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4-23 15:39:01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1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了基本的物质上的满足,我们对于基本的饮食更追求精益求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日本的文化就深受中国的影响,即便日本早期的饮食习惯来自于中国,但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一、食材选择的差异

中国以陆地居多,而日本是一个典型围海而生的国家,中国的海岸线虽然很长,在近海地区也会有大量的海洋类菜式,但烹调上也与日本有着根本的差异。处于亚洲的人们,基本上都能很轻易的分清何种食物属于中方、何种属于日方,而且能随口就说出日本的一些传统食物,如寿司、拉面等。

中国的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都是以谷物,不像西方国家那样依靠肉类和乳制食品。中国人的菜肴原材料多为陆生的动植物,也有江海湖泊的鱼类,在吃鱼这一方面中日还是存在差异。在日本,由于围海而生的地理特征,菜肴的原材料多为大米、鱼介、海藻类,日本每人每年平均可以吃掉70公斤左右的鱼类;中国每人每年平均食用鱼类约十几公斤,这个数字根据地理环境的不同,差异很大。

1.烹调的方法有讲究

(1)烹调观念:烹饪中国菜时,烹调食物尤其讲究火候,他们认为食物经过烹煮才能消灭细菌和微生物,加以佐料带出食物原本的营养物质,也能对身体进行温补,使之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其做工精细,在食物上雕琢的样态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种类繁多。而日本,除了注重食物的样貌还注重健康性,按照他们的观念,新鲜的东西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任何生物的最佳食用期是它的新鲜期,即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

(2)烹调过程:在对食物进行烹调的过程中,中日两国也存在着差异。日本料理注重“新、奇、鲜”的统一,为营养型菜肴,日本人对食材的处理方法十分简单,就鱼类而言,他们在获得新鲜的鱼介之后尽量不加工,仅仅蘸佐料直接食用,像拉面、寿司等必须用火烹煮的食物才以热食方式加工,日常烹煮方法只有煮、烧、烤、炸等有限的几种;中国菜注重“色、香、味”的结合,属美味型菜肴,中国人对于食材的烹制方法有“烧、炒、爆、煮、炸、蒸、煎”等二十多种,喜欢对食材进行腌制、风干、火烤等处理之后加上各种香料佐菜烹煮,力求做到色香味俱全。

2.餐具的使用

在中日的饮食文化中,饮食工具起着重要作用,而传统用餐工具是筷子、碗、盘,在用餐前必须把餐具摆好才能就餐,我们中国人还习惯用汤匙舀汤或者流食,但日本人除了吃西餐喝汤时用汤匙之外,其他场合只用筷子。对比中日两国的筷子,有以下的差异:

(1)日本的筷子较短,筷子尖较锋利,多是木制品,这是因为他们经常吃鱼,用筷子的时候没必要用很大力气,为了防止食物滑落,所以筷子尖锋利些可用于穿刺食物;中国的筷子长而厚重,多是木制品或竹制品,因为我国的食物都是油料理,用木筷子夹住食物的时候,可以防止打滑。

(2)同是“用筷大国”,日本人换筷子的频率远比中国的高,他们平均两三个月换一次,而中国的却是两三年才换一次,不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对筷子的卫生问题日益关注,现在缩短为一年左右换一次。

(3)在中国,用餐完毕后,筷子应整齐地搁在靠碗右边的桌子上,并等众人都放下筷子,主人示意离席时方可离座,不可自己用餐完毕,就扔下筷子离席;日本的筷子礼仪也相差无几,用餐既毕,筷子不可随意摆放,要规规矩矩放在自己的碗的旁侧,并要再次向桌面鞠躬道“谢谢招待”,不仅在家是这样,公众场合更是如此。

二、中日酒水文化差异

自古以来,酒就成为了用于交朋结友等多种用途的神奇工具。且不说古人写的那些“借酒浇愁愁更愁”等华丽诗词,也不说国人对饭局中“无酒不成欢”的传统观念,其实酒还另有妙用,适量饮酒,可以缓解疲劳,疏通筋脉。

关于酒文化,多见于社交场所。中国人不仅喜欢在宴席上满布菜肴,还喜欢配上陈年佳酿与亲朋好友佳宾分享,很多人还会在下班后或者在家时来一杯酒做自我休憩,他们认为边吃边喝才能畅所欲言,使吃饭时的氛围变得轻松欢快起来,因而很多生意人在与客户应酬时都是边喝酒边谈生意,促成生意的成功率超乎你想象,这也造就了中国人喝酒也是工作的思想。日本人也爱喝酒,却绝对不允许在工作时喝酒,他们认为喝酒是放松娱乐的时候,不可以谈正经事,尤其是工作上的事,这样会显得很不严谨,即便是出于公司应酬,也只是谨慎的表面形式与人喝酒。

三、历史角度看中日饮食习惯

日本的饮食习惯往往都带着“清淡、量少、精细”等的评价,从总体上看,其饮食属于植物型饮食。中国的料理会大量使用油,亦称为“油料理”,做法也是纷繁复杂,几乎每样食材烹煮的时候都离不开油;而日本的料理几乎不怎么用油,精进料理用的均是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等,使得其料理具有少油、清淡的特点。

在古代,中日两国的饮食观念大有出入。中国的饮食观念是“民以食为天”,对饮食非常重视,而日本的饮食观念与中国的截然不同。以前,日本人是通过一个人的穿着、交通工具和住宅等来判断一个人的地位和教养,对饮食也就不关心。在发展的历程中,日本人不断受到我国及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影响,逐渐重视起饮食的营养健康,饮食的地位逐步提高。由于这些饮食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现今的中日两国人民食水平和健康水平也产生了差异。日本是世界上有名的长寿国家,人均寿命高于中国人。中国的人均寿命值快速增长,但仍然没能达到日本的寿命值水平,这就要从经济水平与饮食习惯进行分析。我国当今社会许多中老年人所患的心脑血管病与摄入的脂肪和胆固醇过高有关是不争的事实。有专家认为,日本人之所以长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讲究营养清淡,不暴饮暴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吃的观念在逐步改变,国人喜欢宴请聚餐大吃大喝、不讲营养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结论

通过本文对中日饮食文化差异的剖析,我们发现其中既存在着差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似之处,这样才更能体现中日两国自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大学出版社,2008

[3]徐静波.《日本饮食文化:历史与现实》.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蔡 澜.《蔡澜谈日本:日本料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2

日本饮食是把朴素自然的味觉与升华的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了自己民族的特性和精神的一种文化,这就是日本饮食的精髓。日本饮食一般可分为主食和副食,米是主食,蔬菜及角等为副食。中世纪至明治时期,日本人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对肉食有所禁忌,所以很少食肉。明治以后,这种禁忌才得以消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饮食,也普及了而包等面食类。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十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肉类和乳制品等的摄取也人幅增加,再加上速食食品的普及,使日本人的饮食生活愈发多样化。料理制作的的方式主要有煮、炸、烤以及凉拌菜等,同时搭配有酱汤、腌渍酱菜等。现在的副食之中也有许多西洋料理或中华料理的搭配。日本料一理的特色是生、凉、油脂少、分量少、种类多、颜色好看,而且非常讲究食器的选择。日本饮食文化,即色自然、味鲜关、形多样、器精良。日本料理简单的说,可以用 “清、新、淡、雅”这四个字来概括。

“清”就是干净、清洁的意思。日本菜的突出特征之就是食材的干净。各种吃的食材,如果不干净的话,怎么能放下吃呢?即使吃了,也心存芥蒂,食之无味。日本料一理制作过程,对卫生的要求近乎苛刻,能够让顾客吃得放心,随意的品尝料一理的美味。而中国料理在卫生方而确实不及日本料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新”就是新鲜的意思。日本料理无论从取材,制作,储藏等流程都严格遵循了食品的新鲜原则。日本料理是没有过夜的习惯的,般是当天做,当天吃。这样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利。而中国料理般都有隔夜菜的说法,所谓隔夜的味道比新鲜的更好,就好像回锅肉的味道更加美味。但是从健康角度,新鲜的食品总是比过夜的更好点。

“淡”顾名思义,就是味道清淡和温度教低。日本料理以清淡著称,烹饪食品时一使用的调味料数量和种类都很少。常用的调味料有酱油、酱等。酱和酱油在日本料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酱油就没有今天的日本料理,而酱油和酱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的,带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烙印。寿司、刺身、天妇罗等传统日本料理都需要用酱油调味,用日本酱汤泡白米饭也是日本人喜爱的一种家常美食。酱的制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北魏的贾思翩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对酱的制法有着非常详尽的记述,其主要原料为大豆、麦曲和盐。到了日本弥生晚期和古坟时一代,酱的制作方法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列岛。这一时期日本制作的酱大致分为将稻米、大豆和麦发酵后做成的谷酱,用禽兽肉加盐腌制的肉酱和把植物果实、海藻等用盐调制后制成的酱料。一般认为谷酱是后来成为日本料理中最为主要的调味品—味憎和酱油的材原。依据科学研究,清淡又冷的食品不会对人的味觉有很大刺激,并对胃粘膜也不会有任何破坏。日本料理就是遵循了这个淡的原则,让人品尝起来淡香悠悠,回味无穷,嘴里会长时间保持香味。中国料一理总的遵循刺激,辛辣,烫的原则,对人的味觉,胃,甚至食道都有小同程度的伤害。

“雅”就是说日本料一理比较讲究情调即“雅致”。这可以从日式料理的感官以及就餐环境看出来。讲究刀工和食物装盘技术是日本饮食的重要特征,在日本饮食中有“盛付”一词,即把食物盛放在漂亮的器皿里。在正式场合,食客进餐前要欣赏食物以及器皿的形和色,这已经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日本料理的器朋一多为瓷器、陶器、木器。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之乡,唐及以后的时一代,中国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陶瓷和陶瓷技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经大量的遣唐使、日本僧侣等传到日本,经过改良形成了今天的日本陶瓷土艺及土艺品。传到日本的还有筷子、汤勺等饮食器皿。吃日本料理,环境非常优美。大家各自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或者地上,小盘小盘的料一理放在古色古香的桌子上,背景放着幽雅的日本传统音乐,顾客们蜻蜓点水般地品尝着食物,喝着日本清酒,志趣相当高雅。相对来说,中国料一理的场所般喧闹,烦躁,菜的量非常巨大,让人无所适从。背景播放着当今的港台流行歌曲,大家划拳,劝酒,讲黄色笑话,哈哈大笑,有的还醉的不省人事,非常的没有情调。因此,从情调上看,日本料一理更加高雅。

食物是生命的源泉,制作并进食饭菜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同时产生的。不管在哪个时代,食物都给予人类最质朴的生命与喜悦。对日本人而言,食物的作用不仅仅是在饥饿的时候采集应季的蔬菜水果来;用来更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祭祀时供奉给神灵,或者是庆祝他人结婚、生子或者乔迁。随着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国家制度的改变,诸国由于到朝廷上贡,带来了各地的山珍海味,不断为神词、宫殿中以及朝巨家添置膳食。久而久之,这种饮食渐渐成为正式场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农业和渔业技术的发展、流通机构的扩大、南蛮贸易进口优质货物,食物的种类丰富了很多。饮食也在外来料理的影响下,从重视感官的料理风格升华为以味觉为主的料理风格。文化文政时代便形成了今日日本料理的形态。以京都、大阪、江户为中心出现了很多小吃屋和料理店。游乐与料理的乐趣被广泛地传播,不仅仅是宫廷更加成为一般民众的活动。日本的饮食融入了日本人的精神,日本料理的“生、冷”特征表现出他们反文明的思想。比起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各国,日本人更加崇拜自然,并珍视人自然。由此舍弃文明的日本人把他们的民族特性很好地展现出来。由这个特征可以看出日本人不容易顺从的个性,没有进化的野性,还有反文明的内在思想。这此特征都深藏在日本人的内心之中。重视季节感是因为日本人热爱自然,除此之外就是人类的共性,都爱崇拜关的事物。日本人也是一样,他们把对美丽事物的喜爱理藏在内心深处。从日本料理的食器中能够体验出日本人细腻的内心世界。食材食器的方便与相称是日本人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水远不能停止的追求。日本人珍视自然所产生的反文明思想,热爱关朋事物,拥有细腻的内心等等,都是日本民族的共同特性。这此特征共同造就了日本饮食的一种特别的美感。

日本料理并不单单只是一种料理,它还是一本史书,记载着日本历史吸收外来文化这一页。无论是那张小小的餐桌还是餐具,不管是烹调料理的人还是享受美食的人,它们都在创造着一种自己专属的饮食文化。随着这种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它也象一面明镜折射出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3

孔子的饮食思想是从“仁爱”的原则出发的。所谓“仁”,有“爱亲”和“爱人”双重含义。《论语•学而》载孔子学生有子(姓有,名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欤!”意思是说,孝悌可是仁的根本啊!孔子本人也曾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其意思是说,君子如果厚待自己的亲族,老百姓就会按仁的要求来行动了。可见这种仁的深层心理基础是血缘的亲子之爱。

孔子不仅释“仁”为“爱亲”,又引申“仁”为“爱人”。《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爱人”是“爱亲”的延伸,即“泛爱众”。“爱众”是伦理层次自然比“爱人”高,但并没有超出血缘宗法关系的范围。

在宗法血缘关系中,突出的伦理是孝。而孝在“周礼”中,其集中升华表现在祭祀。在“事死如事生”的周代,祭祀者认为他们所祭祀的灵魂如同自己一样,第一位的需求是饮食,因为祭祀的物品主要是食物。可见“爱亲”与“爱人”的原则是满足被爱者的需求,首先是饮食的需求。

孔子还将“爱人”用于治民,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民“富之”、“敛从其薄”。因为当时民众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温饱问题,所需的是丰衣足食。如若满足其口腹之欲,便能安民而不乱,故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把“足食”作为取得民众信任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他对民食的重视。

孔子的饮食思想丰富具体,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主张饮食简朴

孔子曾经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见他并不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恰恰相反,他追求的是饮食简朴而平凡,他说:“饭蔬食,饮水,其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因此,他对于那些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采取了不理睬,不交谈的态度,即所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而对于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以苦为乐、好学不倦的弟子颜回,则大加称赞,他说:“贤哉回也!”,意即颜的品质多么高尚呀!

讲究饮食卫生

孔子提出了许多饮食卫生的原则和鉴别食物的卫生标准,而且阐述精辟,见解独到。这集中载于《论语•乡党》中。如:“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食物陈旧变味了,鱼和肉都腐烂变质了,都不吃。“色恶,不食。”食物的颜色变坏了,不吃。“臭恶,不食。”色味不好,不吃。“失饪,不食。”烹饪当有度、有节,实喻言行当有度、有节。孔子的“道”体现在饮食之“礼”中,因而“败”、“馁”、“色恶”及“臭恶”,实指“无道”,而“不食”体现了“正道”的追求。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其伦理思想的灌注方面是独具匠心的。在《论语》这样一部阐述儒家伦理思想的著作中,讲到不食馁鱼、败肉,表层的含义仅仅是对食物质量的要求,更为深刻的喻意是,孔子对周礼崩溃的痛惜及对更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追求。“不时,不食。”如果不是进餐时间,不吃。因为吃饭不应时会扰乱肠胃的消化功能。“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吃饭应以作为主食的谷物为主,吃肉佐饭,要使肉与饭有一个适当的比例。肉太多,饭太少,油腻腻的,是肉气胜于饭气了,也不相宜。这一点既反映华夏民族的饮食文化意识,又合乎营养卫生的原理,因为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带酸性,吃肉过多的人,由于小肠液和食物中的碱性中和力长期失掉平衡,就可能患酸血病;血压高的人吃肉过多更是危险。“唯酒无量,不及乱。”其意为只有酒没有限制(当时酒的乙醇度很低),但以不醉为度。通过节酒,可以正饮酒之“礼”,进而有利于道德品行的修养。“沽酒、市脯,不食。”市上买来的酒,多有掺水掺杂质的;买来熟肉熟菜,往往不清洁卫生,都不能吃。这当是从卫生出发,与《礼记•王制》所云“衣服饮食,不粥于市”可以互相印证。“不撒姜食,不多食。”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因为姜味辛,可祛湿解毒,食前吃一点有益于健康和饮食。“食不语,寝不言。”吃饭不说话,睡觉时也不说话,这不仅吃得清洁卫生,而且能及早进入梦乡,自然这也是符合卫生原则的。

孔子不仅讲究饮食卫生,而且讲究饮食艺术。《论语•乡党》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品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如此做,一方面益于健康,另一方面这与周礼中对人的言行的严格要求是极为类似的。孔子“食不厌精”的饮食观,是他对中国饮食文化创建的一个理论观点。它体现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已经总结了物质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割不正,不食。”祭祀肉切得不方正,不吃。可见孔子对优巧刀工,即菜肴形式的追求。“不得其酱,不食。”当时的肉菜多为淡味,须蘸酱调味而食。不同的肉食要搭配不同的酱,都盛放在器皿里陈列成组,这说明孔子重视菜肴的配伍,不草率随便。

注重礼仪礼教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4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5

【Abstract】In Japanese Teaching of non linguistic factors into reasonable animation Cosplay, the Japanese kimono culture, Japanese food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e, can fully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learn Japanese, increase students'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In learning Japanese knowledg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feel the charm of Japanese culture.

【Keywords】Japanese culture; anime Cosplay; kimono; Japanese diet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日本文化体验馆”的结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02-0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它的文化环境。著名的语言学家古德诺夫(H.Goode 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了整个文化”。因此,语言的学习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日语教学中要恰到好处引入日本文化。

非语言因素的文化导入是用日语思维学习日语的基础。一种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而一个民族思维方式的形成是源于社会历史文化,也与现世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对日语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在专业学习日语的同时,了解日本的当代文化与古典文化,对于专业的学习也非常有意义。日语语言和日本文化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日语语言本身是日本文化的载体,日本文化是日语表达的重要内容,把日本文化导入日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日语交流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我校在日语教学中导入非语言因素的文化,通过日本文化体验馆的建设,包括日本动漫Cosplay、日本和服、日本的寿司等,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日本的国情、日本人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从而为日语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1.动漫Cosplay文化的导入

1.1动漫Cosplay的含义

如果谈到当代文化,日本的Cosplay是日本典型当代文化的代名词。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缩写。它经常被翻译成“服装扮演”或“扮装游戏”。最开始追溯Cosplay的始祖应该是美国,后来发展到日本。20世纪50年代中期,迪斯尼妆扮成动漫人物的方式传入日本后,被日本的动漫爱好者效仿,于是很快在日本的动漫界盛行起来。最初的日本Cosplay是儿童甚至于年轻人喜欢玩的妆扮游戏,渐渐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到各个年龄层次,大家饰演各个动漫中的不同角色,在妆扮中体验不同的动漫文化。

1.2动漫Cosplay的特点

当我们去探寻Cosplay的文化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特点进行阐述:(1)独特的化妆符号与话语体系。Cosplay的扮演者会使用独特的道具,如各类假发、各类服装等,这些特殊的服饰与妆扮会直接让他们虚拟成某个动漫中等的人物。通过独特的姿势与表情等,形成特有的话语体系。(2)生动视觉化的表现手法。除了会静态拍摄,还会以歌舞剧、话剧等动态形式,把Cosplay搬上舞台。(3)非专业群体性。Cosplay并不是由专业人员组成,参加舞台剧、才艺、平面拍照、T台等的演员都是由酷爱Cosplay的学生组成,并且成立动漫社团,我院的动漫社团定期的进行友谊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成员们掌握了更多的舞台技能。(4)虚拟性特点。动漫中的场景大多是虚拟的,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体会到的,如宫崎骏导演的《千与千寻》作品完全是靠作者发挥想象而设计出来的。而正是这样,通过动漫可以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3动漫Cosplay对日语教学的影响

日本的动漫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大部分日本的动漫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生活与文化。日本作家樱井孝昌指出,“日本的动漫作品反映了日本的社会、文化、时装和传统文化等,从榻榻米到饮食文化,从制服到原宿的时尚服饰等等,动漫把日本所有的一切都尽情展示给了全世界的青年们。”因此,动漫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参加校园Cosplay社团的同学多热衷于游戏、漫画、动画,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结合自己的服装、道具,在Cosplay中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同时参加Cosplay社团的同学,大多数喜欢日语学习,有些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仅仅因为参加了Cosplay社团,而开始喜欢上日语,而且日语水平超过专业学生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学生参加Cosplay社团后,喜欢上日本的动漫,并且开始模仿它的风格,尝试动漫创作。动漫Cosplay除了具有娱乐的功能,还具有传播信息和教育的作用,它通过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增加学生学习的直观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较好的处理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丰富了教学内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教授米哈利经过多年时间的研究发现“兴趣与投入是人生幸福感的来源,当人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某种活动,达到忘我的境界,并且完全沉浸在这种活动中的时候,他们感到是最为愉快和满足的”。进入动漫Cosplay社团的同学都是由于喜欢上Cosplay,进而喜欢上日语。

日本动漫凭借着其强大的宣传力度吸引了众多的动漫Cosplay爱好者,通过动漫Cosplay的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日语的乐趣和对日本文化的体验。

2.日本和服文化的导入

2.1和服的起源

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根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副,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是首次出现了和服的概念。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日本按照本国的文化特点和审美标准对服饰进行了改变,并且融入了中国的吴服特色,最终形成了现如今的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性服饰和服。日本人的服装在明治维新以前主要以和服为主,现如今日本人一般会在成人礼、重大传统节日、婚礼、毕业典礼、茶道等场合选择和服。

2.2和服的种类

和服的种类繁多,不仅有便服和礼服之分而且还有男女和服之分,已婚未婚和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较少,色彩一般比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着简便。女性和服款式多样,色彩艳丽,腰带宽,同时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相同,还要根据和服来搭配不同的发型,因此,女式和服穿戴繁琐,一般需要两人以上才能完成穿戴。

此外,根据参加的场合不同,我们一般把和服分为7种,分别是浴衣、留袖和服、振袖和服、花嫁衣裳、访问着、毕业服、普段著。浴衣是用于沐浴过后、夏季炎热时作为休闲的服饰而穿着,因设计简单,穿着方便,而受到平民的喜爱。“留袖和服”和“振袖和服”都属于礼服类,留袖和服主要分为黑留袖和色留袖,黑留袖主要为已婚女性的礼服,而色留袖和服又称访问和服,没有已婚和未婚之分,适合于女性参加正式的仪式、婚礼、典礼等场合。振袖和服又称长袖和服,分为大中小三种,通常适用于未婚女性在参加毕业典礼、成人仪式、访问亲友等场合时穿着。花嫁衣裳是结婚时穿的礼服。毕业服是在毕业典礼上穿的和服。普段著是日常穿的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样式、颜色、图样等也有所差异。

2.3和服文化的基本特征

日本有三个民族,即大和民族、阿伊奴族(人) 和琉球族。其中日本人口中的90%属于大和民族,由于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日本人养成了具有集体性、合作性的精神,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始终遵循“和”的原则,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圣德太子提出“以和为贵”作为国家的宪法。日本人在见面时总是彬彬有礼,在寒暄时的点头、鞠躬等肢体语言体现了日本人“以和为贵”的理念。在受日本文化中的“和”的观念影响,日本人将传统的服饰取名为“和服”。

和服上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可以分为:一是自然物图案,自然物图又叫“赏花幕”是由五彩斑斓的彩图组成,宛如一幅幅大自然的缩影图,好似深处大自然中。二是植物图案,例如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菖蒲、秋天的红叶,冬天的松柏等。日本人在和服上刺绣各种自然物、植物等,形成和服独特的特色,从和服的图案上可以体现出日本人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和服是大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日本人民精神上的寄托,体现了日本的民族风情,通过文化体验馆和服文化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日本的文化。

3.日本饮食文化的导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在了解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时,有必要先去研究它的饮食文化。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居世界首位,这跟这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无关系。

日本料理很注重“形”,有人说日本料理是用眼睛来吃的,其外观造型甚是精美,每一道菜都犹如一幅画,体现出日本饮食的艺术性。

由于受儒教思想的影响,日本人极为重视“和”,对屠宰大的牲畜食用以为不仁。加之日本山地多,牲畜难以饲养,日本人很少食用牛羊肉。明治维新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日本人认识到牛羊肉的营养价值,才逐渐开始食用猪牛羊肉。因此,以海鲜和大米为主的饮食习惯始终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日本饮食的最大特点是就是生鲜海味,其中生鱼片、寿司成为日本饮食中别具特色的代表性料理。

寿司是日本传统美食之一,同中国的饺子一样,有着千年的历史,本是为了方便携带、食用和保存食物的方法,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寿司文化。每一块寿司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小小寿司中可以反映出日本社会文化的诸多优点。寿司味道鲜美,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高学习兴趣,直观的感触日本寿司文化,在外教的指导下我校举行了寿司制作活动,在日本文化体验馆,教师给大家讲解与寿司有关的知识,寿司专用语、寿司种类等,学生们不仅体验了寿司的制作,还能感受到日本独特的饮食文化魅力。

4.结语

学习一门外语,最终的目的是使用该语言与人进行交流,日语语言是日本文化的载体,学习日语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还应该重视日语语言所依附的相关日本文化的学习。在日语教学中导入动漫Cosplay、和服、饮食等日本文化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化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既懂日语,又了解日本文化的具有跨文化交际的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多田道太郎.身边的日本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华.和服――日本文化的浓缩[J].科技信息,2007,(34).

[3]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谢莒莎.浅析Cosplay文化[M].中国青年研究,2005.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6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甚至没有华人的地方,都能够见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的烹饪原料、烹饪技法、传统食品、食风食俗等等,又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的呢﹖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据《史记》、《汉书》等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张骞等人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等物产外,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姜、茶叶等物产以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今天在原西域地区的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来自中原的木制筷子。我国传统烧烤技术中有一种啖炙法,也很早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和西亚,最终在当地形成了人们喜欢吃的烤羊肉串。 比西北丝绸之路还要早一些的西南丝绸之路,北起西南重镇成都,途经云南到达中南半岛缅甸和印度。这条丝绸之路在汉代同样发挥着对外传播饮食文化的作用。例如,东汉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派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到达交趾(今越南)一带。当时,大批的汉朝官兵在交趾等地筑城居住,将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等食俗带到了交趾等地。所以,至今越南和东南亚各国仍然保留着吃粽子的习俗。 此外,我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也很大,这种情况大概始于秦代。据《汉书》等记载,秦代时“燕、齐、赵民避地朝鲜数万口。”这么多的中国居民来到朝鲜,自然会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朝鲜。汉代的时候,中国人卫满曾一度在朝鲜称王,此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朝鲜的影响最深。朝鲜习惯使用筷子吃饭,朝鲜人使用的烹饪原料、朝鲜人在饭菜的搭配上,都明显地带有中国的特色。甚至在烹饪理论上,朝鲜也讲究中国的“五味”、“五色”等说法。 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更大的国家是日本。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如干薄饼、干蒸饼、胡饼等糕点,还有制造这些糕点的工具和技术。日本人称这些中国点心为果子,并依样仿造。当时在日本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唐果子就有20多种。 鉴真东渡还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中国的影响。唐代时,在中国的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的全套岁时食俗带回了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三月上巳摆曲水宴,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酒等等。其中,端午节的粽子在引入日本后,日本人又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作了一些改进,并发展出若干品种,如道喜粽、饴粽、葛粽、朝比奈粽等等。唐代时,日本还从中国传入了面条、馒头、饺子、馄饨和制酱法等等。 中国菜对日本菜的影响很大。17世纪中叶,清代中国僧人黄檗宗将素食菜肴带到日本,被日本人称之为“普茶料理”。后来又有一种中国民间的荤素菜肴传到日本,称为“卓袱料理”。“卓袱料理”对日本的餐饮业影响很大,它的代表菜如“胡麻豆腐”、“松肉汤”等,至今还列在日本一些餐馆的菜谱上。 日本人调味时经常使用的酱油、醋、豆豉、红曲以及日本人经常食用的豆腐、酸饭团、梅干、清酒等等,都来源于中国。饶有趣味的是,日本人称豆酱为唐酱,蚕豆为唐豇,辣椒为唐辛子,萝卜为唐物,花生为南京豆,豆腐皮为汤皮等等。为了纪念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日本人,日本还将一些引进的中国食品以传播者的名字命名。如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僧人泽庵学习中国烹饪,用萝卜拌上盐和米糠进行腌渍,日本人便将其称之为泽庵渍。清朝顺治年间,另一位日本僧人隐元从中国传入菜豆,日本人便称之为隐元豆。 除了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之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扩大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泰国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加上和我国便利的陆上交通,因此两国交往甚多。泰国人自唐代以来便和中国的汉族交往频繁,公元9~10世纪,我国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居民大批移居东南亚,其中很多人在泰国定居,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很大,以致于泰国人的米食、挂面、豆豉、干肉、腊肠、腌鱼以及就餐用的羹匙等等,都和中国内地的有许多共同之处。 在中国的陶瓷传入泰国之前,当地人多以植物叶子作为餐具。随着中国瓷器的传入,当地人有了精美实用的餐饮器具,这使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大为改观。同时,中国移民还把制糖、制茶、豆制品加工等生产技术带到了泰国,促进了当地食品业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对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影响也很大,其中以缅甸较为突出。公元14世纪初,元朝军队深入缅甸,驻防达20年之久。同时,许多中国商人也旅居缅甸,给当地人的饮食生活带来很大的变革。由于这些中国商人多来自福建,所以缅语中与饮食文化有关的名词,不少是用福建方言来拼写的,像筷子、豆腐、荔枝、油炸桧油条等等。 距离中国稍远的几个东南亚岛国,像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也不小。 菲律宾人从中国引进了白菜、菠菜、芹菜、莴苣、大辣椒、花生、大豆、梨、柿、柑桔、石榴、水蜜桃、香蕉、柠檬等蔬菜和水果,菲律宾人还爱吃中国的饭菜,如馄饨、米线、春饼、叉烧包、杂碎、烤乳猪等,日常饮食则离不开米粉、面干、豆干、豆豉等,使用的炊具也是中国式的尖底锅和小煎平锅。菲律宾人特别爱吃粽子,他们不但端午节吃,圣诞节也吃,平时还把粽子当成风味小吃。菲律宾的粽子,造型依照中国古制,呈长条形,而味道则很像浙江嘉兴的粽子。 马来西亚在饮食文化上也受到中国的影响。据考证,马来人的祖先主要是来自我国云南一带种植水稻的民族,马来人的某些食俗同这些先民大有关系。例如,马来人的大米从种植到收获,都有类似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和礼仪。马来菜的烹制方法和中国菜相似。马来语中称作“塔夫”的中国豆腐,在当地十分受人喜爱,有些地方还把豆腐的色、香、味揉和在本土传统的咖喱菜中。 中国的饮食文化对印度尼西亚的影响历史悠久。历代来到印度尼西亚的中国移民,向当地人提供了酿酒、制茶、制糖、榨油、水田养鱼等技术,并把中国的大豆、扁豆、绿豆、花生、豆腐、豆芽、酱油、粉丝、米粉、面条等引入印度尼西亚,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的饮食生活。 茶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最大。各国语言中的“茶”和“茶叶”这两个词的发音,都是从汉语演变而来的。中国的茶改变了许多外国人的饮食习俗,例如,英国人由于中国的茶而养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而日本人则由于中国的茶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道”。 来源:星辰在线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4)02-0137-5

“儒家之道”曾以“精神儒家”、“政治儒家”与“民间儒家”的三重架构在中国古代社会绵延数千年,无论儒家以何种形式存在,儒家都贯彻了一种“道在人伦日用间”的思想、实践原则。换用现代术语,儒家之道是面向日常生活世界,并适应古代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儒家之道”之所以生生不息,绵绵不断,是因为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人伦日用”为“儒家之道”创造了生存和延续空间。但晚近(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受西方近代文明之刺激而发生现代转向,此一转向逐渐动摇“儒家之道”所依赖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以及生活方式,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儒家伦理与现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不复发生密切联系,儒家伦理自身亦似乎成为书斋中的学问。鉴于此,本文回到历史深处重新回顾并尝试理解儒家伦理何以能够在传统中国生机活泼的原因,并希望能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提供一点思考。

一、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世界的架构及其内容――“人伦世界”与“日用常行”

儒家伦理道德与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世界究竟有何种关联?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就儒家视野中的“人伦日用”作一解读。确切地说,“人伦日用”应是“人伦”与“日用常行”两组内容的连缀。若加以具体分析,两者各有其侧重之处。

现代学者对“人伦”有多重解读。在本文中我们是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将“人伦”视为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类型化规定。在儒家看来,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世界从静态上观察首先呈现为一种“人伦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为架构或纽带组成的一张人际网络。但这种人际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哪些人际关系最为重要?儒家删繁就简,由孔子肇始,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化约化为五种类型,“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之所以将命名“五达道”,在儒家看来此为“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范围天下而不违。“五达道”既是典型性人际关系,也就具有最大普遍性。从“五达道”所呈现状态来看,虽为五种相对性的人际关系,但同时隐含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所有的信息密码。“君臣关系”是对政治人际关系的写实,“父子、夫妇和兄弟关系”是对家庭人际关系的白描,“朋友关系”可视为家庭之外的社会人际关系。“五达道”有三类人际关系是由血缘和婚姻的联系而自然产生。由此可见,“五达道”反映了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世界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家庭,几乎绝大部分的日常人际交往活动都是在家族内部进行的。即便如“君臣”、“朋友”一类不属于家族人际关系范畴,在儒家的解释框架内,仍将其纳入其间。“君臣”虽各有所自,却亦有其父子、夫妇的家族人际关系。于是外而君臣、朋友关系,内则“父子、夫妇、兄弟”关系,家族人际关系占据传统中国日常人际关系的主导性和统制性位置。

由于家庭人际关系为古代“人伦世界”的主导。围绕家族生活和家族人际交往活动就构成了传统中国人的“日用常行”。那么,古代“日用常行”的主要内容究竟为何?《礼记・礼运》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以此为线索,按图索骥就能明了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首先,“日用常行”主要围绕家庭(家族)日常经济生活。古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诗经・天保》亦明载:“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可见古代民众日常生活主要是围绕“衣食住行”展开的。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颜氏家训・治家》颇能道出传统中国人日常经济生活状况:“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蘸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业。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显然,以家族为中心的日常经济生活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方式。其次,“日用常行”是围绕家庭生育功能而展开的。“饮食、男女”之为“大欲”,前者是为了维持个体和家族的生存,而后者却是为了个体繁衍后代,延续家族,两者缺一不可。而为遂男女之欲,则导出婚姻制度,“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婚义》)因婚姻而组成家庭,继而才有家庭生活。再次,“日用常行”尚需面对“死亡贫苦”之“大恶”,具体表现为“养生送死”之事。“养生”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既意味着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和教育,也意味着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照顾。另外,还包括对族人的生计关注,“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送死”意味着生者对死者举办送葬仪式以至于祭祀仪式,此种活动亦为家族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简言之,传统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以“人伦”为人际纽带,以家(家族)为中心开展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内容主要为实现“饮食男女”、“养生送死”目的,进行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生产和日常消费、为繁衍后代的婚姻生活以及尊重死者的丧葬和祭祀仪式活动。这种日常生活世界特点正如有学者所指出:“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自在的、未分化的、自然而然地运行的领域。”其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表现为: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占主导地位的活动领域;呈现出经验主义的主导倾向;表现出强烈的自然主义色彩,主要由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和天然情感而加以支撑和维系以及表现为一个自发组织、自发运行的系统等四个方面的特点。

二、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与儒家伦理(道德)的内生关联――“道”与“人伦日用”的并生

儒家之认定“道在人伦日用间”,既有理想成份,也不无现实根据。“人伦世界”谓儒家伦理道德所承载的社会根基。对于具体个体而言,日常生活世界是一种“自然态度悬置”的世界,即是一种存而不疑的世界,是我们所有行动和思维的出发点。显然,礼坏乐崩的春秋时代即是构成孔子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图式,但如顾炎武所见,春秋与战国相较,“(春秋)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此一历史线索相当重要,在孔子看来春秋虽然是“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但礼乐显然尚未退出历史舞台,春秋礼俗从而奠定了儒学的社会基础。孔子认识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春秋社会人伦秩序的主干,一方面从“人伦世界”自然导出儒家所珍视的“道德”,另一方面亦有意识地将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植根于此人伦世界之中。由前者来看,“夫妇有别、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属于家族人伦关系,其根本特点在基于血缘和类血缘关联而自然形成。三种人伦关系,以“父子”关系尤为重要,孔子抓住“父子有亲”这一自然情感而作为“仁道”的内在根据。他在论“三年之丧”古礼之时,道明“三年之丧”的人性和人情根据是“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礼制因于人情,因而“守礼”充满温情和感激。显然,“孝道”正是基于此种感激和温情。“孝道”基于“亲爱父母”,由是“仁”之规定是“爱亲之谓仁”,如有子所道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由此可知,儒家的“仁道”是由人伦自然情感自然生长出来。由后者来看,当春秋之时,宗法封建制度趋于崩溃,“春秋无义战”即意味着君臣关系的不稳定性。当宗法社会稳固之时,家国一体并无问题,“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同构也有历史根据。但春秋时期,“父子关系”显然与“君臣关系”疏离,如此,“臣弑君者”有之,诸侯僭越天子之礼有之。作为脱离血缘的政治人伦关系,很难从中自然生发出相应道德情感和要求。鉴于其相对地位,更要强调双方伦理义务的对等性,这即是“义”,即各方行为之得当合宜,所以谓之“君臣有义”。如此孔子就将儒家道德植根于此种人伦关系之中,若“君臣关系”则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臣对君的“忠”是因君以礼待臣。此一思想发展到孟苟则有更激烈的表达。朋友之道是古代人伦关系最为平等而自由的人伦关系,正因为此,则强调“言可复也”,即“言必可践”、“言必行,行必果”之义。“信近于义”也正好道出“君臣”、“朋友”两类人伦关系之相同处,亦即在道德要求上都有相近之处,儒家如此规定当不是空穴来风。

“日用常行”又何以能见“道”呢?要解释此一问题,不得不言及礼。春秋时代虽濒于“礼坏乐崩”,但礼已成俗却是不争事实。孔子论及“三代之礼”虽有“文献不足”之憾,但熟悉夏、商、周“三代之礼”却也是不争事实。上文已论及“礼俗”仍是春秋时期日常生活重要内容。徐复观先生干脆将春秋时代定为“以礼为中心的人文世纪”是有道理的。《大戴礼记・本命》所记载“九礼”几乎涵括当时政治、社会和家庭等各个领域活动,“冠、昏、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而“九礼”在当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各有偏重,“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以射、乡:此礼之大体也”。由此亦可见,古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与“礼”可谓密不可分。《论语》言及“(君)所重民、食、丧、祭”,亦可谓看到民之重在于“饮食”、“丧葬”、“祭祀”等活动。

首先,饮食成礼。“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古人的祭祀礼仪就是发端于饮食行为,盛放食物的食器则成为礼器。“饮食成礼”揭示饮食习俗乃为饮食礼仪形成之基础。顺其发展,“礼仪”又反过来规范人们的饮食行为。《论语》记载孔子“饮食行为”如:“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g,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馁,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论语・乡党》)凡此行为,都表明孔子饮食行为是循礼而行。其次,婚姻为礼之本。《礼记・昏义》道明男女婚姻之为礼的根本:“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婚礼者,礼之本也’。”再次,生死有礼。用孔子的话就是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礼”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各个阶段。显而易见,各种礼仪已成为传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儒家自孔子开始即致力于“复礼”,其关键处一是引“仁”人“礼”,以“礼因人情而生”、“礼者,养人之欲,给人以求”、“礼之用,和为贵”几个命题系统地为“礼仪”植入了“仁”的精神。一言蔽之,如《礼记・中庸》所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二是“循礼”而“体仁”。这层意思在孔子与颜渊关于“仁”的对话中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视听言动”都必须循礼而行,这要求行为主体高度的自觉,即“克己”。“克己复礼”何以就能达道“仁德”呢?“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很能说明这一点,“礼”是“道德仁义”的承载体,或者说,“礼”是儒家道德仁义的具体行为规范,只有在日常言行举止中践行这些礼仪,才能逐渐体会“仁道’’,并进而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筷子作为一种食器,广泛使用于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中。以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为代表,筷子至今仍然是这些国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虽然同是使用筷子的国家,筷子的形制在不同的国家皆有差异。

1 筷子的起源

“箸”是史料记载中筷子的最早称呼。《韩非子・喻老》曾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礼记・曲礼》中有载:“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无菜者不用。”其中 “”,也是指筷子。现存最古老的筷子实物,于西汉晚期马王堆汉墓中出土。此实物十分精致,可见,在当时已经是无人不用箸了。

2 日本Hashi的历史

作为和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其第一部文学作品《古事记》中就有关于“箸”的记载。历史上,筷子约在公元七世纪由遣隋使传入日本。首先是用筷子的,是宫廷皇室、神社和寺院。后来,普通百姓也逐渐开始使用筷子。之后的一千多年里,筷子渐渐转变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器物。日语中,“Hashi”(はし)一词的本义乃指“细长之物”。筷子恰好具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性,于是日本人就称呼“箸”为“Hashi”至今。此外,“Hashi”在日语中对应的汉字还有 “端”、“”、“嘴”(喙)等――这都与筷子的形制有着相通之处。

3 筷子和Hashi在形制上的区别

中国的筷子的形制很早就已经固定下来。最普遍的一种是:前段的三分之一是细长的圆柱形,尾端的三分之二是正方形,其长度为6寸7分(约25厘米),粗细直径在6毫米左右。《淮南子・精神训》有言:“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后人便用“圆首方足”来指代人类。而筷子的形制是“方头圆尾”,和“圆首方足”恰好相反。此中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调和”的思想,人类和筷子已经被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日本的Hashi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足尖”,通体形似一个细长的锥体,箸尖正好和为一点。其款式繁多,长度不定,但一般都比中国的筷子短。也有烹调专用的巨型长筷,日语写作“菜箸”。

同样是以稻米为主食并且使用筷子的国家,筷子的形状和制式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饮食结构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中华民族十分善于利用自然,所以中国菜种类复杂,花样繁多,而其中的水产类食物仅仅是中华民族纷繁食谱中的一小类。因此国人需要一个无论何种菜肴都可以方便夹取的筷子,这就决定了筷子的圆尾是最为合适的形状。

日本则是由四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岛国,其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是其可首要利用的。日本人的肉食以鱼肉为主,鲜少食用红肉。日本语中,和鱼有关的汉字就有将近二百个。所以,在享用鱼肉时,就免不了要挑刺,尖尖的筷子末端就和镊子一般,可以很容易地将鱼肉中细小的刺拣出。

(2)社会文化不同导致饮食习惯的不同

从传统饮食习惯来看,中国人以五谷为主食,蔬菜和肉食为辅,皆烹熟后食用。中国菜肴讲究“味”与“调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有记:“和如羹焉,水火醯(xn)醢(h3i)盐梅以烹鱼肉,悼之以信,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耳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可见饮食中讲究调和是很早就有的。中国多民族、多人口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饮食的多元化,并将多元“调和”起来。

日本资源匮乏,而分食的习惯可以很好的保证饭菜不会被过多地浪费,所以分食的习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让使用者对筷子长度的要求稍微降低,无需伸长手取食。另外,日本菜一般细小精致,常常有以细丝、小丁、小片、小块为形式的料理,恰好适合细短精致的日本筷子来夹取。

4 结论

筷子形制的不同,体现了两国饮食文化――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又折射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上的不同;同时这些不同又反映了两个民族的相互关系和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如此细小平凡的器物却能显现出了两个民族本质上的区别和历史的联系。了解这些相互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友好的国际往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云.中国箸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7387(2012)01-0105-04 无独有偶,翁敏华教授的《论两宋的饮食习俗与戏剧演进》一文和美国汉学家奚如谷先生的《玩食物:宋元时期的表演、食物和人工美学》一文无论是从标题、内容、核心话题、选取文献资料、列举事例等多方面非常地相似,但二人事先并不认识或者沟通交流过,这在东、西方学术界均是很少见却又很有趣的现象。奚如谷先生他在文章的序言里亦提及两文甚似。正是由此巧合相似而又时空相遇,才让两文的对比更有价值,亦能对两宋时期的饮食文化和戏剧艺术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一、 人文语境的不期而遇

在人文语境选择上,两文均选择了两宋时期的大都市进行个案研究以此探析当时饮食文化与艺术之关系。两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市民阶层人数急剧扩增。市民对文化娱乐要求的提升使城市文化娱乐活动勃兴,不断走向大众化和商业化。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称:“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足可窥其态势。此两文中翁文提到城市主要有东京,汴京,杭城,临安;奚文有开封,杭州,东京,汴梁 两文均以市民日常生活居所作为大环境,以此了解两宋大都市的商业发展程度、人们消费水平、人口数量及政府政策对饮食文化和戏剧艺术的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首先是社会经济及城市商业快速发展。“土薄水浅”的江南逐渐成为“鱼米之乡。”丁特起在《靖康纪闻》称:“京师,天下富商大贾所聚。”据文献,当时通过汴河输入汴京的物资,其数量之众,无法计数。《宋史・河渠志》中御史中丞梁焘言:“汴河……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石,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之宝,不可胜计”。此外,《东京梦华录》卷二亦有:“东去乃潘楼街……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正由于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众多城市居民已超越温饱问题,有了更高的饮食要求,另一方面,艺人们也逐渐摆脱了维持生计的尴尬,转而追求艺术,这使饮食文化和戏剧艺术的融通有了前提条件。

其次是人口数量骤增。当时开封是“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3] “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4] 汴京亦熙熙攘攘,肩摩毂击。据《梦梁录卷十八・户口》载,到宋度宗咸淳年间,临安城人口已过百万,足有一百二十多万人口。宋人曾巩说:“今天下甲卒百千万人,战马数十万匹,萃在京师,仍以七亡国之士民集于辇下,比汉唐京十倍其人矣。”[5]随着人口聚集,消费生产的速度空前提高,促进了商业发展。

再者,政府政策开放宽松。当时东京开封已废除传统的“宵禁”法令,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三年(965)下令开封府:“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6]商品贸易没有时间的限制,夜市普遍出现,至徽宗政和、宣和间尤盛。“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7]“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8]“夜市骈阗,至于通晓。”[9]从而使市民经济发展有了更加宽松的政治环境和自由安排的空间。

最后是文化生活的兴起。“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10]“池苑内除酒家艺人占外,多以彩幕缴络,铺设珍玉、奇玩、匹帛、动使、茶酒器物关扑。”[11]值得关注的是“瓦舍”(“瓦市”、“瓦肆”、“瓦子”),这不仅是市民俗生活的聚集地,亦为民间娱乐文化中心,瓦舍中设有演出各种技艺的勾栏(“勾阑”),内有戏台、戏房(后台)、神楼、腰棚(看席)。瓦舍百戏杂陈,伎艺繁多,《东京梦华录》里记载北宋的东京开封有“大小勾栏五十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而《梦梁录》里言及南宋的杭州,“杭城之瓦舍,城内外合计有一十七处。”[12]《西湖老人繁胜录》则载:“城内五座,城外二十,共计二十五座。”[13]瓦舍的出现体现了宋代市民文化娱乐的大众化、商业化和公开化,它的流行也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愿望和审美趣味,乃至一种生活价值取向。

二、 核心话题的如出一辙

思想是精神的言说机制,一个时代的主要时代特色和思想精髓主要是有核心话题来体现。两文所选取的核心话题即:饮食和戏剧。

饮食文化,历来有之。《管子》曰 “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1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里说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15]中国人一向崇尚“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在饮食上讲究调味、调色、调形,合好吃、好看、好赏为一体,甚至讲究盛放食物器物、吃饭地点以及配以欣赏的娱乐项目。宋代酒楼食市发达,酒楼林立,各种精美菜肴,小吃名点,应有尽有。不同地区在食物结构、餐饮习惯、营养观念、饮食礼仪等方面的区别促使了地方特色菜的出现,如南方菜、川菜、北食等已初显雏形。在翁文中,饮食方面内容涉及烹饪方式、调制方法、风味小吃、食品名称;人物为饮食商贩;促销手段主要靠叫卖声[16]、“敲打响盏、歌卖”地点为饮食市场、酒楼、食店、食铺、夜市等。戏剧方面内容涉及戏剧伎艺节目、牌名、唱令、唱词、官本杂剧段数;人物有艺人、活动艺人等,节目名称:、有《张协》、《洛阳缙绅旧闻记》、《庄稼不识勾栏》地点为伎艺市场、勾栏瓦舍、不固定戏场(十三军大教场、贡院前开阔地,寺庙大殿[17]等)在奚文中,饮食方面内容涉及南食,北食,川饭、食品名称、风味小吃等。地点为大酒楼 、食店[18]、食铺、食摊、茶肆等。重点是孝东门大街、马行街、东南塔等街巷的瓦舍、店铺;促销手段主要靠叫卖、吟卖、散叫;戏剧方面:内容分杂剧(戏文),南戏(南曲) 嘌唱、宫调京瓦伎艺[19]、诸杂大小院本名目、曲牌名;人物是艺人;曲目为《张协状元》、《白兔记》、《文八娘》;地点在京瓦伎艺市场 、州桥夜市、戏台 、戏场。无论是在传统图画还是影视作品里,戏场的观众席中皆有若干桌椅,戏迷们一边看戏一边吃茶点;而在达官贵人家里或者相当规模的酒楼、茶馆,戏剧表演是吃饭请客的必点节目。

每分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看盏者,举其袖唱引曰“绥御酒”,声绝,拂双袖于栏干而止。[20]

行业之间的竞争随着市场扩大而出现,饮食业经营者们除了拼口味、比特色,,还要以更多新颖把戏来吸引顾客,艺术故融入饮食文化,剧演当宴,边看边吃,饮食走向娱乐化。《茶肆》 记载: “向绍兴年间 ,卖梅花酒之肆 ,以鼓乐吹 《梅花引》 曲破卖之。”不论官营或私营酒楼,均设有官妓或私妓数十人。《酒肆》亦言:“浓妆数十 ,聚于主廊搛面上 ,以待酒客呼唤。”同时备丝竹歌女为酒客弹唱助兴。在戏剧方面,拥有固定艺人的场主为了剧院盈利、艺人们为了出名、外地流动艺人为了谋生,就得使自己演出更市民化、生活化,观念更开放、内容更自由、形式更多样。内容上,历史性故事扩展到生活化虚构事件。形式上诸加杂剧、嘌唱、宫调、清音、小唱、唱叫、执板、慢曲、曲破、傀儡、影戏、相扑等。地点亦从剧院到瓦舍、广场、酒楼、饭店、茶肆等公共场合。翁文言到“我们能寻找到许多资料,用以说明饮食与戏剧二者的关系,这民间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享受与精神娱乐两个方面,有着怎样密不可分、妙不可言的关联。”[21]

三、 研究方法的心有灵犀

(一) 文献研究:针对两文中所出现的引用文本或参考资料的归纳,可看到翁文主要涉及《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笔记体小说。《清明上河图》、《事物纪原》、《都城纪胜》等。奚文引用文本最多为《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事物纪原》等。两文均涉及《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西湖繁胜录》等一些当时记述两宋都城状况文本中研究两宋都城的商业发展和戏剧演变笔记体小说,可以看出两篇文章都是在搜集、鉴别、整理文献资料特别是两宋笔记体小说的基础上分析饮食民俗与戏剧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引用的文献资料都是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民俗生活的,而两宋都城民间娱乐文化的繁荣发展、经济高度发达,从而为艺术的演进提供了可能性。这样的文献研究不仅具有史实支撑,亦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举例论证:两文在所选取的事例很多处均相同,此处略举两例。

1两文都将《东京梦华录》中的节日为例。至元宵节时,市食商贩们谨伺于外,“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踏索上竿。”[22] 京尹选择穿着整洁华丽、善于吟唱叫卖的商贩进宫,商人叫卖,兜售自己的商品, 他们比的不仅是食物或者货物的质量,还有市食商贩们所穿着服饰和吟唱叫卖的嘴上功夫以及歌唱技巧、内容、择词、腔调,这些是否更能够吸引那些皇家贵族、妃殡内人的眼球,从而能够大赚一笔,皆数倍得值,甚至有人一夜致富,济身于富商行列,一年一次的这样的致富机会,怎不叫两宋商人再三再四地在饶舌和歌唱技巧上多下功夫和心血。

2两文均讲到《梦梁录》卷三中的“假”字,从而展开对菜名中“假”的分析,并采用了很多相同的文献资料作为理论依据。在《东京梦华录》里有:假河、假元鱼、假蛤蜊、假炙獐[23]、假面披发[24]、金犀假带[25]肚羹[26];在《武林旧事》里有假公权炸肚[27];在《梦梁录》里有供假沙鱼。[28]还有半真半假的,如腰子假炒肺、假团圆燥子等等。此外,由于宋代佛教盛行,佛徒众多,素食流行,用“假”荤名来取代真荤菜亦为常见,《梦梁录》载有假河、假炙鸭、假羊事件等等。戏曲到了宋代,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扮演固定角色到多个角色的轮转;从具体人物到抽象一类人物的扮演;从历史人物传说到虚构人物故事的转变;充分说明戏剧的表演已经更加的规模化、成熟化和多样化。艺人能表演多种发言语调、步履动作、服饰扮相以及故事情节。“假”、“作”、“弄”、“装”、“扮”等词汇不断地在戏剧中出现。“每名四人簇拥,多作仙童丫髻。” [29]“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30]“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31]等等。戏剧与饮食一样,追求综合之美、声色之好、真假之趣。两文在分析为何用“假”及把饮食上的“假”风尚和戏剧中的“假”联系起来时均有相似之处:“假”一般都是作平日比较稀罕之食物,多为山珍海味或资源稀缺型食物;将食物的美味和人为创造的趣味统一起来。无论是饮食上的“假”还是戏剧上的“假”都是对人的模仿力、创造力的肯定和赞扬。

(三)对比研究:通过对两文的分析研读,发现两文在阐释饮食文化对戏剧艺术的影响、戏剧艺术又是如何被饮食文化所借用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如下表所示:

我们可看到,一方面饮食文化对戏剧艺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戏剧从表演的方式、选用的题材、活动的地点、呈现的形式等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而另一方面,戏剧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重精神享受的性质被饮食文化所汲取,在菜品的要求、进餐的配套设施、宣传的方式等方面亦得到启发,不仅戏剧表演本身更多元化,节目更丰富多彩,饮食品尝也更具有艺术性,身心享受结合得惟妙惟肖,从而构成了一道独特文化风景线。

当然,两篇文章亦有差异。因为个体的主观经验和理论积淀决定着哲学家关注、体察现实的视域的广度和深度,奚文中,以中文语言的构词选词如表示滋味、味觉等的词语(如“甜言蜜语”、“清脆”等)出发,引导出饮食何以体现艺术和文化,突出饮食是一种表演,在烹饪方式、食物种类、进食的环境等都有考究,认为正是由于中国人的饮食重视色、香、味、形的和合体验,更是一种注重享受的美感饮食文化,在饮食文化和戏剧表演二者之间,更加凸显饮食文化对戏剧表演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京都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翁文则侧重从市场消费的视角来连接饮食和戏剧,以“消费”作关键词,“市场”作背景,将二者放置在文化的视阈下进行品格上的对比研究,从而融合二者之特色,完善其享受之感,吃喝玩乐化为一体,用餐时的表演和观戏时的小吃,就是将两者融合的完美体现。

综而论之,翁文和奚文更像是生活在不同国度的双胞胎,从不同的文化视阈、生活背景、思维习惯等来探讨了一种相同的社会文化,结果却是采取相似的路数,得到相仿的结论,岂不奇哉?笔者认为亦是给那些老是强调中西矛盾、冲突的人一个重新思考、重审历史的机会。

参考文献:

[1][21]翁敏华:《论两宋的饮食习俗与戏剧演进》,获1986年校庆论文奖,《戏剧艺术》1988年第1期,北京:知识出版社《中国戏剧起源》一书所收,1990年版。

[2]Stephen H.West. Playing With Food: Performance, Food, and The Aesthetics of Artificiality in The Sung and Yuan,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 57, No. 1, (Jun., 1997 ),pp.67-106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3][4][7][8][9][10][11][17][18][19][20][22][23][24][25][26][29]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十・大礼预教车象、卷五・民俗、卷三・马行街铺席、卷二・酒楼、卷八・中秋、卷六・十六日、卷七・范苑内纵人关扑游戏、卷八・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卷十九・瓦舍、卷四・食店、卷五・京瓦伎艺、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序言、卷六・元宵、卷二・酒食果子、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卷九・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之史部十一地理类八杂记之属。

[5]曾巩著:《户口》,《隆平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别史类。

[6]徐松辑录:《宋会要辑稿・食货志》(永乐大典本)三八・二六至四四。

[12][28]吴自牧著:《梦梁录》卷十九・瓦舍、卷三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

[13]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瓦市》。参见黄仁虎、嵇璜著:《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别史类。

[14]李山译注:《管子・牧民》,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页。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10

中国因跨地域广,食物种类繁多,饮食文明源远流长,吃法更是层出不穷。笔者虽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吃过的食物却比较单调。前不久有幸看了央视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但展现出人们的生活喜好,更体现出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因为所有食物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人们在征服大自然的同时,也被大自然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的饮食因地域关系与中国的饮食截然不同,主要以海鲜为主。本文以中日饮食当中较有特色的食物为视角,进行中日饮食文化的对比和交流。

一、中日饮食的地域分析

中国幅员辽阔,跨温带、热带、亚热带三个自然带;地形复杂多样,内陆面积广大,这就造成中国的食物取材广泛,风味众多。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小,所以日本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生鲜海味 。

二、中日饮食的特点和习惯

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有五大特点。

1.四季有别。中国大部分国土在季风气候区,四季明显,饮食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秋天排湿滋补,夏天清淡凉爽,春天健脾补阳,宜甘而温。

2.注重情趣。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狮子头”“叫花鸡”“鸿门宴”“东坡肉”等。

3.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影响,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4.医食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5.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最常用的就是用萝卜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美感享受。

人们常说日本菜肴是用眼睛吃的,非常讲究“色、形、味”,主要有两个特点。

1.生鲜海味。日本四面环海,海产丰富。

2.清淡,精巧,简约。

三、中日饮食文化交流课堂实践活动

了解了以上中日饮食文化的各自特点后,我组织设计了相关的课堂实践活动。活动的宗旨是让学生在品尝日本特色食物的同时,了解日本饮食文化,并结合中国饮食文化体会中日饮食文化的异同,说出自己的心得。活动分三个步骤。

1.准备阶段。我把此次活动的构想传达给主讲人,主讲人根据我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随后着手准备相关的资料和食物。我所任课班级的学生属高职类,与师范类的学生相比学习习惯差,学习目的不强,缺少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此次活动不但要讲、看结合,更要“吃”,只有这样才能勾起学生的兴趣,达到活动的目的。主讲人了解到我的想法后表示赞同,根据设计理念、班级情况和自身情况搜集了很多中日美食的图片、视频,还查阅了大量中日饮食的资料,采购本地原味日本料理和中国传统食物,可以说准备得非常充分。

2.展示、实践阶段。主讲人从日本的标志性食物――寿司讲起,介绍了寿司的由来、种类、吃法,图文并茂,引得大家垂涎欲滴。趁此机会主讲人让大家品尝准备好的寿司,同时不忘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吃寿司的感受,引起大家的共鸣。主讲人接着介绍了日本的纳豆、点心、馒头、章鱼小丸子、生鱼片;中国的饺子、粽子、汤圆、月饼等,每介绍完一种食物就让大家品尝,共同分享吃过的感受。

3.总结阶段。本次活动非常圆满,主讲人丰富的饮食知识让在场的每个人折服;色彩斑斓的图片、引人入胜的视频、诱人的食物使现场气氛一度火爆。在此过程中,大家不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日饮食文化,懂得了尊重异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还增强了彼此的友谊。此次活动中学生展现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在以往的课堂上难看到的,学生把自己对饮食文化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在学生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美味的食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日本饮食文化日语论文例11

浅谈中日两国饮食习惯的差异

摘要: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邻邦,两国之间有着地缘和文化上割舍不掉、挥之不去的天然联系。在饮食习惯上,两国也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甘两国民族也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因此,本论文以中日两国饮食习惯的差异作为考察对象。从“中日两国料理”、“用餐时的问候语”、中日两国的一日三餐、“被人邀请用餐时的礼仪”这几个方面对两国饮食习惯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华料理 日本料理 用餐 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