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3:53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1

文明是人类区分动物的唯一标志,没有文明就没有人类,没有文明时代的人类就是动物。马克思私有权和私费发明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私人对文明的贡献,人类社会有了马克思主义,比过去要文明一些,体现在西方世界,有更大的文明价值!对于中国人民,马克思主义革命的进步是有限的进步,无产阶级对于西方是一个急待觉悟的阶级,马克思为西方设计无产阶级觉悟学说,这一特点明确!西方文明因马克思主义而更加精彩。

但是中国是一个工业化严重不足的落后国家,马克思主义不是解决中国工业化的最好方法!这是真理!

亲爱的人民,揭示这个真理却是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曲折发展之后,今天中国就是民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绝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我2001年写信给德国大使,谈到中共中央自减怪圈,不是适合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国际需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系列丛书的信息作用,在于分析马克思主义系列图书对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发展有多少实际作用?

图书是一民族进步的标志和里程碑,关键是中国人创作了什么?我创作了两本专著,2014年9月前出版了两本专著,书中有很重要的指导中华民族建立民主政治和实现中共的开放原理,中华民族应当及时购买我的专著,学习先进理论,迈向先进时代!

图书的信息传播受中共一党马克思主义系列丛书的影响很大,中共在资本主义海洋里一讲还是马克思主义,而一个根本判断:马克思主义为解决西方工人阶级觉悟设计,适合西方国家阶级斗争的总特征,这个真理认识,为什么中共中央至今还不能回答我?论伟大执政观的历史条件和机遇?文章最正确的结论呢?

关键还是党政利用执政权限制党员和人民读马克思主义系列丛书以外的书,眼里把马克思私有权和私费的马克思主义当成公共的所有权,错误地认识马克思主义造成的文盲中国共产党群体!

中国人绝大多数人不知道马克思私有权和私费出版马克思全集,把马克思主义当成集体图书成就,这样讲出来的中共公有制和集体主义就是不准确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不是正常传播,马克思主义被中共一党夸大和被中共一党借税政的财力去夸大马列主义图书作用于中国人民,其实质是小中华民族而夸大中共马列主义!

可惜!西方国家打中共和苏共一耳光,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国家工人阶级的进步只有民主大选政府和政策,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得多少选票执行马克思主义政治?都出乎马克思本人的预料!2010年,我就已经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大部分中国共产党员希望借助马克思主义永远特权下去,永远只读点马克思主义著作。看看,即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也是西方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不是中华民族的胜利,只是西方国家子系统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学习图书文化过偏,就像人偏食习惯一样,不能健康发展文明和身体,就会积恶成疾!

中国图书信息要有健康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有健康的社会实践,党政公费马列主义系列丛书是压迫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政治高压,不行!我向和主席都说明了这件大事,希望和主席任期内能解决这一历史重大问题!党政公费偏面发展马列主义丛书,中华民族自费发展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法律科学等文化,这是竞争的严重不公平和岐视!特别提出中共中央应取缔党政公费马列主义研究和出版事业,都改革为马克思一样的私费研究和出版,党政干部没有超中华民族人民的研究和出版特权!

长期以来,中共中央政治畸形发展,没有正确的图书信息政策,21世纪,中共中央还出纪宝成蔡荣生等大批马列主义特权作者,中共中央不觉得自己头脑不健全吗?这些分子本来又兼马列主义理论教授,出版大批伪马克思主义著作,向社会传播大批伪马克思主义作品!都不向西方国家专家客观认识马列主义!对于图书信息政治政策,中共中央长期有误,如何纠正,还得看主席是否重视?我2015年1月在南宁开会,请十中共中央委员叶小文为我的?国家优势现阶段表现为资本优势和民主优势?文章签名留恋,叶小文高兴的签了。贺铿(前国家统计局副部长)也为我签名留恋!这是个好开端,尊重中华民族自己人才的理论和创造,这是主席上台后,部级干部的新觉悟!

中华民族政治不仅可以讲写而且可以大胆发展理论和出版物,探索中共的开放和中华民族政治走向胜利的理论和实践,这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社会的主要大事!

文化产业和图书出版产业发展是有伟大民族独立与价值,中央人民政府必须办好这一大事,中华民族的文化和觉悟才能顺利提高到现代化水平,才会有自信自尊自立的文化氛围,实现世界有中国?中国有世界的伟大理想!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2

网络媒体成为报纸、杂志、广播、影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网络传播突破时间、空间的藩篱,其信息传播过程中不仅信息科技不断地创新,传播方式亦随工具的变化而逐步改变。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调查报告指出,在人类媒体产业发展的历史中,其产业使用人口超过5000万。从发展所需时间来看,电话是74年、收音机是38年、PC是16年、电视是13年,而因特网只用了4年,是人类媒体产业史上发展速度最为惊人的。从这快速增加的人口数与时间信息中,可以看出因特网对人类传播方式已造成极大影响。目前,对传播科技所引起变化的研究,大都以社会学为研究对象,如传播科技与(后)现代性、传播科技与社会(信息社会)、传播科技与政治参与、传播科技政策与社会、传播科技与市场、传播科技与文化、传播科技与自我、传播科技与性别等。有的学者从哲学角度探讨因特网与传播理论,还有的学者综合传播方面的讨论,将网络传播研究策略以分析层次、信息产制和消费而列为研究分类的重要指标。而从信息科技发展角度来探讨传播相关议题,目前研究文献较少,因此,本文探讨网络传播下新传播方式对传统传播的影响。

1典范的概念及其变迁

典范,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层面,广义指科学社群(ScienceCommunity)里的成员共同享有的信念、价值、世界观、宇宙观等全貌;狭义则是指科学工作者从事研究时,所采信的主要范例,如公式、公理公设等,都可以作为解谜的工具。在科学典范的革命过程,库恩提出所谓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和非常态科学(ExtraordinaryScience)概念,来阐释科学典范的转变过程。其认为任何一个科学社群在典范的导引之下,能建构出一个常态科学。而任何一个常态科学也无法解答每一个科学社群所关心的问题或谜题,此时就面临异常现象,当常态科学所无法解谜的异常现象愈多,意味着出现典范混沌的现象,即库恩所说非常态科学出现的时机。假如典范无法解的谜愈来愈多,则混沌现象将会恶化甚至产生危机,终至发生典范革命,这时新的典范将取代旧有的典范,否则此科学社群无法继续进步。根据库恩的说法,必须彻底抛弃旧有典范,否则无法解释旧典范所无法解答的谜。科学典范是如何转折或演变的呢?库恩提出科学的革命观,认为科学的进步并非如过去一般人所想象的渐进或累积,相反的,他认为科学革命才是科学发展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而革命的历程,就是一个典范全然、取代旧典范的过程。瑞哲(Ritzer,1975)具体指出典范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作用,认为一个典范就是某一个科学领域对它所要研究的主题的核心所在,用来界定这个学科该研究什么?该问什么问题?该怎么问?该如何解释找到的答案?所以说典范是各学界中最具根本的、广泛的共识,它界定了各学界的理论、方法、研究工具和范例,甚至学术结构和学术信仰。

2大众传播理论与信息科技典范移转

认知的兴趣是决定典范谁属的重要基准。Burrel&Morgan(1979)则逐一整理诸多社会学理论和各个不同派别,提出社会本质和社会科学本质的架构,结构社会学派的四个类型是激进的人文主义、激进的结构主义(RadicalStructuralism)、解释性研究及功能主义等四个理论典范。Rosengren(1983)认为有关传播学界典范的争议问题,可从知识性的争议、政治上的争议、国际性的争议等三方面区分。而有关传播典范的争议,1985年全球传播年会(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即以终结争论,以典范的对话为主题,邀知名传播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评论。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的发展,迩来即有不同分类方法,有按各种理论出现早晚区分;有依拉斯威尔(Lasswell)所创见的传播模式中单元区分;有依美国学派或欧陆学派区分,但不论何种区分均无法掌握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轨迹;其建议以掌握主导传播研究的理论起源、传承、发展、及转折的整个脉络。故以典范作为思考架构,参酌大众传播理论的源起及重要转折,作为主要分界。Severin&Tankard则以主流的传播效果研究作为大众传播理论发展的分水岭,将传播效果分为媒介效果万能论、媒介效果有限论、中度效果模式、大效果模式。而对于大众传播理论典范移转和新科技发展间的关系,McLuhan曾提出四阶段论,将人类传播历史分为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McLaughin&Antonoff(1986)则将信息传播事业按照服务性和产品内容探讨传播科技的转变对整个传播生态的影响。述学者论点,传播理论的典范移转与信息科技典范发展息息相关,而新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传统传播方式。

3网络传播的产生及影响

3.1网络传播中新传播方式的产生

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驱使研究者建构一个超越特定媒体或科技的传播理论。社会学家曾针对为何新媒介较历史上任何早期社会的传播过程都有效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整理出新传播方式的四个因素:一是表达性;二是记录永久性;三是迅速性;四是分布性。新的大众媒介由于其在社会中广泛被接受与使用,使得这些媒介不仅影响社会互动也影响个人心理观念的形成。传播科技发展的结果之一是,人们不再认为电视是一个统一或磐石般的体系,传送着同质的讯息给受众。这种科技发展的结果对以往假定媒体具有单一效果或统一信息的传播理论有所冲击。McQuail(2000)认为信息与传播技术最根本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数字化;透过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文本能够缩减成二进制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这对媒介机构所造成的潜在影响最广泛,并为人们所注意的就是所有既存媒介在组织、分配、接收与管理形式上的整合。网路传播所探讨的主体,既着重非多媒体、非超链接的网络传播形式,如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新闻组、泥巴(Multi-UserDungeon,MUD)、电子会议、ICQ等,亦含多媒体传播与纯人机的传播,如搜寻数据、电子报、(非)同步远距教学、游戏等。若以Lasswell模式来比较传统传播理论与网络传播内涵的差异,可知网络社会中的网络传播,是以网络为中介和桥梁,网络成为未来传播的重心,而且不再有传统所谓传播者和接受者(或传播者与阅听人)的区别,所有沟通者都是网络用户。

3.2网络传播的特色与冲击

因特网提供的即时反应的双向功能,是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之一。电子化媒介的功能在于,一是储存信息,二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其对社会与人类的塑造为视、听系统的整合,全球村的形成,空间取向和时间取向的整合,重新部落化与个体创造性问题。

4网络传播对传媒媒介的冲击

因特网的特色在于无线传播信道、小区营造、电子商务,以及模糊信息提供者与消费者的高度互动特质。Poster(1998)则指出因特网与广播、电影、电视及印刷媒体的差异,其认为网际网络结合了广播、电影和电视,并且透过推播的技术来传达,使多对多的交谈成为可能,使文化事项同步接受、交流与再分配成为可能,使传播行为脱离国家的疆界,脱离现代性的领域化间关系,提供实时性的全球接触,将现代/晚现代的主体置入网络性的器械中。Postmes等(1998)将计算机描述成一种特别的非专一性(UniquelyUndedicated)的传播技术。Livingstone等(2011)亦提出:因特网所带来的新气象,可能结合了互动性以及那些对大众媒介来说属于创新性的特征:无限范围的内容、接触的阅听人幅度及全球性的传播本质。网络媒体具有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七大特性:互动性、个人性、立即性、全球性、多媒体、超链接与数据搜寻。谢清佳等(2000)从科技方面看,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两项前所未有的特性:可连接性、可达性。可连接性代着表它能够连接到任何想使用网络资源的人,在网络上分享信息或从事活动。可达性代表着它不受任何地域上的限制,可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而不需花费昂贵的代价。从社会角度来看,因特网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社会形态,其中以日常生活模式与商业行为模式最为显著。苏席仪(2000)从网络上商品信息中归纳了其科技特性:信息量、时间性、空间性、多媒体、互动性、个人化与隐私性。许嘉惠(2001)指出网络包含了4种重要特性:开放性的全球联机、高速通讯能力、多媒体的传输能力及丰富的网络资源。

5结语

Bell(1973)比较工业后社会(Post-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前社会(Pre-industrialSocity)和工业社会的特质,就指出后工业社会的重心不再是原料或能量,而是信息;更重要的是,后工业社会的竞争不再是原料或能源,而是知识与创新。因此把因特网可能构建的虚拟现象抽离出来,对传播研究及传播理论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新媒体正促进人类进入智能型社会。从本文分析可知,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的最大差异在于虚拟、互动、创意、快速的产生。随着科技进步,无线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届时立即性的讯息获得、反应,个人化的服务将应运而生。人们无法预测网络传播是否完全取代传统传播方式,但可预测其必对传统传播产生重大影响。虽然网络传播类型众多,但因科技发展限制,利用因特网作为传播工具,在现阶段亦隐含传播瓶颈,其可利用网络特性而发挥到极至,亦会冲击传统传播产业。因特网特性使网络传播有别于传统传播,网络传播可发挥网络特性,对传统传播方式产生影响,导致其发生结构性改变。一是社会结构层面,从文献得知,人们因网络传播兴起而排挤其他传播工具的使用时间。随着应用程度的普及,原有实体的建构逐渐消失,人际沟通方式改变,新的族群形成,法律修订永远跟不上科技的改变,新的社会问题衍生。二是内容结构层面,网络内容多元化、回复快速容易,具高度实时性,提供个性化服务。从消费、商务、工作到学习,无时无刻的信息获得,衍生不同于实体的商品。而消费通路的变化,导致不同经营模式的产生。三是传播经营层面,因特网突破时空限制,具有连锁性放大作用,新业者不再受频道限制。四是技术层面,具多媒体、失真与干扰小、超链结、数据搜寻、处理能量大等优势。五是阅听人层面,阅听人不必于固定时间守着媒介,反而因数据库的设计,可享受非定时、可重复的信息接收。六是现有科技环境下利用因特网传播隐含传播瓶颈:首先,网络技术成熟问题:在固网、带宽问题解决之前,需要考虑到网络宽带及传输的顺畅问题,在制作网络广播节目时,将声音加以压缩,会造成音质失真,形成经营瓶颈。其次,传输中断问题:网络广播的有线或无线接收,均依附于因特网,受到频宽的限制,网络上人数增加,网络拥堵问题立即出现。第三,收听习惯问题:一般的上网族已经习惯上网进行纯图文的阅读,网友是否能改变上网习惯,接受网络广播,还需时间上的等待。第四,网络盈利问题:网站何其多,虽然进入门坎低,然在众多网站中,如何让网友认知网络世界中所存在的网站,进而由人潮引进钱潮,是任一网站要努力之处。第五,知识产权问题:网络上立法尚未完备,对于音乐、图文、影片等在网络上进行广播,将出现知识产权问题。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130-02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媒介开始了一场新的变革与融合。尤其是随着“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媒介融合真正实现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并逐渐成为当今媒介发展的主题和信息传播(包括科技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介融合不仅对传媒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也给科技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新的问题、变化与要求,将在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拓展科技传播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与探讨。

1 媒体融合:多种媒体在新技术环境下结合与共存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数字技术等多种现代化传播技术也快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运用。这些新的传播技术使当前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成本大大降低,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尤其是网络与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符号整合在了一起。网络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新型的传播平台。

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我们通常所指的媒体终端主要包括手机、台式电脑、移动电脑、数字电视、楼宇视屏、户外电子广告屏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以前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整合,产生了一些融合性的传媒手段,主要包括网络视频、网络期刊、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这些新型的传播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广使用。以信息传播技术与数字技术为主导的媒体融合,除了对传统的几大媒体进行整合以外,互联网也通过对自身技术的运用,开发出了网络论坛、博客、播客、SNS网站、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型传播渠道工具,这些新型的传播渠道受到大多数年轻人的青睐以及热烈追捧。

科技的快速发展不仅催生出形式各异的新型媒体,而且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都是借助数字技术和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尤其是网络、数字传输技术等。目前阶段我们所使用的新媒体大多都是作为一种虚拟平台,为信息的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辟了新渠道。“在这个新的商业模式中,信息的传播渠道由电信的运营商提供,而信息本身由新媒体提供。虚拟平台不只是通讯公司建立的,他们只是修通了信息高速公路,让这条高速公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是那些能够提供新闻和综合信息的媒体,尤其是跨国媒体,如雅虎(Yahoo)、新浪(Sina)等”。当前已出现一些新媒体和电信运营商通过这种商业模式相互融合的案例,例如新浪网和中国电信的相互合作,还有中国移动持股凤凰卫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所带来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已基本成型,这将会成为未来媒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尽管不同模式的媒体融合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还是应该对其抱有乐观积极的态度[1]。

2 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的多方面影响

媒体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体传播技术以及媒体机构之间的变革,媒体融合同样不可避免地将对科技传播方式、传播效率、受众接受乃至传播内容等多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2.1 媒体融合使科技信息传播具有多媒体性和综合性

科技信息传播的多媒体性主要指通过互联网这一传播平台,综合多种数码产品设备提供的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功能。多种媒体的融合不仅保证科技信息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还使得科技工作者更加方便地针对某一传播主题,综合多种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多方面的传播。同样,受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途径获取科技信息,多方面、直观生动地了解与掌握科技信息,实现科技传播的综合效果。在科技信息的综合性和丰富性方面,网络媒体和其他新媒体也是占有优势地位。互联网络可以无限拓宽信息存储和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它拥有海量存储科技信息的功能,公众能够利用搜索引擎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从复杂多样的科技信息中获取并引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技术将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传播,信息内容丰富而具有综合性,并便于检索和引用。这些都为科技传播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2 媒介融合提升了科技信息的传播效率,加快了科技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

媒介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科技传播效率和信息传播速度。“借助于信息高速公路,实现了科技信息的即时上传和即时接收,大大减少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占有的时间,提高了传播效率,而且还加快了异地科技信息的交流速度,使科技工作者能够及时地更新科技信息的内容,了解科技信息的最新发展动态,发表自己的相关主题的科学见解”[2]。新媒体对科技信息传播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不仅仅只是针对科技传播的主体,作为传播客体,广大的受众,同样也能随时随地的接受科技信息,主观能动的去选择和接受自己喜欢或者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两者传播效率同时提高,才能展示出媒体融合对科技传播效率的巨大作用。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科技的更新不再以年、月、日来作为计算单位,而是以时、分、秒来计算。因此,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时效性。

2.3 媒体融合改变了受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方式

媒体融合改变了现代传媒信息的传播手段,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传统的大众媒介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主要是一种单向的传播,缺少互动。而新旧媒体融合以后就变成了一种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模式,传播主体不再是仅仅提供少量、单一的信息,而是给受众提供一个可以选择传播内容的广阔空间,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同时,新媒体以其技术优势对受众目标进行细分,满足不同受众提出的不同要求,改变传统媒体量化生产的模式,转为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当今的科技传播要积极利用媒体融合的优势,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受众,影响更广大的受众人群。

3 媒体融合环境下拓展科技传播的渠道

当前科技传播的媒介技术融合趋势逐渐加强,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科技传播成为一种必然。在媒体融合的新传播环境下,想要拓展科技传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

3.1改变传统的传播观念

新媒体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和接收的方式。作为科技工作者,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想要在新的媒体环境下顺利地开展好科技传播,就应当摒弃单纯依靠传统媒体来完成传播内容的想法。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媒体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上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将科技传播与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紧密结合起来。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科技信息的消费需求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科技传播开始出现娱乐化倾向。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科技传播理念,积极对其进行理念和模式上的创新。例如探索频道Discovery就模仿体育频道“娱乐+体育”的模式,开拓“娱乐+科学”的科普影视新作品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科技传播,科学性不是唯一要素”[3]。我们只有突破原有传统传播思维的束缚,才能开创一个新的科技传播思路。

3.2 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进行传播

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传播技术、工具、以及传播方式都是建立在互联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得益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科技传播的方式与手段更加丰富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传播技术的变革与更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对传播媒体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传播手段、拓宽传播渠道等。另外,互联网通过技术手段将各种传统媒体的优势集合在一起,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因此,我们在今后进行科技传播时,要善于运用新技术、采取多种媒体综合方式来收集和传播科技信息内容;要学会善于使用各种表达形式,例如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制作和传播。近期有些科研论证、演示,科普宣传就利用三维动画、3D视频技术,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视觉感,缩短了人们心理距离感,受众更加容易接受与理解。

3.3 注重强化受众意识,采用生动通俗的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内容

过去在科技传播时,信息的传播者较少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传递的科技信息对于受众而言往往内容晦涩,难以理解接受。在媒体融合新的传播环境下,科技传播在传播方式与内容方面应该适时而变。要对受众本位意识进行强化,坚决遵守科技信息传播的贴近性原则,确保科技传播的信息通俗易懂,便于

接受。

由于科技传播主要面对的是公众,因此,想要达到精准地传递科技信息与科技知识的效果,在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必须以公众的偏好和接受能力作为选择科技信息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的标准。在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作为传播主体的记者、编辑首先要尊重事实,在科技信息的编写过程中要贴近读者,写作的内容要设法让读者感兴趣,要有新意,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把信息传达给读者。在科技信息的创作过程中,科技传播者也应在内容表达上实现多元化、多样化。从而精准地做好科学知识的传播、阐释工作,让读者和公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科技信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在传播方式上,除了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还应提高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在使用文字、图片来传递科技信息之余,还应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科技信息的传播内容,增强其生动性、形象性,从而收到较好的科技传播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当今媒体融合趋势和媒介发展新格局不断丰富和改变着科技传播的方式和内容。媒体融合有效推动了科技传播方式的变革,新媒体技术的突破和媒体间的多种融合不仅使科技传播在技术上有创新表现方式,而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使科技传播在内容上也有着量和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进一步更新科技传播观念,不断拓展科技传播渠道,综合运用新的传播方式,强化受众意识,采用生动通俗的形式传播科技信息内容。进而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知识与科技素养,为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较大的

贡献。

参考文献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4

关键词:科技传播;信息;戏剧化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5

关键词:科技传播;信息;戏剧化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6

“戏剧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提法。大众传媒从19世纪出现以来,就一直伴随着商业化和消费文化的控制和熏陶,“戏剧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信息表现形式。

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认为,“电视画面在强调人类的灾难和悲剧时,引起的往往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戏剧化的滥情和怜悯,推出的只是一种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一种假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最终将会使观众变得矫揉造作或厌倦透顶”。政治传播学者在论及政治信息选择和包装时认为,“相对于复杂而又难以加工的媒介事件,那些可以精美包装,并且用相对简单却戏剧性的方式加以陈述的媒介事件会得到更多的报道”拉。“新闻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能用戏剧化方式将其处理成简单故事的事件”。在科技传播领域,一些调查报告也早已表明了这一担心。2004年,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夜问的科学脱lZl秀节目尤其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科学家参与,并且配有戏剧元素的时候。这些节目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有害的,因为“被错误地引导的公众和不知情的公众一样令人不安”。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出有其特定的规律,同样,科技信息的传播也应该有其区别于其他社会信息、政治信息的传播方式。在“信息爆炸”的大背景下,科技信息的有效传播将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是否可以预测的问题,就被媒体运用了戏剧化的表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误解和不安;同样,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的一些节目中,戏剧化的编排方式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都说明“戏剧化”在科技传播中的普遍性和引起的种种弊端。研究这种倾向性,将有助于理解科技传播的独特规律和进行有效传播的特殊含义。

一、信息戏剧化的戏剧原理

(一)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信息传播是符号的传播,符号必须经过编码、解码、译码才能实现传播的全过程。根据传播目的的不同,编码会体现不同的倾向性。从信息到新闻,是要体现信息的事实倾向性。而在这个符号化的编码过程中,掺入戏剧元素将会使信息在进人大众传播环境中体现戏剧化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戏剧也是模仿,是对人的行动的模仿。”而康德认为,艺术是建立在人的理性基础上的自由创造活动。西方美学史普遍主张艺术模仿论,即主张艺术本质上的对自然的模仿活动。因此,掺入戏剧元素,就是掺入一种模仿的倾向性,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创造的编码,是事实的模仿而非事实本身的传播。同时,模仿的程度将反映戏剧化倾向的程度。既然模仿是艺术创造,那么添加在事实之上的创造出来(非原生)的内容越多,就表明其戏剧性越强。

(二)信息戏剧化的两种表现形式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分为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和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我们不妨以此为标准,将信息的戏剧化表现形式也分为两种,即以文字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报纸、杂志和网络文字新闻,以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戏剧化表现形式,如广播、电视和网络多媒体新闻传播方式。

(三)戏剧化对受众影响的两种表现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胡润森在《各戏剧元素之结构关系=》一文中指出,戏剧有九种构成元素,分别是戏剧台词、戏剧动作、戏剧时空、戏剧场面、戏剧情节、戏剧角色、戏剧意象、戏剧主题和戏剧节奏。

根据信息编码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元素的表现和突出程度,受众会相应受到潜在和显在的影响。比如,戏剧台词、戏剧动作具有“基础性”、“具象性”、“单子性”、“原生性”特征,编码过程如果突出这些元素,将会表现出显在的影响,而戏剧主题、戏剧节奏具有“高层性”、“继生性”、“综合性”、“抽象性”特征,对受众有潜在的影响。其他介于中间。

二、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

科技信息来自科技活动、科技实践,是实际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符合客观规律,并以逻辑和概念等形式表现出来。科技性是科技信息的本质特征,也是传播者进行选择并进入大众传播渠道的出发点。上文论及,信息戏剧化的本质是信息编码的模仿性倾向,“模仿”是戏剧性的本质。因此,科技信息选择戏剧化也必然使其具有戏剧创作的特征。

在戏剧理论中,戏剧性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动作,二是人的意志冲突。科技信息戏剧性的来源显然不能这样直接地去理解。通过仔细梳理当前科技新闻传播的特征,发现科技信息的选择确实部分与此相关,但内涵却有所扩展。

科技信息是人进行科技实践活动后的经验总结,它虽然以逻辑和概念形式表现出来,但也是存在人的因素的。人是动作的发出者,科技信息能体现人的动作性,这就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理由之一。同理,人的意志冲突可以构成戏剧性,那么经过概念扩展,可以理解为具有“矛盾性”的科技信息将是进行信息选择的另一个理由。只不过,这里的矛盾性,不只是意志冲突,还有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矛盾等更多的矛盾范畴。

“动作性”是戏剧性的来源之一。在科技信息的选择上,专家的话就是“动作性”的体现。在上文戏剧化对受众显在影响的论述中也提到,显在的影响是第一层次戏剧元素的凸现,即台词和动作,引述专家的话,也就是台词与动作的体现。比较严肃、呆板的逻辑、概念式的信息报道,这显然强化了“戏剧”效果。

戏剧性的另一个来源是“人的意志冲突”,即矛盾性。在对科技信息进行选择的时候,矛盾性的体现是全方位的。

对科技信息的欲知与未知的矛盾。科技信息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关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科技信息推动生产、改进生活质量都是人的基本需求。满足这种需求、解决这样的矛盾将是进行科技信息选择的第一层意义。

科技信息自身的规律性矛盾。科学知识从研究、论证到成果推出有其自身的规律。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7

面对新世纪、面对新传媒技术、面对信息网络时代,我国传播学界对信息技术和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探讨日渐多起来。但综观这些论述,一个明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信息技术仅仅定位成提高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工具;把它仅仅看成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比如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网络教学等,也就是主张信息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这种定位是比较低层次的,直接导致信息技术的工具化、边缘化倾向,使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界不能充分认识和释放信息技术的巨大潜能。因此,将信息技术提升到与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的整合势在必行。显然这种整合将突破学科教学的局限,而深入到学科管理、学科资源和学科教育教学环境等各个层面与各个环节。目前这种研究和探索在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界是一种有益尝试。将社会资源引入到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培养中来,在国内高校专业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先例。但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将它进行收集、分析、综合,并提炼和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工作还是相对比较匮乏的。

主要研究问题

2002年9月8日,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一百周年上的讲话》指出,要“进行教育创新……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这段讲话,为当代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研究在创新思想指导下,如何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整合优良的社会资源,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来改造新闻传播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办新闻传播专业的新型之路。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现代信息技术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运用的现状趋向;

大开放格局下,社会资源可供选择的类型、方式及成本效益;

我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设计、试行并完善信息社会条件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国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自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创立以来,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出“四个为主”的鲜明特点,即办学主体以综合性院校为主,教学内容以新闻理论为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专业面向以报刊、电台等传统媒体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一批工科性高校也纷纷开设该类专业,今年,我院也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工科院校如何办新闻传播学专业,就成了当前高校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已有许多不协调的“音符”。工科院校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如果继续走综合性院校的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将使自己丧失特点与优势,而且在起步阶段就会落后于时代。

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同时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高举“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紧紧抓住工科院校办文科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特色这样一个工科高教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去探寻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大开放格局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必将为当前高教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系统整合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计划,在工科院校突出工程与实践特色,并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顺应时代对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这种系统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支撑性理论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社会资源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将信息技术系统整合到专业培养中去,形成新型教学培养模式。信息技术一日千里,在教育应用中也即如此,在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重点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与工程的思想教育、系统化教育,使培养方案优化,人才社会实用化、能力全面化。

将社会资源引入培养方案之中,使学生更接近实际、接近社会,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将社会的人才与设备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服务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改造传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校园内实现开放式社会化教育与培养,学生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事实证明,只有在工科院校采用新型的培养模式,才能完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现代信息与社会人才需求条件下的要求。(注: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2004年10月。

3.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约翰・V・帕夫利克[美]著,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

5.戴元光:《传媒 传播 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简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7.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今传媒》,2005(12)。

8.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8

一、 概念界定

科技传播(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是指科技知识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间实现共享的过程。它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生产者、拥有者输送到社会以便供其他人学习和应用的任务。

二、 聚焦新形势下科技传播媒体

最近几年,国内科技传播研究渐见繁荣之势。“科技传播”成为一个“时尚”用语,受到国民的青睐。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无线通信网迅速发展,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诸新媒体正在带来跨媒介、跨文化、跨产业融合的全球传播新格局。

2.1 手机媒体开创新时代

如今的手机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担当起“掌上媒体”的重任。手机的媒体形式包括手机新闻、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手机广播等。诚如,手机新闻嵌入眼球,用户数量可与印刷版的、报纸网络版的读者相媲美 ,为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手机电视成为新技术下的又一颗金蛋,其产业发展不可估量。手机媒体正在成为新广告媒介,其实用性比较强。

2.2 移动电视的强制收视

移动电视作为新兴媒体发展速度之快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其特点移动性强,覆盖面广、反映灵巧,除了具有传统媒体的欣赏与宣传功能外,还具备应急息的功能。例如火车移动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是固定的,强迫收视是最大特征。移动电视可谓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强制性传播使受众者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会降低移动电视的收视率;另一方面,传播内容的强迫性有利于拓展“闲置经济”利润空间,在乘车、行路等闲置时间里,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被它俘获,促使受众者自主的接收信息、了解时事动态满足其精神需求。这种即时、海量、互动为特征的网络文化蓬勃发展 ,其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善用新技术、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进行科技传播,使其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也是当今媒体人的责任。

2.3 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

2002年,博客风靡中国。“信息爆炸”的互联网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同时能够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不管是走向商业道路,还是代表机构或是个人,博客一时成为公众网络信息的“代言人”。博客实现了“三位”的传播效果,即横跨个体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等类型。博客的即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话语自由,但是受外来信息的冲击,博客世界里的自由同时带来了负面的东西,需要人们理性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自律的意识。

总之,交互网络电视(IPTV)、数字电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与日俱增,科技传播迎来新的媒体环境。第四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主导、第五媒体以移动技术为主导 ,闯进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 提高国民获取科技传播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如何提高国民获得科技传播的主观能动性是本文力求探索的。

3.1 多元化媒体传播

在全球信息“爆炸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的中心地位正在受到挑战,有去中心化的趋势。以前单向灌输式的传统主流媒体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统一的舆论环境。当前社会舆论环境是相对宽松的、参与意识普遍强的氛围下,传统的传播方式已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微博、博客、信息等形式抢占舆论制高点,新媒体是传统主流媒体的延伸。这样的环境中促使国民主动的接受信息,但是再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信息的分辨成为国民的又一困难。李长春于 2012 年 9 月 14 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一手抓传统媒体发展、一手抓新兴媒体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新兴媒体,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新兴媒体发展之路,当好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兴媒体的排头兵,为全国创造新鲜经验。①

尽管目前传播者成分多元,传播方式更为多样化,传播内容复杂化,但是传播模式有效的互动缺乏,舆论引导方式和平台有待优化。在受众者主动接收媒体信息的同时,要为受众者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式,避免在海量信息获取中难以理想辨别,失去真正的自我;利用媒体自身优势,结合网络媒体的特点,满足受众者精神上的需求,要全方位、多角度地传播深加工过的新闻内容,实现舆论引导的最优组合;充分利用传播平台进行具有影响力的舆论引导,实现媒介舆论、政府舆论、受众舆论互动重合,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同时,要给予公众平等的地位,提供公开、理性而多元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讨论的舆论环境。

3.2 开放性科技传播

传统媒体符号传播单一化,现代媒体传播利用声音,文字,图案等符号,组成特有的传播单元。网络信息来源多元、广泛,国民或组织机构借用媒体信息,且互联网的讨论功能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所占据,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快、内容宽,信息即使等特性,促使国民在第一时间接受到信息,过滤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并且发表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主动“参与新闻”,使信息传播实现网络的“面对面”交流,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也使其具有包容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可以成为问题讨论的自由论坛,互相交流题材或问题。经调查80%的国民主动接收新媒体信息,20%的国民通过电视接收事实动态,这部分国民多为退休老人。

3.3 推进媒体的舆论公信力和传播力增强

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参与信息传播的人数急剧增加,导致了信息数量激增,一方面满足不同需求的国民在媒体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另一方面导致信息太滥,大量垃圾信息混迹其中。目前,网络成为国民获得信息的第一落脚点,但是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世界中,某个信息对国民产生兴趣时,往往会考虑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人们需求的有效信息,会对高质量的信息有一种强烈的需求,并通过其他媒体求证信息的真伪。诚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受到限制,而新媒体的发展实现异地之间交互信息传送,可以缓解许多人要求学习而教育资源稀缺的矛盾。在网络中,一般的信息传播者往往是出于个别的目的而信息,因此,很难同时产生共鸣效果、累积效果和遍在效果。②国家科技传播能力与对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内的知识进行高效汇聚、加工、扩散、分配与利用的能力有关,表现为社会、组织与民众的知识扩散与学习能力,是社会实现知识编码化、外部化、社会化、共享化并将知识转化为人力资源与公共资源的能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媒体的舆论公信力和传播力,推进国民主动、积极获得科技传播的能力。(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注解

①吴晶晶.李长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N].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②彭兰.试论网络传播中专业新闻机构的舆论功能[J].当代传播,2000,(01):25-26.

参考文献:

[1]吴晶晶.李长春在人民日报社调研[N].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115-02

1 科技期刊构建微信公众号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微信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许多企业都开通并使用微信公共平台,在方便快捷的同时,扩大了企业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力度,传播的精准性也大大提高。微信平台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一对一地进行信息传播,并且注重保护客户的隐私,不管是从交互属性、群组关系来说,还是从信息传播的效率以及价值来说,都非常有竞争力。鉴于此,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也有其必要性。截至2013年8月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达1056种(占4953种全国科技期刊的21.3%),调查显示,其中有245种启用了新媒体,占所调查期刊的36.2%,而其中,建立微信平台的只占7.3%[1],可见,在各种新媒体盛行的今天,科技期刊建立微信平台的情况并不普遍。

1.1 传统媒介渠道遭遇挑战

目前的期刊社和杂志社都在顺应时展,选择最新的媒介传播方式扩大其影响力,传统的固定网络媒介平台由于流动性差,所传播的信息过于冗杂,缺乏针对性而在不断地萎缩。虽然科技期刊还在利用传统的网络媒介平台在进行日常信息的传播和维护,但是其存在的基础开始动摇,并且重要性也在下降。

微信平台的产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未来的网络将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移动网络,信息会借助移动终端进行快速传递。而当移动终端逐渐开始动摇传统网络媒介平台的时候,科技期刊构建微信公众号来进行运营,与受众及时交流就迫在眉睫。申请与使用微信平全免费(若对微信公众号申请认证则需要少量费用),科技期刊室不需要独立开发APP,利用微信平台就可以进行灵活的、多样的、移动的宣传。

1.2 微信平台的可控性、互动性较强

传统的交流网站、交流论坛受到了受众的喜爱,利用留言系统和编辑功能也吸引了受众的关注,目前很多科技期刊社也有自己专业的论坛。但是最近几年,我国对于论坛的管理开始更加严格,论坛的建立需要通过专业的审核,并且需要备案。而且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对论坛进行有效管理,那么垃圾信息、广告信息会时时刻刻充斥其中,影响到论坛互动的发挥。

而利用QQ群和受众交流,也难以保证冗杂信息不会产生,用户的发言内容是不可控的,利用网络邮件和受众交流存在同样的问题,容易受到垃圾邮件的干扰,并且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比较差。[2]

微信平台可以综合性地解决上述问题,科技期刊社在申请微信公众号之后,配备后台专职人员编辑信息,就可以通过公众号将信息传播给目标受众,受众可以和公众号进行互动,反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但是这样的互动是一对一的。与此同时,科技期刊社还可以建立微信群,将信息需求类似的受众纳入该群,以便精准地消息以及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讨论等。通过及时的互动和交流,科技期刊便可以有效地黏住目标用户,并建立稳定的用户群体。

1.3 方便快捷,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科技期刊社的工作相对来说较为繁杂,编辑人员时常需要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通过电话、电脑来处理日常工作事宜,比如联系作者、安排稿件等。由于工作繁杂、工作重复率高、人员紧缺,所以编辑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工作效率也很难有大幅提升。然而,微信却可以成为编辑人员的实时平台,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处理琐碎工作以及对平台进行维护,从而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

2 科技期刊运营微信平台的阶段性应用

2.1 初级阶段

科技期刊社需要注册微信公众账号,为提高用户对公众号的信任度,一般公众号都会申请认证,添加认证标识。然后针对目标受众推送一条比较简单的资讯,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科技期刊社,主要的目的就是让目标受众了解到这个公共号的存在,这一阶段推送信息不能过于频繁,太大的信息量会降低受众对科技期刊社的辨识度。[3]

笔者关注了《知识就是力量》、《环球科学》、《制造技术与机床》、《汽车维修与保养》、《科技与出版》、《机械工程学报》、《科技导报》等几种不同类型的科技期刊。比较发现,前三种期刊,在用户关注该期刊公众号时,会自动回复欢迎语,同时附上关于期刊的介绍,高度概括期刊的特点及重点品牌栏目和活动,并充分利用微信平台的“自定义”菜单功能,建立了3个一级页面和各5个二级页面,以便全方位的向用户展示期刊;而后几种期刊,只有简单的一句欢迎语,且没有建立一级页面和二级页面,在引导受众阅读方面并不太清晰。学术性科技期刊的微信平台功能设置上有较大差异。

2.2 中级阶段

接收到推广信息的目标受众会对科技期刊社做出回应,回应的内容可能是一些疑问,也可能是对科技期刊社的兴趣表达。在这一阶段,科技期刊可以直接和目标受众沟通,是进行宣传的关键性阶段。此阶段可以通过推送图片、文字、视频、语音等相关的信息来全面提升科技期刊社的形象,树立品牌效应。

对于用户的咨询和疑问,一定要第一时间作出反馈,对于不能及时给出明确答复的,也要说明情况,并做出在后续确定时间内给予答复的承诺,让用户真切地感受到期刊社对于读者的尊重,以此提高用户对期刊的黏性。

除了推送有价值的图文、音视频信息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互动游戏和活动。仍以前面提到的《制造技术与机床》的微信平台为例,该微信平台在一级菜单中专门设置了“活动抽奖”,有“大转盘”和“砸金蛋”两项游戏吸引用户关注并引来新的用户,这种设计可让用户在微信上形成自发传播,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传播,让传播数量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2.3 高级阶段

利用微信平台的“开发模式”进行功能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如投稿、调查问卷、评选、以及学术会议、培训等的报名,实现会前信息收集、会后信息分析等,这比传统的邮件通信方式,要高效很多。此外,在这一阶段,科技期刊社可以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将其进行划分,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调整宣传的方式和策略。比如,可以把比较重要的用户介绍引入交流群,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受众关系管理系统(CRM)服务。科技期刊社也应该全方位地培养专职的微信平台的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服务的效率,第一时间和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做好信息更新和平台维护的相关工作。

3 科技期刊微信平台的效果分析

3.1 构建移动端用户诉求表达入口

用户对于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议、想法等诉求很难直接地通过传统媒介顺畅表达,微信正是在发挥社交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表达可以为科技期刊社增加客户,逐渐地演变成为最重要的社交工具。随着微信平台的属性和功能不断地拓展,科技期刊整个行业都有可能加入进来,并且和政府、科研院所、其他领域期刊杂志社等机构通过微信平台建立联动的发展网络。这样一来,受众就有了畅快表达诉求的入口,可以通过微信比较隐秘地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想法,直接和公众号建立

沟通[4]。

3.2 构建并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知名度

如今,科技期刊也需要通过品牌来吸引有实力的作者投稿,吸引相关领域的用户关注。微信平台可以帮助科技期刊社树立品牌,并进行品牌的传播,逐渐提升品牌知名度。科技期刊社可以充分地利用微信平台的LBS定位功能和二维码识别功能给受众提供更为便利的关注机会。对于已经关注公众号的目标用户,可以推送他们所关注的信息,做好相关维护工作,从而提升用户的体验,扩大科技期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3 自组织下的多场域互动

诸多科技期刊社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信息是平行工作的,彼此不会干扰,而且还能够一起组成一个多维度的交流空间。受众可以关注不同的科技期刊社公共号,针对一个内容的传播,组织起更为全面的信息,从而扩大事件本身的影响力。在这样的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中,受众的参与度、关注度都会大大提升,这样一来,科技期刊行业整体的发展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信息不断地交换、传播过程中,能够集中更多的力量,从而组织信息的流动。

4 科技期刊微信平台的发展建议

科技期刊利用微信平台运营和发展,应该以内容的宣传和品牌的构建为重点,同时要兼顾宣传,注重刊登和发表学术价值高的文章,同时也要给一些研究简报、科学新闻留有宣传的空间。

4.1 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宣传方式

微信平台可以发送语音、文字、视频、图片,针对科技期刊的宣传来说,主要应该以图片为主,而文字是辅的宣传方式,因为纯文字或者是文字占有主要内容的描述中必然会有大量的术语,不易于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来阅读[5]。而图片配合文字的信息传递则能够生动还原科研的过程,使得信息传递更为生动、立体、多角度,从而扩大用户的信息捕获量。

4.2 视频、音频发送注重专业性

关于科研成果的视频发送必须要注重专业性,而科技期刊所发送的音频也应该由专业的科研领域专家来录制和发送。文字性和图片性的内容如果出现了一定的错误和偏差,还可以通过后期的解释来修正错误,但是如果音频和视频出现问题,不注重专业性的话,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就难以进行消除。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只允许发送来自腾讯的视频素材及微视频,且微视频是由用户上传到公众号的,略显其局限性。

就目前微信平台被科技期刊社利用的情况来看,作者、编辑、用户是相互独立的,作者主要负责以论文的方式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论述,所投稿的文章需要由编辑来整理和选择性发表,而用户则相对被动地阅读信息。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中,可以利用微信平台构建作者、编辑、受众能够被联动起来的机制,三方可加入讨论组,受众可以针对自己比较关注的热点科技信息进行讨论,而作者可以依据受众的诉求来做出相关的研究课题,在经过编辑审核之后发表课题的研究成果,用户还可以针对该课题进行二次讨论。这样一来,微信平台就成为了收集意见、反应诉求、传递最新科技信息的平台。

5 结论

微信平台被科技期刊利用来传播信息、宣传品牌,是时展的趋势,其能够促进科研信息的立体式、及时传播,并且还可以实现和用户的一对一交流,第一时间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以此作为依据来优化科技期刊社的微信平台。本文主要对科技期刊社建立微信平台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具体的使用步骤和所达到的效果,并且提出了未来科技期刊社利用微信平台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年度发展状况[R].北京,2014.

[2]王颖.纸媒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J].新闻世界,2014(2):114-115.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10

比较对象的选取是对比中外顶级科技期刊网络传播效果的前提,为此本文设置了四个遴选原则:(1)同时拥有,即对比双方均有自己独立的网站,依托数刊联合网、主办单位网、学科信息网、数据库平台设立的期刊网页予以排除;(2)同一时期,即选取2014年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期刊对应的网站;(3)同一领域,即参与对比的科技期刊所处的学科领域相同;(4)级别对等,即影响因子均处于同类期刊前列,国外期刊选取“JournalCitationReports(ScienceEdition)”影响因子在专业排名前5的科技期刊对应的网站,国内期刊选取“TheHighestInternationalImpactAcademicJournalsofChina(2014)”影响因子在专业排名前5的科技期刊对应的网站。通过筛选,最终梳理10种国际顶级期刊网站以及对应的国内10种顶级期刊网站作为本次的比较对象,详见表1。

二、对比维度分析

1.关于网络传播途径科技期刊除自办网站外,还可通过专业科技类网站、综合类门户网站、社交网络、移动终端无线网络等多种方式,传播科技信息,实现论文资源共享,提高本刊影响力。国外科技期刊比较注重开拓社交网络的应用,[9]如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期刊网站上就有Facebook社交入口链接、Nature期刊网站上有Blogs入口链接,用户可点击链接进入相关主题讨论。从单纯的新闻媒体与社交网络的传播优先顺序来看,国外科技期刊论文更倾向于借助媒体的优势进行内容公开,并依托媒体的社交网络工具实现与公众的互动;而国内的科技论文在选择网络传播方式时,更倾向于在作者自我控制力较强的微博、博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工具首先进行公开,获取广泛影响力后再转入新闻媒体的转播视野。移动终端阅读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经济的绿色阅读方式正受到期刊网站的青睐,Cell的导航条即具有Mobile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此下载移动客户端,ChineseMedicalJournal也支持iPad阅读功能,但总体上科技期刊网站支持移动终端阅读的比例较低。在论文新闻化方面,国外期刊如Science、Nature等除通过自己的官方网站科技新闻外,还定期向各大门户网站及各科技网站推送自己依据科技论文转化的科技新闻,而国内的期刊网站在这方面做得相对不够。近几年,国内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逐步联手构建最新科研成果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机制,实现多方共赢,但相对于国外多渠道的网络传播机制,目前国内的期刊与期刊、期刊与媒体、期刊与网络出版商的合作形式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为鼓励公众参与,国外期刊网站一般都设有论坛、群组、留言板等一系列的互动功能,公众参与度也较高,如在Nature的用户交流页面中,用户可以畅快地泡论坛,自如地添加标签,快捷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资料,而国内期刊网站的相关功能有摆设之嫌。

2.关于主页内容安排上述国内外顶级期刊网站主页均居中分布,网页布局总体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大多放置反映期刊特色的logo与导航条;中间层是各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期刊介绍区、新闻公告区、检索浏览区、用户登录区、友情链接区及其他扩展功能,内容最为丰富;最下层主要是期刊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帮助等提示性栏目。在个性化要求日益突出的今天,上述三层之分也非严格限定,最上层有时也放置相对重要的信息,如广告条、重大公告等。国内顶级期刊网站中间功能区从左至右分两至三个竖条,具体内容排版由期刊根据自身特色设定,如ChinesePhysicsLetters期刊网站将通知公告放在左列,而JournalofMolecularCellBiology将事件公告放在右列。国内顶级期刊网站的当期文章目录与摘要占据整个网页的绝大部分,如ChineseChemicalLetters期刊网页几乎全是论文的简明目录,由于过多强调期刊网站主体功能容易导致其他相关功能的不足,布局略显单调、呆板,风格上也缺少国外期刊网站那种随和与自然。页面的底部区域,国内的科技期刊网站一般设有ICP备号、地址、邮编、联系方式等本土特色鲜明的信息,在设计上应当考虑增强网页内容的整体视觉效果、减少结尾部分的突兀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10个外国期刊网站中,Nature、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Biotechnology、NatureMaterials是同一出版机构下属的多种期刊,其主页布局风格十分相似,说明同一出版机构下属的各期刊倾向于采用相同的网站设计团队,而这种模式可大大降低网站的建设成本。

3.关于页面形式设计可视化图像比文字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借助视觉形式动力指引人们目光移动的顺序,[11]最快速、直接地向大众解读所要传达的主题信息。国内期刊网页在可视化程度上明显比国外期刊网页低,除期刊封面、广告位图外,整个网页中很少有其他图片,论文内容可视化更是不足,10个国内顶级科技期刊网页,只有NanoResearch期刊网站在数字刊目推介中配有相应的图片,以辅助理解论文内容。而国外期刊网页,图像占比率相当高,如Cell期刊网页充满各种图片,即便是通俗易懂的内容也倾向于用相应图片展示。从设计学的角度看,国外期刊网页的图片质量较高,如Science期刊网站将2014年11月14日的封面悬挂其上,把闪电与城市的大小比例无限放大,给人们展现一种非常规的视觉体验,整个城市被一层红色的浓雾笼罩,闪电从空中画出一道道痕迹,画面以红色系的冷色调给人一种警示、恐惧的效果,通过视觉语言有力地诠释出全球变暖对闪电活动的影响,见图1;而ChineseScienceBulletin期刊2014年11月的封面则以专业化极强的学术图片搭配红色的抽象背景,普通大众很难通过视觉语言解读封面故事,见图2。国外期刊网页除有图片外,还有音频和视频内容,如TheLancet期刊网站专门设有“Multime-dia”一栏,提供各种视频、音频;而对应的ChinesePhysicsLetters期刊网站几乎没有一幅图片,更不用说视频、音频。此外,也有国外期刊网页将大尺寸、高清晰的图像专门存放在相关链接中,如Science论文页面中有专门的“Viewlargerversion”链接,可点击查看高清图片,并可以教学幻灯片形式下载。

4.关于主体功能外的扩展服务与增值服务科技期刊网站的主要目的在于推介本刊的重要科技论文,由此衍生出诸多扩展服务与增值服务,如RSSFeeds、E-mailAlert、ProfitService等。国内期刊网页大多设有“订阅指南”,提供相关纸质本的订阅信息,很少有RSS链接;而国外期刊网站RSS订阅已成共性,订阅内容的分类方式也不尽相同,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期刊订阅内容分为JournalArticle、CASSection两类,Nature期刊有ScientificAmerican、NatureResearchJournals、NatureReviewsJournals、Na-turePublishingGroupJournals、NewsServices等多种类别。如今,期刊网站以E-mailAlert(电子期刊派发)方式可对自立身产品进行营销推荐,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地发送信息(如杂志的当期目录、摘要等),Na-ture邮件提醒服务细化了服务内容,依出版物A-Z字母索引,按用户的个性选择予以提供;而提供E-mailAlert服务的国内期刊网站只有ChineseMedicalJournal、ChinesePhysicsLetters、ChineseChemicalLetters三家。在期刊网站运营盈利方面,国内期刊网站盈利水平较低,大多处于无收入状态,而国外科技期刊网站的运营经验则较丰富,如NaturePublishingGroup为作者提供有偿英语语言编辑服务和黑白或彩色抽印本订购服务;Science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网页广告收入等。虽然“会员制”服务模式被国内外期刊网站普遍采用,但国内大多数期刊网站在实践层面较为肤浅,注册会员除阅读电子期刊外,很少能享受到其他特色服务;国外期刊网站的“会员制”服务,则较为全面,如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期刊网站除上述功能外,还为会员提供来自学会的教育、培训机会,给予项目基金资助,推送行业信息报告,组织就业指导培训,会员的求职信息等。

三、改进策略

1.增加科技期刊网络建设评价指标,促使期刊重视网络传播科技期刊的传统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选取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重要指标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将各期刊排序在相应学科下,作为期刊质量的衡量标准。近年来,又增加了基金论文比、地区分布数、他引率等修正指标,改进了期刊评价工作,每年均出台新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含核心版与扩展版),但该评价体系尚未引入科技期刊的网络建设因素。因此,可将期刊网络影响力作为单独的一项评价指标,并在期刊评价总指标体系下进行相应的赋权。一套融合了网络传播指标的评价体系,对期刊网站建设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激励各期刊加大网站建设投入,努力争取较高评分。而且,在当前发展“互联网+经济形态”的风口,“互联网+期刊”建设更应受到重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息咨询和知识交易可通过科技期刊网站这一载体进行。

2.拓展科技期刊网络增值服务,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在网络信息资源爆炸时代,科技期刊提供科技文献的目次、摘要、全文以及期刊介绍等信息的基本服务与科技信息自身价值的实现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也无法应对用户多层次、差异化、定制式的信息需求。期刊网站当务之急是要以科技期刊论文为核心开发丰富多样的服务项目,如在科技期刊网站设置用户交流社区、内容推介区、图书情报机构专家在线咨询、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模块等等,[12]通过树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在注重内容学术性的同时,也关注内容服务的高容量性、新颖性、时效性、趣味性,使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的同时更愿跟踪了解学科最前沿信息,增加用户体验、提高互动效果,转优势为增值服务。期刊数据库,如知网、维普、万方等,可通过适当降低使用费用、降低集中式授权比例、灵活采用分散式授权方式、与信息分析单位合作,为用户提供除单纯论文下载外的情报分析信息。

3.发挥编辑的作用,提升期刊网站的管理运营能力科技期刊网络传播涉及网络科技新闻的传播、科技论文在社交网络中的传播、移动终端电子期刊的传播等各种传播途径,每一种传播途径的开拓与维护都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3]前述科技期刊网站的内容组织与形式设计都需期刊编辑的积极参与,也对编辑各方面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先前是期刊编辑将内容进行选排后由网站设计公司进行线上传输,而今要求编辑对即将出版的论文进行筛选和推荐,并对重点论文进行精辟点评、概括及配图,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明晰的新闻传播意识。此外,多样化的文章体裁、多指向的超链接等,要求编辑做好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层级结构关系。编辑个人的风格偏好将密切影响期刊网站相关模块甚至是整体的风格,其应当建立起与可视化图形图像设计者的密切联系,借用他人新颖的页面设计、契合的动静图像组合将严肃的科技期刊及其网站办得生动、活泼,实现协同管理。

科技信息传播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B

法国是新闻学的发源地,而对于信息与传播学的研究,却比产生传播学的美国晚近半个世纪;[1]但是,起步虽晚,发展却十分迅速,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跨学科研究尤为引人注目。鉴于国内对此缺乏系统的介绍和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法文资料的基础上,试图较为全面地阐述这一发展的轨迹和内涵,以供研究者参考。

研究的兴起与学科的设立

法国的信息与传播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以考察报纸为主,重点是广告。到了70年代,一些大学的教师借鉴美国学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了关于传媒、社会与传播的影响问题,以及精英文化与图像等问题,拓展了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今天研究的大多数问题,在这个阶段都已经提出来了。[2]

与研究相适应,1971年底,技术专科大学全国教育委员会向大学咨询委员会提出建议,要求创建信息与传播学组别。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一些大学的管理委员会的支持。

1972年2月25日,巴黎人文学院举行会议,决定设立一个新的学科,在考虑“表达学”、“告知学”等名称后,最后决定取名为“信息与传播学”。其理由是:“信息”一词比较具体,能使模糊的“传播”概念趋于清晰;同时,这种结合可以服务于职业方面众多不同集团的利益。

巴黎人文学院的这次会议,今天被视为法国信息与传播学领域的“奠基性会议”。这次会议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目的是将信息与传播学组建为大学的一个学科,并且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一个分支机构。经过多次反复之后,1975年1月20日,大学咨询委员会将“信息与传播学”设为第52组。更为关键的是,同年在现今的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校首次允许颁发该学科的博士预备资格证书。[3]

1975年11月,“创始者之父委员会”组织了主题为“信息学与传播学之间关系”的研讨会。1978年,这个委员会成为一个学术性协会,并且更名为“法国信息与传播科学协会”,同年在贡比涅组织了首次信息与传播会议。此后,法国信息与传播科学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组织有关研究员、大学教师、专家和博士论文准备者交流研究情况,探讨学科的改革与发展。1982年,阿尔.马特拉尔与伊.斯图尔特应研究与工业部长让-皮埃..谢韦内芒的要求,介绍了法国信息与传播研究的情况,并对与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相比出现的落后局面发出警告。他指出:经济、工业活动的确重要,但是社会、文化活动同样甚至更为重要。法国的传播学刚刚现身学科的组织机构,这种迟缓与日常生活和公众讨论中大量存在的传播与新技术问题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他提出一系列建议,要求从制度上落实关于信息与传播学的教育与研究。

自从1975年设立信息与传播学学科以来,大学相关教学研究人员不断增加,从最初的27人,扩大到1992年的257人、1996年的363人和2000年的450人。这些大学无不与人文科学、法学、政治学联系在一起,表明信息与传播学具有稳定的渗透性。

1993年,全国大学委员会有关小组起草了一份确定信息与传播学研究范围的文件。这个文本(1999年6月11日修改)认为,信息与传播学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信息与传播概念的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现象和实践的特性的研究,应用不同科学方法的研究;(二)过程、生产和使用的研究,接收、信息和传播的研究;(三)信息与传播的角色、个体和制度的研究;(四)信息的内容、特性及其传播效果与描述的研究;(五)信息系统和接触信息系统的研究;(六)不同形态的传播媒介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信息社会的来临要求政府对于信息与传播领域的研究采取正确的战略,要有新的制度观点和政治意愿。2001年,国家科学研究部根据皮埃..莫格兰提供的该方向的科学报告,决定创立巴黎北方人文科学院,以促进信息与传播学的研究。[4]

研究机构与团队

法国研究信息与传播学的机构与团队,主要设在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大学,主体是大学教师和研究生。法国不少大学都成立了新闻或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团队或实验室,如巴黎第二大学、巴黎第三大学、巴黎第十二大学、司汤达大学、波尔多第三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高等学校、里尔新闻高等学校等。这些中心、团队普遍承担指导博士预备资格的学生研究信息与传播学的任务,或指导博士生撰写相关论文。

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传播学研究所是法国研究信息与传播学的顶尖机构,创办于2006年,旨在汇聚不同研究部门的智慧与能量,创造各领域需要的信息与传播学知识,以改变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信息与传播学这一未来主要知识领域研究的落后局面。

这个研究所认为,信息、知识和传播是21世纪科学研究的中心。传播作为过去世纪获取自由的价值,也可能成为冲突的因素,尤其是在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不足以创造传播的人文和社会革命。这是传播问题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和政治战略之一的原因。50多年来,信息与传播领域的变化是深刻的,人们已经改变了世界,但还没有真正掌握在开放社会传播的概念、理论。因此,必须建构信息与传播的科学定义,研究它在当代社会的地位的理论。

研究所有5个研究方向:一是语言和传播,包括:神经系统学、认知学、心理学、语言和表达,演说、辩论、谣言、互动与传播,技术应用、模型建立、人机对话,娱乐与知识产业,档案。二是政治传播、公共空间与社会,包括:媒介、舆论、民意测验与政治,价值、实践、产业与民主之间的信息与传播,大众传播与新技术,公共时空中的个体、社团和社会联系,人与信息系统,组织中的生产和交流。三是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包括:文化产业与传播全球化,从信息社会到传播社会,知识、产业、网络和文化对话,认同、文化与传播,文化多样性、不平等、全球化、政治对策与全球化的冲突。四是科技信息,包括:科学文化技术在开放社会中的传播、普及、适应,在知识、产业与知识分享之间的信息系统,知识、认识、文化与南北不平等。五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包括:信息与传播的概念与理论,鉴定与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团体在公共空间和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与责任。

传播学研究具有跨学科性质,范围巨大而内容丰富。在这个研究所看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各个科研所都与这一新的知识领域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涉及认识论、系统论和信息论;信息与工程科学技术涉及人、企业、信息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技术与互动;生命科学涉及语言、认知科学和认识方法;人文社会科学涉及信息与传播革命对社会和全球化的影响;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涉及系统模式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将不同学科的交叉研究作为理论目标,通过不同学科的

集聚和合作,思考信息与传播在认识论中的地位。目前,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涉及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有200至300人。研究所制定了2007年至2010年跨学科研究项目,目前正在实施。[5]

法国新闻研究所是法国最早研究媒介的大学研究中心,由巴黎大学创办于1937年,1969 年归并巴黎第二大学。它原先侧重研究媒介法规和历史,出版了《媒介与社会》、《法律与新闻》等著作,其中尤以5卷本《普通新闻史》最为著名。1957年,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推动成立了国际信息与传播研究联合会,旨在汇聚信息与传播研究者评估和促进媒介领域的理论和实践。2007年7月23至25日,在国际信息与传播研究联合会成立50周年之际,它与巴黎第三大学合作组织了信息与传播研究国际联合会第50次年会,主题为《媒介、传播、信息:50年的理论与实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法国新闻研究所改变了媒体研究最初的构想,逐渐转向信息与传播的跨学科研究,赋予符号与符号学更多的地位。自1961年进入政治研究学院之后,这个研究所开始从事教育,颁发毕业文凭。它在法国最早设立新闻方面的博士预备资格学习,目前设有两个博士预备资格学习,即:传媒与多媒体研究,传媒与多媒体接收和使用研究。

这个研究所的媒体跨学科分析研究中心,汇聚了对大众传媒和传播技术进行探讨的社会学、符号学、经济学、历史学与法学方面的研究者和团体,包括16名常任教师及近百名博士论文准备者。它组织年度研讨会和促进长期研究项目的研讨日,还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传播与政治研究所、文化与传播部、经济部、媒介发展局以及国内外大学开展合作研究。

该中心主要展开4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媒介生产体制,包括:记者身份及实践、电视新闻变革的社会学研究,媒介免费和报纸发行的经济学研究,媒介内容的符号学研究,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历史学研究,媒介法规的法学研究。二是媒介和传播的国际化,主要进行媒介国际化现象的比较研究。三是公共问题媒介化,包括:以历史学观点透视公共空间(特别是报纸和电子媒介)的变化,以社会学观点分析在传播技术普及的背景下当代公共讨论的角色(政治家、记者、知识分子、协会、公营和私营企业),以符号学观点探讨媒介公共讨论的更新,特别是它们的视觉和话语安排。四是信息与传播技术的融合与运用,着重研究多媒体网络和服务的技术、运用和博弈,研究视听传媒、电信或信息用户之间的分合路径。

该中心每年举办研究班。2006至2007年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大众传媒的环境报道:1994-2004的电视新闻》、《媒介对公共问题的建构》、《公共问题的叙事方法》、《社团行为与媒介》、《媒介对公共事业的共建》和《公共健康预报模式》。[6]

创建于1978年的司汤达大学传播战略研究团体,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唯一的国际传播讲台直接相联。[7]自1997年讲台创建以来,几乎每年聘请一名具有国际声望的客座教授给博士预备资格和博士学位攻读者授课。这一团体研究的主要方向有四:一是信息与文化的产业化,二是公共空间的变化,三是技术的社会介入,四是知识、信息研究、语言自动处理的界面和系统。[8]

法国一些新闻社团也参与信息与传播学的研究,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公共机构传播负责人联合会。它创建于1989年,思考、研讨的范围广泛多样,包括:传播的变革及其在公共机构中实施的条件,一般公共传播的原则、模式、方法,公共机构的职能、改革以及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公共传播中新闻的处理、对话以及广告营销活动,传播与公共服务,危机传播与应急传播,公共传播与政治传播,政策供给的表达,权力运作的跟踪,选举阶段的传播,公共讨论与决策,公民传播与普遍兴趣,内部传播,外部传播,特殊的公共传播,等等。

这个联合会还建立面向社会的传播俱乐部,由会员或专家主持,推出社会与传播相交叉的思考主题,主要有:“公共机构与国际关系”,“儿童、青年与公民”,“公共决策与商讨”,“经济活动与公共资料”,“伦理与广告”,“欧洲与舆论”,“健康、环境与信息”。

近15年来,为了更好地认识公共传播的特点、组织和形象,这个联合会研究了不少重要课题,例如:“公共决策者的期待与实践”,“传播负责人对于组织和职能方面的期望”,“法国人对公共服务传播效果的认知”,“法国人与本土集团的关系”,“记者与公共传播者的关系”,“公共传播者的地位与职业”,“公共资料的传播与信息市场”,“公共传播者与公共机构传播服务结构的变化”,“本土团体中的传播负责人和互联网”。该联合会集体出版的专著有:《本土公共传播》,《公共传播》,《公共应用传播》,《关系的意义―公共服务传播的组织》以及《理想的公共讨论》等。[9]

研究杂志与专著

在20世纪60年代,法国还没有形成研究信息与传播学的环境,与美国、英国、德国相比显得迟缓。以这方面的研究杂志为例,当时只有《传播》和《传播与语言》。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法国信息与传播领域发生的巨大转变,这类杂志迅速增加,目前已发展到30多种。这些杂志建构了理解信息与传播领域变化所必需的知识,包括理论的、经验的、历史的、批判的和比较的知识,有力地推进了信息与传播学研究的发展。[10]

法国这类杂志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杂志,如《传播》、《网络》、《论辩之神》、《传播问题》、《传播探索》、《传播与语言》、《媒介与信息》、《传播研究》、《突尼斯传播》等。第二类是专门性杂志,如《合金》、《法国图书馆公报》、《传播与组织》、《档案员》、《信息、互动、知识》、《新闻学手册》、《媒介、报道与社会》、《政治话语》、《公众与博物馆》、《终端》等。第三类是普及性杂志,如《电影》、《传播与战略》、《视听新档案》、《媒介构成》、《媒介学手册》等。除了这些纸质出版物之外,还有一些在线杂志,如《信息与传播战略》、《信息、决策、知识、媒介》等。

《论辩之神》杂志由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创办于1989年,在2001年国家研究部对同类杂志的调查中获得最高的评价。[11]它是面向国际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杂志,主要合作者是大学教师和研究生。它的办刊宗旨是:开放思考,建构理论,增添经验,保护多元化。它不把传播简化为操作、技术或市场的性能,而是优先研究传播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强调科学研究的角度,注重分析和假说的理论框架,而不是经验现实的说明;始终力求使传播进入认识范畴,而不使它仅仅成为经济和政治的主张。在编辑方法上,每期围绕一个专题,以利于给多种观点尤其是国外观点应有的地位;面向广大公众,防止将信息与传播局限于一个学科。它力求办成一本科学的、多元的、非教义的杂志。它与“信息与传播革命”的无数诺言保持距离,同时不让政治家、实业家、研究机构和新闻界垄断信息与传播的话语。[12]

近20年来,《论辩之神》出版了40多本专辑,500多名作者参与撰写,发挥了开拓者的作用。杂志研究的重心是6大领域:信息与传播学认识论,世界文化共存的对策,从认识到传播,舆

论、成见和表现,认同、文化、传播与信息社会,政治传播的变化。[13]

《论辩之神》特别注重跨学科研究,认为信息与传播学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第一个阐述信息与传播,从哲学到经济学、从社会学到修辞学、从文学到教育学,很多较早的学科已经对此进行了研究。这一学科从多个逻辑开始发展,借鉴其他工具和方法显示其独创性。因此,杂志组织发表了不少跨学科的专题论文。比如,新的传播形式改变了企业的经济生活,迫使重新思考政府调控的模式,广告、市场营销、经济智能同样都需要在供求之间更新调整方式。而面对传播与经济互相渗透这一新的现实,经济学和信息与传播学之间的对话却很有限,传播作为活动领域还没有被经济学家确认为理论素材的对象,信息与传播学从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长期传统中吸取营养,但与新近经济活动的联系却是薄弱的。为此,杂志组织了《经济与传播》专辑,努力促进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对话,集中研究了网络问题、知识产权的地位、网络在非物质经济中的重要性等新问题。又比如《社会心理学与传播》专辑,着重强调了近50年来社会心理学与传播学的联系。这些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思考的空间,深化了人们的认识。[14]

《网络》杂志在2001年国家研究部对同类杂志的调查中,仅次于《论辩之神》而位居第二。这本1983年由法国电信集团创办的双月刊,也是国际性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杂志。它面向整个传播领域,而尤其是电子传播领域。电视成为每期重要的内容。许多讨论致力于思考传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每期集中论述一个主题,并注意给国内外不同的研究团队对话的机会。已发表的专辑有:《传播:新的方法》,《新闻社会学》,《电视社会学》,《体育与媒介》,《法律与传播》,《视觉新思维》,《电视与社会讨论》,《接收的理论》,《媒介、认同、情感文化》,《科学行为:建构与传播》,《视听生产模式与角色》,《顾客与供应商关系经受网络考验》,《博客》,以及《视听传媒与数字化: 艰难的起飞》。[15]

波尔多第三大学信息与传媒研究中心于1991年创办的半年刊《传播与组织》,是研究企业、机构、协会等各种组织传播的唯一法语学术杂志。它设有专题论文、访谈、分析、研究状况、经验、书刊目录等栏目,除了发表许多论文外,还依靠欧洲、北美和非洲的通讯网,提供反映国内外研究趋势的信息,以利于读者更新知识。15年来,它发表的专题论文主要有:《传播与归属感》,《组织与传播》,《组织的变化:传播的前景》,《面对理论的公共关系》,《内部传播:交叉视角》,《地方传播》,《企业的回忆》,《宗教机构的传播》,《传播研究方法》,《传播与医院》,《企业中的协商和调解》,《诱导与传播》,《计划管理与传播逻辑》,《传播途径的教育》,《质量与传播》,《危机与传播》,《欧洲与传播》,《组织空间与传播》,《跨文化与组织传播》,《组织的共存》,《忠实化与个性化》。2007年第一期的专题论文为《概念的迁徙:人文社会科学中组织传播视角的建构》,它从形成组织的传播现象出发了解组织的功能、活力,扩大到考察组织中传播的现象和通过传播分析组织,力求将组织传播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如何引进多学科的概念?不同学科与信息传播学之间的关节是什么?哪些是将它们联系起来的认识论的纽带?为了构建一个原创的科学空间如何迁移概念?归根结底什么是组织传播方法?围绕这些问题,13名作者从社会心理学、人类学、语用学、认识论、经济学、管理学的视角,探讨了他们借用的概念和设计的理论框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6]

法国信息与传播学方面的专著近年来也有明显的增加。据媒介批评行动协会网站的不完全统计,这类专著的数量,2000年至2003年为24部,2004年为17部,2005年为44部。这些专著不仅涵盖面广,涉及传播与媒介的历史、政治、法律、管理、经济、实务以及受众等许多方面,而且学科视野开阔,涉及语言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有经验总结,又有理论探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信息与传播学研究的成果。例如:《1830-1939年:报纸的世纪》,《新闻的文体》,《记者在勒庞现象中的牵连》,《大众传播的武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选举与电视》,《媒介伦理》,《媒介、谎言与民主》,《媒介中的性别歧视》,《现代传播概念的起源》,《语言与传播》,《传播的思考》,《传播的发展》,《文化与传播》,《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业的性质与变化――理论与经验性研究》,《新闻业:模糊的职业》,《媒介是什么?实践、身份、影响》,《认识媒介战略的力量》,《记者之间的互动》,《免费报纸的影响》,《互动产品与多媒体》,《面向信息领域的内容产业》,《被传播征服的社会》,《法国视听传播的新景象》,《新闻社会学》、《媒介社会心理学》、《媒介人类学》等等。[17]

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不少作者追踪时代,贴近现实,推出了新作。例如2006年媒介社会学家德.米泽在《信息不适时代》一书中指出,在媒介普遍存在和信息持续不断的时代,媒介消费者深感这些强迫其狼吞虎咽的信息难以满足,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不适”时代。他从新闻消费的视角看待媒介,提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思路,引导人们如何摆脱“信息不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8]又如2007年斯特法讷.奥利维斯教授在再版的《工作中的传播》一书中指出,企业管理的文献将传播归纳为保证成功的一些技术,而忽略了事物的多样性,看不到传播在工作中的作用。实际上,传播不仅处于工作、生产、组织方式的最新变化的中心,而且也是重组企业劳资关系和权利关系的枢纽。该书阐述了辛迪加运作和企业的社会关系,以及管理和组织工作的新形式所涉及的传播的轮廓,阐述了传播在职业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活动中的运用,对于企业管理者掌握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颇有助益。[19]

概括杂志与专著对于传播的看法,法国目前存在4种主要的见解:第一种对于社会和技术的看法都很乐观,认为新社会出现的技术更加具有民主性、人际化和互动性;经济逻辑是重塑南北关系的全球变革的执行者,教育作为这种传播变革的补充之一,可以使这些国家跨越工业社会阶段,直接进入信息社会。它将社会对此的反抗视为“变化恐惧症”和陈旧观念。第二种则恰恰相反,公开指责世界传播产业的偏航以及技术对社会关系的整体性冲击,认为新的服务没有改变什么,信息社会的意识只是巩固北对南统治的劳动国际分工的借口。第三种是以规范参考的名义在传播理想与传播产业之间提出反驳,认为传播是一种领先于技术的价值,公共智慧是这种传播二元论的把关者。第四种表现为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双重怀疑,认为参与者是受骗上当者,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他们的文化直接揭露这种传播的圈套和假象。这四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反映了传播技术优先与传播价值优先的对立,以及社会开放优先与社会控制优先的对立。[20]

领军人物的传播思想

法国信息与传播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是多米尼.沃尔通。他现任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

任,领导信息、传播与科学实验室的工作。作为巴黎政治研究院的法学士、社会学博士,他早在1985年就担任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传播项目的负责人,1987年创建并领导该中心传播与政治实验室,1989年创办并主编《论辩之神》杂志,1998年起主持编撰《传播》丛书。他还担任政府公共视听改革委员会委员、广告稽核办公室伦理委员会主席、法国电视集团和法国2台董事会成员等重要职务。他在传播领域从事了20多年的科研和领导工作,曾获得国家骑士勋章、法国文化教育骑士勋章和乔.蓬皮杜奖。[21]

多米尼.沃尔通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文化、传播、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他撰写了许多研究传播的著作和论文,主要著作有:《电信与社会》,《明天的信息》,《住所的狂人―民主社会中的电视》,《头版的恐怖行动――媒介、恐怖主义与民主》,《战争的报道》,《传播思考》,《一种对新媒介的批评理论》,《互联网:稚嫩的生存手册》,《另一种全球化》,《电视与文明》,《拯救传播》等,其中多数已译成英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意大利文出版。近年来,他着重研究信息与传播全球化所产生的政治和文化影响。[22]

多米尼.沃尔通站在全球的高度研究传播问题,关注全人类的问题。他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新见迭出,不同凡响。透过他发表的大量作品,可以发现他特别重视传播的民主功能、人文精神以及促进文化共存的庄严使命。

强调传播的民主功能。多米尼.沃尔通认为,传播是20世纪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它同时经营我们政治哲学的两种遗产: 18世纪的自由和19世纪的平等。传播作用于世界和社会的每个人,它处于个人、家庭、社会、政治关系的中心,而且越来越全球化。通过传播,我们每个人在世界上建立一种关系。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传播,就没有社会,更没有民主。[23]传播是承认个体自由和平等的民主的象征,赋予每个人在人际交流中的地位。不尊重相异性,就没有传播。传播应该反映社会的异质性,这是传播的民主功能。如果媒介不能很好地反映多样性,不能沟通的危险就会增加。因此,确保个人之间的自由传播,确保平等吸收,是民主社会的基准。传播只有在自由、平等的个人之间展开才是可靠的。这是它如此脆弱而又为民主所不可或缺的原因。传播不仅是科学和文化活动,而且也是民主活动,因为传播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作与娱乐,政治与教育,经济与跨文化关系。总之,信息与传播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当代社会的中心。拯救传播,最终是捍卫民主的理想。[24]

强调传播的人文精神。多米尼.沃尔通认为,传播的基础不是技术,而是人与社会。人们能够与机器度过时间,但不能保持人与社会的良好关系。技术的进步不足以构建人文和社会传播的进步。在人们的想象中,地理距离的缩短可以带来文化距离的缩短。他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认为地球村是一个需要政治设想的技术现实。技术越是缩短地理距离,文化距离越大,迫使制定人文主义计划以利于人们接受。否则,信息和传播作为过去世纪自由和进步的因素,可能成为21世纪冲突的因素。[25]

多米尼.沃尔通反对那种认为“个人和社会‘装备’越好、规范的传播越能得到保证”的技术主义。他指出,传播不满足于信息和信息更快地流通,而是着眼于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实际上,传播的提速和技术的改善并没有增进互相理解。技术的传播性能越迷人,人们对社会和文化的传播越持保留态度。技术根本不能排除整个社会内在的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的困难。技术性能越是允许互动,人们越是觉得它使传播远离规范、远离相互理解。技术的传播越完美,人们发现它距离人文传播越远。[26]最重要的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在于承认自由和平等地进行交流的价值和合法性。传播处于人际交流的中心,涉及传播的人文主义眼光,置于其中的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语言;与其说是利益,不如说是思想。应该从传播的技术和经济中解脱出来,重新发现传播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促使技术社会化以避免社会技术化。承担信息与传播的人文主义责任可能是新的范式。[27]

多米尼.沃尔通认为,传播的普及化的确是技术进步和报纸、广播、电视媒介市场发展的结果,但它也是由传播作为民主理想的价值带来的。这是功能传播(按需要传播)与规范传播(按理想传播)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在西方国家文化中是基本的。传播作为传递是为复杂社会的功能所必需的,因而催生了各种市场甚至各种交易,但是传播也是民主文化的最重要的理想之一。传播在民主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反对传播意识形态偏航的一道基本的防线。在信息饱和的世界上,捍卫与真实性、著作权、保护隐私、人权相联系的总的原则,明天比今天更重要。信息与传播越多,越需要规范管理,以避免信息自由成为弱肉强食法则的同义词。[28]

多米尼.沃尔通认为,互联网掀起的不再是一个波浪,而是一场真正的海啸。人们赞扬互联网的威力或信息社会的胜利,然而缺乏质疑的精神。[29]互联网不可能神奇地创建一个各种信息都能够自由安宁地传播的社会。[30]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不是最佳传播的同义词。混淆信息传播能力与检验能力,这是屈服于技术意识形态。取消中介是一种技术业绩,不是认识的进步。任何一个公民没有能力检验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媒介、信息、图像、资料越多,产生错误或“贪污”的可能性越大,越需要职业中间人在信息与传播流中进行检查、分级和选择。[31]

强调传播促进文化共存的庄严使命。多米尼.沃尔通认为,联合国组织国际共同体标志着第一次全球化,信息社会适应了受经济逻辑支配的第二次全球化,文化共存构成了面对世界多样化的第三次全球化的范式。[32]令人奇怪的是,当人们用放大镜诊断经济全球化的时候,却遗忘了思考这一决定明天的和平与战争的“另一种全球化”,即组织世界层面的文化共存。贴近个人和社会的技术的成功,产生了更为显著的文化、社会和宗教的不同,增加了相互理解的困难。世界越开放,文化认同越显得重要。新的关系在认同与传播之间形成。昨天,认同是传播的障碍,明天它将成为传播的基本条件。为了更好地传播,必须寻找时机,强化认同,并重视使我们分离的东西。[33]

多米尼.沃尔通在分析三种层面的文化(个体文化、团体文化、国家民族文化)后指出,如果说新媒介能够很好地保证前两种文化的传播,那么更适合捍卫共同文化的是传统的大众传媒。昨天,全国性媒介既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要素,也是向世界开放的一个要素。伴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出现,今天是主题媒介和个性化媒介盛行的时代。这使个人更容易找到自己想寻找的东西,但也使每个人局限于个人的选择。因此,个人不应将全国性传统媒介与个性化媒介对立起来,这两种媒介是互补的。同时,文化和媒介越是被分割,就越应该保护全国性媒介作为集体认同载体的地位。过去应该确保国家文化之间的开放与传播,今天应该避免全球化削弱文化的集体认同。所以,处理好文化-认同-传播的三角关系,成为未来世纪社会和政治的重要战略。[34]多米尼.沃尔通提出了信息社会文化共存的3个要点。首先,要规范互联网,限制世界文化

产业的聚集。其次,教育不要把社会简化为世界最大的互动信息系统管理的市场。第三,在世界传播组织中制定关于信息、文化和传播产业的特别章程。总之,要将信息、文化和传播的重要问题纳入新的全球化之中。[35]

多米尼.沃尔通还谈到了法国文化在文化共存中的优势。在他看来,法国文化既与历史认同紧密联系,同时也一直向世界开放。这就构成了一种与哲学、文化、政治和宗教价值相联系的普遍主义,可以使它在欧洲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全球化。如果法国引领讨论文化多样性、保护信息自由、研究互联网的法律框架,它显然不会强调世界文化产业的构想,而会注重普遍的人道主义。今天,在越来越开放的世界上,法国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幸运,因为它的文化产业在个体、团体和民族三个层次全面展开。凭借这样的优势,法国能够致力于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而且也是尊重共同文化多样性的全球化。[36]

多米尼.沃尔通认为,至少在21世纪初,从一个信息体系问题过渡到建构世界性文化共存的义务,这是一项政治博弈。在这一文化共存的初期,每个人应该懂得尊重他人,否则就将导致文化冲突。在全球化时代,物理距离的终结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扩大了文化距离。传播的基本价值是避免文化冲突引起文化战争。[37]

传播是50年来变化最惊人的领域之一。但是,尼.沃尔通认为,法国在这个领域没有产生重要的科学文化,因为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理论思考的“迟缓”比技术和经济的“迟缓”更明显。他认为,传播是21世纪与科学、国防、教育、健康同样重要的课题,应该认真对待,充分认识它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性。[38]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新闻学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20世纪初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4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丁淦林:《与历史同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p.114。

[2]Dominique Wolton. HERMèS et la recherche en communication au CNRS.

[3]博士预备资格简称DEA,是法国大学第三阶段的第一学年。

[4]Thierry Lancien. La recherché en communication en France Tendances et carences. MEI N°14 2002.

[18]Denis Muzet. LA MAL INFO(Enquête sur des consommateurs de médias).sites.省略

[19]Stéphane Olivesi.La Communication au travail (Une critique des nouvelles formes de pouvoir dans les entreprises).pug.fr

[20]Dominique Wolton. La communication, un enjeu scientifique et politique majeur du XXI ème siècle . 省略rs.fr

[21]Parcours Dominique Wolton. 省略rs.fr

[22]同上

[23]Dominique Wolton. Penser la communication. 省略rs.fr

[24]Dominique Wolton. Il faut sauver la communication. 省略rs.fr

[25]Dominique Wolton. Laboratoir,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et Enjeux scientifiques. 省略rs.fr

[26]同[23]

[27]Dominique Wolton. La communication, un enjeu scientifique et politique majeur du XXI ème siècle. 省略rs.fr

[28]Dominique Wolton. Mensonges, médias et communication. 省略rs.fr

[29]Dominique Wolton. Internet : petit manuel de survie . 省略rs.fr

[30]Dominique Wolton. Une théorie critique des nouveaux medias.省略rs.fr

[31]同[28]

[32]Dominique Wolton. De la société de l’information,à la cohabitation culturelle.省略rs.fr

[33]同[23]

[34]Dominique Wolton. L'identité culturelle franise, à l'heure de la mondialisation de la communication. 省略rs.fr

[35]同[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