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2 15:06:16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1

第一,汽车类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我市汽车类职业教育经过“十一五”期间的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现已基本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已经建立起以汽车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为补充的现代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全市现有高等职业学院6所(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春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长春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民办)、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3所(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长春市孙进中等职业学校、长春市名流中等职业学校、长春市吉航中等职业学校、长春市达兴职业学校、长春市达兴职业学校、长春市金成中等职业学校、一汽附属中等职业学校、中铁十三局中等职业学校、长春市汽车中等职业学校、长春职业技术学校、九台职业教育中心、农安职业教育中心、吉林大学职业学校)。总体上看,进入新世纪以来,汽车类学校在政府大力支持和企业、行业参与下越建越多、越办越好,汽车类专业(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也越来越齐全,能够适应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汽车产业链也将随之进行快速调整的步伐。

第二,汽车类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指引下,“十一五”以来,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市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办学规模显著扩大。全市职业教育现有招生人数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能够缓解目前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08、2009、2010年来的招生数据为例(表1)。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使得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据此,高职教育在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下,招生数量不断增加,也呈现出办学规模扩大之势。

第三,汽车类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长春市多所高职院校参加全国示范校建设及试点专业建设,在历经3年的建设过程中,无论师资水平还是教学设施、无论实训条件还是实习基地建设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完善,政府、企业和行业给予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使得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在科学设置专业、优化办学模式上也取得明显成效。如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院在2005年与吉林省华阳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共建汽车分院,形成了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龙头,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通过股份制办学,学院根据市场需求,面向汽车产业,培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销售、汽车维修、二手车服务和售后服务管理等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另外学院充分利用股份制办学的优势,通过吉林省华阳汽车贸易公司的平台,拓宽合作办学的路径,拓展与一汽大众、一汽轿车等汽车生产企业的深入合作。与吉林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理事单位)、长春金达州汽贸集团等行业、企业搭建汽车销售与维修企业服务平台;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汽贸城、长春富奥―江森自动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搭建汽车零部件企业服务平台,形成“校企联合体”,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创建“学校工厂”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办学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毕业生就业率稳步提升,近几年均保持在98%以上,为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服务企业提供了大量优秀毕业生,促进和加快了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为十二五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2

由于我国的企业产业发展越来越快速,对汽车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所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也越来明显。缺乏大量的汽车专业人才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极其不利。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企业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今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下,现代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汽车的发展方向是由原来的机械化向信息技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对汽车专业已经有所改革,可是因为受到以前教学模式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使得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1我国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1.1对于专业的定位缺少学校特色

 

职业教育中的汽车专业涵盖了机械学科、计算机学科以及电子学科领域,专业范围十分广泛,学校将专业按照不同的方向可以分成三种:汽车制造方向、汽车修理方向以及汽车服务方向[1]。目前,职业学校并没有依据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及学校教育的现实情况来设立汽车专业,导致职业学校间对汽车专业的定位基本是一样的,缺少学校自己的特色,大部分选择的都是汽车修理这一方向,比如,对汽车的修理、汽车的修理和驾驶、汽车性能的诊断和检测。职业学校对汽车专业的定位非常模糊,导致培养出的汽车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缺少大量的汽车服务方向的人才。

 

1.2课程设计体系不合理

 

目前,职业学校对于汽车专业的课程设计为,一年级的课程安排:汽车文化课、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二年级的课程安排:汽车专业课程、技能鉴定的课程这种设计安排使得汽车专业课程和汽车文化课程不能在同一学期进行,导致汽车文化课程发挥不出为汽车专业课程进行服务的效果,同时,学生也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2]。除此之外,在进行汽车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论课所以用的时长和进行实践课所用的时长比例非常不合理,不利于实现培养汽车专业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汽车专业教育中所采用的教材都过于偏重科学系统性,使得教材中存在大篇幅的科学性内容,不仅耗费长时间的教学时间,得到的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1.3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社会实际不一致

 

我国大部分的职业学校在进行汽车专业教学时,讲解的内容还是传统的东风、桑塔纳等,而随时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汽车制造中已近很少用到这些了,取而代之的是电喷式发动机以及智能变速器和ABS制动化的抱死装置[3]。汽车专业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这些的很少,其余种类的现代化新技术的讲解几乎没有,所以造成了汽车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现象。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采用的都是传统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重点讲解内容都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缺少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致不高。

 

1.4专业实训的条件不好

 

进行汽车专业教育时,开展实践课程是极其重要的,由于购买相应设备的资金投入大,办学的成本也相对比较高,同时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更新速度很快,使得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设备十分陈旧,跟不上汽车行业更新发展的速度。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因为受到进行实训所用设备的限制,实践内容和社会汽车企业的需求不一致,最终导致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不够,不能满足汽车企业的实际需求。当学生毕业之后进入汽车行业时,因为汽车专业技能不足以及所拿的薪资不高,大部分学生都选择放弃汽车行业[4]。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有很多不足之处,怎样对汽车专业人才的培育方式进行改革,成了大部分职业学校积极进行研究探索的问题。为了使职业教育的精神得以在现实中表现出来,改革传统的教育放式,笔者结合学校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与社会实际状况,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2职业学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2.1成立以4S店及快速维修中心为主的汽车专业实训中心

 

对于4S店,其不仅是汽车销售的终端,也是汽车服务的开始之处,可以将汽车和消费人群紧密连接起来;而汽车维修的工作人员,长时间在汽车销售和汽车服务的一线进行工作,同样是汽车专业人才毕业之后需要跨进的行业。成立以4S店及快速维修中心为主的汽车专业实训中心,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科学合理的活动,定时安排学生到实训中心进行实习,学生可以得到实际进行专业操作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中获得与汽车业务有关的经验,同时对于学生的实践效果,应使用标准的绩效评测手段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毕业后才会具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这一行业[5]。

 

2.2加强业务协作以及资源共享达到深化校企合作的目的

 

进行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合理有效的利用汽车资源共享的平台,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汽车企业拥有掌握社会汽车市场资源的优势,其所更新的汽车相关资料都是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汽车企业还可以定期开展与汽车品牌的文化、汽车型号技术以及汽车服务等相关的培训活动。职业学校通过与汽车企业进行合资,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深化学校与汽车企业间的合作,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汽车专业人才是非常具有意义的。除此之外,学校教师也可以亲身投入到汽车生产实训中,提升自己的汽车操作技能,将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紧跟汽车行业发展的脚步。

 

3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清晰化汽车专业的三个方向

 

职业学校应该依据社会需求的现实情况来进行汽车专业的设立,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来设置专业。目前职业学校汽车专业大体上有三个方向:

 

①汽车制造方向,需要学生具有使用机械进行制图以及钳工的能力,熟悉与汽车构造相关的知识,具有可以不在他人的协助下准确组装汽车全部零件的能力,同时能够为修简单的汽车故障问题[6]。这个专业方向比较适合汽车专业开设时间不长的学校。

 

②汽车维修方向,学生应具有准确使用各种检测工具以及汽车维修工具的能力,在熟悉与汽车构造相关知识的条件下,具有准确组装汽车全部零件的能力,同时能够有效检测及修理比较难的汽车故障问题。这一专业方向比较适合汽车专业开设时间较长以及具有较强实力的职业学校。

 

③汽车服务方向,需要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汽车运用的相关知识,在熟悉与汽车构造相关知识的条件下,可以做与汽车售后服务有关的工作。这一专业方向的人才是社会大量需求的,比较适合各方面综合实力比较强的职业学校。

 

3.2所设置的汽车专业应体现出学校的特色

 

学校在设立汽车专业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学校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依据学校自身的优势来确定汽车专业设立的方向,使得学校特设在汽车专业中得以体现,吸引大量的学生以及汽车企业。对于以机械类为主的职业学校,可以设置汽车维修的专业方向;对于以电子类为主的职业学校,可以以汽车电器为主要方向;对于以商业类为主的职业学校,可以以汽车销售方面为主。

 

3.3重新对汽车专业课程的构建进行设置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为,依照职业和岗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优化汽车专业的课程。在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现代化的汽车新技术和新知识加入到课程中,合理删除传统、不实用的知识,起到强化汽车专业教学的目的。

 

在安排汽车专业的教学进度时,应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汽车专业的交融性,将汽车专业课程开设在低年级,同时将比较基础的课程调到高年级,这样不仅可以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还达到将基础课程和汽车专业课交融在一起的目的。

 

3.4调整课程结构突出重点

 

对汽车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时,应该将学生的就业作为导向,以实用性为学习基础,来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对学时进行有效分配。

 

对于基础课程,一定要达到充分、实用的要求。语文课中,主要对学生进行应用文的写作以及练习书法的教育;数学课中,主要对学生进行思维培养的教育;外语课中,主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口语以及与汽车有关的英语教育;物理课中,主要对学生进行电子、热力学以及力学的教育;计算机课程应注重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体育课以锻炼学生身体为主;政治课以加强学生素质和品质为主。

 

对于专业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汽车专业技能以及素质,应实际应用为主。按照汽车专业的不同方向,可以对汽车专业基础课进行适当的调整,一定要开设汽车专业的主要课程,同时合理调整课时;在改革汽车专业课程时,一定要以时间操作教学为主,合理延长进行实践及进行实习的时长,因为汽车专业技能是汽车专业人才必须要掌握的[7]。在学校开设的汽车专业课中,获得相应的职业证书,比如,汽车维修的证书、驾驶证以及钳工证书,同时适当减少没有实用价值的课程。

 

3.5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只有合格的专业教师才能培养出专业的人才。合格的汽车专业教师应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以及具备丰富的实训教育经验。为了提高学生汽车专业的技能,教师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广泛阅读汽车专业相关的杂志及书籍,定期参加相应的培训和参观活动,每一年都亲身参与到汽车企业的实践中进行学习,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努力成为一名“双师”型的教师。在专业教学课程中,尽量采用多媒体等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际融合为一体,实施项目教学法。

 

3.6组建新型的汽车实训场地

 

组建汽车实训场地是提高学生汽车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发张状况以及财务状况来对实践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组建的原则为:逐渐摒弃过时落后的设施,尽量减少具有验证性的设施,重视整个车体的修理和检测的设施,将传统的汽车实验室重新进行整改,建造成进行汽车实践的场地,最后过渡到进行汽车教学的工厂。

 

结束语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High-end Automotiv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Bases

LUO Yong

(College of Vehicle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high-end automotive vocational skills talent is increasing rapidly, and related personnel training is relatively backward, large talent gap. To meet the demand for high-en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vocational skills of personne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collaboration with Germany, to create high-end automotive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base with a high-end car of personnel training of vocational skills demonstration and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Key words Sino-German Center;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vocational skill certification; automotive vocational skills talent

0 引言

据报告,我国汽车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到2020年将达到776.23万人,“十一五”期间,汽车维修人才缺口达到80万。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汽车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将持续增加,亦要求有更多工程经验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以培养出满足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应用人才,顺应当前汽车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拥有“车辆工程国家特色专业”的重庆理工大学正着手建设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2012年8月,根据中德政府共同合作发展职业教育的协议,“中德(重庆)汽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德中心”)在重庆理工大学正式成立。在“中德中心”平台下,我校将全面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体系,打造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

为进一步推动“中德(重庆)汽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认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整合教育资源,联合开展示范性培训和证书体系建设,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满意的汽车一体化技能型人才,为重庆乃至全国的汽车服务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按照“政府推动、行业参与、多方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工作原则,我们积极联合重庆市与汽车相关的高校、企业、中职院所和相关学会,成立了包括二十余家单位组成的重庆市“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联盟,并制定了详细的联盟章程。该联盟旨在集合各方优势资源,借助德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联盟成员间在教学资源、师资建设、技能训练、培训认证、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有效整合;同时充分挖掘中德联合培训认证合作的内需潜力,提升入盟院校学科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能力及技术综合服务能力,共同促进西部乃至全国汽车维护保养培训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为促进我市乃至全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 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1 重庆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的第一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对高端职业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然而目前高端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已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售后服务市场技术能力要求的提升,迫使行业对高端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高端职业人才的应用技能、实践能力、先进技术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本项目通过引进德国先进的汽车职业教育设备与教育体系,建设高端汽车职业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满足汽车产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支撑我市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 汽车产业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汽车产业是一个技术资本高度集中的产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应用,对高端汽车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通过“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引进先进的汽车职业技能教学设备,而且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体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中青年职业教育骨干。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1.3 汽车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及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

通过与重庆地区相关高校、企业、中职院所和相关学会的密切合作,项目将建成现代汽车技术展示和教育的科学普及平台。另一方面,项目基地可以承担为汽车企业、研发机构、职业学校等提供测试认证、技术开发、技术展示、高端职业人才培训、汽车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为一体的社会服务功能,建成具有重要行业影响的高端职业教育培训与认证基地,以满足汽车产业的社会服务需要。通过该项目建设,可以促进本学科师资队伍与国内外汽车高端职业教育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教师对汽车职业教育新动向和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大幅提升车辆工程职业教育水平。同时,通过该平台的建设,送培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汽车职业教育机构进修,拓宽学科师资队伍的国际化视野。此外,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工程背景丰富的职业教育专家,并以此带动一批新的接班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人员稳定的高素质职业技能教学团队。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整体上实现学科师资队伍水平的大幅提升。

2 建设目标

根据目前车辆工程高端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需求存在的差距,对车辆工程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基地的发展做以下规划:依托“中德(重庆)汽车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中心”建设,引进德国先进的汽车职业培训教学设备、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一个包括车身造型、整车与零部件拆装、试验验证、制造工艺、生产演示、检测诊断及汽车服务为一体的汽车全生命周期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平台;应用平台条件优化汽车高端职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理论与实训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实训平台的运行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实训平台建设与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自我管理及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实训平台的开放运行,吸引学生利用实验条件完成自主学习与课外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利用平台为企业进行高端技能人才的再培训,建立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机制;与业内其它相关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开展汽车高端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认证工作,建成汽车高端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最终把该基地打造成汽车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认证基地。

3 建设思路

我校车辆工程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基地的建设将遵循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为实现基地总体建设目标,对实训基地条件建设、培训导师及认证专家队伍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做了详细规划,各模块具体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1)实训基地条件建设:以引进德国先进设备为主,充分整合基地现有的设备资源,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设备体系,满足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及认证的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场馆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统一的特色,便于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在2013年内完成实训基地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为后继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训导师及认证专家队伍建设:为将中心打造成为与国际接轨的汽车职业教育及职教师资培训认证基地,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国际先进职教理念和方法的培训导师和认证专家。培训导师及认证专家队伍建设将本着国际化、专业化的原则,通过派遣骨干教师出国培训、邀请国外专家现场交流指导、聘请企业人员来校兼职、派遣骨干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熟知国外职教理念与方法、工程背景丰富的培训与认证专家队伍。

(3)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建设:以首批赴德培训归国人员为骨干,借鉴德国双元制汽车职业技能人才培训与认证体系,与国内相关职业院校及企业密切合作,建设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体系。2014开始与相关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汽车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与认证工作;与业内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创新及应用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探索德才兼备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法。

4 预期效果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服务行业与地方产业等方面形成明显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1)人才培养:通过项目的实施,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的汽车高端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流程,结合我国汽车产业对高端职业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制定先进的实训教学体系,形成结构与功能完善、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全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大力提高汽车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4

传统内燃机车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较为蓬勃的发展,而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落实,使得传统的汽车工业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以及能源匮乏等问题,因此就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与重视。[1]在这种环境下,我国中职院校也逐渐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学校发展而言也是一个新的契机,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于是众多中职院校都加紧在院校中开设了新能源汽车这一学科。中职院校的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十分重视,导致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材方向、师资队伍等偏向理论性的内容受到了极大的忽视,这些都十分不利于中职新能源汽课程的有效进行。本文主要就是对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进行分析。

一、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类型与中职院校的需求不适应

中职院校中的学生定位主要是从事技术服务工作,所以学生必须要以实用性为基本要求来进行学习,必须要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精深的了解。就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并没有针对中职院校教育的专门教材,已有的新能源汽车教材不是普通高校教材就是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普及知识读本,在这种教材或读本中,其只涉及了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原理等表层性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实战工作没有实用指导作用。[2]

(二)实训指导类的新能源汽车教材几乎没有

与普通高校的教育相比,中职教育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视,然而目前正在实用的新能源汽车教材基本上都是一种知识普及类的教材,其中几乎没有涉及到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关的内容,在这种教材的指导下,中职院校在进行新能源汽车教学时只能向学生讲授一些普及类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技能操作,而且操作的内容一般都是由教师自行决定的,这也就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实训课程几乎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教材内容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不紧密

中职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这一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业人才,因此,要想保证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要在教材中加大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实际发展情况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在我国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教材上无法得到体现。[3]由于使用的多是知识普及类的教材,其在应用技术上必然跟不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要求。

二、解决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问题的思路

(一)为了解决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减少因为教材问题对新能源汽车教学造成的不良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方向,只有确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够编撰出适合新能源汽车课程的教材,这样才能够为中职教育与新能源汽车的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环境。在教材方向确定之后,教材编撰者要与新能源汽车厂家之间进行密切的联系与配合,尽量得到新能源汽车厂家的支持,这样才能够及时快速的掌握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向与维修方法等专业知识,这样制定出来的教材才能够对当前与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技术进行准确的反映,从而才能够发挥出教材对于学生学习与工作的实用指导意义。[4]

(二)其次,要认识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十分众多,在车的类型上就有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等,因此,在对具体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技能操作指导内容进行编撰的时候不能一味求全,只需要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进行重点详细的介绍即可,一味求全只会导致教材内容虽然众多但却都不精深,模糊的教材内容也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此外,除了要对中职院校教育的特点进行考虑之外,还要注重新能源汽车厂家的实际需求,将新能源汽车厂家对于员工培训的相关要求也融入到教材之中,让学生在对教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能逐渐培养起更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员工的专业要求,这不仅加强了教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之间的联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毕业后以更好的水平进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工作之中。[5]

结语:

综上可知,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中存在着与中职教育需求不符、与新能源汽车行业联系不紧密、缺乏实训指导类内容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可以通过明确新能源汽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向、加强教材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之间的联系等措施来加以解决,只有保证了教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够为中职新能源汽车课程的开展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 携手中职大赛 筑梦美好未来――聚焦2013年“雪佛兰杯”全国中职大赛[J].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08:34-42.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田慧生,曾天山,王小飞,赵晶晶,王鑫,王姝,胡姝,张小萍,李建民,杜云英,刘大伟,赵子莹,姜泽许,赵小红,王新波. 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 教育研究,2016,01:4-16.

[3]于志晶,刘海,岳金凤,李玉静,程宇,张祺午. 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 职业技术教育,2015,21:10-24.

[4]张建国. 产业结构调整与中高职一体化视阈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以浙江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 2014,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80-02

在新的经济浪潮中,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大关,分别为1087万辆和1089万辆;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29万辆和1806万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车主保养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包括汽车销售、汽车美容装饰、汽车保养维护、汽车维修、汽车保险理赔及二手车交易等一系列服务在内的汽车后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商机:200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约为880亿元,到2009年底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跃升为2400亿元。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也就意味着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2011年后,我国的汽车市场逐渐转向平稳发展和品牌竞争阶段,更多的进口汽车品牌及国产品牌进入汽车市场。随着竞争的加剧,各汽车企业为了保证销量而竞相降价,整车利润不断减少,而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不降反升。对于面临巨大销售压力的车企而言,汽车后市场将成为企业最大的利润保障,汽车保养、维修、美容装饰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商务部在《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完善汽车营销和服务体系是主要任务之首。目前在我国,首次购车比例高达80%,一旦我国的首次购车比例下降到50%,汽车后市场的容量将会更大。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广西的汽车行业也风生水起,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汽车保有量都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广西汽车年产量突破120万辆;汽车保有量也有新突破,据《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19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9%,私人汽车保有量143.83万辆,增长28.8%。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加,使汽车的销售及汽车售后服务业等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后市场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

二、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概况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私人汽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且车主们对汽车美容、汽车维护和汽车维修等项目的了解和要求也越来越多,汽车后市场的服务范围变得越来越大。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岗位主要有:汽车前台接待员(服务顾问)、汽车销售员(销售顾问)、汽车销售经理、汽车按揭(保险投保)员、汽车上牌办证员、汽车保险理赔员、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维修喷漆工、汽车检测工、汽车配件销售员、汽车维修车间主管、二手车交易专员等,全国其他地区汽车后市场的职业岗位设置基本相同。

对广西地区汽车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约50%的汽车销售企业急需高素质的汽车销售顾问;7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汽车维修工(即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均可胜任的汽车维修工);约80%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需要汽车维修钣金工;9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急需有技能的汽车维修喷漆工;6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维修车间主管等,其他岗位所需要的从业人员的缺口也比较大。

三、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

(一)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数量概况。国内汽车后市场主要来自汽车4S站、传统大中型维修厂、汽车维修路边店、汽车专项服务店和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等。目前,全国有近40000家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其中超过半数为4S店模式;汽车园区、汽车交易市场600余家,约有300万人从事汽车营销服务;全国有800个汽配、汽车用品市场,从业人员约150万人;全国二手车市场6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0万人;全国汽车维修企业近45000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直接从事汽车售后服务的金融保险、汽车租赁、美容装饰、汽车装备、信息咨询、汽车文化和汽车运动等领域的人员也有上百万人。据广西区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处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汽车维修行业中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约600家,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约3000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约10000家,需要汽车美容、维护保养、维修等汽车后市场相关服务的从业人数超过20万。

(二)汽车后市场人才能力概况。对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等地区的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和汽车美容店等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约占5%;具有大专(包括高职)学历的约占30%;约有65%的员工只具有中专或技校及以下学历,学历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持有方面,技师、高级技师约占5%,高级工约占15%,中级工约占40%,初级工约占20%,约有20%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人员没有任何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多员工未经过任何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及汽车美容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就直接进入汽车后市场服务行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管理不规范、事故发生率高、工作效率低等。由上可知,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素质和技能与汽车服务相关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即比2010年增加了1735万辆;而在广西地区,2011年末广西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19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9%,即比2010年增加了43.84万辆。按目前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汽车保有量每新增30辆,则汽车后市场服务从业人员相应增加1名。可以预见,广西地区每年需新增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1.5万名左右;对全国范围而言,每年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需要新增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数量将达到58万名左右。因此,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后市场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职业岗位不断增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二)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此外,越来越多的进口汽车品牌和国产汽车品牌的涌入,我国的汽车市场呈现品牌的多样化,且各种汽车品牌所采用的技术亦不尽相同;另外,由于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以及车主对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和汽车美容等方面的了解和要求越来越多,使得汽车后市场的业务量、服务范围及服务压力越来越大,对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服务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具备也由传统的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多方面的技能,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以汽车维修岗位为例,在2005年之前,由于汽车的构造相对简单、电气设备的应用较少,加之汽车的保有量也较小,业务量不是很大,因此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是两个分开的岗位;而如今,随着汽车结构的发展以及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汽车维修中的职业岗位开始重组和归并,形成机电一体(即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不分家)的趋势,在减少企业职业岗位类别的同时,也要求从业人员一专多能,以适应各个岗位的要求。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各种新技术如GRS、EFI、ABS等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汽车的配置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汽车维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汽车维修由以前的机械修理为主、简单电路检修为辅的传统维修方式,逐步转向依靠专用的电子检测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的方式,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维修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为汽车维修行业注入了更多的高科技成分。与此同时,也要求汽车类专业人员不仅要了解现代汽车的结构、配置和性能,还要掌握现代汽车的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知识和技能。

五、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经过对广西地区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厂等汽车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了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现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素质的培养。汽车后市场属于服务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不仅要跟汽车打交道,更要与客户或车主打交道。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加强环保意识、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成为汽车后市场行业的服务典范。第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能力要求为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摒弃过时的理论知识,将最新的汽车相关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出符合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第三,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普遍情况是“理论比不上本科、实践比不上中职”,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界,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一定要做好自我定位,即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当今社会找到立足之地。第四,跨越专业界线,培养一专多能的毕业生。由于汽车品牌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后市场行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汽车保有量及服务项目的增多,很多企业的职业岗位人员不足。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员工不可能像以往一样只从事单一岗位的工作,企业会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员工岗位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员工应能适应并胜任多个职业岗位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汽车类各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的培养,应根据现代汽车的发展以及汽车后市场服务业的实际,在本专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与本专业相近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6

关键词:

就业;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进步,我国早在几年前便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为了保证汽车维修人才能够满足我国民众汽车维修的需要,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就必须拥有较高的有效性,这一有效性的保证正是本文基于就业前提下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展开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我国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一)专业教师的缺乏

对于我国当下的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来说,专业教师的缺乏情况极为常见,具备10年以上经验的教师更是如同凤毛麟角,在专业教师缺乏的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中,学生自然不能够较好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当前,我国很多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往往会选取非专业人员作为学生教师,甚至有一些院校会选取汽修职业人员为学生传输汽修专项知识,这类教师要么存在实践性不强的问题、要么自身对于汽修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这自然会影响学生的就业发展[1]。

(二)教材较为陈旧

除了专业教师的缺乏外,教材较为陈旧也是我国当下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的常见情况。据笔者调查得知,一些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受资金或渠道限制,往往会采取一些与当下新型汽修技术不同的教材,而为了弥补这种教材带来的影响,这类院校往往会采取实践或自身创造教材的方法弥补,但这种方法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陈旧教材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不能够通过教材获取较为先进的汽修知识,其在未来的就业中自然就会遭受较为负面的影响[2]。

(三)学生缺乏基本功

对于我国当下的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学生本身缺乏汽修基本功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这类院校学生基本知识缺乏所造成的。对于接受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其本身往往具备着文化课水平较低、思想认识不够的问题,而由于当下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在课堂中进行各类娱乐活动,这就使得很多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汽修基本功极差。此外一些学生认为汽车维修只要掌握实践技能就足够自身就业的错误认知也加重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这一点必须引起相关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3]。

(四)教育路径单一

对于我国当下的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来说,教育路径单一的情况同样较为常见。据笔者调查得知,在我国当下很多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中,汽修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教师往往希望学生能够将这类知识牢牢记在脑海中,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仅存在着有效性较差的问题,学生本身也很容易对汽修理论知识学习产生反感,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无法产生自主性学习意识,其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未来的就业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4]。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调整教学课程

为了保证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能够较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相关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必须调整自身的教学课程,这一教学课程的调整需要以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安稳的汽车维修相关工作为目标。具体来说,相关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需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并参考较为入门的汽车维修相关职业,以此进行热点职业相关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教学,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确保拥有较为扎实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自身未来的就业机遇与发展机遇[5]。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较好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还需要加强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具体来说,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中,相关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需要保证自身教师在掌握专业汽修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备着较强的实际演练能力,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除了从社会中大量招聘专业的相关教学人才外,还需要结合自身师资优势进行原有教师的培训,这样院校本身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学生也能够在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中得到更好的培养,这对于我国未来汽修行业的发展将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

(三)转变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保证学生未来的就业机遇与发展机遇,相关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还必须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中,相关院校必须坚定汽修理论与汽修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理念,并做好知识体系与动手实践的相结合,这样学生就能够在与教师的探讨与互动中大大提高自身的汽修技能掌握水平,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实现较好的提高,这自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潜力与机遇。

(四)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较好实现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相关院校还必须进行自身实践教学的改革,在这一改革中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注重理论知识点与实际操练之间的较好结合,并在日常的教学中结合自身实际汽修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生自身的汽修实践能力将大大提升。此外,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还需要与汽修相关的企业建立较好的合作关系,以此为学生准备较为充足的实践演练与学习机会,学生在实践演练中能够收获更多的技能,这对于其自身未来的就业机遇与发展机遇提高自然将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

三、结语

在本文基于就业前提下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展开的研究中,主要论述了我国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现状、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希望这一内容能够为我国汽车维修专业职业院校的相关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于仕斌,邓育年,潘伟荣.构建“一体化”教学课程模式的研究———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阶段成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3):36-39.

[2]吕捷.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观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3]李明全,池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A].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7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融合

以前很多高等职业学校注重的是技能教育,为的是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将来在企业中有所作为,很少去关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对于现代的企业,他们需要的是能够适应企业自身建设生产和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仅仅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份对汽车行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发展前景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技术水平过硬,但是并没有在汽车企业中有很好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有些甚至已经被企业辞退,这些都是因为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的技能教育培训,忽略了校园文化培训与汽车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汽车企业的文化中。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企业形成的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愿景、使命、员工行为准则以及经营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这些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等在企业生产、管理、员工行为等方面的体现,是被员工认可并遵守的一种企业理念。作为高职教育中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融合来说,就是要求学校根据汽车企业的特点与要求,构建与汽车企业的专业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能够对接的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点

高职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企业建设、生产、管理和服务的高技能应用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职业性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突出的体现在了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和专业上,像我院设有汽车制造、车辆运用、机电工程等9个系部,包括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34个专业,这些专业都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的体现。为了将高职学校的专业性和汽车企业文化相融合,高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以自身的职业性为出发点,将本行业的职业特点、职业技能、职业道道、职业理想、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等内容贯穿到高职校园的文化建设当中,彰显出高职学校的办学特点[1]。

二要体现企业化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要和企业理念相融合,高职学校与汽车企业互相合作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一条正确道路。目前高职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已经成为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在高职教育中,高职学校必须要把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融合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在校园文化中积极营造汽车企业文化氛围,在技能培训中突出汽车企业的文化元素,在学生实习中培养学生的汽车企业文化素质,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企业文化,毕业后迅速融入到自己所从事的汽车行业当中去。

三要突出汽车行业的行业特点

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符合各行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上必须满足行业需求和理念,体现行业的特点。比如我院培养的人才所具有的扎实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发展能力以及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综合素质能力就突出的体现了汽车行业的行业特点。高职院校要想建立具有其所服务的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就必须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在实践中融入行业氛围,要以汽车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行业价值取向”和“行业情结”。

四要强调汽车企业文化的区域特点

高等职业学校一般都是地方性的区域院校,担负着培养适应当地企业发展的技术性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这就意味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符合当地区域企业文化特色的特点,不能离开区域文化的土壤。只有植根于当地的区域文化特色,研究当地的区域特色有别于其他区域的特点,积极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才能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区域文化的融合,才能让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的了解地方、融入地方,更好的为地方服务,作为汽车类的高职院校,一定要注重培养符合当地汽车行业区域文化特色的专业人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是以培养汽车专业高素质技术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创新性地将高职理念、汽车文化、传统文化、地域文化融于一体,提出了“人车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育人体系,并把“平而不凡”作为校训。学院把文化育人作为人才培养战略,提高了学院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人车合一就是指人文与技能的相融,追求“方向、安全、动力、速度”的品质,体现了学院办学特色与文化育人的良好融合。平而不凡中的平就是指做一名合格的现代高职教师和现代文明蓝领。不凡就是指接受平凡,超越平庸,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杰出,有所建树,创造不平凡的精彩人生。学院在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接融合:首先是树立了汽车专业的精神文化。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把办学重点放在培养汽车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上,立足于点亮人性之美、发掘潜在之能,目的是培养学生扎实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好的岗位胜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发展能力以及能够满足汽车企业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综合素质能力。精心的打造汽车专业的专业特色和文化内涵,并且逐步让汽车文化融入到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当中,形成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形成了深化政、行、企、校联合的汽车集团化办学特色、以汽车为主线、面向汽车生产和服务的布局特色,突出专业胜任能力的课程特色和“人车合一、平而不凡”的文化特色。其次是构建了具有汽车特色的专业文化。目前学院设有汽车制造工程系、车辆运用工程系、汽车营销服务系、机电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34个专业,主要专业都是与汽车有关,学院课程体系的设置都是根据目前汽车企业的岗位需要来设置,体现了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课程架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完成比较复杂的汽车专业工作能力,体现核心技能和汽车行业最新技术,满足了汽车企业对人才的需要[2]。最后是形成了具有汽车行业特点的活动文化。学院开展了普及汽车文化的系列活动,不遗余力的将学院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相融合。学院著名的汽车文化长廊,集中展示中外汽车发展的历史、经典汽车品牌的理念及成长、汽车行业最新的技术成果以及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等,这些都加深了学生对汽车专业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学院建有汽车文化广场,漫步广场可以体会到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特有的文化氛围和职业特色,在文化广场展示与学院具有紧密合作关系的车企商标、色彩识别、文化理念以及企业精神等一系列的文化要素,学生漫步在广场就能够受到汽车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汽车企业文化并为之骄傲。为了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学院按照汽车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设置了实习培训中心,按照“校中厂、厂中校”的原则,引进了富士康的生产线以及“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管理方法,车间和教师一体化,师生都穿着工装,严格的按照汽车企业的操作规程指导学生的实习,让学生通过“模拟仿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真正体会到汽车企业的文化。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参与汽车企业活动,目前已经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了紧密合作并作为实训基地,捷豹路虎卓越培训项目的成立是校企双方携手创立的具有国际化技术水准的人才培养教学平台,这些都是学院学院汽车活动文化的具体体现。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职学校就要不断加强校园文化与汽车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立足当地实际,体现汽车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结合学院各专业的学科背景,改革教学方法,为汽车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8

搭建汽车产业和职业教育交流互动的平台

二、本届年会主题

回顾与展望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承办单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建桥学院

协办单位: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汽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

四、会议预案

1 会议名称:2010全国汽车职业教育年会

2 会议时间:2010年10月16日-19日,10月15日报到

3 会议地点:上海汽车工业活动中心(上海蓝宫大饭店)

4 参会人员:各级政府教育及相关部门领导,相关行业组织领导;全国汽车职业院校领导、教师;国内外汽车领域相关企业代表等。

五、会议内容

1 主旨报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职业教育部分解析

中国汽车产业新世纪发展历程及未来十年展望

中国汽车维修及服务产业新世纪发展历程及未来十年展望

汽车新技术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

职业教育应对汽车产业发展新举措

汽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2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赛项点评

由教育部等部委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广大职业院校关注大赛,积极参与大赛,希望以此推动自身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为此,本届年会将安排相关专家对“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和中职组汽车赛项进行点评,为大家解惑释疑。

3 校企合作

相关企业和院校典型发言,分享通过校企合作推动汽车人才培养工作的体会和经验

斯必克(SPX)校企合作项目情况通报及首批合作院校授牌

汽车营销人才培养产学研创新联盟项目情况通报

史宾尼斯校企合作项目情况通报

4 专题研讨

从“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竞赛项目探讨汽车维修专业高中职培养定位和教学改革

从“汽车营销人才培养产学研创新联盟项目”探讨汽车营销专业高中职培养定位和教学改革

从“巴斯夫校企合作项目”和“史宾尼斯校企合作项目”探讨汽车车身修复(整形)专业高中职培养定位和教学改革

5 参观

专业观摩和世博会参观。

六、参会须知

参会费标准:每人1200元(含资料、会议、餐饮、活动等,不含住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团体会员代表享受减免200元优惠,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个人会员享受减免100元优惠(与团体会员优惠不叠加)。

预了解详情,请登录本刊网站:

省略

或电话咨询: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

联系人:、陈晓玲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9

近些年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非常迅速,行业的蛋糕越做越大。在这一形势下,汽车行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也逐年快速上升。曾经有专家对该状况表示担忧,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汽车科技研发人员供需缺口达到50万人,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人员缺口达到80万人。虽然人才缺口非常巨大,但是存在这残酷的现实矛盾――大量的接受了汽车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中却仍然存在就业困难与就业不理想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长久以来这一问题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近些年来,校企合作模式针对以上的难点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法与解决思想,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新兴教育模式,解决现阶段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中的难点与瓶颈。

二、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汽车发明至今已有上百年,其设计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外很多先进汽车进入了我国市场,我国的汽车交易市场日益繁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制造与维修行业在近几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从我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现有的技术手段、技术人员素质还是相关技术人才的储备,我国仍不处于世界一流的水平。并且世界能源危机和环保问题日益显现其重要新,国内的各大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纷纷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上,这为我国的汽车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但也是更大的挑战。在国外有许多国家探索了职业教育发展个新型模式,其中有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度”。而澳大利亚则在国家培训的框架下,建立了“行业指导”。而英国职业教育则采用了“合作教育”的新型模式。这些新型的教育模式推动着职业技能学校教育不断地向前继续前进。

但是,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却存在一系列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相互矛盾,难以同时解决。一方面,汽车产业的人才缺口很大;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遭遇工资待遇低、未来发展不明朗等问题。本文认为,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由学生的素质与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现状造成。由于很多学生存在专业能力不足、工作不踏实、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差、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毕业的学生刚到企业,不能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不能为企业产出足够多的价值。而汽车职业教育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却是学生素质差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我国汽车职业教育现存的这些问题,本文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入手,试图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以真正实现高等职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据”的教学理念。

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1.观念上的瓶颈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从观念上说,可以分别从企业方面与学校方面上进行讨论。由于企业和学校分别属于制造业系统与教育系统,一般认为,在职业教育发展以前,这两个系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集。就教育系统而言,通常意义上认为专门指学校而言;对于企业,通常联系的是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技术提高等,对于企业在汽车职业教育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却很少有人提及。由于我国目前很多企业看重的只是短期的既得利益,所以企业不愿意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不愿为我国汽车职业教育承担责任,传统意义上企业主要负责技术人才的雇佣,所以在这一直接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并不想关注也不想参与人力资源的培养。但是,根据我国“十一五”计划期间的规划,学校在面向经济转轨与产业转型中承担起培养高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其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怎样能够获得企业的支持,进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而由于学校对于这方面上的问题而言,则是由于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不长的职业教育历史,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并不能充分接受,很多教育工作者甚至认为企业参与教育中来,会将很多不好的商业元素带进校园中,从而导致这些教育工作者对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相关的职业教育学校与汽车产业中的企业建立坚固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但是现阶段,我国并不重视汽车职业教育,大部分企业的领导与员工仍然不知道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我国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中,学校应该想方设法与汽车产业相关企业联系,争取学生的实习岗位,并与相关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

2.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瓶颈

除了对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社会观念的滞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缺失更是造成了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中的障碍。近几年来,我国推出了相关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但是对于指引汽车行业企业参与相关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却缺乏具体的引导的政策机制。这些汽车企业往往认为对于学生的相关职业能力培养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样便是校企合作中出现各种阻力的根本原因。而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汽车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权力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指引,特别是关于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的权益、劳动安全与劳动保障等都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指引。在这一情况下,出现了一部分汽车企业假借给相关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借口,将学生作为廉价或者无偿的劳动力进行使用,这些情况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利益,甚至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在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却少政策与法律法规的指导,是造成其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我国,职业技术学校与相关的企业处于不同的体系,也就是说对于职业技术学校与相关的企业各自拥有自己的管理体系,相互的需求显而易见是各不相同的,而信息渠道互不相同的问题造成了职业技术学校与相关的企业合作中的阻碍,这一体制上的问题约束着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政府出台鼓励校企合作的相关扶持政策,如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使汽车行业中的企业可以看到直接的利益,从而鼓励企业给相关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提供具有真正有价值的实习岗位,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分担一部分学校的相关职能,使得毕业生的培养仅仅追随市场发展的需要,也使得企业参与汽车职业教育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如何保护实习学生的权益,免除学生的后顾之遥,需要政府通过立法建立相关的劳动保护制度。只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才能有章可循,而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可以正规化。

由于汽车产业的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负担对股东的责任,对企业普通职工、消费者、社会、环境等的责任。要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使汽车企业意识到不仅仅要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还应该从长远出发,追求技术进步与社会长远的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与学校一同承担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

五、总结

进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改革,是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巨大的创新。但这一模式,不仅仅需要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起到其应起的作用,还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社会观念的不断引导,来帮助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解决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将我国汽车职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我国职业教育也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叶立群.职业技术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10

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是最近几年为了适应社会市场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而创办的新型营销专业。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汽车营销专业发展带来非常大的空间,中职汽车营销专业要想在汽车销售行业中有立足之处,必须抓住专业方面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汽车企业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

一、汽车营销专业知识的创新探究方式与原则

当前中职学校的根本教学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和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出初级和中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中职汽车营销专业对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技能培训,应当依照企业具体的用人需求,针对企业当中各种不同岗位紧缺人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专业课程,并且不断更新、拓展及补充教学内容,在创新和探究过程中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一)以能力为根本的人才培养原则。

随着社会发展,职业人员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职业转变,职业劳动从单一工种慢慢转向复合型工种,由简单型职业慢慢转型为综合型职业。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市场对职业人的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上升,因此,当前职业人需要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以充分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同时,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具备足够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树立能力本位的良好教育观念,即为学生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和创新设计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专业能力及社会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行动过程中实现综合性职业能力大幅度提升。

(二)遵循社会岗位需求与职业活动为向导的重要原则。

在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教学当中,学校老师要充分了解汽车销售岗位,充分了解此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及职业能力上的要求,并且以此为主要依据,实施课程教学创新和改革,最大限度体现职业转换功能,充分满足职业活动最基本的需求,帮助学生真正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触。

二、汽车营销课程体系的开发及创新思路

当前中职汽车营销专业主要销售的产品是汽车,掌握相关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之一,其中汽车课程设置和汽车维修专业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汽车销售服务岗位的社会实践调查和分析,消费者在车辆展示过程当中决定购买的意向人群占总人数的75%以上,而车辆在静态展示过程中要想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则考验汽车销售人员的基本功,同时对销售汽车的基本参数、性能、配置及整体品质和所有保修条款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也是汽车销售过程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汽车试乘和试驾过程当中,需要和客户积极地交流和沟通,有效处理客户的异议及涉及汽车全新性能、全新技术、汽车使用、评测及维护和保养方面的专业知识。当前人们的汽车消费观念越来越强,因此,消费者的选车眼光要求越来越苛刻,更需要汽车销售人员懂车,更灵活使用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引导客户积极地体验,将和客户的交流话题引导到车辆优势之上,最终使客户接受车辆具备的优势,充分展现销售人员的汽车销售水平。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表明在汽车营销课程体系开发中,一方面要加强汽车知识学习,让学生成为汽车性能讲解专家,另一方面注重消费者的心理研究与学习,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培训与指导。

三、汽车销售教学实施方案创新探究

在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教学中,汽车营销知识教学的每一模块都应当坚持以行动为导向、能力为根本的教学观念,这样才可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咨询-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过程进行教学。

每一模块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问题,接着进入咨询阶段,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积极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然后是实施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和其竞争较为激烈车型的相关信息,讨论和决策销售过程中的主导话题、销售策略及销售内容;最后模拟相应情景检查和考核学习成果。

(二)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主要载体,针对性展开教学。

依照职业活动的导向原则,结合汽车销售实际工作任务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两方面进行教学:第一是和客户交流过程中,通过典型问题作为工作任务的主要载体,开展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销售好奇心和兴趣。第二通过对车辆各方面的介绍,在试乘和试驾及对客户的异议处理过程中,解决汽车销售的典型问题作为主要载体,将汽车专业知识及技能训练充分融入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对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教学创新路径分析和探讨,不难发现为了充分适应社会市场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创办的新型营销专业,要想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就必须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在营销知识创新探究、课程体系建设、销售教学实施方案等方面不断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汽车企业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推动我国汽车行业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中职汽车营销专业知识教学创新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09.

汽车行业职业发展例11

关键词 :汽车产业 专业教师 自主发展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由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领域上较传统汽车有了很大拓展,并融入了当今前沿科技,前瞻性强、技术叠生、更新快,这就对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有了更高的能力培养要求,由此对汽车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也有了更新、更高的现实要求。

目前,由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及专业教学实践和经验均源自于传统汽车,而职业院校又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产、教、研三者结合不紧密,教师对汽车产业发展资讯及其服务后市场的人才能力定位的把握处于被动和滞后状态,原有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教学实践经验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的人才培养要求,加之,教师对有关新生技术及其衍生的应用技能的传授缺乏教学实践,使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的把握存在盲目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视野下,教师要以专业发展为引领,积极促进专业能力的自主发展。

一、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激发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实现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汽车专业教师在国家大力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大背景下,应增强职业危机敏感性,主动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其在汽车技术上的变革,领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引发的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变化,以及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将面临的挑战,通过系统反思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和困惑,并将之内化为需求,激发专业自主发展的自觉意识,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二、以促进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做好自主专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和阶段特征,其不仅是教师成长的目标,也是一个动态、连续并贯穿其整个教学生涯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个体主动、自觉参与才能完成。教师对自主专业发展有了规划,才能在自主发展中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目标,避免出现行动盲目和职业懈怠。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应以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为导向,通过客观、全面、深入地剖析自我专业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形成发展愿景,从而确定出自我专业发展方向,合理定位发展阶段和行动目标,并动态依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人才培养方式的改变,修正规划内容,制订出合乎个性、现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三、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新结构、新技术不断叠生和涌现的现实背景下,应勇敢跳出传统职教师资成长的藩篱,开阔自我专业发展视野,主动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的联系,积极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开展跨行业、跨学科的横向学习和交流,及时把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走向及其最新技术成果,并通过实践参与、科研探究和专业合作,促进自我产教研融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加快对新知识的建构和专业能力的创新,从而不断拓展、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增强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同时,促进自己由“学科型、传统型、经验型”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型。

四、大胆开展教学实践和反思,加快促进专业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