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8 09:36:03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1

作者简介:董仲周(1980-),男,山东泰安人,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河南 焦作 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27-02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很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再次强调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风险,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的任务,几代国家领导人时刻提醒人们增强忧患意识,具有强烈的警醒作用。忧患意识是主体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一定问题的思考中所呈现出的压抑感受和焦虑不安的精神状态,是具有理性意义和意志倾向的沉重情感。它既包括对个人自身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也包括对自然和社会危机的一种感受和预知能力。[1]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它是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一充满辩证法的警世名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铭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也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笔者参与过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些工作,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研究生培养中的忧患意识。

一、研究生的忧患

在校园中,研究生条件优越、环境安定,吃穿不愁,生活稳定而且竞争性不强,所以,有些人不懂忧患、不会忧患、没有忧患,从而对学习失去动力,对科研失去激情。其实,现在的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第一学年是课程学习阶段,大家要么是上全校的公共课,要么是上各个方向的专业课,学院内部相互之间都有竞争。再就是科研学术方面,不光是学院内部相互之间的竞争,还有跟其他院系研究生之间的竞争。学院内部的竞争,体现在每年的奖学金评定和评优评先,院系之间的竞争,体现在每年的“学术之星”评比。有的研究生不想在这两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却对做家教、课外兼职和学校里的助课等热情饱满,这些都说明他们忧患意识不强,只看到眼前利益,没做好长远打算。作为研究生,应该想到的是要不要努力一下,继续读博士。现在,对博士和硕士在机会、待遇、能力水平和贡献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不难发现硕士与博士之间的差距,以及硕士所面临的困境,尤其是对数学专业的来说更加突出。就算不考博士,如果去找工作,又拿什么去跟别人竞争。所以不管是考博士还是找工作,都要学习好,做好科研。以现在学校的政策,做好科研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增加考博士或找工作的砝码,又能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比辛辛苦苦去做家教、兼职和助课划算得多。

综上所述,研究生还是缺乏忧患意识。只有具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勤劳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和事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只有把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代研究生才能从自身出发,了解新情况、认识新问题、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导师的忧患

在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导师是承担和实现培养任务的主体,导师要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引导学生的处世为人。导师的指导作用,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导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关心和爱护,肩负育人的责任;另外,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又具有合作的关系,从事相同的研究课题,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攻关,导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研究生的育人教育中,导师的“言教”固然重要,而“身教”更加重要。

作为一名导师,就要具有忧患意识,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地提升自我,在指导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也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水平,更要以自己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品质影响学生。为人处世方面,导师要做榜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学术科研方面,导师绝不能够放松自己的科学研究,更要始终走在所研究领域的前沿,保证能够不断传授学生新知识,还要能做出论文,如果自己都做不出高水平论文,怎么指导学生也出高水平论文,没有高水平论文,研究生又该怎么跟其他院校或其他方向的人竞争?做好科研还体现在科研项目上,对研究数学的来说,就是纵向项目,对数学方向来说,科技厅或教育厅的项目要么没经费,有也是少得可怜,如果没有部级项目,就很难得到科研经费,这就要求导师不光写论文,还要申请高级别项目,这样才能给自己和学生争取到足够的科研经费。尤其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导师需要考虑一下,要用什么让学生跟你学,“身教”?论文?还是项目?还是兼而有之?

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忧患,就可能得不到安乐,想要得到安乐,就需比以前更加努力,在原则性问题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能够高素质地培养人才的目标。

三、负责研究生培养的管理者的忧患

管理者就是决策人。在实行新政策的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应该考虑现在的学校政策能不能吸引学生到这里来学习?需不需要改变或增加政策以保证足够的入学率,保证充足生源?入学考试方面有没有需要改进或改变的地方以提高招生质量?现在的导师队伍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若是不能,应该进行怎样的补救措施?学院的管理者还要考虑怎么样做才能使本学科的报考率增加?怎样才能使培养的研究生质量更高?怎样做才能够为研究生服务得更好?这些都是要“忧”的,至于怎样解决,可能暂时想不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只要大家集思广益,常怀“忧患”之心,就一定能够就解决各种问题,比以前做得更好。

四、准硕士指导教师的忧患

想做硕士指导教师但还不是硕士指导教师的教师是导师队伍的候补,他们会为导师队伍注入新的血液,他们的能力水平也会影响将来所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对于这些教师,他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学科研水平有没有达到做硕士指导教师的要求?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其次是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是什么?又该怎么补救和改进?还要学习哪些东西?再就是在新政策下,除了要达到以前的做硕士指导教师的条件之外,是不是还应有新的条件和要求,又该怎样去达到?还有就是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怎么做才能真正当上硕士指导教师?现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每年招生名额是8名,而导师有10位,假若再遴选2-3位的话,自己又能凭借什么优势获得研究生的青睐,让研究生自愿选你做导师?带上研究生之后,又有什么样的培养方式?期望所培养的研究生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研究生培养新政策的到来,有可能促使你的愿望尽快实现,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忧患不能没有,否则自己将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教师应该提早准备,先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科研工作,为将来指导研究生做好充足准备,以培养出真正高素质高质量的研究生。

忧患意识即在于从安中想到危,从福中看到祸,它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是一种人类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奋图强、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正是由于几代人怀“忧国之心”、“忧党之心”,践“兴国之行”、“兴党之行”,古老的中国才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并取得今天的成绩。盛世并不太平,忧患才能生存,这是中外历史一再证明了的规律,也是许多有远见的思想家一再阐明了的哲理。[2]研究生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而强烈的责任意识则来源于强烈的忧患意识,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才会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样,各方面工作才能做得更好,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高素质人才,这样的人才将是国家的栋梁,他们才能够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所以,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为培养更好的人才而更加努力。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2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然教学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即小学生学习、应用自然科学知识解决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时必备的能力。它主要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等。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这些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创造思维,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从事各种科技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心理学原理表明,思维能力是人的认识能力(即智力)的核心,而抽象概括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以第七册《金属》一课为例,谈谈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一、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实验,为科学抽象打好基础。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基本特点。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可以为抽象和概括准备大量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认真准备好与新授知识有关的“有结构”的材料,指导学生去认真观察或实验,去探索它、研究它,帮助学生获得对被探究事物的感性认识,初步形成对该事物的了解,以便于在教师的启发下进一步通过头脑的加工、语言的交流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相应的科学概念。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3

我认为通过介绍科学家一般是按怎样的过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对他们会有启发和帮助作用。对于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条:① 借助观察实验以收集和积累有关的科学资料(对化学家来说就是观察化学实验以收集资料);② 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寻找其中的规律性;③ 分析探究产生这些规律的本质原因;④ 根据科学规律对未知的事物提出新的理解和设想;⑤ 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设想,并在不断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完善对新事物的认识。在这里我强调指出,科学家就是通过实验、观察、思考来完成一个个科研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要成为一个优良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并且对研究工作具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在对学生进行化学启蒙教育的绪言课里,我以此作为启蒙教育的内容,勉励大家为提高自己的能力作出努力。

通常所说的观察是泛指对客观现象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化学课中要着重培养的主要是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观察能力,即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由于对化学实验进行观察的深刻程度是受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实验能力限制的,所以,观察能力也必然随着知识、技能和实验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较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达到比较全面、深入、精确的程度。只有加强训练,才能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一、 要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才有目标

正因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所以观察是有指向性的。为什么要观察?要观察什么?这是观察之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一般说,观察总是根据研究的目的有选择地进行的。例如,在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里,同样是磷的燃烧,但是我们观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反应前后总质量有没有变化的问题上。所以说,只有根据目的要求进行选择性观察所得到的材料,才是有价值的、符合研究要求的。

二、 要掌握观察的顺序

掌握好观察的顺序,观察才会比较全面。学生在观察中暴露出来的一种缺陷往往是顾此失彼,这是由于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的缘故。怎样进行观察是需要训练培养的。“观察是一种有计划的知觉”,在观察前应该根据观察的目的和具体的内容确定观察的计划。例如,对于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实验,一般总是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察,即反应物的性状是怎样的?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过程中产生什么现象?反应后生成物的性状是怎样的?这样可以使观察有“序”,不会挂一漏万。

三、 观察和思维相结合

观察和思维相结合,观察才会深入。“观察是一种思维的知觉”,观察到现象只有经过思维活动才能抓住现象的本质,反过来,也只有经过思维活动才能抓住反映本质的现象。观察的细致性、深刻性只有通过思维活动才能达到。有的时候,化学实验中的现象,不是那么可以直接感知到的而要通过开动脑筋,进一步采取措施或借助仪器、试剂才能观察到。

四、 学会对比的方法使观察更为精确

通过碳、硫、磷……等物质和氧气的反应来研究氧气的性质时只有采用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对比的方法,才会对氧气的性质有更确切的认识。镁、锌、铁的活动性大小也是通过比较它们和酸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而产生明显印象的。在进行物质检别和鉴定的实验时,往往要采用和空白试验对比的方法,才使观察更加精确,作出结论更有把握。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4

对于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讨论,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感觉,在当前阶段,精英班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现在非常欠缺最尖端的人才。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在中国经济和科研实力真正达到世界水平之前就培养出一些最高级的年轻人才,至少要让一部分学生达到这个水平,使他们能够和国外竞争。做这件事情的唯一途径,就是利用有限的尖端师资,通过开办精英班的方式,集中力量培养少数杰出人才。

这样的时代诉求也正是清华大学全面启动“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的大背景。将来要使得中国能够可持续发展,要能够达到世界一流大国和强国的地位,不能只依靠廉价的人工成本和组织能力,更要依靠知识产权、高技术科技成果,争取竞争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拔尖人才上而不是平均水平上能够有一个更长足的进步,使得中国的本科生毕业后,在科技创新上与国外本科生具有同样的竞争优势。

路径探索:精英教育从本科开始

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必须加强,整个教育链和研究链是不能脱节的。要训练好的研究生,必须从本科生做起,培养一流的本科生,才能培养一流的博士生和一流的研究人员。要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从大学学习开始,一直到做教授,都有最好的研究环境,做一流的工作。

如何做好这几件事呢?培养一流的博士生和创造一流的环境,这与一个国家的整体水平相关联。想要科技发展,必须要在经济、制度上达到相当高的整体水平,才可能培养出一流博士生。因为如果没有一流科学家在尖端做研究,我们怎么能希望研究生超越老师?我们的目标是能够指导一流博士生,给研究人员一流的环境,但这需要至少10年的漫长时间。

但要培养一流本科生,没有培养一流博士生和研究人员那么困难。在3~5年的时间内,我们经过努力,可以让我国院校的本科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国家非常关注本科教育,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教育部提出培养顶尖人才计划,在中国十个大学的基础科学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开展这项计划,正是对于拔尖人才培养的支持。

我开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在本科教育方面让中国的学生有更出色的底子,将来不管是就业还是从事更深入的学习、科研,都能够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能和国外一流大学如斯坦福、麻省理工的毕业生竞争。这就是我开办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的初衷。

如今这个班开办已经8届了,其中4届学生已经毕业。他们都是在信息科学和数学奥赛中富有天分的优秀学生。已毕业的107名学生中,有40%左右的学生留在清华读研究生,50%多的学生出国留学,少数进入企业工作。我的感觉是非常兴奋的,因为不管是在学生素质的提高、师资力量的增加还是课程设置的变化上,我们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我当初设想的目标――我们有中国最好的本科生,我们给学生的教育也达到了世界上最好的本科计算机教育的水平。

经验之谈: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如何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培养拔尖本科生?历史上很多组织和机构都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家都了解到,培养一流人才不只是一种方式。世界上好大学的培养方式并不一样,每个学校都有特别的校风和培养理念,但他们都能够殊途同归,都能够成功。对任何一个教育研究者来说,我们有充分的经验选择和讨论某种模式。如果每个学校认真做这件事,都可以有深刻的反思,选择一种适合本校学生和特点的模式。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于2005年开始招生,我们采取的是一种特别的、适合清华学生的模式。要培养最先进的计算机科学人才,我们认为我国的学生仍有些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不仅是本科生缺乏本研究领域的深入理念,而是所有计算机科学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我们中国的学生有欠缺。

仔细思考国内计算机本科教育,优点是中国学生的工程能力很强,缺点是对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基础比较欠缺。而在国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有些地方属于管理学院,有些地方属于工程学院,但其科学和工程两方面的重要性是大家公认的。另一方面,中国本科生教育沿袭了从中学开始就注重知识传递的教学方式,这是老式的不合时宜的方式,好处是基本能力很强,但我们的深度思考训练不够。这种问题和缺点,不仅涉及学生学习的问题,对科研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也有不利影响。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明确中国、清华现有的优势,利用我们的优势弥补这些缺点。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有特别的优势,我们必须要了解、运用这些优势,不能只想着我们要像美国一样,毕竟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对我们来说,资源很重要,是必要条件,但这还不够,如何吸引到人才,这才是关键。这方面我们有三个理念:

第一,课程要跟上时代。学生该学的一定要学到,

要能够学到最精品的课程。对核心的观念和知识,他们要学得非常精通,就像在数学系把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真正学好一样,这样就会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些认为学得好就是能够知道很多名词,背很多定义的做法应该摒弃。

第二,上课的目的要能引发学生兴趣。中国的学程很长,清华有18周课时,其中16周上课,2周考试。这对于传授知识当然很好,但事实上不一定要这么长,上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知道本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精彩,这么有用,他就会主动学习,主动阅读课外书,就会涌现出一些好的学生。完全按部就班,听老师上课的学生绝对不会是最好的学生。作业的目的是激发好学生的想象力,而不能是体力活。

第三,要培养学生讨论的能力。我认为中国学生有这个能力。清华有些学生的胆子很大,譬如我很喜欢的一种学生,我提出问题,一个学生从课堂后面举手,我问他是否知道如何做,他说不知道怎么做,但走到前面就知道怎么做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胆量,即使不知道怎么做,到黑板上讲一讲,大家讨论一下,就能够有所收获,这就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我的课至少有一个小时给学生讨论,学生很高兴,有机会参与意见。这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第四,给本科生提供参与研究的机会。世界上最好的本科生,在三、四年级的时候,都有研究和的经验。国际交流很重要,我们要让学生见到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学生,习惯于与国际一流的教授和学生交流,这样每个人的水平都会提高。我们为该班设计18门核心课程(含可选修课程),包含最核心领域的课程,全部采用英语教学。除了核心课程,还有很多别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我们采用阶梯式培养方式,前两年着眼计算机科学基础知

强化训练,后两年着眼“理论和安全”以及“系统和应用”两大方向上的专业教育。一般工程系的第一年都是讲授平台课程,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没有新的了解,但我们要求他们毕业时具备很好的专业基础,因此我们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基本上把学校三年的课程教完,从第三年开始,让学生有多一些的选修机会,让他们去发现探索,是对基础研究有兴趣,还是对系统应用有兴趣,他们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核心课;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分组,他们和不同的老师做初步研究工作;第四年基本没有任何课程,全部学生参加研究团队,有些在研究所,有些在系里,我们希望他们作些研究,写出些论文。我们对本科生有一个培养计划,希望有些好的本科生参加我们的研究团队,给他们更好的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些反思和建议

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培养的学生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品牌,本科生达到了国际水准。但我们仍有很大改进空间,有些需要依靠我们自身的思路调整,有些需要依靠来自外部的更为有力的支持。

第一,要加大对基础课程、精品课程的投入。

第二,要加大对高端教学人才的引进和支持力度。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5

跨学科研究生属于符合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重点,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强弱体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由于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学科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怎样提高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机制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要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机制。

1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内涵

从研究生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将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教学环节、科研环节和管理环节。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教学监控机制等方面;科研环节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科研环境和导师指导等方面;管理环节主要包括助学方式、考评体系等方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内涵就是从以上三个环节出发,通过安排创新课程、讲授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跟教师搞科研、帮助导师助课、参与考评体系设计等方面加强跨学科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逐步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心理素质。教学是处于中心地位,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源泉。要把创新课程设置合理,禁止泛泛地教学,要让跨学科研究生自己多思考,勤动手,参与教学中来,开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才能使跨学科研究生开阔眼界,放宽思路,勤于律己,从而培养出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要以科研为重点,让跨学科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宽容的科研创新环境、规范的论文管理制度、精干的导师队伍及规范的导师指导制度,对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是保障,科学的考评体系可以从外部刺激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而有效的助学方式则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使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活动无后顾之忧。三个环节互相作用,互为补充。

2现阶段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2.1课程安排不合理很多高校将跨学科研究生看成是本科的延续,是大五年级的学生,因此重视理论教学,安排了很多理论课程,甚至还会抓补考,理论讲述的多,让学生实际动手和参与的机会少,课程安排涉及理论前沿的内容少,没有考虑跨学科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使得跨学科研究生每天都很忙碌,没有时间自己思考问题,虽然有选修课程,但学生能自己选择的机会也较少,基本是指定的课程去学习。2.2教学内容陈旧老化教学内容仍旧偏重于对理论的记忆,甚至还有一些课程在本科阶段已经学过。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已有知识的传授,缺乏对未知领域的开拓和思考,这样的本科形式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知识,不用去思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接收的惯性,不愿意主动去探究知识,主动去获取知识,完全失去了创新的激情。2.3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仍然是照着教材讲授,没有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没有很好地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少组织课堂讨论。当前我国中小生都已开始提倡讨论式教学,但研究生的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主导的灌输式教学为主。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记,都是机械的。老师给我什么,我就要什么,部分好坏,最后使跨学科研究生的完全失去了创新思维。2.4科研氛围不好跨学科研究生在参与教师的课题过程中,不会主动思考问题和领取任务,老师布置什么我就干什么,告诉我的任务必须明确,指明整个路径,否则就不知道如何做,缺乏创新的冲动,习惯按照传统思维,上传下达去做事,去思考和面对问题,而不愿意从课题中自己主动去寻找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导致跨学科变成了教师课题的整理者和工具,模仿别人设计一个模型等等,不考虑为什么去设计这个模型,有什么用。最后培养出了较强的模仿能力,不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收和承认别人的观点比较容易,提出质疑的情况很少。2.5导师指导制度不规范有的导师由于要承担繁重的本科教学任务和承担课题,因此对研究生课程重视不够,认为已经是研究生了,上课已经不是主要的,不进行教学设计,上课比较随意,忽视培养制度的执行。还有的导师对跨学科研究生指导不上心,忙于自己的课题任务和本科教学工作,对跨学科研究生指导没有详细的指导规划,没有定期检查研究生的各个培养环节是否达到标准。2.6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考试成绩仍然是占考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德育水平、社会实践等还没有系统纳入考评体系,或占得比重很小。考评体系由于只重视死记硬背得理论内容,学生为了考取好的成绩,往往将基本概念和理论学的很好,而没有考虑如何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考试评价体系结果是,学生对于高分沾沾自喜,认为这就是好学生,对考试特别重视,对于课后的思考和问题的挖掘不屑一顾,这样培养出的研究生一旦步入社会,面对现场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2.7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不合理目前高校都进行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大部分院校招生仍然有“在职”和“在校生”之分。,研究生在入学时国家按照公费下拨研究生培养经费。在校学生无论入学后如何努力,学业如何突出,待遇和在职学生没有差别。而对于在职学生,入学时就已经有了就业单位,即使入学后如何不思进取、荒废学业,他们依然可以各门课程合格。不引入竞争,使研究生产生学业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就不会激发他们拼搏进取和锐意创新的潜能。

3完善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建议

3.1调整课程设置首先是要对跨学科研究生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选有课题经验的教师讲授,选取现实中实际的科研问题,举例讲解,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去动手实践。其次要开设综述类课程。跨学科研究生往往在本科阶段只是被动接受了一些理论的学习,至于这个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当今有多少人在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都有哪些著名的观点和理论,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生是很茫然的,缺少对学科前沿的综述能力。因此,讲授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课题成果最为案例拿出来,让跨学科研究生学习知道应该怎样进行文献综述,怎样收集别人的成果内容,怎样进行归纳总结,怎样通过整理别人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确立自己将来的研究方向。最后,再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让学生学习研究论文的撰写,懂得学术规范,这对训练跨学科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至关重要的。3.2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导师在授课时,应该采取问题式、讨论式、启发式和引导式等方法。任课导师应该结合自己做课题的亲身体会来讲授,积极组织和协调学生在课堂上就本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讨论,积极引导款学科研究生去主动发现问题,带着疑问去听课,建立研讨机制,每个学生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发现的问题,提倡和鼓励解决复杂的问题,鼓励跨学科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教师还应不断将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活灵活现展示科学研究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兴趣和勇气,鼓励学生用外语讲述简单的专业问题。3.3完善教学监控机制对授课教师要成立督导委员会,定期监督任课教师的授课情况,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杜绝教师随意调串课程,要求严格执行教学规范。对一些讨论式的课程应该有专门的宏观规范,不应该和理论授课是一个规范,可以采取过程管理,最后累计计算和评价的方法。对学生,也要指定要求和加强管理,制定考核标准,应建立末尾淘汰制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4创设创新能力培养环境首先要鼓励研究生不仅要尊重权威还要要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创设良好的学术环境,使得他们懂得学术自由,无政治立场和派别之分。同时任课导师还要对学生的质疑给予解答,并积极引导,不能误入歧途,帮助跨学科研究生知道自己的观点中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去的,对跨学科研究生可取的部分要给予肯定。其次,要让学生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特别是学术性较强的国际性会议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再次,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鼓励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建立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涛,陈哲.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7)

2程萍,魏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

3常宝英.关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07(9)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6

高职教育在我国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高职教育真正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培养出更多的名符其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的认识

高职教育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培养社会和市场急需的人才。学生毕业就能找到工作。但是怎样确定社会和市场在未来的几年里需要哪些职业、哪些专业的人才呢?显然这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对整个社会发展和建设需要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数据。然而这个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现在哪所高职院校中有这样的专门机构,哪所院校的哪个部门有这样的功能?没有。有哪个政府职能部门向学校提供这样的数据呢?似乎也没有。充其量就是学校的各个专业做的一些有限的,没有多少准确性的调研。所以,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如果真正得到就业数据,就需要对系、专业进行调整,就可能要开设新的专业,取消旧的专业,这样势必造成师资队伍的不稳定,而不稳定的师资队伍如何谈得上师资质量和教学质量。要保证以就业为导向,又保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那就必须建立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须在某一个领域内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而这一点正是现今高职教育中较严重的缺陷。

以服务为宗旨就是努力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培养紧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人才服务。在这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高职院校是否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责任呢?要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师资,要培养高技能人才,教师必须具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师资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呢?二是环境,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即应用型的人才,就应该具备培养这样的人才的应用环境,要创造这种环境中的训练机会。三是学生,我们的高职学生是否都具备成为一个高技能人才的条件?一所高职院校不是仅有一个职业一个专业,是否每个职业每个专业都能基本达到这三个条件?要培养高技能人才,不是下下决心,搞搞教改,做两个精品课程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不断完善以上这些条件。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就是要把生产、教学、科研结合起来发展高职教育。教学是没有问题的,怎样结合生产?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一再强调要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一个实训基地应该是该行业的生产、经营的真正场所,或者说它就是一个实体,然而现在有多少企业愿意免费成为高职院校的这种基地呢?即使有这样的企业愿意成为实训基地,又能为院校提供多少学习的机会呢?作为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可是他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由学校自己建立实训基地,一方面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另一方面这种实训基地严重脱离社会和市场,也就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目前全国有没有这样好的实训基地?其模式又是什么样的,可否在全国推广,关于这些还有待研究。某些专业可以批量地进行实训,而有些专业并不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训练。因此,实训基地的建立存在较大的困难。

再说科研,我们强调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那科研又起了何种作用,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教师必须是科研的精英吗?高职教育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师资,是应用型的还是研究型的,当然科研可以提高师资质量,那么教师到底应以什么为主?他们的科研对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多大的关系?现在在学校中科研搞得好的教学任务却很少,而教学一线的又很少有科研成果。这说明什么?

二、高职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办学模式

就目前的高职教育而言,基本上还是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从而有很多人认为要进行改革,认为高职教育应该有高职教育的特色,就应该以应用为主、以实践教学为主,减少理论教学的比例,以案例教学、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现在职场是怎么做的,我们就该怎么教。照此看来,让学生直接到生产第一线去学习岂不更好,何必来学校?高职教育重在应用,是不是就只要会做,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了?或者说做到什么就学点什么,是不是所有的理论知识都可以在做的过程中去理解呢?那么没法举案例的,找不到合适的任务的理论还要不要呢?现在是某个专家搞了个什么教学法。就让所有的教师都按这种教学法设计教案,也不问什么专业什么课程,有人甚至要把课程的名字都要改掉,改成具有高职特色的名称,要有动作含义,不能是什么工程、什么基础。这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真的那么重要吗?真正的高技能人才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人才吗?

那么高职教育应该是怎样一种办学模式呢?第一。我们要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所以我们应该加强这种职业环境的建设。第二,这种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在加强实践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理论教学。否则我们就只能培养出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操作工。第三,并不是只要跨入高职院校的就都能成为高技能人才,也就是说这里存在因材施教的问题。我们的精英教育经历多年,然而一所大学一年内并未能培养很多真正的精英。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我们不能只培养仅能在某个专业做简单工作的操作手,还要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7

摘 要:本文认为大学的里子是学,是学习,是学问,是学术,是学风。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个就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术、实践、政策的前沿,启发他们终生去思考、去探寻解决之道,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第二个就是以学为中心,以师生为本,创造出追求卓越的学习、研究、生活的软硬环境。本文提出,大学教育需要回归到“人心向学”,回归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培养自信的有竞争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学生不仅学会习,更主要的是学会问,学会术,养成良好的学风,这样才能营造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大气候、大环境。

关键词:大学教育;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

一、大学之大在于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1]

在“以学为中心”的认识下,大学的三个利益攸关者在人才培养上各自的地位又如何呢?

第一是学生。大学因有学生而称为大学。学生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是决定大学培养目标成败的关键。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听被动学,学习结果大不一样。

第二是教师。教师的学术水准如何?怎么教、教得怎么样?这决定学习的方式和状态。是灌输式还是启发引导式,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

第三是管理者。怎么管、管得怎么样?用什么政策手段、体制机制管?这决定课程怎么设、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学科研怎么评。是机械的教条的还是创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或者教与学的局面大不一样。

这三个利益攸关者通过大学的招生(输入)――培养(教育过程)――毕业(输出),这样三个过程环节构成了一种大学教育实践,形成一种大学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培养环节,这个培养过程中有两个指标最重要:一个是学业挑战度,一个是环境支持度。

对于这两个关系教育质量的核心支撑指标,一流的创新型大学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个就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学术、实践、政策的前沿,启发他们终生去思考、去探寻解决之道,从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第二个就是学校以学为中心,以师生为本,创造出追求卓越的学习、研究、生活的软硬环境。一句话,创新型的大学是一群自信的有竞争力的学习者和探索者的共同体。

二、以学为中心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以学为中心是大学教育理念的灵魂,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它具体包括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术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等。本文认为,以学为中心首先是以学习为中心,进一步具体地说,就是以学习质量为中心,来设计和评估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主要包括学习质量、教学质量、学术质量、管理质量等,其中学习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其它质量服务于学习质量。

Astin(1991)指出,本科教育质量应该关注学生经历了本科教育后,在各种学习结果上所出现的变化;他进一步从认知―情感和心理―行为两个维度,分析了可资评估的4种学习结果类型[2]。Pascarella & Terenzini(2005)对美国1969年以后的有关美国大学对学生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大学经历的本质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通过“学生课程和课堂经历”、“辅助课程和课外经历”会对学生的“学术产出和认知结果”、“社会心理发展、态度和价值观变化、道德推理形成”等产生直接的影响[3]。Huba & Freed(2000)提出教育质量观念和评价要从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才能实现卓越的教育[4]。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教育质量评估的实践从以院校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并在不同程度上用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衡量其教育质量和水准,衡量教育质量的导向也从直接评估转向间接评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发起了全美学生学习投入调查(简称NSSE),加州大学伯克利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倡导和组建了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验调研联盟(简称SERU)。这些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正是发达国家适应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因应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教育质量而进行的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新潮流。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一批高校都引入了美国NSSE和SERU的大学生学习调查项目,开始把教育质量的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产出。

当前,争创一流,立德树人,质量导向,内涵提升,以学为中心,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回归科学原创精神是我国大学发展的新趋势。这个趋势要求大学的教育管理者、设计者在人才培养上做到“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瞄准国家对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目标定位;天就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句话,就是保障中国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领导地位,或者说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谓立地,就是深入剖析影响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国情、世情、校情、教情和学情,了解师生学习、研究的现实状态,提出有针对性、有效的应对办法。“顶天立地”最终都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来践行、来检验。

我国大学的学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建设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全球化纵深发展,在南京大学率先引入,教育部和高校推广SCI、SSCI、CSSCI量化评价的背景下,科研评价一度远离学术精神,重数量、重刊物、重项目、重经费。现在,从教育部到“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逐步回归到重视学术贡献,开始推行代表作制度。也就是,学术的新趋势是回归到质量为主、创新为主的科学原创精神。

我国大学教学,从20世纪“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到“新世纪教改”到“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都是以教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包括注重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注重对全体学生的共性教育,强调师道尊严。另一方面,这种教育也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轻视实践,对调查分析不够重视,缺乏跨学科的广度,对学生的道德推理、批判思维、战略思维、政策思维的培养不够,导致学习中缺乏挑战权威的学习氛围。同时,国内高校教育质量评价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以教为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评价目的和过程以教师为导向;二是以管理为中心,评价的结果和目的为便于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服务;同时存在教学事务管理系统和学生事务管理系统两条线各自运行、各自为阵;三是以教育投入和教师的教学水准来衡量教学质量,认为“教育投入和教师投入决定教学质量”。这三大问题导致国内学生是一种管制型学习状态,学生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的使用都远离以学为中心,实际上忽视了学生培养质量到底如何并如何改进提升这一核心和最终目标,同时没有形成闭环反馈的教学评价与提高互动机制,对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没有进行诊断和评价,评估结果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改进教师教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而教育的落脚点应“以学为本”,因为教育质量的衡量最终要用学生学习的质量来确认。因此,加快建设一流大学需要把学生的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前,我国大学改革与发展已进入“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阶段,国家“十二五”教育、科技、人才三个规划纲要、教育体制改革和中央政府都明确要求大学把提高质量放在核心位置。这要求大学的领导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面来,营造“人心向学”的立德树人环境,这是大学新时期发展的切入点和抓手。

“以学为中心”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回归。现在,知识爆炸性增长和信息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使“老师和书本”是学生知识主要来源的格局正在巨变。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学生自己决定何时学、何地学,如何看。更重要的理念:一是学术和学风是大学的立身之本;二是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依靠学生的主动配合才能得以保证;三是要更加重视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这些知识影响人一生。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四是教得好最终要靠学得好来验证。

三、培养自信的有竞争力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1. 把学术标准和学术精神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首先,要根据国际公认的学术评价标准,按照研究成果的创新性、重要性和严格性的等级划分,完善科研考核和奖励政策,为科学研究树立正确的导航。比如每五年,最多提供4个代表作,最少1个。以质为主,以量为辅,成果按照国际研究质量标准的“原创性、重要性和严格性”来评级。教师科研成果可划分为世界领先、国际优秀、国际认可、国内认可,其他为不入流。各个层次你有多少教师,决定你是几流大学。这样,才能给建设一流大学提供清晰的路线图,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树立科学的学术导航。

其次,人才培养过程,尤其是课程教育过程,要贯穿学术标准和学术精神。学术标准、学术精神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就是把严谨的规范的治学方法、治学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学术训练之中,使学生经过大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风,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成为有竞争力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2. 培养自信的有竞争力的学习者和探索者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甚至高中教育,现在到了从整体上系统改革的阶段,到了从学习、引进、模仿、跟踪西方,到自主综合创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有教育的自觉和自信,要、学、做于一体。因为教得好是为了学得好,学得好是为了做得好,因此教学做是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就得着眼于做。这个做首先是如何做人,其次是如何做事,最后是如何做学问。也就是说,不仅包括实际工作的做人做事,而且包括学术怎么做。同时,要思考未来10年、20年甚至50年,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什么?培养什么样的人来引导世界,参与到世界发展的设计与改革中。因此,所谓创新就是瞄准中国和世界未来人才需求。这个阶段要求我们回归到大学的本我,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关注学习规律,研究成才成长规律。

基于上述认识,我把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概括为一句话:培养自信的有竞争力的学习者和探索者的教育。这个答案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性状态,就是大学要成就什么样的人,这个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自信是一种精神与心理状态。包括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这是人前进的动力,使人知道奋斗的方向,明白人生的意义所在。

有竞争力首先是掌握科学的学习研究方法,其次是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最后是综合素质高、有全球视野。所谓综合素质,我的理解就是有精神,既要有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也要有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所谓全球视野是指师生都处于学术、政策和实践的国内国际前沿,而不是仅仅使用国际语言,熟悉国际学术和发展的规则,更不是停留在引入课程、教材和一些国外教师以及教学方法。

学习者和探索者,不仅包括学生,而且也包括教师、管理者和服务者。因为大学本身就是学习的场域,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型的组织。

怎样达到一流的本科教育,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建立了一种达到这个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叫体制机制。不仅教得好、管得好,更在于学得好。教、管、学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就是养成一种自信的有竞争力的学习者和探索者的教育。

四、当前挑战与改革展望

概括起来,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有这样五个重要的挑战或问题:

一是有近一半的专业,近一半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满意。专业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这与我们的高校招生策略、专业设置过细和学习制度僵化有关。这是个大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给予恰当的解决。

二是有60%左右的学生被动学习,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内学习投入多,课外投入少,导致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这与我们的培养设计不够科学有关。比如:与从高中学习向大学学习过渡的衔接设计不够科学有关,与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有关,也与我们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有关。

三是大学有1/3左右的课程可以称为注水课程,或者说放水课程。上课像讲座,学生左耳进右耳出;部分课程内容重复率很高,课程设置不合理,分得太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要求不严,学生出勤率不高。一句话:这些课程学生学习投入的不足,但背后是教师教学投入的不足,是我们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备、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四是大部分专业的学业挑战度不够。没有把学生带到学术、实践和政策的思考前沿,离培养创新人才还有很大差距。这是核心问题。背后的深层问题是教师学术研究所做的功课还不够好,更深层的问题可能是大学对教师科学研究的考核体制机制不够科学有关,过于重视短期考核的数量、项目、经费等目标,而对长期才能形成的质量和创新的重视不够、支持不够。

五是教与学的环境支持度不够理想。比如校园文化流于肤浅、管理文化呆滞僵化等。

面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教育的管理者、设计者,需要整体思考,系统推进。

一是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实实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卓越教育,促进学生学习真知识、发现真问题、开展真研究、提出真见解,全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长期探索中成为创新人才。这种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大学还没有扎根普及,需要在思想上、宣传上、组织上进行深入的普及和培植。

二是深化学分制培养与学位授予制度改革,推进专业和课程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学生学习自由度。按照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实施本科培养的学分制,推动按年级招生、入学后自主选择专业或者不分专业,实行选课自由,学习自由,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学位核心课程授予学位,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学习要求,解决学习兴趣问题,从而为创新人才的大批涌现提供最基础的支撑条件。这样做无疑会给大学现有的管理系统带来冲击,带来大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增加大学的管理成本,对大学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有的大学会自问,我们的管理队伍能否跟得上。而上述管理制度的改革正是大学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性制度改革。

三是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根据怎么做确定怎么学。要按照学科专业知识谱系(核心概念、基本定理、基本规律)设置课程体系,压缩课程,减少教学

重复内容;要完善“专业导论课”教学,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将学生带到专业的学术、实践、政策的前沿;要完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如增设“专业交流课”,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展示能力。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倡导杰出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的:“教得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么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5]这需要通过教师理念的变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学习评价方式的改进和学习支持环境的完善等协同并进,来推进教育教学的深刻转型。

四是完善学习支持环境。比如,建立自主学习辅导中心、网上学习载体,为学生多样化学习提供基本条件。完善教与学的考核与评价,建立以学为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把评教与评学、自评和他评两个方面密切结合起来。培养创新人才不仅仅是课程、教学领域的变革与调整,还包括学生在学习期间所能体验、所能获得的各种经历,尤其是研究实践、体验实践、社会实践等课外实践,这些经历改变着学生的旨趣、学识和气质,对学生社会心理发展、态度和价值观转变,甚至学习产出、认知结果的变化、道德推理的形成等,都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总之,大学教育需要回归到“人心向学”,回归到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培养自信的有竞争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学生不仅学会习,更主要的是学会问,学会术(学习与研究的技术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学风,这样才能营造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大气候、大环境。

参考文献:

[1][5] 《先生》编写组. 先生[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72.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8

国内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大学生满地都是”已成事实,中国的人才观念正与国际接轨,大学生这个曾经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泽,大学正逐渐成为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基地。此种背景下,提出大学要分层,致力于培养更多“蓝领”无可厚非。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竞争。

只是,大学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应该具备什么功能,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如果高校都去培养一些技能型的“蓝领”,那么大学与职业技校有何区别呢?难道有用是教育的唯一价值取向么?记得薛涌在《大学属于谁》中谈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大学是提供精神资源的地方,而不是训练技能的场所。大学应“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才智,还能帮助他们应付各种环境和挑战”。

不可否认,当下很多高校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偏重于高层次的教育,没有把技术工人视为人才。许多大学不考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实力因素,都想办成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的研究性大学,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导致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日渐突出。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抱怨:现在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和社会的需求脱节了,很多用人单位都在说“大学培养的人才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现在的大学里又没有”。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首先涉及到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认识,以及人才价值观的认识。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9

她是在咨询,但口气里颇是有点兴奋。相信其他家长听了,也会觉得这个家长“教子有方”,这个孩子也特争气―要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学英语这么棒该多好!

我怎么回答她呢?

我反问这位母亲:“正常孩子6岁上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那时候,您的孩子恐怕初中的英语已经读完了。老师这边从ABCD教起,那边您的孩子该干什么呢?他在课堂上的时间长期这么白白浪费,说不定就会产生些不良习惯。

“赶上开明的学校,开明的老师,能从实际出发,允许孩子不上课,学习其他内容;或者当科代表,给老师做小助手,强化已经学过的英语,锻炼做事能力。真能这样,对孩子的发展还是有利的;

“可万一不是这样,孩子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上课肯定没兴趣,免不了上课走神,玩东西,甚至给老师接下碴儿,老师肯定批评他。这一来,他的情绪会怎么样?他的整体发展会怎么样?

“再者,您重视了英语,孩子的其他基础素质您怎么培养,另外,孩子还有足够的玩的时间吗?”

听了我的问话,家长由兴奋变得茫然,一时说不出话。

其实,我并不反对教孩子学英语,而且年龄越小的确学得越快,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把握适度。幼儿时期,教小学英语课本不一定是合适的方法。家长的如意算盘本来打的是:孩子超前学了,上小学再学一遍,能学得更好。可教育规律告诉我们,新鲜的内容才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如果是“似曾相识”的已经炒过的“夹生饭”,孩子反而不感兴趣,不会好好学了。时间浪费了不说,可能还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而且,玩儿是孩子的天性,玩儿也是学习,是很重要的学习,我们把它叫做“社会习得”,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只盯着知识学习,剥夺了孩子玩耍和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对于太多的家长过早地、片面地、超负荷地抓孩子的知识学习,我认为应该降降温,应该关注孩子打好全面的基础素质,这才是家庭教育真正的重点。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10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可以使儿童在体力、智力、交际、能力、感情等方面得到满足与发展。尤其是小学生,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使他们能入神地观察、探索和研究问题。我教三下《镜子》前让学生猜谜语:“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我话音刚落,学生争先恐后地竞猜,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就在学生为猜中谜底而兴奋的时候,“让我们一起玩镜子吧!”我一句话把学生激扬的情绪引入“镜子”的学习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问题越贴进学生的生活、前概念,学生参与意识越强。我教《生物的启示》,先让学生欣赏一段《珍珠港》电影中飞行员驾驶飞机在夕阳中自由飞行的画面,欣赏优美的画面,“你们想飞吗?”学生都抢答“想”!其实人类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飞翔的梦想。媒体介绍飞机的发明史,更早时候古人从飞鸟身上得到启发而发明飞行的最早雏形工具,引导学生观察飞鸟和飞机哪些地方相似,古人为什么能从飞鸟身上得到启发?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你从哪些生物上得到启示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关注和研究,培养学生喜欢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设计实验活动,体验探究乐趣

“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突出了“动手做”的重要性,积累探究经验才是真正的收获。教师要把“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活动”,将科学学习的过程看作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氛围、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解释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科学素养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我在教《太阳和影子》时候,我将课堂设在学校操场上,设计四人一组和有结构的学习单。先观察自己的影子的变化。学生一面观察,一面记录并进行分析研究。学生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活动。学生兴致盎然,乐在其中,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

四、借助现代媒体,增强探究责任

现代媒体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教学《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先通过多媒体模拟带领学生实地考察的情景,播放河的上、中、下游两岸的地形特点和河中岩石大小、棱角的各异;展示河的上游沟壑纵横的群山和支离破碎的绝壁;展示咆哮奔腾的江河水夹杂着的大大小小的石块随波逐流、互相摩擦碰撞。学生在基础上,主动讨论:为什么上、中、下游的地形会呈现不同的形态?他们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卵石是从哪里来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等。现代媒体播放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关爱大自然的责任感,学生积极想象、分析、推理、解释、践行关爱自然,建设美好家园。

五、搭建延伸平台,持续探究热情

科研能力怎么培养例11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人们认识自然总是从观察开始。“观”,是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信息。“察”,就是考察,了解事物,是用脑积极思考、分析。因此观察不仅要会“观”,还要会“察”,才能有所收获。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通过观察获取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

那么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呢?

1 在进行实验观察前首先要提出观察任务,确定观察目的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思维知觉,是实验研究的基础,演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学生对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带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注意力不集中,目的不明确,主次分不清,常常忽略了本质现象,甚至把教师的演示实验变成看热闹式的“观看”。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交代实验仪器,装置特点,实验目的和原理之外,更应向学生提出观察的重点和方法,应教给学生“看什么,怎么看”,并且对每一项演示实验都应制定相应的观察程序和内容,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实验水平、经验和操作技能上的缺陷,精心策划富有启发性的引导措施,变简单的“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做测定小灯炮额定功率的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如下实验顺序进行观察,先让学生观察实验电路图的特点,并及时提出问题,如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实验中电压表与谁并联?调节滑动变阻器后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当灯炮两端电压恰等与其额定电压时它的亮度怎么样?如果实际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它的功率是大是小,灯的亮度相不相同?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关键时刻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只有边实验、边观察、边思维才能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这样就会把积极思维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严谨的作风

在实验观察时要尊重事实,按照试验的实际情况得出观实验察结论。

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然后得出重大发现的例子。例如,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观察到阴极射线管附近的荧光屏上出现了几点荧光,由于伦琴治学严谨,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所以他经过研究后发现,这原来是阴极射线打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射线引起的。而在此之前美国物理学家古德斯比德和英国的克鲁克斯都曾发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没有寻根问底,导致一项重大的发现从手中溜走了。因此,应该教育学生,当我们实验时,如果得到与别人不太一样的结果,这时候认真观察,努力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决不能照抄别人数据。例如,学生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学生测出的重力加速度五花八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些误差的原因,提出很多的问题,比如:空气阻力是否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摆线长度、摆球的质量和体积对测量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计时的工具对测量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摆角的大小对测量结果如何影响?等等。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观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