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6:08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1

二、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及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有了了解与认识,但是从高校人文教育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认识不足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单单意味课程减负,降低学生的课程压力,它应该是一种与学生学习需求及学习态度高度契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在合理教学范围内,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学习的体验度与感受度,让学生享受整个教学过程,由衷的喜欢体育课程教学,并且在过程中掌握应有的知识与技能。但是从现阶段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体育教育工作者将课程人文教育的要求仅仅理解为从人文关怀角度减轻学生的负担。但是作为学生来说,心理及学习的“负担”究竟有没有减轻其实是个未知数。从高校学生具体特点来看,现阶段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压力和负担就是无兴趣却不得不接受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就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说,应从学生的特点入手,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二)手段有效性待提高

除理念认识不足的问题外,现阶段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开展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手段有效性亟待提高。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落实,不仅能极大的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对于学生参与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所有工作的开展均需战术及战略的支撑,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开展人文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走不出传统的框架与套路,要么重学生却轻了课程,要么顾课程又忽略了学生,难以把握二者关系的平衡。鉴于这一现状,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建议应从宏观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各个击破,一步步建立和形教育的氛围,让学生从心底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进而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走上综合发展与成长的道路。

三、落实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有效对策

结合时展趋势及现代高校学生具体发展特点来说,要想提高体育人文教育质量,必须从时代潮流与学生学习需求出发,着力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具体策略及措施来说,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特点

高校学生与过去高校学生的特点相比,多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如果始终按照人文教育的老套路开展教学的话,不会发挥太大作用。比如教师如果想将“减负”这一内容作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突破口的话,也未尝不可,但是在施行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在认识到高校体育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解相应“减负”工作的意义。这一环节对高校体育课程教育者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但是如果不严格把好关口,所有的工作都将会是徒劳。鉴于此,就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现状来说,应着力提高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多样化教学内容,结合时展潮流及趋势对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强化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的课程张力,通过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享受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受益。

(二)与时俱进,充分融入时代性

除了对学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并且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设计中外,还应从时代特点入手,对新元素及要素进行充分利用,多样化教学过程及内容,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及提升加入更多新的元素,激发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理念,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应变能力,将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教学对身心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延伸到更多方面,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奠定基础,着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智慧与体质并重的综合型人才。时代性在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融入,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应与课程教材内容保持高度一致性,不能偏离高校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从教育的角度对时代内容进行筛选。时代性的东西总是具有正反一,两面的,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高校学生去吸取。在这两点问题上,教师一定要提高警惕。

(三)创新模式,强化情感路线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2

1.问题的提出

“民主、科学、个性”是现代教育思想的精华。素质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着眼全体、尊重全体、倡导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特别是普通高校大多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理论。从某种角度讲,作为普通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证学生素质发展的体育教学,其现状还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及“健康第一”观念的培养和引导。平时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需要仅仅建立在精神或者感官达到刺激需要上,宁肯做体育竞赛的观众而不愿做体育锻炼的投人者。

(2)当前,体育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沿用“教学内容安排要求系统性,教学形式体现规范性,学生练习要求纪律性,考试标准强调统一性”的这种五、六年代体育课模式的“四性化”现象使现阶段高校体育的主体—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在客观上造成障碍。

(3)对全面发展的现解不正确,把全面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课堂教学目标过多,缺乏连续性,追求上课期间短期效应,忽视与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项目的衔接。

(4)课堂教学中片面突出体育教师“中心论”。强调注人式、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而排斥发现式、学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泯灭了学生怀疑精神,扼杀了,生创造性思维,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5)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是学校学分最少、考核最复杂的课程之一,考试形式大致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评与达标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平时与期终相结合。体育课最后成绩千头万绪,但却忽视考核学生身心素质及学生体育学习中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

2.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构想

2.1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建立健康为中心的新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键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大学时期,是由教育体育向自身体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自身体育能力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学生毕业走出校门以后,是继续进行健身锻炼,还是停止体育活动,是检验高校体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只有出于自身保护的动机和为了自身健康生存的需要,才会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如缺乏这些认识和自觉学习的动力来源,也就很难达到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譬如,学生学会了排球的传、垫、扣的基本技术或学会了一套“二十四式”简化太级拳。说能在早操或课外活动时间几个人打打排球或自己练练太级拳,毕业后走人社会后就能使之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如果在学校学习阶段学生什么也没学会或没有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那么肯定地讲即使有锻炼的要求也坚持不了多久。目前体育课学时有限,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到学生所获得的体育能力在终身锻炼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另外,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及自主能力是较强的要在理论上加以启发和指导,使他们认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科学的锻炼,同时,在实践中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的锻炼积极性和自觉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之在运动中得到身心方面的应用体验,自身体育意识是能够逐渐培养起来的。

2.2.1高校体育教学应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体育课程体系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

2.2.2各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增设新的教学内容。加大选择余地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精密联系,如娱乐体育、休闲体育、养生体育、趣味体育等等,并融汇体育文化、体育美学、体育心理、体育欣赏等的教育。

2.2.3在避免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上的重复,确保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完整性的同时,再开设选修课。学生的体育知识、体质与健康状况、体育兴趣、运动经验、学习能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各有不同。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2.2.4选修课的内容既要广泛,又有较大的选择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教学中还要突出个体性,比如有学生喜欢篮球运动,经常在课外活动时间看到他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锻炼积极性非常高。有的喜欢足球运动,几乎天天都踢一会儿,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运动习惯。大学体育适当满足学生对某项运动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项目。

2.2.5要使学生掌握自身职业使用性的运动技能与技巧及与职业特点相近的体育运动项目,提高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一般运动素质和特殊素质以及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3体育课程设置应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

3.建立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

3.1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应采用动态弹性“班内层次调整”教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保留和完善一些最有生命力的“游戏比赛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等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和方法。

3.1.1“班内层次”就是先将学生按人学素质测验优劣,在班内按好、中、差划分三个层次,再将教学内容、目标划分为几个由低到高层次分明的具体目标,使学生都能在具体目标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达到目标,并使其尽可能地上升到高层次。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76-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实践研究”(2013C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妍君(1982―),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按照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结合大学教育的原则和基本规律,以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以及生产力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诉求,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行为,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形成生态文明道德观,自觉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原理,并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既是高效生态文明教育的对象,也是新时期先进的生态文明观的传播者、发扬者。但由于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学习,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严重后果的认知不足,从而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放任自身可能会危害生态的行为;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缺乏生态科学基本知识,大学生就无法正确认识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对人类社会各领域的连锁反应,更没有正确有效的理论来指导自己有利于生态保护和治理的行为。大学生通过学习生态科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生态保护、生态破坏后的修护以及科学防治等路径、方法,学会以生态文明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有助于他们去除糟粕吸收发扬精华,成为生态文明的传承者。

(三)生态文明观教育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生态自然观教育、生态伦理观教育和生态价值观等内容。

1.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教育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又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改变过去“以人为主”对自然环境过度索取,而进行有效保护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认识到人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依赖、依存的一面,善待自然环境及其他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这就是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观建立的基础。

2.生态伦理观教育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共荣为根本追求的,只有人们以更加理智、明智和自觉的态度来尊重、保护自然生态,反对过度索取、开采、破坏,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并把这样的认识升华为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有益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长远的发展。生态伦理观教育凸显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伦理底线和伦理责任。

3.生态价值观

传统的价值观基本是以人为中心、人定胜天的理念,追求索取自然、改造自然、以自然及其资源无限度为人类服务,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反被自然报复,蒙受巨大的自然灾难和经济、社会损失。要建立生态文明观,就要从大学生的理念入手,不仅仅让其认识到自然生态平衡与人类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更要让他们对自然有一种精神需求,即乐于走入自然、融入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感受到自然对其生命的伟大意义,实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统一。

(四)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像有关民法、刑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人们缺少了对相关法律的了解和法律威严对人的约束,从而人们放松了对环境破坏的警惕。

生态文明教育必然要求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法制教育,国际上有关生态环境的条约、协议以及国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文和规定,都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当代大学生熟知生态环境法律制度、增强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丰富环境保护知识、规范环境保护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延伸

(一)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校思政德育教育整体规划

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政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呼唤的价值观之一,因而,应当在学校思政德育教育和考评的整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建设目标和具体要求,尤其要把这种目标和要求放入到高校的教学改革的蓝图中来整体考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符合高等教育目标和社会价值的成果。

(二)建设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上至教育领导部门下至学校各院系教师都要对生态文明教育加以重视,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高校必修课,尤其要深化其在有关环境保护相关专业院系的地位。而公共基础课程方面,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应突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和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生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内容。

(三)组织编写专业教材

教育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专业教材。教材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经验,更重要的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材也可因地制宜,针对当地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环境,把当地的乡土地理、历史、人文传承等内容整合在教材中,既有综合课程教育的理念,又有符合当地需求的教育特色。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理应在教材编写方面发挥示范基地的专业性、权威性,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引导起到引领作用。

(四)构建生态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主体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并重。评价主体既要有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也要有授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大学生代表、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社会公益群众代表。第二,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即要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学习效果、实践活动等项目进行评价。第三,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既要质与量的评价结合,又要具体问题与综合应用评价结合,还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五)注重日常实践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使理论知识走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其行为的指导。

我院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坐落于南岳脚下、湘江河畔,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资源是大自然对学院和广大师生最美好的恩赐。我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中要依托和发挥学院的优势。第一,在日常管理中,理应坚持引导学生养成节约、适度的生活消费习惯,注意其学习生活的环保性,关注维护、建设美好的环境。第二,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成立有关生态环保的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有关生态环保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三,打造“校园是学生第二个家”的理念,培养大学生对学校和校园环境的热爱之情,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校园的建设和环境布局、规划等尊重、征求学生的意见。第四,发挥我院众多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广大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结合运用生态文明知识,驱动生态文明观及行为的养成。第五,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大学生走入社区进行调查、实践,生动、客观地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使大学生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人公。

参考文献:

[1]曹晶,刘新春.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 [J].学理论,2014(5).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公共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健康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的重任。但2006年9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也居高不下。因此,我们反过来再检查一下体育课程体系,我们必须承认,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结果与公共体育健康课程设置具有的作用有很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质量。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关键因素是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的教材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教材体系不科学、教材的内容陈旧。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重点应该在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上。

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现状

近些年,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科研人员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的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现了许多观点不同、结构不同、内容各异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材。从所了解到的资料和文件中,全国各地高校大都还在延用过去的体育教材,基本上是体育课程的名称改变了,但授课的内容没有变化。这些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教材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相对加大;教材的专业性过强,公共体育的普及性削弱,学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教材的难度加大,公共体育课程竞收录了体育院校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其中绝大多数公共体育课程仍然是以体育运动项目的体系为主,以体育学为编教材的主导思想,主要以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为基本教学手段。但这些教材的根本缺陷就在于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没有与学生将来的生活、工作密切联系起来,没有更好地将该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改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以及教材的内容就势在必行。

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课程的本质是由育人目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它用以指导学校教学规划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课程体系是由课程的内容、结构、形式等组成的,培养目标规定了所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它是制订课程体系的重要依据。所以,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路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综合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概念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21世纪社会所需人才的能力是学习者自身去创造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所以,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反映体育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另外,体育健康课程的形式不仅要重视显性的教学,更要加强隐性课程的训练。如:校园卫生环境的维护、校园活动的组织、体育锻炼中的人际关系等。再有就是,体育学科教育中,健康知识、医学知识在体育课程中的比例及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2.2注重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性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应该是一名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独立健康生活的人。他们应该能够掌握基本的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了解基本医疗常识和必要的急救措施,能够运用所学运动知识指导日常健身活动,能够在运动中得到乐趣,保持良好的运动兴趣。

2.3对新课程体系与内容的初步构想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健康知识:健康的概念、分类;健康的意识;性健康卫生常识

第三章医学常识:自诊与自救;基本的常规检查;常见的急救措施

第四章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第五章体育教育的任务:体育的概述;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

第六章体育教学实践:各个项目的简述、规则;技战术训练与教学;易受伤部位的处理;以及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健身锻炼的方法学

第七章娱乐体育:体育欣赏;时尚体育;传统体育该教材的篇幅字数不宜太多,使学生在学习阅读时容易理解,并且要突出高校公共体育的师范性、实用性和知识性。

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构建及内容特色

3.1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创新性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其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需要创新。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要密切联系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是该教材创新的关键。如由于现代行为观念的不断改变,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已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把反映当今世界最新的健康理论充实到新教材之中。要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创新的教师,体育教师的创新重点应该是教学方法、手段和全面的医疗健康知识,并具有良好的操作师范能力,这是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3.2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基础性

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从基础理论到基本技能,都要遵循这个原则:“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高校体育健康课程的教学,就是掌握基本健康知识、医学常识和体育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基本健康常识和运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锻炼,学会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如: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常见的急救措施。了解奥运知识,中国体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学实践和健身锻炼的正确方法。

3.3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综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知识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要有高度综合。知识的综合化趋势,反映在公共体育健康课上,就是涉及到体育健康课的各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体育教师具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的。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伦理、哲学、艺术、环保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综合知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新的体育健康课中得到综合训练。特别是在体育运动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刚毅的意志,团结协作的能力,良好的思想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以适应未来从事的教育工作和激烈竞争的社会现状。

3.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应具有实践性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而不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理论,是灰色的理论。作为高校开设的体育健康课程,仅仅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学是不够的,体育学有它的特殊方式,就是理论课和实践课,而且实践课的比例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是非常大的。在新课程体系形成后,使学生掌握体育教育原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同时,理论课的内容有所加大,我们针对体育健康课程的实践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方法。体育课程重要的是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体育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去,为指导体育健康教学服务。

4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的实用性

体育健康课程的另一重要特性就是实用性。高校公共体育健康课程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较强促进功能,同时也是体育健康教材在实用性上的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是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该教材的实用性,还要体现在与过去体育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能够将此书作为健身和医学常识手册永久伴随读者。

4.1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树立终身体育观

公共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是体育思想上的改革。要着重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不但学会全面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会运用体育技能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校期间进行体育学习的最后一站,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高层次,只要有了正确健康的体育观,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就更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具有了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就能够合理地设计体育锻炼计划,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主动参与体育健身和锻炼,从中获得自我发展。:

4.2运动兴趣的培养与运动技能的掌握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5

二、体育课程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途径

1.转变体育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秉承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突出体育教学的民主与合作精神,是体育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核心问题。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安排进度,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手段,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与体育教学目标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锻炼。

2.制订个性化教学计划

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主要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遵循该技能的学习规律。那么,如何实现教学计划的个性化?以篮球教学为例,投篮是一项基本技术,投篮的方式有许多种,其难度不一,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将投篮技术进行细分,让技能水平偏低的学生从基础学起,而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挑战更高的难度。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同一项技能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以满足学生在体质发展需求上的差异。以篮球中的投篮技术为例,可以为其设计原地、小范围多点投篮、半场跑动和全场跑动中投篮等多种练习形式,不同的形式对耐力素质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此外,由于每种选项课程都有它所侧重的身体素质,所以技能单元对身体素质的促进效果与个人的体质发展需求之间难免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安排专门的体质单元来弥补。同时,课程应当结合学校每年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区别地进行锻炼,切不可将测试的数据上报后束之高阁。

3.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某种主要手法开展教学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一堂课当中的某个教学步骤上,也可称为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是教师运用某种主要的手段开展教学的行为,又被称为教学工具。教师要安排新颖的传授方式,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各异的身心特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实施“个性化”教育。

4.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书中指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适应所有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风格,实现教学模式由归纳型向演绎型发展。然而教学模式多样性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体现不明显,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这就要求注重整体控制,每个教学环节节节相扣,能根据学生整体水平不均衡的状况,有差别地准备课程进度,不同等级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模式。

5.实施分层次教学,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课程种类的多元化、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分层次教学是较理想的一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加强不同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基础课中采用分层教学,一是教学课程大纲的要求要有层次性;二是练习负荷要有层次性;三是针对同项目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选项课主要依据学生的专项能力进行分层,如基础班、中级班、提高班、专项班等。教师依据考核要求及学生的专项水平,建议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层次。

三、避免实施个性化教学中的误区

1.个性化教学要克服“三自主”选课模式的弊端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纲要”阐述了高校体育课实行“三自主”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三自主”选课模式虽然提倡重视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然而,学生选择项目易受自身体育观念、运动兴趣、小群体意识、选项特点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体育项目设置、项目难易程度、师资水平、考核办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这种完全放任学生自主选择为导向的选课制,在教学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毕竟自主选课不是放任自由选课。

2.发展学生个性,预防过犹不及

我们高度重视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但是也要注意教育的规律与科学,不能一味地提倡发展学生个性,而对教学中的普遍性、共性规律视而不见,防止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而否定学习活动的普遍规律性和教学活动具有的规范性。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学专家毛振明总结所讲,过于注重培养个性化,淡化了基本的班级教学方式,从而造成教学形式趋于松散和低效;不恰当地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自选性,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毫无顺序和纷杂;过分推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过程评价的作用,无形中会削弱终结性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的一致性;不重视教学的效率和形式的必要统一,不恰当地运用“探索性学习”,会造成课堂教学走向片面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误区,将严重危害学校体育教学。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6

投稿期刊 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新世纪高校‘两课’教育与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02ZZA-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勤(1983-),女,汉族,四川峨眉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和课程设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编写出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教材,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确立党的宣传部门与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宏观管理体制,形成关心和支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1]课程设置为四门,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课程方案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基础。

二、四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关系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四门课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其整体性表现在:一,四门课程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编写教材内容的基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二,四门课程是一个互相联系、互为支撑的体系,分别从理论、史实、应用三个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2]“原理”是基础,“概论”是重点,“纲要”是主线,“基础”是落脚点。[3]“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基础课程,讲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其他三门课程起着支撑的作用。“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帮助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做到了解国情、国史。认识“三个选择”的必然性和正确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支撑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上看,四门课程又各有侧重。“原理”课侧重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偏重于哲学课的性质。“纲要”课则侧重从讲述历史史实当中寻找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偏重于历史学科的性质。“基础”课侧重联系学生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理想和信念、人生和爱情、就业与择业等问题展开讲述。“概论”课则主要偏重讲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后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偏重讲述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属于讲述中国政治问题的课程。因此,在讲授过程当中就会各有侧重,但是总体目标上仍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教学目的。

三、如何有效处理四门课之间的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支撑,高度统一又各有侧重的相对完整、稳定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4]那么,如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艺术上有效的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好的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达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就成为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7

体育社团是体育课堂教学在校园环境中的延伸,学生有参与此项运动的热情以及积极的态度。体育社团具有一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能够有目的性地进行活动,并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二)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课外活动脱节,课外活动组织形式与运动内容比较随意

体育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或者与一部分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或以体育社团形式进行的自主的、独立的体育锻炼活动。它不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活动,也不是体育课程教学规定的内容。体育教师认为课外活动属于“第二课堂”,不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对体育课外活动加强管理和指导,学生对课外活动内容的选择,组织形式以及活动方式都比较随意。这样,体育课外活动无法与体育教学内容相互呼应,无法实现体育课堂教学到体育课外活动的延伸,更无法使学生通过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而逐渐形成终身运动习惯。

二、构建高职院校多元化的“体育大课程”体系,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领域

(一)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点

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些简单实用的体育运动项目,这样,才不会导致学用脱节。其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分层式教学法。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分组,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在备课时,要注意使各教学环节协调连贯,有效控制运动负荷,将教学和锻炼有机融合。最后,体育考核不能以理论知识的掌握为考核标准,也不能单纯以技能掌握为考核标准。体育成绩评价应结合学生课堂表现、体能测试成绩以及学生参加各种体育课外活动、体育社团的表现,这样的考核方式才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健身习惯的养成。

(二)打造体育社团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

体育社团是高职院校中受学生喜欢,参加人数众多的学生社团之一。体育社团是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项目专项活动的重要平台,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的特点。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大多热爱体育运动,希望能进一步提高自身专项运动的技术技能水平并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自愿参与体育社团的教学训练活动。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部分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和指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与训练活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搭建大型学生课外活动平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无论是体育课堂教学,还是体育社团,其目的都是通过教师的专业教学和指导,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积极参与体育课外活动,从而形成“健康第一、全民健身”的校园运动氛围。所有课外活动的开展,均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交由各体育社团自行组织。应鼓励社团骨干举办各种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培训班或讲座,进行体育普及教育,在校园中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运动。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86-06

Study on the Beginning, 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WEI Shu-guang, TIAN Guo-xiang, CHANG Rui-hong

(Gansu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Hezuo 747000, Gansu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the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ince 1949. Its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wo teaching systems, which transforms from teaching theory oriented to curriculum theory oriented. It show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heory basis develops from singular to multiple. And there exist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discipline and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 curriculum theory and teaching theory. The paper proposes to abide by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ule, eliminate main contradictions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fro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o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Outline.

Key words: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ory; curriculum theory

作为学科,学校体育需要相对完整、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边界,作为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之一,学校体育实践也需要其自身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然而,我国的学校体育游离于世界学校体育发展之外,差距不得不让我国教育界做出跨越式发展学校体育的时代抉择。因此,对代表着体育学科中3级学科《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嬗变这一历史过程的解读,来明确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并试图建构一个比较科学的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

1《体育理论》课程的终结与《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

《体育理论》课程作为《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前身,在我国存在了60年左右的时间,从《体育理论》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的转变,预示着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20世纪20~40年代,主要把吴蕴瑞、袁敦礼的《体育原理》作为教材,解放后又把《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作为体育理论教材,到50年代末,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于1961年出版了我国第1部体育理论著作《体育理论》,并作为体育院系的正式教材。1978年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历经3年,于1981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全新的《体育理论》教材。改革开放以后,面对世界性体育学科高度分化,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学科的发展,现代管理学、行为科学、文化学、经济学及生物学、人文科学、人类学及生命科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引进,促进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体育科学理论的繁荣,为体育科学理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在此基础上,80年代初,提出把《体育理论》课程分化为《体育概论(体育原理)》、《学校体育学(理论)》、《运动训练学》、《群众体育学》等课程,因此引发了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开发。教育部于1991年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将《学校体育学》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必修课程。为了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国家教委于1993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确立了《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地位,体育理论的第1次分化,使课程称谓的《体育理论》走向终结,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滥觞。

2《学校体育学》的嬗变

从学理上说,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其基础知识和理论架构是相对稳定的,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内容反映出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架构,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学校体育学科在走向成熟,其变化展现出学校体育学科发展思想的历史脉络和轨迹。

2.1《学校体育学》教材构建形成了两种系统从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的演变来看,清晰地呈现出以体育系统为主线的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与以教育系统为主线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两种系统(表1)[1]。

对比两个系统的两种教材,体育系统教材的出版早于教育系统4年,20世纪90年代体育系统教材知识的更新频率高,表明体育系统是我国学校体育学研究的主导。进入21世纪后,教育系统对学校体育学进行了多次的更新,并成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研究的主导。出现两个系统、两套人马、两个出版社、两种教材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所致,同时,两种教材由于教育哲学观、教学观、学习观、课程观、价值观不同,致使课程内容发生显著变化,这给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发展以深刻启示。

2.2《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描述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转变我国对“目的”、“任务”与“目标”这3术语概念不清,一直采用“目的”、“任务”来描述课程学习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目的”、“任务”这两个词具有模糊性。如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审定的《学校体育学》(1991)、金钦昌的《学校体育学》(1994)、李祥的《学校体育学》(2001)都用“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这术语。

依据卢布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课程学习要达到具体的、清晰的学习结果,应采用“目标”来描述。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课程基本要求》(199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专业9门主干课程指导纲要》(1998)和陈雪红的《学校体育学》(2008)都采用“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这术语。也有未提“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或“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的,如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2004)和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2005)。随着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与设计理论的引进和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这术语将得到广泛使用,并具有层次性。

2.3《学校体育学》教材完成了由教学论主导向课程论、学习理论主导的转变20世纪以前,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出版的两种教材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表2)。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两个系统《学校体育学》教材发生嬗变的分水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学校体育与世界的接轨,学校体育受到世界各种体育思想、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影响,加之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从20世纪末开始,第8次课程改革在我国实施。由于陆续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校体育学的核心领域是体育课程,2004年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增加了少部分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并列关系,该教材仍延用了以教学论为中心的课程内容体系。2005年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形成了以课程论、学习理论、设计理论为中心的教材理论体系,完成了《学校体育学》教材由教学论主导向课程论、学习理论主导的转变,至此,我国学校体育学出现了以教学为中心和以课程为中心的两种《学校体育学》教材(表3)。

2.4《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结构体系由“前言+章节”向“模块+章节”转变从表2和表3的章节目录显示,1994年以前的教材采用的是“前言+章节”结构,即前言开始,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结束;1994年以后的《学校体育学》教材都采用的是“模块+章节”结构,即第几篇+各章节。自2001年起:学校体育概述(基本问题)、体育课程与体育实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环境、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体育教师等为其结构模块。

2.5《学校体育学》教材的理论基础呈现了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趋势2004年以前《学校体育学》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是以体育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整个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中体育教学原理这一思想占了很高比例,涉及诸多章节,但从2004年以后,课程理论、学习理论、设计理论、环境论等理论相继引入《学校体育学》教材。2004年由周登嵩的《学校体育学》新添了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概况、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体育教学评价、学校体育环境等内容;[2]2005年潘绍伟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以体育课程理论、学习理论取代了体育教学原理,丰富并充实了学校体育产生、发展、学校体育思想等内容,新增了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删除了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章节;[3]2006年由陈文卿的《学校体育学》增加了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课程教学、体育课程学习策略与指导、体育与健康标准及教学设计、体育课程评价、学校体育管理与法规,[4]2010年沈建华、陈融的《学校体育学》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增加了体育课的备课与说课这1章节,至此体育课程理论成为教材的核心。

2.6《学校体育学》出现了由“理论性+实践性”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独立的转变从表2、表3看出,在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如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原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占有相当的比重,但纵观教材,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4),表明了《学校体育学》由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向理论性转变的趋势,而这些实践性极强的内容独立成为课程,如《体育教学设计》。

同时,各种版本的《学校体育学》在描述其教材性质时,理论性阐述为其特色。如1991版,“学校体育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5]1994年版,“本书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材”;[6]2001年版,学校体育学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7]2004年版,“本书所构建的新体系,改变了过去多种版本《学校体育学》低重心、重应用、重操作方法的特点,适当提高重心、精选教材内容,加强了概括性,在理论与应用方法的结合上偏重理论。”[8]2005年版,“本教材的构建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以思考、解释、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为全书的最重要的追求。”[9]

2010年版则强调“学校体育学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直接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日后从教奠定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为依据,以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师范性为编写基本原则,视角独特,力图突破以往教材多从学科内容体系来构建学校体育学框架的局限,凸显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体育学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在章节构成、作业题、示例等方面均体现了应用性的特点。”[10]

3《学校体育学》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3.1学校体育学学科与课程的矛盾在《辞海》中,学科被看作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著名学者丁雅娴认为:“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而课程是以学科为基础,根据学校体育培养人的需要对学科知识的重新选择。在学校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的关系中,学科是理论层次的,课程是应用层次的,课程是对学科的应用,学科是课程的基础,学科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课程内容及质量优劣。然而,在现实的学校体育实践中,理解学校体育学存在着两难困境。即把学校体育学界定为“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师资,组织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1]从这一定义中看到把学校体育学既界定为一个学科,又界定为一门课程。事实上,现行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对学校体育学科的概述,出现了同一概念两种含义的状况。在学科与课程二者的关系上,我国则反方向发展,先开设课程,后建设学科,由课程的发展促进学科的建构,这种现实塑造的直接事实是学校体育学易被解读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科目,是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而不是一门按学术性质划分的学科知识领域。

3.2《学校体育学》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矛盾在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中有着较大的分歧,观点1认为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以及运用学校体育教育理论观察、综合、分析和评价体育教育现象、解决体育教育问题的能力;观点2则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发展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的能力是其己任,它应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学校体育学教科书服务于将为人师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生们要成为合格的现代体育教师,应当具有现代体育知识,善于捕捉教学信息,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选择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合理组织教材,具备生动的语言表达、敏捷的思维、丰富的创造想象、缜密的观察、良好的记忆、有效的自控及轻松的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因此,出现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既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又想解决各种体育教育实际中实践性问题的两难困境,即《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否为桥梁性课程的矛盾。

3.3《学校体育学》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矛盾自18、19世纪欧洲教育家最早系统论述教育学原理以来,课程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实际情境中明确区分课程与教学确实是困难的,因而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课程,而是教学,是把内容与教学方法合在一起探讨的。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课程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了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两种体系。在我国,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主要有3种观点:[12]1)是将课程作为教学内容,课程理论作为教学理论的一部分,即大教学论小课程范式;2)是将教学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对教学的研究是课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大课程论小教学范式;3)是将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看作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到第1种观点的影响,并且至今余绪未绝,2004年以前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主要是这种观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的。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课程理论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2005年潘绍伟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是以第2种观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的。2004年周登嵩主编的《学校体育学》,把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并列设计,显然是受到第3种观点的影响,但体育课程的内容很少。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上有多少观点,而是他们之间的矛盾影响着学校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4《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其理论是对关于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宏观概述,其知识体系是以当前比较成熟的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同时,知识体系的建构要遵循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即向基础性、理论性、多元性、模块化方向转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学校体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积淀不够、学科体系不清、学科与课程不明、课程与教学不分,特别是“在当代,课程改革面临着众多的理论话语,而体育课程改革缺乏充分的理论探讨与准备。”[13]基于此,目前《学校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将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改为《学校体育学概论》《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对学校体育理论的宏观陈述,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是理论性课程而不是实践性课程。学校体育学科中的方法性课程、实践性课程将由其它具体课程来承担,而不是《学校体育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根据《学校体育学》出现的由“理论性+实践性”向“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独立的转变趋势,把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改为《学校体育学概论》是比较合理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空间,即为“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体育课程设计”、“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策略”、“运动技能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学”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供领域,将学校体育学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知识领域。

4.2建构适合《学校体育学概论》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在当前的《学校体育学》课程中,最难把握和有争议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现实,把体育课程理论与体育教学理论看作是两个并列的理论,并以此来组织《学校体育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比较符合课程的发展。同时,要摒弃原先《学校体育学》课程中的方法性和实践性内容。因此,综合两个系统出版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在内容体系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学校体育学概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环境、体育教师教育、学校体育评价等。

5结论

回顾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滥觞和嬗变的历史发现,学校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终结了《体育理论》,并催化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发展,而《学校体育学》课程发展又加速了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成长,走出了一条课程促进学科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在以教学理论为中心的两种教材系统,向以教学理论为中心和以课程理论为中心的两种课程内容体系的转变;在各种教育思想与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学校体育学》呈现出由理论+实践向理论转变、理论基础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学校体育学课程任务向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转变、知识结构体系由“前言+章节”向“模块+章节”的转变;存在着学科与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矛盾。遵循课程发展规律,消解主要矛盾,结束《学校体育学》为“主干课程”称谓,促成课程《学校体育学》向《学校体育学概论》发展,为其它课程的开发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 参阅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1):66的表1与齐辉. 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校体育学》内容知识体系建构的研究[D] .首都体育学院,2011:7表1绘制而成.

[2]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目录:1-9.

[3]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目录:Ⅰ-Ⅲ.

[4] 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目录:1-3.

[5]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绪言:3.

[6]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封面页.

[7]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言:2.

[8]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前言:2.

[9]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前言:Ⅱ.

[10] 沈建华,陈融.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前言.

[11] 李祥.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言:2.

[12]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58-263.

[13] 田国祥.对我国体育课程价值选择与冲突的研究[D] .北京体育大学高校教师硕士学位论文,2006.31.

[14] 《体育理论》编写组.体育理论[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15] 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16] 曲宗湖,杨文轩.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7] 王华倬.中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史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8]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论[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19]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0]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1] 姚蕾.体育教学论[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2]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3] 陈文卿.学校体育学[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4] 陈雪红.学校体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9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10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就开始关注以校为本的教育改革,经历了多次曲折发展之后,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改革又重新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形成声势浩大的“校本运动”,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持续不断。[1]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吸取与借鉴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以适应校本开发大局和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作为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丰富学生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目标的确定

校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自主性,校本课程开发者可以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需要,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就是要合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馆、体育器材设施、图书室、实验室、网络教室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为学生和学校开发出一套既具有学校特色又能满足大学生需要的校本体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最终实现“自助餐式”课程的目标。校本体育课程的实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兴趣,丰富其体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精神。

2.高职院校行政对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领导和管理

2.1 建立组织机构

首先,要成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副校长、教科研中心、教务处、学生处和体育部(组)的负责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作出正确决策,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等。接下来成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指导组,由本校教学科研中心的负责人和一些资深体育教师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起草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总体方案,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组织专题研讨与经验交流等。最后,成立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体育教师小组。其主要任务是学习课程改革的重要文献和最新理论,制定各个运动项目的开发方案。这三级组织机构应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应通过建立和贯彻合理的规章制度来形成快速高效的运行机制。

2.2 分析学校现状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必须对本校体育现状进行详尽分析。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本校大学生体育需求的现状分析。另一方面,对本校体育资源的现状分析。通过这两方面的调查研究,要明确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初步确定本院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及体育项目。

2.3 制定开发方案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方案是建立在对本校体育现状详尽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开发校本体育课程的规划和指南。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其目的是指开发中所期望得到的主要结果,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等方面。其依据包括国家的政策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条件等;第二,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的总体目标。其目标是大学期间的校本体育课程力图促进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所能达到的基本要求。不同院校的总目标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主要包括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第三,教师申报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首先,具有课程意识和新的体育课程观念。“体育教师不再是国家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要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者,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2]。其次,教师具有体育课程开发的能力。具备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相契合的课程理论知识;拟开发的内容及体育项目能反映一些学生的特别需要;课程设计的构想能体现校本体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第四,学生选课指导。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是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校本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主要特点、适用年级、教学时数及选课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根据自己的体育需求选学到符合自己特点和需要的校本体育课程。

2.4 开展高职院校校本体育师资培训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两大法宝或根基”[3],因此,培训要以体育教师自主阅读、讨论交流为基础,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也可聘请外校一些课程理论专家来校作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指导。其主要任务有:首先是明确开发意义,强化课程意识,树立明确的教育观、课程观和教学观;其次是领会校本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编写《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纲要》和《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教学指导书》,领会校本体育课程的学和教的特点,开展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

2.5 加强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管理

高职院校行政加强对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管理有利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指导试验小组制定课程试验方案,编写校本课程的教学指导书。第二,安排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教学时间,提供体育活动场地设施、试验器材与试验经费。第三,检查试验进展情况,帮助试验小组解决校本体育课程试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部署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检测和总结。

3.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小组的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程序

3.1 研究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特别需要

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特别需要是指大学生在国家体育课程、地方体育课程中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有关他们身心发展的那些合理需求。体育教师小组须对大学生和大学生家长以及有关社会人士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调研时,不能只注意大学生的眼前需要,更要重视大学生成才的长远需要;也不能只考虑大学生对某一体育项目的特别兴趣,更要关注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综合性体育学习的需要;此外,对大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要求也须采取分析的态度,择其正确意见而从之。

3.2 设计校本体育课程纲要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纲要》是由体育教师小组设计的关于校本体育课程的基本标准。它是编写教学指导书、师生进行体育教学和有关方面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说明部分”主要说明校本体育课程的名称、开发的目的、课程类型(是限选课,还是任选课)、适用年级和教学时数。“本文部分”规定校本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实施建议。

3.3 编写教学指导书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教学指导书》由导言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导言部分,简要阐述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的特点、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目的、活动方案设计的方法、指导工作的要求和方式方法。要强调满足学生的特别需要,防止和反对按照学校领导人及体育教师的需要来进行“设计”。同时,要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思路,防止和反对“学科化”。本文部分,根据《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纲要》所列本课程的一个个主题或课题,设计一个个富有弹性的框架式学习活动方案。每一个框架式学习活动方案主要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和实施建议五项内容。

3.4 进行课程试验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试验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正确理念指导下,围绕《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课程实施的建议,进行试验;通过试验,检验和修订体育课程纲要及教学指导书,探索校本体育课程教与学的基本原则、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小组的校本体育课程设计与试验,研究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特别需要是基础,编写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纲要和教学指导书是途径,校本体育课程试验是方法,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出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特别需要的校本体育课程。

4.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的评价

4.1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

课程评价的内容一般是根据课程的目标确定的,也可以说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学生对体育卫生基础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学生在体育活动或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三是学生对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体育实践中的情况;四是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五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行为。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在评价学生时,应该全面衡量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以便形成学生综合和整体的印象。[4]但评价的内容要有所侧重,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自身的关注,也是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4.2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的评价步骤

首先,制定评价计划,建立专门的评价小组,拟定严格的评价活动时间表。包括确定评价对象、评价目标和技术手段,确定所需信息、已有信息和样本总量,确定评价的实施原则以及评价涉及的人员等。根据评价的时间表安排搜集信息的手段和步骤,并对收集到的信息采用数理统计或描述等方法进行分析。然后,对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的质量和相关问题做出结论,并提出落实改进建议的具体措施和条件。其次,校本体育课程的评价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体育教师应该将学生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注意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为此,课程评价应该建立“档案袋”。在这个特别的“档案袋”中装有学生关于校本体育课程的设想、各种体育行为表现、体育测验成绩、体育活动图片以及体育教师的评语、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等。可定期将“档案袋”中的资料拿出来展示,引导学生学会全程自我监控,提高学生自信,力争取得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5.结语

高职院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是一项有意义但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课题,我们应以此为切入点,实现体育课程的现代化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作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必须认识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实践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科学、绿色、人文的教育理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在课程改革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5-126.

高校体育课程论文例11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理论课;公共体育课;课程建设

1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课程要求的转变

1.1理论课教学的意义

新一轮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实践课的改革成了人们重视的焦点,使得体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是“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的关系,只有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正确地进行锻炼。高等教育就是高深知识的教与学的活动,在这里学生不仅是接受与储存知识,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高等教育的体育教学理应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避免锻炼的盲目性,使理论更好地指导体育实践,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体育教学思想被5个领域的教学目标所代替。高校体育理论课作为体育课程的两大(理论课与实践课)组成部分之一,对5个领域的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指导科学锻炼和实现高等教育体育教学目标意义重大。

大学体育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最后阶段的系统的学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体育教育是发展性的而不应是终结性的,这就是说,大学的体育教学除了要使学生得到体育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必须重视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

1.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进入2l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体育课程目标都呈现出扩展的趋势,体育理论不再仅仅囿于运动知识的传授,而是拓展到了健康甚至体育文化层面。我国的健康教育迟于发达国家,但是我们已经敏感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大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这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也反映了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的全面转变。

虽然我国将大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是事实上,极少有高校专门地开设健康教育课,即使有涉及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也是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的,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规定对高校健康教育做出具体要求,但是就体育健康课程的性质和体育理论课程的性质来看,完全可以将这两部分加以整合。已经有学者提出:作为学科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或者重构一门包括体育、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等内容的综合性《体育与健康》学科,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2高校体育理论课程现状与反思

2.1教学难度的加大与理论课相对被忽视的状态

从课程规定性来看,与199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比,2O02年的新《纲要》所规定的理论课教学时数减少了2%,然而新《纲要》的理论课程理念和目标却在不断延伸,使得理论课程建设的难度加大,任务更加繁重。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方法的传授,以至于课程的训练意味甚浓,教育意义下降。在高军等对我国21个省68所高校(13所重点大学,55所普通院校)进行的理论课教学调查中显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59所,占调查学校的86.8%,其中有9所(占调查学校的13.2%)学校小于等于4学时,仅占总学时数的5.6%。在斯华琴等针对江苏省32所高校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显示,“达不到规定学时数的学校有26所,占调查学校的81.3%,其中,有6所学校(占调查学校的18.9%)小于等于4学时,仅占总学时的5.6%。”这些数据都与教育部2OO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理论课教学要求相去甚远。

2.2课程权力的下放使体育教师教学难以适应

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这一规定,使高校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但是,几十年来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从传统的教学范式中走出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3课程体系的拓展使部分教师难以胜任体育理论课教学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更是课程体系的拓展。因此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体育理论的教学能力,还要能胜任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这一要求对原有体育师范教育规格下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

3构建新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普遍遇到的难题是理论课教学内容难以选择,这也是进行体育理论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在《纲要》规定的理论课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理的理论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3.1确定课程内容的框架体系

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集中反映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它是国家对2l世纪人才体育教育的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知识的载体。一直以来,体育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难以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似乎运动项目知识、健康知识、健身知识等都可以纳入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范畴。

日本的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生理学、运动医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以及疾病和预防等。美国可以说是体育课程灵活性最大的国家,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内容体系,以至于美国的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包括了体适能健康、行为改变、健康营养、身体成分评估、心肺耐力测评、应急评估和处理等十几个方面的内容。事实上,要求所有的体育理论课教学都包含这些内容是不可能的。在这里,特色教学尤为重要虽然不能要求学生掌握整个框架内的所有内容,但是有选择地确定一个系统的内容体系还是十分必要的。

3.2处理好体育理论课的健康教育内容

在高等教育中,健康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在强化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健康教育的范畴更加宽泛,容易使体育理论课内容的选取泛化,甚至使课程内容臃肿,教学目标难以明确,同时枯燥的内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而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很多的,体育无法解决健康的全部问题。”体育理论课内容的选取要围绕体育这一关键词进行,否则,内容的泛化会使体育理论课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健康教育和体育理论教学的关系。

3.3处理好课程内容安排与新教学形式的关系

安排好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选择的运动项目相关性与兼容性,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安排大都是以运动项目为主线。三自主教学形势下。各高校都在探索新的体育课程模式,选项课教学、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出现使传统的理论课程的内容排列不能很好的配合实践课教学。课程结构的排列方式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美国高校的体育理论课程是按健身功能排列的,例如发展力量素质、发展耐力素质等。我们可以借鉴这种课程内容的组合排列方式,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则可以穿插到实践课教学中进行。

4完善体育理论课程的保障体系

4.1体育理论课程的师资保障

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数量众多,但学历结构参差不齐,更有许多公体课老师术科水平很强,理论水平却不高。特别是在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形势下的公体理论课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要拓展体育教师补充渠道,吸收高学历体育人才,严格把守体育教师引进规格。对于在职教师的培养是提高现有师资水平的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也是保障教师知识更新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针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理论课教学培养的培训还不多见,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教师的在职培训,并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规格。

4.2与新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参考,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媒介,教材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校选用的体育教材可分为统编教材、省编教材、自编教材几大类,但是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理论课教学质量。在这些教材中,内容雷同、重复现象严重,有的虽然是新版教材,却和几十年前的老教材内容体系相同。

在三自主教学形势下,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使得项目教学的范畴扩大,再加上新兴运动项目不断地被接纳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一本教材难以对各运动项目做详尽的介绍。力求包含更多运动项目的教材反而显得浅尝辄止,达不到教学效果。现行的教材当中,理论知识的介绍普遍占比重较少,运动项目知识占了大部分比例。在教材编排上,要突破原有教材模式的限制,使教材的改革与课程改革同步,这样才能增强教材的实效性。比如将基本理论和项目理论分别编写成册,使基本理论教程普适所有学生,运动项目理论按项目的类属聚合分类编写成册,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项课对应选择。

4.3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检查,是保障课程质量的手段之一。课程的检查机制是课程得以实施的保障,尤其是对于涉及所有大学生利益的体育公共课。但实际情况是体育理论课程的检查机制不能很好地配合《纲要》的要求,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理论课的教学并未纳入评价指标当中。

5引入现代化教育手段,改革体育理论课程教学

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程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体育师资有限的条件下迅速有效提升教学实力和教学质量的可行方法。信息化的全面渗透带来了现代教育全方位的变革,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领域,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便捷来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成为高校体育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程度普遍不高。学分制的实行以及三自主教学形势下的不同教学模式探索,使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教学与课程管理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因循传统的教学管理手段。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大的任务量的。网上选课系统、体育教学软件的开发利用,为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是高校体育教学突破现实困境、拓展教学空间的契机。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1.1理论课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目前体育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严重不对称的现象迫切需要得到改变。

6.1.2体育理论课的课程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的评价和检查机制。

6.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