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8 10:02:55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1

【中国分类法】:G420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当中,职业教育获得了非常快的发展,在高职教育当中,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该专业就业形势目前处在上升的阶段,因此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有效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高职院校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举措进行相关研究,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1高职院校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改革在发展方面存在瓶颈

1.1 学校的招生生源基础相对较差

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近年来呈现了人数不断增多的趋势。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那些在大学本科学生没有被录取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方面水平差距很大,他们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对于一些学生,他们可以称之为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盲,对于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没有一点兴趣,丝毫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习惯。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当中,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很难教的课程,学生都对这门课程非常头疼。

1.2 高职院校在投入方面也比较弱

在高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方针方面,主要突出就业,更加注重对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性、教学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差距。在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进行投入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多的,但是安排的课时却很少,在对教材进行选择的时候也很不科学,从而学生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成绩一直都不能提升。

1.3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相关教学理念具有滞后性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当中,教学理念没有与时俱进,在教学模式上面还相对比较旧,还是以前的那种别动的教学模式。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老师只是在那儿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无法提起足够的兴趣,无法感受到实际应用价值,只是对一些能够应付考试的公式、定理进行记忆、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完全忽略了人文情怀,是相对落后的。

1.4 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的教材比较落后

在高职院校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面,教材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所选择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材拥有的内容是非常多的,但是却没有将现代的相关理念和方法进行融入,缺乏实际操作性,内容非常枯燥。这样的教材使得学生感觉学习就是一种压力,很容易厌学。

2具体的改革措施

2.1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的时候,观念的更新是非常必要的,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领导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领导有了新观念,才能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进行改革。第二,老师是主要的教学改革执行者,因此老师的观念转变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更有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学生是具体的改革对象,因此学生的观念转变可以将他们的积极性全面调动,能够激发学习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趣。只有这三者之间的观念都进行了更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教学的改革。

2.2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在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的时候,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际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将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概念进行深刻理解,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如果不经过大脑,思维的学习是无法实现全部理解、消化的。学生固然无需完全重复先人抽象这些概念的思维过程,但重新经历其中某些重要的过程却必不可少。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常规,不应按教材的顺序一章一节地进行,大胆地优化教学内容。概念的教学可以多用些时间,尽量不讲计算方法和技巧,减少理论性的分析和手工计算,多留点时间让学生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软件来计算。通过具体的实践动手,学生能够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公式、定理更好地理解,更能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学习的热情也随之调动起来。在进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时候,学生是主要的对象,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老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合具体的教学,学生的被动接受对于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将学生的主动性进行调动,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更新。

2.3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转变

在教学手段方面,高职院校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老师应该将一些现代的手段进行融入,这样才能使得课程更加富有情趣。在传统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老师无法为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和活动的安排,只是运用自己的演讲来为学生进行思维上的构建。通过利用计算机,这样的缺陷便可以得到很好的弥补。提供理想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满足学生个别活动与小组讨论的要求,便于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景。计算机能给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注入旺盛的活力,。首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题解答的时候更加主动。其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理想的解决室内艺术设计专业问题的真实情景。最后,能够为学生设置更为富有吸引力的情景。

2.4将考核办法进行改革

在高职院校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学生实际应用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考核上面应该进行相应创新,将理论和实践考试有效结合。上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考试主要从知识的转换角度来出题,只需要学生写出解题思想和大致过程,不追求计算结果。对于那些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感兴趣和基础较好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开设选修课,这样便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理论方面的不足进行弥补,让他们提高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兴趣。

结语

在对高职院校的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的时候,老师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他们需要在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基础上进行观念上的转变,紧随时代步伐,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趣,推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快速改革。

参考文献:

[1] 黄磊.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15)

[2] 历泉恩.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六大问题析谈[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05)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2

正确理解项目课程含义很重要。高职教育中的项目课程不是指知识项目构成的课程,也不是技能训练项目,更不是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项目的任务本位课程。“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参照点,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①才是项目课程的含义。室内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类专业,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以设计理论为主,类似本科类的室内设计专业学习,感性成分占多,对职业技能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不够,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需要用人单位花费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也没有按照室内设计师的岗位能力出发,如色彩素描等课程,还停留在艺术美学训练阶段,没有与室内设计师的设计审美培养结合,只是为了画而画……这些非常不利学生就业时的竞聘。在项目课程改革建设中,我们请来室内装饰行业专家共同开发,依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从行业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细分了高职类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要职业岗位,归纳出室内设计、室内设计与工程管理、室内陈设设计、设计表现等四个小专业方向,根据专业方向构建了课程体系,加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将造型基础、室内制图、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建成岗位大平台课程;将家具与陈设、材料与工艺、施工管理、手绘表现和3D效果图等课程定位为专业岗位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岗位实践动手能力为中心,制定了课程标准,编写了项目方案,要求教师按照岗位任务的要求和职业的特点,用项目为载体实现专业知识的教授。从2009级学生开始我们就进行了项目课程的教学,从麦可斯调查的数据情况看,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整体都较理想。

1.2建立领悟课程观

领悟课程是一种动态的课程思想。根据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理想课程、正式课程、领悟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等五种课程处于不同层次和意义,它们是课程的不同形态。领悟课程是指任课教师领会的课程。由于教师对正式课程有多种理解的方式和差异,因此领悟课程对正式课程有着关键的作用。“领悟课程是教师对正式课程的理解和对以往运作课程的反思基础上的课程重构,是教师在正式课程进入运作课程之前所领会、感悟的课程”②这是杜志强对领悟课程的定义。根据领悟课程的概念,在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和课程体系构建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为教师个体的领悟课程能力千差万别,因此对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建立领悟课程观,并能在课程进行之前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的内涵,教学过程便成了活动的项目载体,这将影响着整个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建设内涵的重要性

2.1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内容的设置

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内容的建设是教学的第一关,必须明确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才能理解项目课程内容。我们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艺人才”,因为室内设计专业属于艺术设计类范畴,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艺术修养的室内设计师。根据室内设计师职业岗位和能力的要求,我们将室内装饰工程项目作为载体来设置课程,将完成这一项目的每一个工作任务分解成具体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又将工作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能分解成更小的项目,用项目作为载体完成教学。教师必须站在项目课程设置的根本上领悟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处于室内设计师工作岗位上的哪一个环节,必须教授学生相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设计理念,紧紧围绕设计师这一职业岗位,教学方向才不会偏移。

2.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中的学习主体

教师要时刻记住:学生是项目课程中的学习主体,因此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学生进行的。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入校前经过一定的美术基础训练,但总体水平一般,虽有一部分学生会继续深造,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以就业为主,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当然不论就业与深造,都需要有后续发展的知识理论与艺术素养支撑。室内设计师并不是会用计算机绘图就够,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实现质的飞跃。领悟到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创造并提供更适合学习的途径,项目课程的实施就能很好的实现这一要求。传统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项目课程则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根据项目载体创设学习情境,工作任务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效率。比如室内制图的学习,根据设计师岗位要求,将量房后重现图纸作为任务,引导学生将测量技巧和制图标准等知识的掌握融合在实地测绘中。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很轻松就掌握了测绘要领,记住了墙柱门窗等枯燥的尺寸数据,在绘制平面图的过程中掌握了制图标准,理解了设计师最基本的能力是从现场测绘中开始,遵循制图标准是设计成功的基本保证,从一个工作任务中得到数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样的项目设置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2.3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建设中的教师

2.3.1教师是项目课程实施的主体,只有积极投入到课程内容中才能实现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根本实施。课程需要教师设计,从室内设计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我们能领悟到:项目选择需要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参与,教师自身的经验就是课程内容。

2.3.2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丰富的职业经验,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设计师的角色。室内设计师需要的能力是综合的,能设计、会绘图、懂管理等,这些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教师要领悟高职教育的本质,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保持新鲜和创新精神,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审视项目载体的可行性。佛家讲究悟性,教师的悟性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要将自己置身于职业岗位中,穿插在各个任务中,将自己的职业经验和人生体验渗透到课程内容中。如居住空间客厅设计,如果用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教授也并无不妥,但如果将自己曾经做过的案例作为讲解的项目载体,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施工过程和设计效果,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将会快很多,如果还能辅以现场参观,则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2.3.3教师在项目课程教学中,还要保持着反思的清醒。室内设计属于艺术范畴,艺术具有不确定性,虽然设计程序是一定的,但最后的设计方案却是多样的。学生学习情况可能没有理想中的好,职业能力的掌握或者仅限于技能的掌握,如电脑绘图中的命令操作是一定的,但得到的效果却是千差万别,这是什么原因?马克笔绘制沙发的步骤是详细示范过的,为什么学生笔下的效果却是不尽人意?学生掌握的知识为什么不像教师理想中的?……虽说项目课程是基于工作任务,但这只是一种授课模式,教师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反思,发现问题,在和学生的共同沟通学习中,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学体系。艺术素养的培养没有章法可循,靠的是勤奋,以及自己的悟性,领悟能力非常重要,美的原则适用于各种艺术类设计。教师自己能领悟课程与职业的关系,还要指导学生领悟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学生领悟艺术设计的能力也是从教师的教学组织中得到的,“授人以渔”才是正道。

3从领悟课程观谈室内设计技术专业项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1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课程体系是一种系统。站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高度看室内设计

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是关键点。根据室内设计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指向这一中心点。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是为培养室内设计师职业岗位设置的,对应的是设计师的设计、绘图、管理能力。我们要领悟的是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活动的导向,课程构建目标和课程内容目标都是以这一体系为指导的。“大专业基础+小专业方向”,这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结构组织形式。将专业细分方向,根据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我们在构建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时考虑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从发展的角度入手;同时课程体系体现了艺术性的要求,没有将技能与艺术割裂,体现了职业技能的重要,兼顾了设计师的艺术素养培养;以及为学生今后的多方位发展而设立的拓展课程;还考虑到了课程体系应表现出发展和创新,以及相互之间穿插的多维度联系。课程内容是相互渗透、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也处于动态的发展中,我们要清楚地看到课程体系是一个科学性的整体,就如整串的珍珠那么完美,教师的教学实施便是那根线。

3.2领悟室内设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整合

我们要领悟的是在课程体系这个系统中存在的个体的作用。孤立地看一门课程的内容,那只能体现一个工作任务的要求,要看到这门课程在整个职业岗位上所处的位置,领悟职业教育的本质。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必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让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理论可以伴随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室内设计师所需掌握的职业素养以项目为载体分布到不同的课程中训练。同时,要根据职业能力特点,将课程内容重组、精选和凝练,统一并优化课程体系。社会在进步,对室内设计师的要求也在提高,我们要在保证课程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3

师资有限,缺少全能型的专业教师。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专科院校转化而来或是由中职学校升级而来,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留校任职。这就导致一些教师存在自身专业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自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

2.实践环节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些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在实践环节缺乏大型设计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室内设计属于创意产业一类,该专业本身较为特殊,很多与该专业有关的企业都是以中小型设计团队的形式存在。因此,高职院校很难组织大规模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因而在实践教学方面大打折扣,大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活动。

二、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仿真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室内设计仿真实训室建设形式有待丰富

部分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仿真实训室缺少专业实训场所应有的特色,导致仿真实训室只能用来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制作和使用,仅仅体现了机房化建设和管理这一特色。这些较为简单的仿真实训室的作用是有限的,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无法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善。

2.各种软硬件设施协调性不足

如今部分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仿真实训室的软硬件设施协调性不足,一些高职院校注重实训场所的建立和实训设备的配备,而缺乏相应的实训课程,导致实训课程的研究和建设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一些和设计有关的数据资料未能配套完善,而有些院校则注重一些实训项目、实训资料等软件设施的建设,而缺少配套的硬件设施,这就导致各种和企业接轨的实验实训设备较为缺乏。

三、完善仿真实训室的措施

1.要建立数字化的实训材料展示平台

对于室内设计这一专业来说,设计和材料是紧密相关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建设室内设计专业仿真实训室时,实训材料展示平台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实训材料展示可以借助现有数字化软硬件设备,建立一个虚拟的实训材料展示系统。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展示所需的各种材料,还能确保与室内设计材料有关的资料能够得到及时更新和完善。

2.建立以设计为核心的实训教学体系

室内设计专业是以培育优秀的设计师为目标。所以,实训教学体系的核心应当是设计,所有的实训活动都应当围绕设计展开。这样做一来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二来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其想象能力和设计感,让学生以设计师的标准要求自己,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四、仿真实训室的重要性

仿真实训室作为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专业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建设仿真实训室,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能更好地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经验。通过实训,学生能够发现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和改进,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仿真实训室的建设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交流平台,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教师还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部分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缺陷,建设相应的仿真实训室,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改变实践教学现状。作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一个过渡平台,仿真实训室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实践,了解到一些与企业相关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在真正进入企业后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就业竞争力,拥有足够的就业优势。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4

关键词:

高职院校;应用需要;室内设计;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主要目地是去培养符合社会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能人才,不过,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其关键是在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方法出了问题。倘若一直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很多学生没有热情去学这门课程,更不用说以后服务社会,高职院校也因此难培养出真正能够在一线工作的具有德才兼备、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1应用需求上室内设计人才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类,第一类是按部就班式学习,受到传统的设计教育的影响,一般由基础到技能深化,不断以大量理论灌输,这是大多学校的设计教学模式,受传统固有式的思想影响。第二类是以实际为主要教学示范式,这类方法有不少学校在尝试,把实际应用讲台搬到企业上,用社会实际应用来强制式教学设计,虽然有不少学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时间长了就会发觉它的拔苗助长式培养人才方式有碍设计人员的可持续向更深处层发展,因为其缺乏了理论的指导和科学性的思维锻炼。第三类是以方法为主轴诱导,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室内设计人才培养,采用弹性的人性化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把室内设计社会应用需要的核心关系连接,培养出会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能灵活变通、快速适应社会的综合应用人才,这类人才是在社会上更具有就业和生存竞争力,在室内设计行业中容易得到同行的认可。其特点体现了五个原则:1)应用与理论相结合2)需要与适应性相结合3)兴趣与技能相结合4)被动性与主动性相结合5)专才性与通才性相结合。

2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人才创新培养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用职业室内设计师的眼光来思考和融合教学的过程当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这方面多做功课,不能单单为了做纯粹的书本知识和其它理论知识为课程内容支撑,需要教育者先要做社会市场的体验者,没有经历很难在学生面前有很好的说服力,更没法发现教学与需求上的关系问题。在实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本人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现存室内设计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在近几年取到了理想效果。其中有两个方法是效果最为突出:“新三知变通法”,“葫芦形”培养法。

2.1“新三知变通法”,就是把用认知、融知、悉知来进行教学,这比传统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习惯模式的无知、混知、稍知有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把高职院校学生在短短的三年大学学习(一般两年半,有半年出去实习)能清晰地对专业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过程,笔者曾经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高职院校的老师是完全按传统的三知去培养学生,结果到教学的中段,已经有不好学生选择放弃专业的学习热情,到学生毕业阶段能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人不到10%,这样的结果其实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最不想看到的情况。如果把学生引导到一开始认知专业的前景性,把学生的兴趣慢慢激发,在过渡到大二阶段,再把基础课,例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表现技法、电脑绘制技术、材料、构造技术、预算等引入方向,相信这个融和认知的过程是学生最艰苦,也是最充实的过程,到大三阶段,因为有了前段的苦练,慢慢熟悉知道自己的专业和方向,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更系统的把学生思路清晰指明,学室内设计已经变成愉快的求知过程了。

2.2“葫芦形”培养法,其做法就是收、合、放,这个方法主要是从行动做法上进行人才培养,收就是教师先把社会应用最普遍的室内设计专业知识在学生刚进学校的时候就开始传授,不能一开始什么知识在讲,那样很容易出现抓不住重点,讲最核心的需要应用知识先讲,学生听了之后会一下把知识面收窄,专心专研这些知识点,在完成这个程序后,就可以把室内设计这个学科的各方面知识根据课程安排去交合学习,培养综合知识能力。最后一步就是放,这个程序其实就是学生的就业选择方向,经过在高职院校专业技术培养后,在最后的学习阶段,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的专业特长来进行就业,学生的就业面就有了选择类别:施工图绘制员、电脑效果图绘制员、方案设计人员、软装设计人员、预算员、施工管理员等等,学生一开始职位可能是最底层,但这也是很多优秀室内设计人才的必经过程。

结语

当今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需求与人才滞后培养的现象,作为应用型人才最为密切的高职院校,要区分其与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向,用创新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进行室内设计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培养,努力把教与学用彼此平衡的关系协调起来,把新的活力注入人才培养中,满足室内设计行业的人才补给,解决市场应用需要与高职院校人才高效接轨社会问题。

作者:余德生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明道.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王受之.世界设计的历史及其现状—兼谈当代设计教育[J].装饰.2010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5

高等职业院校,顾名思义,就是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学校。区别于本科教育,高职院校将“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作为最终教育目标,大力培养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的应用知识型人才。室内设计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应用学科,涉及建筑学、美术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但目前大多院校在室内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课程案例陈旧,内容过于理论化

室内设计课程是一个庞大的教学系统。目前,大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室内设计课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室内设计概述;②室内设计的风格流派;③室内空间和界面的设计;④室内环境色彩的设计;⑤室内光环境的设计;⑥室内陈设、绿化设计等。可以说是容量充足,内容丰富。但是由于知识体系的庞杂,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了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的现象。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为了图省事,授课内容多年不更新,实践案例陈旧,造成学生学的知识具有滞后性,无法和所处时代挂钩。

1.2 实训教学缺乏,做不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室内设计属于综合型应用学科,它建立在专业化的生产技术上。这也就要求室内设计类的课程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现阶段大多高职院校都采用“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倾向于学生脑力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但是过于闭塞的脑力训练也引发了动手能力的缺失,许多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发现做的很多工作都像是纸上谈兵,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就是缺乏实训导致的后果。

2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及改革方法

2.1转变传统教学改革思路

传统的教育都是先打好基础后实践应用的套路,这种套路将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无形中否定了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室内设计专业,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己任,若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摈弃“基础先行”的思维模式,打破专业课与技能课界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通过理论推动实践,通过实践完善理论。

2.2推动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优劣决定着学生能否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因此,创新的、与实际相结合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各高职院校在设置理论课程时应做到实用性与多样性相结合。①实用性,即理论要“必需、够用”。过于繁杂的知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应用,相对的,过于简单的又不能满足基本操作的需求,面对这一状况,可以请在教学岗位上的一线教师与企业的一线专家共同编写最符合实际的能适应学生发展的教材。②多样性,即教材要“灵活、多样”。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尤其是学生群体,喜欢追求便捷新潮。所以在教材编制上各高职院校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化成音像材料、电子教科书、多媒体软件等形式,增加知识传授的趣味性。

2.3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

室内设计专业具有实用性的特点,需要以市场需求为依托,结合专业知识,发展实践性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二点:①课堂讲授时结合实际案例。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实际案例为主,分析案例中的闪光点或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强化其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将抽象的定义具象化。②邀请企业一线专家进行授课。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全职教师,常年对理论的研究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此相对的是实际经验的缺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定期邀请一线专家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些经验的分享能够帮助学生很好的由理论向实践过渡。

2.4改变传统的课堂考核方式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6

中职美术设计课需要实训基地吗?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或许普通中学的美术教育可以不用实训场地,但是作为旨在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我们需要实训基地。

众所周知,色彩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传统教学上,色彩课主要就是绘画色彩,包括色彩的三原色、三属性、冷暖对比、调色技巧和临摹写生。我们需要的环境条件是一间课室、一间画室以及相应的道具和画具就足够了。

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色彩的内涵与外延早已超出了我们传统的教学内容之外。电脑色彩、印刷色彩等等色彩新概念的出现,使得具备一定的色彩知识已经不是什么绘画人的专利,而是不少行业对人才的一项具体的要求。作为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调整美术色彩课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能够开阔视野,学习到更多实用的色彩知识,应该就是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实训基地。

我们需要教室与画室。这是学生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并自己动手去实践调色和作画技巧的地方。这是他们认识色彩的

开始。

我们需要一个有配置要求的机房,来向学生介绍电脑美术的色彩知识。让他们明白电脑设计软件上一般会有四种色彩模式可以选择。它们分别是:基于屏幕色彩显示的RGB模式,基于印刷输出的CMYK模式,基于人眼观察的HSB模式和基于电光原理的Lab模式。这四种模式,媒介不同,原理各异,但都以各自的形式广泛应用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为了进一步说明好这四个色彩模式,我们又需要进一步的场地和设备。

以RGB模式为例。要讲好RGB模式,我们可以以色彩的加色原理为切入点,让学生首先理解色彩在屏幕上的成色原理。进而给学生讲解位图和像素,并实践图片在电脑软件里的调色方法和技巧;进而给学生讲解分辨率和储存格式对图片色彩质量的影

响,以及不同用途的图片要用不同的分辨率和存储格式的原因、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果我们还希望把RGB色彩模式的学习再推进一步,那么就要插入一些艺术摄影和商业摄影的学习。因为摄影本身就是光与色的合唱。如果能让学生有机会亲身接触和学习到如何设计场景、布光、定白平衡、搭配造型和颜色,拍摄出一些作品,然后再运用学到的色彩知识去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色彩调节、合成、搭配和后期处理,那么,他们对RGB色彩模式的理解就一定会非常深刻。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当代职业教育的美术设计教学需要实训基地。而作为美术设计专业教师,对于如何建设好这样一个实训基地,我们理应有自己的一份见解。那么,什么才是我理想中的美术设计实训基地呢?它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它又应该包含有多少个功能场室呢?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的认识是:

1.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重基础、重实践、重思考的专业品质为教学目标,建设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美术设计实训基地。

“让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这个教学思想源于著名的德国包豪斯学校(Bauhaus 1919-1933年),由该校首任校长格罗佩斯(Gropius)首先提出,并在包豪斯学校有过非常成功的实践。那是近代设计教育的一个高峰。那时的包豪斯,教师阵容强大,开放包容;学生思想活跃,重视实践。他们追随着当时科技的步伐,追随着设计师要向技术工人学习而技术工人也要向设计师学习的理念。他们的教学和实践开启了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的大门,对后世影响深远。我认为“让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依然是一个值得我们当代艺术教育借鉴的理念,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方向。

2.以工作室形式来组织美术设计实训基地的教学和实践

如果说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那么,它的实训基地就应该是一个以业界为模仿,为依托的实训基地。我认为理想的美术设计教学应该在一个仿照业界,设备比较齐全的工作室里进

行。在这里,我们可以以工作室的管理形式来管理我们的课堂教学,让教室逐渐变成模拟的工作场。在这里,我们可以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实施有产品产出的项目教学,让知识和实践真正紧密相连。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实训基地变成一个和业界有广泛联系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了解、交流和实践专业的机会,并通过这些交流实践,逐渐培养学生作为设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诚实、敏感、严谨、勤奋的行业品质。让工作室搬进校园,让学习的视野走出校外,应该成为美术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追求。

3.十个功能场室,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美术设计专业实训基地

这十个功能场室分别是:

(1)美术绘画实训室

(2)绘图实训室

(3)摄影工作室

(4)视觉传达设计实训室

(5)美术影视与动画设计实训室

(6)多媒体设计制作实训室

(7)会展美术设计制作实训室

(8)输入输出实训室

(9)创意讨论与项目洽谈室

(10)美术设计作品及产品展示厅

这十个功能场室,包含了我们当代实用美术职业教育方方面面的硬件要求。虽然,对于如何从具体设备,布局和制度上去建设好这十个场室,使之能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和实践,需要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们一同去思考和努力。但我相信在当前职业教育从量到质转化的改革大趋势下,在美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应用性和社会价值日益被彰显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一个完整的美术设计实训基地这一观点一定会逐渐受到认同与重视。而作为美术设计老师,我们也真诚期望这份认同与重视能早日帮助我们导出一个真实的美术设计实训基地。在这个基地,我们能发挥所长,实现专业理想。在这个基地,学生能拥有更好的条件学审美、学技术、学创造。让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在这里滋长,让他们的职业生涯在这里整装完备,矫健起航。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7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我们逐渐树立了能力本位的观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已经得以逐步贯彻和实施。

室内设计类高职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所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是否实用、新颖,受用人单位欢迎,除了取决于该学院专业定位是否准确、实用;专业课程开发的是否经过广泛的行业调研;是否贯彻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是否深刻的理解了现代教学理念赋予“能力”的新内涵,强调了能力的全面性,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还取决于具体的实施者——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创意思维、动手能力以及对现代化表现手法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所具备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取决于专业教师具备的教学组织能力。理想的专业教师是善于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经验结合社会的运作方式传授给学生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毕业后以最快的速度迈过用人单位设置的“经验”这道门槛。

一、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快速更新知识的能力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葛鹏仁认为,教育革命主要是思维革命。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的眼光去选择知识。革命是先进的代替落后的,教育革命必须要有新的知识内容,和新的知识传授形式,具体地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体现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

高职室内设计教育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不断翻新,教师原先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被新知识和新技能替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如果专业教师没有快速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没有新的思维方式,将很快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任何专业教师无论具备何种专业职称,都没有资格思想保守墨守成规,都不能忽视高科技、新手法、新技术在高职室内设计教育中的应用。

二、专业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学生在高年级的知识技能学习中常以任课教师为楷模,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教师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往往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要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必须要依靠自身素质好的教师引导。

高职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不断翻新,教师原先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被新知识和新技能替代的频率越来越快,如果教师没有快速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没有新的思维方式,将很快被时代所淘汰。因此,任何专业教师无论具备何种专业职称,都没有资格思想保守墨守成规,都不能忽视高科技、新手法、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所有教师都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和职业岗位的需要快速更新知识和提升自我的能力。只有当教师具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了较高的人格品质,才能以自身的作品和行动感染学生,言传身教的带领学生去学习和实践。

三、专业教师应该具有运用高科技手段表现对象的能力

在科技现代化的今天,专业教师必须要提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表现对象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高职室内设计教学的需要。现代室内设计已经成为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复合体,它不断地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里,学生将来是为现代社会服务,时代要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运用高科技手段表现对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依靠具有熟练运用高科技手段表现对象能力的教师来培养。

四、专业教师要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的全过程,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市场运作程序

包豪斯体系强调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强调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这一点与当代所提倡的工学结合是一致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所实施的“教学工厂”、“教学企业”教学理念,就是在了解工厂或企业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引进工厂或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进实践教学,或者模拟工厂或企业的运行过程进行教学,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在求职的时候,往往被单位设置的“经验”这道门槛所挡住。高职室内设计教育要依托行业优势拓展办学空间,与媒体、建筑装饰公司、室内设计公司等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室内设计实践的空间,这样会使学生眼界大开,能力大增,所学即将来所用,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为学生能毕业时能实现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

五、专业教师应该注意把握行业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在科技引领社会发展的今天,室内设计的专业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并不断积累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时常深入到行业当中熟悉和把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理念、最新的表现手段纳入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中,以保证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是行业急需的内容是新颖的实用的和时尚的,使学生们毕业后能用现代手段为企业服务。

六、专业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教师们在教学中绝不能仅仅满足将学生们培养成操作能手,我们的教育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还要具有前瞻性,要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训练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训练,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是掌握有高等技能的操作能手,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当中会有很多人将逐渐成长为有作为的设计师。

综上所述,要提高室内设计教育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室内设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有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超强的教师们带领,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国内诸多高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各门专业课程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作为“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也不例外,以笔者工作的一所民办高校来说,也在努力探索各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办法,而本文笔者以自己教授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为例,谈一谈此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以期对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所益助。

一、明确室内设计教育的定位,合理设置课程

由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与中职教育上存在交叉,导致最终培养出的一线的劳工,这明显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初衷极不相符。正是因为对该专业的定位含混不清,也容易导致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么沿用中职教育(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中职学校升格而成的)的模式或者“套用”本科院校采取大同小异的模式。有学者认为,目前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问题上:“其一,课程内容设置上过于老旧,没有与专业相统一。就拿传统的素描课来说,训练方式还是以传统的美术院校的训练方式为主,而这种训练内容和方法,无法彻底解决室内设计师的造型能力培养问题,从内容、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上都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室内设计专业的性质;其二,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组织上缺乏了统整性和衔接性。在课程组织过程中必须把握好统整性和衔接性这两个原理,合理地处理好学科内容与学习单元的顺序关系以及课程内容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在目前的高职室内设计课程组织中就出现了这些问题,如有些课程内容知识过于陈旧、课时分配不科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实践分离等。[1]所以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与专业相统一,彰显室内设计专业的性质和特点;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使该课程体系内部子系统之间及子系统各要素之间都能“合理运转”,形成整合效应。笔者进一步认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应结合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建筑行业的发展特色,才能实现室内设计专业结合实际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服务。

二、重视现场教学提升学生技能,促进课堂所学的快速“内化”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各系部所建设的专业工作室,不仅是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地方,也是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的场所。然而这对“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来说远远不够,高职院校还应开辟各种“绿色通道”,努力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校外实践机会,比如,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带领下让学生深入施工现场掌握装饰施工、装饰构造等的第一手资料,在“消化”和“验证”课堂所学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技能,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一线经验”。有学者指出,现场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快速手绘、运用3DMAX等设计训练,以强化学生手绘和电脑效果图表现能力。[2]从大三开始,高职院校应组织学生全部进入实践学习阶段,比如到学校定点实习单位的相关设计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能让学生踏入社会前提前“预热”,让他们熟悉实习企业的运作情况,体验生产过程,感受设计程序,了解项目管理,加深专业印象。

三、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

高职院校应建设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 企业专家组成的工作室教学团队”[3],校企共享人力资源,教师既要有全面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以笔者所在的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为例,目前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还在不断建设中,为了建设这样一支教学团队,必须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走出去”就是指,高职院校要利用多种途径,给专业教师更多的相关企业兼职的机会,让他们通过真实项目带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挂职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引进来”即指,高职院校应高薪聘请具有相应行业资格证书的校外企业人员成为高校的兼职教师,以巨蟹公司为首,我系让他们把在企业工作的“一线经验”和思想带到高校课堂上来,使高校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都能吸取实践的“养料”,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更加实用化、社会化。学校还要定期开展专、兼两种人才的交流活动,让他们都能彼此吸收对方的优点和长处,进而让这样的教学团队焕发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勃勃生机。

四、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环境,笔者认为,必须加大基础设施的经济投入,增大正常教学投入和设备投入的比例,如通过建设模拟工作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活动提供便利。同时还应安排专项建设经费,保证教学改革经费的及时到位。创新教学方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由“教授”’转变为“引导”,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消化;要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4]让学生都能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比如在“室内设计项目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操作小组,每组 3――4人,让他们在交流、探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一个个项目。唯有此,才能让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学习、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 婷 ,徐 昕 . 浅谈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Z1)2012(29)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9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学习到相关的工作经验,随着工作进程的逐步深入,专业理论知识逻辑推演与储存递进,直接迁移到工作中,并逐步自觉的运用到所完成的工作任务中,完善工作进程,创新工作架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是以具体的工作过程对专业的教学进行整体改革,与国外其它课程开发模式相比,在课程的能力观、结构观、综合观和结果观等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

《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极强的设计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室内装饰艺术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室内不同空间类型设计方法和技巧,熟悉施工工艺与材料构造,掌握设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与规律。然而,随着室内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当下市场和社会对毕业生有了新的要求,该课程旧有的教学模式在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的需求,课堂教学与就业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如何更好的做好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1 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目标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不同的教育思想与观念产生不同的模式。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观念通常是以社会需求和能力结构为依据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必需、够用”,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对接模式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专业主体方向,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内容与职业活动相联系,以与工作情境相关的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传递能够直接指导实际工作的知识、经验、技能和理论。使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能够有机地转化为学生职业岗位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序交替,使学生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能够胜任未来从业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并承担社会责任。

2 课程体系的转变――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是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基础。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即先分析工作过程,然后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提出具有操作性、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方案。课程体系设置体现“过程式”,在课程体系设置是也应当考虑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起承关系,以便充分、合理发挥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在课程编排时遵循特色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混合型原则。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实施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同时改革课程教学评价方式,加强以能力为本位的过程性和综合性考核,实施“笔试、口试、作品、现场操作”的多元化考核评价。

3 教学模式的转变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实施与职业岗位、生产过程一致,教学手段、方法要具有真实性,利用多媒体仿真模拟技术实训工厂、企业实习等手段来营造实际工作的职业氛围,形成工作导向的实验实训产品。

3.1 情景模拟设计公司工作程序,按照公司实际工作流程安排教学,设定方案汇报现场,学生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并根据所学的设计知识去汇报方案,让学生体会项目总不同角儿的不同心理,引导他们对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锻炼设计能力,体验创新过程的艰辛和收货结果的乐趣,活跃课堂气氛。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进一步了解公司设计实景和具体工作撑血,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增加实战经验。

3.2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室内设计教学实践中存在学生“学习与设计工作”二元割裂的状态,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思想引领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与环境,实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序交替,使学生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获得一定的工作经历,能够胜任未来从业岗位、独立开展工作并承担社会责任。高职院校室内设计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4 教学实践过程的转变

在室内设计专业实践型教学体系的课程设计中,实践环节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形成工作导向的教学实践过程,将各种职业能力转化成独立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整合,把工作过程的行动化领域转化成课程的学习领域,总体上按:资讯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为工作过程,教师成为引导者、咨询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共同参与和探讨中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这些真实环境下亲身参与到真实的案例中,学生能够提高与人的交际能力、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对设计的实施能力,而这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帮助。另外,校内的教学对于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校内拥有着各种实验室、实验设备,教师可以根据理论教学的进程安排学生的校内实训,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弥补校外实践中自由性大等缺点,保证学生学习的扎实性。

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室内设计》课程建设,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需求的培养方向。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融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突出了工作过程的特点,课程定位准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学边做,实现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把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同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联系,实现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实现了学校和学生两者间的双赢,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10

1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也正在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结合”新路径。[2]总的来看,在职业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校企结合的模式更是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态势。目前,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在“校企结合”方面尚存在如下不足:

1.1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定位不科学

现代高职院校脱胎于原来的中专学校和中职学校,合并升级成为高职院校后,原来的师资、课程体系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之处,只是一味地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一直以来,“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也模仿本科院校的方式,主要是从艺术教育入手,在校内更注重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学校缺少可以实践的场所,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都不是很强。[3]虽然目前一些学校也建立了该专业的实训基地,但多是形式大于内容,没有真正把专业学习与装饰装修行业很好地融合起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也没有对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规律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这也就导致该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装饰行业市场中的认可度比较低。

1.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只停留在表面

目前,高职院校都把“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但在实际教学中,更多地还是停留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更注重艺术设计,但学生长期处在画室、微机室当中,与外界市场的接触非常少,学校与企业之间实质性的合作却非常少。特别是教师受到原有教学思想的限制,他们还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就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装饰市场。[4]在学生实习时,由于校企合作模式并未成熟,学生所学的知识并不实用,企业也不愿意给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学生在实习中的主要感受就是在学校所学的内容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在调查中发现,近些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也在连年扩招,学校也正在与一些装饰公司合作,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力求使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但在实际操作当中,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实现,平日的教学却与实践相脱节,理论知识相对滞后,无法跟得上时展的步伐;而企业只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他们并不想让实习生真正参与到设计与施工中去,以免影响他们的工作进度。可见,真正的“校企合作”并没有形成。

2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校企合作”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我们就必须找到问题的原因,这样才能够较好地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

2.1没有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

自1999年国家启动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一些中专学校、职业中学通过合并的方式升级为高等职业院校。一些原本归政府、企业的学校都与原来的系统相脱离,统一由教育部门来管理。而对于教育部门来说,管理这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校并不是很内行,反而影响了学校专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追求经济利益和工作效率,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企业一般不会为学校的教学任务来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目前“校企合作”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纸面上,尽管国家一再提倡这样的职业教育模式,可最终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2.2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没有真正实现共赢

装饰公司一般都是私营企业,企业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是企业的宗旨。而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还采取比较传统的模式,学生进入企业后并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节奏,企业还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和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浪费。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十分重要,他们不愿意和学校合作。有些学校即便是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企业也不会真正去牺牲自己的利益。

2.3社会长期存在着对高等职业教育歧视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都存在着重脑力、轻体力的思想,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因此职业教育一直都受到社会的歧视。另外,人们认为职业院校的生源都是本科录取后的“淘汰”者,他们在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就很不理想,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质量也不会太高。一些装饰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就明确的把职业院校排除在外。这样一来,一些企业根本不认可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与学校的合作也是停留在表面上,真正的“校企合作”异常困难。所以,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现有的水平与他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很不相称。

3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滞后的解决方法

3.1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

要想让“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通过制度的形式来保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够取得积极的成果。对于那些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要进行认定,对于那些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以弥补学生实习和就业初期对装饰企业的影响。对于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校要有专门的管理办法,要与装饰装修企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企业的意见,并有针对性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让装饰企业满意的毕业生。企业也要把参与职业教育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学校的办学多提意见,并派驻高水平技术工人到学校进行实践指导,力求取得积极的合作成果。当前,国家把职业教育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政府、学校和企业都应该积极探索,力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创新模式。

3.2寻求学校和装饰企业双赢立足点

在实际的合作当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政府需要在“校企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出台文件,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经济利益,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装饰行业也是日新月异,不管是装饰材料、技术,还是装饰风格都不断变化,学校要想跟得上装饰行业的步伐,就必须要与装饰企业进行合作,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学生都需要经常深入到装饰现场,了解当前发展情况,这样才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装饰市场的扩大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才,学校正好为企业培养装饰行业人才,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政府搭建平台,让学校和企业要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保持日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得到深入发展。

3.3转变对职业院校教育歧视意识

室内设计的职业理想例11

1.2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室内设计对综合知识的要求比较高,它要求学生学习环境设计理论,能够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环境设计,其中尤其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手动能力。因此室内设计专业要求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在众多所需课程中,学校应该有选择地开设课程。如果不对所开课程加以选择,那么学生的学习内容的范围太大,太松散。这样,不仅会加大学生学习难度,而且学习内容也难以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系统。但是,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室内设计专业课程就存在着课程设置内容太宽泛等不合理的现象。

1.3教学停留在书本层面。现在的教学模式其实还没有突破传统。在大部分教学实践内,老师都占主导地位,教师讲授还是现在教学的唯一模式。尤其是在中等职业学校里。因为中等职业的学校学生本身知识结构不健全、知识基础较弱,因此,学生需要教师通过大量讲授的方式来学习。其次,学生也比较习惯、适合这样的教学模式。因为这些原因,学生更倾向于在课堂里、在书本上学习知识,但是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需要大量实践的专业,因此,学生的学习不能够只局限在书本上。试想如果你不知道室内装修从设计到最终完工的整个流程,不知道什么样的设计在实际中是可以操作的,不知道新型材料的性能,你又怎么能够做好设计呢?因此,这种将教学停留在书本阶段的教学模式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等职业学校有其自身的的难处。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有可以提供实践操作的场所,但是,他们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首先,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声望不高,很少有企业能够为在校学生提供可供观摩或者实习的基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因此,企业若是接收了这样的学生,无疑相当于在增加自己的管理难度,而同时,这样的实习生又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因此,很少有企业愿意接收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生。中等职业学校不能找到具有实力的企业来接收自己的实习生,但是自身也没有能力配备实践场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条件一般,学校效率低,因此,学校没有能力建立自己固定的实践基地。

2.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室内设计专业分层教学的几点探索

2.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分层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基础的把握上,因此,想要分层教学就要关注学生本身,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含义之一就是尊重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是不同的,因此,以学生为本就依据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础来教学,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分层教学的前提就是“分层”,学生的基础处于不同的层次,接受能力绝不可能相同。尊重他们原有基础,根据每个人所在的层次提出目标和要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学习能力不足的可以少完成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有针对性的交流,注重解决学生的疑惑之处,将学生想要的知识讲给学生听,这样学生才会有提高。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学生个性发展,才能激发出学生性格的独特之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兴趣,从而创造出新知识。

2.2以市场为导向设置多样化课程。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结构和知识体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基础能力上较为薄弱,想要在市场竞争中与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较高下,就必须要比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加了解市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设置学校教学课程时要注意课程是否满足市场需要,是否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是多样的,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市场的信息,然后依据各自己对市场的解读来选择自己的方向。例如,在室内设计中,衣柜是现在比较有竞争力的家具,灯具也是比较有市场的家具。有的学生以后想要向灯具方向发展,有的学生以后想要向衣柜这一块发展。那么学校的课程中就应该相应地设置出家居设计或是装饰建材相关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