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学名著论文

文学名著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17 18:13:34

文学名著论文

文学名著论文例1

(二)学生读而不思,思而不写名著阅读不仅仅要读,更重要的还要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讨论、写作是对名著精神内涵的最好诠释,也是检验对名著理解程度的重要方法。但是在中学名著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思考和写作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学生没有思考之前,教师就已经将名著的中心思想以固定的模式灌输给了学生,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素养。名著阅读不是吃快餐,需要我们认真地品味、细心地咀嚼。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②大量的名著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他们的语文修养,比如阅读之后的写作就是这种提升的最直接体现。认真研究名著中的写作技巧,并引导学生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大有裨益。

二、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不是很强,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精神内涵进行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

(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③名著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其经典性、科学性、丰富性、代表性,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学教学中的名著阅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语文教师要为中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例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高尔基的《童年》、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国四大名著等。

(三)采用情景教学法除了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之外,教师还应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利于学生对文学名著的理解和吸收。语文教师可以把情景教学法带入到名著阅读教学中,其包括课堂游戏、影像赏析、角色模拟等。例如,在阅读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精彩环节进行角色模拟,也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精彩的句子进行点评。

(四)针对性训练在中学阶段,名著阅读应该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并在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两个专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专题训练有助于把名著的重要作用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文学名著论文例2

2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英文名著,正确指导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英文名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计划无目的地去读收不到良好效果,教师的指导计划要尽量细化,计划中应包括阅读任务、阅读进度、训练内容、指导方式等具体内容和措施,不能流于空泛。阅读英语名著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和个体素质的差异,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实施教学,断不可一概而论,采取相同策略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有时我们大可采取异步施教的方式:基础扎实的可以先人一步,即在课外可以多读一读其他国外名著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和增长自己的见识,或者可以对课文进行深一步的了解(比如多了解课文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方法技巧等);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从简到难,呈阶梯式渐进(比如先多积累课文里面的单词、短语,然后学习一些经典句子的语法,再到对课文的基本把握等等)。可见因材施教可以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从而才会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

1)快速阅读法:训练学生静心阅读,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并能记准作者、记清主要情节、人物及其关系等,读后能回答一般的问题。

2)精读式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对关键情节静心细读。对生字词能不查字典就不查字典,根据上下文可进行猜测,随着学生阅读英文名量的增加,原先陌生的单词通过不断重复和再现自然变成了“熟词”。经过一阶段的阅读指导,学生就能有选择对文中的美词、美句、美段加以欣赏,并做一定的评注。

3)浏览式阅读方法:浏览式阅读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准确的文中信息。主要方式有博览、浏览、泛读等,浏览目的在于是深刻而又清晰的看到文中主旨,抓住关键词。就阅读而言,把要阅读的内容大略地翻翻,泛泛地读一遍。浏览一般采取默读方式,用目光扫视。通过浏览这些内容,对全书的概貌可以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读物的主要内容,特别留意有特点有新意的内容。

4)跳跃式阅读法:这种阅读方法一般在做习题时采用,在练习阅读理解的时候,许多阅读段的大意往往在一段的首句或尾句,这样先阅读每段的句首和句尾掌握其主旨,然后再看后面的问题,先将能做的题做了,再带着不能答的题通读全文,进而逐一解决所有问题。

文学名著论文例3

《自然》杂志的回答是:要。我们不仅仅要展现出科学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也要告诉公众它是怎么做错的。

12月3日,由外研社联合麦克米伦出版集团、自然出版集团共同策划编辑的《〈自然〉百年科学经典》(Nature:the Living Record of Science)丛书第一、二卷的首发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举行。

这套英汉双语对照版《〈自然〉百年科学经典》共十卷。多位参与这套丛书出版的人员都表达了这样一个愿望:希望用这套丛书告诉中国的科研人员应有的科学规范,唤醒他们的科学良知和科学精神。

科学研究还要告诉公众它是怎样做错的

《自然》杂志自1869年创刊以来共发表过10万余篇论文。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期刊,《自然》报道过现代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

该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认为,科学中真正重要的发现更像海水涨潮而非海啸,他们是经过逐步积累而逐渐显露出来的。因此有时必须在两种情况之间折衷:一是需要对科研中的重点论题予以公正的评判,二是不能忽略任何为某一学科带来重大变革的工作。

这套丛书在十万余篇论文中挑选了840余篇经典文献。是否将那些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文章囊括其中呢?

菲利普·鲍尔认为,他们有利于理解当时这个想法是如何被接受的。比如,优生论或者通过选择性繁殖对人类基因进行改造的诸多努力等,都出现在达尔文的人类起源学说发表至少50年后。这些论调现在属于被摒弃之列,但简单地忽略他们不仅是对历史的不诚实,而且会曲解当时生物学家对达尔文的理解。

因此,选集中也收录了少数可称得上是“臭名昭著”的文章。比如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聚合水”事件。当时前苏联科学家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超粘滞状态的水。虽然后来这一结果被证明是毫无根据的,但在近1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各地的很多科学家们都纠结在它的研究中。

科学界也有自己的时尚

在公众的眼中,科学论文是晦涩难懂的。

菲利普·鲍尔建议公众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本经典。他说,科学研究也如同时装一样有自己的时尚和潮流,这一点在《自然》中能体现出来。

比如核物理,由于成长为一个高度技术性的学科,战后它在《自然》消失了,天文学取而代之成为《自然》杂志中物理学科的主要代表。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高温超导材料被发现时,没有一期《自然》上没有讨论相关问题的论文。

而最近,物理学家们开始抱怨生物学家接管了《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赵忠尧、陈培基等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入选其中。但菲利普·坎贝尔强调,本书选篇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从国际化的视角考虑每篇文章的重要性,并不偏向与中国相关的或者是中国科学家的发现。

用百年《自然》唤醒科学良知与精神

2004年,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到自然集团访问,曾请教麦克米伦公司的前总裁Christopher先生一个问题:中国的科技期刊、科学论文要达到《自然》的水平还要多少年?

Christopher先生诚实地告诉邬书林:大概50年内看不到吧。

文学名著论文例4

二、多维导入,生动课堂。现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很多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能给教室的教学提供更为便捷、多元的教学条件。就语文课来讲,有很多文学名著,既有改编成影视作品的、也有朗诵、话剧等多种形式。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音乐、画面和故事情节等有机结合起来,也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导入方式。比如,苏轼的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作者曾被贬黄州之时,在三国古战场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借着对三国赤壁之战及其英雄人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仕途的失意。但是,作者没有沉沦于悲观之中,而是表现了自己旷达与洒脱的精神气质。这首诗境界雄阔,视通万里,思接古今,把三国赤壁之战的激烈战争情形融于自己的笔端,巧妙而自然地将历史大事件和历史英雄人物进行了贴切而精到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的豪放派词人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而《三国演义》的电视剧在中国很多电视台轮番播放过,其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杨洪基那有独特声音和情感表达中,也成为大家熟悉的歌曲,且在风格上与苏轼的词又极为贴切。所以,就用多媒体播放这首曲子,让学生看《三国演义》的序幕,老师随即导入新课:这首激越雄浑的歌曲,让我们的脑海中又浮现了一个个三国英雄豪杰那个性鲜明的形象,随着大江东去、历史远遁,面对这千古江山和英雄人物,他们的功过是非不断被后人评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一次千古江山和历史英雄人物的心灵对话和交流,是一次关于人生的终极追问,那么他到底在追问什么呢?我们一起来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走进苏轼和他的心灵世界。多媒体的形象画面、熟悉而雄浑的音乐,教师的激情和演讲,激发起学生洞察词人内心丰富世界的欲望,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利于学生进入诗词独特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瞬g有了适合学习这首诗歌的心理状态。

文学名著论文例5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如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典故联系法;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不讲透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驿路梨花》一课的背景时,讲到了课文标题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诗有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不但把有关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历史内容丰富的《东周列国志》推荐给了学生。

三、巧设谜团法: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下去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四、设题助读法:

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题,让学生找出水浒108将中的三位女将,找出原来是军官后被逼造反的将领;为帮助学生熟悉《西游记》的情节,就让学生画出唐僧取经的过程图等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文学名著论文例6

1、参考文献与正文相对应

2、所有汉语著作名,文章名,论文名等都不用书名号,且不用斜体3、汉语两个以上的作者名字中间用“、”隔开,英语的用“﹠”连接4、所有的标点符号均为英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5、英语作者所有的名都只取首字母,姓用全名

6、英语多个作者,除了第一个是姓前名后,其余的都是正常顺序,明前姓后

7、英语期刊内文章名,论文集内论文名等都不用斜体,且仅仅首单词首字母大写,期刊名,论文集名要斜体大写。排序:

1、按照字母顺序排序2、英语类在前,汉语类在后3、先写独著,后写合著文献标识符:

[M]专著,monograph.[J]期刊文章,journal[C]论文集,articlecollection[A]论文,articleinacollection[D]学位论文,MA.ThesisorPh.D.dissertation[Z]其他难于定类别的,otherssuchasdictionaries

[N]报纸文章[R]报告,report[OL]onlinematerials

Ⅰ、专著的写法:

作者名.著作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汉语独著:

胡壮麟.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1.汉语合著:

胡壮麟、苗兴伟.应用语言学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英语独著:

JosephLevison在1988年,剑桥出版,Pragmatics

Levison,J.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英语合著:

WilliamHalliday和JosephHasan,1979年在伦敦ArnoldPubliser出版CohensioninEnglish.

Halliday,W.&J.Hasan.CohensioninEnglish[M].London:ArnoldPubliser,1979.

Ⅱ、期刊文章的写法:

作者名.文章名[J].期刊名,发行时间,期次:引用页码.汉语:

汪峰,在中国外语,2003年第十期10-15页发表《英语学习特点》、汪峰.英语学习特点[J].中国外语,2003,(10):10-15.英语:

WashingtonIrving和BenjaminFrancklin,在AppliedLinguistics,1999年第六期的7-12页发表。ModernEnglishandTheirFunction.Irving,W.&B.Francklin.ModernEnglishandtheirfunction[J].AppliedLinguistics,1999,(6):7-12.

Ⅲ、论文集的写法:

汉语: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载论文集作者(主副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时间:引用页码.

王晶.英语教学模式选用[A].载田中(主编).英语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发展[C].上海:上海外教出版社,2010:99-112.英语:

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In论文集作者(ed.oreds.).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时间:引用页码.

Ronald,L.AnobservationofthefootballcultureinEngland[A].InJim,G.&S.Pouer(eds.).SportsCultureontheWorld[C].Lond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1:122-129.

Ⅳ、学位论文写法:

文学名著论文例7

2不求甚解,重复堆砌

主要表现为参考文献著录与使用不对应,标引参考文献过多,规模庞大,而在文内不完全使用;或是文内使用很多,文后又不标明;或是不按出现顺序排列而颠倒使用等.这都是论文完稿后未对参考文献进行认真整理所致.一般而言,论著类论文的参考文献数目要控制在15条以内,综述类文章可略多,但不宜超过25条,且要有明确的引证目的.此外,同篇文章在参考文献著录时反复使用现象亦应引起重视,尤其在综述类文章中屡见不鲜.同篇文献固然可以在文内引用多次,但无必要每引一次均重新著录,即不管文内引用多少次,该篇引文在参考文献栏内只能占一个位置.

3年代久远,可信度低

根据普赖斯指数的原理,相对而言,引用5年内的文献越多,则普赖斯指数越高,过时的文献越少,说明论文所涉及的问题越接近当前的前沿课题.实验性文章的年代距离越远,参考价值可能越低,因此一般要求所引用文献的50%~70%应为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2].若老化的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则说明论文内容也较陈旧,如果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则近5年内的文献引用比例应较高,这可反映作者对同行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的程度.如果发现所引文献确实过于老化,编辑有责任建议作者查阅较新近的文献,因为作者在接受新文献后可能会改变原来的认识或结论.如果所研究的问题的确很有价值,且很难查找到近5年内的相关文献,当然有必要引用5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文献.如果在整个研究期间不追踪查阅有关文献,就可能忽视近几年来已被同行证实或解决的某些重大问题,而自己仍停留在课题研究时的认识水平,可见查阅近期文献和尽可能著录近期文献的重要性.有些作者甚至以为引用的文献越老,越能说明自己的研究结果可靠,这是一种误解.

4著录错误及原因分析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作者姓名书写错误,多见于外国作者姓名.文后参考文献著录外国作者姓名时应以姓在前,写全,名在后,用缩写.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等欧美国家姓名排列顺序均为名在前姓在后,例如GeorgPagetThomson,前2个词是名,第3个词是姓.在原著中署名时,有时采用缩写形式,英国人习惯将第1个名字缩写或2个名字均缩写,保留首字母并大写,但排列顺序不变,即如G.P.Thomson或G.PagetThomson;而美国人习惯将第2个名字缩写,即如GeorgP.Thomson.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作者姓名时应以姓在前名在后的方式著录,名字缩写字母之间和最后均不加省略符号“.”,即如ThomsonGP.此外,英国及美国作者署名时常把学位写在姓名的后面,如GeortPagetThomson,MD或GerryOster,PhD,在文献著录时不必将MD,PhD写出,更不能将它误为姓或名[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错误,除上述作者姓名著录错误外,还可举出一些,例如在正文中未按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正文引用文献序码与文后著录编码不符;标题或摘要中出现文献序码;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等.造成上述诸多著录错误的原因,认为主要有如下几点:1)作者未认真领会稿约中所规定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或规范要求,或是在稿约中未能详细提供著录格式;2)所引用文献不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一次性文献,而是转引抄袭文献;3)作者对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为论文的正文写完就可以脱稿了,往往把参考文献栏目一带而过,导致诸多著录错误.总之,作为医学论文编辑人员,不仅应向作者强调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使用的重要性,而且应对文后参考文献进行认真细致的审读及校正,如有条件应对每条参考文献与原著进行核对,以保证其准确无误,充分发挥著录参考文献的实用价值和作用[4].

【关键词】参考文献论文医学著录

医学论文一般需要引用参考文献,其目的是给读者提供检索信息,尊重他人或自己以往的科研成果,方便同行们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诸多稿件的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差错较多,现就医学论文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04.

文学名著论文例8

[作者简介]员宁敏,广西大学校长办公室副研究馆员,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137-03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指申请研究生学位的学生(硕士、博士),为获得不同级别学位资格,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结合科研实践活动,经过大量的创造性思维劳动撰写的学术研究论文。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是指在学位申请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包括学位申请书、答辩通过的学位论文以及论文开题、评审、答辩等材料。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情报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对这一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面临着如何使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得到有效的利用,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服务,同时又确保其著作权不受到侵犯的问题。探索研究生学位论文归档管理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著作权内容

著作权指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一经形成,便包含了作者的人身权与财产权。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人身权。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人身权是与作者人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权利。具体有以下几种:(1)发表权。即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或著作权人对尚未公开的档案有权决定是否将其公之于众的权利。(2)署名权。即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在学位论文档案上署名的权利。署名权具有永久性,作者终生享有,不因作者生命的终结而取消,不因著作财产权的转让和继承而发生变化。(3)完整权。即任何人不得违反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的意愿,对档案内容进行歪曲、篡改、断章取义等实质性的变更。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财产权。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财产权分为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具体包括:以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或者改编、翻译、注释、编辑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著作权归属

确定著作权人,即谁依法享有著作权,是保护著作权的重要前提。《著作权法》第九条规定:著作权人是指创作作品的作者和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完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著作权人也因此而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著作权完全归论文作者享有。《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如果从论文的开题、构思、写作、修改到最后定稿,主要由学生本人完成,其论文的来源既不是导师的科研项目,也不是学校安排的科研任务,并且论文内容的获得没有主要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指导教师虽然也给予指导、修改,但没有参加直接创作,这种情况下学生是《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人。

(二)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作者仅享有部分著作权(如论文的署名权),其他著作权归学校所有。《著作权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造的作品是职务作品。其第二款规定: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为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研究生参加由学校主持,指导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许多科研成果便成为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这种情况下,从论文的选题到创作思路及最后定稿均由指导教师完成,凝聚着导师大量心血,不仅是由所在高校主持并承担全部责任和风险,而且还完全利用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技术条件完成,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研究生学位论文只是实现对该项目研究过程和智力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反映科研项目成果的载体。教育部《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由高等学校主持、代表高等学校意志创作、并由高等学校承担责任的作品为高等学校法人作品,其著作权由高等学校享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具备著作权人的条件,不能成为权利主体,法定著作权人是该生所在的高等学校。

(三)在职申请学位人员只享有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署名权,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所在单位享有。《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第十三条规定:在高等学校学习、进修或者开展合作项目研究的学生、研究人员,在校期间参与导师承担的本校研究课题或者承担学校安排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及其他技术成果。除另有协议外,应当归高等学校享有或持有。一般情况下,这类人在攻读学位其间开展的研究往往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利用工作单位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完成研究工作,其研究当属于职务作品。

三、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合法使用

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利用从法律角度审视可分为合法使用与非法使用。档案的合法利用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学位论文档案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工作中,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侵权行为,必须准确理解著作权合法使用的范围、界限、条件等,在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合法使用研究生学位论文。

(一)超过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我国《著作权法》对一般作品的作者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权实行永久保护,而对作者发表权与复制权、获酬权等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后50年。已经超过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除人身权永远属于作者外,可不经作者授权,不付报酬地查阅、复制或在网络上传播等自由利用。

(二)著作权保护期内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开发利用情况。这里就有一个合理使用的问题。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他人可以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或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使用他人著作权作品的合法行为。合理使用规定了三个必备条件:第一,仅适用于已发表的作品,未发表的作品不属于合理使用范围。第二,合理使用的目的仅限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或为教学、科研、公共文化利益等12种利用情况。第三,合理使用的“量”必须有严格限制,只能“少量”或“适当”,否则视为侵权行为。

(三)无论著作权保护期是否超期。合理使用的方式必须合法。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人身权等其他权利,并且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

称。已存档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有相当部分是未发表作品,按《著作权法》的规定不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笔者认为,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从未发表作品不具有公示性的方面考虑,但是制订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对著作权行使的限制,界定是否合理使用的关键在于使用作品的目的,高校作为非赢利目的使用者,应充分享受著作权这一立法实质,应将这一宝贵的资源纳入合理使用范围。

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法律责任

所谓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是指既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无法律认可,擅自对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行使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使权利人合法利益受到损害的违法行为。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利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侵犯著作权人权益的法律事实的发生。

学位论文档案管理部门在利用活动中容易发生的侵权行为有: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以各种方式(包括网络传播)公布学位论文档案,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公布权;改变作者的署名方式,对作品内容进行歪曲、修改,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署名权;以合理使用为名,利用保管作品档案的便利条件大量复制学位论文档案并赢利,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复制权;擅自对学位论文档案进行编辑、出版、发行,侵犯了著作权人享有的出版、发行权。在赢利模式下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未支付其著作权人报酬使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学位论文,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财产权。

用户在利用学位论文档案中容易发生的侵权行为有:以合理使用为名,剽窃、抄袭他人学位论文档案;以合理使用为名,蓄意歪曲、篡改、下载他人作品的名称、内容等;擅自将未公布的学位论文档案公布;超出合理使用权限等侵权行为。

文学名著论文例9

一个时期以来,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经典著作教学出现了弱化的趋势,甚至于有视研习中医经典及中医古籍文献为“守旧”、“复古”者。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中医经典著作的教学?本文的有关探讨将有助于更为理性地认识这一 问题 。

1.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

考诸古代医学文献,不难发现,习医而有所成者,大多重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 研究 ,换言之,重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的学习和研究,习医多有所成,此乃中医教育实践的 历史 对中医经典著作之于中医药人才成才作用的充分肯定与强调,揭示了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就新 中国 老一辈中医药学家的成长而言,情形也大致如此。笔者将山东中医学院周凤梧、张奇文、丛林主编,山东 科学 技术出版社出版《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所录97家著名中医药学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态度进行了 分析 ,结果显示: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及背诵者共计87人,约占89.7%。

2.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完整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

有关研究显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同步演进”的关系[1],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传统文化的 发展 出现了第一次高峰,中医学也相应地出现了发展的第一次高峰——《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相继问世。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从奠基走向了体系的形成,中医经典著作的问世同样宣告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俱备的体系的形成。《黄帝内经》重在明理,《伤寒杂病论》重在立法、处方,《神农本草经》则为药物学专著。《黄帝内经》虽既有理,又有法;既有方(仅十三方,后世并不常用),也有药,但其方药甚简,故传统观点认为“《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的观点,其名不副实是显而易见的[2]。经典著作中任何一部著作均不可能代表中医学理论的完整体系。反之,缺少其中任何一部著作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又是残缺不全的。诸书合一,方可窥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全豹。正其如此,所以诸多著名中医药学者常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不是只学习其中的一部、两部或三部。“学好医学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基础和关键。”[3]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习并非平等视之,而是有所倚重。如,“《内经》与《难经》是中医理论之渊源,不可不读。……我最推崇的是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4]“四部经典著作是祖国医学的精华,其中首推仲景学说。”[5]

3.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学有根本”的需要

4.重视中医经典著作 学习 是避免过度诠释的需要

中医经典著作,一如其他 科技 作品,其作者的本义具有唯一性。但是,由于诠释者“对同样的文字之理解,又会受到文化水平、临床经验、阅历、判断力和想象力等种种因素的 影响 。因此,要还原到作者所需要用文字表达的实际情况,其准确性就比较差。我们根本不可能走到已经作古的前辈名家面前,由他们通过实际病例讲解 总结 成文字的东西”[8]。正如《难经·十六难》所云:“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所以,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中医经典著作所作的理解与阐发,一方面丰富、 发展 了中医经典著作所奠定的中医学 理论 体系。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解、曲解、重塑经旨的“过度诠释”现象。“一个本文一旦成为某一文化的‘神圣’本文……无疑也会遭到‘过度’诠释。”[9]毋庸讳言,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过度诠释有着悠久的 历史 ,且十分普遍。因此,前人(即便是名家)的诠释也不能代替后学亲炙中医经典著作。以 目前 的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 科学 》替代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习,更是捉襟见肘。正如徐荣斋先生所云:“《内经》理论蕴藏之富,真如一座宝山,经过古今学者的勘探和发掘,各有所得,足征‘矿源’是丰富的。如何继续发掘?如何扬长避短、取精去粗地古为今用?确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做去的实际工作。”[10]

5.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需要

历代医学 文献 ,汗牛充栋,记载着前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与智慧。是否善于获取这一间接经验对于中医药人的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实为后学之“巨人的肩膀”。其中,《内经》等经典最为古奥,要求有较高的 中国 古代文化(包括古文)素养,攻克这一难关,具备研读中医经典著作的中国古代文化素养,从嗣后的历代医学文献中获取间接知识,有关困难也就不复存在。

6.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学习是专业思想培养的需要

中医经典著作创立了与西方医学迥然异趣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使中国一跃成为当时东方无可争议的医学中心,诸多记载甚至超越了同一时期以盖仑为代表的西方医学。时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传统医学相继消亡的21世纪,中医学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神话般地延续着自身的发展。其独特的医学思想、医学 方法 及诊疗技术日益引起全球关注。就这一角度看,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对于激发当前的习医者,尤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与兴趣、巩固专业思想也有着相当的 教育 意义。

【 参考 文献】

1 李如辉.论中医文化学 研究 [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2):4.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

3 戴 岐,靖玉仲,刘振芝.忆刘惠民老中医的学术特点.见:周凤梧,张奇文 ,丛 林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三辑)[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15.

4 祝谌予.中医学术应当发展提高.见:周凤梧,张奇文,丛 林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二辑)[m].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261.

5 陈大启,孙志洁.仲景学说实践家——陈慎吾.见:周凤梧,张奇 文,丛 林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三辑)[m].济南:山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1985.278.

6 哈荔田.学无止境 锲而不舍.见:周凤梧,张奇文,丛 林主编.名老中医之路(第二辑)[m].第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4.230.

文学名著论文例10

各地图书馆采集地方人士著述的丰硕成果,显示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实践,推动了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研究的发展,丰富了图书采访理论的内容。

1 我国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研究现状

近10余年来,随着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实践的发展,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这一工作的研究、探讨逐年增多。这些研究主要围绕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及采集方式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认识和意见。归纳起来,有如下观点:

1.1关于采集对象的研究

1.1.1对采集对象“地方”一词含义的理解。

观点之一:“地方人士著作取决于著作者的籍贯”(①《目录学慨论》P.232)

观点之二:主张广义理解地方人士的含义。认为地方人士包括本地籍人士和工作、居住在本地区的外地籍人士。(⑥高炳礼文“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⑧刘雪莱文“论地方名人著述征集工作的几个关系”)

观点之三:“地方名人指本地区著名的作家、学者、科学家……等人的著作与传记资料”(③沈继武、萧希明编著《文献资源建设》P.62)。这里的关键词“本地区”没有明确地方人士的地区界限,对其理解可宽可窄。

1.1.2以什么人为采集重点和主要对象

采集重点和主要对象可以看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采集对象的“点”与“面”,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都以采集对象必须符合采集条件为前提。

以什么人为采集重点对象,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以“本省籍的重要历史人物和知名学者为重点。”(见⑥)另一种意见主张“着重收藏与本地区有关的知名人士及著述”(②P.68)。以上两种观点,前者强调的是地方人士和籍贯,后者不局限于名人的籍贯,而着重名人与本地区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被采集对象对本地区的贡献和他在本地区的影响或知名度。

以什么人为主要采集对象,涉及采集对象的“面”,即在实践工作中应将采集的多数放在什么方面。对此问题,湖南图书馆明确提出以有撰著、作品等文字成果的当代在世人物为主要采集对象,并对其理由作了具体阐述。(⑦⑧)

1.2关于采集范围和重点

1.2.1关于采集范围

观点之一:“收集地方名人著作与传记资料”(③P.62)

观点之二:主张收集地方名人的著述、手稿和有收藏价值的地方名人藏书、藏品。(⑦⑧

1.2.2关于采集重点

采集重点的确定必须以采集范围为前提。由于我国目前不是在同一前提下讨论这一问题,因此观点上以及重点划分标准的区别,存在很大差异。

观点之一:“着重收藏与本地区有关的知名人士与著述及其反映本地区特点的著作与传记。”(②P67)这种观点是以“人”与“书”与本地区有无关系作为划分标准,以地方人士著作与传记资料为采集范围。

观点之二:以地方名人的著述(包括手稿)为收集重点(⑦)。这种观点是针对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范围扩大到名人研究资料和藏书藏品为前提的。其划分标准取决于所收书刊是否为名人本人的著述成果。

1.3关于采集方式

各图书馆由于采集地方人士著述的目的,馆藏地方人士著述原有基础的不同,藏书布局及机构设置的差异,采用了不同方式采集地方人士著述。

做法之一:购买、征集、接受捐赠、交换、复印、集中馆藏、剪辑等购入与非购入方式同时并举(⑥⑨)

做法之二:单纯以非购入方式进行采集。其中,又以征集与接受捐赠为主要方式。(⑦)

以上所举观点为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基本问题。近10年来我国关于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研究状况,呈现出喜人势头,表现在:一是参与这一探讨的人数和见诸报刊的文章逐年增多;二是有关研究开始注意从经验的总结转向理论的升华;其三是探讨的问题比较集中,同时,讨论又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已有研究主要论及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质量控制等问题,对采集意义的探讨,从加强馆藏建设等实践意义的认识上升到图书采访自身理论意义的探讨。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是图书采访理论的一个分支,由于这一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存在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有关这一理论的探讨文章数量少,有关专著论及此问题者时,大多只言片语,内容简略;

其二,已有研究缺乏理论高度和深度,以工作经验总结为多,对实践工作无普遍指导意义;

其三、名词术语使用不统一,有关概念理解不一,已有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状态,缺少交流,影响了这一研究向纵深发展。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是广义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一项既有理论,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图书采访理论的指导,而在实践中形成的新鲜经验又需要总结上升为理论,用以指导实践。为此,在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工作普遍展开和迅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其理论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 关于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问题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实践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其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并勾划出了这一理论的框架和主要内容,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这里拟就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2.1明确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

“地方人士”和“地方名人”是含义有所不同的两个概念。作为图书馆的采集对象,一般是指对本地区有所贡献,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人士,即我们所说的地方名人。“地方名人”又包含“地方”与“名人”两个概念。“名人”一词使用广泛,但目前在国内无统一标准和确切定义。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根据其职务、职称、军衔、学衔、成果和获奖等情况确定自己的采集标准。各图书馆由于所处地位和本地名人具体情况的不同,地方名人的划分标准存在高低、宽严之分,这里不作进一步讨论。

如何理论“地方名人”中“地方”一词,是采集地方人士著述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地方”一词在地方人士著述这一特定范畴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地方人士是指籍贯为本地籍的人士;“广义”的地方人士包括本地籍人士和居住、工作在本地的外地籍人士,具体说由三部分人构成:①籍贯为本地且工作、居住在本地者;②籍贯为本地,工作、居住在外地者;③籍贯为外地,长期工作、居住在本地者。第一部分人,籍贯与居住地均为本地,纯属本地人士,不须赘述。第二部分人现虽居外地,但其根在本地,他们大多与本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他们

的著述内容是否与本地有关,他们本人的地方属性已显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不可能将其排斥在地方人士之外。第三部分人,籍贯虽为外地,因其较长时间工作、居住在本地,他们已将自己融入当地社会,为该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不少是在该地成才、出名,这部分人已成为当地人的一部分。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以广义的地方人士作为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对象,更符合“地方人士”的实际情况,能较好地反映本地学术、文化和人才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义地方人士的内涵也随之拓展。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人员迁徒和流动较之过去更为频繁。这种变动带来的变化,一是籍贯在逐步失去原有意义和作用。目前各种履历表中,在籍贯栏外增添了出生地,近年报刊人物介绍,更重视人物的出生地,有的甚至已不提籍贯,仅写出生地。籍贯大有被出生地取而代之的趋势。因此,“籍贯”一词的内涵应随之扩大,除指祖籍之外,还应包括出生地。人员流动带来的变化之二,是居住、工作在本地的部分外地籍人士又迁往外地,成为“曾”在本地工作、居住过的外地籍人士。在这部分人中,有的与本地区有过密切关系。在本地产生过较大影响或拥有较大知名度,他们的籍贯虽属外地,且现在已离开本地,但他们在本地区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不能忽视,因而也应将其作为地方人士的采集对象。

2.2科学、合理限定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范围

科学合理限定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范围即是建立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的需要,也将直接影响地方人士藏书的质量。

与地方人士有关的文献有如下类型:

著述作品类:本人著编译作、字画、摄影等艺术作品;

手稿类:本人重要著述手稿、笔记等:

生平传记类:自传、日记、书信、回忆录、工作和生活照片、音像带等;

学术评介类:评介、研究名人及其学术的书刊资料,个人著述目录等;

藏品类:有收藏价值的名人藏书、字画等。

在以上五类文献中,第一、二类为地方人士本人撰著、创作成果或亲笔文字。第三类中的书信、日记、自传等亦为本人文字。第四、五类属地方人士研究资料和藏品,不是本人亲笔所为,非本人创作成果。

以上五类文献是全部采集还是选择采集,如选择采集又以哪几类为采集范围,这不由我们主观臆断,而取决于以下几点:

首先,“地方人士著述”这一为人们接受和普遍采用的提法,已将采集的内容限定在“著述”这一范围里。按照“著述”的含义,指地方人士的创作性文字,即根据本人的见解撰写的著作。从著述方式说。主要为地方人士“撰”、“述”、“写”文字。由于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文献的著录,根据地方人士著述的实际,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其思想和水平的译、编注作等也当属地方人士著述的范围。

第二,由文献在地方人物研究中所起作用决定。地方人士的著述是他们思想、观点和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和直接体现,是人物研究的可靠材料,特别是其中的书信、日记和著述手稿等名人手迹,是更为珍贵的原始资料,其作用是其他非本人文字所能替代的。

从以上分析,把采集范用确定在第一至三类文献中更为合理和恰当。据此,凡本人撰著成果不论文献类型是著作、论文还是字、画艺术作品,是否出版或发表,载体如何,都应尽全采集。

这里是从理论上应该明确的采集范围,各馆实际工作中,根据各自的采集目的,适当放宽采集范围也是可以的。

2.3选择适合地方人士著述实际情况的采集方式

选择什么方式采集地方人士著述,与采集对象及其著述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在地方人士著述的采集实践中,多数图书馆是以本地名人为采集对象。地方名人的著述具有自身的特点:①文献类型多样,有著作、论文、字画、手稿等;②出版发表地点分散,有本省出版发表、省外和国外出版发表;③出版时间长,有当代出版物,也有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出版物;④发行途径不同,有新华书店、邮局发行,也有内部发行和非卖品。地方名人著述的特点表明,全面采集地方名人著述难度大,需有名人的参与和配合;

地方名人著述类型复杂,品种多,出版发行分散,有名人提供信息,能帮助采集者全面掌握其著述情况;

地方名人的日记、书信和著述手稿等珍贵资料多为非卖品,需由名人或其亲属提供,才能获得;

地方名人早期著述,已成过期出版物,市场脱销;国外出版物,不明发行渠道,采集困难。但这两类出版物,名人或其亲属大多收藏完整,通过向他们征集,可以获得。

近期出版物虽能从书店或邮局订购到,但无名人签名、题词、收藏价值受到影响。

根据以上分析,征集和接受捐赠方式更符合地方名人著述采集的实际情况,采用这一方式能比较完整地获取地方名人的著述,提高地方名人著述的采集质量。

2.4重视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质量的控制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是以特定范围的个人为采集对象进行的,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集对象的情况,而不在所收书刊本身。因此,做好采集对象的规划,减少采集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加强采集的事前控制,是优化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质量的重要环节。当然,对已经采集的地方人士著述采用筛选,调整等办法进行事后控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补救措施。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规划,就整体而言,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根据已掌握的人物线索,对分布有地方名人的学科、地区,做好采集计划,做到采集不出现畸偏、畸缺现象。

其二,对本地区重点名人著述的计划采集。其别是要注意影响大,知名度高且年事已高名人的著述采集。

其三,注意地方名人群体著述的采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孕育出各自的人才群体,产生反映本地区历史、文化的著述作品。重视本地区名人群体著述的采集,就能建立独具本地特色的地方人士藏书。名人群体可以按地区名人的学科、地区、职衔、文献类型等进行区分,分别情况集中采集,以建立各种专藏。

以上是就采集对象的整体规划而言,其目的在于加强采集对象的全面性,突出重点和增强特色。

采集对象的个体规划是对地方名人个人采集的计划性而言,目的是为保证地方名人个人著述采集质量,使其更为完整、系统。个人采集规划以加强地方人士著述信息调研为基础,做好不同类型著述(著作、论文、字画、手稿等),不同著述方式(或体裁)作品,不同载体著述作品的全面、完整采集。其中应注意其代表性著作、获奖作品、最新著述和重要手稿、论文的采集。

3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理论意义

开展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在充实馆藏,增强馆藏特色方面的作用,已为大家所公认,而它对丰富、深化图书采访理论的意义还不为人们所认识。这里仅就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对非购入采集方式所作贡献作一叙述。

3.1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给传统征集方式注入了新的内容

在征集对象上,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突破了传统征集方式长期以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厂矿企业、科研单位和

学校等单位、机构为征集对象的局限,把征集对象扩展到广大著作者个人和名家、学者,从而扩大了征集对象的范围,开辟了更广阔的书刊来源。在征集内容上,传统征集方式以非正式出版单位为征集对象,征集的内容限于内部书刊资料和非正式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的开展,将征集范围扩大到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类书刊资料,使征集内容丰富多彩。

3.2地方人士著述采集使图书馆掌握了接受馈赠的主动权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把传统征集与接受馈赠两种采集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以征集方式为开始,以获得地方人士和著作者免费赠送的个人著述为结果,改变了图书馆接受馈赠的被动状况,由被动等待接受馈赠到主动索取馈赠,从而掌握了接受赠送的主动权。

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已成为图书馆文献采集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随着地方人士著述采集实践的发展,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地方人士著述采集理论将会随之发展和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彭斐章等.目录学概论. 北京:中华书局,1982

2.沈继武. 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

3.沈继武,萧希明. 文献资源建设.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4.吴慰慈,刘慈恒. 图书馆藏书.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5.顾敏. 图书采访学. 台湾学生书局,1983

6.高炳礼.杜定友先生与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实践. 杜定友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7.刘雪莱. 加强馆藏建设的有效举措——湖南名人文库工作初探. 图书馆,1995(3)

文学名著论文例11

中图分类号:DF5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3-0167-03

一、问题的提出

署名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发表著述或各种文字作品必须有署名,无论出现在文头或文尾,署名表示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的确定,以及要背负起因文字内容传播而产生的责任和义务。其次,从文献发展历史来看,署名的出现稍后于书籍、文献的产生,它受到社会制度、文化权利和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化大繁荣、文化权利越来越表现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署名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频频出现的剽窃事件已经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文责自负之余,署名权和署名利应该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署名牵涉到责、权、利和社会伦理等方方面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根本,就是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不可侵犯。

二、署名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署名发展史略述

汉代以前的书籍都没有署名。春秋战国前,都是“官有其器,而民无其器”,文献只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在史官文化的主宰下,“古未尝有著述之事也,官师守其典章,史臣录其职载,文字之道,百官以之治而万民以之察,而其用已备矣。是故圣王书同文以平天下,未有不用之于政教典章,而以文字为一人之著述者也。”“学在官府”、“王命作册”“官守其书”是文献产生和存在的主要方式。奴隶制的宗法制度,使“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师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私门无著述文字,则官守之分职,群书之部次,不复别有著录之法也。”翻勿庸讳言,书出于官府,藏于官府,民众是没有可能接触到的。孔子的伟大就在于他利用自己能够接触到官书的便利,修《春秋》、定《礼》《乐》、删诗书、序易传,将知识和思想向下传播。虽然孔子自认为“述而不作”,《汉书·艺文志》中也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但他的所作所为所述,被其弟子理顺出一套儒家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为后人作述和统治阶级束民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后世奉为六经的《易》、《书》、《诗》、《礼》、《乐》、《春秋》虽然没有孔子的署名,但其中的哲学思想精髓已经被深深地烙上了孔子的印记。

“从战国起,学问开始向今日所谓求知识、求真理的方向发展。”史官文化被逐步打破,以百家争鸣为文化特色的“士”阶层知识分子“将学问视为天下公理,而不是争名夺利的工具,这样自然也没有在作品上标明作者姓名的诉求。”“诸子百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领域内各思想流派的代表。虽然各门派都有自己鲜明的思想理念和著述,但“盖古人著书,不自署姓名,惟师师相传,知其学出于某氏,隧书以题之,其或时代过久,或学未名家,则传者失其姓名矣。即其称为某氏者,或出自其人手著,或门弟子始著竹帛,或后师有所附益,但能不失家法,即为某之学。”《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都概莫能外,都没有署名。徐嘉锡先生认为:“自《诗》分为四,《春秋》分为五,乃题姓氏于传之上以为识别。其后一传之中,又多别自名家,各为章句故训,于是复题其姓氏。盖其初由后人追题者,久而变为著名自署矣。其初只称氏者,久而并署姓名矣。今虽不能考其所自始,要是汉、晋以后之事。”对于古书不具署名还有一种看法,“陈启源《毛诗稽古篇》云‘盖古世质朴,人惟情动于中,始发于诗歌,以自明真意。非若后世能文之士,欲暴其才,其所作辙系以名氏也。及传播人口,采风者因而得之,但欲识作诗之意,不必问其何人作也。’陈氏的话虽然是就《诗经》而言的,但可推之于先秦古书。大概最初作家进行创作,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署名与否,无关紧要;人们传诵它,采风者收集它,看重的都是它的内容、思想,至于作者何人,并不重要。这是古书不题撰人的原因之一。其二,有很多古书成于众人之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书不成于一时一人之手,所以不题撰著人。”此观点认为,先秦诸子书,撰非一人,成非一时,实际是各个学派的集体创作。

对于汉代以前著述不署名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观点认为“作为书籍领域后起之秀的经籍与子书,无法摆脱官书及其悠久传统的制约,只能继承官书传统在此基础上逐步加以变革。因此,官书之特征(不准公众传播、作者不署名、书无定本)不仅是官书的基本特征,也是汉以前经籍与子书的基本特征。”因此,多重原因造成了汉以前书籍虽以著作为主,却没有署名。

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造就了史官修史的古老传统同时,还有私人修史的传统。从汉朝到隋朝的几百年间,编著以传注、义疏、史书为主要出版书籍,不仅著述出现署名,而且署名的形式各有不同,很多书籍可以从书名了解到作者的署名。参看《汉志·诸子略》中的很多文献名可见一斑。署名的出现不是出于偶然,“晋代以后著作署名的盛行及逐渐规范,说明著作署名权问题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作品与作者的归属关系在人们的意识中得到了强化。”唐代雕版印刷术以后,图书出版事业蓬勃发展,书籍文献传播的范围空前,作者署名所附带的信息更加详细。“汉以后,文献多署作者名姓,但标法不一。有的先标籍贯(郡望)再写姓名或字号,有些署名将时代、籍贯、官职、封号、爵位、姓名、著作方式等十几项连写,宋及明清著作书名多采用这种方式。有些著作除署撰者姓名外,还署“主修”、“协理”、“鉴定”、“校阅”等。有些著作不署真实姓名,而属字号。古人名号情况复杂,加上职官就更难以理解。因此,为了理解古人署名,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职官制度及名号知识。”很显然,署名现象已经受权利、名利所累,通过明确的分工细做,成为一种文化权力的符号。

总之,古代图书作者署名从无到有,署名前的修饰附加成分由简到繁,不仅反映出古代作者在逐步重视通过著书立说来阐述个人立场、主张、思想,标记自己的著述,而且,署名受到“官本位”影响,学而优则仕之风盛行,著述立说只围绕经典,论经明道,以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署名成为一种地位的象征。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在逐渐扩张……”试想,如果没有受到统治阶级专制思想的制约,中国古代“独尊儒术”的局面会大大改变。比如西方具有较早文明史的古希腊就是如此。“古希腊时期宗教的势力尚未强大,这就为历史、哲学、医学、诗歌和戏剧等非宗教类著作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当时学术和文艺创作比较自由公开,不少文人和学者纷纷通过自己的著作署名来扩大影响或创立学派。这就导致署名的非宗教著作日益增加。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其哲学著作奠定了希腊古典哲学的基础。”因此,著书立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人行为,它受社会制度、文化权利影响。著述作者阐述观点时,必须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为阶级阶层服务。

古人能够著书立说的一定有不一般的背景,不仅包括他必须有较广博的学识,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通常是史官、诸侯、博学之士或藏书家。从文献发展历史脉络来看,他们中间最早能够触及公藏典籍的是史官,只有这些人能够接触到王室或皇亲国戚家的藏书,后来有由于政治原因能够得到赏赐书籍的王爷和官员,以及在皇家整理书籍中形成的书院或由于宗教发展而形成的寺观收藏,最少也是有私家收藏的富人。所以,一些著述的作者署名,带有时代、官职、爵位、封号,采用何种体裁等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近代,人们明显地认识到署名已经牵涉到了个人利益、权利和名誉。比如,“清代有不少“主持风雅”的贵官,如毕沅、阮元……,幕中罗致了不少学人名士,由他们帮助编书刻书,往往用的就是座主的名字。有钱而好名的出版家为人刻书,自己也挤进去挂个“同撰”名字的也不少,至于列名刊校的就更多了,其中多半是醵资刻书者。阮元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书中的考证,大多出自阮元的学生朱为弼之手。在杭世骏的《三国志补注》和赵一清的《三国志补注》的双胞案的大辩论中,明确地反应了学术界对著作权的重视与对不道德的剽窃行为的深恶痛绝。”1910年,由清政府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官方第一次从法律上确立了署名的尊严、权利和义务,以及受到国家机器保护的不可侵犯性。

(二)现代社会署名多样化现状分析

历史进入现代社会阶段,署名无论从形式、内涵和权力都发生了变化。拿纸本书为例:一本书的问世,不仅包含有作者的署名,还有出版单位署名,策划编辑署名、责任编辑署名,封面设计等也要署名,更多呈现的是分工责任的明确和市场化反作用于著述而体现出的利益均分。同样,如果这本书的出版引发了不好的结局或反响,不仅作者有责任,连带著作上相应署名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伦理道德、文化反响等等方面。

随着各类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体裁的文章、著述的面世,现代署名方式与古代大有不同。“中国古人并不曾把文学、史学、宗教、哲学各别分类独立起来,毋宁是看重其相互关系,及其可相通合一处。因此中国人看学问,常认为其是一整体,多主张会通各方面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研究。”古代中国,做学问其实都是围绕经、史、子、集的研究,而其中经是一切学问的本源,正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是指天下学问源于经,尊于经,不可背道而驰。古人历来有鄙视“小说家”的风气,认为小说家之流出于裨官,所述皆为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不能与正统学术思想相提并论。也就是因此,文学创作因不人流而缺少作为文献所具有的署名要求。也有人认为,“文学署名之所以落后于历史、哲学著作的署名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应有文学意识不强、文学没有独立性的原因,当然也还有文学不及历史、哲学那么受重视的原因”。所以,署名在文学作品中的真正作用不能体现出来。

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一旦成为著作出版,俨然带有科学研究的品性。“科研著作的署名即标注出该著作的作者姓名。作者应为科研课题的负责人和全体参加人员。署名的方式可有多种,视具体情况而定。著作若为一人独立完成,则在题目下直接单独署名;若为几人合作完成,则为几人共同署名,名次先后应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不应‘论资排辈’;若作者较多,则可在题目下写出若干个主要作者的姓名,其余作者可在后记中逐一列出。”“在论著上署名,一方面是表明其在研究工作中做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已说明其对论著应负有的责任。”科技著述相对于文学作品更加具有严谨性和严肃性,署名的顺序表明个人在某项研究中的贡献大小。

随着网络普及化发展,一个新的文学现象——网络文学催生出新的署名方式——网名。网名更与真实姓名相去甚远。此外,微博、博客等也是人们以网络为媒介表达自己对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等观点的一种写作方式。用真实姓名作为网名的不多,通常是名人名家用真实姓名较多,他们的言论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网络为背景的文学创作、微博或博客,作为文字信息的可信度和稳定性不高,但它们涉及的范围、内容较广,可以作为信息检索的线索。

三、多重文化背景下的署名利用

在图书馆出现之前,利用名人导读书目获取图书信息。比如,龙启瑞编撰的《经籍举要》,张之洞编撰的《书目答问》,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等名人撰述。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略例》中有这样一段话:“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因此,择名师名人之撰著,是研读古籍之捷径。

对于现代人来讲,图书馆和网络是获取知识和信息主要途径。在计算机出现之前,图书馆使用过很多种文献目录,其中有一种责任者目录就与署名有关。“它是按照文献责任者(包括个人、机关团体或会议等)的名称字顺组织而成的目录。其主要作用有:1、以责任者名称提供文献检索途径。2、揭示图书馆入藏某一责任者的全部著作。责任者通常包括著者、编者、辑者、校订者、注释者、绘图者等。对于某些知名责任者的笔名及其他别名,必须采用参照法引导读者找到他的全部文献;对于刊载在某些文集、期刊中的有关著者的重要著作,也给予适当反映。”嗍

当机读目录成为图书馆查阅书籍的主要手段时,署名是不可或缺的检索条件。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更成为许多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信息存储和利用的重要手段。打开任何电子资源数据库,利用作者署名检索相较于主题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而言,命中速度快,效率高。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对于高校而言,在某一学科领域内,“经过审核的优秀论文可以作为经典论文进入数据库,以供作者写作时进行阅读、吸收、参考:其参考文献又会形成新一轮的引用认同文献与作者合集。一定程度上,如果引用认同的是高质量论著与杰出作者,说明其研究是站在高起点上进行的;如果引用认同的大多是陈旧过时的劣质论著,说明作者的研究视野狭窄,成果质量也不会太高。”因此,越是具有名人或杰出作者署名的论著或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在某种程度上,署名成为衡量文献质量的标准。

通过网络博文获取信息也成为当代读者在除图书和数据库之外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界领军人物。他们通过博客这种便捷的方式。从各自的学术研究角度,对社会热点的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政治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比如邹新明等在《“北大博文”的思路、做法及思考》一文中举例了北大名师如张颐武、林毅夫等人的博文,指出“从北大学者博客的内容看,这些博文相当于书写时代的日记、札记、随笔等,这些资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学术史和传记的重要资料,也是北大学术史,乃至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资料,这些博客成为历史学家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参考。由于博客的自由随意的特点,很多博文更能反映北大学者的真性情,这些文字是在正式出版的著作、论文中难得一见的,因此更显珍贵。”

相反,署名问题也会给资料搜集工作带来困扰。我们在搜集网络信息时,不能判断信息的真假原因,主要是缘于署名问题。网络署名常常是五花八门,网络作者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引人关注程度等起网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网名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有一定价值的信息搜集起来很麻烦。有些信息只能起提供线索的作用,是否采用,只有深入挖掘才能找到信息的源头进行判断。比如,我们在做民俗图片搜集时,经常会遇到没有时间、地点和详细描述,又有资料价值的图片或视频,必须咨询学者专家的意见,对资料做简单的描述,以便录入数据库。还有一些网友会将自己家乡发生的民俗活动视频或图片发到网上,只有网名和上传时间,其它我们想知道的内容一概没有,但是这种记录民俗的资料很稀有,我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将它著录并保留下来,遗留问题就是知识产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