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6:29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1

关键词:农业 气象 教学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气象学科中应用气象学的重要分支。农业气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农业气象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较全面地掌握光照、温度、水分、大气、风和气压等农业气象要素的意义、特征、变化规律及形成各种天气过程的原因;初步弄清天气与农业天气、气候与农业气候的基本知识,掌握小气候与农业小气候的形成、变化规律及调节原理,掌握基本的农业气象要素和小气候的观测原理、方法及气象资料的分析整理方法。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调节和改善农田气象环境条件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农业气象学基础。

一、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1农用气象预报服务

包括农业天气分析评估、农业灾害性天气、病虫害、作物适宜播种期、收获期、重要物候期、土壤水分、未来气候趋势预测和极端气候条件预测及对农林牧业生产影响的预评估等服务产品。同时预报服务也包括农业气象旬(月)报、雨情、墒情、温情、灾情、农业干旱监测专报,作物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年度农业气候评价,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产品等服务产品。

1.2农用气候服务

包括农用气候专题分析、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农用气象灾害专题分析、农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精细化的农用气候动态区划及成果推广应用、退耕还林草气候适应性分析等服务产品。

1.3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包括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的气候环境评价。如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甘草);制啤酒原料(啤酒大麦、啤酒花);油橄榄、百合、黄花菜、花椒、白兰瓜、酿酒葡萄、苹果、桃、板栗等作物。开展特色作物播种期、采摘期等时机、适宜天气预报;开展特色作物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响应;开展特色物极端天气条件和病虫害预报等服务产品。

二、加强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方法

2.1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农业气象课程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而过去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模式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在诸多的教学改革中, 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多媒体教学, 是集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传媒为一体, 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为抽象的理论课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显示出其显著的优越性。所以农业气象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改变原有传统的农业气象学教学模式,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

2.2突出学生创新思维,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行为,有了创新行为,创新精神才有生命力,才有实际价值。生可以通过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如说农田蒸散量是由作物叶面蒸腾和土壤表面蒸发造成的农田水分损失量,它是决定农田水分状况,作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对于蒸散量的测定方法很多,无论那一种方法的测定都会有各自的优缺点,针对此问题如何以一种创新的思维去理解农田蒸散量的测定,由老师加以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以期在测定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2.3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讨论学习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参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筛选与整合,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其观点与其他人探讨、交流,得出一定的结论。

例如,在讲灾害性天气时,教师首先提出讨论问题:你的家乡发生过什么灾害性天气?是怎样防御的?河北省有哪些灾害性天气?怎么形成的?采取什么防御措施?然后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并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课上分组讨论;学生讨论时教师在旁指导。

2.4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 实践教学学时有限, 上课时仅能安排学生做些最基本的认知性、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难实施。同时, 农业气象实训课统计资料用时较多,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以后, 熟悉仪器的时间很少。对于仪器使用方面, 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掌握, 教师只能越俎代庖, 由此造成了学生对教师过分的依赖。为克服这种弊端, 我们从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 增加实训课时所占的比例, 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者共同探讨, 逐步学会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比如,利用我校现有的气象观测设备,完成对农田蒸散量的计算,通过学生对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测定,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推导农田蒸散量的数值,既加深了同学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结束语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业气象学在观测手段研究方面正逐步实现自动化、遥测和精确化。在作物气象条件研究方面,从过去单因子研究向多因子综合研究发展,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开展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为了适应目前新形势下农业气象学的新任务和农林专业学生发展的要求,农业气象学必须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和思维转变。只有通过不断优化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做到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才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2

我国古代在气象和天象观测方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及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例如,春秋以前,没有二十四节气,人们的活动要看星宿的出没作决定,所以人们普遍观测天象。明•顾炎武《日知录》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多,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华’,戌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七月流火”,“三星在户”“月离于毕”,“龙尾伏辰”①,均为当时流传在民间的气象谚语,分别见于《诗经》、《春秋左传》等典籍中,可见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人民的天象知识已相当普遍。并且,对大旱、大水、大寒、以及霜、雪、冰、雹等特殊气候的记载,极为重视。例如南宋,从高宗绍兴五年(1131年)到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凡一百三十三年间,有四十二次杭州晚春下雪的记载。气象学家根据这些记载和近年杭州降雪日期相比,推断在南宋时代的春天降雪期,要比现在延迟两个星期。说明在十二、三世纪时,杭州的春天要比现在冷1℃左右。所以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说:“在我们的史书上和各地方志上,古代气候记录的丰富,是世界各国所不能比拟的”。此外,古人对气象的研究,不仅单凭直观观测,还制造仪器以辅助观测之不足。如后汉(或魏晋)人所著的《三辅黄图》记:“长安宫南有灵台,高十五仞,上有天仪,张衡所制。又有相风铜乌,过风乃动。其制法虽不详,但据《观象玩占》说:“凡候风必于高平远畅之地,立五丈竿,于竿首作盘;上作三足乌,两足连上外立,一足系下内转,风来则转,回首向之,乌口衔花,花施则占之。可知张衡的候风铜乌,和西方屋顶上的候风鸡相类。西方的候风鸡,十二世纪时始见于记载,要比张衡候风铜乌迟一千年左右。雨量器也是中国最早应用的。宋•秦九韶著的《数书九章》中有一算题,就是计算雨量的容积。到明永乐末年(1424年)令全国各州县报告雨量多少,当时各县统颁发了雨量器,一直发到朝鲜。清康熙、乾隆年间,继承了明朝这一优良制度,制造统一雨量器,颁发至当时全国各地。西方到十七世纪才用雨量器。此外张衡创“浑天学说”的同时,还制造“浑天仪”,立黄赤二道,相交成二十四度;分全球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立南北二极,布置二十八宿及日月五星,以漏水转之。某星始出,某星方中,某星今没,和实际极为相符,其精巧之程度为中外前所未有。这些仪器的制成与应用,使人们对天象和气象的认识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我国古代在气象学、天文学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季节气候的划分

各地区的气象变化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节律,称之为季节,季节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四季,指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反映气温的年周期变化,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中,地球以赤道为轴心的南北极来回摆动,是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有明显四季气象特征的天文背景。运气学在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独具特色地构建了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医学气象学理论。五季,是按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五个时段,其以寒热气候特征为主,又考虑燥湿等气象要素,更能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运气学以此为依据,把一年运气划分为五季,形成了主时五运说,每运各73.05日,每年约从大寒日起为初运木,主风;二运火,主热;三运土,主湿;四运金,主燥;终运水,主寒。六节,又称为六季或六气,也是按照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六个阶段。按五行相生次序分为六步,称为“六节”,每节各有相应的气候特征与之相配,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故又称为“六气”。其实质是把影响气候的气象要素归纳为六种,并以该六种气象作为常见气候类型,客观地反映了气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二十四节气的确定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的交替和气候变化的时段,是将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里。每月两个节气,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作“中气”,每个节气十五日多。每个节气的名称据该时间段内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而确定,反映季节寒暑变化、气温高低、霜露雨雪及其物候规律。运气学说的六步主气,就是以此为据,把一年分为六步,每步主四个节气,说明一年中各季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病候特点。七十二候之“候”是气候的意思,是计算气候变化最小的区划单位,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我国气象的短期变化约五日,即五日为一个气候小周期,全年七十二候。“候”是气象变化最直观的客观依据,也是运气学说的时令季节标志。1.3阴阳两历调整的成功阳历和阴历调合的困难,在于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两个周期不能配合。月亮绕地球二周所需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两个周期不能除尽。而古代农历把阴阳两历调和得相当成功。阴历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一年十二个月仅354天,比阳历少十一天有余。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却多了几天。若十九个阴历年,加七个闰月,和十九个阳历年几乎相等。这是很巧妙的。我国在春秋中叶,已知道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阴阳历并用。西洋在巴比伦时代及希腊罗马时代,也并用阴阳两历。但我国的历法比希腊、罗马进步得多。《孟子•离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古人称冬至、夏至为日至,可见在孟子时代,我国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已极有把握,而西方至西汉末年历法还非常纷乱。二十四节气和阴阳合历的确定,不仅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也给运气学说的建立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科学条件。

2运气学中的气象医学思想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运用了大量的古气象学内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加以发挥,将其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气象学,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医学气象学。因此,运气学实际上是运用古代气象学理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防治规律而建立的理论,并通过“气候—物候—病候”的关系予以表述。

2.1人与气象变化相应的生理观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65-02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的对象是气象、天气、气候,教材主要介绍大气物理属性、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与划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普遍感到比较难学。因此,如何提高《气象学与气候学》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议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设置一些具有悬念性的问题,使学生置身其中,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运用引发兴趣、引发查询、引发动手、引发讨论、引发辩论等策略,根据具体内容具体设计。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采取“标题—问号”的方式,使知识问题化。例如大气中三圈环流的形成,首先简化地表影响,单纯考虑热力因素形成的地表大气的运动状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来大气运动的空间表象模式;然后再利用箭头、文字、旋转的地球、地砖偏向力的影响等动画来提问地球表面上的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这样就会帮助学生建立气象学的立体空间感,学生很快能理解各纬度带上所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特点及影响,诱发和培养学生思考气象中的大气问题要从三维空间考虑。

地理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①影像材料问题情境。教师提供丰富的文字、现代化的信息图像材料,把学生引入到一定的思维空间,使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②实验问题情境。气象试验在教学中逐渐被重视,同时也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利用材料作出三圈环流模式图等。③故事问题情境。如在讲锋面气旋时,首先从火烧赤壁谈起,图文并茂地介绍这场经典战役,将锋面气旋的结构与两军的布阵位置、东风的由来联系起来,学生就能把握锋面气旋系统内各个区域风向的差别以及降雨产生的具置。④虚拟实践问题情境。如地理决策教学中用“假如你是……”这样的设问。

二、角色转换教学法

角色转换,就是学生和教师位置对调,让学生也体验一下当教师的角色。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主动查阅相关文献、主动熟悉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主动寻找生活中的实践积累,来充实自己所讲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实例教学法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都会穿插实例来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例如教学台风知识时,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搜集信息,完整地记录某一次台风发生、发展、消亡的经过,并进行PPT演示、交流等活动,也是比较典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组织。在选用实例教学方法时,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和身边熟悉的例子着手选择探究的主题。最好选择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深刻,掌握得更好。例如大气稳定度是教学难点,比较抽象。讲解它时可以举例,稳定状态的大气就像弹簧一样,当我们人为地将弹簧一端拉到一个新位置后,弹簧会弹回去,具有返回平衡点的趋势,稳定大气与之类似。这样,学生就会对稳定大气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

四、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因课时有限的问题,本门课程的教材内容得不到全部禅释。建议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讲授清楚基本理论、重点和难点,然后给学生布置自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作学习笔记,这一部分可作为学生平时的学习和考核方式。以最小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进行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做好从“主角”向“编导”转变、从“传授知识”向“激励创新”转变的思想准备。

五、多媒体加板书教学方法

多媒体使用得过多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为了适时地把学生从多媒体中拉回来,笔者建议在多媒体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少量的板书,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书本里的知识中来。可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少量板书式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既能丰富课堂教学,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六、结论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在教学过程中一种模式和教学方法往往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多元化和学生个体全面化发展的目的。“书本知识”是静态的,“问题”是动态的,只有通过各种问题才能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才有可能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笔者通过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淑敏,孟令波,孙彦坤.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196-197.

[2]章丽萍,刘瑜,白艳萍,等.《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教育,2010,(4):198.

[3]刘鹏.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实习[M].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8).

[4]余锦华.对《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气候教育与科技,2006,29(4):10~13.

[5]杨再强,申双和,景元书,等.面向社会需求,应用气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30.

[6]郭送军《空气污染气象学》课程教学优化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增刊):230-231.

[7]王景琦.谈多媒体技术在气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13):246-247.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4

张静教授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气象文化与气象文献研究,有着扎实科研水平和丰富的科研实践,发表了一系列与气象文化相关的文章(《方以智中的气象学思想》等),参与了国务院重大古籍整理项目《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气象科技史》(以下简称“张著”)是张静教授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结晶。张著勾勒了始于远古,止于20世纪中期的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历程。著者在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基础上,以人类对大气现象的认识、利用及干预为线索,从气象科技史的不同侧面予以了全面的研究:既有天气现象认识史、大气光象认识史等通史性研究,又有如天气预报发展史、物候学和气候学发展史、气象仪器发展史等专题性研究,并对中国历代重要气象人物和气象典籍进行了勾稽和介绍,传播了前辈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该书文献丰富、考证严谨、结构完整,将气象科技史的学术研究推向新的高度。

一、南信大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南京气象学院(后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因“气象”立校,以“气象”强校。中国气象史志研究会成立之初挂靠于该校,俨然该校是国内外气象科技史研究重镇。该校以王鹏飞教授、陈学溶教授等为首的气象学家们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气象科技史方面的研究,奠定了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的传统,发表了《王鹏飞气象史文选》、《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等气象科技史著作。2010年该校成立了气象人文研究院,之后该校的科技史硕士点也利用自身特长,突出科技史的气象特色,该校的气象科技史研究是传承而又发展着的。张著是该校气象科技史研究继承与发展的成果,是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学术成果。

二、谋篇布局的逻辑性与内容的完整性

张著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内容涉及气象通史和气象专题史的诸多方面。该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

(一)谋篇布局的逻辑性。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该著先是叙述从古至今人类对天气现象(风、雨、雷、电等)、大气光象(晕、虹、宝光、海市蜃楼等)认识的历史过程,接着展开人类对天气现象的利用与干预(风能的利用、人工降雨等)、天气预报发展历史进程的研究。只有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在过程中总结规律并利用,才能预测未来天气状况,为生产与生活提供方便。例如,古人就是通过观察云的颜色及其变化、风向与风速的变化等归纳天气变化的规律和预报气象的方法等。古人通过观察动植物的变化,石头、炭、琴弦等对大气湿度的感知来预测晴雨。早期的天气预报就说人们通过观测天象、物象等变化的个体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的总结都离不开对物候与气候的观察与认识,所以著者在天气预报发展史的后一章内容中,补充阐述了物候学与气候学的发展历程,增强了该著的逻辑性。

(二)内容的完整性。该著在天气现象认识史和大气光象认识史中,详细叙述了每种现象的观察认识史,每种现象的认识史都包括观察、记录、命名、分类和现象成因的探讨。在每一章节的编写中,著者都全面完整的阐述了中西方的各自发展历程。

人类最初的气象观测以目测为主,随着观测的深入,气象观测仪器逐一诞生。由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气象理论比较零散且主观,著者在书中第3章给我们列举了科技革命之后,在气象仪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之后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大气认识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也是源于气象观测工具的发明。著者另辟一章,叙述了气象观测与气象仪器设备的发展史,补充了前几章中气象仪器部分的内容,使得该著的内容更具完整性。

三、文献征引多途

该著汇集和综合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参考文献有古籍、国人的研究著作、论文还有国外气象文献等。古籍包含了历代史书、历代文人文集、还有历代农书、历书等;研究著作、论文有气象史志、气象学家文选、出土文物研究(如甲骨卜辞)等;国外的气象文献不仅有气象研究专著,还有气象年报等。多方面的资料使得该著资料辑录翔实,文献征引多途,体现出该著内容的严谨与丰富。如:古人对海市蜃楼的观察与认识。著者指出,古人所记的蜃景中,海市居多。引用了《晋书・天文志》中:“凡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北夷之气如牛羊群畜穹庐,南夷之气类舟船幡旗。”对海市蜃楼的描述记载。举例了元末杨r的《观海市记》中:“春夏见,秋冬少见。大雾之后,天晴见,天阴不见。微风见,无风不见,大风不见。风微急,其见也速而巧。风微缓,其见也迟而拙。”对海市蜃楼现象出现的季节,以及其出现的气象条件,并提出海市蜃楼与风速有关的叙述。此外,张著介绍了西方人对海市蜃楼的记载,如英人合信说撰的《博物新编》中的“空中船像”。文献的引用,分别引自三种不同文献的记载,不同朝代甚至不同国家,体现了该著旁征博引,文献取用多途的特点。

研读之后,笔者认为,张著如果能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涉及,将会带给读者更多的启迪。

第一,该著在梳理中国气象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对西方气象科技的发展作了整理,虽未在章节中对中西方的气象科技发展作比较研究,但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如若著者开辟章节,系统整体的讨论二者的不同,并对二者不同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会让读者更清晰明了地了解到二者的不同。正如洪世年教授说的那样,“所谓史者,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基本具有两个部分,其一为史实,历史事件与史事述评,其二为对史情的发生、演变与影响的分析。”第二,该著的编写是源于科技史研究生课程的开设,学生在做研究或写作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怎样搜集资料这个难题,如若著者在书的附录中可以跟读者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与心得,该书则更具教材意义。

综上所述,该著是我国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该著视角独特、立足史料、考证严谨,系统地探讨了气象科技的发展历程,也传播了历代气象学家的科学精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静.方以智《物理小识》中的气象学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 《气象分典》编纂委员会. 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4.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5

作为社交媒体的代表,微博因其社区化、黏合性的特点成为参与气候传播的重要媒体类型。本研究结合城市环境排名、地域代表性、媒介属性、媒体影响力等因素,将人民日报、河北省燕赵都市报、河南省大河报、上海市新闻晨报、广东省广州日报等五家媒体的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13年12月28日到2014年1月15日有关气候这一主题的222篇微博,从议题建构、话语框架等角度解读微博空间的气候传播文本。

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议题建构

议题建构理论由美国学者朗氏夫妇在1981年发展为经典的大众传播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大众媒介、政治系统和公众三方复杂互动过程中,媒介通过发掘新闻议题并加以建构、报道,使之成为公众关注讨论的焦点。

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议题建构的研究视阈不断拓宽。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提出,网络信息文本中的议题建构研究视野更加微观,应更注重议题提出者个体的话语建构。在分析微博空间的气候传播议题建构时,本文所选样本具有较高的议题建构功能,同时微博文本也能体现一定的个体话语特征。本研究结合上述理论框架,从媒介议题呈现、议题分布、主要消息来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1.议题呈现

作为中国环境现实的主要反映者和建构者,微博中的媒介组织通过选择部分气候变化的事实来建构或强化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就如美国社会学家Tuchman在《制造新闻》里指出的那样,新闻是对真实的社会建构,而制造新闻行为本身就是建构事实本身的行为。

2014年1月9日,中国社科院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空气质量排名全球倒数第二。而绿色和平组织2014年1月10日的全国74个城市2013年的PM2.5年均浓度排名中,河北省有7个城市入围前十名,其中排名第二的石家庄市,年均PM2.5浓度是国家标准的4倍以上。上述中国环境的现实通过微博媒介的资讯转换,强化了公众对于气候变化议题的认知。

如表一所示,在222篇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微博文本中,@燕赵都市报占了较大比例,为35%。所占比例最少的@人民日报为近10%。虽然不同地域的微博媒介对气候传播议题的关注度有差异,但是上述数据基本上契合了中国气候环境的现实,同时也显示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媒介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如在“2013年城市PM2.5污染排名”新闻事件中,除了@新闻晨报外,其他四家微博都进行了报道,其中,@燕赵都市报在1月12日以“2013年城市出炉 我大河北‘10进7’”为题,分别列举了排名前十和污染最轻的十个城市。该事件在微博传播的呈现凸显了媒介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选择,能够塑造更为公众所关注的信息价值,并通过语言符号的论述再现,架构社会真实的生活图景。

表一:媒介的议题呈现

2.议题分布

本研究将微博媒介议题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报道场域,因为气候变化不仅是引发全球关注的环境议题,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双重场域的视阈下,通过归纳梳理,本研究将媒介的议题分为“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气候知识普及与阐释”、“气候变化归因与解读”、“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应对政策与行为实施”、“多元融合议题”和“其他”七个类别。通过数据分析,排在前三名的议题为“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 “应对政策与行为实施”、“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分别占报道总量的71.18%、8.11%和5.86%。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中的气候变化不同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气候变化”,更多的是指气候时间性的任意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化,或是人类活动结果。

“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指的是随时间性气候发生的变化表现及典型事件,包括媒介对气温变化、季节更替、空气质量检测及公布等进行的报道。“应对政策与行为实施”包括政府机构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以及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为措施等。同时本研究也将媒介自身发起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行为纳入该范畴,如大河报针对严重雾霾发起的“快过年了,你还放鞭炮吗”讨论。而“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议题则涵盖了气候变化引发的经济、交通、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及政府机构、专家学者等多方做出的科学评估。

在微博媒介叙事中,这三个议题存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即在气候变化新闻事实基础上,通过权威性的信息公开和归因解读,提升政府政策的公众认同感,从而推动气候变化应对行为的开展。

通过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所占比例较高的“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议题中,50%以上都是以天气变化现象为主题的,诸如气温变化、节气更替等。这虽然满足了受众掌握出行天气的日常需求,却未能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强化公众对于气候变化内涵的认知。而涉及“气候变化的知识阐释与归因解读”的微博文本仅占样本总数的12%,这说明媒介的传播重点尚停留在对天气现象的简单呈现上,传播视角较为狭隘,同时也折射出我国公众气候传播的媒介素养急待提升。作为一个专业性壁垒较高的报道领域,气候传播需要受众掌握一定的气候变化知识。目前受众接触相关知识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各种媒介,而微博作为传递专业知识的重要媒介渠道,应借助自身传播效果广泛、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等优势,建构气候传播议题的立体呈现体系,从而使公众通过微博提升自身的气候传播素养。

3.议题的主要信源

在媒介选择新闻事实并建构议题的过程中,由于记者认知的局限性,信源成为提升报道权威性、规避媒介话语风险的重要手段。和其他报道主题相比,气候变化议题长期性、专业化的传播特征更为鲜明,信源选择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环境报道的10条实践经验》一书的作者认为,好的信源特别有价值,政府、立法者、环保NGO、公司机构等都应该成为信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发现,222篇研究样本中,能够明确交代主要信源的篇数共为120篇,其中媒体之间互相引用的信源比例为39.17%,其他主要信源依次为政府机构(35%)>公众(14.17%)>专家学者(9.17%)>其他(1.66%>)环保NGO(0.83%)。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有关气候变化的微博文本中,信源采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分布极为不均衡,本应成为气候传播权威信源的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与环保NGO所占比例合计仅为49.17%,其中,环保NGO作为主要信源仅出现一次。作为受众关心且缺乏全方位认知的气候变化领域,权威信源的缺失将降低消息文本的可信性与科学性。二是媒介信源互文现象较为明显,微博平台的部分信息文本以转发、编发其他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为样态,议题一致性现象较为普遍,议题建构者个体的话语特征往往淹没在大量重复的信息文本中。

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话语框架

微博制造了“气候传播”的新闻议题,同时也建构了媒介话语框架。美国学者恩特曼认为新闻框架主要指事件的选择与凸显,即将对这件事所认知的某一部分挑选出来,在沟通文本别处理,以提供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以及处理方式的建议。不同于传统的媒介文本,微博140字的文体空间特征等决定了其媒介文本独特的话语框架。本文探讨的话语框架主要包括新闻的话语结构与微观修辞框架,前者可以分析新闻文本内容的架构形式,而后者主要解释新闻事件的意义建构。通过分析媒介话语框架,试图了解微博如何通过选择和重组叙事话语来框架气候传播的新闻事实。

1.微博话语结构

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介文本都有着比较固定、规范的写作格式和话语结构,如消息文体最常见的写作格式为倒金字塔,其话语结构是按照新闻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叙述话语的排列。荷兰学者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提出了新闻话语结构的范式,该范式将新闻报道框架分为概述和故事两个部分,其中故事又被分解为情节、背景、评价等,突出了五个W和一个H在叙事中的重要性。同时,梵・迪克认为上述结构之间可以进行“重组”,重新框架新闻的话语结构。

作为受文本空间限制的微博文体,其话语结构和传统的媒介文本有所不同。本研究结合所选气候传播的样本,在梵・迪克新闻话语范式基础上,建构了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话语结构。

图一: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话语结构

如上图所示,微博空间气候传播文本的话语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叙事简单,较为注重凸显“What”要素。由于微博文本140字的篇幅限制,其无法容纳传统叙事中的所有新闻要素。一般情境下,微博中的气候传播文本都是作为信息节点、信息源的形式出现,往往注重简单叙述某一气候变化现象或相关事件,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背景、阐释等有时通过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呈现,受众需要点击相关网址才能阅读到更为完整的元信息文本。

二是视觉影像扩充了微博话语结构的张力。在微博空间,文本空间特点加之公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许多较为复杂而重要的传播议题不能得到立体的话语呈现,从而迅速沉没在网络信息海洋中。相对而言,气候传播议题不仅充斥了大量枯燥数据,同时也具有高度政治化的特点。在微博文本中巧妙运用视觉影像,一方面可以引发受众的关注和共鸣,使其从众多的信息文本中“浮上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寓观点于图片,植评论入影像,扩充微博文本的话语张力和内涵。此次所选的222篇微博文本全部配有图片或者视频,虽然字数限制了信息总量,但视觉影像使文本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就如英国《卫报》前任资深环境记者保罗・布朗所说,在气候变化报道当中,图片尤为重要,一幅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2.微观修辞框架

在传播活动中,修辞使用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提升信息的传递与劝服效果。学者钟蔚文与臧国仁从微观层面分析话语框架时认为,媒介文本主要通过修辞、句子等进行各种真实转化,从而再现各种社会事件,完成言说意义的建构。本部分研究的微观层次的修辞框架主要包括气候传播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格、句子等。

目前,微博新闻文本中常用的修辞格主要有比拟、比喻、借代、对偶、婉曲、设问、反问、夸张、双关等。在222篇微博空间气候传播文本中,在标题和正文中明确使用修辞格的有76篇,占总篇数的34.2%。其中,比拟使用的频次最高,占18.0%;其次是引用,占5.41%。在微博文本的制作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格,能够提升媒介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更易引发受众的关注,对提升气候传播效果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比拟等修辞格的大量运用也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气候传播主题的宏大性与政治性,无厘头、戏谑化的表达弱化了气候变化话语内在的强冲突性。

在微博媒介话语中,传统的新闻表达框架被一定程度地解构,如前微博时代报道中被推崇的客观、中性的陈述句式,情感性较弱的名词、动词等。通过梳理所选样本,可以对气候传播微博文本中句子的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一是句子感彩更为强烈,拟声词、感叹词的高频使用加之情感性更强的标点符号的运用,确保了媒介的传播意图能在有限字数中得以充分表达;二是句型简短,句子出现短语化、省略化倾向。如@燕赵都市报1月14日的微博:“大宣化 土豪蓝!!低调点,好伐?这让兄弟市情何以堪?!”在该微博中,不仅省略了句子成分和标点符号,并且短语替代了句子成为语言的基本单位。

结论与讨论

媒介话语框架是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时,进行信息处理的思考模式和资讯转换的建构过程。在微博空间的气候传播中,媒介对于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的议题关注较多,对其他议题尤其是气候知识普及阐释与归因解读关注较少。在主要信源的采用上,专家学者与NGO比例过低,这样的报道会降低受众的信任度。在微博的媒介话语框架方面,由于受文本字数的限制,气候变化报道叙事较为简单,但图片和视频等影像资料作为话语结构的有机组成,赋予微博话语结构较大的延展性。同时,媒介组织能够利用修辞格、句子、短语等选择和强调部分事实来凸显新闻事实,形成特定的气候传播话语框架。需要注意的是,气候传播目前存在议题单一化、话语过度娱乐化、内在冲突弱化的现象,这也说明媒介组织需要建构更适宜微博传播的气候变化报道的话语框架。

本研究解读的主要对象是微博的媒介文本,而受众如何启动个人话语框架,采用趋同、协商或对立的解码立场与媒介话语框架进行互动,从而实现社会现实、媒介现实和自我现实之间的转化与互动,值得进一步进行探讨与研究。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媒介融合下地方政府引导网络舆情研究”(项目批准号:1424004102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郑保卫:《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②喻国明 李彪:《网络事件中元信息文本的议题建构与微观修辞研究》[J],《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TV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5081706

Classification forecast method for mid to longterm runoff in river basin

LI Hongyan1,XUE Lijun1,WANG Hongrui2,WANG Xiaoxi1

(1.Key Laborator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Ministry of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China;2.College of Water Science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ydrologic cycle,the basic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d to longterm runoff forecast are def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act factors of water vapor sources of river basin runoff,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s (midterm),climate factors (longterm),and astronomical factors (very longterm) are selected as the predictors,and the tenday,monthly,seasonally (flood) or annual runoff targeting to the outlet section of river basin (or typical section) and drought and flood trend are forecasted.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physical movement mechanism of water vapor system under different time scales,the rationality of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mid to longterm runoff forecast is demonstrated.The impact factors for the runoff sources in river basin and their performance are summarized as three laws:the periodic law of astronomical factors is the main rule,which reflects the basic state of hydrological and climatic process;the random law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has interference on the basic state of hydrology and climate,which leads to fluctua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 law of river basin reflects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from various factors,which has particularity.Finally,the mid to longterm runoff forecas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runoff process forecast in normal year and drought and flood forecast in abnormal calamity year.The former takes the hydrological and climatic elements as predictors whereas the latter takes the astronomical factors as predictors.In terms of service objects,the former serves for the regular operation and scheduling of water projects whereas the latter provides disaster forecast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in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sistance departments.In terms of publication of results,the former provides the quantitative forecast of runoff process whereas the latter provides the qualitative forecast of level 3 (or level 5) and similar years.In terms of forecast methods,the former adopt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or physical cause correlation analysis whereas the latter adopts comprehensive forecasting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periodicity,randomness,and watershed particularity.

Key words:mid to longterm runoff forecast;runoff forecast;runoff classification forecast;runoff process forecast;serious flood and drought forecast

中国位于气候环境变化最为激烈的季风区,在地理纬度、海陆位置和青藏高原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独特的东亚季风环流,导致区域(流域)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加之人口众多的社会因素,使得水资源短缺和旱涝灾害频发成为水文工作面对的严峻挑战。

河川径流是大气降水经过流域下垫面的分配与调蓄作用后汇入河槽的水量,是能够被人为直接调度的水资源,也是评价流域水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河川径流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大体一致[1],但是由于受流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岩石性质、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由降水转化为径流的过程比较复杂,导致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更为复杂,因此,流域的径流预报相对于降水预报更为复杂和困难。

中长期径流预报可以为解决天然来水与人为用水不协调的水资源调度和防洪抗旱的防灾减灾提供水文信息支持。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的研究对象属于多因素耦合作用的复杂开放巨系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影响因素众多,有的难以进行专业化抽象与概括,乃至准确测量;(2)各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影响因素与径流之间的作用机理复杂,难以进行物理抽象,乃至数学表达;(3)环境变化导致系统状态的非平稳性[23],如气候变化导致水文循环变化、人类活动导致的下垫面特征变化和跨流域调水直接改变径流的时空分布等,最终导致流域水文资料的非一致性。因此,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难以做出精确而可靠的定量预报。

本文从流域中长期径流分类预报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和预报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拟在针对不同需求提供实用性预报方法。

1中长期径流分类预报的基本概念

1.1中长期径流预报

一般而言,水文预报[4]按预见期的长短分为:(1)预见期为数小时或数天的称为短期水文预报,如河道洪水预报、流域降雨径流预报;(2)预见期较长的称为中长期水文预报,如旬、月、季或年的径流预报等,其中中期与长期的划分尚无统一界定,通常将预见期在15 d以上至1 a以内的称为长期预报;(3)预见期超过1 a称为超长期预报,如对大江大河或较大范围未来旱涝趋势的预测,有时亦称为水情展望。这里的预见期[5]是指预报与预报要素出现的时间间距。黄忠恕[6]认为不同流域其暴雨特征与汇流时间差异性非常大,严格来讲,不存在以预见期长短来划分预报过程长与短的界限。有关人们对短期天气预报和长期天气预报(实质应该为气候预测)的认识历史,下文还有更为详实的阐述。习惯上把根据水文要素做出的预报称为短期预报,把包括气象(或气候)要素在内的水文预报称为中长期预报。由此看来,短期预报和中长期预报的本质差异在于预报因子的不同。因此,本文根据径流来源的水汽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把以气象因素作为预报因子的称为中期径流预报,把以气候因素作为预报因子的称为长期径流预报,把以天文因素作为预报因子的称为超长期径流预报。预报项目为流域出口断面(或典型断面)的旬、月、季(汛期)或年径流,同时也包括对流域旱涝趋势的预测与估计。换言之,以落地雨为预报因子的称为短期水文预报,其他都称为中长期径流预报。

1.2中长期径流分类预报

根据预报因子的不同,中长期径流预报分为正常年份的径流过程预报和异常灾变年份的大旱大涝预测,前者的预报因子为气象或气候因素,后者的为天文因素。两者在形成机理、预报方法和结果上都大不相同。

在径流形成机理方面,流域的气候特征主要受太阳活动、大气环流和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太阳辐射为来自水文循环系统之外的天文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呈周期性;大气环流是气候形势的主导因子,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与此同时,各种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大气环流来实现各自作用,即大气环流为各种尺度天气系统活动提供基础条件,呈现随机性规律;流域性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大气环流有一致性的作用规律,反映流域响应的特殊性和一贯性。因此,流域的水文气候就是周期性规律和随机性规律的耦合叠加,在长时间尺度上呈现规律性,在短时间尺度上呈现随机性。研究表明[7],流域径流异常的大旱大涝灾变年份有周期性规律,如嫩江和第二松花江的大旱大涝均存在10 a概周期性,且具有前后1 a的误差。

在预报方法方面,在长序列的观测数据中,径流异常年份的大旱大涝数据无疑是少数的,而正常年份的径流数据占绝大多数。任何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或数学模型,所模拟的都是众数规律,大旱大涝这样小概率样本不会获得较好的模拟和预报结果。因此,数理统计和物理成因相关分析法适用于径流过程定量预报,而关注于灾害成因及演变规律识别的灾变理论适合径流异常灾变年份的大旱大涝预测。

在服务目的方面,流域径流异常的大旱大涝预报与正常年份的径流过程预报截然不同,前者旨在为决策部门提供是否发生大旱或大涝的灾变信息,丰、平、枯的定性预报足已保证减灾方案制定的方向性;后者主要为水库兴利运行服务,如为发电、灌溉、供水等部门制定较为详细的调度分配方案。

在预报成果形式上,径流异常年份的大旱大涝采用丰平枯分级定性预报,并提供洪水相似年,以借鉴历史洪水过程及灾情状况;而正常年份的径流过程要进行定量预报,才能使结合预报成果编制水库运行优化调度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2中长期径流预报的理论基础

中长期径流预报不仅仅局限于由流域落地雨到河槽径流的产汇流过程,更应探求径流来源的水汽形成原因、条件及其影响因素,而这些内容超出了水文学的研究范畴,已延伸拓展到气象学和气候学的研究领域。因此,中长期径流预报的实质是气象预报和气候预测问题,水文气象学和水文气候学是其学科基础。

2.1长期天气过程

天气预报按预见期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报(预见期为2~3 d)、中期天气预报(预见期为4~9 d)、长期天气预报(预见期为10~15 d以上),而预见期在1 a以上的预报称为超长期天气预报。一般而言,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比短期天气预报低。

随着人们对长期天气过程及其物理因子研究的加深,已充分认识到长期天气过程和短期天气过程的重大差别:短期天气过程是一种绝热过程,可以凭借大气运动的初始状态做外延预报;长期天气过程是一种非绝热过程,它的变化取决于大气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而与大气的初始场关系并不重要。经过长期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长期天气过程存在三种类型和不同时间尺度变化,见表1。

表1长期天气过程的主要类型和时间尺度[6]

Tab.1Main types and time scale of longterm weather process

类型时间尺度可能的物理原因地气环流低频振荡2~6周超长波振动、大气能量(指数)循环天气气候季节变化3~6个月、

6~12个月大气活动中心、地气相互作用、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年代际气候变化26个月大气环流准两年振动3.5 a海气相互作用(ENSO循环)5~6 a太阳活动双振动11 a太阳黑子周期22 a太阳活动海尔周期(磁周期)30~40 a海气相互作用、气候干湿周期80~90 a太阳活动世纪周期短期气候振动是气候变化中最短的变化过程,通常包括月、季、年气候变化和年代际气候变化。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月、季和年气候变化被称为长期天气预报;而1 a以上的气候变化,即年代际气候变化则被称为超长期天气预报。显然,长期天气预报和超长期天气预报概念的界定完全依据预见期的长短,并由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延伸而来。从直观认识的角度来看,因其逻辑清楚,便理所当然地被人们接受。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伴随社会生产生活对延长预见期的需求,天气概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短中期(1~10 d)大气环流状况及其变化是天气学问题,而长期(月、季和年)和超长期(1 a以上)变化则是气候学问题,同时长期天气预报和超长期天气预报主要研究对象和解决的问题而言,如月、季和年的平均环流状况和冷暖(气温)、干湿(降水量)统计特征值等,也完全属于气候学范畴。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长期和超长期天气预报中普遍采用的预报因子逐渐集中在影响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物理因素上,如海气关系、地气关系、日地关系和地球物理因素等,这些物理因素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称之为气候系统内部物理因素;而太阳活动、日蚀、月蚀和行星引潮力等称为气候系统的外部物理因素。

2.2短期气候预测

20世纪70年代,随着“气候系统”概念的提出,以及世界气象组织开展的全球气候研究计划、国家减灾10 a(1990年-1999年)活动和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学术讨论等诸多因素的敦促下,使用长达百年的“长期天气预报”的概念终于被“短期气候预测”所取代。

短期气候预测是根据大气科学原理,采用现代气候动力学、统计学等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数据库、通讯技术等手段,在研究气候变化成因的基础上,对月、季、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趋势和气候灾害进行科学预测。

3中长期径流分类预报方法

3.1径流过程定量预报方法

径流过程预报可以归纳为基于气象(气候)条件或其它因素的物理成因分析法和分析水文要素自身变化规律的时间序列分析法两大类[78]。

(1)物理成因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考虑的因素是在已经出现的天气形势下,影响本流域降水量的水汽条件与抬升作用,采用700 hPa或850 hPa形势图,在水汽输送通道上选择目标站的露点或比湿来反映降水量的水汽条件,并采用冷空气强度和地形条件来表征抬升变化,然后由统计方法得出预报结果。b.应用上一旬的平均环流、前期下垫面情况和前期水量等因素与预报对象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下一旬的水量。c.在分析大气环流的超长波与长波活动的时空变化波谱特征及物理量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谐谱参数或其它环流因子与预报对象建立预报模型。d.根据大气环流前后期的演变规律,由前期环流预报后期的水文情势,概括出几种旱、涝年前期环流的模式,用判断相似的方法进行定性预测。e.以表征环流特征的各种环流指数与环流特征量和其它影响水文长期变化过程的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或其它多元分析方法与预报对象建立定量联系,据此进行预报。物理成因分析法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复杂的物理过程抽象为数学表达,半理论半经验的经验公式水平只能给出大尺度的定性预报。

(2)时间序列分析的实质是以水文过程要素的相关关系为预报依据,即相关系数越大,影响权重就越大,但客观上,相邻水文要素间并无因果关系(而与影响因素间存在因果关系)。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把平稳随机过程的理论应用于径流长期预测。考虑到水文序列一般不具有平稳性,而把水文序列分解成趋势项、周期项、随机项,分项预测后进行叠加,其中周期的识别一般用周期图、谱分析和方差分析来进行。20世纪70年代,自回归模型得到进一步的应用,AR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自回归移动平均求和)模型、季节ARIMA模型,以及非线性门限自回归模型也已用于径流预报。随着数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新的数学分支不断涌现,并在水文预报领域得以应用,为中长期径流预报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模糊数学法[9]、人工神经网络方法[1013]、灰色系统理论[1415]、多层递阶预报方法[16]、混沌动力学[1720]及分形理论[21]、最优组合预测方法[22]、小波分析[2325]和支持向量机[2628]等方法。这些方法考虑水文因素和气象因素,同时采用非线性数学方法来模拟流域径流依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3.2大旱大涝定性预测方法

国外对旱涝灾害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水文现象不确定性规律的模拟[29],例如,Porporato 等[3033]采用混沌理论分析径流序列的动力特性,Sivakurn etc[34]讨论了径流时间序列的噪声问题以及处理方法,Shozo[35]采用小波变换和分形学方法预测时间序列等等,而针对流域水旱灾害的预测却不多见。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国外侧重于旱涝灾害形成机理及表现规律的科学探索和防灾减灾的组织管理,而我国更加重视研究流域旱涝灾害的预测预报。

[2]Xu,Chongyu,Hua Chen,and Shenglian Guo.Hydrological Modeling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Issues and Challenges[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2013):8595.

[3]汪丽娜,陈晓宏,李粤安,等.水文时间序列突变点分析的启发式分割方法[J].人民长江,2009(09):1517+106.(WANG Lina,CHEN Xiaohong,LI Aoan,et al.Heuristic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change point analysis of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J].Yangtze River,2009(09):1517+106.(in Chinese))

[4]李慧珑.水文预报[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LI Huilong.Hydrologic Forecasting[M].Beijing:Water Power Press,1992.(in Chinese))

[5]叶守泽,詹道江.工程水文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1.(YE Shouze,ZHAN Daojiang,Hydrology of Engineering[M].(the third edition)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1991.(in Chinese))

[6]黄忠恕,金兴平.水文气候预测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长江水利委员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丛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HUANG Zhongshu,JIN Xingping,Hydrology and climate predic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ed.The Yangtze river water commission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water power of engineering series[M].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2005.(in Chinese))

[7]LI Hongyan,WANG Yuxin,LI Xiubin.Mechanism and Forecasting Methods for Severe Droughts and Floods in Songhua River Basin in China[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1,21(5):531542

[8]黄忠恕,王钦梁,匡奇.北太平洋和青藏高原下垫面热状况与长江流域汛期旱涝关系初步探讨[A].水文预报论文选集(1981年全国水文预报学术讨论会)[C].北京,1985:180187.(HUANG Zhongshu,WANG Qinliang,KUANG Qi.Preliminary researches on relations between lower boundary thermal conditions of North Pacific and Tibetan Plateau and droughts and floods in Yangtze River Basin in flood season[A].Hydrological forecasting thesis collection (National Symposium on Hydrological Forecasting in 1981)[C].Beijing,1985:180187.(in Chinese))

[9]王本德.水文中长期预报模糊数学方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WANG Bende.Fuzzy Mathematics Method of Longterm Hydrologic Forecasting[M].Dalia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1992.(in Chinese))

[10]胡铁松,袁鹏,丁晶.人工神经网络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1995,6(1):7682.(HU Tiesong,YUAN Peng,DING Jing.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1995,6(1):76 82.(in Chinese))

[11]Hsu K,Gupta H V,Sorroshian S.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ing of the rainfallrunoff process[J].Water Resource Research,1995,31 (10):25172530.

[12]Huang W,Xu B,ChanHilton A.Forecasting flows in Apalachicola River using neural networks[J].Hydrological Processes,2004,18(13):25452564.

[13]丁晶,邓育仁,安雪松.人工神经前馈(BP)网络模型用作过渡期径流预测的探索[J].水电站设计,1997,13(2):6974.(DING Jing,DENG Yuren,AN Xuesong.Researches of BP network in runoff forecasting in transition period[J].Design of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1997,13(2):6974.(in Chinese))

[14]夏军.中长期径流预报的一种灰关联模式识别与预测方法[J].水科学进展,1993,4(3):190197.(XIA Jun.A grey correlative analysi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applied to midlong term runoff forecasting[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1993,4(3):190197.(in Chinese))

[15]陈意平,李小牛.灰色系统理论在水利中的应用及前景[J].广州:人江,1996(1):2527.(CHEN Yiping;LI Xiaoniu.Application of grey system theory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its Prospect[J].Guangzhou:Pearl River,1996(1):2527.(in Chinese))

[16]王博,马跃先,贺北方.月径流序列的多层递阶预报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7):132135.(WANG Bo,MA Yaoxian,HE Beifang.Research on the multi layer hierarchical forecast of monthly runoff series[J].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1999(7):132135.(in Chinese))

[17]Jayawardena A W,Feizhou L.Chaos in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J],IAHS Publ,1993,(213):5966.

[18]Breaford P W,Seyfried M S,Matison T H.Searching for chaotic dynamic in snowmelt runoff[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1,27(6):10051010.

[19]丁涛,周惠成.混沌时间序列局域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4,44(3):445448.(DING Tao,ZHOU Huicheng.Local prediction model for chaotic time series and its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4,44(3):445448.(in Chinese))

[20]Jayawardena A W,Feizhou L.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haos in rainfall and stream flow time series[J].Journal of Hydrology,1994(753):2352.

[21]Shozo,Tokinaga,et al.Forecasting of time series with fractal geometry by using scale transformations and parameters estimation obtained by the wavelet transform[R],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Parts 3),1997,80(8):2030.

[22]农吉夫,金龙.月平均降水量的二次规划最优组合预测方法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4,20(6):704712.(NONG Jifu,JIN Long.Study on methods forecasting monthly mean rainfall using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of quadratic programming[J].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04,20(6):704712.(in Chinese))

[23]Cao Liangyue,et al.Predicting chaotic time series with wavelet network[J].Physical D,1995,85:225238.

[24]李贤彬,丁晶,李后强.基于子波变换序列的人工神经网络组合预测[J].水利学报,1999(2):14.(LI Xianbin,DING Jing,LI Houqiang.The combination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ed sequences[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99(2):14.(in Chinese))

[25]赵永龙,丁晶,邓育仁.混沌小波网络模型及其在水文中长期预测中的应用[J].水科学进展,1998,9(3):252287.(ZHAO Yonglong,DING Jing,DENG Yuren.Chaotic wavelet network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ydrologic midlong term prediction[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1998,9(3):252287.(in Chinese))

[26]李亚伟,陈守煜,韩小军.基于支持向量机SVR的黄河凌汛预报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46(2):272275.(LI Yawei,CHEN Shouyu,HAN Xiaojun.Yellow River ice flood prediction based on SVR[J].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46(2):272275.(in Chinese))

[27]王亮,张宏伟,牛志广.支持向量机在城市用水量短期预测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05,38(11):10211025.(WANG Liang,ZHANG Hongwei,NIU Zhiguang.Applic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in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urban water consumption[J].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5,38(11):10211025.(in Chinese))

[28]林剑艺,程春田.支持向量机在中长期径流预报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6,37(6):681686.(LIN Jianyi,CHENG Chuntian.Applic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ethod to longterm runoff forecast[J].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2006,37(6):681686.(in Chinese))

[29]范垂仁,夏军,张利平,等.中国水旱灾害长期预报: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FAN Chuiren,XIA Jun,ZHANG Liping,LI Xiubin.Longterm prediction of drought and floods in China:Theory.Method.Practice[M].Beijing:China Water Power Press,2008.(in Chinese))

[30]Amilcare P,Luca R.Nonlinear analysis of river flow time sequences[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7,33(6):13531367.

[31]Jayawardena A W,Feizhou L.Chaos in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J].IAHS Publ,1993,(213):5966.

[32]Breaford P W,Seyfried M S,Matison T H.Searching for chaotic dynamic in snowmelt runoff[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1,27(6):10051010.

[33]Jayawardena A W,Feizhou L.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haos in rainfall and stream flow time series[J].Journal of Hydrology,1994,(753):2352.

[34]Sivakumar B,Phoon K K,Liong S Y,Liaw C ment on “Nonlinear analysis of river flow time sequences” by Amilcare Porporato and Luca Ridolfi[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9,35(3):895897.

[35]Shozo,Tokinaga,et al.Forecasting of time series with fractal geometry by using scale transformations and parameters estimation obtained by the wavelet transform[R],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in Japan.Parts3,1997,80(8):2030.

[36]翁文波.预测论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4.(WENG Wenbo.Basis of Prediction Theory[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84.(in Chinese))

[37]翁文波,吕牛顿,张清.预测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WENG Wenbo,LV Niudun,ZHANG Qing.Prediction[M].Beijing:Petroleum Industry Press,1996.(in Chinese))

[38]徐道一.翁文波.可公度性预测方法及其意义[A].高建国.灾害预测方法集成[C].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XU Daoyi,WENG mensurability prediction method and significance of Academician.GAO Jianguo.Integrated of disaster prediction method[C].Beijing:Meteorological Press,2010.(in Chinese))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7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天时气候变化对生物,尤其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的一门学说。它是以《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以古代天文历法气象知识为科学依据,以天干地支为推演方法,来研究六十年为一个甲子周期的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发生相关性的理论。

1、五运六气天人观

五运六气理论主要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五运分别配以天干,用来推测各年岁运和五个时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及疾病变化规律;六气,即风、热、火、湿、燥、寒六种气候变化。六气分别配以地支,用来推测各年六气的变化规律及疾病变化规律。

五运六气中的五运则以中医五行理论为基础,以人体五脏为中心将天、地、人之间的气化、物化融为一体。《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指出了立足于地的万事万物都与太虚宇宙中的天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变化就像树的根与枝叶一样,因此,天与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命健康。在人以五脏为中心,统摄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而人体五脏又与天地之间的五行之气相应,还与太虚宇宙中的天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行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化生万物。天地自然界万物的新生与消亡,气候物候变化,以及人体疾病都与五行的生化运动有关。因此,五运,具体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变化规律。由于五行与四季气候的关系是春温属木、夏热属火、秋燥属金、冬寒属水,所以五运实质上概括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特征,同时,五运还表示不同年份和不同节令的气候变化。

而六气则以中医的阴阳理论为基础,将风、热、火、湿、燥、寒与三阴三阳相对应,建立了六气中的天人观。古人运用五方的观念对气候进行认识和区别,才有了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之说。这里所说的风不单指风,还代表气候温和之意,即春季温和的气候。由于东南中西北五方的区划不同,各个区域的干燥度、蒸发量、雨量、积温等情况也各异,必然要产生不同的气旋活动以及温、热、火、湿、燥、寒不同的气候特征。

六气的产生和变化离不开阴阳五行。风热湿火燥寒六气之气化,可用三阴三阳来识别,即风化厥阴,热化少阴,湿化太阴,火化少阳,燥化阳明,寒化太阳。六气是气化之本,三阴三阳是六气产生的标象。

六气与五行也有关系密切。六气为五行在天之气,五行为六气在地之质。《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化生万物矣。”六气配合阴阳五行之后,还要与年支密切联系,这是推演六气变化的关键。六气与年支配合有其规律可循,反映了六气所不同时段天时民病特点。

2、自然之气与健康

自然界五运六气的气化活动是自然气象、万物征象产生的基础,因此,其气化活动正常与否会对人体生命产生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意指疾病的发生,大都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变化所致。

人体气化现象具有升降出入规律,人体气化与自然界气化一样,也具有阳升阴降的规律,曾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清阳之气气化规律是向上向外走体表,浊阴之气气化规律是向下向内入五脏。如果当升不升,或当降不降,或气机开合失常,或升降太过,均为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均会引发相应疾病。

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活动表现在各脏之间相互配合上,例如: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肝主升发,肺主肃降;心火下达,肾水上奉等。脏腑升降气机协调,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体气化现象与自然界气化同步。人体生命秉承天地之气而生,依赖于大自然而存在,故自然之气化的常与变直接影响人体气机,人体气机现象受自然气化影响,并与自然气化同步。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痰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中央地区正因为是平原,所以才洪水泛滥,其后果引起水湿之气太盛。而导引按跷,就是从“舞”及其他一些动作发展而成的古代的气功。也可见导引按跷,在一开始就是被用于防病治病的。

二、气功养生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作为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在中国养生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古法记载中,以大舞功法源流为例:大舞产生的时间是唐尧时期,至今约有5000年历史。大舞产生的地点是中原地带,水道壅塞,不行其原。这种自然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民气郁阏,筋骨瑟缩不达,是大舞产生的重要原因。解决民气郁阏、筋骨瑟缩、腠理滞著的方法是以“舞”宣导,以通利关节。以舞宣导,内容是宣和导,宣是宣发、发散、升发、展开之意,导有导引、疏通,使其恢复之意。利于宣导之“舞”才称为“大舞”,大舞是有意识地、自主地进行的身体活动,以达到促使某些疾病康复的目的。

健身气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中医学的养生理论,蕴涵着儒家、道家、佛家等修身养性、追求超越的文化理念,又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合一,进而达到身心和谐的完美境界。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8

传统教育“填鸭式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灌输”,强调学生接受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1],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造造就了“高分低能”的人才。因此国家教育部倡导各级教育部门要深人课程体系改革,推崇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破除陈旧的教育观,转变传统的“授受”模式,激发学生主体性,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方法[2]。高等教育是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课程改革是全面贯彻创新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组织实施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传授与获取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直接面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舞台。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3],要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包括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由此可见,现代新型的教育应该是在《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合理高效地向学生传输正确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和有力的支持,将传统教学和创新教学有机地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2 依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相关专业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是对所授对象的正确定位。

从气象学与气候学授课对象方面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从各专业教学大纲的安排来看,新的教学大纲中各专业对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理论授课学时设为34学时。在这种新形势下,对以前那样多而杂的教学内容,必须重新进行删减、增设和整合,去粗取精,因此我们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以及学时的安排,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所讲授的绝大多数内容,重点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一个较好的了解,一方面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气象学与气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基础科学问题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例如,对遥感、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了解大气的变化,大气的物理过程以及其演变规律是什么?气象学中的基本概念,常用到的基本常识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由于大学学习任务与高初中的学习目标存在很大差异,大学教学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超强和科学有初步创新的大学生。所以教学内容要根据要求和学生未来的可能职业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占大量的比例,同时也要涉及到一些当前热点研究课题,以举例说明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几大热门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层损耗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当前科技发展前沿,也能够增加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同时可以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参与初步探索如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与降水pH值观测、降水量与地表水水质关系调查、人类活动改变大气组分对气候的影响分析等研究课题,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激发起学生对气象、气候、环境三者之间相关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3 课堂教学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物理现象和过程,探讨其演变过程的科学,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广泛,动态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提问、课堂讨论和专题辩论等方式,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科学问题提供机会和有利的教学氛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对大气圈中气体成分CO2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讲解,先以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花房效应为例,给出一个花房示意图,来解释花房效应产生的原理,这样能形象、具体和生动展示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认识,然后介绍CO2产生花房效应的过程和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出几个与CO2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寻找答案,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籍和文献,或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查阅资料,收集和整理资料,从计算机网络中获取有关知识、更进一步认识CO2气体浓度变化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者,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逐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4]。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学科。因此该课程不仅要讲授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或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如地转偏向力是影响大气运动的主要作用力,此力不好理解。首先让学生亲手做一个小试验,在一张白纸上选取画一条直线段,在任选取直线段的一个端点为起点,一个同学从起点按原方向画直线段,同时另一个同学匀速转动白纸,类似方法,在向相反方向旋转,比较画出的“直线段”的异同,为什么?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很容易理解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各项物理含义。

参考文献

[1] 唐之享.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湖南教育发展[J].湘潭大学学报,2003,27(1):3~6.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152-07

在中外文学批评史上,不止一个人提到过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法国19世纪著名批评家斯达尔夫人(1766-1817)在《论文学》一书里,在讲到“北方文学”(英国、德国、丹麦、瑞典、苏格兰等国的文学)与“南方文学”(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的文学)之间的地域差别时说:“北方人喜爱的形象和南方人乐于追忆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差别。气候当然是产生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斯达尔夫人之后,法国另一位著名批评家丹纳(1828-1893)在《艺术哲学》一书里,除了一再强调“精神气候”(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提到过自然气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英国小说老是提到吃饭,最多情的女主角到第三卷末了已经喝过无数杯的茶,吃过无数块的牛油面包,夹肉面包和鸡鸭家禽。气候对这一点大有关系。”自从斯达尔夫人和丹纳提到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之后,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文学批评界,也有学者提到这一问题。气候影响文学这一提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这个发现无论是对文学批评来讲,还是对文学创作来讲,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环境对文学的影响,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遗憾的是,斯达尔夫人等人并没有就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他们只是点到为止。气候影响文学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具体问题:一是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是什么?二是气候影响文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如果这两个具体问题得不到解答,那么气候影响文学的问题就只能是一个或然性的问题;如果解答了这两个具体问题,气候影响文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必然性的问题。关于气候影响文学的主要表现问题,笔者已有多篇论文探讨。①本文的目的,即在试图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借助气候学与物候学的知识,必须借助中国智慧。

一、从气候学与物候学的角度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

气候是一种自然现象,文学是一种精神现象。气候是不能直接影响文学的,它必须以文学家为中介,气候只能通过影响文学家来影响文学。那么,气候影响文学家的什么呢?可以说,既能影响文学家的身体,也能影响文学家的精神。换句话说,既能影响文学家的生命(包括健康状况、寿命长短等等),也能影响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包括对生命的种种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就生命(或身体)这一方面而言,气候对所有的人都能构成影响,文学家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真正有所不同的,是在生命意识(或精神)方面。正是在生命意识(或精神)方面,文学家对气候有着特殊的反应。

(一)文学家的生命意识

所谓生命意识,是指人类对于生命所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对生命本身的感悟和认识,例如对生命的起源、历程、形式的探寻,对时序的感觉,对死亡的看法,对命运的思索等等,可以称为“生命本体论”;一是对生命价值的判断和把握,例如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的不同看法,可以称为“生命价值论”。人的生命意识的形成,是与人的时间意识同步的。时间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面对有限生命和无限时间的矛盾,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学说,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命本体论和生命价值论。所以人的生命意识问题,从本质上来讲,乃是一个时间问题。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与普通人的生命意识,就其内涵来讲是一样的。但是表现不尽一样。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比普通人的更强烈,更敏感,也更细腻。尤其是对时序的感觉这一方面,文学家的优势特别明显。

时间的流逝是悄无声息的,一般人对时间的流逝过程,通常是浑然不觉的。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能够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之所以会有某种时间上的紧迫感或危机感,是因为受到某些生命现象的启示或警惕。这些生命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一是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即有关的物候现象。关于后者,英国学者弗雷泽说:“在自然界全年的现象中,表达死亡与复活的观念,再没有比草木的秋谢春生表达得更明显了。”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的生命,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的生命是异质同构的。人的生老病死,与动植物的生长荣枯一样,都体现了自然生命的节律。问题是,一般人对人类自身(尤其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的生老病死的反应是敏感的,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的反应则不够敏感,甚至有些麻痹。多数情况下,似乎只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种地的农民)和文学家算是例外。然而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于物候的反应,通常是一种知性的或理性的反应,而文学家的反应,则多是一种感性的或情绪的反应。例如种地的农民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想到的是季节的早晚,以及农事的安排;文学家看到杨柳绿、桃花开、燕始来等物候现象,则会想到时间的流逝,并由时间的流逝,想到个体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晋代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就是讲文学家因四时物候的变化,引发了关于生命的或悲或喜的情绪体验。郁达夫在他的散文《杂谈七月》中写道:“阴历的七月天,实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所谓‘已凉天气未寒时’也,因而民间对于七月的传说、故事之类,也特别的多。诗人善感,对于秋风的惨淡,会发生感慨,原是当然。至于一般无敏锐感受性的平民,对于七月,也会得这样讴歌颂扬的原因,想来总不外乎农忙已过,天气清凉,自己可以安稳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缘故。”由此可见一般人和文学家对于物候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文学活动是一种生命体验。文学家不仅能够对动植物的生长荣枯和推移变迁等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而且能够用一种诗化的形式,把他们的这些体验和感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清代黄宗羲《景州诗集序》云:“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倾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所谓“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就是指诗人能够敏锐地、细腻地、强烈地体验和感知动植物的生命律动;所谓“能结之不散”,就是指他们能够抓住这种体验和感知,并且把它用诗化的形式(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家对生命的体验、感知和表现,又可以唤起或强化更多的读者对于生命的感受、思考和体认。所以说,生命意识对所有思维健全的人都是重要的,对文学家尤其重要。一个文学家如果没有敏锐、细腻而强烈的生命意识,不能算是优秀的文学家;一个读者如果不能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流程、状态、质量、价值和意义,他(她)对于生命的体验和思考,乃至他(她)的生命质量,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二)气候与物候

文学家为什么对物候现象有着更敏锐、更细腻、更强烈的体验?这与物候的特点有关,也与气候的特点有关。

所谓气候,按照《现代地理科学词典》的解释,是指“某较长时期内气象要素和天气过程的平均特征和综合统计情况”。同气候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它的周期性,一是它的地域性。气候的周期性,导致物候现象的发生;气候的地域性,导致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物候现象。而所谓物候,按照《现代地理学科学词典》的解释,“是生物受气候诸要素及其他生长因素综合影响的反应”,用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的话来讲:“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物候是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时序性和地域性。通过物候,可以了解气候的变化、时序的更替和各地季节的迟早,所以物候学也被称为生物气候学。

物候被称作是“大自然的语言”。在大自然中。那些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以一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都属于物候现象。物候现象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植物(包括农作物)物候,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落叶,农作物的播种、出苗、开花、吐穗等现象;二是动物物候,如候鸟、昆虫及其他两栖类动物的迁徙、始鸣、终鸣、冬眠等现象;三是气象水文现象,如初霜、终霜、初雪、终雪、结冰、解冻等等。物候这门知识,原是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为了掌握农时,早在周、秦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物候的观测,根据物候来安排农事。中国关于物候的记载,在世界上是最早的,《诗经》、《左传》、《管子》、《夏小正》、《吕氏春秋》、《礼记》、《淮南子》等书,都有不少关于物候的记载。如《礼记・月令》讲:“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玄鸟至。至之日……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这就是两千多年前人们对黄河流域初春时的物候现象的一个概述。物候学最早是在中国产生的,中国是物候学的故乡。

(三)物候的时序性与文学家的时序感觉

在中国,最早关于物候的记载,是成书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诗经・豳风・七月》云:“四月秀萋,五月鸣蜩”;“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讲的就是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的物候现象。而《秦风・蒹葭》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邶风・北风》之“北风其凉,雨雪其雾”,《王风-黍离》之“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等等,讲的则是西周时期的秦(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一带)、邶(今河南汤阴一带)和东周时期的洛邑(今河南洛阳一带)的物候现象。这说明物候现象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也影响到文学创作;也说明文学家对于物候现象的感受、观察和描写,实际上要早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农民根据相关物候的出现来判断季节的迟早,从而适时地安排农事。文学家则由相关物候的出现,感知时序的更替,从而引发种种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这是中国文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诗经・唐风・蟋蟀》云:“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蟋蟀在堂”,这是西周时唐地(今山西曲沃一带)秋天的物候。蟋蟀进屋了,一年的时光就所剩无几了,诗人由此想到有限的生命正在一天一天地流失,于是主张及时行乐。但是又认为行乐也不能过分,还得顾及自己的责任:“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所谓“忧深而思远也”。这就是文学家由“蟋蟀在堂”这一物候所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所以笔者认为,物候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就像物候与农事之间有必然联系一样。中国文学有着3000年的历史,其中有2900年是古代文学的历史。古代文学作为农业社会的精神产品,它的题材、情感、思想、表现方法和形成机制等等,无不深深地打上了农业社会的种种印记。由物候联想到时间,再由时间联想到生命的流程、状态、价值和意义,这是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形成机制。

物候所体现的是大自然的节律。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命同样体现了大自然的节律。是什么东西把物候和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了呢?笔者认为,是时间。物候所反映的是季节的迟早和时序的更替,它的实质是个时间问题;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是文学家对自身生命和时间的一种自觉,它的实质也是个时间问题。正是时间这个“节点”,把物候和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有机地联结起来了。因此,在文学作品中,物候的出现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的流露,可以说是一种因果关系。当文学家写到物候的时候,多是为了表达某种对于生命的体验或者思考;当文学家表达某种对于生命的体验或思考的时候,往往离不开某些特定的物候现象的触发。

综上所述,正是气候的变化引起了物候的变化,物候的变化触发了文学家对时序的感觉(生命意识),文学家对时序的感觉(生命意识)被触发之后,才有了文学作品的产生。气候并不能对文学家的时序感觉(生命意识)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必须以物候为中介;物候也不能对文学作品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必须以文学家的时序感觉(生命意识)为中介。因此物侯与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就成为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

二、用中国古代文论智慧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

解答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除了借助气候学与物候学的知识,还可以借助中国古代文论的智慧。笔者发现,早在南朝梁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约466-约537)和钟嵘(约467-约519)就曾经不自觉地涉及到这一问题。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乌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圭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果”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骸毖Р莩嬷韵。

笔者认为,刘勰的这两段话其实就是在讲气候与文学的关系,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在讲气候影响文学的途径问题。要真正理解这两段话的意思,必须注意厘清以下三组概念(词语)的内涵:一是“气”、“阳气”、“阴律”;二是“物”、“物色”;三是“心”、“情”、“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矜肃之虑”。

先看第一组概念(词语)。“气”这个字在汉语中的意思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心雕龙・物色》的这两段话里,“气”字一共出现了四次,“英华秀其清气”的“气”当是指气味,“写气图貌”的“气”当是指气氛,“天高气清”的“气”当是指天气,这三个“气”字似乎不难理解,那么,“阳气萌而玄驹步”的“气”是指什么呢?这需要联系同一语境中的相关词语来理解。先看“阴律”。刘勰讲:“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玄驹”就是蚂蚁,“丹鸟”就是螳螂,而“阴律”二字,就是指“阴气”。詹瑛《文心雕龙义证》:“阴律,阴气,古代用音律辨别气候,所以也可以用‘阴律’代替‘阴气’。”这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春天)阳气萌发而蚂蚁行走,(秋天)阴气凝聚而螳螂潜伏”。㈣刘勰这两句话,从意思和句式两方面来看,均源于汉代崔驷《四巡颂》:“臣闻阳气发而鸽鹧鸣,秋风厉而蟋蟀吟,气之动也。”阳气萌发而鸽鹧(黄莺)鸣叫,秋风凌厉而蟋蟀,这是讲春秋两季的两种物候。这两种物候的出现,正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所谓“气之动也”。清代宋荦《(明遗民诗)序》云:“譬诸霜雁叫天,秋虫吟野,亦气候所使然。”可以看作是对崔驷这几句话的一个最切当的解释。刘勰这两句是由崔驷而来,崔驷是在讲气候问题,刘勰也是。再联系“四时”这个词来看。刘勰讲:“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人感,四时之动物深矣。”当“气”字与“四时”处于同一语境的时候,这个“气’’字便是指气候。所谓“微虫犹或人感,四时之动物深矣”,意即小小的虫子(蚂蚁和螳螂)尚且受到气候的感召,可见四时气候对于生物的影响原是很深刻的。总之,当“阳气”与“阴律”(阴气)并举,又与“四时”这个表示时令的词出现在同一语境的时候,这个“气”字,就只能是指“气候”了。既然“阳气”与“阴律”这两个词是指气候,那么“春秋代序,阴阳惨舒”中的“阴”与“阳”这两个词,也是指气候,因为它们和“阳气”、“阴律”一样,也是与“春秋”这个表示时令的词组出现在同一语境里。

再看第二组概念(词语)。“物”这个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物,万物也。”本义是指客观存在之“物”。王元化指出:“《文心雕龙》一书,用物字凡四十八处(物字与他字连缀成词者,如:文物、神物、庶物、怪物、细物、齐物、物类、物色等除外),……这些物字,除极少数外,都具有同一涵义。……即《原道篇》所谓郁然有彩的‘无识之物’,作为代表外境或自然景物的称谓。”由此可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所讲的这个“物”,是指“自然景物”。需要指出的是,“自然景物”不可笼统言之。按照物候学的观点,自然景物有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者,也有不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者。前者为物候,后者为一般的自然景物。例如《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讲的“物”,就不是一般的自然景物,而是指物候。要理解这一点,必须搞清楚“物色”的含义。“物色”这个词,最早出于《淮南子》、《礼记》等书。《淮南子・时则训》云:“仲秋之月,……察物色,课比类。”《礼记・月令》云:“仲秋之月,……察物色,必比类。”可见“物色”这个词是和季节联系在一起使用的。又梁萧统《文选》“赋”的“物色类”中,收有《风赋》、《秋兴赋》、《雪赋》、《月赋》四篇,唐李善注云:“四时所观之物色之赋。”“物色”的定语为“四时所观”,可见“物色”是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景色,即物候,不是一般的自然景物。大凡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景物,即属于物候学所讲的“物候”。刘勰这两段话是在讲“物色”,其实就是在讲物候。例如:“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讲物候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讲物候对人的影响;“岁有其物”,是讲物候的周期性(以一年为周期);“物有其容”,是讲不同的物候具有不同的季相(也就是不同的色彩和形态),而‘‘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则是讲特定气候环境下的物候现象,不是讲一般性的自然景物。至如“‘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骸学草虫之韵”等等,也都是在讲特定气候条件下的物候现象,而不是讲一般性的自然景物。

再看第三组概念(词语),即“心”、“情”、“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矜肃之虑”。这一组概念或词语,是指文学家的主观感受,也就是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所讲的“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中的“七情”,亦即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个不难理解。问题是,文学家的主观感受是有具体指向的,所喜者何?所怒者何?所哀者何?所惧者何?等等,是不可以笼统言之的。应该说,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的情感也是有季节性的。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所谓“叹逝”,就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时光周而复始,今年花开叶落,明年还会花开叶落,但人的生命却不能周而复始,今年见到花开叶落,明年不一定还能见到花开叶落。此即所谓“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所以“叹逝”具体来讲就是感叹人的生命在一天一天地流逝。这就是人的生命意识。人的生命意识是人的一种人文积淀,其中既有人类集体的记忆,也有个体的体验和思考,它是长期形成的,久存于心的,并不是此刻才孕育的。通常情况下,人不可能每时每处都想到生命问题,人的生命意识沉潜在人的意识深处,它需要某种感召,某种触发,才能被激活起来。所谓“喜柔条于芳春”,是说看见早春刚刚抽芽的柳条这一物候,感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新的一年预示着新的希望,预示着生命的新的起色,所以为之欣喜。所谓“悲落叶于劲秋”,是说看见深秋纷纷而下的落叶,感到一年的时光又将过去,自己的生命又老了一岁,离死亡的大限又近了一步,所以为之悲伤。这就是“瞻万物而思纷”。所谓“万物”,在这里就是指不同季节、不同时令的物候;所谓“思纷”,就是指由不同季节、不同时令的物候所触发的关于生命的种种情绪体验和理性思考。所以说,人的“七情”是有具体指向和具体内涵的,是有季节性的,不可笼统言之。同样,刘勰所谓“献岁发春”、“滔滔孟夏”、“天高气清”和“霰雪无垠”是说四时物候,而“悦豫之情”、“郁陶之心”、“阴沈之志”和“矜肃之虑”,则是与四时物候相对应的关于生命的体验和思考。物候乃四时之物候,具有季节性和时令性,文学家因物候的变化而触发的生命意识也具有季节性和时令性。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的“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和“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几句话,实际上涉及到以下三组关系:一是“气候”(阴阳)与“物候”(物色)的关系,二是“物候”(物色)与人的生命意识(心或情)的关系,三是人的生命意识(心或情)与文学(辞)的关系。由此可见,刘勰对于气候影响文学这一问题的认识,实际上要比斯达尔夫人全面得多,也具体得多,只是历来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未曾察觉而已。历来研究《文心雕龙》的学者,只注意到第二、第三组关系,而忽略了第一组关系。例如,刘绶松《文心雕龙初探》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两句很扼要地阐释了自然环境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只有真正地对自然环境有了深刻的感受,而这种感受迫使人们不得不用艺术语言(辞)将它表现出来,这样产生出来的作品,才能够具有感人的力量。”刘大杰《中国文学批评史》讲:…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两句,扼要地说明了人们的感情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而文辞则又是由于感情的激动而产生的。”他们都强调文学(辞)是由于感情的激动而产生的,而感情又是随着自然景物(物色)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是他们都不曾意识到,自然景物(物色)又是因为什么而变化的呢?其实这个问题刘勰已经触及到了,这就是“春秋代序,阴阳惨舒”,就是“阳气萌”和“阴律凝”,也就是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春秋代序,阴阳惨舒)引起物候的变化(物色之动),物候的变化(物色之动)触发文学家的生命意识(心亦摇焉,情以物迁),文学家生命意识的触发(心亦摇焉,情以物迁)导致文学作品的产生(辞以情发)。这就是气候影响文学的机制。刘勰的表述本来是完整的,后人的阐释反而不够完整。

当然,也不能责怪后人思虑不周,或者“失察”,因为刘勰本人的主观意图并不在讲气候与文学的关系,而在强调“以少总多”的创作原则,反对“文贵形似”的错误倾向,倡导“物色尽而情有余”的艺术效果,也就是主张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所以笔者认为,刘勰只是触及到了气候与文学的关系,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关系的重要性,更没有对这种关系进行专门的研究。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10

气象即天气现象,气象因素即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由于气象随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变化,所以气象因素包括时间与空间两方面,也就是说不同年度、季节、时辰、不同地点有不同的气象特点。由于气象变化时刻影响着物候的消长过程,所以,气象又称为“气候”。中国古代医家在儒道文化的影响下,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时偕行”的思想指导下,认为天地万物无时不在运动变化之中,人生于天地气变之中,自然界的气候环境无不时刻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人体生命随天地间气机的运动变化而形成,随四时气机的运动变化而运行,生命从始到终是以时间为本的活动过程,强调“时间”与“过程”,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生命,只有形体,没有生命体的运动变化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所以,中医学研究生命活动也着重于时间方面。中医学中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等基本名词和理论都是从时间角度来描述人体及大自然运动变化的状态的。阴阳是气运行的两种状态,阴气与阳气运动的过程又分为五行,五行在天应五运四时、在地应六气五方,在人体应五脏六腑,阴气与阳气的运行变化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分为三阴三阳,中医学应用以上基本理论辨析人体生命过程的不同状态。生命状态用病性、病位来描述,病性由人体气、血、津、精的量(虚、实)与质(寒、热、温、凉、气滞、血瘀、水湿、痰毒阻滞)决定,病位有上下、表里、脏腑、经络等不同表述方法。中医治疗病证的手段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调治生命状态的方法,一切蕴涵时间过程的有形或无形的存在都可以作为治疗病证的手段和方法,包括有形的动、植物、矿石等,无形的语言(如布道及心理疏导)、针灸、按摩、引导、气功等,后者没有实体形态而只有无形的调气过程。中医学从时间角度认识生命的生理、病理状态,强调人体生命贵在“动态平衡”,如环无端,所以中医学是一门时间医学,其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也是用来调节生命的时间状态的。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不能分离,中医学理论把人与自然界气机运动变化过程用同一名词和概念来描述,所以辨人体的证离不开分析自然界气的变化(气象),同一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其证候不同就是因为气象随时问、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所致,所以气象及气象因素(时间、地点)与中医时间医学关系密切。下面我们从不同层次探讨气象及气象因素与中医时间医学的关系。

1 气象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时间医学

古人把自然界运动变化的气候分为阴阳两个方面的气化。《内经》分析了昼夜交替、四时变更的阴阳消长过程,认为:一日十二时辰中的子、午、卯、酉四个时辰,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分(春分、秋分)与二至(冬至、夏至)四个节气,是阴阳交替的枢机。子午与二至正是阴阳转折时期,卯酉与二分则是阴阳平衡之际。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是随着阴阳消长过程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皮肤腠理的开合,脉象的变化(春浮、夏洪、秋毛、冬石);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也随着阴阳消长存在有规律的涨退,经穴也相应地出现定期的开合。在摄生方面,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人体的病理变化也无不受到阴阳消长的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因昼夜阴阳交替,疾病也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在阴阳变化之际,阳盛的病能冬不能夏,阴盛的病能夏不能冬。年老、体弱、虚衰者,每当二分、二至之时。即不能适应而发病或加重病情,甚或导致死亡。在治疗上强调“必先发气,毋伐天和”,即是要注意阴阳气化、四时节气的特点,用药要遵循“四时药法”。所以,从阴阳气化理论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并据此指导治疗、预防,这是祖国医学整体论的核心内容。

2 气象五运六气与中医时间医学

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医运气学说的核心,它是古代医家结合医学探讨气象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在当时历法、天文、气候物候等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支架,用以说明气候运动的一个基本规律一动态平衡。五运是探讨不同年度不同的气象特征及不同季节气象变化规律的,六气是从我国的气候区划、气候特征来研究气旋活动的规律问题。古人的气候区划,还是从五方的观念来的,所以才有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之说,把风与热、湿、燥、寒相提并论,便知其所说的风不是风向的风,而是代表

气候温和之意。故《素问・五运行大论》在发挥“东方生风”的具体内容时便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气为柔,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政为散,其令宣发。”总的来说,无非是一种春风温和的气象,因此可以说“东方生风”,就是东方生温,这样,东方温,南方热,中央湿,西方燥,北方寒,是对气候的5种划分。由于东、南、西、北、中不同区划有不同的气候特征,所以各区的温度、湿度、气压不同。五行之火分为君、相之火,六气之热相当于君火,六气之火相当于相火,君火属阴,相火属阳,在六气则为热属阴,火属阳。风、热、湿、火、燥、寒六气之化,复用三阴三阳以识别,风化为厥阴,热化为少阴,湿化为太阴,火化为少阳,燥化为阳明,寒化为太阳。以六气之化为本,三阴三阳之辨为标。这六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气候,时至而气至,便为宇宙间的六元正气,如果化非其时,便为邪气,也就是气候学所谓的灾害性天气。《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非其时则邪,当其位则正”,就是这个道理。中医学即运用阴阳五行及五运六气理论及其术语来辨析和描述自然界的气象特点与人体的气机状态(气、血、津、精的虚实及运行状况),从时间与空间的气候变化角度。探讨人体生理、病理活动及治疗问题的。

四时、六气、二十四节气乃一年中气候变迁的“常律”。但是,人们发现各年气候并非简单的重复,四时、二十四节气虽有固定的日期,但四时气候是常中有变、变中有常。时令气候有太过不及之变,即使同一节气,各年之间气温有高低,雨水量有多少。从整个年运来说,各年也不尽相同。由于“岁化”的影响,各年的作物成熟有早迟、多少,色、味有厚薄之分。运气学说把十天干配阴阳五行,根据天干的不同推算不同年度的中运(大运)。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根据天干的阴阳属性,中运有太过与不及之分。一年之中,分为五季,以五行属性来表达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有常(主运,每年各季特点不点,从大寒日起,等分为五季,分别配以木、火、土、金、水),有变(客运,即以中运为初运,分五季(五步)运行,依相生的关系类推其他四季的气候特点)。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类型,分属一年

六个阶段(每气60日有余)。

3 气象天人相应与中医时间医学

古人通过对自然界气象的长期观察,得出天地气温(阳气、阴气)差异的规律,这种规律蕴于太极图中(见图1)。

太极图中外圆代表天阳(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轨迹;内里的“S”形曲线则为天阳作用于地,天地相交之后地阳(气)的变化轨迹。中也描述了这种地之阳(气)的变化规律。说:“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冬至一阳生,指冬至开始白日渐长,指天阳,冬至后四十五日,阳气微上指我们感觉的大地气温变化,尽管冬至以后天阳渐旺,但大地上的气温仍在下降,直到立春气温最低,阴气最盛之后阳气才微上。夏至日最长,夏至后日渐短,但我们感觉到的气温(地阳)仍在继续上升,立秋时阳气达到最盛,阴气才开始微上(见图2)。现代气象学资料(根据北京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也表明,气温最低的时间不在冬至(12月21/22日),而在立春前后(1-2月份),气温最高的时间不在夏至(6月21/22日),而在立秋前后(7―8月份)。现代光学理表明:在太阳热辐射的条件下,一份阳光产生一份热,一份阳暗对应一份寒。一年之中,冬至日最短,阳光最少,阴寒最极,故气温最低;同样。夏至日最长,阳光最盛,应最热,但这指的是天之阳气,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地之阳气,因为大地有吸热和散热的过程,冬至之前,白日渐短,大地积寒,至冬至白昼最短,冬至一阳生,日渐长,但大地仍处于积寒过程,到之后约45天(间隔3个节气)左右才积寒至极。我们感受到的气温(地之阳气的表现)最低;夏至之前,白日渐长,大地积热,至夏至白昼最长,夏至一阴生,日渐知,但大地仍处于积热过程。到之后约45天左右才积热至极,我们感受到的气温最高。北京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也表明,地温最高月份在7―8月份,地温最低月份在1―2月份,与我们感受到的气温一致。我们把人感受到的地面温度变化一地阻变化曲线和所观察到的白昼的长短及日光照射量多少的天阳变化曲线描绘如图2。

一年之中天阳与地阳的变化存在45天的差异,一天当中也存在类似的变化差异。

一天之中,天阳变化和人体感受到的地阳变化有一个半时辰的差异,人身之阳主要随所感受到的阳气的变化而变化,故寅到辰时,地中阳气初生,此时,人体少阳之气最旺;巳到未时,天阳最旺而地中阳气急剧上升,但尚未达到极点,在人合太阳之气,太阳之气随天阳而旺于此时;申到戌时,天之阻气衰减而地中阳气到最极点,在人则应于阳明,故阳明之气随地中附气的旺盛而旺盛于此时;亥到丑时,阳气敛藏,天之阳气衰减到最低,而地之阳气尚未降到最低,在人应于太朗;子到寅时,地之阳气衰减到极点,在人应于少阴;丑到卯时。两阴交尽,地之阳气开始回升,在人体应于产厥阴。

资料显示,人体所能感受到的地之阳气的变化曲线与现代气象学气温检测结果一致,也就是说,一天之中,气温最低的时问不在夜里12时左右(属太阴所主时间段),而在日出前后,在夏季为5时左右,春、秋为6时左右,冬季为7时左右(属厥阴所主时间段),一天之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不在中午12时左右(属太阳所主时间段),而在下午15-16时(属阳明所主时间段)。

所以,不论是在一年中,还是在一天中,均存在与人体相应的节律变化,即少阳一太阳一阳明一厥阴一太阴一太阴六经(三阴三阳)经气旺盛的时间随人体阴阳节律变化而变化。一年或一天的气象变化与人体气机变化相应。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其气象情况不同,故时间与人体的节律变化同样有其相对应的方位。现将人体与时间、空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如表1。

这种天人相应规律反映在临床病证中,应用于临床因、机、症、治、防诸过程中。《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欲剧时的时间节律思想即渊于此。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例11

无论是为适应广东省经济发展,还是满足气象行业建设的需求,大气科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都是核心的问题。在谈及教育发展时强调,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2015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补齐我省创新人才不足的短板,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到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一线贡献聪明才智”[4]。这对广东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经济发展转型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行业需求,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重中之重。

这些新任务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高水平应用型气象人才。全面了解广东省经济发展对大气科学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本调研的主要内容。为深化大气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我们设计了关于《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发放45份调查问卷,收回30份有效问卷。样本涵盖了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所在的气象部门,样本代表性、样本容量都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所反映的信息和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统计意义。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采样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其目的是了解大气科学类专业用人单位对大气科学类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社会需求等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及相关建议;结果能为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各类高层次的大气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问卷调查于2016年7月至8月进行,调研主要由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本科生担任访问员,他们利用暑假到各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或者对用人单位人事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并做记录。发放45份问卷,共收回30份问卷(见表1),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66.7%。大气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涵盖了气象局、空管站、水文局和防雷公司等相关部门,涉及的单位不仅认真填写了用人单位信息、调查问卷的选择题,而且详细回答了简答题,全面讲解了对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部问卷在统计软件Excel中进行统计分析。

表1 用人单位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

由于大气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相对集中,本次回收的毕业生有效调查问卷虽只有30份,但涵盖了广东省内各级气象部门、企业(防雷公司)。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广东海洋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一般”的约16.7%,“较好”和“非常好”两项总和占了83.3%。说明用人单位对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评价较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对毕业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评价“非常好”和“较好”两项总和分别占了73.4%、83.3%(见表2)。从中也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

表2 对毕业生的评价

同时,根据广东海洋大学毕业学生在用人单位中的实际表现,用人单位认为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在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厚实基础知识以及拓宽人文知识等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这些选项的比例分别为90%、73.3%、73.3%、43.3%、16.7%。这为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表3 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建议

(二)用人单位最重视的能力选择

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大气科学类毕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其次是毕业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再次是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然后依次是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学习成绩、参加过的项目或社会实践等。(见图1)

图1 用人单位最重视的能力选择

A:持续学习能力 B:沟通能力 C: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D:团队合作精神 E:学习成绩 F: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G:参加过的项目或社会实践

(三)用人单位认为本科生应掌握的技能

气象部门的业务主要分为:大气探测、天气预报、气候诊断与预测、生态气象、气象服务及防雷工程共六个模块(见图2)。

对于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第一用人单位认为大气探测模块(见图3)最应加强的是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维修能力,比率为99%;第二是综合观测、观测资料的获取、处理及传输能力,比率都为82%;第三是熟练掌握技术规范的能力,为73%;第四是大气探测理论知识的掌握、地面气象观测能力,比率65%;第五是高空气象观测、特种气象观测能力,为17%、15%。调查数据充分显示了目前台站气象观测业务的要求,由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气象观测已由传统的人工观测手段转向了自动气象站的综合观测,设备的维护维修,观测资料的获取、处理及传输能力成为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为保证观测资料的可比较性,遵循观测规范是必要条件,而深厚的理论知识是掌握仪器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前提,布点广泛的地面气象观测比相对较少的高空气象、特种气象观测需求更大。

图2 大气探测模块

A:大气探测理论知识 B:熟练掌握技术规范 C:地面气象观测 D:高空气象观测 E:特种气象观测 F:综合气象观 G: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维修 H:观测资料的获取、处理及传输

用人单位认为天气预报模块首先应加强的是雷达、卫星、自动站等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比率为96%;其次是天气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比率为85%;再次是数值产品订正和解释应用、论文撰写的能力,为71%、67%;最后是预报技术总结、天气图诊断分析、预报思路的建立能力,比率分别为13%、12%、11%。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目前气象台预报业务的要求,随着气象综合观测的迅猛发展,若能从海量的观测数据中捕捉出有效信息,就能准确把握大气的过去和现在状态,于是综合分析能力成了预报员的必备素质。要准确预报大气的未来性态,天气学原理的支持必不可少,数值模式的环流形势预报较为准确,但由于局地地形的影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做区域性天气要素预报的时候,还需要对数值产品做出订正,且一名优秀的预报员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前行,所以预报逻辑思路的建立、论文、技术总结撰写十分必要。

图3 天气预报模块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诊断与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用人单位认为首先应加强的是气候灾害的收集、整理、上报及重大灾情的影响评估能力,比率为100%;其次是气候学理论、气候预测及影响评估能力,比率为83%、78%;再次是气候及气候变化的诊断能力,为69%;最后是气候资源调查、气候监测、监测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比率分别为54%、54%、49%(图略)。调查结果准确地反映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民众对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和气象部门适应社会需求而做出的努力,及时收集气候灾害相关数据并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的顺畅,是气候预警的重中之重。当然,深厚的理论支持和新技术的熟练运用,能有效提高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在防灾工作中有效减少社会损失。对当地的气候做出科学诊断,合理评估其气候资源,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前提,实时监测气候状态能有效指导规避短时气候灾害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双重环境压力下,中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凸显。生态气象,用人单位认为首先应加强的是灾情调查及评估能力,比率为100%;其次是农业气象观测能力,比率为98%;再次是农业气候区划,为81%;最后是农作物气候评价、气候资源开发、作物产量预报能力,比率分别为76%、66%、61%(图略)。生态气象灾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表现相当突出和敏感,当前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退化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调查结果准确地反映了及时收集生态气候灾害相关数据的重要性,这是生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和防御措施实施的重要抓手。当然,同时立体化监测大气和相关生物状况,获取天气气候要素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及其结果,进行科学的农业气候区划,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坚持以用户需求作为气象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气象服务信息是人民群众安全福祉的保障。气象服务,用人单位认为首先应加强的是公众气象服务信息的制作和发表能力,比率为100%;其次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制作和分布能力,比率为97%,再次是专业气象预报和服务产品的制作能力,比率为85%;最后是气象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及利用的信息服务、气象服务需求分析、满意度调查,比率分别为81%、50%、39%、38%(图略)。制作公众易于接受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形式,及时多渠道发表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反应速度和主动性是当下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监测出不良气象条件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示公众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损失,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是气象部门服务安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当然,同时服务受众、需求、渠道不同也影响服务效果,按需供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从源头上杜绝形成雷击事故隐患是防雷减灾工程的核心。防雷工程,用人单位认为首先应加强的是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测能力,比率为100%;其次是防雷设施安装的指导、防雷设计的技术评价能力,比率都为94%;再次是雷击风险评估能力,比率为78%;最后是雷电灾害鉴定、雷电灾害防御,比率分别为73%、42%(图略)。雷电灾害是联合“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为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检测人员细心地进行全方位检测,以确保防雷装置安全可靠运行,是提高防雷业务综合服务能力的突破口。防雷工程的图纸技术评价是防雷行政许可的重要前置要件之一,防雷设施安装的科学性是保证防雷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两者是减少雷电灾害的有效途径。我们对雷击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得知防雷工作的重点时间段,提高防雷工作效率。雷电灾害鉴定工作有助于正确地认识雷电,并可作为保险公司理赔和法院判决的依据。

四、对策

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错位[5],导致许多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求脱节: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业务部门招不到能快速胜任岗位工作的人才。社会需求调查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的学生的反馈,而且还要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在教学改革及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为专业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笔者就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优质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和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根据社会行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达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目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其中课程安排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日新月异的气象行业需求相适应,课程安排紧跟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兼顾大气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充分发挥专业理论知识对岗位工作的指导作用,就能使学生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十分强调实践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大气探测、天气分析预报、大气数值模拟和生态气象4个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大气科学的感性认识。分基础训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使知识与能力得到和谐的统一。因此,加强局校合作,加大先进的气象类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十分必要。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好、水平高的实验教学队伍也是一个关键点[7-8],实验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双师型”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开展研究型教学,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学与研都是知识学习、领悟和运用的过程,有效推进研究型教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趋势。加入教师课题项目,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尝试研究课题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广东海洋大学本科毕业生科研能力尚有所欠缺,对开展气象科学研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一要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在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文献阅读和综合写作能力的培养;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激发科研热情;三要创造学术氛围,在各类科研学术活动中吸纳本科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科研情怀,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研究能力。

(四)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单位的发展依赖于员工的创新思维。因此,要顺应时代需求,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首先从课堂教学入手,及时更新大气科学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采取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编写创新创业案例,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养成批判思维的习惯,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其次,当今计算能力的高速发展,大气科学的研究和预测更趋于精细化和定量化,“学科的交叉融合”更加突出,利用广东海洋大学综合大学的优势,开展与水产科学、海洋科学、农学、食品科学等优势学科间的大跨度交流与交叉,使思维空间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全方位地开放,将有利于学生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最后,设置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基金,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施展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