有学科专业及专题性的特点。从内容上讲,虽然不同的虚拟图书馆收录的网页网站存在着较大差异,但除了与所选学科专业专题相关的特殊问题的信息资源外,笔者认为,一个虚拟图书馆,无论是什么专题,如果有网络信息资源保障的话,都应该收录下述类型的网页网站。网络图书是因特网上一种常见的信息资源,它具有出版发行周期短、“修订”及时、内容相对系统全面、成熟可靠等特点。网络图书的来源有三种:现有图书数字化后上网、原有的封装型电子图书(如软盘图书、CD-ROM图书等)上网和直接在网上出版发行的图书。网络期刊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传统期刊的网络版,其二是纯网络型期刊。前者大多为商业性的,而后者目前基本是免费的。另外,因特网中目前已出现了许多电子预印本系统,如较有影响的e_PrintarXiv电子预印本文献库。网络期刊及其预印本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刊载的多是一些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因而成为虚拟图书馆重点收录的对象。因特网上的学术会议信息有会议通知(包括征文通知)和会议论文集两种。学术会议通知的生命周期很短,一旦过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应及时从虚拟图书馆中删除。会议论文的学术性较强,内容新颖,往往反映了某一学术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状态,利用价值较高。组织机构包括从事虚拟图书馆所选领域的研究机构、实验室、教育机构、学术团体(学会、协会等)及产品的推广机构等。实际上每一个学科领域或专题都有相应的研究机构,绝大多数领域或专题都有相应的教育机构和学术团体。这些组织机构在进行教学、科学研究、组织学术交流以及其他日常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原始信息。通过访问它们的网站,可以得到大量的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及教育教学信息等。

主要人物的网页网站或个人主页,一般记载了联系方式、主要的出版著作和论文、主要的研究领域、研究经历和在研项目及进展情况等,利用价值也较高。因特网上的一些交流方式往往针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在网上进行讨论,其中包括了许多与科技有关的话题,这些讨论的议题经常是某一学科领域的热点或疑难问题。这些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有BBS、Usenet/Newsgroups、Listerv/Mailinglist等。有关软件、专利和标准的网页网站,它们是涉及到自然科学专题尤其是工程技术专题的虚拟图书馆的主要收录对象。随着政府信息化的推进,因特网上的政府信息日益增多,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信息资源。目前,因特网的政府信息大致包括介绍政府部门的职能、人员、机构、政策、法规、成果以及出版物信息等。近年来,因特网上出现了众多学术价值甚高的数据库,其中有的是综合性的,有的是学科专业性的,还有的是专题性的。免费数据库资源是虚拟图书馆的重点收录对象,但对于商业化的数据库,目前公益性的虚拟图书馆只能调出页面,无法调出其全文。

三、虚拟图书馆的组织方式

虚拟图书馆通常采用主题树和数据库这两种方式来组织信息。

1.主题树方式

所谓主题树方式,就是将虚拟图书馆所选定学科领域的所有已获得的信息资源按照某种事先确定的概念体系结构,分门别类地逐层地加以组织,用户通过浏览的方式逐层加以选择,层层遍历,直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即相关网页链接),进而通过信息线索找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这种组织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易用,屏蔽了网络信息资源系统对于用户而言的复杂性,提供了一种基于树形浏览方式的浏览界面;信息检索按照一定的体系结构,逐次查看,因而对用户而言,目的性强。其缺点在于:体系的结构不能过于复杂,每一类目录下细分的主体不宜过多。因而,这种组织方式对于小型的虚拟图书馆而言,由于体系结构简单,类目的专指度较高,检准率也高。但如果虚拟图书馆学科主题范围较宽,相应的分类体系就较复杂,为了方便显示和使用,就要牺牲类目的专指度,导致检准率下降。

2.数据库方式

即将虚拟图书馆所包含的这一学科或领域所有已获得的网络信息资源以固定的记录格式存储,并提供一些检索入口,就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线索,进而通过信息线索直接链接到相应的网页。这种方式的前提是关键词标引,从而形成关键词倒排档。这种组织方式通过对信息进行规范化和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数据操作的灵活性,因而成为应用广泛的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它对用户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用户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包括关键词及其组配方法的选择,等等。实际上,虚拟图书馆的信息组织往往是上述两种方式的结合,既有主题树,为用户提供分类检索,又有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主题检索。对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分类、标引、注解,针对特定的用户群体建立Internet网上的虚拟图书馆是目前开发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单纯使用主题树方式组织信息,那么就形成了专业学术导航这样一种组织结果,其组织的手段和形成的结果都包含在虚拟图书馆内涵中,笔者认为,专业学术导航是虚拟图书馆的一个子集,是虚拟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中间产品,故在此不多加赘述。

四、虚拟图书馆的组织过程

1.网页、网站的著录

从功能结构上讲,虚拟图书馆相当于传统检索工具中的一部主题索引,而每一网站网页在虚拟图书馆中则相当于主题索引中的一个款目。对网页网站的著录事项是决定其信息含量、引得深度和检索途径的基础。虚拟图书馆中网页网站的著录事项主要有:(1)网页网站的标题。这是每一个虚拟图书馆中必备的著录事项,也是用户选择浏览网页网站的主要判断依据。(2)网址。这是用户浏览原始网页网站的链接入口。目前有的虚拟图书馆在显示用户的检索结果时,网址作为一个字段加以显示,但大多数都将网址隐含在网页网站的标题字段内容之中,作为该项内容的超链指针(如WWW虚拟图书馆中所有的专题都采用这种方式)。采用第一种显示方式时,对于由于镜像等原因导致相同网页网站产生多于一个网址的,可以方便地将这些网址都记录和显示,各网址间用一定的分隔符隔开。同时,对于产生死链的链接,用户还可选择其他链接来调出原始的网页网站。若采用第二种显示方式,对于上述情况系统管理员只能人为地选择其中一个网址作为用户的链接入口。地址可用文字型地址,也可用数字型地址。(3)内容简介。该著录事项为用户提供了虚拟图书馆中所收录的网页网站的内容概要,也是用户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调出原始网页网站进行详细浏览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几乎所有虚拟图书馆对收录的大多数网页网站都有该著录项目。内容简介除指明其覆盖面外,还应指明其收录材料的起始时间、更新周期及有无检索手段等。(4)关键词。这是虚拟图书馆实现词汇控制的方法,也是向用户提供关键词检索的前提,应该提倡人工关键词标引。目前因特网上的虚拟图书馆对信息组织有些比较简单,仅提供分类浏览功能。但也有不少虚拟图书馆提供关键词的词汇控制功能,如WWW虚拟图书馆的Anthropology(人类学)专题。(5)国别及站点的类型。这个著录事项应视虚拟图书馆的学科专题性质而选择,它是提供虚拟图书馆中所收录网页网站来自的国家以及站点类型检索途径的基础。目前在虚拟图书馆实践中,已有不少选择了该著录事项,并提供了相应的检索途径,如WWW虚拟图书馆中Agriculture(农业)专题中的Database类。(6)分类号。它是虚拟图书馆提供分类检索途径的前提。在进行分类之前,需要编制一个专用的分类表,不同专题的虚拟图书馆所编制的专用分类表有所不同。目前在虚拟图书馆实践中,有些编制的分类表比较简单,如清华大学虚拟图书馆的几乎所有专题的分类表都设置有组织机构、研究人员、电子出版物、软件、电子通告、特殊问题、其它地址等类目,并且只有这些一级类目,没有设置二级类目。有些虚拟图书馆的分类表比较复杂,如WWW虚拟图书馆中Chemistry(化学)专题的一级类目就有11个,每一个一级类目都设置有二级类目。还有些虚拟图书馆设置了三级类目。至于分类方法,目前所有的虚拟图书馆都采用人工分类。

2.网页、网站的序化

著录后的信息进入中央数据库,由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转换、排序,以适应检索软件的需要。

五、虚拟图书馆的实化

虚拟图书馆的出现是为了适应人们对网络检索效率的提高而产生的,它可以只为一个团体服务,也可以提供给广大网络用户。为了提高网络效率、适应网络信息不稳定的和保留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可以将加工过的信息保留在本地服务器上,从而使虚拟图书馆实化,形成本地电子资源。我们在加工网络信息时,必然要将网页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加工后,由程序自动保存,不会增加网络负担。尤其是通过自动搜集方式,可以将有关网页内容全部下载到本地。一些国外站点,通过因特网连接时速度较慢,降低了获得信息的效率,如果将这些有关网络资源由本地服务器提供,尤其是在本地局域网中,传输效率的提高是巨大的。同时,一些不稳定的网页的信息得以保留下来,部分消除了网站地址更迭变动频繁、信息链接不稳定、信息保存时间短的缺憾。

由于要将大量的网页保存在本地,对本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存储介质价格逐渐下降的今天,应该不是问题。据第三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调查报告显示每个网页平均字节数为19.43KB,100G的IDE硬盘可以存储500万网页,而其价格为300元人民币左右。所以,虚拟图书馆的实化是可行的且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