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理性投资论文

理性投资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3:59

理性投资论文

理性投资论文例1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

房地产投资的全过程是指从房地产投资意向的产生到房地产出售、资金回收或报废为止的整个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般可分为投资决策、项目实施和房地产经营管理等阶段。不同的阶段各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投资者必须对各个环节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并加以防范。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投资决策阶段最为关键,拥有最大的不确定性与机动性。房地产投资一旦展开进行,很难从项目建设中撤出,否则会付出高昂代价。房地产投资决策阶段风险主要源于政策和经济方面。

1.政策风险

国家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全局的,政策的潜在变化可能给房地产开发经营者带来各种形式的经济损失。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尚未完善的条件下,政策风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尤为重要。

(1)产业政策风险

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影响房地产商品需求结构变化,决定着房地产业的兴衰。国家强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会直接促进城市商业和服务业、楼宇市场的繁荣。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降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紧缩投资于房地产业的资金,将会减少房地产商品市场的活力,给房地产开发企业带来损失。

(2)金融政策风险

房地产投资绝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而进行,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2003年6月央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房地产开发资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方面作了严格规定,提高房地产企业贷款准入门槛,使那些主要靠银行贷款进行投资的企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3)土地政策风险

房地产开发建设以土地为载体,土地政策的变化势必对房地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土地产权制度的变更、不同的土地取得方式、土地调控制度以及不同的土地政策执行力度都会带来房地产投资风险。

(4)税收政策风险

税收政策的变化对房地产投资影响重大。税收政策和土地调控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两个有力工具。房地产投资中,各种税费名目繁多,占开发成本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一旦提高税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面临巨大成本风险。

(5)城市规划风险

城市规划除了涉及到规划指标和用途的相容性、容积率、建筑覆盖率、建筑限高等,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规划布局调整和城区功能调整、交通的变化等来对房地产业带来影响。因此,房地产企业能不能及早预测规划目标,选择增值潜力较大的合适地块,是决定项目开发成败的核心因素。

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包括市场供求风险和通货风险。市场供求风险是最直接的风险。市场供应量、市场购买力、市场价格等反映供需状况指标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供需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进而极易导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而形成市场供需风险。相反,市场供需不平衡会导致大量商品房空置滞销,使投资者承受资金积压的风险。另外,房地产投资周期较长,其间可能遭受由于物价下降带来的通货紧缩风险,也可能遭受因物价上涨而形成的通货膨胀风险。膨胀率下降会抑制对房地产商品的需求,房地产价格下跌,给房地产投资者带来损失,膨胀率增大会刺激对房地产的需求。

3.区域社会环境风险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各个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各异,这使得不同地域的房地产开发面临不同的风险因素,同一风险因素在各地的影响程度也相差悬殊,即风险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

4.开发时机风险

从房地产周期理论可知,项目开发时机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易受国民经济的影响,因此,经济发展趋势就成为影响开发时机的主要因素。所以说,风险与开发时机的选择密切相关。

二、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

房地产投资的实施阶段是指房地产投资计划的具体实现过程,它包括从获取土地、筹措资金到设计施工等过程。此阶段将面临具体的风险因素。一方面,在土地获取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协议、招标和拍卖意投等方式来获得所需要的土地,这三种获取土地方式的选择就具有一定的风险。

另一方面,时间、质量和成本是房地产项目建设阶段的三大管理核心,也是三大风险因素。管理不当,将会使企业面临工期拖延风险、质量风险和成本风险。

1.工期拖延风险

工期一旦被延长,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状况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错过最佳租售时机,如已预售,会承担逾期交付的违约损失、信誉损失;另一方面,会增加投入资金利息支出,增加管理费。

2.项目质量风险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开发项目质量主要体现在项目的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美观性与环境协调性五个方面。消费者重视房屋的物理质量,更强调房屋的效用。承包商施工技术水平落后、偷工减料,建筑结构有安全隐患等,是造成项目质量风险的主要因素;房屋设计和户型结构未充分考虑潜在消费者功能需求,也是房屋质量不佳的重要方面。

3.开发成本风险

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风险源于开发的各个阶段。建设前期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程度达95%—100%,越到后期影响程度越小。在规划设计中,方案陈旧、深度不够,参数选用不合理以及未进行优化优选设计,都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在建设期间,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采用新的要求或更高的技术标准,也都会使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ᦉ7;除此之外,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的建材价格上涨和建筑成本的增加及项目是否能按时完工、工程质量的保证、施工中意外事故等都是这一阶段将要面临的风险。

三、经营管理阶段的风险

房地产项目建成后,资金投放工作基本结束,投资过程就转入到房地产销售、出租或物业管理的经营管理阶段。该阶段决定着房地产投资收益的实现,是房地产投资风险最大的环节之一。其中包括:营销策划风险、物业管理风险和其他风险。

1.营销策划风险

营销策划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成本能否收回、利润能否实现。在房地产营销策划中,价格定位、销售渠道、营销方式等都是很重要的方面。其中,定价最关键,因为消费者对价格最敏感。价格过高远离市场会引起房地产销售困难,难以实现利润;而价格过低不仅会减少房地产利润,还可能致使消费者怀疑商品房的质量,从而影响房地产商在市场中的形象和信誉风险。

2.物业管理风险

物业管理的水平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后继生存与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不仅注重其价格和质量,而且注重其售后服务,即物业管理,物业管理需要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这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专业管理队伍、管理构架、管理公约以及管理费用等。

理性投资论文例2

关键词:结构性产品理财投资风险对策

ABSTRACT

Withthedeteriorationoffinancialcrisis,thefinancialproductsofbankshavebeenimpactedseriously.Asoneofthefinancialproductsinbank,structuredproductshavebeeninfluencedmoredirectly.Becausetheylinkedavarietyofobjectives,includedinterestrate,exchangerate,securityindex,mutualfund,securities,commodity,futuresetc.Asforinvestors,howtochooseaproperstructureproducthasbecomeabigproblemunderthefinancialcrisis’seffect.First,thearticleexplainstheconceptionandfeaturesofstructuredproducts,andcomparesstructuredproductswithotherfinancialproducts.Thenitanalyzesthedifferenttypesofstructuredproductsbyacutualdata,whichsuitdifferentinvestors.Second,thearticlerevealsthepotentialrisksofstructuredproductsandtheinfluenceoninvestors.Last,thearticlearriveattheadvisesandstrategiestoinvestorsbyanalyzingtherecentstructuredproductsofSCB、ABN、HBC、BOC、Citibank.

Keywords:Structuredproductfinancinginvestmentriskstrategy

1结构性理财产品综述

1)结构性产品是固定收益产品(FixedIncomeInstruments)的一个特殊种类,是将固定收益产品(通常是定息债券)与金融衍生交易(如远期、期权、掉期等)合二为一,增强产品收益或将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产品化。

2)结构性产品(structuredproduct),又称结构性票据(structurednotes)、联动债券、合成债券等,Das(2001)把此产品定义为由固定收益证券和衍生合约结合而成的产品。其中的衍生合约包括远期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衍生合约的标的资产包括外汇、利率、股价(股指)、商品(指数)、信用等。因此,结构性产品是隐含衍生金融产品的证券,常见的产品形式包括股价联动债券、信用联动债券、结构性存款、投资联接保单、商品联动债券、奇异期权嵌入债券等。

2银行结构性理财

2.1银行个人理财产品

是在分析和研究潜在目标客户群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而开发、设计并销售的。按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其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理财产品。自21世纪初个人理财业务开始在国内大量兴起,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也趋于多样化。而产品的收益类型,即相应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保证或承诺收益,这对产品的风险收益影响很大。

保证收益类产品

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产品。

2.3非保证收益类产品

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两种。

2.3.1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

是指商业银行按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且不保证客户本金的安全,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投资风险的一种理财产品。

2.3.2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

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交易的特征有机结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3结构性理财产品

3.1结构性产品基本概念

结构性产品可以说是固定收益产品的一个特殊种类。它将固定收益产品,通常是定息债券与金融衍生交易如远期、期权、掉期等合二为一,增强产品收益。结构性产品的利息、票息、期终回报与挂钩标的的表现息息相关。结构性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产品和结构性票据。

3.2结构性产品产生的动因

3.2.1规避监管要求

结构性理财产品将金融衍生交易灵活地融合在传统的固定收益产品中,以此规避了相关监管要求,使投资者和发行者能够顺利进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例如,对于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公司等机构,各国监管部门要求其不得投资于投资级之下(即BBB级以下)的产品及要求不得进行场外衍生交易等。这些限制条件,在保证投资安全的却也影响这些机构的投资收益。为追求高收益,有些机构开始通过购买结构性产品的方式成功进入了高收益债券市场及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从而规避了相关监管要求。

3.2.2节约风险管理成本

比起传统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性产品被设计的更加灵活。通过购买结构性产品,投资人可以踏入由于自身资信条件限制无法进人或高进入成本的金融衍生交易市场,以此来节约风险管理的成本。

3.2.3获得批发收益

由于金融衍生市场对市场投资人资信和最低交易金额的一些要求,使许多中小投资者很难进入或进入成本过高。而结构性产品可以方便这些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并能以只有大额交易才能享受的批发价格进行衍生产品的交易,从而获得由结构性产品所带来的批发收益。

3.3结构性产品特点

3.3.1到期偿还本金:结构性产品的设置可以为0%-100%的本金偿付。

3.3.2提前赎回

一些结构性产品被设置为可以提前赎回。一个可赎回的期权缩短了一个结构性产品的期限。如果结构性产品被赎回,那投资者可以提前得到投资本金加利息(如果有的话)。可赎回的产品又分为:直接赎回(发行人拥有在某个特定时间以某个特定的价格赎回产品,但不一定会这么做的)、自动召回(例:5%目标回报率的自动赎回产品,当产品累积的回报率等于或超过5%,该结构性产品将被自动赎回)、非赎回期(有些结构性产品在某个事先订立的时间段内是不能被赎回的)。

3.3.3参与度

投资者的参与度是指投资者参与相关证券指数增长的程度,为产品收益的一个变量。例:假定5%的本金可以购买期权,但市场上这个期权报价是6%的本金,这就意味5%的资金只能够买0.8333(5%除以6%)个期权。

3.4结构性产品与其它产品比较

结构性产品将传统定存(低风险、低收益)与金融市场的直接投资(高风险、搞收益)结合在一起。以下将分析在两种不同市场下,传统定存、结构性产品与直接投资的简单比较:

3.4.1一个投资者做5年期的投资,并有如下选择

选择1:做固定利率为1%的1000元的1年起定存(单利计算)。

选择2:用1000元购买保本型结构性产品,60%的参与度。

选择3:将1000元直接投资于股市。

情景一:股市贬值

股票价格选择1:定存选择2:结构性产品选择3:股票

投资日500元投资:1000元投资:1000元投资:1000元

第1年期末-1000

第2年期末-1000

第3年期末-1000

第4年期末-1000

第5年期末100元1000+101000200

收益/损失500-800

表1

情景二:股票升值

股票价格选择1:定存选择2:结构性产品选择3:股票

投资日500元投资:1000元投资:1000元投资:1000元

第1年期末-1000

第2年期末-1000

第3年期末-1000

第4年期末-1000

第5年期末1000元1000+101000+(60%*((1000-500)/500)*1000=16002000

收益/损失506001000

表2

从分析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结构性投资结合了定存和直接投资两种投资方式,风险度和收益皆介于两者之间。

3.5结构性产品的种类及适合人群

在我国,结构性产品主要以外汇结构性产品居多,将固定收益产品与外汇期权交易相结合,赋予交易双方以一定的选择权,将产品本金及报酬与信用、汇率、利率甚至商品(黄金,石油)等连接标的的资产价格波动相联动,以达到保值和获得较高投资报酬率的目的。相比于QDII产品的直接投资于资本市场,结构性产品具有保值的优点,在海外投资不确定性很大的今天,这对投资者是一个很高的保障,适合于银行的主要存款来源———普通投资者。

3.5.1上限浮动利率票据

上限浮动利率票据是票据与上限期权结合。此票据确定了投资者在票据上能获得的收益上限,为了让投资者接受改收益上限,一般给予普通票据更高的利息。

这种产品比较适合那些预期利率指标会上升但又不会超过上限的投资者。投资者必须接受在参考利率上升超过事先确定的上限时,收益封顶。

3.5.2反向浮动利率票据

反向浮动利率票据大多会用以下公式计算利息:固定利率标准%-参考利率指标(浮动利率)%

本图适合那些预期利率指标会停留在较低水平,缓慢上升并不会超过订立的利率标准的产品。投资者必须接受当参考利率指标上升但低于固定利率时获得较低收益和当参考利率指标上升超过固定利率指标时的零收益作出分析。

3.5.3区间计息票据

区间计息票据是根据参考利率指标落在订立范围内天数给付利息。这个订立的利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不同利率期间不同的。

这个产品适合预期参考利率指标会停留在预先设定的利率范围之内。投资者必须接受在参考利率指标运动到订立的利率范围之外时没有利息给付。

3.6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

结构性理财产品已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关注,但随着环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包括结构性产品在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均遭重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涉及广泛,包括利率、汇率、股指、基金、股票、商品价格以及商品期货价格等,这些标的走势将决定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与本金安全。受到金融危机向全球主要金融市场蔓延的影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走势剧烈震荡,导致已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大多表现较差。因此,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产品的时候不得不重视其潜在的风险。

3.6.1市场风险

结构性产品一般将固定收益产品与外汇期权交易相结合,与利率、汇率的变动挂钩。当市场向不利的方向变动时,投资者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下面将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方面阐述市场变化对投资者的影响。

3.6.2利率风险

不管其票据是被赎回、卖掉时,投资者都要承担利率波动的风险。结构性产品是由一个零息票据和一个期权组成的。利率的波动会对零息债券以及期权都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当利率上升,预期通货膨胀的时候,票据的价格会下降,而且,期限越长,票据的价格对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敏感。

3.6.3汇率风险

结构性产品的货币很可能与挂钩标的的计价货币是不同的,或者交易涉及不止一种货币,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单独的对收益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例如:一个美元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挂钩A股指数(如A50)的表现,投资者在认购了产品后,若人民币贬值,那么该投资者在产品期满后所得收益或这本金将有所缩水。

3.6.4信用风险

投资者必须承担发行人的信用风险。任何评级机构对发行人的评定降级都可能会导致股票价值的下降。除此之外,如果发行人破产,它存款,管理费用或其他具有优先顺序债务的债权人将在结构性产品持有人之前优先得到清偿。

3.6.5流动性风险

投资者必须清楚结构性产品没有乘数的二级交易市场(即投资者无法自由如愿的出手产品)。即使存在二级市场,投资者也只能以一个非常低廉的价格出售从而遭受本金损失。大量利息给付后票据的价值会大幅下降,交易转手的限制会进一步降低投资者在到期之前出手的可能。

3.6.6提前赎回风险

投资者必须清楚结构性产品的发行人一般可以在事先约定的某些条件下在到期日前提前赎回票据。同时发行人的这种清偿是以当时的市价作为标准的,而且提前赎回是需要一定手续费的,所以可能导致投资者的本金损失。可能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投资者参照发行说明书以获得详细内容的可提前赎回的情况。

3.6.7参与度风险

以前大部分结构性产品的发行人通过设计提前赎回的条款来事先自己的主动性,而现在大多产品的发行人已不设提前赎回的条款,他们通过对调整参与度来实现自己的主动性。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风险:第一、低参与度,这样投资者的到期收益势必减少。第二、浮动参与度,即参与度在某一区间内波动。有的发行机构会在起息日公布参与度的具体数值,有的发行机构时间则未定。

3.6.8风险

结构性产品的偿付可能受到挂钩标的、发行人、债务人所在国家经济、政治事件的影响。风险的发生可能导致本金部分或全部损失。在任何经济、政治事件环境下,偿付应该以挂钩标的所在国货币,而不是由最初投资的货币来支付。

以上所叙述的风险,对于投资者投资结构性产品时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总的来说,投资者在风险方面需要仔细观察以下四点:

1)一观币种,有无汇率、利率风险

2)二观期限,有无流动、周期风险

3)三观资产,有无市场、政策风险

4)四观结构,有无本金、结构风险

3.7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对企业理财影响

3.7.1选择股票定性分析往往比定量分析更俱可行性和更俱指导意义

茅台强大的品牌,超高的毛利率,上市前超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上市后迅速提升的净资产收益率,巨额的预收帐款,火爆的销售市场,不需精确的计算,一切已经表明茅台是卓越的公司。这就是“模糊的正确”。

3.7.2定量分析是建立在一系列预测数据和假设的基础上

预测数据和假设往往带有过度乐观的色彩,竞争激烈的行业连上市公司自己都很难对市场进行预测。以600607为例,新药上市后销售额可能有5亿、1亿,也可能只有1千万。青春宝只是普通的著名品牌,不能形成垄断壁垒,它可能稳步增长,也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建立在这一系列极不确定的数据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公司价值指导意义不大,甚至会产生误导。

3.7.3定性分析是全面分析股票所有基本财务指标

综合基本面相关信息,结合行业背景,最后作出推断,并且持续不断跟踪基本面变化。定量分析主要是指主观臆断地预测各种数据,盲目乐观地计算企业价值,从而作出错误地推断。事实上要企图准确地量化企业未来的各种参数,很有可能把自己带进死胡同。打个比方,一个结果由十个相关参数组成,每个参数预测准确率是80%,则最后结果准确率为10%。

3.7.4定量分析只有对那些极为稳定的公司(也许就是垄断型企业)有效

在对其它竞争激烈的行业,很多参数的预测与实际差异以倍数计,对这种企业进行定量计算,可以说是做无用功。只要进行定性分析就可把它淘汰掉。

3.7.5定性分析解决的是原则性问题

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定量是已经确定股票值得长期投资的前提下解决安全边际的问题,大概估算出企业内在价值,选择安全的买入点。

4投资建议实例

4.1结构性理财产品暴露的问题

伴随着问题的不断出现,发行机构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以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如保本保息(防范零收益、负收益)和止损等条款的设置、资产配置的多样化等。对于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是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应选择防守型理财产品,如保本保息类产品。谨防结构类产品的非保本条款设置或因提前赎回而造成投资者的本金损失;

1)如果是风险喜好型的投资者,应选择激进型理财产品,如本金挂钩最差表现型产品;

2)如果是对外币产品有偏好的投资者,需要谨防汇率和理财产品的双损失,应选择强势币种且收益不俗的产品;

3)如果是偏好中长期产品的投资者,应谨慎选择,尤其慎选期限超过5年且看涨商品价格的结构类产品。原因在于由次贷危机和金融动荡而引发的金融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

4.2以实例来加强对结构性理财产品选择的认识。

4.2.1渣打银行VS荷兰银行-利率挂钩结构性产品

1)渣打银行-利率挂钩投资账户MALI0903CR(6个月)

理财币种人民币

委托期限2009-03-12至2009-9-12

挂钩标的挂钩美元3个月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

是否保本是

能否提前赎回否

收益计算投资年收益率=2.10%×(n/N),n=计算周期内,挂钩利率落在计息区间的实际天数,N=整个收益计息周期的总天数

计息区间:0.0.%≤美元3个月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8.00%

产品分析(1)、该产品属于区间计息票据。

(2)、这个产品结构十分简洁,直接挂钩3个月美元Libor,投资在理解产品设计时比较易懂。

(3)、挂钩利率设置的区间较宽,从而较大可能保证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属于比较安全的产品。

(4)、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1.9800%,该产品可能获得的超额收益为0.12%。因此这个产品安全的同时投资者可以获得的潜在收益也比较少,所以比较适合要求较低风险、高流动性的稳健投资者。

2)荷兰银行-“全球宏观利率”反向挂钩结构性产品第二期(5年)

理财币种美元

委托期限2009-4-22至2014-4-22

挂钩标的挂钩澳大利亚银行票据3个月短期利率

是否保本是

能否提前赎回能

收益计算投资者到期收益=100%本金+第1年季度固定票息之和+第2至第5年季度浮动票息之和

第1年固定票息(共4期):1.125%*本金金额

第2年至第5年季度浮动票息之和(共16期):0.25*3*(2.95%-参考利率)*本金金额,浮动票息上限为2%,下限为0。

产品分析(1)、该产品属于反向浮动利率与上限浮动利率票据的结合

(2)、这个产品反向挂钩全球宏观短期利率水平,设计结构不算复杂。

(3)、这个产品第1年将支付给投资者一个固定票息,不仅具备保本功能还具有潜在的保息条款,比起渣打银行的产品在收益上更显优势。

(4)、但这个产品投资币种为美元,所以存在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

(5)、这个产品委托期限为5年,比起渣打银行的六个月产品流动性风险很较大。因此这个产品比较适合那些要求具有保底收益,并能承受一定汇率风险,同时在短期内对资金没有大量需求的投资者。

表4

在金融情势还不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震荡不定,如今的结构性产品多以利率产品为主,商品和股票挂钩结构类理财产品较少;而利率挂钩产品大多又会设计成区间计息的保本浮动收益型,这样使产品具备了低风险,收益稳健的特性。

4.2.2恒生银行VS中国银行-汇率挂钩结构性产品

1)恒生银行-"挂钩美元兑港币汇率"人民币保本投资产品(3个月)

理财币种人民币

委托期限2009-4-01至2009-7-02

挂钩标的挂钩美元兑港币汇率

是否保本是

能否提前赎回否

收益计算在汇率决定日,若最终汇率在交易区间内

到期收益=投资本金×0.5622%(年利率约为2.2%)

否则,即:最终汇率低于或等于汇率下限或者高于或等于汇率上限,

到期收益=投资本金×0.4370%(年利率约为1.71%)

产品预设交易区间:汇率下限=7.7450,汇率上限=7.8550

产品分析(1)、该产品属于汇率区间挂钩产品

(2)、这个产品挂钩美元兑港元汇率,设计结构简单。

(3)、这个产品也是保本产品,并属于具备保底收益类的产品,因此在安全性和稳健性上表现会比较好。

(4)、投资期限3个月,时间比较短,产品流动性很好。虽然这个产品最高年收益率只有2.2%,但仍然较适合哪些风险偏好小的稳健投资者。

表5

2)中国银行-汇聚宝“汇市争锋”澳元产品(2个月)

理财币种澳元

委托期限2009-2-27至2009-4-27

挂钩标的挂钩美元兑日元汇率

是否保本是

能否提前赎回否

收益计算投资期内,只要任意一个观察日里挂钩指标曾经高于或者等于事前确定的观察水平,则投资者可获得4.0%的年收益率,否则为1.2%年收益率。

观察水平=(期初价格+6),期初价格是2009年2月27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路透美元兑日元的买入价。

产品分析(1)、该产品属于看涨汇率的挂钩产品

(2)、产品挂钩美元兑港元汇率,设计简单,但必须在期内触发上限。

(3)、这个产品也是保证本金和收益,最低收益有1.2%。预期收益高于同期同澳元存款利率。

(4)、投资期限2个月,时间很短,产品流动性非常好。

(5)、投资币种为澳元,存在澳元贬值的汇率风险。因此这个产品比较适合要求高流动性,追求比定存收益稍高并能承受汇率风险的投资者。

表6

从以上两个产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如今外汇市场动荡的情况下,银行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的投资,大多在汇率挂钩产品设计上采用了保本并有保底收益的形式。这样对于投资者来说,安全性大大加强。因此在选择汇率挂钩产品的时候,投资者可以着重观察产品的流动性以及投资币种,以加强自身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4.2.3花旗银行-挂钩一篮子能源股票

理财币种美元

委托期限2009-3-27至2014-3-30

挂钩标的挂钩一篮子能源股票(道达尔公司TotalSA;新日本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三只股票)

是否保本是

能否提前赎回是

收益计算投资者票息收益=第1年7%的年固定收益+第2年开始的季度浮动票息

第1年:每个季度支付=美元本金*1.75%*参与率

第2年:每个季度支付=美元本金*1.75%*n/N*参与率

n=三只股票股价都大于出发点股价79%的天数

N=整个观察日

参与率=期初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期末汇率

当累计票息率达到14%,则该票据自动提前终止。

产品分析(1)、这个产品属于股票挂钩的目标累息结构性产品

(2)、该产品挂钩三只石油上源的股票,设计结构实为看涨股票,达到14%上限封顶收益,票据即自动提前终止。虽然有提前终止的可能,但票据本身期限为5年,投资者还是需要考虑流动性方面的问题。

(3)、这个产品第1年支付7%的年固定收益,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有了一个保底收益。每个季度支付的票息则要关注三只股票的股价都达到触发点的天数,而每次支付的票息也是不同的,因为汇率的不停变动会导致公式中参与率的变动。

(4)人民币本金保证。虽然这个产品设计时指出是保证本金,但不难从公式中看到,这个产品暗示我们的是保证人民币本金安全。我们只要重点关注参与率这个指标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例如:假设投资者手上有70000元人民币,以当时美元兑人民币7的汇率换乘美金,即10000美元,购买这个产品,一年后人民币升值至6,那么1年后收益=10000*7/6*7%(美元),若换回人民币本金的话就乘以当时的汇率6,等于10000*7/6*7%*6=70000*7%,很简单,这就告诉我们一年后我们得到的收益就是人民币本金乘以年收益。但如果投资者购买这个产品时,手中握的是美金,那么就可能要承担一个汇率风险,因为这个产品保证的是人民币的价值不变。

(5)、由此可见,这个产品适合的是看好石油行业前景,追求高收益并且不在乎流动性的以人民币投资的投资者。若投资者为美金持有者,这个产品相对的显得更为激进一点,投资者可能需要承担汇率风险和参与率风险。

表7

1)在金融风暴的席卷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结构性产品的挂钩资产多为利率类产品,汇率类产品紧随其后,而股票类产品则最少,目前市场上股票类产品大多是花旗银行所发行。中资银行在09年2月份刚刚回到结构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队伍中,因此大多数的利率和汇率产品也都基本由外资银行所发行。

2)同时可以观察到,利率类和汇率类产品大多为区间型产品,而股票类多为看涨型产品,并且绝大数的产品都是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少数产品还设计了保底收益条款,降低了产品的风险度。这对于处在金融环境并不好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但是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产品时,还是要注意观察产品的流动性和汇率风险

4.3结构性理财产品总结

4.3.1结构性产品的变化

受全球金融危机向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蔓延的影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剧烈震荡,导致已发行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多表现较差。这给各家银行带来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在沉寂了几个月后,结构性理财产品又重回市场,充分借鉴了去年的失败经历,做出了一些改变,这些还是值得投资者关注的。

1)风格更稳健

现在各家银行发行的结构性产品挂钩的标的多为利率产品,大宗挂钩商品和股票的结构性产品已经不多见。同时,产品多以直接挂钩表的的设计出现,减少了复杂的挂钩形式。这样一来,使得结构性产品的风格更加稳健,风险大大降低。

2)挂钩结构更安全

现在大多数的结构性产品放弃了“单边看涨、单边看跌”的挂钩结构,而是根据波动幅度来确定收益。比如创新了“双阀门”挂钩结构。传统看涨结构的设计理念为产品收益与挂钩资产的涨幅直接挂钩,涨幅越大,产品的收益越高。但对投资者而言,不一定能准确预测资产走势,因此此类条款不利于投资者收益的获得。当前的创新形式改变了这种弊端,当挂钩资产的浮动(上涨或者下跌都可)不超过一定限度时,发行机构支付投资者较高额度的固定收益,超过限度时则支付较少收益或者零收益。这样的创新设计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更有利,更安全的。

3)流动性更强

为了追求更大的安全,更高的流动性,目前的结构性产品都设计成一至六个月的期限,少数产品设计成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的设计,使得投资者对于产品的走势更容易把握,对于手上资金的流动性的主动权更大。

4.3.2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1)看清保本不保本

(1)如今,尽管大多数结构性理财产品都是以保本形式出现。但不同产品的保本程度并不相同,大部分产品提供100%的保本,但也有产品只提供部分保本。投资人在选择这类产品的时候,首先要认清保本比例,再根据自身对风险的承受度以及对标的资产的判断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2)当然,风险和收益也是相对应的,根据保本程度的不同,不同产品的收益计算方法也有很大差别,当挂钩标的表现良好时,保本程度低的产品获得较高的收益率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较适合那些有一定投资经验,对挂钩标的有一定了解的风险偏好投资者。而100%的保本产品相对较适合那些保守的风险规避投资者。

2)挂钩标的走势要判断

(1)目前一些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对挂钩标的市场走势完全不了解。事实上,就像买股票和基金,如果对大市走势没有一定了解,那是很难买对产品的。

(2)投资人如果预计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挂钩的标的资产会大涨,那么可以购买保本程度较低的产品,以此在市场增长中取得较高的收益率,当然这也比较适合那些较激进的投资人。相反,如果对挂钩标的并不看好或者是风险回避的保守投资者,那就应该购买保本程度较高的产品或者直接回避风险。如今市场上利率区间产品较为稳健,此类投资人可以考虑选择相似的挂钩产品,以降低风险。

4.3.3分清投资币种

1)结构性理财产品可以用投资币种分为

2)除了第一种,以本币投资的挂钩本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外,其余三种形式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外汇风险。因此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度。以目前的市场来说,投资者如果向介入外汇市场的话,不如选择一些近期比较强势的货币做短期的投资,例如像澳元和加元的走势近期还是比较尖挺的,投资者可以做一些考虑。如果对外汇市场并不熟悉,那以现在的金融市场情况,投资者必须要三思而行。

4.3.4投资期限要抓准

对于现在各行业局势并不明朗时,大家对于个市场的预测也并不十分清晰。因此,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产品时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期限较短的。一来保持自己资金的流动性,二来对于挂钩标的的走势也比较容易把握,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1.1结构性理财产品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

近年来逐渐走向成熟,也给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贡献了重要份额。虽然曾因"零收益"和"伪结构"备受质疑,但是不可否认,在市场风险较高的情况下,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低收益或本金保证,起到了风险规避的作用。防范风险仍是第一要务,无论对于机构还是投资者来说,如果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结构性理财产品仍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投资选择。

5.1.2对于银行来说,提高理财能力是当务之急

"银行在做结构性理财产品时,应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如丰富挂钩标的种类以及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此外在选择标的市场时应更加谨慎,在产品销售环节也应更加细化,明确向投资者揭示产品特征和进行风险提示,让客户在购买产品前了解该产品的结构和潜在的风险,避免今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5.1.3相应地,对于投资者来说

对结构性理财产品也不必因噎废食,而是要做到知己知彼,选择好投资的产品以及购买的时间。"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首先要考察标的市场的情况,避免盲目投资。另外,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包括是否保本、风险程度、投资期限等。这都是投资者需要留意的方面。

5.2展望

5.2.1受到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

使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更加趋于保守、稳健,对于主要与股票、利率挂钩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更是望而却步。但是,随着对资本市场复苏信心的增强,沉寂数月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逐渐回暖,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5.2.2产品发行数量逐渐回升

与传统的股票、基金投资不同,结构性理财产品又被称作"程式化投资",它们通常以"收益公式"事先承诺精确的收益水平,让投资者感觉能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因而一经推出,便深受那些投资期限稳定并有明确本金保护水平或预期目标的投资者的青睐。

5.2.3"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回暖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发行主体以外资银行为主,10家参与银行中有7家是外资银行,说明在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资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愈发谨慎。第二个特点是产品的操作策略更加稳健,绝大多数产品都设置了保本线,这主要是为了迎合投资者趋于保守的投资偏好。"

参考文献

[1]童民玩转结构性理财产品[J]投资理财2008(11)

[2]李要深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09(01)

[3]杨荣燊透视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J]大众理财顾问,2007(02).

[4]赵杰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的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01)

[5]杨米沙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变化与行际分布分析[J]南方金融2008(06)

[6]思迪低息时代,如何选好理财产品[J]中国信用卡2009(01)

[7]骆海涛09年理财产品重在辨别挂钩标的[F83]中国经济信息2009(02)

[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S]2005(11).

[9]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10]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网站:。

理性投资论文例3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和理论发展

(一)价值投资的内涵

价值投资,其核心思想是:以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利用某种方法测出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与该股票的市场价值比较,让投资人做出是否投资该股票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会有所背离,股票价格围绕内在价值这个稳定点上下波动,且股票价格长期看来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其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股票价格则决定于股市资金的供需情况,在不同的决定因素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即当股票价格低于或者高于内在价值即股票被低估或者高估时,就出现了投资机会。

(二)价值投资的理论发展

最早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是马克思,他认为,股票价格会随他们索取的收益大小和可靠程度而变化,同时股票价格由预期收入决定,因此又具有投机的性质。在马克思研究的基础上一些西方学者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美国著名的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被尊为基本分析方法的“圣经”,他认为,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并与其保持一致,而短期价格却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波动,尽管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很大,但其基础价值稳定且可测量。1961年,莫迪格利尼和米勒提出了股利分配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的mm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严格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和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完全是由其投资决策所决定的获利能力决定的。mm 理论框架是现代价值评估的思想源泉,它促进现代价值评估理论的蓬勃发展。在这一基础上,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论证,最终确立了决定股价的一个基本的变量——自由现金流,并由此提出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皇谐〉氖视眯蕴教

(一)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皇谐〉氖视眯

根据价值投资理论,股票的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其内在价值又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因此从理论上而言,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扣除非正常损益后每股净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变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中国证?皇谐〉氖导世纯?却并非如此,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内在价值,我们用相关的估值理论对企业进行恰当的估值往往不符事实。

从这一轮的股市来看,很多基本面良好,潜在价值不错的股票却都大大的被低估了,价格一路走低,最典型的就数银行股。按6月20日的收盘价,以今年一季报测算,14家上市银行2010年动态市盈率平均为9.71倍,其中,小于10倍的有9家,最小的是交通银行,仅7.48倍;而大于11倍的仅有3家:宁波银行14.17倍,中信银行12.56倍,招商银行11.74倍。若以市净率计算,全部小于3倍,平均2.03倍,其中在2-3倍之间的有6家,在1-2倍之间的有8家。从估值角度来看,确实很低了。以当前9倍、10倍pe水平来看,即便是在港股市场上,也处于底部区域了,因为在港股历史上,大盘估值基本上是在10-20倍pe之间波动①。与此相反,创业板中许多基本面不怎么样的企业却一路走高。因此,在笔者看来,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皇谐〉氖视眯曰故怯幸欢ǖ木窒扌缘摹

(二)原因分析

1.强周期行业不利价值投资

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gdp的三驾马车为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都是基础工业品需求,大量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基础工业品需求的形成。映射到a股上市公司市值构成中,“煤电油运、钢筋水泥、地产有色”等强周期型行业占绝对主导地位,与美国市场以金融、it、医药、消费为主体的结构差别很大。我们知道,巴菲特惯于投资消费、金融和传媒等弱周期性企业,而在中国a股市场上,消费零售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值得长期投资的强势企业很少;主要传媒机构仍然是受意识形态控制的非经济组织;金融领域也是近两年才出现一些值得长期投资的强势企业。

2.非市场因素扭曲价值投资

资本市场天然就是一个商业市场,它以经济利益为衡量一切是非曲直的标准。中国股市如此,企业却并非如此。首先,大量的地方国企受地方政府控制,明目繁多的兼并重组、资产注入、无偿资产划拨、大股东占款和关联交易,种种行为与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行为相去甚远,

让投资者很难理性地分析企业的真实投资价值。其次,民企倒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开展经营活动,但相当一部分民企的经营业绩,却并不由其经营管理水平所决定,而是取决于各种难以衡量的“关系资源”,各类房地产、矿业企业尤其如此。

3.灰色操作强于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者以分享企业业绩成长的收益为主,投资业绩较为固定,一般在20%~30%之间,机会好的时候能达到50%~60%。但一些所谓的投资高手,通过运作一些主题、概念和个股,其建立在欺诈绵羊散户基础上的收益率,远远高于价值投资的收益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非价值投资者都在欺诈绵羊散户,但在价值投资与欺诈暴利之间,存在很多灰色中间地带,行业轮动、波段操作、跟庄做庄、内幕消息,其收益率远远高于价值投资。所以,很多人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倾向选择更高资本回报的投资策略。

三、营造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皇谐〉氖视眯曰肪

(一)加强中国证?皇谐〉氖谐??

尽管各国的证券市场在成熟度、信息披露、交易者的素质、上市公司的质量、相应的政策法规等很多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价值规律。所以,根据这一规律提出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任何一个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的证券市场上都适用。对中国的证券市场来说,由于国内一般看法是一个政策市,容易受到短期巨额资金的冲击,且存在较严重的操纵现象,所以,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受到限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证监会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对操纵股市方面的监管力度,从而使市场机制真正发挥出主要作用。

(二)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要求经营者要尽量表现的理性一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其次,上市公司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投资者对其了解的可能性增强,使其可预测性增强,从而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提供较好的保证。这样,市场才能更快的发现其内在价值。

(三)塑造理性的投资者

要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尽量减少认知偏差。这就需要投资者提高对自己所投资的对象的了解程度,要认识到股票的价值最终还是要由企业的内在价值所决定;正确对待所持股票的短期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贪婪、恐惧、盲目等愚蠢的行为;最后,要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投资。

四、结语

总体说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没有遵循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理念。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固有的体制缺陷和制度的缺失使得证券市场稳定性不足,证券信息并不是总能够有效地传递到投资者,市场的有效性大致处于无效至弱式有效的状况,这是我国推行价值投资理念遭遇的不利外部环境。影响价值投资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上市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的偏离,导致投资者趋于短期的趋势投资而非长期的价值投资。价值投资作为有持久生命力的价值理论,在中国才刚刚兴起,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投资者的进一步壮大,价值投资理念将势必成为我国股市主流理念,这也是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方向。

注释:

参考文献:

[1]任秋娟.基于巴菲特投资理论的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0(4).

理性投资论文例4

1、购入的证券作为短期投资时,初始价值按成本计价,每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短期投资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1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短期投资120000.2002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8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2003年12月31日成本(每股5元)低于市价(每股6元),不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③2004年处置此投资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短期投资38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2、若选用成本法,则进行下列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2002年12月31日,因为2002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400000×20%=80000元,收到的股利小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120000-80000=40000)冲减甲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为:借记:现金12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若选用权益法,则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月5日记录股权投资差额时,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0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股权投资差额按10年摊销,每年摊销100000/10=10000元,借记:投资收益—股权投资差额摊销100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股权投资差额)10000.

⑤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二、美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会计处理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按照下列程序进行决策,以确定投资所使用的核算方法(假定甲公司购入乙公司的股票):第一,甲公司购入乙公司证券是否为了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如果是,则采用权益法核算;如果否,则考虑此证券是否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吗?第二,如果没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采用成本法核算;如果有确定的公允价值,则考虑购入的证券是否可以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和交易性证券?第三,如果能够划分,则采用公允价值法;如果不能划分,则需要对证券重新分类后采用公允价值核算。以举例的形式阐述上述投资决策中所使用的核算方法:

例:甲公司2002年1月5日以现金50万元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每股5元,占乙公司总股份的20%.乙公司2002年初的净资产200万元,乙公司2002年净收益40万元,2002年12月31日支付现金股利60万元(每股1.2元)。2002年——2003年累计净收益150万元。

1、公允价值法

(1)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交易性证券,则使用公允价值法。一般说来,证券划分为交易性证券的前提是有容易确定的公允价值,因而假定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分别是每股8元、6元。2004年1月20日出售此证券,收到现金60万元。则账务处理如下:

①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现金500000.

②2002年12月31日,收到股利时,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120000.

③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5)=30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300000.

④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公允价值的变化额为100000×(8-6)=200000元。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账户是虚账户,其余额反映在损益表中。

⑤2004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100000.

(2)若甲公司将购入乙公司股票划分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甲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法

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会计分录同②。

⑥2002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300000,贷记: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300000.

⑦2003年12月31日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每期末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的累计其他综合收益中反映。

⑧2003年1月20日出售证券时,借记:现金600000,借记: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1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500000,贷记:证券销售已实现利得200000.

(3)若美国公司购买证券后未进行分类,SFASNO.115规定每期末需对投资证券重新分类。若交易行证券转为可供销售的证券,则损益表中已确认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不再调整,只是变更年度证券的公允价值变化时变换账户名称。

⑨记录变更当年公允价值变化时,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20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00000.

⑩若可供销售证券划为交易性证券,则在变更年度应将已记录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通过下列分录转记到损益表中,并记录公允价值变化。借记:未实现的持有损失/损失300000,贷记:重新划分权益性证券已实现利得300000.

2、若美国公司运用成本法,则对投资的核算如下: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因为2001年度乙公司的净收益400000元小于支付得股利600000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股利收入为400000×20%=80000元,借记:现金120000,贷记:股利收入8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40000.

2003年乙公司未分配股利,甲公司不做帐务处理。

3、若美国公司选用权益法,则进行如下的投资核算:

2002年1月5日取得投资时会计分录同①

2002年12月31日实现投资收益,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0,贷记:投资收益80000.

2002年12月31日取得股利时,借记:现金20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120000.

期末,由于取得投资的成本高于在乙公司净资产中所占份额,应将此差额(50万-200万×20%=10万)分配给资产及商誉。假定8万分配给未记录商誉,摊销期限20年;2万元分配给低估的固定资产,摊销期限5年,会计分录为:借记:投资收益8000,贷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8000.

2003年12月31日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00000-400000)×20%=220000,账务处理为

借记:普通股票投资—乙公司220000,贷记:投资收益220000.

三、中美对权益性证券会计处理的异同

从以上实例分析中可得出:除了所使用的账户名称不同外,美国和中国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对于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的会计处理相同,并且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也相同。下面比较两国对权益性证券投资的差异:

1、美国和中国对权益性投资的分类不同。我国将普通股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短期投资取得时按成本计价,期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若不存在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美国未进行长短期投资分类,而将权益证券分为交易性证券和可供销售的证券。若对被投资单位存在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购入证券的公允价值很难确定,采用成本法;若不存在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容易确定,采用公允价值法。

2、权益性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不同。我国将短期投资列示于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中,短期投资跌价损失列入利润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在长期投资中列示。美国将交易性证券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资产,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或损失在损益表中列示;若可供销售的证券期望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期内变现,则将其列入流动资产,否则列入非流动资产,可供销售证券未实现的持有利得/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中列示。

3、长期投资与短期投资之间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变更为短期投资或短期投资变更为长期股权投资,我国会计制度没有规定。而美国SFASNO.115要求在每期末对投资进行重新分类,可供销售的证券可变更为交易性证券或相反,并规定了相应会计处理。

4、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不同。在使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我国对低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或未计的商以及高估被投资单位资产所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统一的摊销期限摊销于每期的投资收益账户。而美国将股权投资差额分配于资产和商誉或都分配商誉中。

理性投资论文例5

1.1风险投资机构的地理集聚在很多国家,VCF具有普遍的地理集聚性,大多高度集中于少数产业集群中[5]。从VC的最早起源地———美国来看,很多学者发现美国的VCF大多集中在某些特定地区———金融资源集聚区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区[1],他们利用数据对这种集聚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和分析。在VC发展的早期,加州(旧金山-硅谷,32.5%)、纽约(20%)和新英格兰地区(马萨诸塞州-康涅狄格州,17.4%)便被认为是美国VCF最为集中的3个地区[1]。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集聚区的地位继续得到巩固,仍有超过一半的美国VCF集中于旧金山、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的中心)和纽约3个地区[11]。随着美国VC产业的成熟以及其对创新和创业的作用的凸显,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也逐渐开始发展VC产业。在美国VCF集聚的背景下,更多学者发现,VCF在欧洲多个国家同样具有高度的集聚性。作为美国之外的VC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以色列的VCF主要集中在特拉维夫地区[12];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的VCF便主要集聚于大伦敦(GreaterLondon及东南地区(SouthEast),尽管90年代后VC产业的快速增长使得这种集聚效应有所减弱,但并未改变这种集聚局面[4];德国的VCF主要集中在慕尼黑、法兰克福、柏林、汉堡和杜塞尔多夫5个地区[5],这些地区同时也是德国的金融集聚区;法国的VCF主要集中在巴黎及其周边地区。可见,从美国到欧洲各国,VCF均高度集聚于少数地区[11]。通常传统的投资企业倾向于集聚在金融资源集聚区。但是,与传统的私募基金(privateequity)偏爱投资成熟企业不同,狭义的VC更倾向于投资那些较为年轻的高新技术类创新企业,从而使得VCF较多集聚于高新技术集聚区[5]。因此,VCF的地理集聚不仅与地区的金融创新发展水平一致,而且与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吻合。而VCF在机构扩张过程中倾向于集中在那些VC较为发达的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VCF的地理集聚趋势[13]。

1.2创新企业的地理集聚VCF在选择PF进行投资时对PF所在产业和地区具有明显的偏好,这导致接受VC的PF也具有很高的地理集聚性。Florida和Kenney[1]发现,超过70%的接受VC的PF集聚在其所定义的3个VCF集聚区。近年来的研究同样表明,拥有美国超过一半的VCF的3个地区———旧金山、波士顿和纽约依然吸引了超过49%的PF[11]。这种地区集聚性在风险投资比例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表现得更为明显。Zook[14]通过研究网络产业发现,VC的分布能够影响新建网络公司的区位选择,从而使该产业中接受VC的PF呈现出地理集聚的特点。Chen和Marchioni[15]对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进行了研究,同样发现接受VC的生物技术PF高度集中于北加州、波士顿以及圣地亚哥等地区。VC机构所投资的PF呈现出的地理集聚性,实际上反映了VC投资行为的集聚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集聚性有关,因为VC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它们往往具有集聚的趋势[4]。新创企业的地理集聚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风险资本将集中投资于特定产业的集聚地区[16-17]。纵观欧洲的VC资本流向,不难发现,接受VC的PF在主要的欧洲国家也呈集聚态势。近半数的英国风险资本进入了以伦敦为主的东南地区[4],接受VC的PF在这些地区形成了地理集聚;德国的风险投资更多流向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比较发达的慕尼黑等地[5]。在丹麦,这些企业主要集聚在哥本哈根地区———即便该地区的R&D企业比例相对并不高[18]。以色列的PF也主要集中在特拉维夫地区。VCF及其投资的PF各自体现出的地理集聚性,揭示了风险资本“从集聚到集聚”的特征。

2地区偏好:本地偏好与集中偏好

通过研究VC的双重集聚,不难发现,VCF的集聚区和PF的集聚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的重合。该现象使得一些学者开始考虑,VC的地理集聚是否是因为其投资选择具有一定的地区偏好,而这种地区偏好可能具有本地偏好和集中偏好的特征。

2.1风险投资的本地偏好风险投资机构在投资选择时往往具有本地偏好。这主要是因为地理临近能降低成本、带来更多的信息优势和减少预测误差,从而可能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和退出回报。风险投资过程需要大量的共享信息[1],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主要是软性信息(softinformation)———它区别于能被测度、记录和传播的硬性信息(hardinformation),会影响风险投资机构对目标企业所在区位的选择。文化差异便是一种诱导风险投资的本地偏好的软性信息,这在加州效应(Californiaeffect)研究中颇为明显———不同的办公文化导致的不同契约风格使得硅谷地区的VCF更愿意选择当地的创新企业,因为硅谷的非正式办公文化往往难以被128公路地区的正式办公文化所接受。同时,本地媒体对本地企业信息披露的偏好也会使其提供更多的本地市场信息,从而降低了VCF投资前的扫描成本和投资后的控制成本[20]。而VC有别于一般的风险(risk)投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需要参与所投资的PF的管理和控制,这就要求风险投资家要相对频繁地造访所投资企业、与其创始人和管理者保持联系,而本地投资则降低了此类访问成本。从国别维度看,来自美国、加拿大的样本均支持VC具有本地偏好的特征。但是,这种本地偏好是否存在于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中?是否意味地理临近对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具有同样的效应?一些学者从VCF资质的角度进行了针对性分析。例如,Butler和Goktan认为,资历浅的VCF为了获得更好的信誉和更多的资金来源,经常过早地推动所投资的企业上市,从而实施一种IPO抑价(under-priced)的做秀(grandstanding)行为,由于控制那些物理距离较远的PF需要更大的成本和更多的资源,因此它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地理临近的本地PF进行这样的投资;而本地的年轻PF也会因为想要获得软性信息而更愿意接受本地资质较浅的VCF的投资,这意味着资质较浅的VCF与年轻的PF之间的投资行为呈现出更强的本地偏好特征。对于资质较深的VCF,Cumming和Dai提供了另一个解释视角,认为拥有更多经验和更广泛网络的VCF具备良好的声誉———这可能帮助它们解决物理距离可能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分阶段投资和专业化投资也可能使VCF进一步放松对本地偏好的依赖。PF所属的产业因素是另一个影响本地偏好的重要因素。例如:Powell、Kopwt和Bowie通过研究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发现,投资于该产业的风险投资行为具有更高的本地偏好,但随着VCF投资经验的增多,这种对本地偏好的依赖会有所降低;Zook则以网络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VCF在对该产业中的PF进行投资时呈现出的本地偏好特征。风险投资在投资对象选择上的本地偏好表明,VCF与其所投资的PF的地理空间临近会对风险投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程度也与VCF的经验、联合投资网络结构、PF所处的产业等众多因素有关。随着交通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空间距离对投资的负面性正被逐渐克服,这种投资的本地偏好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减弱。辛迪克联合投资的方式便是解决本地偏好的一个很好的方法。VCF通过加强与PF所在地的本土VCF的联合投资,建立起紧密的辛迪克投资网络[30-32],从而克服了空间距离可能给风险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联合投资的方式在跨国风险投资组合中颇为常见,非本土的VCF通过与本土VCF进行联合投资能从契约结构上消除信息不对称[33]。可见,学术界对风险投资的本地偏好特征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但是在不同因素作用下的本地偏好存在一定差别,而未来对本地偏好的放松趋势值得引起更多的重视。

2.2风险投资的集中偏好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投资方式多元化的发展,VC的本地偏好有所弱化,但其在投资地区选择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集中偏好。Christensen[18]认为,大多数VCF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它们为了在与其他VCF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胜出而往往集中投资于特定的产业或地区,这使得VC的集聚具有较强的集中偏好;只有那些大型的VCF才可能凭借所具备的较为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在投资区位选择上适当放松地理集中而趋于空间多元化。Lerner[11]发现,除非集聚地之外的创新企业能带来更大回报,否则处于VC集聚区域的VCF更倾向于投资同样处于VC集聚区域的PF———即便PF的所在地与该VCF的所在地并不完全重合。集中投资的好处在于:在同一地区进行多次投资,可通过发挥规模效应以降低单个交易的成本(如交通成本等);同一地区的历史交易经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和制度因素差异的负面影响[11]、提高风险投资的绩效。VCF集中投资于特定地区导致该地区的PF集聚,而PF的自发集聚反过来又会吸引VCF到此进行集中投资。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加剧风险投资集中偏好的催化剂。那些在某些特定产业具有投资经验的VCF会倾向于继续投资该产业,若这些产业的PF集聚于某些地区,那么VCF的投资行为便呈现出集中偏好的特征。辛迪克投资网络的存在也使得更多的VCF选择与网络中其他VCF一起进行集中式投资。而一些风险投资家通常拥有在实体企业从事经营与管理工作的背景,这使得他们往往对特定地区的特定产业较为熟悉,从而也会加剧其对某一地区进行集中投资的偏好。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国际间资本流动的加强,风险投资地区偏好研究也逐渐摆脱了本国市场的局限,开始关注海外市场的风险投资行为。制度环境和法律系统成为影响海外风险投资行为的关键要素,高法律约束的国家能够获得较高的价值回报[10],这使得海外风险投资往往集中于这些地区,从而呈现出一定的地区专有性和集中偏好。然而,海外投资的地区偏好往往具有分散性集聚(dis-persedconcentration)的特征,国外风险投资的地区集中性要弱于本地投资者。特别是那些辛迪克联合投资中处于非领导位置的VCF,由于它们在联合投资中所占比重较低,因此它们对地理临近和集中投资的偏好相对较弱[35]。不难发现,风险投资的集中偏好与VCF对较高投资绩效的追求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学者们在分析集中投资与投资绩效的关系时产生了一些矛盾的观点:一些正面的观点认为,集中投资能够提高VCF在“投资集中地区”的投资绩效;一些负面的观点则认为,VCF通常对“非投资集中地区”的投资抱有较高的投资预期,这使得实际中其在“非投资集中地区”的投资绩效要好于“投资集中地区”[11]。可见,风险投资的集中投资能否带来较高的投资绩效,还需要在未来研究中从多个角度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5]。但不管怎样,学术界对VC集中偏好现象的肯定是普遍一致的,集中偏好导致的集中投资现象也是较为明显的,对VC集中投资与投资绩效间关系的研究也为VC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政策引导思路。对于后发地区来说,更多地从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以吸引来自风险投资集聚区的投资机构,或许比一味地在当地鼓励新建或引进VCF更为有效[11]。图2对VC行为的地区偏好进行了形象解释。假设存在2个VC集聚区A和B,VCFAi和VCFBi分别是其中一家风险投资机构,PFAi和PFBi分别是其中一家创新企业。对于VC集聚区A中的风险投资机构VCFAi来讲,它会寄希望投资于本地的创新企业PFAi以期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这体现了其投资行为的本地偏好(VCFBi对PFBi的投资亦如此);VCFAi投资于VC集聚区B中的创新企业PFBi体现的是为获得高投资回报率的集中偏好特征。不处于这两个集聚区的其他风险投资机构VCF也会因为集中偏好而投资于集聚区中的创新企业(如PFBi)。此外,各VCF会通过联合投资来共享本地投资和集中投资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比如,当VCFAi与VC集聚区B中的VCFBi联合投资于区内的创新企业PFBi时,VCFAi不仅能获得集中投资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而且会分享到联合投资伙伴VCFBi的本地投资所带来的额外收益,从而获得集中偏好和本地偏好带来的双重额外投资收益。

3地区创新:风险投资地理集聚的影响

一般而言,VC往往与创新(innovation)、创业(entrepreneurship)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狭义的VC投资主要青睐年轻的、技术性高的、信息不对称性强的、具有创新性和高潜力的企业[5]。而VC的地理集聚和地区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的创新发展,因此地区创新便成为受VC的地理集聚影响最大的衍生问题。VC投资对地区创新的推动作用的基础是它对产业创新和地区创新系统的影响。Kortum和Le-rner通过研究美国20个产业在长达30年的发展发现,VC投资能够促进产业内的专利技术与创新发展。Ueda和Hirukawa在其研究基础上,肯定了VC投资对专利层面创新的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没发现VC投资对全要素生产力具有积极影响。Bertoni、Colombo和Grilli[39]以欧洲的VC投资样本为例,从生产力增长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类型的VC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认为尽管不同类型的VC投资对生产力增长方式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是它们对生产力增长都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Popov和Roosenboom[40]进一步利用欧洲各国的VC投资数据研究了VC投资对产业创新影响的地区差异,发现VC投资在那些拥有较少强制性劳动力限制和较多人力资本的国家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可见,风险资本通过驱动产业层面的创新来能增强产业所在地的地区创新性。一些学者从地区创新系统的角度分析了风险投资对地区创新的影响。资本进入是地区创新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VC催生了更多的新建创新企业并推动了地区专利技术的发展[41],从而对强化本地创新[11]、推动所投资地区的创新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VC对地区创新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学术界的认可。VC的集聚特征强化了其对地区创新创业的推动作用,并与之存在明显的互动因果关系。一方面,地区的创新性高能够吸引VC的投资集聚。VC倾向于投资具有较高创新性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往往具有更多的创新企业和更适合VC发展的制度环境,可为VC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目标企业(扩大了风险资本的需求市场),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VC进入。另一方面,VC的集聚能够进一步增强地区的创新性。VC产业在特定地区的地理集聚必然导致VC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这种地区间资本发展的不平衡会对年轻的创新企业的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创新企业会倾向于选择有较多VC投资机会的地区,从而更集中于VCF集聚区或其邻近地区。因此,VC的地理分布会影响新建公司的区位选择[14]。较多的VC资源会吸引新建创新企业集聚到该地区。那些受到VC支持的创新企业更容易形成战略联盟[43],并能够在当地孵化出更多新的创新企业[44],通过增加该地区的创新企业数量和提升创新企业的创新活动来进一步推动所在地区的创新性,从而形成了风险投资集聚与地区创新发展之间的多重良性循环。

4结语

理性投资论文例6

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用于购置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设备和设施所进行的投资是指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或者说投资就是一定时期内资本存量的改变。最早克拉克于1917提出的加速器理论,艾文・费雪1930年在《利息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投资理论,1936年凯恩斯提出了内部收益率理论,乔根森于1963年提出了最优化投资理论,并于1967、1971年分别提出了修改意见,1968、1969年托宾提出了托宾q理论,1985年McDonald和Siegel提出了不可逆性投资理论。而投资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投不投,何时,投资多少的问题。

一、投资决定理论

广义投资决定指投不投,投多少的问题,狭义投资决定可理解为投不投资的决策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有,费雪的投资理论内部收益率理论、q-理论和不可逆性投资理论。

(一)费雪的投资理论

费雪1930年在其《利息理论》中提出了“利息理论的第二近似定理”,在该理论中企业的投资决定被设定为一个跨期问题。费雪假设,所有的资本都是流动资本,这样资本存量k不存在,所有资本就等于投资。据此假设产出与资本无关而与投资有关,且Y=f (N,I)。在两个时期中(t=1,2),Y2=f (B,I1)。假定充分就业,N是常数,则f'>0,f"<0,即投资边界是一个凹函数。利率为r,投资I1的总成本是(1+r)I1,总收入等于产出Y2与产品价格的乘积PY2,令P=1,则总收入为Y2。投资的利润π=Y2-(1+r)I1。

因此,最优投资决策的条件为f 1=(1 + r)。费雪定义f1-1为收益超过成本的边际比率,即凯恩斯的投资边际效率MEI,所以MEI=f1-1。当MEI=r,即投资的边际效率等于利率时,企业的投资决定最优。

(二)内部收益率理论

内部收益率,凯恩斯定义为资本的边际效率,其等于贴现率,它将使来自资本资产一生中的期望收入决定的系列年金的现值等于其供给价格(凯恩斯,1936)。AbbaLerner(1953)更准确地将其定义为“投资的边际效率”(MEI)。

令a1,a2,a3,…,an为一个特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流,C表示投资项目的成本。内部收益率,或投资的边际效率,是贴现率δ*,则C=■■。对于给定的债券市场的利率,若δ*>r,则项目被执行;若δ*<r,则项目不被执行,即不投资。

凯恩斯认为,只要算出投资的边际效率,或内部收益率δ*,然后与给定的利率r比较,即可作出判断。但问题是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是依据投资项目的预期收入流,Eisner and Strotz认为这种预期利润和收入的决定因素是想当然的安排,据此计算的内部收益率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是有很大风险的。因此,内部收益率理论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是粗略的。

(三)q-理论

q-理论最早是由Tobin(1969)提出,又称为Tobin-q,后经过Abel(1979)、Yosbikawa(1980)和Hayashi(1982)发展,成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资理论的主流。q-理论把对未来预期收益的评估与金融证券市场的估价联系起来,弥补了内部收益率理论对未来预期收入流的想当然安排。

假设企业的生产函数Yt=F(Kt,Lt)(其中,F是连续可微的凹函数,资本K和劳动L)。投资品的实际价格为Pt,工资的实际水平为Wt;固定资产的调节成本为C(It,Kt)且满足:C(It,Kt)是对It二次连续可微且严上升的凸函数。当It增加时,C(It,Kt)增加,所以短期内逐步调节是最优选择。根据以上假设,企业在t时期的净收益为:Rt=F(kt,Lt)-WtLt-PtIt-C(It,Kt),依据最优化方法和一阶条件得到:qt=■[F'k(ks,Ls)-C'k(Is,Ks)]e-δ(s-t)ds。再假定:C(It,Kt)=g(It-δKt),则可得到:g'(It-δKt)=qt-Pt。进一步得到:It-δKt=G(qt-Pt),这是q-理论的核心导式。它表明固定资产的净投资量是资本的影子价格qt的严格递增函数。qt越大,净投资量越大。

若定义qt=Vt/(Pt,Kt),即企业在t时期的价值除以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或者是企业的股票市值除以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这也称为“平均q”。当qt>1时,即可作出增加投资的决定,这在经验研究和投资决定时非常方便。但是BlanChard和Wyplosy(1981)认为平均q对投资的解释能力非常有限,由于企业存在着金融能力和财政能力的约束,以及对使用内部资金的偏好和对风险的态度不同,即使平均q很高,可能也无法据此作出投资决定。

(四)不可逆性投资理论;一次性投资决定

不可逆性投资是指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或产业投资过程,总是存在沉没成本,而当投资决定改变,这部分沉没成本无法收回,即投资是不可逆的。不可逆性投资理论最早是由Arrow和Kurz 1970年提出,后由McDonald和Siegel(1985)、Pindyck(1991)发展而来。

对于一次性投入成本K的投资决定而言,按照马歇尔的厂商理论,只要产品价格高于长期平均成本,或者根据投资的预期总收益的拆现值大于K,就应该马上做出投资决定。即对于单位时间内从成本K中得到Rt收益,在折现率为ρ时,只要Rt/ρ<K或Rt-ρK >0,就应该立即投资,因而ρK可称为马歇尔投资触发值。但是,考虑到投资的不可逆性,观察和等待可能是更优的选择。根据王端(2000)的推理和论证,得出不可逆性投资的触发值为

对于一次性收益决定的不可逆性收益理论而言,而临的最大困难是投资风险系数σ如何确定,目前还无文献资料来论证,在经验研究中仅假定σ=0.2。

二、投资调整理论

投资被定义为资本存量的增量,当存在固定资本,则多少资本存量是最优的,怎样通过投资向最优资本存量调整?对此主要研究有最优化、边际调整理论和间歇性调节理论。

(一)乔根森的最优化理论

关于最优资本存量的概念,最早由Clark、Remsy和Knight提出,后经过Hayek、AbbaLernerLutz和Haavelmo(1960)等发展,Jorgenson于1963、1967和1971年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不同于早期的最优化投资理论,这一理论又称为新古典投资理论。

乔根森假定:产出是劳动力与资本的函数,即Y=F(L,K),物价为P,单位劳动力价格为W,单位资本的价格

的边际产品的价值PFK等于它的真实使用者成本C时,企业达到资本存量的均衡水平。通过规模报酬不变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Y=KαL(1-α),有Fk=α(Y/K),则最优资本存量K*=PαY/C=f(Y,P,C)。定义I=dK*+δK,则I=f(dY,dP,dC)+δK。

乔根森的理论主要偏重于研究最优资本存量,而较少研究投资。尽管乔根森后来利用传递滞后模型来修改投资,但他的理论在实证研究上仍很困难。

(二)边际调整成本理论

针对乔根森最优化理论中投资调整的不足,Eisner和Strotz、Lucas(1967)和Gould对此做了修正,称为边际调整成本理论,或Eisher-Strotz-Lucas-Gould投资理论,或卢卡斯-高德修正。这一修正主要是在乔根森的方程中引入了一个凸的边际调整成本C(I)。重新定义投资的边际效率MEI=FK-MAC,FK为资本的边际产品,MAC是凸的边际调整成本(或理解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当投资增加时,新资本品的成本上升,这样在达到最优资本存量之前MEI下降,直到MEI=r。因此,边际上升的成本就减慢了调整速度。

我们也可以通过q-理论中的热传导过程得到:It-δKt=Ψ(qt)-δKt=G(qt-Pt),其中:qt=λ/S=1+C+C(I),It=?渍(qt),Ψ(1)=0,Ψ'>0。这样,我们就有两个关于K和q的不同的方程体系,若C(I)可知,即可求得调整路径K(t)和q(t),这样,边际调成本不产生一个最优资本水平,而是产生一个最优调整路径受边际调整成本的影响,这就受到了不可逆性投资理论的质疑。

(三)间歇性调节理论

间歇性调节理论是建立在不可逆性投资理论基础上的。对于已存在且正在运行中的企业来说,投资是逐渐向理想资本存量水平进行调整的过程。由于每次调整都要付出不可逆性成本,因而调整过程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而应该是间歇性的(Bertola and Caballero,1990)。问题是这种最优化的间歇性的调整原则是什么呢?

定义X=K-K*,其中K为现有的固定资产水平,K*为理想的固定资产水平。当K=K*时,X=0。当市场环境变好时,或有一个正的需求冲击的时候,K*上升,从而X向下偏离。当经济衰退时,K*下降,则X向上偏离。由于每次对于K的调节需要付出不可逆性成本,因此企业不可能每时每刻进行调整以保持X=0。相反,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容忍这种偏离的存在。企业将对容忍所付出的代价与调整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比较,当容忍的代价超过调整的成本时,企业将选择投资进行调整。这就是最优化的间歇性的调整原则。

总之,对投资调整理论而言,乔根森的最优化理论没有考虑投资调整的成本,认为投资调整是瞬时的,边际调整成本理论认为投资调整是投资量的凸函数,当投资量增大时,边际调整成本也增大,从而减慢了调整速度;间歇性投资调整理论则强调投资调整成本的不可逆性,因而需要在权衡容忍的代价与投资调整的成本,从而使得投资调整是间歇性的。

三、投资调控理论

前面介绍的投资决定理论和投资调整理论都在试图构建投资理论的微观基础,这在充分就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非常有意义的。但经济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或在转型经济中,研究投资的客观调控将更加有意义。

(一)加速器理论

又称为Aftaliion-Clark加速器,是Aftalion和Clark最早提出的。加速器理论研究在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企业面临正的需求冲击的投资反应。由于非充分就业,当需求增加时,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因此供给增加,即It=Kt-Kt-1=Yt-Yt-1。又由于需求冲击并非永久是正的,也会有负的需求冲击,因此It=Kt-Kt-1=V(Yt-Yt-1)是合理的,其中0<V<1,称为加速系数,V=K/Y,Y是产出。令I*t=K*t-Kt-1,I*t为意愿投资,It为实际投资,It=Kt-Kt-1,且It=μI*t,其中0<μ<1。则可得到:Kt=μK*t+(1-μ)Kt-1,进而得到:It=μV■(1-μ)i-1(Yt-i+1+Yt-i)。

该式表明,由一个新的意愿资本存量所引起的投资,通过凯恩斯乘数将导数更高的收入水平,更高的收入水平将使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曲线右移,来加速资本积累,结果将产生一个更高的合意资本水平(K*)。这种呈几何下降分布的滞后形式表明越早的产生变化对当前意愿投资的影响越小,这就保证了实际的资本存量仅仅逐渐地接近合意的资本存量。因此,只要提高消费需求,就可以增加投资,增加资本存量,使资本存量向合意的资本存量靠近,从而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二)利率与投资理论

依据前面介绍费雪的投资理论,我们知道,因为f(I1)是一个凹函数,因此当I1上升时,f1下降。当利率r上升时,为了使r和MEI相等,投资必定下降,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同样,依据投资决定理论介绍的内部收益率理论,当利率r上升时,δ*i不一定会大于r,从而使得投资减少。相反,当利率r下降时,δ*i+1有可能大于r,从而使得投资增加。所以,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同时,乐观的预期意味着所有项目价值上升,MEI曲线右移,从而使得投资增加。因此,凯恩斯的投资函数可写成I=I0+I(r),■<0。

根据投资与利率负相关,政府可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或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来抑制投资,从而达到投资调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Tobin,James,.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 ,Journal of Money[J].Credit and Banking,1969(2).

2、Abel.A.1979 Empirical Investment Equations:An Integrative Framework[A].K.Brunner,A. Meltzer, eds,On the State of Macroeconomic[C].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Supplement,1980(12).

3、Yoshikawa, H。On the ‘q’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

4、Blanchard, O. J,Wyplosz, C.An Empirical Structural 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7,1,1981(1).

理性投资论文例7

可信性理论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发展迅速,普遍激增的房价不断推动当前房地产投资规模的直线增长,炒房现象十分严重,从而使得许多城市的大量新建住房闲置。城市中大量低收入群体买不起房的现象已逐渐成为当前房地产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当前的房地产投资市场,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许多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的相关政策,以便从各个方面缓解当前城市未购房居民的买房压力。众所周知,当前形势下的房地产投资存在极大的风险性。为了更好地进行房地产投资就必须充分掌握当前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各种有效信息,不能盲目进行投资建房,一旦房源严重过剩势必会大量积压闲置,直接影响与房地产投资有关的部分行业的正常运营。事实上,房地产投资受土地、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市场需求等诸多不确定性信息的影响,因此,要想稳妥地进行房地产投资就需要对这些不确定性信息进行合理有效地处理。为了很好地处理房地产投资中的各类不确定性信息,本文基于可信性理论将采用模糊变量来处理这些不确定性信息。

自从zadeh在1965年首先提出模糊集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就开始了模糊集理论的研究工作并且使其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后来,bellman和zadeh在数学规划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模糊规划的概念,他们的先驱工作使得模糊环境下的数学规划理论得以迅速的发展。基于可能性理论,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大量模糊环境下的房地产投资组合问题,并且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模糊房地产投资优化模型以及一系列模型的性质和求解模型的各种相关算法。基于可能性测度,liu 和 liu在2002年提出了可信性测度的概念并且有效地丰富了现有的模糊优化理论。经过许多学者近十年的努力,可信性理论已经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类新的带有可信性限制的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另一方面,本文将可信性理论作为模糊优化的理论基础,讨论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目标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本文通过目标函数的性质将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转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形式。最后,列举一个房地产投资问题的实例并应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

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本文首先给出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并且讨论模型的一些基本性质;另一方面,本节还将通过所建立模型的一些基本性质将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转化为一个经典的线性规划模型。为了建立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本文将采用下面的指标、参数和决策变量。

n:建设住宅楼的种类数量。

xi:建设第i种住宅楼幢数。

c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的单位利润。

d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用地面积。

d: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土地数量。

ω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人力劳动时间。

w: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人力劳动时间。

m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机器使用时间。

m: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机器使用时间。

使用上面的各种记号,为了得到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下面本文首先建立带有确定性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

(1)

根据以往房地产投资中的诸多经验,由于建筑原材料的价格、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以及建筑劳动者和各种机器的能力等不确定性因素,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得到有限的不确定性信息资源;但是,当房地产投资决策者不能获得有效的不确定性信息资源势必会影响到房地产投资的最终利润。因此,房地产投资决策者要想准确而有效地描述现实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并且最终能获得更大的房地产经济利润,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就需要对当前房地产经济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信息进行合理而准确地分析。基于以上的这些因素,本文考虑将建设各种住宅楼的利润c1,c2,……,cn分别看作相互独立的模糊变量。于是,可以得到房地产投资的模糊利润系数c1(γ),c2(γ),……,cn(γ),这里假设以上的各个模糊变量是三角模糊变量。进一步地,本文基于可信性理论将利用模糊期望值模型对以上的房地产投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因此,下面可以建立以下的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2)

由于以上建立的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中的全部三角模糊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基于此本文则根据有关模糊变量期望值的相关性质可以将上面建立的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转化为下面的一个带有确定利润系数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3)

由于在以上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2)和(3)的转化过程中,本文已经通过模糊变量期望值的相关性质将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转化成了一个经典的带有确定性利润系数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3)。因此,就可以通过经典的整数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3)。在具体的求解过程中本文将采用常用的lingo软件对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3)进行求解。

模糊房地产投资问题的实例分析

本节将通过一个数值实例来分析说明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将假设某房地产投资建筑公司共承包建设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的住宅楼,其中五种类型住宅楼的建筑数量分别为x1,x2,……,x5,各种类型住宅楼每幢的土地使用面积、所需的人力劳动时间以及所需的机器使用时间分别为d1,d2,d3,d4,d5、ω1,ω2,ω3,ω4,ω5和m1,m2,m3,m4,m5。基于房地产投资承包商当前所拥有的各种建筑材料(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是有限的,因此,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必须根据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市场境况和以往的房地产投资经验加之所拥有的各种有效信息才可以作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房地产投资决策。首先,由于当前的房地产承包商共有土地面积为d=10(103平方米),即有∑i=1dixi≤10;其次,房地产投资承包商所拥有总的人力劳动时间为w=8(103小时),即有∑i=1ωixi≤8;再次,房地产投资承包商所拥有总的机器劳动时间为w=10(103小时),即有∑i=1mixi≤10。另一方面,表1给出了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的其它相关数据。由于受到当前房地产投资市场变化的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市场价格往往是一个不确定的值。若房地产投资承包商只凭个人的经验来作出最终的房地产投资决策,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房地产投资利润,同时也会给房地产投资者带来或大或小的房地产投资市场风险。因此,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描述当前变化不定的房地产投资市场环境,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三角模糊变量分别表示每种住宅楼每幢的利润系数c1(γ),c2(γ),c3(γ),c4(γ),c5(γ),并且假设各个模糊变量是相互独立的。最后,基于以上的各种假设,本文将建立以下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4)

这里模型(4)中的模糊变量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根据方程(2)和方程(3)之间的转化方法可以得到以下一个等价形式的房地产投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5)

为了求解房地产投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5),本文利用可信性理论中求模糊变量期望值的方法已经分别计算出每个模糊利润系数ci(γ),(i=1,2,3,4,5)的期望值e[ci(γ)],(i=1,2,3,4,5)。然后, 可以利用整数线性规划中的经典算法来求解上面建立的房地产投资模型(5)。最后,可以得到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4)的最优投资利润为68.5以及最优解(x1*,x2*,x3*,x4*,x5*)=(2,0,0,0,2)(见表1)。

理性投资论文例8

可信性理论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发展迅速,普遍激增的房价不断推动当前房地产投资规模的直线增长,炒房现象十分严重,从而使得许多城市的大量新建住房闲置。城市中大量低收入群体买不起房的现象已逐渐成为当前房地产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当前的房地产投资市场,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许多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的相关政策,以便从各个方面缓解当前城市未购房居民的买房压力。众所周知,当前形势下的房地产投资存在极大的风险性。为了更好地进行房地产投资就必须充分掌握当前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各种有效信息,不能盲目进行投资建房,一旦房源严重过剩势必会大量积压闲置,直接影响与房地产投资有关的部分行业的正常运营。事实上,房地产投资受土地、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市场需求等诸多不确定性信息的影响,因此,要想稳妥地进行房地产投资就需要对这些不确定性信息进行合理有效地处理。为了很好地处理房地产投资中的各类不确定性信息,本文基于可信性理论将采用模糊变量来处理这些不确定性信息。

自从zadeh在1965年首先提出模糊集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就开始了模糊集理论的研究工作并且使其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后来,bellman和zadeh在数学规划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模糊规划的概念,他们的先驱工作使得模糊环境下的数学规划理论得以迅速的发展。基于可能性理论,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大量模糊环境下的房地产投资组合问题,并且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模糊房地产投资优化模型以及一系列模型的性质和求解模型的各种相关算法。基于可能性测度,liu 和 liu在2002年提出了可信性测度的概念并且有效地丰富了现有的模糊优化理论。经过许多学者近十年的努力,可信性理论已经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类新的带有可信性限制的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另一方面,本文将可信性理论作为模糊优化的理论基础,讨论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目标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本文通过目标函数的性质将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转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形式。最后,列举一个房地产投资问题的实例并应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

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本文首先给出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并且讨论模型的一些基本性质;另一方面,本节还将通过所建立模型的一些基本性质将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转化为一个经典的线性规划模型。为了建立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本文将采用下面的指标、参数和决策变量。

n:建设住宅楼的种类数量。

xi:建设第i种住宅楼幢数。

c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的单位利润。

d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用地面积。

d: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土地数量。

ω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人力劳动时间。

w: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人力劳动时间。

m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机器使用时间。

m: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机器使用时间。

使用上面的各种记号,为了得到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下面本文首先建立带有确定性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

(1)

根据以往房地产投资中的诸多经验,由于建筑原材料的价格、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以及建筑劳动者和各种机器的能力等不确定性因素,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得到有限的不确定性信息资源;但是,当房地产投资决策者不能获得有效的不确定性信息资源势必会影响到房地产投资的最终利润。因此,房地产投资决策者要想准确而有效地描述现实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并且最终能获得更大的房地产经济利润,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就需要对当前房地产经济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信息进行合理而准确地分析。基于以上的这些因素,本文考虑将建设各种住宅楼的利润c1,c2,……,cn分别看作相互独立的模糊变量。于是,可以得到房地产投资的模糊利润系数c1(γ),c2(γ),……,cn(γ),这里假设以上的各个模糊变量是三角模糊变量。进一步地,本文基于可信性理论将利用模糊期望值模型对以上的房地产投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因此,下面可以建立以下的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2)

由于以上建立的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中的全部三角模糊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基于此本文则根据有关模糊变量期望值的相关性质可以将上面建立的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转化为下面的一个带有确定利润系数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3)

由于在以上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2)和(3)的转化过程中,本文已经通过模糊变量期望值的相关性质将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转化成了一个经典的带有确定性利润系数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3)。因此,就可以通过经典的整数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3)。在具体的求解过程中本文将采用常用的lingo软件对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3)进行求解。

模糊房地产投资问题的实例分析

本节将通过一个数值实例来分析说明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将假设某房地产投资建筑公司共承包建设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的住宅楼,其中五种类型住宅楼的建筑数量分别为x1,x2,……,x5,各种类型住宅楼每幢的土地使用面积、所需的人力劳动时间以及所需的机器使用时间分别为d1,d2,d3,d4,d5、ω1,ω2,ω3,ω4,ω5和m1,m2,m3,m4,m5。基于房地产投资承包商当前所拥有的各种建筑材料(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是有限的,因此,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必须根据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市场境况和以往的房地产投资经验加之所拥有的各种有效信息才可以作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房地产投资决策。首先,由于当前的房地产承包商共有土地面积为d=10(103平方米),即有∑i=1dixi≤10;其次,房地产投资承包商所拥有总的人力劳动时间为w=8(103小时),即有∑i=1ωixi≤8;再次,房地产投资承包商所拥有总的机器劳动时间为w=10(103小时),即有∑i=1mixi≤10。另一方面,表1给出了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的其它相关数据。由于受到当前房地产投资市场变化的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市场价格往往是一个不确定的值。若房地产投资承包商只凭个人的经验来作出最终的房地产投资决策,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房地产投资利润,同时也会给房地产投资者带来或大或小的房地产投资市场风险。因此,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描述当前变化不定的房地产投资市场环境,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三角模糊变量分别表示每种住宅楼每幢的利润系数c1(γ),c2(γ),c3(γ),c4(γ),c5(γ),并且假设各个模糊变量是相互独立的。最后,基于以上的各种假设,本文将建立以下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4)

这里模型(4)中的模糊变量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根据方程(2)和方程(3)之间的转化方法可以得到以下一个等价形式的房地产投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5)

为了求解房地产投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5),本文利用可信性理论中求模糊变量期望值的方法已经分别计算出每个模糊利润系数ci(γ),(i=1,2,3,4,5)的期望值e[ci(γ)],(i=1,2,3,4,5)。然后, 可以利用整数线性规划中的经典算法来求解上面建立的房地产投资模型(5)。最后,可以得到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4)的最优投资利润为68.5以及最优解(x1*,x2*,x3*,x4*,x5*)=(2,0,0,0,2)(见表1)。

理性投资论文例9

可信性理论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发展迅速,普遍激增的房价不断推动当前房地产投资规模的直线增长,炒房现象十分严重,从而使得许多城市的大量新建住房闲置。城市中大量低收入群体买不起房的现象已逐渐成为当前房地产经济中的突出问题。为了更好地管理当前的房地产投资市场,国家已经陆续出台了许多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的相关政策,以便从各个方面缓解当前城市未购房居民的买房压力。众所周知,当前形势下的房地产投资存在极大的风险性。为了更好地进行房地产投资就必须充分掌握当前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各种有效信息,不能盲目进行投资建房,一旦房源严重过剩势必会大量积压闲置,直接影响与房地产投资有关的部分行业的正常运营。事实上,房地产投资受土地、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市场需求等诸多不确定性信息的影响,因此,要想稳妥地进行房地产投资就需要对这些不确定性信息进行合理有效地处理。为了很好地处理房地产投资中的各类不确定性信息,本文基于可信性理论将采用模糊变量来处理这些不确定性信息。

自从Zadeh在1965年首先提出模糊集的概念以来,许多学者就开始了模糊集理论的研究工作并且使其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后来,Bellman和Zadeh在数学规划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模糊规划的概念,他们的先驱工作使得模糊环境下的数学规划理论得以迅速的发展。基于可能性理论,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大量模糊环境下的房地产投资组合问题,并且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模糊房地产投资优化模型以及一系列模型的性质和求解模型的各种相关算法。基于可能性测度,Liu 和 Liu在2002年提出了可信性测度的概念并且有效地丰富了现有的模糊优化理论。经过许多学者近十年的努力,可信性理论已经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类新的带有可信性限制的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另一方面,本文将可信性理论作为模糊优化的理论基础,讨论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目标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本文通过目标函数的性质将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转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形式。最后,列举一个房地产投资问题的实例并应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

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本文首先给出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并且讨论模型的一些基本性质;另一方面,本节还将通过所建立模型的一些基本性质将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转化为一个经典的线性规划模型。为了建立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本文将采用下面的指标、参数和决策变量。

n:建设住宅楼的种类数量。

xi:建设第i种住宅楼幢数。

c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的单位利润。

d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用地面积。

D: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土地数量。

ω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人力劳动时间。

W: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人力劳动时间。

mi:建设每幢第i种住宅楼所需的单位机器使用时间。

M:建设i种住宅楼所需总的机器使用时间。

使用上面的各种记号,为了得到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下面本文首先建立带有确定性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

(1)

根据以往房地产投资中的诸多经验,由于建筑原材料的价格、土地资源的有限性、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以及建筑劳动者和各种机器的能力等不确定性因素,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得到有限的不确定性信息资源;但是,当房地产投资决策者不能获得有效的不确定性信息资源势必会影响到房地产投资的最终利润。因此,房地产投资决策者要想准确而有效地描述现实的房地产投资环境并且最终能获得更大的房地产经济利润,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就需要对当前房地产经济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信息进行合理而准确地分析。基于以上的这些因素,本文考虑将建设各种住宅楼的利润c1,c2,……,cn分别看作相互独立的模糊变量。于是,可以得到房地产投资的模糊利润系数c1(γ),c2(γ),……,cn(γ),这里假设以上的各个模糊变量是三角模糊变量。进一步地,本文基于可信性理论将利用模糊期望值模型对以上的房地产投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因此,下面可以建立以下的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2)

由于以上建立的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中的全部三角模糊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基于此本文则根据有关模糊变量期望值的相关性质可以将上面建立的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转化为下面的一个带有确定利润系数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3)

由于在以上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2)和(3)的转化过程中,本文已经通过模糊变量期望值的相关性质将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2)转化成了一个经典的带有确定性利润系数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3)。因此,就可以通过经典的整数线性规划算法求解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3)。在具体的求解过程中本文将采用常用的Lingo软件对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模型(3)进行求解。

模糊房地产投资问题的实例分析

本节将通过一个数值实例来分析说明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将假设某房地产投资建筑公司共承包建设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的住宅楼,其中五种类型住宅楼的建筑数量分别为x1,x2,……,x5,各种类型住宅楼每幢的土地使用面积、所需的人力劳动时间以及所需的机器使用时间分别为d1,d2,d3,d4,d5、ω1,ω2,ω3,ω4,ω5和m1,m2,m3,m4,m5。基于房地产投资承包商当前所拥有的各种建筑材料(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是有限的,因此,房地产投资决策者必须根据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市场境况和以往的房地产投资经验加之所拥有的各种有效信息才可以作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房地产投资决策。首先,由于当前的房地产承包商共有土地面积为D=10(103平方米),即有∑i=1dixi≤10;其次,房地产投资承包商所拥有总的人力劳动时间为W=8(103小时),即有∑i=1ωixi≤8;再次,房地产投资承包商所拥有总的机器劳动时间为W=10(103小时),即有∑i=1mixi≤10。另一方面,表1给出了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的其它相关数据。由于受到当前房地产投资市场变化的影响,房地产投资的市场价格往往是一个不确定的值。若房地产投资承包商只凭个人的经验来作出最终的房地产投资决策,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房地产投资利润,同时也会给房地产投资者带来或大或小的房地产投资市场风险。因此,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描述当前变化不定的房地产投资市场环境,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三角模糊变量分别表示每种住宅楼每幢的利润系数c1(γ),c2(γ),c3(γ),c4(γ),c5(γ),并且假设各个模糊变量是相互独立的。最后,基于以上的各种假设,本文将建立以下带有模糊利润系数的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

(4)

这里模型(4)中的模糊变量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根据方程(2)和方程(3)之间的转化方法可以得到以下一个等价形式的房地产投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5)

为了求解房地产投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5),本文利用可信性理论中求模糊变量期望值的方法已经分别计算出每个模糊利润系数ci(γ),(i=1,2,3,4,5)的期望值E[ci(γ)],(i=1,2,3,4,5)。然后, 可以利用整数线性规划中的经典算法来求解上面建立的房地产投资模型(5)。最后,可以得到模糊房地产投资期望值模型(4)的最优投资利润为68.5以及最优解(x1*,x2*,x3*,x4*,x5*)=(2,0,0,0,2)(见表1)。

理性投资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诸多现代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引发人们对经典金融理论的质疑。金融“异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效率,还对经典理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如此,投资实务界与经典金融理论的冲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华尔街的投资大师Lynch、Buffet、Templeton和Neff等人的职业记录显示,他们的优异绩效难以和有效市场假说调和(泰纳斯,1997)。从投资理论和投资实践两方面看,我们对投资者行为的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基于此,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加强对投资者行为、资本市场效率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研究,行为金融的出现为我们理解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本市场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行为金融学理论从投资者有限理性和非完美套利出发,证明资本市场有效性是不可能达到的,投资者行为将对资本市场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资本市场的行为金融研究视角文献回顾

(一)现代金融学发展对投资者行为和资本市场的探讨。在这一阶段主要沿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行为研究到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行为的模式研究演进。确定条件下投资者的行为假定条件相对苛刻,投资者以最大化效用函数为最终投资目的;而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行为建立在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的基础上,用均值方差等数理工具来分析投资者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展开了研究。法国数学家Bachelier(1900)指出商品价格是随机游走的。Kendall(1953),Roberts(1959),Osborne(1959)等人相继对该观点进行阐述。1965年Fama回顾了股价行为的已有文献,并指出有足够证据证明股价随机游走理论,在Samuelson(1965)和Harry Roberts(1967)的研究基础上,Fama(1970)最终确立有效市场假说,即资本市场有效是指无法利用信息来获取高于平均的回报。“有效市场假说”奠定了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随后金融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Markowitz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Williams的“净现值估价模型”、Sharpe、Linter及Mossin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oss的“套利定价模型”、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理论”等基础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理论构筑成现代金融理论基石。学者们对投资者行为和资本市场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结合上述理论对投资者行为和资本市场效率展开论证。资本市场效率在于资本市场能否完全反映各种与市场有关的信息,即股票的市场价格能否消化和反映市场中的所有信息,通过定价机制来提高投资者理性预期能力,规范其投资行为,客观上为资本市场进行资金配置提供重要参照。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资本市场效率的考察实际上就是对市场行为和资产定价模型的考察。威斯特和惕尼克(1975)在法玛关于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将资本市场效率分为两类:外在效率和内在效率。罗宾逊和怀特曼从更为广泛的视角将金融市场效率分为运行效率和配置效率。贝恩则将金融体系效率区分为微观经济效率和宏观经济效率。同时,Womack(1996)认为投资分析师的预测具有很高的信息含量。Iakonishok和Maberly(1990)发现投资者在周一将相对增加交易。Biasand andt arks(1995)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在周末效应中起重要作用。Biasandstarks(1997)通过比较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收益差异,说明年末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股票上。Char和Iakonishok(1993)用37家大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数据讨论了其交易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指出买入和卖出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非对称的。

(二)行为金融学视角下投资者行为和资本市场效率研究。有效市场理论对很多异常现象没法解释,异常现象对现代金融理论提出了挑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行为金融理论异军突起,行为金融理论否定了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提假设条件,认为人只是有限理性。由此,导致资本市场中投资者行为的复杂性,投资者存在行为偏差,并非理性“经济人”,他们的投资行为会受到情绪、心理、投资环境等因素影响。由于他们受心理、情绪等各种因素影响,并不能准确计算证券价格。Kahneman和Tversky针对传统预期效用理论设计了一套心理调查,对随机选定的大学教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很多个人偏好违反传统预期效用理论。他们将这些经济行为归纳综合,称之为期望理论。Kahneman和Tversky总结了投资者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偏差,尤其是偏离预期效用理论的偏差,提出了期望理论。同时,Thaler(1985)指出市场过度反应使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De Long(1990)提出的噪声交易者概念都是行为金融理论中的奠基文献。学者们还提出了投资者行为模型,如BSV模型,它由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提出,是基于投资者保守主义和代表性启发式偏差而分析的。保守主义偏差是指人们很缓慢地改变其信念,虽然人们也在根据新的信息调整其想法,但这种调整是不充分的。学者基于以上两种认知偏差,建立了投资者的情感模型DHS(是由Daniel,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提出,缩写为DHS),从信息的角度提出了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模型,它是基于过度自信和有偏的自我归因偏差提出的。Cai,Kaul,and Zheng(2000)等研究发现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重变化与回报呈正相关关系(即机构投资者持有比重增加越多,则该股票随后的回报越高,而且机构投资者倾向于买入(卖出)最近表现较好(较差)的股票。上述行为金融学理论对投资者行为和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三)国内学者对投资者行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研究。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在最初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效率方面,到本世纪初开始研究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本市场影响。王广谦(1996)分析了金融效率以及金融体系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王振山(1999)将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的效率进行了对比。杨德勇(1999)从宏观金融效率、微观金融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三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效率,他认为金融市场效率是指金融市场动员资金、调节资金和分配资金的效率。郭佳茂(1999)是国内较早全面研究股票市场效率问题的学者。曹红辉(2002)认为用市场有效性假说来界定资本市场效率过于狭窄,必须从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协调性、稳定性角度来界定和衡量资本市场效率。沈艺峰和吴世农(1999)、叶青等 (1999)等借用证券市场有效性假说、会计实证理论等对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这一阶段的研究,很少有学者认识到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效率有影响。随着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引入和发展,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该问题。耿志民(2002)对中国机构投资者进行了第一次系统的研究,在该著作中作者从证券市场微观结构、机构投资者制度效用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和业界人士都认为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有明显的作用,而只有很少的人从理论和实证来证明这种判断,谢华(2002)、徐安军(2003)等对QFII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刘建洲和丁楹(2002)肯定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思路,详细阐述了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金融体系、证券交易、金融创新、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正面影响。

相反,也有一些学者对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提出了疑问。比如,潘英丽(2001)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具有三个方面的两重性,即对国民经济发展、对市场稳定、对投资者利益三方面都既有好也有坏的影响。赵涛、郑祖玄(2002)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操纵问题,指出在我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利用信息不对称操纵股价的现象十分突出,并认为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可能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操纵行为将减轻,但没有说明这个判断的依据。庄序莹(2000)对证监会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提出质疑,她认为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与经济公平和效率目标相背离,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的假说不成立,同时机构投资者也无法保证股市运行更有效率。王国刚(2000)分析了证券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四种负面影响并提出防范机制。张信军等(2000)、杨平(2001)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稳定市场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至少在短期他们都认为基金加大了股价的波动性。在我国也有一些对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的研究成果。袁克、陈浩(2003)对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宋军、吴冲锋(2001)使用个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标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

另外,也有一些学者从对上市公司治理和交易制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方赛迎(2000)、慕刘伟(2002)、耿志民(2000)、王霞(2002)等认为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交易制度的改进有积极作用。徐小年和王燕(1997)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得出,上市公司的业绩(用市场价值与账面资产的比例、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进行衡量)与法人持股成正比关系,而且劳动生产率也随法人权益比例的上升而上升,将法人股东视为机构投资者,得出了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积极监督,将有助于提高业绩的结论。

从以上的文献概述来看,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的作用争论较多,特别是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否稳定资本市场,对资本市场效率存在何种影响有待于继续研究。伍永刚和梁静(2002)统计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规模及构成,说明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中坚力量。周伟(2000)论述了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意义及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基本取向。张文魁(2002)提出了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的障碍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谢恒和马伯东(2002)对机构投资者定义进行界定并归纳了机构投资者的特征。朱建民(2002)讨论了券商证券投资行为的演变与趋势。李心丹教授主持的上证所联合研究计划第三期课题“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研究了影响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而对机构投资者行为涉及不多。王垒、郑小平、施俊琦和刘力(2003)通过对全国7个城市的1,063名投资者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证券投资者的一般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刘俊(2002)从行为金融学角度阐述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刘力、刘春旭、李维刚和赵瑜纲(2000)通过对中国沪深股市A股日内价格及交易量变动模式的实证分析,探讨了中国股市的交易机制对于价格发现过程的影响,以及存在价格操控情况下投机行为对价格形成过程的影响。施东晖(2002)研究了证券投资基金的行为特点及其对股价的影响。刘迅和攀登(2003)研究了在封闭式集合竞价的“黑箱”过程中散户和庄家的交易策略,提出了变封闭式集合竞价为开放式集合竟价的政策建议。屈文洲和吴世农(2002)分别研究了上海、深圳股票市场的买卖价差的变动模式以及买卖价差的影响因素。赵学军和王永宏(2001)通过某证券营业部共9,945个股票账户在1998~2000年的交易数据库,研究了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即投资者有太长时间的持有亏损股票而太短时间地卖掉赢利股票的倾向。李学(2001)利用该数据库对我国股票市场庄家的自买自卖等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了概括,并利用6,205个股票账户1998~2000年的交易数据对各种异常交易行为进行了统计。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投资者行为研究,而对投资者行为和资本市场效率的关系研究较少。

二、资本市场行为金融研究视角的不足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这些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进行:一是利用现代金融学对资本市场效率进行研究;二是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研究投资者的偏差,对有效市场提出质疑;三是前两点研究中都对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本市场影响有所涉及。国外的研究做得相对较好,成果丰富,但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国内对此目前还处于对引入和实证模仿阶段,但普遍对投资者行为和资本市场效率关系研究重视不够。

金融市场“异象”是对建立在完全理性人和不存在套利假设下的经典金融理论提出的挑战,这也为学者们探寻新的金融理论提供了的实践基础。学者们进行了探索,在借鉴了心理学、决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行为金融理论,行为金融学理论对研究投资者行为、资本市场效率及其二者之间关系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为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分析方法的支持。再者,目前,以个人认知和心理学为基础的投资者行为研究刚刚起步,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投资者策略对比研究上,且多数文献仅是描述性研究,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对投资者行为和资本市场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更是缺乏。本文拟从上述角度研究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这对行为金融学的丰富和发展,对探讨中国投资者行为,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何小锋,韩广智.资本市场理论和运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理性投资论文例11

在全国各省市中,广东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位列第一,达到了 116.3亿美元。上海位第二,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达到60. 43亿美元。上海和广东作为中_经济的领头羊,许多行业都是处于全w领先地位,尤其是制造业,而且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中,也还是以制造业为主。

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很多,有目的国的环境因素、政策因素、中国的市场因素、政策性因素等等。但以上分析都是基于宏观层而的,这些h益增长的对外宵接投资究竟是由什么样的企业贡献的?剔除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同的行业因素和不同的冃的国的影响,什么样的企业更容易选择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生产效率与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乂有什么样的关系?对企业层面的复杂差昇很难由一个笼统的调查阐释清楚,因此只有通过对企业层面进行严谨的分析,才能回答上面的问题。

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企业在贸易中的作用是被忽视的。

传统贸易理论关于企业的描述仅有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新贸易理论中虽然将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引入国际贸易分析中,但企业还是同质的(homogeneous)典型企业,即所有企业都从事出u。然而,近十几年的贸场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为什么一辟企业从事出口而另-些企业不从事出口?为什么有些企业选择通过出口进入海外市场,而有些企业选择fdi?对上述两个问题,异质性企业理论从新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melitz首次通过异质企业模型将上述研究规范化,出现了以企业异质性为特征的新-新贸易理论(new-new trade theory)。

新-新贸易理论是同际贸场理论的前沿,能够很好的解释当前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现实情况,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思路和研究方向。该理论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以melitz (XX)为主导的方向主要探索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又称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s trade,简称hft);以antras (XX)为主导的方向主要研究企业全球组织生产抉择,又被称为企业内生边界理论(endogenous boundary theory of the firm)。而从现有文献来看,该理论还处于发展初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关于异质企业的理论假设需要更加详细的企业面的数据来进行检验。

本文将沿着melitz的研究方向,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山发,就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之问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采用上海和广东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层而数据,来重点考察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本文为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1.2本文的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阐述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为本文的研究奠足了理论基础。接着论文结合上海和广东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进一步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给出相对明确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决策上的支持和指导。

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难点及解决办法,并对本文的框架和结构做出相关的说明。

第2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是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首先简单介绍了不同文献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研究假设、理论框架等相关内容的分析,为本论文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接着对有关异质性企业生产率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关系的论证,进行相应的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实证假设。

第3章是分别对上海和广东省的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做出了分析,通过对这两个典型区域的相关研究,来发现这两地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劣之处,从而为我国企业今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4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地出口企业与fdi企业的生产率进行比较,从而来验证hmy模型的相关结论,即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fdi企业的生产率,即为什么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ik,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学效应的结果。

第5章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企业生产率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做出总结,并对我国企业制定走出去战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1.3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1、文献研究法第1章的研究动态和第2章的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在前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在主要贸易理论中的体现进行了回顾和归纳,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2、定性分析法

第3章主要运用了定性分析法,通过对相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来说明上海和广东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不同之处。

3、实证分析法

第4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度出发,在己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来验证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

然后通过回归分析,解释为什么fdi企业的生产率要高于出口企业,是自我选择效应还是学习效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