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煤矿信息化部门

煤矿信息化部门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3 11:25:00

煤矿信息化部门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1

1 常村煤矿信息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义煤公司常村煤矿围绕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将信息化技术与煤炭生产、管理、安全相结合,整合资源,多个信息化技术项目的实施取得了实际成效,使煤矿生产系统得到优化,煤矿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等有较显著的提高,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目前常村煤矿已建设的信息化项目有OA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矿区治安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生产调度通讯系统和井上下小灵通移动通讯系统。此外,风机、水泵、皮带机等大型设备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已经部分建成,集团公司首个自动化综采工作面也即将在我矿开展建设。

常村煤矿各监控系统普遍采用的是有线局域网通讯方式及现场监控模式,各系统尚未到达全面的信息沟通与共享,只是仅仅解决了部门内部信息传递的问题,存在信息孤岛。此外,由于煤矿目前尚未采用高速移动通信技术,煤矿主管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一旦离开办公场所,在安全隐患管理时无法方便的查询和录入相关信息,即无法获得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时信息,无法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科学决策。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能够横向整合煤矿现有监控系统、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移动信息化管理系统,全方位提高矿井信息化水平。

2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功能需求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是建立在煤矿企业现有监控系统基础之上,将管理者最为关心的各类生产信息进行横向整合,利用3G网络将整合后的信息发送至3G手机终端,使得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不再拘泥于办公地点,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监测监控、超限预警、人员定位、井下视频监控、安全隐患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应与煤矿现有各安全监控系统耦合,为煤矿企业提供通过手机经无线通信网络访问内部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应使原有的只能在安全指挥中心和办公网中使用的功能、查询的数据扩展到无线网络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

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定制软件,接入内部系统,及时了解矿井的生产状况和安全状况。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可根据煤矿现有和未来的信息化子系统自由组合,并可以进行二次定制开发。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应该是安全的,矿井信息的保密性要好,不能泄露矿井信息。

3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类型选择

移动智能矿山系统的实现,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常村煤矿目前采用的小灵通移动通讯,网络带宽低,无法支持视频传输的需要,属于国家明令即将退网的通讯技术。而目前发展起来的3G,即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因其高速数据传输、强大的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引起了信息化的又一次革命,可以说有了3G,才有了移动智能矿山系统。因此,移动智能矿山系统方案的选择,其实就是3G制式的选择。

目前我国有3种3G制式,如表1所示,分别为中国联通WCDMA、中国电信CDMA2000和中国移动的TD-SCDMA。其中,又以中国联通WCDMA网络速度最快,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中国联通WCDMA制式的移动智能矿山系统。

3 WCDMA移动智能矿山系统

中国联通WCDMA“智能矿山”移动监控系统,共有安全生产、生产日报、重点工程、人员定位、视频监控和产量销量等功能模块。生产安全方面具备分层级安全预警功能。“智能矿山”模块还可以根据煤矿现有信息化子系统自由组合,并可进行二次定制开发。

3.1 安全生产模块

该模块对接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对煤矿井下涉及安全生产的各项危险源监控数据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包括负压、风速、仓位、瓦斯、一氧化碳、温度等。该模块还支持对生产环节的强力皮带机、主提升机等各种重要设备运行状态的即时查询。

3.2 生产日报模块

该模块支持对煤矿企业各个生产部门的生产情况,按照煤仓、库存、产量、入洗量等进行分类统计查询。

3.3 重点工程模块

该模块提供与安全生产相关的重点部门每日、每班的工作内容的实时在线查询,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重要支撑部门及生产一线每日工作情况。

3.4 人员定位模块

该模块是基于煤矿现有的射频识别系统,与煤矿现有的人员定位系统对接,可以实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井上下各部门、采区的人员分布及人员活动轨迹进行查询。

3.5 视频监控模块

该模块依托煤矿现有的井上、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借助3G通道,向用户提供流畅的多路手机端视频呈现。

3.6 销量产量模块

该模块支持对煤炭企业的原煤、商品煤等进行逐日逐月的产销总量的统计,企业高层可通过此功能从整体上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状况。

3.7 分层级安全预警

该模块是将达到预警条件的某个危险源通过事先制定的预警信息和相应的处置办法,以短信或彩信的形式发送至直接管理人员。若超出规定时间为处理,系统会自动将预警信息发至上一级管理人员,直到预警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为止。

3.8 信息安全保障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2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1-029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1.15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煤矿资源的使用量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煤矿资源的生产建设受通风安全管理问题的影响,使其产率始终无法满足市场环境对其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应用信息化技术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化管理应用原则,来找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控制方法。这是在当前市场环境快速发展背景下,促进煤矿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相关人员应将其作用于实践。

1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研究

安全是煤矿企业进行生产建设过程中的首要任务,研究证实,煤矿通风管理工作是保证实际作业安全性的关键。而煤矿通风管理具有涉及管理项目众多且施工安全因素控制复杂的特点,这就给实现煤矿通风结构设计安全性目标带来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人员应从现有的科学技术入手,即随着当前市场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人员应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于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过程,从而实现煤矿企业建设的经济效益目标。这样一来,煤矿行业的开发建设就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代化经济建设背景下对煤矿资源使用量提出的需求。这是加快经济建设进程的重要课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2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原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安全可靠性、坚持共享性以及信息多样性。安全可靠性指的是,通风安全管理系统中包含煤矿企业内部各种重要数据信息,因此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应用过程中,应将保证系统运行使用的安全性,并作槭滓原则。例如,可通过设置登录密码以及对各类重要数据内容进行加密处理,来防止非法用户入侵问题的出现。坚持共享原则,就是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内容数据作用于实现各部门的沟通交流。此实践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充分考虑到网络传输介质的影响,即尽可能选择高效率的网络传输平台,以保证系统内部的信息数据能够全面、及时以及准确地传递到各个运行操作部门。这样一来,接收到煤矿通风安全报警信息的安全管理部门,就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控制。而数据信息的多样化原则,则要求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信息数据的录入与输出方式要具有多样化特点。例如,可采用电子表格文件导入、屏幕表格单录入的方式,来提高系统运行操作的便捷性。此外,信息化管理人员还可通过页面设计,来提高获取系统数据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即根据用户需求来打印各类统计形式的图形,进而满足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系统的使用需求。

3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以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煤矿通风信息化管理手段为例,信息化安全管理人员本着“优化配置、整合资源、并购重组、产权多元”的资源运作思路,将通风安全信息化管理数据库中,设置通风机风压、风量以及有毒气体浓度等内容,来使系统使用人员及时全面地掌握通风设备的使用状态。此外,通风测量仪表也是保证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信息系统数据库应包含测试仪表的使用状态、检修状态以及库存情况等,来提高其作用于通风设备的安全控制。

在应急管理措施方面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由于其涉及图形内容较多,信息化管理人员应做好电脑图像的显示工作,即通过提高图形的清晰度、准确性以及实用性,来提高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控制效率。

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后,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制定出完善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此过程要求煤矿企业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结合历史数据资料,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控制。即将安全事故出现应急救援的线路以及工作人员逃生线路,构建成具有多样化数据库系统的线路图,从而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从信息化系统中快捷方便地找出问题应对方法。例如,管理人员可将原始数据资源存储在信息化系统中,企业就可以对通风部门的人员、矿井瓦斯参数统计以及采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控制。

对于煤矿通风作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可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各种报表以及数据信息显示来反映实际的工作状态。即将计算与汇总后的信息数据上交到对应的管理部门,就能对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与调整,从而提高安全管理决策的有效性与及时性。例如,对于通风作业的防火与灭火管理,系统构建人员应将矿井火区情况、防火墙检查以及灌注有害气体等情况,纳入到信息化系统管理内容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经常发生火灾的区域进行重点防护,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安全管理人员还可根据实际作用内容,将系统数据进行分层设置,来提高系统应用的科学合理性。如图1所示为三层结构的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

4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在遵循安全可靠性、坚持共享性以及信息多样性原则,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后,不仅使煤矿通风作业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效率。即在采用三层结构的煤矿信息化管理系统后,不但使各个通风管理部门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内容,还提高了通风作业应急问题的处理效率。这是使煤矿企业满足煤矿生产资源使用需求以及达成经营发展的经济效益目标的有效措施,因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作用于实践,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重庆能源投资集团公司成功应用[J].工矿自动化,2012,(8).

[2] 武少辉.试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河南科技,2014,(21).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3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涵

从整体上讲,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全方位且综合性强的系统工作。不仅包含生产中各安全点的控制、生产环境、机械整体完好程度,还包含员工的操作行为和素质等各个方面。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需将生产装备、操作培训、生产管理都抓好,从而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整体上讲,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也是预防煤矿生产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事实上,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了有效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

2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发展和应用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许多煤矿企业也逐步意识到煤矿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但是,煤矿安全管理生产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也存在某些不足。第一,应用形式过于单一。通常,计算机只能进行单一的作业内容和独立运作。第二,应用内容太过简单。大部分管理系统仍旧停留在处理一些简单的管理信息和监测,以及对信息进行统计、查询、打印报表等作业。第三,信息资源流通性差,不仅加大了作业的重复率,还造成了资源浪费。此外,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还停留在低端的管理层面,所进行的作业是对信息进行简单加工,所以很难完成安全预测,难以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任务。而以专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一体并作为基础的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连接了各独立作业的子系统,达到了资源共享,并能将信息资料做综合分析,从而将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到更高阶段。

3我国煤矿事故高发的主要因素

3.1管理技术秩序性欠缺

某些矿井长期处于安全隐患和重大问题的环境下,甚至有的煤矿在设计之初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在实际生产中也未落实整改措施。比如,工作面密度过大,采区部署不合理,高瓦斯区域内甚至出现采掘面布置密集的情况,最后造成通风门太多,通风系统过于复杂,一旦发生煤矿安全事故,极易扩大事故范围。

3.2缺乏科学的挖掘过程

煤矿挖掘中,某些单位的通风量设置明显不够,常出现瓦斯超限情况却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瓦斯进行治理并加强通风性。据相关调查可知,发生安全事故的煤矿企业,在监测以及瓦斯报警断电仪等相关设备的设置上,并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执行。而部分企业即便使用了此类技术,却在配套的维护技术上存在欠缺,无法最大化设备的功能。

3.3煤矿安全培训形式化,造成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低

煤矿生产中,若发生安全事故,其伤亡的主体为一线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对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知,他们也通常是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人。一线工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无论是上岗工作前还是上岗工作后,所进行的培训都非常短暂,导致部门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且对安全措施了解不足,安全意识低。因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他们的自主抗灾能力普遍偏低。

4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4.1强化组织领导

煤炭行业在不断发展中终会走向煤炭企业整合的道路。煤炭企业必须具备雄厚的实力、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才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存活。数字化管理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所以,煤炭企业领导者需对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建立更为清晰的认识。在建设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时,企业领导者观念必须正确,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强化煤矿企业管理,达到管理的规范化、集约化和科学化。此外,还需结合实际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以不断促使信息管理系统整体上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

4.2强化信息化队伍建设

建设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从整体上来讲,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程。它所涉及的部门包含原料、生产、财务等,具有跨行业、跨部门的特征。所以,需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综合性的管理机构。同时,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业务素质和计算机技能,不断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从而为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和开发打好基础。

4.3强化信息标准化建设

在煤矿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它的基础工程包含信息标准化建设。不断强化煤矿安全信息标准化建设,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信息标准化必须处于行业相关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才能做信息文档标准和分类等方面的规范,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促使交流更为便捷,传递更为规范,内容更为系统,形式更为标准,以规避数据的重复采集、输入,增强整体利用率。煤矿安全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对规范进行设计所运用的软工程一般是相近或统一软件。不仅利于系统运行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还能保持系统能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此外,在信息标准化建设中,需重点建设温度和瓦斯监控等检测系统,让监测信息能全面实现联网。而相关部门也能够与企业进行信息共享,保障国家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能及时获取企业信息数据。

4.4选择适合的系统类型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开发方式上有自主、委托、联合等多种开发方式。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加强系统的整体选择工作。计算机系统的选择通常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安全性和传递性,即数据库在权限和结构上可进行多级和多层的安全管理。无论是数据库还是操作系统等,都需进行安全屏障的设置,从而确保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安全。第二,成熟性与先进性,即系统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行业都是相对成熟先进的产品。运用系统时,要简单、方便,能被生产技术人员所熟练运用。第三,共享性和实时性,即能够对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做动态和精准反映,实现信息共享。此外,系统可建立信息提示和帮助功能,便于用户能快速查阅相关信息。同时,计算机系统要与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相符合,能兼容本企业原信息系统标准,能在原系统基础上做进一步扩充,还可支持多媒体信息用于数据库层面和web上,从而让该系统能更好的满足煤矿安全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盛绍伟.计算机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9):165-166.

[2]王钦.计算机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管理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6):87.

[3]董敏智,赵敏.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39-41.

[4]许丽.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应用的相关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32):269.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4

关键词:

通信技术;煤矿生产;系统;运用

煤炭在我国国民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煤炭的生产调度技术管理的水准,成为保障煤炭产业发展的基石。虽然通信技术已经在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但是在整个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上仍然存在分散性、不连贯、不系统等缺点,不能通过运用通信技术获取相关生产信息,从根本上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所衍生的各项问题。因此,目前亟需将通信技术运用于我国煤炭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中去。

1通信技术在我国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中的运用前景探析

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14年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和14.3%,重特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2.5%和10.5%,连续21个多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说明目前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形式呈现逐年好转趋势,但是,当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煤炭主产国相比较,我国仍有10倍的差距。深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煤炭地下开采量占比高达95%之多,小煤矿占比多,灾害频发,另一方面,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不够完善[1]。因此,我国亟需利用通信技术实现这一目标。随着通信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受益良多,我国煤矿生产调度管理中的运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煤矿生产调度是核心工作。传统管理模式中,电话是获取各种生产动态的主要途径,日常各资料统计汇总工作是以手工记录为主,存在着工作琐碎、信息传递不及时、误差大、记录方式不统一、不规范等缺点。基于通信技术构建一个煤炭生产调度管理平台则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以上问题。

1.1煤炭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利用VPN构建一个煤炭企业的内部加密网络,厂矿领导通过对整个VPN网络的控制来实现整个内部网络的有效运行[1]。在内部网络中,各生产部门或者科室是相互连接,相互监督的关系。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计划科、安监科、通风调度、综采队、掘进队和其他有关部门通过内部网络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完成生产调度信息的各部门采集,获取产量、掘进进尺、外运、瓦斯抽采、煤炭洗选、安全情况通报等信息。其通信连接方式如下页图1所示[2]。

1.2系统功能简介

1.2.1实现数据的分布式上传在保障煤矿日常安全生产、作业人员自身安全上,煤矿重大灾害预警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3]。普遍应用于各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瓦斯实时监测、报警与断电系统等,在预警方面不能及时预警,不能满足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性的保障。因此,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非常迫切。而基于通信技术构建的生产调度系统平台可以通过检测,掌握各项安全信息,并汇总上报,以备管理人员及时作出反应。各班次的生产开采情况由采煤队和掘进队通过系统本队组上报数据;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科组织信息上传;矿井安全动态、通风情况、瓦斯情况由安监科统计上传。

1.2.2优化数据统计分析方式按照一定的时间段如日、周、旬、月、年生成煤炭产量、掘进进尺、安全情况等数据,使各生产管理部门及时地掌握各项生产信息,对已经存在的生产问题进行改善,同时也可以根据已有数据,及时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不断完善。

1.2.3合理分配各项资源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可对作业劳动力,设备、雷管、炸药的使用进行合理调配,既保障了供应,也实现了节约生产,同时可保障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1.3煤矿生产调度信息的生成系统平台可以根据各个单位填报的调度信息日报表,全面系统地显示出全矿的生产情况,相比传统的记录方式而言,查找方便,错误率也大大降低[4]。各项数据清晰明了,对于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掌握相关的生产信息非常有意义,极大减少了信息处理者的工作量,也有助于对数据的分析和上报。

2利用通信技术构建煤炭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的应用实例解析

2.1生产管理调度系统中全矿井安全生产信息调用目前,通信技术在全矿井安全生产调度、避险和应急救援中得到较好的运用。如,基于矿井无限传输衰减大、发射功率受限制、设备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防护性能好、电气防爆、电源电压波动适应能力强等特点,提出多基站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矿井移动通信与应急通信系统性能要求和方法,研制成功了基于WIFI的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等。这种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井下人员与地面沟通联系,及时解决生产等相关问题。该信息可由安监科进行报送,保障矿井安全信息的及时通报、共享。

2.2生产管理调度系统中井下人员位置的监测通信技术在全矿井安全生产调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防止工作人员靠近危险区域,对事故采取应急救援,而且可以考察作业人员的出勤率等,为煤矿的安全生产调度提供了保障。基于GPS信号无法覆盖全矿井,以及无线传输在矿井巷道的传输过程中衰减大等,通信技术已经在煤矿井下人员位置探测系统中得到运用。其技术要求体现在:识别卡与分站之间的无线传输距离应大于10m;识别卡位移速度要大于5m/s;识别卡并发数量要大于80个;系统漏读率要小于10-4;识别卡数量要大于8000个等等。其装备要求体现在:将分站安置于每个人员出入井口、开采重点区域出入口,以及以下盲巷等限制区域;为了准确监测持卡人员的移动情况,需设置2台以上的分站或者天线,并且在巷道分支处设置分站或者天线。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利用生产管理部门和厂矿领导及时跟进人员位置信息,做到人员监管实时监测,心中有数。

2.3通信技术在煤炭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运用目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被使用的煤矿供电、排水检测系统,胶轮车运输监控系统,轨道运输监控系统等,充分保障了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效减少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减少事故发生率、生产工人死亡率、百万吨死亡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项信息的及时报送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助于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实时信息进行合理判断和决策,保障厂矿生产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党文刚.通信技术在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4(12):9-40.

[2]夏智.煤矿生产调度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C]//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国煤炭学会,2011:672-676.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5

大数据的概念于2008年在美国《自然》提出[1]。大数据概念的提出,是对大量数据处理的一个突破。它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分类、分层次处理。基于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在对巨量有效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之后,对之间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找出一些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大数据分析可掌握一些事件的规律,并对事件的走向进行预测。

1煤炭安全生产大数据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安监及煤监等部门通过监测平台的引入及应用,已经建立一定数量的数据库。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整理和利用,仍存在很对问题。(1)数据量偏小,数据质量低。由于在前期煤矿的生产中,并未提及大数据的理念,各个煤矿对自身矿区数据整理收集不够。尤其是涉及矿难及事故方面,更是较少涉及。因此,导致有效数据少,可用数据欠缺。(2)未能与大数据技术统一标准,缺乏依据。新技术在传统领域的应用必然会出现一些新问题,大数据技术也是如此。传统的数据收集未能与大数据技术统一标准,数据收集依据不足。(3)基于煤矿生产行业的特色,井下生产中防爆防火用具要求较高。因此,限制了一些高效、实时数据收集智能设备在该行业的使用。在大量的数据实时收集及整理时,困难较多。(4)煤矿安全生产及事故隐患分析主要依靠安全生产管理者分析,难以形成有效数据。专业智能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不足或较少,难以完成大量数据收集任务。(5)专业人才欠缺。由于大数据理念较新,在实际应用中偏向于高新产业及国家优先发展产业。煤矿产业由于最近经济影响,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2煤炭行业安全现状

目前,通过政府部门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安全投入到位,安全文化氛围浓厚,煤炭行业事故率明显降低,伤亡人数亦有较大回落。但是,该行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1)自动化水平低,近年来,煤炭行业先进机械及自动化监测设备引进率较高。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过于依靠工人经验,随着煤炭进入深部开采,地质情况复杂,经验越来越受限。(2)煤矿现在对事故的分析依然偏向于“事后分析型”,而真正有效的应该是“事前预测型”。专业有效的事故分析工具在煤矿中使用较少也是造成此结果的原因之一,煤矿开采难度加大,以往经验不一定能够适用。(3)信息共享率低。目前,矿难尤其是重特大伤亡事故是各个部门避而不谈且不愿分享的数据,从而导致样本有效性差。

3大数据在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地位

3.1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及整合

人工数据和开源数据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者获得大数据基础的重要方法。人工数据虽然准确率高,但其具有成本较高、自动化水平较低、易发生人为原因错误的天然缺点。与之形成对比,开源数据自动化水平较高,成本较低。尤其在信息化综合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煤炭行业,国家安监局、煤监局等各部门通力合作,建立综合信息化平台。这对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整合及预测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3.2大数据存储平台为煤炭安全生产提供及时的舆情信息

当矿难发生后,在处理矿难的过程中,大数据平台为安全生产的管理者及民众告知详细信息。一方面,政府部门及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及新发展的信息通道(如Wechat等),及时有效的将相关真实信息传递给大众,此举可有效防止谣言误传。更可避免政府部门的工作陷入被动应付状态,保证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每次事故也是一次珍贵的失败实验,对此次事故详细分析,录入大数据平台,增加数据平台丰富性的同时,对类似事故的预防、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3大数据拓展了煤炭安全生产的综合分析能力

新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是对传统行业的一次产业升级,尤其是在煤炭行业。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行业生产安全性较差,生产效率较低,安全预警能力较差。通过引入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可有效提高煤炭安全生产能力。有效改变煤炭行业事故率高、矿难频发的状况,如离层分析仪等数据平台的引入,可有效预警顶板事故,大大降低顶板事故伤亡率。

4大数据在煤炭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理念,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历史及现状,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提升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整合能力。

4.1结合互联网和云计算,建设煤矿安全综合信息平台

提升在线监测能力,贵州省近年高薪招聘高素质驻矿安全员,实现煤矿安全数据的实时更新及有效登录,有利于建设煤矿综合信息监测平台。全国也在提升煤炭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大力建设全国综合监测平台。2010年美国某矿发生事故,引起网民广泛关注[3]。网民通过数据监测及政府安全监督平台,深入挖掘出事故背后利益关系,有效推动了美国矿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及事故预防能力。

4.2逐步提高智能化监测设备在煤矿使用比例

由于煤矿行业对安全标准的高要求及煤矿行业富含瓦斯及地压等影响因素,大量有效监控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受限。随着大数据理念的发展及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化技术也会在煤矿得到应用。目前,煤矿六大系统都已建设完成,部分煤矿已采用了在线监测设备及内部通信设备,有效提高了智能化监测设备在煤矿使用比例。

4.3加强管理,保证数据安全

如果不能有效安全使用大数据,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大数据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煤炭行业的分析方法,有效整合资源。在发展历程中,也要防范数据滥用、恶意篡改等。大数据是珍贵的资源,要采取技术措施保证安全。个人不得随意查看或用于其他用处,尤其是利用大数据做违法行为。政府与人民要联动,确保大数据安全,真正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

5结论

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领域与尝试。在此历程中,数据会越来越规范、有效,随着此技术的普及,也将对现有安全管理模式产生有利影响。大数据的应用必然引起传统行业安全管理的一场变革,也将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技术能力。以技术促进管理,提高安全管理的自动化能力。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要联动,形成合力,深入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拘泥于表面,发现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数据的整合及预测提供有效技术支持。通过大数据在煤炭行业中的深入应用,为安全管理者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更好地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马小平,等.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4,(4):5-9.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6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2010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2009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29.73亿吨,接近30亿吨,比2005年增加了7.68亿吨,年均增长1.92亿吨,预计2010年煤炭产量将会接近32亿吨。

可见煤炭工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没有人可以否认煤炭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性。但是面对成绩,黑色的煤炭让人想到的更多的是各种“黑色”新闻。“矿难”、“产能过剩”等负面消息不断在刺激着世人的神经。

对此,整个煤炭行业在不断加深自身的改革步伐,在市场化改革、向国际进军、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取得了进展。特别是“两化融合”大潮下,煤炭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日前《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专门走访了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阳煤集团”),感受到阳煤集团正在积极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阳煤集团信息化所建设开展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就构建了局域网络,并自主开发了煤炭销售、生产调度、财务管理等应用系统。众所周知,近一年来,山西的煤炭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工作,这为包括阳煤集团在内的山西煤炭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山西最主要的煤炭企业之一,阳煤集团也兼并了大大小小几十个煤矿。阳煤集团的管理范围从过去集中在阳泉市周边,一下子扩大到从晋北到晋南六百多公里的范围内。如何实现对这些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控工作,首先就是要将各项数据即时传回集团的总部,这就需要将阳煤集团的信息网络也扩展到这些煤矿。众所周知,这些煤矿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煤矿所在地的通信基础设施的水平也不尽相同,有些煤矿所在地甚至都没有手机信号。

为了对这些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阳煤集团信息部门的工作人员于是成为了“兼并重组”工作的“排头兵”。每兼并一个新的煤矿,信息中心的人员就会去当地了解网络、系统建设等情况。一位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甚至开玩笑地说,全集团中层以上干部中,估计没有人比他去过的兼并煤矿多。

正是有了这些“排头兵”,阳煤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步入了崭新的阶段。

确保安全生产是首要任务

自国家在2010年8月30日通过《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并从2010年10月7日起施行起,“矿长下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安全发展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张国宝曾经表示,重大矿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使煤炭工业的成就变得苍白。”

关于矿难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中国煤炭产量大、煤矿地质条件差等等客观因素,也有管理体制上和技术上的因素。矿长下井,必然会起到对安全生产工作更重视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整个煤炭行业是否要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技术投入呢?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普及的情况下,能否让IT承担起安全生产的重任?

新景矿隶属于阳煤集团,位于阳泉市西部,出产优质无烟煤。在新景矿的调度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几十个大屏幕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煤炭洗选等工业视频及监控信息一目了然地实时显示在不同的区域。有四个显示着佩戴安全帽的矿工头像屏幕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新景矿信息中心主任杜世顺告诉记者,这是新景矿人员定位系统定人员在井下信息跟踪的显示屏。“这四类戴安全帽的人分别是正在井下跟班的矿领导和部门领导、基层队组干部、各工作面的安全员及急救员,调度指挥中心可随时与井下这四类人员保持通信联系,以处置井下各类情况。戴帽子的代表了已经下井,没戴的就是没有下井,红色帽子的是党员。全矿的所有人员,都包含在人员定位系统中。谁下井了,什么时候下去的,目前所处位置及行动轨迹等内容,系统都可以实时显示。到了月底,所有数据还会自动汇总传输到考勤系统中,作为员工工资计算的依据。”

杜世顺表示,通过RFID技术,根据“一人一卡”的制度,矿工带着内含芯片的安全帽下井,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每个工作区域,有哪些人在岗,带班的领导是谁,每个人下井时间是多少,如果一旦某个人下井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间,没有及时返回地面,系统就会报警,调度会及时与此区域的负责人联系,直到落实排除安全隐患为止。

阳煤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副总韩立武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阳煤集团在下属的开元矿、新景矿、一矿、二矿、三矿、五矿完善了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实现了对井下任何指定区域的人员跟踪和定位的管理,对于实施掌握入井人员信息,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韩立武向记者表示,在阳煤集团,确保安全生产是信息化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据了解,阳煤集团下属新景矿等多个矿通过井下安全生产调度系统,围绕安全生产的流程,使矿井实现了对生产作业系统和“一通三防”系统进行全程监控和透明管理,将生产作业现场的各种原始信息完整地传输到信息化平台,经过整理、优化后,进入数据库系统。通过对井下有害气体监测信息的采集和超限的信息,构成了安全生产防护体系。

“阳泉煤矿属于高瓦斯矿井,所以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所以我们建立了动态实时的‘数字煤矿安全’监管系统,初步实现了对矿井瓦斯的多级安全监管。”韩立武说,系统以所属各矿井检测系统为基础,以各个矿井检测系统检测数据为来源,实现全集团全部检测系统的矿井检测数据的联网。

韩立武认为,有了这套系统,建立的不仅是地面矿-集团公司-省局三级管理机构对煤矿井下现场作业环境的全面动态实时监测监控,同时为井下瓦斯情况进行分析,进而为预防瓦斯事故,超前正确决策提供了及时的技术数据分析信息和资料。“现在通过系统,一旦发生瓦斯浓度超过标准的情况,瓦斯超限的地点和浓度数值都能够实现风电闭锁,并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短信通知到相关各级责任人,从而保证了在最快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

在新景矿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新景矿通过以太网建立了井下安全生产综合分析执行系统,通过对作业地点、井下设备、工业视频等综合情况的检测,实现了根据生产地点变化、灵活组织界面的动态的、直观的监测及预警系统。“过去都是打电话询问井下情况,现在是通过远程监控和计算机桌面监控,各级管理人员都能实时了解井下煤炭生产各个系统的实施运转情况,并根据系统实时数据合理组织和指挥生产。”杜世顺介绍说。

系统整合

走向集团管控

阳煤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曾经提出“以需求促发展,以应用为导向”,突出“三个延伸”。“三个延伸”中除了上文所提到的管理应用系统向工业监测监控系统延伸、地面系统向井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延伸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阳煤集团的企业业务系统向企业综合应用门户延伸。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阳煤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由集团公司牵头组织研发的、依托企业网络平台的公司内部办公、运销、物流、合同审计等多个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公司管理信息化、业务数据电子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等目标。”韩立武说。

煤炭销售是煤炭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环节之一。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制约,近年来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阳煤集团的生产需求,煤炭外运受阻,严重制约了阳煤集团的跨越式发展。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适应目标市场的需求,阳煤集团全面实施了公路运煤的战略性发展规划,所生产的煤炭越来越多地是通过公路运输。为了把这部分运输及销售等工作有效地管理起来,阳煤集团开发了“煤炭公路调运管理信息系统”。

“煤炭公路调运管理信息系统是将公司管理的所有的近2500辆运输汽车进行ID卡信息管理,在每个发运站,建立车辆ID卡信息的门禁系统, 车辆的智能出入管理系统。在发运站的出入口和装载处安装工业摄像机,进行全天候监控。将所有的汽车衡计量系统通过局域网相连;根据车辆的ID卡号,自动记录车辆的装载净重值,实现公司、矿、部、厂各种报表统计、浏览及打印功能。”韩立武说, “这套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煤炭公路运输能力,2009年年运输能力达到了1200万吨,2010年计划达到1600万吨,基本杜绝了跑、冒、漏等浪费现象,对装车过程实现了精细控制,运输损耗率降低到0.5%以下。”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阳煤集团从过去的传统煤业,不断向非煤等业务领域扩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一个直接的问题,企业调度指挥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涉及的行业和内容也越来越多,依靠传统的调度业务管理模式和技术已经无法支撑阳煤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构建了新的调度信息指挥系统,它可以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生产现场信息和分析统计数据,使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具有准确决策、高效指挥和快速应变的能力。”韩立武说,新的调度信息指挥系统包括有三大子系统。其中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实现集团公司主要生产单位,包括煤和非煤企业的关键生产环节的视频监控;生产现场监测指挥系统可对集团公司主要生产单位生产现场数据的集成,其中包括人员位置监测、煤炭产量检测、生产环境监测;调度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集团与二级单位可以实现远程视频会议。”

对于阳煤集团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方向,阳煤集团新闻信息中心主任杨义林坦言,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难免会遇到“信息孤岛”和系统整合的难题。而要消除这两个难题,真正的难点不在技术上,而是在于业务管理流程的理顺。“通过搭建集团的合同审计系统和物供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摸索以及开元矿‘煤炭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种应用系统之间的继承,为今后实现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积累了经验。”

背景资料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阳泉矿务局,成立于1950年1月。经过60年的发展,阳煤集团已经成长为以煤炭和煤炭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铝电、建筑房地产、机械电气、贸易服务多元化强盛发展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拥有包括国阳新能和山西三维两个上市公司在内的148个子公司、分公司,在册员工13万人,2008年营业总收入达到343亿元,2009年荣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79位,2009年营业总收入超过450亿元。

阳煤集团实施“强煤强化、五年千亿”的发展战略,煤炭与煤炭化工产业横跨晋冀鲁京渝5省15个地市。目前阳煤集团已经拥有煤炭产能4500万吨、煤矿基建技改规模6000万吨、化工产能7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60万千瓦、氧化铝产能40万吨、电解铝产能12万吨、建筑建材和房地产销售规模35亿元。

链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

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

(节选)

近期煤炭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1. 充分认识后危机时代企业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日、韩等国家和欧盟纷纷出台IT救市计划,进一步提高国家的信息能力。如美国政府2009年2月颁布“美国经济重建和再投资计划”,将“宽带技术普及计划”列入其中;日本政府2009年4月出台“三年IT紧急计划”;欧盟在2008年底宣布的2000亿欧元经济复兴计划中出资50亿欧元用于宽带网络建设。这些计划旨在将IT应用与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应对危机的社会信心结合起来,不仅能推动实体经济的恢复,而且会孕育新一轮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当前,中国煤炭企业参与国际间的贸易和并购活动日益频繁,对外扩张速度史无前例,面对这样的形势,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作用,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

2. 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积极开展前瞻性研究。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感知矿山”、“三网融合”等方兴未艾,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新挑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深入研究,超前谋划,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3. 要准确把握企业信息化所处的阶段,及时调整工作重心。

“十一五”期间,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快速推进,很多企业信息化工作开始从“基础建设”阶段向“集成”阶段转变。据国务院国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企业中,97.8%的企业实现了财务管理信息化,97.4%的生产型企业实现了生产管理信息化,88%的企业实现了人力资源信息化,79.1%的企业实现了设备管理信息化,75.4%的企业实现了进销存管理信息化。对照国内先进的中央企业,中国煤炭企业的总体水平尚达不到上述水平。对此,煤炭企业要准确把握本企业信息化所处的阶段,及时调整工作重心,积极开展深化应用工作。

4. 与世界和国内先进水平对标,分析存在差距,加快信息化进程。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7

**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由政府端的“煤矿安全生产远程监控系统”和企业端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两大系统组成。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8

就网络信息技术而言,国外起步早,资金投入大,科研人员多,因此国外信息技术化的水平要领先国内很多。在国外,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所有行业领域内的企业,成了新一代企业发展的竞争力,自然国外的众多煤矿企业也是如此。如今,国外大部分稍具规模的煤矿生产和经营企业都安装了安全档案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的信息化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以及数据共享,不仅提高了整个企业的生产安全性,也提高了整体生产、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但是反观我们国外,整个煤矿行业,除了少数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安装了安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外,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是延续着传统的方法。整个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整体的管理水平可谓十分低下。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所有行业内部的竞争也都愈演愈烈,煤矿行业更是如此,因此各煤矿企业想要不被竞争淘汰,就只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安全管理方面实力的增强就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对于这些煤矿企业来讲,要想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实力,就必须要借助科学技术,也就是说要引进安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个企业的生产安全、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整体煤矿行业的实力,缩短与国外的实力差距。

2、安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构成平台和功能介绍

关于该系统的功能,其主要包含六个管理功能和一个查询功能。六个管理功能是分别针对于是员工信息、隐患信息、安全奖惩、三违信息、工伤事故以及机构六个方面进行管理;而查询功能则是指综合查询。为了便于用户使用,该系统特意增强了权限管理的灵活性,管理者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权限的设置以及角色的定义。

机构管理。该模块以树形结构来反映企业各部门的关系以及实现机构人员组织的变换操作。

员工信息管理。该功能又分为三个小功能,用户管理、人事管理以及角色管理。通过人事管理,可以对企业所有员工的个人信息进行查询、更改;通过用户管理,则可以对操作该系统的所有用户信息进行设定、更改;通过角色管理可以赋予和变更不同角色用户所拥有的系统权利,限制用户们在该系统的行为权利。

工伤管理。在煤矿行业中,工伤是偶有发生的,因此,对工伤事故进行记录和处理是必不可少的。每当发生煤矿工伤,相关人员应该马上对资料进行录入,并且对每个月发生的煤矿工伤事故进行统计,然后把数据提交到相关的管理部门。相关部门对各个煤矿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时,就必须要统计工伤事故的发生次数,事故发生原因,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等。对于煤矿工伤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要对其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把全年度每个月的工伤事故发生次数制作成直观的柱形图,便可得知煤矿的安全质量问题。

违规信息登记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违规信息登记是基础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违规信息包括矿难的发生时间,煤矿的负责单位,以及是导致违规的原因。除此之外,违规的相应处分以及接受处分的人员同样需要登记在煤矿违规信息中。相关单位把违规的信息公告于众,并且就违规情况进行统计,并且以折线图的形式反映出煤矿违规情况的变化。

煤矿奖罚制度管理。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见义勇为应该得到肯定和奖励,而违规行为则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这就是奖罚制度。相关部门可以透过系统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奖罚情况了如指掌。

煤矿安全隐患管理。安全问题是煤矿行业中最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有效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有关部门必须从潜在的安全隐患根源上进行杜绝。 从事煤矿工作之前,应当请相关的单位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估,让所有的工人都意识到安全隐患的存在。相关的煤矿负责人应该共同研究讨论应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避免煤矿事故。

综合信息包括煤矿工人的个人信息以及煤矿自身的信息。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不仅记录了所有煤矿员工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和身体情况等。除此之外,煤矿过往的违规现象也记录在案,这为煤矿工人索要工伤赔偿提供了足够的证据。

3、煤矿安全信息化系统的几个要素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并不是仅仅针对全国范围内的其中一个煤矿,而是对所有煤矿进行集中统一自动化的管理。企业需要在煤矿安全系统中建立起自己的档案,这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互联网简便的程序帮助煤矿企业在24小时内完成信息登记工作。当需要查询某个制定的煤矿企业时,安全管理系统马上为你打开对应的网站。

专用软件的下载让很多人都觉得十分麻烦,但煤矿安全管理不需要下载任何的软件,客户只需要一台有网络的电脑,便可以轻松浏览各个煤矿的生产情况,管理情况,工伤情况等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无纸化办公。

煤矿安全管理是全自动化,涵括多部门的一项工作。我们不仅仅能够浏览到其中一个部门、其中一部分人的信息。煤矿安全管理的范围包括与煤矿生产相关的部门以及从业人员。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文件的发送和传达,业务的规范管理以及工作的审批。

B/S系统以B/S架构为基础进行信息和管理,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和B/S系统直接形成紧密连接。B/S架构提供人性化的菜单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资源和安全的管理,与此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任意登陆安全系统。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对于访问有着严格的控制,先进的技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建议及措施

如今,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9

一、前言

在任何一个成功的煤矿企业经营中,企业内部的物资管理系统都是经营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在如今这个经济市场繁荣昌盛的大时代,物资更成为了煤矿企业管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想要知道一个煤矿企业的经营能否具有长久性,首先应该关注该企业的内部的物资管理水平,这项水平的高低,直接能够看出这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利用现状。所以为了能够将煤矿企业培养成具有长久发展实力的市场赢家,就必须将物资管理水平提高。本文就煤矿企业的物资管理信心化的开展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析,期望能够为更多的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些促进作用。

二、在煤矿企业中实行煤矿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因素

在当今诸多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的煤矿企业依旧沿用原有传统的物资管理方式,不仅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十分艰难,而且管理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忍直视,最终导致煤矿企业的物资应用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有效物资,形成了积压加浪费的双重物资管理失败现象。在这种物资管理模式下,最终形成了以下几种不良管理结果:1、作为煤矿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本身就会产生物资年度流动量大,进行周转内购的速度极慢,在积压物资的状态中经常会发生无动态积压企业物资。2、在物资管理活动展开时,煤矿企业管理对于物资的采购计划更新不够及时,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实际的市场数据支撑,所以准确度极低。即使制作出了采购计划,也不具备科学性的特点,依旧沿用原有的经验进行估计采购。这几点问题最终都导致了煤矿物资的采购数量过多或者出现物资重复采购的现象,从基础上加大了煤矿企业的物资投入成本。3、在煤矿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关于财务工作方面的展开也是捉襟见肘。无论是在每日的单据开签中,还是在每月的账务处理中,亦或是在进行财务报表生成过程中,都仅仅只是依靠最原始的算盘或计算器进行数据生成过程,不仅将财务数据的生成时间进行了拖延,在日常数字填写过程中,也经常发生数字填写失误。这种不但效率低而且错误频出的管理方法,极大的影响了煤矿企业管理的精准性和信息更新的及时性。4、在我国当今时展的国情下,大多数的企业内部,都存在一些工作不够认真,工作期间不够敬业的人员。在煤矿企业原始的物资管理工作中,这种情况更甚,由于管理工作的散漫性,导致部门与部门之间出现管理问题后,相互推诿,扯皮闲聊,此种情况大大的降低了煤矿企业的实际物资管理水平。上面四点主要问题的出现,对于煤矿企业的领导进行布置开展管理工作来讲,在第一时间了解不到企业的实际经营现状,不清楚企业实际物资的剩余数据,这都对企业管理中的数据信息的使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企业领导阶层做出错误的经营决定,影响到企业的未来发展[3]。所以只能将企业的物资管理及时与现展进行接轨性革新,否则这个企业只能越来越落后于现展的步伐。

三、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煤矿物资管理工作中

在煤矿企业中,内部设置的物资管理专属部门一定要对本企业年度需要采购的煤矿数据进行计划整合。将采购、库存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一同归纳到煤矿企业的物资信息化的管理工作中,从而实现物流跟踪业务目的的全面性,进而将物资供应链的管理系统在煤矿企业的经营范围内进行全面覆盖。在针对物流信息进行物资流动过程的监督与查询时,将规范、合理、透明原则通过管理层的作用进行体现出来。

(一)将计划采购作为物资管理的先行条件

计划采购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物资领料的审批、月计划的实行以及团队小组计划的完成组成的。在煤矿企业的物资管理系统中,执行采购计划就需要先将物资基本库建立起来,通过特定的规定程序将企业内部所有煤矿物资进行编码排列,输入到企业内部数据库中,将单位统一的编码进行固定规则处理,从而实现将物资数据进行整个企业内部共享[1]。企业策划部门在进行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时,就会将系统中反映出的企业物资需求数据、现有库存数据、储备定额的高低数据以及本月的实际消耗量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完成采购计划的编制工作。队组计划是指企业总部通过网络将其他各个物资领用单位上报的下月领用材料详细数据进行传递接收的过程,最后由管理系统进行自动总结汇总,将各个单位所需求的物资数据进行单项汇总,在物资发放过程中将这项汇总资料作为申报和审批的依据。为了避免策划部门的个别人员因为疏忽等原因将采购计划规划为乱购或超出实际储存量的现象出现,通过将企业物资计划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规避这一想象的发生,同时保证企业运用最少的资金投入,保证煤矿企业最均衡的生产作业物资供应,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将企业库房业务纳入到信息化物资管理范围

物资的验收入库、存放以及出库等环节,构成了库房业务的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内容。验收入库的管理是指在一批新的物资放入库房时,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将这批物资的具体信息数据进行输入,包括物资个体的品名、单位、单价、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在物资验收工作过程中,需要将全部的物资按照签订的合同和验收报表进行一一比对,然后依照原始计划的价格进行实际入库处理。如果验收完成后,实际的库存容量数据大于原本库存的最高储备物资定额,应该及时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存储超额进行警报提示,与此同时,将采购计划以及单货合同进行货物核消工作[2]。在进行物资存放处理的管理工作中,要将每一种不同的煤矿物资按照其特有的属性进行归类布置存放。在存放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依照“库”“排”“层”“位”的顺序进行编号其位置,在编号的同时,最好将物资的事物图片、附加说明标明其上,将其进行一一对应,方便后续的出库和管理。最后一点是指物资的出库管理环节,该项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物资出库。企业策划部门根据各个物资领用单位申报传递过来的物资计划数量,同时对照系统上煤矿全矿的计划量,去掉已经领用的数量,通过实际库存量和单到货未出等多种因素将煤矿企业的物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管理系统中将出库的物资及你想那个逐个输入,该系统会自动将库存的核减工作、申请以及供料的工作完成。库存核减完成后,如果现有库存储存里那个低于原始设定的数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备货采购工作,从而实现动态采购的目的。

(三)财务报表管理分析

在煤矿企业进行月底结账时,信息化管理系统会根据本月的月末结账结果自动生成库存账本,然后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需要总结整理出相关数据的报表。在该项工作过程中,将企业内部发生的各类物资变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将打印出来的各项报表数据交送到相关的各级部门领导,部门领导根据打印出来的数据内容将物资的供应管理指导下达到各个单位,并通过数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将物资的使用量调整信息传达到相应的领料单位[4]。另一方面,各级领导也能够根据该报表对本企业的材料采购和资金投入与占用状况进行实际的掌握,从而规划出最佳的企业发展路线。

(四)各级领导的管理

领导管理这一模块主要由物资配额、出库过程中的系统账面调控、库存实际剩余的设置、库存盘点的系统指令以及每个月的月末结账等模块组成的。

四、煤矿物资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好处

将煤矿物资进行信息化管理具备原始煤矿企业管理模式不可比拟的及时、严谨、安全特性的好处。在煤矿物资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工作过程中,首先将票据进行了更加规范的改革,在此基础上,票据的办理手续进行了简化,保证各个基层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由于手工笔误造成的数据填写错误的事件发生。如此一来,不仅将基层单位的财务账务处理负担减轻了,还在生产服务优化的过程中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其次,在岗位规划中,将员工的个人具体职责进行了详细的明确工作,使工作流程规范化,简化并加快了煤矿企业的日程经营业务的处理工作,使信息传递速度达到快、准的最佳状态。然后,在物资的实际管理工作中,相关领导及管理人员能够随时进行对库存情况的监察工作,将数据合理有效的运用到物资采购计划的定制过程中,从而避免了采购计划指定的重复性和遗漏性状况的出现。最后,在物资申领申报,采购管理、库存发放等环节中,大大减少了错误的出现频率,避免相关管理部门出现管理散漫的现象。

五、结语

伴随着我国各大煤矿企业的飞速发展,想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拥有一方不败之地,就必须在自身的物资管理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开拓和持续创新。只有建立完善、高效率的,并具有快捷和科学性的信息化物资管理网络系统,使煤矿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朝向更加透明、公平的方向努力发展,才能将企业煤矿的物资在供应、管理、应用的各个环节产生更好的协调效果,最终让煤矿企业向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晓芳.浅谈煤矿物资超储和积压的原因及解决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2).

[2]杨景枝.浅谈改进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措施[J].商,2014(04).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10

煤炭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是兖矿团体公司信息化建设中的工作重点。他们从一九九七年开始网络系统建设,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获得了优良的效果。网络系统软、硬件装备配置高、普及程度好,出产、办公、管理各个领域广泛利用信息化技术,乃至产品的供销也借助与网上交易来解决。这1切归功于他们几年中脚塌实地的建设。兖矿团体公司每一年用于信息化建设投入都在三00万元以上,累计几年投入到达四000多万元,强大的资金保障及团体公司内外部的有力支撑,是企业获得胜利的症结。

95期间,兖矿团体公司组织完成公司机关局域网以及矿区远程主干网建设,并通过电信部门提供的专线(二M速率)与国际互联网连通,构成矿区内部网络以及国际互联网的接入以及利用服务业务体系。目前有8个单位的局域网与公司机关局域网连通,其中通过二兆微波数字路线连通的有四个单位(鲍店煤矿、兴隆庄煤矿、东滩煤矿以及济宁3号煤矿),通过光纤以一0M速率连通的有四个单位(南屯煤矿、北宿煤矿、唐村煤矿以及煤质运销部)。几年来,有关业务组织管理部门前后开发完成为了1批局矿两级利用软件系统,包含人事管理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外部经济信息处理及查询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物质管理子系统、设计管理子系统、设计院的CAD系统等。

兖矿团体已经建成外部WEB网站以及内部WEB网站,初步构成团体"信息港"框架。目前正在北京注册合作建设"中国煤炭商务网",它是以煤炭行业的产品销售以及物质采购为主营业务,是企业到企业的电子商务网站。

旧貌换新颜

尽人皆知,煤炭行业最近几年普遍经济效益不好,如何走出低谷,追求全新的发展是各煤炭企业深刻探索的问题,兖矿团体几年来从信息化建设中总结经验,为本身发展找寻新路,给出产、管理工作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从以往的完整采取手工、人工到如今实现网络资源同享以及内部信息电子邮件交换,提高工作效力、节省时间。信息化建设施行前对于于原材料的采购,员工需要亲身下厂购买,挥霍精力、时间,而且常常比较盲目,而网络技术给业务部门提供了在网上掌握信息订货的便利。财务部门通过网络直接将统计报表、数据传递给上级部门,节省流通环节时间、大大提高效力。

总结兖矿团体胜利经验,信息化建设敢于投入是不容忽视的1点,而企业内、外部优良的环境也是胜利的基础。公司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培训工作办公室,建设扩大计算机利用培训基地,采用自行组织、合作组织、拜托培训等多种培训情势,对于团体公司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达四000人次,有近二六00人通过了低级计算机等级考查。领导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亲身领导企业网站建设、网页开发。

兖矿团体具有煤炭可采储量二一亿吨,现有七座出产矿井,一座在建矿井,总设计出产能力二二七五万吨/年,资产总额一一三.七六亿元。这抉择它信息化建设采购数额大,购买繁杂。兖矿团体IT采购基本选用煤炭行业整体采购选型意见,采购方面更看中产品机能不乱、安全、可靠,价格不是主要问题。其小型机、服务器及交流机主要采取国外知名品牌,而对于于国产品牌,出于不乱、安全性的斟酌,选用稳重。

兖矿团体每一年触及大量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传统的物流方式耗损时间、精力、金钱,那末他们是如何看待当今如火如荼发展的电子商务呢?团体信息中心负责人叶明先生告知记者,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成熟,像电子支付的问题还有待解决,现在施行电子商务还不是时候,然而它未来发展的前景是广阔的。煤炭系统以及中国电信最近签定了共同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的协定,而兖矿团体物质采购以及产品销售现在部份采取网上订货、网下交易的方式,算是电子商务的尝试。兖矿团体内部也在进行产品价格、销售信息的统计收拾,着手进行电子商务的技术筹备。

迎接明天的光辉

兖矿团体将在未来工作中注重出产进程的计算机节制,现有的矿井井下安全系统调理井下温 度并随时检测瓦斯、2氧化碳量;出产环节图像监测主要通过调度室传输数字、图形信息来节制出产,他们在此方面的投入已经经上万元。今后团体力争及早实现出产进程完整数字化。兖矿团体光线环网建设是未来工作的又1重点,力争实现闭路电视、电话通讯、计算机网络"3网合1"。105期间兖矿团体信息化建设主要工作有:

一、"105"早期组织完成杨村矿、济2煤矿、济3煤矿的出产矿井网络系统建设开发,在中后期组织完成水泥厂、焦化厂以及各工程建设单位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开发。分步解决济2煤矿、济3煤矿、杨村矿、东滩矿、兴隆庄矿、鲍店矿及水泥厂、焦化厂等单位的一0M光纤与公司网络中心的联网以及互联网的统1出口联接问题。

二、组织完成公司驻地规模内公司机厂、新陆公司、总病院等的网络系统建设开发,同时组织解决物质部、设计院、公司机厂、新陆公司、3107处、公司招待中心、煤业公司、劳保处、福利中心等部门与公司网络中心的光纤联接。

三、"105"期间组织逐渐完成公司网络中心服务器、交流机系统的技术装备更新、系统优化以及安全部系(防火墙、防病毒、防黑客袭击)的强化完美,完成公司3大楼宇交流机端口扩大。通过以上工作,使公司网络中心系统技术机能以及容量晋升一~二倍。

煤矿信息化部门例11

关键词: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

当前,煤矿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环境下,煤矿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必须及时、有效地应对市场经营形势,严格控制成本,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等途径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效率,确保企业经济效益。下面以神华集团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为例,分析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及策略。

1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控制是煤矿企业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既是由煤矿行业的自身性质决定的,也是客观市场形势、环境因素等驱动的必然结果。神华集团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作为煤矿物资管理企业,其物资管理工作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1企业位置

通常煤矿企业坐落于相对遥远、偏僻的山区,面临不便的交通运输条件,煤矿资源运输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因此,矿产区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资材料的存储、供散位置。物资管理区应该既靠近开采区,又临近便利的交通运输道路。

1.2煤矿资源特点

由于煤矿资源具有规模大、质量重等特点,其物资管理势必要占据较大的空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煤矿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过程复杂,需要高端加工技术、开采设备等的支持,这必然需要高投资,因此成本控制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1.3物资管理弊端

当前,很多煤矿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成本意识不强,物资管理水平相对有限,实际物资管理无规则、无秩序,出现了多层采购、管理,层层设库等问题。由于缺少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存在采购价格高、运输效率低、储备不科学等弊端,物资供应问题频发。煤矿企业整体上面临着成本危机,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1.4企业经济效益

煤矿物资供应中心承担着煤矿物资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等工作,涉及大量资金的投入。企业经营活动成本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只有在物资管理中加强成本控制,才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才能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鉴于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煤矿企业在物资管理与日常经营活动中,必须树立积极的成本管控意识,将成本控制纳入物资管理计划,严格执行成本控制指标,力求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2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神华集团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虽然在物资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然而依然存在诸多成本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物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与监管缺少成本控制力度。煤矿企业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成本,不做好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就会从整体上影响物资管理的经济收益,然而从目前来看,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却并未能将成本控制纳入物资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导致了成本控制失灵、投资逐年上升的现象,给企业的未来发展、长远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2)企业未能形成健全、完善、合理的资金运营、分配、管理制度。煤矿企业物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资金周转缓慢、融资困难等问题,甚至出现了企业信誉下降、集资渠道狭窄等现象,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3)资金管理信息不畅。企业未能创建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无论是物资管理还是资金管控都无法实现信息的通畅交流,导致了资金周转、运营中的现象,大大增加了资金管理成本,增加了企业运营开销,影响了企业科学决策。

(4)资金监管不善。企业在资金监管环节力度不强、制度不佳,企业资金监管部门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控资金流动信息,造成了资金管理漏洞百出、账目核对差异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企业缺少一套严格的监管制度,导致约束机制无法切实发挥作用,个别主管人员为谋取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企业利益。针对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在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监管措施,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解决高投资、高浪费的问题,确保物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的方向

3.1严格依照制度规范控制成本

现阶段,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在物资管理工作中,依然缺乏积极的成本控制意识,企业改革步伐相对缓慢,成本控制尚未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由于缺少严格、健全的制度约束,导致采购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因此,企业必须首先从制度上下功夫,建立健全采购成本控制制度与规范,并严格依照制度规范约束采购者的行为,形成对整个企业各个部门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实现对各个部门成本损耗的有效控制。

3.2提高物流水平控制成本

物资运输是物资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煤矿企业高效运营的保证,从同一集团所属企业间的物资往来,到对客户的服务,再到企业自身的物资采购,都要借助物流力量,这其中物流成本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是控制成本的重要途径。目前,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出现了物资供应不协调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无需紧用的物资大规模占据仓储空间,紧急需要的物资却没能及时供应到位,这种物资供应不协调、服务不平衡的状态势必会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成本。面对这种形势,企业必须启动物流项目,采用先进的物流方式支持物资的运输、分配与供应,确保物资供应处于合理平衡状态。

3.3依靠信息技术强化成本控制

信息技术是推动企业高效运营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提高物资管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煤矿企业必须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强化成本控制。神华神东物资供应中心要充分利用物资储备管理信息软件,动态分析各类设备、材料、交通工具等的使用情况,明确各个仓储空间的储备情况,计算相关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企业在未来一个月的采购计划、运输计划等,确保物资供应与现实需求相吻合。

3.4加强人力资源培训

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与能力直接影响物资管理和成本管控,必须把对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与培养作为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加强成本控制的根本。

4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策略

煤矿企业要根据成本控制方向分析,建立健全成本管控制度,从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深化调整、深入改革,最终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4.1建立健全成本管控制度

煤矿企业物资管理成本控制必须首先从制度入手,制订一套科学系统的预算制度,依靠预算制度来实现成本控制的主动性。预算制度必须把年度物资管理所需资金与不同岗位职责一一对应,为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制定年度预算支出计划,按照预算规定将有限的成本按照科学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以此来约束控制各个部门的行为,使其严格按照分配的比例完成成本控制任务,形成自觉的成本控制意识。对于预算的制定,煤矿企业要深入、细致地分析近年来同行业物资的资金投入比例,并参照市场客观发展形势编制预算。企业各部门要结合以往的运转情况、工作经验等,自行编制本部门的物资需求计划。在此基础上,企业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大同财务部门的配合力度,根据各部门提供的计划书科学调整和分配资金。年终预算结束后,要统一进行决算分析,总结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控制成本。

4.2创建物流供应链系统

科学完善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可以保证各类物资的及时供应,使其达到供需平衡,控制不合理库存,避免成本浪费。因此,煤矿企业要创建物流供应链体系,依靠这一体系有效梳理集团内部企业的物资往来、强化客户服务以及自身的物资储备与运输规划等。煤矿企业要深入分析、规划物资类别,根据日常经营中各类物资的需求度、需求量等制定存储与运输计划,在此基础上优选信誉度高、工作效率高、服务优良的物流企业,采取煤矿资源与相应装备同步配送的物流模式,构建与物流企业的长期合作机制,鼓励物流企业参与企业仓储、运输计划等的制定,以此来有效控制仓储成本。煤矿企业必须加大对仓储的检查力度,定期检查、维修并保养各类设备、工具等,确保其能够被长期使用,从而减小折损带来的成本损失。

4.3创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煤矿企业必须大力推行企业信息化、自动化经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物资管理信息软件,创建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依靠其进行物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所创设的信息平台必须包括以下基本项目:项目录入、使用登记、分类整理、报表统计、数值预警等,使煤矿资源、设备物资进入仓储后能够直接录入信息系统,并根据仓储空间内物资的使用、消耗与出库情况等进行信息的动态更新。信息系统要能够及时生成仓储信息报表,当仓储空间不足或物资短缺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示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高效率传输,各部门也能够根据信息系统的内容提示及时作出反应,从而实现企业物资管理的高效开展。

4.4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煤矿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物资管理中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任务,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要从财务部门入手,加大力度引进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会计人才,科学编制预算,做好企业资金的分配、统筹与规划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各部门人才成本意识的培养与培训,使其能够以自觉的成本控制意识编制本部门的成本控制计划。

5结语

在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下,煤矿企业物资管理工作必须及时、有效地应对客观市场经营形势,在实际物资管理工作中加大成本管控力度,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加快信息化建设等措施来提高企业物资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论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1(8):73.

[2]齐保安.煤矿企业物资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现代企业,2010(8):23-24.

[3]郭修甫,翁克瑞,杨磊.煤矿物资动态库存控制策略研究[J].煤炭工程,2009(10):125-127.

[4]高现昌.强化煤炭企业集中采购管理努力降低物资采购成本[J].科技创新导报,2009(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