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职业卫生学论文

职业卫生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2 17:46:43

职业卫生学论文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1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市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讨论内容

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如何认识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重点围绕祖国医学“大医精诚”和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优良传统,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时期医学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大力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二)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卫生队伍建设展开讨论,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维护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三)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作用。重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精神开展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教育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用高超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尽量做到少检查、少用药、少花钱、治好病,让“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德医风成为取信于民、赢得认可的法宝。

(四)如何认识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重点围绕实现医改任务目标,研讨先进文化和精神力量的推动作用,使广大卫生人员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完成中心工作的密切关系,激发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广大干部职工更加主动自觉地投身改革、推动发展,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三、活动步骤

此次大讨论活动将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上旬):主要开展组织动员、深入学习、撰写体会三项活动。

1、组织动员。各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方案,组织召开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深入学习。要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党组书记张茅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利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等形式,做好学习笔记。

3、撰写体会。每一名干部职工要结合学习,深刻反思,查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的差距,并撰写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二)讨论交流阶段(6月中旬至7月份):主要开展主题研讨、征文交流、演讲三项活动。

1、组织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主题,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科务会等多种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做到单位不漏科室,科室不漏个人,并提出我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并于7月5日前上报市卫生局。要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7月底前,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征文在院刊院报、内部网络上进行刊载。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单位要选送不少于3篇的优秀征文上报。市卫生局将对优秀稿件在局网站上刊载。

3、举办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各县、区卫生局、局属各单位要总结大讨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和做法,在本地、本单位召开一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演讲比赛,充分展示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忠诚团结、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三)形成成果阶段(7月至年底):主要开展总结提炼、成果转化。

1、进行总结提炼。7月前,市卫生局将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提炼全市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并组织专家学者、医务人员、管理干部和服务对象,进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果。

2、搞好成果转化。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院、进科室、进病房活动,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结合医疗服务、免费义诊、健康教育等途径,让广大群众亲身体会到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成效。

四、工作要求

开展医疗卫生精神大讨论活动影响重大,意义深远。各地、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上扎实推进大讨论活动,增强活动实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落实责任。市卫生局成立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党办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检查指导。各县(市)区卫生局、局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注意把握时间节点,有步骤地开展大讨论活动。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卫生和职业病学科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我国职业卫生学期刊的创刊时间集中于我国职业卫生和职业病学发展的第2阶段,平均创刊时间为35.43年。出版地集中于华北、华东、东北和华南4个地区,中西部地区尚无职业卫生学期刊。这与我国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学术期刊的分布情况相似[15]。7种职业卫生学期刊的出版语种均为中文,大部分职业卫生学期刊的出版周期为双月刊。7种职业卫生学期刊的基本信息见表1。7种职业卫生学期刊中,仅《环境与职业医学》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种期刊入选CSCD的扩展库。仅《环境与职业医学》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种期刊入选RCCSE,其中《环境与职业医学》的评级为A-,《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的评级为A。仅《环境与职业医学》和《中国职业医学》2种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总览》。7种职业卫生学期刊中,《环境与职业医学》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入选的国内外权威数据库的数量最多,分别为4个,其次为《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国职业医学》《职业与健康》和《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分别为3、3、2、2个,《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未入选任何国内外权威数据库。7种职业卫生学期刊均具有期刊网页,其中《环境与职业医学》《职业与健康》《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4种期刊有独立自主的网站,其余3种职业卫生学期刊均依托公共数据库所提供的免费主页建立网页。大部分职业卫生学期刊网站的栏目设置形式单一,内容大致相同,包括期刊介绍、编委会介绍、在线办公系统、在线期刊和下载中心等栏目。仅《环境与职业医学》和《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种期刊拥有微信公众号,且均实现了在线全文阅读。微信公众号栏目信息基本与其网页建设相呼应。在信息推送方面,《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微信公众号的推送频率高于《环境与职业医学》,且推送了部分重点文章,而《环境与职业医学》仅推送了部分通知和活动信息。

2职业卫生学期刊各评价指标现状

大多数职业卫生学期刊的来源文献量、总被引频次、Web下载量和机构分布数指标均低于其均值,仅《职业与健康》的上述4个评价指标高于其均值,以及《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和Web下载量指标高于其均值。可见,我国职业卫生学期刊大部分评价指标分布不均匀。7种职业卫生学期刊中,《环境与职业医学》的海外论文比最高,其次为《中国职业医学》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职业与健康》和《中国工业医学杂志》3种期刊的海外论文比均为0.000,《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由于未入选CJCR,无此项指标数据,见表2。科技学术期刊的比较我国职业卫生学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指标分别高于科技学术期刊和自然科学期刊,但基金论文比和海外论文比指标却低于上述2种类型期刊。可见,我国职业卫生学期刊的影响力高于我国其他科技学术期刊的平均水平,但其对国际稿源的吸引力远不如我国其他类型期刊,在获得基金资助方面也相对薄弱。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虽然总被引频次指标高于流行病学与环境医学类期刊,但其影响因子指标却相对较低。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3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凝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广泛凝聚共识,提高道德修养,在全县卫生系统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为扎实深化医改和做好各项卫生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主要内容

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是围绕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开展大讨论。重温“大医精诚”和“尊重生命”的理念,倡导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激励新时期医疗卫生创新精神,引导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明确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自觉把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放到首位,是每一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用高超严谨的技术、优良温馨的服务树立天使形象,真正让医德医风取信于民、取信于社会。

三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实现医改目标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自觉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深刻理解做好医疗卫生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实现医改目标的密切关系,激发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生价值。

四是围绕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对调动卫生人员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开展大讨论。发挥崇高的道德和精神力量,坚守救死扶伤的社会价值和解危济困的职业尊严,正确处理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利益观和幸福观。

三、方法步骤

大讨论活动从现在开始,贯穿全年,分学习动员、讨论交流、深化成果三个阶段实施。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15日前)

各单位要密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学习陈竺部长和张茅书记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陈啸宏副部长在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视讯会议上发言等,发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6月15日前,各单位将本单位组织动员情况和实施方案报局党委。

(二)讨论交流阶段(7月15日前)

1、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主题研讨活动,并提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的建议,把研讨过程作为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提高思想道德的过程。

2、开展卫生职业精神征文活动。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征文评选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挖掘深入,将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化为共识和行动。

3、7月5日前,各单位各自形成有关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并报局党委。

(三)深化成果阶段(至年底)

1、总结提炼。根据各单位上报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内涵建议情况,进一步归纳、提炼、总结,并及时组织学习全省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表述。

2、深化成果。各单位要把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融入到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引导卫生人员加深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理解。要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进医疗、进科室、进病房,融入每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中,贯穿在我们的整个工作中,通过优质服务,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成效。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建立工作责任制,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明确专人承办。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4

近年来,专业委员会为政府职业病防治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专业技术优势。

2004年,专业委员会根据协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安全小康”的宏观战略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的健康素质为目标,组织专家开展了《安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职业卫生项目研究》和《中国职业卫生发展战略及目标研究》,对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国外职业卫生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国职业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需求进行了分析,结合协会“安全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研究”,在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提出了“安全小康”职业卫生战略目标、事实策略及保证措施。之后,还配合协会开展了矿山与非煤矿山尘肺病发病情况调查。

2010年国家职业卫生监管职能调整以来,专业委员会根据协会要求,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规划》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外与安全评价、环境评价及职业卫生有关的文献,采用现场调研、数据分析和座谈等方式,对相关信息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基本掌握了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和不同区域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需求,以科学规划、规模控制、合理布局、资源共享为目的,研究和探讨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总体思路、模式和规模。专业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撰写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规划意见研究报告》,受到协会领导的好评。专业委员会还按照协会要求,组织专家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职业卫生专家库管理、职业卫生培训等工作,提供了相关建议和技术支持。

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放射性作业实施特殊管理。专业委员会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要求,组织专家开展了高危粉尘作业、高毒作业、放射性作业特殊管理的研究,通过收集文献、分析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管理经验,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实际,起草了《从事高危粉尘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从事高毒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从事放射性作业的特殊管理研究报告》。

这些研究工作,为政府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发挥了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技术优势。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协会是广大知识分子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和推动学术交流是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换届以来,专业委员会积极配合协会开展学术交流。2007年,协会、专业委员会与美国工业卫生协会联合举办“2007中美职业卫生研讨会”。会议对于促进中美两国职业卫生交流与合作,探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卫生管理、职业卫生服务、职业卫生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促进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和职业卫生科学技术的进步,共同应对职业卫生领域的挑战,有着积极的意义。

2012年4月,受台湾职业卫生学会邀请,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涛,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职业卫生学术交流会并作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我国职业卫生标准研究现状,增进了台湾对大陆职业卫生研究领域的了解,促进了学术科技交流。

2013年3月1日,在全国第十四个“爱耳日”到来之际,协会与3M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了“工作场所噪声危害及个人听力防护高峰论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涛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我国噪声性耳聋发病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从落实责任、加强源头控制,科学防控、综合治理,落实制度、注重实效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加强噪声危害控制,增进劳动者健康质量,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341-02

【Abstract】Combining Liao sun is actual while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occupation health legal theory, in tallying up empirical foundation, studied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current with the result that from now on, occupational disease harm of development and counterplan.Put forward the method and suggestion of science towards preventing control occupational disease from endangering, .Its science standpoint comes from;Be engaged in the experience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of occupation health work, drew up the science method of the Liao occupation hygiene in sun City work and to the prevention control of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measure.Its establishment important point has catholicity and covered the basic measure method of nation and place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 and knew well to solve the related law laws that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s,

【Key words】Developmentoccupational disease control and pveventiun strategic points

本文研究探讨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我市职业病危害状况,主要针对我市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研究做出的:中长期战略性对策和途径。本文是在《辽阳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检测》、《辽阳市职业病预防控制战略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综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与辽阳市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国内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形成的宏观战略思想。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直接为政府在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的理论研究成果。其理论可以指导职业卫生科研开发,研究理论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可以提供给我市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使用。

1 职业病预防控制的战略要点

1.1 前期预防

1.1.1 对策与方法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前期预防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1.1.2 要点 1、完善法规建设。2、加强教育培训。3、健全申报和批准管理程序建设。4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5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计。6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7、应急救援站。职业卫生设施建设的“三同时”。

1.2 生产过程中的预防和控制

1.2.1 对策与方法

1.2.1 生产过程中的预防控制,是前期预防控制的补充或补救办法。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2 具体措施 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2、职业病防护设施。3、技术改造和工艺技术更新。4、职业病危害告知。5、工作场所日常监督管理。6、强化劳动者的职业危害个人保护的法律意识。7、职业健康监护检查。8、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卫生档案。9、职业危害应急处理预案。

1.3 其他控制方法和策略要点:

1、政府管理策略2、整合职业卫生监管技术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3、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4、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5、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应急救援体系。6、加快职业安全卫生信息化建设.。7、加快职业安全卫生技术保障体系建设。8、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宣传教育体系建设9、加强重大职业危害源的监控和重大中毒事故隐患的治理。10、加强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形成监管协同机制。11、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管。12、促进职业安全卫生产业发展。13、深化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工作。14、加强职业卫生执法体系和法律保障建设。15、落实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16、完善职业卫生投入保障机制。18、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19、实施职业安全卫生许可制度。20、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和法律援助作用。21、大力推进职业安全卫生文化建设。22、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工程。2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职业卫生工作。24、有计划地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职业病防治基金和运行保证机制。25、强化“三同时”审查力度。26、职业安全卫生促进工程建设。27、明确治理重点,突出治本措施。28、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职业卫生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29做好职业病普查、申报和检验检测工作。30、中长期职业病预防控制规划战略纲要。31、加强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交流合作。

2 讨论与结语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研究,是一个涉猎许多方面的综合性科研课题,我们主要在《职业病防治法》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概括了目前职业病预防控制相关方法,原则,措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其要点主要方面是;全社会要强化劳动保护,劳动卫生管理 、法规的普及、预防控制技术的进步、及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敏,李涛,周安寿等,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进展与控制对策,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2008.8,V26(8)

[2]张敏,李涛,周安寿等,加快应对体面劳动全球战略目标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 2008.8,V26(5)

[3]张敏,李涛,周安寿等,对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2008.8,V26(5)

[4]李涛,张敏,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实用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李涛,张敏,化学品职业危害分类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6]李涛,张敏,密闭空间职业危害防护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张永伟,法定职业病预防与控制指南,海洋出版社

[8] 国际劳工组织,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6

一、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1.有助于构建法治中国、和谐社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确立了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课程则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开展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正适应国家对法治人才的需要。

同时随着健康中国理念在民众中的不断深入和新医改的不断深化,各种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医疗纠纷和医疗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卫生法学》课程是高职医药类学生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来源,是专业与法律的交叉学科,是医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医护人员作为医疗法律关系的主体之一,掌握卫生法律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以法为准则规范其职业行为,对于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卫生法学》课程是高职医药类学生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重要来源,该课程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与实践性,该课程任务是让学生学量的理论知识,同时培养逻辑思维、总结归纳的能力,将医学与法学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运用于医学事件,运用合法的手段保护公民的健康和生命。然而就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看,根据高职医药类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调查,大多数学生仍然无法有效地处理各种实际问题,很多学生的行为甚至与法律背道而驰,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课程教学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理论教育主导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其实施过程及成效同利益相关者的期待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卫生法律法规教育,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有必要进行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实现高职院校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不足

由于学科发展的滞后性,《卫生法学》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起步比较晚,受重视程度一直不高。教学由于受到多种条件的制约和传统理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课程教学仍然较落后,目前注重课堂理论灌输,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在《卫生法学》教学中仍然存在,虽然有一些教学改革,但仍然存在教学案例滞后、情景模拟表演性居多等问题,没有很好地与实践有机、科学地结合,教学效果不太理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职《卫生法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课程目标定位的不同,课程实施必然不同,教学效果自然大同。如今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因此医药类专业基本都开设《卫生法学》这门课程。但在确定课程目标时究竟应该是着眼于卫生法法律知识的传授,还是学生专业法律素养的提升,还是相关执业资格考试科目卫生法的培训,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在课程实施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中仍是“填鸭式”教学,主要普及专业法律知识,部分是围绕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进行“应试教育”,极少数以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标开展“能力教学”。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正是由于课程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导致的。

2.课程教学课时分配不足,实践教学课时更少甚至缺失。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培养专业技能同时注重人文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常常缩减人文科学类课程的教学时数,甚至干脆不开设部分人文课程。从所调查的高职院校看《卫生法学》课程大多数为周两课时,学期共计36节,有的只有16节,在课时安排上理论可是仍占多数,只有少量甚至没有实践教学。

3.教学方法运用单一化,教学形式不合理。

目前《卫生法学》教学,主要以教师和教材填鸭式的讲解为中心,以教师法律概念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法律条文为主,整个学习以老师一张嘴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为主要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对于学生无法深化拓展的知识,授课教师可以精讲详析,但是对于学习能力偏弱的高职学生来说,这种单一、单向的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

4.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教授高职《卫生法学》的教师普遍是从大学毕业后受聘进入学校,很少有机会进入社会获取相关实践经验,有的教师可能是在改革中转型教授这门课程,并不具备专业法律知识,本身对理论掌握不牢固,更别说实践经验。有的老师可以通过寒暑假进行短期实践,增长实践经验,但是这种“参观式”的学习效果不明显,并不能满足该课程全过程的实践需求。

三、高职《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前者教师处于指导者地位,学生是主体,主要通过实践探索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而课程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某一具有明确知识体系的课程,旨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升专业技能而采取的具有实践特征的教学方式。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笔者认为高职《卫生法学》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卫生法律知识的传授,不是应对各种考试,而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卫生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约束自身的行为并解决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以实用为准则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属于法理部分的课程内容掌握以理论“必须”、“够用”为原则,所谓“必须”是针对学生理解该课程专业法律问题时必须,“够用”则是指针对讲解后续单行法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选取课程内容时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推行项目化教学,分解成若干项目,使每一项目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高职医药类专业的《卫生法学》课程内容体系应当包含下列几个项目:卫生法学基础知识认知――医疗主体法――医疗行为法――医疗责任法,以法律关系为主线,选取临床易发生的法律关系为教学侧重点,这样学生较容易梳理知识体系,同时直面法律问题,更易分清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从而明确医患双方的法律责任。

3.合理分配授课时数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卫生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医护类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法律课程,不能只是学习枯燥法律理论,更应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用。实践教学课时的合理分配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的内涵和真谛。因此笔者认为在一般36课时的总学时中应该安排18课时的实践课时,这样学生才能切实掌握“够用、实效”的法律理论,同时真正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构建课程教学方法体系。

高职医药类专业《卫生法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与法学专业课不同,与本科院校《卫生法规》课程有所区别。要根据高职的特点,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建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根本的教学方法体系。

(1)卫生法基础知识部分教学

该模块基本上是理论部分,笔者认为对于枯燥的理论部分的教学应侧重启发式教育,采取梯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卫生法学》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可分别采用讲授启发、提问启发、案例启发、实践启发等教学方式,并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提问、学生试讲、课堂讨论、课堂总结等方法不断强化学生对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关系的理性认识。如针对医疗法律关系这一知识,我们可以先从普通的社会关系入手,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关系,然后过渡到医疗法律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社会经历浅的矛盾,又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卫生法实务部分教学

卫生法实务部分包括医疗主体法、医疗行为法和医疗责任法等。该部分内容的实践性很强,这些知识一般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要使这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增强法律应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笔者认为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翻转课堂、探究式教学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卫生法学》课程属于法律与医护类专业的交叉学科。因此,最理想的课程教师是贯通法律和医护专业两个学科领域。只通法律,则无法与医护专业很好地衔接;只通医护知识,则因欠缺法律思维,无法掌控法律知识。“只有二者很好地综合,才能在专业课与法律法规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与此同时,实践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因此,笔者认为加强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学院应鼓励和支持《卫生法》课程授课教师通过进修等方式加强相应的专业学习,同时采用激励与约束机制要求教师丰富实践经历,从而提高教师的水平,更好地胜任课程的教学工作。

6.以检验学生法律知识运用能力和水平为标准确定课程的考核标准。

课程考核标准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乃至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确定课程的评价标准,改变过去一考定终局的做法,应当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实践操作考核,将学生对卫生法规法律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力、对卫生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对法律事务的处理能力纳入考核范围,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考核的范围。其考核体系如下表所示:

参考文献:

[1]张演,张志斌.高职卫生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卫生分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4(10):46.

[2]汪丽青.医学院校《卫生法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医学专业认证为背景[J].医学与法学,2014(06).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22-01

中等职业学校是职教科研的前沿阵地,它是开展教学改革与实验研究的最基本组织单位和最直接的实验田,我们卫生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因其岗位的特殊性,更需要在教育科研上下功夫,只有通过教科研活动,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现结合实际,谈谈新时期卫生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素质需求。

1、以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为核心

专业学科理论知识是中职专业课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行业的一个全方位阐述,又为掌握专业相关技能奠定了基础。但对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能仅限于某几个学科知识。知识之间需要融会贯通,教师要站在相当的高度理解所教课程内容,并加以融会贯通。

2、以专业基本技能为支柱

(1)掌握专业基本技能的必要性。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定实践技能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希望马上就能投入到卫生战线。卫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卫生职业教育除了与普通教育部分相同的基础课程外,大部分课程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水平的专业技术课程。因此,作为卫生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牢固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比如护理专业课的教师,除了应具有护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临床、药理、病理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中职卫生专业课教师从事实践工作的必要性。中职卫生专业课教师自身应首先充分掌握该专业所有技能技巧,并运用自如,然后再对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加提倡让老师们走上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亲身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去,尽可能的在知识结构上做到尽善尽美,希望我们的教师积累尽可能多的公共教育知识与实践知识,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与促进自身与学生的发展。我校教师每年的暑假都会组织为期一个月的专业课教师下临床,以此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3、以交叉学科知识为延伸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8

引言

医疗卫生事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重要性确实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的医疗机构受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困扰,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落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一些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因此,深人研究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颇具现实意义。

一、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一些作为事业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平均主义”及“大锅饭”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评估、工作分析、科学的激励手段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十分常见的概念及管理手段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很难得到体现,许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以绩效评估为例,在一些管理不够规范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思想上缺乏绩效评估的观念,而实践中缺乏绩效评估的标准,导致了绩效考评工作严重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

2、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隶属关系较难理清,有的隶属于政府有关卫生管理部门,有的是带有赢利目的私营机构,有的又隶属于企事业单位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壮大受到多层领导或行政干预过多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组织而言,管理体制的落后影响了许多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员工而言,管理体制的落后也可能对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及职业的技能提高产生消极的影响。落后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滋生“推该、懈怠”等不良工作作风的源泉。

3、缺乏职业晋升中的正向激励

对于许多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员工而言,职称晋升要依靠指令性的负向激励。如湖北省城市大中型医院医生需在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一年后才有机会晋升高级职称。天津市、河南是和安徽省也有类似规定存在。熊昌娥( 2009)认为这些指令性的只有时间约束的负向激励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大医院医生到社区只是走过场,晋升职称是他们的首要目的,违背了让大医院医生用先进技术、理念支援社区的初衷。

二、科学的职业化管理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全球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赋予了职业化管理越来越强的生命力.从另一层意义上来看,职业化是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职业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甲分常见,也为一些企业的发展及腾飞做出了贡献。一般而言,医疗卫生机构不是企业,但在组织管理方面,企业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及发展实践也值得借鉴。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对从业人员职业枝能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职业化的理念确有用武之地。

无论是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或是业内员工而言,职业化均有着其特有的意义。具体而言,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休现:y职业化可以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对关键业务骨卜的培养。通常而论,一个职业化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其拥有系统性较强的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其不断培养及输送专业技能较强的关键业务骨干及管理人才。2)职业化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培育自身的文化。从企业界内的有关经验来看,一个职业化建设较好的组织往往是拥有优秀文化气氛的组织,也往往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3)职业化可以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并实现远景目标。对于组织而言,具有并实现发展的远景目标对丁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职业化实施较为成功的组织而言,明确的、科学的发展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实施职业化管理往往也意味着明确科学的远景发展目标及目标实现的具体策略的科学规划。

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而言,职业化同样意义重大,其最重要的一点主要体现在员工价值的体现和素质及能力的提升方面。首先,职业化对于培养员工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进而促进其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及在工作岗位中的不可替代性的形成及发展。

三、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化策略探讨

1、树立正确的职业化管理理念

加强文化引导,帮助员工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职业化管理理念及组织文化理念是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职业化的基础。“职业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念,因此,只有当员工可以正确地并较为深人地理解职业化的理念及其意义时,职业化的进程才能够得到有力的推动。

2、确定任职资格标准

明确合理的任职资格标准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职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通常来说,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是任职资格标准的三个基本方面。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医疗机构而言,任职资格标准确定的难度较大。根据整理有关文献,笔者认为职业任职资格标准确定的两个基本步骤可以被考虑采用。这两个基本步骤为:1)通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观察法等具体手段分析职业标杆人物的有关情况;2)通过分析所取得的标杆人物的有关资料及信息来确定此类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技能等,进而确定任职资格标准中所包含的模块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内容大致包括行为道德标准分析、职业素养分析及知识技能分析。在得到任职资格标准的雏形之后,可组织熟悉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并确定适合本组织的职业任职资格标准。应当指出的是,任职资格标谁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及调整,而并不是一旦确立后就万事大吉。

3、任职资格评估工作的开展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9

申报正、副高均要求提供任现职以来反映本人最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住院病历复印件3份或专业技术总结1份。

专业技术总结是指任现职期间承担本专业的临床诊疗、实验、诊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药物调剂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具体要求应是申报人员在任现职期间比较集中开展的专业技术工作,其中选择1-2项代表本人专业技术水平的业务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表述:一是必须系本人在任现职期间主持的临床诊治、护理或诊断的疑难病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调查、处置、复杂的药物调剂和实验室技术等工作;二是结合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进行分析、讨论;三是结合或引用的国内外文献要明确注明出处。住院病历复印件,要由单位负责人确认后签字盖章。

二、科学研究获奖证书及课题研究结题要求

奖项:要求提供科研获奖证书原件及批文复印件(单位审核人签名医学全在.线med126.com,同时加盖单位公章)。

课题:要求提供结题报告(单位审核人签名,同时加盖单位印章)。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10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一)卫生、中医药各个专业符合任职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根据《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实行“五个打破”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渝人发〔2001〕126号)精神,上述专业申报人员,可不受单位所有制、地域界限和身份等限制。

(三)按照《重庆市人事局关于我市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职改办〔1998〕50号)有关规定,对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原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仍然有效(需确认和转评的应按有关规定履行和完善相关手续);原未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可不受职称档次的限制,根据其学历和工作资历、业绩和实际工作水平,可以越级申报评定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按有关文件规定,除经批准办理了延长退休手续的人员可申报晋升职称外,凡所在单位申报推荐时已办理了退休手续(含提前退休、病退)的人员均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二、申报条件及标准

(一)学历和资历

申报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执行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人发〔1999〕第92号)、《关于印发<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4号)、《关于印发<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和<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16号)规定,见市卫生局职改办编印的《卫生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合订本。申报中医药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执行《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20号)规定。任职年限计算到年12月31日止。

(二)外语、计算机

外语(医古文)条件按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完善全市职称外语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53号)规定执行;计算机条件按照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5〕99号)规定执行。

1981年12月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副高及其以下级别专业技术职务,在2007年3月参加了职称外语考试不合格者,今年申报职称仍然有效。从2004年起,取消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有效期限制:凡2000年参加全市(含全国)职称外语、计算机A级考试和2001年以来参加职称外语、计算机B、C、D级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者,其考试合格成绩继续有效。

(三)任期内年度考核均为合格

(四)论文

副高级2篇,正高级3篇,必须是国家统一书号或刊号的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五)执业资格

申报临床医学专业(含临床、口腔、公卫、中医、中西医结合)高级职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申报护理专业高级职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并注册。凡变更、交叉申报上述专业者,须取得拟申报专业的《执业证书》,方可申报。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1、有不符合以上五条款其中之一的,均不得申报。

2、医疗事故责任者三年内;医疗差错责任者一年内;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七)破格推荐评审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但能力和业绩突出、确有真才实学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规定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中有关问题说明的通知》(渝卫职办〔2007〕41号)执行。

(八)对抗震救灾人员实行倾斜,按渝职改办〔〕40号执行(附件10)。

三、评审程序及评审内容

(一)评审程序

实行评审与答辩相结合的方法。材料审查—专业答辩—小组推荐—评委会表决。

(二)评审内容

1.查阅资料:学历及资历、外语及计算机、继续教育、工作经历及工作量、论文、科研成果、教学、年度考核、卫生支农。以上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获取,具体指标要求参阅《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中医药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量化评分表。

2.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学术动态、知识应用。具体指标要求参阅《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四、申报程序

按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下放高中级职称申报评审权限及简化资格考试发放程序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12号)的规定执行: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审核推荐—主管部门审核—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或市级主管部门)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送相应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破格申报者须由区县人事职改部门或市级主管部门先将申报材料及相关证明送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核准后,再送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评委会参加评审。

五、报送材料及要求

(一)材料种类

1.《重庆市申报级专业技术职务送审名册》一式3份。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市级主管部门或各区县(自治县)人事(职改)部门加盖公章(附件1)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附件2)

3.《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附件3)。一律要求打印,并用A3纸复印:卫生技术人员一式17份,中医药技术人员一式19份

4.破格申报者需填报《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表》1份(附件4)

5.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者,需填报《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1份(附件5)

6.任期届满考核和任现职以来近三年年度考核表各1份(单位提供)

7.担负有卫生支农服务任务的单位的申报者,需报送《重庆市卫生支农服务业绩考核鉴定表》1份(附件6)

8.任现职以来,最能代表本人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论文(论著、学术报告)、科研成果、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各1份(本人提供)

9.申报人任职资格材料1套(一律报送复印件,由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人事职改部门审查原件,出具审查意见并用印后方为有效)

(1)学历、学位证书

(2)现任职务的任职资格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人事(职改)部门下达的任职批文及聘书

(3)有效的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等考试合格证书。按渝职改办〔2005〕99号、〔2007〕53号,属免试范围者,应填报《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免试审批表》(见附件7)。属年龄免试者,需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属翻译文章免试者,需同时提交原文和译文;属公派出国留学免试者,需出具有关出国留学证明

(4)《继续教育证书》或《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卡》,区县卫生局或市级主管部门验审并用印后方为有效。

(5)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口腔、公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员须提交《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理专业须提交《护士执业证书》。

10、《委托评审函》1份(附件8)。

11、申报材料清单1份(附件9)

(二)材料要求

1.所在单位负责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条件进行严格审核,认真把关,并清点申报材料,统一收集上报。11种材料中,除学术成果(含论文、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执业资格、外语译文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外,其余均提供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2.公示。各单位要对《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天。未按规定公示和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3.学术成果真伪鉴定

(1)学术成果真伪鉴定,由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负责,于报送材料时同时进行(免费)。

(2)鉴定内容:论文要求复印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正文;科研成果要求复印获奖证书、研究报告、成果鉴定书等有关资料;科研立项要求复印立项申报书、立项批文、查新报告结论等资料。学术成果如系合作项目,须由该项目负责人(主编、主研、执笔)出具申报人所承担的部分或所起作用的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3)鉴定办法:学术成果鉴定数量,报送材料时应由申报人明确拟鉴定的学术成果,并同时提交拟鉴定成果的原件(原件审核后退回)、复印件;复印件要求字迹清晰,经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鉴定并用印后,随其它申报材料送评委会。

4.执业资格鉴定:需出据原件和复印件,由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负责鉴定,于报送材料时同时进行(原件审核后退回)。

5.申报材料中涉及各种表格,除特定表格外,其余材料统一规格为A4纸;报送材料中所有复印件,均需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人事(职改)和区县卫生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鲜章。材料字迹潦草或复印件字迹不清影响辨认效果者,责任自负。

六、各单位在推荐申报工作中的职责

(一)材料审核:各单位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

材料审核的内容及要求:查学历证明、任职资格及年限证明(任职资格评审表和资格证)、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证、继续医学教育记分卡、学术成果等原件是否与本人情况相符,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审查完毕,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二)公示:各单位在申报前对《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天。对公示中有举报的,推荐单位要认真查实,凡举报属实,属“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申报资格;属“主要业绩”弄虚作假的,需在推荐意见栏内予以更正说明。未按规定公示和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三)材料的收集归档申报:所有申报材料由单位派专人统一报送,高级职务申报材料按照《申报材料清单》的顺序清点,用牛皮纸标准档案袋按人分装,并在档案袋上张贴《申报材料清单》(附件9)。

七、报送材料时间、地点

(一)报送时间

7月10日-25日:市级各医疗卫生单位

7月26日-8月10日:区县、厂矿(市卫生局审批的厂矿企业医院)、学校及其他有关单位

凡逾期或由申报人员个人直接报送的材料一律不受理;申报材料经过重庆市职改办审查后,不再受理补充材料。

(二)报送材料地点

地址: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渝北区松石路418号重庆市卫生局七楼719房间)

联系人:谢悦峰李永发谢春鹰联系电话:67706587 67706581 67706693

公交线路:

1.沙坪坝(土湾)—花园新村(205路公交车终点站下车)

2.杨家坪(方向)—花园新村(148路中级车终点站下车)

3.石坪桥—冉家坝(118路车东和春天站下车,途经上清寺、海关)

职业卫生学论文例11

G715.1;R-4

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卫生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面临机遇,卫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关键是建设卫生“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卫生职业学校实现其特殊教育目标的基础。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卫生职业学校才可能在卫生专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上有所创新,才能真正体现出卫生职业学校的特色。

一、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和资格认定

“双师”教师的定义并不统一,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双师”素质[1]。卫生职业教育教师既能从事卫生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卫生实践教学的要求决定了卫生职业教育 “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即教师个人既具有卫生专业理论,也具有卫生专业技术。所以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中级(或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教W岗位和教学内容不一样,对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教师队伍的构成中的卫生技术人员兼职教师侧重实践教学,与学校侧重理论教学形成互补。

二、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问题

医学院校毕业生是我国目前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的主要来源,“双证书”是教师培养模式[2]。不同专业的医学毕业生在工作一到两年内必须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或卫生技术资格证书;在两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由于人事部门的规定和就业竞争的因素,理想的学历目标和专业能力目标是“研究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但是这样的复合人才少之又少,现实情况是研究生缺乏专业技术经验,或者卫生专业人才后续继续教育学历。政策或者物质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者持续进修都能起到明显效果。

三、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继续教育

培养“双师”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的一条有效方法就是持续进修。为适应市场万变和提供社会,教师进入医疗单位实践,达到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目的,医院实习指导医师则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其次,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要把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工作,开发精品培训项目,不断建立和完善“双师”素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在职教师的“双师”素质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

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卫生职业教育教师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情况非常普遍,也是卫生职业教育的需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可以优化结构,加强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实践结合。职业教育,传授特殊技能,师带徒也,古而有之,专职兼职不必过于细分。聘用卫生技术人员可以请进学校任课;也可以在卫生场所施教,即所谓学生见习和学生实习,近年来也有院校合作形式,但是限于现实原因,这部分带教人员的培训管理力度不够。

五、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给予经费奖励及政策引导,加强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深造硕博及专业进修[3]。提供教师教学理论、卫生专业技能、信息化网络教学手段等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邀请专家来校知道指导,只有培养才能建设出一支队伍出来。

(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考核激励,制定符合职业教育办学特点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规定教师必须持有技能证书或专业实践经验的年限,在职称晋升和评优条件确定“双师型”教师优先,与教师个人利益挂钩等等措施。

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育是响应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卫生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应尽快抓好建好,迎接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