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2 09:34:17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1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是“仁”。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儒家文化在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只是一家学说,到汉代汉武帝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演变为中国正统思想,也就是儒家文化在古代是官方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体。但传统文化的外沿更广,包含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所有文化,有的融入了儒家被儒家吸收,有的形成独立体系,如道家文化。所以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22-03

【Abstract】Furniture design professional teach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framework is not simple integr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but rooted in the teaching design change the way of thinking, present a new teaching design way of thinking. Hope of China furniture design education can have a foothold in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create new style of contemporary furniture design. Furniture design professional teaching by Confucian cultural idea as the core idea, by the Confucian aesthetics thinking features for factors. The Confucian culture is of profound connotations and spiritual culture connotation, harmonious and unified beauty is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Confucian aesthetics. The Confucian culture thought a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to cause the its unique traditional Chinese furniture spirit. Creative reasonabl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resources, can give China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professional teaching new culture connotation.

【Key words】Modern furniture design Education discussion The Confucian culture Traditional furnitur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connotations

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目的是通过创造合理家具空间环境来适应人的需要,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目标是坚持人与建筑家具空间和谐共融,服务于人和社会生活。随着全球节能、减排、低碳等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自然和生态理念已成为国际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的主旋律。传统家具真正意义的形成是在儒家文化熏陶下构建而成的,无论从审美还是应用,都与儒家文化密不可分,儒家思想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行为理论学和自然理论学,特别是对中国传统家具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且影响深远。儒家文化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人文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有许多纹饰元素一直沿用至今,具有独特的文化寓意和艺术风格。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作为儒家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家具设计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及文化情趣的追求。因此,充分了解本土历史文脉,营造既符合国际一体化潮流,又具有本土特性与风格的家具设计作品,才是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儒家文化思想是中国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的核心理念

立足现代家具设计教学实践,儒家文化思想研究是现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的基石。儒家文化思想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非凡的通融力,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凝聚力和生命力来自其基本精神,并对中国传统家具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家具作为一种实用的物质产品,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使现代家具设计教学实践在思维方式、理想人格、伦理观念、美学思想等精神文化方面渐趋认同,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的美学思想似乎就是按照这样的特征及规律发展的。

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国传统家具发展过程中起着主体作用,儒家文化思想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它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也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传统文化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儒家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家具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传统家具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作为传统文化,“中庸”精神就是适度把握,按照适中方式做事,并力求保持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礼”是指人通过自身的主体意识,同产生于自己意识之外的“文化存在物”之间的沟通,它起着一种社会规范整合作用。礼的特点便是“有秩序”,“乐”是指一种“和谐”的状态,也泛指一种自由的理想。在现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既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也要达到“中和之美”,家具设计专业教学应严谨的遵循儒家思想文化的礼乐规矩。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给人一种情感教育,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我们应立足于儒家文化思想,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研究现代,用“和谐”理念指导中国家具设计的艺术创作。

二、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国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的美学特征

1.规范秩序的“礼”:庄严之美

“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最集中的体现,儒家的伦理规范就是“礼”的秩序。“礼”原先是尊敬和祭祀祖先的仪式、典章或规矩,后在长期社会发展中逐步演变为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伦理规范,儒家思想为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理论基础,对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最大的影响在于营造了一个整体化的礼制气氛和庄严之美,传统家具按使用人群划分:皇室御用家具、官宦贵族家具、文人雅士家具、民间民居家具等。如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由于等级制度森严,家具通过造型、尺寸、材料及装饰等表现了中国的伦理文化。传统家具的造型大多以直线为主,方方正正,给人以端正沉稳之感。例如,靠背椅,其椅背较高,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这是当时制度下地位的象征,座椅靠背板与座面大多成直角,使座上宾只能正襟端坐,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以礼待人,崇尚行为举止的端庄,作为一种人伦秩序规定的“礼”往往把强调整体秩序作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无论从室内陈设格局及功能的应用上都有严格的秩序规范,强调以儒雅炫耀于世,家具风格要追求一种绚烂之美,一种庄重和威严之美。

2.“天人合一”:和谐之美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特征。儒家哲学认为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人方是理想人格。董仲舒《春秋繁露》载:“以类合一,天人一也。”其实这些理论思想实质上都是在统一的“和谐”原则下达到对审美主体的“满足”,遵循了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儒家的理想人格即天人关系的中枢,儒家的“天道”、“人道”合一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天道”指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运动变化规律,“人道”指人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儒家学说认为不仅要实现社会内部的协调,而且社会应与自然相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说,对中国家具专业教学的影响十分深刻持久,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二者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中。例如,明式家具中的圈椅“上圆下方”,正是“天圆地方”的隐语,大装饰图案多取自于自然万物,表达出古人追求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圈椅的造型和比例尺度则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实际为重”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表现为追求“人――家具――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追求家具与自然的“有机”美。这种和谐之美的有机观在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顺应自然:中国传统家具设计从选材制作到总体陈设布局,将对自然谦逊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造型、纹饰及图案。②师法自然:即模仿自然,巧妙地吸取自然的形式与法则,使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之美。

3.“尚中”:对称之美

儒家“尚中”思想造就了富有中和情韵的道德美学原则,对现代传统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的创作思想、家具风格、整体格局等方面有明显影响。传统家具在设计上的主要特征莫过于对“中”的空间意识的崇尚,大到床、榻、屏风类,小到几、案、椅、凳类,都有强调秩序井然的中轴对称布局,形成了以“中”为特色的传统家具美学性格。中国传统家具强调“尊者居中”、等级严格的儒家之“礼”,其空间布局常作中轴对称均齐布置。这种关于中轴对称均齐的“尚中”对称之美与家具形象,不仅具有礼的特性,且兼备乐的意蕴,具有中国式的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之美。这种和谐美,不仅受儒家礼数几千年的影响,且在一定意义上契合了包括中华民族审美生理与心理机制,平稳、静穆、壮阔甚至伟大。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家具风格一般都具有严格的空间秩序,讲究陈设布局的对称与均衡,与建筑相辅相成,既相互融合又相互促进。如山东曲阜孔庙,堪称中国古典庙堂的杰出代表,是中国自古以来无数孔庙的“领袖”,室内家具设计庄重而且条理清晰,具有强烈的中轴对称陈设特点,象征着传统的伦理秩序。现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与传统文化是一致的,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尚中”之美、对称之美,以无声的语言记述着家具的历史,默默地奉献和传承、传递着儒家文化的意蕴。

4.自然意境:材料之美

现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所讲的意境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中国传统家具对于木材的自然美感很重视,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很注重表现材料的天然本色和自然纹理,喜欢从自然美中找到理想的意境。《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说:“这些制品的主要艺术魅力在于纯真,刚中有柔,以及无疵的光洁匀称。”体现了儒家文化对自然之美的认识和崇尚。中国传统家具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崇尚自然美:自然材料的大量使用、自然因素(如花草、动物等)在装饰图案中的主导地位等无不反映了这一点。而现今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所倡导的“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的设计思想均是崇尚自然的具体反映。

中国传统家具在材料的选择上同样也赋予了儒家文化对玉的深刻含义,过去说玉有“五德”。“五德”在中国传统家具用料中也都有体现,仁、义、智、勇、洁五德用在我们的木制材料上也是合适的,“具温润,匀质地,声舒畅,并刚柔,自约束”,恰恰也是木制材料的写照。正是木性这种如玉的特质,使得中国人在木材纹理变化中追求体现自然意境的画意之美。自然意境成为重要的美感之一,从而使我们对传统家具除了外观造型的欣赏和生活使用之外,多了一分把玩、抚摸的爱意,这种艺术表现是中国传统家具设计的精华所在。由于天然木料生成条件不同、年轮不同、裁切角度不同,所形成的图案千变万化,这些图案的变化,形成了传统家具材料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深色硬木,如黄花梨紫檀之类,黑色素分布所产生的纹理与中国水墨画很相像。这样的意境之美是大自然的作品,使人们在木材中能发现中国画中的神韵,这种“木化”的审美只有在儒家思想文化中才可能体现和形成。

5.巧夺天工:制作之美

中国传统家具制作手段是表现美感的一个重要途径,“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灵魂。正是榫卯结构,构筑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基本框架,并以此独立于世界家具之林。“榫”是突出的部位,“卯”是凹陷的部位,两者相合即为“榫卯”,使结构也形成一种凹凸之美。王世襄先生对榫卯有过这样的话:各构件之间能够有机地交代连结而达到如此的成功,是因为那些互避互让、但又相辅相成的榫子和卯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家具制作在榫卯结构上的造诣确实不凡,中国传统家具令人瞩目的另外一点就是雕刻工艺的运用,把木材不需要的部分去掉是雕,通过榫卯结构把其他部分的材料连接起来是塑。传统家具中雕刻工艺的运用主要是作为家具的装饰部分,这些被称为“刻削之道”、“刻镂之术”,形式上有圆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刻线、镶嵌和漆家具上的剔红等。内容上分为有寓意的纹样图案和装饰线两种。概括起来说:“流畅”、“灵动”、“富有韵律感”,在视觉的线性运动中寻找趣味,及“以虚为实”、“即白当黑”,线条弯曲有度,精巧流畅,通过工艺造型的深浅宽窄、锐钝高低形成家具的风格不同,并产生视觉流动的美感。有寓意的纹样图案则往往与家具端正稳定的造型成为对比,寄托儒家文化对于生活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的追求,提炼并强化了一种吉祥的民俗符号。

传统家具“精而合宜、巧而得体”的制作境界与细腻多彩的雕刻艺术,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象征着生命的传承与勃发,寄寓着喜庆的色彩,昭示着代代相传的祈愿和向往。在现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注重表现造物与个体的和谐统一,才能发现中国现代家具的制作之美。

6.东方神韵:造型之美

现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注重形神兼备,形即造型的艺术形象,神即精神、意识。形和神是中国艺术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先秦思想家荀子早已提出了“形神而兼备”的重要命题。东晋画家顾恺之说:“美丽之形,尺寸之制,阴阳之数,纤妙之迹,世所并贵。”顾恺之重现的是形与神相互融合、相互统一,也就是要求形神兼备,因为形的精美与否,直接关系到神的表现。传统家具的神,蕴含在家具的整体形态中,家具的造型款式称之为形制,即造型的制式。传统家具的造型款式大致可以分为五大类:椅类、桌类、床类、柜类以及诸如屏风杂项类。中国传统家具的款式是按照儒家文化一定的礼制设计制作的,每一种款式和部件,都有对应固定的名称和相对稳定的造型尺度。传统家具的外观形态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不只是功能行为的需求,而且是建筑艺术美的组成部分,是形神兼备的造型之美的表达,无论哪一种款式都反映着儒家文化的精神。

王世襄先生曾用“品”与“病”来概括明式家具造型的美与丑,在体会中国传统家具造型美的问题上只要把握一两点就可以把握其基本脉络。一是从伦理角度出发,中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基本特点就是要符合尺度,这个尺度不是人体工学的尺度,而是一个“合”字,与天合、与地合、与环境合、与人合、与器物本身合;二是传统家具对造型的追求,对自然的表现,不局限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而且还要表现它在我们心灵中的内在映像和眼睛里的映像。因此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没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量的向往和崇拜,对自然景物的深入观察和细致品味,是难以创造具有东方神韵的造型之美的。这也是现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核心的设计理念。

三、儒家文化思想在中国家具设计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意蕴

现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审美思想是按照中国传统祥瑞观念延续下来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模式。在家具的装饰题材和使用习俗中,融会着各种思想观念,如:礼制观念、伦理观念、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家具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向。

中国人历来追求美好的事物,这种追求也体现在家具的雕饰中,在图案纹饰中借助同音字和谐音非常巧妙地运用图案形象。谐音和寓意,是指以事和会意的方式进行构成,使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这种纹饰意趣横生,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伦理的意蕴,具有一种控制力、规范力,力求保持社会和人际的次序,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中,“五翎”(指“五伦”)的凤凰、白鹤、白头、鸳鸯、燕子组合的图案,就象征儒家严格而有等级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五种伦理关系。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常以比德的手法融合在传统家具设计中,如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如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同时,符合儒家“天人合一”观点的花、鸟、虫、兽的吉祥纹样,也常常以比兴的手法出现在传统的家具设计纹饰中,体现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在儒学影响下,封建思想在吉祥图案中也有反映,如“学而优则仕”的“一路连科”、“路路连科”、“青云直上”等,表现科举高中、仕途顺畅;如“俸禄富贵”思想,表现禄文化,“鹿”便成了占第一位的吉祥物,有“玉堂富贵”、“雀禄封侯”、“受天百禄”等。其实,在吉祥图案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每种物品已经有了它固定的含义,比如牡丹―富贵,石榴―多子,鹿―禄,蝙蝠、桃子、佛手―福,喜鹊―喜庆,鱼―富足,瓶―平安,橘、戟―吉,磬―庆,象―祥,葫芦―子孙万代绵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中国传统家具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体现了大量的民俗意蕴,这些吉祥图案把这种民俗的意蕴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装饰吉祥图案也可以说是民俗“人文景观”的一个形象世界,它以合理化的结构与艺术化的造型,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

四、结束语

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是通过以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修养,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对于目前迅猛发展的家具设计产业和新兴的家具设计学科来说,家具设计的发展前景应是多元化的、生态性的、自然性的、科学性的,对于家具设计专业教学思维的培养及家具设计学科的发展尤为重要。面向未来,中国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方向要与环境艺术相结合,寻求结合中国国情的家具设计风格是家具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创造当代家具设计专业教学必将成为家具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绝不是形式上的游戏,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它的传统文化内涵,要“激活历史,创意未来”,表现具有中国审美特征和自然观的家具设计。

参考文献

1 秦红岭.儒家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J].新建筑,2004(3)

2 陈宝光.中国传统家具之美[R].2009中国木文化研讨会暨云南木文化展示会,2009.11.28

3 何燕丽.论述传统文化和当代家具设计教育[J].中国家具,2007

4 计成著.园治图说(赵 农注释)[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5 王海云.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J].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8(3)

6 来增祥、陆震纬.室内设计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 沈嘉禄.寻找老家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8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00~111

9 高 丰.中国器物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10 唐开军.家具装饰图案与风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1 广东省文物鉴定站.文物鉴定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3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其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是各国都在争相热讨的话题。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各历史时期的统治者也因深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建立某些制度时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开始略见雏形。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从西方传入到中国,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思想意义上的。在本文中,笔者也考虑了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种考虑,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完整分析社会保障思想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与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从经济角度或者实用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因传统文化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如郑秉文(2009)等学者在《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中除了作比较,更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分析覆盖率问题;另一方面是在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关系,并没有明确表示传统文化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如车程(2013)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社会保障在传统文化蕴涵中的发展以及存在问题;王文茹(2015)在《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更多的分析各类传统文化(儒家、佛家、道教等)对社会保障产生与运行的影响。由于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思考与探讨,尤其是一部分学生也开始关注,并以此为方向完成学术论文,他们从分类角度单独分析某种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或是从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中某种社会保险的作用,这一类主要以学生论文居多,如刘丽(2009)在《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一文中梳理了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史。以上学者主要是多种传统文化去分析,本文则是从儒家文化角度,历史纵向发展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并分析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让读者清楚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的概念。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先生所讲的“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法定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系统和非法定的各种补充保障措施。它遵循公平、正义、共享原则,通过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国家干预,实现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具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救助思想、军人优待思想等类似思想;传统儒家文化则是指早期的一些儒家文化,主要以孔孟为代表人,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文化系统。

一、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思想形成与发展渊源

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在我国最初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奴隶社会,在这个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当时的儒家文化主要提倡“孝道”、“民本”、“仁政”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最初的社会保障思想雏形。“孝道”提倡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尊老、爱老,让每个老年人安享晚年,强调的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仁政”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统治者应该对其统治的社会成员施予仁政,用“仁爱”思想处以政事;“民本”则是在一个宏观指导思想的基础下进行“孝道”、“仁政”,强调的是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社会文化思想。除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外,道家、佛教等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化的佛教思想构成我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信奉佛教的人要有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慈悲情怀,使得信教之人具有利他思想。佛家文化讲究“普度众生”“、慈悲文化”,这可延生扩展为政府应平等对待社会成员,讲究的是平等性,在精神上树立一种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对古代的慈善事业非常有帮助。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思想也出现了独特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最初毫无规章制度及毫无尊严的“施粥形式”,到后来初具国家意识的“开仓济民”,这些全部属于现代意义上社会救助思想和慈善思想,是社会保障思想的最初形式。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抹灭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思想也逐渐成熟发展起来。从古展到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保障思想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有关。20世纪8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入到中国,中国开始结合国际经验重新整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时期综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了国际经验,但更多的是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也可以讲,此时的社会保障制度吸收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但占主流的仍然是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最初萌芽阶段,还是建立以及完善阶段,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思想都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促使其建立并不断完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有社会保障形成的影子。

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影响下的传统儒家文化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除了传统儒家文化在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对传统儒家文化有所影响。古代的儒家文化占据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无法撼动其主导地位,而且更是由于传统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所以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作用不明显,更多的只是一种巩固和加强作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只是传统儒家文化发展过程的副产品,对传统儒家文化并没有什么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的发展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最强烈的,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消极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也主要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中体现,具体表现如下:1、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孝道”思想。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模式占主导,体现的是“大家族”似的宗法保障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潮流的引入,发展形成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不断弱化,这种弱化的后果则是削弱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孝道主义”。在现阶段,网络上以及报道中不乏看到许多家庭子女虐待老人、苛待老人的现象,甚至出现因赡养父母问题进而引发的“打官司”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只在城镇中发生,就连受外来文化影响力较弱的农村也有所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会保障形式发生变化,但从文化角度则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弱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在社会成员思想中的作用远不如从前,“传统家族”、“宗法文化”的弱化,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这种后果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及催发政府及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应该发挥作用。2、社会福利思想强化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最初形成的社会保障思想中并不包含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发展起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从无到有的出现表明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以民为本,以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础出发点。从简单的教育福利到复杂的医疗福利,从儿童福利到老年人福利,这些方方面面的完善更能证明政府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在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做法向着“仁政”方向进一步靠拢,并不断完善“民本”思想。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改变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先行”思想。我国在古代就讲究“德治”,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法律先行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我国制定政策更多时候并没有做到法律先行。在吸收西方经验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国家开始注意到法律先行的重要性。尤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把法律的建立提到了重要日程上。在我国这个充斥着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现阶段法律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法律先行的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

三、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郑功成指出:“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50多年发展历程的简要考察,可以发现,前30多年是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近20年则是逐渐在向国家-社会保障制演变,目前正处于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建设与完善阶段。”这种完善阶段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目前乃至将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社会保障形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城乡之间差别性取消,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需更加普遍完善。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难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乃至将来面临着空前的养老压力。这种养老压力对当前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养老更为困难,单纯的靠“4-2-1”式的家庭养老似乎难以解决这个重任。所以,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其他形式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并不同,但是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影响下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会完全消失,只是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削弱。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注重公平性。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主观形态上的发展,这种主观意识的增强相对应的是客观存在的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责任的存在。社会成员权利意识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公平性,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认识自身责任,并不断完善,这种责任是在国家成立初期就存在的,是一种无法磨灭的自然责任。权利意识和国家责任的相互作用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进一步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原则。城镇化的加快,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省内流动,今后要做的是全部实现省内流动和省际之间的流动。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性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自然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其实,这与文化之间的融合相通。每个地方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措施有所不同,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即调整过后的社会保障方式也可以具有某种适合当地需求的特征,并不全部是相同的。在大趋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与时俱进。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当然,在目前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地方:总体经济水平低、制度不完善、法律依据不够等,这些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社会保障的经济发展自然受到限制;“德治先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法律发展。而且,我国在处理社会保障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多是从政策法规入手,很少关注文化层面。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要根除问题,还是要从思想源头抓起,这样才能治标治本。首先,我国需要做的就是“法先行”。任何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制度实行长久,执行顺利,减少或规避漏洞,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如此,我国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比较晚,更是受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在完善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情。但是,其在完善过程中应该做到法律先行,做到法律保障。其次,注重文化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某些形式开始弱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平等思想,既看到社会保障过程中个人的责任,也意识到国家不可推卸的职责。我国需要摆正态度,正视自身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成员,使得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减少社会上出现的“不文明”养老现象,同时也为其他的社会保障经济效果奠定思想基础,从思想上达到统一。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影响着历代统治者的统治和管理,也指引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孝道”、“仁爱”,还是“民本”思想,都在社会保障中得以彰显。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着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儒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一种相关的关系下得以发展。我们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时,应该吸收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郑秉文,J威廉姆森,E卡尔沃.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2]车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商界论坛,2013.3.

[3]王文茹.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J].人资社科,2015.2.

[4]刘丽.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3.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4

《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品性构成》这本书对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影响这一问题作了最全面与深刻的解读。作者尹晓丽在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文化对电影的影响进行了详尽剖析,并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以及跨文化语境里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5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4日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其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是各国都在争相热讨的话题。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各历史时期的统治者也因深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建立某些制度时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开始略见雏形。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从西方传入到中国,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思想意义上的。在本文中,笔者也考虑了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种考虑,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完整分析社会保障思想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与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从经济角度或者实用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因传统文化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如郑秉文(2009)等学者在《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中除了作比较,更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分析覆盖率问题;另一方面是在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关系,并没有明确表示传统文化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如车程(2013)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社会保障在传统文化蕴涵中的发展以及存在问题;王文茹(2015)在《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更多的分析各类传统文化(儒家、佛家、道教等)对社会保障产生与运行的影响。由于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思考与探讨,尤其是一部分学生也开始关注,并以此为方向完成学术论文,他们从分类角度单独分析某种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或是从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中某种社会保险的作用,这一类主要以学生论文居多,如刘丽(2009)在《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一文中梳理了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史。以上学者主要是多种传统文化去分析,本文则是从儒家文化角度,历史纵向发展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并分析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让读者清楚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的概念。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先生所讲的“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法定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系统和非法定的各种补充保障措施。它遵循公平、正义、共享原则,通过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国家干预,实现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具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救助思想、军人优待思想等类似思想;传统儒家文化则是指早期的一些儒家文化,主要以孔孟为代表人,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文化系统。

一、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思想形成与发展渊源

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在我国最初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奴隶社会,在这个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当时的儒家文化主要提倡“孝道”、“民本”、“仁政”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最初的社会保障思想雏形。“孝道”提倡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尊老、爱老,让每个老年人安享晚年,强调的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仁政”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统治者应该对其统治的社会成员施予仁政,用“仁爱”思想处以政事;“民本”则是在一个宏观指导思想的基础下进行“孝道”、“仁政”,强调的是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社会文化思想。除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外,道家、佛教等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化的佛教思想构成我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信奉佛教的人要有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慈悲情怀,使得信教之人具有利他思想。佛家文化讲究“普度众生”、“慈悲文化”,这可延生扩展为政府应平等对待社会成员,讲究的是平等性,在精神上树立一种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对古代的慈善事业非常有帮助。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思想也出现了独特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最初毫无规章制度及毫无尊严的“施粥形式”,到后来初具国家意识的“开仓济民”,这些全部属于现代意义上社会救助思想和慈善思想,是社会保障思想的最初形式。

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抹灭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思想也逐渐成熟发展起来。从古展到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保障思想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有关。20世纪8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入到中国,中国开始结合国际经验重新整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时期综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了国际经验,但更多的是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也可以讲,此时的社会保障制度吸收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但占主流的仍然是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最初萌芽阶段,还是建立以及完善阶段,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思想都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促使其建立并不断完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有社会保障形成的影子。

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影响下的传统儒家文化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除了传统儒家文化在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对传统儒家文化有所影响。古代的儒家文化占据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无法撼动其主导地位,而且更是由于传统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所以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作用不明显,更多的只是一种巩固和加强作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只是传统儒家文化发展过程的副产品,对传统儒家文化并没有什么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的发展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最强烈的,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消极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也主要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中体现,具体表现如下:

1、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孝道”思想。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模式占主导,体现的是“大家族”似的宗法保障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潮流的引入,发展形成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不断弱化,这种弱化的后果则是削弱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孝道主义”。在现阶段,网络上以及报道中不乏看到许多家庭子女虐待老人、苛待老人的现象,甚至出现因赡养父母问题进而引发的“打官司”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只在城镇中发生,就连受外来文化影响力较弱的农村也有所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会保障形式发生变化,但从文化角度则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弱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在社会成员思想中的作用远不如从前,“传统家族”、“宗法文化”的弱化,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这种后果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及催发政府及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应该发挥作用。

2、社会福利思想强化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最初形成的社会保障思想中并不包含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发展起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从无到有的出现表明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以民为本,以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础出发点。从简单的教育福利到复杂的医疗福利,从儿童福利到老年人福利,这些方方面面的完善更能证明政府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在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做法向着“仁政”方向进一步靠拢,并不断完善“民本”思想。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改变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先行”思想。我国在古代就讲究“德治”,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法律先行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我国制定政策更多时候并没有做到法律先行。在吸收西方经验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国家开始注意到法律先行的重要性。尤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把法律的建立提到了重要日程上。在我国这个充斥着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现阶段法律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法律先行的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

三、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郑功成指出:“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50多年发展历程的简要考察,可以发现,前30多年是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近20年则是逐渐在向国家-社会保障制演变,目前正处于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建设与完善阶段。”这种完善阶段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目前乃至将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社会保障形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城乡之间差别性取消,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需更加普遍完善。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难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乃至将来面临着空前的养老压力。这种养老压力对当前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养老更为困难,单纯的靠“4-2-1”式的家庭养老似乎难以解决这个重任。所以,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其他形式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并不同,但是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影响下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会完全消失,只是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注重公平性。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主观形态上的发展,这种主观意识的增强相对应的是客观存在的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责任的存在。社会成员权利意识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公平性,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认识自身责任,并不断完善,这种责任是在国家成立初期就存在的,是一种无法磨灭的自然责任。权利意识和国家责任的相互作用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进一步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原则。

城镇化的加快,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省内流动,今后要做的是全部实现省内流动和省际之间的流动。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性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自然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其实,这与文化之间的融合相通。每个地方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措施有所不同,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即调整过后的社会保障方式也可以具有某种适合当地需求的特征,并不全部是相同的。在大趋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与时俱进。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当然,在目前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地方:总体经济水平低、制度不完善、法律依据不够等,这些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社会保障的经济发展自然受到限制;“德治先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法律发展。而且,我国在处理社会保障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多是从政策法规入手,很少关注文化层面。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要根除问题,还是要从思想源头抓起,这样才能治标治本。

首先,我国需要做的就是“法先行”。任何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制度实行长久,执行顺利,减少或规避漏洞,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如此,我国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比较晚,更是受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在完善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情。但是,其在完善过程中应该做到法律先行,做到法律保障。

其次,注重文化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某些形式开始弱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平等思想,既看到社会保障过程中个人的责任,也意识到国家不可推卸的职责。我国需要摆正态度,正视自身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成员,使得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减少社会上出现的“不文明”养老现象,同时也为其他的社会保障经济效果奠定思想基础,从思想上达到统一。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影响着历代统治者的统治和管理,也指引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孝道”、“仁爱”,还是“民本”思想,都在社会保障中得以彰显。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着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儒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一种相关的关系下得以发展。我们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时,应该吸收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郑秉文,J威廉姆森,E卡尔沃.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2]车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商界论坛,2013.3.

[3]王文茹.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J].人资社科,2015.2.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6

一、义——修炼德性

“义”者宜也,是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是一种相对的道德律。儒家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合适的正路,而小人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趋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对于班级而言,班主任讲究“义”就是要自己修心养性。班主任的品德应该是全班同学的表率。班级管理讲“义”,就是要注重德育。要建构完善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德育观离不开对传统的反思和扬弃。俗话说,“植树先固本,育人先育德”,“以德治班”应该是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在班级德育教育中,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班主任本身的师德修炼

教育,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的同时也在提升教师的生命品质,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特别注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为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的行为习惯

“成功从脱鞋开始”,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的良好习惯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尊师的行为,礼貌的行为,孝敬父母的行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行为,都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细节,班主任应对此非常重视。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公德习惯和行为习惯等。如在2005级服装4班和2007级文秘1班都通过主题班会(由学生演绎)解决乱扔垃圾的问题,展现同学友爱,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文化是班风形象的展示,班级环境的脏乱差,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与能力。一个好的班主任,会积极主动搭建班级文化建设的平台,对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主体标识进行有效掌握;对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力求朴素大方,适合学生,突出班级特点。如在2005服装4班的管理中,抓住服装专业画画好的优势,要求有特长的同学集思广益,自己设计“学习园地”“信息公布栏”“八项考核评比登记栏”等墙壁文化,学生有创造性的展示往往赢得了学校的荣誉,多次被评为一等奖。然后在担任2007文秘1班班主任时,要求2005服装4班的同学辅导学妹,将优秀的班级文化传承下来,形成了年级之间互帮的局面。优良的班级文化会打造一个班风纯正的优秀班级,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会有着良好的人际和谐氛围,从而形成了浓厚的与校园文化相一致的育人环境。

二、仁——培养爱心

“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儒家的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带动其他人;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还要知道干什么事都会遇到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更为重要的是人在一个集体中活动,一种集体主义的精神才是一种真正的“仁”。其实,一个优秀的班级正需要这样的管理策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方面,班主任讲“仁”,就是要关爱学生,具体地说,就是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励其进步,信任其言行,把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调动到一个最高点,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受,从而使教师树立了“不令而从”的威信。班级管理中,我会重点关注各方面条件比较差的同学,记得2005服装4班有一个同学特别自卑,她认为自己身上没有任何优点,但我发现她文采不错、喜欢写小说、笑得真诚、头发漂亮等,我反复表达欣赏她的这些优点,她后来也变得自信了。这正所谓“爱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风更摧人”。另一方面,要在班级中提倡帮助他人、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理念。2011年6月,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好的班集体是:人人都平等的集体,营造充满尊重、和谐、友爱的氛围,让学生一进入班集体,就感到春风拂面,温暖快乐;人人都是主人的集体,营造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的氛围,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他人的事情帮助做好,集体的事情一起做好。当一个班集体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珍藏的记忆,那是对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最好的褒奖。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企盼的境界。

三、礼——追求和谐

有了“仁”的存在就可以成为真正的人了,但是“仁”还不能单独存在,孔子认为,“仁”的实现必须通过“礼”来表达和体现。在班级管理中以“礼”为核心理念,用礼制、礼乐追求管理体制的合理化。激发学生的逻辑判断的潜在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地从理智上求真。其要旨是追求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规律性,以富于人文精神,合乎人性的礼制和礼乐来规范班级秩序,用礼制约束人,用礼乐营造好学、敬人的氛围。孔子的治道强调“正名”,要求做到“名正言顺,各司其职”,体现在班级管理中也就是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要各司其职,用完善的层级制度和制度的文化氛围约束各成员。在班级管理中,我一般会一周一次班团干部工作回报,两周一次的工作方法培训,强调的是分工合作,注重协调,让班团干部时刻具有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这样效果不错。班主任首先要把班级看作一个系统,认真研究班级系统内部诸子系统对班级整体工作的影响,从实现整体目标出发去指挥班级各方面的工作,使班级各项工作围绕班级整体工作的质量、效率正常运转,并通过组织、协调和综合使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影响因素与班级共同目标形成一个和谐系统,以实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从“礼”的内涵来看,礼乐的关键性作用在于形成一种敬的氛围,敬重自己的班级角色或职司,敬重老师,尊重学生,使本班级秩序井然,能成大事。可见孔子治道之首,即制度化的组织治理,而决不是人们所附会的随意性极大的所谓“人治”。现代班级管理的实践也表明,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制和制度,以及营造好学氛围,是和谐班级构建的关键。

四、恕——讲究人本

儒家强调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宽容和理解,来求得人际之间的和合。一方面,在解决矛盾冲突的时候,不能只看到矛盾或冲突的一方,而应该全面地看到矛盾或冲突的双方,消解他们之间的对立因素,找出能够有效沟通的切合点,从而达到和谐与协调。为师者,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躁速成,班主任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所需的是循循善诱的耐心和春风花雨的润泽。特别是对后进生犯错时,要有更为宽广的胸怀和气量,用敏锐的观察力和迅速的反映能力,冷静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007文秘1的一位同学,拍拖、偷手机、课堂玩手机、撒谎、烫头发等一系列不良习惯屡禁屡犯,但我对她并没有放弃,通过一年多的关注和与家长的联合行为干预,最终让她懂得做一个学生的标准行为,从而使其从不良习惯回归良好行为。另一方面,实行“恕道”管理,必须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原则。班主任的“恕”就是推己及人,管理适度。班主任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强行施加给学生,班主任明知不对的事情,就不要让学生去做。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许多事情是个人无法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作为学校和班主任不能选择学生,什么学生都有责任接受,并且要做到一视同仁、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帮助全体学生共同提高。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者,会注重在合情的规范和合理的目标指导下,忠实于学生的个性,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总之,儒家管理思想的内涵、目标、方法对现代班级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仁”“礼”对于现代中国社会追求和谐发展,以及我们教育的目标有一致性的内容。对我们当前的学校的德育教育和提高教师和国民的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不仅要将其作为知识来研究,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去应用和实践。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7

《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品性构成》这本书对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影响这一问题作了最全面与深刻的解读。作者尹晓丽在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文化对电影的影响进行了详尽剖析,并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以及跨文化语境里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

全书一共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编和结语五个部分,从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电影的密切联系出发,纵向历史性地描述了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电影对于儒家观念的接受情况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拓中国电影民族性的可能途径。在绪论部分,作者对书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论述思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概括,并对此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说明,阐述了该论题研究的社会文化价值所在。上编侧重从儒家传统的道德教化理念对中国电影文化形态的影响,从道德理想主义、入世批判精神、儒家的文艺观以及理想人格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对中国电影主题、风格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中编主要从家庭伦理观的角度分析儒家的伦理道德与乡土意识的中国电影的影响。具体分为五个章节阐述了以下内容:“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与中国电影家庭伦理片的文化形态,电影中的父子关系的儒学意蕴,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以及儒家的乡土观念与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建构。下编针对儒家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对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反思进行论述,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重构中国电影中的儒家传统资源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全书以浸淫于儒家文化百年的中国电影的主题思想为主,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详细讨论分析了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联系,考察了中国电影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儒家文化的内在融合与外在表达,探索了电影这样一个现代艺术形式内在隐藏的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点与弊端。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8

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融合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儒家学说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更新、调整与完善而形成的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对全民族发展有深刻影响的优秀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网络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所开展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互联网+”在思想教育体系上的应用,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1.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推进

首先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儒家优秀文化主体思想的“仁”、“礼”是当代内在的主流思想,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的来源,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时刻遵从的道德操守,它经世代血脉相传,将中华民族道德思想紧紧联系在一起。“孔子教人,各因其才”,是指孔子在对弟子进行教育时,竭力主张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教育方式。当前,思想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没有活力,而儒家优秀文化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克服上述弊端,实现教学内容与教育方式的统一,可提高教育的最终效果。

其次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儒家优秀文化所倡导的“以天下为己任”、“齐家、治国、平天下”、“慎独”、“自省”、“修身”的思想,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相一致,它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扩展

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儒家优秀文化与现代网络技术有机结合,使网络成为承载儒家优秀文化的传播机,迅捷的网络传播速度提升了儒家优秀文化的吸引力与时效性,更便于大学生随时随地更好的接受儒家优秀文化的精华所在,这有助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有助于实现所提出的“文化自信”,让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袭。

另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对高校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拓展,通过网络平台载体,使儒家优秀文化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有机结合,全面营造具有儒家优秀文化意蕴的网络学习环境,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将儒家优秀文化伴于学生左右,进而提升大学生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

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1.促进二者融合的主动性不够

当前,教育工作者普遍不适应网络给教学带来的变化,认识不到在网上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加之自身不能很好的掌握网络技术,质疑其效果,而很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同时高校也没有对网络思想教育教学评价的体系和相关制度,没有鼓励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改革教学的机制,从而制约了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的积极性。

2.二者融合的方式单一

目前,教育工作者对二者融合教育形式的运用主要还是利用传统的网站,在网页上按照教学计划定期一些儒家优秀文化的知识,形式单调,信息更新不及时。并且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关注到学生在网上留言,不能做到及时答复,很少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及时性聊天,他们更愿意按传统教学方式,坐在办公室与学生促膝交谈,白白浪费了网络教育资源。

3.二者相互渗透性不强

由于二者融合的教学过程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打破了在教室获取知识的传统方式,通过网络媒体,可以快捷、迅速获取知识。但是,如今的大学校园,教育工作者未能充分把握网络特点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育网站只是将儒家优秀文化教育的内容简单到网页上,并没有实现博客、论坛和“拇指网络聊天工具”的共同参与,缺乏互动性。

三、完善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相关机制

1.加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制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高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育工作者进行观念培训和技能培训。通过观念培训,应使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冲击与挑战引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认识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应变能力,认识到虚拟沟通环境中消极因素所起的作用,认识到教育工作者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弄潮者,应融入到网络新媒体技术的浪潮中,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同时,通过观念培训,使教育工作者学习现代网络的相关技术,主动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学习如何利用管理者的权限对论坛、博客进行管理,实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导向的控制,发现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完善有助于二者融合的大学生自主学习机制

自主学习的机制可以解决教育工作者所掌握的儒家优秀文化知识与大学生能学到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二者融合活动的始终。在去年南海争端中,教育工作者引导大学生运用网络图片、视频的形式,讲述从秦汉时代开始,中国人最早发现了这些岛礁,世代围绕这些岛礁进行渔业捕捞和居住。通过在大学生运用的网络媒体中传播,掀起了一股爱国主义的热潮。学校也可在多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儒家优秀文化短片、故事等的征集和评比活动,以激发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完善有助于二者融合的保障机制

高校应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岗位责任体系,落实主体责任保障。该体系是由校总支书记负责,其次是思政课教师,最后是班级辅导员,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W校要加大儒家优秀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在信息化的时代,还要对网络传输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地更新,完善信息技术并在信息安全方面有所突破。

4.完善有助于二者融合的激励机制

适当的激励,能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能使大学生消除不良行为,而且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网络多媒体平台发表自己创作的富含儒家优秀文化的图片、诗歌、动漫、视频等作品,对优秀的作品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同时将优秀作品加以推广。

四、营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良好氛围

1.在全社会营造促进二者融合的良好氛围

首先创造富有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环境。孟子说过“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组成体,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应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通过网络下载一些类似动画片《论语》等儒家优秀文化的代表作,供孩子观看,并亲身讲解其中的道理,使大学生从小就受到儒家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其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大力营造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特色的社会环境。2017年春节,支付宝开展的集“五福”抢红包活动,集齐“五福”人过千万,参加人数更是无法统计,人们在娱乐的同时,深化了儒家优秀文化所推崇的“富强、和谐、友善、爱国、敬业”理念。倡导社会上兴起的国学热以及举办的富有儒家优秀文化底蕴的艺术节,如辽宁沈阳每年举办一届的传统文化论坛等,同网络新媒体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网上与网下联动、互为依托的良好氛围,达到在全社会传递儒家优秀文化的正能量,使大学生从中吸收儒家优秀文化的精髓。

2.在高校营造促进二者相融合的良好氛围

指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应有效利用儒家优秀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确立儒家优秀文化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营造具有浓郁儒家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第一打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空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校园网来进行的,因此校园网应建立与校图书馆共享的、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数据库要包括教教案、录像、课件及对教学有参考价值的多媒体素材,学校应在图书阅览室、自习室等公共场所,设置电脑显示屏,方便学生通过接口链接、下载所需的视频资料。同时,播放儒家代表人物、爱国人士的画像、警句以及代表作品和事迹,宣传儒家优秀文化精髓,用物质可视的方式对师生进行儒家优秀文化的熏陶。

第二营造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空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4G的广泛应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拇指网络聊天工具”被广泛应用,使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和接收者。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微时代提供的机遇,做学生的“同龄人”,构建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群向学生们分享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媒介的儒家优秀文化的学习内容,将问题导向法、案例教学法、新闻播报法、视频播报法、PPT制作分享等多种教学形式有效运用到日常行为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可以实现实时的视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

第三繁荣大学生网上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由于微信及QQ群的不断增多、壮大,而以“群主”为首,依托网络而兴起的大学生网上社团组织也悄然而生。教育工作者应主动参与网上社团(群)活动,通过聊天、视频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及面临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教育工作者应协助网上社团自编自演话剧或小品,内容与思想理论课教育内容挂钩,并融入儒家优秀文化的元素,通过网络在不同网上社团间演出和交流。引导网上社团通过网络进行社会宣传、社会服务、西部支教、社区帮扶等活动,使网上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一过程是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真正体现,而二者合一才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中所要达到的目标。

结述语

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地位已经毋庸置疑,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理应意识到将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所产生的有利影响,而将其全面推行,这势必有利于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有利于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自信”建设,让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人民出版社,2016.

[2]张洪伟.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3]陈西青.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路径[J].鄂州大学学报,2012

[4]孙婕妤.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教导刊,2015

[5]殷小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文教资料,2011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9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94-02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直是我封建王朝治国理政的核心思想。那么在元代这个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儒家思想又是居于何种地位?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的?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儒家思想文化在元代的地位

元代是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有属于本民族自己信仰和文化。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使用武力和战争来获得统治疆土,巩固统治,这与儒家思想是不一致的。蒙古族经过几十年战争,最终获取了庞大的统治疆域,建立了大一统帝国元代。但到1234年,蒙古灭金以后,统治者窝阔台决定倡导儒家思想,兴国学,开始重视儒家思想及文化。忽必烈是元朝的创建者,自元代实现大一统后,蒙古族就入主中原,走上了与中原居民融合之路。忽必烈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很大,他经常向新统治地区的前臣和四方文人雅士寻问治国经世的道理。而广大中原地区的儒臣名士也常常向元世祖讲述中原各朝代封建王朝建设、兴衰灭亡的历史经验教训,同时也经常向其讲述“三纲五常”以及“孔圣治国之道”。忽必烈对儒家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对以往,蒙古族统治者更喜欢以“向天地求签”的封建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而从忽必烈开始,则逐渐放弃了这一愚昧方法。忽必烈在进行相关政治活动时,每临重要大事,往往会听取儒家学者的意见,进而采取正确的处理思路和办法,并非问计于巫师。可以看出忽必烈对儒家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信任。同时结合大量的历史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忽必烈并非完全的宗教信徒,而是以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形象展现在历史政治舞台。

忽必烈凡遇到重大国事,一般会向中原地区的儒家学者寻求意见。儒士们因此对忽必烈寄予很大希望,希望忽必烈成为儒家思想的“践行者”和“推动者”。而在元代历史上,由忽必烈亲手创建的“金莲川幕府”也确实网罗了大批知名儒家学者,这一批儒士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大一统国家,实施政治、经济统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原地区经济复苏方面,儒家学说发挥了重大作用。正是忽必烈认识到儒家文化对其管理中原、经营国家事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才与高层政治实现了深度融合,并得以广泛传播,为元代大一统局面提供了重要基础。

忽必烈之后,元代统治者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让儒家学者有了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这大大提升了人们参与学习儒家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元代统治中将中原人群和南宋地区人士都规划为三四等人种,但依旧给予儒士参政议政的机会。尤其是英宗和文宗更是极度推崇儒家文化,弘扬儒家学说,为儒家文化发展传播奠定了广泛基础。

元代作为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政治安定之后,社会经济发展迅猛,这为元代文化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有效打破了各民族之间相对封闭孤立的状态,加深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特别是蒙古族和汉族之间的融合。随着交往融合速度加快,各民族之间受汉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就进一步加深。元代统治者为稳固自身统治,极力推崇理论化的“三纲五常”,并希望借助这些儒家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秩序。而儒家学者为有效维护自身利益,提升个人地位,则极力宣扬儒家学说,这就使得元代政治统治与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儒家学者之间实现了某种默契。大多数儒家经典著作都被翻译为蒙古文著作,程朱理学也再次被界定为国学,这为儒家文化在元展奠定了无可替代的基础。

二、元朝文化政策中关于儒家文化的政策分析

任何一种文化想要实现广泛传播,就必须获得认可,同时文化政策对其发展也会产生深刻影响。文化政策中积极有利的部分能够有效推动儒家文化的发展,而一旦文化政策对其不利,那么这一文化发展就会面临障碍,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元朝关于儒家文化的相关政策。

(一)元朝文化环境比较宽松

由于元朝是由马背上的民族建立的,其统治者汉化程度和儒家文化掌握程度并不高。忽必烈之前,各位蒙古大汗甚至都不识汉文,同时也不讲究中原地区的封建道德和君王统治之权术。因此在文化方面,多不公开干预,由其自由发展。这一宽松的文化环境,为元代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元世祖公开减免儒士的徭役,网罗天下儒士人才为政府服务。给儒士较好的待遇,使其能够安心参与社会建设。正是元朝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成份,加上当时文化由草原文化向农业文化发展,元代逐渐构建起属于自身的独立文化结构。整体较为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家文化迅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二)对儒家文化采取优待并非单独尊儒

之前封建统治者对儒家文化都持以独尊的态度,这与儒家文化推崇君力的天赋性以及君臣纲常有关,很多统治者都将其看作良好的统治工具。元代并非如此,由于统治者缺乏必要的儒家理论基础,对汉文化不了解,加上其民族自身就有相应的信仰,因此儒家文化的地位并不高。实际上,元代统治者也只是将儒家思想当作维护自身统治的一种文化而加以优待。由元代历史可以看出,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有一个逐渐变化的历程。开始注重其实用性,后来才认识到儒家思想作为一项极为完整的统治思想体系,能够维护自身政治统治。

忽必烈统治期间,开始重视儒家学者,然而与前朝所不同的是,元朝统治者并不是真正了解孔孟思想,他们更看重的是儒家学说的功利性以及对维护统治的独特作用。因此,对儒家学者只是给予优待和荣誉,但多任的是闲职,可以说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认可仅仅停留在很有限的方面。元朝所推行的文化政策强调“庙学合一,重祭祀而轻教学”,更看重儒学祭祀仪式。在元朝中后期儒学出现了过分重视祭祀的问题,在祭祀方面投入大量花费,从而使得儒学教育发展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由于过分重视祭祀活动,忽视了教学质量,这就影响了正常的儒家教学活动。

学而优则仕成为儒家文化传播的重要动力,因为通过学习儒家文化,可以实现政治抱负,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学习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而在元朝前期,科学制度被废止,加上蒙古族的草原文化传统及狭隘的本位主义影响,以及对中原儒家文化的抵触心理,使科学制度被冷落,而儒家学者也不受尊重。元仁宗继位后,主张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笼络人才,并恢复了科举制度。就元朝科举选士状况来看,元朝科举取士的规模和范围都始终不如之前朝代,其地位也不如其他宗教理论那样受重视,科举取士也不比前朝。

三、元朝儒家思想的传播途径分析

任何文化思想,想要实现有效传播,始终离不开几种常见途径:教育、学校、祭祀、社会交流等。

(一)统治者任用部分儒家学者

儒家思想是一种文化,也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然而元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国家,由于受其文化特点及信仰因素等的影响,对儒家思想并不十分重视,这就使的儒家思想传播并非像以往朝代顺利。可以说统治阶级的认可是某一文化迅猛发展的重要前提。元朝统治者自忽必烈起开始选用儒家学者,并且向他们咨询相关治国之策,这就为儒家思想传播推广提供了重要渠道。

(二)兴办儒学等国学机构

任何一种文化,要想得到传播,相应的教学机构或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元朝也兴办了一些学校,学习儒学,这为儒家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民族众多,为有达到良好的效果,元朝统治者制定了切合可行的教育政策,通过教学活动,使儒学得到推广。

(三)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影响根深蒂固

思想传播的最佳途径仍是自发传播。儒家文化在宋朝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已经成熟,并被社会广泛认可。正是由于儒家思想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儒家思想传播有了现实保障。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影响让人们对其传播有着天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政治传播与教育传播深度融合

儒家思想的传播,离不开政策推动与有效教学活动,只有与政治权力有效结合,才能为儒家教学发展提供必要空间。相关教材编制和科举制度,为儒家思想深度传播、迅猛传播提供必要载体和渠道,从而加速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元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游牧民族创建的大一统帝国,在其领土扩张、国家创建过程中,更多依赖的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儒家文化并未在国家创建过程中发挥太大作用。而元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儒家思想提供了统治之道,因而得到广泛传播。但和以往封建王朝相比,元朝统治者由于缺乏必要的汉化知识,加上蒙古族自身影响,儒家思想并未获得统治地位。

参考文献:

〔1〕黄秀琴.我国文化中的儒教问题:起源、现状与趋向[J].山东教育,2012,(6):145-149.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10

关键词 :韩国;儒家文化;传承;启示

韩国作为继承和发展儒家文化最好的国家之一,对儒家文化进行了完整的集成与进一步发扬。时至今日,儒教在韩国占据主导地位,孔子的“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孝忠为本”思想已融入韩国人血液,成为国家发展和人们正确价值观的精神能源。儒家思想对韩国当代现代化进程、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儒家文化在韩国发展的原因

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比其他国家更重视,韩国是儒教的“优等生”国家。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在韩国得到较好传承和发扬,除地缘外,还受到本土文化影响。

1.历史背景

中国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一向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友好往来,尤其是古代朝鲜。古代朝鲜地处亚洲东部的朝鲜半岛北端,陆地与我国山水相连,地理位置非常接近。由于地缘关系,儒家学说最先传入的国家就是古代朝鲜。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中国东北各少数民族不断移居朝鲜,相互来往。《史记》中有殷末周初箕子率族人去朝鲜的记载,称其为“古朝鲜”。1 儒家思想先后传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它们都以各种形式对儒家学说进行了传承。进入李朝后,儒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那时,不仅创造了韩国文字,还实现了以礼乐治天下的“儒教”精神,为韩民族精神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纵观韩国历史,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儒教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但儒教的基本理念,已深深根植于韩国文化中,成为韩国民族精神基石。

2.文化背景

韩国地处半岛,国土狭小,人口较少,历史上又屡遭外族入侵。保持民族团结和稳定,关系到韩国民族生死存亡。儒家文化所主张的中央集权加强了社会稳定,受到韩国统治阶级推崇。儒家文化已成为韩国人救亡图存、凝聚民族精神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古代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文化。到了近现代,又虚心学习日本科学技术和美国文化。韩国提出世界化的同时,又注重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能根据本国具体国情,把本民族文化发展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结合起来,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这是韩国传承儒家文化的最大特点。

二、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韩国,儒教既具有官方性质,又具有民间特点,对儒学的保护和复兴起到很大作用,也促使韩国能成为儒家思想保存较为完好的国家。由于对儒教的重视,韩国政府大力倡导人们对儒学的推广应用,鼓励学者积极探索和发掘儒家思想内涵。

1.韩国对儒家文化传承的内容

韩国传承的儒家思想主要包括伦理道德、社会教育、社会礼仪等,并将它应用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为促进韩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讲“仁”重孝的伦理观。儒家推崇“仁爱”原则,强调“人和”精神,“仁”是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韩国把“忠恕之道”作为“仁”的准则,把公民权利、义务教育与忠孝教育有机衔接起来,有利于人们形成忠孝一致的伦理观。儒家文化倡导大家庭和等级制度,长幼有序的礼节,服从精神。长期以来,韩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按家族与社会等级制度形成的“君、臣、父、子”的服从关系。这是“忠孝一致”的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观的体现,以此为基础强调对君主和国家的绝对忠诚和对家族先辈的绝对服从,构成家族内部生活伦理秩序。儒家文化思想已成为韩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尚贤重教的教育观。儒家的“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等教育思想,在韩国影响深远。韩国非常重视儒家思想教育,李朝太祖六年成立的一所以教授儒教精神为办学理念的高等学校,即成均馆大学,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至今,成均馆大学在韩国依然是政府重视的教育基地。韩国儒学教育除成均馆大学、成均馆下属的地方乡校外,成均馆下属的“儒道会”等组织,还举办各种讲习班以宣传儒学思想。

1960年以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施行伦理教育,还根据各级学校的不同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道德伦理科目。小学学习《家庭》科目,讲述“正经的生活之道”。培养学生养成端正、诚信、节制、尊重生命等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爱国家、爱民族、爱家庭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初中学习“道德”科目。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懂礼节、重孝道、尚和平、善合作等正确的道德观。高中学习“国民伦理”科目。以培养学生尊重人的生命与价值、注重民本思想、重视修身养性等,以更好地传承民族的伦理传统。大学继续学习“国民伦理”科目,内容包括韩国传统思想的源流,实学思想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本民族发展史,从而热爱国家,更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韩国,除了课堂教育外,还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孤儿院和养老院等进行社会实践,将所学的道德科目内容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3)谦逊的礼仪观。儒家文化中“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观念已在韩国人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韩国父母从小就开始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孩子懂礼节,学校从幼儿园开始教孩子基本社交礼仪。韩国学校礼仪教育包含在系统的道德教育中,教授系统的礼仪知识包括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韩国还利用政府在各个地方办乡校书院,积极向社会开展儒家文化礼节教育。如梁山乡校每年面向社会免费进行韩国传统礼仪教育,还开设书法、茶道、祭祀、韩服等礼仪。

2.韩国对儒家思想传承的方式

韩国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主要通过教育实现。这种教育方式既有学校的正规教育,也有社会组织的非正式教育。教育乃百年大计,横向上教育传播面广,纵向上教育影响深远,教育模式具有简约性、整体性、延续性等特点,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除正规学校教育传授儒家思想外,韩国一些非正式组织也会宣传儒家思想。如儒道会、传播媒体等。儒道会主要通过举办学术和文化交流宣传伦理道德和忠孝思想。韩国国家电视台坚持定期播放《论语》讲座宣传儒家思想。

3.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的影响

韩国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讲“仁”重孝的伦理观教育,能促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孝敬父母、与人为善的伦理观。尚贤重教的教育观,能促使青少年养成诚信、节制、热爱生命等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也能促使青少年爱国家、爱社会、爱民族、有责任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形成。谦逊的礼仪观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养成懂礼貌、乐于助人、文明友善的正确道德观。

三、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儒家思想虽源于中国,但从某种程度上说,韩国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比中国还要好。韩国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使得儒家文化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以一种不自觉的历史认同形式存在。儒家文化成为推动韩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精神动力。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启示。

1.正确看待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韩国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不是全盘吸收,而是在吸收儒家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国情,探索走自己的道路。做到了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韩国得以较好地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韩国政府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积极引导。这些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

首先,我国要足够重视传统儒家文化。中国目前比较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必然会影响经济发展质量。我国可以借鉴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之路,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建设。其次,我国应该对儒家传统文化给予积极的探索和挖掘。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已经过时,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却具有永久性的价值。我们应该挖掘儒家思想中的积极成分,探索如何将消极的影响转化为积极的影响,使积极的影响发扬光大。

2.学习韩国设立专门的儒教大学

近年来,儒家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国也已相继建立。作为儒家思想发源地的中国,更应该加大对以传授儒家文化为办学理念的学校的创建,尤其是孔子学院的建设。

在韩国,中央设有专门的儒教大学成均馆,在地方普遍设立公私教育机构,如乡校、书院等,主要以儒家经典教育、儒家文化传播为教育宗旨。这也是儒家文化在韩国得到普遍认同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可根据本国国情及借鉴韩国办学经验,探索建立有特色办学理念的学校,以更好、更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中小学乃至大学层面增加《论语》精华部分诸如诚、信、仁、爱、孝、悌、礼、仪等“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和科目,借用儒家文化的道德资源对青少年进行启蒙式道德教育。学校除了学习儒家思想理论外,还应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志愿活动,比如,到养老院、孤儿所等志愿服务,把学到的儒家思想精神应用到实践中去。

3.发挥大众传媒的传播作用

大众传媒作为当代社会信息传播最主要的渠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时效性强等特点。我国可以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进行儒家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内容可以多样化,除了《论语》《大学》等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大力宣传孔庙、孔府、孔林这些世界文化遗产。让人们通过参观,亲身感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崇敬之情。还应该重视影视节目对人们的影响,影视题材要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内容要反映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等,这些都有利于儒家文化更好地推广与传承。

引文注释

1 文思和.世界通史:上古部分[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397-398.

参考文献

[1]朴文一,金龟春.中国古代文化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

[2]柳承国.韩国儒学史[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3]蔡茂松.韩国现代的儒学[J].华学月刊,1975(10).

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例11

中图分类号:B-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97-02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把中国文化纳入世界文化构架中并加以平等地讨论都要归功于梁漱溟的文化哲学,它肯定了中国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现在的时代,虽然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但是普通民众对于儒学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最浅显的层面,而且传统儒学的很多做人、做学问的态度仍值得当代人学习。梁漱溟在20世纪初就提出辩证地看待儒学,复兴儒学。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如何看待儒学成为探讨的重点。

一、梁漱溟的文化哲学概述

(一)梁漱溟的文化哲学

首先,梁漱溟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生活的样式。“一民族的生活的样法……无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充斥着生活……”文化是满足意欲的方式。“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农业生产、社会治安、国家政治、伦理法则、教育设施、……”这些便强调了意欲产生文化的整体性。

其次,梁漱溟认为,意欲面对着三种“器界”,由此引发了人生的三种问题,人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即人与物的问题,人对社会关系的需求,即人与人的问题;以及人与自身的问题。

最后,文化就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而意欲的不同流向又形成了民族生活的样法。并且梁漱溟由意欲的不同,将世界文化分为三大文化系统,即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洋文化。中国文化将意欲调和持中作为根本精神,印度文化将意欲反身向后作为根本精神,西洋文化将意欲向前作为其根本精神。

(二)梁漱溟文化哲学的影响及评价

1.梁漱溟文化哲学的影响。中国当代社会深受梁漱溟的文化思想的影响。其中凸显文化的民族本位主义思想的由他的文化思想所体现和代表的现代新儒学的主旨精神,感召和影响了众多的热心人士,他本人同时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赞同。

梁漱溟在反思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建设进程和指导思想以后,提出复兴传统儒学,维护文化的民族主体地位和自尊精神,民族的、传统的东西逐渐在失去自己的生存土壤深深地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由此复兴儒学、复兴孔孟之道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与此同时,许多孔子学院出现在世界各地。

2.对梁漱溟文化哲学的评价。梁漱溟的文化哲学虽然对近代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和贡献,但是在他的思想和研究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局限性。首先,是其具有现代性。他的文化观具有符合时代潮流的进步的一面,认同新文化运动和世界文化,并对中国文化进行批判性反省。这是其思想进步性和现代性的体现。其次,是其具有保守性。梁漱溟想在承接西方成就的同时又期望避免西方文化的弊病;他在批评中国文化的消极因素的同时又力图从中挖掘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东西。梁漱溟文化哲学是一种兼备保守性和现代性具有内在矛盾的思想体系。

二、梁漱溟的儒学复兴在于实现儒学现代性及发挥其文化批判功能

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儒家文化,其意识形态功能和教化功能都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而在近代中国,传统儒学开始凋零,其普适性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挑战和中国传统社会解体重构的影响。

梁漱溟所思考的儒学价值观重建,既试图让儒学能够从新的政治制度中生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也重视儒学与西方化的态度之间的互补,实现儒学现代性及发挥其文化批判功能,既坚持传统文化的改变与更新,也尽可能地吸取现代文化的优秀成果,如此,传统儒学便能在现代延伸新的力量,焕发新的生机。

梁漱溟认为儒学有其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遍性,他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文化承担形式,就他而言关于东西文化价值的思考,是通过提出新的理论问题和转换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建立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解释系统。他所建构的文化儒学思路很好地说明一个民族可以在本民族科学不发达的条件下,通过文化的交流,按照本民族现时需要,借助其他民族的思维框架,形成新的思维框架,以便达到世界同时代的思维水平,但是,又不能完全照搬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式,应该依托本民族的思维特点,有选择性地吸取。

三、认识传统儒学

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儒学,则儒学可以分为政统的儒学、道统的儒学和学统的儒学。

首先,总的来说,政统的儒学遗留在历史上问题比较多。在封建社会,儒家曾长期与政治相结合,无形之间对专制统治起过积极的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特别重视道德教化的儒家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但是如果过分夸大道德的教化作用,那么不仅将会使道德政治化,也将会使道德逐步成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其次,如果我们对道统的过分强调,不仅可能形成对其他学术文化的排斥,甚至形成对异端思想的压制。

再次,我们认为儒学的学统是最重要的。其学术思想的传统,包括世界观、思维方法和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等等都是学统的儒学。其一,要有文化上的主体意识,充分地认识和了解自身文化,并对其进行保护和发扬,另外要有吸收和消化其他民族文化的能力。其二,任何文化只要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新、拥有新的血液和生机活力,那么便能不断地发展。同时也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得到适时的发展和更新。其三,虽然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思想文化不断更新,但是古代思想家思考的问题及方式、理念可能是万古常新的。其四,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矛盾,即使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粹部分,要继续发展下去,也需要得到符合时代的新诠释。不断反思儒学的内在矛盾以及不断给儒学新的诠释在这个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的时代,才是儒学得以复兴的生命线。

四、复兴儒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复兴儒学首先要使儒学对现代社会有价值,考虑现代社会严峻的问题,根据现存的现实问题为儒学复兴提供现实基础。

那么我们现代社会面临的危机都有哪些?人为满足自身需求一味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环境入不敷出,生态环境失衡恶化,出现生态危机;由于现代人追求物质利益和权力超于一切,不仅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甚至形成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至于多次爆发世界战争;另外,人类过于注重金钱和感官享受,以致出现身心失调、人格分裂的问题,甚至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当前人类社会矛盾需要解决,甚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国与国、人与自我身心之间的种种矛盾。另外,还应注意到,我们在当代谈传统儒学的复兴,目的也不是再使传统儒学达到占据统治地位,而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继续生长,获得新的生命力。

五、儒学复兴的可能性

以人为中心思想体系的儒学有其在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首先,遵循自然规律的先进意识的中国儒家思想并不反对现代的科学与民主,并且对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和浮躁人心有调节作用。

其次,能够适应时局变化的儒家思想不仅能够改进自身,而且还能够容纳外来文化。从先秦发展到宋明的儒家思想,还是有很多观点能够与时俱进,有些诠释本身就是进步的表现。儒家思想在时间的打磨下和新思想的融入中迈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再次,儒家思想的复兴与现代人文科学思潮异曲同工。

最后,在当代世界的很多国家中儒家思想仍有一定的影响力。虽然在中国本土,在政治和教育领域里儒家思想早已失去了统治地位,但是在社会道德和民间习俗层面,它仍然发挥着稳定人心、安定社会的作用。虽然儒学的影响力不可与儒学鼎盛时期相比,但儒家思想走到千年后的今天还是有自己的生命力,说明传统儒学还有复兴甚至繁荣的可能,不可否认其价值。在不久之后,梁漱溟也预期中国文化的复兴。

六、复兴传统儒学的非现实性

虽然传统儒学还有继续发展的生命力,但是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复兴传统儒学还有一定的非现实性。

首先,自近代开始儒家思想已经逐渐失去了其在中国思想、政治界的中心统治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它的影响力。且现在中国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传统儒学要复兴首先就失去了官方的支持。

其次,传统儒学在经历了20世纪的“十年”,传统的儒家思想几乎遭到很大的毁灭,及至现代各种西方思想的冲击,传统的儒学已经十分缺乏立足之地。

最后,梁漱溟作为第一代近现代新儒家已经意识到了儒家思想本身存在不足,在新文化运动中认为在不放弃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可以接受西方思想,传统儒学无论其从现实还是理论上都已经不可能再成为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

七、结语

时代在改变,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有必要复兴以及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价值,发掘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生长点,传统儒学如何复兴是个问题,百年前梁漱溟对这个问题就有自己现代性的看法。如果我们想要在现代复兴传统儒学,使儒家思想在现代的复兴由可能变为现实,那么我们可以开出新学统、政统,在加大儒家思想宣传的同时,培育、发展儒家思想的接班人,那么便能使儒家的道统薪火相传。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儒家思想可能在现代“复兴”,但像“独尊儒术”一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传统儒学既不可能在中国重现,也不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出现。

参考文献:

[1]王秋.心性学视域与中国现代性问题――梁漱溟文化哲学思想析论[J].学术交流,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