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08 15:37:00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1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及传播媒介的变化,社会化媒体逐渐占据人们生活主流。众多旅游景点地区也开始运用社会化媒体来推广传播旅游资源。红色旅游作为特色旅游的重要分支,以纪念中国共产党革命先烈在战争时期建立重要功绩的地点为载体,勉励旅游者热爱祖国,珍惜当下,能够积极进取。但年轻人对于武汉的红色旅游并没有足够的兴趣,调研发现缘由颇多,其中包含了营销力度不足导致的特色红色旅游含义及意义没有有效传达至消费者,传播媒介渠道单一,没有适应社会化媒体发展速度。本文旨在研究探索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的武汉红色旅游推广。

二、社会化媒体在武汉红色旅游业中的应用意义

(一)社会化媒体概念

社会化是以多对多的沟通交流为目的、大众创造的信息为内容、互联网技术为方式的新型大众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经验和观点的平台。例如微博、微信、BBS等媒体,人们可以产生大量原创内容,在对应精准的群体内取得以小博大的传播效果。

(二)社会化媒体对武汉红色旅游的意义

明显提升武汉红色旅游在目标受众中的形象地位。相较于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基于对大数据的梳理分析,可以实现对不同人群标签的受众进行精准有目的的传播。从而保障了传播到达率及传播效果。通过精准有效地传播,可以更好地吸引武汉红色旅游的目标消费者。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提升武汉红色旅游在目标受众中的形象地位。

三、武汉红色旅游现状及潜力研究

(一)武汉红色旅游现状调查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对武汉地区红色旅游进行了信息梳理探究。在调研过程中,重点考察调研了辛亥革命纪念馆、八七会议旧址、烈士陵园。经调研发现,辛亥革命纪念馆年轻群体最多,原因在于辛亥革命纪念意义重大,推开了中国新历史的先河,同时设施完善布景美丽,是武汉红色旅游景点的重要景点。烈士陵园记录了革命先烈的壮举,家庭群体居多,目的在于提升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八七会议旧址,则记录着土地革命的成功,让无数贫农过上了能吃饱饭的日子,因此前来缅怀的更多的是中老年群体。

(二)武汉红色旅游潜力分析研究

武汉的红色旅游资源,题材主要集中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重要关键转折性的革命性事件。同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具体的红色旅游景点中,辛亥革命纪念馆、八七会议旧址均与附近景点实现了联动。作为游客,可以轻松浏览武汉重要景色,便于游客安排路线,提升了游客的整体体验,从而有利于招揽游客。

四、基于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的武汉红色旅游推广策略探究

(一)利用社会化媒体提升武汉红色旅游景点知名度

随着各种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人们更习惯利用移动端社会化媒体接收信息,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轨迹的变化,碎片时间占据信息接收的主流时段,而在碎片时间社会化媒体的信息到达度与传播效果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加上社会化媒体的精准传播,通过利用社会化媒体传播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可以更大范围更高效率的提升知名度。

(二)规范统一社会化媒体传播武汉红色旅游的形式内容

社会化媒体的高效率也伴随着风险。如果传播内容良莠不齐,不能达到目标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那么其后果无疑是毁灭性的。因此要研究目标消费者的喜好,推送传播受众所喜欢的内容,从而有效将信息植入游客心智中,提升武汉红色旅游景点在游客心中的好感度与地位。

五、结语

武汉具备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优势,但红色旅游传播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受到新一代人群主力年轻消费群体的接受与热爱。本文通过对社会化媒体的研究以及实地走访调研武汉代表性红色旅游景点,得出几条在社会化媒体背景下的武汉市红色旅游景点推广研究的策略建议。红色旅游作为特色旅游的重要分支组成部分,赢得游客的喜爱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探索。

参考文献: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2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继承革命传统,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红色旅游开发的重点。

据悉,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已获批准,因此,有关部门将2011年定为红色旅游年。目前全国各地都借助“十二五”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获批的难得机遇,大力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和景区,红色旅游景区数量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政府和旅游景区经营者思考。由于红色旅游产品承担着教育功能、政治功能重任,其经营方式和经营目的与其他的旅游产品是不同的。但它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它就要与其他旅游产品竞争才能生存,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红色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红色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和政府必须正确认识红色旅游产品的功能和属性。

一、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

发展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红色旅游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各类世界组织都关注贫困问题,“减贫旅游”(PPT)的概念在国际上盛行,就是用旅游的办法来减轻贫困,使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所以发展红色旅游意义深远。

1、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展红色旅游能激发老区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其次,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生态保护是重点、扶贫开发是难点,红色旅游的开展可以使其真正成为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再次,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的兴盛可以改善当地交通、通讯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进入性。例如为了大力发展大别山的红色旅游,湖北省花大力气修建了大别山红色旅游交通示范公路,使老区对外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增加革命老区人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些旅游专家认为,在我国,每接待20名国外游客,就可创造一个就业机会,每接待150名国内游客,也能为地方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例如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使茨坪镇吸纳就业人口近6000人。河北嶂石岩景区,由于旅游业的开发,2009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就已经达到5000多元,周围乡村农民达到3600多元,比景区开发前分别增加了10余倍和6―7倍。井冈山小井村,村民们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过300元,现在家家户户开农家乐旅游餐馆,销售土特产、旅游工艺品等,人均年收入增加到近10000元。在井冈山山下的泰和县桥头乡,当地农民发挥毗邻井冈山的优势,办起了度假村,去年纳税额达230余万元。

3、开阔老区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是相对封闭的产业,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对较少。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农民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从而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二、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存。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加上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红色产品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且内容、场地、线路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比如有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与其他旅游景点又相距甚远,这样旅游者就难以尽兴。

2、时效性强。由于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影响明显,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时,比较容易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旅游形式单一。目前的红色旅游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内容的解说大多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场吸引力差。

4、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发展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学习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

三、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策略

1、多种渠道筹资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老区基础设施落后,各景区之间道路级别低,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另外接待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例如“红色故都”瑞金的全市酒店床位只有2200张,显然不能满足游客需要。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弱,需要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老区需要力争国家在规划、资金上给予倾斜和扶持。通过精心包装一批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获得红色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所需资金比较大,老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市场手段,通过招商引资,从各种资本市场上获得所需资金,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红色旅游投资新格局。江西省吉安市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截至2009年上半年,吉安签约旅游招商项目48个,签约金额36.7亿元,建设项目包括祖籍地游览苑、井冈山大井领袖峰景区、井冈山荆竹山景区等。

2、注重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产品组合可以实现捆绑经营,共享客源市场,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可以延长产品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红色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和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相结合。革命老区具有比较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红色旅游产品和这些资源形成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组合。一是“红红”组合,就是相邻的革命老区或主题相关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组合在一起。例如,武汉农讲所―黄麻起义―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探寻之旅”;瑞金―遵义―大渡河―延安的“重走红军长征之旅”。二是“红绿”组合,即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组合。例如,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与大洪山生态旅游。三是“红古”组合,即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旅游以及古迹、古遗址旅游组合。例如,徐州淮海战役红色旅游和两汉文化旅游。四为“红土”组合,即老区红色旅游、民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组合。例如,贵州用“一条长征红线,穿起一个多彩贵州”,使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少数民族风情游相映生辉,取得了巨大成功,2009年,贵州全省接待国内游客448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7.6亿元。

3、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主题的新奇性与创意性。旅游者的眼球只会被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主题所吸引,因此同类题材的红色旅游产品可以构思风格迥异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对于周期性的红色旅游产品来说,要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主题作相应的调整,使之对旅游者永远具有新鲜感,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比如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体验红色景区的各种自然元素与人文元素,从而获得难忘的美好体验。再如通过高科技手段再现红军的某些战争场面:群马奔驰的蹄声、嘶鸣声、枪声、炮声、火光、硝烟等,能够极大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在纪念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中,以色列政府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历史场面,使参观的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震撼。

4、为旅游者创造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回忆的活动。假如不考虑旅游者的体验,只是把他们当作纯粹的观众来对待,在活动方式上仅仅选择静态的欣赏和观看即可。但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者要求登上舞台做主角,通过身心的全面参与获得体验。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注重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产品设计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如通过设计“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与红军长征相关的旅游产品既可扩大红色旅游的产品链、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又可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切身体验,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5、加强旅游目的地营销。红色景区的建设要提高到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层次,孤立的若干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不能带动老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只有把老区作为整体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建设和营销,红色旅游才能充分发挥带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红色旅游目的地之所以有营销的必要,一方面是因为各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存在竞争,另一方面是当前信息渠道众多,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的接受能力有差异。红色旅游的营销方法很多。一是电子商务。国外的旅游目的地有90%都有网站,我国也有30%~40%的比例,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加,电子商务是未来几年目的地营销中最重要的方法。二是软营销。例如参加旅游博览会、展销会,举办红色旅游论坛等。三是组合营销。比如红色旅游和会议旅游的组合营销。

【参考文献】

[1] 李明德:浅谈红色旅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07-03.

[2] 刘筱秋:把红色旅游业发展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产业[J].中国旅游,2008(5).

[3] 谷玉芬:红色旅游成功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6(2).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3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深得民心的重要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和扶贫工程。井冈山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圣土,是中国的革命摇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1960年访问井冈山时称井冈山是“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

一、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状况

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江西、湖南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享有“革命摇篮”和“绿色宝库”的美誉。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至今仍保存较好的革命旧址有29处,其中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0处,主要有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井冈山烈士陵园、八面山和红马石哨口遗址、红军医院、井冈山碑林、井冈山会师纪念碑等;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8处;原市政府所在地茨坪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和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后方单位所在地,因而也是红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陈列开放的7处革命旧址均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江西重点博物馆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馆藏文物5,800多件。大量保留的红军标语、革命诗词、革命歌舞等也是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井冈山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多、分布集中等特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红色旅游开发对象。

二、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现状与采取的主要措施

井冈山与国内现实的和潜在的客源市场以及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国都比较接近,为了实现井冈山旅游尤其是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井冈山建成全国红色旅游的“第一城”,井冈山先后完成了泰井高速公路建设、井冈山机场复航以及景区公路的修缮。随着吉井铁路的开工建设,井冈山将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与南昌、赣州、长沙、广州等大城市形成4小时经济圈。在景区建设方面,井冈山还将“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文化”、“蓝色碧水”等旅游资源与旅游品牌重新组合,扩大景区范围,并通过招商引资对旅游点进行开发建设,使旅游接待能力提高了3倍。现在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已达261.43平方公里,拥有11个大景区、76处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

近年来,井冈山先后实施了红色景点陈列复原和历史场景再现工程,策划举办了“中国红色之旅万里行”、“中国红歌会”、“中国(井冈山)红色旅游博览会”、“中国井冈山红色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确定了井冈山在全国红色旅游中的龙头地位和标杆作用。2008年接待游客3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亿元,直接从事旅游的有3.5万人,占全市人口的22%,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51%,旅游对财政的贡献率为64%。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井冈山红色旅游也成功实现由接待型向市场型跨越。

开发的成功得利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良好措施。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成立景区门票“一票制”;二是井冈山红色精神的总结和宣传。2003年11月,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北京首展,以其强烈反响,首战共接待观众11.8万人。此后,井冈山精神大型展览在全国进行了两年的巡展。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井冈山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会,出版了一大批反映井冈山斗争史实的革命书籍,如《井冈山根据地全史》、《弘扬井冈山精神》、《走向井冈山》等。许多游客在听完革命后代的现场讲解、看完革命旧居旧址后,不禁热泪盈眶,对于党的情感油然而生;三是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井冈山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人的气候被誉为“天然氧吧”、“人间仙境”。近年来积极开发生态旅游,相继开发出龙潭、主峰等生态景区以及不少供游人观赏的“绿色”景点,如竹排漂流、客家歌舞等。井冈山“红”、“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了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井冈山旅游模式。

三、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深度不足,产品形式单一。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中,对革命历史文化挖掘还不够,对红色资源的深层魅力和现实价值缺乏深度开发,在开发中重硬轻软,文化挖掘和资源整合不够。对相关旅游资源也整合不够,未能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目前,革命景点提供的产品大多数是用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表现方式陈旧,导游讲解缺乏现代化手段,缺乏震撼力和感染力。参与体验式的旅游项目较少。从整体上来说,红色旅游产品单一,吸引力不足。

(二)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原井冈山景区面积狭小,核心景区面积只有3平方公里,排放的尾气、噪音、垃圾、污水造成景区生态日益恶化,尤其在旅游旺季或是重要的革命纪念日,由于大量游客的到来,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减少常住人口和公务往来人员对茨坪核心景区的环境承载压力,扩大发展空间,2005年井冈山市政中心所有单位全部“下山”后,逐渐缓解了茨坪景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但是在旅游旺季或是重要的革命纪念日,由于大量游客的到来,茨坪景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仍然较大,今后井冈山仍需要大力度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三)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红色旅游开发受到较大限制。旅游开发建设本身有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井冈山市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严重不足,旅游促销方面的费用每年才100多万元。近年来,受到了从中央到省、市的高度重视,投入了较多资金,但相对于景区的软硬件来说,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严重影响了红色旅游开发的规模与进展,因此迫切需要走市场化道路才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另外,旅游规划、管理人才、高素养的一线服务人员较少也是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一大问题。

(四)红色旅游与古色资源整合不够。井冈山红色旅游还具有与“古色”资源相整合的优势。井冈山下的吉安市素有“文章节义之邦”、“庐陵文物照江天”的美誉。自唐宋至明清,吉安的科举进士多达2,300多人,其中状元15人,绘就了“隔河两宰相,五里一状元”的历史画卷。吉安市有流芳千古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其中部级20多处,省级30多处。如民族英雄文天祥纪念馆、重写长江流域文明史的战国粮仓遗址和青铜王国――新干商代大墓、距今近800年同榜考中一名状元四十名进士的江南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鹭洲书院遗址,还有许多古建筑和古书院、古村落、古遗址、古墓葬,这些给红色旅游资源与古色旅游资源的良好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为了充分发挥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可采取以下对策进行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一)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做好旅游扶贫工作。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深得民心的重要政治工程、文化工程、经济工程和扶贫工程,因此应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玩,积极争取到各种投资机会。特别是要吸引当地社会资金参与开发井冈山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和其他配套旅游项目。

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应与旅游扶贫相结合,就是以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为首要目标,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利益,在开发中必须坚持居民参与原则,采取多种形式使当地居民积极投身到红色旅游的管理与服务中去,为当地居民提供开发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商业机会,使得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融为一体,使当地群众支持红色旅游开发工作。

(二)提升红色文化产品品位,注重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一是对井冈山革命历史时期的历史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深入挖掘其红色文化内涵;二是要积极开发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涵。在整合开发中,要体现红色文化的意义,明确整个产品的卖点,要增加体验性与参与性项目,力求真实,体现红军英勇杀敌、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并让游客参与其中。

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可用红色感召市场,以绿色稳定市场,以古色来拓展市场,打造出“红色圣地、绿色宝库、古色文化”旅游品牌。让游客在领略自然景观、体验民俗风情中放松心情、娱乐休闲,在驻足人文景观、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历史文化中丰富人生阅历,满足精神享受,启迪思想觉悟,使红色旅游成为生命健康之旅、心灵健康之旅、革命精神实践之旅。

(三)努力培养红色旅游专业人才。随着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大力开发,有关红色旅游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及各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缺少战略性旅游策划人才和旅游营销行家,严重地制约了井冈山红色旅游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通过对红色旅游从业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改善接待设施,不断提高接待服务水平。

(四)正确处理好旅游接待能力与环境承载能力、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目前,井冈山红色旅游的人数逐年大幅度上升,既对旅游接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对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服务配套设施,以迎接日益攀升的客流量,让旅客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同时要加强休闲生活设施的建设,让旅游者有看头、有玩头、有吃头,为旅游者提供娱乐和生活的便利设施;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红色文化遗产,使井冈山人民懂得绿水青山和红色文化遗产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五)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造大井冈旅游圈。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要走开放型旅游业发展的路子,加快整合本市旅游资源,从全市的角度把有价值的革命遗址、遗迹整合串联推出,打破条线上的各自为政,使红色旅游资源产生整体效益;同时加强与周边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市进行区域协作开发,联合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开拓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南昌-永新、茶陵-株洲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要成功运营就必须加强井冈山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文传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卢丽刚.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M].求实,2008.1.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4

abstract:the red tourism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forms of tourism, so seeking new development philosophy is a urgent matter for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limited competitiveness after fadeaway of policy support. the coming of experience economy offers a number of rare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experience-based development can effectively solv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red tourism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key words:red tourism; experience economy; experiential development

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消费能力的飚升,人们的消费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许多旅游者早已不满足原有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希望购买参与性更强的旅游产品,“体验式旅游”悄然升温,成为现代旅游最具开发潜力的部分。WWW.133229.cOm红色旅游作为一专项旅游产品,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体验型开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体验型开发的概念

旅游体验是以体验作为核心吸引力的用于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综合性的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心理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过程。它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强调游客对文化的、历史的、生活的、习俗的体验。美国学者派恩与吉尔摩根据参与的主动性与投入程度,将旅游体验划分为娱乐型体验、教育型体验、遁世型体验和审美型体验4种类型,认为每个旅游者的旅游经历都是以上四类体验的不同程度结合。四类体验的中心集合点就是美好的甜蜜地带(sweetspot),在这个地带,活动对象达到一种“畅爽”境界。

体验型开发就是以旅游景区为剧场,以景区建设为布景,以食、住、行、游、购、娱为道具,以旅游者为中心,为旅游者创造难忘的回忆。景区开发立足于创造游客难忘经历和感受,即以游客体验为中心来选择、利用资源,开发旅游项目。体验型开发能摆脱资源限制,通过对同一资源体验方式和体验深度的改变,创造出不同的体验效果,从而吸引游客重复消费,使景区获得持续发展[1]。

二、红色旅游的特点

红色旅游所依托的旅游资源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在崛起和发展的过程中与革命传统教育密不可分,目前,其发展特征有别于其他专项旅游。

(一)红色旅游受国家特殊的政策扶持

红色旅游景区本身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担负着大量思想教育的任务,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享受政府特殊的政策扶持,如拨款、定期进行维护、维修等。

(二)红色旅游的市场吸引力有限

把革命纪念地、革命圣地纳入旅游的范畴来发展,就决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需要按旅游经济规律办事。但基于以下原因红色旅游的市场吸引力有限:(1)绝大多数红色旅游吸引物是以零散的、资源单体的遗址、故居、纪念碑、陵墓、纪念馆的形式出现,所反映的革命文化的内涵也是片段的、单一的,很难开发出成规模的、有深度、有连续性的旅游产品;(2)红色旅游的吸引物很多是革命战争时期遗存的文物和旧址,一般比较简陋,就其外观来说与故宫、颐和园、石窟艺术、皇家陵寝等文物古迹相比,可展现和吸引的内容有较大差距;(3)红色旅游具有的政治色彩,使展示、讲解及关联性产品的开发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红色旅游以观光产品为主体

从各地开发的红色旅游产品来看,体验式的特种旅游产品很少,大都是滞留时间短的观光式的旅游,有的更是以一个纪念碑、纪念馆、故居会址等展示,缺乏体验元素。

(四)红色旅游的客源消长有明显的规律性

除一般的市场因素造成的淡旺季影响外,政治性因素对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影响明显,旅游客源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运动,整体状态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5年、10年一个高潮,50年和100周年的纪念活动就是大高潮。

以上特征造成红色旅游在政策扶持消退后难以持续发展。突破瓶颈,寻求新的开发理念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体验型开发成了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红色旅游体验型开发的必然性分析

(一)体验经济时代对红色旅游开发的要求

产品经济时代的旅游价值量的衡量是物质产品,服务经济时代旅游价值量的衡量是游客满意度,体验经济下衡量的标准变为对旅游产品带给游客的体验内涵和收益上,体验是产品的核心[2]。体验经济是以需求为中心,强调需求结构升级,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考虑生产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者,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设计好的、标准化的旅游产品,而是希望能亲自参与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和旅游经销商共同完成其所需旅游产品的生产,从而体现个性化的特征[3]。反映在红色旅游中,就是旅游者不仅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品评红色文化的行迹,更应该以参与者的角色去把握完成对红色精神内涵的深度体会[4]。

目前红色旅游景区无论是革命胜地还是伟人故居,大都是物品存列配以图片文字解说,表现方法陈旧,文物的陈列没有从游客视角考虑问题,在娱乐、教育、遁世和审美体验的创造性设计方面显得很苍白。

体验型红色旅游开发,就是要深入地挖掘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而不同地融入地域文化,以旅游者为中心,从娱乐、教育、遁世和审美体验入手多方位整合旅游体验元素,在旅游过程中为游客创造“重回革命年代”的难忘经历, 让游客参与其中,寓教于乐,努力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使旅游者愿意为这种美好的回忆付费。这是顺应体验经济时代潮流的必然。

(二)旅游的本质与体验的本质具有同一性

旅游的本质属性可以从旅游者的产生来了解。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所以能够激发人类产生旅游的需要,是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与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与地表环境间微小与宏大、单调与丰富的尖锐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最本能的内在心理——好奇心[5]。

可见,旅游的本质属性在于在差异化体验中丰富精神生活,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旅游就是在时间和地域的跨越中,从对那种与自己习惯的文化和环境存在差异的另样文化和环境的体验中,寻求审美和愉悦等精神享受的活动。[6]体验的结果不仅在当时当地产生一种生理或心理的满足,而且当离开那种特定时间和特定地域之后,给旅游者留下的还是一种精神上的回忆享受。

体验是一种参与经历,它能为参与者提供身心享受,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从本质上说就是指人们以个性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值得回忆的事情[7]。因此旅游包含着体验性的诸多精神要点。不论哪一种方式,都是得到一种精神享受,他们与旅游的本质都是一致的,甚至是浑然一体的。旅游本身就是体验的一种主要方式,体验经济魅力以旅游来充分展示。

红色旅游作为专项旅游的一种,旅游者进行红色旅游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旅游愉悦和精神享受。拉动经济、思想教育只是连带效应。让旅游者在参观游览、参与活动和互动交流过程中获得愉悦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不知不觉、自觉自愿地学习知识、了解历史、接受教育、陶冶身心[8]。因此,在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遵循旅游的相关规律和理论,改变传统开发模式,在保持红色基调的前提下,增加旅游者愉悦为基本导向的体验型开发,顺应旅游者体验心理需求,就是红色旅游向旅游本质的回归。

(三)红色旅游体验型开发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红色旅游体验型开发的重要基础。

1.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体验的重要基础。体验型开发要求给旅游者创造审美体验。良好的审美体验必须以蓝天、碧水和青山为依托,以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保障。只有得到精心保护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旅游愿望并转化为现实的良好的旅游审美体验。因而,体验型开发更注重景区的环境保护,以构建良好的景区视觉形象,避免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带来负面影响,达到给旅游者一种美好而难忘经历的效果。

2.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利于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使红色景区呈现原生态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才能使游客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这种体验才能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

3.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延长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红色精神发生在红色年代,但却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统一脉相承,并且深深地打上了地域文化的烙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把红色精神的挖掘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原真性地再现革命年代,延长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很多红色景区在开发时,没有很好地将红色精神与本地历史文化脉络整合,使红色精神和地域文化成两条关联不大的平行线,因而没有较好地展现红色精神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最终影响了红色旅游的魅力,妨碍了红色旅游产品历久弥新生命力的发展,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

4.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实现综合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的保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能使红色与绿色(生态旅游)相映,凸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使红色与彩色(民族风情)互动,利用民族风情和红色旅游在空间上的重叠,宣传多彩的民族文化;使红色与古色(历史文化旅游)融汇,增加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这样在保持红色基调的前提下实现红色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和深度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的内涵,增加红色旅游魅力。

(四)体验型开发是提升市场竞争的良好方式

目前,红色旅游产品要在政策扶持消退后经受住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产品的市场竞争,保持永恒的魅力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以市场为导向,关注消费时尚,顺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否则,就可能是阶段性的产物。而红色旅游体验型开发注重旅游者的情感需要和参与体验, 在产品的打造上营造一种体验氛围、制造一种体验环境、设计一种体验场景,通过策划各种活动项目,打造一个娱乐、教育、遁世和审美的高享受的体验过程。体验型红色旅游开发顺应了时代潮流, 迎合了旅游市场的需要,是提升红色旅游产品市场竞争的良好方式。

(五)红色旅游体验型开发符合教育规律

红色旅游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承载和传递光荣革命传统、先进革命精神及优良民族品质等,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在认识活动过程中,通过红色旅游的开展,旅游者对“吃、游、行、住、购、娱”等产生体验性想法。如果红色旅游的产品单一,体系不健全,项目缺乏亲身参与的体验性,那游客就会在旅游过后对其景点乃至整个红色旅游产品产生排斥或怀疑心理,情况严重时会产生否定甚至逆反心理[9]。所以,游客的切身体验对思想品德教育功效的达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情感活动过程中,由于体验型开发模式更注重旅游者的情感需求,增加景区体验元素,通过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氛围,使旅游者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理解红色精神。这样,旅游者会对教育者及教育内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红色旅游未来的发展中,应在保持红色基调的前提下,创新性开发顺应旅游者思想品德教育意识活动过程规律。

参考文献:

[1] cohen e.traditions in the qualitative sociology of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8,15(1):29-46.

[2] 贾秉瑜.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产品体验性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2007.

[3] 张雅敏.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8):46-47.

[4] 陈志永,李育.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05(10).

[5] 刘振礼,王兵.中国旅游地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6] 张源.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产品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5

前言

随着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实践证明,红色旅游对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推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偏远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休闲时代,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会空前高涨,世界经济形态也将因此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使得红色旅游产品自身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别是单一的观光性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等个性化需求,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足,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将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置于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等综合能力和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益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体验经济要素融入绝色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体验经济从旅游者表象的和潜在的需求出发,当旅游者的需求被充分发掘出来,他们会自觉地为体验付费。一方面,旅游者体会到体验的美妙感觉后,其消费行为往往受非理性因素的支配,这时,他们只要认为通过进一步的货币支出可以得到更高级的体验,甚至是高峰体验,必然意愿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的开发比在服务经济下更具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利润空间。wWW.133229.cOm例如在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利巴雅,有一座100多年前沙皇俄国建造的监狱。用红砖建成的监狱是一座二层建筑,位于高墙内。打开铁门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单人牢房的墙壁上刻有“我想回家”等犯人的笔迹。据导游讲,监狱曾经用来关押苏联军队的政治犯和扰乱军队内部纪律者。在苏联军队撤退后,自1997年被关闭,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如今,该国将这座在苏联解体后被关闭的监狱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在这种另类旅游项目中体验到囚犯的生活。游客们走过两层楼内阴暗的走廊,依次参观前克格勃监狱内部牢房,沿途可以感受到混合着血腥汗渍和悲惨过去的气息。如果额外消费,还可体验“遭受虐待”,体验严刑拷打的感觉,参与模拟处决,体验被处死的感受,也可以在牢房内过夜,不喝水、不睡觉。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界名人,而且还吸引了欧洲人前来参观。

2.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体验文化,就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与思维能力,对所经临的环境与过程,进行体会与感验。旅游者通过购买一个设计水平较高的产品,不仅能够学习知识、丰富经历、完善自我,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使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例如,旅游者通过参与红色旅游产品中的各种体验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红色旅游文化,这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对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更真实的了解和体会,从而将会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革命老区人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得到加强和振奋民族精神,他们将会为革命老区美好的明天而拼搏。

3.有助于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效益。体验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人的品味和格调有所提高。在文化的引导下,旅游者势必容易得到较高层次的体验,而非单纯的感官体验。从旅游者角度看,他们若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就说明产品的文化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从红色旅游角度看,若旅游者可时常参与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的消费,那么整个红色旅游的文化氛围会日益浓厚。这两方面都是红色旅游产品文化效益得到提升的表现。在体验经济的指导下设计红色旅游产品,必然要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的文脉,充分展现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文化底蕴,使各个活动项目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二、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不足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浏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工程。它融政治性、教育性、观赏性与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是一项专项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存。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加上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反扑中对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红色产品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具有 内容 、场地、线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与其他旅游景点相距甚远可展现、可参观、可吸引的内容有较大差距令旅游者难以尽兴。 2.时效性强。由于 政治 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 旅游 的客源变化 影响 明显,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旅游形式单一。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 内容 的解说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场吸引力差。

4.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 发展 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 学习 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

三、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

1.以体验思维的新视角审视红色旅游产品的塑造。全球 经济 已经进入品牌 时代 ,培育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将是红色旅游竞争的关键。创品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红色旅游又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创造产品品牌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体验经济中,应强调以品牌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针对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特色,作好景区的形象规划,利用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形成自己的产品消费市场,大大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产品的宣传成本。如开发如“重走长征路”旅游产品品牌,使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未见其形,先领其意的效果。

2.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主题的新奇性与创意性。旅游者的眼球只会被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主题所吸引,因此同类题材的红色旅游产品可以构思风格迥异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对于周期性的 体育 旅游产品来说,要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主题做相应的调整,使主题对旅游者永远具有新鲜感,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紧密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升华和演绎主题,可以深化旅游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在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体验景区的各种 自然 元素与人文元素从而获得难忘的美好体验。例如以高 科技 手段再现红军的某些战争场面,如群马奔驰的蹄声、嘶鸣声、枪声、炮声、火光、硝烟等,通过高科技都是能 艺术 再现的,而且更逼真,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在纪念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中,以色列政府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 历史 场面,使参观的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震撼。

3.为旅游者创造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假如不考虑旅游者的体验,就可以把他们当作纯粹的观众来对待,在活动方式上仅仅选择静态的欣赏和观看即可。但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者要求登上舞台做主角,通过身心的全面参与获得体验。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体育旅游项目。注重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产品设计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如通过设计“四渡赤水”、“打游击战”等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既可扩大红色旅游的产品链,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加体育旅游爱好者,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又可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切身体验,提高对游客的感染力,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满足旅游者个性体验,利用多种旅游资源形成复式开发。由于组合型红色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为旅游者提供多种体验和感受,增加旅游者的体验消费价值,其吸引力往往大于单项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选择受旅游者欢迎、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设计。在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与绿、古、蓝、俗、新相结合。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古色”等拓展市场,如红、绿(自然生态)结合,红、古(历史文化)结合,红、蓝(海洋)结合,红、俗(民俗风情)结合,红、新(新都市风情)结合等等,形成优势互补,打造综合性产品,产生叠加吸引,从而参加旅游者的多重体验,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能起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6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的结晶。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发展史册中的一项专项旅游产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和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对广西红色旅游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进行探讨。

一、广西红色旅游资源及营销现状概况。

(一)广西红色旅游资源简介。

1.以百色市为中心的右江流域红色旅游区。以百色市为中心的桂西右江流域地区,能够成为旅游景点的主要单体红色旅游资源就达53处。主要分布在百色市右江区、乐业、凌云、田阳、田东、平果、靖西、那坡等地区,其中包括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田东县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红七军政治部旧址(清风楼)、乐业县红七军红八军会师纪念馆等景点。

2.以东兰县为中心的红水河流域红色旅游区。该旅游区主要红色旅游资源集中于红水河中上游的东兰、巴马、大化、都安、天峨等县,共20多处。主要有东兰列宁岩、魁星楼、韦拔群烈士墓、韦拔群纪念馆、东兰革命烈士陵园、巴马瑶族自治县红七军二十师师部旧址、河池市红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金城江革命烈士陵园、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都安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大化瑶族自治县中共右江地委桂西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天峨县拉号岩等景点。

3.以龙州县为中心的左江流域红色旅游区。左江流域红色旅游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主要以龙州、靖西、大新等地分布较多,共10多处,包括龙州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司令部旧址、龙州起义纪念馆、左江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八军狙击战场旧址、龙州起义标语,靖西县红八军攻城遗址、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培训班旧址(1934)等景点。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7

前言

随着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实践证明,红色旅游对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推进国民经济 社会 发展,特别是偏远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休闲 时代 ,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会空前高涨,世界经济形态也将因此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使得红色旅游产品自身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别是单一的观光性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等个性化需求,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足,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将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置于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进行 研究 ,对于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等综合能力和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益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体验经济要素融入绝色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体验经济从旅游者表象的和潜在的需求出发,当旅游者的需求被充分发掘出来,他们会自觉地为体验付费。一方面,旅游者体会到体验的美妙感觉后,其消费行为往往受非理性因素的支配,这时,他们只要认为通过进一步的货币支出可以得到更高级的体验,甚至是高峰体验,必然意愿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的开发比在服务经济下更具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利润空间。例如在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利巴雅,有一座100多年前沙皇俄国建造的监狱。用红砖建成的监狱是一座二层建筑,位于高墙内。打开铁门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单人牢房的墙壁上刻有“我想回家”等犯人的笔迹。据导游讲,监狱曾经用来关押苏联军队的 政治 犯和扰乱军队内部纪律者。在苏联军队撤退后,自1997年被关闭,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如今,该国将这座在苏联解体后被关闭的监狱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在这种另类旅游项目中体验到囚犯的生活。游客们走过两层楼内阴暗的走廊,依次参观前克格勃监狱内部牢房,沿途可以感受到混合着血腥汗渍和悲惨过去的气息。如果额外消费,还可体验 “遭受虐待”,体验严刑拷打的感觉,参与模拟处决,体验被处死的感受,也可以在牢房内过夜,不喝水、不睡觉。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界名人,而且还吸引了欧洲人前来参观。

2.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体验文化,就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与思维能力,对所经临的环境与过程,进行体会与感验。旅游者通过购买一个设计水平较高的产品,不仅能够 学习 知识、丰富经历、完善自我,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使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例如,旅游者通过参与红色旅游产品中的各种体验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红色旅游文化,这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对革命 历史 、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更真实的了解和体会,从而将会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革命老区人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得到加强和振奋民族精神,他们将会为革命老区美好的明天而拼搏。

3.有助于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效益。体验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人的品味和格调有所提高。在文化的引导下,旅游者势必容易得到较高层次的体验,而非单纯的感官体验。从旅游者角度看,他们若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就说明产品的文化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从红色旅游角度看,若旅游者可时常参与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的消费,那么整个红色旅游的文化氛围会日益浓厚。这两方面都是红色旅游产品文化效益得到提升的表现。在体验经济的指导下设计红色旅游产品,必然要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的文脉,充分展现其作为爱国主义 教育 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文化底蕴,使各个活动项目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二、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不足

红色旅游是指以 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浏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工程。它融政治性、教育性、观赏性与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是一项专项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存。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加上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反扑中对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红色产品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具有 内容 、场地、线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与其他旅游景点相距甚远可展现、可参观、可吸引的内容有较大差距令旅游者难以尽兴。 2.时效性强。由于 政治 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 旅游 的客源变化 影响 明显,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旅游形式单一。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 内容 的解说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场吸引力差。

4.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 发展 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 学习 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

三、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

1.以体验思维的新视角审视红色旅游产品的塑造。全球 经济 已经进入品牌 时代 ,培育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将是红色旅游竞争的关键。创品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红色旅游又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创造产品品牌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体验经济中,应强调以品牌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针对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特色,作好景区的形象规划,利用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形成自己的产品消费市场,大大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产品的宣传成本。如开发如“重走长征路”旅游产品品牌,使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未见其形,先领其意的效果。

2.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主题的新奇性与创意性。旅游者的眼球只会被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主题所吸引,因此同类题材的红色旅游产品可以构思风格迥异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对于周期性的 体育 旅游产品来说,要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主题做相应的调整,使主题对旅游者永远具有新鲜感,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紧密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升华和演绎主题,可以深化旅游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在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体验景区的各种 自然 元素与人文元素从而获得难忘的美好体验。例如以高 科技 手段再现红军的某些战争场面,如群马奔驰的蹄声、嘶鸣声、枪声、炮声、火光、硝烟等,通过高科技都是能 艺术 再现的,而且更逼真,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在纪念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中,以色列政府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 历史 场面,使参观的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震撼。

3.为旅游者创造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假如不考虑旅游者的体验,就可以把他们当作纯粹的观众来对待,在活动方式上仅仅选择静态的欣赏和观看即可。但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者要求登上舞台做主角,通过身心的全面参与获得体验。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体育旅游项目。注重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产品设计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如通过设计“四渡赤水”、“打游击战”等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既可扩大红色旅游的产品链,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加体育旅游爱好者,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又可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切身体验,提高对游客的感染力,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满足旅游者个性体验,利用多种旅游资源形成复式开发。由于组合型红色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为旅游者提供多种体验和感受,增加旅游者的体验消费价值,其吸引力往往大于单项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选择受旅游者欢迎、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设计。在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与绿、古、蓝、俗、新相结合。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古色”等拓展市场,如红、绿(自然生态)结合,红、古(历史文化)结合,红、蓝(海洋)结合,红、俗(民俗风情)结合,红、新(新都市风情)结合等等,形成优势互补,打造综合性产品,产生叠加吸引,从而参加旅游者的多重体验,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能起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8

 

前言 

随着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实践证明,红色旅游对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推进国民经济 社会 发展,特别是偏远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休闲 时代 ,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会空前高涨,世界经济形态也将因此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使得红色旅游产品自身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别是单一的观光性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等个性化需求,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足,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将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置于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进行 研究 ,对于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等综合能力和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益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体验经济要素融入绝色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体验经济从旅游者表象的和潜在的需求出发,当旅游者的需求被充分发掘出来,他们会自觉地为体验付费。一方面,旅游者体会到体验的美妙感觉后,其消费行为往往受非理性因素的支配,这时,他们只要认为通过进一步的货币支出可以得到更高级的体验,甚至是高峰体验,必然意愿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的开发比在服务经济下更具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利润空间。例如在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利巴雅,有一座100多年前沙皇俄国建造的监狱。用红砖建成的监狱是一座二层建筑,位于高墙内。打开铁门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单人牢房的墙壁上刻有“我想回家”等犯人的笔迹。据导游讲,监狱曾经用来关押苏联军队的 政治 犯和扰乱军队内部纪律者。在苏联军队撤退后,自1997年被关闭,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如今,该国将这座在苏联解体后被关闭的监狱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在这种另类旅游项目中体验到囚犯的生活。游客们走过两层楼内阴暗的走廊,依次参观前克格勃监狱内部牢房,沿途可以感受到混合着血腥汗渍和悲惨过去的气息。如果额外消费,还可体验 “遭受虐待”,体验严刑拷打的感觉,参与模拟处决,体验被处死的感受,也可以在牢房内过夜,不喝水、不睡觉。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界名人,而且还吸引了欧洲人前来参观。 

2.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体验文化,就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与思维能力,对所经临的环境与过程,进行体会与感验。旅游者通过购买一个设计水平较高的产品,不仅能够 学习 知识、丰富经历、完善自我,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使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例如,旅游者通过参与红色旅游产品中的各种体验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红色旅游文化,这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对革命 历史 、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更真实的了解和体会,从而将会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革命老区人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得到加强和振奋民族精神,他们将会为革命老区美好的明天而拼搏。 

3.有助于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效益。体验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人的品味和格调有所提高。在文化的引导下,旅游者势必容易得到较高层次的体验,而非单纯的感官体验。从旅游者角度看,他们若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就说明产品的文化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从红色旅游角度看,若旅游者可时常参与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的消费,那么整个红色旅游的文化氛围会日益浓厚。这两方面都是红色旅游产品文化效益得到提升的表现。在体验经济的指导下设计红色旅游产品,必然要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的文脉,充分展现其作为爱国主义 教育 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文化底蕴,使各个活动项目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二、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不足 

红色旅游是指以 中国 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浏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工程。它融政治性、教育性、观赏性与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是一项专项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存。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加上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反扑中对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红色产品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具有 内容 、场地、线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与其他旅游景点相距甚远可展现、可参观、可吸引的内容有较大差距令旅游者难以尽兴。 2.时效性强。由于 政治 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 旅游 的客源变化 影响 明显,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旅游形式单一。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 内容 的解说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场吸引力差。

4.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 发展 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 学习 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

三、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

1.以体验思维的新视角审视红色旅游产品的塑造。全球 经济 已经进入品牌 时代 ,培育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将是红色旅游竞争的关键。创品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红色旅游又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创造产品品牌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体验经济中,应强调以品牌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针对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特色,作好景区的形象规划,利用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形成自己的产品消费市场,大大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产品的宣传成本。如开发如“重走长征路”旅游产品品牌,使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未见其形,先领其意的效果。

2.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主题的新奇性与创意性。旅游者的眼球只会被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主题所吸引,因此同类题材的红色旅游产品可以构思风格迥异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对于周期性的 体育 旅游产品来说,要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主题做相应的调整,使主题对旅游者永远具有新鲜感,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紧密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升华和演绎主题,可以深化旅游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在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体验景区的各种 自然 元素与人文元素从而获得难忘的美好体验。例如以高 科技 手段再现红军的某些战争场面,如群马奔驰的蹄声、嘶鸣声、枪声、炮声、火光、硝烟等,通过高科技都是能 艺术 再现的,而且更逼真,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在纪念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中,以色列政府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 历史 场面,使参观的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震撼。

3.为旅游者创造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假如不考虑旅游者的体验,就可以把他们当作纯粹的观众来对待,在活动方式上仅仅选择静态的欣赏和观看即可。但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者要求登上舞台做主角,通过身心的全面参与获得体验。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体育旅游项目。注重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产品设计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如通过设计“四渡赤水”、“打游击战”等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既可扩大红色旅游的产品链,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加体育旅游爱好者,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又可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切身体验,提高对游客的感染力,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满足旅游者个性体验,利用多种旅游资源形成复式开发。由于组合型红色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为旅游者提供多种体验和感受,增加旅游者的体验消费价值,其吸引力往往大于单项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选择受旅游者欢迎、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设计。在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与绿、古、蓝、俗、新相结合。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古色”等拓展市场,如红、绿(自然生态)结合,红、古(历史文化)结合,红、蓝(海洋)结合,红、俗(民俗风情)结合,红、新(新都市风情)结合等等,形成优势互补,打造综合性产品,产生叠加吸引,从而参加旅游者的多重体验,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能起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9

目前,陕北各个市(区)县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把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列为了重要的规划内容。特别是结合红色旅游资源,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将红色旅游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陕北红色旅游的兴起

1.红色旅游形成的背景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出现,60年代渐具雏形,80年代随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加速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兴起为专项旅游产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在此推动之下,全国的红色旅游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前,红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活动。而红色圣地则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恒向往,陕北也成为这些永恒圣地中的一大亮点,随之兴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

2.红色旅游的含义

所谓中国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陕北的红色旅游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第一,独特的教育性。主要指以了解和学习中国革命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第二,独特的革命历史性。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一些旧址、陈列的物品有着及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段革命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可以让人们切身的体会到实地实景的厚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独特的体验性。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参观、瞻仰与学习活动的综合。它与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是分不开的。例如在陕北开展的“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参与性活动,真正的达到了寓教于游的目的和境界。

陕北红色旅游的这些特点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二、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特殊优势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陕北作为一块正在迅速崛起的“红土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诗史,给革命后代留下了永远值得学习传承的伟大精神和永远值得寻访缅怀的红色圣地。据统计,延安市对外开放的红色旅游景点已达13处,其中4a级3处,3a级2处,2a级3处,主要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瓦窑堡、洛川会议旧址以及全面展示共产党13年延安历史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陕北也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榆林市红色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开发了米脂杨家沟、佳县神泉堡、靖边小河村、吴堡川口等革命旧址。随着延安市“1510”工程和米脂“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项目的完成,大陕北范围内的红色旅游就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发挥出综合的优势,产生巨大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能因为其“富有”就忽视了对它的保护,而且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所应有的规律和规范性要求进行,不仅要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

红色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积极实施精品红色品牌战略,不断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步伐。

三、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步骤

1.从纵向深度丰富延安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内涵

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水平,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可以使用声、光、电的形式展示中共在陕北十三年的光辉历史画面,还可以精心塑造的蜡像等形式,生动地再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历史人物。

另一方面,把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既需要接受旅游文化的熏陶,又需要消费舒解身心、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产品。而体验式旅游则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

2.加强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整合

横向扩展大陕北红色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中新的景点,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销量,把红色与寻根祭祖旅游、黄河文化旅游、草原黄土文明,陕北民俗风情游等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有效的延长红色旅游的周期,使产品更充实,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

3.突出红色旅游的产业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优先开发当前被国家列为红色旅游线路中的纪念地,暂时不具备开放条件的要做好当前的保护工作。所以,陕北旅游业发展,应该抓住中央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号工程”的大好机遇,重点改造建设好延安、榆林两地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故居等景区景点建设,使其成为陕北红色旅游的“名片”。

4.突出红色旅游个性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就是说它可以和很多旅游形式相结合。所以就需要很好地处理红色旅游独特性和复合性的关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有意识的培育红色旅游中的一些新的增长点。

陕北有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给我们留下的近四百处革命旧址,同时还有浓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等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因此,必须搞好红色旅游资源与这些旅游资源的整合,连点成线,区域成片,形成整体,共同做大做强。

四、结论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10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出现,60年代渐具雏形,80年代随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加速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兴起为专项旅游产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在此推动之下,全国的红色旅游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前,红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活动。而红色圣地则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恒向往,陕北也成为这些永恒圣地中的一大亮点,随之兴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

2.红色旅游的含义

所谓中国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陕北的红色旅游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第一,独特的教育性。主要指以了解和学习中国革命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第二,独特的革命历史性。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一些旧址、陈列的物品有着及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段革命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可以让人们切身的体会到实地实景的厚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独特的体验性。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参观、瞻仰与学习活动的综合。它与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是分不开的。例如在陕北开展的“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参与性活动,真正的达到了寓教于游的目的和境界。

陕北红色旅游的这些特点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二、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特殊优势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陕北作为一块正在迅速崛起的“红土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诗史,给革命后代留下了永远值得学习传承的伟大精神和永远值得寻访缅怀的红色圣地。据统计,延安市对外开放的红色旅游景点已达13处,其中4A级3处,3A级2处,2A级3处,主要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瓦窑堡、洛川会议旧址以及全面展示共产党13年延安历史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陕北也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榆林市红色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开发了米脂杨家沟、佳县神泉堡、靖边小河村、吴堡川口等革命旧址。随着延安市“1510”工程和米脂“转战陕北纪念馆”项目的完成,大陕北范围内的红色旅游就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发挥出综合的优势,产生巨大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能因为其“富有”就忽视了对它的保护,而且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所应有的规律和规范性要求进行,不仅要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

红色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积极实施精品红色品牌战略,不断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步伐。

三、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步骤

1.从纵向深度丰富延安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内涵

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水平,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可以使用声、光、电的形式展示中共在陕北十三年的光辉历史画面,还可以精心塑造的蜡像等形式,生动地再现、、等革命历史人物。

另一方面,把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既需要接受旅游文化的熏陶,又需要消费舒解身心、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产品。而体验式旅游则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

2.加强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整合

横向扩展大陕北红色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中新的景点,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销量,把红色与寻根祭祖旅游、黄河文化旅游、草原黄土文明,陕北民俗风情游等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有效的延长红色旅游的周期,使产品更充实,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

3.突出红色旅游的产业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优先开发当前被国家列为红色旅游线路中的纪念地,暂时不具备开放条件的要做好当前的保护工作。所以,陕北旅游业发展,应该抓住中央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号工程”的大好机遇,重点改造建设好延安、榆林两地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故居等景区景点建设,使其成为陕北红色旅游的“名片”。

4.突出红色旅游个性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就是说它可以和很多旅游形式相结合。所以就需要很好地处理红色旅游独特性和复合性的关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有意识的培育红色旅游中的一些新的增长点。

陕北有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给我们留下的近四百处革命旧址,同时还有浓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等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因此,必须搞好红色旅游资源与这些旅游资源的整合,连点成线,区域成片,形成整体,共同做大做强。

四、结论

旅游是产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旅游项目更具有无限的活力与魅力,旅游借文化以获得新的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区域文明共同组合而成文化旅游的基本内容。正是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饮食、建筑、园艺等等使得旅游富有文化内涵,而文化的持久性也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旅游文化的塑造是通过分析和评价旅游地的文化背景,立足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确定旅游文化的主题。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构成旅游地的特殊文化背景。它是旅游地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过程中,通过文化的创造、交流和融合逐渐形成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品。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并将对今后旅游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产生持续影响。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例11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红色旅游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时代感和现实感。”的确,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有效地加快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借助红色旅游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将具有具有积极意义。但红色旅游有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对红色旅游散客的管理还的从红色旅游的特点分析做起。

1.散客旅游者选择红色旅游产品的原因

由于旅游者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消费观念转变,旅游者表现出对旅游品质的关注,散客旅游群体逐渐取代团队旅游,有更多的散客旅游者选择红色旅游。红色旅游主要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和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通过组织或游客自发游览、观赏而实现学习革命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增加阅历的目的。红色旅游的散客群体中,以50后和60后的老年人及其带动的90后为主,这部分旅游者选择红色革命纪念地具体原因:

1.1对革命老区情结因素

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多带有学习中国革命和历史的目的,将旅游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来进行。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对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的游览、参观和学习,从而了解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学习革命前辈的斗争精神。

1.2对革命先辈事迹兴趣较浓

从对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的问卷分析来看,大多参与的游客都喜欢在游览革命圣地的过程中能听到革命先辈的事迹,甚至重点从对具有较有影响的革命先辈逐渐转向“无名”的革命英雄。如在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战役纪念馆的旅游过程中,很多游客就对军长李守维的故事较为感兴趣。

1.3对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过程的期望

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旅游,如以重走长征路为例,目的就是通过重走革命前辈所走的路线,在走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劳苦,让身心得到净化。在红色旅游中,很多游客都喜欢在途中停留化妆拍照,并观赏革命节目,品尝菜肴等活动。如在武夷山的旅游中,很多游客就对喊山与开山活动兴趣较浓。虽然喊山与开山活动和革命并无太大关联,但游客们却喜欢在这种民俗中去感受旅途中的活动气氛,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红色旅游活动中散客旅游者心理分析

根据红色旅游的特点和散客和团队旅游的不同分析发现,现代红色旅游中的散客自主性、心理成熟度、心理需求层次和支持承受力都明显增强。

首先,在经济基础的支撑下,红色旅游已经不是小说、影视作品所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了,更多的人以学习、丰富人生经历、丰富旅行经验来作为红色旅游的目的。在游历红色旅游胜地的过程中,他们所期待的不仅仅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观赏,而转以关注人文精神,自主性逐渐提升。在红色旅游的形式上,多以同伴或家庭为单位,选择自己心目中所向往的革命老区,选择上从受制于旅游团而具有了较强的自主性。很多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都喜欢在旅游地小住几天,除了感受当地的文化气氛外,还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中。

其次,大多参与红色旅游的散客都具有表现自我的欲望。在参与红色旅游中有不少时青年,他们希望从办公室中走出来,但又不希望落入团队的束缚中,于是更多选择“单独行动”,同时,很多老年人带领晚辈参与到红色旅游中,目的就是要让这些“温室中的花朵”在旅游的过程中去吃苦、感受革命精神,从中认识自我。从这一层面上讲,红色旅游散客的心理需求层次得到增强。

最后,散客之所以不选择旅行社或旅行团的目的,还在于其具有较好的物质经济基础,“物美价廉”的团体旅游已经不能成为游客选择的最重要的指标。更多的人喜欢在自由的支配下而化费更多的“代价”,即更多的旅客选择自助旅行并不是为了节省钱而进行,而是以追求自由而进行。

3.对红色旅游活动中散客旅游者管理策略

当散客的旅游心理发生变化,那么,旅游管理也就应随之进行调整,不然,当市场需求和旅游管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后,旅游也的发展就会受影响,甚至会出现萎缩、停滞或倒退现象。下面就根据红色旅游散客的心理提出几点相应的管理对策。

首先,转变经营观念。传统旅游管理以团队旅游管理为重点,但随着旅游管理对象的改变,旅游管理要从以“团为主”的模式转向“团散互补”的模式中,在发展团队旅游的同时,要看到市场的变化,探究散客管理的新方法。

其次,要根据散客的心理需要而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在以往的旅游管理中,更多倾向于为团队游客提供专业服务,而对散客则有些“不闻不问”的感觉,其实,“蝼蚁尚可破堤”,散客越来越成为旅游的大流,这就需要各红色旅游机构注重根据散客的需要而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需求服务。如成立散客接待中心、网络散客服务站等。

最后,要在尊重游客自的基础上为之提供个性化服务。如私人导游,在对私人导游的培训上,要注重从专业化方向发展,因为目前的私人导游更多面对的可能就是一个或则几个游客,他们的要求会更高,服务标准会更高。当然,作为红色旅游,根据“规划纲要”来实现产业重组和发展也是大有必要的。

总之,对象在变,市场在变,旅游管理只有根据这些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思考新的对策,才能有效地促进旅游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