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民俗体育研究

民俗体育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15 09:30:30

民俗体育研究

民俗体育研究例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强国也成为了我国重点建设的方向之一。民俗体育教学及社区体育作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研究二者的互动性发展,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各地社区的具体情况,构建促进二者互动发展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够促进民俗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反之,民俗体育教学的完善发展也能够为社区体育提供更好地指导与支持。

一、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概述

(一)民俗体育。民俗民间体育包含了民俗体育以及民间体育,一般指的是由人民创造,且通过人民进行传承与传播,结合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与传统习俗的一类有固定模式的生活化的集体体育活动。民俗民间体育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体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民间体育拥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并且其活动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征[1],并且其中大部分活动项目所受场地与器械的限制较小。而作为教学课程的民俗民间体育,其所具备的大众化的娱乐性与游戏性等的特征为学校体育课程也提供了新的生机。

例如,我国已有27 个省进行了柔力球运动的普及与教学工作,在全国有180万人左右参与可柔力球运动,这项运动已成为我国传统民间体育的象征符合与文化代表之一。在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各地的民俗文化、社区民间体育活动及跟雷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中,均可发现柔力球运动的身影。

(二)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一般指的是成年人为了加强自身体育素质,通过一定的器材或身体运动来获得健美乐的社会现象。社区体育是全民运动的一类重要载体,其具备了娱乐以及健身等多重特点。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活动也表现出了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的复杂性。社区体育活动对内容的选择与参与人员的主观意愿均难于集中统一。第一,社区体育活动作需要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分析才能真正地形成社区体育活动的氛围,树立正确的服务于民的观念。第二,为通过社区体育活动来帮助民众有效地达到强身健体与娱乐身心的作用,就需要科学地针对运动强度、运动负荷以及运动时间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的构建

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共同具有的社会性、文化性等特征,使得二者具备较好的互动发展的基础与可能,构建民俗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助、互利、互惠的互动机制对于二者各自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2]。

其一,从互助的角度出发,民俗体育教学可利用与社区体育组织进行互助合作,以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工作。在民俗体育教学中,体育专业的师生可在节假日或周末进入社区体育活动组织,为其提供指导等服务。这样有助于加强师生对于社区体育活动中所需的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可为长期的民俗体育教改提供必需的实践参考与理论基础。同时,社区体育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在高校师生的协助与规范指导下也能够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发展的需求。其二,从互利的角度出发,体育院校也同样具备着大学使命理念,其中包含了教学工作、科学探索以及社会服务这方面的内容。而教学与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工作均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体育为社会、大众所提供的服务紧密相关。各地省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所承担的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及加强体育发展等责任具备着一定的相通性,而这相通性即是民俗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管理中心之间进行互动与协作的前提与基础。首先,各省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的下属协会可根据各院校的体育专业的课程规划、专业现状以及体育学生的情况等制定相关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其次。各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师可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体育专业学生等人力资源,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管理中心下属协会的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体育专业的良好发展与体育专业的教学训练、赛事组织等方面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并可有效地普及、开发有效的实习基地。其三,从互惠的角度出发,社区体育的组织者虽以营利为目的,但在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社区体育以文明、科学、健康的活动形式使得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区秩序更加有序、稳定,满足了社区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及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同时,专业的社区体育活动有助于加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促进社会整合。可以看出,社区体育在诸多方面的功能有效弥补了民俗体育教学在服务社会、指导社会居民健身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三、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互动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通过对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能够促进民俗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民俗体育运动的目标对象一般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爱好者,此类人群因各种条件的约束而更加注重通过体育运动进行强身健体与身心娱乐等活动,其目标通常具有一定的务实性。对于社区体育活动人群,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等方面并不是其所重视的。所以在民俗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随意地更改动作流程、自我创造不符合运动要求的动作等问题。因此,民俗体育教改应当注重规范化与系统化以及因材选教与因材调赛等重要方法与规范。因材调赛指的是民俗体育教改应当根据社区体育活动者的年龄、健康情况以及生活条件等客观因素去调整比赛的制度、形式以及奖励方式。在比赛时,不同年龄、体重等条件的体育活动者应当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划分开来,以满足不同条件的体育活动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俗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对二者的互动研究将民俗体育教学在社会服务中的重要作用突显出来,有助于正确地认识社区体育活动所面临的客观问题。例如,社区体育活动往往缺少实际的领导团队,没有真正的影响力,无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等。同时,社区体育活动也普遍缺少专业性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以及进行相关活动的资金,而相关的体育设施也缺乏定期的保养与维修。这些因素均对社区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约束。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一般包含了以下三类弱势群体:一是经济弱势群体,他们具备较强的健身、运动意愿,然而这类群体无法在体育活动上投入必需的资金与时间。二是生理弱势群体,他们因客观身体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地进行体育运动。三是时间弱势群体,他们往往受到工作压力与学习竞争等沉重的生活状态的约束,不得不压缩体育运动的时间。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的互动研究,有助于正确地认识民俗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体育院校可针对社区体育的组织、制度、服务等方面内容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同时也可以根据体育院校具体实际情况,为社区体育提供一定的体育设施。此外,对二者的互动研究还可以更加明确社区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向,改变传统观念中对于社区体育指导与社区体育管理等职业的片面认识。因此,研究民俗体育教学与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互助、互利、互惠的角度进行分析,能够为二者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二者的长期良好发展。

民俗体育研究例2

1.2宗教祭祀活动形成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在畲族中最有影响力的宗教祭祀活动当属“传师学师”和“问凳卜卦”,“传师学师”活动是畲族民众对畲族图腾“龙麒”的祭祀,是教育后人的活动,活动内容反映了畲族民众为了求得生存,与大自然进行抗争的历程。在“传师学师”活动中有一个“老虎抢猪头”的重要环节,法师演扮成猛虎,叼着猪头时以四肢着地奔跑,鱼跃前滚,动作十分精彩,具有民族特色。“老虎抢猪头”活动深得畲民喜欢,每逢农历三月三,畲族男丁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老虎抢猪头的竞技比赛,这项活动已经成为了一项畲民喜爱的民俗体育活动。“老虎抢猪头”项目曾参加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并获得铜奖。每年在畲族三月三民俗活动中表演的“稳凳”活动源于畲族旧时的“问凳”活动。旧时的畲民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生活艰苦,缺医少药,每到生病或者受灾的时候,畲民就会以“问凳”的形式去问神求医,以求得消灾保平安。畲族认为花柳树有灵性,将中间凿孔的花柳树木板架在带三叉的茶树支架上,两位占卜问卦之人坐于木板两端翘转木板,等到木板停下来的时候,占卜问卦之人便脚点地三下,然后进行问神占卜,甚为灵验。这种问凳活动形似旋转的跷跷板,经过改进便形成了现在的“稳凳”。改进后的稳凳活动,其表演形式为在翘转稳凳的时候采用稳凳套圈或插旗比赛,每年的畲族三月三民俗活动中都会有稳凳表演。稳凳表演项目作为畲族特色民俗体育项目,连续参加了4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了3个金奖、1个银奖。

1.3传统节庆日民俗活动形成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畲族在长期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内涵的畲族节日文化,每当丰收或闲暇时候,畲民都会在特定的节日时聚集在一起,开展有益于愉悦身心的活动。在庄家丰收之际,畲民就会成群结队来到打谷场,一人脚踩在碾谷的石磉上,后面由两人架住往前推行进行蹴石磉竞赛活动,以示对丰收的庆祝。每逢畲族三月三节日和庄家丰收时,畲民都会开展“蹴石磉”竞赛活动庆祝丰收。经改进和创编,“蹴石磉”和“石磉竞技”分别获得第8届和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金奖,精彩的蹴石磉表演给与会的裁判员、运动员和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他们展示了独具魅力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畲族依山而居,与山结缘,畲民的许多活动都与山有关系,狩猎和刀耕火种都离不开山,畲民每日都会上山下山,所以他们喜欢爬山,特别是在畲族特定的节庆日农历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等节日中,畲民便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出门爬山登高,形成节日登高的畲族节日民俗体育活动,体现了畲族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主要功能

2.1文化传承的功能民俗体育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最具生命力和能动性的手段和方式。畲族在几千年的辗转迁徙过程中,一直保留自身独特的文化,畲族民间民俗活动对畲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开展畲族民俗体育活动对传承畲族图腾文化、宗教文化、农耕狩猎文化和节庆日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不管畲民迁徙到何处,都会保留和传承独有的畲族文化遗产。如板凳龙的活动,对板凳龙的制作技艺、绘画、舞龙的阵势、祭祀祈雨仪式能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通过“传师学师”活动,畲族的祭祀祖先、崇拜“龙麒”图腾等祭祖祭神文化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因此畲族民俗体育活动对传承畲族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2凝聚民族情感的功能浙江畲族人口共计18万余人,分布于温州、丽水、金华和衢州等地的18个畲族乡镇,畲族的分布较为分散,是一个典型的散居民族。但每逢节庆日,畲族民众都会在相同的节日里自发组织各种民俗活动,正月十五的板凳龙闹元宵活动、农历三月三的稳凳表演、石磉竞技、射弩、打铳、赶野猪、竹林竞技等活动,农历九月九的节日登高活动将居住较为分散的畲民聚集在一起,为畲民的交流和交往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交流凝聚了民族情感。特别是畲族板凳龙活动,每家每户畲民拿出自己家的一节板凳龙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巨龙,表达了畲族民众万众一心、团结与和谐的精神。一系列的民俗体育活动使得畲族民众形成共享性的文化认同,保留相同的信仰、语言、服饰等文化特征,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从而凝聚民族情感。

2.3娱人的功能在众多娱乐活动中,具有竞技性和娱乐性的畲族民俗体育项目深受畲民喜爱。正月十五的板凳龙闹元宵活动、农历三月三畲族民俗文化节表演农闲时的文化娱乐活动能吸引众多的畲族民众前来观看。通过表演活动,表演者在现场观众热烈掌声的鼓励下,获得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感,而观众在观看到精彩纷呈的表演时能感受愉悦的气氛,得到一种愉悦的享受。

3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3.1教育传承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在古代,畲族众多的文化主要靠言传身教、口头传承。除了板凳龙外,其他畲族民俗体育大都没有文献记载。所以在古代,畲族民俗体育流传于民间,靠口传身教传承。上世纪80年代开始,畲族体育研究者开始挖掘整理部分畲族民俗体育项目,将稳凳、蹴石磉、赶野猪等项目引进到学校体育课堂。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场所,通过在体育课堂中开展畲族民俗体育项目,能使更多的人掌握畲族民俗体育运动技能,了解畲族民俗体育文化内涵,从而使畲族民俗体育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承。

3.2旅游开发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不断重视,畲族民俗体育在畲族传统节庆日的民俗文化活动中蓬勃开展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每逢畲族传统节日、庄家丰收之时,许多畲族乡镇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畲族民俗体育活动。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畲族民俗体育作为特色民族民俗文化被开发和利用,每逢畲族三月三节日,在畲乡都会举办畲族民俗体育表演,向游客展示精彩纷呈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这使畲族民俗体育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3.3竞赛表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定期举办,为畲族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1991年开始,畲族民俗体育稳凳、蹴石磉、赶野猪、老虎抢猪头等项目前后多次在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进行表演项目的比赛,精彩的表演向世人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畲族民俗体育文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稳凳”项目是2011年第8届全国残运会开幕式以及2009年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开幕式的表演项目,在2007年全国亿万妇女迎奥运健身活动展示大赛中,稳凳表演获得最佳魅力奖,精彩的稳凳表演赢得了观众的一致赞扬,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了畲族民俗体育文化。

3.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体育文化,其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畲族民俗体育文化近年来经过妥善挖掘整理,已经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2010年,浙江省政府将畲族民俗体育“蹴石磉”和“稳凳”列入浙江省第2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目前为止,挖掘和改进的畲族民俗体育器材已经获得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使畲族民俗体育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民俗体育研究例3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5-0037-06

研究民俗体育的功能对于我们保护和传承民俗体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目前相关研究成果看,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较为笼统,特别是对于民俗体育功能分类及特点开展的相关研究还并不多见,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民俗体育的理解和把握。本研究运用归纳演绎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就民俗体育功能的分类及特点开展研究,在明晰民俗体育功能的分类基础上,总结归纳民俗体育功能特点,从而为围绕民俗体育所开展的相关后续研究提供可借鉴的

1 民俗体育功能分类研究

一般而言,我们对于民俗体育功能的理解是从两部分进行阐述的,一部分注重阐述的是“位置”和“关系”,这主要是从民俗的本源层面去分析,即民俗本来应当能够发挥的功能(位置、关系),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以人或其他事物的不同理解、不同需求而进行转移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体现了民俗体育的应然,而应然更多的是以可以直接被人感知到的,以显的形式存在。

另一部分则强调了民俗体育的客观效用,突出了功能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这类功能往往是民俗体育的实然所在,因为这部分内容有很多是被人所“赋予”的,并不是民俗体育自然产生的,需要人去理解和领悟,更多的体现出隐性特征,成为民俗体育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就民俗体育功能分类而言,从人的立场看,其功能无非是两个领域,一种是民俗体育所自然具备的功能,即应然功能;另一种是“人”要民俗体育具备的功能,即实然功能。而就其功能的表现具体表现形式看,则具体划分为显和隐两大类。这两种分类方式尽管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是在本质上却是相互对应的关系。因此,为了研究的便利,我们将会按照功能的同类性进行后续研究。

1.1 民俗体育应然与显研究

1.1.1 民俗体育的应然

民俗体育应然主要包括民俗体育的4个功能:促进身心健康、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和维系功能。这4个功能可以看作是民俗体育最基本、最原始的应然。这是民俗体育所能够从民俗和体育两个母系统中继承下来的显著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有民俗和体育的存在,民俗体育的应然就会得以彰显。当然,这些功能也并不是完全一成不变地呈现给我们的人类社会,这其中也会出现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例如,民俗体育促进身心健康功能,在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中,身心健康功能具体分化为“延年益寿、舒缓心理压力等功能”,更加注重民俗体育对于健康的“终结”(延年益寿和调节心理);而在西方民俗体育文化中,身心健康更多的是指“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强大(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以及在运动参与过程中所获得的”,更加注重的是民俗体育对于健康的“过程”(强调的是通过民俗体育对于形体的塑造,以及在运动参与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当然,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神”、西方体育文化重“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是民俗体育功能所最终表现的结果却是高度一致的。因此,民俗体育的应然显然是客观存在的。

1.1.2 民俗体育的显

民俗体育的显也是相对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掌握的。人们通过民俗体育这种文化形式,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它带给我们的促进身心健康、教育、娱乐等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有可能存在差异,但是毫无例外地它们带给民俗体育参与者的是最直接的感受。因此,这些功能都是参与者可以主观感受的,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我们也可以说民俗体育的显是一种主动生成的功能。

1.2 民俗体育实然功能与隐研究

1.2.1 民俗体育的实然功能

民俗体育的实然功能,是指民俗体育功能在实践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功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要民俗体育发挥的功能”。民俗体育的实然功能自然包括民俗体育的应然功能,理论上说,民俗体育的应然功能与实然功能应该完全相等,但是事实上这两个功能系统并不是完全相等的。现实中民俗体育的实然功能显然比应然功能内容要丰富得多,形式也复杂得多,这也恰恰体现了民俗体育功能的复合性特点。民俗体育的实然功能主要体现在规范功能上。民俗体育的规范功能更多地以民俗规范功能为基础,辅之以体育运动的形式。例如中国传统民俗对于婚嫁以及男女之间的恋爱是有着明确的规范的,并且是非常严格甚至于苛刻的,但是民俗文化却成功借助于体育形式(也就是民俗体育)为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提供了为数不多的平台。像壮族在农历三月三进行的“抛绣球”、苗族在农历四月初八进行的“打秋千”以及布依族在农历六月初六进行的“丢花包”等,这些民俗体育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所采取的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种民俗体育,因此也体现了较强的规范功能,这是以往体育所不完全具备的功能。

民俗体育研究例4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民俗体育 互动发展 赣南苏区

一、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之内涵

国内将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且存在一些不足:单从如何开发红色旅游的角度研究较多,而从今后政府调控及相关部门整体规划角度研究较少,关于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的互动发展等问题缺乏进一步深刻阐述。而关于红色体育旅游存在两种解读方式,即“红色――体育旅游”和“红色体育――旅游”,分别侧重开展的区域和旅游的主题。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同样可将其理解为“以红色文化为背景,在红色地域内开展的,为旅游者提供体验、健身、休闲、娱乐、交际等服务的主体性体育经营性项目群”[1]。

本文综合研究红色体育旅游的概念,结合实际调查分析和实地考察,争求相关专家意见,总结归纳出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发展的双重内涵。第一,在红色景区内开展民俗体育运动的途径;第二,将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开发的方式。

二、红色旅游和民俗体育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自2005年被命名为“红色旅游年”以来,革命老区人民在思考与探索中不断前进,对红色文化继承和老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发出很多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并积累了大量的相关经验,但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和缺陷。在相继走访调查了以瑞金、于都、宁都、兴国等地为主的赣南苏区,实地调研分析后,总结归纳得出以下结论:1.地方特色不突出,游览形式僵硬;2.有点无面,未能形成区域优势;3.有市场无产业,运营模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2];4.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协作不够,专项服务人才缺乏。

三、红色体育旅游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一)突出老区特色,打造时代精品

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借鉴体育旅游的某些手段,融赣南苏区当地民俗文化和体育活动于红色旅游之中,创造独特的旅游项目,寓教于乐。例如,赛龙舟、舞龙、舞狮、舞傩、叠罗汉、踩高跷等[6]民族传统体育都含有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所要传达的百折不挠、英勇无畏、众志成城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年轻游客可亲身参与,年纪大的亦可驻足观赏,将“山水游”“文化游”“运动游”巧妙融合,使游客体验到赣南文化的与众不同,留下深刻的苏区印象。

(二)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打破地区经济壁垒,消除区域障碍,为实现旅游资源和市场信息共享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苏区根据地的创建,都是在行政区的边缘地带开始的。赣南红色旅游线路规划,也可以跨区跨省。因此,组织专家研究,规划苏区精品旅游线路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结合干部教育规划苏区干部好作风学习考察精品线,从井冈山开始经兴国、宁都、瑞金、会昌、于都到赣州;农村调查学习考察精品线,包括兴国、寻乌、上杭;红军反围剿战场考察精品线,包括永丰龙冈、吉安富田、兴国方石岭、宁都黄陂、宜黄东黄陂、广昌、福建建宁等地;诗词精品线,应该包括龙冈、白云山、广昌、瑞金大柏地、会昌等。这些线路虽然跨区,但是上述线路的中心点都在赣南,比如苏区干部好作风纪念园在兴国、农村调查纪念在兴国、诗词纪念园在会昌、红军反围剿纪念园在宁都等[3]。

(三)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加强宣传促销

政府以其政策措施、投资导向和强大的规划协调能力,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环节上发挥主导作用。扩大客源是红色旅游形成规模效益的关键和基础。扩大客源和拓宽消费层,不仅要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媒体宣传力度,更重要的是利用游客的良好口碑。如今网络非常发达,游客游玩过后的心得体会,对旅游服务的褒贬等,均可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现代通讯手段广泛传播,这样的主观感受和评价,直接影响还没有来过赣南苏区的潜在游客的意识倾向,左右他们的选择判断。所以,要关注每名游客的内在需求,切合现代人重视乐心康体的心理,合理设计红色旅游与民俗体育互动的体验和观赏项目,做到动静相宜、劳逸结合,即能照顾到游客的整体需求,又能满足来自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游客的差异选择,才能获得普遍认可和赞同。

(四)加强协作,培养专门人才

民俗体育研究例5

2.开发利用民俗体育的价值意义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调查资料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学生体质在持续下降,肺活量、耐力等体能素质指标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肥胖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身体素质的要求已越来越迫切。军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更为严格,更需要其具有良好的体质。民俗体育不同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学生W习起来积极性更高。因此,学校应当大力开展民俗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2)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重要的文化传承,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但是目前我国的民俗文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许多经典的民俗文化艺术都在日渐衰落,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任务迫在眉睫。适当开展民俗体育活动可以从很大程度上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把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大学生群体中去,令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深切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加深大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这十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近年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也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尤其是军校的体育训练项目太过单一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因此许多军校正在逐步对本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做出较大的改革。在一些基础性体育项目得到普遍推广的同时,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些民俗体育项目的推广,扩大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选择面,提高了学生根据所选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推进了体育教学改革,丰富了体育文化教学形式,可有效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3.开发民俗体育的措施

(1)重视民俗体育教学。现阶段,许多军校对民俗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甚至一些学校还未开展任何一项与民俗体育有关的教学活动,因此,重视民俗体育教学、加大民俗体育教学宣传和扶持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向学生推广、宣传民俗体育,如开展竞技比赛活动,不定期举办民俗小讲座,都是向学生宣传民俗体育的有效方式。

(2)提高教师教学资质。现阶段虽然军校的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资质,但是部分教师对民俗体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民俗体育教学方面缺乏相应的实践和经验,为此,学校应当做好民俗体育教学的人力资源工作,任课教师也应当在提高自身专业体育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加深自己对民俗体育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一些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素质。

(3)因地制宜,与本地特色相结合。民俗体育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特殊性,学校在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时,可以将民俗体育项目与本地的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以增强本校学生的民俗文化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使民俗体育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大力宣传下,民俗体育得到较快发展,这对传承发展民俗文化、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但要使民俗体育的效用得到最大发挥,还需要国家、社会及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

民俗体育研究例6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体育课采用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教师主导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由于教学内容单调,没有特色;教学形式单一,不够创新;教学设施缺乏,制约发展,使得大学体育教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学生的身心特点,无法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目前大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以田径、三大球等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导致教学内容都是重复的基础技术学习,趣味性不强,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其次,虽然很多高校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需要,采用诸如“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选项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学形式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采取针对不同学生传授同样运动技术的教学形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能释放,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再次,由于近几年来大学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与之相配套的体育设施却没有成比例地增加,导致大学体育课需要的硬件条件严重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需要,学生上体育课不能进行实质性练习,无法实现大学体育课强身健体的目标。

二、高校体育课开展字门拳的可行性

(一)字门拳运动的特点

字门拳作为我国有代表性的129种武术拳种之一,有着数百年历史。据《高安县志》记载:“高安武术历史源远流长,民国期间设有官方专门武术机构(国术研究会和国术馆)和民间国术团体……拳术主要是‘字门拳’,属南拳的一种。”字门拳基本内容为“字门八法”,即残(缠贴)、推(推击)、援(救援)、夺(抢攻)、牵(顺其势用力)、捺(按压)、逼(封紧)、吸(缩身)八字,每字一个套路,共八路。字门拳动作简单,功用无穷,“文人弱士皆可练习”;又因字门拳作为地方性拳种,在江西地域知名度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在江西高校开展。

(二)高校体育课开展字门拳的意义

1.弘扬民族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因为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全球化文化环境下,我国部分优秀民族文化正逐渐消亡,在2011年举行的文代会和作代会上,胡锦涛同志再一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设文化强国,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弘扬民族文化。在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好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都非常重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都在学校向学生传播推广,得到本民族更多人的认同,从而走出国门,成为全世界各民族知晓、喜爱的体育项目。目前以“公平、竞赛”等为核心的西方竞技体育占据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以儒家“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民俗体育却没有得到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片面以个人至上主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失去对包容并蓄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以字门拳为代表的民俗体育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特别通过字门拳传授中潜移默化传达的道德品德的判断,起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教化作用。

2.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任务是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由于受传统教学目标的影响,片面追求教学的短期目标,导致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断裂,没有延续。虽然为了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各个学校都开展了体育教学改革,但教学项目仍然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如篮球、跆拳道和足球等,仍然无法解决教学内容繁杂,不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习惯等问题。字门拳由于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技术简单实用,学习过程轻松愉悦,招数可繁可简,可以拓宽体育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为高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带来新进展。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将字门拳引入高校体育课中,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武术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勇自强、忠义爱国、友谊敬让等优秀品德加以渗透。这种对大学生理义道德、文化渲染、儒化的过程一旦完成,就会帮助大学生自觉维护传统,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三、字门拳纳入高校体育课的途径

(一)提高领导重视度,以经费支持。

《2001年―2010年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点。体育教学中纳入民俗体育,首先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学校和部门领导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的重要作用,高校不能只是传授知识的象牙塔,还应成为传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组织制定扶持政策,在学科经费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与照顾。

(二)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进度

字门拳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来说,不受年龄、性别、场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非常适合在高校开展。因此,可在排课时,适当增加字门拳课程的开设比例;课外可以搭建好平台,成立字门拳协会,让学生有条件进行训练和交流;每年学校举办运动时,先将字门拳作为表演项目进行展示,从而为该项目的发展创造多方面条件。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

民俗体育研究例7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5-0078-04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Folk Sport b y the Hypercycle Perspective

LIU Minhang,QIE Hanlie

(Dept. of P.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Jinan 250 014, Shandong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folk spo rts is the highlight problem in China’s folk sports education. The research us es the hypercycle i dea in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 to research the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hypercycle system. It hopes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acilitate the cognition an d constru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olk sports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ol k sports education (inheritance). I hope that this research can further enhancethe folk sport education, facilitat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fol k sports culture and benefit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elit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folk sports; educati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hypercyc le

民俗体育教育是我们保护和传承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但是由于民 俗体育在文化表现、教育内容和手段等诸多环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 应当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智慧,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地借助于民俗体育文化这一优秀载 体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一般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知识的认识和建构两个环节,民俗体育教育自然 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民俗体育的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其发展和演化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因此学生在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阶段对于该领域的认识就会产生偏差,自然也就无法进行 有效的自主建构,因此,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和建构问题,就成为当前民俗体 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运用现代系统科学中的超循环理论,对民俗体育 知识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厘清,对民俗体育教育中的知识认识和自主建构进行分析并建立相 应的模型,为民俗体育教育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1 民俗体育教育中“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

所谓超循环就是循环之上的循环,原指生命起源过程中化学分子和生物大分子的一种自 组织机理,它是建立在反应循环、催化循环两类较低级的循环基础上,所构成的更为复杂的 循环。也就是说超循环应当维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态系统的循环圈,伴随着组织层次的跃 迁,首先要在一个低级组织层次上建立一个相对较高级的组织层次,然后在这个(相对较高 级)组织层次上再建立更为高级的组织层次,循环套循环,从而构成超循环。超循环理论在 民俗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民俗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活动 。因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活动,它始终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教学本身也 是一种对于民俗体育的传播活动,正是民俗体育教育所具备的这种特质为超循环理论的应用 奠定了“生存”基础。其次,在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建构”环节契合着超循环理论 。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认知和建构,往往是在对简单知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高一级知识的 自主建构;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高一级知识的充分认知,继而又形成更高级的知识的建 构,以此类推,不断的丰富、完善着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作为民俗体育的教学环节,更是如 此,因为民俗体育始终处于不断的演化进程中,不同参与者对每一项民俗体育运动的参与感 受不尽相同,这也就意味着在必要的认知基础上(基本的规则、方法等)所进行的建构环节 完全是依据学习者在前一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自身建构的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耦合关联”,这 种关联具有强烈的因果关系,最终在民俗体育教育中形成了“循环套循环”的“认知――建 构”超循环体系。而这种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模式的建立,能够让我们在教学环节更加贴近 民俗体育的文化特质,提高学生对于相关民俗体育知识的认知水平;也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 把握民俗体育的演化规律,继而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的演进;当然,最终是让我们的学生能 够理解、融入民俗体育,积极的参与到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之中。

1.1 解读当前民俗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当前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学生反馈意见最多的是学生将民俗体育课程分 为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学习,在学习理论部分时更多的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需要理解、掌 握大量的不同民俗文化特征、规律等,这部分内容跟其它课程没有太大区别,而在学习民俗 体育相关技术时,又将其视为普通的体育课程,按照各个运动项目技术的要求,分别讲述。 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学生总是感觉是在学习两门毫不相干的课程,这种既无特色又无联系的 课程体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此问题,我们必须以师生双方都有着积极的 良好学习愿望为前提来找寻导致这种状况的真实原因。其实,是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严重的教学误区:我们人为的将民俗体育课程知识结构割裂开来,构建了“理论 ”与“实践”两个教学框架,这种教学方式尽管看上去结构完整(或许在其它课程中也比较 合适),但是事实上,它并不符合民俗体育知识体系的生成结构,自然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 教学效果。这也就是说,民俗体育教学必须要遵循其自身知识体系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 够在教学中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那么,民俗体育的教学规律是什么?那就是关于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建构”超循 环理论,它恰恰契合了教育学中知识学习的过程。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我们在教育环节存在 着知识“认知―建构”领域中的循环,甚至于也会发生“认知―建构―再认知―再建构”的 超循环存在。同样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民俗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会贯穿着超循环演 化,而这种超循环是建立在民俗文化和体育文化互为基础、相互交融的过程之中的。因此, 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中谈论的“超循环”事实上是存在于知识的发生基础上的超循环和文化 演进过程中的超循环两者叠加的产物。民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循环系 统整合,而是一种功能性的综合。正是由于这种功能性的综合与整合,才真正赋予了民俗体 育教育以生命活力和价值。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教学误区一样,很多人总是认为教育就是简 单的知识的传递,就民俗体育而言需要学生像其它体育课程一样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等等 ,诚然,这些是民俗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必须环节,但是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对于民俗体育 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的走进民俗体育,了解民俗体育,融入到民 俗体育之中,使之不仅仅成为民俗体育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民 俗体育的创造者。而这个过程的前提正是基于学生对于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与建构过程 ,这才是导致我们当前民俗体育教学误区存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建立“认知―建构”超 循环系统真正意义所在。

1.2 基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研究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建立完全依赖于民俗体育教育系统自身体系的 自组织演化,而这种演化的核心动力来自于文化。我们不妨以一组图示来描述民俗体育教育 的超循环系统的生成。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因子 ,原本是两个联系并不紧密的系统(请注意是在民俗体育教育尚未生成之前),它们之间的 联系更多的是趋于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的联系,在很多民俗教育或者体育教育活动中也会部分 的涉及到关于民俗体育教育的因素,例如民俗教育中的带有“游艺”特征的教育,体育教育 中涉及到民族传统体育部分中的“踢毽子、滚铁环或者拔河等”这些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中 的共同元素,为日后民俗体育教育奠定了基础。但是,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在此时的联系仅 仅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甚至两者之间都无法产生交集。是什么原因致使两个有关联的部 分,却无法产生紧密的联系呢?主要是两者的联系是在外在表现形式而非核心内涵,也就是 说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文化信息交换,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一种表象化的联系,而无法实现真 正意义上的交融。

那么民俗体育教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又是如何建立起来呢?按照超循环理论,民 俗体育教学超循环系统的生成必须建立三体超循环体系,即民俗体育教育、民俗教育和体育 教育三体超循环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完成自我复制、适应和进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 则完全依赖于文化的交融作用,通过民俗文化、体育文化之间的交融,实现了信息流的交换 ,从而形成和巩固这种三体超循环的环境发展,那么这种循环模式也将很快被固定下来,继 而固定成为真正的三体超循环。于是,两个实体的民俗教育――体育教育超循环演化成为了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三个实体的超循环了。如图2所示,在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构成了一个超循环圈,在演化的过程中,由于 随机性或者突发性作用,突然出现一个不稳定的、暂时虚拟性的民俗体育教育突变体,此时 的民俗体育教育以一种暂时联盟的形式参加到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超循环圈中,使得原来 的两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暂时得到了三个实体性质的超循环圈的形式,但是这种三体超循环 是一种暂时的、临时的超循环。这是因为此时的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的文化还并没有达到完 全交融的状态,新的“民俗体育文化”体系并没有生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分别针对学生 传授了两个系统的文化精髓,只完成了基本知识的认知过程,但是学生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形 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完成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 忽略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通过对两个文化体系知识的认知,逐步建立起以 两者为基础所形成的新的、独立的民俗体育知识体系,该体系体系具备了自我演进的能力( 此时它已经超越于民俗和体育两个系统),又能够反过来影响民俗和体育系统,改变它们的 某些结构之后,这种基于文化核心的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才得以成立。

实际上我们在民俗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在讲授民俗体育舞蹈这 一教学内容时,通常会分别讲授民俗和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相关知识,完成知识的认知过程, 继而在此认知基础上,我们就要去探寻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以“以身体运动文化 ”、“民族文化”作为基本联系纽带的,最终通过这种关系的相互渗透,在学生充分掌握的 基础上,由学生完成对于民俗体育(舞蹈)文化的构建。这样完成了知识――建构的第一步 过程。此时我们发现,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例如像社会文化的改变、宗教祭祀的需 求以及参与主体人的主体需求发生变化之后,两种文化系统得以真正的融合(当然这是需要 长时间的文化作用),形成属于民俗体育自身系统的文化体系――民俗体育文化,此时民俗 体育就已经突破了图1中的民俗和体育的关系,使二者关系更为密切。民俗教育和体育教育 两个系统所进行的信息交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直线型交换,而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这一中介 形式,进行信息交换,但这样就使得交换的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所获取的 信息(民俗体育文化)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反过来促进学生对于民俗和体育相关 领域的学习,以此类推,超循环模式最终得以确立。图1 民俗教育―体育图2 民俗教育―民俗体育

教育关系教育―体育教育关系

2 民俗体育教育超循环系统演进研究

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的演进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过程,它一定是与民俗 体育文化自身系统的演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民俗体育教育有别于其它领域教育的根本 区别。因为民俗体育作为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它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因 此对于它的教育过程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将自己 至于民俗体育文化体系之中,去洞悉民俗体育的演进历程,然后才将自己置身于学习者的角 色,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精神的把握,与民俗体育一起享受成长的过程。在民俗体育的学习 过程中,学习者一定是民俗体育演进过程中的参与者,正是由于学习者在认知基础上的不断 建构,才推动了民俗体育不断演进。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的过程就是民俗体育不 断演进的过程,民俗体育的学习者本身就是民俗体育的教育者,民俗体育的认知本质就是建 构,它们在系统的演进过程中是高度辩证统一的。因此,对于民俗体育认知――建构超循环 系统的研究一定是在民俗体育文演进的过程之中展开。

2.1 民俗体育传承的本质认知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环节,事实上就是民俗体育系统的自我复制过程。民俗体育一旦 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就会具有自主演化的能力,能够完成自我复制的过程。这个 过程仅仅是民俗体育自身知识体系的自我复制,它本身并不能完成针对民俗体育自身的保护 与传承,必须借助于某个平台才得以进行。这个平台恰恰就是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过程。通 过对民俗体育相关知识的认知过程,民俗体育以教育为平台,人为传播媒介,完成了自我复 制的过程,同时在复制的过程中会随着传播时间和空间的扩布影响到民俗体育教育自身的发 展。这种相互影响,正是千百年来民俗体育得以延绵不绝、传承至今的本质所在。从拔河这 一运动项目1 300多年传承历程来看,运动项目本身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的规则 没 有发生变化,这就是说民俗体育在漫长的教育(传承)发展过程中,借助于人类的认知手段 ,很好的完成了自我复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自己的“遗传基因”。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民俗 体育教育完成自我复制呢?是针对运动技术的认知教育。民俗体育教育一旦和体育教育完成 信息流的交换,它也就自然而然的秉承了体育教育的部分特点,其中体育运动技术的传承性 就是很重要的一点。把握住这个核心环节,拔河的遗传基因就不会丢失。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到,无论拔河形式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以“角力”为主导的项目价值核心没有发生变化,以 “拉绳过线”的竞技方式并没有改变。拔河这一古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得以流传不息应当 归功于民俗体育教育的自我复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认知意义,正是民俗 体育教育的本质所在,它已经超越了教育自身的范畴,而成为文化传承过程中最为有效的手 段和方式之一。

2.2 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命活力民俗体育作为民俗体育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自然民俗体育也会秉承这一特性, 二者之间的生命特征是如何得以彰显的呢?是通过民俗体育(教育)参与者的自主建构得以 实现的,从这个方面看,两者之间的自主建构是高度契合的。民俗教育的参与者在充分认知 的基础上,通过对获取信息的在再加工,得到一种全新的信息,这种信息因为信息获取者个 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经过加工之后并不会完全相同,因此,这是属于加工者个人的信息。也 就是说,民俗体育运动项目的信息经过学习者认知之后所完成的建构是独一无二的,学习者 将它们再次传递时,所传递的信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信息,这种信息的传播,才会导致 千姿百态的民俗体育运动形式的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运动项目会在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中有不同的名称或者不完全相同的玩法的重要原因。当然,当这种建构建立在集体行为 之上时,就会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产生重大的变革。在我们的民俗体育发展历程中不乏这样 的运动项目。

例如作为投射类的重要代表项目――投壶。在春秋时期,属于典型的上层社会的“高雅 ”运动,一开始其实就是射箭运动。投是指的投射带羽毛的剑(当时的射箭主要是指袖箭) ,壶则是指制作精美的剑壶,这两样东西对于当时的普通百姓而言属于高端的奢侈品,但是 对于士大夫阶层而言,则是生活、社交必需品(当时士大夫如果不会射箭会被人耻笑),因 此,该项目只在士大夫阶层广为流传,士大夫阶层对其具有深度的认知。后来,由于社会价 值观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士大夫不会射箭了,但是他们对于该项目是熟知的,便逐渐将剑改 为筷子等其它器物;剑壶自然也不具备了,改为酒器等器皿,这其实是建立在对过去投壶运 动项目知识充分认知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其运动核心内涵没有改变,只是运动器械发生 了改变。这些改变后的器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较为轻易可以获得,因此投壶这一运动得以在 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筷子、酒器也是不易得到的器物,因此,他们按照 投壶的规则(请注意此处同样是基于认知的基础)将器物进一步简化,改为木盒、杏核甚至 于直接在地上画圈,捡起石块就可以进行该项目的比赛。到了后来,投壶这一古老的民俗体 育运动项目逐渐分化为砸杏核、砸元宝等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尽管运动项目的发展是通过参 与者自主建构的,但是所有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对该项目充分认知的基础上的。正是由于这种 自主建构的存在,才赋予了民俗体育以生命的色彩,彰显其生命活力,才有效的推动了民俗 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其千百年来得以延绵流传至今。

2.3 民俗体育的演进超循环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于教育的平台得以实施。而在民俗 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认知――建构这种超循环系统则成为民俗体育的重要演进动力。从教育 学中知识的学习逻辑来看,建构一定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这一点无论是从教育学的永恒 主义还是建构主义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同样,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建立在这一 逻辑基础之上的。首先,民俗体育的保护其实就是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知,通过认知这一重 要的教育手段,我们将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递,才会使我们的民俗体育文化精神能够延续。 但是仅仅是简单的保护还不够,这样的方式只会导致民俗体育系统的僵死,我们还需要对民 俗体育给予必要的创新,而这种创新正是由于受教育者认知过程中对接受信息的一种“深加 工”,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建构”。任何时代的民俗体育演进。一定是在保留文化精髓 的基础上,满足当时代社会文化发展需求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民俗体育的保护保住的是 其精神内涵,传承的是其时代特征。因此,民俗体育的超循环体系才会生出――这完全依赖 于民俗体育认知和建构系统的演进。这种循环之上的循环,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系统演化 ,高一级的循环依赖于低一级循环的存在而存在,或者说正是由于低一级循环的不断演进, 才会导致高一级循环的生成,而这种动力恰恰来自于系统演进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驱动力―― 内驱力。因此,民俗体育教育中的超循环正是民俗体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演进的根本动力 所在。

3 结 语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民俗体育教育的认知与建构过程应当注重两个环节的工作:一个是 针对民俗体育运动项目自身演进的认知与建构;另一个则是针对民俗体育在教育(传承)过 程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其知识体系的认知与建构。正是这两个环节的紧密协作,才会促使民 俗体育千百年来的传承与演进。“认知―建构超循环”系统将更加有效的推动民俗体育教育 的深入进行,更有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也更加有利于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 、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著.教学论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4] 王俊奇,著.中西方民俗体育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5]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民俗体育研究例8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1-0056-04

Abstract:The folk custom sports culture research′s localization is makes widely known the region folk custom sports culture prominently the individuality characteristic; The life class region folk custom sports culture is makes widely known the region folk custom sports culture individuality characteristic prominently the main domain. Strengthens the field work, faces directly the region folk custom sports culture reality, goes out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the difficult position; Deepens the region folk custom research the connotation; Displays the region superiority, promotes the region folk custom sports economy, the culture, the social efficiency; The organized excavation reorganization, the establishment research key point is the region folk custom sports culture strategy choice.

Key words: Region folk custom sports culture; Research localization; Strategy choice

民俗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诗经》时代,我国的文献古籍就有关于地域民俗方面的记录与研究。几千年来,为了适应和利用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了各自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共同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且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而民俗体育正是这个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建国以后,我国区域民俗的研究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学者对区域民俗文化的理性认识,正是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长期探索而不断深化的。在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和现代体育向乡土社会浸透的今天,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我国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采录与研究进行定位和策略的选择进行探讨,展望其研究趋势,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体育文化渗透于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一种涉及领域广泛的文化,同时又是一个逐渐从大文化中不断分离、独立的亚文化体系。在不同的区域,体育文化又被不同的区域文化熏陶,因而带着明显的区域体育文化特征。各具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互相交流和互相融合,就构成了绚丽多彩、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1]。民俗体育文化是区域文化和民俗体育的衍生物,是两者交融的一种表现形态。因此,民俗体育文化的定位及策略才选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1 民俗体育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审视

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民俗体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民俗体育研究主要从民俗体育的定义,民俗体育的分类及特征研究,民俗体育的功能与价值,民俗体育的起源、传承、演变,民俗体育的产业化开发或者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对于当前我国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的日益边缘化的现状,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2]。

多数学者以民俗的基本概念为立足点。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3]。也有学者对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体育的区别与关系,进行分析,多数研究从基本概念的源头探索他们之间的区别与关系。

纵观我国民俗体育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借鉴和思考。在促进文化大发展 实现文化大繁荣的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对其进行理性的总结与分析,以期能够推动我国民俗体育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应当有与其对象性质相应的方法。科学研究的进展与深化,固然受多种因素制约,但方法的更新往往具有重大意义。民俗体育虽存在于我们身边,但目前还未形成一门学科,尚未有自己的研究方法,民俗体育研究启蒙阶段和萌芽阶段主要以描述性研究为主,发展阶段以解释性和探索性研究为主。审视民俗体育的研究方法与视角,尚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得进一步思考。

第一,民俗体育的研究方问题。目前我国民俗体育研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从田野调查方法上看,尽管学者们在民俗体育研究中应用田野调查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客观来说,中国民俗体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田野作业的欠缺[4]。正如钟敬文先生指出:“回首百年,中国民俗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田野作业的欠缺……中国民俗学子发端之初,似乎就很强调田野作业……但事实上我们做得远远不够”[5]。已有的民俗体育研究中真正扎实的田野调查的成果并不多见。而人类学研究中的区域研究法、剖面分析法、研究再研究法则应用得比较少。可以说, 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成为当前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急需品。[4]

第二,研究主题和分布问题。我国民俗体育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有对汉族的龙舟、舞龙、舞狮、风筝、土家族的摆手舞、壮族的抢花炮、苗族的玩年抢狮、纳西族东巴跳等独特的民俗体育活动的研究,有蒙古族、水族、藏族等整个民族的民俗体育活动研究,也有区域性民俗体育的研究,由点到面展示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然而与我国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相比,民俗体育研究还是沧海一粟,研究的范围呈现汉族民俗体育少,且集中在龙舟、龙狮、风筝等几个目;少数民族民俗体育研究多,以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为主;节日、仪式等民俗体育研究多,民间游戏深入研究少;研究范围分布区域不均衡[6]。

第三,研究定位和研究策略问题。从人类学、社会学、区域研究理论出发,微观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方法论意义。目前的民俗体育研究,尚缺乏准确的定位,对区域民俗体育是不同小区域文化中抽象出某一区域文化的共性还是个性问题定位不准,对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注重描述还是注重历史研究衔接没有阐述。并且对民俗体育研究的时代性发展策略缺乏深入的研究。

第四,研究区域模糊。民俗体育文化是长期的文化传承和积淀,各区域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民俗民情,决定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所必然具有的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这种区域差异正是民俗体育在实地调查和理论建构中的宝贵资源。在地域研究中,缺乏从传承、传播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特征入手,没有打破历朝历代行政区的限制,以文化圈、文化带、民俗圈、祭祀圈、体育圈等文化地理、人文地理概念来规范区域民俗体育研究才是民俗体育文化研究成熟的标志[2]。

2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定位问题

我们今天研究区域文化,往往是以现实的行政区来划为界限的,但在区域研究中,行政地理与自然地理常常是不一致的,同一省区内部也有小区域文化,也就是亚区域文化。存在着行政地理和自然、文化地理的不一致的现象,但在区域研究中,行政地理与自然地理、文化地理常常是不一致的,现实的省区范围与历史的行政区也常常是不一致的。

有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某一个区域文化由实力相当的两个亚区域文化共同构成。如浙江文化,由吴文化与越文化构成,浙江境内的吴文化与越文化固然有很多差别,而且同处越地,即浙东地区,不同区域之间在文化上也有很多差异。 浙东北部的宁绍地区,在语言、风俗习惯上与苏南、浙北比较近;而浙东南部的温州一带与福建有很多共性,是瓯越文化的代表,受海洋文化影响较深,人民的性格也多以冒险、拼博精神为主。自明清以来,多有向海外移民的传统,而在浙江北部,这种情形比较少见。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需要从不同小区域文化中抽象出某一区域文化的共性来,而这种共性又是要明显区别于其它区域文化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就是亚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缩影。因此,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定位注重于亚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和亚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特征:第一,研究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主要指突出张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第二,生活类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是突出张扬民俗体育文化个性特征的主要领域。为准确把握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定位,还需把握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2.1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主要是指传统社会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它既可以有形的方式存在,也可以无形的方式存在。由此,把握区域民俗体育历史文化特质,充分展示区域体育文化特色,是区域体育历史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8]。只有准确把握好区域体育文化特质,才能给区域体育文化以准确定位,更好地树立区域体育文化的外在形象和应有的体育文化地位。

2.2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是各区域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各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观念、意识、心理态势和人格风范的具体体现。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正是民族文化本体的区域性折射。它扎根于特定的民俗土壤之中,是文化传承的结果,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总是和特定的民族精神相联系。 区域民俗体育是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创造,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体现了千百年来与一个民族朝夕相伴的文化要素。

2.3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是极有影响的独特亚文化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一定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经济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念、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过去那样做得相反[9]。” 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生活形式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也同样如此。没有文化生产,就没有文化消费;没有文化消费,也就没有文化生产。因此,人们不但可以理解作为人类行为和物态化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而且也可以理解作为精神意识集中体现的隐形文化。但不管是显形文化还是隐形文化,也都与生产相联系,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地域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民俗体育的个性文化。

2.4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是具有开放性的发展文化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属于微观上层建筑,既是区域经济的反映,又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区域的发展产生稳固而持久的影响,但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又同时兼有动态变化性。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发展、壮大,总是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这就要求与时俱进。事实上,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总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也总是在社会发展中丰富和发展。人们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自觉地审视社会现有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趋势之间的协调程度,适时地采用新的价值标准去充实和改造自己的文化内容,建立与时代需求和社会特点相适宜的现代区域民俗体育文化。

3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策略选择

3.1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策略选择的基本思路

发展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凭借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个性魅力来促进地方体育工作和全民健身的发展。那么,所谓发展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也就是要突出和张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这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向历史索取,即在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积淀或已逝传统中寻找有突出个性特征的因素并加以恢复;二是新创,即在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现有基础上创造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新文化因素。

可是,如今世界已在经济一体化、信息一体化、体育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趋同和融合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还提突出、张扬文化个性是否可行?突出张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与体育全球化的趋同和融合的确是一对矛盾,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二者也不是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或者说,我们究竟要突出张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什么个性特征? 选用何等策略?

如果我们是要一概地突出和张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在各个方面都把传统的或有特点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因子当作好的东西予以弘扬,那确实有悖文化的趋同潮流。不仅如此,这样做的结果也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实在有违发展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初衷。因为传统的或有特点的,并不就是好的。不加区分地强调突出张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极有可能导致自我欣赏、封闭守拙、拒斥外部先进文化的局面。

在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中,只有那种既具个性特征,同时又具先进性的文化因子,才是我们应当突出和张扬的。文化趋同,显然只能是劣势文化向优势文化趋同而不是相反,因而弘扬这样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因子就不会与体育全球化趋同融合的潮流相左。问题是多数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都不会有多少既有个性特征又有先进性的文化因子,倘若我们只突出张扬那为数有限的文化因子,又如何能形成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整体特征和足够魅力?

这就是要大量吸纳外部先进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将吸收来的外部优秀体育文化因子加以本地化的包装,保留其内容和功能,改变其形式,使之染上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色彩,从而同样获得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这样一来,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就能既有开放的胸襟,与世界先进体育文化趋同融合,又能扩展自己的个性化范围,长久保持自己的特色。

3.2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基本策略

3.2.1 强化田野作业,直面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现实,走出传统研究的困境

田野调查是民俗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往往局限于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学术研究,即便进行田野作业,也总是围绕某课题进行纯学术探讨,忽视了现实问题,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指导,导致研究成为远离现实的空中楼阁。由此,借鉴很多民俗专家学者提出了民俗学研究要“立足现实,关注民众,贴近民生”的口号[10],指导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应用研究,其成果不限于著书立说,通过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整理开发,推动区域全民健身的开展。利用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专业知识,去指导当地的社会体育生活和其他文化娱乐事业,以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可行做法。通过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各地民俗体育文化色彩纷呈,开发潜力深厚,民俗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前景非常广阔。如民俗体育应用可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民俗体育工作者以时代的责任感,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去加以指导,引导民俗体育产业沿着健康方向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只有我们真正直面现实,关注民众的生活,区域民俗体育研究才会走出困境,焕发出勃勃生机。

3.2.2 立体研究,深化区域民俗研究的内涵

(1)研究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要有利于树立区域应有的文化地位

对于各地的文化资源的认识要有一个新的高度。不管哪一个地区都有着许多独特的文物遗存、名胜古迹,有着源远流长的、特殊的文化积淀。杰出的历史名贤、古朴灵秀的建筑、极具特色的民俗等都为各地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研究区域历史文化必须对区域这些优秀的文化细致盘点、科学分类、理清脉络,把握本质,准确定位,从而重塑区域文化应有的历史地位,提高区域知名度与美誉度。

(2)研究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要有利于发挥区域文化的教育功能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要形成规模,就必须加大普及和宣传力度。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民俗体育项目和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就能了解到区域民俗体育文化,掌握更多更好的健身方法,这对于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文化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历史积淀于现实中,现实又包容着历史。研究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要全面认识区域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改造,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特色性,体现时代性。要更多地关注区域优秀的历史文化,尤其要加强对有利于转变人的观念、提升人的素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文化研究,以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

(3)研究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要有利于推进区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由于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包括民俗体育文化在内的许多文化事项要么历经劫难,要么早已荡然无存,要么成为历史博物馆的古董,偶有遗传的也只能到历史的记忆里去寻找。因此,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加强对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和保护,并将现存的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加以弘扬和推广,正确引导群众投入到区域民俗体育的活动中,使民俗体育真正为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服务,在浙江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对于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应该有一个新的思维角度

近来年,各地已经加强了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也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成果,这都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地区民俗体育文化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远远不够,所以,各地应该站在历史的时空交叉点上对整个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全景式观察,深层次探讨,尤其要对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特质、形态、性格,以及保护、建设、开发与利用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3.2.3 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区域民俗体育经济、文化、社会效益

全民健身纲要在全国得到实施以来,充分发挥了其作用,使人民群众的体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将区域民俗体育的开展与全民健身的普及性和生活化相结合,各主管部门需要考虑国家与社会、大众、民间等相结合共同来举办一些区域特色较突出民俗体育盛会,构建区域民俗体育组织运作的实施机制,发挥区域民俗体育运动的市场作用,从而达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效果。在推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中,应当把区域民俗体育项目纳入其中,从培训内容、项目、人员方面有目的地培训一支具有奉献精神、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员队伍,使之在宣传、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2.4 有组织的挖掘整理,确立研究重点

区域民俗体育同其它民俗文化形式一样,属于民族的精神财富。当地政府应该组织学术界致力于民族风俗体育文化及其文化底蕴的继承,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复原、记录保存和研究提炼。这种工作一方面需要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长期投入,包括必要资金、人力,甚至制定法规。另外,在对区域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过程当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传统和现代技术手段,切实做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区域民俗体育是行为民俗,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是不足以把区域民俗体育的方方面面保存下来的,因此,通过高科技我们就可以将区域民俗体育的每一个细节记录下来,最大可能地做到对民俗体育的挖掘整理、保存和展示。

有学者对民俗体育研究提出了展望:理论体系是民俗体育研究的基础、村落是民俗体育研究的基点、区域是民俗体育研究的重点、多视角是民俗体育研究的生命力、跨文化是民俗体育研究的新亮点[11]。区域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亚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缩影,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4 结 语

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在实践中是体育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如何面对在现代性和体育全球化语境下区域民俗体育的存在,已经成为体育学研究、也是地方文化研究、甚至是发展地方经济等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和世界文化碰撞的加剧,文化个性化魅力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避免世界体育文化交往日益加剧给区域性民俗体育文化造成的巨大冲击,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体育学研究者的面前。这不仅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命运,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准确定为,科学制定研究策略,必将对于区域民俗体育文化多样性的保存,增加今后选择体育文化多样性的机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并可以为今后个性化的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梁白泉.中国地域文化丛书――吴越文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 [6][11]戴维红,许红峰.民俗体育研究回眸与展望[J].体育文化刊,2008(9):47-50.

[3]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8):24-31.

[4] 李先长,涂传飞,严伟.百年来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22.

[5] 钟敬文.写在前面[C].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A].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 何勇强.区域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以浙江文化研究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08(4):70-72.

民俗体育研究例9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79-03黄山民俗体育是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散发着浓厚的民族气息,具备民族性、地域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民俗体育项目的积极开展有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加强人际关系、陶冶情操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抵御社会的精神污染,防止不良行为。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广大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形式,加上社区不断改善的文化生活,又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等各个因素的影响下,致使黄山许多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发展缓慢,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传统项目甚至出现了衰落的迹象或是已经消失了。面对民俗体育发展此种不利局面,本论文特对黄山市民俗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为黄山市地方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共建和谐社会。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黄山市三区四县,三区分别是徽州区、黄山区、屯溪区,四县有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等各地民俗体育的发展状况。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黄山市图书馆、巢湖学院图书馆及网上数据资料库等处进行搜集、鉴别,并整理了国内外有关体育、民俗体育、民间体育、群众体育等相关文章和资料,并了解现状,以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奠定基础。1.2.2访谈法通过对民俗体育工作的管理者和当地民俗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进行进行座谈,咨询相关方面的知识或提供宝贵建议。1.2.3问卷调查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黄山市民俗体育的管理者与参与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地方民俗体育活动管理者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96份,回收率是96%,其中有效问卷是92份,有效率是92%;对民俗体育活动参与者共发放了400份,回收了380份,回收率是95%,有效问卷是365份,有效率是91.3%.1.2.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民俗体育的含义及其作用王俊奇在他的文章中写到“民俗体育是指那些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化的民间体育内容,也就是说是那些与民间风俗密切相关的民间体育”。目前,其主要存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组织化、专业化的体系,民俗体育项目,是由历史的凝聚而沉淀下来的,是存在的体育世界遗产和传承流变的一种特殊形式。民俗体育是一种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一个价值取向,进行民俗体育活动,能够改善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凝聚力,起着促进社会文化和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作用。2.2黄山市民俗体育发展状况的因素分析2.2.1群众关于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态度由表1可见,群众对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兴趣不低,约占有76.2%。多数人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是因为这是习俗而且热闹才去参加的,对于一些民俗体育举办的真正意义并不了解。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群众对民俗体育的认知感逐渐淡化模糊,这对于民俗体育的传承是一个极大的威胁。2.2.2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目的南表2可知,群众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有所不同的,其中为了娱乐身心而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人数的比例是最高的,占30.7%;而有一部分人群是为了增加交友和获得利益参与民俗体育活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们认识到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娱乐之处,愈来愈重视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反应出,少数群众参与民俗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名利,背离了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的本质。2.2.3民众获取民俗体育知识的途径从表3中可以发现,32.3%的群众获得民俗体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传统节日及比赛,28.5%的群众是通过电视媒体来了解的,还有23.6%的人是由政府宣传了解到民俗体育活动的。结果表明群众获取民俗体育知识的途径不多,因此,政府应在这方面增加更多的获取途径,让民众更加充分去了解民俗体育并积极参与。2.2.4黄山市主要民俗体育项目的内容

古徽州历史文化浓郁,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在这里孕育并被广泛地传播。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黄山市的民俗体育的分布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黄山地方文化风格、风味不同的民间体育复合形成了黄山市独特的民俗体育特色项目。从表4中可以看出黄山市地区民俗体育资源十分丰富。黄山市三区四县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其中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体育项目也有很多。如歙县南乡三阳叶村的“叠罗汉”,它起源于明朝,多数为男性参与者,“叠罗汉”的表演淳朴,特别是在最后的叠表演,动作南易到难,叠的人体造型多达60多种,十分精彩,生活气息十足,充分体现出了男性的力量美。黄山市民俗体育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合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其传承性比较稳定。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在逐渐改变,但是其传承的主要精神却一直流传,这是人们喜爱民俗体育的一个重要原因。2.2.5参与民俗体育活动的群众的年龄和性别的结构特点(1)年龄结构 表5显示,民俗体育的参与者中以中老年着居多,其原因可能在于中老年人对民俗体育活动比较热衷,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深厚的感情,他们的经历要多一些,有的甚至从小就开始接触、了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老年人的空闲时问相对多一些,同时也为健康和长寿着想,中老年人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是为了增多与社会的接触,还可以使自己不与社会脱节,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而年青人对于民俗体育的接触较少,认识不深,所以参加的积极性就不高。(2)性别结构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男性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意识比女性相对来说要强一些,主要是因为一些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一些,而女性本身体质就较男性弱些,不能够坚持长时问的舞龙舞狮等活动。2.2.6民俗体育开展的场所及活动经费

(1)民俗体育开展的场所

如表7所示:黄山市民俗体育的开展的场地主要是在宽敞的露天场地,占56%;大型收费体育场馆对外运营的占9%,民俗体育活动专门的开展场地所占比例是最少的,只有3%。

显然,黄山市民俗体育项目开展的专用场所严重不足,导致民俗体育的开展得不到完全发展。通过调查得知,在黄山市的三区四县中,屯溪区、黄山区和徽州区民俗体育的开展场所相对要多一些,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较发达,祁门县和歙县也保存了较完整的古戏台,对于民俗体育的开展有一定的场地提供,但并不能仅限于此,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场地设施的建设,以求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供民俗体育更好的发展。

(2)民俗体育开展的活动经费的来源

由图1可知,黄山市地区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占37%;组织者自己筹集资金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有31%;企业赞助的占有21%。

因此,黄山市民俗体育开展经费的来源主要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拨款和参与者自己筹集资金而来,其经费来源比较单一,因此应增加经费来源渠道,使民俗体育的开展经费更加充足。2.2.7政府的管理政策

政府主管部门是不是注重民俗体育,这对民俗体育的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黄山市政府关于民俗体育开展状况出台的相关文件与政府实际实施、宣传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图2所示,黄山市政府的出台文件比实际实施状况的数量要多。随着我国体育政策法规建设日益完善,尤其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使民俗体育的发展开始有法可依。根据调查,黄山市各区县政府在关于发展民俗体育的方面,根据同家的政策,提出了相关的文件指导,比如,2012年徽州民俗传统体育专题调研会就在黄山市举行,期问也提出了相关的理论性指导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并不乐观,黄山市政府并没有履行自身职能,各级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对民俗体育缺乏相关的保护意识,采取了随意对待的态度,相关文件的颁布并没有得到确切的实施,没采取相关有效措施去发掘、保护民俗体育活动,只是让它在民间发展,致使有些民俗体育正在逐步走向衰落。

政府的宣传对于民俗体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山当地通过传统节日举办民俗体育活动表演,让群众了解民俗体育项目,但是黄山市的民俗体育发展保护机构并没有在根本上做到及时的宣传保护工作,没能够充分的让当地居民形成了解并保护民俗体育的意识。3 对策

(1)积极引导,促进参与。黄山市政府和学术界要积极探索、保存和研究,找出人们感兴趣并愿意参与的民俗体育项目,依托黄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举办民俗体育旅游节,不断开拓、持续创新,让民俗体育保持充沛不断的生命力。(2)端正目的,宜于参与。群众参与民俗体育活动要明确目的,不能鱼目混珠,应自觉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加强自身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3)加强宣传,利于参与。加强多渠道宣传,如教育平台、网络、旅游资源等,促进黄山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多元化。(4)传承民俗,增加互动。成立保护机制,记录保存,培养传承人,避免民俗体育的传承出现断裂层的现象。(5)因人而异,统筹兼顾。全民健身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将黄山民俗体育与全民健身相结合,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相连接,使民俗体育生活化发展。(6)增加场所,搞活经济。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的民俗体育活动开展场所,加强对已存在资源的保护,成立相关的民间社团,加强落实优惠政策,充分提供保障和支持,积极开展民俗体育活动。(7)政府督导,落到实处。民俗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项重要的事业,应该由各区县的各级政府去主导实施,加强宣传,付诸实际,以保障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高灼荣,汪光胜.安徽皖江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学院学报,2012(3):114-117.[2]翟会会.原生态民俗体育传承的现状与对策[J].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学报,2010(6):20.[3]吕贤清.“叶村叠罗汉”保护与开发[J].黄山学院学报,2011(3):68-71.[4]韩永红,秦纪强.安徽村落体育文化的适应与变迁安徽[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34-36.[5]季斌.从社会变迁视角探究村落民俗体育演变――以江苏省沭城镇为例[J].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1(1):12-15.[6]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体育学刊,2008(9):101-104.

民俗体育研究例10

引言

汴京(开封),在北宋时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纷纷再现了北宋汴京的盛世况景。宋代体育是宋代风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1〕。民俗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综合的历史形态,民俗体育文化既是现代体育的基础,又是现代运动的补充,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不可缺少的精髓部分。在民俗体育学中所关注的,正是这种民俗体育。而古老的北宋汴京所蕴含的民俗体育文化则充分证实了这一点。《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

态”〔2〕。借鉴民俗体育的定义,笔者将北宋民俗体育文化定义为,是在北宋民间风俗活动或生产生活中产生,依托多种需要发展起来的,在北宋汴京流传的与竞技、娱乐、健身、休闲、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它既是一种民俗生活的丰富,又是一种民俗体育的创新。为此,笔者参照项群理论,大致将北宋民俗体育活动分为民间竞技体育和民间休闲体育两大部分,使北宋综合的民俗体育形式以一个现代的民俗活动体系呈现,古为今用,以促进现代体育活动的繁荣发展。

1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活动

北宋时期由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使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古代体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城镇的繁荣,推动了以娱乐健身为主体的体育活动的发展,古代体育在北宋得到创新与发展,传统的体育形式进一步深入民间,开展得更为普遍〔3〕。

1?郾1?摇民间竞技活动

根据定义理解,民间竞技活动是指在民间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和赛技艺的活动〔4〕。而经过了千年的传承演变,到了北宋时期,这些民间竞技活动已经脱离了单纯娱乐表演的初级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规则的竞技体育项目。但此竞技非彼竞技,北宋活动项目的演化使其娱乐功能并未减少,反而在竞技的同时大大加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使其活动流传更为广泛。如蹴鞠、女子马球、捶丸、举石锁、投石射箭、水秋千、冰嬉、争标竞渡、马术、赛马、相扑、拳枪术套路等活动,演变至北宋都有其各自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是极具代表性的蹴鞠活动,其发展到北宋就有了专门的竞赛场地,名为鞠城,球门两厢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为胜的单球门间接比赛,它是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而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历时最久,到了宋代白打场户仍然很流行〔5〕。同样是球类运动的还有马球,又称马鞠,是一项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6〕。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槌,共击一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这种“马球”在当时称为“大打”。唐代把此运动用于军中,以此加强军队战斗力,但是作为军事训练的马球,在北宋时期是衰落了,这种衰落,和北宋的军事战略有关。此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女子马球,在皇宫中却一直继续,宋徽宗对女子马球的发展推广卓有成效。

另外,捶丸(Pelletwhacking)这一项目与现在的高尔夫非常相似,故被中西方体育史学界喻为“中国高尔夫”〔7〕。捶丸项目是在地势起伏有变化的旷地上画一球窝,并分别以离球窝数十步到百步为距挖一定数量的球窝,球窝旁竖彩旗为标志,球窝中放有锦囊,进球后一提便可把球提出。英国人说捶丸出现在元朝,其实最晚至北宋末年捶丸运动已经发展得很有规模了。元朝宁志老人曾写过一本专门论述捶丸的著作《丸经》,其中明确记载“至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相比较,其活动形式与如今的保龄球极为相似的还有“打瓦”(targetedtile-piecesthrowing),它在宋代也是一种投掷形式的活动,由古之击壤(targetedwood-stickthrowing)演变而来。现在也称投衙役,是由多人参与的竞技性投掷游戏,它不仅可锻炼敏感的击敲技能,而且也能锻炼奔跑能力。它较投掷木块或砖瓦要复杂些,而且更有趣。

在宋代,也出现了石制的举重器具,如石球、石墩,其活动名为举石锁(stone-locklifting)。石质的举重器可以随地取材,并可随意制成各种形状,既方便又省钱,对广泛开展举重运动有许多好处。《水浒全传》中有一段描写武松在安平寨举石的事,既表明了北宋举石的方法,又反映了北宋举石运动开展的情况。武松这一撇、一掷、一接的举石方法,正是我国民间的举石动作,直到今天,民间的举石锁活动还保存了这几个动作。相比,射箭投石(Bowingandthrow-stone),是类似射击的一种活动技能,由于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更受人们的重视。从唐代到宋代,整个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了。投石是作战中一项很重要的技能,《水浒全传》中的张清,“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而鞭技也是从古代兵器演变过来的一种技能,鞭长6米,重10斤,挥鞭者双手挥鞭,百发百中。

摔跤也是宋代宫廷宴会娱乐的压轴节目,发展至北宋,在汴京“瓦子”的各种娱乐表演项目中,相扑表演是最受欢迎的,相扑艺人也是各种表演艺人中最多的〔8〕。宋代的史料上称摔跤为相扑,也有称为角抵(ancientwrestling)的。那时的相扑可以使用拳脚,有时也会发生死亡事件,但比赛中多半还是以摔、绊等技巧,把对方摔倒取胜。《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浪子燕青也是当时的一位摔跤好手,《水浒传》中还描写了一场他的“相扑”比赛,那场比赛,在当时可以算是盛况空前。

此外还有一些表演类的活动,如抢金鸡(snatch-the-goldenpheasant)。在宋代“金鸡竿”盛行,即把竿子竖立在地上,和底座演员头顶上晃动的竿木大不相同,表演时用不着小心翼翼,担心竿木倒下,因此演员是以勇猛的姿态忽上忽下,开拓了竿术技艺的新天地。北宋的“抢金鸡”是从唐代“缘竿技”发展创新而来,但与前者不同的是,“抢金鸡”是多人比速度的缘竿,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在北宋,马术(Equestrian)也极具表演性,骑士的动作甚为潇洒,他们的一些招式至今仍是马戏骑士的基本动作。比如马戏开始前的准备动作,空手出马与在马背上麾旗出马,两种不同的出场方式等。发展至北宋,马上射箭也出现了两种,其中一种叫“拖绣球”,前面骑士把一只由红带子系着的红绣球扔在地上,另一头用手拉着,纵马疾驰,后面的骑手骑马追赶,张弓射绣球,技艺高超的骑士左右开弓,马尾巴迎风抖擞,这时壮士纵身飞奔,追上快马,用手拽住马尾飞身上马。

在宋代,游泳运动得到了创新发展,并创造了丰富的水上体育运动文化〔9〕。水秋千(waterswing)是水上杂戏的重要内容,出现于北宋中后期,是北宋汴京最为重要的跳水活动。据《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秋千分别架设在两只船上,在鼓笛的伴奏声中,表演秋千者即跳水运动员,在竖立着高高秋千的“画船”上,荡起了秋千,越荡越高,一直把秋千荡到与秋千架相平,才猛地双手脱开秋千绳,纵身飞向空中。动作惊险,姿势优美。另外水球活动,则是参与者用陆地上所踢的气球,在水中用手轮流抛掷,以距离远近定输赢。宋徽宗还特赋诗一首:苑西廊畔碧沟长,修竹森森绿影凉。戏掷水球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10〕。诗中未标明是北宋汴京的金明池,但这一“水球”竞赛,显然是在金明池的水上体育运动场所开展的。同样,据《东京梦华录》记录,北宋时,每到清明节前后,汴京金明池都会举行龙舟赛。宋代画家张择端绘有《金明池夺标图》反映了北宋汴京的龙舟竞渡(Dragonboatrace)活动。发展至北宋的龙舟在“争标”之前还有精彩的龙舟花样表演,可谓标新立异。先是龙舟花样表演,分为“旋罗”“海眼”“交头”等花样〔11〕。

与水上活动相得益彰的还有冰嬉(ancientskating),即在冰上进行的冰雪运动(snowandicesports),包括速滑、花样滑冰(figureskating)、滑雪、打冰嘎、拖冰床、冰上蹴鞠等。最初的滑冰是人站在“竹马”(“bamboo-horse”)上,手持木棍撑地滑行。而后,在北宋得到创新,出现了冰床,即数人坐在木板上,一人拉动木板在冰上滑行。

除此之外,在枪、拳术(Chineseboxing)的武术套路中,枪在宋代战场上使用广,种类多,在兵器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2〕。《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就善于使枪,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最有名的也是枪法,其枪术在保卫国家和军事训练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宋代,随着中华武术的日渐丰富,其中拳术套路日趋成熟,主要表现为形成了具有各种风格和技术特色的流派。而围棋(Go)和象棋(Chess)则是我国古代人民所喜爱的娱乐活动,但由于棋类活动具有竞赛的特点,国际上把它也列入体育竞赛之中。宋代从皇宫到市井,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围棋、象棋成为一种雅玩,一种智力与才学的较量,也是一种心理交流的特殊方式。

1?郾2 民间休闲活动

休闲体育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13〕。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是上层建筑,当然受制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又反过来为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经济服务〔14〕。因此,北宋汴京的经济繁荣决定了其民俗休闲体育文化的丰富多彩。从《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出,北宋京都地区繁荣安定,其民俗休闲体育活动规模盛大而繁华。在北宋民间,市民通常把春游、放风筝(kiting)、荡秋千(swing)、踢毽子(shuttlecock)、鞭陀螺(spinning)、打瓦、推铁环(iron-hooprolling)、跳长绳、垂钓(angling)、抖空竹(spinhollowreels)、抖鞭子(jerkwhip)等作为平日或节庆里的休闲娱乐活动。此外,北宋的社团组织也有许多,如弓箭社、齐云社、锦标社、角抵(ancientwrestling)社等,还有“舞队”经常为节庆组织表演活动。宋代的杂技是宫廷宴会不可缺少的节目,这些杂技艺人都是市井的演员,内容如踩高跷(stilt-walking)、跑旱船(lang-boatrowing)、顶竿技艺、舞龙舞狮、盘鼓以及一些民间绝技,如气功喷火、上刀山钻火海等,而北宋汴京民间习武活动也多与娱乐表演相结合〔15〕。由此可见,在北宋汴京许多传统的体育活动融传统与创新于一体,倾向于娱乐休闲、观赏与体验。

2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项群分类

民俗的内容包罗万象〔16〕。一个城市的民俗文化是根据其市民的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方面综合产生的,民俗体育文化亦是如此。北宋民俗体育文化,其表现形式错综复杂,其交叉性活动类型使我们不能只使用一元的项目种类或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去片面地研究这一多元化的民俗体育活动。因此,笔者采用项群理论中的竞技能力主导因素为分类方法,归类分析北宋汴京民俗体育的项群文化,使其现代创新方向能够更为明确。

2?郾1 体能主导类

体能主导类在民间竞技活动项目中又可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三个项群。快速力量性项群指的是田径项目中具有快速爆发力的体育项目,它们以瞬间爆发力出手使重物瞬间举起或快速出手使目标投到更远为主要特征,表现此特征的北宋民俗体育项目有,举石锁、打瓦、捶丸、水球等。速度性特征是以突出速度使比赛获胜的项目,如北宋以时间征服距离为主的项目,如速滑、赛马、竞渡争标、抢金鸡。耐力性则指的是中、长距离和超长距离运动的项目,它们主要表现坚强的意志力和承受超人负荷量的能力特点。关于北宋长距离耐力为主的民俗活动,资料还没有明确的显示,但宋代有信使,跑步送信,一天上百里,其运动形式相当于现在的马拉松,可见耐力非凡。

2?郾2 技能主导类

技能类项目不但对运动素质,而且对运动技术、技巧的要求都很高。技能类也可分为表现和对抗两个类。前者包括准确、难美两个项群的项目,后者包括隔网对抗、同场对抗、格斗对抗三个项群项目〔17〕。

2?郾2?郾1 表现类

北宋时期的表现性体育项目也同样可分为表现准确性技能和表现难美性技能,其中表现以准确完整运动技术的准确性项目有凸显精准度的射箭投石、有现代高尔夫之称的捶丸、可百发百中的鞭技,以及速度与准确并存的马上射箭等。而表现难美性,即完成高难动作的同时又充分展现人体优美的运动能力的项目,有北宋的跳水运动水上秋千,基于“缘竿”技术的顶竿艺技,冰嬉中的花样滑冰,无球门的单人“白打”蹴鞠,“瓦子”里以表演性质的相扑、武艺,以及马术、踢毽子、龙舟等花样表演。

2?郾2?郾2 对抗类

北宋汴京民俗体育活动中的对抗类项目也可分为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和格斗对抗性三种,表现运动者在各种条件下直接对抗的能力。以身体不直接接触为特点的隔网对抗性项目,在北宋时期,有场地中间隔球门的单球门间接蹴鞠,特征与其较为相似。另外,笔者暂且将以心智较量为主要拼杀力量的棋艺项目归为此类。而以身体有直接接触,以拼抢争夺为特点的同场对抗性项目,有北宋盛行的女子马球,以及逐渐削弱的双球门直接对抗性蹴鞠项目等。北宋以格斗竞技为特点的格斗对抗性项目,有《水浒传》里的竞技性相扑,北宋得到形成与发展的武术,如拳术、枪术、散打等。

3 结束语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18〕,自2009年“全民健身日”诞生与“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并实施的开始,中国全民健身事业蒸蒸日上,体育也实实在在地成为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更标志着中国未来已经真正开始迈向体育强国的行列。而在今时,民俗体育作为一种大众的体育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广泛而又深厚的民间基础。因此,研究和开发利用民俗体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然而给民俗体育注入现代性、创新性内容,则是使民俗体育作为人们体育生活方式推广的重要形式,使其在继承优良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与实践。在理论研究方法上,宜采取交叉性、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把握民俗体育活动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军平?郾浅谈两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文化的嬗变〔J〕?郾产业经济,2009(2):237?郾

〔2〕王铁新,常乃军?郾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郾

〔3〕崔乐泉?郾图说中国古代体育〔M〕?郾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2-5.

〔4〕郭泮溪?郾民间游戏与竞技〔M〕?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4.

〔5〕门丽?郾宋代蹴鞠的文化性和时代特征〔J〕?郾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28-29?郾

〔6〕侯彦喜,刘英,梁留科?郾宋代开封体育文化研究〔J〕?郾开封大学学报,2008(1):21?郾

〔7〕刘秉果,张生平?郾捶丸(中国古代的高尔夫球)〔M〕?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0-20.

〔8〕周宝珠?郾宋代东京研究〔M〕?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1-8.

〔9〕宋旭?郾宋代的水上体育运动〔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8(6):113?郾

〔10〕魏有为,张瑞江?郾从宋诗词描写中看宋代体育文化〔J〕?郾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12):31?郾

〔11〕〔宋〕孟元老,等?郾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11-25.

〔12〕王俊奇?郾中国唐宋体育史〔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15.

〔13〕周兵?郾休闲体育〔M〕?郾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0:1-12.

〔14〕储建新?郾《清明上河图》与宋代休闲体育〔J〕?郾体育文化导刊,2009(5):87-88?郾

〔15〕石展望,马爱民?郾古都与武术文化〔J〕?郾《体育文史》,2001(4):50-51?郾

民俗体育研究例11

中图分类号:G812.4(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05-04

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变迁的影响下,世界民俗体育发展艰难,正慢慢在人们生活中消失。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使我国部分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在这场变迁中,依附于农村传统文化土壤的民俗体育,其发展也必然深受影响。为保持体育文化生态多元化,也为民俗体育在新时期健康传承,有必要通过分析城镇化变迁对其发展、演变的影响,来探寻民俗体育活动演进的规律,促进民俗体育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使其适应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下辖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19.34 km2,常住人口5.34万人,外来人口4.9万人。大石镇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项目繁多,自古流传至今的民俗体育有武术、龙舟、鳌鱼舞、鱼灯、高跷、船灯、蚌灯、木兰扇、太极拳、踢毽子、拔河、跳绳、舞龙、醒狮、石担、石锁等等。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2.1.1问卷的设计与问卷的内容调查问卷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学理论设计的。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收入、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消费、健身内容等问题。

1.2.1.2问卷的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以各行政村农村和城镇社区人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大石街下辖的居委会和行政村300人发放问卷调查。问卷中涉及1995年的内容时,一般选择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为调查对象。

1.2.1.3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检验采用了对问卷二进行正副卷检验法。在正卷调查4个月后,随机抽取30个人

投稿日期:2008-02-15进行第二次副卷作答。在SPSS统计分析中,利用了相关分析法对30份正副样本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

1.2.1.4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是针对问卷内容,采用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的方法。即,请10位体育人文社会学专家对问卷进行有效性评价,经整理后再交专家确认,确保调查问卷内容的有效性。

1.2.1.5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表1)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2007年9月28日-10月15日,(调查“民俗体育发展”事件以2005年12月大石镇还未撤消,分设为两个街道办事处为止)。发放方式是在大石街党政办及文体中心主任的协助下,由课题组成员亲自发放回收。

1.2.2访谈法主要对大石街的领导和分管体育的领导、各行政村的负责人、以及当地人进行了口头访谈。

1.2.3田野调查法通过大石镇各行政村、居委会和各公园及锻炼点进行实地调查,对大石镇“社区民俗体育”模式进行考察,试图找出城镇化对民俗体育发展影响的共性及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组织行为模式。

1.2.4数理统计法统计数据主要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城镇化进程中大石镇社会变迁

大石镇城镇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90-1994年期间是城镇化的起步阶段。这阶段非农业人口仅占16.94%,农业人口为83.06%。有23个行政村,没有居委会,非农业人口未达到镇级标准。1994-1998年是城镇初步发展阶段。1994年开始撤乡改镇,这一阶段非农业人口上升到36%左右,但还是以农业人口为主,有2个居委会。1998年至今是大石镇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12月为止,全镇10.68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达到76.75%以上。本文在大石镇所提到的农业人口,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非农业人口指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服务于其他行业的人口(图1)。

3城镇化对大石镇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

3.1对民俗体育认识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表2),10年前人们对民俗体育的功能的认同度不高,除了对“健身”功能、丰富业余生活和节日表演有较好的认识外,对体育的其他各项功能认识不足。而现在人们除了对“健身”和节日表演功能仍有很好的认识外,对民俗体育的其他功能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除丰富业余生活只占45.4%外,其他选择占50%以上。

调查结果275人来看:一直都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有41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4.9%。一直都不参加的有11人,占4.0%。以前参加现在不参加的有25人,占被调查对象的9.1%,这部分人主要是处在30~45岁之间,他们以前曾有体育活动基础,而现在他们正是立业的时期,与工作、家庭压力大有关,这也是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原因之一。以前不参加,现在参加的有19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2.0%,其中,希望通过民俗体育活动改变健康状况和享受晚年生活的老年人占多数,祈求生活平安、生意兴隆的以妇女和城镇化进程中转变产业结构、卷入商海的农民老板居多。

通过对“以前不参加现在参加”的原因调查表明(表3),选择受经济影响,有闲暇时间、有组织和指导员指导以及有足够的场地和设施的都在45%以上,这说明,以上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大石镇人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态度,也说明以前不参加民俗体育活动可能与没有经济条件、闲暇时间不多、没有健身指导员、缺乏场地和设施等因素有关。这和城镇化的影响、政府领导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大石镇已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列入到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去,并通过宣传、建立体育指导站和体育文化站等实际工作,使富裕后的农民有了较强的体育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有74.6%的人认为民俗体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继承发扬民间文化传统。81.1%的人认为发展民俗体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认为民俗体育可有可无的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5.3%,说不清的占7.3%。该项调查表明大石镇人对民俗体育活动的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说明城镇化在改变大石镇“外形”的同时对人们弘扬传统文化意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2民俗体育活动内容比较

3.2.1余暇时间活动内容比较在城镇化的带动下,大石镇到2005年底已有90%以上的农民居民化,他们由直接参加农业生产为主体,改变为以半农业、务工、经商为主。而非农业、机械化、电器化节省了农民的大量劳动时间,而且,工作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余暇时间明显增多。这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的保证(表4)。

3.2.2体育活动内容比较根据调查,到2005年底,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民闲暇时间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而且他们的健身方式和健身内容都有所创新。大石镇人最初由“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时,他们因不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环境而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迷茫。镇政府和镇文体中心及时确立了“体育设施现代化、全民健身多样化、生活内容科学化”的建设目标,并组织“科学健身进社区”系列活动,邀请体育、卫生专家开展健身知识巡回讲演,宣传“安康的社会、健康的身体、小康的生活”等新的生活理念,使“人人运动”深入家庭,深入生活,成为农村文明生活的新方式。

1) 健身地点变化与健身方式创新:该调查涉及对象是“一直都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n=41)。结果显示:(表5)1994年前由于全镇各行政村还没有什么健身点,镇上也没有健身广场,所以他们主要的锻炼地点在田间村头、住所附近和其他地方(学校或单位操场)。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居住方式相对集中,镇政府投资数千万元在各行政村、住宅小区、街边花园、关帝岗公园及音乐喷泉文化广场建设了各类体育设施,因而这些地方已成为人们健身锻炼的好去处,占61.0%。文化广场平时也是集体健身队,鱼舞队、太极拳、木兰扇舞等主要集中锻炼地。人们锻炼地点的变化体现了大石镇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健身地点的合理配置为民俗体育活动方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另外,镇文体中心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加强了对特色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团队的培养,现在全镇居民已经有滚灯队、鳌鱼舞队、鱼灯队、船灯队、龙舟队、舞龙队、舞狮队、太极拳、健身气功、武术等20多只体育团队和协会,他们经常出现在村镇、小区和健身广场表演,成为现代大石镇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具有当地特色新的“民俗体育”文化。

2) 健身内容变化:受多年来国家竞技体育体制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城镇化初期,大石镇各级干部始终把体育比赛的成绩放在第一位。一时间,从西方传来的一些现代体育项目如球类运动等成为发展重点。究其原因,主要与城镇化影响下社会转型有关,即由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的社会形态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经济结构为主的社会形态转变,使在农耕文化中起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丧失了其原有的社会基础;另外,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也影响了大石镇领导的决策和人们选择,曾一度使民俗体育失去其应有的发展空间。从2002年运动会,镇领导就开始把广泛的大众参与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把开发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开展农村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运动会上增加了拔河、踢毽子、斗膝、挑担、滚铁环等农民参与性强的项目,还把农民喜闻乐见的一些项目列入运动会表演,像木兰拳、鳌鱼舞、鱼灯、健身舞蹈、跳绳、舞狮、舞龙、太极拳、南拳等民俗体育项目。现在各企业、村镇、居委会和社区人们的参与性极高。据统计,大石镇2005年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口有6.3万,占总人口的59%。

3.3民俗体育组织管理比较

3.3.1大石镇体育场地设施比较调查表明(表6)大石镇现在体育硬件设施已有很大的改观,很多设施和场地从无到有,尤其是近年来新建的喷泉文化广场和各村的健身苑、健身点以及镇体育文化中心,充分显示了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改善了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了“农转非”后居民的体育需求。

3.3.2大石镇农民综合运动会及社区体育活动随着大石镇经济地迅猛速发展,人们生活步入了小康社会,城镇化对体育文化的要求就越贴近人民生活。大石镇政府、各体育协会、各社区和群众团体,每年、每季、每月和节假日都要组织各类民俗体育比赛和活动。1994年以后,镇领导认识到发展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在运动会上增加了许多农民参与性广的民俗体育项目,如拔河、挑担、斗膝、滚铁环等。另外,一些民俗性集体健身的活动项目如鱼舞、舞龙、舞狮等项目也被列入运动会表演项目。为了解决参加体育活动“两头热、中间冷”及妇女多,男子少的情况,镇文体中心在运动会上还特别增设了具有其他民族、地域特色的健身舞、健身操等适合中青年参加的项目。随着项目的变化和在实践中加大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发,尤其是对一些竞技性不强的民俗体育项目如风筝、鱼舞等进行改进,使其表现出一定的竞技性,参赛单位逐年增多,参赛项目构成呈多样化朝着体育项目民俗化的可持续道路发展。2004年举办的大型龙舟赛,有30条巨龙戏水,10多万观众观看,盛况空前。

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运动会中来。据统计石北科技园区和鸿图工业园企业有148户,其中外资企业26个,民营企业122个。他们通过自己表队在开幕式上的表演来宣传企业和产品。企业的参与一方面丰富了参赛队伍,另一方面又从经济上支持和促进体育的发展,实现了体育与企业的资源整合,强大的经济后盾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3.3.3大石镇体育管理工作情况比较据访谈了解,在1994年以前,大石镇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很不到位。在这之后由于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石镇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发生根本变化。

1) 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视和宣传。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指导和保护民俗体育文化是城镇化后大石镇领导的共识,编制本镇群众体育的长期规划,改造和创新民俗体育项目,每年举办全民健身宣传周、全民健身文化节、健身节(每年从6月~12月份)及每两年召开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并确保各村、居委每年以“自选动作”为主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参赛。成立民俗体育文化站具体组织开展民俗体育活动。

2) 1999年成立体育文化指导站,并配备专职体育干部和志愿者担任具有民俗体育活动经验的体育指导员,真正发挥民俗体育活动的健身和其他社会功能。

3) 民俗体育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石镇政府在城镇规划、制定体育事业发展纲要和村委会、居委会建设中为民俗体育活动创造了理想的发展载体。近年来,为了适应“农转非”后居民的体育需求,仅2000年就投资1 000多万元,在镇中心建造了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体育文化中心、健身苑。

另外,大石镇对健身苑、点的管理上做到了民俗体育项目、现代体育项目、时间、教练、场地、器材六落实,通过明确管理制度、组建管理队伍、加强宣传活动、科学指导健身等措施,充分发挥健身苑、点的社会功能。

4) 在打造本地民俗体育品牌的同时加强与邻村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交流,加强民俗体育健身团队建设。大石镇近年组建了健身操、健身舞蹈、鱼舞、花灯、棋类、练功十八法等体育团队,既保留了传统特色项目如鱼舞、花灯,又引进了具有现代气息的项目如健身操、健身舞蹈等。活动样式有:“周”(宣传周)、“节”(健身节)、“赛”(各类比赛)、“会”(综合运动会)、“评”(评选十佳健康老人、体育先进家庭)等。

4结论

4.1城镇化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1) 城镇化后环境的变迁为民俗体育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2) 城镇化后社会结构的的变迁提升了人们对民俗体育活动的需求;3) 城镇化后生产方式的变迁给人们更多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闲暇时间;4) 城镇化后生活方式变迁引起人们对体育需求度的增加;5) 总体上城镇化改善了社会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基本条件。

4.2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化1) 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具体表现为促进了农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 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调节了人们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规范,改变了农民的形象,使城镇化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4.3政府的主导是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发展的关键民俗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失去了本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更需要主观上的努力,在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和合理化的组织管理下,走时代性与传统性的革新之路,才能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4.4我国民俗体育发展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与时俱进民俗体育有它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与环境,当城镇化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环境之后,我们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主观努力,让民俗体育活动在改进中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是当前发展民俗体育的关键,让民俗体育始终在服务于社会中去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曹可强.我国体育市场开发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9.

[2] 丁世勇,等.析民族体育旅游资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11.

[3] 广州市番禺区地方志办公室,番禺年鉴[M].北京:地方志出版社,2006.

[4] 虞重干等.苏南小城镇体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2,9:22-26.

[5] 广州市番禺区地方志办公室,番禺县镇村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