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政会计论文

财政会计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3:56

财政会计论文

财政会计论文例1

2.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可靠性产生间接性影响会计政策变更对财务信息的客观性产生直接性影响,而财务报表的编制必须要以某种会计政策下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为基础,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受到财务信息的客观性的直接影响。因此,会计政策对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可靠性产生间接性的影响,对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拥有一定的会计政策变更自由,对利润进行一定的操控,造成财务报表信息缺乏应有的客观性。在利益相关方开展报表分析的过程中,其可靠性不仅要依赖于分析者的水平,而且要依赖于数据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倘若数据信息缺乏真实性,则以此为基础开展的报表分析就没有足够的可信度,使得利益相关方以其为基础做出的决策存在偏差。继而引发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的破灭。假如此问题广泛存在于企业当中,财务报表和报表分析都将无价值可谈。那么,企业的运营环境和社会的经济秩序都将失去稳定。

二、基于会计政策变的财务报表分析策略

1.明晰主次关系,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数据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当明晰主次关系,对重点项目和关键数据给予足够的关注。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内部机构数量越来越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在开展财务报表分析时几乎无法做到百分百的全面。当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后,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要锁定重点篇幅,把关注的重点聚焦于财务报表的合计项目以及关键数据,规避过度全面而不细致的问题。例如,对于银行信贷审批工作者来说,其应当重视的内容在于当会计政策发生变更后,企业的第一还款能力有没有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其形成现金的能力有没有受到影响。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来说,需要注重企业因生产经营、投资以及筹资等行为所产生的现金流是否可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营运。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现金流动的比率,从而判断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可以保障其现金流的有效性。2.强化重点领域的分析力度开展财务报表分析意在借助对现阶段财务状况的分析实现对企业运营状况的掌握,继而为其日后的运营发展提出较为准确的决策。因此,在开展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中,相比于对企业往期和本期的数据分析而言,对其日后运营发展方向的分析和判断更具价值性。然而,在现实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者依旧处于对往期和本期数据过多的分析的误区。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者应当形成科学的分析理念:以发展的目光和前瞻性的角度进行财务分析更具价值性。

3.以经济后果理念为准则,开展财务报表分析以经济后果理念为准则,对会计政策产生的变更进行解析,才可以从根源处锁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现实价值,继而依照会计政策产生的变更制定匹配的处理方案。全面解析并且深入领会会计政策变更的必要性,进而针对实际数据得出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产生的作用。第一,应当依照企业的实际条件,分析其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企业的财务报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以编制,并且要由会计师对其进行必要的审计。然而,尽管如此,企业的管理层依旧有很大的会计政策变更自由。某种意义而言,会计政策依旧是企业管理层的意志产物。因此,分期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合理性是相当关键的,并且应当持续以质疑性的眼光予以对待。第二,就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产生的作用加以解析。在开展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应当着重关注两项内容。首先,也就是说不考虑以往会计政策的合理性,始终认为本期的会计政策变更都是合理的;其次,将企业会计政策产生变更前后的财务报表加以汇总。基于上述两个步骤,可以为后续阶段的经济后果学说提供详细的、准确的数据信息。第三,借助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质加以全面的考量。经济后果学说引发人们对会计政策变更实质的思考,人们逐渐了解到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是企业单纯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出适当的调整,而是使利益相关方彼此展开博弈。从根源处看,会计政策产生变更的过程就是利益重新配比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要对其自身利益加以重新考量,继而发挥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加速作用或者抑制作用。使会计政策处于对其自身利益最有保障的状态,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以石油工程公司为例,打出废井的状况并不少见。依照责权配比的制度,可以选择成本法,把打出废井的成本费用支出纳入当期损益栏,也可选择递延法。每一个会计政策都会对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形成差异化的作用,引发其资产、负债和利润出现对应的变化。通常而言,应当对全部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加以全面的考量。总之,基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财务报表分析,应当先将全部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加以清晰的划分——明确全部受益者、受害者、推动者和无作用者。从而有助于会计报表分析工作者做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

财政会计论文例2

(一)单位内部监督弱化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会计原始凭证信息失真,基础数字不实。原始凭证出现混乱现象是当前企业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使得会计信息真假难辨而难以监督;有法不依,使得会计无法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监督状况松弛。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企业片段地理解搞活动开放的政策,放松甚至放弃了管理工作,从而致使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及权责不明,从而使得会计监督无处着手。

(二)社会监督乏力

从社会监督的视角来看,社会监督乏力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会计师行业监督质量较低

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非常晚,基础较差,发展较快,加上长时间以来多家主办,各自为政,监管力度不足,相关政策配套不完善。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全新的、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专职注册会计数量较少,部分人的执业水平低下,业务能力低下等。

2、无序竞争造成收费低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审计事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以及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却出现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无序竞争,各会计事务所常常通过降低审计收费标准来招揽业务。

3、注册会计师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事务所而言,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监管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同时企业审计实际委托人为企业的管理当局,这就是说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使得审计机构很难保持其独立性。

(三)财政会计监督功能缺乏权威性

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还不是非常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在制定上未与其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粗枝大叶,从而使得执行起来依据不够充分,缺乏一定的操作性。政府部门的会计监督很多都是对事不对人,财政预算、审计工作以及税务等部门均未对被查单位的人事任免权,也就没有行政处罚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部门会计监督的权威性造成影响。

(四)财政会计监督观念模糊

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对会计监督认识程度较为低下。某些人认为要搞好企业,主要就是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唯有效益才是一切工作的关健环节,是否进行行政会计监督,并不是非常重要;某些企业则认为财政会计监督与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之间存在矛盾,企业法人代表要企业行使经营自,会计监督会对这种自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因此人为排斥财政会计监督。甚至还有些企业出现了企业法人代表聘任会计人员采取“顺我者用,逆我者下”的用人标准,根本无法讲会计监督。

二、强化我国财政会计监督乏力的策略分析

基于如上关于我国财政会计监督乏力现状及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财政会计监督乏力问题加以解决,具体可采用如下措施进行解决:

(一)优化内外部环境

1、优化法制环境

在监督与被监督的环境条件之中,监督者具有监督权力,被监督者则需承担被监督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务必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才可以实现。所以,法律环境对财政会计监督体系的正常运行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2、优化企业制度环境

财政会计监督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分,通过构建完备的会计监督体系及会计监督机制来实现并完成其保护各委托人利益的基本职能。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使其财政会计监督体系的作用发挥极致。

(二)充分运用群众监管的力量

提升财政监管的透明性,将财政方面的工作程序及工作内容向公众公开,利用群众对会计进行监管,构筑透明的财政政策,针对相关的对策、步骤以及资本使用状况均在公众的监管之中实施、开展。人大的监管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从估算开始到估算实施最后到决算,人大财政方面的相关人士均在监管过程之中。此外,公众言论对监管贪污活动具有非常关健的作用,可设置很多不同的举报形式,对举报人进行保密,完善举报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属实而且还可以获取一定的奖励等。另外,再加上大众传媒的力量,增强监管监察的力度。健全财政公开机制,完善各个机构环节,只要是可以公开的程序均应进行公开,特别是资本运营的具体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群众监管,形式可多样化,如设立举报网站、邮箱或者电话等。

财政会计论文例3

会计监督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会计监督、规范会计秩序,是《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赋予财政部门的法定职责。如何正确认识使命,履行好会计监督职能,做到守土有责,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基层财政部门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方面的一些实际工作,就如何履行好该项职能作些思考,并提出若干建议。

一、财政履行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分析

(一)对会计监督认识不到位

1.受传统认知理念的影响,一个普遍的认识是财政部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财政收支,特别是财政资金的分配,因此,财政部门的核心工作还是抓预算的编制、执行,对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会计监督工作形成了“可抓可不抓”的工作意识。

2.对会计监督工作内容存在简单化的认识。当前,会计监督与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上存在着力量悬殊的问题,再加上每年也仅以文件的形式布置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从而形成“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就是查几家会计师事务所或企业,查账就是到现场翻翻账”的认识。

3.受编制和人员的限制,没有太多的人员从事专职会计监督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这项职能放在了财政监督科,从而在认识上又进入了一个误区,即“会计监督就是财政监督科的任务,再进一步也就是财政监督科1—2个人的事情”。

(二)会计监督执行有偏差

1.没有综合性的执行方案。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往往被视为会计监督的全部,什么都往里装,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综合性的监督方案,实现综合治理。在实际操作中,只是机械式的执行上级文件,完成上级下达的检查任务,为文件而文件,为执行而执行。

2.监督有畏难情绪。基层财政部门的工作与行政事业单位接触得多,不同于国税、地税部门与企业有广泛的接触,觉得会计监督没有税务稽查、审计检查那样的知名度和威慑力。

3.检查方式单一。主要是采取重点检查的方式进行,没有很好的日常检查与之相配合。此外,在检查对象上也不是很平衡,存在着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多,而行政事业单位少或没有的现象。

4.检查处理力度不够。虽然有《会计法》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更多的是采取责令整改的方式以及“只对事不对人”等,造成检查处理过轻的问题。

(三)会计监督成效不佳

1.因受限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特定对象,全年的检查任务也就是1—2家。先且不谈检查的质量如何,单在会计监督的面上就存在过窄的问题,谈不上量的胜利,对会计信息失真施力不够,从而也就无法提高会计监督的知名度和成效。

2.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这种一筐式的检查与当前会计监督面临的形势极不相称,相反,由于太追求目的意义,而降低了对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工作等问题的关注度,给人一种欲速不达的感觉。

3.没有建立与税务、银行、审计、纪检、检察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没有形成一种会计监督工作合力,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孤军奋战的境地。

(四)会计监督队伍不强

1.从量上讲,受编制限制存在着人手不足的问题。另外,在个别会计监督岗位上存在着借用事业人员和无行政执法证的问题,为会计监督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从质上讲,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要实现与国际接轨,以及企事业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监督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具有法律、计算机、会计等综合知识积累的会计监督人员不多。

二、对做好会计监督的若干建议

(一)明确职责,树立会计监督新观念

一要充分认识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是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和责任,若不履行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为此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将会计监督当作财政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以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为目的,树立会计大监督的理念。

(二)整合资源,形成会计监督合力

一方面,要形成以财政监督科为牵头单位,其他科室通力合作的监督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争取税务、审计、监察、检察等部门的联合,建立健全案情通报制和案件移交等制度,互相支持协作,形成一种全方位监督格局。如通过所得税汇缴清算,掌握被检查对象成本费用核算的真实性和涉税项目的合法性等;通过纪检监察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实现前期介入,发现被检查对象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的漏洞等。此外,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等形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最大程度地争取社会公众的理解,并建立健全举报、保密制度,扩大工作影响力。

(三)坚持创新,改进会计监督方式

一要做到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财政部可在全国范围内布置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而作为基层财政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每年推出1—2个检查主题,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检查等,将会计监督的基础性工作做实、做大和日常化。二要通过建立健全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引入计算机技术,对企事业单位和会计人员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和网上查询,进一步增强执法刚性。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可以借鉴交通警察在驾驶证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实行12分制和扣罚规定或对相关负责人实行有偿会计知识培训等,以增加会计违法成本。

(四)加强培训,提高会计监督效益

一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财政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将会计从业人员培训落实到位,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为会计监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要加强对会计监督队伍的培训。除业务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遵守监督人员职业道德,树立财政人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财政会计论文例4

【关键词】社会保障;信息披露;政府财务报告;可持续性

一、美国联邦政府财政可持续性报告的发展与内容

财政可持续性指的是作为经济实体的国家财政的存续状态或能力。当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时,财政是可持续的,反之是不可持续的。当今美国政府对财政可持续性十分重视,美国联邦财务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FASAB),于2008年9月了名为“美国政府综合长期财政预测报告”的准则公告(征求意见稿),要求联邦政府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必须提供相关信息,以说明政府在未来是否有能力维持公共服务以及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相关信息以基本财务报表以及信息披露的方式体现。

美国联邦会计准则咨委会如此重视可持续性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因为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已存在不可持续的危险。有资料表明:美国联邦政府2008财政年度的净营运支出突破了1万亿美元,是2007年同期的4倍;财政赤字为4548亿美元,是2007年的3倍,而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缺口则由上年的45万亿美元增长到49万亿美元。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前景堪忧。如,医疗保险项目的支出将从2008年开始超过该项目所能获得的资金来源;社会保险项目的支出将从2017年开始超过该项目所能获得的资金来源;到2040年公众持有的联邦债务将超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占GDP的109%;到2080年,政府的全部支出将是收入的四倍。美国联邦政府也已意识到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要性,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2007和2008连续两年的年报前言中都呼吁,“必须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以保障其可持续性”;其二是披露持续性会计信息可使公众了解政府的财政状况并对财政开支加以监督,以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一信息披露将使公众了解,在一定期间内,政府的财务状况是否恶化、政府的运行是否对国家的福利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判断未来的预算资源是否足以维持公共服务的提供、是否足以偿还到期债务。因此,可持续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意义就在于提供相关信息以帮助报表的使用者作出评价:在不改变联邦公共服务以及税务政策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是否可持续。即延续当今的政策,政府未来的预算资源是否能足以维持公共服务及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

美国可持续性会计信息的披露,最早只要求体现在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的“补充信息”中,即在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的“补充信息”中应提供社会保障各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信息,以评估在现行政策下,社会保障项目是否具可持续性,以及项目对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为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联邦会计准则咨委会开始着手筹备财政可持续性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于2006年7月确定了项目组的成员,初步拟定了项目研究的纲要草案,也就是将财政可持续性项目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进行研究,并于当年10月了“社会保险会计准则(修正稿)”的初步意见,向社会各界征求反馈意见,拟对社会保障项目的负债确认及其他信息披露相关问题做出修订。委员们一致认为,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应遵循应计制的原则,都要求要有可持续性报告。

按照已的联邦财务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中已提供了有关财政可持续性的信息,例如社会保险报表、报表附注及其相关的补充信息。联邦会计准则咨委会于2008年9月所的“美国政府综合长期财政预测报告”,实质上就是“美国政府财政可持续性报告”的征求意见稿。

财政可持续性报告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基本财务报表,二是信息披露部分。

(一)基本财务报表

基本财务报表中应列示的内容:包括社会保障项目在内的联邦政府所有活动的预期收入、支出的现值,收入支出现值之间的差异即“财政缺口”,这些数额占预期GDP的比重,及其同上一年份相比的变动值。

征求意见稿提供了一个基本报表的范本(如表1所示)。

(二)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部分应解释并说明以下几个问题:联邦政府所有收入和支出间的关系、财政赤字或盈余、公债(国债)占GDP的比重等,并对其变化趋势做出预测。同时还应说明:预测所基于的假设、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其变化趋势、各期预测值之间的重要变化、当采用不同模拟方案时的可能结果、在财政缺口存在的情况下,推延正确的行动将导致的可能后果。

对于信息披露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与规范。在政策假设中“保持当年政策不变”指的是:在不改变联邦公共服务以及税务政策的情况下,延续当今的政策。而将当前的政策推衍到未来的方式有许多。对可自由支配开支①的预测而言,可假定它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也可假定其人均支出水平保持不变;还可假定其按通货膨胀率的增长率来增长(通货膨胀率的增长率可能不同于GDP的增长率)。显然按这三种假设计算的预测值都可能不同。联邦会计准则咨委会认为,对于“保持当年政策不变”的各项假设,可由报表制作者选择判断、审计人员复核。但是,不论使用何种假设,信息披露中都应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应的解释材料,包括对所使用的假设、相关的模拟情形的解释。

当财政可持续性报告披露了显著的不平衡时,那么是否还应当给出弥补财政缺口的相关政策建议呢?联邦会计准则咨委会认为,为不影响信息披露在阐述美国政府财务状况上的中立性,没有必要披露相关的政策建议。对于代际公平的信息披露问题,征求意见稿中给出了披露范例,但并不作为统一的格式规范,具体的披露模式由报表制作者决定。

二、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一进程中,美联邦政府对于财政可持续性的重视以及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制度化的做法可供我们借鉴。

(一)建设可持续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关注财政的可持续性

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是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的支柱是财政的可持续性。在建设可持续性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中,要从制度创新和管理理念创新的视角高度重视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当前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2%,并将以每年平均800万人的规模增长②。随着人口老龄化,严峻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使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上海市社保基金严重穿底,仅2008年上海市级财政收入为上海社保基金托底170亿元~180亿元,2009年市级财政安排对社会保险基金等补贴121.4亿元③。可以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将日益突出。为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高度关注财政可持续性问题。

(二)规范、及时的财政可持续的信息披露有助于社会保障可持续性的实现

财政可持续性信息的披露首先有助于评估我国社会保障项目的可持续性,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调整政策,以切实落实政府的责任;其次有助于向公众和监督部门提供更多的信息,这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有很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与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不相适应,预算会计制度不能从财务的角度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在防范财政负债风险方面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其所披露的财政负债规模及财政负债风险都远低于实际存在的负债规模和负债风险④。由于缺少必要的财务信息,难以对政府的财务状况作全面系统的分析,进而造成对财政政策的选择缺乏科学的依据。

如果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利于立法机关和公众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也无法进行必要的监督。因此,当前首先对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补充与完善,对其中与财政预算管理不相适应的内容进行调整与规范;并研究制定我国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制度、规范财政可持续性报告,以推进可持续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2009年3月20日财政部网站上正式公布了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数据⑤,公众可以从中了解到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的安排方案。这是财政部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预算草案的第一时间将其向社会公开。这表明政府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关注和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决心。但是,对于规范、及时的财政可持续性报告而言,仍然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财政会计论文例5

随着这两年国内形势的日新月异,国家法制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力度空前且日益加大,预算公开、决算公开、项目细化、三公经费公开、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严控,规范津贴补贴、公车改革、压缩公用支出;国库集中支付,提高支付比例;使用公务卡结算;资产管理系统;非税收入系统;会计制度改革、会计电算化系统更新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政策性、技术性要求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洗脑,必须在要求的时间内快速接受消化,然后快速贯彻落实。面临突如其来的专项检查、专项审计,诸如地方债务审计、公务卡使用检查、、三公经费审计等,时间紧、任务重、唯有加班加点、熬夜奔波,不敢有半点懈怠,工作强度和压力只有在检查、审计结束;报表审核通过后,自己的四肢乏力,长舒气息后感受的真真切切;正所谓工作时在拼命向前跑,再回首身后已留下长长的足迹。

2.沟通不可能如愿,理解万岁是梦想。

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思想、价值观、世界观,对待规则的意识都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人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追求金钱、待遇、获利想法越来越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人员因长年与数字报表打交道,一是一、二是二在心中根深蒂固,说好听是一丝不苟,说不好听是较真。领导从单位全局考虑问题,大家从自身利益出发,而财务会计人员必须从财务角度合法合规考虑问题,必然造成矛盾;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想出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底线思维必须牢不可破,“球”的做法依然是要经得起时间和政策的考验。比如,有些名目的补助去年发了,今年就不能发,因为政策在变化在完善,时代不同了,必须换思想了,因为不换思想就要换人的。在其位,谋其政;干啥吆喝啥;财务人员站在财务角度,本着沟通无限的想法,却往往是沟通受限受挫;渴望得到大家的理解,但是理解万岁只是口号,难以实现。

3.行业的变化,心理压力重重。

财务会计行业是个更新飞快的行业,处于财务会计的大行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是少数一方;处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是弱势群体。这世界,千变万化,财务理论、会计制度、软件升级等等,层出不穷,与财务会计人员息息相关,年年干年年变,年年变年年干。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越干越精通,自然对企业会计、商业会计、上市公司财务越来越一窍不通。试想,国家在对行政事业单位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如果某一天,原有的单位被整合,财务会计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型从事其他岗位;或者已经工作近20年,重新寻找工作,如何才能找到新工作呢?这些都不是骇人听闻,杞人忧天;更不是庸人自扰,没事找事,赶上变革的时代,谁能在工作上从一而终呢?除了财务和会计,还能干什么,还有什么竞争力,还能如何养家糊口,赖以生存呢?相信每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脑海里都会时不时的闪出这些忧虑。

4.职业病缠身,身心俱疲。

财务会计人员因为工作的性质,长期与电脑约会,长期与数字死磕,久坐、熬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颈椎病、腰椎病、肘腕综合症、眼睛干涩近视、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等等,不分年龄,早早的开始与财务会计人员朝夕相伴,身体的不适,造成心情的低落,心理压力和身体的亚健康状况相互作用,久而久之,身心俱疲。尤其,每到岁末年初,各项报表铺天盖地,财务会计人员已成为年末国人公认压力最大的人群。种种压力之下,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一旦在财务会计岗位干的时间久了,一般都成为了一颗看似重要却总被忽视的螺丝钉,若遇晋升机会,领导首先会考虑是否有合适人选来接任他。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若要晋升,就必须努力锤炼自己的同时,着力培养同事。可是,财务人员短缺:财务工作准入门槛日益提高,必须拥有会计证才能从事;财务工作涵盖内容日益扩大细化,甚至无人愿意来从事此类工作;最要命的是,财务会计工作已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因为她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对自己高度自律、对工作高度负责、对结果力求完美的自苛行业;一种对别人监督审核,照章办事,以合法合规为准则的放大镜、探照灯行业;一种时效性强,准确度高的技术型行业。

二、化解压力的最佳途径还是自我减压

财务会计人员工作压力巨大,作为财务会计人员,早已接受监督别人,同时受审计或检查监督的制度模式,所以,都能洁身自好。但是,置身单位,仅是一员,诸如编制批不下来,领导不重视,同事不理解等等,只能从调整自身,自我减压做起,唯有做到尽职尽责才能问心无愧,唯有内心强大才能来日方长。面对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要把会计工作的两大职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发挥到位。一个单位所有的管理状况,通过财务的窗口,可以看到全貌。就是说,管理的好坏,最终都会反映在会计资料上。因此,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不单单是财务,更多的是了解单位的各项,尤其是主要业务,以发散的眼光辐射到单位的各个层面,就是在业务工作上,要把自己的立足点放的高一些。财务会计是一项执行力要求非常高的工作,因此,按照时间管理的原则,把时间尽可能多的花在重要又紧迫、重要不紧迫的事情上,就是重要的事情多干赶紧干。一句话,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视重视再重视,花多大精力都值得,这是个有付出必有回报的环节,通过证、账、表,细微之处看得到财务会计人员的辛苦,工作态度,耐心和细心,就是在业务工作上,要让自己的时间倾斜一些、基础打得牢固一些、会计资料精致讲究一些。还有一些具体的想法做法,写出来,在今后的日子里,也为自己指一个方向。

1.与领导沟通,解铃还需系铃人,借力于领导,以端正的工作态度,以合法合规的底线思维,以为单位服务的大局意识,达成共识;与同事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方式,学会说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尽可能好言好语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提交给领导解决。

2.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分工协作,尽可能工作时间解决问题,不把工作带回家中;需要加班,就从心理上安慰自己早干完早省心,尽心尽力就好了。

3.寻求良师益友,上级、同行、财务、审计岗位的,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在同行中培养知心朋友、大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中,相互鼓励,从心理上求得平衡。

4.在一些会计论坛吐槽,每个人都有从众心理,发现大家都一样,甚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5.转变精力,倾注于家庭和孩子的教育,认识到家庭对自己的重大意义,孩子教育的成功能带来想象不到的喜悦和幸福。

6.重视饮食健康、营养搭配、加强体育锻炼、适度运动,生活平衡。

7.培养业余爱好。

8.尽力而为,活出自己的精彩,走自己的路;不必苛求完美,学会放下,平常心对待工作,干一天财务会计工作就干好一天,不干就重新开始,凡事尽力不后悔。

财政会计论文例6

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对本期已经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如实的记录。总预算会计在收付实现制度下,对未进行现金支付却又发生本期的情况,或者是需要偿还的利息以及债务本金,不能及时的反映出来。因此,收付实现制不能全面而真实的记录和反映资产、负债的具体状况,很难对财政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另外,收付实现制的另一个缺陷是导致了在会计期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非配比性,影响了对收支结余的真实状况的评价。财政的重要目标就是收支平衡,但是收付实现制下的财政收入与支出难以反映出预算结余的真实状况,不利于预算信息的真实性。

(二)财务报告制度不统一

与企业会计不同,目前财务总预算报表格式的标准还不统一,财务预算报告也只是单一的反映政府收支预算决算情况,没有反映政府债务、债权和资产的状况,公众难以掌握与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影响了政务的公开化。从财务的内部管理上看,由于政府资产以及负债方面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能对政府具体财务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这样就缺乏了财政政策的预算编制依据。而在财政外部管理上看,预算会计信息传布方法比较简单,致使政府财务情况透明度不高,极易引起腐败,影响了政府威信的建立,司法机关和公众难以对政府资金的分配、运行进行监督。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路

(一)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

财政总预算服务于各级政府部门,管理政府的会计核算和日常事务,不仅要反映出各级政府部门实体投资的情况,展示出当期预算执行情况,还要真实反映出政府的整个财政收支状况。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不能只是当期的预算,同时还要对会计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扩大,使总预算会计可以对预算资金的运作流程情况以及资金积累结果进行全面、及时、准确的反映。比如对内、外债权债务的反映、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反映、对预算外资金收支并账核算的反映等。

(二)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和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更能准确、真实和全面的反映出在会计期间的财务与预算执行的状况。因为权责发生制的标准是是否已经发生收入与支出,从而对本期的收入与支出进行确认,能及时对采购材料、未付工资等进行入账。所以能够准确反映出政府的财务信息,并提升了会计信息透明度。第二,有利于处理年终结转账务的问题。因为存在有已经安排预算单但开支不及时的状况,而实行权责发生制便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当年的资金收入,还能实现财政部门应收款项的增加。次年也能以财政部门下达的恢复指标为依据,对财政部门的应收款项进行相应的冲减。第三,权责发生制符合财政管理体系改革的需求,可有效防止各级政府部门在途资金与浪费闲置的情况。权责发生制可以有效反映出实际的收付情况,以此加快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进程,极大提升了各级政府的工作绩效。

(三)不断健全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健全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能让使用者掌握财务方面的整体情况,了解财务业绩的信息,以此对政府绩效以及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估。因此,一方面,当前的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系需要得到拓展,可以通过设计让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系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政府各方面的财政信息,比如政府预算执行信息、政府采购资金信息以及各项专户资金管理的财务信息等。另一方面,要做好预算内外资金的合账并表,让预算管理能适应改革的需要,统一管理核算预算内外资金,加大部门综合预算的推进力度。

财政会计论文例7

二、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核算简单,财务报表内容较少,也不能提供反映政府绩效与成本信息的报告。比如:政府资金的收支活动和政府采购的新业务等。政府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使很多财政的资金流向发生了变化,用于事业单位购买资产、发放工资的财政资金不再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拨入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通过统一账户直接拨付。行政事业单位的新业务状况也不能充分地反映出来。比如:采购业务已经完成,可款项还没有付清,这就使单位在年末很容易形成资金结余,就不能准确地反映政府事业单位的业务进展情况。收入实现制来核算,财政支出中只是反映当期实际的还本付息数,不能反映当期的利息支出和当期的负担数量金额,不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也无法全面、准确、真实的反映政府财务情况。

2、收付实现制度不合理。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某些事项不能在当期确认,使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可比性。一是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负债状况,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在我国现行预决算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的报表以现收现付制为编制基础,其负债只反映当期本金数,无法反映应由本期负担、以后年度偿付的利息数,负债也不能充分披露,政府性债务存在低估甚至“隐藏”的可能。还可能有债务转嫁现象,预算虚假平衡,出现挤占、挪用社保资金等不良后果。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财务报告上只反映实际现金支出的部分,没有反映出现金支付的债务情况,导致政府可支配的可用财力加大,使经济决策和市场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二是不能如实反映单位的资产状况。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不进行成本核算,且在使用期内保持原值不变。只有在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时,才能反映在账面上。流动资产比如有价证券及银行利息,政府支付的社保金等在账面上体现不出来,其价值也不能体现,所以单位固定资产的现状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给决策者提供的信息不实。三是收付实现制不利于绩效考核。收付实现制度在各会计期间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成本和应承担的责任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来。不同部门会计指标相互可比性较差,造成政府部门业绩不明。又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和费用之间不对应,绩效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不能充分反映出来,造成成本和费用的会计核算不准确,所以国库集中收付必须以单位“零账户”和配合为前提。

三、对预算会计制度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1、建立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为更有效地实行分类管理预算会计体系由各级人民政府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共同构成。

2、建立统一的预算会计制度。在现行会计制度下,一是模糊的账目,一是更加详细的信息需求。目前需要制定适用于国家机关、党派和人民团体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事业单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有利于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制订有关《国库会计制度收入征解会计制度》等。

3、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引入权责发生制有利于规范会计核算。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事业单位有很多事项要讲求效益和效率。根据我国政府所处的会计环境和两种会计核算基础的特点,要建立与国际相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府公共开支界限不明朗,权责发生制比收付实现制更能准确确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有利于收入和费用的配比。

财政会计论文例8

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监管不到位。有时,会计人员为了方便起见,在购进固定资产时,只是简单的列示支出,并没有进行后期定期的清查与盘点。这种管理模式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产生。

(二)财务会计在预算上指导意义不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于财务预算关注程度不高,经济活动随意性较强,使得预算形同虚设。正如游船没有方向标一样,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若没有科学的预算进行约束,就会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浮夸、浪费等现象。

(三)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无疑就相当于端上了国家的“铁饭碗”,因此,很多人都会动用所有能联系到的关系进入单位,这样的人往往在工作中不会投入新的精力去力求进取。另外,会计工作是一门技术工作,它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因此,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四)会计监督不到位

监督是一种变相的保证手段。在我国,政府监督主要包括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由于各部门所关注的重点不太一致,因此,各部门会首先从各自的部门职能出发出台各自的相关规定,使得监管标准缺乏统一性,故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就不能得以较好的监督与保证。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的创新策略

本文中,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现存的上述问题,提出如下的创新策略:

(一)加强相关法律宣传、增强财务管理观念

单位要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法规等的学习工作,结合单位本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值得关注的法规案例,严格遵守财务规范,杜绝不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得以改正、更新。

(二)提高会计信息的前瞻性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大潮,也要提高风险意识,提高预测信息的前瞻性。在较为准确的收集各项信息的大前提下,形成有指导意义的前期预算以科学的反映单位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经济方针策略。

(三)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全面提升人员素质,使得财务人员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制单、审核等基础性工作。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强化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抓好继续教育,才能使得财务人员从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全方位的得以提升。

(四)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

内外兼治,互相配合,才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协调发展。单位自身通过加强固定资产核心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进行内部控制,再结合专业的审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便可以及时的发现并予以纠正现存问题,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发挥最大的实际效能。

(五)构建现代化会计信息系统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建立现代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人员的相关工作信息录入到会计模块中,这样不仅可以进行高效的分析,还能够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及信息利用率,为其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和管理上的便利。

财政会计论文例9

第一,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上,存在着不够认真细致、工作流程不规范的问题。

由于基层财政工作接触的都是各类繁杂的甚至细小的账目管理,一些原始凭证难以规范,甚至有些并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这也造成一些凭证无开票日期、开票人、收款人,还有的缺少项目内容和数量。

第二,账簿管理不细致,更正错误方法不规范

有些基层财政工作对于账簿的管理未有足够的重视,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管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有时不入帐,成为帐外资产。另外,对于现金日记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区分不明显,甚至两帐混记或者一本账多年度使用。同时,在账簿登记中,存在挖补、涂抹、刮擦,数字书写错误等不规范处理方式。

2.超支现象普遍存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

一方面,在有的基层单位,对于财政工作中预算外资金的使用不规范,存在将其列暂存款管理的现象,实质是占用财政性资金,目的是逃避财政预算监督,破坏财政预算的严肃性,造成单位间苦乐不均现象。

另一方面,年初预算不准确,超支情况长期存在,造成历史欠账积压,影响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3.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第一,有些单位由于平时会计核算不严格,在填写国家统一年度决算报表时,不能如实填报本单位当年度的收支情况,一部分预算外收入未能在会计信息中真实反映。

同时,由于支付只能在当年度财政拨入数加上上年结余的数额内列支,在暂存款回拨的过程中,有的被作其他收入。这些收入及其支出并未在年度报表上体现,造成实际支出大于报表支出。

第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所接受的培训少,工作水平低,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由于基层单位存在的体制问题,从社会上调入会计人员难,会计人员只能单位内人员调整任用。因而很多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了会计行列,这部分人由于对会计法规、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做出错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二、在基层单位财务工作中,完善会计核算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健全严格执法机制,强化财政监督检查

严格的执法机制是《会计法》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减少违法违规问。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的主管机构,应该扩大监督覆盖面,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构,强化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指导、监督的工作职责,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连贯,专项监督与全面监督的相结合,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全程化的监督。

(二)增大考核力度,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一是严把会计从业的资格关口,需要从业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后才能参加上岗,特殊情况的,必须参加会计证上岗培训,经过严格的考核后,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二是以后续教育为着力点,对会计队伍进行职业化的教育,让他们熟悉会计制度、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等基本工作规范。三是不断从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入手,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以此激发会计从业者的学习兴趣。

(三)完善内部监控制度,确保财产物资安全

账实相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单位在规划年度预算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杜绝随意性,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按照入账口径,进行审批手续。另外,固定资产的保管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要真正做到入账时有验收,领用时有登记,保管账与实物一致,使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四)规范经费支出渠道,明确经费开支标准

经费的支出在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是最为重要,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是工作的必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够控制好单位的费用支出,减少因互相攀比而产生的不必要支出。同时,经费支出的渠道也要规范,专户管理与核算,尤其是在支出拨款上要注明用途,专户内部账户之间不能划转。

财政会计论文例10

2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对策方法

根据以上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状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方法:

第一,改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内容进行梳理,根据不同的事业单位性质采取不同的会计制度,如政府改制的事业单位就可以自行企业会计制度,对于高校、医院等一事业收入为主的事业单位,就可以先实施行业会计制度,等到经济体制、财政事业改革后,进入企业化运营管理的事业单位就可以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其他的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改变现有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分开独立的状况,将其分类合并,根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需要和财务管理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改进,从而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制度。

第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资产管理,优化其资源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专门设置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优化配备相关专业管理人员,改进当前其财产物资管理散乱,清理调拨困难的状况,构建统一的调拨、规划制度,完善其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其资金合理流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要建立固定的资产总账目和明细账,加强其会计核算职能,对固有资产进行价值管理和数量管理,并建立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流程,强化其产权管理,有效避免固有资产的流失。当然对于一些历史遗留和数量较大的款项也要及时清理,优化单位资金管理,确保单位资金安全。

第三,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规范单位资金收支,强化单位预算管理职能。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其工作人员对财务法律责任、财务知识、职业道德思想的教育培训,要重点培训其会计基础业务和会计核算工作,抓好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不定时进行考核,并将其日常表现列入工资考核因素中,长期下去一定能够培养出会计业务精通、有大局观、坚持工作原则,讲究工作效率质量的财务团队,这样就能够提高其部门预算编制的质量。各单位也要根据自身状况严格控制费用消耗费额和定额,科学制定开支标准范围,加强其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定相应管理方法和实施制度,从而规范单位资金往来,提高其财务预算管理效能。

第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管力度和法度。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和业务管理部门要严格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相关规定要求来对其财务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和审计,确保其会计工作质量。事业单位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控机制,对其会计基础工作严格把关,对于单位内部工作也要做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事事有专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对于一些不科学、违法的会计财务管理现象和相关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一定的惩罚。拓宽审计监察范围,最好覆盖到事业单位所有业务内容,对于重要岗位和业务也要重点稽核,从而有效加强其监督水平和监督质量。

财政会计论文例11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意义从一些地区和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试行情况来看,效果比较明显。一是从源头上控制了预算内资金乱支滥用、预算外收入体外循环和“小金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领导使用国家资金的随意性;二是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贪污腐败、挥霍浪费国家资金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三是强化了财政监督,促进了廉政建设;四是节约了人力资源,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会计集中核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会计集中核算形式是一种新的会计管理方式,是加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对强化资金监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等都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经济领域中有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财务问题。

1.会计核算资料不准确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脱节,核算中心会计独立于单位,对各单位的具体业务和开支项目及资金来源、性质,特别是单位的专项经费及往来款并不完全清楚,同时部分报账会计素质不高,对会计核算业务并不熟悉。这两大因素直接制约着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往往造成会计账务处理不当,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核算单位财务管理出现弱化倾向由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分离,致使单位理财积极性受挫,财务管理多出现弱化倾向。许多会计事务往往具有连续性,特别是一些合同的执行。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查阅原始凭证的事情,由于会计凭证在中心统一保管,查阅时单位需要开具证明,而一些跨年度凭证还要到中心档案室查阅,这一切都给单位财务带来许多麻烦,对单位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真票据假业务事项的报假账现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不再负责做账,只负责报账。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在会计核算的监管中,只能识别票据的真伪,不能识别经济业务事项的真伪,某些报账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真票据假业务现象。一些单位以住宿、会议、印刷、修理、运输、劳务费等合规票据列支送礼、超标准吃喝招待、滥发奖金和补贴、公款旅游、集资建房等不合规支出。

4.账外设账或账外资产的违纪违规现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一些单位为保住小团体利益及过去已开口子的福利待遇、保证不合规收支有地方入账出账,而钻政策空子和管理漏洞,这样使违纪违规问题变得更加隐蔽,弄虚作假手法更趋多样化。一是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现象重新抬头。二是“上转下、明转暗、真转假”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单位由于怕露富、怕监管、怕不合规支出报不了账,在财务移交会计核算中心时,将部分财务活动转移到下属二、三级单位或工会、学会、协会等社团组织或自收自支经济实体,把下属单位作为生财、聚财的囤积地和违纪违规的避风港。

三是在财务移交会计核算中心时,部分单位财务与资金移交不彻底。表现为:交预算内的,不交预算外的;交明的,不交暗的;交结算户,不交储蓄户;交一级预算单位,不交二级预算单位等等。四是账外资产逐渐增多。

5.单位财务内部牵制与监督机制弱化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财务外部监督得到加强,但单位财务内部牵制机制弱化现象令人担忧。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也被弱化,过去单位财务既有会计和出纳的相互牵制,也有单位内审和部门内审的内部监督,单位财务纳入会计核算中心后,这些牵制、监督职能不同程度地被弱化了。

三、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措施针对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以上财务现象和问题,应该加强地方法规制度配套建设,为会计核算中心和其他监督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提供法规制度依据;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财政、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能作用;加强会计核算中心自身建设,提高会计队伍素质。笔者认为,当前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提出以下加强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会计核算中心在业务运作的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界定岗位职责,明确各会计人员的具体分工。实行核算、稽核与资金会计工作相分离,提高会计专业化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中心业务正常、安全、平稳地运行。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应制订工作计划,建立内部业务规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考评制度,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保证会计核算中心廉洁、高效、准确地为各单位正常工作服务。

(二)要明确会计核算中心的职责各单位按照年初核定的单位经费收支预算和设备采购计划,实行单位审批,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收支直达,集中核算,进一步保证各单位经费合理、合规、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