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6-14 17:42:44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1

在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上,海军舰载战斗机歼-15首次完整公开亮相,成为本次阅兵最大的看点之一。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歼-15舰载战斗机的标准件中,有近70%是“80后”技工方文墨所在的工厂生产。在工业化时代,尽管很多零件都可以自动化生产了,但是有的战机零件因为数量少、加工精度高、难度大,还是需要手工打磨。而作为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师,方文墨是这其中一员。

“要成为全国最好的钳工”

在众多男性的童年回忆里,都有一个“飞机梦”。而从小生活在沈飞大院中的方文墨更是为此痴迷,但凡飞机经过,他就会不自觉地放下手里的事情,一直仰望天空。“长大了我也要造飞机,这就是我儿时的梦想。”方文墨说。

2000年,沈飞技校一则招生的消息让方文墨兴奋得彻夜难眠,那一年,他只有16岁。“其实并没有想很多,就感觉自己考入沈飞技校,将来就能成为正式的沈飞职工,所以特别乐呵。”方文墨说。第二天一早,他第一个来到沈飞技校报了名,经过积极地备考,如愿以偿的考入了沈飞技校钳工专业。

走进技校的方文墨当即给自己制定了目标,“既然入了钳工这一行,就要成为全国最好的钳工,心系蓝天,报效国家。那时,我的这个理想没对别人说,怕人家说我狂妄。”方文墨笑着说。

带着这样的信念,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几乎每天上完了6个小时课之后,还要拿出6个小时自学苦练,因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为他奠定了扎实的钳工理论基础,而手脑并用的实训课又提高了他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同学眼里,他在学习上是个永不满足的人,上实训课总是追着老师问全国和省市职工技能比赛会是什么精度,然后就超出课程要求,把0.1毫米公差提高到0.05毫米、把0.05毫米公差提高到0.02毫米……就这样过了三年,他成了全班专业上最厉害的那一个,学校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学习疯子”。

从技校毕业以后,他如愿以偿在沈飞公司当了一名钳工。

钳工,人称机械工人中的万能工。在机械行业中,一个好钳工需要具备乐队指挥那样的素质,不仅要熟知机械加工所涉及的各个工序、各种材料以及机械原理、力学原理等相关知识,还要掌握钳工自身的加工技术技能,尤其要具有掌控加工精度的高超本领。在机械行业日益信息化、自动化的今天,钳工这个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就愈发显得重要。

“我知道当一名钳工不容易,要想成为全国最好的钳工就更难了。”方文墨说,“我只能以一种试比高低的劲头,用一种近乎苛求自己的态度,去学习,去钻研。”

事实也正是如此,为了全面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方文墨白天在厂里勤学苦练,晚上回到家则系统学习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钳工工艺学等相关专业理论和工艺方法。他一有空就去书店,常常是开店第一个进去,闭店最后一个出来。

因为专业书的价格不算便宜,他就站在书架前大段大段地抄录书中的精华。方文墨用业余时间搜集整理了20余万字的钳工技术资料。他购买了《机械加工工艺与窍门精选》、《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等专业书籍,最让人吃惊的是这里面关于钳工和机械加工类的专业问题他全部铭记在心。

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就要有娴熟的技法。刚进单位的时候,领导安排了二位老技师做方文墨的师傅,在师傅带的一批徒弟中,方文墨是最默默无闻的一个。但是仅仅过了两年,在沈飞公司职工技能竞赛中,方文墨脱颖而出,名列第三,这样的成绩对于刚进沈飞没有多久的“菜鸟”来说,已经创造了奇迹,可倔强的方文墨硬是不满意,每天下班不回家,吃袋方便面,就拿块料在车间里开练,一直要练到半夜才罢手。后来他索性买了一台老虎钳子,安在自家北阳台上苦练不止。

技术不断进步,他被三次破格晋升,在入厂六年后的2009年,成为了高级技师,创造了沈飞集团历史上拥有此技术职称者最年轻的记录,在沈阳、辽宁乃至全国也很罕见。若按常理,一个普通技术工人要成为高级技师,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2010年10月,第六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经过四个半小时聚精会神的钻、锉、锯、装配、调试,一块正方形的毛坯料在方文墨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了55度燕尾配合三件套,凭着这个机床导轨模拟件,方文墨登上了机修钳工的最高领奖台。

照理说,拿到这个奖,他就成为中国青年中最好的钳工,可以好好松口气,可是方文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琢磨”,在他的小屋里,装满了各种他买的钳工工具和设备。要知道,钳工的“十八般武艺”都离不开工具,而他对钳工工具的追求似乎超过了一切。所以熟悉方文墨的工友都知道他根本存不住钱,因为他每个月的工资几乎都用到了买工具上,有时为了买一件工具要攒几个月工资,几年间光买工具就花费了4万多元。方文墨把买来的新工具与厂里使用的工具进行比对,研究其中的差距,然后动手加以改进。几年来,他改进各种刀、量、夹具200多种,经他改进的工具成了工友们的抢手货。有一种钛合金专用丝锥经方文墨改进后,提高工效4倍,节约人工成本和材料费46.2万元。

很多人不知道,方文墨经常加工的零件平面一般只有火柴盒大小,每个表面起码得锉修30下才能达到尺寸精度要求,每天要往复单一的锉修动作8000多次。如果把方文墨工作8年多锉修的行程捋成一条直线,总行程可以高达6400公里,这无异于一次长征。

在钳工的岗位,方文墨坚守了十年,直到今天,他还是乐此不疲,这些年来,他改进的各种刀、量、夹具有几百把,改进工艺方法近百项,改进设备、发现设计问题、研究生产窍门、总结先进操作方法……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2

钳工是按照技术要求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对工件进行加工、装配、修整的一个工种,它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工种,钳工技能是机电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并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尤其是工艺方法的应用很灵活。钳工技能不容易掌握,这个工种既要技术,又需要体力,同时还要具备观察力、思考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尺寸链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互相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而成的封闭尺寸组。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封闭环是指在装配或加工过程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其余尺寸称为组成环。根据其对封闭环的影响性质,组成环又可分为增环和减环。如果其他尺寸不变,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也增大的尺寸称为增环,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闭环减小的尺寸则称为减环。尺寸链有两点特征,一是封闭性,由有关尺寸首尾相接而形成;二是关联性,有一个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受其他直接保证精度尺寸的支配,相互间有确定的函数关系。尺寸链按构成空间位置分线性尺寸链、平面尺寸链、空间尺寸链,按组合形式可分为串联尺寸链、并联尺寸链、混联尺寸链,按用途可分为零件尺寸链、工艺尺寸链、装配尺寸链,按几何特征分为长度尺寸链、角度尺寸链。巧妙利用尺寸链,可以使钳工装配和零件加工变得得心应手,从而提高零件精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一、钳工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钳工教学课程设置不是很合理,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许多教师对职校应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目标还不够明确,围绕书本转,为完成书本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对学生能力培养缺乏考虑,对实践操作不够重视,这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容易局限于定向思维和造就能力,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难适应当代科技生产。

钳工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职校工科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次实际操作训练。现行的中等教育教学大纲中要求钳工实训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掌握钳工操作技能、技巧的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入门知识、平面划线、锯割、锉削、钻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锉配,另外还包括常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刀具和钻头的刃磨等。钳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工种之一,但是长期以来钳工的教学模式总是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机械单调的训练、缺乏新意的课题,难免存在一些教学弊端。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我们应该认真分析钳工教学的特点,设计新的教学模块,让学生从消极对待变成积极参与。

二、尺寸链应用于钳工教学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工业高速发展,时代与工业的发展势必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突出的复合人才,因此这一方向的专职教师的责任重大而深远。若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学生很容易因读死书、死读书而形成定向思维,其创新能力必将受局限。这对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当代科技生产的需求是毫无益处的。

钳工教学一直以来强调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本已抽象的知识更显枯燥,这样不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提高。所以我们应不断提高学生感性认识,来充实学生的理论认识。

教学过程涉及到很多的实操内容,教师针对企业用人需求主动的挖掘与创造是很必要的。教师在结合课本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实操,以实用、常用的知识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到生产有利于培养出符合机械行业发展实际需要的专业型技术人才。

针对这种情况,在钳工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

三、加强尺寸链在钳工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完善钳工教学

在钳工实际教学中,最重要的难点问题就是尺寸精度难以保证,一方面需要反复测量、细心操作、刻苦训练,另一方面因实习时受量具的限制,有些尺寸无法直接测量,而只能通过间接测量得到的,因此巧妙利用尺寸链进行正确的换算就显得十分必要。

钳工教学并非一门独立课,它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倘若仅从钳工单方面的意义开展教学,远不能达到学习的要求、社会的需求,教学很难取得成功。因此灵活地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辅助做好钳工教学尤为重要。实践证明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绝对可行的。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尺寸链打下基础。要想学好钳工课程,基础知识是关键。钳工教学很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不需要多少基础知识,或者需要的基础知识很少。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基础知识好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钳工,只有尺寸链知识掌握过硬、能够活学活用的学生才是真正的钳工高手。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充分地把学好尺寸链作为课程的重点来抓,并因材施教,除了正常的钳工教学,还需进行必要的充分的基础知识的补给,这对于学生充分掌握钳工的真正技能,做个优秀的钳工具有深远的意义。

2.学好其他机械专业课,合理补充专业知识。其它机械专业课对学好钳工也很重要。熟练使用尺寸链,活学活用,涉猎多项机械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钳工被誉为“万能钳工”。这除了说明钳工在实际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之外,也从另一方面表明钳工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杂。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项机械专业课程贯穿于钳工课程中是很必要的。如金属材料热处理、刀具角度和刃磨、机械制图,机械制造等知识,都与钳工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知识的合理补充,对学生活学活用尺寸链,学好钳工技能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教师来说,加强多学科知识的涉猎,加强专业课的学习是带好学生的关键。

巧妙应用尺寸链,钳工课程将变得简单、具体,目标性和针对性强,可以更好地指导生产;钳工教学也将事半功倍,能够培养出更适用于当前机械制造类企业,适合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过硬的钳工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正策.机械类专业车、钳工技能训练教学改革初探[J].甘肃科技,2006.

[2]钟阜云.刘淑梅.直线尺寸链的分析与解算[J].大化科技,2000.

[3]杨根华.尺寸链在钳工实习中的巧妙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27-01

钳工技能竞赛考验的不仅仅是技工们眼疾手快,对各种量具运用的熟练程度,更考验的是全面技艺,正确认识技能竞赛,运用科学的、创新的培养方式,是提高技能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1 钳工竞赛解读

1.1 工具钳工竞赛

如: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包括理论(30%)(其中时事政治题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三部分进行,即装配体测绘、钻头刃磨及孔加工、钳工基本操作,其中装配体测绘占总成绩的10%,钻头刃磨及孔加工占总成绩的10%,钳工基本操作占总成绩的50%)。

1.2 装配钳工竞赛

如: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装配钳工技能大赛,包括理论(30%)和操作(70%)两项考核内容。其中:实际操作内容为装配零件加工(占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的40%)机械装调(占实际操作竞赛成绩的60%)天煌教仪“THMDZT-1型机械装调技术综合实训装置”为大赛指定竞赛设备。

1.3 机修钳工竞赛

如:第六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理论知识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时事政治题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70%(分三部分进行,即刀架拆装、拆画零件图并编写工艺、钳工基本操作,其中刀架拆装占总成绩的25%,拆画零件图并编写工艺占总成绩的15%,钳工基本操作占总成绩的30%)。

1.4 模具钳工竞赛

如:全国机械行业和职业院校首届模具钳工职业技能大赛,应知部分:理论知识、技术答辩。应会部分:根据给定的模具图纸及模具零部(组)件进行检验、修磨、组装调试三部分考核内容。

2 钳工竞赛趋势

参加技能竞赛,比的选手的综合能力,参赛选手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心理素质。今后的技能竞赛将越来越多的检验参赛选手的全面能力与实践经验,这也为训练辅导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选手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对参赛能力的要求

扎实的基本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

2.2 竞赛考点设置

“灵”,重点考核基本能力,体现方法“灵”活性;“巧”,重点考核工艺分析,体现操作技“巧”性;“精”,重点考核细节把握,体现形位“精”准度。

3 训练参赛实施

3.1 钳工竞赛选手选拔―― “准”

3.1.1 选拔办法

通过每年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择优推荐、宁缺勿滥”的原则,每批选拔学生的数量占本专业人数的5%;班主任推荐、实习教师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最终由技能竞赛办公室综合考核,确定人选。根据竞赛工种,由技能竞赛办公室组织相关教研室教师参加选拔,根据参赛名额,以参选教师的综合成绩确定参赛选手名单。

3.1.2 选拔途径

学生组以定期性的技能月考的形式,选拔技能突出、成绩稳定的选手;教师组以教学教研能力业绩为前提,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技能选拔确认人选。

3.1.3 选拔标准

针对学生选手主要考虑成绩、态度、吃苦精神、潜质、悟性、心理,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综合表现等方面因素;针对教师选手主要考虑选手的参赛资格、导师带徒考核情况、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综合业绩等。

3.2 钳工竞赛选手训练―― “精”

训练过程中着重做好五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与严格要求结合、外因与内因相结合、技能因素与非技能因素相结合、训考相结合。

3.2.1 技能训练指导

训练实施计划做到一人一案,明确课日任务,体现日进度、课题目标、周总结;熟悉职业标准和要求,把握辅导重点,突出技术前瞻性,突破关键技能点;参赛选手做好日训练记录和日总结,体现每天的训练任务、进展、得失;训练组及时记录训练信息,每日做好点评,每周召开分析会;设置竞赛实景模拟竞赛,通过竞赛场地布局调整、设备轮换,增设干扰因素等方法,做有针对性地实战模拟、拉练比赛,使选手熟知应急预案,提高应变能力和应赛能力。

3.2.2 理论知识辅导

充分发挥团队合力,集中优势资源,采取重点帮扶,设置专业理论辅导小组,对训练组选手进行单独专业理论辅导,使选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步提升,提高参赛选手的竞赛综合实力。

3.2.3 强化选手“软素质”

钳工选手“软素质”只是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出现的相对概念。在教育领域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基本因素,还包括创新意识与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抗压能力、点燃兴趣的能力以及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等;在竞赛领域是指技能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俗称“非技能因素”。在训练中需注重强化以下几点。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教师积极与选手沟通,了解选手的心理动态,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调整心理压力、强化综合心理素质。

(2)对选手加强心理教育,不断鼓舞斗志,确保参赛状态。

(3)赛前心理辅导,减轻选手心理负担、释放压力,“用平常心去对待竞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竞赛,享受竞赛中的氛围和过程”。

(4)辅助选手进行各方面的抗干扰训练,保证选手在参赛中能发挥应有水平,排除比赛时主客观因素对选手的影响,增强选手的自我控制能力。

3.3 钳工竞赛选手参赛―― “稳”

针对参赛过程各环节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制定相应预案,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予以固化,在日常课题训练中进行强化,确保选手在竞赛过程中沉着冷静、有的放矢。

“从脑传达到手,才成为技能”、“技能是带着体温的技术”,要掌握扎实钳工技能往往需要付出多年的努力、积累和忍耐,而要获取钳工技能竞赛的优异成绩更需将人体的本领、能力发挥到极致,并不断的挑战“极限”。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4

钳加工是机械制造从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技工院校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技工学校的实习教学以围绕考取中、高级技能等级证书为教学中心,以锉配基本技能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随意性大,难以把握教学的方向和重点,难以向纵深方向发展,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

一、钳工实习面临的问题

1.在Q工实习中缺乏质量意识

锉配技能操作属于钳工实习中的精细加工。一个锉配件的加工内容包含了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基孔制、基轴制、配合间隙等技术要求。但部分学生在练习中往往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片面模仿别人已加工好零件的外形去加工,或片面关注尺寸公差和配合间隙,对从中出现的错位、偏心、正反面间隙不一致、契形配等问题缺乏思考。同时由于锉配件一般为没有相对运动的单一组合,学生也很难从中体会到由于某几项技术要求未达标而对实际应用产生的影响,唯一的直接感受是工件在评判中被扣了相应的分数。

2.在钳工实习中缺乏团队合作的理念

钳工实习基本是单打独斗式的个人技能表现。一个学生钳工技能水平的高低只影响个人的成绩,并不会拖累其他人。这使得学校培养的未来技术工人缺乏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合作完成的团队理念,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了单打独斗的风格,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与当代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求是不对称的。

二、钳工实习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职业学校在钳工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校,核心在钳工实习指导教师。

1.钳工实习指导教师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

在钳工实习指导过程中,往往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实习时,在新鲜感的驱使下热情高涨,信心满满,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厌练的情绪日渐显现。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区别对待。如对那些动手能力强却自负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实习指导教师要用自己娴熟的技能去赢得学生的敬佩;对那些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该从操作姿势和动作要领上入手对他们进行细心的讲解和示范,在平时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重拾对钳工实习的信心。

2.要注重实习课件的选择

单一、重复、枯燥的实习工件显然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将综合课件融入技能实践,调动学生的兴趣、实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个好的实习课题可以解决很多钳工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钳工实习教学过程中,曾经采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实习课题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此为例作一分析和探讨。

实习课件名称为微型平口钳(见下图)。

该课件为综合课件,由固定钳身、活动钳身、压板、螺母、丝杆、挡板、底板等11个零件和若干个螺钉组装而成。通过该课件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锪孔、攻丝、套丝、装配等钳工常用基本技能。采用分组教学模式, 4人一组。教师分组时要按学生技能水平合理搭配人员,确定一名组长,由组长和组员共同商议加工工艺及人员分工。组长书写制作实施方案后交实习指导教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通过适当的组织安排,将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小组竞争等团队机制引入到日常的钳工实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挑选优秀课件进行作品展示,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增强团队观念,提高团队意识。

该课件是一个螺母固定不动,螺杆带动活动钳身实现往复运动的夹紧装置,重点和难点在于装配完成后螺杆带动活动钳身在矩形导轨上往复运动无阻滞,无明显左右上下晃动;固定钳身1和2装配后侧面无错位;夹紧时两钳口贴合度好。其基本制作步骤为:固定钳身1与钳口铁同钻完成装配;活动钳身与压板同钻、与挡板同钻、与钳口铁同钻完成装配;固定钳身2与固定螺母同钻完成装配;固定钳身2组件与活动钳身挡板组件装配完成后,用φ5.5钻头同钻挡板和固定螺母的传动螺杆孔,以保证两孔的同轴度;将固定钳身组件与活动钳身组件安装到底板;修整固定钳身1和2的侧面无错位,修整钳口的贴合间隙;检查螺杆传动的顺畅度,若出现阻滞现象修整螺纹孔或螺杆。

这种通过装配后能实现相对运动的构件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单个零件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的保证对整个构件造成的影响,从而建立起质量意识。同时,该课件由铸铁、板材、A3钢、棒料等组成,用料的多样化、大小不一的加工余量和精度高低的零部件,配合小组化合作的加工和择优展示的运作模式,让学生在大余量的加工中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精加工中用小板锉、什锦锉、油石等对微小余量的修磨,练就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周而复始重复的操作可以让学生养成专注、坚持、耐心的意志品质;更能在团队合作、共同制作中,形成众志成城、热情高涨的实习氛围。技工院校在钳工实习过程中若能穿插类似的综合课件,必能使钳工实习事半功倍,达到应有的实习要求和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小结

“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发展战略引领制造业从“大”到“强”,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技能人才有着更强劲的需求,而作为承担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技工院校,更应该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地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在实习项目安排中,应以企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通过分组合作项目化驱动的课件安排来培养和树立学生的协作意识、质量意识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通过完成课件的项目驱动来提升学生身为技术工人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这些正是当下技工学校应该大力倡导、培养的学生不可或缺和替代的素养。

参考文献:

[1]许齐鹏.浅谈如何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8).

[2]史海红.如何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浅析[J].科教文汇,2007(4).

[3]清华大学金属工艺学教研室.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 ]孙洪军,李仁强.机电专业钳工技能的教学与训练[J].职教论坛,2002(10) .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5

在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指导下,各级学校开展了专业课程改革,在合理确定了机械、机电及数控等专业等课程结构的前提下,对钳工专门化方向的《普通钳工》课程标准的制定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成

果,作为一名中职教师,笔者在教学中积极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合理定位课程性质,明确课程目标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或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学习本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技能,包括零件的测量、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等,提高普通钳工的职业能力,为其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达到中级钳工资格证书要求。

2.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掌握钳工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文明生产习惯,达到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级钳工)的相应要求,胜任各企业中钳工工作需求。职业能力目标达到: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钳工的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能够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合理选用常用计量器具;会各种钻头的刃磨方法;能较熟练使用划线工具进行划线、选择基准及划线时工件安置;具备锯、锉、钻、锪、攻螺纹、套螺纹等操作技能,具备一般工件的钳工加工技术;能够正确履行钳工岗位责任,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和各项要求。

二、科学设计教学思路,精心编排教学内容

1.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由行业专家对普通钳工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按小锤子的加工流程,以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依据培养目标和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级钳工),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普通钳工基本技能。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分三大项目进行组织教学,总课时安排为580学时(理实一体化教学),包括项目一:钳工操作准备,项目二:基本件加工,项目三:组合件加工。第一项目共分两个模块,模块一为适应工作现场,第二模块为钳工识图。通过学习达到的学习目标:认知钳工场地的基本概况,熟悉钳工常用设备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安全生产意识;认识游标量具、千分尺、百分表的结构和其刻线原理,会用常用量具进行测量;正确识读零件图。工作任务有:学习工作场地规章制度和安全文明要求;会使用、保养台虎钳;认识钳工常用工、量、刃具;认知场地与设备:钳工车间及其设备;识读常见钳工图纸。

项目二为钳工基本技能操作,共分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攻、套丝六个模块进行,所有模块的学习,围绕小锤制作,最终完成小锤制作任务。以锯削、錾削、锉削模块为例:

(1)模块四:锯削,参考课时36课时。

①学习目标:学会锯削的基本操作,会锯削各类不同材料、形状的工件。掌握锯子的种类、工作范围、认知锯削的工作原理及锯条发生折断、崩齿、锯路歪斜的原因,正确选择锯弓、锯条。

②工作任务:任务一:锯削去角方铁;任务二:锯削燕尾板任务;任务三:锯削小锤毛坯。

③相关实践知识:工件安装、起锯、锯削姿势、锯削速度、锯条质量、锯弓选择、锯削安全操作规程。

④相关理论知识:锯削的工作原理及锯条发生折断、崩齿、锯路歪斜的原因。

⑤拓展知识:锯削圆管、簿料、深缝的方法。

(2)模块五:錾削锉削,36课时。

①学习目标:熟练使用平锉、圆锉、三角锉、扁錾、尖錾等工具,学会对各类加工工件的錾削、锉削操作,懂得正确锉削、錾削的方法。

②工作任务:任务一:燕尾板平面的锉削;任务二:方孔的錾削;任务三:小锤的锉削。

③相关实践知识:平面锉削的操作步骤、锉削和錾削工具的正确使用、錾削、锉削的正确姿势、工件夹持、锉刀选择及使用方法、刀口尺的正确使用。

④相关理论知识:锉削工具、錾削工具的材料要求、特性及錾子的类型、锉削检验。

⑤拓展知识:錾子的热处理过程和方法。

项目三为组合件加工,参考学时274学时,学习目标为:能编制组合件的加工工艺;会综合运用普通钳工基本技能;能对组合件进行配合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会配合副的误差抵消法;会螺纹副加工;会圆柱销、圆锥销的配作加工;能安全文明操作;达到图样加工要求。主要任务有:(1)编制组合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分组分析、讨论加工对象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拟定加工工艺路线;(2)组合件的配作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配合副的误差抵消法,现场认识间隙测量工具;(3)组合件配作加工方法练习,配合副的误差调整;(4)螺纹副加工现场运用攻丝与套丝加工方法进行螺纹副加工;(5)圆柱销、圆锥销配作加工销的认识,运用钻孔、铰孔等方法进行圆柱销、圆锥销配作加工。相关理论、实践知识有:组合件的加工工艺,普通钳工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组合件进行配合加工和间隙的测量、调整,配合副的误差抵消,螺纹副加工,圆柱销、圆锥销配合加工,安全文明操作。

三、集思广益编写教材,规范教学要求

1.教材编写。

为适应课程标准,对教材的要求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结合普通钳工(四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组织教材内容。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

(2)以工作项目教学形式为主线设计教材,精选加工件,如小锤、凸凹体锉配、圆柱销、螺纹副等,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文字表达通俗简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教材内容应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际,体现机械制造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求。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表达要精炼、准确、科学。

(5)教材应符合国家最新的机械制图标准,力求反映机械制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更贴近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2.教学要求。

(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小锤和凹凸配)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教材模式,合理选择教材,并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材整编,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的特点。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教学形式进行设计,精选钳工制作技术的加工实例,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2)本课程的教学建议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室相结合进行,通过教师讲解、操作示范和学生边学边操作相结合的师生互动形式,让学生在学练结合过程中掌握普通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具备划线、面加工、孔加工、攻丝与套丝加工、组合件加工等零件加工的职业能力。

(3)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4)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专业教学活动的情景,加强操作训练,紧密围绕各活动设计的相关内容与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5)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6)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钳加工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发展趋势。

四、努力完善教学条件,实施教学评价

1.基本要求。

钳工车间:立式钻床、切割机、磨刀机、台钳50套及与之配套的工具(各类錾子、各种型号钻头、划线工具、划线台、划线方箱、划针、划规、样冲、金属刷、手锤、扳手、起子)、刀具(锯弓、锯条、各类锉刀)、量具(游标卡尺、量块、塞尺、钢直尺、刀口尺、游标高度尺)。

2.较高要求。

在基本要求上加立式钻床、台式钻床、摇臂钻床、手钻及相配套的附件、装配用配件,装拆工具,多媒体教室及相关多媒体教学软件。

3.评价要求。

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按个人、小组、教师三个层次进行综合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合作精神等的评价,同时与完成任务的效果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项目考核中既包括实践知识,也包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笔试能力的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4.本课程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

按钳工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考核。

5.考核方法。

过程考核,按项目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评分由个人评分、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三部分组成。综合项目考核按完成指定项目打分。最后按比例得出学生本课程成绩。考核中应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注重过程化,加大平时考核力度,平时考核中以操作技能,即完成每个项目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

6.该项目课程学习完成后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名称和等级。

国家职业技能考核中级普通类钳工。

参考文献:

[1]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12).

[2]石伟平.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6

钳工工艺是机电专业中重要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应用方法灵活,但在学习上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传统的钳工工艺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的明确和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新课标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教师在进行钳工工艺教学创新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分析现阶段技术工人职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工厂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认识到熟练的专业技能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努力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对钳工工艺的学习。

在进行知识理论教授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式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实验现象,或是旧知识提出问题,引出新知识。提问式教学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维进行思考,有效的提升学生兴趣。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也要注重趣味性,保证学生兴趣的持续性。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理论基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实习工厂和专业机械厂。在参观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本上的理论对现场设备、操作手法等进行讲解,并在适合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尝试操作,满足学生好奇心。结合现场的讲解能够将课堂上的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际操作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从而增强学习效果,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创新教学模式

钳工技能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一直处于比较落后、陈旧的阶段[2]。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严重脱节,课程主题和实践内容不一致,学生的实践得不到理论上的支持,理论知识也没有相关的实践活动进行辅助,钳工工艺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教学模式上的创新,采用教学与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习课充分结合起来,加强对实习场所的改建,积极引进新设备,并在实习课上,结合新设备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进行指导,讲解实用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水平,使学生在就业时能够达到企业用人标准。

教师要合理安排钳工工艺教学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掌握好课时,科学的分配时间,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交叉训练。

三、加强实训

教师要使学生明确钳工工艺实训中每一阶段的目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大致了解,知道在哪一时间段内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这样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时间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在实训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姿势进行指导纠正,在动作规范的前提下,再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

在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中,很多都需要耗费大量体力,教师要强调操作动作的规范性,使学生意识到规范动作的重要性,掌握正确动作,减少体力消耗,节省练习时间。

四、创新课程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阶段的钳工工艺教科书已经不能够符合钳工工艺的发展状态,教科书上的知识和显示的工艺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师应该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补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追随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将新知识融入到教学中,实现教学课程的创新。

现代信息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密切关注钳工工艺的发展动态,从互联网上收集更多的资料,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不断融入到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

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不断开拓自身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多利用高科技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尽量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讲解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3]。在钳工工艺教学中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实现钳工工艺教学的创新性。

五、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钳工工艺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充分利用钳工工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灵活地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辅助教学。钳工工艺有着“万能钳工”的美誉,这一称号在证明了钳工工艺被广泛运用的同时,也说明了钳工工艺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发现钳工工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例如:机械制造、金属材料热处理、测量技术等。教师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补充,并帮助学生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新课标要求下,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积极研究创新,力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钳工工艺是普遍运用的一项工艺技能,在机电专业技能中占有重要地位。钳工工艺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加强学生实训,充分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使钳工工艺教学在创新的道路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N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327-02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今社会对职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职校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提高职校校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适应企业的能力,必须使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提高他们的专业工种操作技能。就离不开生产实习教学这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学生成为优秀技术工人的必要过程。生产实习技能训练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钳工是不断发展的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工种。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掌握现代文化知识、高技能的钳工人才,是每个从事钳工理论教学和生产实习教学教师的任务。钳工专业的基本操作大部分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最终能够减轻或解放劳动力。钳工的某些基本操作确实可以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完成,但是对于那些不适合机械加工,或者采用机械加工反而增加成本的操作,还是应该依靠钳工完成。由此可见,钳工的各项操作技能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提高。另一方面制造出先进的机械设备,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从事先进的工、量、模具等工艺装备制造的工人;离不开高技能的装配工人;也离不开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较高技能的机械维修人员,即工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不论哪种钳工都必须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罗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操作方便、加工灵活,在向现代化、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中是其他机械或工种不能替代的。对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钳工操作技能是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如果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即钳工工艺教学与钳工实习教学分别进行,工艺教师注重讲解理论知识,而实习教师注重技能操作,导致工艺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严重脱节,影响了钳工教学的质量与对学生的培养,钳工工艺学与钳工生产实习课教学的问题,钳工理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习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如下:

一.《钳工工艺学》理论内容与钳工实习课内容相重复

例如,工艺课开始都会讲钳工入门知识,包括钳工加工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及钳工工作的主要内容、钳工工作场地的设备设施等等。在学生到实习车间实习时,实习教师又会重复地讲解这些内容。再如划线、錾削、锯割、锉削、孔加工等钳工基本操作知识,工艺课上会讲,实习课上又会再次重复讲解。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学时,也浪费了教师精力。

二.钳工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之间存在偏差

钳工工艺课上,教师会安排讲解许多的理论知识,例如钳工部分量具的认识、基本切削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种刀具的名称、结构、切削部分的基本定义及刀具的刃磨等)、钳工的基本技能知识等等。而工艺课上讲的量具知识往往在技能训练时用不上,实习课上用的量具有时是工艺课上没见过的,这样就造成了理论知识在实习中运用不上,实习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又没学过的现象。

三.钳工工艺课学时与实习教学学时之间的矛盾

目前,学生实习的学时大大低于理论课的学时,这样的安排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理论知识学得多,在实习课上用得却少,导致学生觉得职校学习主要是学理论而不是学操作技能,造成学生“在作业本上开机器”的现状。钳工理论课与实习课时间安排的矛盾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在工艺课上完或者上了一大半后才进行钳工实习。这时学生对理论知识已淡忘,许多内容必须要重新讲一遍。例如,在上实习课时教师讲到“钻孔”的技能操作时,必须要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一次,如钻孔的机具(台钻、立钻、摇臂钻、钻夹头、钻头套)的理论知识、麻花钻的结构等等。而学生在钳工工艺课上已经学过这些理论知识,由于上完理论课后没有立即进行相关的操作训练,他们大多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四.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间的矛盾

现在理论课教师只上工艺课,而实习指导教师只教操作技能,教师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对钳工教学没有达成共识。这既不利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又不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提高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4.1 钳工工艺理论与钳工生产实习教学进行整合

1.整合教材,具体措施如下:一本好的钳工教学教材是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教材的编制是当务之急。在选择钳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时,应依据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为原则,去掉那些不合时代要求的、不实用的内容,保留实用性强的内容。为此,要按照钳工教学大纲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企业的实际需要,编制校本教材。在编制教材时,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编入相关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工艺理论知识,让理论与实践在这本教材中相辅相成。避免钳工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也解决了钳工理论教学安排的内容与实习教学安排的训练内容之间存在偏差的问题。节约了人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教学效果。

2.整合教师,对钳工工艺课教师与钳工实习课教师进行了整合,具体措施是对工艺课教师与实习课教师进行多种方式的培训,使教师成为“能文能武”的“双师型”教师。一个班的钳工实习和工艺课可由同一个教师任教,这样可避免上课内容的重复,

3.整合学时,对钳工实习课与钳工工艺课的学时进行整合。在学生上过钳工工艺课后,立即就工艺课所教内容进行相应的实习教学,并且工艺与实习的学时量应该达到1∶1,这样,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在实习操作中进一步理解、认识与巩固工艺课理论,让理论来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自己实习操作变成自己的知识。

4.整合教学方法,目前,钳工工艺与钳工实习的教学方法不外乎两种,即讲解法与操作演示法,而这种方法过于枯燥和死板,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讲钳工理论知识时,大多数学生并不是主动地学知识。为此,可以在钳工一体化教室里进行教学,边进行理论教学边生产实习。

4.2 提高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弱,家长为其包办了一切家务,如:床铺家长铺,衣服家长洗,在家很少做家务。这样的学生在刚接触到钳工实习操作时,由于思想准备不足,动手能力差,一定会觉得苦,觉得累,从而产生了不稳定的情绪,甚至出现了放弃的念头。

钳工实训课题涉及面广且复杂,主要有尺寸公差、形位精度、配合要求等,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把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就无法达到教学上的要求,兴趣在学生学习钳工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培养是学生形成学习兴趣的外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内因。只有内外因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学习兴趣。从事钳工技能培训的教师都希望培养学生对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1.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即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机械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促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加以改进,使之生动有趣、难易适当、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使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操作技能,钳工的实习教学实际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例如在进行锉削技能训练时,除了要规范地讲述及演示站立姿势、锉削时身体的倾斜度、锉刀的握法及锉削速度外,还要重点讲授并演示在锉削过程中左右手如何用力,这样,学生便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

3.更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按教课书教,学生按教课书干”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计算公式一律按教课书的标准执行,导致加工方法单一,计算依靠背诵公式。有时由于工、量具、测量形式、计算条件的改变,无法套用书中的公式,学生便感到无从下手。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所谓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对创新人才的个性培养;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创造型人才。他们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毅力,要有勇于接受挑战的勇气,要有触类旁通、善于举一反三的变通性,还要有独出心裁的见解和与众不同的独创性。在培养毅力和勇气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洞察力和想象力以及变通性和独创性的培养。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加以改进,采用指导性、提示性、启发性的教学模式,多讲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题形式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互动式教学。例如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后,让学生根据图样要求和学过的知识与加工方法,设计出更多的加工工件的方法。然后,由教师对那些正确可行的方法加以肯定,对那些不正确的、需要改进的方法加以分析,并总结出可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搞“小制作”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多功能工具等。这样,既巩固、提高了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培养了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洞察力以及对所学知识变通性的发展和独创能力。

4.3 课题的选择要适当

课题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每个班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课题的设置也不会相同,但总体上要注意几点:(1)先易后难,课题的选择要适应学生技能的发展。刚开始钳工实习,不应选择难度较高的课题,否则,学生会遇难而丧失信心,指导教师应随着学生技能水平的发展逐步提高工件的难度,让课题难度与学生的操作能力相适应。(2)各种类型的课题都要尝试做一下。学生在学习时都存在一个“新鲜感”的问题:不会的,没见过的,才有兴趣去探究,反之,就没有学习的热情。所以,指导教师选择课题时应尝试各种不同的类型,不可同一个课题反复做,这样既达不到练习的目的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损失,真是得不偿失。(3)课题的选择应注意针对性与典型性。钳工实训的课题有很多,但学生的实习时间却有限,不可能每个课题都练习到,这时,就牵涉到课题的选择问题,课题的选择既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又要考虑到课题的典型性,例如某个班级学生的尺寸控制普遍较差,就应选择一个尺寸加工较多的工件;某个班级的学生不注重形位精度,就应选择一个形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有针对性的练习才能有针对性的弥补。

4.4 精讲与示范

精讲是指课题讲解要抓重点、抓难点、抓弱点,工艺分析清晰、透彻。示范是指老师为学生做的示范操作。这是体现教师作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钳工实训中最忌盲目操作,如果学生对所加工的课题不是十分了解的话是做不好的,但是,光靠学生自主理解课题往往会产生偏差,导致在加工中出现错误,所以,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课题加工之前一定要帮助学生充分读懂图纸,讲明课题的重点、难点、注意点,尺寸、形位、配合,为学生一一分析,清楚加工步骤和解决“为什么这样做”这个问题,工艺上的充分准备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示范的要求是准确、到位。教师的准确演示是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前提,然后才是学生的模仿,通过教师的巡视观察,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只有规范的操作和准确的测量才能加工出高品质的产品。

总之,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操作技能。事实证明,这样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8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好钳工教学的第一、二节课

钳工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让学生觉得这个专业技术性强、有前途,又要让学生觉得贴近生活,简单易懂,还要打消他们眼中的钳工工作过于辛苦,没有价值的念头。因此,在上钳工教学的第一节课时,我们并不是忙于给学生上理论课(很多学生都觉得专业课程枯燥乏味、难懂,如果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讲过多的理论或是大道理,学生会厌烦并产生抵触情绪),而是带了很多工件到教室,这些工件是往届学生的实习作品。我们在带这些工件到教室的时候,为了保持一份神秘感,特意用报纸包起来,没有让学生们直接看到。当铃声响起时,教师在做了自我介绍之后,就对钳工是一项怎样的工作做一个简单的讲解,然后把工件一件件摆出,让学生说说这些工件的名称。最初,教师拿出来的是一些日常可见的物品,例如:螺钉、螺母、划规、呆板手、錾口锤体等,并发下去让学生们传看。很多学生对这些东西并不陌生,当我们肯定他们的答案正确时,大多数人都流露出得意之色。而当我们再告诉他们,这些工件都是他们的师兄们自己做出的时候,他们都会惊叹不已,连连说做得太漂亮了,还要问这些东西是怎样做的。在他们的惊叹声中,最后我们把凸凹体、锉配六角体、四方体、内外卡钳等锉配件拿出来让他们回答时,他们就没有人能答得出来了。这时候我们就会详细讲解这些工件的名称,需要用到哪些钳工设备与钳工操作技能,怎样做才能达到工艺要求,如何才能做到满足加工精度与配合的难度等等。最后再引出这节课的关键话题,那就是:我们想要做好这些工件,只要在上理论课时认真听课,上实习课时不怕苦不怕累,按时完成老师每次布置的实习任务,并在学习中多思考多练习就都可以做得到。当然,我们还会顺便把实习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交代清楚。通常,这时候学生都会有很多想法,会问很多问题。到下课时,还有的学生拿着这些工件仔细研究,更有学生意犹未尽地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想知道更多的知识。

第二节课,我们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让他们看《状元360》栏目中的超级钳工争霸赛,让他们了解钳工的技术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如在鱼缸上磨铁丝、气球上钻纸、目测配钥匙、手锯钢花等技术性高而又有趣味性的比赛项目。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事实让学生明白:任何行业,只要用心学习都可以成为技术状元。当然,看完节目,教师还要让他们说说心得体会。这时候的学生,多数还沉浸在刚才的画面中,激动的心情还很难平静,除了赞叹声,更多的是讨论什么时候才能达到那些钳工师傅的技术程度。

我们通过上好钳工教学的第一、二节课,让学生对钳工工作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意愿,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大胆改变钳工传统教法,重视课堂技能操作姿势的训练

在传统的钳工教学中,学生的操作练习都是在实习室里完成;而我们的钳工教学,学生的一部分操作练习是在教室中完成的。经过实践证明,我们把钳工操作技能姿势的训练适当地放一些在教室里完成,这样学生的思想更集中,也更容易掌握。当在教室训练好操作姿势以后,再到实习室里练习,学生的动作会更连贯、协调、正确。因为在实习室练习时,环境空间大,噪声大,教师在巡查过程中虽然尽力尽责,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遗漏的现象,未能及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姿势;有时候即使看到了,指出来后,在帮助学生纠正姿势时,对于一些重要的话,学生也是听不清。这时如果学生听不清未能及时改正,或是没能重视时,他们还会继续重复错误姿势,这样既影响学生的进步,同时又会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对于可以在教室也能做的操作姿势训练,我们应尽量在教室训练正确后再到实习室练习。如:錾削时的握錾姿势、挥锤姿势、錾削姿势;握锯姿势、锯削姿势;握锉姿势、锉削姿势等。在上这些课时,我们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我们会以同桌学生为单位,让他们互相检查对方,初步模仿教师的示范操作姿势(教师在讲台仔细观察学生的姿势是否正确、协调)。练习10分钟左右后,再以3~5人为小组(具体要看班级人数),然后让操作姿势正确的学生当小组长。通过小组长的不断纠正、组员们的不断练习,经过检查与反复研究后,学生们共同把操作姿势掌握好。最后,我们再让各小组选一名学生到讲台示范操作姿势,由全班同学选出“学得快的学生”。通过竞选活动,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努力掌握正确操作姿势。

三、适当穿插有趣的加工制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味地要求学生做这些机械式的动作或是呆板的工件,会令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产生没意思的感觉,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想再工作的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制作工件做了适当的调整。每当做一些较复杂或是容易疲劳的工件,或是在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时,我们就安排学生做一些技术性要求不高,而学生又感兴趣的工件,如制作心连心饰品、开瓶器等,或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东西。有趣的纯手工制品,没有过高的技术要求,还可以自己设计,这些令学生很有成就感,最主要的是他们还期待在提前完成任务后老师还能再给他们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科学分配实操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虽然机械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男生,在许多人的眼中男生普遍精力充沛,但是,这些男生都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体力却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不可疲劳工作,要求学生一定要在感到疲劳时适当休息;切不可为了及早完成任务而不断工作,弄得筋疲力尽,影响下一个实习课题。当然,除了要求学生自己做适当的身体调整外,我们还会在学生连续工作后,安排学生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制作工件的相关视频,或适时召开学习交流会,让学生休息,使学生的体能得到恢复。

五、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

教学中发现,90后的学生很单纯也很善良,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很直接;你尊重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就会更爱上老师的课,学习起来也会更乐意。很多教过钳工的教师都说教钳工很累、很辛苦,有的甚至怕教钳工。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钳工这门课程时,都会有怕苦怕累不想干的现象。学生不想工作,教师一定要学生做,这样只会导致师生关系极度紧张。我们在教学中,本着教书育人的心态,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平时更是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心态,听取学生的意见,给双方一个了解与沟通的平台,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深爱他们的。你爱学生,学生是明白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双方都是愉快的,而钳工教学也是在顺利地进行中。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717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近年来,在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的引领下,职业学校的技能水平不断得以提高。“钳工”作为机械类的常见实训项目,是技能大赛中不可缺少的比赛项目。但是随着机械加工制造行业要求的不断变化及职业教育整体技能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钳工工种技能比赛的内容和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刚开始的普通钳工转化为现在的机修钳工,完全靠手工去完成零件加工的普通钳工已逐渐淡出比赛的舞台和师生们的视野。但笔者认为,普通钳工实训教学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一、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性质

普通钳工是机械加工类中一个比较传统的工种,它的操作过程主要以手工为主,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一些手动工具,他要求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技能,在机械行业被广泛应用。该工种以其适应性强、灵活多变的特点,被人们称为“万能的钳工”。

2.普通钳工实训课程的任务

普通钳工实训教学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机械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从而具备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机械常识和钳工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相关方面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贯穿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全体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形成敬业、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而奠定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二、钳工岗位种类与主要任务研究

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钳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钳工岗位的工人所需要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行业中产生了专业性的分工,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钳工分为普通钳工、机修钳工、工具钳工等。

钳工操作时,大多是将工件装夹在台虎钳上,操作者借助于手工工具进行手工操作的一个工种。其主要任务有:

(1)零件加工――当不适合利用机械加工设备加工的零件,都可以由钳工来完成加工。

(2)工具制造与修理――制造和修理各种工、量、夹具及各种专用设备的任务。

(3)设备维修――当加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损坏或因长期使用而出现加工精度低等现象时,钳工进行修理与维护的过程。

(4)产品装配――就是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将零件进行组装、调整,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加工设备。

三、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作为机械加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种,钳工实训教学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笔者长期的钳工实训教学中,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现象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钳工实训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不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下,加之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少学生认为钳工实训辛苦,将来从事这个工种也会很辛苦。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钳工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学生因素的影响

中职学生相对普通高中学生而言,文化基础、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因素直接影响这部分学生的课堂效率,听不懂老师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点导致部分学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实训教学任务的进行。

2.项目特点的影响

普通钳工相对于车工、数控加工等实训项目而言,所使用的工具及设备比较简单,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同时,相对与其他的工种而言,钳工实训需要学生消耗更多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再者,钳工加工零件的速度慢、效率低,学生体验成功感受的周期长,从而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就业状况的影响

由于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更多需要的是机械加工设备操作人员,而能够提供钳工工种的岗位甚少,况且企业所能提供的钳工岗位一般也都是要有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这样的就业状况也是影响学生在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学习态度的直接因素。

四、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对策

通过对钳工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好好学习、训练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从以下几个进行调整教学。

1.巧设项目,激发兴趣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工具或工艺品,如小锤子、啤酒瓶开瓶器、小挂件等。项目完成后允许学生将作品带回家送给家人,通过得到家人充分的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科学训练,化难为易

训练时,我们改大项目为小任务,化难为易,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状态转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畏难、怕苦的心理情绪。

五、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在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丢失传统的技能与技术。虽说现在更多繁重的工作都已经被机械加工所替代,但仍存在一些机械设备无法完成的加工任务,这些工作必须由具有精湛技术的钳工师傅去完成。因此,传统的钳工依然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缺少的工种。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将直接面向企业一线操作岗位,而作为机电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一旦具备了普通钳工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他们将更具有竞争力。正是如此,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中职机电专业普通钳工实训教学的有效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参考文献

【1】刘焕志.钳工生产实习教学之浅见.《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10

项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关键。有了符合项目课程特点的教学内容,“巧妇”才有机会大显身手。传统的《钳工技能》课程一般按照画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削、研磨等内容进行编排。项目课程的学习项目编排不再按照固有知识的逻辑关系,而是要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是对传统内容的解构,并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即重构。对《钳工技能》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测评:

(一)课程的目标。考查点有:1.课程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衔接紧密,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符合学生实际;2.具备从事该专业工作所必备的钳工技能和知识要求,能适应该职业岗位工作,达到中级工钳工职业资格标准;3.能有助于形成严谨、敬业、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4.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与思路。考查点有:1.具有充分的行业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和职业分析能力;2.项目设置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并以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3.专业指导委员会、课程开发团队作用显著;4.是否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特征。考查点有:1.是否建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2.是否充分体现了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要求;3.是否建立了教学内容遴选机制,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标准;是否源于第一线的生产任务;是否经过教学加工的、典型的教学任务;4.是否充分反映了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四)课程结构设计。考查点有:1.是否按照工作结构来对项目及其逻辑关系和课程体系做整体规划;2.是否以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结构关系来组织课程内容;3.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以把学生从“新手”培养成“专家”;4.是叠加式项目课程、结合式项目课程还是完全型项目课程。

(五)项目教学实施条件。考查点有:1.硬件设施(台虎钳、台钻、检测工具等);2.教学软件(课件、加工手册、指导书、课程教学资源库等);3.指导老师(具备钳工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必备的项目教学经验)。

项目内容设计评价成员一般由3~4人组成,包括课程专家、教师和企业从事钳工操作的师傅。

二、项目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基于上述对项目课程内容和结构考查点分析,项目课程是围绕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组织的,具有职业性,而传统课程则是围绕知识的系统性组织的,具有学科性,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或实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不适合现有的项目化教学课堂评价要求。对于项目课程实施,在教学方法上,将立足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则要强调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形象、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主动去思维和探索,评价和检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将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显然,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师角色不仅发生转变,而且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对项目课程教学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考查教师在项目教学程式上是否规范,教学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即体现在教学资料、教学准备、教学策略、教学时间分配、巡回指导、分组学习指导、总结与作业布置和课后整理等评价指标上,见表1。评价表主要由若干教师共同讨论评价完成,当总评分达到90分以上,该教学项目实施过程是优秀,80~90分是良好,70~80分是基本合格。

表1 项目化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表

课程名称:钳工技能 课程编号:20080105

三、项目课程学生学业评价

项目化课程学生学业评价应改革传统的偏重知识测试、忽视能力考核的考核方法,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强调评价灵活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项目课程学生学业评价应采用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占70%)、“终结性评价”为辅(占30%)的评价模式,并构建较为合理的评价分值结构,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汇总表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期: 班级名称:

表3 学生学业成绩过程性评价档案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钳工技能 课程编号:20080105

学期:2010-2011(1) 班级名称:10机电1

过程性评价主要采用嵌入式过程性评价,并为每位学生建立“过程评价档案”(见表3)。由表3可知,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对每个学生一个学期所有完成的大小每份项目作业进行评估,而且还要对其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表现进行评估,不同于传统课程在学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试,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评价方式。与传统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克服了难以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全面掌握程度和无法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素质表现的不足。过程性评价一般采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方式,其评定过程对学生是公开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能及时了解,教师不会对学生采用批评的方法,只是指出该学生哪些地方做得很好,还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进等。经验表明,过程性评价不仅便于教师对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形成分析,同时也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普遍认为过程性评价方法客观、合理,能够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信心,这一项目的成绩不理想,下一项目可以再努力。

终结性评价一般在学期结束或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培养目标,由学校统一考核,或者由第三方(如技能鉴定所)考核,用以检查学生该课程综合职业能力。

四、项目课程任务达成分析

项目课程任务达成由教师团队在主持人主持下,按照项目课程任务设计及实施质量和项目课程任务的实现程度两个方面,对“知识与技能”等8个一级指标给出评分,完成表4,并生成雷达图(见图1)。

由雷达图可以看出,项目课程中项目设计及实施质量和项目课程任务的实现结果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差异比较大的指标选项,显示出课程在设计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通过分析这些存在问题,能提高发现错误和进行相应修正的能力,并可能产生新的行动标准和教学策略。

图1 项目课程任务达成雷达图

表4 项目课程任务达成评分表

课程名称:钳工技能

课程编号:20080105 项目名称:内卡钳的制作

参考文献:

[1]赵建保.高职能力型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3]徐汉峰.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标准评价体系[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4]胡怡芳,慕景强.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评价方法述评[J].当代职业教育,2010(3)

[5]单浙余,徐来阳.中职机械专业“项目教学”课程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职业与教育,2009(6)

钳工技师职称论文例11

李文龙出生在山东省临沂市农村,是沂蒙山区的一名农家子弟。小时候,每每望着家乡绵延起伏的大山,年轻的李文龙总在自家的屋檐下想,大山后面有什么?山后面的世界是否有自己的一个位置?每每想过之后,他的内心都会泛起一阵波澜,而这样的波澜,则会载着他的梦想朝着大山之外飞去。2003年,15岁的李文龙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在父母眼里还是一个孩子的他,含泪告别父母劝他留下来继续复读的苦苦相劝,只身一人从家乡来到青岛打工。心怀梦想的李文龙来到青岛后,没有急着到能赚钱的行业务工,而是揣着父母省吃俭用积攒下来交给他进城后用于生活费的一千元钱,鼓起勇气走进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技术学校,报名学习技工。那时,他的梦想就是“想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双手干出点名堂”。因为从小爱动手,李文龙进入学校后选择了钳工。在很多人看来,钳工枯燥乏味,又苦又累。但在李文龙眼里,钳工是万能工,“车、铣、刨、磨”样样是学问。因为打心底里喜欢学技术,在学习上,李文龙总要求自己比别人更努力。学习期间,为了解决生活费问题,他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到餐馆打工,有时为了能多挣点钱,他整夜地不睡觉,在厂里加班做搬运工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勤学苦练,2007年青岛市第九届技能大赛上,李文龙从数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夺得学生组第一名。凭着这份荣誉,他被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相中,进入该公司做了一名车间工人。当时,国内高铁刚刚起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开始大规模生产高速动车组,李文龙被分配在动车组组装生产车间,成为一名动车组组装工。

为学到技术,在刻苦钻研中锤炼自己

作为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动车组对零部件装配的要求极高。拿动车组的司机室来说,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里,零部件数量多、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复杂,装配精度都是以毫米来衡量的,一点也不能差。分毫之间见功夫。尽管在技校有钳工底子,刚上岗的李文龙还是碰了壁。“要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李文龙暗下决心,跟自己“较劲”,他定下“魔鬼式”训练计划,练习装配时,甚至把练习件的装配精度精确到了0.01毫米,比头发丝还细。在进行“魔鬼式”训练的那些天,他的双手磨出了血泡,生起了老茧。进厂半年后,李文龙终于成功地掌握了动车组总组装的全部关键工序,成长为一名技能骨干。车间里资深的老师傅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2008年,在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上,年仅20岁的李文龙技惊四座,一举摘得钳工状元。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李文龙的工作信条。一次,动车组试制时,李文龙发现,车辆内装因震动发生异响,影响了乘坐舒适性。凭着自己的经验,李文龙摸索着改进安装工艺,有效解决了车辆异响问题。几年来,像这样在生产线上的改进提案,李文龙参与了30多项,为车间节约生产成本达60多万元。

这些年,在生产一线,勤于钻研的李文龙练就了不少拿手“绝活”。车头前挡风玻璃的装配是动车组制造的一大关键技术。当动车组速度超过300公里/小时,80%以上的阻力来自空气阻力,同时还面临气动噪声、列车表面压力波等考验,这对前挡风玻璃的装配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凭着精湛的技艺,李文龙能精确控制前挡风玻璃的装配精度,这种关键技术,不仅保证了行车安全,而且外形美观,给动车组赢得了较高的信誉。

最近几年,我国的高速动车组在国内外有了广阔的市场,高速动车组开始大批量制造,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李文龙一心扑在技能攻关上,成为动车组装配技术的“开路先锋”。动车组司机室里大大小小的部件和结构,就像一幅清晰的地图铺在他的脑海里。通过大胆摸索和试验,他频频提出工艺革新建议,发明了一批快速工装,这些工装成为生产线上的“神器”,方便、准确、高效,不仅减少了大量返工,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为提升自己,在工作中时刻给自己充电

年纪轻轻的李文龙,目前已成为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内部聘请的钳工技能名师。他在练就自身过硬技能的同时,还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操作法教给其他员工。这些年,他结合自身理论学习和总结的实践经验,无私向年轻员工传授动车司机室的内装板、操纵台、弯压条等关键装配工艺技术,帮助年轻员工快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由李文龙编写的《司机室内装操作指南》《观光区的隔音降噪》《车辆钳工的内装施工》等实用性课件和教材,已成为一线钳工培训的首选教材。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李文龙近几年仍然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补课”,他认为:“工作得越久,越觉得需要充电”,而这,既成为他进取向上的座右铭,也成为他不断鼓励自己的励志语言。在这样的一种精神激励下,他坚持自学,刻苦钻研,夜以继日地苦读,2013年,他取得西南交通大学业余大专教育学历,现在正在攻读中国海洋大学机械自动一体化专科和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科学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一句催人向上的励志格言。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或职场人士来说,只有深谙这样的道理,才能靠自己的双手为自己打出一片天地。如今,李文龙就怀揣着这句励志格言,让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种子,通过十几年的精心栽培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更重要的是,今天,中国高铁已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作为打造这张名片的一分子,李文龙在快速发展的高铁事业中也实现了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让自己亲手装配的动车组跑得更快更好,为中国高铁这张名片增光添彩。”李文龙常常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