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技强国论文

科技强国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08 11:46:44

科技强国论文

科技强国论文例1

【第一章】新经济环境下科技型企业成长研究导论

【第二章】企业发展模式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4.1  4.2】山寨的说明及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概况

【4.3】手机厂商的典型案例分析

【4.4 - 4.6】华强北手机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华强北模式的理论说明

【结论/参考文献】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方式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 要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通过实施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实现了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长的一次经济高速增长,其具体表现是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胀水平的偏低、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财政的改善,《2001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将这种发展奇迹总结为新经济。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新经济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发展模式是与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紧密相连的,我国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不能照搬其他。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给出了本文对于企业发展模式的认识,接着对文章写作所运用到的各种理论进行梳理,并将虚拟企业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核心理论加以详细论述,然后以文献综述的方式选取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企业发展模式进行对比,说明企业发展模式主要受政府、教育、资本和文化四种因素的制约。

第二部分,作者在全面阐述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深圳华强北手机产业以及三家典型手机厂商为案例,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比,说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对于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第三部分,本文通过对华强北手机产业及典型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从组织模式、营销模式、创新模式和融资模式四方面进行分析,创新性的总结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模式--华强北模式,并通过与其他现有典型模式的对比,说明此模式的优点与适用范围。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基于华强北模式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经济 中小科技企业 华强北模式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框架与内容

(一)研究基本框架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综述

一、核心理论综述

(一)虚拟企业理论

(二)坏性创新理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模式研究

(二)国内相关模式研究

(三)国内外相关模式研究总结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中小科技企业的定义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二)科技企业的定义

(三)本文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定义

二、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二)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特点

三、我国中小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外部困境

(二)内部困境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强北手机厂商的案例分析

一、关于山寨的说明

(一)"山寨"的定义

(二)"山寨手机"的说明

二、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概况

(一)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华强北手机产业运行流程

三、手机厂商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案例研究对象选取依据

(二)研究指标的选取

(三)三家企业的比较研究

四、华强北手机产业的特点

(一)产业分工明确

(二)产业集聚明显

(三)市场定位明确

(四)产品优势独特

五、华强北手机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法律的风险大

(二)持续创新能力弱小

(三)产品服务质量堪忧

(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强北模式的理论说明

一、华强北手机产业特点的理论分析

(一)组织模式分析

(二)营销模式分析

(三)创新模式分析

(四)融资模式分析

二、华强北模式的提炼与相关比较

(一)华强北模式的提炼

(二)与国内外相关模式的比较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产业分工,培养核心能力

(二)注重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三)注重产品质量,大力发展品牌

科技强国论文例2

2016年,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1]这使得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科技论文的外流现象上来,更有学者很早就开始研究科技论文外流现象的原因。如,刘丽英等认为我国110个学科论文外流造成的文献经济总损失量为7.33亿元,其中农业工程领域论文外流导致文献经济损失总计为667万元[2]。董建军对我国学术论文的流失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优质稿源流失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对策[3]。王泽蘅研究发现中国论文外流数量比日本多、两国间数量差异逐年增大[4]。刘彩娥研究分析了我国科研论文外流的数量、质量和学科分布,并提出了防止科研成果外流的措施[5]。本文简要分析科技论文的外流现象的原因,并分析政策导向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一、科技论文外流现象及损失

截至2019年底,我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58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但是,中国SCI收录期刊仅占全球SCI论文总数的1.72%。2010—2019年间,中国作者发表了SCI论文275.5万余篇,其中只有2.2万余篇发表在中国SCI收录期刊上,仅占8.10%[6]。科技论文的外流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论文质量也都较高。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引文影响力为12.83,同期全球SCI论文引文影响力为14.11[6]。其中被SCI收录论文数量最多的学科分类为:基础学科、应用科学等,而这些学科大多数涉及我国的高尖端技术领域,国家在这些领域往往都投入了大量的科研成本、科研经费,这不仅可能危害到科技信息安全问题,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国有资源外流。

二、科技论文外流的原因

国内大量优质论文外流的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学术评价导向由于历史原因,起初我国自己创办且被国际学术界公认的SCI学术期刊较少,我国学者在SCI,尤其是国外的SCI期刊的发文量也很少。为鼓励我国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索,推出了鼓励和激励措施,使得学术界出现了唯SCI论,形成了科研评价体系基本完全依托于SCI的现象。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科研奖励,甚至硕士、博士毕业要求的主要指标中都有SCI的身影。“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励”的学术评价体系导致优质稿源大量向SCI、EI倾斜,最终影响了国内学术期刊的发展。

(二)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不足我国虽然已经是期刊大国,但是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数量却不多。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提供科睿唯安的2020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显示,国内SCI期刊数的基数较小,SCI期刊总数为9356本,而中国SCI期刊数为241本,仅占2.5%。从影响因子上来看,国内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较弱,《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以292.278的影响因子,高居首位。《NATURE》《SCIENCE》《CELL》三大国际顶级刊物的影响因子分别为42.778、41.845、38.637。中国期刊中影响因子最高的《CELLRESEARCH》也只有20.507,国内期刊的竞争力明显不足。这使得作者在SCI平台中可选择的国内期刊较少,且会为了高被引和高传播速度作者更倾向于优先选择影响力更高的期刊。

三、政策导向的改变及亮点

为体现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掌握学术话语权,构建多元化的学术评价体系,加强学术期刊建设,防止科技论文过度外流,最终到达科技论文在祖国的大地上发表的目的。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励”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准确评价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9年由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意见》提出了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与文化基础。推动中外科技期刊同质等效。发挥全国学会同行评议功能和相关研究机构作用,分领域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形成全面客观反映期刊水平的评价标准。2020年10月,党的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公报中提到,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避免了盲目追求影响因子的情况,对作者而言可以踏实做学问,对期刊而言可以更好地迎接挑战。

四、期刊如何迎接挑战

政策导向的变化对国内大量优质论文的外流现象无疑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同时期刊自身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以改变现状,迎接挑战。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创新办刊模式,提高社会影响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加强人才培养。

(一)创新办刊模式第一,根据办刊宗旨及学术领域,明确期刊所在分类。《意见》中提出,要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要“做强优势学科”。因此,我们要根据办刊宗旨和期刊定位,参照“重点建设期刊目录”,有效整合资源,转变办刊思路,寻求适合的办刊模式。第二,抢抓新兴交叉学科,探索协同办刊。因全球学科的不断发展,新兴及交叉学科越来越多,期刊应该要抓住机遇,根据自身的社会功能,探索“高校+企业+期刊”或“科研机构+企业+期刊”等产学协同发展,在稳定自身专业优势的基础上,开发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内的竞争力,提升科技期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第三,搭建新型传播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期刊的传播方式受到了极大地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纸质期刊的阅读,期刊要积极应对科技的变革,进行数字化出版。而大数据的应用使“出版平台”变得尤为重要,国家建设大型的、优质的“出版平台”已成为必然趋势,期刊应要参与到各类平台中去,抓住战略机遇,为推动期刊发展共同搭建新型传播平台,有效提升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提高社会影响力,扩大国际影响力我们要实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坚定文化自信,立足国情,面向世界,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提高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国际影响力,最终增强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话语权。《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中提到,我国期刊刊均总被引频次2018年达到的2255.6次,相较于2014年的2111.52次增加了6.38%。2018年,被国际论文引用频次不低于10次且国际他引影响因子大于0的中文科技期刊有2913种,相较于2014年,评价年增长率为13.81%,这表明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6]。《意见》中提出的中外科技期刊同质等效政策将会引导优秀论文回归国内期刊,有影响力的传播平台也会使科学家们会愿意将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祖国的大地上,而由持续的、优质的文章组成的科技期刊也将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这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科技强国论文例3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出席本次论坛并作了重要的主题发言。李东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转变、出版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科技期刊管理者和出版工作者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深化改革,使科技期刊成为我国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先锋力量。

李东东说,科技期刊是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科技期刊工作者牢记使命,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与发达国家科技期刊发展规模和质量相比,我国科技期刊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李东东表示,当前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新兴出版势头迅猛、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产业形态日趋完善的新形势,科技期刊要借助科研开发以及出版业、传媒业、信息服务业不断发展的推动力,积极实现科技期刊业态转变,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李东东指出,科技期刊在发展过程中,一要切实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培育和重塑新型市场主体。对已形成规模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科技期刊要加大扶持力度,予以政策支持,推动优秀科技期刊进一步做大做强。二要积极应用新媒体新技术,获得新的发展动力。科技期刊要利用内容制作的优势,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在刊物的表现形式、为读者服务的功能及延伸期刊的价值上,进行大胆尝试,作引领期刊数字化的表率。三要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加大对优秀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李东东说,新闻出版总署将在完善学术期刊质量评估标准、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编辑队伍管理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现象管理处罚力度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化学术期刊发展环境,推动学术期刊发展,为学术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李东东最后强调,一个国家的科技期刊水平,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科技共同体的凝聚力。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科技期刊管理者和出版工作者不仅要积极迎接和适应科技发展及国际学术出版竞争的挑战,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使其真正成为我国文化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集团化,小荷才露尖尖角

目前,“中国制造”的论文约占全球研究类出版物总量的8%。据汤森路透科技集团预测,2012年到2013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论文产出国。根据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的乐观预测,按照目前的影响力提升速度,位于“金字塔尖”的国内高校的学术影响力,有望在几年内跻身世界前100名。然而,当前国际著名期刊和出版集团纷纷在中国抢滩登陆,国际期刊的质量精品化、运行集群化、出版细分化和竞争全球化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的现实却是,大多数科技期刊仍沿用30年前传统的日常管理和出版机制,出版规模小,发行量小,经营能力较低,很难同这些国际出版公司竞争。

在论坛主题演讲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指出:“面对国际出版集团的竞争,我们要通过体制改革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联合或兼并重组,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实现专业化的出版集团。只有集团化才是我们未来的出路。”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也表示,目前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正在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期刊管理者和出版工作者要认清改革形势和政策环境。我国一些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市场竞争机制不仅在科技期刊资源配置上具有效率优势,更能促进科技期刊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作、服务创新,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中国科技期刊阵营中较早尝试集团化道路的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林讲述了卓众规模化发展的经验,也提出了改革中遇到的3个方面难题:一是刊号紧缺。二是没有期刊综合出版权。我国目前的体制是报刊单位不能出版光盘。而刘泽林认为,期刊应拥有综合出版权,这样能更有效地利用文化知识的价值。三是兼并重组举步维艰。尽管这是改革的大趋势,但在很多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当前的形势是,一方面正规的出版单位扩大规模存在困难,另一方面业内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对此,李东东副署长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对高水平学术期刊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刊号资源优先配置、适度放开和出台财政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完善学术期刊质量评估标准。同时,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编辑队伍管理制度,对非法出版学术期刊论文、期刊超越办刊宗旨及业务范围刊载学术论文、不注重学术期刊质量等违法、违规现象加大管理处罚力度。

数字化谜局

目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传统出版产业的运用与发展,带来了出版业生产方式、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革命性的变化,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升级,为出版业的发展拓展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改变了科技期刊的生态环境。传播手段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等新的出版形态正在占领国际科技期刊的主流地位。科技期刊不仅要在出版理念、出版模式、传播方式、营销手段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实践,还要加强科技期刊数字产品的研究开发,加强对学术出版资源的整合,加强数字出版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斯・坎贝尔作大会发言。《自然》作为国际知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高达34。菲利普斯・坎贝尔在大会报告中强调:“数字化是出版业的未来发展之路。”同时,他表示,读者在阅读智能文章时可以提出问题,获得解答,提高互动。今后,大众或

许也可以参与论文评价。

中国知网总经理、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社长王明亮在主题演讲中分析了印刷出版的缺陷和数字出版的优势,他指出:“印刷出版时滞严重,最多时滞达722天,这将降低科技成果首创性,降低被引用次数。数字出版能大大提高出版时效,利于读者一编者一作者互动,能有效把握国际需求,且知识服务市场化、创作手段多媒体化。”爱思唯尔期刊出版高级副总裁、荷兰出版商协会运营总监Philipe M.A.B.Terheggen表示,如今电子期刊革命已经到来,相信未来出版业可以达到大规模的数字化。

但是与会的嘉宾也没有真正指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数字化道路。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化还只是停留在纸版内容的电子转化层面,而像斯普林格中国区出版业务负责人叶路提出的数字出版与Web3.0的结合与互动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并没有形成现实可行的模式和道路。因此,虽然业界对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是一致认可,但是究竟怎样转型却是一片迷茫。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本次大会上,科技期刊如何平衡国际化和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众多专家热烈讨论的议题。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表示,中国科技期刊走向国际仍需要破解以下难题:一是期刊导向问题。现在,学术评价制度深刻影响科技期刊质量。二是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不高。三是出版语言问题。目前,国际优秀期刊出版语言被英语垄断。我国期刊如不在市场和质量上显示独特优势,将很难取得大的突破。

在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和民族利益的平衡方面,日本和我国有着同样的困惑,日本的研究人员也更喜欢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投到《自然》、《科学》等著名期刊上,他们认为这样会使自己的成果有很高的显示度。目前日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日本应集中自己的力量,鼓励国内研究者将优秀的论文投到自己的期刊上,在日本创办世界一流的学术期刊;另一种观点认为,创办日本自己的一流学术期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因为欧美一流的学术期刊已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将研究成果投入到这样的期刊上会有更大的显示度。日本200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野依良治教授是第一种观点的积极倡导者,他认为亚洲应该创亚洲一流的期刊,日本、中国、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应集中力量创亚洲一流的期刊。20年前美国确实严厉地批评过日本,特别指责日本在基础理论方面大量“抄袭”美国和欧洲等国家的研究成果。当时,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日本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并将自己研究论文的摘要全部翻译成英文,免费向世界提供。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在1999年10月创立了学术期刊电子平台――J-STAGE,收录了375家日本科学或技术学会发表的论文和会议论文集,其中80%的论文是全文免费阅读。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科技信息部部长大仓克美在本次论坛上着重介绍了日本J-STAGE的成功经验。J-STAGE是日本学会专用电子杂志出版平台,它打破了日本过多依赖欧美商业出版的模式,促进日本发行的学术杂志全球流通。大仓克美强调了母语论文的重要性,他说:“中国和日本同属汉字文化圈,我们虽不能和英语系国家一样自如运用英语,但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魅力。”他引用野依良治的话:“一个国家、民族的特有独创性、价值观对其科学研究发展的影响重大;国内学术出版的国家平台必不可少。”

科技强国论文例4

2.水文基础理论知识结构更加完善我国重点扶持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水文水资源实验室,深入研究水文现象的物理过程,并通过雷达测雨、卫星遥感资料传递、放射性示踪测流等现代科技手段获取水文信息。对全国范围内水资源的评价和水质研究,有利于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根据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变化对水文影响进行评价,也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支撑。另外,随着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随即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模糊数学等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引进与渗入,水文科技也出现了诸如系统水文学、环境水文学、模糊水文学、随机水文学、水文遥感等新的研究方向与分支,使得水文科学理论和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和完善。

3.水文应用技术更加先进“应用水文是运用水文学和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各实际水文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的科学,为水利等工程建设提供水文预报服务和水文设计数据,并为国土整治、农业、林业等的规划提供水文依据。近年来,在水文科学技术理论知识的支撑下,我国水文应用技术也更加先进,水文监测自动化技术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水文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水文监测精度和时效性及其数据处理与服务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学科完善和理论的进步也推动了水文分析与计算能力、水文预报技术、水资源评价分析能力等提高,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水文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水文科技发展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由于其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水文科技的新要求,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有;水文新设备自主研发能力较低,信息采集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水文预测方法和理论研究仍需加强,如洪水资源化研究、无资料地区的水文预报等;对大尺度水文问题研究、环境变迁中的水文问题和全球尺度的水文问题等研究的较少;区域水文研究不平衡,对于寒区、干旱区、牧区和森林等地区的水文问题研究相对薄弱;水文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科技投入不足,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比较缓慢;缺乏依靠科技进步的经济激励机制和法制制约,水文科技人才结构不够完善。水文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着一定的现实条件和技术支撑的限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面推进、重点突出,并且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水文科技发展的策略

1.加强水文基础科学研究结合人类利用,把固体地球、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组合成耦合系统,在这一复杂的整体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和承载机理进行研究,为解决水环境保护、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和配置等提高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资料。深入研究水文基本规律、水文计算方法、产汇流理论等,分析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对水文过程的胁迫效应,开展城市水文学和生态水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并进一步加强与水文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

2.加大水文科技投入力度水文科技不止是为水利行业服务,而是服务于全社会各行各业,因此对于水文科技的研究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研究,是以获取宏观范围内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的,需要国家给予稳定的经费投入和支持。加大水文科技投入力度,对于保证水文科研人员提高创新能力和保持水文科研队伍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水文科技发展的基本保证。

3.加强水文科技研发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科研工作需要长期和稳定的群体协作。目前阶段,在水文科技研发领域不仅需要激励个体创新积极性、尊重个体创新价值,更需要集中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团队,集中力量发挥人才综合竞争力。同时,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组织和部门要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大力培养以中青年为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团队,尽快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有团队精神、有协作能力和凝聚力的高素质水文科技人才队伍。

科技强国论文例5

一、引言

科学技术无国界,随着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各国逐渐迈人信息与资源共享的阶段,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交流也逐渐增多,然而,更多的障碍与挑战也随之而来,不同国家的语言不同,思维不同,方式不同,这就给沟通与交流带来了困难。而科学技术方面的沟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而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不仅需要转换不同语言,更要转换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式以及不同的习惯。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德国,它从一种暂新的视角解析翻译,它打破了翻译只是语言的转换这种传统的理论,指出翻译是一种交际方式,这就使得翻译的实用性大大增强。科技用语专业性极强,属于典型性文本,因此本文以科技用语的汉译作为实例分析文本,从功能派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科技用语的汉译为研究重心,对功能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做出分析与阐释。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概述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翻译理论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与革新,基本上摆脱了过去“字对字”、“词对词”的机械式翻译方法,提出翻译是原文与译文之间超越字面含义的转换。其中最著名的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然而,此时的翻译理论依然停留在语言学层面,忽略了翻译活动所蕴含的交际功能与社会效应。

直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兴起功能派翻译理论,其在继承过去翻译理论的合理成分之外,更打破了旧的翻译理论对翻译活动所造成的束缚与限制。功能派翻译理论将翻译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延伸至交际层面,指明其隐含的社会文化含义,使得翻译不再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其行为与所达到的功能与效应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其创新的思维给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增添了重重一笔。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凯瑟林娜・莱斯提出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汉斯・费米尔提出的目的论原则及其延伸理论;贾斯塔・赫兹・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打破了翻译界的旧式思想,将翻译看做是原文作者、译者、目标语读者共同作用并交互的一种能动性活动,这就为翻译活动开启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在翻译摆脱了“字对字转换”的限制之后,其原文与译文之间转换的能动性大大增强,以往难以逾越的文化之间的鸿沟,两种语言之间难以找到的对应副本,文本功能方面难以达到的交际效果,都可以通过译者所选取的翻译策略一一解答,这一切,都站立在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肩膀之上。

三、科技用语特点分析

科技用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就语言表达而言,它既有科技英语的一般性文体特点,如用语精简,结构严谨,力求表达贴合、客观,不重虚文润饰等,又在此基础上更加着重于准确度。一般科技用语较为晦涩难懂,专业术语极多,容易使读者产生混淆,这就使得其翻译过程中常常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方法。科技用语在市面上可参考的文献资料较少,因而译者的理解又面临巨大的困难,在对原文精确无误的理解之上,译者需要将其转换成相应的译入语,译语文本不仅要展现出原语文本的深意,更要语内连贯,简介明了,翻译过程须避免语意、语篇的混淆与费解,更不能出现失误或差错,因此译者须更加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与方法,也就更能体现出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功能派翻译理论将翻译行为视为一种综合性的交际活动,其强调译入语是否能够达到与原语相同的交际目的与社会效应,其将原语作者、译者与译人语读者看做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翻译活动不再拘泥于字、词、句、修辞甚至是语篇,而是注重整个原语文本所要传递的信息,所要达到的目的,这也正好将科技用语翻译所面临的难题迎刃而解。因此本文选择科技用语为研究文体,将功能派翻译理论融入翻译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巧妙融合,在阐释功能派理论如何被践行的同时,也说明了科技用语翻译中的难点如何通过理论的指导而解决。

四、功能派翻译理论在科技用语汉译中的应用

由于科技用语的翻译实用性较强,其属于细分研究范围,因此在剖析其用词、句法以及语篇等方面语言特点的同时,应强调该种文体的实用性,并且配合渗入译者的主体性,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重要性。由此自然过渡到功能翻译理论这一大翻译理论体系理论范畴,从而强调功能派翻译理论对科技用语汉译的指导性作用,再从读者群的特点入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表明翻译过程中如何体现理论原则,对译者主体性以及目标语读者之间的能动关系做出分析与对比。

科技强国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决定》中提出的战略目标。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与我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的一个过程。为此,《决定》不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无论是向“总体目标”挺进还是将“奋斗目标”落实,“科技强文”都是一个重要举措和强劲动力。

所谓“科技强文”,指的是我们文化建设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指的是充分发挥并有效实施科技进步在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驱动作用、支撑作用和提升作用。

一、自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从小平同志到、总书记,都一以贯之地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总书记更是明确指出:“只有把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赢得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的内驱力及前瞻性体现出生产关系乃至社会制度的先进性水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为什么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以为是具有前瞻视野并且亟具现实意义的。

所谓“第一生产力”,可以理解为各生产领域具体生产力的原初驱动力,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革命性因素,也是生产力不断攀升的先进性标志。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的服务,前者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制造业而后者属于服务业,二者都有包含着生产者、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材料)的“生产力”。

对于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生产力”,是否也会遭遇、也需正视“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文化产品的生产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或者说是通过精神品质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生产,这是毋庸置质疑的。但精神产品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它要对受众的精神境界和社会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而“产生影响”的先决条件是实现“有效传播”。

实现有效传播,一方面与传播手段相关联,另一方面也与产品形态相关联,甚至也会关联到产品形态中传递出的价值取向。精神产品的价值取向,可能关系到科技进步对社会伦理的冲击与调节,它与“第一生产力”的关系是较为间接、较为曲折的关系;对于实现有效传播的另两个方面传播手段和产品形态,“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显然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总书记指出:“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2008年12月15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上述内容便是这个重要讲话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段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对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影响是需要我们予以高度重视的现实。

因为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公关时代”,这个时代的“国家形象”或者说“国家文化形象”建构,并不以是否文明古国、是否文化资源大国论短长。那么,在这个“国家公关时代”,我们所需要建设的“文化强国”的短板是什么呢?很显然既包括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也包括现代文化的业态创新。正如总书记所说,科技发展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影响,是从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面对这种因科技发展而深刻影响并迅速改变着的当今世界,文化建设怎么可能胶柱鼓瑟、守株待兔、画地为牢、刻舟求剑呢?应对科技发展对当今世界的深刻影响和迅速改变,我们文化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就是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不断拓展并衍生出时代新兴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活动领域和产业业态。

可以说,置身现代信息社会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意,一方面以文化创意引导科技创新。正如李长春同志所说:“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催生了一系列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这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反映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当代文化建设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代表着文化生产力的前瞻视野和强劲动力。

三、我们注意到,《决定》在论及文化改革发展的“动力”或“引擎”时,主要提到了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

作为我们当下文化改革发展的两个“动力”,体制改革是解放生产关系,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文化建设而盘活存量,是为传统业态的产品生产观念及生产方式松绑;科技创新则是发展生产力,是为加入WTO之后势必放开的国内文化市场催生增量,是为新兴业态的产品生产样式及生产领域开道。

我们注意到,《决定》是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论述中来强调“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而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支撑。实际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实质,就在于推动文化与科技的一体化,而这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建设的显著特征。

发达国家把这种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产业视为“文化创意经济”,这种明显带有文化建设意味并且是带有新文化建设取向“文化创意经济”,通常发生在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它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通道,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物化文化创意,形成高文化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在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的同时提高国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四、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作为新的文化建设理念的“文化科技一体化”,要义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这种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将分别为文化产业、科技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建构新的实力。

有学者在研究科学世界图景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后指出:在迄今为止的三次科学革命中,第一次产生了实体实在论和实体思维,第二次形成了场能实在论和能量思维,第三次则带来了信息系统复杂综合的世界图景和信息思维。20世纪影响卓著的科学哲学大师波普尔奠定了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哲学基础,这就是他将信息从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与物质、意识并列的世界构成的第三要素,也即学界通常所说的“世界3”。

当今世界,“世界3”的重要作用已为现代社会的“网络化生存”所证实。这个我们似然称之为“虚拟世界”的图景,常常在现实世界中发散出“超现实力量”,一直被视为润物无声的如水的文化,居然也会如火一般去燎原造势。“软实力”的文化在信息时代比实体实在论、场能实在论更有实力,这是我们当代文化建设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然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远不如“牛奶兑水”般的水融来得浅显、简易,作为大跨度的领域跨越和大差异的异质思维,学者们从学理上认为二者的融合要高度关注融合对象的异质性与丰富性,关注融合过程的层级性与复杂性,更要关注融合目标的前沿性与高端性。

也就是说,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与融合发展,目标是文化建设领域的前沿发展和高端创新。

五、“文化科技一体化”是当达国家发展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也因此这些国家的学者大多倾向于把科技看成是一种文化因素,特别是将其视为文化发展中的驱动因素。哈贝马斯通过描述现代文化生产的工业化趋势,更认为科技是发生在当代社会前沿和高端的文化现象。

在大文化观的视野中,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体系,也被视为广义文化的一种形态。但通过对这种特定文化形态之作用的审视,我们的文化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人类文化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科技对文化产生影响、从而助力文化发展的历史。这种状况在文化发展由渐变而突变的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综合学者们的看法,科技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一是改变了文化的体验方式,二是扩大了文化的消费需求,三是丰富了文化的生产要素,四是提升了文化的构成品质,五是激活了文化的原始创新,六是催生了文化的新兴业态,七是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八是改善了文化的储存效果……这仅仅是择其硕者而言。

平心而论,当代文化建设应由衷感激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与其纠结于科技理性会否损伤人文精神,莫如思索人文精神如何借助科技理性的翅膀飞得更好更高更远。

一方面,科技使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效率进入生活,扩大了文化的覆盖面并增强了其渗透力,使得当前的文化研究相对于产品构成而言更注重传播效应的研究,比如对高新技术支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传播效应研究,对影响“网络文化生态”新生代的新兴文化业态的传播效应研究,以及融入广义文化行业的高科技文化衍生产品的传播效应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极大地关注“文化科技一体化”进程中用户角色的重大转变;这便是“用户创造内容”(user-generated-content,UGC)现象的发生;作为数字化、网络化两大信息革命的重要成果,“用户创造内容”及“在线社群”(online community)的成员互动,可能将深度改变我们既往文化创造的理念,我们将为这种蕴含能动创造的文化体验去进行文化创造。

这也许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大众化”或“民主化”文化创造进程。

六、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就要敏锐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紧紧抓住信息化迅速而深入发展的历史机遇,认真学习和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为建设国家文化创新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1年7月,科学技术部、文化部部际工作会商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和文化部部长蔡武共同签订了工作会商议定书。这个工作会商机制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融合发展的政策保障,有效集成融合发展的优势资源,全面构建融合发展的创新体系,扎实推进融合发展的专项行动……

会议提出了11项相应的具体举措,其中包括联合研究、制定并《国家科技与文化融合联合行动计划(2011-2015)》,联合认定“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在国家科技计划中优生启动《文化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文艺演出网络化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等重大项目;支持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和新型文化产业领域中的集成应用并优先在国家科技与文化联合行动中安排相关项目;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中设立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研究方向并给予重点支持等等。

我们欣喜地看到,《决定》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了“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而且从实践上确定了具体举措,其中“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就是对我们工作思路的重大支撑和全力推进!

科技强国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72-02

科技期刊常常能够显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总体发展水平,是开展对外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也逐渐成为科技论文产出大国,我国每年出版发表的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门类比较齐全、涵盖各个学科、基本能满足科技人员成果发表和学术交流的科技期刊体系。尽管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不少,然而国际知名品牌科技期刊并不多,我国科技期刊的全球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与国际高水平期刊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和科学技术研究实力极不相称。因此,探索中国品牌科技期刊的发展道路,打造中国的品牌科技期刊,促进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中国科技界及期刊界的历史责任。

一、树立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

科技期刊是进行知识传播、推广科研成果、探讨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随着国家对期刊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内外科技期刊的品牌化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树立科技期刊品牌意识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基础,打造品牌期刊已成为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选择。21世纪以来,品牌意识已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变革行列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科技期刊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创立自己的强势品牌。期刊品牌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无形资源,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科技期刊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今天,谁拥有了品牌期刊,谁就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打造品牌期刊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最好对策,否则,科技期刊就很难在期刊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因此,加强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对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办刊人员应树立品牌竞争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积极挖掘各方资源,吸引并留住作者及读者,在广大读者心目中牢固树立起期刊的品牌形象。

二、期刊品牌的基本概念与现实意义

基本概念:期刊的品牌是指期刊的办刊宗旨和期刊定位、创意策划和特色风格、学术地位和公众形象等多方面的抽象和概括。品牌期刊在本行业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 被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广泛认可[1~3]。品牌期刊的价值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资产。品牌期刊对于期刊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

现实意义: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经营正成为学术期刊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品牌科技期刊主要表现为整体形象的标识性、文化内蕴的先进性、读者群体的专一性、同类科技期刊的统领性和开发经营的增值性。因此,加快实现科技期刊品牌战略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科技期刊的品牌战略

一个科技期刊能否成为品牌期刊是长期以来该期刊的学术质量、期刊影响力、受众认可度等诸多因素凝聚和积累的结果。科技期刊品牌对科技期刊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办刊人员必须十分重视期刊的品牌发展,笔者将从六个方面论述实施科技期刊品牌战略的基本对策[4-7]。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科技期刊的品牌地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创建先进的期刊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完善的编辑部规章制度和规范的编辑出版程序不仅是创建品牌期刊的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因此,建立和完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保证科技期刊质量,树立期刊品牌的重要环节。期刊社或编辑部应当按照岗位工作性质和编辑业务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合理有序的编辑出版管理制度,分工到位、职责明确,保证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井然有序,使科技期刊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在期刊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积极组建一支国际化的期刊编辑委员会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把那些国内外在本行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吸引到编辑委员会里来,他们是影响期刊发展和期刊品牌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专家、学者专业知识背景深厚,见多识广,具有敏锐的科学观察能力,他们对期刊办刊宗旨及期刊组稿理念、期刊市场定位及期刊发展战略会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例如,《西北地质》编辑部在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中,经过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及时沟通,补充了不同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院士及国际编委,同时充分发挥了《西北地质》编辑委员会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西北地质》的学术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

(三)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

期刊品牌的形象是读者、作者对品牌期刊的基本印象和总体感觉,这种感觉能在本领域专家学者中迅速形成期刊识别印记[8]。期刊品牌形象的塑造总体要具有简洁性和统一性,在视觉上应当简洁生动、易于识别。其次这些视觉形象应当具有统一稳定的特点,期刊品牌形象长期就会在读者、作者及其他科技人员心目中形成固定形象识别印记, 从而使期刊得到本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读者和作者的认可。

科技期刊要成为品牌期刊,人才战略是期刊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优秀的期刊管理人才、专题策划人才、编辑出版人才可以使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外界声誉不断提高。随着学科领域的不断延伸和相互交叉,编辑人员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编辑业务知识、宽广的科学研究视野、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才能向读者呈现出编排规范标准、具有科学价值的高水平科技论文。品牌期刊的编辑应当具有一种较强的期刊品牌意识,无私奉献精神和终身奋斗的思想品格。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对于创建品牌期刊便具备了十分巨大的潜能。

(五)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

提高论文质量是创造品牌期刊的关键,编辑一定要关注行业热点问题。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所撰写的稿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高的科学价值,他们的稿件将有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因而编辑部应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选题组稿,聘请某一专业领域权威性的专家撰写稿件,让那些真正代表学术水平的稿件在第一时间发表。编辑人员必须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学术动态,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进行选题策划。

(六)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互联网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期刊网络现代化既有利于期刊的广泛传播,充分展示期刊的品牌形象,又提升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期刊网站可以发挥办公自动化的优势,完成期刊的基本信息以及目次、摘要、全文等内容的在线,一些重要的文章在网站上能够很快地与读者见面;建立期刊办公自动化系统,如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在线编辑;建立读者与作者互动机制,加强编者与读者的网上交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内容丰富和构建完善的期刊网站,既可提高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又可获得广泛的社会认知度。

(七)注重科技论文的质量审查

期刊刊载的科技论文学术水平高低与专家审稿环节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讲,编辑部都实行两审制度,同时选两位本学科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论文进行审查。编辑要认真阅读专家的审查意见,结合编辑的审读将退修意见准确地传达给作者,当作者修改好论文返回编辑部,编辑一定要认真审读,修改不到位的论文退回再行修改。论文审改过程一定不能省略,只有紧紧抠住审改的每个环节,才能使论文质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八)加强同行间的相互交流

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特别是责任编辑要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与同行进行相互交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扩展视野,提高学术水平。编辑人员如果不走向各种科研活动的第一线,那么学术思维也就逐渐枯竭,就无法抓住好的稿件。经常到相关的编辑部学习交流,可以开阔思路,促进办刊理念。积极主动与专家学者交谈,可以活跃学术思想,提高科学认知的敏感度,更有利于创办品牌期刊。

四、结 语

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科技期刊的办刊人员应当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利用专家学者和编辑人才,借鉴国内外期刊编辑出版的成功经验,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筹建国际化的编辑委员会,注重塑造期刊品牌的形象,构建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增加期刊选题组稿的力度,搭建期刊网络现代化平台,打造中国科技期刊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期刊业的发展将更具活力,中国的科技期刊将会以崭新的品牌形象及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出现在国际出版业的舞台上。

参考文献:

[1]张行勇,李明德,郑柏寿.树立精品期刊意识与形成品牌期刊文化[J].编辑学报,2003(5).

[2]宋咏堂.论科技期刊品牌的内涵[J].编辑学报,2004(2).

[3]文亚.略论学术期刊的品牌与文化[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6).

[4]王应宽.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与经营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3).

[5]马智,赵建逸.科技期刊品牌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4).

科技强国论文例8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然而一个国家的发展更离不开政治理论的发展和现代化。作为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政治理论也需要不断的进步和创新,才能适应中国迅速崛起的大趋势。因此,本文试图从二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来探讨民族科技文化和政治理论的创新。

一、民族科技文化的内涵

从民族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属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文化研究的一般的三个方面。对其内涵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由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从狭义上来说,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从科技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强调的是科技文化的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由于其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使各个民族间拥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民族的科技文化是各个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它们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每一个民族都为丰富祖国文化的宝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政治理论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实践活动。政治理论创新是人类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政治理论创新,是指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政治主、客体及其实践活动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以往政治实践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性升华。政治理论创新和民族科技文化有着辩证的关系。

三、民族科技文化与政治理论创新的关系

政治理论作为思想意识形态范畴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发展和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科技文化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渊源。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政治理论的创新作为社会意识,它与特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理论的创新就是在吸纳历史上的优秀政治理论,吸收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先进文化成果,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民族科技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中最重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其内容将直接反映在一个民族的政治理论之中。因此,民族科技文化理所当然成为政治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政治理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政治理论进行创新的最重要素材之一。

2.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持

民族科技文化中的科技因素决定了其巨大的物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决定了民族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技文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也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新的科学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光缆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创新渠道。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交流环境。

3. 现有的政治理论成果正在推动着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

在政治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民族科技文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如科教兴国理论、人才强国战略、科学发展观等。这些理论正在深刻影响着民族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和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强调科技文化和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将科技、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通过提高中华民族的科技水平,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则要求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应指向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文化创新成果要生态化,要积极发展低耗能、高效率的科学技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和谐思想则要求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要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其他事业的发展服务。科学发展观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之,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政治理论的创新也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在发展民族科技文化的基础上,一定要大力提倡政治理论的创新精神。尤其在我国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更应该注重各个领域的理论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科技强国论文例9

摘要:当今时代是科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十年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一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适应了时代的潮流,作为发展观中重要的内容―科技创新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论文重点讨论其科技中的创新精神的意义和创新的基本要求。来浅析科技的创新对于以国家的重要影响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科技投入

引言:对于一个正要崛起的国家而言“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可是要怎么样发展呢,面对诡谲变化的国际环境,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如今正是高科技竞争的时代,谁落后谁就要挨打。而科技的竞争需要的是创新,老吃老本和依赖他人的技术,是无法自强的。这也是我们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因此我们加大自身的科技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一、科学发展观中的科技创新理论

一句话就是海纳百川,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融合中国文化,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改善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物质要求,达到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坚实动力的作用。

二、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内容主要体现在二个层面

1.思维方式上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过去单一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系统的、综合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因此不能再“悟起耳朵闭门造车”。2.理论高度上的创新。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在现代我们要抛去那些“老太太裹脚布般的思维和经验”吸收先进的理念,打破传统,通过方法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比如地沟油再利用加工成垃圾车用的柴油等,将不好的有害的通过先进的技术转变成无害的,造福人类的,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更是符合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三、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

1.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创新为民,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技需要创新,创新依靠人才,只有有了人才,才能谈创新,才能谈科技,才能谈进步。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人才是第一重要资源的思想,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人才奖励机制,构建适合发挥人才潜能的文化环境。

2.科技创新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科学发展观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善生存发展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

四、科技创新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科技创新是国家实施三大基本战略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对于科技的内容摆在了第一位,同时在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阐述中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其中科教兴国战略是其它两大战略的基础,而科教兴国最重要的内涵就是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人才培养也为人才强国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毕竟归根到底,一国之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2.科技创新不断增强社会的各项基础。

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基础,通过科技创新,认知自然规律,更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技创新不断丰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形成激励创新、竞争合作、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建造成创新型国家做好铺垫。

五、加大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和社会稳定的的动力

科技创新投入是一项关系科技长期发展的重要投入,有效的科技创新投入不仅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促进科技发展.而且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的科技投入仍然不足,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明显。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投入结构也不尽合理。为此,我们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先调整投资结构.在加大投资力度。增强国家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在创新活动中应起的引导、启动、扶持等基础性作用.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使之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调整科技创新融资结构.使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为了鼓励企业创新,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科技投入经费实施减免税政策等措施来稳定社会的发展。

六、总结

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不断进行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运用高新技术来壮大自己的综合国力,满足群众的物质与文化需求。早日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许肖生.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03).

[2]李云峰.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生产理论Ⅱ桂海论丛,2006,(01).

[3]王芹.和谐社会的“五维”特征透视[D1]东疆学刊,2005,(04)。

[4]张九海.作为思维方式的科学发展观[D]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5]牟羽.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现的内涵[0]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6]赵平俊.科学发展观理论之源[U]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7]安实,王健.风险投资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白文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优势分析[J].经济问题探2002,(2):89.

科技强国论文例10

1.引言

较之其他翻译文本,科技文本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译文要求兼顾精准性和规范性,这就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情况中,作为中西方科技活动交流的主要媒介,科技论文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使得英译工作发展缓慢,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专业翻译者,都很难保证译文质量,致使科技文英译水平良莠不齐,这与中国的科技迅猛发展之势形成落差,提高中文科技文献英译水平是适应中国科技“走出去”形势的当务之急。

具体而言, 科技文英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英译工作多着眼于单句词语、语句或语段层面上的翻译,如何将科技文英译兼顾句法(包括语句内部的词汇和语法)和篇章层面应作为研究重点。文本类型理论及翻译目的论为探索科技文英译技巧和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

2.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德国学派整合了费米尔的目的论、赖斯的功能翻译批评理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

其中,目的论现已成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将翻译阐述为承载着本身的目的,并通过冲破文化障碍促进文化间交流的行为。选择翻译方法或策略的标准在于翻译本身的预期目标。目的论是建立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基础上的[1]。

赖斯将语言学的文本功能理论迁移到翻译行为的研究中,提出了功能翻译批评理论。该理论建立在布勒的语言功能三分法基础上,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情型、感染型和视听媒体型四种类型[2]。

翻译行为理论是目的论的深化与发展。从翻译过程出发,曼塔利将翻译阐释为一种“跨文化合作”的行为,认为其是有自身目的并注重结果的活动,翻译过程则是文化转化关联的交流过程;从翻译参与者行为及作用角度出发,曼塔利认为翻译并不是单纯的文字本身的翻译,而是通过翻译打破语言障碍,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3]。

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是对功能翻译批评理论的补充,不仅强调翻译本身的功能,还重视翻译对原著及读者的忠诚。在此,“功能”指译文可以在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体系中起到学术交流作用;“忠诚”指翻译既要忠实原著又要兼顾读者的语言习惯。这一理论给出了翻译过程中经常碰到的一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如哪些语句属于可以保留,而哪些属于必须保留并进行相应的改写。

综上,功能翻译理论内部主流理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系统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科技文的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的某些特征能够迎合科技文在句法翻译(包括词汇&语法)和整体篇章翻译方面的特点。

3.1词汇翻译

3.1.1动词名词化

与汉语动词使用的灵活性不同,英语中动词的形态改变有严格限制,动词名词化的方式在不影响原文意义的同时,有利于句子结构的精简。在忠实性原则指导下,科技文英译倾向使用名词化动词,以顺应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与文本特点。举例如下:

原文:……打造医疗旅游资源的品牌价值,开拓医疗旅游市场的规模,提升医疗旅游服务与产品的质量……

译文:…the building of brand value of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the expansion of medical tourism marke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medical tourism services and products…(动词的处理在此加粗标注)

分析:原文中使用了多个并列动词,使得句子更加简短有力。翻译时应将这些动词名词化(“打造”翻译为“the building of”;“开拓”翻译为“the expansion of”等),以保证句子结构与层次的清晰性,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3.1.2渲染词的省译

为增强语气,中文科技文通常带有很多中国特色的渲染词汇,是中国人独特思维方式的体现;然而,科技英语更关注文章的周密严谨,用简练的表达突出文章的重点信息。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将渲染词省译。举例如下:

原文:……对我国医疗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特征、类型等更加深入地讨论……有利于医疗旅游资源的合理使用,大力提高我国医疗旅游资源的市场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创新更多的医疗旅游产品……

译文:… the discuss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ype of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China’s unique medical resources are favorable to the use of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the improvement of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the creation of more medical tourism products…(省译部分加粗标注)

分析:原文中使用了很多渲染词,例如“更加”、“深入地”、“合理”、“大力”、“有针对性地”等,都采取了省译策略,使译文更加简洁易懂。

3.1.3术语的处理

科技论文专业性强,术语使用密度高,翻译应当关注术语表达的准确性。举例如下:

原文:该文主要运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包含网络分析法、实地调研法、SWOT分析法等。

译文: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s the main method of this paper, including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field research method and SWOT(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 analysis method.

分析: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原文中的SW OT分析法不难理解,但是考虑到非专业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在括号中将各字母的含义表示出来。

3.2语法翻译与篇章翻译

语法翻译通常融于篇章翻译中,在此将二者结合阐述。较之其他文体,科技文英译应注意的语法点主要在于主动变被动的处理。根据相关统计,在科技文教科书中,大约有将近一半的动词使用了被动语态,而汉语中更习惯主动语态的使用。因此,为了使得译文读者更容易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语态作适当的转换。举例如下:

原文:……制订合理的医疗旅游方案,深入挖掘我国医疗旅游的独特优势,并进行医疗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

译文:… a reasonable medical tourism scheme is developed,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medical tourism are exploited, and medical tourism product is designed and created.

分析:由于原文较长,而且结构相对复杂,因此在翻译时首先进行了断句。在翻译后半部分时,将汉语中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被动语态,将汉语主动语态“制订”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is developed”,将汉语主动语态的“挖掘”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are exploited”,将汉语主动语态的“设计与创新”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的“is designed and created”。这种不具备感彩的翻译方式,不但能够客观地将原文的语态特点表示出来,还能够让科技文的信息功能更加明显。

4.结语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翻译不仅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变,更是一种具备较强目的性的交际行为。在翻译过程中,应当使用合理的处理策略,将译文的信息功能充分体现出来,实现交际目标。科技文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以内容表达为目标的信息文本,为了将科技文的功能体现出来,需要运用交际翻译的合理处理策略,在保持原文信息不变的前提下,按照实际语体的习惯与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转换与删减,从而使得科技文翻译质量更高。

参考文献:

科技强国论文例11

韩启德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优秀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所在、根基所系。科学文化是一种集体创造,是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已经广泛渗透进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之中,深刻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科学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对塑造人类精神世界和先进文化具有引领作用。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追求真理就要承认未知、宽容失败,要克服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崇尚理性,要唯实、要切问近思。要提倡理性的质疑和批判,质疑是研究的起点,批判是科学的生命,要敢于超越,要敢于开展平权的学术争论,要善于识别真伪。韩启德认为,对确定性的追求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根本特性,也是现代科学的威力和魅力所在。中国学术界在坚持传统整体观和辩证观的同时,要虚心学习现代科学的长处,努力追求范畴内的确定性,融合中西之长,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并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韩启德指出,中国已经奠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科技实力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科学精神还没有在全社会得到足够的弘扬,全民科学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科学发展的要求。要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培育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也要看到我国科技赶超先进的有利条件。我们要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培育科学文化。韩启德强调,中国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要靠弘扬科学精神。他热切呼吁,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重任,从我做起,带头践行科学精神,带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张庆黎代表中共河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全省人民,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的重大战略目标,发出的向科学技术进军的伟大号令。本届中国科协年会秉持“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宗旨,以“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为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于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庆黎说,河北是一片历史厚重、充满希望的热土。自古以来大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天文学家僧一行、郭守敬等科技先驱,在许多领域创造了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科技成就。近代以来,河北汇集了许多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诞生了中国第一袋水泥、第一辆蒸汽机车、第一段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口机械化矿井,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河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战略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冀和人才强省战略,科学技术和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张庆黎说,河北基本省情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全”。“大”,就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文化大省。“全”,就是地形地貌全。从一定意义上讲,河北是中国的缩影。河北发展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一个全国独有,一个前所未有,两个同时并存。基于这样的省情认识,去年我省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最根本的要靠改革开放、靠科技创新、靠人才支撑。我们在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中,在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特别是抓好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中,在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进程。张庆黎说,科技是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是腾飞的翅膀。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河北举办,为我们学习先进经验、深化科技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我们一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好地借助海内外科技人士的优势,深化科技改革、扩大科技开放,使更多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河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最后,张庆黎预祝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五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第十五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成果转化奖。

开幕式后,举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会。张庆伟,周济与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张首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分别围绕用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业结构调整、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在中国、灾害风险科学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作了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主持特邀报告会。

本届年会以“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为宗旨,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主题,搭建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决策咨询三大平台。年会将举办21项学术交流活动、4个系列1400多项科普活动、8项专题论坛活动和11项专项活动。

年会分会场:

水资源保护与水处理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

数字文化产业和技术创新国际研讨会(国际)

LED灯光艺术科技发展论坛(国际)

消费品使用说明编制标准国际研讨会(国际)

绿色船舶与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及产业化论坛

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现代设施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研讨会

钢材深加工研讨会

建材工业电子信息及仪控技术研讨会

生物精炼技术研讨会

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论坛

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企业创新与特色产业园区

软土路基工程技术研讨会

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除尘及脱硫脱汞设备、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研讨会

环境危害与健康防护研讨会

科技创新与慢病管理学术论坛

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

转型创新促通信业新发展论坛

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

科普活动:

院士专家校园行

科普大联动

河北省会科普嘉年华活动

科普文艺演出

专题论坛:

技术创新与智慧河北论坛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

科技创新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

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

科技型中小(微小)企业发展论坛

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发展论坛

钢铁产业与新材料发展论坛

环保与金融高层论坛

专项活动:

韩启德主席与大学生见面会

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与大学生见面会

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座谈会

中国科技政策论坛

科学道德建设论坛

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

女科学家高层论坛

学会党建论坛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人才项目对接签约仪式举行

以打造人才高地来打造产业高地,以优化人才结构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平台,河北省广纳高端人才、推动人才项目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9月10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石家庄市河北会堂举行人才项目对接签约仪式。从年会签约项目中遴选出的20个经济合作和院士及高层次人才合作项目在仪式上签约。据统计,共115个项目在年会签约,协议投资总额达843亿元。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出席签约仪式。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主持签约仪式。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景春华,副省长龙庄伟、张杰辉,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段惠军,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尹亚力出席签约仪式。

据介绍,此次年会签约合作项目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合作层次高。与两院院士的合作项目达22个,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电科十三所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项目达32个。二是投资额度大。在88个经济技术合作类项目中有52个项目协议投资过亿元。三是涵盖领域广。合作项目既有钢铁、煤炭、建材、石化等传统产业的技改项目,又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项目。四是科技含量高。多数项目涉及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如生态矿山建设关键技术、锂电高温变性、制革生产源头控制重金属污染技术等。

在签约仪式上,中国工程院杨胜利院士与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李龙土院士与河北瀛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姚建铨院士与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与涉县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张钟华院士与河北大学,海外归国专家管祖光博士与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归国专家周希明教授与河北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与冀中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与河北钢铁集团,浙江大学与河北天择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美国万霆科技转化发展公司与廊坊市盛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石家庄市鑫城电器有限公司,瑞士ABB公司与秦皇岛三农现代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与邯郸市奥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与三河市燕东彩涂板有限公司,四川大学与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与唐山雷浩能源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兴隆县北大青鸟无线互联投资有限公司与兴隆县人民政府,华能源(北京)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与保定天冠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分别就合作项目进行了签约。

海峡两岸专家共议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七分会场――海峡两岸现代设施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为确保园艺产品在新形势下持续安全发展,更好的满足城乡居民对园艺产品的需求,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用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来自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针对两岸的实际需求,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对园艺产业现状、主要贡献、突出问题和发展重点作了阐述。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名誉教授李顺成与参会专家分享了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管理成果和经验。

会议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国农技协)、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台北市农会联合承办。农业部科技入户项目蔬菜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技协设施果蔬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志斌,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李秀亭,台北市农会总干事钱小凤,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主任、中国农技协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军,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中国农技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泽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王文壮,中国农技协秘书长李彦捷,河北省台办副主任赵韶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王玉海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台湾地区的2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首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召开

9月7日,首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协荣誉会委员、决策咨询专门委员会主任齐让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政策制定者、专业政策研究人员、科学家、学术界代表、省级科协代表以及其他机构的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