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6:05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1

现行的初中牛津版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时代性,蕴含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内容,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一定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7B Unit 6 Pets; 8A Unit 4 Wild Animals; 8A Unit 5 Bird Watchers这些单元谈论人和动物的相互依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编者还在Warming up ,Reading , Integrated skills, Writing 中以听说读写各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野生生物? 中学生能为保护湿地、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做些什么?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自然灾难); 8B Unit1 Past and Present(家乡的过去和现在) 介绍人类的活动、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9B Unit 1 Life on Mars 介绍地球的现状: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资源的过渡消耗等导致人类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未来,人类不得不移居到其它星球。在教材的Reading, Integrated Skills部分还让学生讨论和对比地球和火星上两种生活方式的利弊,学生能从中清楚的认识到:火星上的生活有许多缺点,地球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所以,人类必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才能继续生存。这些内容都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最好素材。

二、创设有效情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依据课本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任务驱动学习,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反思,采取探究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就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8A Unit 4 Wild animals,8AUnit5 Birdwatchers,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这三单元都是跟环境有关的话题。我通过幻灯片和视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大熊猫,松鼠、海豚等野生动物在野外自由地奔跑、嬉戏的画面;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自由自在生活、飞翔的画面;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接着画面一转,出现的是光秃秃的树干,干枯的河床,被破坏的湿地,残忍地杀戮野生动物的场景,又黑又有毒的工业废水,灰蒙蒙的天空,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满目疮痍的情景……在强烈震撼的对比后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几幅画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共同探究解决自己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措施。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始终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体验语言、运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又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精选课堂练习,创设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境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在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以及首字母填空部分,选择一些跟环境有关的新闻报道或新的探索发现等,提供真实的运用语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另外,初中牛津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Main task部分都有写作训练,在以环保为主题的单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探究解决身边环境问题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而且大量与环境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借助校园环境营造环境教育的情境

通过精心布置校园,把学校营造成一个全方位的视读环境,我们能将环保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整个校园。我们在校园内挂上了许多有关注重环保的中英对照的劝告语和标语牌,如:在草坪边标上: Don’t step on me,I’m your good friend!(我是你的好朋友,不要把你的脚踩在我身上”或者Keep off the grass (勿踏草地);在教学大楼的墙壁上标上:No spitting(禁止吐痰);Keep clean(保持清洁);在厕所的洗手池边标上:Hand on me before you leave,don’t let me cry!(洗手后请记得顺手关水龙头,不要让我哭泣)。另外,我还和学生一起布置了教室,制作以“Only one Earth ”为主题的黑板报;在墙上贴上:Remember to turn off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在饮水机旁贴上:Don’t let me cry!;在空调旁贴上:Let me rise a little! 以此让学生知道节约能源。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地处于一种学习英语和环境教育的氛围中, 既在潜移默化中激活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增加了英语词汇量,又突出了在校园环境中的环保教育,加强了师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将英语教学和环境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增强整体素质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些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一、让英语教学与环境教育碰撞在一起

当英语教学与环境教育碰撞,应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找准英语教学和环境教育的结合点与切入点。现行初中的英语教材《牛津初中英语》中,把环境教育设置为一个板块,材料生动有趣,贴合生活。在《牛津初中英语8A》中,分为两个板块,其中第二个板块就是Nature and Environment。在《牛津初中英语8B》中,第一个板块Travel in time and space中也涉及了Environment保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作用,选择好英语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把握住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的契机,恰到好处地把这些环境素材转化为初中生的环境素质,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从而达到渗透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让英语教学与环境教育融合在一起

当英语教学与环境教育碰撞在一起后,就应该让他们一起成为学生的素质,如何才能做到这点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爱惜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牛津初中英语8A》Unit 4 Wild animals中,通过The story of Xi Wang一文,讲述了熊猫希望的成长故事,利用多媒体播放熊猫的视频,引出熊猫这种珍稀动物正处在濒临绝种的境地;在Intergrated Skills中,Helping wild animals通过听两篇关于Tigers & Wolves的听力材料,了解到Animals in danger;在Unit 5 Birdwatcher中,课文ZhalongA special place中描述了珍稀动物――丹顶鹤,提出了要保护丹顶鹤及它们生活的区域――湿地。在这一单元,围绕着丹顶鹤的主题阐明观点。在学习这些主题时,我提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讨论:Suppose you were the head of Wlidlife Zoo, what actions would you take to make wildlife live better?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为保护野生动物献计献策。随后,我又扩大角色体验范围,要求学生分角色表演。一位学生扮演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另外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大熊猫、东北虎、狼、丹顶鹤等,通过主持人的采访,大熊猫、东北虎、狼、丹顶鹤等纷纷诉说自己家人数量减少的原因及目前的困难处境,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向世人呼吁动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朋友,人们应该爱惜和保护动物,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持生态平衡。

(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牛津初中英语8A》这一板块的学习,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懂得: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与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动物的生存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全球范围的人类所面临的种种环境问题,以及应采取如何的措施来保护野生动物,以及我们生存的环境。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分组讨论:(1)目前我们的生活环境的状况如何?(2)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状况如何?(3)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与动物共同生活的环境?最后要求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一系列的事实与活动,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让课外活动拓展英语教学和环境教育的空间

虽然环境教育已经渗透在英语教材中,但毕竟内容和篇幅有限,有些细节也还不够详尽,必须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自觉成为环境教育的主体,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的收获升华。

新课标提出:“……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能初步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阅读能力……”所以适当地选取生态环境方面的阅读文章加以延伸和拓展,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例如,学习The story of Xi Wang时,补充阅读材料Giant Pandas;当学习Tigers in danger时,补充阅读材料Saving Tigers from Extinction等。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丰富学生的环境素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增长学生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忧患意识和对未来社会的责任感。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与考察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身边的环境中了解身边野生动物、环境的情况,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数据,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班上交流。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并坚持不懈。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结合环保实践,制作环保小报、撰写环保文章,这对课堂环境教育的深化与创新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在网络流行,学生们接受的信息也是非常的多,也可以让学生查资料,然后到班级上交流,环境保护和世界环境的状况,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保护环境意识的增强,增强德育的效果,使保护环境成为学生的内在的意识。

总之,对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在学生中树立“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意识与道德理念,让全体学生懂得:人类共有一个地球,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善待环境、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参考文献: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3

生态语言学的建立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作为语言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许多生态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的研究成果既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也可解决现实中各种实际问题,直接服务于人类社会。

一般认为生态语言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学术界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其完整的学科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认识。本文就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语言生态”和“语言环境”的概念

生态语言学始于隐喻。美国学者Einar Haugen在1970年8月的一次报告中谈到“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时,曾将这种关系比作特定动植物物种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他首次提出了“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的概念,也宣告了生态语言学的诞生。在生态语言学里,“语言生态”和“语言环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国外学者有关生态语言学的观点大致包括:Huagen将生态语言学定义为“对人类使用的语言和多语社区间相互关系进行的生态学研究”①,W・Trampe认为语言、语言使用以及与之相互依存和作用的环境构成了语言的生态系统。Fill认为生态语言学“研究语言在可能改善或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生态语言学家使用生态系统隐喻来描述语言世界系统,并借助生物生态学概念对其做出分析。”。哈特曼和斯托克认为生态语言学是“在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者黄知常和舒解生对于生态语言学的定义是“以探究语言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中心,研究人类语言的生态性质,探讨语言运用的生态伦理,揭示语言发展的生态规律的学科。”

以上的观点概要地说明了生态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那么“语言生态”是什么呢?Hangen 的语言生态的概念是:特定语言与所在族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M・hlh・usler指出,世界上现存的各种语言构成了语言生态。

国内学者郭志敏在谈到当今语言生态的现状时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2月20日的报告显示: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有一半的语言处在危险之中或濒临消亡。范俊军在“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中把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归纳为四大类:一是语种的灭绝与濒危;二是双语和双语方言区的语言单极化;三是局部语言岛和方言岛的同化与消亡;四是弱势语言的结构整合力发生衰变;五是弱势民族和族群的母语权受到抑制。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推断出他们的语言生态概念:语言的多样性就是语言生态;语言的濒危和灭绝就是语言生态危机。这与自然生态的概念类似:生物的多样性就是自然生态的概念,生物的濒危和灭绝就是自然生态危机。

此外,在有些研究语言文化生态的文章里,语言生态和语言文化生态的概念也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没有表面意义的区别。也就是说,学者们对语言生态的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

那么语言环境又是什么呢?

生态语言学中的语言环境准确地说应该叫做 “语言生态环境”,以区别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语言环境。②但目前大多简称为语言环境。以丹麦学者Jǐrgen Chr・Bang和Jǐrgen Dǐǐr为代表的生态语言学派认为,语言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语言环境就是包含意识―逻辑(the ideo-logical)环境、生物―逻辑(the bio-logical)环境、社会―逻辑(the socio-logical)环境三个结构层面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生物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环境复杂体。生态语言学就是要研究语言与这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张公谨(2001)认为“语言间的互补和共生构成了语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说:“世界上多种语言并存,这是一种人文生态环境”,这就意味着语言也属于人文生态环境。许多学者在论述生态语言学的文章中都提到了语言和人文生态的问题。那么语言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述,还是完全不同,或是部分重叠的两个概念?

国内学者对生态语言学也有诸多研究,如李国正在他的《生态汉语学》一书中,将语言环境分为外生态环境系统和内生态环境系统,其中外生态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以及人群系统。娜么塔和胡书津(2005)认为“语言生态环境包括外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所组成,内生态环境是指语言的各构成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

Hangen认为“语言一般只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中,只有在语言使用者相互之间产生关系并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相关时才起功能作用”,因而部分的语言生态也属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范畴,而某个语言生态体系状况主要由学习、使用、传播该语言的人们所决定。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对生态语言学的语言环境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似乎生态语言学的语言环境即是包含了与语言有关的所有学科的综合概念,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概念。

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与大多数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生态语言学家要重新考虑他们是要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还是借用生态学有关理论和生态平衡的概念,进行语言保护研究?还是要利用各学科的理论综合研究语言?如果是第三个,生态语言学的环境则是个相当“大”的环境。由于语言生态学着重研究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个大问题,而这个大问题又是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等学科也要研究的内容,因此,摆在相关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这里面的“分”和“和”弄清楚。

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如果说生态语言学家只是要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那么事实也并非如此简单。

目前生态语言学基本概念之一是:语言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的多样性,多种语言在系统中共存,并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语言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语言研究者常用的经典例子是M・hlh・usler的有关澳大利亚袋目小动物的生态状况的调查。在澳洲大陆曾经生活着许多袋目小动物,可后来这些袋目小动物却被冠以与其属性不符的名字“灌鼠”或“本地鼠”,结果它们被当作老鼠一样的东西而遭到人类的伤害,其数量日益减少。国外研究者把这称之为语言的衰退导致生物的衰退。本文作者认为,就本例而言,这种结论未免太过草率。

人类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给这个世界的物象进行范畴划分或分类,赋予物象以不同的名称,同时也就规定了物象的属性。通过语言的传播,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对物象的固定认识。可以说这是导致澳洲大陆这些袋目小动物濒临灭绝的语言原因。但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当初给这类袋目小动物改名时,人们对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差,认识世界的深度不够,目光短浅,不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对于地球、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多么深远和重大的意义。如果命名者当初没有给这类袋目小动物改名,是否它们就不会处于今天这种濒危状态了呢?是命名的原因还是生态保护意识的原因?世界上有多少动植物并没有被改名字,可已经灭绝的和濒危的有多少?是人的意识问题还是语言表达问题?我们还需深入研究。这里似乎又回到了长期以来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

如果说生态语言学家只是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那么事实也并非如此简单。

生态语言学自建立以来,有些语言学家试图从纯粹的生态学角度证明生物的多样性与语言的多样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如William Sutherland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的地区也同时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③

常识告诉我们,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是自然环境的平衡未被破坏。生物的存在状况取决于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语言的存在状况当然也取决于语言生存环境,但自然环境只是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Fernande Krier在研究所有可能与不可能影响葡萄牙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生存的环境因素时,她用了Harald Haarmann建立的生态语言学变量,其中包括种族人口统计、种族社会、种族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因子,这些构成了一种语言的“环境”。

薄守生和董照辉认为:“语言环境是由人口、文化、经济、社会、交通、信息传播等因素构成的,也就是说,语言环境涉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是语言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所以说,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高度相关性并不能说明语言的生物属性。

沙漠地区生物数量极少,更不适合人这种物种的生存,也就没有语言存在,可以说在这种区域内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与语言数量和种类高度相关,但人类这种生物与其他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自然,人可以改造自然。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样,世界上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大平原、大草原,在那里生长着成千上万种生物,可是如果这些地方没有人种存在,就没有语言,所以这样“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的地区并不“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

“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的地区也同时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这样的结论并不能证明语言与生物的直接关系的另一个关键点是语言的自然环境问题。我们也认为自然环境也是语言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个语言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的自然环境并不完全相同。

薄守生和董照辉认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区域会对保持语言多样性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又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屏障,这是自然环境对语言多样性的影响,但不能说明语言濒危与物种消失具有相同的规律。“把语言多样性比附于生物多样性更是缺乏根据,生物是自然的产物,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遵循的是社会规律。”④

语言的消亡与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的关系是非直接关系。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区未必都有人的存在,没有人就没有族群,没有族群,就形不成社会,也就没有语言的存在。

从生态学角度试图证明生物多样化与语言多样化有着直接联系的学者试图说明人类要想保护和挽救濒危语言,首先要保护生物(包括人类种群)和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为生态的多样化形成了人类种群的多样化,从而形成语言的多样化。但保护和挽救语言远非那么简单。语言的生存、发展、乃至消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战争、宗教、移民、文化等紧密相连,生态环境对语言的直接影响相比之下微乎其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在一份报告(2006)中称 “语言濒危即可能因外部力量所致,如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和教育的逼迫等;也可能由内部因素引发,如语言族群对母语的消极态度。内部压力往往有其外部根源,二者都阻碍了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许多土著民族把自己的弱势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相联系,进而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抛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以期摆脱歧视,过上稳定的生活,增强在社会中的能动性,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经济。”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英语成为最重要的沟通语言。据统计,世界上约有15亿人使用英语。英语除了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母语外(使用人口约有3.75亿),它也是世界上 7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约有3.75亿)。中国、俄罗斯、日本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择英语作为优先学习的外语(约有7.5亿)。也就是说,全球有近 1/4的人口能使用流利的或基本正确的英语,而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显示出极强的优势,使得每个国家都对语言政策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各国在反对英语霸权的同时,不得不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据英国文化协会的统计报告,世界上80%的电子产品说明用英文撰写,66%的科技论文使用英文。

在工作语言上,英国文化协会专员大卫・格莱托说,一个世纪以前,只有外交官或CEO这样的精英人物才在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现在情况则完全不同,基于全球化的需要,最普通的职员都要掌握英语。在联合国各种场合当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

在文化方面,美国正在以技术和娱乐的方式征服世界,造成全世界年轻一代对英语文化的崇拜。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准世界语”。再者,互联网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微软、IBM、康柏等跨国公司都出自英语国家,很自然地,他们要用英语的格式和标准来支配虚拟世界。当互联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英语自然而然地随之侵向全世界。据报道,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 80%是英语,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目前,在世界60多亿人口中,3.18亿人的母语是英语,2.15亿人的第二语言是英语;10亿人在学英语;20亿人接触英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加快了英语的全球化。据统计,互联网上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英语电子邮件占80%。

另一方面,从世界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的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据语言学家们估计,公元前,全世界约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就只剩下6000多种了,在21世纪将有70%~80%的语言种类陆续失去它的交际功能而让位于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⑤据美国萨墨语言学研究所戴维・克里斯特尔于1999年2月在英国《展望》月刊上发表的一项调查表明,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会讲的语言共有51种,使用者不到100人的语言有500种,使用者不到1000人的语言有1500种,使用者不到10000人的语言有3500种,使用者不到10万人的语言有5000种。这些统计数字也许有其不太确切的地方,但它说明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全世界现有的语言数量在不断减少,而且很多语言面临消亡的威胁。戴维・克里斯特尔在其著作《剑桥语言百科全书》中指出:“世界上较小社团的语言可能消亡的速度确实值得注意。亚马逊河探险发现了许多新语言,但也发现语言迅速地消亡,因为那里的印第安人被处于统治地位的西方文化所吞没。政治决议迫使部落迁移或分裂,富裕的经济前景将吸引村子里的年轻人离家而去,新的疾病造成死亡。委内瑞拉库卢埃尼河下游仅一个村使用的特鲁迈语经1962年一场流行性感冒,把讲这种语言的人减至不足10人。19世纪,据知巴西有1000多种印第安语,而今天,只有不足200种了。”另据怀斯的统计,目前在秘鲁已灭绝的印第安语达84种,濒危或正走向灭绝边缘的语言有十几种。

根据世界语言要览《民族学》的统计,只有极少数高龄者使用的濒临消亡的语言达426种。同样,自欧洲人移民澳大利亚以来的200多年间里,澳大利亚已有150种土著语言寿终正寝,现在又有100多种语言濒临消亡。也就是说,目前世界上大约6000多种语言,在21世纪,其中有一半的语言行将消亡,200年后,其中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可以这样说,人类有史以来,许多语言诞生后又渐渐消亡了,然而,像今天这样语言消亡的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从生物种类与语言种类的关系,或从研究保护生物种类的角度研究保护和挽救语言是无济于事的,或者说是对生态语言学一种片面或肤浅的理解。

结语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前沿性学科,它在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诞生,这说明人类开始全方位地关注影响自身生存、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努力寻找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最佳办法。对生态语言学存在不同解释和理解很正常,因为它毕竟是个新学科。以上所讨论的个问题是生态语言学的关键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给以明确的界定。

有学者会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至少国内生态语言学在应用研究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语言濒危与语言消亡问题、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问题、语言接触中的语码混用与语码转换问题、人们的语言态度与语言转用问题、人口迁移对语言的影响问题、网络时代语言符号多样体问题、全球环境下语言政策问题等等。但是,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成果在没有生态语言学概念以前,早已非常丰富,或者说在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上,加入和没有加入生态语言学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至于生态语音、生态文字、生态语法、生态词汇、生态语篇、生态修辞、生态语用、生态语言规范、生态语言学教学、生态语言学翻译、语言符号变异的生态研究等等,与生态有多大关系,对生态语言学科应用性拓展研究有多大作用,现在还不好下结论,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于生态语言学研究状况,冯广艺(2010)认为我国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开始研究语言生态问题,评介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且在相邻的学科如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民族语言学的学科中也不乏研究语言生态的论述,但对语言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还没明确统一的认识。

关于研究的系统性问题,冯广艺说“严格地说,我国对语言生态学的研究还只停留在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层次上,对于语言生态学的核心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有的论述还显得很肤浅,真正从学科体系上对语言生态学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全面的研究的论著还很少见到。有的单篇文章中,只是简单地套用语言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谈某些具体问题,给人生搬硬套的感觉。”本文同意这个看法,并认为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处在雏形阶段,整个学科体系都有待完善。

(作者均为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注释

①王晋军:“生态语言:语言学研究的新视域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4

一般认为生态语言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学术界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其完整的学科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认识。本文就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语言生态”和“语言环境”的概念

生态语言学始于隐喻。美国学者einar haugen在1970年8月的一次报告中谈到“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时,曾将这种关系比作特定动植物物种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他首次提出了“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的概念,也宣告了生态语言学的诞生。在生态语言学里,“语言生态”和“语言环境”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国外学者有关生态语言学的观点大致包括:huagen将生态语言学定义为“对人类使用的语言和多语社区间相互关系进行的生态学研究”①,w·trampe认为语言、语言使用以及与之相互依存和作用的环境构成了语言的生态系统。fill认为生态语言学“研究语言在可能改善或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生态语言学家使用生态系统隐喻来描述语言世界系统,并借助生物生态学概念对其做出分析。”。哈特曼和斯托克认为生态语言学是“在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这些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者黄知常和舒解生对于生态语言学的定义是“以探究语言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中心,研究人类语言的生态性质,探讨语言运用的生态伦理,揭示语言发展的生态规律的学科。”

以上的观点概要地说明了生态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那么“语言生态”是什么呢?hangen 的语言生态的概念是:特定语言与所在族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m·hlh·usler指出,世界上现存的各种语言构成了语言生态。

国内学者郭志敏在谈到当今语言生态的现状时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2月20日的报告显示: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大约有一半的语言处在危险之中或濒临消亡。范俊军在“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中把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归纳为四大类:一是语种的灭绝与濒危;二是双语和双语方言区的语言单极化;三是局部语言岛和方言岛的同化与消亡;四是弱势语言的结构整合力发生衰变;五是弱势民族和族群的母语权受到抑制。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推断出他们的语言生态概念:语言的多样性就是语言生态;语言的濒危和灭绝就是语言生态危机。这与自然生态的概念类似:生物的多样性就是自然生态的概念,生物的濒危和灭绝就是自然生态危机。

此外,在有些研究语言文化生态的文章里,语言生态和语言文化生态的概念也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没有表面意义的区别。也就是说,学者们对语言生态的概念还没有达成共识。

那么语言环境又是什么呢?

生态语言学中的语言环境准确地说应该叫做 “语言生态环境”,以区别语义学和语用学中的语言环境。②但目前大多简称为语言环境。以丹麦学者jǐrgen chr·bang和jǐrgen dǐǐr为代表的生态语言学派认为,语言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语言环境就是包含意识—逻辑(the ideo-logical)环境、生物—逻辑(the bio-logical)环境、社会—逻辑(the socio-logical)环境三个结构层面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生物层面、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环境复杂体。生态语言学就是要研究语言与这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张公谨(2001)认为“语言间的互补和共生构成了语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说:“世界上多种语言并存,这是一种人文生态环境”,这就意味着语言也属于人文生态环境。许多学者在论述生态语言学的文章中都提到了语言和人文生态的问题。那么语言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述,还是完全不同,或是部分重叠的两个概念?

国内学者对生态语言学也有诸多研究,如李国正在他的《生态汉语学》一书中,将语言环境分为外生态环境系统和内生态环境系统,其中外生态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以及人群系统。娜么塔和胡书津(2005)认为“语言生态环境包括外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两个部分,外生态环境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部分所组成,内生态环境是指语言的各构成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机组合。”

hangen认为“语言一般只存在于使用者的大脑中,只有在语言使用者相互之间产生关系并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环境相关时才起功能作用”,因而部分的语言生态也属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范畴,而某个语言生态体系状况主要由学习、使用、传播该语言的人们所决定。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对生态语言学的语言环境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似乎生态语言学的语言环境即是包含了与语言有关的所有学科的综合概念,如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概念。

语言现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与大多数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生态语言学家要重新考虑他们是要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还是借用生态学有关理论和生态平衡的概念,进行语言保护研究?还是要利用各学科的理论综合研究语言?如果是第三个,生态语言学的环境则是个相当“大”的环境。由于语言生态学着重研究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个大问题,而这个大问题又是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人类语言学、民族语言学等学科也要研究的内容,因此,摆在相关研究者面前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把这里面的“分”和“和”弄清楚。

转贴于

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如果说生态语言学家只是要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问题,那么事实也并非如此简单。

目前生态语言学基本概念之一是:语言生态系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的多样性,多种语言在系统中共存,并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种动态平衡。语言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语言研究者常用的经典例子是m·hlh·usler的有关澳大利亚袋目小动物的生态状况的调查。在澳洲大陆曾经生活着许多袋目小动物,可后来这些袋目小动物却被冠以与其属性不符的名字“灌鼠”或“本地鼠”,结果它们被当作老鼠一样的东西而遭到人类的伤害,其数量日益减少。国外研究者把这称之为语言的衰退导致生物的衰退。本文作者认为,就本例而言,这种结论未免太过草率。

人类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给这个世界的物象进行范畴划分或分类,赋予物象以不同的名称,同时也就规定了物象的属性。通过语言的传播,在人们的意识中形成了对物象的固定认识。可以说这是导致澳洲大陆这些袋目小动物濒临灭绝的语言原因。但这里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当初给这类袋目小动物改名时,人们对于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差,认识世界的深度不够,目光短浅,不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对于地球、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多么深远和重大的意义。如果命名者当初没有给这类袋目小动物改名,是否它们就不会处于今天这种濒危状态了呢?是命名的原因还是生态保护意识的原因?世界上有多少动植物并没有被改名字,可已经灭绝的和濒危的有多少?是人的意识问题还是语言表达问题?我们还需深入研究。这里似乎又回到了长期以来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萨丕尔—沃尔夫的语言决定论。

如果说生态语言学家只是专门研究语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那么事实也并非如此简单。

生态语言学自建立以来,有些语言学家试图从纯粹的生态学角度证明生物的多样性与语言的多样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如william sutherland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的地区也同时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③

常识告诉我们,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是自然环境的平衡未被破坏。生物的存在状况取决于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语言的存在状况当然本文由收集整理也取决于语言生存环境,但自然环境只是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fernande krier在研究所有可能与不可能影响葡萄牙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生存的环境因素时,她用了harald haarmann建立的生态语言学变量,其中包括种族人口统计、种族社会、种族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因子,这些构成了一种语言的“环境”。

薄守生和董照辉认为:“语言环境是由人口、文化、经济、社会、交通、信息传播等因素构成的,也就是说,语言环境涉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其中社会环境是语言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是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所以说,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高度相关性并不能说明语言的生物属性。

沙漠地区生物数量极少,更不适合人这种物种的生存,也就没有语言存在,可以说在这种区域内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与语言数量和种类高度相关,但人类这种生物与其他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自然,人可以改造自然。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样,世界上有着广袤的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大平原、大草原,在那里生长着成千上万种生物,可是如果这些地方没有人种存在,就没有语言,所以这样“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的地区并不“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

“具有高度语言多样性的地区也同时拥有高度的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多样性”,这样的结论并不能证明语言与生物的直接关系的另一个关键点是语言的自然环境问题。我们也认为自然环境也是语言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这个语言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的自然环境并不完全相同。

薄守生和董照辉认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条件恶劣的区域会对保持语言多样性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又是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屏障,这是自然环境对语言多样性的影响,但不能说明语言濒危与物种消失具有相同的规律。“把语言多样性比附于生物多样性更是缺乏根据,生物是自然的产物,遵循的是自然规律,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遵循的是社会规律。”④

语言的消亡与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语言多样性的关系是非直接关系。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地区未必都有人的存在,没有人就没有族群,没有族群,就形不成社会,也就没有语言的存在。

从生态学角度试图证明生物多样化与语言多样化有着直接联系的学者试图说明人类要想保护和挽救濒危语言,首先要保护生物(包括人类种群)和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因为生态的多样化形成了人类种群的多样化,从而形成语言的多样化。但保护和挽救语言远非那么简单。语言的生存、发展、乃至消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战争、宗教、移民、文化等紧密相连,生态环境对语言的直接影响相比之下微乎其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濒危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在一份报告(2006)中称 “语言濒危即可能因外部力量所致,如军事、经济、宗教、文化和教育的逼迫等;也可能由内部因素引发,如语言族群对母语的消极态度。内部压力往往有其外部根源,二者都阻碍了语言和文化传统的代际传承。许多土著民族把自己的弱势社会地位与其文化相联系,进而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保留价值,于是抛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以期摆脱歧视,过上稳定的生活,增强在社会中的能动性,以及融入全球市场经济。”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英语成为最重要的沟通语言。据统计,世界上约有15亿人使用英语。英语除了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母语外(使用人口约有3.75亿),它也是世界上 7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约有3.75亿)。中国、俄罗斯、日本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择英语作为优先学习的外语(约有7.5亿)。也就是说,全球有近 1/4的人口能使用流利的或基本正确的英语,而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在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显示出极强的优势,使得每个国家都对语言政策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转贴于

各国在反对英语霸权的同时,不得不主动学习和使用英语。据英国文化协会的统计报告,世界上80%的电子产品说明用英文撰写,66%的科技论文使用英文。

在工作语言上,英国文化协会专员大卫·格莱托说,一个世纪以前,只有外交官或ceo这样的精英人物才在工作中需要使用英语,现在情况则完全不同,基于全球化的需要,最普通的职员都要掌握英语。在联合国各种场合当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

在文化方面,美国正在以技术和娱乐的方式征服世界,造成全世界年轻一代对英语文化的崇拜。英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准世界语”。再者,互联网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微软、ibm、康柏等跨国公司都出自英语国家,很自然地,他们要用英语的格式和标准来支配虚拟世界。当互联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英语自然而然地随之侵向全世界。据报道,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 80%是英语,100%的软件源代码是英语格式。目前,在世界60多亿人口中,3.18亿人的母语是英语,2.15亿人的第二语言是英语;10亿人在学英语;20亿人接触英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加快了英语的全球化。据统计,互联网上85%的网页是英语网页,英语电子邮件占80%。

另一方面,从世界语言发展的历史来看,语言的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据语言学家们估计,公元前,全世界约有15万种语言,到了中世纪,还有七、八万种,到了20世纪,就只剩下6000多种了,在21世纪将有70%~80%的语言种类陆续失去它的交际功能而让位于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⑤据美国萨墨语言学研究所戴维·克里斯特尔于1999年2月在英国《展望》月刊上发表的一项调查表明,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会讲的语言共有51种,使用者不到100人的语言有500种,使用者不到1000人的语言有1500种,使用者不到10000人的语言有3500种,使用者不到10万人的语言有5000种。这些统计数字也许有其不太确切的地方,但它说明了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全世界现有的语言数量在不断减少,而且很多语言面临消亡的威胁。戴维·克里斯特尔在其著作《剑桥语言百科全书》中指出:“世界上较小社团的语言可能消亡的速度确实值得注意。亚马逊河探险发现了许多新语言,但也发现语言迅速地消亡,因为那里的印第安人被处于统治地位的西方文化所吞没。政治决议迫使部落迁移或分裂,富裕的经济前景将吸引村子里的年轻人离家而去,新的疾病造成死亡。委内瑞拉库卢埃尼河下游仅一个村使用的特鲁迈语经1962年一场流行性感冒,把讲这种语言的人减至不足10人。19世纪,据知巴西有1000多种印第安语,而今天,只有不足200种了。”另据怀斯的统计,目前在秘鲁已灭绝的印第安语达84种,濒危或正走向灭绝边缘的语言有十几种。

根据世界语言要览《民族学》的统计,只有极少数高龄者使用的濒临消亡的语言达426种。同样,自欧洲人移民澳大利亚以来的200多年间里,澳大利亚已有150种土著语言寿终正寝,现在又有100多种语言濒临消亡。也就是说,目前世界上大约6000多种语言,在21世纪,其中有一半的语言行将消亡,200年后,其中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可以这样说,人类有史以来,许多语言诞生后又渐渐消亡了,然而,像今天这样语言消亡的速度之快也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从生物种类与语言种类的关系,或从研究保护生物种类的角度研究保护和挽救语言是无济于事的,或者说是对生态语言学一种片面或肤浅的理解。

结语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前沿性学科,它在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诞生,这说明人类开始全方位地关注影响自身生存、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努力寻找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最佳办法。对生态语言学存在不同解释和理解很正常,因为它毕竟是个新学科。以上所讨论的个问题是生态语言学的关键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给以明确的界定。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5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关系到民族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已经迫在眉睫,环保教育应从青少年开始。因此,对学生进行环保基础知识教育,培养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英语教师,我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环保教育,要联系英语教学的具体实际,可以寓环保教育于课前duty report.阅读、会话,在free talk环节,在英语歌曲的教学中,在课堂练习中,在课外活动等教学活动之中。

一、在课前Free talk中渗透环保意识

一进教室,如果发现地上有垃圾,我就会发问:Who is on duty today?Who can help me to sweep the floor?How can we keep the classroom clean?学生在这些交流中意识到了保持教室干净的重要性。从这一简单的例子中,使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从而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学习的家园,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例如展望未来教材中Unit2“Meeting people”中,教师可出示Colors部分的图片,从图片中引入单词blue、green、 red、yellow、brown,然后随时渗透不同颜色在大自然环境中所代表的意义。比如:山水green代表环境的美好,河流空气brown red and yellow说明空气河流污染严重,灌输给学生当今环境存在这些颜色的严重性,简单地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

三、在会话及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

如在新课标这一短文中有些句子是这样的:There are many fish in the river.There are many flowers near the road.There is green grass and many trees.It’s a beautiful village.给学生勾勒出一个非常漂亮的场面,然后得出总结:要保护自己的家园。

四、在free talk环节渗透环保意识

在学习Unit 4“Food and drink”部分时,在结束本部分的学习之前,我专门设立了一个topic:It’s good to eat at home.请学生来进行讨论,选择对错并给出理由。很多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讲蔬菜水果自己做的最新鲜环保也低耗,还有很多学生讲出了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甚至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这不也是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同时很好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办法吗?

五、在课堂练习中渗透环保意识

在新课标中的Find and match,Help the animals get home,Who has no home?可以让学生试着给这些动物找家,问学生:为什么有些动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人类给它们的家带去了哪些危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的家园?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知道了要爱护动物,保护它们的家园,要从自己做起。

六、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意识

环保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课和英语主题活动。课外英语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把英语知识用于实践,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找到乐趣,既增强了学英语的兴趣,又培养了环保意识。比方说举行一次环保英语手抄报比赛,或者为学校张贴一些环保标语,如:Keep clean! Don’t harm the flowers! Don’t throw refuse!Don’t throw paper!Don’t spit up on the floor!……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英语,在学英语中学习环保知识。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可以达到德育、智育双重教育目的的。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寓环境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真正做到“品味高雅,追求卓越”,为我国乃至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以学校为主阵地,带领学生走好环保之路,共建绿色家园,共创美好未来,让我们家园的环境更好,让自己更成功,让我们的国家更成功。

参考文献

[1]Jespersen, O. How to Teach a Foreign Language.London: Allen & Unwin, 2005.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6

一、问题的提出

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简称NSEFC)中包含的环境教育内容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板块明确提出:“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它课程资源,” 这说明,《标准》给中学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预留了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使中学英语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成为可能。本文就高中英语学科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价值、原则、内容等方面略谈一些看法。

二、开发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价值

1.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健康环境价值观的发展。NSEFC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对于中学生了解世界和周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丰富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知识,从认识上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心理发展规律,仅有这样的教育远远不够。教育内容上的距离感,使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遥不可及,难以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开发校本教材,激发学生的环境情感,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环境价值观的发生和发展。

2.有利于构建全面的高中学生环境教育内容体系。NSEFC蕴含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环保出行、自然灾害与防治、保护野生动物、绿色生活、地球生命发展、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珍惜粮食资源、生态家园和全球变暖等方面。从教科书的现状来看,其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在学生掌握系统的环境知识,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及可能的解决办法,增强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等方面有其局限性。因此,教科书的现状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环境教育水平的校本教材,以弥补教科书本身的不足。

3.有利于促进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教材开发确立了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 教师介入教材发展之后, 会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方法和策略的挑战,对教师的教材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开发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开发校本教材时,教师所选用或编制的材料在语言表达上要切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实际,符合其个性心理发展,材料的难易度不能过高于或过低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避免学生产生退却心理。

2. 趣味性原则。校本教材的开发要照顾到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材在实施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互补性原则。“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科书与英语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在内容上互为补充,又有主次之分,不能等同投入精力。对于相关主题的内容知识,要相互渗透,互通有无,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与环保知识能力协调发展。

四、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内容

校本教材运用英语,体现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在内容上首先要新颖,同时也要便于操作。选取材料时,尽量要多涉及社会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能体现出极强的时代感,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能力价值观及审美意识,这样容易引起共鸣,激感,产生兴趣。具体应涉入下列几个方面:

世界环境状况概述(World environment overview),包括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环境口号和环境标志等;与环境有关的重要节日,如世界环境日和世界地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和World Earth Day)等、气候变化( Climate change)、环境污染的类型(Typys of pollution)、森林保护(Forest conservation)、海洋面临的威胁(Threats to oceans)、能源危机(Energy crisis)等。

五、对环境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

1.办学特色是校本教材开发的基础,因此,教材开发者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大胆创新,做出成效,真正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2.课程评价是教材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校本教材只有经过课程的实践和课堂教学的评价,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3.要充分体现校本教材的价值,这里的价值应该包括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要求教材开发者把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4.校本教材开发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需要开发――使用――再开发的反复循环,这样才能使教材得到不断修改和完善。

总之, 高中英语学科环境教育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一项基本建设。开发校本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 使教材设置和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 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 满足学生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37-01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给教育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的落实显得十分紧迫,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呢?

1 精心研究教材,经常寻找机会对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学会珍视生命

在英语的课堂学习中,我们英语教师总是要尽可能多的创设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操练英语的机会,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在交际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尽管我们老师只是花了几秒,几十秒的时间,但是你绝对无法想象,这对学生的一生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譬如,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很好的生命教育素材,我尝试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渗透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例如在7A Unit 1 This is me,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自信地介绍自我,学会与他人沟通与交往,能够欣赏别人,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同学的优点。

在7A Unit 2 My Day笔者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去过每一天,让每一天过得快乐过得充实。引用窦桂梅老师的话“我是快乐的,我是积极的,我是向上的”(I am happy,I am active,I am initiative);在学习7B Unit 3 Reading :A Lucky Escape,7B Unit 5 Reading:A Brave Young Man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遇到紧急情况或者危险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好?是勇往直前,见义勇为,还是见机行事?中国的教育习惯于教学生学习革命战争年代的“堵枪眼”、“炸碉堡”、“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临危不惧”的英雄壮举。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但是对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中学生来说却不能完全学习和效仿。倘若生命都失去了,还谈何生命意义的实现呢?

在8A Disasters 单元,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习并掌握应对灾害的技能;在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通过对比我们国家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对比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让学生以国家和家乡为荣;在8B Unit 3 Online Travel,要求学生文明上网,让学生明白电脑的用途很多,绝不能仅仅用于打游戏;在8B Unit 4 A Charity Show,8B 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Unit 6 A Charity Walk,引导学生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在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挫折,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观。

2 教学爱护动物,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中各种生命的意识,学会尊重生命

任何人既要关注、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注、热爱他人的生命,还要关注、爱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要懂得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爱护小动物,亲近大自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保护环境是牛津教材中反复出现的内容,我们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牛津英语8A Unit 4 Wild animals,是一个有关野生动物的单元,在这一单元中,介绍了熊猫“xiwang”从出生和成长的过程,以及目前熊猫所面临的危险处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网上下载了几个关于熊猫生活的环境以及一些生活习性的资料,同时也将现在熊猫的危险处境以及面临的问题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生动的图片和影像资料中去了解和对比,去思考我们人类应该做什么。经过讨论,他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例如:We shouldn’t kill the animals. We shouldn’t cut down trees and forests. We should make giant panda reserves bigger. We should build more reserves. We should encourage farmers to leave the giant panda reserves.在讨论中,学生们加强了他们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在之后的练习中,不断地强化这些保护意识,让他们逐渐形成正确对待动物、对待大自然的态度。 在之后的牛津英语8A Unit 5 Birdwatchers中继续强化这些保护意识,让学生懂得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相关。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到拯救动物、美化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识到破坏环境就是人类自我的毁灭。当我们成为地球的敌人时,环境就会对人类展开报复、对生命的报复。Natural disasters(8A Unit 6)就是对人类的惩罚。通过放映幻灯片,向学生展示Natural disasters(earthquakes,floods,typhoons)发生时对人生命和财产造成的伤害。

通过对学生开展一系列保护自然环境的生命教育,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从人人做起,从小做起,以减少大自然对人类的这种报复和惩罚。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到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所以人人都该义不容辞”的结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知识技能、优良品质的接受者,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生命教育。三、以健康饮食教学为切入口,渗透关于生命品质教育,学会提高生命质量。

牛津英语7A Unit4 Food是一个有关食物和生活方式的单元。这是帮助学生认识健康饮食与健康生活的好机会。通过对Food and lifestyle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食物对身体有好处,哪些食物对身体有害。去年9月4日,笔者班上的一个男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刚开始跑步热身,就发生腿部骨折。经了解,这位同学基本以可乐等碳酸饮料代替水,笔者便请他们上网查找碳酸饮料的成分,以及他们进入人体后的变化,知道了为什么喝这些饮料容易引起骨折。该学生说:“以前家长也有时不让我喝这些饮料,但我不知为什么,所以也没听进去。”笔者趁热打铁,给学生呈现了食物的金字塔的图形,就更直观了。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把一个健康的人和一个暴食暴饮、生活无规律的异常肥胖人通过两张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当时,学生们哄堂大笑,在大家笑过之后,笔者把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讨论:How to be a healthy person?经过他们认真地思考、热烈的讨论,他们自己总结出Life tips:Have a healthy diet. Have three meals every day. Do more exercise. Be happy all the time. Have a good sleep.从此以后,许多学生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8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词汇教学中。如词汇中涉及到koala(树袋熊)、lion(狮子)、dolphin(海豚)、panda(熊猫)、elephant(大象)、tiger老虎)、penguin(企鹅)、giraffe(长颈鹿)等动物,要使学生认识到: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像老虎大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只不过我们常能见到的动物,可能是在动物园中,甚至生活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的家园里呢?从这些词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动物类的单词,每一个单词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教师在教授这些动物名称的单词时,可以问一些相关的知识,在问与回答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环保教育。

比如在教授koala时,教师可以问:Where does it live?Where is it when its baby was born?How does it move?What does it eat?在教授panda时,教师可以问:Where does it live?Does it only live in China?What does it like eating?What does it look like?How many babies does it have at a time?Can it walk fast?Are there many pandas in China?How should we protect them?Do you like pandas?Why?在教授dolphin时,教师可以问:Where does it live?Is it a fish?What does it look like?Are there many dolphins in China?How should we protect them?在教授tiger时,教师可以问:Where does it live?What does it eat?What does it look like?Can it run fast?Do you know how many kinds of tigers there are in the world?Are there many tigers in the world?How should we protect them?在这些词汇教学中,学生既学到了词汇,又锻炼了口语,还增添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了环保意识。 二、 在练习写作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GO FOR IT英语每个单元的Reading部分都有相对应的写作任务,在以环保为主题的单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环保教育渗透到自己的写作练习中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3C写作任务:Write a description of your favourite animal。如:What is your favourite animal’s name?How old is it?Where is it from?What does it look like?Do you like it?Why do you like it?How do you protect it?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写作能力、合作竞争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了向往之情,而这种意识情感的萌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需的。

三、在英语儿歌、歌曲的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9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逐渐加深,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专业医学知识、英语水平较高的应用型人才。一些中外合作医疗卫生机要实现顺利发展,需要吸收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所以,在现阶段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中,做好英语教学工作是培养更多合格、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措施,必须要得到有关部门和高职院校的重视。

一、做好课程定位工作

英语作为我国现阶段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巩固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要不断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做好教学模式改革工作

为了保证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到影响,英语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融入“教、学、评、做”等理念,从而保证教学和工作实现有效衔接,在顺利完成阶段性课程目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并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听、说、读、写等任务,在各种教学实践练习活动中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师要灵活使用角色扮演法、情境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翻译教学法等,辅之多媒体教学手段,保证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明确课程设计,做好教学内容重组工作

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工作要突出服务应用、素养培养等教学目标,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课程单元加以归纳,从根本上明确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态度目标。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优化,重点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保证学生的写作、听说、学习、翻译等技能都得到提升。

根据高职护理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状况选择相应的学习单元,并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学生能力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加以培养。所有单元教学工作都要按照程序进行,保证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例如,在听说能力训练中,教师可以增加临床护理中更多较为典型的情境,包括用药护理、入院护理、手术护理、生活护理、出院护理等,并引导学生对专业单词所具有的特点加以归纳,加大专业词汇的教学力度,更好地将学习内容和护理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还能够保证高职英语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护理实践活动实现对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护理专业教学特色。

四、通过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工作

从人类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环境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不同的方面,包括空间认知、空间知觉等,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积极融洽的教学环境完成阶段性教学工作。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更加直接、清晰地开展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务,更加自然、真实地将需要传授的句子、单词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现代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提倡让学生在护理实验室中进行课堂学习,但受到条件限制,英语教学很难都在护理操作实验室中开展,因此,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可以利用课件编辑器重组教学内容,利用系统提供的素材、课件平台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以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高职护理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高职英语教师要结合护理专业岗位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促进我国护理专业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陶三琴.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1):44-45.

[2]李正亚.以护理英语为范例的高职行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2(35):160-162.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10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是不可能生存和繁衍的。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二、在教学前渗透环保教育

当我看到教室里的满地垃圾,而学生那幅满不在乎的样儿,我常会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环保的小故事。如:当长城上一些老外捡拾垃圾,国人熟视无睹,还嘲笑:有病!“Who is ill?(谁有病?)”夏令营活动,中国学生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住酒店时,由于噪音大、影响他人,被赶了出来。痛心之余,感慨我们环保意识的淡漠。我还常常找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宣传画,对学生提出 “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让垃圾远离我们吧!)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学习的家园。

将环保教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可使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让“环保”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并真正地落实在行动上。

(一)在词汇教学中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词汇教学中。如新标准英语第二册中,出现了panda、 bird、lion、elephant等动物类的单词。可以使学生认识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它是仅生存在中国的珍惜动物。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从这些词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在会话教学中

小学英语的课本中,会话教学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也可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如我教学新标准英语第七册时,有一些警示标语如:Don’t walk on the grass.等,这样还可以鼓励学生讲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碰到的爱护环境的例子,这样就把环保知识融洽地融合进英语课堂里。

(三)在小诗、儿歌等教学中

小学英语教材中小诗、儿歌等也占有着主要的地位,这些教学内容深受小学生喜欢。我们可以将一些关于环境的诗句编成儿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说儿歌,并且可以自己动手保护环境,使保护环境落实于行动。

(四)在课堂练习中

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设计环保教育渗透其中。我们曾经作过这样的练习题,将这几个单词放在一幅画面中,让学生来辨认涂色。如复习bird,sky,boat,plane,girl,boy等单词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涂色:远处绿树青山,近处碧水荡漾;沙滩上有人在野餐,水里有人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天空,孩子们在试飞风筝与航模。好一幅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图啊!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画面,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而这种意识情感的萌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须的。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保护环境英语论文例11

一、环保的意义

环境保护就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是不可能生存和繁衍的。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二、在教学前渗透环保教育

当我看到教室里的满地垃圾,而学生那幅满不在乎的样儿,我常会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环保的小故事。如:当长城上一些老外捡拾垃圾,国人熟视无睹,还嘲笑:有病!“Who is ill?(谁有病?)”夏令营活动,中国学生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住酒店时,由于噪音大、影响他人,被赶了出来。痛心之余,感慨我们环保意识的淡漠。我还常常找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宣传画,对学生提出“ 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 !(让垃圾远离我们吧!)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学习的家园。

将环保教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可使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让“环保”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并真正地落实在行动上。

(一)在词汇教学中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可以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词汇教学中。如新标准英语第二册中,出现了panda、 bird、lion、elephant 等动物类的单词。可以使学生认识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它是仅生存在中国的珍惜动物。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从这些词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在会话教学中

小学英语的课本中,会话教学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也可渗透环保教育的内容。如我教学新标准英语第七册时,有一些警示标语如:Don’t walk on the grass. 等,这样还可以鼓励学生讲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碰到的爱护环境的例子,这样就把环保知识融洽地融合进英语课堂里。

(三)在小诗、儿歌等教学中

小学英语教材中小诗、儿歌等也占有着主要的地位,这些教学内容深受小学生喜欢。我们可以将一些关于环境的诗句编成儿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说儿歌,并且可以自己动手保护环境,使保护环境落实于行动。

(四)在课堂练习中

课堂练习,除了巩固所学知识,也可设计环保教育渗透其中。我们曾经作过这样的练习题,将这几个单词放在一幅画面中,让学生来辨认涂色。如复习bird,sky,boat,plane,girl,boy 等单词时,我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涂色:远处绿树青山,近处碧水荡漾;沙滩上有人在野餐,水里有人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天空,孩子们在试飞风筝与航模。好一幅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图啊!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画面,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而这种意识情感的萌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须的。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