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教育本科论文

教育本科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18 18:10:27

教育本科论文

教育本科论文例1

二、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国内高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历史相对较短,目前现行的通识教育课程会自然地存在诸多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因此,它还只是“试验田”。目标有待明确,作为指导原则的通识教育理念尚缺少先进性是通识教育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存在盲目模仿痕迹和诸多曲解甚至误解,如将通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又与专业教育相对立;通识教育课程资源主要是停留在教务处汇总、分类各学院提供的选修课程,缺乏高水平的教育理念和系统规划,各类通识教育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对授课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教育不足引起的通识课程备受歧视;通识课程教育教学环境中的管理政策及管理制度保障不健全;通识教育课程尚存在概念不清,将导论课,概论课、技术课和方法课混淆为通识课程,通识课沦落为专业课的附庸,或将通识教育课程等同于全校自由公选课的现象;部分通识教育课程太过专业,部分课程又太过浅显,不够深刻,教材选择和课程质量不理想;学生选修原则非从人文、社会发展基础出发,而只考虑专业互补为主,人文精神与与社会科学荡然无存;通识教育占全课程比例的合理性缺乏深入的探讨,其他必修课程比重大,并且考试及种种社会等级考试压力大,学生无精力重视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缺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从而无法客观地对学生对象学习成果进行批判性思维及相应能力的培养;考评办法简单,等同于专业课程考试办法,不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各种资源及经费难以保障。尽管通识教育课程二十年实践中的问题种种,但人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通识教育传统相对还比较薄弱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嵌入通识教育理念,必定要有一段艰难的道路需要跋涉。

三、国外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经验

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课程是舶来品,其改革要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师。国外通识教育课程各具特色,但都具有教育哲学理念明确且深刻、课程体系规划全面且细致、课程内容丰富且富有深度和互动交流式的通识教育课程授课技巧。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其全部本科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芝加哥大学(Chicago)约占50%,哈佛(Harvard)、斯坦福(Stanford)约占30%~40%,通常最少至20%。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具体选修课程包括美学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全球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名著阅读等,这些课程均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哈佛大学为了推动核心课程对保障通识教育的落实,还设置了核心课程委员会。以理工科为主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突破性地提出了“整体性”通识教育理念,其主张知识—活动、课内—课外结合。必修课是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的核心形式,包括自然科学的前沿、文学人文、体育课程等共十门课程。该核心课程的小班规模教学方式特别强调每个学生对理智思维训练的参与,同时强调学生基本能力的提高及思维习惯的形成,强调教学双方间的密切沟通和对科研问题的协作探究。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等美国大学都具有带有鲜明的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传统。尽管学习英美是备受推崇的通识教育途径,但与中国同在亚洲的世界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各具特色。为增强学生的国家与环境自觉性及全球意识,日本东京大学重点建设的两门通识教育课程是环境与能源科学和东亚中的日本与全球社会。韩国首尔大学以培养具有创新头脑及文化能力的知识分子及务实智慧和领导能力的领袖人物为目标开设了社会与思想、文学与艺术、历史与哲学及理解自然等若干跨学科核心通识课程。中国大陆学者主要吸取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经验并本土化。学习国外此类课程的设置模式,准确分析与把握目前国内通识教育发展变化的合理走向及可能的实践路径,但国外通识课程设置结合我国教育现状尤为重要。

教育本科论文例2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一个大学的基石。它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从国际范围看,世界各国的本科教育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甚至是根本性变革,传统的本科教育受到新的挑战。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也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出发讨论了本科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十大对策。目前在我国,本科教育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雷同、特色迷失、盲目追求“大而全”,纷纷向北大、清华一流大学看齐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本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国本科教育继续陷入这种趋阃的漩涡,随波逐流,多数高校会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加重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最终导致整个高等教育迷失方向。因此,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应当且必须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事实上,教育多样化早就出现在现代教育中,但至今我们之所以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目前教育的多样化不能得以充分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教育要求向多样化发展也越来越迫切,本科教育更是如此。

二、多样化:我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选择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提高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同时,也使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正如马丁·特罗教授所认为:“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他进一步说明:“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l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注意到,当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达到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我要提醒他们,高等教育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有所准备。”马丁·特罗教授指出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人数的增长也意味着学生的家庭出身、特性、动机、志向、兴趣和经历的多样等教育同样的多样陛来反映教育中学生的多样性”。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需要高等教育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因此产生了学校设置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定位。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理应随之发生一系列变革,形成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共同发展,来适应人们的多样化教育需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我国目前高等学校本科生数量与1998年相比翻了几倍。其中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扩招,使一般的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在扩招前,许多教学型高校实际上承担了部分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的任务,而扩招后教学型高校就不再有“精英学生”,“精英教育”的任务落在了重点大学的肩上,地方高校、教学型高校则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分工将更加明确,本科教育结构类型调整成为必然。

然而,现实中一些举办本科教育的院校职能不清,分工混乱,相互串岗,盲目攀比,追求办学“大而全、高而尖”,拼规模、争升格,纷纷提出了大同小异的发展目标,使我国高校本来已经存在的“干校一面”、特色不明显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更加严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就像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所指出的,高等学校“要各看各的情况,不要互相攀比,一哄而上。不要工农兵学商,什么都想办。不管怎么说,万事皆备于我’是不行的。不要把多样化社会化看成是小而全、大而全”。因此,本科教育只有去除趋同化、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才能帮助高校走出角色错位,浪费资源的误区。

(二)社会需求多元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一方面,高校发展目标严重趋同,纷纷追求“全省一流”、“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干校相争于一域,盲目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的不良倾向十分普遍,致使众多高校在追求着一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精英,很少有独到的人才培养规格表述和相应的培养模式设计。结果,不同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难免干人一面,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准件”和“通用件”。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多企业难以聘到一线急需的大量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干人一面,使得原来的“就业难”更是“难上加难”。由于人才市场不健全,社会上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与低层次人才之间简单替代的现象,因此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进而更加模糊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因此面对经济与社会的转型需求高等教育面临着结构改革与调整的严峻任务。

众所周知,“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类型多层次的,而这些人才需要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培养,必须以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依托”。在研究生教育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本科教育类型如果不多样化,还是一味地沿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单一方向发展,势必会激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违背社会对本科教育的实际需求。是关注升层次、新增学位点,还是着眼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是重“学”轻“术”,还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些问题已尖锐地摆在高等学校面前。如果再不正视这些问题,而是一味地关注升层次、增学位点,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和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

因此,新一轮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国本科教育必须以多样化来回应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性。高校必须面向国家和地方需要,合理分工,做到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本科教育之间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三、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思路

(一)树立本科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观念

教育作为一个相伴人类社会而生的系统,自当有五彩缤纷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能够调和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只有充分把握其“同一性”,又特别注意其“差异性”,才能不断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正确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厘清办学层次和类型的边界,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形式、特色的教育来满足社会和人们的不同需要,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亟待解决和研究的课题。一所大学能做什么,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人类作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取决于该所大学拥有的资源特点。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尤其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历史、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都需要科学、理智地看待自己所处的地位,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分工、分类发展本科教育事业。如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当集中精力发展实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应当集中资源办“精英教育”。当然,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是学校规模的扩大,还包括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包括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进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增强等。

(二)坚持精荚型本科教育和大众型本科教育共同发展

近几年,高等教育经历了高速度、大扩招等大规模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较之以前的精英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会有所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本科教育首先就遇到了在高等教育中定位的问题。根据《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实际上在高层已意识到并完成了这种理念的转换,将本科教育定位于“高等基础性教育”。同时所有高校都承担着大众化教育任务,似乎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了,不再需要也不要提精英教育了。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则意味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的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而且各种学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马丁·特罗教授指出:“从精英向大众化、普及转变,并不意味着前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相反,事实证明,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容纳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前一个阶段的模式仍存在一些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同时,“当代高等教育正向两端延伸:上一端(即学术性大学)循着学术性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趋向现代化、整体化、国际化;下一端(即非学术性大学)则根据实用原则,朝着‘庶民高等教育’方向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理论上,精英教育机构培养的是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理论基础比较宽厚,并在宽的基础上有所专,成为创新拔尖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是实用型、职业型技术人才,只求理论够用,着重于学好职业知识技能,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精英型的大学,一般不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虽然有的也办大众化教育,但大多是另设附属机构,另搞一套模式。大众型人才的培养,是由社区学院、多科性技术学院、短期大学、开放大学等来承担的。因此,在我国,本科教育一方面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对人才培养的精英意识,也就是要坚持大众化阶段的精英型本科教育与大众型本科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三)引入高等教育竞争机制

冯向东教授认为:“对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规范化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有助于减少竞争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让更多的学校把办学实践纳入一种理性决策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过程,但首要的和根本的,是决定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竞争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裁判员”角色和高等学校的“运动员”角色,才能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使其真正地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引入竞争机制之前,政府首先要废除对非学术型高等学校的歧视性政策,创造有利于各种类型和层次高校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应当对学术型与非学术型高校、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一视同仁,即只要高等学校在其所属类型和层次上办出了特色和水平,就应该提供大体平等的资源配置和奖励政策等。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但绝不是要求所有大学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协调发展,并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才能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因此本科教育抓住机遇、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各自的战略发展重点和特色,跳出“高、大、全”的误区,服务和贡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应是我国本科教育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思路。

正如香港科技大学吴家玮校长所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一个区域,等于一条鱼在水缸里,拿出来就会。一所大学必须清楚自己在国家、地区和不同阶段中的发展情况,比如属于哪种类型,与别的学校有何区别等,这些都考虑在内,才会定位清楚。不能都是研究型大学,要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O2.

[2]教育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词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4.

3]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7][美]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5]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80.

[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7.

[8]金世柏.对9O年代高教研究的思考[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1,(1).

[9]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0]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教育本科论文例3

二、改进已有课程设置

1.充实通识课内容因为幼儿学习的内容包含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再加上幼儿想象力丰富,对诸多现象充满好奇,所以通识课应加入有关人文、科学、自然等课程,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充其知识面,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幼儿教师要具备与幼儿沟通的能力,了解幼儿身心特点,能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因此,还应在通识课中加入相关教育课程,但内容要浅显而广泛。

2.调整专业课程通过增加课时,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学科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的学习。针对学科专业课程,可将一些基础课改为选修课,合并较为相近的理论课,从而减少学时、学分;就技能课程而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与艺术系学生不同,在掌握相关技能的基础上应以实用性、工具性为主,加强对儿童歌曲伴奏、儿童操的编排等艺术类课程及幼儿园环境设计、玩具制作、简笔画等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实用美术课。此外,为体现办学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率,结合地域资源,学校还可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蒙台梭利课程、剪纸、泥塑等。

3.加大实践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少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未来就职岗位,对于如何与他人交往多半来自于已有经验,如何与幼儿做到有效沟通更是纸上谈兵。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社会能力及工作能力,需要不断增加实践课种类,逐渐丰富实践课内容,适当延长实践课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协作。

三、增开其他课程门类

1.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无论从事哪项职业,从业人员都应获得相关从业资格认证,幼儿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也不例外。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于2015年正式拉开序幕,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领取教师资格证的惯例将被打破。教师资格证考试实行国考后,考试内容和难度都会有所变化,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也不再被区别对待。只有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取得从事教师工作的职业资格。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关注这一变化,适时调整。

2.专业方向课程幼儿园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与目前高校采取笼统而又全面的专业培养体系不同步,高校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既能胜任幼儿园教学、保育、科研等工作的教师,又能承担学前教育行政管理任务的人才,培养内容大而全,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学校可倚重艺术特长生、营养师、双语教师、幼儿园管理、高级家教等不同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以突出学生优势,增强就业竞争力。

3.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类课程新教师招聘时,在诸多标准中道德修养被排在前三位。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的出发点因人而异,对幼儿及幼教职业的态度千差万别。开设师德方面的课程,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并深深喜欢上幼儿教师这份职业。这样,未来才会安于本职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幼教事业。

4.0~3岁早教类课程我国社会发展迅猛,人们的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年轻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纷纷选择早教机构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因而我国早教事业发展如火如荼。与此同时,托幼一体化促使幼儿园招收低龄幼儿入园或开办周末亲子班以满足社会需求。这就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能安排幼儿与父母共同活动,又要善于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育儿行为,所以学前教育专业有必要开始0~3岁早教类课程。

教育本科论文例4

由于市场的需要,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上升,其旅游教育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增多并非就意味着高校旅游专业的建设是成功的,是值得推广的。近几年中,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出现盲目扩招的情况,盲目设置专业、盲目重复投入、盲目兼并重组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粗犷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远远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只会使得学校发展的道路越来越窄。另外一方面高校这种缺乏内涵建设的发展方式,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旅游管理的专业技能不高,根本无法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规模有机结合。

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专业化程度与教学需求相矛盾。

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与专业化程度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需求是相矛盾的。虽然很多的高校都相继创新了学校的办学模式,创新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配备了较全的教学课本。但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是需要大批具有很强专业知识的教师资源的。部分高校很难配备齐全旅游管理专业所需要的师资力量,又或者有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兼代、半路转行现象严重。这样的教师资源几乎都缺乏对专业课程系统的把握能力,缺乏旅游管理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缺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实践经验,因此也就很难将原本晦涩的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更别谈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了,如此课堂教学其效果必定难以提高。

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偏离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教育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航向,是指引广大教师教学与改革创新的灯塔,任何一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不能背离目标。可是当下有较多的高校碍于生存的压力,盲目地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采用“高大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极端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学生的内涵发展,只会拖垮学校发展的步伐。所谓的“高大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旅游专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多个课程单纯地叠加,将多个培养任务与目标单纯地叠加。专业课程的设计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缺乏有效的整合。此种一味追求“高大全”的课程设计模式,不仅不能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与能力上难以胜任未来的工作。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调整教学内容

如果要改革当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就应该科学地调整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在调整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工作任务为准绳。比如,我国旅游法规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不适合在工作的时候进行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开发。这样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开发与设计,我们可以坚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建立一套具有旅游专业特色的教学情境,此外还要在围绕工作任务实施的情况下展开学习。经过笔者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很多本科院校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旅行社导游、旅游营销以及旅游接待等几个方面。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其工作任务主要是以下几个:第一处理好旅游纠纷;第二签订与履行旅游合同;第三设立与经营旅行社。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可以将与之无关的课程去掉。在这里笔者根据自身的调查与教学经历,打破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模式,将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为三大模块,每个大模块中又包含着子模块,具体如下。

1.第一大模块:正确地处理旅游纠纷。

正确地处理旅游纠纷这一模块又可以细化为二个小模块。一是教会学生提交与处理旅游投诉的能力。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学生在毕业以后,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中能正确地以游客或者旅游经营者的身份进行旅游投诉,能正确评判旅游投诉的处理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一份旅游投诉状,一份正确的旅游投诉处理决定书。二是可以正确地处理旅游中的民事纠纷与诉讼。该阶段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能以纠纷当事人的身份正确地提起民事诉讼,学生能够清楚了解一审民事审判流程。对于该课程学习的任务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次模拟法庭审判。

2.第二大模块:旅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在旅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模块中包含以下三个小模块:其一,教会学生订立旅游合同。这个阶段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旅游合同的特殊性,正确地掌握旅游合同的订立程序与技巧。该阶段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提交一份自拟的国内旅游合同。其二,教会学生管理旅游合同。旅游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不仅要会制定旅游合同,还要会管理旅游合同。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旅游合同,了解旅游合同的法律效力,学生在学习了该专业课程之后,能完成旅游合同的变更与转让,可以不违背法律规定履行旅游合同。完成该模块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提交相关的案例,并能根据案例分析结果。其三,学习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该阶段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辨别当事人是否违法,如果出现违法行为的话,可以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完成该模块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提交相关的案例,并能根据案例分析结果。

3.第三大模块:设立旅行社以及对其的经营管理。

在设立旅行社以及对其的经营管理的模块中,可以细化为两个模块:一个模块是旅行社的设立,另外一个是旅行社的经营和管理。对于前者来说,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如何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行业政策设立旅行社。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可以让学生提交一份关于设立旅行社的申请材料。对于经营和管理旅行社来说,该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能按照法律规定经营旅行社的业务,正确行使旅行社的权利,适当履行旅行社的法定义务。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分组讨论,提交分析案例与结论。

三、深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人才的质量

1.更新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观念。

要想进一步深化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就必须要更新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观念,树立每名学生都能成为专业人才的教育观念,努力提高旅游管理人才的质量。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学习习惯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以及辅导员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运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旅游管理知识的热情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对一个旅游管理人员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心与爱心,使其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能成为一名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2.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计专业课程。

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灵活地设计专业课程,坚持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确保与旅游、酒店行业的需求相适应。不能盲目追求“高大全”,盲目设置课程。上述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市场调查提出了几点关于课程设计的构想,这显然与传统的课程设置是有所变化的。

教育本科论文例5

质量的高低和综合素质的变化。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现行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大都建立在“以期末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传统评定思维方式上。大家往往将最终的理论考试成绩作为评定一个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高低唯一标尺,只要学习好,一切都好。这容易误导学生产生考前突击、临时抱佛脚错误思想,造成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只求考试过关的心态,一方面影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又助长他们养成投机取巧、浮躁的学习习惯,进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最根本原因。而这两个方面,恰恰就是医学毕业生应该必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如果我们依然沿用这种成绩评定体系去考量人才培养质量,势必会对医学生的成长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新构建新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学生成绩评定观念落后,反馈功能缺失,难以促进学生

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改进。任何一种评价都应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评价理念为出发点,以提供真是、可信、科学、有效的反馈指导意见作为落脚点。换句话说,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在反映和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应该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改进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受到“以教师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统治,教师单纯的把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方式,是教师权威性的体现,而没有真正对成绩进行有目的统计、分析和反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应该如何选择考试的内容、形式、方法等。这样既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了解,更不利于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考核的意义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片面的、以成绩为依据的判断上,使评价丧失了最根本的功能,让评价体系无法形成环路,进而失去应有的功能和意义。

2、《标准》与学生成绩评定体系

《标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背景下,对中医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学校办学标准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一方面,从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临床能力目标三个方面,对中医学本科毕业生具备的各基本(核心)要素进行详细阐释;另一方面,对学校实现学生个人素养、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达到的办学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而学生的培养质量又是通过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结果来主要说明的。因此,建立一套能够较为科学有效的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体系至关重要。

2.1重新定义评价内容,注重对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实践能力的考核评定。

《标准》明确提出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较为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较强的中医思维与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等。这既是对中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做出详细说明,也是对中医学专业学生成绩评定的内容的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就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要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就要有与之相呼应的成绩评定体系。通过成绩评定体系,来保障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目标的完成度。因此,在对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医学生培养过程的特殊性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将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适当扩大,各部分之间的比例设置合理,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定,尽可能的反映出各部分内容的特定和特殊意义。

2.2注重运用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评定方式。

《标准》在学生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中,明确指出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相互结合。形成性评价又称为过程评价,是一种与终结性评价相互补充的一种评价方式,他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策略、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间接评定,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持续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而言,形成性评定方法包括学习质量自评报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学习过程的总结与反思等。终结性评价是一定时期内,对学生学习达成的结果的评定,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终结性评定方法包括课程结课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等。二者各有千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结合医学生的培养特点,我们在学生成绩评定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必须创造性的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得以体现。新构建的学成成绩评定体系势必要能够反映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既要考虑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又过程说明结果,用结果来总结过程。

2.3注意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评定目标。

《标准》在学生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中,明确要求我们在学生成绩评定体系中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发展在德、智、体、美等基本面上的相对完整性和和谐性。而个性化发展是个体在需求、生活习惯、性格、能力、爱好、兴趣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稳定的特殊性。全面发展是个性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个性化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延伸。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是实现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唯一途径。因此,在学生成绩评定指标体系的设定中,不仅要包含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指标,一般包括道德、职业素养、知识和技能培养,还要突出在以上能力培养中学生可能体现出的身体、心理、情感、喜好、不足等之间的差异,并对考核标准进行分类说明。

2.4注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理念。

《标准》在很多方面都反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本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差异性,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保护,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成绩评定是学生培养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构建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及时更新观念,积极改进和调整相应的指标体系,不论是在对考试形式、考核方式、评定方式的选择上,都应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障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可发展区域,积极与学生沟通,重视学生的意见,积极修订和更正评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只有时时事事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才能更好的达到评价的效果。

3、对高等中医院校学生成绩评定体系构建的思考

学生成绩评定体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测评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知识经济占据世界发展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学术基础,更要有过硬的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处事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只有学生具备上述各种综合素质,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学生成绩评定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应顺应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发展趋势,结合学习成绩评定的核心要素,并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人成长“愿景”,开展以过程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重的成绩评定活动。

3.1加强对临床实践课程及职业道德素养的考核,注重医德医风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是未来人类健康的守护者,是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医学生的培养过程,应该至少氛围两个阶段: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素质的养成阶段;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处理医院事物能力的培养阶段。因此,相应的学生成绩评定模式也应该根据二个阶段的不同特征有所区别。加大对临床实践课程学习质量的考核以及实习阶段学生在医院的期间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3.2调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的权重系数,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是教育活动最不稳定的因素,同时也是挖掘教育活动发展潜能最具可能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评价活动中,紧抓学生中地位不动摇,调整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之间的权重系数,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定,使之与终结性评价结果相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学习质量自我评估的能力,给学生以正面的鼓励和支持。

教育本科论文例6

1.专业实践实习能力是学生今后能否顺利进入工作角色的根本,是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对于学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增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教学能力、课间活动组织能力、竞技比赛的组织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加强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也是学校了解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手段,使学校能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培养方案,从而培养一批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避免学生毕业之后没有用武之地。

2.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在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做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因此,加强对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层面对学生的教育实习工作不够重视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而轻技能的弊端。而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必须有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更好的运动技术水平。学生的教育实习环节就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学校对学生实习环节的忽视或走过场,会导致学生知识僵化,不能学以致用。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实践较为薄弱

部分学校存实习基地不足、实习时间较短、实习管理较松懈、实习考核评分不严等问题,造成多数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积极性带动不起来,不能达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多学校将见习和实习都安排在大四进行,在这一阶段里大多数学生都在准备毕业论文和找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来好好地完成教育实践和实习,严重影响了教育实践的效果、实习的质量。

3.课堂实践教学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

课堂教学中的讲解只起到理论灌输的作用,以学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的结合,不追求精益求精,容易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影响学生实践的质量,有大部分学生的实践与理论不能融会贯通。而在一些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又将专业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放在首位,忽略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技术与理论知识相脱节,导致部分学生只懂技术,而讲解不到位,更有部分学生只讲解不做示范。

4.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比较浅

现在许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并没有对实习给予高度的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使他们在体验学生这一角色的同时,又能体会到教师所担负的责任,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实习质量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教育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不清晰,实习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指导不全面,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学生不把实习放在自己的规划之中,所以导致现在大学生的实习工作没办法顺利完成,很多大学生的实习都是由学校强制约束完成的,而并不是自愿完成的。

三、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能力的途径

1.优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设置和考核体系,从制度上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课的时间和上课次数,给予学生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学习时间上的保障,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只有大量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要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课程的考核体系,将书面的考核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相结合,明确实践能力考核在学生成绩中的重要性,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教学实习的积极性,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2.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

由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就个性张扬、不拘小节,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身体素质的高低安排体育活动,把握住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便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促使学生更喜欢体育活动。

3.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来看,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实习对于他们的学习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活动是一项身体和心理相结合的运动,大多数活动不仅仅讲究的是体力,更需要智力的配合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理论技术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深刻的理性认识。积极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督促学生们不断努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消极被动的思想状况却会使大学生迷茫、彷徨、消沉,最后导致学生没有自信心,一事无成。

教育本科论文例7

教师教育(TeacherEducation)是指对教师的培养、任用、研修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包括职前和职后两大部分。从“师范教育”(NormalSchoolUniversity)发展到“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同历程自1897年南洋公学特设师范院开始。我国的教师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我国教师教育所特有师范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传统的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自21世纪以来,以培养农村初中教师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通过“重组、合并”等各种途径,大部分已升格为多学科性或综合性的地方本科院校。但在这些新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中,教师教育有被边缘化和“去师范化”的倾向,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性”尚未提升。“师范性”渐行丧失

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一直是教师教育史上存在的话题。所谓师范性,是主张“学者未必是良师”,教师是一种专门人才,只有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艺术的人才能当好老师;所谓学术性,是主张“良师必是学者”,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和所教学科专业知识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一般是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主,申报本科专业时,也大多是依托原有师范专业。但一旦升本成功后,又大多定位为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各专业也向综合性专业看齐,以期迅速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但事实上,一所学校、一个专业一定需要长期的历史沉淀.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一味地急于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是办不到的。与此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注重向综合性发展的同时,教师教育被边缘化、不重视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院校命名上“去师范化”特征比较明显,急于更换校名,摘掉“师范”帽子;二是在办学定位上强调从单科到多科、综合性发展,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导致学校办学重心的迁移:三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往往视学术性为学校“强大”的表征.过分追求学术性,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使教学质量下降。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陈旧,教育实践环节薄弱

我国于2001年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深刻、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次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正经历的这种革命性变化。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尽管顺利地完成了由专科到本科的升级,但师资水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并非可以在短期内可以迅速提高。许多新建本科院校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中小学教师.开设的教师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仅局限于介绍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俗称“老三门”)的初步知识。其学时在总学时中只占5%一10%,而且内容陈旧、方法单调、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脱离基础教育实际.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要求相距甚远.被师范生认为是大学里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教育实践环节薄弱,教育实习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一是不重视实践教学,在安排教育实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问题、人员问题,多采取“回原籍实习”、“一个教师负责一个县(市)”的措施;二是不仅时间短(一般只有6周一8周),而且安排极不合理(大多在临近毕业的一学期),学生忙于写毕业论文或找工作,没心思实习,影响实习效果;三是实践与理论脱节,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整体的师范教育过程中剥离出来,认为教育见习和实习是一个孤立的教学环节:四是实践内容程序化.实习生一般被限定于听课、讲课等特定教学内容和充当班主任“规定动作”中,很难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三)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徒有虚名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分别有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承担,两类学校之间缺乏联系和整合,学习内容缺乏衔接,教师职后培训沦为低层次的反复,很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教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大多是地区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地区性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合并而成,从形式上实现了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但这种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只是“名”变而“实”不变,教师培养与培训各行其是的状况依然十分明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连续体,教师教育一体化程度不高。因为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在并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虽然在领导体制上实现了一体化。但大多是成立成人教育学院,机构依然是独立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承担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与教师职前培养工作不相干。这样一来,职后培训并未得到加强,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内容仍然相互割裂,无法为教师提供连续的、一致的支持。

(四)国家对教师教育的优惠政策未被普及,导致优质师范生源匮乏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开始走向复兴,为了满足基础教育振兴与发展的需要,党和政府对师范生采取了“三包”政策,吸引了大批贫苦家庭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但到了2O世纪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办学层次的逐步提高和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格局出现,国家对师范生的各种优惠待遇和毕业分配也被逐步取消。在这种背景下,师范类招生不再具有什么优势。2007年,国家从教育部所属的六所师范大学试点,恢复免费师范教育政策,但这一政策未被普及。现在,除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外,我国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除了可以获得“双证”(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外,已基本没有其他优惠政策了,师范专业也就失去了优秀生源。特别是承担教师教育任务主力军的地方院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大发展,高校连续扩招,所招的优秀学生越来越少。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确立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重塑职前教师教育理念,增强师范类学生的“师范性”

合理定位是高校发展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前提。准确的办学定位,使得学校在办学类型、层次、结构、特色与学校的办学历史、教育资源、办学实力和发展能力相匹配、相适应。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带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无论是在过去的专科阶段,还是升格为本科院校,都和所在地方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在办学定位上要树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在办学类型上,要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办学性质上.要以教学型为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也一样,应主动地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另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借鉴国际职前教师教育的经验,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教师教育理念现在,在教师教育实践中,许多国家把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为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如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在2002年由中央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与技术部和教师培训司共同签署颁布的职前教师教育纲领性文件——《英国合格教师资格标准与职前教师教育要求》的前言部分就对职前教师教育做出了清晰的定位:“职前教师教育是长期的专业发展进程的开端”。苏格兰教育部制定的《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指导性文件》也明确指出:“职前教师教育要培养学生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作为教师专业教育的第一阶段,职前教师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认识到职前教师教育的这种特点.避免重蹈终结性教师培养的覆辙。即不要对培养的未来教师寄予过高的要求——既有娴熟的教学技能、深厚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知识,又有熟练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学创新、研究能力,而应着重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关注、借鉴他人发展的能力。另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重新塑造。原先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阶段是以培养合格的农村初中教师为己任。但现在我国的小学教师学历正逐步走向了本科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师范类毕业生有相当多一部分人将成为小学教师.因而在大学本科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的特点。不能沿用原来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和模式来培养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分设小学、中学教师培养的不同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科教育+教师教育”模块的课程,从而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认定所需的教育专业课程学分,增强师范类学生的师范性。

(二)创新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职前培养质量

教师的专业发展始于集中学习教师教育课程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是向未来教师传授知识、培养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教师教育中影响人全面素质提高的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基本因素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构建实际已成为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如前所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陈旧,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所以要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具体来说,要确立两种“导向”,即“以适应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导向”和“以适应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导向”,来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为此。一是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如开设哲学、历史、艺术、政治、经济、社会、数学、理化、生物等选修课程,并规定文科学生要任学两门课程.理科学生任选四门文科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二是要减少学科专业课程课时比例.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三是要大力加强教育专业课程,使其学时在总学时中要达到20%-30%。此类课程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教育理论课程,如教育哲学、中外教育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比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课程,通过开设这些课程.使学生从深层次理解教育思想、拓宽教育视野.树立起科学的教育理念。以便能从较高的角度明了教育的真谛、价值与意义;第二,有针对性开设教育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高教师工作的专门化、现代化水平。如学校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第三,从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出发,开设班主任工作、中小学教材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心理咨询等课程.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上手,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四是在教学形式上。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同时开展行动研究、案例教学、微型教学等新颖的培养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五是要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加大教育实习的比重,使教育实习的时间达到一学期.而且要将时间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上学期,以充分发挥教育实习的效果和功能。

(三)凸显师范特色。建构区域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一体化体系

教育本科论文例8

从2008年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的补充过渡到质量的竞争,“幼教本科”成为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招聘教师的准人条件之一。据市场调研,多数优质幼儿园将自己的招聘条件定位于具备学前教育本科学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全面的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和幼儿优化成长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于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发迫切,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视已由关注高考向前延伸至人生起点的教育,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诸如幼儿智力的发展、潜能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关注幼儿身体的健康,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使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生命能够优化地成长,即人们开始以人生发展的前瞻性高度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在这一视野下,要求刚走出校门的学前毕业生就具备如此深厚的专业技能、理论、实践的经验是不可能的,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具备,却使这一切变得可能,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日渐清晰,甚至为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尽相同的最适宜的教育。因此。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是促使幼儿教师具备无可限量后发优势的保障。

(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相对目前幼儿园中的某些教师仍采用大一统的教育方法,捆住孩子的手脚,禁锢其思维,形成机械的思维定式,甚至连孩子们画笔下的太空飞船都是一样的,势必会阻碍儿童各种潜能的发展,错过儿童的敏感期,甚至贻误天才的成长等情况。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则不但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作为其后发优势的动力,可以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借助这一科研能力不断地学习、探索,诸如研究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掘、各种意志品质的培养、各种必要生活经验的习得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既注重个性的彰显,又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用教育专家的准确判断力、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把握不同幼儿的敏感期等,将在客观上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需求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历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可见,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是教师通过学习与探究不断完善自我,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科研能力是这种学习与探究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看,涉及到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方面,其中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亦是需要科研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自身发展的层面看,无论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是走上其它工作岗位,只要处于这个学习型社会,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这种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使其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融入主流社会所必备的一种技能。

从目前的情况看,少数高校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已走在前列,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从事心理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人才。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早已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诚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所言:“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

二、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育的科研现状

从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科研情况看,目前在幼儿教育一线的教师科研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对教育科研必要性的调查显示,“在湖南省1O个地(市)30所幼儿园的270位幼儿教师中,有25.7%的幼儿教师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有31.9%的人觉得比较必要,有48.2%的人选择了考核、评职或完成工作。”至于教育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则更是较为缺乏。另外,从不同区域问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来看,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基础条件好的发达城市的幼儿园,大多资金、设备不足的幼儿园甚至认为搞科研是一种奢求。

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科研现状看,多数高校对于这一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过多地关注于其它学前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极少数高校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科研型”的幼教实践人才,并且在相应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中有所体现。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更新科研理念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之前,应使其重新审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新科研理念,即科研能力是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幼儿教育专业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是促进幼儿教师具备后发优势的保障,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1.设置相关的科研课程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了解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针对于本专业的科研课程即学前教育专业科研方法课程等。

2.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

在掌握基本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在实践中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日常的教育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实际问题,能及时收集材料,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注意幼儿教育研究的题目不一定要突出“大”和“深”,应侧重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即在实践中生成的、较小的题目,不一定要有很深的理论研究,应着眼于通过实践论证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种科研意识的树立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发现问题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

3.全面、扎实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教育本科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21-04

2010年6月,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高层论坛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会议探讨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问题。同年7月,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并要求高校“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由此可见,未来十年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将面临许多重大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正是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的创新与探索。

一、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核

根据1998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的两个方面,要实现文化素质的提高二者缺一不可。如何使两方面融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有正确的理解。

“人文”一词,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易经》中就出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为天下。”“天文”之“天”,指自然界;“天文”,主要指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人文”之“人”,指的是人世间,“人文”之“文”,指的是司马光所言“诗书礼乐之文”。由此可见,“人文”主要指有关诗、书、礼、乐在内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记忆风俗习惯等人类文明和文化。而《易经》中“天文”一词更接近现在的“科学”的含义。对“科学”与“人文”进一步解释,马克斯・韦伯在其所著《社会科学方法论》中这样解释,科学的是以自然物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方法是实证的、实验的方法,与精密计算、精确概念以及严密的逻辑表达为研究方法。而人文的研究对象则是实在的精神现象、活动和由价值和意义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文化事件。其研究方法运用了人的抽象概括,具有独特性和个性,是人的思维活动。

“素质”一词由来已久,在古代中国,“素”和“质”是分开使用的。“素”是指白色的生绢,“质”是指质地。《逸周书・克殷》说:“及期,百夫荷素质之旗于王前。”“素质”就延承了“素”的含义,意为“白色的质地”。“素”一词后来引申为“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如“元素”;“质”引申为“事物的根本特点”,如“品质”。由此,“素质”一词就被理解为“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由基础”。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文化知识、文明精神的基础和特点为内容,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如文学、历史、哲学、法律、伦理、艺术等内容的学习)、环境熏陶和学生主观思维加工,以使其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和修养、气质。而科学素质教育则以自然规律和自然现象为主要内容,是对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和科学人格与习惯的培养,如学生通过数学、物理、天文、化学等的学习,掌握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实证和实验的研究方法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如何做人及怎么对待人”的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关于“人和事物是什么”的教育。

二、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完整的“人”。因此,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重要举措。

首先,促进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融合是当今时代的召唤。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后科学迅速发展,科学成为全知全能的救世主,因此科学知识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素质教育出现偏颇,人文素质教育也一直遭到忽视。最终人们尝到了纯科学教育带来的“苦果”。原子能既可以为人类发电,又可以毁灭人类自身;医学研究可以减少人们的痛苦,但是克隆人又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恶果。二战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开始反思,最后得出结论:科学素质教育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这个物质基础也举步维艰。因此20世纪50年代起,欧美许多大学开始探索如何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使得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出来。让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是时代的必然。

第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很少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融合起来。辛亥革命以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文素质教育,一切教育以传统文学为重点和中心,即便是洋务运动、“西学东渐”时期,引入的也只是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教育,四书五经还是必须学习的内容。只有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才有短暂的科学和人文融合。人们在爱国热情的催使下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另一方面那时人文教育并没有被学校抛弃,凡学理工科的学生,也要修习人文课程,因此上世纪前半期到中期,我国造就了许多大师级科技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受苏联影响,高等教育进行了院校改革,成立或合并了许多单科的理工类院校,从那时起,开始了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但是与科学精神教育还是有所不同)。由于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视野狭窄,再加之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缺失,使得创新精神缺乏,这造成了我国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很难出现以往那样的大师。要想在科技和人文两方面有新的突破,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势在必行。

另外,受我国中学阶段分科和高等教育的片面教育影响,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理科毕业生往往只具备科学知识的简单加工或者技术操作能力,缺乏生活审美、团队精神和基本的人文关怀,大学教育成了“制器”的场所,“育人”目标偏离;而文科生动手能力太低,逻辑思维不严谨、科学素养缺乏。这些不平衡因素都造成了我们的毕业生社会责任感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甚至失去了“做人”的基本素养,如当今马加爵、药家鑫等事件的出现。人文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而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科学素质教育通过严密的思维方法训练,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机制;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人的创造性活动要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前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依赖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素质中更深一层次的因素,是理性与情感大约平分秋色的因素”。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是实施《纲要》的必要途径。《纲要》提出,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情感和责任感的人,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和人文环境的熏陶,首先解决的问题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的教育,是关于人的感情或情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当今我们大学生的责任,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能爱国,二是会创新。根据《纲要》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重要任务。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促进文理交融”。思想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执着信念和优良品德的重要途径。促进文理交融也就需要高校通过学分制改革,大力推进人文和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另外,《纲要》还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要求,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社会服务是高校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之后的第三大职能,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沟通,建立于公众的桥梁,通过科学知识的推广、科学精神的宣传以及人文文化的熏陶,推进我国科普知识发展,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三、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除了有现实的必然性之外,还有实施上的可能性,二者无论从最初的产生、发展还是最终目的上讲都是相通的,科学与人文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首先,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本身就不应该分离。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来讲,最原始的人文和科学是糅合的,没有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分别。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会分工,人们对科学的需求引起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分离甚至对立,高等教育一度从通才教育转向专业训练。但是,分离带来的后果是社会价值观的偏离,甚至人性的滑坡,因此现在又需要再次融合统一。这个过程是社会需求的变化所引起。在人类教育起初,“教育是文化整合状态下的以人为主旨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体化”。无论古希腊的思想还是我国儒道学,都是朴素的哲学教育,人文是科学的基石,科学为人文提供了物质保障。科学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的。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是相通,人文素质中含有科学素质内容,科学素质中含有人文的精神。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以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知识、精神为内容的教育,人文文化、人文知识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实际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实际的规律,这是科学素质教育中求真的体现。人文知识、人文文化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源于实践,人文精神要在生活实践中体现,这符合科学探索的方法。历史告诉人们人的发展不能漠视客观物质实际,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要追求和谐,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是人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另一方面,科学素质教育中含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把人从封建迷信中解放出来,改变了人类的观念,提高了对自身的认识。天文学的发展,地心说的推倒,改变了人对自身自负的认识。医学的进步解释了生老病死;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计算机的发明,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扩大了人的视野;音像技术的发展,记载了人类对美的直接记忆。离开了科学素质教育,现代人类文化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科学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还包括尊重自然、尊重他物的科学精神,这也与人文素质教育中“敬天爱人”的人文文化相通。

再次,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目的都是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自身),另一个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这分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不同内容,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分离的,但是二者都是与人相关的教育,以人为中心。科学素质教育发展了人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解放了人类自身,体现了人的价值,增强了人的主体性,使人自身得到了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实现教育根本目的的手段;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格培养和人性完善为目标,提升了人对自身的认识,了解了人的意义和做人的价值,找到了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都是以人为中心,最终的归宿也是人的发展问题。

四、本科教育实现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融合的基本构想

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使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在理论上有融合的必然性,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融合,还要依托载体,需要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一)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

实践的进步需要理念先行,思想先行,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离不开通才的人才培养理念。《纲要》强调,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在我国传统的本科教育中,出现过两种极端模式的本科教育,一是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不注重人文素质的养成,只注重“制器”,忘记了“育人”,缺乏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是以知识传授为己任,进行分科教育,知识面狭窄,只知闭门造车,看不到现实的社会需求,更谈不上创新。显然,这两种模式都与现代大学理念格格不入。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上树立通才教育理念,以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注重对理科学生的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对文科生加强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在融合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扎实的基础是深入学习的保证,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更是确保“本领过硬”的前提。另外,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信念坚定。高尚的品德,特别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二者内在的交叉和渗透,这就依赖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方面,本科院校要继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通过改变原来专业设置过细而导致的学生知识面太窄的现状,淡化学科专业界限,扩大专业面。《意见》建议要把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去。这种变化对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有积极作用。除了专业的调整,高校还要设置文理渗透的专业,使文科生在科学素质方面得到提高,理科生也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并继续尝试以通识教育为特点的院系设置,学生在本科的前两年不分专业,进行综合的文理基础教育,后两年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自主选择专业。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武汉大学的珞珈学院,以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教育,淡化专业,注重知识综合,使学生人文和科学素质共同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是专业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的专业调整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建设上来。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对文科学生开设理化生方面的课程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学分制和选修课制是进行文理交融的重要途径,学分制可以突破专业限制,通过让文理科学生分别修习一定数量的理工类或者人文社科类学分,最大限度地改变知识面过窄的现实;选修课则通过提供广泛的课程种类,特别是文化素质选修课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学习课程,弥补知识不足和满足自己的学习兴趣。近年来我国在学分制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各高校还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充实,宁缺毋滥,保证课程质量;在学生选课过程中要安排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

此外,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校重要的培养资源。学生除了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提高素质以外,还广泛接触各类专题讲座、社团活动、文艺汇演等第二课堂。文艺汇演、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通过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学校举办各种高质量的科技或人文知识讲座、报告会,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接受人文和科学熏陶,提高科学和人文素质。学校要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发挥这一隐形教育资源的作用。

(三)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教师是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理工科教师来说,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能用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吸引学生,不仅可以提高授课水平,更有助于教师本身及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受市场经济冲击和长期的文理分科影响,高校教师无论是科学素养还是人文素养都亟待提高。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本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素质的提高需要以知识的丰富为依托。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物质和精神的激励,调动教师主动参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的热情。适当地安排教师接受跨专业跨学科的进修,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以外,更有责任自觉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审美情操、爱国情怀、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人生追求、端正的治学态度、严谨的思维方式、务实的科学精神以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四)营造学校育人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人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促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交融。学校的环境包括校园生态环境、组织管理环境、校园文化环境等。

优美的生态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身心,唤醒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学校的建筑物是学校的标志,高雅的建筑环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也能激起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因此学校需要重视对校园景观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发挥好这一无形教育资源的作用,校园规划既要各具特色又要统一协调。

学校的管理人员是学校重要的主体,管理人员与学生建立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管理人员要真正意识到学生是学校的中心,学校组织是一个服务的机构,要以树立“服务理念”,而不是以管理者自居。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工作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有极大的模范作用。学校除了在招聘管理人员时要切实考察应聘者的教育热情、工作态度,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重视对管理人员管理。另外,在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建立有学生参与的评价机制。同时还有配套奖罚机制,对于学生评价较低的管理者,要加强教育,不能改进者,则要严格处罚。

五、结语

促进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题,高等学校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至今,已有157所学校设立了9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工作进行。各基地院校要以基地为依托,密切组织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学生会、各院系建设好本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同时要带动周边高校共同发展,并且通过基地的桥梁,建立于其他非基地院校的联系,发挥辐射作用。只有高校牢固树立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恰当的组织机构为支撑,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改变当前的现状,实现《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易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3).

[2] [德]马克斯・韦伯,韩水法译.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教育本科论文例10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分    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鹿邑县分校

姓    名:梁 如 冰

学    号:1641001254306

指导教师:张 光 明

完稿日期:2018年5月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梁如冰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语境,品味词语,挖掘语言的深层意蕴,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让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育的乐园。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文学教育  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文学教育即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的活动均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狭义的文学教育等同于文学教育教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文学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及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文学教育的沿革

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发展曲折沉浮。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认为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快引发了文学教育的复苏振起。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语文教育何去何从问题展开大讨论,人们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许多人主张把文学教育理念注入中学语文教育中。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对鉴赏文学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用美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文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认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表现出其独特特点,主要表现有:

 1、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多义性与不确定性特点。

语文主要由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组成,其教材内容也多以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为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其自身文学修养的高低事关对文学作品艺术判断的高低与优劣。可见,文学教育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奠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丰富多彩性。 

 2、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叙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又要引导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文学教育则是在对语文教材内容阅读与理解基础上,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意识的拓展,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感悟人生,为后期进入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语言教学为主,而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展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并且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文学发展的兴衰关系到语言文学的兴衰,对于语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细腻、优美、微妙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足以引起读者欣赏与共鸣。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其次,对于文学来说,其具有显著的认识功能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过程,并且其内容承载着人类先进文明的历史。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不但是鉴赏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而且也是自我构建与自我发展的重要过程。可见,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明确规定,而由于文学作品自身具有审美特性,这使得实施文学教育成为语文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塑造美的心灵,唤醒沉睡的潜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人的个性和谐而完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学教育可以在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提高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只有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启智、育德、审美等方面的功能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育。目前,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趋势,备受各国母语教育的推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一个人的语感能力、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品格修养的影响力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文学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精神奠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改进语文课程教学,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各种定位的观点中,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居多,这也与新课程标准传达的精神一致。文学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学史基础知识、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分析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及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底蕴,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抒发和谐世界之人类的美好理想,尤其在人文素养培养上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 

1、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也有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后,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比以前有所增加。(2003年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占72%)语文课本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教材上的这些文学作品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教材上的文学作品和正确引读名著,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提高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文学教育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文学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由于它的引人入胜的形象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内涵,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所以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但是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 分析 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文学教育在构建学生精神家园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学生长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就会在文学思想、文学知识、文学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文学教育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美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兴致,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 一个人物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像中国的《诗经》,希腊的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的民歌和英雄传说,都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基本上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哲学、科学文化等,它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缩影。因此,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个性、情采和审美特质的真实反映,是他们的思想结晶和灵魂雕塑。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鲁迅的冷眉热肠,钱钟书的幽默博学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生信仰、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直接显现,寄寓着他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审美理念。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必然会引起他们美好的或丑恶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活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学生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点上深化和升华了自我本性。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教育家们都很重视运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五、提高文学教育的可行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提前成熟,在许多方面有赖于教师引导、教育和良好环境的熏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感情最纯真、记忆力最好、对世界充满渴望和向往的阶段,是思维活跃的时期,学生应该在此时学到最美的文化和知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孤立的从记叙、说明、议论类的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言,这种收获是有限的,也是枯燥的。其实, 学生完全可以在文学这个感情释放的空间里去了解、掌握、运用这些语言文字。汉语是最富有美学色彩的语言,而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更是优美怡人的,它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进行语言教育的最好蓝本。远如《诗经》《离骚》、先秦两汉散文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近及现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语言艺术的高峰,值得我们去揣摩运用。学习这些作品,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有许多优秀的应用性文章就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如《祭十二郎文》、《谏太宗十思疏》等。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优美的文学意境,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受到语言艺术美的熏陶。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进行文学教学时应摒弃定格好了的框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再想像、再创造的空间。提供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把握文学教育的特点,利用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情感熏陶、审美训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健全学生的人格,大胆放手,让其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传统的文学教育理念是教师主导学生学习,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学习中,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学习处于被动地位,而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主动辅助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除了承担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理论和技巧,使之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较有艺术味地传达个体生命的各种见地的责任之外,更要肩负起对学生灵魂的洗礼和跃升的重任。

 

 

注释: 

[1]骆怡龄.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2007,(8):2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2]刘跃夫.定格式分析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J].语文教学通讯,2000,(5). 

[3]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刘坎龙.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质体系构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 

[5]郭惠宇.文学教学呼唤教师的文学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6]周圣荣.中学文学教育复兴的背景与困境[J].语文教学之友,2002,(7). 

[7]范玉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思考〔M〕.现代语文,2004.

教育本科论文例11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分    校:周口广播电视大学鹿邑县分校

姓    名:梁 如 冰

学    号:1641001254306

指导教师:张 光 明

完稿日期:2018年5月

 

 

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

 

梁如冰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文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文学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联系语境,品味词语,挖掘语言的深层意蕴,领略词语的言外之意。让文学作品成为语文教育的乐园。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文学教育  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注意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文学教育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文学教育即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其文学修养的活动均属于文学教育的范畴;狭义的文学教育等同于文学教育教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教育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通过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文学教育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建设精神家园及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感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也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文学教育的沿革

新中国建立后,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发展曲折沉浮。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认为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很快引发了文学教育的复苏振起。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语文教育何去何从问题展开大讨论,人们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文学素养、悟性、灵气和创造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批评,许多人主张把文学教育理念注入中学语文教育中。2003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予以新的规定,对鉴赏文学作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文学教育、用美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文学教育要与时俱进,帮助中学生逐步形成动态的认读体系,从而构建科学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二、文学教育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表现出其独特特点,主要表现有:

 1、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多义性与不确定性特点。

语文主要由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组成,其教材内容也多以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为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其自身文学修养的高低事关对文学作品艺术判断的高低与优劣。可见,文学教育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奠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丰富多彩性。 

 2、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叙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又要引导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而文学教育则是在对语文教材内容阅读与理解基础上,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意识的拓展,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感悟人生,为后期进入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地位与作用不可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语言教学为主,而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展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相辅相成。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并且具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文学发展的兴衰关系到语言文学的兴衰,对于语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细腻、优美、微妙和丰富多彩的语言,足以引起读者欣赏与共鸣。因此,加强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其次,对于文学来说,其具有显著的认识功能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学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人类对世界与自我的认知过程,并且其内容承载着人类先进文明的历史。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不但是鉴赏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知识,而且也是自我构建与自我发展的重要过程。可见,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在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明确规定,而由于文学作品自身具有审美特性,这使得实施文学教育成为语文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塑造美的心灵,唤醒沉睡的潜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达到人的个性和谐而完美的发展。由此可见,文学教育可以在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的基础上,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提高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文学教育担负着改革与发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只有真正发挥文学教育的启智、育德、审美等方面的功能才能有效实施语文教育。目前,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趋势,备受各国母语教育的推崇。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一个人的语感能力、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品格修养的影响力是其它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文学教育就是为学生的精神奠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改进语文课程教学,使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各种定位的观点中,以培养学生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的居多,这也与新课程标准传达的精神一致。文学教学的内容包括:文学史基础知识、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分析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及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 

加强文学教育,可以增强民族精神底蕴,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抒发和谐世界之人类的美好理想,尤其在人文素养培养上对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 

1、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性质是工具性(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也有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后,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学作品比以前有所增加。(2003年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占72%)语文课本是语文学科的根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教材上的这些文学作品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学习教材上的文学作品和正确引读名著,提高中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2、提高文学教育的必要性

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文学教育是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特殊的精神享受。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文学是历史的一面明镜,是生活的多彩画卷,体现着关于人世、宇宙和幻想世界的形象思考,体现着人的思想、感情、情操、人格和个性。由于它的引人入胜的形象和动人心弦的情感内涵,对于塑造学生的灵魂、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所以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但是长期以来,文学作品的”教“,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无非是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 分析 思想内容,分析艺术形式等等,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描写、塑造)……表达(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呆板的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再教学生“辨认”,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文学教育在构建学生精神家园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学生长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就会在文学思想、文学知识、文学能力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文学教育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美的感染、美的熏陶,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兴致,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 一个人物人性的形成,人格的完美,离不开情感的熏陶,审美的体验。像中国的《诗经》,希腊的荷马史诗,欧洲中世纪的民歌和英雄传说,都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可以基本上反映这个时代的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哲学、科学文化等,它是那个特定时期的缩影。因此,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能力。“言为心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创作主体个性、情采和审美特质的真实反映,是他们的思想结晶和灵魂雕塑。屈原的忠贞耿介,陶潜的冲虚高远,鲁迅的冷眉热肠,钱钟书的幽默博学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文学作品是作家人生信仰、价值观和道德情操的直接显现,寄寓着他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审美理念。学生在接受文学教育的时候,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必然会引起他们美好的或丑恶的、悲惨的或可笑的等等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增强对生活中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判断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向文本敞开自己,从中接受和创造一个扩大的自我,在建构文本的同时也建构自己。学生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点上深化和升华了自我本性。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教育家们都很重视运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五、提高文学教育的可行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提前成熟,在许多方面有赖于教师引导、教育和良好环境的熏陶;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感情最纯真、记忆力最好、对世界充满渴望和向往的阶段,是思维活跃的时期,学生应该在此时学到最美的文化和知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孤立的从记叙、说明、议论类的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言,这种收获是有限的,也是枯燥的。其实, 学生完全可以在文学这个感情释放的空间里去了解、掌握、运用这些语言文字。汉语是最富有美学色彩的语言,而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语言更是优美怡人的,它保留了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进行语言教育的最好蓝本。远如《诗经》《离骚》、先秦两汉散文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白话小说,近及现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等文学巨匠的著名作品,都代表语言艺术的高峰,值得我们去揣摩运用。学习这些作品,有利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的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有许多优秀的应用性文章就是用文学语言写的,如《祭十二郎文》、《谏太宗十思疏》等。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体会到优美的文学意境,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写作技巧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受到语言艺术美的熏陶。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进行文学教学时应摒弃定格好了的框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再想像、再创造的空间。提供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把握文学教育的特点,利用其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空间。在情感熏陶、审美训练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健全学生的人格,大胆放手,让其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总之,传统的文学教育理念是教师主导学生学习,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的学习中,学生过于依赖老师,学习处于被动地位,而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主动辅助学生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除了承担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文学知识理论和技巧,使之娴熟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较有艺术味地传达个体生命的各种见地的责任之外,更要肩负起对学生灵魂的洗礼和跃升的重任。

 

 

注释: 

[1]骆怡龄.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2007,(8):2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参考文献:

[1]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J].语文学习,1995,(6).

[2]刘跃夫.定格式分析不利于鉴赏能力的提高[J].语文教学通讯,2000,(5). 

[3]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刘坎龙.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素质体系构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1). 

[5]郭惠宇.文学教学呼唤教师的文学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05,(2). 

[6]周圣荣.中学文学教育复兴的背景与困境[J].语文教学之友,2002,(7). 

[7]范玉红.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思考〔M〕.现代语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