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8 08:20:11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1

投资活动是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形式存在的,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投资预算的规定标准,尽量减少资金的使用,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控制好整个项目的实施,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或国家创造价值。不管何种形式的投资决策,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项目的投资效益。由此,要选择正确的投资项目,应该围绕投资效益的基本核心,综合评价和分析,规避风险,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首先,投资项目不仅仅针对企业而言,在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投资项目的目的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投资目标,根据本身的自然条件,借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对可行性的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了要对投资的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对微观的项目经济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综合投资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分出优劣,选择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

其次,对研究报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与评价不同的投资项目,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的先进、经济与合理性,是否具有实施的必要。同时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预测,对其投资与资金回收的安全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可以说是投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是否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性信息,可以作为选择投资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在进行项目的决策与分析过程中,宏观与微观的分析要同时进行,综合利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提升整体投资决策水平,创造有利的价值。

另外,投资项目的确定,其本质的标准是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为出发点,应用系统分析原理,提高决策水平,做好风险规避工作。一方面,我们要实现投资的既定目标,从项目环境入手,对整个项目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与决策效率,实现经营目的。另外,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的评价分析过程中,要对产品的各项成本情况与市场销售状况及价格进行分析与预测,同时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才能使得整个项目投资运作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投资项目中的风险识别方法与防范对策

1.在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中,风险的大小是由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决定的,采用恰当的投资选择,使风险分散,实现投资的资产安全性与多样性。所以,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必须要考虑清楚与其的回报值,仔细分析投资风险,尽可能地减少投资风险,做出优质的投资决策。根据投资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将其主要分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自然风险等几个方面;并按照一定的项目进度,项目投资风险可表现在决策失误、方法不对的问题,建筑施工阶段的工期延误、管理不严格和质量的问题,以及项目投产运营环境出现的不利变化等因素。以上诸多,都会造成项目投资风险的出现,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水平和可行性决策的准确调查分析,就会给企业和国家的效益带来严重的损失。

2.现阶段根据我国的发展形势来看,国内很多企业存在对投资项目前期可行性分析研究工作不重视,忽视了项目投资的风险预测,对后期的整体投资决策提供错误的导向,造成效益的损失。甚至有些企业局限在对所要投资的项目做简单的风险技术分析,凭借经验和主观臆断,忽略自身的发展背影和条件,盲目的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所以,必须不断强化投资的风险意识,做好前期工作中的可行性风险预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由于失误造成的损失,保证项目的科学化。

三、结束语

企业对投资的准确抉择、风险管理以及投资效益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前后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风险存在于整个投资过程中,从最初的决策到最终获取收益。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各项投资决策,降低由于决策不当而导致的失误,从根本上控制企业投资方向与力度,减少投资带来的风险,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而实现效益的提升。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做好投资风险防范措施,才有可能减少损失,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目标,促进企业的科学可持续的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2

2.基于实践体悟的研究成果不多“三段式”是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的常用写法,即先对具体政策做一介绍,然后从最一般意义上对其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或者预测,最后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对策建议。该研究路径泛泛而谈,较为陈旧,研究结论跟实际联系不紧密。即便是借助量化的技术模型(如RBCS模型等)[4],现有研究也基本未超越政策———风险———对策的套路。实际上,研究者要是无法参与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实践,就很难全面把握具体公共政策可能运行的系统,提炼风险评估的核心指标则更加困难,遑论风险源的识别并以此提出针对地方需求的对策建议。由此,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从文献到文献的“原地打转”,很难有新突破。

3.整体性风险评估框架尚未建立随着整体性治理理念的推进,西方政府普遍建立起整体性绩效评估(管理)框架以推进绩效管理的发育成熟[5]。这种做法同样可用于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既体现治理理念,也可将其提供的操作流程与方法作为风险评估的使用指南。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一般应包括原则、主体、流程、指标、方法、问责机制等核心要素。理论研究对上述要素都有所涉及,也充分认识到评估指标的重要性,提出了“政策环境风险”、“政策制度风险”、“政策选择风险”和“政策伦理风险”等指标[6]。然而,零星、分散的研究并未构建起整体性的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框架。

4.跨界研究处理不善毋庸置疑,源自管理科学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模型能够为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开展提供借鉴和便利。与此同时,基于风险识别和评价强数理、强技术的要求,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也必须利用其它学科的方法。由此,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及其研究就成为一种跨界行动,如何实现政策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有效对接是一项颇具难度的挑战。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将风险评估引入和应用于政策分析为公共政策的科学化确实提供了很大的益处,但偏重技术分析的政策风险评估与规范意义上的政策分析之间的鸿沟也日益显现[7]。现有研究已经开始移植项目风险评估模型等尝试方法技术上的挖掘,但效果并不理想。将管理科学关于风险评估的做法引入政策分析时形成了“两张皮”,一者是公共政策风险要素的分析,另一者是套用技术模型从宏观上谈如何对风险进行评估,离极具操作性的风险要素识别、监测、控制等还有相当的距离。此外,有些研究者对技术模型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这样的研究肯定无法深入,只是做表面的花哨处理而已。

二、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局限的成因

就上文的分析,公共政策风险评估虽已引起关注,但研究并不深入,高质量的成果相对有限。剖析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将有助于针对性地提出消解和突破策略,推进理论研究,更好地为实践提供指引。

1.理论研究重视不够政策科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范式。政策评估作为政策分析的一个环节和分支,也日益得到重视,旨在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提供依据[8]。有学者提出,如果政策评估的标准或方法不科学,那么具有明显的负向排斥性政策将可能评价为好的或者合乎正义的政策[9],这将引致很大的风险。然而,他们只是点到为止,把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作为政策分析的一部分,淡化了其重要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2.问题意识不强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重点不在于定义什么是公共政策风险,而是如何找到风险源,进行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这就决定了理论研究需厘清公共政策风险的特殊性、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与其它项目(活动)等的风险评估有何本质区别,哪些可靠的技术手段可用于公共政策风险评估与管理等问题。然而,现有研究花了大量的笔墨为公共政策风险下定义,以无争议的粗线条方式阐明公共政策的风险源在政策系统内外部或者政策过程。如此一来,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并非基于明确的研究问题,而是把公共政策和风险评估进行简单叠加。理论上的“自说自话”显得空洞乏味。

3.研究者学科背景受限从现有情况看,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的主体大多来自于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领域,较少受过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的专门训练,这不利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意思的是,部分研究者具有经济学、管理科学的背景,在公共项目风险评估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公共政策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可他们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公共政策分析训练。然而,更好的风险评估比较来自于信息交换,而不是依赖技术模型进行定量信息的比较[10],选择适当的技术之后需考虑如何对结果做出解释。所以,研究者的学科背景限制了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将价值理念、语言表征及技术工具进行有效地整合。

4.研究的压力与动力不足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研究成果大体形成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研究者个人基于兴趣、社会热点等方面的考虑进行研究尝试,以文献研究居多,重复生产的意味较重,质量不高;二是研究团队获批纵向课题后开展研究,虽说引入多学科的方法,也运用了大量的模型,但是理论解读和推导居多,基于实践的总结与提升较少。因为纵向课题通常只需提供公开出版的论文、著作等就可以申请结题,深入实践的压力几乎没有,动力也就无足而生了。当然,这跟研究者鲜有机会接受政府的委托进行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有关。以教育政策的风险评估为例,由政策制定者和专家学者组成临时性风险评估团体是政府的惯常做法,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可以说是依附于政府参与评估工作,无独立性可言,压力和动力自然也有限。缺乏实际操练机会的现状很难促进研究者投入力量组建多学科背景的成员进行研究,这又怎么习得风险评估硬本事?如果研究者还是按照前文所述提提一般性的对策建议,这又加剧了地方政府对专家、科研机构独立评估的不信任,研究人员更加难以深入到“评估市场”中去。

三、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的突破

公共政策风险评估是一项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跨界对接工作,理论研究更加需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得理论成果真正指导评估实践,增强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工作的成效。借鉴项目风险评估、政府绩效评估等较为成熟的做法,研究者从“黑板”、“电脑”走向“政府”、“市场”将是总体发展趋势和方向。基于这个大方向,研究者可从以下方面尝试以实现突破。

1.树立研究信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政策是一系列方针、策略的统称,是党和国家的治理工具。任何的执政理念都要靠各项公共政策来落实。很显然,对公共政策进行风险评估,不仅关乎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影响到社会稳定与社会质量的改进。通过对未来的预测,把不确定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等于政府掌握了主动权。可以预见,政府将越来越重视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者应该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前景抱以乐观的态度,相信不仅可以有所作为且可以大有作为,提高研究激励。共识一旦达成,就可促使更多的研究者加入,为研究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2.增强“市场”意识从前文分析看,研究者因承接政府委托项目少,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实践有限等导致了理论研究不充分。要想推进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研究,还得回归“市场”。这里的“市场”并非纯经济的买卖市场,而是基于政府是委托人,研究者是人形成的公共政策风险评估市场。在这个特殊市场中,政府提供经费支持,研究者基于物质利益的考虑和理论研究的需要等承担具体政策的风险评估工作,这将促使他们带着明确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所以,要想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研究者必须改变“关起门来做学问”的做法,主动接触政府,“推销”自己的成果,寻求与政府的对接。只有增强市场意识,受到市场的刺激,研究者才会以更加开放、积极的心态投入研究,体悟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在理论成果有所转化的同时进一步修正、充实、完善已有的研究结论。此外,研究者需与政策制定机构建立起有效的风险沟通以增强信任感,因为价值判断是专家风险评估途径的内在特性,目的是提供关于危害的综合信息以满足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和利益,并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对待不确定性决策问题[11]。这有助于提高获取市场操练的机会。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3

一、引言

所谓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1]。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贯穿一系列的投资决策,决策正确,则投资成功;决策失误,必导致投资失败。因此,现代风险投资理论与方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构建风险投资决策模型。准确构建决策模型不但需要利用恰当的研究方法,还要注重研究影响风险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正确识别评估风险,有效挖掘投资潜力,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使收益做到最大化。

二、国外风险投资决策研究

国外关于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一般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和高科技风险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研究等。

(一)一般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

国外对VC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Tyebjee&Bruno[2]对41位风险投资家进行调查和谈访,从市场吸引力、产品差异性、管理能力、逆境承受能力以及退出风险等5个方面建立风险投资评估体系,为其他学者奠定了研究基础。风险投资是高风险与高收益并举的投资,投资决策是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Damodaran认为风险投资决策中一方面需要评估风险企业的总体预期风险与收益水平;另一方面是评估风险投资家的预期收益。MacMillanl、Siegel & Narasimha(1985)沿用了Tyebjee&Bruno的研究方法,通过调研他们把风险投资家所关注的风险指标分为六类主要指标:竞争风险、投资风险、退出风险、执行风险、管理风险、领导者风险等。MacMillanl、Zemann& Subbanarasimha(1987)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150个风险投资公司调查研究,研究表明新合资企业获得成功的标准与两大因素密切相关:初创期的竞争程度,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

对于之前的研究成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Vance&Robert(1995)认为之前的投资标准过于复杂,他通过自己的采访,从产品战略思想、管理能力、收益三个方面建立了一套简易的风险投资评估体系。风险投资虽兴起于美国,研究成果却跨越了国界。在韩国风险投资较为萧条时,Joongdoug、Jung&Lee(1994)为了识别现有的风险投资评估指标中重要的投资标准,作者研究了现有风险投资的评估标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的管理能力、融资能力、产品的市场吸引力、产品或技术的优越性、原材料的可获得性、生产能力等六个因素在风险投资中较为重要。

(二)不同类型、不同阶段风险企业投资决策体系研究

风险企业处在不同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不尽相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学者开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风险企业进行研究。M.Kakati(2003)针对高科技风险企业设置了38个评价指标,M.Kakati教授把38个评价指标分为六类,分别为:企业家素质,组织资源能力,竞争战略,产品特征,市场特征,融资能力。研究表明企业家素质、组织资源的能力、竞争战略是企业生存能力和成就的关键性决定因素。Chorev&Anderson(2006)研究影响以色列高科技初创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发现在管理、客户关系、产品研发是比较重要的,然而通常所强调的经济政策、商业环境却不太重要,但最为重要的是核心团队的创业态度和创业能力。

(三)高科技风险企业成功关键因素研究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投资决策的研究越来越细致,有学者开始研究影响高科技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无疑是做决策时的重要参考因素。创业企业通常以技术取胜,Cohen&Levinthal(1990)为缺乏技术优势,即便有外部网络资源和金融资本的支持,也难以在市场中获得优势地位。McDougall、Robinson& DeNisi(1992)认为新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就有获得成长的机会并相对竞争对手有进入市场的优势。Hironori&Sue(2002)研究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的认知和情感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认知上的不一致的冲突有助于绩效的增加,但是组织内部私人之间的情感冲突则对合作绩效起着负作用。Chen、Zou&Wang(2009)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人际网络关系、金融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三大引擎。

三、国内风险投资决策研究

管理学决策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包括存在先后顺序的三个阶段,即问题的识别与选择—决策分析过程—决策与实施方案,决策分析过程在整个决策问题中出于最重要的地位[3]。由于风险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而且投资资金有限,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项目需要谨慎筛选。如果风险投资家能在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因素并正确分析评价和科学决策,那么就能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国内学者对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影响因素和决策模型构建两个方面:

(一)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研究

国内学者对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是参考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形成决策指标体系。汤京华和王玉珍[4]分析美国、荷兰、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因素,结合国内实际,从产品差异度、市场吸引力、管理能力、经济绩效、环境影响等五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资金一直被视为企业运作的血脉,财务状况是企业运作效果的直观反映,客观、有效的财务记录能揭示公司运作的好坏情况。马扬等(1999)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增加财务状况等影响因素,建立了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邹辉文等[5]通过对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政策和投资阶段的风险的分析,设置人员素质、市场前景、技术水平、财务状况、退出机制、社会环境等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建立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投资处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企业的风险是不一样的,彭卫民[6]研究高科技企业风险因素,认为高科技企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能力因素、技术与产品因素、市场因素、退出及收获的可能性因素。风险投资既有高风险性,同时还存在高收益性,风险投资决策分析时不仅要考虑风险因素,还应考虑收益因素。Liu et al.(2011)针对高科技初创企业风险建立了指标体系,经实证研究得到了17个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张春英和姜丹(2001)从风险和效益两个方面构建风险投资评估的多目标评估指标体系。钱水土和周春喜[7]从企业发展角度,引入成长风险和道德风险因素,分析成长过程和环境以及企业道德对投资者投资风险的影响。

(二)风险投资决策模型构建

风险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充分预计到各种风险因素是关键,但识别到风险因素之后,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衡量风险与收益也至关重要。在国内的研究文献中,张春英和姜丹(2001)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集值统计原理分别进行指标权数确定和专家打分的数学处理,建立了定量评估模型;王世良和王世波[8]利用AHP构建了一个具体的层次分析评价模型;魏星等(2004)[9]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数学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研究方法,但排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时受人为的影响因素比较重,而且一致性检验难以通过,因此即便是同一套指标体系在不同的风险投资家所得出的结论也莫衷一是。针对上述弊端,王学军和郭亚军[10]运用序关系分析法(G1法)分析造成AHP判断矩阵不一致的原因,指出了G1法与构造判断矩阵的本质区别,解决了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难题。随着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张丰和段玮婧[12]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风险投资评价决策程序中初步评价阶段的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孙晓梅[13]利用神经元网络建立投资决策模型,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已经被国外学者所证实,神经网络能弱化人的主观因素、降低人为因素在求权重中的影响。

四、对国内外风险投资决策研究基本评述

(一)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

从研究方法角度来看,国外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①调查法,即采用对风险投资家面谈或填写调查表的方法,来总结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指标;②实证法,即采用对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炼总结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的指标;③理论法,即采用理论推导的方式来得出评估决策指标。国外现有相关文献中,风险投资决策的研究已经有了从实证到理论、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更可操作性。

(二)国内文献研究内容有效性偏若

风险投资实践在我国起步较晚,文献研究相比国外较为滞后[14],因此国内研究文献多数借鉴国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论。我国风险投资决策研究得到的结论缺乏检验论证,研究成果难以保证与客观实际相吻合。总之,上述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量化[14]。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背景的创业企业风险因素不尽相同,国内现有文献研究的针对性较弱。

(三)国内文献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不强

国内学者在研究投资决策方法时,普遍采取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德尔菲打分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项目风险或投资收益进行评估。在使用这些方法求权重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到的结论莫衷一是。

五、研究结论

针对以上国内学者的研究不足,拟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投资影响环境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不一样、投资者风险偏好不一样,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不尽一致。因此,亟需根据我国的实践环境,研究符合我国投资实际的决策影响因素,建立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内在统一性的投资决策指标体系。

(二)加强针对性研究,满足不同投资主体的需要。风险投资主要支持高技术风险企业的开拓与成长[1],高新技术分布广泛,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不尽一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成果。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影响因素,加强研究的针对性。

(三)加强微观因素研究,检验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的实际影响效果。

(四)突破现有研究方法的束缚,增加BP神经网络算法、实证研究等方法在投资领域的应用。BP神经网络在创新能力评价、绩效评价等领域甚为广泛,BP神经算法求权值能有效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且可以实现动态评价,有效避免了以往研究方法的弊端;实证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能检验理论是否与实践的统一性,反应理论成果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J].管理世界,1999(1):2-7.

[2]Tyzoon T.Tyebjee, Albert.V.Bruno.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 Activity[J].Management Science,1984(9).

[3]卢新华,孙昌群.风险投资决策的特点分析[J].科技研究管理,2003,21(2):107-109.

[4]汤京华,王玉珍.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9,25:42-44.

[5]邹辉文,陈德锦,张玉臣,张克亮.风险投资项目的终选方法和评估指标[J].科研管理,2002,23(5):104-109.

[6]彭卫民.我国高科技企业如何实现风险管理[J].科学管理研究,2001,19(3):37-40.

[7]钱水土,周春喜.风险投资的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45-42.

[8]王世良,王世波.AHP模型在风险投资项目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4(4):78-80.

[9]魏星,夏恩君,李全兴.风险投资项目决策中的风险综合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4(2):

153-157.

[10]王学军,郭亚军.基于G1法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3):65-60.

[11]郭斌,郑建国.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在种子期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和产业,2011(12):42-45.

[12]张丰,段玮婧.行业因素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3):132-136.

[13]孙晓梅.风险投资评价体系: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建构[J].商业研究,2009(391):150-153.

[14]谢群,员晓哲.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决策体系的研究评述[J].科技管理研究,2006(8):182-185.

基金来源:重庆市社科委基金“重庆市PE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项目编号: 2010YBJJ20)。

作者简介: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4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90-01

一、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一般指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它具有几个方面的含义: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是损失或损害;风险是预期和后果之间的差异。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人们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辩识、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或是在无可避免时寻求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使意外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创新性强、投资量大、综合系统优化需求高等特点,因此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审批阶段、招标投标阶段、招标后及在项目的实施期间,均应进行风险管理。重大科研项目的风险来源、风险的过程、风险潜在的破坏机制、风险的影响范围以及风险的破坏力错综复杂,单一的管理技术或单一的工程、技术、财务、组织、教育和程序措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才能以最少的成本将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

二、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与处理方法

1.风险的预测与识别。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要回答以下问题:项目中有哪些潜在的风险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什么风险?这些风险的严重程度如何?简而言之,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就是要找出风险之所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后果做出定性的估计。重大科研项目容易存在以下风险:(1)重大科研项目周期长,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不可确定的因素多。项目的涉及面广,不仅同步进行类似的课题的进展会影响课题的时效性,而且在科研期间的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的变化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课题的进展,有时甚至关系到课题的成败。(2)重大科研项目所涉及到的人员数量众多,而且由于项目周期长,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可能会因项目组成员离职、调职甚至伤亡等原因而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3)重大科研项目范围大,往往需要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调,容易引起协调上的问题。所以,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必须密切关注环境因素的变化,包括类似课题的进展情况,以及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政策及自然条件的变化;同时,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也必须协调好项目组成员以及项目内各学科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人事纠纷、人员变动以及各部门、各交叉学科间不能协调一致工作而给项目带来的损失。

2.项目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价。风险分析即对项目风险进行前期预测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问题的系统模型,对风险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并估算出各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导致的损失大小,从而找到该项目的关键风险,为重点设置这些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风险评价就是对各种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按其严重程度排序。首先需确定风险评价基准,进而确定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在实践过程中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绝非互不相关,常常相互重叠,需要反复交替进行。

3.项目风险处理。可供选择的风险处理方法通常有:风险避免、风险转移和风险承担。风险避免是指当项目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没有其他策略可用时,通过更改方案、要求、规范等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消除高风险源,代之以较低等级风险。风险避免有时需要做出一些必要的牺牲,但较之承担风险,这些牺牲与风险真正发生时造成的损失相比,要小得多。风险控制不是试图消除风险源,而是努力降低或缓解风险,就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是尽量减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风险转移是在方案研制和设计过程中重新分配风险,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风险。所谓重新分配是指系统某个部分风险重新分配到该系统的另一部分,或者使风险在研制管理部门、研制方或使用方之间进行重新分配。保险是转移风险的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风险承担是指对存在的特定风险状况的认知从而主动做出决策接受相应等级的风险,无须专门进行风险控制。但是,应当预留出费用信息余量和进度余量,以应对各种风险阶段决策可能产生的问题。风险处理活动需要一定量的费用投入,因此,在建立项目的费用和性能目标时,必须为此留出一定经费额度。因此,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应该在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重大科研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按照风险的类别及对项目产生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法。

三、结论

重大科研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其理论和实践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动态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层次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多个方面,也涉及到不同类型的管理人员。重大科研项目管理者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和措施,坚持不懈地跟踪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进展情况,逐步形成项目风险管理的闭环系统,对重大科研项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风险预测、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处理,确保重大科研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因此,项目风险管理是重大科研项目管理中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劲.研发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5

一、投资项目的重要决策依据与根本标准

投资活动是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形式存在的,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投资预算的规定标准,尽量减少资金的使用,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控制好整个项目的实施,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企业或国家创造价值。不管何种形式的投资决策,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项目的投资效益。由此,要选择正确的投资项目,应该围绕投资效益的基本核心,综合评价和分析,规避风险,实现既定的投资目标。

首先,投资项目不仅仅针对企业而言,在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投资项目的目的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投资目标,根据本身的自然条件,借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对可行性的项目进行投资决策,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除了要对投资的环境进行分析,同时也要对微观的项目经济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对投资风险进行分析,综合投资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分出优劣,选择最有价值的投资项目。

其次,对研究报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与评价不同的投资项目,确定项目是否符合技术的先进、经济与合理性,是否具有实施的必要。同时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预测,对其投资与资金回收的安全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可以说是投资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是否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性信息,可以作为选择投资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在进行项目的决策与分析过程中,宏观与微观的分析要同时进行,综合利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提升整体投资决策水平,创造有利的价值。

另外,投资项目的确定,其本质的标准是从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为出发点,应用系统分析原理,提高决策水平,做好风险规避工作。一方面,我们要实现投资的既定目标,从项目环境入手,对整个项目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投资与决策效率,实现经营目的。另外,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的评价分析过程中,要对产品的各项成本情况与市场销售状况及价格进行分析与预测,同时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进行研究能够影响投资的实现程度,才能使得整个项目投资运作比较符合资金的运动规律,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投资项目中的风险识别方法与防范对策

1.在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中,风险的大小是由投资回报的波动幅度决定的,采用恰当的投资选择,使风险分散,实现投资的资产安全性与多样性。所以,投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必须要考虑清楚与其的回报值,仔细分析投资风险,尽可能地减少投资风险,做出优质的投资决策。根据投资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将其主要分为政治法律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以及自然风险等几个方面;并按照一定的项目进度,项目投资风险可表现在决策失误、方法不对的问题,建筑施工阶段的工期延误、管理不严格和质量的问题,以及项目投产运营环境出现的不利变化等因素。以上诸多,都会造成项目投资风险

转贴于 http://

的出现,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水平和可行性决策的准确调查分析,就会给企业和国家的效益带来严重的损失。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6

中图分类号:s-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153-01

0 .引言

军工科研单位担负着国家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重要使命。军工科研单位对于其科研项目的研制、设计、开发、生产等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流程控制。由于军工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的重要性,使得军工科研单位有必要建立科研项目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以避免在科研项目的研制和开发过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错误,使其能够更好地正常运行并能够最后装备部队使用,服务于国防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军工科研单位确保科研项目能够正常运转的一个关键环节。

军工科研单位的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它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项目风险管理流程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两方面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量化, 风险对策。

1. 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所谓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去认识项目的风险,项目风险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各种风险应对措施、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妥善的处理风险事件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

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是指通过界定项目范围,可以明确项目的范围,将项目的任务细分为更具体、更便于管理的部分,避免遗漏而产生风险。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各种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会带来某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分析来评价这些不确定性,从而向项目范围管理提出任务。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性质是指风险的客观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存在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风险主体是独立存在的,不管风险主体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在一定条件下仍有可能变为现实。其次,还表现在它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潜藏于人类从事的各种活动之中。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即风险的程度有多大、风险何时何地由可能转变为现实均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风险一旦产生,就会使风险主体产生挫折、失败、甚至损失,这对风险主体是极为不利的。风险的不利性要求我们在承认风险、认识风险的基础上,做好决策,尽可能地避免风险,将风险的不利性降至最低。风险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风险可以转化。

2. 项目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

项目风险管理的风险识别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识别哪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进展及记录具体风险的各方面特征。风险识别不是一次,而应有规律的贯穿整个项目中。第二,风险识别包括识别内在风险及外在风险。内在风险指项目工作组能加以控制和影响的风险,如人事任免和成本估计等。外在风险指超出项目工作组等控力和影响力之外的风险,如市场转向或政府行为等。严格来说,风险仅仅指遭受创伤和损失的可能性,但对项目而言,风险识别还牵涉机会选择(积极成本)和不利因素威胁(消极结果)。

项目风险识别应凭借对"因"和"果"(将会发生什么导致什么)的认定来实现,或通过对"果"和"因"(什么样的结果需要予以避免或促使其发生,以及怎样发生)的认定来完成。

在所识别的风险中,项目产品的特性起主要的决定作用。所有的产品都是这样,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完善的产品要比尚待革新和发明的产品风险低得多。与项目相关的风险常常以"产品成本"和"预期影响"来描述。

工作分析结构--非传统形式的结构细分往往能提供给我们高一层次分支图所不能看出来的选择机会。

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成本估计和活动时间估计--不合理的估计及仅凭有限信息做出的估计会产生更多风险。

人事方案--确定团队成员有独特的工作技能使之难以替代,或有其它职责使成员分工细化。必需品采购管理方案--类似发展缓慢的地方经济这样的市场条件往往可能提供降低合同成本的选择。

有关以前若干个项目情况的历史资料对识别目前项目的潜在风险具有特殊帮助。这种历史资料往往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1)项目资料文件--一个项目所牵涉的一个或更多的组织往往会保留过去项目的记录,这些记录会很详细,足以协助进行风险识别工作。实际上,某些团队的成员就保有这样的记录。(2)商业数据--在很多应用领域我们可以获得商业的历史信息。(3)项目组的经验知识--项目组成员都会记得以往项目的产出和消耗情况。当然这样收集的信息可能很有用,但较之以文件资料形式记录的信息可靠性低些。

3 .项目风险管理的实施控制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包括实施风险管理方案以便在项目过程中对风险事件做出回应。当变故发生时,需要重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量化以及风险对策研究一整套基本措施。

3.1 对风险对策控制的输入项

风险管理方案。

实际风险事件。有些已识别了的风险事件会发生,有些则不会。发生了的风险事件是实际风险事件或说是风险的起源,而项目管理人员应总结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对策研究。

附加风险识别。当项目进程受到评价和总结时,事先未被识别的潜在风险事件或风险的起源将会浮出水面。

3.2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的工具和方法

工作区:对消极的风险事件而言,工作区是一种不列入方案的对策。所谓不列入方案是指在感觉上它并未定义在风险事件发生前。

附加风险策略研究。如果风险事件未被预料到,或后果远大于预料,那么计划的风险策略将会不充分,这时就有必要再次重复进行风险对策研究甚至风险管理程序。

3.3 风险对策实施控制输出项

校正行为:校正行为首先包括实施已计划的风险对策(比如实施预防性计划或工作区计划)。

实时调整风险管理计划。一个预料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或没发生,对实际风险事件后果的评估,对风险系数和风险机率的评估,以及风险管理方案的其它方面,都应进行实时的更新调整。

4.项目风险管理的风险量化及对策研究

4.1 风险量化

风险量化涉及到对风险和风险之间相互作用的评估,用这个评估分析项目可能的输出。这首先需要决定哪些风险值得反应。

对风险量化的输入 投资者对风险的容忍度。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往往对风险有着不同的容忍限度。

工具和方法 不同工具和方法对风险量化存在一定的偏差。

统计数加总 统计数字加总是将每个具体工作课题的估计成本加总以计算出整个项目的成本的变化范围。

模拟法 模拟法运用假定值或系统模型来分析系统行为或系统表现。较普通的模拟法模式是运用项目模型作为项目框架来制作项目日程表。

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种便于决策者理解的,来说明不同决策之间和相关偶发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图表。

4.2 对策研究

风险对策研究包括对机会的跟踪进度和对危机的对策的定义。对威胁的对策大体分以下三点:(1)避免--排除特定威胁往往靠排除危胁起源。项目管理队伍绝不可能排除所有风险,但特定的风险事件往往是可以排除的。(2)减缓--减少风险事件的预期资金投入来减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如为避免项目产出的产品报废而使用专利技术),以及减少风险事件的风险系数,或两者双管齐下。(3)吸纳--接受一切后果。这种接受可以是积极的(如制定预防性计划来防备风险事件的发生),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某些工程运营超支则接受低于预期的利润)。

对风险对策研究的输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需跟踪的机会,需反应的危胁。(2)被忽略的机会,被吸纳的危胁。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7

投资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大量事实证明,人们对投资项目的分析和预测不可能完全符合未来的情况和结果。这是因为,客观环境、条件及相关因素是变化发展的,而人们依据过去的数据资料和经验所做的预测很难完全符合未来的事物发展规律和实际状况,而且时间距离越远,预测的误差也越大。为使投资决策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需要对风险实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于是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作为新兴的经济管理科学,便应运而生,它是在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概率统计、计算机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设项目和高科技开发项目的实际,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经济管理边缘科学。

在国际上,风险管理已日渐成为投资项目评估和风险决策分析的重要部分。包括项目在内的现代决策,实质上是风险型决策,而风险决策的核心是风险分析与管理,它直接关系到投资项目的合理判断和科学决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尤其是加入!"#后,项目风险日益增多,至今我国还没有全面引入风险管理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进行风险估计与评价,这是造成我国许多工程投资膨胀和工期拖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我国推广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理论的研究与风险管理的应用,对促进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发展与趋势

1投资项目风险分析的新概念

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就是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识别,采用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方法估计各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揭示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提出项目风险的预警、预报和相应的风险对策,为投资决策服务。风险分析的另一重要功能还在于它有助于在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改进项目设计方案或优选设计方案,直接起到降低投资项目风险的作用。由于有些风险造成的损失不宜用投资或经效益的变化来度量,对复杂的重大项目有必要进行各专项风险分析或单因素风险分析。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应是专项风险分析和单因素风险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分析。

2投资项目风险分析技术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问世,使得现代计算与网络技术广泛用于描述各种工程技术、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系统,并迅速成为简捷地分析、求解、优化这些系统的有效技术。

进入7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规模、复杂的网络逻辑运算成为可能,而且更加方便,同时还能对这类网络模型进行综合、分解、资源分配、成本优化。另一方面,网络技术与模拟技术相结合,产生了随机网络仿真技术(GERTS),在GERTS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各种特殊用途的仿真随机网络技如成本优化仿真随机网络(GERTS)、选择模型仿真语言(SLAM)和图示可靠性分析仿真程序(GRASP)等,极大丰富了网络技术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80年代初,在GERT的基础上,出现了风险评审技术(VERT)网络模型,引进了完成项目具有风险的概念,把完成项目的时间、费用以及效果联系起来,建立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大大增强了网络技术描述与分析现实系统和客观世界的能力。随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技术适用的项目或系统越来越大,描述及分析的功能更加完善;二是用于计算和分析各种网络模型的计算机软件微机化,这大大增强了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3风险分析理论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随机网络是一种可以反映多种随机因素及其随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网络技术,在随机网络模型中,包含着各种随机成分,如时间、费用、资源耗费、效益、亏损等,并且可以处理系统中各种项目及其相互影响的随机性问题,即一活动按一定规律可能发生或

不发生,相应地反映在项目开始或结束的节点也可能发生或不发生,从而为许多复杂的、包含多种随机因素的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在投资项目的工期与费用估计中,将风险分析与随机网络技术相结合是可能的,并且具有其优越性。一是直观性,随机网络模型可以直观、形象地描述影响工期和费用的风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可计量性,根据随机网络模型,可估计出各风险因素对活动工期和费用的影响程度;三是可控性,根据风险因素对项目工期和费用的影响程度估计,为决策者提供一整套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为投资项目能以最少费用按期完成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三、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项目风险管理技术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支撑工具,项目理方法的核心是风险管理和目标管理,而项目风险管理是一种项目主动控制的手段,其主要目标是使项目的三大目标:投资7成本、质量、工期得到控制。这种主动控制与传统的偏差/纠偏/再偏差/再纠的被动方式截然不同,风险管理对项目目标的主动控制体现在通过主动辨识风险因素并加以分析,先采取风险处理措施进行项目的主动控制。但我国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时,只引进了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程序,没有同时引入风险管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风险意识普遍较差,尚未认识到运用风险管理技术来抵御风险或转移风险的重要性,而且当时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是惟一的投资主体,为了在账面上反映节省投资而不愿意增列风险管理费用。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国外各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书籍被介绍到中国,同时也被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尤其是大型土木工程项目。另外,我国的经济体制也逐渐由计划体制转为市场体制,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2001年全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亿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亿元、银行贷款%"!)*#亿元、政府投资%)&*&亿元、利用外资$((*&亿元,分别占总投资的!"*’+、%#*(+、$*#+和(*$+,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8

风险投资也称为创业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巨大潜在收益与较大失败风险的技术创新企业、并为之提供经营管理服务,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与传统的投资相比,风险投资的风险比较大,有许多因素无法准确度量,因此,风险投资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决策。如何运用科学的决策控制和化解风险投资的风险,扩大资本活动的有利因素,控制和抑制不利因素,达到以最小成本实现风险投资利益的最大化,是风险投资者着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对风险投资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风险投资的决策技术模型上,用于风险投资的决策模型有很多,比较常用的主要有风险评审技术、风险投资进入机制评价模型、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目标模糊优选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投资风险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组合投资风险评估模型、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净现值法、实物期权法、逾期效益法等等。这些模型为风险投资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分析路线和工具。上述风险投资决策模型主要是如何选取和评价投资项目的静态模型,而风险投资决策是一个动态多阶段、多层面的过程,由多方面的决策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系统,只有在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都做到科学合理的决策,风险投资才能实现高收益、高回报的初始目的。

一、风险投资项目选择决策

风险投资的首要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因此,选择一个良好的投资项目对投资成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风险投资项目要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市场前景看好,因此各国风险资本在进行项目选择决策时都将高新技术与产品作为投资目标,因为高薪技术产业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战略性产业,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带动性和渗透性,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先进水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其高速发展能够带来高额的投资收益。但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探索性决定了其巨大的投资风险性。因为高薪技术产业投资数量大、利润回收周期长、产业成功化率低,所以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决策风险存在很大的风险性,风险投资公司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选择是相当谨慎的,它们对项目的审批都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以确保风险投资的稳健性。目前,计算机、网络、生物医药、环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在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境保护和保健产品等领域。

此外,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如IC(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现代生物技术,以及以现代中药为代表的药物研发各领域在吸引风险投资时纷纷将自有知识产权作为主要卖点,知识产权已经日渐成为风险投资的新要素。在投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时,如果忽视知识产权,将可能会加大风险投资的风险。而将要出台的《职务发明条例》和相关法规,将从国家层面上明确专利技术参股,以及专利质押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的合法性,使风险投资股权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也将会使得知识产权在风险投资中的地位更进一步提升。

在选择了某一具体投资项目后,风险投资机构还要对该项目进行综合的评价和分析,从而准确评价该项目的价值,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包括外部环境评价和项目所属企业内部环境评价。外部环境评价主要包括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该项目所处的行业分析、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及竞争对手分析;对项目所属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企业的概况、员工概况、企业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以及财务状况等,在对项目的内外环境以及项目本身的价值和风险进行综合考察分析和评估后,风险投资机构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二、风险投资区域选择决策

风险投资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而完善健全的法律制度对风险投资的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任何一个地方风险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与该区域地方政府健全的政策法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采购政策、信用担保机制,以及适应创业投资发展的社会环境、高效的资本运营市场、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创业投资体系是分不开的。此外,风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域时,十分重视整体资源的评价,因为一个风险企业的快速发强需要市场,人力资源、资本、信息、配套技术、基础工业及政策环境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撑,因此风险企业所处的区域对风险投资家的策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处于市场发达、科研院所集中、基础工业完备、自然环境优美及交通便利(或者接近风险投资公司所在地)的风险险企业更容易引起风险投资家的兴趣。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的投资分布主要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较高,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企业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以及整体区域投资环境良好,自然就成为了风险资本首选的区域。

三、风险投资组合决策

组合投资又叫分散投资,指风险投资公司在进行风险投资时一般不把资金全部投向一个行业或项目,而是将资本分散投向一个包含多个不同项目的项目群,而且每一个项目的投资额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其中成功上市或出售实现蜕资的项目所取得的高回报抵偿失败项目的损失并获得赢利,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避免因行业周期性和市场不可预测带来的风险。组合投资可以在不降低投资收益的同时降低投资风险,也就是说组合投资可以改善风险投资的风险―收益比率。组合投资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率,提高项目的的整体投资收益率,是追求风险投资利益最大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资本进行投资组合决策时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投资于不同的产业领域。其次是在同一产业领域内内投资于不同的企业。即使在同一个产业领域内,由于不同的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所需的投资规模也就不同。如果一个风险企业所需资金过小,风险投资的管理费用就会提高,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而如果规模过大,其管理费用虽然会降低,但单项投资的风险将会加大。因此风险投资公司要考虑不同的产业领域、同一个产业领域内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依据自身的战略、能力、回报要求、风险态度及宏观环境条件,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正确进行风险投资组合决策。

四、联合投资决策

所谓联合投资是指由两个或者多个风险投资家或机构共同出资投资一个风险企业的投资行为,可以在同一时期,也可以在不同时期投资。风险投资所涉及的往往是科技含量高、技术领先、市场前景看好的创新性的领域和项目,这就决定了风险投资的投资数量一般非常庞大,加上它所固有的高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使得单个风险投资公司在有些大项目上往往心有与余而力不足,只能寻求与其他风险投资公司合作进行联合投资,来减少每个投资者的资金压力而进行少量投资来分散风险。目前,联合投资在风险投资领域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式,据EVCA统计,2001年欧洲风险投资额约为22.331362忆欧元,而实行联合投资的金额达到6.979829亿欧元,约占全年投资额的30%,其中,在美国,联合投资的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联合投资是迅速积聚资金、降低风险、提高增值服务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改进投资决策、增加社交和投资范围的有效投资工具。如摩托罗拉在1991年以18%的股份,与10余家公司运用风险投资机制牵头成立了铱星公司,建立由66颗低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移动通讯网,由于运营和市场等方面的原因,在耗资50亿美元后,不得不宣布破产。但项目的失败并未给Motorola带来太大的损失,因为它在成立公司时采用了联合投资的方式,从而有效地分散了风险。再如国际霸菱、瑞士东方汇理、地处美国硅谷的中国华登,以及在香港的中国(深圳)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分别以1100万美元、1000万美元、500万美元、400万美元注册创维集团,总额高达3000万美元。如此巨大的风险投资很难由单个的风险投资公司承担,同时,也不利于它的投资组合和投资分散战略,而进行联合投资可以有效降低单个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程度,提高成功率和回报率。风险投资家或机构在选择什么样的风险投资公司作为自己的联合投资合作伙伴时,要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对方要实力雄厚,其次对方要有良好的信誉。

五、风险投资后管理

风险投资决策的过程不是静态的单阶段过程,而是动态的多阶段过程。它不仅包括融资前的决策,而且包括对整个投资过程的管理。风险投资机构或企业后管理目的或目标是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快速成长升值,选择最价时机,以股权转让方式实现投资退出实现增值的过程。风险投资机构依据与风险企业之间的投资协议而对风险企业实施监督和管理。在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深度上,风险投资机构派人员参与风险企业的董事会组建,充分发挥董事会对企业的监督和咨询功能。风险投资机构可以深入开展对风险企业的一般追踪管理,监控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动态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风险投资机构还利用自身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并提供有效的服务,在技术管理、资本运营、营销渠道、企业经营等多方面、全方位地给予风险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管理帮助与增值服务,并帮助被投资企业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致力于做大做强风险险企业,以实现被投资企业快速增值和投资的最终变现。

总之,风险投资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只有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才能达到以最小成本实现风险投资收益最大化目的。风险投资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投资项目的甄别、选取,投资区域的综合考察研究,并灵活运用组合投资、联合投资等工具,并有效进行投资后管理,做到各个阶段、各个层面都做到科学合理的决策,才能有效降低投资的高风险程度,实现高收益、高回报的初始目的。

参考文献:

[1]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

[2]范柏乃:风险投资决策程序研究.浙江金融,2002.2

[3]风险投资决策的新要素.科技广场,2003.4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9

房地产投资项目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复杂系统,其项目决策与实施都需要专业而系统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来指导。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项目决策大多靠经验和定性的风险分析方法, 对房地产投资项目建设的内在规律、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项目决策中缺乏专业而系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项目实施中缺乏专门而系统的风险管理措施,亟需对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因此,本文拟对国内外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的管理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为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一、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l)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能促进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风险管理利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项目风险,有利于减少和消除各种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决策失误风险,对于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促进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风险管理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控制项目风险的各种措施,使项目管理机构在进行项目的各种管理活动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3)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保证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将项目面临的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并能在损失发生后保证及时地提供措施,从而能够使管理部门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4)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能够促进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实施风险管理,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安全为目标,将处置风险的各种费用分摊到项目建筑产品或者过程中去,从而减少了费用支出,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各种监控措施也使得各个项目部门有意识地提高管理效率,控制风险损失,进而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二、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而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则是在美国形成的。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被应用于房地产投资。其研究历程以1960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1960年以前,投资风险研究主要采用传统的财会分析方法;1960年以后,引入管理方法,创立了工程管理科学方法,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风险分析与防范、风险衡量、投资组合和风险决策等领域。如Wurkzebach在其《现代房地产》一书中,概括了房地产投资存在的风险,详细探讨了美国商业地产投资风险可能受到克林顿经济政策和新税法实施的影响。Roger P・Sindt.在其著作《房地产投资分析与应用》一书中,分析了房地产投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适用于房地产投资的理论。并且,在充分考虑房地产投资可能受到融资情况、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和外部投资环境等因素对其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提出了房地产企业投资的战略方案。Gaylon E. Greer和Phillip T. Kolbe 在《房地产决策的投资分析》一书中研究了不同类型房地产投资的收益及决策问题,提出了一些房地产投资决策的方法。Joseph L・Pagliari在《房地产组合管理手册》一书中研究了房地产投资组合问题。Peter・Jovanovic与David・spaulding主要在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识别、评价和防范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另外,随着决策理论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逐渐将现代决策理论嫁接到传统的房地产投资技术之上,现资决策技术应运而生。具体研究成果有: (1)Anstin.J.Jaffe在其《房地产投资基本原理》一书中强调了风险与回报的关系,主张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风险决策,并提出了房地产投资决策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在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美国学者盖伦.E格里尔在其著作《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中,定性地介绍了房地产投资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讨论了传统的风险调整方法和敏感性分析方法,并把房地产风险的概率分析方法定义为“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在此方法中,他认为风险应该表示为偏离预期值的概率。(3)国外房地产投资决策强调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如Anstin.J.Jaffe提出的房地产投资决策五原则为:房地产投资分析为系统性经济分析、风险与回报紧密相连、最优投资应以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房地产环境分析必不可少,房地产投资分析是一种风险分析。

目前,发达国家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相关学者和专业机构从不同角度对商业地产项目投资风险与收益进行了探索。如Thomas 和Jackson 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和预测了英国的租金水平。Gregory H. Chun 对销售额与租金水平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后期,项目风险管理的知识被介绍到我国,应用于大型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目前,将项目风险管理应用于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研究刚刚起步,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在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投资决策上,主要著作有:于川和潘振锋编著《风险经济学导论》,陈佑启等编著的《房地产投资风险管理及经营决策方法》,杜海鹏主编的《房地产投资风险与防范》,陈琳和潘蜀健等编著的《房地产项目投资》,李启明等编著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决策》,俞明轩、丰雷编著的《房地产投资分析》,胡晓龙主编的《房地产投资与分析》等。对于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决策研究,贾焕军将贝叶斯方法应用在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中。除此之外,其他大部分研究房地产的书籍都只是顺带提及风险的问题。

由于房地产在我国近几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学者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的研究正处于初期阶段,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投资者投资要点的分析等方面,如:租金回报率与投资回报率的区别和未来增值空间的判别、租金回收风险的考虑等。运用的方法主要是从其他行业借鉴的,如运用混沌经济模型控制房地产投资,对房地产投资目标选择模型的研究,用正态分布图像法计算房地产投资净现值风险等。

三、关于现有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的评述

我国房地产业开发起步较晚,关于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尤其是在企业这个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还较少,现有文献大都是侧重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或者风险调控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或评价,三个方面研究相互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l)割裂了风险识别的特征联系,并且缺少对风险发生机理的深入分析。

目前,国内许多有关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研究内容大都是对投资风险的某些特征,如对风险来源、风险可控性等各种具体风险管理特征的介绍。由于对投资风险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如此分类只是针对性质相同的某一类房地产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研究,这就割裂了各个风险特征之间的联系。许多文献中对“风险(驱动)因素”和“风险后果”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缺少深入的分析,从而导致对风险发生机理缺乏研究。

(2)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的评估离不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目前国内现有文献中许多评估指标体系都是以定性方法分析建立的,指标体系往往比较广义,针对特定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识别并经过严密论证尤其是实证研究指标体系不多,造成投资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3)风险调控缺乏充分的先期研究支持。

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识别、评估的最终目的是对风险进行调控。风险调控的措施也应该建立在对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特征全面识别的基础上。而目前国内现有文献针对具体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的识别不够,缺少对投资风险因素和投资风险后果之间发生机理的分析,同时风险评估与风险识别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因此,许多风险调控提出的方法和措施大都是建立在对房地产项目投资风险定性分析基础上的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10

一、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必要性

天然气水合物(Gas Hydrate)又被称为“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燃烧值高、使用方便、情节无污染等特点,是地球上公认的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姚伯初教授采用体积法来计算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得到南海资源量为

1,如此巨大的资源量如果成功的完成商业化开发,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存在的能源不足的问题,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而且能够缓解我国大量使用煤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风险分析

风险是随机发生的可能造成灾害或损失的偶然事件,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风险的项目,只是风险的大小存在差别,风险分析就是将项目可能产生的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识别出来,并进行评估,并寻找控制风险的方法2。

1. 风险识别

对于项目风险的识别需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把风险的识别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分析,并且借鉴相关的风险分析案例,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将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过程的风险全面的识别出来。

风险识别过程需要运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得识别出来的风险更具有科学性和可信性,不容易产生遗漏。这些定性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3:专家意见法,头脑风暴法,分组分析法,环境背景查对法,检查表法,SWOT法,情景分析法,流程图法,因果图法等。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要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使得风险的识别更加全面和系统。

图1列出了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项目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主要包括:

1)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主要是指南海自然环境的运动规律和自身情况等可能对开发项目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南海的海洋环境风险,包括水文情况、气象条件和海底可能的地质灾害对项目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以及海洋的地质条件包括储藏的资源量,地质状况等对项目造成的影响。

2) 技术风险

是指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技术所存在的寿命、成功可能性、效果和技术前景的不确定性对整个开发项目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由于含天然气水合物地层地球物理性质的特殊性,钻井技术的风险4有所不同,特别要注意井眼失稳和井内事故风险。水合物藏的开采技术主要包括热激发开采法、减压开采法、化学试剂注入开采法等5,在选择何种开采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技术可能对整个项目所造成风险的可能性。

3)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因素导致收益损失的可能性。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天然气产品的市场价格、成本和市场的需求情况,而这些因素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当中的,对整个项目来说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另外,由于开发项目很大一部分都要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融资风险可能会导致融资主体面临一定的损失。而且,项目如果通过银行固定贷款得到资金,那么利率的变化也可能使项目整体收益受到损失6。

4)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在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损失产生的可能性。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全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项目功能的实现和投资的收益。

5) 政策风险

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这种大型项目,政策性因素也可能对项目的整体造成很大的风险。这包括能源政策风险,海洋政策风险以及环保政策风险。由于南海地区海洋权益争议7巨大,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并尽量减少与其他国家的冲突。

6)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由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所引起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幸事件发生的可能性8。由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发项目的特殊性,它对海底沉积物的地球物理性质,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和海底生态系统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效应。

作为沉积物中胶结物形式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存在条件如果发生变化,可能改变沉积物的力学特性,降低斜坡稳定性,进而诱发海底滑坡9,导致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天然气水合物层的失稳,还会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甲烷,影响全球气候10;大量的天然气进入海洋中还可能对海底的微生物链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2. 风险管理

在对开发项目所涉及到的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识别和基本分析之后,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价。在这里,可以利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有蒙特卡洛模拟法、贝叶斯风险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分析的过程都要考虑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项目的勘探结果(储量、沉积层性质、储藏性质等)、开发区域、投资规模、海洋环境状况、市场情况等,使得各项指标的确定更具科学性,风险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对项目全过程风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创造了条件,管理者要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风险后果的大小对风险进行处理,主要包括风险的减轻、预防、转移、回避、接受和后备措施六种。无论采取何种风险管理方式,最终目的都是尽量减少风险因素对项目造成的损失,使得投资者获得更好的投资效益,并且防止开发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姚伯初.南海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J].热带海洋学报,2001,20(2):20~28

[2] 王宽敬.论风险分析方法[J].中国海洋油气地质,1995,9(4):290~292

[3] 初京义.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应对策略:[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

[4] 李琪,常笃,徐英卓,唐继平,梁红军.基于知识集成的石油钻井风险管理系统研究[J].石油学报,2009,30(5):755~759

[5] 吴传芝,赵克斌,孙长青,孙冬胜,徐旭辉,陈昕华,宣玲.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现状[J].地质科技情报,2008,27(1):47~51

[6] 詹丽,杨昌明,何伟军.项目风险评价决策:方法与实证[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4~47

[7] 李金明.南海波涛――东南亚国家与南海问题[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167~179

[8] 魏.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初探[J].辽宁化工,2007,36(5):337~340

[9] Keith A. Kvenvolden.Gas Hydrates - Ge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Global Change[J].Reviews of Geophysics,1993,31(2):173~187

[10] 方银霞,黎明碧,初凤友.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逸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19(2):286~290

作者简介:

科研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例11

因为在科研项目建设中,需要投放大量资金,并且获得收益的周期长,一般情况下,科研项目需要在国家计划项目引导下,通过科研项目投入,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实现产业实体化,促进公益性单位的更好发展。科研事业单位在开发科研项目过程中,需要根据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控制管理工作,对各项风险产生原因具体调查和分析,确定科研项目财务风险控制对策,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降低给科研项目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的更好发展。

1科研项目基本特点

现阶段,科研项目已经由国家财政补贴获利模式调整为多元化投资盈利模式,实现自身稳定发展,经费来源渠道更加广泛,业务种类不断增加,但是因为科研项目周期长,风险性高,技术要求严格,前期经费投入量大,因此在科研项目费用管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财务风险,使得科研项目无法顺利实现预期收益目标。因为财务风险广泛产生于经济活动中,所以科研项目也是如此。由于科研项目来源比较广泛,不仅包含在国家开发建设的纵向科研项目范畴中,也覆盖在科研事业单位的横向科研项目中,也涉及了学院自筹科研项目等。这三个层级的科研项目是我国科研项目的重要来源,更是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部级的科研项目在财务审计要求上更为严格,对经费控制比较严谨。但是这并不预示着各个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都比较严格,大部分科研项目都会伴随各种风险,风险产生原因在于预算不精准,或者项目调节不规范,使得部分项目在立项过程中缺少资金支持,可能会面临资金回收风险。因为科研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技术服务,而当前我国技术服务转变成经济效益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项目前期规划中,容易产生资金投入风险。一些科研事业单位为了增加收益,对项目资金进行实体产业投资,容易让单位面临资产流失风险。

2导致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财务风险出现的原因

2.1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部分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一定思想意识,也就是认为科研项目经费为自己应得利益,经费项目使用应该由自己随意支配,项目资金申报以后,可以随意使用,这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思想是错误的,缺乏正确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意识。并且,在对科研经费管理中,通常会以获取科研项目资金为根本来申报科研项目,部分人员根据科研项目实际情况,按照特定标准来划分科研费用,主要是根据科研项目资金需求来划分,并没有分析项目使用的可行性和真实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在科研经费申报过程中,理由不充分,经费预算不准确,对经费使用途径调查不深入,这是由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人员思想意识错误导致,诸多费用支出申报和实际费用支出不相符,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实施,增加经费运行难度。

2.2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因为一些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较为枯燥,科研人员福利待遇不高,因此一些单位对科研经费管理不深入,容易产生费用核算和监管问题,甚至影响科研费用整体效益。由于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可能会面临违规违法行为,再加上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评估时,缺少对科研费用使用情况的考核,容易导致科研人员随意使用科研经费。在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部门缺少对科研项目具体情况的了解,科研经费监管不严,从而产生财务风险问题。

2.3内部审计监督不严

现阶段,科研事业单位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时,内部审计监管不严,使得单位审计工作停留表面,过于形式化,无法发挥监督效能。因为审计部门经费和其他部门经费有着利益关系,使得审计监督缺乏独立性,影响其监督职能的发挥。一些科研工作人员为了防止科研经费审查,通常会把科研经费和个别单位挂靠,把科研经费转移到私有账户中,这种状况不但损害科研事业单位利益,也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利于科研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因为项目人员随意把投资资料给其他部门使用,再加上单位内部审计监管不严,容易造成单位重要信息的泄露,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科研发展。

3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的财务风险识别及费用控制措施

3.1加强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识别机制,能够及时找到科研项目中潜在财务风险问题,根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确定财务风险影响度,制定详细的风险防控计划,优化风险管理对策,降低财务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实际价值。在实施财务风险识别过程中,需要确定财务风险识别重点。对于科研项目来说,风险识别作为一个系统性工作,要求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科研项目存在风险隐患过程中,应加强对风险造成影响的分析,及时找到风险并科学控制,防止给科研事业单位带来不良影响,降低损失。在对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该了解不同类型财务风险和财务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采取不同风险识别对策,对财务风险全面调查。科研项目财务风险展现出了不确定性和时效性,科研项目不同,使得其风险内容也会存在差异,所以要求科研事业单位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该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实事求是的识别财务风险内容,保证财务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在科研项目财务风险识别过程中,识别方式选择是非常必要的,当前科研项目财务风险识别方式种类繁多,可以通过现场观察、财务数据分析、历史经验分析等方式进行风险识别。对于现场观察识别方式,也就是把科研项目现场财务工作情况作为探究对象,对现场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具体调查和分析。财务数据分析则是根据财务工作中各种数据,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精准计算单位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与科研项目财务指标比较分析,及时找到财务异常问题,实现财务风险的精准识别。如果采用的历史经验分析方式,需要对之前财务风险加以总结与分析,对其他科研项目财务风险产生原因汇总,总结经验,防止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对于集合意见风险识别方式,也就是对财务风险处理意见进行整合,征求各个部门对财务风险识别的相关意见,对各项意见汇总处理,深入分析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强化各个部门对财务风险认识,采取相关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降低给科研事业单位带来的不良影响。

3.2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通过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对科研项目中各种财务数据进行统计调查,保证财务报表中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便于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对应数据信息进行财务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其中,在对科研项目年财务收支计算过程中,需要完成财务负债、财务收支和现金流量统计调查,对财务支出项目精准化管理。在科研项目日常管理过程中,对每笔财务支出科学规划,在经费总支出规划的同时,确定经费最大支出限额,在财务支出过程中如实记录,对各项经费支出及时登记。对于一些咨询和招待环节中的费用支出,科学预测和管控,制定详细的支出计划,预测年度成本开支,完善支出登记表,通过图表方式清楚地展现出每笔支出,以图表为依据进行日常经费收支管理,便于相关人员及时找到科研项目中的财务风险,提前制定防范对策,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3.3调整科研项目财务管理资金结构

在实施科研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从长远发展角度入手,根据科研项目财务管理要求及实际情况,对科研资金结果适当调整,让科研项目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和完善。在开展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工作时,在资金管理方面,要想促进科研项目财务资金周转,可以通过股份合作机制,对科研项目中闲置资金进行租赁或者转让,将其转变成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中的股份,偿还银行贷款,或者用于外部投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科研项目中资金流动性,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调整科研项目中资金结构,能够保证科研项目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进行,在实施科研项目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时,科研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实际重点,对资产结构适当调衡,从根源上防范财务风险。

3.4提高科研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一般情况下,科研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越高,科研项目财务风险承受力度越大。在相同风险条件下,不同风险管理水平下的科研项目,在财务管理承受能力上各不相同。一方面,相同内部控制环境下,科研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水平越高,可以更好地帮助科研项目人员进行财务风险预测,精准找到科研项目中潜在风险问题,提前制定风险防控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在相同内部控制条件下,科研项目财务风险承受能力达到最大限度时,科研项目财务内部控制强度随之减小,同时也会伴随科研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高,科研项目财务管理风险承受能力升高。在实际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强化各级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在本质上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中涉及了风险管理内容,而财务管理则是通过各种财务信息来对单位经营情况调查与防控。要想减少财务风险问题的出现,要求单位管理者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在单位内部成立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根据单位经营发展状况,找到风险管理重点,科学控制,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率。并且,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方式,调整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通过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提高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优化财务管理流程,科学划分管理职责,要求每个人员都能根据财务管理要求开展工作,加强财务活动监督管理,对单位资金使用、申请、管理等过程进行追踪与监督,减少风险问题的发生。单位还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引导各个部门根据制度要求落实财务工作,强化财务控制管理,在单位现有管理体系下,将财务风险管理内容融入其中,注重财务监督管理,对于一些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操作的人员,一经发现严肃处理,对于不满足要求的部门,集体通报,从根源上防止不必要风险问题的出现,提高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水平。

3.5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

从科研项目角度来说,其经济收入主要以提供技术服务、提供检测服务等为主,而部分科研项目经费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给科研项目建设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是防范科研项目财务风险的有效方式。首先,加强对应收账款定性与定量分析,对欠款人、欠款金额、应收账款性质等进行调查,根据长期客户、新客户等信誉情况进行划分,对应收账款数额和期限进行统计调查,便于相关人员进行应收账款催收与管理。其次,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情况下,及时与客户信息交流,根据科研项目实施进度和需求,与客户说明实际情况,尽快将应收账款回收。再次,确定应收账款管理方式,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根据客户款项支付情况,建立信誉管理体系,对信誉度高的客户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与客户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客户建档,分析客户与应收账款之间关系,定期要求客户核对账单,尽快将应收账款回收。

3.6强化科研经费审核监督

经费审核是保证科研经费科学应用的具体措施,更是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经费审核指的是对项目经费使用过程进行审核,是审核科研项目经费是否规范使用的有效手段。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强经费管理,从发票、人员调查、地点审核等多方面入手,对经费使用信息进行核查,当然,此项工作操作比较困难,但是可以根据大宗费用使用情况重点核查。在经费核查过程中,要求项目申报表中有明确的经费使用项目名称、经费使用时间、支付方式等,并且确定哪些费用支出设有上限,如差旅费、交通费等,这些费用需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科研项目等级确定上限标准。科研事业单位在实施科研项目财务管理时,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经费使用情况需要和科研项目实践活动充分结合,严格按照要求设定界限,秉持着合理可行的要求划拨经费,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制定详细的监督计划,规范监督管理流程,保证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从根源上减少科研经费使用问题。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人员应对科研项目进行全面调查,精准规划经费使用,按照为社会服务的原则,极大限度地使用科研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冬琦.政府会计制度对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核算的影响与建议———以K研究院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21,(18):59-62.

[2]罗琪,游双艳,王琳,等.农业科研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策略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7):81-82.

[3]姚欣.关于新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财经界,2021,(14):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