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军事医学论文

军事医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6 17:17:37

军事医学论文

军事医学论文例1

1 需求环境为军事医学环境

满足军事医学信息需求,支撑军事医学发展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目标,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外在牵引力和发展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随着军事医学任务的演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军事医学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需求环境。

军事医学的发展需求主要来源于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应满足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的信息需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根据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需求,军事医学应加强战场急救医学、三防医学救援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海上后送平台和装备研究、加强信息化诊疗装备研制。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今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反恐怖战争卫勤保障成为军事医学的新任务,反核化生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重点,防生物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难点。军事医学应提供相应的医学保障,扩展军事医学研究的范围,从以往单纯的战伤救治研究向多领域扩展,提高应对多种环境危害和恶劣环境条件的救治能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就是要突出保障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迫切需要的信息资源。

2 驱动环境为信息科技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同时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信息科技环境包括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以及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两类。信息科技环境主要是通过输入科学理论、技术方法,提供操作平台和设施等,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支撑和促进力。

(1)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

科技发展是军事医学的发展推动力,决定了军事医学的科学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信息科技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军队战时卫勤中,卫勤组织指挥自动化系统、野战远程医疗系统、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伤病员后送系统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战时卫勤的保障能力;信息化战争中,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武器等信息对抗武器所导致的人体生物效应是军事医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为军事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2000年,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指出,未来新一轮军事革命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支撑,以达到掌握战斗空间态势的目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要密切关注现实战时卫勤和未来军事革命相关的信息技术,搜集、组织、加工这部分信息资源,以支撑军事医学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为打赢未来信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

(2)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存储及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演化进程。影响图书馆的信息科技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存储技术、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

信息存储和传播等信息技术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促使馆藏资源由纸本资源向电子资源的转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也经历了从纸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到纸本与电子资源并存、并逐步向电子资源为主的过渡,馆藏资源由实体资源向以商业数据库为代表的虚拟馆藏发展。资源检索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从最早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索引》到联机信息检索系统MEDLINE,再到网上免费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军事医学文献检索工具经历了文摘、索引等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阶段、网络信息检索三个发展阶段。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促使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的阶梯式进化发展,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除了对信息资源本身的优化,也包括对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资源服务延伸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并配合信息服务的提升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种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支撑环境为经济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必须以资金作为基础,采购资金是维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赖以生存的条件。采购经费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实践所需的资金,是保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不断得到优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除了依赖于馆员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取决于资源采购经费等物质支撑条件,采购经费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

信息资源的采购经费数量可反映出特定时代或国家信息资源优化的水平。横向比较国内外的专业图书馆强馆,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其馆藏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基本与其采购经费投入成正比。2013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采购经费达3.7亿美金;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采购经费1.3亿元。201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采购经费为4600万元,且每年还有_5%的固定涨幅,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资源采购经费只有约1500万元。与国内外医学强馆采购经费上的巨大差距,成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最大掣肘,在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形式下,有限的资源采购经费使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需求更加强烈。

4 本体环境为信息资源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一种,信息资源建设的演化和发展必然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信息资源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影响体现在资源建设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实践、文献共建共享实践、信息资源建设环境的发展影响。

(1)信息资源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从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藏书建设”被首次提出,指的是根据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需求,建立、发展、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70年代,藏书的选择、剔旧等开始受到关注,书目控制论、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在这一阶段产生了重大影响。藏书结构理论在70年代后期得到初步应用,指的是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收藏水平的馆藏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及其在馆藏的比例,包括藏书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复本结构等、藏书结构设计等。80年代,“藏书建设”发展成为“文献资源建设”,指的是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任务与服务对象、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搜集、加工、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藏书体系的全过程,文献资源建设有了学科化趋势,并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90年代至今,信息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网络迅速发展,“文献资源建设”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指的是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有机搜集、加工、组织的活动,数字资源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包括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等)。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基本也分为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

(2)信息资源建设实践

信息资源建设实践主要资源的搜集、检索、组织和揭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馆藏建设从传统的文献搜集、整理、编目、图书馆管理等向知识服务、信息管理领域拓展,数字环境下知识组织与揭示的方法、知识单元的自动标引与检索、数字资源的采集、保管与利用等得到迅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伴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元数据等研究的深入,网络信息检索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研制成功,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进入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深层次信息信息处理与检索的高级发展阶段。

(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资源优化的重要内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基本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步发展。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既承担国家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任务,也是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主导机构。

198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开始编制《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收录高等医药院校、医院、科研单位、中华医学会、军队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1998年,CALIS全国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成立,建立了高等院校医学文献联合保障体系;2000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成立,负责收藏理、工、农、医各学科的信息资源,面向全国开展科技信息服务。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代表军队医学图书馆系统参与全国或地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与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进行联合采购与资源共享。军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成立,通过召开全军医学期刊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全军医学情报网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规则,开始实施军内医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1993年,《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出版发行;1998年,“全军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正式成立,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各军医大学图书馆负责全军外文期刊的协调订购以及联合目录的编制。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始于21世纪初,200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达成协议,《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数据库》并入《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2004年参与CALIS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4)信息资源建设的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子系统,因此信息资源建设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产生直接影响。

军事医学论文例2

1 需求环境为军事医学环境

满足军事医学信息需求,支撑军事医学发展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目标,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外在牵引力和发展推动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指的是根据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和用户需求,调整信息资源的采集范围、重点,进行军事医学特色资源的整合、组织与揭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职能任务随着军事医学任务的演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军事医学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需求环境。

军事医学的发展需求主要来源于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应满足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的信息需求。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根据军事斗争卫勤保障的需求,军事医学应加强战场急救医学、三防医学救援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海上后送平台和装备研究、加强信息化诊疗装备研制。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今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反恐怖战争卫勤保障成为军事医学的新任务,反核化生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重点,防生物恐怖的卫勤保障是军事医学的难点。军事医学应提供相应的医学保障,扩展军事医学研究的范围,从以往单纯的战伤救治研究向多领域扩展,提高应对多种环境危害和恶劣环境条件的救治能力。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就是要突出保障军事斗争卫勤准备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迫切需要的信息资源。

2 驱动环境为信息科技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同时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子系统,因此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信息科技环境包括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以及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两类。信息科技环境主要是通过输入科学理论、技术方法,提供操作平台和设施等,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支撑和促进力。

(1)影响军事医学发展的信息科技

科技发展是军事医学的发展推动力,决定了军事医学的科学可能性和技术可行性。信息科技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研究成果的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军队战时卫勤中,卫勤组织指挥自动化系统、野战远程医疗系统、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伤病员后送系统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战时卫勤的保障能力;信息化战争中,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武器等信息对抗武器所导致的人体生物效应是军事医学需要解决的新问题;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为军事医学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2000年,美国国防部颁布的《国防科学技术战略》指出,未来新一轮军事革命将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为支撑,以达到掌握战斗空间态势的目的。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要密切关注现实战时卫勤和未来军事革命相关的信息技术,搜集、组织、加工这部分信息资源,以支撑军事医学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为打赢未来信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卫勤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撑。

(2)影响资源建设发展的信息科技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存储及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演化进程。影响图书馆的信息科技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存储技术、信息资源检索技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

信息存储和传播等信息技术影响了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促使馆藏资源由纸本资源向电子资源的转变。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也经历了从纸本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到纸本与电子资源并存、并逐步向电子资源为主的过渡,馆藏资源由实体资源向以商业数据库为代表的虚拟馆藏发展。资源检索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馆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从最早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医学索引》到联机信息检索系统MEDLINE,再到网上免费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军事医学文献检索工具经历了文摘、索引等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阶段、网络信息检索三个发展阶段。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移动设备技术等促使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的阶梯式进化发展,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除了对信息资源本身的优化,也包括对信息资源服务的优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资源服务延伸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并配合信息服务的提升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种类、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

3 支撑环境为经济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必须以资金作为基础,采购资金是维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也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赖以生存的条件。采购经费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实践所需的资金,是保证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不断得到优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除了依赖于馆员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取决于资源采购经费等物质支撑条件,采购经费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效果。

信息资源的采购经费数量可反映出特定时代或国家信息资源优化的水平。横向比较国内外的专业图书馆强馆,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其馆藏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基本与其采购经费投入成正比。2013年,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采购经费达3.7亿美金;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采购经费1.3亿元。201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资源采购经费为4600万元,且每年还有_5%的固定涨幅,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资源采购经费只有约1500万元。与国内外医学强馆采购经费上的巨大差距,成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最大掣肘,在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形式下,有限的资源采购经费使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优化需求更加强烈。

4 本体环境为信息资源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属于信息资源的一种,信息资源建设的演化和发展必然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信息资源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影响体现在资源建设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建设实践、文献共建共享实践、信息资源建设环境的发展影响。

(1)信息资源基础理论

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从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藏书建设”被首次提出,指的是根据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需求,建立、发展、组织藏书体系的全过程。70年代,藏书的选择、剔旧等开始受到关注,书目控制论、藏书稳定状态理论在这一阶段产生了重大影响。藏书结构理论在70年代后期得到初步应用,指的是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收藏水平的馆藏的组织形式、相互关系及其在馆藏的比例,包括藏书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复本结构等、藏书结构设计等。80年代,“藏书建设”发展成为“文献资源建设”,指的是依据图书情报机构的任务与服务对象、整个社会的文献情报需求,系统搜集、加工、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藏书体系的全过程,文献资源建设有了学科化趋势,并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90年代至今,信息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网络迅速发展,“文献资源建设”深化为“信息资源建设”,指的是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有机搜集、加工、组织的活动,数字资源建设成为研究热点(包括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等)。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基本也分为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建设3个阶段。

(2)信息资源建设实践

信息资源建设实践主要资源的搜集、检索、组织和揭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馆藏建设从传统的文献搜集、整理、编目、图书馆管理等向知识服务、信息管理领域拓展,数字环境下知识组织与揭示的方法、知识单元的自动标引与检索、数字资源的采集、保管与利用等得到迅速发展。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为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提供了数字化、网络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伴随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元数据等研究的深入,网络信息检索的出现和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研制成功,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建设进入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深层次信息信息处理与检索的高级发展阶段。

(3)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信息资源优化的重要内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基本与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步发展。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既承担国家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的任务,也是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的主导机构。

198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开始编制《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收录高等医药院校、医院、科研单位、中华医学会、军队医学院校及科研单位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1998年,CALIS全国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成立,建立了高等院校医学文献联合保障体系;2000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成立,负责收藏理、工、农、医各学科的信息资源,面向全国开展科技信息服务。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代表军队医学图书馆系统参与全国或地区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与军队系统医学图书馆进行联合采购与资源共享。军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成立,通过召开全军医学期刊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全军医学情报网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规则,开始实施军内医学图书馆的馆际互借;1993年,《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出版发行;1998年,“全军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正式成立,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和各军医大学图书馆负责全军外文期刊的协调订购以及联合目录的编制。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始于21世纪初,2000年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达成协议,《全军生物医学外文期刊联合数据库》并入《全国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2004年参与CALIS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4)信息资源建设的环境

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子系统,因此信息资源建设环境是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的系统环境,与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对军事医学信息资源优化系统产生直接影响。

军事医学论文例3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对象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体系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活动等3方面的要素构成。其中,军事医学科技评价主体是相对独立的、专业的、非功利性的科技评价机构;科技评价活动是一种专业化的咨询和评判活动;科技评价客体即评价对象。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对象是军事医学科技活动。军事医学科技活动的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结果各异,决定了军事医学科技评价客体的多元化特征。军事医学科技评价有针对科技活动组织的,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院、卫勤机关、卫生部(分)队、重点实验室、创新群体、合同合作机构等;也有针对个人的,如科学家、工程师、技术支持人员、科技管理人员、教师、科技普及人员等。有针对科技活动不同层次或不同环节的,如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工程与产业化研究,针对知识发现、知识传播、知识普及,针对技术发明、技术应用、技术推广、现场处置等;也有针对科技活动不同学科领域的,如卫生勤务、卫生装备、战伤救治、卫生防疫、疾病防控、军队卫生、核化生防护、海军医学、空军医学等。有针对科技活动的不同产出形态的,如论文著作、专利技术、装备型号、医药产品、卫勤条令、卫生标准等;也有针对科技活动不同阶段形态的,如科技活动动机、政策、战略、规划、计划、方案、立项、过程、结果、效果等[1]。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客体(对象),包括军事医学科技活动的环境,如军事环境、国家安全环境、国际竞争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科技系统的结构,如科技人员、科技机构、科技创新群体、科技条件、科技活动目标对象、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科技政策、科技体制等;科技活动的功能,如军事功能、医学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等;科技活动的演化,如科技活动演化规律、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科技发展态势等。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原则

根据科技评价理论,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①遵循科技评价的共性原则。即合理、科学、公正的原则。合理是指每个科技评价的项目设置、目的导向、可能后果、社会影响等必须符合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科学是指每个科技评价活动的理论、方法、技术、程序、控制、监督等必须符合科学社会学规范;公正是指每个科技评价活动的过程、结果、效应等必须符合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公众的普识价值观和愿景。②体现科技评价的个性特征。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既与军事、医学、科技领域的评价有相同之处,也具有军事医学自身的性质、环境、目的等差异,具有个性化和特殊性。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与一般医学科技评价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特别强调军事价值的目的导向。③反映军事医学的发展与变化。军事医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科技水平、战略目标、价值取向等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科技评价的背景和基础也必须相应地适应和调整。④符合科技评价的共识准则。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不同评价客体的不同评价项目,可以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必须具有针对该特定科技评价项目的共识准则,这是实施任何特定科技评价项目的必要前提。除上述基本原则外,军事医学科技评价还必须充分考虑到以下3项特殊性原则:一是要根据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工程等不同特征要素,建立相应的分类评价准则和指标体系;二是要高度关注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和工程要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要特别关注军事医学的价值要素在科技评价中的导向作用[1]。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①项目设置合理;②理论方法科学;③技术操作最优;④程序规范严谨;⑤组织监督严肃;⑥结果客观公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外部评价”等,均属于理论方法科学的范畴;“可行性”、“最优化”等,均属于技术操作最优的范畴;“回避”则属于组织监督的范畴。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方法

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需要有适宜的技术方法。科技评价中大量借用了软科学、文献情报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借用的软科学方法,包括系统分析、层次分析、矩阵分析、聚类分析、专家会议、德尔菲法等;借用的文献情报学方法,有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影响因子(IF)、H指数、专利分析、知识可视化等;借用的经济学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边际效用分析方法等。如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军事医学科技战略、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等进行评价;应用专利地图法,对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应用H指数分析,对军事医学科技期刊或创新团体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应用引文分析方法,对军事医学科学家已发表研究成果的学术效度进行评价等[1]。同行评议是科技评价特有的方法,是对科技活动进行“质”的定性评价的重要方法。同行评议的关键是“同行”范畴的科学界定,以及“同行专家”的合理选择。但是,同行评议也存在一定缺陷,受到评议专家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专业素养、学识水平等影响[2]。回溯性案例评价法也是科技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侧重于对科技活动周期长、投资和规模大的重大科技计划、工程,以及对科研机构等的评价,重在评价其科技活动的产出和影响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2]。计量学评价方法是科技评价量化分析的重要手段。科技文献计量是判断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机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人才评价、成果评价、项目评价、机构评价、学科评价、期刊评价、科技预测、科技管理等方面。论文和引文是较为常用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科学计量学方法,是运用数学方法计量科学研究的成果、描述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析科学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揭示科学发展的时空特征、探索科学活动的定量规律,主要应用于科学发展规划、科学基金管理、科学结构调整、科学预测、科学实力评估等。知识计量方法,是对国家、机构或个人的知识数量(总量、存量、流量、增长量等)和质量(知识价值、知识产品价值、机构或产品的知识含量)进行计量分析,揭示知识的社会经济属性。科技的经济计量方法,是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等,以改进科技活动管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活动效率[2]。在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方法选择和应用中,需要特别把握几个问题。第一,要真正理解了某种方法的思想内涵、本质特征和适用范围,才能正确选择运用;第二,要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目标,再根据评价目标去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法;第三,某种评价目标可能需要选择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第四,某种评价方法也可能适用于多种科技评价目标;第五,任何评价方法的选择运用都必须最优、最适,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方法操作的技术可行性进行适当改良和优化,但是不得违背科技评价的基本原则,并且必须在实施评价活动前取得较广泛的共识;第六,科技评价是一项复杂的认识活动,只能尽量地趋近真相,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1]。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程序

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需要有严格的操作程序。虽然军事医学科技评价与一般科技评价的基本组织程序大致相似,但根据评价目的不同、对象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程序也相应有所区别。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组织程序通常包括:明确的目的、严密的逻辑、严格的过程、严谨的方法、严肃的监督。其中,严密的逻辑,是指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准则”和“评价目标对象”;根据“评价准则”来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来确定“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方法”来确定评价技术操作实施。严肃的监督,是指评审专家的选择与回避、评审准则和标准的制定与公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考量、评审过程的实施、评审结果的公开、申述或质询与反馈等[1]。

军事医学论文例4

军事医学系统动态性的外在动力是系统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内在动力是军事医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军事医学系统的动态性,表明军事医学系统是动态、变化、发展、有活力、不断演化的;军事医学认识子系统的主体是能动的;军事医学认识子系统的客体间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必然的,新的知识涌现、学科生长、组织形态和功能模式等是可能的;军事医学系统是可控的。

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

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是与动态性相对应的,指军事医学系统的相对平衡、相对稳定状态。军事医学发展和变化的动态特征是绝对的,而平衡和稳定的静态特征是相对的。从宏观上看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就是军事医学系统进化过程中的涨落是有规律性的,是围绕基本稳态的一种摆动;其动态相互作用连锁形成的超循环,是可以用范畴加以概括的;军事医学系统演化的绝大部分进程,都是处于秩序的量变和复杂性的递增,是可以被描述和认识的;军事医学系统运动的混沌态,也是一种看似无序的有序。

从中观上看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就是军事医学结构的认识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组织体系等,都是相对稳定的,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这是军事医学系统得以被清晰描述的认识基础。从微观上看军事医学系统的稳定性,就是军事医学的几乎所有构成要素,均处于绝对发展变化中的相对稳定。如战时卫勤保障理论、战创伤救治技术、防疫防护策略、野战卫生装备等,从来就没有僵化或停止发展,但在一定时期内,又都能发挥有效的卫勤保障作用。这是军事医学系统活力的体现,也是军事医学发展的基石。

军事医学系统的开放性

军事医学系统的开放性是指军事医学系统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维持系统的相对自组织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军事医学系统不可能离开军事、科技、经济、社会等环境而独立存在。军事医学的科学共同体和知识系统,都是向外部环境开放的系统,都与全社会的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知识系统之间发生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军事医学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的特征也普遍存在,低级层次的子系统都向其高级层次的系统和同级层次的系统开放。军事医学系统与系统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开放性,军事医学与其他科学和技术领域,以及军事医学领域的各分支学科之间,不断相互作用、交叉渗透,使得军事医学系统的结构体系不断完善,功能不断拓展,新学科不断涌现。此外,军事医学的价值观念,是军事医学系统向社会文化系统开放形成的,既有军事价值观、医学价值观、人道主义价值观等要素,也有生物伦理观、社会价值观等要素,而不仅是军事范畴内的治病救人的人道主义问题。

军事医学系统的闭合性

军事医学系统的闭合性是与开放性相对应的,指军事医学系统区别于系统以外事物的界限和范畴。系统的闭合性是相对的,而开放性则是绝对的。军事医学系统的闭合性特征,为系统各要素之间建立相对稳固联系和有序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从而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使系统得以完整地保存而不致消亡。军事医学系统的闭合性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相对清晰的界限和范畴,相对独立的组织体系、认识体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等。

军事医学与医学和军事学的自相似性

军事医学与医学和军事学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相似性。

1军事医学与医学的自相似性

医学系统是军事医学系统的母系统之一。作为子系统的军事医学系统与其母系统———医学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缘于其医学的客体本体属性。军事医学系统与医学系统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基本相似的以医学为内涵特征的系统的认识结构、知识结构和组织结构,以探究损伤与修复、应激与适应等规律为目的特征的系统功能,生命科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系统环境,以及医学相关基础科学体系、伤病救治相关技术体系、医疗卫生相关工程体系的系统演化特征。军事医学系统与医学系统的相似性特征通常比较直观地表现为,具有以伤病预防、诊断、救治和健康促进等为主要目的的医学功能;遵循同样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具备医学相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临床实践应用等认识特征;具有卫生防疫、临床医学、职业防护医学、药学等若干分支学科的知识结构等。

2军事医学与军事学的自相似性

军事系统也是军事医学系统的母系统之一。作为子系统的军事医学系统与其母系统———军事系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缘于其军事的目的功能属性。军事医学系统与军事系统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基本相似的军事化的组织结构、认识结构和知识结构,显著军事易损性的系统功能,同一的国防、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环境,以及军事医学随军事变革而变革的系统演化特征。军事医学系统与军事系统的相似性特征通常比较直观地表现为:军事医学体系的军事组织形式;军事医学行为的军事指挥特征;军事医学任务的军事需求导向;军事医学目的的军事保障功能;军事医学学科区别于一般医学学科的军事特色等。

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和工程复合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是一个兼具科学系统、技术系统和工程系统特征的复合系统,以技术系统的主体特征和工程系统的目的特征为主。

1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的整体性和自组织性;军事医学系统与环境、系统各要素的相关性;军事医学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等在时空上的动态性;军事医学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性;以及军事医学系统自身组织的有序性和层次性。

军事医学具有科学系统的科学认识要素、知识要素和社会要素等构成特征,包括作为认识主体的军事医学科学共同体及其行为———科学认识活动,作为认识客体的军事医学科学对象及其认识活动产物的军事医学科学知识,以及军事医学科学活动的组织。并且,其认识主体构成了军事医学的科学认识系统结构,认识客体构成了军事医学的科学知识系统结构,组织形式构成了军事医学的科学社会结构。上述三方面要素的有机结合,赋予了认识主体以军事医学科学特征,发现了军事医学科学新知识,催生了军事医学科学研究新的有序结构和组织形态。

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功能是军事医学科学知识对军事、医学、社会的作用和功效。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功能,既有在军事、医学、科学技术等不同层次的功能体现,也有在国家安全、国民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等不同领域的功能体现。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环境,即军事医学的母系统———军事科学和医学科学。军事科学决定着军事医学系统的时空关系和需求特征;医学科学决定着军事医学系统的承载本体和知识特征。军事医学的科学系统演化,遵循一般科学系统进化的基本规律,受军事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

2军事医学的技术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的技术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人工系统或人化系统,具有他组织与自组织相结合的系统特性;其属性、结构、功能等,符合技术系统的层次性特性;其结构和功能的演化,符合技术系统演化的动态性特性;其结构、行为、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符合技术系统的整体性特性。

军事医学相关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虽然有源于军事医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和积累的朴素经验的可操作的知识,但是,随着军事医学相关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自然知识总量的剧增,源于自然科学理论的自然科学化的技术,已经成为军事医学技术的主体和主流。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由于军事医学自身所带有的部分社会科学映射特征,决定了军事医学相关技术的一部分是源于社会科学化的技术。此外,军事医学技术系统也有源于思维科学化的技术。在军事医学技术系统中,这些不同来源的技术不仅并存,而且相互作用。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输入子系统,是由军事医学的社会属性即军事、国防和国家安全所确定的,是军事医学的技术活动遵循的目的指向。这种目的指向,不同于具有某一明确目标的卫生装备研制的具体性、专一性、一次性等工程系统的特征。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输入子系统,实质上就是军事医学的控制系统或他组织系统。军事医学系统环境对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所有影响,都可以归属于该输入子系统。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计划控制,包括通过指令性计划、命令等强制性干预,通过方针、政策、指导性计划等引导性干预,通过法律、规则、条例等限制性干预,以确保技术系统活动的目的得以贯彻、落实,成为技术系统共同体的集体观念和意志。

此外,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输入子系统还包括科技子系统———技术系统运作的资源(物质、能量、信息),对军事医学技术系统起到支持作用。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运作子系统,是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他组织(输入子系统)与自组织相结合,体现为具体的执行计划、方案、程序、规章、操作等技术活动。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输出子系统,是军事医学技术系统对于输入指令响应后的结果产出、表达和实现。军事医学技术系统的功能主要是,以军事医学应用为目的,促进科学原理的技术化实现,以及相关技术的实用化可能。

3军事医学的工程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的工程系统特征主要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蕴含科学、集成技术,并具有人为价值取向和明确目的,突显管理的他组织作用;军事医学的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物化,以及卫勤保障实践等,具有鲜明的集成性和建构性等工程系统特性。军事医学系统是人工系统或建构系统,具有典型的他组织系统的特征。军事医学必须服从于军事的逻辑需求,受军事战略、战争理论、武器装备、军事组织等的直接控制和指导。军事医学系统是通过他组织力,将其中的各类结构要素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军事医学系统含有价值要素、科学要素、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等工程要素。其中,价值要素是军事医学系统对于其服务的主体的目标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系统的核心要素,发挥导向和支配作用。科学要素是军事医学系统所蕴含的科学内涵,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发挥基础和保证作用。技术要素是军事医学系统中所选择和集成的若干技术的集合,是系统的实现途径和技术根据,对于系统的目标实现发挥直接支持作用。管理要素是军事医学系统中,各种结构要素的组织、指挥和控制等连接要素,对于系统的有效运转和目标实现发挥调控和保障作用。军事医学具有目的性和一次性等工程特性。目的性,即军事医学的工程系统通常都具有明确的目的。一次性,即军事医学的任何工程系统都必然地受到特定的时空限制,任何两次军事行动的卫勤保障都不完全相同、程序和过程走向都不可逆转。

军事医学系统的活动,受到军事、科技、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限制,以及自然环境的制约。军事医学的作用,直接表现为卫勤保障功能、军事功能、科技功能和社会功能。军事医学的演化,是政策决策导向、军事经济支撑、科学技术应用等在军事医学系统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绝大多数历史阶段,军事逻辑需求是军事医学系统演化的直接动因或序参量。

军事医学以一定的工程系统模式存在。军事医学的工程系统特征模式,可从军事的角度概括为冷兵器伤救治医学模式、火器伤救治医学模式、热核兵器伤救治医学模式、热核信息多能复合伤病救治医学模式;或概括为体能与机械能损伤救治的医学模式、机械能与热核化学生物能损伤救治的医学模式、物理化学生物信息能损伤救治的医学模式;或概括为农业文明时代战争的军事医学模式、工业文明时代战争的军事医学模式、信息文明时代战争的军事医学模式等。可从医学的角度概括为“伤病医学”模式、“健康医学”模式、“能力医学”模式。

4军事医学系统的“三元”复合特征

军事医学系统兼具科学、技术和工程3类系统的特征。军事医学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实践活动、社会建制,强调了其科学系统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技能手段、技术体系,强调了其技术系统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任务领域、军事行动,强调了其工程系统特征。军事医学系统内,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军事医学系统的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复合特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军事医学系统是由军事医学科学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工程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等组成的系统,反映了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和工程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等紧密联系。

军事医学的复杂人工系统特征

军事医学系统的生成因素、环境影响因素、组成要素、结构层次、组织特征、本质属性、功能层次、演化特点等都比较复杂,是一个要素多元、属性多维、系统内外的线性作用与非线性作用并存、系统运动的他组织与自组织相融合、具有自身学习适应性的复杂人工系统。

1军事医学系统要素和属性的多维复杂性

军事医学学科体系的要素非常复杂。从学科形成看,军事医学主要是由军事学、医学、药学等学科交叉生成,但远不限于此,还包括生物学、管理学、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外交学、生态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若干学科领域。从学科组成看,可以将军事医学解构为若干医学学科、军事学科,以及军队卫生学、军队流行病学、核化生武器医学防护学、军队卫生装备学、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军事医学史学、军事医学法学、军事药学、军事卫生经济学等若干军事医学特有学科。因此,可以模糊地表述为,军事医学是由若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交叉生成的一门特殊学科,既具有军事价值和医学伦理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特征,也具有军事技术和医学科学技术等自然科学和技术特征;军事医学系统是由多学科交叉生成的系统。

军事医学任务体系的要素也非常复杂,包括卫勤组织指挥的战略、战役、战术等不同层次,全面、战区、局部等不同规模,前沿、战区、后方卫勤保障等不同技术能级,防疫、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不同侧重,战时、平时、应急的各种不同时态,自然地域和军事环境等不同空间,物质、信息、精神等各种不同致伤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不同干预措施等。此外,军事医学信息体系的结构和要素,从战略论证、规划制定、项目和工程立项、计划论证、组织实施、设计定型、实证试验、评价验收等运行程序,到卫勤组织指挥涉及的卫生资源、伤病减员,也非常繁杂。

军事医学系统的属性多维。首先,军事医学是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活动与服务保障的实践-认识系统,有其相对完整的医疗、科研、教学等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客体和主客关系。其次,军事医学是一个特殊的军事和医学的学科知识系统,有其相对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包括军事医学相关的基础学科、应用技术学科、工程学科和管理学科等。再次,军事医学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建制,有其相对稳定的组织建制和管理体系。从系统特征看,军事医学既具有以卫勤保障工程实践为导向的工程系统特征,又具有以生命科学和医疗技术为主体的科学系统和技术系统特征。从系统建构看,军事医学是由若干组分相互联系构成的多体结构系统、有机功能系统、行为控制系统。

2军事医学系统内外的线性与非线性作用并存

军事医学系统的运动和演化是他组织和自组织的融合。军事医学是一个具有明确目标价值导向的他组织建构的人工系统。军事目的需求对于军事医学的逻辑要求,是军事医学系统必须响应的完全原因和清晰指令。军事医学系统的环境对军事医学的作用,包括军事、经济、文化等因素对军事医学任务、职能、规模、速度、价值的影响,科学和技术对军事医学基础、应用、装备、训练、效能的影响等,既有线性作用,也有非线性作用。其中,军事对军事医学的逻辑需求牵引是最直接的线性作用;环境条件和外部资源(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对军事医学的投入则往往产生非线性作用。军事对军事医学的需求,通过军事方针、政策、战略、规划、计划、目标、任务等来表达,通过资源投入的投向、投量变化来体现,通过行政管理行为来控制和干预,是军事医学系统的他组织力。这种他组织力内化为军事医学系统发展和演化的自组织力,通过军事医学规划、计划、科研选题、任务立项,将宏观、抽象的军事需求,转换为对卫勤组织、技术、装备等的具体需求;通过经费投入、人力调控、资源布局、条件建设等,将系统外部的资源投入,转换为军事医学的医疗、科研、教学、应用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支撑条件;通过军事医学系统自身的政策导向、评价制度等,对军事医学实践的目标、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监督。

军事医学系统的自组织性体现在,军事医学系统的部分组织力来自系统内部;军事医学系统的认识系统和知识系统,均具有相对独立的自组织体系;军事医学系统的若干要素相互作用,并在整体上突现出新的有序结构与功能;军事医学系统与外环境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并产生自组织作用;军事医学系统内部元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并产生自组织突现;军事医学系统能够通过自调节,使其与军事、医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系统,保持自主适应状态,接受环境的选择,与环境协调共存,实现自身的结构化、组织化、系统化、有序运动和进化;军事医学系统的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相互作用,使系统处于有序的运动之中;军事医学系统具有一定的自主进化性,能够不断地从低级组织水平向高级组织水平进化。自军事医学诞生以来,无论是作为其认识主体的军事医学组织体系,还是作为其认识客体的军事医学知识体系,都一直处于不断的进化完善和有序运动过程之中。军事医学共同体已经形成适应各种不同功能需求的相对稳定、开放平衡的组织形式。军事医学知识体系也相对成熟,既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着开放交流,又保持着自身的有序涨落和相对稳定。

军事医学系统内部多维属性的多元要素之间,往往产生非线性作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学科的涌现。世界军事医学的竞争与合作,军事医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不同科技领域的创新范式自相似性对军事医学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等,都是军事医学系统的自组织力。

3军事医学系统的对称性破缺与学习适应性

军事医学论文例5

陈宣章

一一二、再次职称晋升

从金院长歪了后,七年中403医院的院长、政委像走马灯一样更换:先从陆军调来王院长,不久就换了郭院长;郭院长退休,旅顺基地门诊部主任孙长*来当院长。他听说403医院的情况后,先微服私访,然后提出一定要带同学朱广*为副院长才肯上任,后来两个人一起上任了。金院长兼党委书记,洪副政委主持党务工作;洪副政委退休,从旅顺基地大连供应站调来周政委;周政委退休,调来高政委。

1977年8月、10月,北京先后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实行新的招生制度。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当年的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的大学生名额,录取人数是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

1986年10月,医院再次开始职称晋升。这次,连恢复高考前的所有工农兵大学生都可以参加主治军医晋升。职称晋升的方法改变了:采用“技术评审委员会”面试加外文考试。但是“技术评审委员会”的组成成员专业不同,怎么面试?外文考试采用自报某一本外文杂志上交后考其中一段。

于是,每个人拿着自己上报的外文杂志到外国语学校或医学院花钱找人翻译,然后把译文分成若干张纸带入考场照抄。

旅顺基地病理军医四人:406医院病理科杨长*和小刘;403医院病理科我和张爱*。406医院病理科还有一个女杨医生,与杨长*是死对头。他们医院都说:“公羊、母羊在独木桥上死顶,谁也不让谁。”这次职称晋升,杨长*(科负责人,不是主任。因为没有本科文凭)规定女杨医生只准晋升主管技师,不准搞诊断系列。小刘是工农兵大学生。

杨长*资格很老,但是经常出诊断事故。一个病人X光拍片是肋骨囊肿,手术送检肋骨病理诊断也是肋骨囊肿。但是,病人手术后发现:拿掉的肋骨不是病变一侧,而是正常一侧。送检的肋骨是正常的,没有囊肿。本来这是手术医生的责任事故,可是手术医生拿着病理报告说我们没有拿错,拿掉的肋骨也有囊肿。事情最后是杨长*定为二级技术事故。

在大连每年的病理年会上,我有不少论文,还有获奖论文。杨长*十分妒忌。见了我总是冷嘲热讽,我也听之任之。

这次职称晋升填写“卫生技术干部业务考绩档案”时,本人只填写“草表”。我在“拟任职务”栏填写“副主任军医”。“正表”由医院选择几个写字工整的人重新填写。在我的“正表”上,医院搞了几个小动作:1。“拟任职务”栏改写为“主治医师”。这就是说,我自己申报的“主治医师”。2。科(室)考核外科高伯*主任评审意见:“该同志任病理科副主任二年。系大学本科毕业。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好的完成了病理诊断、会诊工作。外文基础尚好,有刻苦好学精神。同意该同志具有晋升副主任军医资格。”而院技术评审委员会朱广*副院长评审结果:“经评审,已具备了主治医师的任职资格,同意晋升。”3。我附上的“发表16篇论文题目清单”被撕掉,没有附在“正表”中。

事情不止如此。旅顺基地技术评审委员会负责403医院的组长就是海军医学技术科委会委员、406医院五官科主任韩志*副主任军医。他与杨长*合谋,一定不让我晋升。面试题是杨长*出的冷门病理题。我知道:即使不是冷门题,面试考官要你不及格也很容易。

结果:全院原来的主治军医全部晋升副主任军医,包括傅广*这样的医生;所有参加晋升主治军医的住院军医全部得到晋升;而我连主治军医都不能晋升。杨长*和小刘都晋升主治军医;女杨医生晋升主管技师。

我质问院领导:“五年前院党委的决定还算不算?”得到的回答是:“你去找郭院长、周政委。”可是,他们俩已经退休。医院的政策难道就不是连续的?

这种医院还能继续干下去吗?我下决心转业。

一一三、大闹403医院

要想转业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不怕县官就怕现管,不让你走,就要整你,我怎么办?只有大闹403医院。找个什么事情做由头呢?我选择了林秀*的谣言。我一改以往不辟谣的做法,反而挑起事端,把事情搞大。

我打听到林秀*的丈夫是“一海校”门诊部医生肖洪*;林秀*以前还有一个对象***,而且两个人关系暧昧。我就写了一封匿名信,故意用我自己习惯的书法,用我习惯的信封、信笺。肖洪*收到匿名信后,事情就闹开了,很快就查到是我写的匿名信。医院领导找我谈话,我就说:“林秀*造谣言,你们领导不管。我就是要逼你们制止谣言。”

但是,这就把事情摆到桌面上了。要澄清事情真相,就是要证明那块胃粘膜是不是林秀*的。医院查了林秀*当天做胃镜时,其他病人的血型,结果是一样的。于是,医院决定送到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法医系作鉴定。

张崇*副院长找我,问:“你与张荫昌教授熟悉,能不能通过他找法医系走后门疏通一下。”我拍桌子说:“我行得正,坐得直,为什么要走后门疏通?”张崇*副院长说:“我是关心你,怕万一有个差错,不好办。既然你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

医院派政治处张干事专程去沈阳,化了700元鉴定费,但要一个星期后派人取报告,决不能打电话或邮寄。张干事取回报告,当时法医系能做的17种抗原反应完全一致,结论:“不能证明这块胃粘膜不是林秀*的。”

领导把结论告诉林秀*,她说:“法医鉴定没有说这块胃粘膜是我的。”张干事说:“法医权威说,只要有一项抗原反应不一致,就可证明这块胃粘膜不是***的。但是,法医从来不出肯定是***的结论。”于是,风波暂时平息。

可是我的转业报告仍然没有批准。怎么样才能如愿呢?我深入调查,原来是上海市转业难进。这里有一个政策问题:女方军人,男方非军人,上海允许进,因为孩子户口跟母亲,上海只多进一个户口名额;男方军人,女方非军人,上海不允许进,因为孩子户口跟母亲,上海就要多进两个户口名额。1975年我要转业,就是这个原因才无法批准。洪副政委的屁话只是掩盖真相,乘机打击我。否则我早就离开403医院了。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出席了在京西宾馆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他在会上发表讲话,伸出一个指头,发出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声音: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一百万!

当时有资料表明,世界上几个军事大国的军队中官兵比例分别是:前苏联1∶4。56;美国1∶6。15;联邦德国1∶10;法国1∶17;中国则是1∶2。45,平均1个军官只领导两个半兵。而中国军队的总员额却相当于美国的2倍,略高于苏军的人数。

军事医学论文例6

航海医学源远流长

据杨建军介绍,航海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航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航海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特殊医学问题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及海洋生态生物学、海洋地理气候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有关理论与技术在海上、密闭环境和水下作业条件下加以运用与发展。航海医学具有相当广泛的领域与复杂的技术内容,与其他学科也有相互交叉。

公元前12世纪,古希腊派出舰队漂海攻打敌方时,已有海军医生进行“拔除箭头,敷上减轻疼痛草药”的记载。18世纪50年代,有长期航海经历的苏格兰医生林德,深入研究了航海人员在航海过程中所罹患的坏血病,1757年其发表的《论海员保健的有效方法》一文是较早期的航海医学文献。

此后,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各海军强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卫生领导机构,兴办了培养海军医学专业人员的院校和开展航海医学研究的科研机构,结合海军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工作,加强了航海条件下的卫生建设,提高了平战时期航海医学的保障水平,为航海医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杨建军告诉记者,我国的航海医学事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1987年,中国航海医学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航海医学向着专业化、科研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20多年来,我国的航海医学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航海卫生管理,航海预防医学,航海环境医学,高气压与潜水医学,航海生物工程学,海洋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航海卫生学与船舶装备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人机工效学,高压氧医学,航海心理生理学,近海医学与远程医学,航海疾病防治与提高特殊环境作业人员耐力措施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某些专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扬帆启航任重道远

据杨建军介绍,海军卫生防疫队是海军唯一的一支应急机动防疫队,是全军的一级卫生防疫机构。担负着海军舰艇航空卫生、部队医疗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军事医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海军卫生防疫队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出色地完成了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处理、防疫防护督查指导和应急支援防疫保障等任务,由此荣获了北京市抗“非典”先进单位的荣誉,而杨建军本人也荣获中国人民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北京市抗“非典”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杨建军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是以军人与医务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认真履行了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杨建军曾作为与会代表之一,于2005年赴美参加了“全球健康高峰会及美国第40届公共卫生专业年会”,并访问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他说,会议交流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发达国家在航海医学方面的先进做法,并合理借鉴。我国自航海医学会成立后,也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会议,推动了国家航海医学事业的发展。

谈到此次航海预防医学专业学术会议,杨建军说,此次会议针对航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及预防、流行病学、环境医学、航海人员营养食品卫生及给水卫生、舰船卫生监督监测、海港检验检疫、航海人员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加强了航海预防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我国航海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

杨建军最后说,我国航海医学事业正如在海上航行的舰艇一样,在迅速前进着,而我国的航海医学工作者也正以满腔的热忱凝聚起集体的智慧,扬起航海医学之帆,向着下一个目标,继续前行。

专家档案

军事医学论文例7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577-7402

国内刊号:11-1056/R

邮发代号:2-7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军事医学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E251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内容,对于军医大学而言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军队的院校,强调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军事性,另一方面它是培养军事医学人才和进行军事医学科学研究的场所,需要具备特色性和创新性。

对于什么是办学特色可谓见仁见智。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表述,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办学特色沉淀着一所大学的历史底蕴,彰显着大学的个性;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所特有的比较优势,体现着大学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也就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引领大学不断向前,是使一所大学走向一流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这样说,虽然大学的办学特色看不见,摸不着,但确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办学特色一旦形成,它不仅会潜移默化地塑造一所大学的方方面面,也会成为大学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社会上产生久远的影响。

军队的医科大学,除了具备普通医科大学的属性外,还具有鲜明的军队属性。军医大学在培养军事医学人才的过程中需不断强化自己的办学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军队的战略使命要素

(一)军医大学的办学特色需紧密围绕军队的战略使命

大学定位首先要考虑大学的本质特色,大学有着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的一些本质内核。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宗旨既定,自趋正轨,宗旨不明,遑论其他。”军人和军医的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军医大学的办学特色,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军医大学培养的学员需要不断适应我军新时期新使命的发展要求。这就要求军医大学的办学特色要紧密围绕军队的战略使命和任务展开。一般来讲,指挥院校重军事素质锻炼,轻科技素质培养。而技术院校则相反,重科技素质培养,轻军事素质锻炼。从阿富汗战争和伊位克战争中,我们已经看到:未来陆、海、空、天、电一体化战争将是各军、兵种联合作战,这必然要求参战者不仅具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而且具有很高的科技素养。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为了应付21世纪可能发生的战争,必须全面提高指挥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美军认识到,变化着的世界给国家带来新的威胁,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疾病、能造成独特伤型的新武器系统、无数的医学和非医学新技术、军事的不断变化和社会对医学的期望值等都给军队卫勤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军医大学的办学特色必然要体现在所培养出的学员既具有高超的军事医学知识和应对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救治伤病员的技能外,同时还要具备很强的综合军事素质。“博士硕士先是战士”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军医大学的使命特色。而战士的岗位在“战场”,因此哪里有战事、哪里有灾难险情、哪里有伤病员,哪里就是我们军医的阵地。

(二)新时期军医大学的培训与改革

军医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与时代息息相关,新的时代总是不断赋予军医大学新的时代内涵。因此军医大学的办学特色要适应我军军事斗争需要和应对多种非传统安全威胁所担负的任务。而这些新情况、新任务、新使命对军医大学办学也提出了新挑战。要适应这些变化,就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改革,因为军医未来所要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险恶的自然条件和突发的重大事件,形式多样的伤情病情,这就要求军医大学培养出的军医要具有很强的适应末来战场环境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及熟练的技能和超强的体质,过硬的战斗精神、意志品质和思想作风,否则将难以适应部队的工作需要。美军认为,应将医学生培养成具备下列素质的人员,才能适应未来军队卫生工作的需要。①治疗患者能力,②部队保障能力,③突发事件应对能力,④一定的领导能力,⑤运用信息技术能力,⑥自主学习能力。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军人的心理素质和战斗意志都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建设现代卫勤,履行我军使命的过程中,更需要能够适应恶劣条件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赋予的各项任务,才能办出军医大学独有的特色,而这些特色无一不充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使命性。

二、军医大学办学理念要素

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离不开它的历史文化传统,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所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基础,大学历史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大学办学特色逐步形成的过程。军医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始终坚持学员是学校主体的办学理念,因为军医大学培养出的是为军队战斗力生成提供服务保障的军医,而军医的主要责任是提供应急救处理与战场前线创伤护理。军医一般与作战部队同行,帮助立刻救急和监测兵员的长期卫生与健康。因此要让学员从德、智、军、体上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优化课程体系。既重视专业训练,又突出政治教育;既重视业务能力,又强化人文素养;既重视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训练;既重视打牢基础,又强调岗位指向。努力培养政治合格、基础扎实、视野宽阔、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部队需要的一批批“信得过、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复合型军事医学人才。

西点军校认为,生活在《学员队规章》、《荣誉准则》和《荣誉制度》的环境中,学员就会逐渐形成诚实、遵守法纪、雷厉风行等军人特有的气质。俄军事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十分贴近实战,其最著名的基洛夫军事医学院在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该学院和地方医学院校的不同点在于较注重极端医学问题的教学与研究。教学内容中涉及大量卫国战争、阿富汗战争和车臣战争伤员救治的经验和教训,目的是使学员熟悉战时救治的原则和方法。美军医科大学素有“军事医学领域的西点军校”之称,根据三军联合医学教育训练战略,负责为陆、海、空三军培养高级卫生专业人才。

因此,军医大学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军事任务的需要,承担“提升战斗力”的重要责任,培养战斗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三者统一的高素质军事医学人才,就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培育适应军医大学精神的校内外环境,将军营文化与军校文化相融合。而军医大学在几十年的办校过程也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如第二军医大学的校训: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第三军医大学的校训: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第四军医大学的校训:团结、求实、创新、献身。第四军医大学的大学精神是:至精至爱,效国效民。正是在这些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培育下,军医大学培养出了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模范大学生张华,奋不顾身、救死扶伤的“华山抢险集体”,人民的好军医华益尉,模范军医吴孟超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和群体。

三、军事医学学科体系要素

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上。英国的牛津、剑桥,美国的哈佛、耶鲁、麻省理工、伯克利等莫不如此。而这些堪称世界一流的大学也并不是在任何学科都能居于世界一流。但他们都往往是在某些学科领域处于世界的最前沿,形成特色,在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和确立了学校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在此基础上更便于它们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建设新的优势学科,不断扩大优势学科群和优势学科覆盖面。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一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所在,也就是这所大学的特色所在,大学根据自己的独特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显著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

军医大学的优势学科应在军事医学领域,姓军为兵、姓军为战决定了军医大学与地方医科大学的本质区别。军医大学从建立到今天都始终围绕着军事斗争和我军的使命任务为出发点来建设的,必须适应军队平时建设和战时保障的需求。目前己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适应军事医学领域发展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如建立了卫生勤务学,军队卫生学,军队流行病学,核生化武器损伤防治学,军事医学心理学,野战内、外科学,航空航天医学,航海医学等。并且在战伤救护研究,平时的训练伤,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对人体的伤害,核、化学武器条件下,将可能出现核武器伤、冲击伤、化学武器伤,次声波和电滋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高原地域等特殊地理环境对我军战斗力的影响等领域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这些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为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的卫勤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军医大学的校园文化要素

军校是部队干部成长的摇篮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军校学员是军队未来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将影响我军未来革命化、正规化建设的进程。总的来讲军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是指军队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通过全体师生的劳动而创造和传播的知识、思想观念、制度和人际关系的总和,是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

军医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形成。当前,在军医大学开放办学,附属医院开放办院的形势下,相对封闭的军事医学院校成为一个开放系统,校园文化存在于校园的各个空间和视野,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通过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观念形态,引发学生追求高尚情操的渴望,使心灵得到感化,形成真、善、美的德行和品质。同时,军医大学优美、整洁、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氛围,能够从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更好地规范未来军医的行为,形成能够满足社会和部队需求的人格品质。此外军医大学的校园文化还具有凝心聚力,提升大学精神的作用。军医大学校园文化中讲求团结、和谐的集体精神,能够在广大医学生中产生积极向上的内聚力,这样可以增加整体活力,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使大家同心同德,互相激励,从而推动学校、集体和个人的工作进展,形成全员主体共用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这对于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是从事医疗、科研还是战场救治,都是至关重要的。

2011年第二军医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大力宣传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通过开展与吴孟超院士面对面访谈、举行吴老高尚医德演讲比赛等生动活泼的活动深入学习吴老爱党爱国爱民情怀,自觉地把吴老的高尚医德融入到学员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日常行为中。第三军医大学在全体学员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军校管理、我心目中的军校教员、我心目中的学员队干部、我心目中的军校学员”征文竞赛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军校学员文化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第四军医大学校园里建有两座雕塑,一座是张华烈士的雕像。张华80年代考入第四军医大学,因抢救一落入粪池的老农而壮烈牺牲,被中央军委授予“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另一座雕像是华山抢险战斗集体的群雕,整个雕像将学员们奋不顾身抢救遇险游人的壮举雕刻得栩栩如生,让人无不心生敬仰之情。华山抢险战斗集体大型雕塑伫立在学校最中心、最显眼的位置,它不只是一个有形的雕塑,也不只是一道风景,而是军人有血有肉的魂魄,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引人思索,激人奋进,成为四医大学子崇尚英雄,树牢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总之,军医大学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打造办学特色,积极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教育资源和军事优势,坚持以履行新时期新阶段我军的历史使命为己任,努力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军事医学论文例9

总部要求军医大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时期军队建设和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明确办学宗旨。立足我国军事医学教育的国情,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加强军医大学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对他们的战斗精神、道德情操、政治素质、沟通合作等人文素养的培养。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根据军队医学人才的成长特点,积极探索军队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开展“案例评析,我思我谈”的教学活动

军队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所以任课老师尽可能地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准备一堂课,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事实证明,案例式研发教学手段的效果较为明显。

结合“白求恩大夫”“抗洪救灾”、支援“5.12汶川大地震”等英雄事迹,播放图文并茂的音像资料开展案例分析,进行研发式教学。回顾历史、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学生们在英雄行为的激励下坚定听党指挥的政治决心,树立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确立服务人民的英雄气概,养成崇尚荣誉的道德品质,提高他们对科学精神、科学价值以及人文精神的认识和接受。WWw.133229.COm例如,今年5月12日,组织学生们重温“5.12汶川大地震”纪实资料,就“灾难来临,军医职责是什么”的话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并讨论,充分认识医生的职业责任,体会到作为军人要随时做好“向前冲”的准备。之后共同阅读《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文章《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汶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灾区重建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党中央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定听党指挥的决心。

案例研发式教学具有高度的仿真性,直观明晰。丰富多彩且不拘一格的案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对学生的情感冲击度大,教学目标容易达到,不过能否选择合适的案例资料对任课老师专业素养要求比较高。

二、开展“时事进课堂,我观我想”的教学活动

作为未来卫勤保障的军事人才,军队医学生肩负的职责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政治素养。老师不仅要帮助他们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和认同,而且培养他们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坚定政治信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课初始,可要求每一个学生就该课程某一章节的内容,选择各自感兴趣的政治、经济、文化或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准备10-15分钟的“时事开讲”,让他们自己动手准备课件和讲稿,走上讲堂给同学们讲述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认识和体会。随后任课老师对开讲的内容进行点评,点评过程中注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相关理论知识和党的最新理论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认同。从“问题”切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综合素质,增进了教学双方的交流,对深入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创造力具有重要开创意义。也让他们从中体会老师授课的辛勤付出,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学习。

三、开展“主题演讲,我辩我论”的教学活动

结合军医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我军赋予的历史使命,以开展第二课堂《演讲•论坛》活动的形式,鼓励大学生从特定的意识取向和思维角度对所设定的主题内容进行理解、评论。在建党九十周年来临之即,组织学生以“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坚定党的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比赛前,老师指导参赛选手阅读党的一些重要文献,让学生从名篇原著中了解党的历史发展史,结合现实选择相应的演讲题目进行准备。参赛的15名学员,将对党的热爱结合到自己的军校生活,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地进行了演讲,比赛选手的精彩表现不时赢得台下同学们的鼓掌叫好。

演讲比赛或辩论赛能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因为整个活动过程精彩纷呈、妙趣横生、气氛热烈、掌声跌宕,汇报内容让人耳目一新,让每位与会观众都轻松、愉快地享受了一次丰盛的人文知识大餐。

四、开展“医生—病人角色转换”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身同感受,唤起军队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做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拥有精湛的医术,而且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实现“主动学习”,自觉陶冶自身人文素养的良好局面。

组织学生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医疗帮扶活动。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参加学校或医院对边远贫困地区进行医疗扶贫等形式的医疗活动,给偏远乡镇或贫困农村的居民开展医疗服务、环保科普等活动,提供免费健康查体,进行基本医疗护理、环保知识的讲座,将健康手册发放到居民手里等。通过亲身体验医疗活动,让军队医学生初步感受到作为一名合格医生必备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基本的人文素养。 组织学生深入医院开展医德医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将50个同学分为18个小组,分别到西安交大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急救中心、西安市肿瘤医院等单位,通过了解医院概况及管理状况,与患者医务人员交谈,并指派一名学员挂普通号就诊,亲身体验医患关系的和谐度,了解该院医德医风、管理状况是否真正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返校后,任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小结,各小组通过制作的幻灯介绍交流了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结合学习《军人思想道德修养和医学伦理学》课程的知识,分析思考到医院调查的所见所闻,畅谈收获和体会。

参加活动的学生普遍反映,通过走出校门,了解目前医疗工作状况,亲身体验医患关系,对掌握医学伦理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医德素质、增强组织活动能力是非常有益的。但是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有限、不持续,学生的体验显得较为粗浅、不连贯,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可能达不到预期目标。

五、师生交流,合理调整人文选修课程的设置

为了全面提高军队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除了开设教育部和总政部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任课老师“坐下来”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贴近学生的知识需求,根据军队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全面和谐发展为原则,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和跨专业通

识选修课。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学习要求,综合考虑开设了包括中西文化比较、世界政治经济、哲学、心理学、音乐治疗等课程的人文素质选修课,而跨专业通识选修课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类、语言类、管理类等。设置这些选修课程都需要通过多次、多方考证,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临床技能,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每一学期结束,通过学生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选修课程,然后组织老师们也来感受这些课程及其任课老师的魅力,以便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合理设置人文选修课,为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复合型素质培养。不过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更多地是凭个人喜好或考核容易通过为原则,缺乏通盘考虑和理性思考,不利于个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也容易导致某些选修课学生抢着报、有些选修课报冷门的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或途径既有长处,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培养军队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或途径,注重针对性、鲜活性、有效性。

军事医学论文例10

【关键词】  医疗风险; 军队医院; 管理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zing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medical risk management in the military hospitals to understand their continuous changes and more complex forms, an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ich allows u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tage of its main and potential problems, and to make some related measures and policies,which laying a foundation for us to improve the medical risk management in military hospitals.

    【Key words】  medical risk;  military hospitals;  management

     现阶段国内外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伴随新的医疗风险将医疗风险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具有很大特殊性的军队医院,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有必要了解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的现状,即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管理所面临问题的特殊性、相应军队医院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与政策。

    1  军队医院风险管理的特殊性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对于军队医院医疗风险而言,在其所具有的客观性、不确定性、危害性等共性问题外[1],还具有其复杂性、兼容性和不均衡性等自身特征性问题[2]。

    1.1  复杂性

    军队医院的复杂性体现在很多方面[3],如医护人员成分复杂、病人来源复杂等。在军队医院内,有军医院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他们兼具一个医护人员应有的基本技术,也有一个军人应有的身体素质;也有来自地方的特聘医科专家人才,对于军事活动中所遇到的复杂疑难病例能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就给军队医院带了很大的矛盾,每年都有各军医大学实习和毕业的医护人员来军队医院工作,使医院在平时的诊疗中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即医疗风险;在战时,他们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对于突发性的疑难病例,还是需要专家人才的能力。

    1.2  兼容性表职称论文

    在军队医院中存在多种兼容性[4],如战时与平时的兼容、军队与地方的兼容、赢利与福利的兼容等。就军队和地方的兼容性而言,军队医院首先受总后的直接管辖,同时还受军区和地方政府的间接限制。这种兼容性还体现在病人的来源上,无论战时还是平时,军队医院都得接受部队伤病员,也得尽量为地方百姓服务。这种兼容性给军队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在面对部队伤员普遍存在的疑难、复杂病例的同时,还得兼顾繁多、常见的地方病号。

    1.3  不均衡性

    不均衡性在军队医院有很充分地体现。所谓不均衡性就是受医疗发展水平的限制,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城市与边远地区医疗水平差异明显,边远地区医疗组织发生医疗事故比例高于城市,因此在边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要承担更多的医疗风险[5],除了因为边远地区的医疗设施相对较差外,在高原及卫生条件较差的条件下医护人员进行手术的成功率也有很大挑战。

    2  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的现状

    近年来,医疗纠纷急剧增加,军队医院接受危重、疑难病人越多,发生医疗纠纷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承担的医疗风险就越大。目前,转型期军队医院经营管理的风险既可由外部环境引起,也可由内部环境引起,亦可由内、外环境共同引起,它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6]:一是服务性风险。包括服务供应与需求风险,即医疗市场的需求数量变化,影响医院可能提供的服务量,尤其是当竞争使供给与需求变得不确定时,可能产生经营风险。由于军队医院的布局不尽合理,“僧多粥少”的矛盾较为突出,供给不稳定的风险日渐加大。二是技术性风险。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或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而形成的风险。医疗质量与人的生命切切相关,医疗事故、设备事故的频繁出现,对医院形象和经营影响,甚至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医院与我国其他不同性质医院一样,其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同体制医院的建立,使得医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医院发展存在更大风险。二是高新技术和设备大量使用,虽然提高了医院的诊治能力,但医学科学的局限性与疾病发展的复杂性、多变性已成为造成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三是法制体系建立和完善,使医患纠纷增多,医疗赔偿也随之增多。四是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和无选择性带来的风险的复杂多变性。因而清醒认识军队医院经营管理的风险,强化风险管理意识,研究风险管理应对机制是军队医院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表职称论文

    3  军队医院采取的措施与政策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建立医疗风险保险机制可以缓解医患双方的矛盾及减少风险损失,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将医疗风险明确化,更易于进行风险的预测和控制,构建一个医疗风险报告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医疗风险管理水平,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3.1  建立科学的医疗风险保险机制

    医疗保险在人们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将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分散和转移。而建立符合我军医院医疗风险管理现状的保险机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7,8]:一是医疗风险保险险种的划分。医疗风险的种类很多,根据性质、责任划分为医疗意外险和医疗事故险。医疗意外是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医学科学发展的局限性或由于病员的病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难以避免的不良后果[2]。而相应,医疗事故是由于医方在诊治护理等过程中的错误行为造成病者的损失或病痛。只有完善了这样的医疗风险保险机制,方能避免很多医患之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同时也给了医生一个警告,也就能很好地达到提高医疗风险管理的效果。二是建立科学的医疗风险保险模式。从我国和军队现有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来看,既缺乏对促进医疗风险的规定,也缺乏保障医疗风险保险发展的规定。医疗风险保险机制的发展处于自发和原始的状态,没有一个健全的保障机制,医疗风险保险难以健康发展[1]。

    3.2  建立完善的医疗风险预警系统

    现代医院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多重关系相交织的系统。医疗风险管理需要从全局出发去实现对局部的指导,使医疗风险降到最小值。医院内部不同区域或不同科室有一些共同点。但由于学科间的区别,医疗活动流程间的区别以至各科室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各有不同[3]。所以应当有针对性地将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划分成若干符合军队医院自身情况的子系统。这就使在各子系统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更区别化和具体化。区别化即各科室间发生医疗风险的情况不同,通过构建子系统,系统可以将医疗风险易发的科室区别开来到一个子系统内重点观察管理;而具体化就是划分子系统后,子系统可以将各科室内易发的医疗风险具体化而重点观察管理[9,10]。

    3.3  建立有效的医疗风险报告系统

    所谓医疗风险报告系统是指在医疗行业内一个针对医疗事件和医疗差错的报告系统[4]。系统内的信息共享,能在医护人员诊疗护理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避免了一些类似的事件和小差错的发生,同时,还可以给病人在选择医院和医生方面以一定的指导,减少了患者的不必要开支和损失。而建立医疗风险报告系统需要有相应的一些条件:独立的第三方管理机构、专门的分析审核机构和严格的信息保护机构[4]。所谓第三方管理机构是为在医院和患者之间公平起见,系统的管理权必须是一个独立于医院直接管理部门以外的第三方,这也避免了信息的偏倚和不准确性;分析反馈机构则是为了专业化考虑,需要专业人员认真的分析,并对已存档信息进行再审核,以确保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信息保护机构则是对系统内的具体信息数据要适当加以隐藏,以免侵犯到患者或医院的权力和利益,而事实上现阶段很多医疗纠纷都出于医患之间权力和名誉的矛盾性。所以,建立一个医疗风险报告系统将医疗风险管理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对整个医疗风险管理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11,12]。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军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随着国内外的进步和国家、部队相关法规、条文的颁布,一个完善的军队医院医疗风险管理体制的建成势必为我军后勤医疗保障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表职称论文

【参考文献】

  [1] 覃红,戴燕玲.浅论建立和完善我国抵御医疗风险的保险机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5(4):130?133.

[2] 许苹,连斌,罗旭,等.透视我国医疗风险的特点、种类及成因[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1):7?9.

[3] 许苹,秦婷, 连斌, 等.试论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构建[J]. 现代预防医学, 2007,34(2): 392?394.

[4] 谢瑜,文进, 高晓凤, 等.国外航空风险管理方法及绩效的循证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6, 6(2):131?137.

[5] 曹东萍,许樟荣,牛恩喜,等.军队医院门诊医疗风险因素评估及干预对策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4,2(2):4?5.

[6] 黄海.新时期军队医院经营管理风险与应对策略[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7):505?506.

[7] 许苹,杨兴辰,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313?316.

[8] 许苹,孔令曼,秦婷,等.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若干构想[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1):9?11.

[9] 张仲明.加强医疗风险管理 确保医疗质量[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566.

[10] 许苹,陈勇,樊震林,等.医疗风险管理预控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5): 316?318.

军事医学论文例11

(第四军医大学,西安 710032)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i'an 710032,China)

摘要: 将黏性理论引入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研究,分析了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构建了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模型,通过需求分析,得出构成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三个维度,通过黏性理论分析,建立了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

Abstract: In the research of military clinical doctor's quality, the Viscous Theory was applied, medical treatment tasks of the army hospital in the war was analyzed, and the medical treatment task model of military clinical doctor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demand analysis, the three dimension of military clinical doctor's quality was derived. At last, the initial evaluation index of military clinical doctor's quality was built through Viscous Theory analysis.

关键词: 临床医学博士 评价指标体系 黏性理论

Key words: doctor of clinical;evaluation index system;theory of viscosity

中图分类号:E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001-02

0引言

随着国家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在部队中所占的比例逐步加大[1],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我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快慢。将黏性理论引入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对科学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正确引导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能力素质的发展,正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教育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分析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是基于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而产生的。未来战争的高时效性、远程性和残酷性决定了战场不分前线后方。军队临床医学博士作为军队高素质人才,在任务中应本着重点使用和全程使用的原则[2]。因此,进行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分析,对深刻理解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具有指导作用。其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描述了从开始到结束的具体任务过程中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所经历的各种事件。

部队医院首先领受任务,通过快速高效的信息处理与传递,将情报反馈给上一级医疗部门进行辅助决策,上一级医疗部门针对信息内容完成目标定位及力量部署并下达任务给各执行单元,然后实施协同任务与保障,完成指挥控制与协调并进行防护,最后做出评估、完成任务。

2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模型构建

根据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采用IDEFO(ICAM DEFinition method)方法[3],沿着任务的方向逐步细化的方向,按一定准则从高层到低层对任务进行分解,得到军队临床医学博士个人的医疗救治任务的模型图,如图2所示。通过对其医疗救治任务的分解,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体系,从而为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需求分析提供约束和依据。

整个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顶层图由六个模块组成,即C1-C6。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在领受任务初期,政治思想模块发挥作用,通过对各类信息汇集处理,将其传递给军事素质模块C2;军事素质模块C2根据获取的信息内容,结合现场因素进行决策,形成各类活动计划,并将其传到给其他模块:业务水平模块C3、组织协调模块C4、信息获取模块C5,接收到计划后开始统筹任务活动并将实时信息反馈给军事素质模块;评估信息反馈模块C6对各模块行动结果进行评估,并最终反馈给政治思想模块C1。

3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需求分析

从任务模型看,为使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就必须要求其具有任务相应的素质能力,即质量。这种能力可抽象为三个维度:要素维、结构维和运行维[4]。结构如图3所示。

3.1 要素维。包括保障政治思想和军事素质等。要素维在三个维度中是比较稳定的部分,其中的无形要素政治思想、军事素质等受最初入伍训练的影响最深,往往是最难以改变的关键性因素。

3.2 结构维。包括业务水平。从图2可知,其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其具体应包括:专业基础、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结构维是三个维度中的中坚力量,它是具体参与任务并直接决定任务完成情况的部分。

3.3 运行维。包括组织协调和信息获取,是构成运行维的主要因素。构成运行维的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其一切职能只有在运行过程中才能发挥出来,一旦医疗救治任务工作结束,其构成运行维系统的职能也就随之消失。

4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素质能力黏性分析

4.1 黏性概述

4.1.1 黏性的物理含义黏性是施加于流体的应力与由此产生的变形速率以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流体的一种宏观属性,表现为流体的内摩擦。黏性具有耗能作用,在无外界能量补充的情况下,运动的流体将逐渐停止下来。黏性对物体表面附近的流体运动产生重要作用,使流速逐层减小并在物面上为零,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使流体脱离物体表面[5]。

4.1.2 黏性的引申义黏性是指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由于能力因素所产生的缓慢和滞阻特征[5]。黏性表征了复杂系统已有策略未能随环境变量的改变而改变,或者系统策略的改变不能跟上环境变量的改变,导致在持续运行的结构流程中,对环境的适应出现延迟和变革障碍。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黏性要素发生作用,力图保持组织原有状态和性质,阻止变化。黏性在分析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图2所示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模型中,分析三个能力需求维度的能力体系构成,应把握黏性最大原则:即构成部分的黏性越大,其对能力体系的贡献就越大,也就越能反映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质量。当各构成部分通过相应的调整应对环境的变化,黏性发挥作用,使各构成调整的内容和幅度视环境的变化的不同而灵活改变,目的是使系统迅速适应环境,保持运行特性,发挥系统功能。

4.2 黏性分析根据图2所示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医疗救治任务模型可知,在未来战争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执行任务模式、机制都会发生变化,由于不同于以往的日常任务,这种在未来战争情况下的医护活动就会产生一定的黏性,所以适合运用黏性理论对其医护保障能力进行剖析[5]。通过对医疗救治任务以及黏性理论的理解,现对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黏性分析如下:

4.2.1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要素维未来战争的残酷性决定了战时军队临床医学博士使用原则是重点使用和全程使用,其军政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战时政令军令的畅通与否,军政素质是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要素维的主要部分,如图2所示,政治思想模块是整个任务模型的统领,没有坚定地政治立场,其他各项工作就无从谈起;战时情况瞬息万变,特情险情层出不穷,这就对人员的政治立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适应未来战争,就必须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防线;如果人员政治思想不过硬,势必会对医疗任务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产生了黏性。同样,在要素维度中,由于人员军事素质存在差异,在执行任务时会产生阻滞现象。通过分析,政治思想和军事素质的黏性比较大,所以要素维是由政治思想和军事素质两部分组成的。

4.2.2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结构维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质量是根据能力生成的需要和可能逐步构建起来的,具有明显的相对稳定性,如图2所示,它是由业务水平构成,业务水平涵盖了专业基础、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它们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任务对象,对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质量具有深度的制约与限定作用。结构维变化历来缓慢,但却是军队临床医学博士的质量构成中最为深刻的变化。每一次为适应新任务而进行的结构调整都要经历探索、试运行、调整和运行这样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这其中就是结构维的黏性在发生作用。因为系统结构一旦发生改变,整个系统功能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结构维是由专业基础、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四个部分组成。

4.2.3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运行维运行维是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神经部分,最为活跃和富于变化,如图2所示的组织协调模块和信息获取模块,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战时运行维的黏性尤为明显。随着医疗救护任务由平时向战时的转变,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的内涵要求发生改变,如果组织协调和信息的获取不能及时的改变的话,除了会给医疗救治带来阻力外,还要对要素维和结构维带来直接地冲击,这些冲击的结果又反馈到运行维本身,就更加加深了运行维的黏性。在图2所示的军队临床医学博士医疗救治任务模型中,C4,C5模块的黏性最大,因此运行维是由组织协调和信息获取两个部分组成的。

4.2.4 三个维度的关系要素维是结构维的必要成分,结构维是要素维的存在形式,运行维在结构维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对变换、流动要素的、内容、数量和时间等进行控制。要素维、结构维和运行维三者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又共同促进与提升,促使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整体调整和跃升。关系如图4所示。

4.2.5 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三个(军政素质、专业水平、其他能力),二级指标八个(政治思想、军事素质、专业基础、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组织协调和信息获取),其具体情况如图5所示。

5结束语

论文将黏性理论引入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研究。通过战时部队医院遂行医疗救治任务分析、构建了队临床医学博士医疗救治任务模型,通过抽象三维关系处理,运用黏性理论,分析得出了军队临床医学博士质量评价初始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陶蓉.军医大学研究生培养方式探析[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2):1192-1193.

[2]何勇涛.军队医学院校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